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撷粹三十载中学历史教学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1:49:14

点击下载

作者:李铜玉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杏坛撷粹三十载中学历史教学智慧

杏坛撷粹三十载中学历史教学智慧试读:

前言

悠悠三十载,杏坛细耕耘。自1986年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至江西省永修县第一中学任教,到如今在广州市天河中学任历史科组长,我与中学历史教学已结缘三十年。三十年来,我秉持“三好”(思想好、身体好、业务好)的教师观,兢兢业业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对历史观念的阐述、对具体教学设计的呈现,尽可能多元化,对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力求营造轻松活泼的历史教学氛围,与学生一起走近历史,重新认识历史学科。

从教三十年来,我多次被评为县、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研积极分子”,被聘为天河区中学历史科高中教学中心组成员,多次获得天河中学“高中毕业班工作突出贡献奖”。我所带的毕业班高考成绩多次名列省、市前茅,所教学生也多有表现优异者,如1993年高考有2名学生获得“殷氏奖”(九江市共10名);1995年高考有1名学生单科成绩126分(120分以上江西省仅4人),名列江西省第二;1993年、1995-1999年、2001年永修县文科状元均出自我所带或任教的班级。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西省委员会主编的《学习与工作》2001年第3期还专文刊发了《痴情执教 无怨无悔:记农工党员、青年教师李铜玉》一文。这既是对我教学成绩的积极肯定,也是对我以后工作的有力鞭策。

我一直认为,作为历史老师,其实可以做得更多,不仅应具有一线教师的实践精神,还应具有学者的探究精神。因此,在忙于展开教学实践的同时,我时刻不忘将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凝结为文字,这既有利于总结反思,也便于与同行切磋提升。多年来,我一直笔耕不辍,先后写就多篇论文并公开发表,其中《传统美德教育与历史教学》《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作用与地位》《提取高考试题中图表背后的历史信息》《历史插图的教学功能》等获全国、省、市、区级奖项。同时,我还参与编写了《广东新教学·高三第一轮复习用书》《2011年广东省高考复习指导文科综合·历史》等书。

本书是我这三十年教学思考和心得体会的文章合集,从

教学研究

、高考直击、德育渗透、文史交融、教学随笔五个方面展开,将理论分析和教育教学相结合,在阐述具体问题时注重穿插教学案例,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有一定借鉴意义。少数文章虽发表于早期,但所论述的问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收入本书时对标题、内容等进行了完善。书中所归纳的特征记忆法、压缩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距离记忆法、中外对照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因果关系记忆法、顺序记忆法、归纳记忆法等历史知识记忆方法,充分利用了人脑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记忆规律,有助于学生深度记忆历史信息。我所提出的对历史地图的充分利用,则借助于历史地图形象、直观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书中围绕“史由证来”和“论从史出”的历史教育核心,展开论述研究性学习在历史试题中的渗透,强调“材料处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价”这一历史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可持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书中强调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的文史交融教学法,跳出“公式化”“概念化”框架,有利于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符合当今人才培养的大趋向。简言之,本书汇集了一位奋斗在教学一线三十年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师默默耕耘、教书育人的所思所想,不敢敝帚自珍,权当抛砖引玉。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不成熟乃至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期盼读者不吝赐教。李铜玉2016年2月25日序

曾经有数次接到友人或晚辈的要求,希望我能帮忙写个序,每次都是诚惶诚恐地谢绝,生恐笔拙玷污了别人的一本好书。如今,铜玉兄命我捉笔,虽仍心有戚戚,却不敢不从。毕竟,大学四年同窗之谊非寻常可比,起码不用担心会因为没写好而挨骂。

铜玉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好学慎思。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不似如今有那么重的课业压力,文科生除了上课记点笔记应付考试外,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天马行空”。这种自由的风气固然可贵,却也带来了选择的困难,如果不能把捉,难免有空耗光阴之叹。铜玉当年利用大学的宝贵时间,博览群书,因此他的思考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深度。还记得我们寝室相邻,他每每会踱进我们房间,针对历史或现实问题发几句感慨,要言不烦却常常能切中要害,而这背后,自然有长期阅读形成的知识背景做支撑。

毕业之后,我们天各一方。铜玉先在江西,后到广东,虽然工作地点有变,但一直在教书育人,而且我从同学处及网络、媒体上每每能得到他的消息,知道他有越来越显著的成就。对教师,我内心一直心存敬意,他们的付出无论于个人还是于社会,都无法单纯用价值去衡量,我尊重这些用自己的心力去帮助人类成长的人。这些年和同学相遇,我发现,在中学做老师的,常常显得比在机关或其他行业的同学苍老一些,这种相貌上的差别,反映的其实是付出和得到的差距。中学教师劳心劳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升学率压力,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局外人难以体会的,而他们得到的,尽管现在已有所改善,但还是和付出难成正比。

在并不那么良好的条件下,铜玉兄能够坚持下来,既教书育人,又笔墨耕耘,经年下来,硕果累累,其间的付出和艰辛可以想见。翻读书稿,看得出来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也有读史的心得和感悟。文集中有一篇文章名为“清风润眸 明泉洗心——谈唐宋诗词的德育功效”,我觉得用“清风润眸 明泉洗心”来形容铜玉本人十分合适,从大学初识到现在,他一直拥有一双温厚、善良而又不失敏锐和智慧的眼睛,这双眼睛后面流动的其实就是清风、明泉,相信他的这本书之于读者,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黄道炫2016年4月25日教学研究

教师的文章离不开课堂,离不开课堂教学中发生的故事:这是教师拥有的“专利”,是所有专家无法取代的“先天”优势,只是需要平时不断积累。——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

历史教师的科研离不开课堂,课堂实践是历史教师成长的基石,也是历史教师产生教育灵感的源头,更应该是历史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着眼点和归结点。——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

世界近代史总复习纲要

一、一个社会,三个内容

世界近代史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止,约277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讲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工人运动史):讲的是无产阶级从产生、发展、壮大以及登上政治舞台,进行夺权斗争,到最后取得部分胜利的历史。(3)民族解放斗争史:讲的是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并英勇斗争的情况。

二、两个时期,三个特点

世界近代史以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至1870年普法战争,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即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其特点是:

①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专政代替封建专制,在欧、美、亚洲产生了资本主义国家。西欧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随后资本主义就从西欧发展到美、亚洲。如: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随后美国、法国也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突破西欧发展到东欧和亚洲。如: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这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②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普遍建立起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如:英国的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上半期完成,其后,法国、美国也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得到增强。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代替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由形成、发展到壮大,由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由捣毁机器发展到独立工人运动,登上政治舞台——以至于产生科学共产主义,建立起国际工人组织。(2)从187l年巴黎公社运动到“一战”结束,是资本主义衰落时期,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其特点是:

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渐出现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出现金融寡头,建立起大资产阶级专政,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如: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出现、“一战”的爆发。

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就是电气化时期。如:发电机、电灯、内燃机、电话、电报的发明,使得人类在科学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业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由于生产规模愈来愈大,集中程度也就愈来愈高,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了垄断,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

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更加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深入群众,因而无产阶级就要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运动就是划时代的革命。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各国建立起无产阶级政党,在此基础上,1889年建立起第二国际,1903年产生了列宁主义,使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三条线索,四个转折点

1.三条线索(1)资本主义这条线,讲的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进入帝国主义。

①17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时期,标志是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世纪英国处在封建关系解体、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对英国工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手工工场建立,毛纺织业成为全国性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阻碍,于是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中,新贵族与资产阶级联合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开辟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②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制度开始建立,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解放了生产力,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使英国首先产生工业革命,第一个建立起以机器生产为主的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大机器生产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确立。

③18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美洲建立,标志是1775-1783年的北美独立战争。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其发展,于是产生了独立战争,建立起美利坚合众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美洲建立。

④18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进一步确立,标志是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的统治。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由于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三次推动和挽救了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是世界史上一次资产阶级完全战胜封建贵族的革命,后来拿破仑对欧洲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削弱了当地的封建势力,使欧洲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动。

⑤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标志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大、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日益暴露,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⑥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和确立的时期,标志是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以及19世纪70年代德、意的统一,这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在欧、美、亚洲确立起来。

⑦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建立。巴黎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⑧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最后进入帝国主义的阶段,标志是世界上主要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德、俄、日等)进入帝国主义后,为瓜分世界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⑨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危机开始的时期,标志是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大战中,德国爆发了革命,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世界近代史结束。(2)无产阶级这条线,讲无产阶级的形成、壮大和独立登上历史舞台及夺权斗争。

①19世纪30-40年代是欧洲工人运动兴起和登上政治舞台的时期,标志是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②19世纪40年代是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时期,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同时法国工人举行六月起义,这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

③19世纪60年代是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加强时期,标志是1864年第一国际的建立。

④19世纪70年代是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是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

⑤19世纪80年代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是在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的基础上产生了第二国际。

⑥19世纪90年代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泛滥,恩格斯逝世后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并产生了修正主义。

⑦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列宁高举反对修正主义的大旗。(3)民族解放运动这条线,讲的是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英勇斗争情况。

①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特点:a.从任务看——反抗最早的殖民主义统治者;b.从性质看——属独立战争,主要力量是奴隶,最后都获得独立;c.从作用看——摧毁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独立国家。

②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特点:a.从任务看——反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主要是反英;b.从性质看——是农民起义,基本力量是农民、手工业者,以农民战争形式出现,并且带有宗教色彩;c.从作用看——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打击了封建主义者和殖民统治者,尤其是英国。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特点:a.从任务看——反帝反封建;b.从性质看——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c.从作用看——在亚洲掀起了第二次革命高潮,在非洲打击了英、意帝国主义,在墨西哥推翻了迪亚哥反动政权,打击了美国;d.工人阶级作为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总罢工、1914年墨西哥工人组织“红色大队”。

2.四个转折点(1)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西欧从封建社会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从此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2)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是自由资本主义由上升时期开始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它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开始衰落。(3)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转折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日益发展,集中程度愈来愈高,最终产生垄断。(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划分了整个历史时代。

四、四对矛盾

1.资产阶级、人民群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

因为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贵族剥削人民,尤其是农民,因此就有了这对矛盾,这对矛盾表现为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如: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对革命起了领导作用,人民群众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由于资产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对工人阶级进行剥削,必然产生矛盾,这对矛盾表现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在大机器的轰鸣声中,生产力迅速提高,欧美各国率先步入工业社会,但大机器生产的结果,又孕育了资产阶级的“天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化过程中无产阶级的悲惨际遇,导致各国逐步产生了无产阶级的早期反抗斗争(捣毁机器等),当无产阶级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渐渐意识到上述幼稚的举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时,为了寻求自身的解放,便开始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因此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标志着无产阶级有能力推翻资产阶级,其后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无产阶级便充当了革命的主要动力,以自己的行动,要求和影响了这次革命,使其深深打上了无产阶级的烙印,促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出现了一种正相关效应:工业革命愈深入,无产阶级的队伍便愈壮大;无产阶级的队伍愈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便愈广泛;马克思主义传播愈广泛,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便愈尖锐复杂。资产阶级把无产阶级当作主要敌人的结果,是其革命性的逐渐丧失,开始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妥协的道路。无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则产生了1864年的第一国际,最终又产生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出现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具有推翻资产阶级的实力,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发展到使社会主义产生的地步。此后便进入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尝试时期,最终在1917年产生了十月革命,诞生了社会主义的苏俄。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殖民主义者的矛盾

由于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进行掠夺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必然起来反抗,这对矛盾表现为被压迫民族要起来斗争,进行民族解放运动。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推动,又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和市场问题日益突出,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巨额利润,匆匆奔走于世界各地,以廉价的工业品和“船坚炮利”的物质文明打开亚、非、拉各国的门户,以换取和掠夺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市场,在冲击和破坏亚、非、拉旧有经济体系的同时,也给这些地区注入了新的生产因素,但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又千方百计阻挠这些因素的正常发展,迫使这些地区先后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样一来,又产生了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大矛盾——先进民族与落后民族、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民族解放运动遂应运而生,以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为开端,到19世纪中期,则出现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全面高涨。

4.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要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彼此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市场扩大的结果,是形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因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殖民地面积超过本土的百倍以上,法、俄、西、葡等资本主义国家不甘示弱,起而竞争,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到19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大致已被瓜分完毕。在争夺原料和市场的过程中,只有实力雄厚者才有希望取胜,因而渐渐促成工业与资本的集中,最终形成垄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充分表明,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在世界市场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德、日等)要争得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地盘和利益,唯一的途径就只有诉诸战争,通过武力较量来解决,这就导致了1898年的美西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然而局部战争只能解决局部问题,帝国主义各国间矛盾全面激化的结果,最终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五、其他(1)欧美资产阶级取得政治权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英、法、美等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使资产阶级获得政治地位,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的。

②日、俄等国是通过改革来实现上述目标的,如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③德、意是通过统一战争的形式来取得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的。(2)从工业革命的结果来看,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

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如:1848年欧洲革命,德、意的统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等。

②民族解放运动。如: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起义等。

③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如: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共产党宣言》发表、第一国际建立等。(3)资产阶级在三个时期的主要政治倾向:

①1789年(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当时资产阶级处在上升时期,对革命起了领导作用。

②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迫害无产阶级,镇压六月起义,资产阶级已经开始走向反动。

③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时期,资产阶级血腥镇压无产阶级革命,制造了“五月流血周”,这说明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开始走向全面反动。(原载《中学历史教学》1994年第1期,略有删改)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几个重点问题的解析

一、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这里的“足”并非富足,而主要是指维持较低生产力水平上的男耕女织和较少的商品交换。其发展趋势是走向解体,但长时间存在并占主导地位。它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和阻碍中国进步的根源,因此中国要富强就必须反封建。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是为满足西方列强侵略需求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其势力突飞猛进,从19世纪6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政治上外国侵华势力事实上成了凌驾于清王朝之上的“太上皇”。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是造成中国人民生活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要富强也必须反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近代前期最进步、最革命的经济成分,主要表现是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提供了经济基础。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在得到长足进步后仍然无法改变这一局面。从分布区域上看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从资金技术上看难以与外资抗衡;从部门上看主要是轻工业;从发展原因上看客观上是由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的一个机会等。从中不难看出其发展的艰难与自身的软弱,这也必然决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缺陷和失败。

二、官僚资本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土产”,但它并不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是为了适应列强在华倾销商品、资本输出和掠夺资源而产生的,它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它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与西方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尤其能表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起步就以垄断的形式出现等。新民主主义经济是“革命型”经济,但它并不是一种完整的经济形式,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处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经济基础。正如民主革命阵营由多个革命阶级阶层组成一样,它本身又是由多个经济形式构成的——个体小农、小工商业者、开明的地主富农、民族资本企业以及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互助经济和公有性的军事与民用企业等。正因为是作为革命过程的过渡经济,所以才表现为革命经济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保存或限制富农经济,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民主革命各阶层的经济利益。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过程。

三、中国近代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

这一时期并存的经济形式有: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关系:①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勾结、依赖又相互矛盾。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自然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④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重重阻碍,同时其发展在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

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②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中国反动势力和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③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并成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结束。

四、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1)1949年至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从经济基础角度看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确立的时期。具体内容包括土地改革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允许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等。这些政策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决定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经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至1956年以后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其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只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才越来越显露出与生产力不适应的某些方面。其形成原因是: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借鉴;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从而把政治斗争方式照搬过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极端困难的形势下与中外反动势力斗争的需要等。(3)过渡时期中共对两种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政策:没收和赎买。这主要是由它们各自的本质和作用决定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基础,所以中共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带有剥削性,但中共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其原因是: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国家做出过有益的贡献。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工商业为国家经济的恢复发挥过积极的作用。④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党的领导,大多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五、“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及其特征

依其性质被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其主要特征是:政治上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方面可明显看出与十月革命的俄国苏维埃有重大区别,在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的人民民主政权,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经济上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通过和平方式、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三大改造”完成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要认识“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首先,国家要独立富强,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其次,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已根本好转,人民政权巩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势在必行;再次,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客观要求。

六、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的关系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个任务: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富强)。独立和富强这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从洋务派到资产阶级改良派乃至革命派,基本指导思想是先富强后独立,而事实证明: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永无富强的可能。新中国诞生前的110年里,民族独立问题是占第一位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近代化的问题就成了占第一位的问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换,也就是说历史由解决生产关系为中心,进步到以解决生产力为中心了。新中国5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仍在为更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而继续努力:一个继续是集中全力推动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另一个继续是不断巩固我们民族独立的地位,捍卫民族尊严,保证国家现代化的顺利进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是历史教学的重点,也是各类历史考试的重点之一,尤其是中国近代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易混易错,故写下此文。原载《考试报·高考历史》2004年6月11日)

多媒体环境下历史图像在“课程整合”中的使用

“图像就是形象的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多媒体技术使我国古代“左图右史”的优良史学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历史图像作为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应该在历史“课程整合”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使用。

一、历史图像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图像的信息接收要比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快。心理学家通过具体的实验证实:一般而言,人类要表达清楚一个信息,通过语言描述需要28秒钟,通过线条描绘需要15秒钟,通过图像需要9~12秒钟,通过实物需要7秒钟。因此,历史图像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1.历史图像是历史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

虽然历史教材以文字为主,但历史图像可以弥补文字表达之不足,比文字叙述更简洁、鲜明、生动和真实。随着教材的更新换代,历史教科书上的图像数量不断增加,图文并茂的新版教材,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大量形象化的史料。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产生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史实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历史图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音乐、书法、绘画、舞蹈、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精神,符合“综合”科目的发展方向。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历史图像必然要在“课程整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历史图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信息载体

在注意征引文字材料的同时,重视图像材料的采撷和使用,编制图文并茂的图像型试题,是进入新世纪后高考历史试题(含文综卷中的历史题目)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高考历史上海卷领风气之先,最早进行这方面的探索,连续推出“汉代燕王夫人头像”“秦砖汉瓦与东汉画像石”“百年上海”“唐代女陶俑”“世界眼光”“徐家汇掠影”等上乘好题。全国文综卷紧随其后,如2001年第25题选用了“圆明园遗址”图像,2002年第39题选用了《清明上河图》局部图,2003年的第37题是一道以长城为切入点、纵贯古今的图像材料问答题,2004年广东、广西卷第26题引用了唐朝长安城、北宋东京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2004年豫、冀、鲁、浙、闽文综卷又出现了考查提取历史信息能力的图像选择题(如第18、19题)……用图像格式把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展示出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激发历史思维的场景,颇受各方好评。

图像型试题的出现绝非偶然:(1)这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返璞归真的必然结果。历史并不是由一条条结论构成的,历史考试不能只考教材上的现成结论。历史是真实、具体而丰富的。借助史料中介再现、感知、认识和反思历史,是学习历史的最基本途径。在史料中,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是最重要、最常见的两种。图像材料的优点是真实、直观、形象。引图像材料入题可使历史试题具有更鲜明的学科特点。(2)这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深入转化的必然产物。将图像作为历史试题的重要材料甚至是主要材料,为能力考查提供了更广阔、更合适的空间,并促使能力考查的重点转向创造能力。(3)这是新的阅读方式和风气在高考中的反映。当今世界已进入“读图时代”,阅读的这一走向自然会影响考试题目的走向。可见,图像型试题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图像型试题的出现促进了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发展,因为它不仅丰富了试题的外在形式,而且引起了试题内在的、质的变化。首先,这种新型试题实际上是设计出一个微型研究课题,要应试者按一定的要求、循一定的方向去探讨、研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自己获得的结论表述出来。这样一来,解题过程就成了应试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其次,这种新型试题,无论是结构还是征引的材料和答案,都是开放的。它一般没有“标准答案”,更拒绝“唯一答案”,凡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者均可得分,甚至得到高分。最后,这种新型试题对应试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考查的重心已转移到创新能力上来了,创新能力的高低与成绩的好坏成正比。总之,在图像的背后,潜藏的是研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这种试题代表着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发展趋势,有明显的导向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今后会继续出现在高考试卷上。既然高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继续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那么我们面对高考历史命题这种新的信息表达形式,在开展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在高三历史的复习过程中,是否应该有所应对呢?

二、如何在多媒体条件下开展历史图像教学

由于传统教学手段和纸质媒体的局限性,教科书上的很多现成图像并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效果。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将无序分散的图形信息组成能够有效阐释历史概念的“图式文本”,充分发挥历史图像的教学价值,把历史图像用“准”、用“好”、用“活”。

1.选用历史图像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历史图像选用的最基本原则。对每一幅图像,从标题到内容,我们首先要看它是否传达了正确的历史信息。例如宋人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它既体现了北宋的“社会美”,又表现了宋人的“艺术美”,比文字教材更具体、形象地再现了历史。教学时,不妨向学生展示长达五米多的全图,让学生在宏观上体会画面的宏阔。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农业、手工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兴盛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即东京)作为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是一个拥有20余万人口的大城市,其规模之大和繁荣豪华都是独一无二的。据《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东京(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如高级酒楼有72家,称为“正店”;还有众多的小饮食店,称为“脚店”。当铺随处可见,金帛、彩帛的交易所更是豪华富丽。还有许多称为“瓦肆”的娱乐场所,有演戏、讲小说或耍杂技的,极为热闹。所有这一切,无不在画者匠心独运的勾勒中“跃然纸上”。看似薄薄的一张画,竟成了北宋东京城内汴河两岸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任何观者驻足于画前,断不会有半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凉感叹。事实恰好相反,图中“重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的一派太平盛世景象,不知使多少南宋爱国志士在与现实“骨肉流离,不知死所”的对照中追慕不已。“劳动创造了美”这一主题在画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2.选用历史图像的代表性

在制作课件时,如何对多幅表现同一内容的历史图像进行选择?这就要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有表现力的一幅。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说:“收集历史材料要竭泽而渔,尽其所有;再建历史形象则要选择典型,突出特征。”在这里,所谓“典型”“特征”,就是其代表性。例如,古往今来的画家创作了众多孔子的画像,究竟哪一幅最能表现孔子的精神风貌?从画家的知名度和作品的表现力来看,唐代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像”应该是首选。

3.选用历史图像的启发性

历史图像在CAI课件中的选用,从浅层次上说,是为了达到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从深层次上说,是要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进而理解历史概念。形象性要为思考性服务,不能单纯为了生动、形象、有趣。因此在课件中选用历史图像时,还要通过教师的解说、提示、对比等方法,运用启发性原则,尽力挖掘图像的信息含量,刻意引导学生去观察、想象、理解,在师生互动中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图像恰当运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求知欲,从而进行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如学习世界史“美苏争霸”一节,在介绍古巴导弹危机过程之后,指导学生观看图像“一幅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人物是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他们正在起劲地掰手腕,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两国实力的较量,是美苏争霸的表现。他们的另一只手则分别摁向控制对方的导弹按钮,这反映当时美苏关系极为紧张,战争一触即发。通过这幅图学生能深刻理解当时美苏关系的紧张程度。“以图夺人”就像磁铁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课后有学生就提出能否提供一些有关古巴导弹危机和美苏争霸的历史资料。(2)提示启发。如教材选用的秦始皇画像图片,是著名画家刘旦宅于1959年参考“历代帝王像”的古画风创作的,很有千古一帝的威严气势。面对大屏幕展示的秦始皇画像,如果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适当解说、提示,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封建皇权”概念的理解:请看秦始皇的冕冠两侧,各系一根丝带,在丝带经过两耳的位置处,各垂一颗黄色的珠玉,表示对所谓的“谗言”可以“充耳不闻”;冕冠上的冕旒垂下来,正好要挡住视线,表示对臣下可以“视而不见”。再看秦始皇身穿的冕服,饰有12种图案,分别象征着日、月、星辰、天下万物。大家说,秦始皇的这一身打扮,集万物于一身,既要“充耳不闻”,又要“视而不见”,难道不是要体现一种“独断专行”的“至高无上”地位吗?针对图像采用提示启发,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的历史图像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特别是对一些画面上的细节内容,教师更要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而又生动的历史感受,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例如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大卫的历史名画《拿破仑加冕》,记录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的历史。画面上约有100个可以辨认出来的人物,不同身份、不同服饰、不同表情,构成一个恢宏的历史场景。而场景的焦点是拿破仑出人意料地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戴到自己头上,这就打破了欧洲历史上必须由教皇亲手给皇帝或国王加冕的惯例。这个戏剧性的细节,既是艺术的精髓,也是历史的真实。教师可提示学生:在傲慢无礼的拿破仑面前,教皇和红衣主教们为什么敢怒不敢言?拿破仑为什么敢于打破惯例给自己加冕?我想,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启发下,经过仔细品味和思考之后,是能够比较真实地体会到“拿破仑是一个以军事起家的资产阶级皇帝”这一历史论断的。可见,多媒体手段对于开展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辅助。(3)对比启发。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图像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例如,在“辛亥革命”的教学中,经常会用到两张历史图像:一是《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二是《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而这两张图像的相关内容在教材体系中分属不同章节,如果我们单独播放,就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就很难启发学生的思维;而如果在讲到“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时,对比这两张图像,启发学生:“从这两幅照片上的人物着装看,孙中山政府与袁世凯政府有什么区别?”这时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袁世凯政府的成员绝大多数是穿军装的人,这说明袁世凯政府是军阀政府;而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务会议上,没有穿军装的人,这说明孙中山政府是国民政府。在这里,现象和本质是一致的。“国民政府”和“军阀政府”两个重要概念是通过对历史图像的比较、观察、思考得来的,这给学生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

又如在讲到工业革命时,大家知道,1765年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能同时纺出16~18根纱,从而大大提高了纺纱速度。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从此引发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这显然是教学的重点。如果仅仅用教师的语言去描述、强调,很难使学生产生深刻的理解,而使用图像对比的方法,将它与15世纪佛罗伦萨的手工纺织图像对比,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到机器的发明是如何提高生产力的。相似的还有《汉代牛耕图》和《唐朝曲辕犁》的比较等,这说明在使用图像时,要建立前后联系,在联系中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概念的完整认识。(4)互动启发。在多媒体条件下的图像教学中开展认知互动,让学生“动”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在“秦朝的统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讲完“统一文字”后,又拓展教材,别开生面地联系学生在观赏文物古迹时要经常辨认一些古代文字的生活经验,将秦代《峄山碑》的拓片文字播放出来,让学生识别,看谁认得多。主体认知活动被富有情趣的“任务驱动”推向了高潮,学生在互动中获得了对秦代小篆的心理体验。

又如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都是重要内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鉴赏、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感悟到宋代经济的高度繁荣,体验到《清明上河图》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在多媒体播放的《清明上河图》画面上,让学生指认宋代的各种交通工具,这就使学生进入一种历史的体验中。当然,如果技术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浏览全图,再辨认各种人物的不同身份、各种店铺的不同经营门类,这样就能使学生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5)发展能力。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学生传统的死记硬背、被动的学习方式,代之以主动、积极、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利用图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如讲到世界史“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问题时,引导学生观察《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图,学生通过对资本家和议员的形象及行为的观察,捕捉到这些信息:各垄断资本家身躯庞大、气势汹汹,不但堵住会场进口,而且使参议员坐立不安,说明资本家势力强大;而议员们的发言、决议也要听从垄断者的意见。为什么会这样呢?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后得出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以攫取更多的利润。可见利用图像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由“看”而“得”,即得到启示,由图像创设思维情景,以趣引思,可使学生由“学会历史”变为“会学历史”。

另外,运用图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如《敦煌莫高窟壁画》《清明上河图》《云冈石窟》,世界史中的彩图《蒙娜丽莎》以及《天鹅湖》剧照等,无不放射出耀眼的艺术光芒。当学生欣赏到这些精美的画面以及气势雄伟、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时,必能得到审美的感悟和艺术感染。

在历史“课程整合”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看图说史”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联想形成对历史现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再造想象,突破时空限制,达到“以图引思”的目的;要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借图说理”的能力,挖掘历史图像的内涵,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高层次发展,以达到“以图启智”的目的。(历史图像是历史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信息载体,在多媒体条件下开展历史图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原载《教育信息技术》2005年第7期)

浅谈历史记忆法

一、特征记忆法

根据独特之处来加深印象的记忆方法。(1)“一肩挑两头”年代:中间一个数,“挑”左右两个相同的数组成的年代。如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地位;383年,淝水之战;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626年,“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把帝位传给李世民;646年,日本“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并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等。(2)“反复”年代:后两位年代数是前两位年代数的反复。如:1414年,奥地利称大公国,成为德意志诸邦中最大的公国;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等。

二、压缩记忆法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化繁为简,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的记忆方法(答题时应还原)。如:邢州的白瓷像银像雪,越州的青瓷像玉像冰。压缩成:邢白越青。

三、口诀记忆法

把较难记的史实编成口诀来记的记忆方法。如: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全国出现了30多座较大的城市,苏州、杭州是丝织业最发达的城市,松江是棉纺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制瓷业的中心,成都是著名的茶市,武昌是著名的木材市场,扬州有大量食盐集散。广州、宁波、泉州和福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可压缩编为:景瓷成茶武昌木,苏杭丝、松江棉,广宁泉福港、扬州盐。

四、联想记忆法

将已有的知识加以改造或联想,赋予新的含义的记忆方法。如,《天津条约》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是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是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行”是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是指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可简化为“钱”。②要求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可简化为“禁”。③允许外国驻兵于中国铁路沿线。可简化为“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可简化为“馆”。这四项内容可简化串联记作:“前进宾馆出新丑。”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开放宁波等五个通商口岸并割让香港岛,简化后可串联记作:“宁(宁波)上(上海)广州,不(福州)下(厦门)香港。”

五、等距离记忆法

根据几个历史年代间的相等差距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了其中一个年代就可推算出其余的几个年代。如相距两年: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六、中外对照记忆法中国年代外国鲁国“初税亩”←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河南←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皖南事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七、谐音记忆法

用谐音的方法,赋予人为的意义,以增添兴趣的记忆方法。如: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1492年可用谐音“医师救儿”进行记忆。

八、因果关系记忆法

依据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记忆历史年代的方法。如:要记住共产党的成立时间是1921年,就把这个时间与当时国内外大事相联系,找出前因后果。共产党成立前的大事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8年,“一战”结束;1919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1920年,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大事有:1922-1923年,全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等。

九、顺序记忆法

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去记忆。如,美国内战的经过: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开始)→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转折)→1863年,北方军队转入反攻→1864年,谢尔曼率军突入南部→1865年,北方军队胜利,内战结束。

十、归纳记忆法

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的记忆方法。如:“文革”中的主要建设成就可归纳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记忆方法对于学习历史非常重要。原载《考试报·高考历史》2005年9月23日)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的异同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城邦民主制的发达使人们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这样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得日益突出。于是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上来。下面笔者通过比较古希腊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古代希腊思想体系的内容。(1)相同点。

①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②主张人要“认识自己”,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人是认识的主体。

③认为对个人和社会的了解比对自然的了解更为重要。

④努力去提高个人的素质,并且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完成此项事业,重视教育的作用。

⑤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研究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人生哲理、法律等内容。

⑥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探究的重要问题。

⑦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并主张“德行可教”的观点。

⑧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甚至否定。

⑨重视论辩术、修辞学。(2)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认为,判断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把“人”作为研究的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这一学说本质上很容易产生将人的主观感觉和思维看得高于一切的危险,从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坛”。因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并不以人是否感觉到而存在,且客观事物的性质也不是以人是否感觉到它而发生变化。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②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即人应有自重;人应该去发现自我的本质;人必须确立理性的至高无上。

③智者学派认为“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就可获得知识。苏格拉底主张德性就是知识,即所谓“知德合一”。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智慧”,看到了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④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都主张人要“认识自己”,但苏格拉底对“认识自己”提出了新的观点:认识自己并不是认识人的外表和身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