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范文点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3:59:28

点击下载

作者:张福起,,房伟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试读:

前言

在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中,影评写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考试的难点。我们从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要求出发,结合多年的考前培训教学经验,为广大影视艺术类考生编写了本书。

本书既有对影评写作基本问题的论述,可以从理论上对考生有所指导;又有优秀影评范文供考生参考学习。附在影评文章之后的点评是本书的特色之一,由具有多年教学和培训经验的一线专业老师写作,使考生不仅知道什么是好的影评文章,而且知道好的影评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

本书适用于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导演、摄影摄像、影视制片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等艺术类专业考生,广大的影评写作爱好者也可将此书作为参考范本。

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圆自己的影视梦想!编者2015年8月

总序

“影视艺术类专业考前专项突破教材”是为参加影视艺术类专业高考的考生编写的考前辅导教材,希望广大考生在这套教材的帮助下顺利通过专业考试,圆自己的影视之梦。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相对落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将会极大地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培养和教育。

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和学科,如广播电视编导、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编辑出版、动漫设计、影视制片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管理等。其中,影视艺术类相关专业和学科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共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影视艺术类相关专业,这其中包括影视艺术类专业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

普通高中生要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影视艺术类专业,需要参加专业考试,这有别于普通文理科招生录取模式。很多有志于报考影视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和家长十分茫然,不知如何复习备考,很多有才华的学生因为方法不当而错失良机,未能跨入影视艺术类院校的大门。

为了使更多的考生进入理想的学府深造,为了使更多有才华的学生圆自己的影视之梦,我们编写了这套“影视艺术类专业考前专项突破教材”。本套教材的编著者大部分来自于影视艺术类专业院校和考前培训机构,有着多年影视艺术类专业招生和教学培训的经验,对影视艺术类考试的命题方向和命题规律有深入的研究。

本套教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涵盖了影视艺术类专业高考的方方面面,以权威专业的标准、清晰明了的思路、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实例,全面、系统、精准地阐述了考试的内容、程序、要求。“影视艺术类专业考前专项突破教材”共8本。这8本书相互补充完善,基本涵盖了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让考生用更少的时间学习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这8本书各有侧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重点掌握、重点突击,做到有的放矢。(1)《文艺常识速查速记手册》。本书主要讲解文学、电影、广播电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杂技的发展简史,使考生掌握几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脉络,为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根据历年考试真题,总结出了常考知识点并进行星级划分,从而使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考试要点和难点,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可以说是文艺百科知识的精华集锦。(2)《即兴评述话题宝典》。即兴话题评述是影视艺术类高考面试中的必考科目。本书收录了数百道历年即兴评述真题,话题涵盖范围广泛,话题题型分类明确,参考范例思路清晰、评述准确。(3)《影视高考命题创作》。命题创作主要包括编讲故事、叙事散文写作、小品、栏目策划等几种形式,是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试的必考科目。本书针对命题创作的各种不同形式,根据历年考试真题进行实战训练,从而提高考生的命题创作能力。(4)《影视高考面试技巧》。面试是影视艺术类高考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面试可以了解考生的形象气质、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本书遵循实践性和指导性并重的原则,对面试细节和应对技巧进行讲解,使考生获得对面试的全面认知和实战经验。(5)《影评范文点评》。电影作品分析是影视艺术类专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的重要考试科目。本书收录了50余篇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能力。(6)《电视作品分析》。电视作品主要包括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散文等,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重要的考试科目。本书详细地讲解了电视作品分析的写作方法,并附录了历年真题和考生例文。(7)《影评写作教程》。本书是针对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影评写作教材,集写作方法、影评范文和写作训练于一体,突出实战性和系统性。(8)《文艺常识全真模拟试题》。对文艺常识知识点的掌握,考生除了记忆知识点外,还应大量练习模拟试题。通过对模拟试题的练习,做到在记忆中练习、在练习中记忆。本书共收录30套影视艺术类专业高考文艺常识全真模拟试题,由历年来各院校考试真题精选而来,涵盖常考知识点和试题类型,每套题后附有参考答案,可以配合《文艺常识速查速记手册》使用。“影视艺术类专业考前专项突破教材”作为影视艺术类专业的考前辅导教材,会使考生的复习准备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最终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本套教材不仅适用于影视艺术类专业考生,而且对于广大的广播影视工作者及其爱好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祝愿广大考生以最佳状态应对考试,金榜题名,圆自己的影视艺术之梦!

绪论影评写作概述

概念

从狭义上讲,影评是一种在专业理论指导下,针对一部电影作品或者一种电影现象的研究行为,需要系统地掌握中外电影发展史、视听语言、电影批评和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知识。影评要求作者在掌握电影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对电影的艺术风格、手法、主题、人物塑造、美学追求、演员的表演、导演手法、摄影、灯光、美术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挖掘,使读者了解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

在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中,影评写作是常见的一种考试形式。考试形式通常是播放一部电影,让考生针对这部电影写一篇评析文章。不同的院校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求,所选影片的类型也不相同。但是各个院校的考试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评论文章的写作,考查考生对电影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影评写作是影视艺术类院校招生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专业成绩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希望能引起考生的重视。

特征

1.重视画面语言分析

在影评写作中,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从文学、戏剧等方面评价影片,甚至像中学分析课文那样,归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等。如同诗歌离不开想象、小说离不开情节,电影评论不能脱离电影艺术独特的规律与方法,是对电影视听语言的评析。有些考生评论任何影片,都是“一主题、二人物、三成功、四不足”的套式,与小说评论无异。优秀的影评文章是把活动的画面形象作为基本表达手段,对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评论。2.以评论为主

电影作品的本质特点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生活、认识生活。作为评价影片的论文,当然离不开叙述和说明。但是,叙述、说明必须服从于评论,突出评论的特点。初学影评写作的考生,总是大段大段地复述情节,然后稍加议论。这类影评的弊病,就是缺乏评论。有些考生的影评类似于影片“说明书”,只起到概括影片内容和说明影片主题的作用。3.具有逻辑性、形象性

电影评论离不开评论,要求有思维的逻辑性,对影片的本质规律进行概括。同时,它的语言应讲求形象性。影评的语言应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的美感和情感的力量。

基础

考生要想写好影评,除了自身的文字功底外,还需要掌握与电影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影专业知识

作为一门不同于其他文艺样式的艺术门类,电影有其特殊的艺术特点和规律。影评写作是以电影作为评论对象,而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在电影评论中,尽管也有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评论,但必须紧扣电影的特点。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写出有“门道”的影评来,就必须成为内行。对于影视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应该熟练掌握电影专业知识,包括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等。2.观影经验

要想提高自己的电影欣赏水平,多看电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只有多看,才能使自己从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过渡到层次较高的鉴赏者。而一定的看片量的积累,会为考生将来进入专业院校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作为一个高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课余时间不多,要有选择地去看。3.优秀影评文章

大部分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影评这种文体,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急于动手写作。考生可以先学习优秀的影评,借鉴优秀影评的写作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练习。要想写好影评,在专业考试之前一定要多练习。虽然我们不能达到影评家的理论高度,但我们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电影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影经验,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影评。考官在评卷时,重点考查的是考生是否有独特新颖的观点。

基本要求

1.找准“感觉点”

这种“感觉点”就是考生感情和思想上引起的触动、感动、领悟。考生应集中注意力,用心、用眼、用手,观察、思考、记录影片的相关信息。一旦碰到对自己有触发的“感觉点”马上记录下来,这很可能就是影评写作的切入点。2.角度新颖,构思独特

在找准“感觉点”之后,考生需要考虑的是从什么角度入手,才能准确地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没有选准角度,不要轻易动笔,否则不仅可能会推翻重来,还会影响考场上的写作情绪。只有找准角度,考生才能较好地实现写作意图。

在选择角度时,角度必须小,立意要单一、集中,一线到底,切忌东拉西扯、枝蔓横生。有些考生的影评文章从主题到表演、导演、道具、音响、音乐都一一进行评述,使人看完后不知所云,找不出影评的重点所在。

应试技巧

在考试的时候,考生首先要学会看片子,注意观察影片的立意、人物、选材、情节构思、细节运用等方面。考生不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分析影片的导演、演员的表演、影片的镜头和技术,因为这些不是我们这个知识阶段所能准确把握的。具体的方法如下:1.做好笔记,注意细节、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主题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入微,及时捕捉闪光点。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人物、细节、场面、艺术特点、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评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音乐等。

许多考生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在现场观片时只是观看,没有有意识地做一些写作的准备工作,以至于看完影片以后再梳理思路,再回顾影片的内容和细节,结果耽误了时间,常常也不得要领。考生应当边看影片边记录一些重要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这部影片的导演是谁、主要演员是谁、男女主角的称呼、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的主要性格、最感动最吸引人的细节等,这些都是我们写作时能够用上的素材。在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构思评论的写作,从什么视角入手,怎么立意等。2.确立中心论点,选择素材

当我们有了记录,就有了素材,就可以在动笔前选择最合适的素材。但考生在面对很多素材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想都用上,结果也造成写作的失败。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影片说明和报刊中寻找。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要有画面感、运动感。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我们需要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一叶障目,不见树林。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制片方提供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的套用模式。这样的结果是影片介绍面面俱到,但缺少新意也缺少论述的力度。

影评写作中难度最大的是中心论点的提出,观点一定要鲜明,切忌含糊不清。中心论点的提出,通常是有一定的范式可循的。即通过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或者编导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例如影片通过讲述一个打工者做了好事想出名的故事,表现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生活境况和复杂的人生百态。这就是对《求求你,表扬我》的中心论点进行的概括。关键是平时注意训练概括能力,即从事件中总结出最核心的内容。比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员受伤。事后,采写通讯时,你首先要用概括的语言介绍当时的情况。这就如同找中心论点,你要找出最关键的内容:“昨晚,一起交通事故中有人员受伤。”我们找中心论点是需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是写作的关键。例如这个事件的本质:“它反映了当前部分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说明我们还需要加强安全教育。”这才是透过事件上升到本质的论点。

在论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果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例如有考生写《紫日》的影评,只是对影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综上所述,影评写作应当就电影谈电影,立意要明确,论证要规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比如《凤凰琴》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电影,歌颂了农村教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如果找准角度,再加上明白晓畅的语言,一定能写出很精彩的文章。然而,在学生的写作中,我们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明显的问题。由于影片可以提供给我们的素材很多,学生会陷入素材中,无法理清思路。比如老校长有很多感人的细节和镜头,有很多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新来的女老师张英子也有很多人性的闪光点;卧病在床的女教师明爱芬也有着令人动容的经历;即使是作为“反面人物”的那位自私的男教师,也有着他作为教师的可贵的奉献精神。那么如何选择素材,如何确立自己的中心论点,学生就有些难以把握了。有些考生将所有的素材都用上,结果中心论点模糊、不知所云。有些考生论证奉献精神,但因为对那位自私男教师的行为没有认真分析,因此无法为“无私奉献”的中心论点充分服务。在影评写作时,一定要选择那些为自己的中心论点服务的内容。比如可以从老校长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入手,围绕这个中心选择素材;可以挖掘新来女教师张英子的内心世界,围绕这个人物形象展开。如果要揭示山村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可以选择影片中所有感人的细节和镜头来论证这个中心,而舍弃其他无关的素材。3.注意几大误区

一是纯粹电影技术的研究和探讨。有些考生为了显示自己的电影素养,往往将许多电影知识硬加到论述过程中。有些考生对电影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却分析导演的艺术、演员的表演技巧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造成文章浅尝辄止,甚至偏题。

二是空洞的溢美或贬损。有的影评文章直接就是空洞的抒情,比如这部影片给人的教育意义,而没有实际的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三是零碎的印象。有些考生模仿一些文章诙谐和取巧的写作手法,把对影片的一些零碎的印象作为对整部影片的评论。有些考生把影评写成观后感,下笔之后联系古今中外,看似文笔流畅实则离题万里。

几点说明

1.考查重点

影评是议论文的一种,主要考查学生中学期间议论文写作的基础。一般来说,影评考试更多要求的是综合素质,例如理论思维能力、艺术感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这也是许多艺术院校喜欢考影评的重要原因。2.影评字数

高考作文是话题作文,其实也是材料作文。同样,影评也是材料作文。高考是面对小材料,影评是面对大材料;高考是面对文字材料,影评是面对影像材料。高考一般要求800字以上,影评要求“有话可说,把话说透”,字数没有具体限制。但实践证明,少于1000字的影评,往往很难把问题说透;超过2000字的影评,则往往流于啰嗦。3.影评分类

一是欣赏性影评,以个人感受为主,既可分析全片,也可以分析局部,甚至可以分析一个细节。二是理论性影评,以论述全片的某一方面为主,从影片中寻找例证,证明自己理论观点的正确性。三是研究性影评,以某一影片为话题,由此及彼地发挥开去,谈及其他范围更广、意义更重大的共性问题。不同的专业在考影评时,要求的类型也不相同。4.选片范围

一般都是选国内近10年以来出品的影片,或者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为什么大多是国产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大多数考生很少接触外国影片,缺少把握外国影片的能力。而在影片类型上,一般不选传记片、大型战役片和娱乐片,理由也是相同的。

第1篇文艺片影评范文点评

四场“梦” 一段旅程——对影片《野草莓》梦境的解读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似乎成了人们对梦与现实联系的一种解释。那么,什么是梦?在心理学上,梦是人在睡眠中,在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的象征性满足”。他强调说,从每一个梦中,都可以找到梦者所爱的自我,并且都表现着自我的愿望。由此可见,梦完全是一种有效的精神现象——愿望的实现。被称作欧洲电影“圣三位一体”的费里尼、伯格曼、塔尔可夫斯基,被一个共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梦。费里尼说:“梦是唯一的现实”,伯格曼说:“梦是我常去的一个地方”。在伯格曼看来,电影是最接近梦的事物,“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具有强制性的美学体验,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为一种幻觉的形式,类似于人们白日梦和梦的体验……没有任何艺术手段能像电影一样表达梦的特质。当电影院的灯光被熄灭,白色闪光的屏幕向我们打开……我们被抛进事件之中——我们成了梦的参与者”。在伯格曼众多的影视作品中,有些可作为心理分析的范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野草莓》。这部影片是伯格曼黄金时期的伟大作品,也是他所有影片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它讲述的是一个有关灵魂的故事,通过梦境流畅地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将现实与梦的距离拉近。整部影片以梦为解析自我的媒介,借助梦来完成自我认知,通过旅程完成精神的皈依。一、第一个梦

影片开场是一段在黑与白的强烈对比中展开的大约五分钟的梦境:影片的主人公年迈的教授伊萨克穿着礼服,一个人在一座空荡荡的城市中迷了路,街道和建筑物呈现出一片死寂,除了伊萨克的脚步声,什么也听不见。“寂静是绝对的,我的脚步声几乎是不安地在周围建筑物的墙壁间回响。我感到很奇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伊萨克走到一个钟表形状的招牌下面,空白的表面中没有指针,表盘下面是一双戴着眼镜的大眼睛,其中左边的那只眼睛是坏的。伊萨克掏出自己的表,但是表面上同样没有指针。这时,我们可以听到伊萨克的心跳声。伊萨克继续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行走,看到一个背对着他的戴着礼帽的黑衣人,他走过去拍了拍那个人的肩膀。黑衣人转过身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可怕的没有面孔的脸,只有近似没有发育完全的胎儿的嘴和眼睛。顷刻间,黑衣人像被刺破的气球一样变成了一摊沥青一般黏稠的黑色的液体。就在这时,教堂的钟声响起,街道的远处有两匹马拉着一辆灵车缓缓地走来,在街道拐角处灵车的一只轮子被路灯卡住,一个轮子脱离灵车向伊萨克滚去,撞到墙上。突然,棺材在伊萨克身边掉了下来,只有三个轮子的灵车被马拉着飞奔而去。一只手从摔开的棺材中缓缓地伸出来,伊萨克慢慢走近棺材并俯下身来往棺材里看,那只手忽然死死地拽住伊萨克的手。惊恐万分的伊萨克拼命地想挣脱,死尸慢慢地从棺材里探出身来,伊萨克看到死尸就是他自己。

这一段梦魇中出现了一连串象征灾难的符号,让我们看到了死亡的先兆:荒废的街道、用木板钉起来的窗子、教堂旁边枯死的树,都表现了伊萨克的精神状态。没有指针的钟表预示着生命的结束,破损的眼睛暗示了伊萨克在认识事物上的缺陷和对自己的不自知;黑衣人就是伊萨克梦中的自我,缺失的脸代表着伊萨克的情感停留在未发育的胎儿阶段,也就是影片中包括儿媳、佣人、妻子所表述的他的冷酷无情和无知;棺材里的死尸和伊萨克的冲突代表了伊萨克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对死的恐惧使他极力挣脱梦中的遭遇。在影片后面的情节中,这一系列预示死亡的符号也一再被直接或间接地提及。“死亡的梦魇”是《野草莓》中主人公伊萨克做的第一个梦,这段梦魇对伊萨克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冲击,潜意识里他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有着莫名的恐惧感和深深的孤独感。二、第二个梦

影片接下来是伊萨克和儿媳玛丽安在旅程中的对话。到达他童年时的夏日别墅后,伊萨克背靠在一棵树下面进入了第二个梦境:对过去追忆的梦。在梦里他见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萨拉在摘野草莓,听到了萨拉和表哥的谈话中对自己的评价,看到了栩栩如生的为耳聋的叔叔举行的生日宴会。这场梦境再现了伊萨克心中美好的童年生活场景,一个充满欢笑、充满亲情的理想化的世界。但遗憾的是自己与梦中的亲人没有任何交流,萨拉感知不到伊萨克的存在。

梦是一种逃避,在梦里不只有美好,也有很多可怕的东西。如果说愉快、欢乐、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一个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叙述梦的完整的公式。有了这个公式,不管什么样的梦,便都可以纳入“愿望的满足”这个范畴了。这段白日梦表达的是伊萨克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切眷恋,表现了他期望回归美好的精神家园、摆脱孤独。三、第三个梦

第三个梦对伊萨克来说也是一段梦魇,它出现在旅程的后半段。旅程中儿媳玛丽安开车,年迈疲惫的伊萨克很快入睡,进入了又一个白日梦。在梦中,伊萨克又见到了萨拉并与之交流,年轻时的萨拉让伊萨克看着镜子中苍老的自己,并直白地告诉他:“你是个快要死的焦虑的老头……你知道太多,却又不知道任何东西。”接下来是阿曼对伊萨克的三次测验,但测验的结果却是不合格,伊萨克被判有罪,并在判决书上写下“无能”。而现实中的伊萨克是正要接受勋章的老教授,博学多识。阿曼告诉伊萨克他去世多年的妻子控告他的罪行:无情、自私、冷酷,这也是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对他的评价。伊萨克的妻子说:“他就像冰块一样冷酷……他的伪善令我恶心……但他不在乎任何事,因为他太冷酷。”而伊萨克为此罪名付出的代价就是孤独。通过这段梦境,我们可以认识到伊萨克的罪名来自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和其他生命个体缺乏联系,但作为当事人他却不自知。四、第四个梦

旅程结束后,伊萨克顺利地参加了学位授予仪式。在行动上和生活态度上,伊萨克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他开始与儿子和管家交流,开始懂得关怀家人,开始尝试给予他人爱。可以说,他正在努力地摆脱以往的孤独。这些转变给伊萨克带来了内心的安宁与平静,精神上的皈依使他获得了潜意识里的满足与快乐,他在结束了与管家愉快的对话之后,躺在舒服的床上做了最后一个梦——一天中他唯一的一个美梦。在梦中,年轻时的萨拉亲切而快乐地拉着年迈的伊萨克的手,穿过充满阳光的草地,找到了在湖边钓鱼的父母。在这如田园诗般美丽的梦境中,伊萨克所失落的一切都得到了补偿。

人的一生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在现实生活中,梦就是梦,醒来之后就是冰冷的现实。在心理学的层面上,梦是通往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人们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自己的心灵,探究潜意识之中的欲望和冲突,梦成为人生的启示录。而电影却可以用鲜活的画面将梦境诉诸我们的视听,电影艺术的魅力正在于此。伯格曼用艺术的形式诠释了这种关于梦的解说,《野草莓》以巧妙的结构将梦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们随着影片的主人公一起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思,并从那些不愉快的过往中汲取力量,将潜意识里那种对孤独的排斥、对死亡的恐惧表现出来,一步步改变自己冷漠麻木而又不自知的生活态度,获得对生命新的洞察与体悟,回归充满爱的精神家园。梦是传递人类心灵信息的密码,伊萨克尝试通过对梦的解析来寻找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而我们也在通过伊萨克的梦窥视着他的内心。伊萨克借助梦认识自己,我们借助梦了解伊萨克。“我的内心在我的梦中映照出来,我可以像用镜子刮脸一样利用我的梦境,看看我在做什么。”影片中梦的情节占据了整部影片的三分之一,而梦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则成就了这部影片在国际影坛上的辉煌。点评

伯格曼的电影被称之为“哲学电影”,常常借助电影表达一些哲学理念。《野草莓》与《喜悦》、《夏日插曲》、《第七封印》等电影,成为伯格曼电影思考人与世界关系的代表性作品。《野草莓》作为伯格曼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的影像范本,有着很高的电影史价值。它讲述了年迈的教授伊萨克,在接受博士荣誉学位的路途中,梦和现实的交织让他反思了自己的一生。其实,这部电影指涉的是有关记忆、情感、理性、罪恶、欲望和心灵的创伤等人类内心深处的体验,而表现在外在形式上,却常常借助梦的形式。也许,电影就是一个白日梦。影评的作者巧妙地抓住电影中的四个梦,进行细致的解读,指出“在心理学的层面上,梦是通往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人们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自己的心灵,探究潜意识之中的欲望和冲突,梦成为人生的启示录”。这种分析很有说服力,显示了作者较高的电影素养。

这篇影评的一个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对于电影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伯格曼的这部黑白电影,非常注重电影形式的本体性作用,配乐、镜头运动、光线、构图、场面调度等都很讲究。而更为难以理解的,是镜头浓厚的、形而上的隐喻与象征色彩。马塞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曾对电影画面的象征性做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当含义不是产生在两幅或多幅画面之间,而是蕴涵在单一画面内部,就是画面的象征性,而这种象征又是通过画面的象征性构图与象征性内容来完成的。例如,画面中人与物的搭配、视觉造型的象征性等。”对此,作者的理解也是很到位的。例如,在第一个梦中,作者指出:“荒废的街道、用木板钉起来的窗子、教堂旁边枯死的树,都表现了伊萨克的精神状态。没有指针的钟表预示着生命的结束,破损的眼睛暗示了伊萨克在认识事物上的缺陷和对自己的不自知;黑衣人就是伊萨克梦中的自我,缺失的脸代表着伊萨克的情感停留在未发育的胎儿阶段,也就是影片中包括儿媳、佣人、妻子所表述的他的冷酷无情和无知;棺材里的死尸和伊萨克的冲突代表了伊萨克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对死的恐惧使他极力挣脱梦中的遭遇”。这些对电影道具的符号学指认,都是很有见地的。而电影中梦与现实相互嵌套的手法,也被后世的电影广泛模仿,如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韩国导演朴赞郁的电影《老男孩》等。《野草莓》的光影、声响和镜头运用,都有很强的象征性,每一个场景的拍摄角度、氛围营造都有一定的表意指向。比如在开头的梦中,非常强烈的光照射在街道的建筑物上,这使它们投下的阴影显得锋利而恐怖,黑与白之间的距离拉得非常大,有一种歇斯底里的不安。而伊萨克就孤零零地站在街角,一个长镜头跟随他在街角来回地走。接着又切至伊萨克脸部的特写镜头,一束强光打在他脸上,造成过度曝光,使他脸色苍白、神色惊恐,营造出一种冰冷不安的氛围。而在伊萨克后来的梦中,画面中先是黄昏倦鸟归林,接着是伊萨克站在松树下的婴儿摇篮旁,风吹动树枝和头发,光线一直很暗淡,飘忽的弦乐响起,暗示伊萨克已经接受自己行将死去的事实。最后,伊萨克参加颁奖回来,儿子与儿媳已经和好如初,伊萨克睡在床上,柔和的光打在他脸上。在他最后的梦中,年轻的初恋情人萨拉牵着老年伊萨克的手带他来到湖畔。日光明丽,所有的孩子都笑闹着登上小船,父亲正在钓鱼,母亲在看书,在他们周围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光线又变得柔和,此时幸福安宁的竖琴声响起,老年伊萨克露出微笑。伯格曼有着丰富的执导舞台戏剧的经验,用光线营造氛围是他最擅长的。而片中的环境也有着舞台般的效果,近者清晰,远者模糊,黑白影像带来一种想象性的空间,如同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伯格曼利用光线、音乐、拍摄角度、剪辑等一切手段,诗意地表达了幻梦与现实交织的影像世界。

对于考生来说,《野草莓》是一部形式感强、分析难度较大的电影,但是,也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很多专业院校会选择这样的片子作为考试用片。同时,对于这种类型影片的分析,有利于大家提高对电影本体的认识,所以,还需要大家认真体会掌握。

哀婉 凄凉 悲怆——评《撞车》中声音元素的运用

撞车的力量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使得同住在洛杉矶的一群人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人格面具压抑、伤害、奴役着,他们从地区检察官、警察、电视台导演到修锁匠、商店老板,甚至小偷……当观众被电影《撞车》的情节所吸引时,总无法忘却那感人肺腑的对白,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着我们——音乐。影片中人物之间的故事毫不相干却又环环相扣,交织成爱情、友情、亲情的碰撞。影片中,音乐起到了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渲染氛围、评论是非、连接故事的作用。

影视音乐能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抒发人物感情。影片中的音乐时而平缓,时而激昂,时而急切,时而宛转。影片中修锁匠丹尼尔劝慰自己的小女儿说“仙女送给他一件护身宝衣”时,轻音乐代表着一种柔情,表现了修锁匠的善良与父爱。后来,当商店的波斯裔老板向小女孩开枪时,慢镜头、大特写加上圣歌般的凄婉音乐,让观众心头一阵狂跳,激愤不已。

影视音乐是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不同风格、节奏、曲调的音乐通常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影响人们的情绪,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以此来深化主题。《撞车》中有两种音乐常常出现:热闹的嘻哈音乐与凄清的女声吟唱。前者往往用于表现大都市紧张的生活节奏或躁动的都市人群,如片尾结束时的那段Rap,加上城市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使人感到一种喧嚣与不安;后者是柔情凄婉的、舒缓的,如黑人警探带母亲到医院认尸时的一段音乐,哀婉、凄凉、悲怆……观众为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伤感,沉浸在一种肃穆与凄凉的情绪里。

影视音乐是评价人物的重要手段。在影片中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影视音乐的评价功能十分重要。比如白人警察将自己对黑人的怨恨发泄到一对安分的黑人夫妇身上,当他对黑人妇女进行骚扰时,那段音乐表现了黑人妇女内心的无助。而后来这个白人警察勇敢果断地营救了这位黑人妇女,黑人妇女回头望向那个“反复无常”的白人警察时,音乐响起,像在赞扬那个白人警察,又像在问无数个“为什么”。人的本性应当是善良的、有仁爱之心的,这样人间才有希望。两段不同的音乐表现了对人物行为的评价,是电影表现人物复杂易变性格的独特方法。

影片中,音乐的剧作功能也多有表现。一系列镜头切换着:地区检察官、白人警察、商店老板、修锁匠家庭、黑人导演……音乐使一组零散的镜头顺畅地连接,营造着一种不安的氛围。此处的温柔缓慢的女生吟唱是对电影情节的总结、发展和深化,也是对电影情节的补充,表现了地区检察官、白人警察、商店老板、修锁匠面对失去爱情、父爱、财产、女儿时的一种巨大的压力和恐慌。这段音乐直接推动剧情发展、深化主题。就像《黑暗中的舞者》片尾的那段充满幻想的音乐一样,感人肺腑、引人入胜。

生活是一面回音壁,你对它说“我爱你”,它就会对你说“我爱你”。影片《撞车》正是通过无数凄婉的吟唱打动了我们,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点评

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中曾探讨过声音的作用。电影中的音乐可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内心活动,也可以渲染氛围、推动故事,并对电影中的人物起到一定的情感取向和价值评判功能。贝拉特别强调了声音的剧作功能。他指出:“独具风格的真正的有声片不会仅仅满足于让观众听到人物的对白(这在过去只能看见),它也不会不仅止于利用声音来表现事件。声音不仅是画面的必然产物,它将成为主题,成为动作的源泉和成因。它将成为影片中的一个剧作因素。”

在这篇影评中,作者从这几个方面出发,细致地分析了电影《撞车》中的音乐元素。作者的分析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这些分析建立在对电影细节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比如,对于声音的剧作功能,作者指出流畅的音乐将一系列的镜头串联、组合在了一起。而对于音乐对环境的渲染,作者从嘻哈音乐和女声独唱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视角十分独到,也比较有说服力。

这篇影评也有一些问题。这篇影评分析的是电影的音乐元素,而不是声音元素。声音元素还包括人物对白、独白、自然音与人工声响中的拟音,但这篇影评没有涉及。而对于声音与画面的结合,例如声画不对位的情况,这篇影评也没有涉及。

在传统的含蓄美和形象美之间——评《小城之春》的长镜头

在我的印象中,长镜头似乎总是冗长乏味的。巴赞曾说“长镜头是现实的渐近线”,看那些运用长镜头的大师们的影片时,总觉得在看现实生活,常常昏昏欲睡。而《小城之春》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长镜头的魅力。这部影片中长镜头的运用,既有受西方影响的元素,又有着中国特有的美学特色。下面,我就《小城之春》的长镜头进行一些分析。《小城之春》是一幅水墨画、是一种园林艺术,有着典雅的形象感。在影片开场三分钟左右的时候,出现仆人老黄给礼言送围巾的长镜头。首先,摄影机向右移动,画面上出现残垣断壁,老黄入画后镜头停顿了一下,然后随着老黄继续向右移动,残破的墙壁出现在观众视线中。接着,老黄从残破的花园门洞走入时,镜头一边前推一边左移,由被炸开的墙洞进入,画面内容增加,出现了坐在断壁残垣上的礼言,礼言的身旁是凄凉的杂草地和同样破旧不堪的屋子。在这个镜头中,镜头缓缓地推进,使观众逐渐看到不同的内容。镜头在运动过程中,带给观影者一种流动的美感,似乎是在欣赏一幅古老的中国水墨画,随着卷轴的拉开,内容缓缓地展现在观者眼前。镜头从破旧的墙洞推进去时,给人一种苏州园林式的视觉感受。镜头推到墙面时,观众会以为这个画面即将结束,但镜头继续向前推,一直进入到花园里面。虽然镜头一气呵成,但已经是另外一幅画面。这就像是苏州的园林,本以为走到了尽头,却又会发现一个小窗或者是回廊,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小城之春》有平静的海面,也有平静下涌动的暗流,有着优雅的镜头运动感。“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赛过玛瑞娅……”长镜头在妹妹戴秀的歌声中静止或者移动,在狭小的空间里展现了四个人物。玉纹为礼言拿药倒水,镜头随着她移动,她把药递给礼言。礼言看着玉纹,镜头摇过去,志忱看着玉纹,戴秀站在志忱身边,提醒他听自己唱歌。镜头又缓缓移动,礼言入画,再随着礼言一起摇过去,他拍拍志忱的肩膀。镜头随着玉纹摇开其他三个人,玉纹为礼言铺床。镜头又摇过来,离开了玉纹,戴秀唱完歌后,礼言和志忱鼓掌说好。这个长达一分半钟的长镜头是平和的,而四个人又都是在维持着这种平和。玉纹为礼言做着一个妻子应当做的事情,眼睛一直不看曾是自己恋人的志忱,只是平静地递药、铺床。志忱作为客人,听着戴秀唱歌,时不时地拍手表示赞赏,却没有听进去。他反坐在椅子上,看着玉纹。戴秀喜欢志忱,她唱歌给志忱听,看到他心不在焉便提醒他。礼言作为主人,过来拍拍志忱的肩,因为和志忱好久没有这样在一起,因为志忱给这个家带来了活力,因为志忱和玉纹之间总也说不清的关系。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不平静的,他们的情绪都在波动,但他们的谈话就像普通的饭后谈天,轻松而惬意。费穆平静的长镜头不动声色地向观众叙述着四个人的故事,却又在这种缓缓的移动中把人物心底的波澜都表现了出来。这个表面上平和安乐的镜头下面,内中蕴涵着情绪的波动,情感的暗流在静静的海洋下面汇聚,使观众感受到无形的张力。《小城之春》寄寓着“发乎情、止乎礼”的中国传统美学理念。这部影片的画面流露着诗一般的清雅和悠远,剪辑也张扬着诗的韵律和节奏,而它的长镜头也是如此。玉纹爱着志忱,志忱也爱着玉纹。但是现在玉纹是礼言的妻子,志忱是礼言的朋友、客人。吃过饭,两个人一起到了城墙。与平常电影中表现情感的方式不同,费穆没有用大量的近景或者是特写,他依旧使用长镜头来表现两人的情绪。画面中志忱顺手拔了一些草,镜头摇到左边,玉纹倚靠在残破的墙上。两个人并排走着,志忱挽着玉纹的手臂,摄影机跟着他们向前移动。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志忱捡起一块石头,把它抛出去。玉纹站住脚步,向志忱伸出手。志忱拉住玉纹,似乎想一把抱住她。摄影机在两个人后面静止,没有向前推,也没有给玉纹或者志忱特写镜头。志忱的冲动在一瞬间结束,他和玉纹安静地并排一起又继续向前走。在热切的感情和道德伦理之间,玉纹和志忱不得不把持好其中的分寸,彼此相爱的恋人在一起也只能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悸动。两个人的背影在狭长的小路上越走越远,镜头没有切换。在这种平和克制的镜头中,感情的丰富却被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画面里内容是“发乎情”,而这长镜头是恰到好处地“止乎礼”。

在我的印象里,长镜头总是一个景别地贯穿下来,给人一种冷静客观的感受。而《小城之春》的长镜头则不然,人物出画入画,摄影机或推拉或摇移,配合着画面叙事的需要,景别随故事的发展而变化。还是戴秀唱歌给志忱听的那段长镜头,虽然费穆使用的基本上是一个固定的机位,但是由于礼言和玉纹的走动,也给画面带来了流动的感觉,出现了景别的变化。这个镜头是由“全—中—全—中—中—全”组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正是由于这些变化,费穆的长镜头不再是单纯地记录客观事实,而是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小城之春》的长镜头舒缓流畅,富有中国特有的东方美学意味,生动而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用平缓的镜头诉说着人物的情感波动。它的艺术价值为人们所公认,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点评

这篇影评从《小城之春》的长镜头运用入手,以镜头的画面感、运动感和含蓄美为切入点,分析了这部中国电影史上独具特色的电影。作者对电影技术的分析,不是干巴巴的镜头分析,而是以形象化代替抽象化。这种电影技术分析的思路,值得考生借鉴。

电影形式分析的难度通常比较大,这种难度表现在,要突破我们通常对电影理论的理解,对电影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歌德说过:“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抽象的理论远没有具体的生活丰富和复杂。这篇影评揭示了长镜头理论和电影《小城之春》的艺术美的特点。影评从“长镜头理论与中国传统美的结合”这一论点出发,论证自己的观点,论据扎实、论证有力、观点鲜明。

长镜头电影理论在西方的诞生,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它反对电影蒙太奇的主观性,力图恢复西方文艺思想中的“模仿论”。在对所谓客观性的追求中,其实蕴涵着西方人独特的文艺真实观。而费穆对长镜头理论的贡献,在于他发展了电影典型环境的写意和象征的特点,将镜头延续所产生的客观真实,变成了一种具有陌生化美学特征的中国式意境,从而将长镜头的客观性发展为一种新的主观性浪漫感受。这无疑是对长镜头理论的发展,而场面调度的巧妙运用,则更强化了这一手法的“中国特色”。

手法精湛 韵味无穷——评《红高粱》画外音的艺术特色

影片《红高粱》中典型、独特的画外音,赋予了影片独特的效果,对情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对于描述人物关系、环境,还是对于转换时间、故事情节,画外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画外音对于叙述故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片一开始,出现了全黑的画面,接着传来了所谓“我”的叙述。“我给你说说我爷爷奶奶的这段事。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常有人提起。”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把故事逐渐拉远。“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简单的一句画外音却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纳入了非现实语境当中,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

画外音在影片中承担了一种“预叙”的功能。十八里坡的抬轿过程中,出现了画外音“他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轿夫,后来就成了我爷爷”,加强了观众们的期待心理,使得故事更富有张力。再如新婚三天回娘家的规矩,导演将大部分画面都用于表现颠轿、野合、敬酒神、日全食,画外音与画面达到完美结合。

画外音对于时间的转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奶奶结婚”、“回娘家”、“伙计们一起酿酒”、“罗汉大爷的出走”,到“爸爸的出现”、“日本人的出现”,画外音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时间是贯穿影片叙述的一个主轴,画外音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时间大跨度的转换提供了依据。譬如父亲出现,突如其来的日本人强迫百姓踩踏高粱,都充满了悬念,而画外音的运用,却将故事缝合起来。

画外音为故事情节的转折做了铺垫。麻风掌柜李大头被杀,势必要引起风浪,而我的爷爷和奶奶却走到了一起。这就为影片后面的一系列故事的发生找到了根源。画外音“李大头被人杀了”就说明了这一点。“秃三炮绑走了奶奶”,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钱。在影片中,他被称为“土匪恶霸”,他的独占一方也为后来他被日本人杀死,埋下了伏笔。“罗汉大爷的出走”、“日本人的出现”是故事的最高潮。画外音的运用,揭示了故事情节的真正含义:歌颂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画外音对于环境的描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画外音介绍了影片故事发生的环境,红高粱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在高粱地生活的人们豪迈奔放性格的象征。点评

在影评写作中,影片的视听语言分析是其难点所在。它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影视知识,特别是对电影技术要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这需要考生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思考、多多积累。在观影、评影的过程中,考生们要自觉进行换位思考,从导演、摄影师、美工、道具师、编剧、录音师、剪辑师等人的角度出发,对电影技巧运用的艺术效果、影像表现进行分析。

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语),形式的使用往往取决于内容。例如,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张艺谋,非常注重电影的画面感。而画面中的色彩运用,更体现了导演对电影题材的深刻思考、情感倾向、美学趣味。红色在电影《红高粱》里作为一种主体色,在视觉、符号象征等诸多层面,具有深刻的意味。很多同学在分析电影技巧的时候,常常陷入“术语的偏执”,将影评写成干巴巴的镜头分析,既与电影主题相差甚远,又缺乏文采,存在分析不准确、分析无意义等很多问题。因此,对电影技术的分析,必须与发掘影片的内涵相结合,所有对于技术细节的分析,必须是作为有效的论据,服务于论证的过程和论证的论点。二是注意人物、主题和技术之间的铁三角关系,在电影分析的过程中,要自觉地组织好论证,选择自己有独特感悟的艺术切入点进行细节分析。

这篇影评从画外音的角度分析电影《红高粱》,是比较成功的。首段点题,指出画外音的特点,在下面的分析中,通过“画外音对于叙述故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画外音在影片中承担了一种‘预叙’的功能”、“画外音对于时间的转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画外音为故事情节的转折做了铺垫”、“画外音对于环境的描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等几个分论点,进行细致论述,详略得当,分析的层次性和条理性都很好。在具体的分析中,也显示出作者对电影技术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例如,“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把故事逐渐拉远,”这些分析都是比较专业的。术语的使用,例如“回述”等叙事学术语,也都是比较准确的。

这篇影评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文章的标题《手法精湛 韵味无穷——评〈红高粱〉画外音的艺术特色》,形象性上不错,但准确性上稍差一些,如果改成《画里画外 余音无穷——评〈红高粱〉画外音的艺术特色》,是否更符合作者的分析意图呢?

青春:不可言说的灼灼年华——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错误的年代:充斥着黑暗与贪婪、不安与躁动,疯狂的欲望蒙蔽了人们的眼睛。然而,导演姜文却以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年代的另一种风貌,通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刻画了灿烂明亮的青春、灼灼年华荡漾着的明媚的忧伤。

这部电影由姜文执导,夏雨、宁静主演,在当时的中国影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影片讲述了“文革”时期的北京城里,一群以马小军为代表的少年的青春经历,尤其是马小军与米兰之间的暧昧情感。

整部影片是淡淡的黄色调,这也是影片的一大特色,常为人称道。故事发生在夏天,明亮的阳光理所当然地贯穿了影片的始终,同时也是对影片的英文名“In the Heat of the Sun”的完美演绎。片中,当米兰洗完头与马小军同坐在窗边时,强烈的阳光从窗子射进,将两人的轮廓衬得模糊,逆光的拍摄使整个画面都处在朦胧的状态中。这既是对人物关系的暗喻,同时也契合了影片的主题。而在马小军送米兰回农场的那场戏中,灿烂的阳光从树林的缝隙中渐次洒下,两人侧面的轮廓线条清晰可辨,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入戏,体验青春的美好。

影片中,姜文富有穿透力的旁白不时出现。在影片的开头,旁白不仅设置了悬念,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而在影片中,旁白不仅解释说明了故事情节,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不得不说是影片的一大亮点所在。例如在叙述马小军和刘忆苦过生日那天发生的事情时,旁白自相矛盾,使影片讲述的故事真假难辨。其实,这恰恰是姜文讲述故事的一种手法。旁白是作为回忆性叙述出现的,而回忆的错乱则体现出故事的模糊,也就达到了导演表达“青春是明亮又迷茫的”的主题的目的。

影片的音乐运用也表现出导演的功力。从开头的音乐一直到结尾悠扬的长笛曲,影片中出现的音乐或欢快明亮、或高亢昂扬,对影片的叙事起着重要的作用。影片的音乐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使影片的时代背景不言而喻。而俄罗斯音乐,如《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不仅紧扣时代背景,也渲染了影片气氛,表达了人物的情绪。同时,片中马小军与米兰每次不经意的邂逅,都伴随着一段无歌词音乐,舒缓悠扬、细腻婉转,真切地反映了马小军的心理变化,与明亮的画面相辅相成,让观众体会到了青春的灼热。

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姜文的处女作,许多地方都值得细细体味。例如人物心理、镜头运动以及转场等,底蕴厚重,是当之无愧的经典。《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刻画一个典型年代和青春故事的经典之作,震撼了中国影坛,让人们记住了那一段青春历史、那一段无可言说的灼灼年华。点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一部青春主题的类型片,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在这部影片中,姜文充分地阐释了王朔利用青春话语解构“革命文化”符号的努力,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人们特殊的青春回忆。

这篇影评还是非常有特点的。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在影评写作之外的功夫,即通过细致的电影笔记,来把握电影的特点。艺术感觉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可以通过观察力的培养,来提升艺术感悟力。有了良好的艺术感悟力,我们就会发现导演独到的匠心,而不会看完电影后感觉一片空白,写出的文章也不会干瘪无味、面目可憎。所以,我们说,电影笔记甚至决定了影评的成败。对于电影笔记而言,细节的把握尤为重要。例如,电影开篇是什么镜头?电影结束是什么镜头?电影的片名和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位作者显然是观察得比较细致。例如,他指出影片的英文题目是“In the heat of the sun”,这既隐喻着青春的力量,也是青春回忆对“文革”记忆的颠覆和解构。同时,作者对电影色调、旁白、音乐的观察,都是非常见功力的,具体的解读也很到位。最后,作者对电影首段的概括、末段的总结和升华,也是比较好的。例如,首段:“然而,导演姜文却以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年代的另一种风貌,通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刻画了灿烂明亮的青春、灼灼年华荡漾着的明媚的忧伤”。在中间部分,作者的分析语言很流畅,对电影术语的运用也比较准确。

百花深处的文明——评电影《百花深处》的主题

本片讲述了一位老北京冯先生请搬家公司为自己搬家的故事,表现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冲击破坏。

老北京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过去,也是一个群体、一种文化的标志。本片的主人公冯先生便是一位典型的老北京,他住在平安大道的百花深处胡同。影片通过两个明显的叙事时空的对立,展现冯先生当下的生活状态与冯先生的内心世界。这种叙事时空频繁地交叉出现,凸显了一种悲剧效果,即生活在现代文明下的一个小人物满怀着对旧日生活的向往。一座座高楼、一处处被铲平的土地,都让他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一直生活在内心的美丽世界中,然而这样的世界在现代人的眼中却是一片破败。

影片开始就运用了一个主观仰拍高楼大厦在垂直上移的镜头,这种独特的镜头运动方式使得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压抑、逼促。接着,影片又用了大量的镜头来展现新北京的变化与发展。这都与后来冯先生带着搬家公司到了百花深处胡同时的破旧废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百花深处胡同的时候,影片中大都是冯先生的主观镜头,在冯先生的眼中看到的是曾经美丽的百花深处胡同、曾经热闹的生活、曾经温馨的四合院,斯人斯景,如何能不使人感到孤寂、悲凉。虽然老北京换了一个新面貌成了新北京,可是对于这些传统的人们来说,家在何方,家只能在自己的心里。冯先生下了车一如既往地走进家门,指挥着搬家工人搬家。然而在搬家工人的眼中这一切都只是废墟,几人假装真有家具似的营造着热火朝天的搬家气氛。这时镜头同时使用了升降摇移,并配合了一些音响效果。比如在搬“衣柜”时,音响是木制家具被移动时的吱吱作响,当冯先生说那不是衣柜而是鱼缸时,音响又变成了水声,配合以演员的出色表演,使得情节更加逼真,类似的还有摔碎花瓶、往车上放家具等等。冯先生的内心似乎得到了安慰,然而对于搬家公司的几个人来讲,却是把这个疯子似的人耍弄了一番。他们在这个曾经美丽的地方搬家,然而他们的眼中只有那些高楼大厦。

在色彩的运用上,同样也凸显了影片的主题。表现现实场景时,导演用自然光进行拍摄,体现了一种冰冷惨白的色调,而在表现冯先生幻觉中出现的四合院时却浓墨重彩。在片尾几个年轻人开着车奔驰前进,冯先生忽然喊“前面有沟!被土盖上了!”年轻人不屑地回应了一句:“呵,你什么都知道。”但很快,车子果然陷入了土沟里,土沟的确是被土盖住了——完全应了“疯子”的“疯话”。当他们铲土时,挖出个旧时宅院的铃,和冯先生手里的铃合在一起,发出了叮当声,使几个年轻人似乎看到了大宅院昔日的繁荣、落英缤纷。但这种美景很快便消失了,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冲击,更是一种压迫感。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享受着现代生活的富足,却又平添了一种难以释放的压力。我们难以找到心灵家园的皈依,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满足感,却没有一种恒久的幸福感。

同样,音乐的运用也是别具匠心。反映都市生活时,影片运用的是同期声。在反映冯先生的内心世界时,影片运用了民族音乐,舒缓优美的曲调正是这古老文明逝去的一曲挽歌。

面对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请停下脚步来看看那些逝去的传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