印之味:印度文化生活沉浸式体验手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2:08:54

点击下载

作者:水心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印之味:印度文化生活沉浸式体验手记

印之味:印度文化生活沉浸式体验手记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印之味:印度文化生活沉浸式体验手记作者:水心排版:skip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9-01ISBN:9787533957841本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对于印度,中国人既熟悉也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同为文明古国,两国的交往可谓源远流长。只要去一次印度,尤其是走走菩提伽耶、桑奇等文化圣地,自然能切身感受中印历史上的文明交融与互鉴。说陌生,是因为在对印度文明的欣赏上,其实有某种程度的缺失。

印度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外部形象带来的冲击感,印度旅游局索性就以“不可思议”来打造印度特色。对初次接触印度的中国人来说,印度真的是很“不可思议”。文明间的差异是真实存在的,虽然还不至于到达如亨廷顿所说的“根本性差异”的程度。梁漱溟有过精辟概括,印度哲学研究人和神的关系,西方哲学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哲学则研究人和人的关系。换言之,如果我们真要理解印度,可能也需要如我们曾经虚心欣赏西方文明一样对待印度,尝试读懂印度纷繁现象背后的历史语境和文化源流,这样才不至于认为印度是“不可思议”的。

中印两国尽管国情相似,但走的却是非常不同的路径。印度依靠上层社会的“非暴力不合作”而获得独立,继承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留下的大部分遗产;而中国则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最初的政治路径的分歧,就决定了两国在社会治理、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所以,不同思想倾向的人们在观察印度时,自然会产生“中国优越论”和“印度优越论”的争论。

对待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度,我主张的态度是要“移情式地理解”。深入了解印度后,就会发现它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且,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总是带着“优越论”的心态去看待印度,倒是可能会反衬出我们内心的某些焦虑。

水心以个人在印度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印度,呈现了一个具有印度特色的印度。这种观察和体验不是表面化的,必定经历了由表及里的思考,同时融入了对印度发自内心的欣赏,如此才能展现一个立体的印度。正因如此,我诚挚地将本书推荐给大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2019年6月第一辑印之味印度的黄昏

晚霞中残留着神的光荣和诱惑:

向我袒露吧,短暂路过此地的万物

苦楝树在叹息

试图以芬芳表达内心沉重的悲哀

结果是必然的,它只能再次回归

自身坚实的质地和沉静的秉性

大地在不甘中陷入昏睡

唯有树上那些无穷的鸟儿

世间有多少叽叽喳喳的命运

它们的声音里就有多少变化

每一道声响都带着电光来临

穿过树叶交叠的阴影

一瞬间完成诞生和爆炸

并撞向我石头般的肉身

试图从中攫取更多更激动的回声

我的孤独也在惊讶中轻轻颤抖

而一条狗早已领会其中的寓意

转过闪动的眼睛只身走向密林深处寻味印餐

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对中国人来说,舌尖上的烟熏火燎和五味杂陈是生活最不可少的根基。品味印度,于我而言当然要从吃食开始。

提起印餐,国人心中第一个想到的词大概就是“咖喱”,而且是柠檬黄、常与牛腩土豆等食材同时出没的产品。但到了印度后我才发现,在印度人的餐桌上,这种黄咖喱并不常见,使用较多的是一种叫作马萨拉(masala)的香料。

马萨拉是混合香料,通常由姜黄、茴香、芥末、豆蔻、月桂叶、肉桂、丁香、薄荷等调和而成,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印度到底有多少种马萨拉?这个问题就像中国有多少辣椒酱一样,家家有秘方,人人掌绝学,说是一家一味也丝毫不夸张。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每一道印餐使用的马萨拉都包含十种以上香料,要把人的味蕾刺激到极限。◆菜市场上的香料铺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红咖喱。红咖喱中含有红辣椒和姜黄,故呈现欢腾的橘红色,通常用来烹饪肉类。由于印度教徒不食牛肉,餐厅中常见咖喱鸡肉、羊肉、鱼虾等。另一种绿咖喱则是素食者的最爱,常见菜肴是菠菜奶豆腐,将菠菜研磨成细粉,加上青辣椒、洋葱、茴香等香料,奶豆腐则是豆腐状的奶酪,合在一起细细烹煮而成。

菜品中除了些许肉或奶豆腐,精华都在咖喱糊糊之中。此时则需要烤馕登场了。在印度,我也没有见过风靡中国的“印度飞饼”,倒是餐餐必备这种在传统筒状泥炉里烤制的馕。馕通常有原味、黄油味、蒜味几种口味,单独嚼来,平淡无奇。不过,只要将一勺咖喱糊糊涂在馕上,卷起来同吃,瞬间就会产生一种电光石火般的奇妙滋味。正如西红柿炒鸡蛋、啤酒佐炸鸡、西班牙火腿配蜜瓜、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馕和糊糊也是天作之合,诸多香料在热乎乎的面食上瞬间找到了融合的催化剂,一番喧腾的味觉共同迎来更加悠远的回声,彼此诠释阐发,互相发扬光大,共同成就了这一口下去的丰厚层次和美妙体验。

马萨拉不仅是下厨必备,还有层出不穷的衍生品——马萨拉茶、马萨拉汽水、马萨拉薯片、马萨拉甜品等,如果你对这些还能气定神闲,不妨再来一口马萨拉酸奶,测试一下自己的耐受力究竟有多强。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有一次我在报纸的时尚专栏读到,本地一个香氛师打算研制马萨拉味道的香水,我以为这很能体现印度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

除各种糊糊以外,印餐中的主菜还有一种比亚尼(biryani)香饭。比亚尼身形细长,宛如冷美人,即使煮熟了也不似中国稻米软糯温香,而是颇有劲道,因此印度人将其和蔬菜、肉类混合在一起焖制成香饭,和新疆手抓羊肉饭倒是有些异曲同工。

历史上,莫卧儿的开国皇帝巴卑尔是中亚游牧民族察合台突厥人的后裔,王朝的诸位帝王便将更多中亚和波斯的饮食特色带入了印度,尤其印度西北部的饮食,打上了深刻的中亚和波斯烙印。新德里最有名的印餐厅之一、五星级酒店孔雀饭店(ITC MAURYA)里的布哈拉(BUKHARA)餐厅就是一个生动例证。“布哈拉”原是乌兹别克斯坦城市,9至10世纪时为波斯人建立的萨曼王朝首都,从这个名字便可看出印度食物与中亚民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布哈拉保留着最地道的印度西北部风味和烹饪特色,至今依然使用印式筒状泥炉制作食物。许多名人包括普京、克林顿夫妇、奥巴马等都曾光顾于此。餐(1)厅价格自然不菲,一顿饭人均至少5000卢比。

主菜用毕,如果觉得油腻,可以再来一盘蔬菜。印度天气炎热,绿叶蔬菜不多,常见的如菜花、豌豆、洋葱、西红柿、胡萝卜等,都是在热天里相对易于保存的种类。有一次在一个印度朋友家里吃到秋葵,他露出神秘的微笑问我:“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我眼珠转了两圈,想不起秋葵用英文怎么讲,有点窘迫。他大笑说:“我们管它叫作ladyfinger!”转念一想秋葵修长纤细的模样,这个名字倒是颇有巧思和浪漫的遐想。《孔雀东南飞》里描写刘兰芝“指如削葱根”,异曲同工。我哈哈大笑,告诉他中国人也喜欢把美人的手比作蔬菜,不过我们更喜欢小葱碧玉。

印度人烹煮蔬菜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通常就是各类蔬菜加香料一锅烩。如果在南印临海地区,当地人喜欢在蔬菜杂烩里加上特产椰子肉和腰果,让菜肴更添自然鲜香。

吃完正餐,五花八门的香料已经在舌尖撞得人头晕目眩,这时候有必要来一盘甜点抚慰一下翻腾的味觉。

最常见的印式甜点gulabjamun,民间传说是修建泰姬陵的那位痴情帝王沙贾汗的宫廷御厨发明的。印地语中gulab意为玫瑰,jamun意为番石榴。“玫瑰果”名字浪漫,外观则是一只虎头虎脑的棕色大糖球,是将牛奶加热成糊后,混合糖、奶油、少量面粉等揉捏成球,油炸后放入玫瑰水或藏红花糖浆做成。玫瑰水的芬芳是这道甜品的关键,由于果子中牛奶和面粉形成的孔隙浸满糖水,因此“甜到忧伤”。棕色大糖球具有核爆般的威力,在国人中间名气颇高,盖因尝试这种甜点的国人,通常会因为突然在口中爆炸的高甜度而不知所措,也留下了大片心理阴影。

当然,也不是所有印式点心都不受国人待见,接受度最高的,大概要数胡萝卜酥。这道甜品是将胡萝卜磨碎后加入牛奶熬煮,待水分蒸发3/4时再加入黄油、糖、小豆蔻小火慢炖,最后加入葡萄干等干果增加口感而成。胡萝卜酥甜度尚可,且具有蔬菜的天然清香,算得上是印式甜点里的小清新。

在甜点中使用干果和香料也是莫卧儿王朝将波斯文化带入南亚次大陆的结果。又如干果奶糕(kajukatli),是将腰果或开心果磨成粉后加入糖、牛奶、油脂制作而成,干果是其中最重要的原料。奶糕裹上食用铝箔纸,印式特色十足。

事实上,波斯甜点不仅东向延伸到了南亚次大陆,西向亦深刻影响了南欧诸国。因此有趣的是,今天南欧与印度的许多甜点在配料、做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西班牙的蜂蜜杏仁糖(torrone)和印度的杏仁饼(sohanhalwa)均以糖包裹杏仁,希腊粗粉布丁(Greeksemolinahalva)与印度面粉酥(soojika halwa)的原料、配比都完全相似——油脂、粗粒面粉、糖、水按照1∶2∶3∶4配比,不过印度黄油在希腊被换成了橄榄油。欧亚大陆上甜食的演变进化,完全可以写一出“甜食丝绸之路”的历史大戏。

说到印餐,就不得不说说用手进餐的习惯。一个经典的段子:印度人在火车上向中国人吹嘘,世间一切美食都可以用手吃。中国人笑而不语,下了火车就带印度人去吃火锅。这当然是中国网友对印式就餐法的揶揄,事实上我在去印度之前,印象里也认为这应该是“不太讲究卫生”或“底层人”的生活方式,如果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自然会改变这一习惯。然而有两件事让我有了更多思索。

有一次参加德里一家智库举办的研讨会,与会者大都是尼赫鲁大学、德里大学的教师,算得上高级知识分子。中午是自助餐,有印式的也有西式的,一名学者取了餐,和我站在同一个就餐台,只见他旁若无人,用手大块朵颐起来,那副认真的样子,如同在一丝不苟地完成仪式。他见我的盘子里放着鹰嘴豆和奶豆腐,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真高兴你愿意尝试印餐!”随后,他瞥了一眼旁边一个拿西餐的年轻人,有些失落地说:“可是,印度许多的知识分子现在倒以吃西餐为荣了。”说罢又拿手里的馕擦了擦盘子里的糊糊,仿佛在坚持自己内心的信念。

第二次是离开印度前,我决定豪掷一把,去布哈拉体验一下。走进餐厅,所有的客人衣着考究,但都熟练地用手拿起馕,裹蘸着汇聚各种香料的菜糊大快朵颐。服务小哥看出我这个外国人的诧异,眨眼一笑:“我们不提供餐具,希望您可以用手感受食物的原汁原味。”

小哥告诉我,饮食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感官体验的过程,手的触觉与味觉、嗅觉同样重要,是饮食过程不可去除的一部分。通过手与食物的接触,人们能在意念中对食物予以更强烈的关注和尊重,体验到人与食物、与赐予食物的神灵之间深刻的联系,从而将身体与精神更好地联结起来。

我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答。我不禁对此前的偏见汗颜,也感到很有趣。照这种阐释,餐具俨然如宗教改革前的神职人员,破坏了人与食物的直接交流,吃饭是一种精神生活仪式,直接上手倒更加高阶。

许多研究印度的学者认为印度文化里有“轻物质、重精神”的特点。这并非说可以全然抛弃物质,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追求好日子也是人之常情。印度的特点在于现实生活受到宗教的强力介入,一举一动都被赋予更多的思想阐释和精神意义。因此,从精神角度解读印度人一些看似“奇葩”的举止,才有可能达成真正的交流和理解。不过话又说回来,且不管什么文化啦精神啦那些复杂玄奥的道理,如果要吃馕包糊糊,还真是用什么餐具都不及用手来得方便呢!深红浅黄出芒果一

日炎风暖忽夏至,正是芒果欲上时。

一到四月,德里气温骤升至40多摄氏度,春天的温柔气息匆匆消失,明晃晃的太阳如孔武之士,向干渴的大地倾泻炫耀着热与力,长达半年的漫长夏季来临了。

南亚次大陆的神灵总是对这片土地暴虐又深情,酷热难当的日子中也有些许慰藉,芒果便是造物主最好的礼物之一。

第一次吃印度芒果便是在初夏,当白色花瓣、黄色花心的鸡蛋花满园飘香,芒果也成熟了。印度芒果其貌不扬,表皮并不光洁,像不爱打扮的小姑娘,脸上长着大大咧咧的雀斑,皮上渗出褐色的糖浆,但剥开皮,黄澄澄的果肉一口咬下去,一股灵动的甘甜顺着饱满的汁水流入肺腑,纯澈清冽,顿时感觉舌尖上也开满了素馨花。这真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芒果!

芒果原产于何处,有缅甸、印度、南非等不同说法,不过印度人坚称印度是芒果的故乡无疑。2016年,印度芒果产量1800多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4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芒果大国。每年四月初,市面上就开始出现芒果的身影,一直持续到七八月份雨季结束芒果才下市,甚至到十月份,运气好的话也能在集市上买到经过保鲜的芒果。每年六七月份的芒果旺季,诸多农贸集市都会举办芒果节,展出来自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品种,小如甜枣,大如西瓜,色彩斑斓,有橙黄、青绿、黄绿、金红等,据说印度总共有1000余个品种,令人目不暇给。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芒果,我很快沉浸到芒果的甜蜜中。最常买的两个品种,一是金黄略带红颜的凯撒(kesar),皮薄馅大水分多;一种是绿色的希萨迦(himsagar),果肉厚实,香气浓郁,我戏称为“咖喱芒果”。三天两头跑农贸市场,很快和摊主小哥混熟了。有一次见我来,他黝黑的眼睛里闪起亮晶晶的狡黠,神神秘秘对我说:“给你看看好东西!”说罢从货架端下一个纸箱打开,递给我一个金黄色的芒果。

这个芒果真是美貌无瑕,一个小雀斑也没有,形状饱满,没有凯撒个头大,倒别有妩媚之态,遍身金黄,散发着柔和静谧的光泽,还贴了一个“出口品质”的标签,以证明她出身高贵,品质不凡。小哥笃定地说:“阿方索!孟买来的,印度最好的芒果!”当然要价也不菲,普通芒果只要七八十卢比一斤,这个居然要四百。看着小哥一副“我怎么会骗你”的样子,我将信将疑买了几个,打算回去尝尝这究竟是何圣果。◆街头的芒果摊

不闻则已,一试惊人。我在厨房切开,客厅里都能闻到果香,吃过两小时,手指上仍余香缠绕,似乎那金黄的汁水中有一股袅袅未尽的魔力。

阿方索(Afonso)是印度最知名的芒果品种,被誉为“芒果之王”,产于印度西部海岸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果实金黄,异常甘甜,命名于16世纪的葡萄牙航海家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AfonsodeAlbuquerque)。阿方索生逢其时,葡萄牙开启大航海时代,他凭借军事和谋略天才,成为葡萄牙殖民扩张的一员骁将。葡人以印度西海岸的果阿为据点,在印度洋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并将果阿作为东西方的中转站。阿方索站在人生顶点何其盛也,被称为“海上雄狮”,在战火和杀戮之外,他也将一种极好的芒果品种带到了印度。但其晚年被谗言中伤,失势于君王,潦倒放逐,最终病死海上。

几百年后,殖民者的血腥和过眼云烟般的荣耀已消失在海港深处,东西方的文明交流却在一次无心之举中留下了甜美果实。阿方索当年率葡人攻占果阿,遭到当地人的激烈抵抗,“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大概他万万没想到百年之后,引以为傲的丰功伟绩转眼瓦解,自己最终却因为一种水果流传于世。看似微不足道的吃食,却蕴含了绵绵不绝的力量。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印度人既以芒果为国果,神话传说和历史记载中也遍布芒果的身影,旁逸斜出,酸甜有趣。

泰米尔传说中有一位“加里加尔之母”(KaraikalAmmaiyar),生活在6世纪的东南海滨城市加里加尔,是湿婆的忠诚信徒。有一次,她的丈夫差人向家里送了两个芒果。不久,来了一位苦行者向她乞食,她便给了他一个芒果。等她丈夫回家吃完一个芒果后,向她要第二个,情急之中,她虔诚向湿婆神祷告,一个芒果便神奇地出现了。她忽然意识到,刚才那位苦行者正是湿婆的化身。此后她更加全心全意敬奉湿婆,终成圣徒,被加里加尔城奉为保护神。

美好的芒果也俘获了外族统治者的心。莫卧儿王朝的开国之君巴卑尔征服北印后,感叹此地气候炎热,瓜果疏少,遂掀起“水果革命”。他大兴皇家果园,将波斯和中亚地区的美味瓜果移植到自家后院。不过最有名的还是在今比哈尔邦境内兴建的芒果园,据说其中有10万棵芒果树。

对芒果的喜爱在莫卧儿君王的血液中世代流传。第三任皇帝阿克巴命人将芒果切成条,保存在蜂蜜中,以便在过季后继续享用。阿克巴重臣、被誉为“宫廷九珠”之一的史学家阿布尔·法勒兹记载:“园中芒果色泽、香气、滋味无与伦比……芒果在印度广泛种植,尤见于(2)孟加拉、古吉拉特、摩腊婆、贾尔冈、德干等地区,但在旁遮普地区殊为少见。自帝征服拉合尔之后,种植益盛。树苗四年便可结果,人们还将牛奶和蜜糖环洒树下,以期果实更加甜蜜。”

阿克巴的儿子贾汗吉尔在回忆录中写道:“尽管喀布尔的水果十分甜美,却比不上芒果的滋味。摩腊婆的芒果因甘甜个大闻名,但若论多汁醇香、易于消化,还属阿格拉的芒果首屈一指。”最赫赫有名的第五任皇帝、泰姬陵的修筑者沙贾汗尤其喜爱德干地区的一个品种,有一次他的儿子奥朗则布擅自吃掉了树上的果实,沙贾汗十分恼怒,就斥责其未将果实献给自己。不知沙贾汗这番斥责是否令奥朗则布怀恨在心,后来奥朗则布夺权篡位,将父亲囚禁在与泰姬陵遥遥相望的小阁楼里,芒果竟然成为父子反目的导火线?不过话又说回来,奥朗则布一生严苛,过着清教徒的简朴生活,甫为君王,就将祖辈开创的宗教宽容政策悉数取缔,美酒、歌曲、舞蹈更是被视为罪恶的异教徒行为。奥朗则布还大肆征伐,将全国置于军事化统治管理之下。但这样不近人情的清教徒,也没有抵挡住芒果的诱惑。◆印度报纸上的漫画

莫卧儿时代,贵族如种植果园则可减免税收,这一举措大大激励了水果由宫廷走向市井。莫卧儿帝王们广植瓜果,并非仅仅出于饕餮之欲,而是凭借“舌尖上的思念”将中亚文化移植到南亚次大陆上开花结果,也使世俗享乐之风(奥朗则布时代除外)上下蔓延。东印度公司派驻莫卧儿帝国的代表托马斯·罗甫到印度时,一个叫阿萨夫·汗的贵族送给他20个甜瓜,托马斯未能领会到印度朋友的美意,却抱怨“印度人将幸福建立在味觉上”。

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Bah100160durSh100160hⅡ)时期,乌尔都语诗人迦利布(Ghalib)以热爱芒果闻名。在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中,有一则我尤其喜欢。

有一天,迦利布和皇帝一起散步。经过芒果园时,皇帝见迦利布恋恋不舍地盯着一棵硕果累累的芒果树,便问他何以至此,迦利布答:“皇上,智者道,每一口食物中都镌刻着将要享用它之人的姓名,臣窃思,这里是否有果树镌刻着我父亲和祖辈的姓名呢?”皇帝便欣然送他一筐芒果。

巴哈杜尔·沙二世的命运与南唐李后主相似,对文艺的热爱远大于对权力的追求,可惜生不逢时,误入皇家,继位时已然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傀儡。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后更遭英国殖民者定罪,被流放至缅甸,最终客死异乡。他自己是诗人,因此在宫廷中与诸位诗人惺惺相惜,亦是君臣亦是诗友。

树枝之王,树叶的,树木的

芒果是春天的孩子,被和煦的微风抚育

如今再读迦利布的美好诗句,依然能感到那微风、那果实、那低语的树叶,穿透历史的缝隙来到我们的手心。历史上南亚次大陆数次被外族征服杀戮,血流成河,加之天气酷热,人便容易生厌世之心。但这苦难重重的大地,却又生养了最甘甜可口的芒果,造化的无端与神奇,真是令人感怀又惊喜。三

芒果不仅连接着宏大的历史典故,对每一个普通的印度人而言,更重要的是它牵引着文化线脉,承载着温柔的故土之思。

位于印度中央邦博帕尔的桑奇(Sanchi)佛教建筑群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距今约2300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圣地之一。桑奇最有名的一尊塑像是东大门的药叉女,药叉女是印度古代神话里森林中的小精灵,寓居于山林果树之中,促进生命滋长繁衍,是大地原生力量和生殖能力的象征。这名药叉女双臂攀缘芒果枝,仿佛凌空而起,摇曳多姿。茂盛的芒果树与丰满的药叉女融为一体,活泼泼展现着生命原初之美和生长动能,古印度人对生命的深情赞美和美好寄寓都凝刻在这件杰作之中。

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

我沉静地站立着。

我没有说出一个字。那是藏起的鸟儿在密叶中歌唱。

芒果树在村径上撒着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飞来。◆芒果枝上的药叉女

池塘边湿婆天的庙门开了,朝拜者开始诵经。(3)

你把罐儿放在膝上挤着牛奶。

泰戈尔在《园丁集》中,以优美温柔的语言抒发了对爱与人生的咏叹和眷恋。诗人将被爱点燃心灵者比作默默无闻的园丁,他们无私奉献自己的爱和辛勤,呵护爱的花园,而这座梦幻的花园正是以印度乡村永恒的美为蓝本。芒果的繁花、密叶中的鸟儿、湿婆的神庙……每个意象都牵动着印度文学中最温柔的部分。在泰戈尔看来,芒果树是印度的文化符号,因其扎根于人心,而被赋予了神性光辉。

1921年泰戈尔在加尔各答以北的小镇圣迪尼克坦创建印度国际大学,园中广植芒果树。几十年后,开国总理尼赫鲁将其爱女英迪拉·甘地送至该校就读时,按照泰戈尔的教育理念,她需要坐在芒果树下学习知识。清风习习,芒果树叶迎风翻飞,大自然也在潜移默化中将智识吹向青年人的心田。

伟大的圣雄甘地在阐述非暴力精神时亦借喻芒果树:“非暴力精神必然指向谦卑……如果我们试图寻求神的帮助,我们应以谦卑的方式和忏悔的态度。我们应像果实累累而低垂的芒果树一样,将高贵放置在庄严的低处。”

承载了文化、精神意义的芒果也为政治家所青睐。尼赫鲁就经常将芒果赠予外宾,出国访问时,还将芒果和芒果树苗作为国礼赠送。这里有一则外交插曲。印度芒果闻名遐迩,美国担心冲击本土果农,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允许进口印度芒果。这可苦了印度外交官,芒果之于印度人,大约可以拿老干妈之于国人来类比,吃的不仅是滋味,更是魂牵梦萦的情怀。美国也有本土辣椒,但和老干妈就不是一个味儿。直到1961年尼赫鲁与肯尼迪会面,美国才允许为外交官破例。据当事者回忆,其时印度驻美大使夫人向使馆里每个家庭送去了印度芒果,但吃完后必须将核留下,统一送往美国农业部销毁以免种子在此发芽。

如今在印度,芒果早已走进寻常家,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爱,从北方喜马拉雅南麓小城瑞诗凯诗,到南端海滨城市科钦,哪里有湿婆神的雕像,哪里就有芒果的踪影。最底层、最贫穷的人们到了夏天没有食物,摘几个芒果也可以果腹,暂时免受饥馑之苦。

与芒果有关的事物,最令我难忘的是在一次德里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生画展上蓦然瞥见的一幅油画。

晨光熹微,初夏的晨雾尚未散去,一个穿棕色夹克的中年男人拉着一个小男孩,穿过正在苏醒的集市街道,街道两旁的小摊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排黄澄澄的芒果。仿佛可以听见清晨第一声鸟鸣,仿佛可以感受到晨光的清冽和温暖,仿佛可以闻到芒果的芬芳。那个面容模糊的小男孩就是此刻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芒果节上百变秀

我心中霎时回荡起一个熟悉的、祈祷般的句子:“多年以后,库马尔先生站在大千世界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芒果市场的那个遥远的清晨。”因为这一刻,库马尔先生一生无论遇见多么深重的孤独,都会再次感到温馨和宁静。冰淇淋之味

初到新德里时,曾听闻一条有趣的天气预报,此地“二月份20多摄氏度,三月份30多摄氏度,四月份40多摄氏度”。果不其然,北印的夏天来势汹汹,一年约有四分之三时间都是高温天气。在漫长的苦夏里,吃冰淇淋成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

第一次在街边小摊买冰淇淋,心里有点儿打鼓:会不会质量不好?会不会不干净吃了拉肚子?于是挑了一种最贵的,盒装100克,35卢比。皮肤黝黑的售卖小哥兴高采烈地把冰淇淋递给我,待一口下肚,醇厚的奶味与特殊的香气像一对舞者,在味蕾上丝丝袅袅,交叠旋转,小哥见我眼睛里放出光来,露出得意的笑和一口白牙。

传统的印度冰淇淋叫作kulfi,与西式冰淇淋不同的是,kulfi由鲜奶经数小时小火慢炖而成,由于印度教推崇素食,为了方便众多的素食者食用,制作过程中不加入鸡蛋,因而口感比西式冰淇淋更加醇厚绵密,充满浓浓的奶香。

现代印度冰淇淋口味众多,流行的香草、芒果、草莓、巧克力、咖啡等口味应有尽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富有特色的印式经典口味。一种是开心果藏红花味(kesarpista),由于加入了藏红花,冰淇淋呈神秘高贵的金黄色;另一种是奶油坚果味(mevamalai),通常是腰果加小豆蔻。在冰淇淋里加入香料,绝对是富有印度特色的脑洞大开,如同英国殖民时期印度人在英式奶茶中加入姜、肉桂、丁香等香料,最终成就了印式拉茶一样,坚果和香料的组合不仅完美碰撞出印式热带风情,让人在斑驳的口感中感受造物的奇妙和不可思议,也为冰淇淋增添了独特的气质:它可以是甜蜜的、轻柔的,也可以是辛香的、不羁的,甚至还带有一丝戏谑的幽默感。

印度冰淇淋好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奶质好。印度牛奶的鲜香,常令我想起儿时第一次喝牛奶的味道:简单醇厚、返璞归真。优质的牛奶,得益于印度现代史上著名的“白色革命”。

上世纪40年代,印度奶业普遍由大公司垄断,牛奶收购价格被恶意压低,奶农们辛辛苦苦,却所获无几。1946年,古吉拉特邦凯拉区的奶农在韦尔盖斯·库林(VergheseKurien)等人的领导下建立了奶业合作社,合作社独立完成采集和加工,绕过大公司和中间商的盘剥,使奶农可以获得消费者在市场上出价的70%~80%。此举极大调动了奶农的生产积极性,拉开了“白色革命”序幕。1948年,合作社将品牌改为阿穆尔(Amul),这个词来自梵语Amulya,意思是无价之宝。随后,阿穆尔模式在古邦其他区域被广泛复制。◆开心果藏红花味的kulfi(上图)◆“母亲乳品”三大畅销冰淇淋(下图)

1970年,印度国家乳业发展委员会(NDDB)在联合国“世界食品项目”资金支持下发起“洪水行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乳业发展项目。印度政府任命库林为NDDB主席,将阿穆尔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推广到全国。1974年,NDDB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母亲乳品”(MotherDairy)宣告成立。

经过不懈努力,印度奶制品不足面貌得到根本改善。30年间,印度的牛奶产量增长了四倍。1998年,印度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牛奶生产国。2014—2015财年,印度年产牛奶1.46亿吨,约占全球牛奶产量的16%。

与“白色革命”相伴相生的阿穆尔和母亲乳品也成为印度乳品市场上的双璧。阿穆尔现在是响当当的国民品牌,其标识上骄傲地写着“印度的味道”。母亲乳品的奶站则开遍大街小巷,在新德里,几乎每隔两三公里就必有一个母亲奶站。500克的鲜牛奶20卢比一袋,如果拎着自家小桶去自动售奶机购买散装牛奶,价格会更加亲民。

在印度,牛奶的意义超越食物,蕴含了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印度教的许多传说和神祇都和牛奶有关。如《摩诃婆罗多》中足智多谋的御者“黑天”是掌管维护的毗湿奴大神化身,他小时候是一名顽皮的牧童;天神们与阿修罗搅拌乳海,提炼出长生不老的甘露。将牛奶与神灵相连,显示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人们认为牛奶蕴含宝贵的营养和生命力。至今,虔诚的印度教徒在祈祷时,会将牛奶缓缓浇在圣物之上,表示将世间最纯净美好之物敬献给神灵。(4)◆信徒将牛奶浇在象征湿婆神力的“林迦”上

从现实功用角度讲,包括冰淇淋在内的奶制品是素食群体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印度人的餐桌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冰淇淋不仅是穿街走巷的零食,还是餐后甜品的必备成员。印餐菜品多是各种香料云集的“重口味”,在享受完一顿印餐的火热与喧腾之后,来一碟冰肌玉骨的冰淇淋,真是相得益彰、神清气爽。

一口小小的冰淇淋,承载了印度历史、宗教、文化多重意味,对每一个平凡人而言,则是他们温馨又珍贵的生命体验。黄昏时分,身穿纱丽的母亲拎着小桶走向奶站,小孩子跟在母亲身后蹦蹦跳跳,眼巴巴地看母亲拿硬币换回一盒冰淇淋,伸着舌头心满意足地舔一口。目睹此景,我不禁想起诗人泰戈尔在《第一次的茉莉》中写道:“但我想起孩提时第一次捧在手里的白茉莉,心里充满着甜蜜的回忆。”这个孩子长大后若回忆起现在这一幕,将诗中的白茉莉换作冰淇淋,倒是十分贴切呢。印装里的风情与沉思

到印度的第一天,我穿着从国内带去的及膝半裙。没想到,一到黄昏,在走廊里站了五分钟,便被蚊子接连问候,小腿上肿起三个虚胖的大包。同事见状大惊,赶忙送我一管牙膏状的防蚊药,叮嘱我赶紧涂上,德里每年夏天都会有登革热病例,切不可大意,如果有皮肤裸露在外,就必须涂防蚊膏,当然了,最好还是买几套当地服装,因地制宜,万无一失。

我留意了一下大街上的印度妇女,还真是,几乎没有穿西式服装的。仔细想想,也难怪,印度常年炎热,蚊虫漫聚,经过千年时光检验的民族服饰轻薄透气,可以完整地包裹身体,便于散热防蚊,比西式服装更加实用。

说起印装,最知名的当属纱丽。纱丽在梵语中原意为“一块布料”,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的印度河文明时期,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女性身裹的长袍,就是纱丽的雏形。公元前6世纪的梵语文学作品里,纱丽“三件套”已经固定下来:一是短袖圆领紧身衫,通常长度到上腹部,露出腰肢;二是衬裙;三是一块长约6米、宽约2米的罩袍。衬裙和紧身衫用来打底,真正的韵味在于罩袍。将罩袍一端在腰部缠绕出长裙的效果,整理出褶皱,再绕过胸前,搭在肩上,打出褶,用别针固定,剩下的布料就在后背垂挂拖曳,或挽在手臂上,或披在头上,走起路来,布料迎风飘摆,婀娜生姿。

多情的纱丽看得我心里痒痒,周末一大早,我便去了当地一家五脏俱全的市场,做衣服去。

市场上的小店特别能体现一个人口大国紧张的空间感,店面通常都非常小,但从地板到天花板,每一层的货架上都被老板塞得满满当当。先来到布料店,胖胖的老板坐在店中央的坐榻上,有一种财主般的幽默气质,身后四周,密密麻麻放着五颜六色的布匹,缤纷乱目的色彩又给他增添了一点魔术师的感觉。

听说我想做纱丽,老板胸有成竹地抽出了三四匹布并一一打开。我有点受宠若惊,觉得一一打开太麻烦他了,便告诉他我看看就行,不必打开。他神秘地朝我一笑,让我耐心等待。等他打开后,我才明白,原来,这并不是一匹单一的布料,而是制作纱丽的整套用料,露在外面的颜色只是纱丽的主色,打开后便能看到配色。比如,纱丽的主色是宝蓝,罩袍的边缘可能就是与之相撞的明黄色,飘动在肩上的部分会是比宝蓝更清浅些的蔚蓝色,通过色彩的渐变和互补,让纱丽整体看上去具有层次和灵动感,而这些色彩在生产布料时就已经搭配好了。

见我露出些许赞叹的模样,老板更加得意,一口气让他的伙计打开了十多种。我有些不好意思,告诉他我只买一套,他却很爽快地说:“没关系,只要顾客喜欢,我们打开多少都可以!”

最后,我选了一套湖蓝底色的细纱布料,以1200卢比成交。老板再次露出神神秘秘的笑容:“我让伙计带你去裁缝店,那是我的合作伙伴!”哟,还一条龙服务。制作费花了300卢比,一个星期后,我的纱丽就大功告成了。为了方便外国人穿着,裁缝还把衬裙和罩袍下摆固定成长裙样式,相当于半成品,穿的时候简单一些,只要用罩袍剩下的部分缠绕住上身就可以。

纱丽有各种质料,棉布或粗麻材质的价格较低,丝质的贵一些,比棉质的更加贴身,具有垂坠显瘦的效果,也更有光泽和质感,缀上金丝银线织成的图案装饰,更是造价不菲。如圣城瓦拉纳西,就是最负盛名的纱丽产地之一,此地出产的纱丽通常以上好丝绸制成,饰以金银丝线修成的织锦图案,如繁复的花朵和树叶交缠花纹,具有浓郁的莫卧儿风情。

根据不同的流行色彩、材质、花纹、工艺,纱丽可以变出万花筒般的不同形式,可华贵,可朴素,可典雅,可妖娆。莎士比亚描绘埃及艳后的诗句“岁月不曾令她凋谢,习惯不曾制约她无限的变化”,正可以形容纱丽的千变万化中蕴藏的无尽魅力。◆爬到靠近天花板位置工作的裁缝

从北部一望无垠的拉贾斯坦沙漠,到南方风和日丽的海滨,从宝莱坞明星到乡村劳动妇女,不同地区、族群、阶层的女性将纱丽演绎出千姿百态的穿法,据说一共有上百种。需要经常干活的农妇罩袍通常很简单,便于灵活运动,而舞者就会更加注重飘逸效果,借助服饰在舞台上生辉。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或是偏僻乡壤,衣袂飘飘的纱丽永远是一道令人惊喜的风景线。城市面貌也许不是那么光鲜亮丽,沧桑的古迹遗址、黑旧的居民楼、残破的贫民窟,与“现代化”的标准图景相去甚远,乡村中还吹拂着似乎被时间遗忘的风,但只要有穿纱丽的妖娆身影,就会生出独特的印度韵味。

传统观念中穿纱丽有一番讲究。在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维护之神毗湿奴肚脐上的莲花产生了梵天,梵天创造了宇宙,肚脐是生命和创造的源泉,故一些阐释印度教伦理行为规范的法论学者认为,穿纱丽时不应露出肚脐。此外,穿纱丽者以丰腴为美,腰部要露出“游泳圈”才是富态的表现。现在,传统禁忌已无须严格遵守,显瘦甚至骨感反成了现代时髦。

但对我而言,穿纱丽毕竟还是个技术活儿,非一朝一夕之功,尽管裁缝已经帮我解决了下摆的问题,但稍不留神,罩袍就从肩膀上滑落或走样了,且穿纱丽会露腰,既不适宜上班,也不符合中医养生之道。于是,我又去市场上做了“旁遮比服”。

旁遮比服最初流行于印度旁遮普邦和巴基斯坦一带,因此得名,与纱丽组成相似,也是三件套女装:一件圆领开口的上衣,下摆介于臀部和膝盖之间,从臀部起开衩,突出女性胸部到腰部线条;一条臀部宽松、小腿紧缚的收腿裤,宽松的目的是保证在盛夏之时透气凉爽,小腿收紧则防止整体看上去臃肿;一条长约3米的纱巾。但纱巾围法与纱丽有所不同,一般是纱巾居中由胸前经双肩向后搭放,让两端垂至腰间,这样走起来纱巾随风飘拂,与纱丽具有同样潇洒飘逸的效果。旁遮比服简单,比纱丽更适合日常穿着,烈日晒不到,蚊虫叮不着,深受民众喜爱,也几乎成了我的外出常服。穿着旁遮比服去市场买水果,砍价的时候都多了几分本地居民的底气。◆身着旁遮比服的印度少女

总的来看,印度民族服饰独具特色。颜色一定要鲜艳夺目,桃红、金黄、亮紫这样高饱和度的色彩比比皆是,大红一定要搭配翠绿,明黄得挨着宝蓝,每一片色彩都喷薄欲出,热烈地显示自我,要在高强度的撞击感中焕发令人目眩神迷的生命力。纱巾、披肩不再是配饰,而是成套服装的有机组成,兼具实用和美观,既可以防晒防蚊,又可以增加女性线条的流畅性,提升成套服装的整体感。图案风格多来源于印度本土动植物或神话形象,如莲花、蔷薇、麻雀、孔雀、蝴蝶等等,让人一眼便感受到浓浓的热带风情。

随着印式时尚渐渐崭露头角,印度也出现了不少在国际上颇有知名度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既保留浓重的传统特点,呼应厚重的历史观感,又呈现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将文化和哲思倾注到服饰中,内涵深刻又富有活力。

这就不得不提到印度国家时装技术学院(NationalInstituteofFashionTechnology),它成立于1986年,由印度纺织部负责管理,学院总部设在德里,在孟买、加尔各答、海得拉巴、金奈、班加罗尔等大城市总共拥有15个校区,以德里校区最为著名。我曾拜访过德里校区,站在大门口,有点难以置信,看似不起眼的牌匾掩映在绿树之中,谁能想到,这背后是一长串印度时尚设计明星闪闪发光的名字呢?◆低调的印度国家时装技术学院

我尤其欣赏的印度设计师有两位。一位是曼尼什· 阿罗拉(ManishArora)。在电影《起跑线》的开头,服装店伙计向一对母女顾客兜售婚纱,她们一脸漠然,看不上这些款式。这时老板拉吉上阵了,拿出一套压箱底之作,声明这是曼尼什· 阿罗拉设计款,引得她们兴奋不已,可见在广大印度潮女心中,阿罗拉俨然是时尚界的代言人。

的确,2005年,阿罗拉第一次参加伦敦时装周就大受赞誉,其后更成为印度在国际时尚界的一张名片。阿罗拉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像丰富的调色盘,包含自然界各式各样闪亮的生命,蝴蝶、羽毛、花朵、水晶、鹰……奇特而绚烂的组合体现了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观赏这些作品如同走进光亮的热带丛林,树木茂盛,花群绽放,生命的浓烈感迎面扑来,观者必须稳固站立,才不会被这股热浪冲毁。异域元素是阿罗拉吸引西方的一个原因,但为何阿罗拉的作品可以从众多具有异域元素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因为他的作品中蕴含的力量感。阿罗拉称,自己的潜意识里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影响,作品是为那些意志坚定、思想犀利的女性而生,而不适合“心地软弱的女性”。

阿罗拉心高气傲,对将“印度元素”作为商业卖点的模式不屑一顾,而有志发掘“印式时尚”中与生俱来的生命力。2015年在接受《印度快报》专访时记者问他如何看待一些营业额高达10亿卢比的印装品牌,他回答说,时尚是打造自我认知、确立身份的艺术,但当前印度报纸上却泛滥着千篇一律的装束。他还称,时尚是一门艺术,一门严肃的产业,但目前印度还非如此。

另一位则是拉杰西·普拉塔普·辛格(RajeshPratap Singh)。与印度传统审美迥异,辛格设计的服装非常简洁低调,以极简风格、剪裁利落、细节考究、面料上乘著称,在廓形上非常具有现代感。但辛格并没有脱离印度传统,相反,他的理念是,传统不一定要用喧闹的外在形式来表现,也可以静默无言,以隐忍的方式埋藏在深沉之处。

辛格非常喜欢在服装中以羊毛作为原料,2013年他开始担任羊毛标志(Woolmark)大使,致力于推广羊毛制品。辛格对羊毛情有独钟,来源于他的故乡情结。

辛格出身于拉贾斯坦邦一个上层家庭,拉贾斯坦邦位于印度西北部,邦内有广袤的沙漠。在电影《PK》开头,阿米尔·汗扮演的外星人男主角乘坐飞船,便是降临在拉贾斯坦邦沙漠中。古往今来,人们牵着骆驼在沙漠中穿行,为了减少烈日的灼伤,便以羊毛制成极薄的披巾,罩于头部,穿过沙丘,由于羊毛控温效果好,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即使在夏天也被当地人广泛使用。对沙漠里的人们而言,羊毛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更是联结人与大自然的情感纽带。

不仅在拉贾斯坦邦,实际上,几乎印度整个北方地区都与羊毛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至今,羊毛以及羊绒围巾仍是印度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印度大约是非西方世界中民族服饰保留得最好的国家,民族服饰不是重要节庆日的特殊装束,而是依然被人们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以至于穿着民族服装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执着,变成了一件与国民感情和民族认同相关联的事。

2016年,印度总理莫迪更是直言:“卡迪(Khadi)不仅是服饰,更是一种理念。”他所说的“卡迪”便是印度最常见的一种传统立领棉质上衣。随后,卡迪及乡村工业委员会便推出被誉为印度“时装女王”瑞塔·柏丽(RituBeri)操刀设计的卡迪服饰品牌VicharVastra(意为“理念服饰”),每件售价1299卢比,价格亲民,卡迪是印度国民精神的象征。

有人认为,印度人对印装的偏爱包含了民族主义。的确,服饰不仅是外壳,也葆有一种文化的感觉和灵魂。光就审美层面而言,在全球服饰越来越趋同的今天,当各大城市的购物中心都能找到ZARA(飒拉)和H&M(海恩斯莫里斯),印式时尚的确展现了另一种珍贵的可能。◆VicharVastra的宣传广告开车也是心灵瑜伽

印度朋友经常开玩笑说:如果你能在德里开车,你就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开车。就像游戏里如果高级模式都能通关,初级和中等自然不在话下。

印度是英联邦国家,车辆都是右舵,和国内正好相反。我初来此地,交规、道路、驾驶习惯皆不熟络,第一次自驾出门,不敢独自行动,拉上“老司机”老张坐副驾,战战兢兢地上了路。

老张已经在德里开了三年车,经验丰富,内心淡定。上路前,他对我进行了一番因地制宜的培训:“德里司机都不看后视镜,你发现没有,路上好多车都没有后视镜。只要前方有空隙,你只管往前开就好了。放轻松,最多就是撞一下,问题不大!”

入乡随俗,国内的交规白学了。德里司机都擅长玩俄罗斯方块,要将路上的每一寸空间都利用起来。路上的虚线、实线以及白线、黄线基本等于没画,两个车道一般会并排挤下三辆小车,感觉旁边的车离我只有一个拳头的距离,啊!马上就要贴上了——我只能减速慢行,像只蜗牛在路上爬,任凭超自信的本地司机叱咤风云地从旁边呼啸而过,身后被我压住的车则放鞭炮一样地按喇叭。更有技术超群者,为了连续超车,开足马力,在不同车道间以“Z”字形来回穿梭,蜿蜒作业。到了十字路口碰上绿灯,我正准备直行,左边一辆车不打转向灯,一鼓作气来了个右转,从我面前一闪而过!我急踩刹车,老张笑得淡然:“没事,慢慢习惯就好了。”

我仔细观察了下道路上来往的车辆。最常见的是日系小车,一来体积比较小,在如此拥挤的道路上,轻便灵活易转弯;二来德里天气炎热,车内几乎终年需要开足空调,日系车自重较轻,制冷效果好;第三,日系小车价格较低,对大部分中产家庭来说更实用。难怪日系汽车在印度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如日本铃木在印度的合资企业马鲁蒂铃木(MarutiSuzuki),2018年约占印度小轿车市场份额的53%,风光无限。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最流行的本土汽车品牌是大使牌(HindustanAmbassador),一款仿照英国莫里斯公司牛津系列生产的老爷车,非常有复古感。随着外资逐渐进入印度市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渐渐取代了光辉的大使牌。2014年,大使牌汽车停产,如今,街道上偶尔还会看见它的身影,大部分是政府用车或出租车,宛如一个执拗、古板而又有点可爱的老头,依然在一丝不苟地继续完成自己注定会谢幕的历史使命。

此外,随着印度经济高速发展,路虎、奔驰、宝马这些土豪款式也越来越常见,它们趾高气扬,飞驰而过,显示着这座城市光鲜活力的一面。“突突”(scooter)是道路上最有本地特色的风景线。突突是绿身黄顶的机动三轮车,类似于中国90年代县城里的“火三轮”。由于德里出租车数量很少,一般只在五星级酒店和机场有约车服务,突突就承担了出行私人定制功能,招手即停,十分方便。突突通常有两个座位,也有四个座位的豪华改装版,不过两座突突重峦叠嶂装四五个人的盛景很常见。

突突在路上一蹦一跳,看上去非常可爱,不过也是公认的马路杀手。突突船小好掉头,在路上无孔不入,哪里有个小缝,它轻轻一扭就钻了进去,令人措手不及。我曾在盛夏坐过一次突突,其时气温40多摄氏度,司机开得飞快,哪里有空隙就往哪里钻,热风迎面扑来,像火热的刀子刮在脸上。我用力用纱巾护着脸,请师傅开慢一点,不用着急赶时间,师傅有点儿生气,似乎认为我在怀疑他的能力,开得更快了:“放心,我开了二十多年的突突,从来没出过事故,没问题!”

在汽车和突突之间如果还有空隙,就会灵巧地插入摩托车、争先恐后的行人和动物,尤其是神牛可以肆无忌惮地横穿道路,犹如宣示主权。神牛可不管路上有多少心急如焚的司机,只管慢悠悠地甩着尾巴。如果碰到一群神牛,成群结队,组团通行,那就相当于一个事故现场。在这样的路况里,“路怒”更加普遍,即使心灵瑜伽修行者怕也按捺不住接连鸣笛,有的车辆没有后视镜,司机干脆在车背后贴一个大大的标示“请按喇叭”。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心平气和,才算心灵瑜伽练得不错。

我曾向一位印度朋友抱怨堵车的问题,他优哉游哉地说:“路上车多说明印度经济发展得很快嘛,充满活力!”此话倒也没毛病,充分体现了印度人骨子里的乐天派。当年英国人修建新德里时,大概未料到如今德里的机动车数量会暴涨,路宽不够,很多主干道是双向两车道,路口交会处也设置为颇有英式特色的转盘(roundabout)。转盘设计在车少时好处明显,不用等待红绿灯,车多时就容易乱作一锅粥,内车道的想出去,外车道的想进来,全靠人民群众自发调节。最典型的是市中心的康纳德广场,广场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圆形转盘,十多条道路从转盘向四面八方放射开去,沿街鳞次栉比布满商店,所以康纳德广场又名“大圆圈”。大圆圈常年堵得水泄不通,很是热闹。

有的道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甚至环路主干道上也会时不时冒出一个大坑。印度人热爱自然,树木不能随意处置,如需砍伐,须经政府报批。这样一来,好好的路走着,突然旁逸斜出一棵拒绝搬迁的树!不仅如此,在本来就不平整的马路上,还修建了很多凸起的减速带,道路部门似乎存心要提高司机的通关难度指数。各种因素叠加起来,在德里开车,时速能达到四五十公里就算相当顺畅了。从德里到泰姬陵所在的城市阿格拉约200公里,但单程至少需要3个半小时,而且还是走高速!

开得太慢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剐蹭时有发生,但因为速度不快,也不会酿成大祸。不过和“路怒”不同,印度对剐蹭的宽容度倒是很高,一般下车看看,没什么大碍,双方拍拍肩膀,继续各回各家,有的人甚至连车也懒得下,隔着车窗竖个中指,再一骑绝尘表示愤怒而已。

对此我有亲身体验。有一回,我开到了一个繁华商业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停车位,大喜过望。侧方停车时光顾着前后,没想到技术不够,没能一把停好,开出车位时不小心蹭到了正堵在路边车道里的一辆——哟,还是个擦得铮亮的宝马。好嘞,准备赔钱吧——司机小哥似乎正在悠哉听音乐,忽然祸从天降,摇下车窗一看,估计见我是个女司机,便皱了皱眉头,气呼呼地“哼”了一声。正好前方人流散开,他也顾不上和我理论,慢吞吞地晃悠走了。

印度人在这点上想得很开,既然车是个代步工具,岂有不受消耗之理,只要不是大问题,就不甚计较,这也是印度文化里“轻物质”的现实反映。这种态度我由衷地欣赏,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何苦苛求身外之物的完美,不必要劳心费神。英雄的疤痕会增添沧桑厚重,车身上的刮痕倒也是“行万里路”的见证。以至于回到国内后,每次看到有人因为一点剐蹭在路上理论,针尖对麦芒,争得面红耳赤,我都有上前劝导的冲动:世间万物,梦幻泡影,学习一下印度朋友的超然态度嘛,人生不要这么累。

老张一共在印度开了四年车,四年时间里他一个小事故也没出,且车技飞速成长,能在路上随意放飞自我,超车、别车水平完胜本地司机。离开印度时,他特别发愁回国了怎么办,照他这个开车习惯,上路三天分就得全扣完啊!珠宝记“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曹植描写洛神璀璨华美的句子永远行走在国人的古典记忆里。有趣的是,这句诗用来形容印度女性,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在南亚次大陆的土地上,她们身穿色彩明艳的纱丽,佩戴繁复多彩的珠宝,行走时纱丽迎风飘摆,珠宝叮当作响,相映生辉,风姿绰约,形成了最有印度特色的风景。

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印度人对珠宝的爱不是在大都市,而是在一座石窟里。

那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阿旃陀石窟。马哈拉施特拉邦位于印度西海岸,大名鼎鼎的孟买就属于这个邦。阿旃陀石窟内绘有大量佛教壁画,约作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7世纪,是印度现存最早的古代壁画遗迹。

画作中包含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雍容华贵的贵族妇女、飘然绝尘的天女、拈花微笑的菩萨,她们面容明艳,体态婉转,温暖的色调充满眷恋世俗的氛围,透露出时代的繁荣和自信,甚至含有糜乐的气息,而整体画作又在宗教精神照耀下,隐含着微妙的悲悯。她们有一个共同点,皆佩戴由天然宝石制作的成套首饰。◆阿旃陀石窟中的壁画

我霎时明白,印度人对珠宝的热爱和追逐古已有之,珠宝不仅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装饰品,更融入了历史编载和神话想象,成为文化血液里的一部分。

在现代印度社会中,人们仍然相信宝石与命运、财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珠宝不可随意佩戴,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内佩戴什么样的珠宝才能交好运,都是有讲究的,需要咨询专业大师的意见。小说《Q&A》(后改编成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作者、印度资深外交官斯瓦鲁普在其另一部小说《六个嫌犯》中描写了一位迷信的退休官员,他对妻子恶言相向,对仆人更是蛮横,却对“大师”顶礼膜拜。“大师”告诉他,只有佩戴蓝宝石才能时来运转,他便像小学生对待老师的话一样深信不疑,从中大可一窥印度式珠宝迷信。

有一次在街头,一个老妪向我乞讨,她看上去又黑又瘦,似乎好几天都没吃东西了,但定睛一看,她鼻子上却戴着一只小小的金鼻环!我先是诧异,旋即释然,这枚小小的金饰应该是她的全部家当,对她而言代表生活的最后一丝希望和祈祷吧。

我对印式珠宝慢慢有了好奇心,路过珠宝店时便忍不住进去看一看。这一看真是吓一跳,我素认为珠宝以小巧、灵动为美,这种审美观念遭受了巨大冲击。

印度珠宝给人扑面而来的冲击感:超大号垂坠式耳环,让人心生疑窦,稍单薄的耳垂会不会承受不住?雄厚粗壮的项链、手镯,似乎多戴一会儿就会增加患颈椎病和关节炎的风险。在造型设计上,印度珠宝不仅形态夸张,更显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恢宏气势:美就要美得先声夺人、雷霆万钧。

色彩搭配也非常大胆,当青翠欲滴的祖母绿撞上张扬的足金,当鲜艳瑰丽的红宝石和深邃的蓝宝石相遇,这些珠宝拒绝单调、苍白和内敛,而是用强烈的撞色凸显着热带国度里生命的葱茏和丰饶。

印度人崇尚珠宝的“土豪感”。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偏爱黄金。在印度人心中,金色代表高贵和质感,只有金灿灿、亮晃晃、明艳艳,才能光彩照人。传统珠宝镶嵌有一种昆丹法(Kundan),又叫包裹镶嵌法,特点是在宝石和底座之间使用金箔,使其显得色彩艳丽,更加奢华。昆丹法起源于莫卧儿王朝时期现西北部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地区的皇室,也成为莫卧儿时代珠宝最强烈的特征。

相反,白金就不那么受待见了。有一次,我好不容易在珠宝店里看到一个造型小巧、价格也还能接受的耳环,可惜是黄金做的,便问老板有没有相同款式的白金制品,老板非常疑惑地看着我:“女士,如果你戴白金,别人会以为你戴的是银饰,你花了很多钱,别人却不知道,这可是个问题啊!”老板的贴心让我忍不住大笑。◆塔塔集团旗下珠宝品牌Tanishq的广告

我有些不解,日常很少看到女性戴这么夸张的首饰啊,为何珠宝店里多半都是这种“大件”呢?一位朋友告诉我,其实这些“大件”多数是为婚礼准备的。妇女在家中地位靠嫁妆决定,而嫁妆很大程度上就是看首饰多少。所以婚礼庆典是妇女展示首饰的最佳时刻,既是在人生的重要时刻珠翠满身,流光溢彩,又是向婆家展示嫁妆丰厚和家族财力,以期未来在婆家有更高地位。传统婚礼通常为期数日,每天新娘佩戴的成套珠宝首饰都不一样。珠宝代代相传,成为独一无二的家族密码。

逛的店多了,渐渐发现,近些年来本土的珠宝品牌不断创新,在时代风尚中对印度传统风格做出了新的诠释,出现了一些既有印度特色、受众又更加国际化的设计,以至于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喊出了“买珠宝,得去印度”的口号。

比如,在广告中自称是“印度最美珠宝”的吉檀迦利(Gitanjali)。吉檀迦利在印地语里意为“献诗”,印度诗人泰戈尔正是凭借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吉檀迦利是印度最大的珠宝集团,在印度十大珠宝品牌中,有八个出自该集团旗下,风格多元,既有简洁隽永,也有繁复瑰丽。再比如来自拉贾斯坦邦斋普尔城的阿姆拉巴莉(Amrapali),具有强烈印度部落珠宝风格,奇光异彩,绚丽多姿,是传统印度款式新珠宝的典型代表。2016年英国凯特王妃访问印度时就曾佩戴与宝蓝色晚礼服颜色一致的阿姆拉巴莉珠宝。

最令我动心的品牌还是尼拉夫·莫迪(NiravModi)。此莫迪非印度总理莫迪,而是出生于珠宝世家的年轻富翁。莫迪长于比利时钻石之都安特卫普,其许多作品从热带花卉、莫卧儿王朝装饰图案中汲取灵感,风格优美流畅,兼具民族性和设计感,并寄寓了印度哲学的深沉含义。不过,尼拉夫·莫迪可谓是印度的梵克雅宝,价格非常昂贵,我只能过过眼瘾罢了。

当然,除了黄金镶嵌钻石、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等珍贵宝石外,对预算有限的顾客来说,镶嵌半宝石的银饰也值得淘宝,常见的半宝石包括托帕石、紫水晶、石榴石、猫眼、坦桑石、月光石等,这些宝石大多来源于本地出产或非洲进口,价格很亲民。除了清亮的925银外,印度人还喜欢使用氧化银,氧化银呈黑色,搭配多彩的宝石,别有一番古朴色彩和异域风情。

在大城市之外,偶尔还可以淘到小众甚至独一无二的纯手工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