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拾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0:58:37

点击下载

作者:龚侃,张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宋诗拾趣

唐宋诗拾趣试读:

内容简介

《唐宋诗拾趣》一书分“历史纵横”“传奇趣谈”“文人情趣”“创作佳话”“风物雅俗”“笔墨妙意”六个章节。在每一章节中,编者选取唐宋两代著名诗人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作品,对诗人生平及作品艺术特点做精要的介绍与赏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与诗人、诗作相关的趣闻典故。使读者在走近诗人生平、了解写作背景、鉴赏诗歌意蕴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了解古典诗歌作品蕴涵的丰富历史文化知识,真切地体会古典诗歌作品阅读品鉴的趣味性和丰富可能性,从而拉近了经典诗人、经典作品与普通古典诗歌爱好者的距离。该书呈现出品读古典诗歌的全新视角。

总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上海传统的“四大名校”之一,地处宝山区高境镇。其地因庙而得名,据民国时期《江湾里志》记载:“高境庙,在镇东北殷九图,祀汉陈曲逆侯。”该庙始建于元朝末年,原在吉浦河东侧,文革时因河流改道而划入校内。庙毁于文革时期,今为学校花园“仰晖园”。陈曲逆侯即汉朝开国功臣陈平,被封为曲逆侯,曾“六出奇计”助刘邦夺取天下。司马迁《史记》称其人“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正是在这样一位杰出历史人物的庙墟之上,交大附中走过了六十多载的风雨历程。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交大附中就以其优秀的理科教学而闻名沪上,特别是物理学科在当时独树一帜,成为该校的品牌和特色。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一方面继续巩固理科的优势地位,一方面也逐渐重视文科的建设和发展。近几年来,该校文、史学科的高考成绩始终在区内名列前茅,学生在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以及上海市青少年科创大赛(社会科学)中也屡创佳绩,我想这与其“文化立校”的发展新策有直接联系。在学校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中,徐向东校长明确提出“要通过文化建设丰实办学内涵”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学校文化综合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学校成员的发展状态,因此,要创生卓越品质,我们需要将文化立校作为一条重要的发展策略。”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套《中华文化与中华经典》丛书,就是学校为配合开展中学文化课程系列而精心打造的校本教材。

该丛书紧扣中华文化与中华经典的核心内容,即以经、史、子、集为分类传统的“四部文明”,旨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培养兴趣,感知文化,陶冶身心。经部主要是儒家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之类;史部主要收录历史以及政治、地理等方面的著作,如《史记》《水经注》等;子部涵盖了哲学、军事、天文、数学、医学、农业、艺术、工商等各方面的内容,如《老子》《庄子》等;集部主要收录总集、别集及其他各种文学作品。由此可见,“四部文明”不仅仅只是文学和历史,它包含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甚至还涉及自然科学。与此相应的是,本丛书也分为四册,曰:中华典故,曰:唐诗宋词拾趣,曰:前秦诸子导读,曰:四部经典导读。典故大多出自经、史、子三部,而诗词则是集部之精粹。因此,从读者的角度而言,学习典故可以夯实基础,阅读诗词可以激发兴趣,而诸子导读和四部经典的选读则是拓展与延伸,四册读本俨然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四部典籍基本上都是古代文言著作,考虑到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本丛书所选主要以古文和诗词为主,并配以相应的注解和译文。因为古诗文不仅是高中语文的基本教学内容,而且代表了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百年大计,请从文化始。”我相信,这一套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文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和学校的文化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有效作用。故乐为之序。彭国忠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10月序

因为受“一代有一代文学之胜”观念的影响,人们常常将“唐诗”与“宋词”并称,这自然有合理之处,却不免遮蔽了唐五代词和宋诗的成就。特别是宋诗,相比于唐诗而言,不但数量巨大,而且质量也很值得肯定。今人整理的《全宋诗》收诗数量(25万余首)远迈《全唐诗》(不到5万首),其中还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大家。宋代诗歌由此在审美风格上形成了与“唐音”并峙的“宋调”,在“以丰神情韵擅长”的唐诗艺术之后,塑造了“以筋骨思理见胜”的又一种诗歌审美范型。“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钱锺书《谈艺录》语),只有将唐诗与宋诗“两种诗”合观,才可以真正领略中国诗歌艺术之美。因此,当我拿到这部《唐宋诗拾趣》,看到该书第一首作品乃是陈师道的《春怀示邻里》时,不得不佩服编者的胆识与眼光。因为以陈师道的作品开篇,不仅意味着这部书在体例上打破了一般诗歌选本的时间顺序,而且昭示了编者对宋诗艺术的肯定,反映出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把唐诗和宋诗编排在一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古典诗歌艺术的多样性,这对于中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而言,确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翻阅全书,更感趣味盎然,我阅读下来,认为此书除了选诗颇具慧眼,还有四大特点可以与读者诸君分享。

首先是体例新颖。该书名为“唐宋诗拾趣”,却并非简单地讲解诗歌写作中的趣事,而是将诗歌文本、作者介绍、作品赏析、趣事典故四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又分作历史纵横、传奇趣谈、文人情趣、创作佳话、风物雅俗、笔墨妙意等六大主题,构成了丰富、多维而又统一的整体。它的诗歌赏析,遵循《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传统。“知人论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文解读方法,指读者能够联系作者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把握作品。该书的作者介绍,常能勾勒出诗人的生平经历,抓住诗人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乃至诗学师承,为读者把握作品提供了重要参照。“以意逆志”强调的是“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自身的体会推及作者的本意和主旨。该书在作品赏析中,就能做到由字句而整体,由整体而字句的解读方法,既深入辨析字句之妙,又善于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核。这是该书的主体部分。接下来,编者又能从作品赏析展开到典故趣事,从而让一首诗引出了更阔大的文化视野。古典诗歌的文本,或用语典,或用事典,总会与其他经史子集中的文本产生联系,用法国文学理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术语来说,它们之间是具有“互文性”的,利用这种“互文性”就可以展开对文本脉络的深入挖掘。典故趣事,让一首诗不再局限于一人一时,而走向了更深远的历史场景,这样的体例结构,较之一般的诗歌选注,显然更具有涵盖度和开放性,给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向导。

其次是赏析精审。诗歌作品在历代的阐释中,会出现多种解读,这既是古典诗歌丰富内涵的体现,也关乎解读者对文本的涵咏深浅。如何深入文本,找到最恰当的解释,是赏析颇费踌躇的事。此书编者在赏析诗歌时,总能够广搜材料加以精细选择,综合诸说而断以己意,为同学们提供最惬当的解释。比如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解释至少十余种,有自伤身世说,有爱情悼亡说,有歌咏锦瑟说,有诗集序言说等等,这些主张都能够自成一说,但对于一般中学生而言,从基本语句的理解出发,才是最恰当的途径,其主旨指向自感身世,也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编者解释此诗语句甚详,而又能列出各家说法以供参考,确是妥当而精审的处理态度。古典诗歌传诵千年,已经远离历史现场,有些时候确实无法确定诗歌写作的具体时地,此时应持科学的态度,不故作高明,乱下判断。如大家熟知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一首,编者也能将各种写作时地的说法列出,提供给读者参考;引据解读“绿”之炼字,颇示赏诗门径,更是有助于同学们提高诗歌的鉴赏眼光。当然,倘若能进一步指出,王安石原作乃作“春风自绿江南岸”,而非“又绿”则更具学术性。不过,就大众接受而言,“自绿”比较陌生,“又绿”则流传广泛,这里可以不必深究。

复次是涉及广泛。该书虽题仅“唐宋诗”,却因新颖的体例而具有扩展性,故而书中所涉内容非常广泛,而不限于唐宋诗歌。时代能上溯先秦,文本亦兼容四部。如引据即有经部的《周礼》《左传》《孟子》等,史部的《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新唐书》《旧唐书》等,子部的《庄子》《列子》《山海经》《世说新语》《三国演义》等,集部的《文选》《唐才子传》乃至唐传奇《枕中记》等,这都给读者朋友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线索。至于入选诗歌的作者,更是广泛代表了唐宋诗坛的各家各派,如初唐时期的“初唐四杰”之王勃、“沈宋”之宋之问,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之王维、“边塞诗派”之王之涣,中唐时期的“韩孟诗派”之韩愈,晚唐时期的“小李杜”之李商隐、杜牧等,唐诗风韵均能尝鼎一脔,窥斑知豹,更不用说代表唐诗的李白、杜甫了。而宋代诗人则有开宋调先河的欧阳修,“元祐体”的代表苏轼、黄庭坚,“江西诗派”的中坚陈师道、韩驹,“中兴四大家”的陆游,“江湖诗派”的戴复古,乃至于“理学诗人”刘子翚,宋末遗响文天祥等,亦可谓贯穿了整个宋诗发展史。在这部参差错落的“拾趣”之作中,实已展现了唐宋诗各个时期的不同风采。

最后是充满趣味。编者不愧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语文教师,非常善于抓住同学们的学习心理,能够利用诸多趣味性故事来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乐于教”。诗歌结合趣闻,让读者在欣赏唐宋诗歌之美的同时,还能了解庄周梦蝶、一毛不拔、乌江自刎、投笔从戎、黄粱一梦等经典故事,读到《三国演义》的选段,以及让人忍俊不禁的“李白被骗”“居大不易”“因诗得名”等诗人传说,乃至由此知晓古人寒食的节序、分茶的习俗等等,将诗情与事趣结成一体,可读性大大增强。

此外,编者还注意吸收新知,如将《本事诗》的作者署为“孟启”而非“孟棨”,显然是关注了学术前沿才会有的举动。以上种种,充分显示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教学力量,他们是一支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充满活力、值得信赖的队伍,相信他们精心编成的此书,一定可以成为同学们增强语文能力、提升文化素养的良师益友。侯体健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11月第一章历史纵横“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国历史上许多豪杰志士在他们自己身处的时代不甘于随波沉浮,他们选择把握命运,坚守道义,践行理想,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这些豪杰志士在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历史中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可敬可叹的故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铭记了我们民族的高贵品格和不朽精神。其中不少历史故事被诗人细细雕琢为优美的诗句,历经千年而被人们吟咏至今。第一节 “网开一面”的故事宋诗春怀示邻里陈师道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逐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作者介绍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北宋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陈师道虽然出身于仕宦之家,然而家道到陈师道时已然中落。陈师道在其《先夫人行状》一文中写道:“先君以家赀让群弟蓄孤振穷,欲死恤终。夫人同之,不以累其夫。先君卒贫,不能家,夫人以大家子就下养,人以为忧,夫人安之,不以累其子,年高而家益贫。”因为自家家境贫寒,陈师道只能无奈地与妻女在岳父家度日。

陈师道颇有才华,年轻时师从著名的文学家曾巩。但他因不认同当时王安石所主导的以经义之学取士的科举政策而不去应试。元丰四年,陈师道的老师曾巩曾经举荐陈师道为官,也因陈师道的布衣身份而没有了下文。此外,当时的执政大臣章惇也想举荐陈师道为官,但陈师道拒不接受,只是回答说:“士不传贽为臣,则不见于王公。”

元祐初年,在苏轼、傅尧俞、孙觉等人的举荐下,陈师道担任了徐州教授。苏轼出任杭州太守,会路过当时的南京(今河南商丘),陈师道得知这一消息便离开自己所在郡县前去为苏轼送行。这一举动被人得知后,陈师道被以擅离职守的过失弹劾,幸而不久复职,调颍州教授。

苏轼任颍州太守时,曾表示想要收陈师道为弟子的意愿,陈师道以“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之句,婉言推辞。他们两人虽没有成为正式的师徒,但陈师道与苏轼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和紧密的联系,苏轼也仍然在诗歌创作等方面对陈师道细心指导。绍圣元年,陈师道被定为苏轼余党而罢职,后又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

陈师道后虽步入仕途,然而终其一生贫寒之家境并未改变,但陈师道始终安贫乐道,潜心诗艺。由于他常常闭门苦吟,故而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诗歌创作受黄庭坚的影响很大,据称他读过黄庭坚的诗后,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尽数烧毁,潜心向黄庭坚学习。后来江西诗派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诗歌赏析《春怀示邻里》一诗主要表现了陈师道安贫乐道的闲居心境,也流露出他对世路艰辛的愤慨。

本诗首联“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中的春雨、蜗牛、飞燕,点题中“春”字。以“断”“老”二字在整体上勾勒出了居处的破旧简陋,是准确凝练之笔。随后,诗人在整体印象之中进行局部特写,通过描写春雨淋湿之后蜗牛在破墙上随意爬行,留下如篆文般的黏液行迹,以及老屋冷清无人居住,任凭燕子飞来做巢的细节,进一步突出了居处的破陋。这两句虽在字面上看是写生活物质条件之艰难,但细细品味,则可以体会到身处其中的诗人生活态度的坦然,甚至从中可以体味到生活的闲趣。诗人所居之处是他自己的家,并不是僧舍寺庙,本应用“无人”二字,然而诗人却代之以“无僧”,是把自己比作一个游方在外的和尚,在自嘲中表现了生活的清贫,以及诗人虽然身处清贫但依旧淡然洒脱的生活态度,为下文张本。

颔联“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逐尘沙”,诗人写自己也想外出寻找欢声笑语,无奈又感到归来之后,鬓角上更会染上沙尘。体会这两句诗,不难体会诗人的言外之意:“出门追语笑”暗指在污浊的现实官场中曲意逢迎,而志向高洁、傲然正直的诗人即使身居贫困之境也耻于使自己的精神品格受到那些世俗“尘沙”的污染。诗人实际上通过这两句诗表明了自己坚贞不移的节操,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颈联“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照应首联,将笔触又移回对屋子之破旧的描写上。然而,此中又有了新的内容和意味。屋角蒙上的蜘蛛网“网开三面”,使陷入绝境的昆虫仍有一面可以逃脱。蜂巢在雷声中震动,但那些蜂儿也仍然有秩序地排练队形,就像排衙一般。诗人将自然与人事对比,实则是以自然的有情反衬人世之中的党祸牵连,以及政敌四面张网、罗织构陷的穷凶极恶。将蜜蜂在惊雷之下依然能从容走动与自己面对现实打击时常有途穷之感对比,表现正直之士对世事艰难的感叹。诗人语意曲折,包蕴深沉,耐人寻味。

尾联“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写虽然邻家几次以春事相邀,都因未能赴约而失去机会,呼应了题中“示邻里”。“容有”意为“岂容复有”,即不会再有。如今春天过去,已不会再有可供欣赏的鲜花了,充满了遗憾,而这感伤的对象,并不仅仅是凋零的春花,更是诗人对自己生命的缅怀。方回在《瀛奎律髓汇评》中评价此诗:“淡中藏美丽,虚处着工夫,力能排天斡地。”“网开一面”的故事“网开一面”是指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使得动物有逃生的出口,以此喻采取宽大仁善的态度,给人一条出路。这个典故源自以下这一段传说。《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夏朝经历十几代君王后,天子之位传到了桀,而桀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人们对其极为怨恨,但迫于桀的淫威而敢怒不敢言。商部族的首领汤看到这种情形,便争取民心、推翻夏桀的残暴统治,以解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天,汤在散步时看到一个人在野外张网捕鸟,并在口中连续不断地叨念着:“无论从哪里来的鸟都能进入我的网里。”汤对那四面张网捕鸟期望能够将鸟一网打尽的人说:“你实在太残忍了,鸟儿恐怕要被你捕光了。”说罢,便上前撤掉其中的三面,并祷告说:“鸟儿啊,你们愿左飞就往左飞,愿右飞就往右飞,实在不想活了,就进入网里来吧!”

各地人民听说此事,纷纷议论道:“商部落的首领汤对飞鸟尚且如此仁慈,对人民一定会更加仁爱,他若能够取代桀,一定会成为一位好君主。”不久,当时四十多个部族先后拥戴汤作为盟主,共举义旗推翻了桀的残暴统治,开创了商这一崭新的时代。汤也成为明君的理想化代表,成为后世仰慕的对象。第二节 “采薇首阳”的故事宋诗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初名云孙,字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江西庐陵人。

文天祥十九岁时在庐陵乡校考试中获第一名,被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

德祐元年,文天祥得知元兵大举南下,便在赣州组织义军勤王,护卫临安。次年文天祥请命代表南宋朝廷出使元营与元军议和,与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针锋相对地进行争辩,遭到扣留。后来,文天祥在镇江伺机逃脱,流亡到通州,又从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坚持抗元。祥兴元年,文天祥于五坡岭兵败被俘,被押送到大都关押了四年。在狱中,文天祥屡次被劝降,终因宁死不降,于1283年1月在柴市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后世将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在文学创作方面以诗为多,除《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外,还有《集杜诗》两百首和少量的词。

文天祥的诗歌创作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风格以清新明快、豪放激昂为主,具有鲜明的战斗精神;后期的诗歌多创作于南宋军事屡遭挫败,王朝倾覆难以挽回之时,多具沉痛悲壮的特点。诗歌赏析《南安军》一诗是文天祥五律作品中比较著名的一首。祥兴二年,南宋的最后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军全军覆灭,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宣告了享国三百一十九年的宋朝灭亡。当时的文天祥已被俘一年,正被押往北方。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过南安军时写下此诗。

这首诗的首联“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总写了诗人此行的境况。“梅花南北路”,一方面写出诗人此行是由南向北被押而行,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天南地北江山易主的沧桑之感。五月本没有梅花,可见此处梅花并不是实景,那么诗人为什么开篇就写梅呢?因大庾岭又名梅岭,诗人由岭之名联想到梅花,顺理成章。更为重要的是,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在逆境困厄之时保持高洁品质的文化意象,诗人以梅花开篇,表现了在神州陆沉之时自己心中的坚韧刚强。“风雨湿征衣”,表面上实写路途之中冒雨前行的艰辛与狼狈,其实,所谓“风雨”也是暗指时局的困厄,天下的倾覆。这场“风雨”与诗人的点点英雄泪既打湿了诗人的征衣,更打湿了诗人的心。

颔联“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表现行程的孤单寂寞。文天祥当时是作为囚徒被押解的,必有看守的兵丁,可以说是欲孤单而不可得的。在这句诗中诗人“同谁出”之问,并不是说无人同出,而是说自己身系拘囚,以这样的方式经过家乡,实是不堪。这正是对此刻自身处境感到深深的悲凉。这两句中重复使用“出”“归”二字,是犯险的用法。然而也正因为这两字的运用,使得诗句铿锵有力,直白矫健,写悲苦而无卑格。

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承接颔联悲愤的情感,上句化用杜甫《春望》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加上“千古”二字,突显出诗人对于宋王朝的满腔赤诚以及对于神州光复的强烈期待。下句“一时”二字与上句“千古”形成对照,强调此时元人占据华夏只是历史偶然而短暂的片段,是终究不会长久的,这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变的坚贞气节与顽强自信,与之前的梅花意象相照应。

尾联“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借用伯夷、叔齐坚持节操不食周粟的典故,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矢志殉国的决绝态度。“饿死真吾事”语言直白却有千钧之力。这力量来源于民族大义,更来源于以伯夷、叔齐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力量。后来,文天祥以实际的行动兑现了以身殉国的诺言,更令此诗感人肺腑。“采薇首阳”的故事

孤竹国是三千年前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建国的历史悠久且文化发达的小国。伯夷和叔齐是古代孤竹国的王子。

当时,孤竹国国君墨胎氏生了三个王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致(商代金文作智),字公远,后来谥号为叔齐。

国君生前有意立幼子叔齐为嗣子,继承王位,然而并没有付诸行动。国君死后按照嫡长子继承的传统,长子伯夷应该即位。然而秉性高洁的伯夷认为这样做有违父亲在世时的心愿,于是主动放弃王位逃到国外。国人和大臣遂又推举先王生前属意的弟弟叔齐作国君,而叔齐却认为国君当初没有指定自己继位,如果继承王位会有负于哥哥,也拒绝了王位逃往国外,并和哥哥伯夷一起过着隐居的生活。后来孤竹国国人只能立中子为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点评道:“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

当时商纣王非常残暴,为了躲避暴政,伯夷、叔齐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后来听说西方有周文王兴起并且大兴仁义,赡养老人,于是伯夷、叔齐便打算一同归附到周。

伯夷、叔齐在去往周的路上正遇到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主,带领大军讨伐无道的商纣王。伯夷、叔齐见到武王后叩马而谏,说:“父亲死了还没有安葬,就兴兵动武,这能算作孝吗?商纣王无道,但终究是君主,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的左右卫兵听到伯夷、叔齐如此忤逆周武王,便拔出刀剑来想要杀了他们。此时,在一旁的姜子牙连忙劝解说:“这是讲仁义的人呀,不要杀害他们。”便把伯夷、叔齐两人放走了。

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史书记载当时的战斗非常惨烈,血流成河,甚至盾都漂浮了起来。最终,武王消灭了纣王,建立了周朝。这虽然是消灭暴政、解救苍生的正义之举,然而伯夷、叔齐认为这终究是以下犯上,杀伐过度的做法,有违君子之道,于是发誓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一同到首阳山上采食野生的薇菜(也叫“野豌豆”)。采薇时,他们还唱着歌:“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做算是对吗?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哪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最终两人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让国和以身殉仁义之道的做法受到了孔子“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高度评价,从此成为志士仁人的典范而流芳于后世。第三节 “寒食由来”的故事宋诗寒 食王禹偁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诗人、散文家、史学家,济州钜野人(今属山东)。

王禹偁于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历任成武县主簿、大理评事、长洲知县、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王禹偁素有雄心大志,他在《吾志》一诗中写道:“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他为人正直,为官刚正,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谪居感事一百六十韵》),故而敢于直言讽谏,屡屡在朝廷上激浊扬清,也因此屡受贬谪。

宋真宗时,王禹偁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的建议,参与修撰《太祖实录》。他因直书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满,又遭谗谤,于咸平二年再次被贬出京城,因贬所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湖北蕲春),病死任所。

欧阳修对王禹偁赞赏有加,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并作《书王元之画像侧》。苏轼对王禹偁的人格也予以高度评价,并在《王元之画像赞并序》中赞美王禹偁“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在诗歌方面推崇杜甫、白居易。诗歌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风格清新平易,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小畜外集》等。诗歌赏析

这首《寒食》写于北宋淳化三年春,当时,王禹偁因论说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之事而获罪,被贬至商州担任团练副使一职。虽然身在贬谪之中,诗人依然兴致勃勃地描写了商州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表现了诗人对商山风光人情的喜爱,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首联“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即写今年的寒食节在商山度过,点明地点与时节,也点明诗人被贬谪在外的现实处境,点明题旨。其中“可怜”二字是“可爱”的意思,诗人虽然在贬谪之中,却依旧以一种诗意的、审美的眼光和心怀面对生活。“亦”字即是“也”的含义,承认山里风光美好可爱,但其中又暗含着比较的关系。与什么相比?自然是以前的生活环境。实则依然流露出诗人心中些许的失落和淡淡的无奈。这个“亦”字用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首联是静态全景式的展现,颔联是动态的细节描写。颔联描写了孩童在花丛中捕蝴蝶和百姓在树上系秋千的场景。两幅画面都是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平凡人家的寻常游乐。诗人在不经意间触摸到了日常生活的平静、安乐,以及百姓在春日中表现出的喜悦、怡然,而这种情味,是身处庙堂之中为案牍所劳的官员心向往之却不可得的。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加以描写,但构思却十分巧妙。前一句写孩童捕蝴蝶的场面,第二句并未依前句的形式描写荡秋千的场景,而是写系秋千绳的准备,使得整个画面处在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之中,秋千欲荡而未荡,更引人遐想,惹人喜爱。

颔联写人,颈联写景,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动静结合,远近相适,色彩明丽,格调清新,既饱含了诗人对春天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尾联中,“副使”指诗人自己,说“官闲莫惆怅”实际上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从反面透露了贬谪之后诗人惆怅无奈的心情,一种微怨之情在不经意间流露于笔端。“酒钱犹有撰碑钱”说的是诗人用替人家写碑记、墓志铭得到的“润笔费”来买酒,可见其生活虽然艰辛清贫,但心境却终究是豁达超然的。

这首诗主要体现了诗人贬谪之后略有惆怅、失落的心理状态,又真实表现了诗人在春光之中走入平民生活,在闲散诗意之中获得自适、自得的心境。两者的结合是自然融洽的。“寒食由来”的故事

寒食节是诗人创作中常见的题材。除了王禹偁的这首《寒食》之外,涉及寒食节的诗歌还有很多,如苏轼的《和子由寒食》:“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杨万里的《寒食上冢》:“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等等。

寒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节日,使得历代诗人的情丝牵系于斯呢?关于寒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天,禁止生火做饭,人们只吃冷食,“寒食节”之名由此而来。沈佺期有《寒食》诗,其中写道:“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就写明了这种风俗。相传青团也是由寒食节而来的。

那么寒食节是缘何而起的呢?

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宫廷斗争,被迫流亡国外。期间,重耳历经艰难与屈辱,许多原来追随重耳流亡的人纷纷离他而去,只有介子推等少数几个随从依然忠心耿耿、一路随行。有一天,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命。

后来重耳回国即位,成为后来著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封赏有功之臣时唯独忘记了此时已经归隐的介子推。经人提醒后,晋文公才想起了介子推,后悔不已,于是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然而,为人清高的介子推面对一再登门的使者总是辞谢不就,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介子推不愿见晋文公,竟然背起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搜山寻找介之推,没有找到,于是听信了旁人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的办法。不料,火烧三日,介子推始终没有出现。晋文公上山查看,发现介子推母子两人抱着一棵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晋文公悲伤至极,将介子推母子二人安葬在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从此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临近,后来逐渐合二为一,发展为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等风俗活动为一体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既慎终追远又踏青游春,赋予生命厚重而丰富的内涵。第四节 “一毛不拔”的故事宋诗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黄庭坚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有《山谷集》《山谷词》。

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同被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黄庭坚曾游学于苏轼门下,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黄庭坚七岁所作的《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广为人知。八岁时,黄庭坚作诗送人赴举,写下的“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诗句,已显露出超越其年龄的非凡才能。

黄庭坚于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及第。历任叶县尉、国子监教授、太和知县、著作佐郎、秘书丞。哲宗时期,黄庭坚被召为校书郎,参与《神宗实录》的编写工作,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年,新党称黄庭坚修编的《神宗实录》“多诬”,于是,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于1105年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在诗歌方面与苏轼并称为“苏黄”,在词作方面与秦观并称“秦黄”,在书法方面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诗歌赏析

这首《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是黄庭坚与钱穆父唱和的诗作。钱穆父,名勰,字穆父,杭州人。当时钱穆父在朝中担任中书舍人,因出使高丽而得到了名贵的猩猩毛笔。猩猩毛笔是一种高丽笔,芦管黄毫,健而易乏,旧说是用猩猩毛制成的(见《鸡林志》)。钱穆父得到此笔,就写了一首《咏猩猩毛笔》,黄庭坚以此诗相答,扣住古人用猩猩毛制作毛笔的特点,一方面幽默地表现了猩猩的习性特点,另一方面委婉地流露出自己希望为国家、社会奉献的人生追求。

传说猩猩爱喝酒,能说人话,喜欢穿木屐。古代《唐文粹》中裴炎《猩猩说》记载:“阮研使封溪,见邑人云:‘猩猩在山谷间,数百为群。’人以酒设于路侧,又爱著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乃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所擒获。”可见猩猩是贪小又怕死。“能言机事疏”则是指因为猩猩会说人话所以也就不能守住机密之事。

这首诗中“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也是化用典故。阮孚很爱屐,曾叹息人生短暂,说:“未知一生能著几两屐。”(《晋书•阮孚传》)所以“平生几两屐”在这里说的是猩猩因贪小欲而丧生。“五车书”的说法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猩猩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在它死后,用它的毛制成的毛笔却能著书五车。在这里实际上完成了对猩猩形象塑造的转折与升华,由前句表现猩猩性格形象的缺陷,转为肯定猩猩拔一毛以利天下文化繁兴的价值。“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连用了“王会”和“石渠”两个典故。《逸周书•王会篇》孔晁注为:“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王会”即是周天子会聚四方之意,这里指猩猩笔是来自国外的贡品。班固的《西都赋》中曾经说道:“天禄、石渠,典籍之府。”“石渠”即为汉代的皇家图书馆。这里看似没有直接写猩猩,实际是高度肯定猩猩之毛在制作毛笔时发挥的巨大而长远的作用。

诗歌最后两句“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扣住“拔毛”这一共性,将猩猩拔毛制作毛笔、造福世人,与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态度进行对比,肯定了牺牲自己而兼济天下的人生价值追求,自然巧妙。“端为谢杨朱”句子的意思是说:“看来真该把拔一毛而利天下的道理告诉杨朱才对。”表达非常具有有幽默感。

纪昀曾经评价这首诗:“点化甚妙,笔有化工,可为咏物用事之法。”对这首诗将咏物、用典巧妙结合,从而挖掘出所咏之物更深层价值的艺术手法予以高度的肯定。“一毛不拔”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一毛不拔”来形容一个人吝啬至极。在历史上,提出“一毛不拔”观点的杨朱多被人们认为是提倡一种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故而广受诟病。虽然杨朱一门并没有著作留传下来具体解释其学说观点,但其论述往往被其他门派的著作引用,如《孟子》中就写道:“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就似乎进一步坐实了杨朱的学术观点为一种利己主义思想。

然而,杨朱真的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吗?其实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说法,可见杨朱的学说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对于杨朱的片面认识,一方面缘于杨朱一门学术不兴盛,无著作流传;另一方面也是缘于其他学派在转述、引用杨朱观点时有意无意的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那么,“一毛不拔”到底是在怎样的语境中被提出的呢?这句话的真意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回到《列子•杨朱篇》的原文中详看究竟: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这段故事的大意是:

禽子是杨朱的弟子,他问杨朱:“如果拔去你的一根汗毛来救济天下,你会去做吗?”杨朱回答说:“一根汗毛本来就不足以救济天下。”禽子追问:“假设可以的话是否愿意去做?”杨朱不回答。后来孟孙阳反问禽子:“有人损害你的肌肤给你万斤黄金,你愿干吗?”禽子回答:“愿意干。”孟孙阳又追问:“有人砍断你一段肢体给你一个国家,你愿干吗?”禽子无言以对。孟孙阳接着说:“一根毫毛轻于肌肤,肌肤又轻于一段肢体,这是很明白的。但肌肤是由一根根毫毛构成的,肢体又是由一块块肌肤构成的,一根毫毛虽然只是身体的万分之一,难道就可以轻视它吗?”《列子•杨朱篇》又有记载:“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说的是人们不应该有为了天下牺牲自我的态度,因为正是有了这种思想,就使要求“小我为大我牺牲”具有了合理性和合法性。反过来说,正因为个人没有义务牺牲自我来服务国家,他人也就没有权力要求个人做出不必要的牺牲。看似是利己主义,实际上是对当时贵族统治阶级假借“天下”的名义进行残酷的阶级统治,满足自己私欲的丑行,从学术思想上进行了釜底抽薪的批判。

杨朱这种引导人们珍爱自身、全性保真的思想,在各国连年发动非正义战争、民不聊生的战国时代,是有人道主义的积极价值的。第五节 “坐观成败”的故事宋诗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汪 藻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作者介绍

汪藻(1079—1154),字彦章,宋代文学家,绕州德兴人(今属江西)。

汪藻年轻时喜读《春秋左氏传》和《汉书》,于宋徽宗崇宁五年考中进士,先后任婺州观察推官、宣州教授、著作佐郎、宣州通判等。一次,宋徽宗下令群臣作诗为献,汪藻因独领风骚而名声大噪,与胡伸一同被世人赞为“江左二宝”。南宋初期,汪藻曾为兵部侍郎,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去世后赠端明殿学士。汪藻为官清廉,专著学问,《宋史》评价他:“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博极群书,老不释卷。”

在诗歌方面,汪藻受到江西派诗人徐俯、洪炎等人的重视,中年后拜韩驹为师,作品受苏轼影响较大。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曾在文坛上有巨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汪藻身为江西人却不沾染江西诗派的弊病,这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

汪藻的诗作多触及时事,寄兴深远。其诗作如《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桃源行》《春日》等,或郁愤至深,或别出心裁,或传神新颖,都曾传诵一时。汪藻著有《浮溪集》六十卷。

汪藻擅长写骈体文,如南渡初期的诏令制诰,《元祐太后告天下手书》《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等,因其行文洞达激发,闳丽精深,多被时人所传诵,宋高宗曾以“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十字写在团扇上赠送给汪藻。诗歌赏析

本诗题目《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中的“己酉”即宋高宗建炎三年。当年年末,金兵大举南下,连续攻陷建康、常州,继而江东诸郡被逐次攻破,金兵直抵越中。建炎四年正月,宋高宗赵构在温州乘船,沿海南逃。此时的宋军既无作战的实力,更无作战的意志决心,遇战往往望风而逃。

首联“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中的“草草”二字,将宋军渡河撤退时的仓皇混乱之态形象地表现出来,也由此体现了军队无心恋战的精神状态。面对如此不堪的宋军,金兵可谓是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悠悠”二字就将金兵气定神闲、趾高气扬的形象表现出来。“草草”与“悠悠”两相对照,强弱胜负已判,效果是非常强烈、触目惊心的。同时,诗人运用叠词,在听觉上还有延宕的效果,也将战争持续时间长、对百姓伤害大的情状委婉地表现出来。虽然两句都是对客观情况的描写,但是在叠词的对比之中包含着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担忧,可谓意涵深切。

颔联宕开一笔,运用插叙的手法写了两个典故。第一句“方尝勾践胆”讲的是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被俘吴国后立志报仇,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终于实现了灭吴大志。第二句“已补女娲天”讲的是传说中的女娲见天倾东南,于是炼五色石补天。诗人在这里用“方尝”和“已补”意在指出:虽然宋王朝经历靖康之乱,如同越国被灭,苍天倾覆,但南宋政权的建立却如同勾践艰苦复国、女娲补天一般,挽回了神州陆沉的颓势。诗人希望通过这两个典故唤醒人们对王朝中兴的希望。这两个典故一个是历史事实,一个是神话传说,都十分贴切,可见诗人在选材上的用心。

首联到颔联,为一层转折,颔联到颈联,又为一层转折。过去的战绩固然足以自慰,然而从过往回到首联的现实中,战况的发展却又令诗人痛心疾首。“诸将争阴拱”直指当时宋军将领们遇战往往袖手旁观,按兵不动,以致贻误战机。而“苍生忍倒悬”则直接陈明这样的做法给饱受战争蹂躏的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在这一联中,作者表达了对国家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拥兵自重而置国家安危、民族存亡于不顾的将领的强烈谴责,态度鲜明,饱含积郁之情。

从前三联可见,诗人的情感是反复而曲折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诗人内心的情感是郁积的,是异常强烈的。故而尾联“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顺势以直白的话语将内心炽热的情感喷薄写出,成为全诗的高潮。“乾坤满群盗”,一来,写时局之危到了天地之间尽是金兵的地步;二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士人是具有以正乾坤为己任的情怀的。“乾坤”之意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更是宇宙意义、道德意义上的,“乾坤”中包含的是黎民苍生,是天道是非,应从这个高度理解诗人这句话中所包蕴的情感。

结句“何日是归年”用的是前人诗句。李白在《奔亡道中》写道:“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杜甫也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之句。然而,无论是李诗还是杜诗,“何日是归年”表现的都是诗人个人的情感。而汪藻所慨叹的并非全是个人命运遭际,此处的这一叹代表的是所有身受亡国之恨的百姓,代表的是国家、民族的心声,故而更具有动人心魄的强烈震撼力。“坐观成败”的故事“拱”是指两手合围,阴拱是说暗中拱手,坐观成败,其典出自《史记•黥布传》。

黥布本姓英,在他年轻时,有一个看相的人对他说:“等你受刑后会称王。”后来他犯罪受了黥刑,故而被称为黥布。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黥布聚集了几千人的队伍北上攻打秦左、右校的军队,后投归项梁。

黥布因骁勇善战而列于众军之首,被楚怀王封为当阳君。项梁死后,黥布听从项羽的调派南征北战,其作战英勇,在当时威震四方。由于黥布战功显赫,故而在项王分封之时,黥布被封为九江王,建都六县。

后来项羽为攻打齐国,向九江征调军队。此时的黥布以病重为托词不愿前往。之后楚军在彭城被刘邦打败,黥布依旧未出兵帮忙,故而引起项羽的怨恨。项羽屡次派使者责备黥布,并召他前往,黥布却因此愈发恐慌,更加不敢前往。

后来,刘邦派使者萧何游说黥布劝其反叛项羽,萧何指出黥布虽名为臣服于楚,实则在项羽最需要其帮助时并没有给予帮助,而是垂衣拱手地观看他们谁胜谁败,这说明黥布并非真心帮助项羽。黥布被萧何的一番言辞说动,同意反叛项羽。

后来“垂拱”“阴拱”就有了坐观成败的意思。《史记》作“垂拱而观其孰胜”。王安石《和吴冲卿雪并示韩持国》一诗中也写道:“胜负观两豪,吾衰但阴拱。”第六节 “乌江自刎”的故事宋诗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出身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一个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王安石在青少年时代游历各地,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一定认识,《宋史•王安石传》记载他在青年时期便“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庆历二年三月,王安石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签书判官,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知县。王安石在地方任职时公正严明,注重实效,大修水利工程,颇有政绩。嘉祐三年,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写了历史上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上书中他指出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并完整地提出了他的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之风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科目,设明法科目,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考时务策。

王安石在神宗时先后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至宰相。但是,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用人不当、忽视百姓实际需求等问题,未能尽得民心,因而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反对。变法之事几经反复,最终以王安石被罢相退居金陵,新法尽废告终。

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他采取的措施甚至是失败本身,都对北宋后期乃至中国后来的政治、经济、生态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散文方面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方面“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但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行世。诗歌赏析《叠题乌江亭》是王安石的一首咏史诗。篇名中的“叠”字说明前人已题,王安石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吟咏阐发的。想要读懂王安石的这首诗,需要将其与先前杜牧所作的那首著名的《题乌江亭》相互对照。题乌江亭杜 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从杜牧的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胜败本是兵家常事,项羽作为堂堂英雄,即使战败,也应有“包羞忍耻”的坚韧品格,加之项羽发迹的江东多有才俊之士,也许还有卷土重来、反败为胜的机会。可见杜牧对项羽的失败自刎是感到惋惜的。

然而,王安石这首诗则反其道而行之,给出了另一种独特见解。

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开篇“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直接从项羽霸业的失败写起,指出“垓下之围”的惨败是项羽大势已去的标志。而“势难回”的原因,则在于此时项羽麾下士卒“百战疲劳”,众叛亲离,而项羽自己,则在垓下被围之时咏叹著名的《垓下歌》,其词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自刎之前又说出“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的悲壮之辞,这正是王安石所谓的“壮士哀”。然而,此歌此语固然悲壮,却也恰恰显现了项羽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缺乏反思能力,他将失败归咎于虚无缥缈的“天命”,可谓至死不悟。

基于项羽性格上的缺陷及偏狭的历史观,王安石认为项羽的失败看似偶然,实则包含着必然的因素。王诗第二句“势难回”其实是针对杜牧诗中“卷土重来未可知”进行的反驳。

对于项羽思想认识上的狭隘和性格上的刚愎自用,王安石在这首诗歌的后半部分进行了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用反问语气辛辣地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也不会再次为他效命。一方面彻底否定了杜牧“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人心向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不得不说,同样是咏史,身为宰相的王安石,对历史政治发展规律的理解要比杜牧深刻得多。

一唐一宋两位诗人,穿越数百年的时空,对同一问题展开对话,各抒己见,其本身所反映出的,既有中国古人对于学问的注重,也有诗歌可以穿越历史、沟通古今,实现与古人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独特魅力。“乌江自刎”的故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第七节 “投笔从戎”的故事宋诗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北宋诗人、词人,寿州人(今安徽凤台)。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

吕本中早年任承务郎,于宋徽宗宣和六年担任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召赐进士出身。吕本中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等职。后因触怒了当时把持朝政的秦桧而被罢官。

吕本中作为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颇受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影响。与此同时,吕本中又向李白、苏轼等大家学习,博采众长,其诗歌明畅灵活,在继承和发展江西诗派风格的同时又避免了江西诗派的艰涩。南渡后,吕本中诗歌的艺术风格有所变化,常常通过作品悲慨时事,表达思乡怀国之情,诗风也更为浑厚。吕本中的词作仅二十七首,呈现出工稳清润、新奇清丽的风格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日后所谓“江西诗派”的命名,其实来源于吕本中二十岁左右的戏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诗歌赏析

本诗题目中有“开元寺夏雨”。首句便迅捷点题,以“风雨潇潇”四个字呈现“风雨”,给人强烈的第一印象。“潇潇”二字将雨声之大、风雨之疾体现出来,牢牢抓住了诗中“夏雨”的特点。写景是为了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风雨潇潇”是对夏日大雨的真实描写,“似晚秋”进而将天气与人的内心活动勾连起来。虽是夏日,一场雨却使诗人的心境添上了秋日的丝丝萧瑟之情。首联下句的“鸦归”点出时间是黄昏之时,“门掩”表现了幽居的情景,“伴僧幽”写出僧寺的空旷寂寥。到此,诗人通过意象的巧妙选取呈现出自己惆怅孤苦的心境。

颔联紧承首联,首先从视觉的角度描写大雨过后山中水气弥漫,暮云高涨,层层叠叠的山峰掩藏在云雾之中的不可得见之景,给人迷茫之感,同时为下文做铺垫。接着从听觉角度表现由于大雨刚过,水势上涨,山谷中的涧壑仿佛都发出了哗哗的流水声。这一句化用了顾恺之形容会稽山川之美的句子“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世说新语•言语》)。虽然吕本中的处理同为前一句从视觉角度着笔,后一句从听觉角度着笔,却又有所不同。吕本中笔下的千岩竞秀是视而不可得见的,因为视而不可得见所以转而聆听,承接过渡,自然天成。

经过前两联景物的渲染到颈联,诗人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情感的抒发。在诗人笔下,由于钟声将诗人从思乡的美梦中唤醒,回到世事沉浮,家国板荡,连家乡亲友也杳无音讯的现实中。这两句,以美梦与现实进行对比,体现出强烈的反差,从而更加强烈地表现出诗人流落在外的思乡之情。同颔联一样,诗人在语言运用上是极为精巧而又不留雕琢之迹的。“钟唤梦回”,唤醒美梦的是钟声,“怅望”本已是伤心至极,再加上一个“空”字,将诗人醒后无可奈何、空虚怅惘的心情写得更加传神逼真。同样的,“竟沉浮”中的“竟”字也沉淀着许多人生况味,留给读者体味。

如果仅仅止于思乡之情,那这首诗无非是众多反映游子思乡之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