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必备的10种能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3:05:03

点击下载

作者:刘畅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学生必备的10种能力

中学生必备的10种能力试读:

前言

智者说:能者上,庸者下。

在这个世界上,大凡有能力之人,皆能屹立于世界成功的巅峰;那些平庸无能之辈,永远都只能是强者的陪衬。他们始终碌碌无为,站在大山的脚下,两眼茫然,慨叹这无情的世界。

中学生要走向社会,要用双手托起明日的太阳。做能者?还是做庸者?关键看他们是否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否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是否具备推动自己走向美好未来的能力。

俗话说,有能者居之。能即能力,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10种能力。

学习能力——学而有法,习亦有道。人一出生,便开始学习,直到白发苍苍,仍未停息。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我们学到的东西会更多、更快。

创新能力——好奇引航,想象做膀。培养好奇心,培养一个人的兴趣对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学会质疑,创新的源头在于质疑,不会思考的人永远不会有所突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你的思维在无边无际的知识天空尽情翱翔。好奇、质疑、想象,创新的种子由此植入你的心田。

思维能力——人贵有思,思而望远。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人应当相信,不了解的东西总是可以了解的,否则他就不会再去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观察能力——观察入微,于细微处领略世界。观察生活,观察你周围的一切,哪怕是细微的东西,仔细观察,你才会发现无尽的世界。

应变能力——变则通,通则胜。我们要谨记:遇事冷静,反应敏捷,干脆果断,注意方法。

自立能力——自强自立,顶天立地。我们终究要脱离父母的照顾与保护,必然要经受社会的挫折与考验,也注定要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那么,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独立自主能力,以适应社会浪潮的冲击,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制能力——拒绝诱惑,战胜自己。明确人生目标,不被路边的风景迷惑,朝着目标脚踏实地地前进,这才是自制的最高境界。

表现能力——展现自我,演绎自我。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年代,拥有自信,展现自我,点亮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沟通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赢;与己沟通,成就天下。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将为明天的成功开辟一条光明大道。

实践能力——潜学理论,精心实践。用脑更要用手,手脑相和,我们的视野将更加开阔。

这本书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中学生应该具备的10种能力,文章用词亲切,读起来似乎在和人交谈。

本书有三个特点:

——各种各样的寓言故事、幽默经典,让你在轻松中领悟真理。

——详尽的测试题,教你能明白自己到底具备哪些能力,可操作性强。

——阐述方法,告诉你通过何种途径提高自己的能力。

本书没有晦涩的理论,通俗易懂,容易操作。通过阅读本书,中学生能够把握自己能力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才能的人。编 者

第一章 学习能力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古人在学习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提出了方法。可是,我们在学习中却往往力不从心,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要是能像踢球一样该多好啊!”,我们常常这样感叹。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坐上“能力”号学习快车,行动吧!

学习能力测试

  

下面是两道简单的学习能力趣味测试题,让我们测测自己的学习能力究竟如何?

1、遇到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时,你会( )

A. 立刻问老师或同学

B. 干脆放弃

C. 请教别人后,再找类型的题目来做,力求彻底搞懂

D. 自己想,或查参考书,相信自己能做出来【结果分析】

选择A:

只求获得答案而不去考虑答案的来源。怕麻烦,对问题不喜欢探讨研究。总是不肯多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喜欢问别人,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人做事没有耐性,成功的几率相对很低。如果这种学习习惯不改变的话,久而久之,会成为腹中空的“笑葫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类型人的人际关系一般都不错,只是往往学习上难以深入持久。建议这种类型的同学学会独立思考,多悟,反省。

选择B:

学习上的逃兵。这种学习心态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长此下去,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以后做事也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最后导致学业荒废,事业难成。

这种类型的同学应该从一个低的学习层次切入,由浅入深,逐步培养积极爱思考的学习习惯。

选择C:

这种类型的同学学习能力很高,思维灵活,时间观念强,而且注意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学习中,老师是学生最大的帮手,多与老师沟通,再经过自己长时间思考,不耻下问,直到弄懂为止。弄懂后多做相似练习,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选择D:

具有高度的突破能力和探索精神。这种类型的同学充满自信,也很有自尊。他们的学习是发自内心的,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爱思考、善钻研、勤努力是这种人的特点和优点。不过,过分相信自己或很爱面子是这些同学的缺点。

2、下列10道小题是测查学习方法和复习技巧的。请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后,再看后面的评分方法与结果分析。

A. 经常有

B. 偶尔有

C. 很少有

(1) 考试复习过程中,你有没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对考试内容加以系统整理的习惯。( )

(2) 在考试经历中,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善于把握考试的重点与难点。( )

(3) 你是否特别关注教师平时授课时强化的内容与例释。( )

(4) 你是否充分关注教师所指定的课外参考资料。( )

(5) 在复习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经常拟订一份复习时间与课程方面的计划表。( )

(6) 在复习迎考过程中,你有没有经常以自问自答或其他较为有效的方法来回忆课文内容,检查学习效果。( )

(7) 你有没有认真地把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对照学习。( )

(8) 在平时作业或作文练习中,你有没有及时纠正教师所指出的错误(如果有错误的话)。( )

(9) 你是不是经常把容易忘记或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放在复习阶段的后期。( )

(10) 在平时学习或练习过程中,当遇到难题时,你是不是自己先动脑筋,积极探求,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请教同学或老师。()【评分标准与解释】

凡选A记-1分;凡选B记0分;凡选C记1分。

如果在该测验上你得了较高正分,说明你在迎考复习过程中不够讲究科学的读书方法,因而你会感到考试目标不够明确,总觉得课程内容太多,难以融会贯通,缺乏事理与概括能力。由于基本功不够扎实,因此学习常处于被动地位,你在考试中会往往记不住一些简单的内容要点,对论述题等回答不完整,缺乏条理性。此外,你还常常会在考试中丢失一些不该丢失的考分,比如教师强调过的有关作业等。

剖析学习能力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能力如开刃之剑,削铁如泥。

学习能力的提高,必将引起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提高……

究竟什么是学习能力呢?

我们对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大多数的理解都是狭隘的,片面的。大多数人都把学习能力等同于学知识的能力。其实,广义说来,学习能力是我们通过对学习活动的适应以及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最终达到一定学习效果的能力。

学习能力范围很广泛,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人通常能够掌握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通过学习方法把学到的知识在大脑中消化掉,最后再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促进各方面发展的一种动力。这就是学习能力的良好表现形式,知识转化为才智,才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通过一系列的变化,我们便破茧而出,化蝶纷飞。21世纪的滚滚浪潮中,多了我们这些时代的弄潮儿……

人一出生,便开始学习,直到白发苍苍,仍未停息。经常有人叹息,“时间如此短暂,好多东西我还不会”。可见,人哪怕费尽一生心血,也不能够学完这世间的知识。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我们学到的东西会更多、更快。这就是能力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当领袖叱咤风云,有的人却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好多人耗尽毕生不得其解。究竟是为什么?

排除极个别偶然的因素,凡是领袖,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领袖往往博览群书,通晓古今,所以他们的成功取决于他们的知识,也就是说,他们把知识充分地转化为才能和才智。这就是学习能力。归根到底一句话,要成功,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即把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转化为能在新的情境或客观实际中灵活、机智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创造的智慧和才能。

学习能力是什么我们都已知晓,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学习能力。就如同领兵打仗一样,只要把“敌人”琢磨透,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智力技能。

1. 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它是指我们在课内外的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心智技能学习和社会生活规范学习的活动中,组织自己或集体进行学习的能力。它包括确定学习任务、

制定学习计划

的能力,选择适宜学习方法的能力和自我考核、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先导。

2. 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善于通过有效方法和途径寻找有关知识,不断完善自己认知结构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重点和关键。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听记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3. 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知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把掌握的知识在学习上、日常生活中以至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灵活、有效运用的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升华和归宿。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智力技能。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其认知发展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智力活动。智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含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培养。智力技能是学习能力的灵魂。

好了,“敌人”的状况我们已经研究清楚,那么厉兵秣马,行动吧!制定学习计划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学习也应如此,提高学习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时间是最公道的,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每人每天24小时,不会多,也绝不会少。可是,不同的人利用时间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就学习来说,有的人整天埋头苦读,却并没有很好的成绩;有的人不仅学习成绩好,课外活动也很丰富,生活得非常充实。

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呢?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运用时间的方法不一样。科学合理地运筹时间,是快乐生活、轻松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运筹时间的前提是你必须爱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分秒必争,充分利用,促使自己成才。

正因为时间的可贵,所以每分每秒的时间都要让它物有所值,要善于安排时间,学会在自己精力最好的时间里干最重要的事,学会安排什么时间最适合做什么事。

嘉华是初二的学生,他十分善于安排自己的时间。他的爱好很广泛,每天做完作业之后,或者看课外书,或者练书法、学画,或者背几首诗词,有时候还练练乐器、打打球,生活忙碌而充实。他总结经验时说:“我从来不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花费半分钟的时间。我以为真正浪费时间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到处嬉闹,干些毫无意义的事,随意抛费时光;另一种人除课本之外不看任何书,不干任何事,看起来学习很专一,实际上学到的东西太少了,并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我们不仅要善于安排时间,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为自己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那么计划应该怎样写,写哪些内容呢?

一般来说,学习计划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但是,制订计划也有几个必要的原则。首先,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订计划,这个计划是自己需要的也是能够完成的;其次,时间安排要明确;第三,计划要达到的目标应明确、适中。

上高二的时候,璐璐为自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第一,认真学好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课外的时间主要补习英语。

第二,课外英语学习分成三条线:一是学习《新概念英语》,听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提高朗读和听的能力;二是每天至少熟记10个英语单词,全年达到3000词汇量,开始读较浅显的英语读物;三是参加学校英语角活动,积极主动用英语与人交流,提高说的能力。

第三,每日作息时间:早晨6时起床,跑步20分钟,背英文单词25分钟。上午上课。中午午休前看半小时英语。下午上课,做当天作业。下午6时吃晚饭。晚饭后放松一下精神,休闲40分钟。晚自习到10时。随着季节不同,时间稍作改动,但内容不变。

这个计划有三个优点:

第一,针对性强。璐璐在制订计划之前,比较了自己的各门功课,相比之下,英语学习情况比较差,于是她把课外时间主要用于提高英语能力上。

第二,时间安排具体。每件事要花多少时间,都做了具体的安排。

第三,目标明确。英语,主要是熟记单词,目标是3000词汇量;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制订计划最关键的就是要切实可行,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个问题抓准了,努力照着计划去做,一段时间下来,必定有较大的进步。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订计划容易,执行计划难,到最后所定的目标也很难达到。

按一般情况分析,不能按计划执行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自我约束能力差,计划上已规定好某时间干某件事,但到时却缺少毅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又去干别的事了。

第二,有拖延任务的毛病,经常今日事明日做。

第三,计划规定的任务过重,时间不够用。

除了第三个原因需要修改计划之外,前两个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解决:努力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做完”。有些人往往寄希望于“明天”,把今天的事情留下来到明天做。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连锁反应,结果是每天该做的事情都完成不好。所以坚持“当天事情当天做完”很重要。

另外,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论干什么事,都应当保持时间运筹上的弹性,这样才能有效率,才能持久。

列宁在给他妹妹的信中曾这样写道:“我劝你正确分配学习时间,使学习内容多样化。我很清楚地记得,交换阅读或交换工作内容,翻译以后改阅读,写作之后改做体操,阅读有分量的书之后改看小说是非常有益的。”“不过,最主要的是不要忘记每天必须做体操,每天迫使自己做几十种不同的动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青年时期得了头疼病,记忆力不好。医生说他是因为用功过度,不注意休息,劝他出去换换脑筋。于是,法拉第便去看滑稽戏,逛动物园,看马戏表演,漫游名山大川。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恢复了健康,能够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了。另外,爱因斯坦在工作之余,经常通过弹钢琴、拉小提琴来放松自己的大脑,有时他还会拿起望远镜遥望繁星点点的夜空。

我们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所以也应该注意时间安排上的弹性,让自己在最有效的时间里更好地学习。课间休息时,不要还趴在课桌上用功,应该让自己轻松一下,走出教室,去散散步,聊聊天,或者几个人打一会儿羽毛球。只有这样放松的课间休息才能保证下一节课的听课效率。

培养读记能力

  

我们身处的世界越来越繁华、喧闹,大量的电子产品、广告宣传充斥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当喧闹和繁杂把我们柔软的心房揉搓得备感疲惫和麻木时,该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打开书,走进五彩缤纷的思想丛林,我们顿觉异香弥漫,沁人肺腑,总能感悟些什么。书,使我们缺钙的思想变得强固!

书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读书使人充实,可以提高素养,改造思想,增长才能。

阅读好书就像与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节操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完善自我的必经之路。或许偶尔读到的一本书,能使你顿悟某个伟大的道理,从此思想产生质的飞跃;也或许会有一本书,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从此你明确了奋斗的目标,最终走向了辉煌。林肯少年时,就因为偶然一次阅读了华盛顿和亨利·克雷的传记,从此立下宏伟的志向,最后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总统”。

一个会读书的人能够领略到读书时妙不可言的乐趣,因而他喜欢读书,最终即使不能成为伟大的人,也能成为博学的人。爱好读书的兴趣不是天生的,阅读的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传统、时局、教育、职业、兴趣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读书不能永远局限于一个领域。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掌握”,而是“融会贯通”,进而转化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如果一个领域的知识积累太多,却始终食而不化,就容易造成知识结构不合理的后果。所以爱书之人总是一次次地沉浸在不同的领域,并把各种互不相关的知识融合到自己的思想当中——你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知识,知识却在悄悄改变你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读书还要掌握方法,有的书泛读即可,有的书则需要深读。凡是时尚而肤浅的书籍不可深读,更不可多读;凡是伟大而隽永的作品必须多读、深读、精读,还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以便随时查阅。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曾说:“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青年人养成一种能够阅读好书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一种宝物,值得双手捧着,看着它,别把它丢掉。”

我们每天必须找出自己的30分钟,最好是每天的固定时间。需要提醒的是读书的决心,有了决心,不管多忙,一定能找到这30分钟。同时,手上一定要有书,一旦开始阅读,这30分钟里的每一秒都不应该浪费,事先把要读的书准备好,穿衣服的时候就把书放在口袋里。床上放上一本,卫生间放上一本,饭桌旁边也放上一本,书架上,书桌上,永远不能让书本缺席,任何地方,都应该放些好书,并有规律地阅读。“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腹有诗书气自华,滋润灵魂的精神食粮,永远不嫌多。

除了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外,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记忆是一项复杂的大脑运动,掌握必要的记忆技巧对培养学习能力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学习就是一个理解、记忆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说,记忆在学习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并影响学习效果。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一分钟的时间起到两分钟的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搞好学习,还能省出很多时间更全面地发展自己。让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些记忆的特点。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的要害问题——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以自己为实验对象,用无意义的音节为记忆材料,把记忆材料识记到刚好能正确背诵,然后按时间推移记下遗忘的程度,再把得到的数据连成一条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显示:人的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在最初的20分钟内,遗忘率达41.8%,1小时后为55.8%,8小时后为64.2%,24小时后为66.3%。也就是说,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原本记得清清楚楚的内容就只剩下四分之一了!

心理学家又在实验中发现,在刚能全部记清时就停止记忆,4小时后能记得64.8%的内容。但是如果在刚能记清之后,再追加50%的时间去巩固它,4小时后便能记得81.9%,效果最好。如果此后继续投入时间,效果就不再显著提高了。

还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组学生去背同样的10张图片,第一组只用听觉记忆,记住了60%;第二组只用视觉记忆,记住了70%;第三组同时运用视觉和听觉去记,记住了86.3%,效果最好。

了解了一些记忆的基本特点之后,我们应该怎样采取措施,有效地提高记忆效果呢?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懂得快不如记得牢,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复习计划。因为已经理解和记忆的东西,如果没有及时去复习巩固,一段时间后,已经记忆的内容就会荡然无存。

第二,投入恰当的时间,得到最佳的记忆效果。每次复习在达到能完全记清的时候,再多投入50%的时间去巩固它。这样若干次复习之后,记忆就会比较牢固了。

第三,运用多样化的记忆方法。因为单调的记忆方式不仅效率低,也容易带来消极情绪导致心理疲劳。而多样化的记忆方法就能避免这些问题产生,容易让人感到新鲜有趣,激发起更高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记忆法,如独自朗读、动笔抄写、默读、听有关录音、回忆要记的内容、默写、请同学或父母当听众或提问抽查、跟同学讨论、做题等。只有这样全面调动记忆潜力,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第四,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不少人有一心二用的习惯:有的边做作业边听音乐,有的边听老师讲课边玩东西,还有的边复习功课边聊天……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甲乙二人都被要求阅读同一篇文章,也都看同样的电视节目,但顺序安排不一样。甲先专心读文章,然后再专心看电视,乙却是边读文章边看电视。结果是甲能完整复述文章内容和电视剧情节,乙却不能复述文章内容,电视剧情节也不太清楚。

由此可见,只有专心致志,才会有较好的记忆效果。所以在复习记忆时,我们要尽力排除其他事情的干扰,养成一心一意的好习惯。

第五,记忆时要调整出良好的心理状态。记忆效果的好坏,与当时所处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记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和记忆一篇枯燥晦涩的学术性文章,效果肯定不一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记忆效果才能倍增。

第六,养成科学的作息规律,补充足够的营养。大脑也有疲倦的时候,定时休息,有张有弛,才能使大脑在积极的状态下工作。另外,大脑需要消耗某些物质才能顺利完成思维工作。所以,要及时给大脑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马上就开始吧!培养自己的读记能力,养成一个学习的好习惯!

灵活运用知识

  

学以致用,用当灵活。

学习能力归根到底是要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是学习能力的升华和归宿。

之所以要培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巧妙运用所学知识,触类旁通点石成金。

好多同学在读书的时候,只是进行简单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在运用知识时,往往把书本当作教条,生搬硬套,这样我们的学习能力永远也不会提高。正确的方法应该以书本为工具,以知识为武器,机智敏捷,灵活运用。这样我们才能统帅群书,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要把书读活,就应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拿到一本书,粗翻一下内容介绍,就知道它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确定自己从中能得到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明确的目的性会指引我们注意书中的事实或见解,并帮助深入思考。

带着问题读书,进行有目的的读书活动,学习能力就会日益增强。通过有目的地读书,我们就能把书中的精华与自己的见解加以比较、融化,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形成独到的见解。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引离要点的一切。”有舍才能有得,轻装才能高速前进。行军如此,读书学习也是如此。

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贾思勰就很会学习,他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今传唱。贾思勰在读到荀子《劝学篇》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两句话时,他想:纤细茎弱的蓬长在粗壮的麻中,就会长得很直,那么,把细弱的槐树苗种在麻田里,也会这样吗?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在麻田里种植了一棵槐树。槐树由于周围的阳光被麻遮住,便拼命向上长。三年过后,槐树果然长得又高又直。贾思勰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思考和实践,发现了植物生长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就是把书读活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凡成功之人,都是灵活运用知识的人。古今中外,比比皆是。1907年,德国的欧立希想用染料来灭锥虫,书中说:在非洲流行着一种可怕的昏睡病,当锥虫进入人的血液大量繁殖后,人就会长时间昏睡而死,用化学药品“阿托什尔”可以杀死锥虫,救活病人,但后果却很悲惨,病人会双目失明。

这篇文章给欧立希很大启发,但他没有停留在文章的结论上。他想:“阿托什尔”是一种含砷毒药,能不能稍许改变它的化学结构,使它只杀死锥虫而不伤害人的视觉神经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和同事们找到了多种多样改变化学结构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做实验。他们的毅力的确惊人,在失败了六百零五次之后,终于成功地制成药品“砷凡纳明”,挽救了无数昏睡病人的生命。《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中有一段说:“他亲率工程队勘测实践,然后同铁路员工一起,克服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

这不也是灵活运用知识的例证吗?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在学习中灵活运用知识,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激发我们的创造性。要培养起灵活运用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必须克服“懒”和“怕”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中大胆尝试,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能力才能突飞猛进地提高,我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不在话下了!

竞争促进学习

  

据说,作为一个英雄最大的悲哀并不是被别人打败,而是在征战的疆场上没有一个可以与之一试高低的对手。因此,找一个竞争对手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

一位著名速滑运动员说:“一个人最可怕的是没有对手。”他曾经是体坛璀璨的明星,屡屡在国际大赛中夺魁,但他也有失败的时候。他有劲敌,是位美国名将,只要对手参加,他必是憋足了劲,誓夺第一。可一旦对手不在,他心里就空落落的,比赛的时候也缺少拼力,有时仅仅是一刹那,金牌便失之交臂。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曾经辉煌一时,可就因为不再寻找对手而逐渐黯淡了自己;也有很多人本就普普通通,从来不为自己寻找对手,所以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一生都了无声息。

应该说,谁都想成为威名赫赫的英雄,成为耀眼的明星,让自己的人生波澜壮阔。然而,很多人往往懈怠了自己,渐渐习惯于安逸,最终平淡无奇地度过一生。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做英雄,也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明星。但给自己找个对手,借以充实自己的头脑,强壮自己的体魄,去不断地迎接机遇和挑战,总是没有坏处的。

瀑布寻找深潭作为对手,它在纵身飞跃的刹那,才创造出银瓶乍破、金迸玉溅的美丽和壮观;钻石寻找岩石作为对手,它才能在寂寞、枯燥的工作中谱出流热溢火的壮歌,才能在单调乏味的日子里释放出自己的能量,闪耀出自己的辉煌。

给自己找个对手,就如同斗士在寻找剑,歌词在寻找旋律,骆驼在寻找沙漠,金刚钻在寻找瓷器……

当然,给自己找个对手,并不是盲目地寻找“挑战者”。一定要清楚的是:我们在给自己寻找“对手”,而不是寻找“敌手”。寻找对手不是逞一时之能而四面树敌、八方威风,也绝对不是把对手打倒在地,然后气喘吁吁地分出胜负或高低。

在生活和学习上给自己找个对手,也就是为自己找一个优秀的参照物,不断激励自己,吸取他人的优点,强壮自己,锤炼自己,让自己在跌宕起伏的岁月里能够不断地迎接机遇与挑战,并且把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为自己不断成长的营养。

给自己找个对手,也是培养一种竞争的精神。正如达尔文曾经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实生活中给自己找个对手虽然还不能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程度,但不可否认,人只有在竞争的氛围里才能更好地锤炼自己。

哲学上说,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有矛盾的。给自己找个对手实际上是以承认联系、矛盾为前提,体现了一种主动解决矛盾的精神,体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只有如此才能向命运展示一份坚强,一份美丽,整个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以及将来的工作中,都应该时时为自己找一个优秀的对手,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第二章 创新能力

我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我们渴望了解社会,我们渴望探索生活,我们充满了好奇心,我们充满了热情……

以空前未有的热情,焕发青春的创新功能,激发人人独特的创新精神,使民族的、国家的创新智慧来一个总发动!使个体的、群体的创新潜能来一个大爆发!

在人类日益拥挤的生存空间里,唯一可以使人摆脱拥挤感觉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创新之路。

创新能力测试

  

创新的源头是好奇,创新的结果是创造。

好奇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充满好奇心的人才有机会发现新事物,才能拥有很多别人没有的新想法,才能让自己的世界有不一样的精彩。

回忆一下你初懂人事的时候,家人把你一个人放在家里,而你也乐意一个人清静,想想你自己在家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呢?

A. 观察窗外来来往往的人。

B. 摆弄自己的新玩具。

C. 对电视机特别感兴趣。

D. 抱着布娃娃睡觉。【结果分析:】

选择A:你是一个不善于创新的人,你的好奇心随着外界的变化才会有所变化,外界的影响常常左右你的行动。

选择B:你是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虽然你的好奇心非常旺盛,而且你也兴趣广泛,但是你缺乏专一性和深入性。因此,洞察力与判断力是你的优势,专一性不够是你的劣势。这种类型的人很难在某一个方面有大作为。

选择C:好奇心较强的你,特别容易被“视觉”的东西所刺激。凡是外表华丽的东西,只要进入了你的视线,你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你属于对时尚甚为敏感的类型,追逐时尚较迅速,但冷静下来的速度也比别人快一倍。但用你的冷静学会思考,进行创新,你会取得长足发展。

选择D:你是一个木头人,没有什么能够打动你。你对周围的事物不会产生兴趣,即使有也是短暂的。这种人的生活缺乏热情,比较乏味。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把看到或者听到很多事情,自觉不自觉的进行思考。下面测试中的这些事情我们不会见过,可能也很少听过。看完下面的小故事后,我们再一起测测自己的创造性思考能力。

问题1

时间:1800年,瘟疫流行。成百万的人死于麻疹、伤寒、疟疾和霍乱。

你正在吃饭,一位医生走了过来,说他发现了预防疾病的方法,不用再等到得病后治疗,这一方法能挽救上百万人的生命。他还有个梦想,有一天人类可以消灭瘟疫一类的致命疾病。你对他的名字爱德华·詹纳一无所知。当你听到他这么说时,你会:

A.微微一笑,认为他疯了,让他走开。

B.让仆人把他一脚踢出门去。

C.很感兴趣,参与此事。

D.点头,打哈欠,然后抛之脑后。

问题2

时间:1900年。马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和汽车逐渐成为时髦玩意。然而没有交通规则,每天都有人被撞死在马路上。官员们决定限定转弯时速为3英里,直道为12英里。此前1年,官方宣布人类已发明了一切,再也没有什么新东西了,所以关闭了专利事务所。

你正在吃饭,两个技工走过来,说他们可以制造一个飞行器。他们还梦想有一天人们能乘着这些机器飞行。他们说他们是莱特兄弟,但你对他们的名字一无所知。你听完他们的故事后,会:

A.微微一笑,认为他疯了,让他走开。

B.让仆人把他一脚踢出门去。

C.很感兴趣,参与此事。

D.点头,打哈欠,然后抛之脑后。

问题3

时间:2000年。许多致命疾病已经能被攻克。然而,网络不良信息引发的青少年学生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了全球头疼的问题。致使学习成绩下降,纪律观念淡薄,对长辈粗鲁无礼。

你正在吃饭,一个人走过来,说他找到了预防所有教育问题的方法。他还有个梦想,在10~15年内,使所有的学校将大为改观:学生热爱上学,教师们惩罚那些最不努力的学生说:“你今天的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以明天你必须呆在家里。不准和其他同学一道参加班级冒险活动。”当你听他这么说时,你会:

A.微微一笑,认为他疯了,让他走开。

B.让仆人把他一脚踢出门去。

C.很感兴趣,参与此事。

D.点头,打哈欠,然后抛之脑后。

如果你对上述几个问题的回答都是C,那么开始迎接新事物,开始创新,挖掘各种可能吧。是梦想家们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令人惊奇,做梦吧!如果你读到了这儿,我确信你是个创造性的思考者,是一个为这个世界着迷并急切地想更富创意——做一个大创造者。

创新能力揭秘

  

古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的,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就要摸清这个“敌人”的底细。然后对症下药,逐一歼灭,从而使我们的创新能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从一方面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和科技事业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在这个知识经济盛行的年代,创新能力决定了我们的成败。

从另一方面来说,创新对于提升自我,使我们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现今社会立于不败之地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那么怎样提高创新能力呢?关键在于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面对世纪挑战,我们必须毫不含糊地告诫自己:一定要提高创新能力,一定要成为时代的强者!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上”,这说明牛顿伟大的成就是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可见,知识在人生中的关键作用。

作为我们,新一代的国家栋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创新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上基础上的,绝不是一个无知的人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而得出的。拿医学界来说,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挽回了千千万万个被“判处死刑”的生命或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痛苦。但每次技术的创新几乎毫无例外是由具有渊博知识同时又积极实践的医生所取得的。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一些学生连学习都很吃力,更别提创新发明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求知态度?首先,对我们所学的知识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了解知识的框架和基本规律,知道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其次,要在课余时间大量地涉猎科普书籍,增加见识,见多才能识广。

知识的功能之一就是开启人的头脑,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但知识储备不等于创新能力,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技术换代加快,仅仅掌握一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竞渡,只有具备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抢先到达胜利的彼岸。

总之,我们要进步,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成材,就必须学会创新。二十一世纪的阳光已经金灿灿地撒在了富饶的地球上,这是个黄金时代,这是个高速时代。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科技的规模化,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全球性的开放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使人才的竞争日趋白炽化。

危机扑面而来,朋友,你准备好了吗?科学家经过调查发现:应试教育铸就的“知识型”人才已疲于心有余而力不足,面临着种种危机;而“创新型”人才则受到社会的青睐,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

我们是创新的一代,进行自主实践,进行自主创新,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和严峻挑战。自主实践就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某一任务出发,采用自己独特的办法解决问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是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同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丰富的体验和经验是创新的基础。

朋友,以知识武装自己,用创新打造利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有了创新之剑,定能披荆斩棘,取得胜利。

创新突破常规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突破常规。

突破常规就是要求我们运用积极的创新思维方法,改变自己的常规思维。有时“异想天开”反而能够取得成功,这就是突破常规思维的结果。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他喜欢“自由”而不愿受拘束,想要什么就做什么,喜欢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

爱因斯坦之所以有那么大的成就,就依靠于他的创新思维方式。他替自己立下两条规则,一是“不守规矩”,也就是说,他不遵从任何的规则和制度或者其他的戒律;二是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意见。爱因斯坦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下去,就有很大的成功机会。思维方式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由大及小,即在考虑问题时先从综合的命题和原理出发而演绎推理;而有的人喜欢由小及大,即善于从分析各种有关现成观点和见解等素材入手,通过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思想;还有的人喜欢由表及里,他们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收集第一手材料,然后整理,再加工制作,最后上升为指导自己的理性认识。

可以说,每一种思维方式都有自身的合理成分,也有一定的不足。一个人如果只局限于一种思维方式,必然影响思路的开阔、眼界的拓宽。为什么老师经常提倡我们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等?这些都是让我们不断地去变换自己的思维方法,以突破习惯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法,如果我们采取一反常态的方式方法去做去想,很可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成功。

齐国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就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田忌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田忌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田忌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

第三局比赛,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按一般人的思维常规和思考习惯是:你来好马,我也必须选好马去对抗,才有取胜的可能;你用中等马来比,我也必须派中等马来比;最后自然是劣等马与劣等马对阵。而孙膑却与此相反,他别出心裁地以田忌的劣等马去应付对方的优等马,先输一局;再以优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对阵,以中等马与对方的劣等马抗衡,连胜两局,结果以2:1取胜。

这就是突破常规、创新思维的典型案例。

人才的成功在于创新。我们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必须要学会创新。美国心理学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1000多名被抽样调查的知名学者中,80%以上的人在解决问题时都借助过灵感的作用。因此,要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有所感悟,就必须打破常规、。只有这样,思路才会更开阔,头脑才会更灵活,我们的创新能力才会越来越高。如果还是一味地固守一种方法不变,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突破思考习惯,还可以表现为迂回绕道,克服障碍,从意外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沿着一条道路勇往直前,这一精神固然是人生所必需的,但在智力竞争日益剧烈的信息社会,更应当注意有意识地突破思考习惯,学会迂回思考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也才有可能一鸣惊人。

创新敢于质疑

  

古人云:“学贵多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思考、常探索。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一艘游艇在海湾高速向前行进,突然之间翻倒,游客纷纷逃生。老师向学生们描述这种情景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当时你在船上,你会怎么办?”“找会游泳的人来救。”“叫人背我。”“找根绳子拉我。”“请别人教我游泳。”

对面的孩子马上站起来说:“来得及吗?等到你学会,早就死了。”

老师说:“这个意见非常值得我们仔细想想。”

大多数孩子议论说现在学来不及了。

老师接着说:“现在学肯定不行,那我们还是想别的办法吧。”“打电话报警110、120都可以。”

这时旁边的一位小朋友马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打119更加好。”

老师问:“为什么呢?”“因为电视里救人一般都是解放军做的。解放军人多,可以救起很多人。”“如果掉进海里,你不会游泳也要扑腾几下,你的手在动,别人看见就会来救你的。”“拉住船边的栏杆不要放。”

这时另一个孩子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船已经翻掉了,你抓住船有什么用呢?这样会沉到海里淹死的。”

马上就有了回应:“那就在船上找块木板。”

那孩子仍然不依不饶继续发问:“木板太小了,在海里一个大浪头就可能打翻你的。”

有孩子急中生智:“拿救生圈套在身上。”“救生圈漏气了怎么办?”“不会的。每次开船他们会检查的。”

老师总结说:“其实还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救自己或别人。”“船边还有救生艇,可以逃到小艇上。”……

著名教育学家袁振国教授说:“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让质疑激发创新的源泉,让质疑成为创新的动力。

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每个学生都渴望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经过几年的拼搏,成为一名具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之才。在这个阶段,质疑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其实,成功的秘诀在于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并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著名的数学家给一名中学生出了一道考题。

题目如下:船上有50只羊和18头牛,问船老大有几岁?结果学生的回答并不理想。我猜想同学们也有了答案。答案是多少?如果是68,那就非常糟糕。显然,羊和牛的数量与船老大的年龄毫无关系,但因为是著名数学家出的题目,所以不敢怀疑题目错了。结果只能错下去,由此可见,一味地相信专家是创新的拦路虎!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学会质疑。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的确是这样。有了疑问,心理上就会感到茫然,于是产生认知冲突,促使你积极思考、探究,从而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管问题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是一个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最后的结果不在于是否能把所有问题解决,而在于通过“质疑”真正启动了思维过程,培养了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

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赴前线,负伤后被送到了大后方的医院。病房的墙壁上正好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他卧床凝视地图,一个问题在脑海中出现:为何大西洋两岸大陆各自的海岸如此相似呢?他要努力去寻找其中的规律。他脑海里对传统的海陆固定论产生了质疑,所以马上掠过一个念头:是不是非洲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这位勇于探索的年轻人决心把这个问题追究到底,于是便开始向这个陌生的领域进军。他追踪了大西洋两岸的山系和土层,发现它们之间处处都可以连接起来,他穷搜博览,精心研究,获得了多方面的证据之后,写成了风靡全球的代表作《海陆的起源》。“大陆漂移学说”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的先人也很早就认识到了质疑的重要性,他们把读书看成是“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有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朱熹指出:“信”总是相对的,“疑”才是绝对的。

然而,我们的那些所谓知识型教授,往往不注重问题的研究,他们忽视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殊不知提出问题才是“知识之母”。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跟中国有着迥异的观念。要下课了,中国的老师问:“谁还有问题?”以所谓“没有问题”为教学的最高境界;而西文的老师则说:“你们的问题很好,明天再讨论”,以能提出问题为最高境界。

中国的家长问:“今天考试了吗?考了几分?”外国家长问:“今天提了几个问题?”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势必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教育应让学生产生问题,然后再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轻易地中止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使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束之高阁。

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源于问,“问与学,相辅相行者也”。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问”。只有“问”了,我们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创新。孔子所说的“每事问”就是问题意识的普及化。这闪光的语言,正是他一生做“学问”的总结。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来自于全新的发现,来自于对现状的挑战;来自于好奇心,也来自于怀疑精神,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学”贵在于“问”。作为一名学生,就要学会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敢作敢为;要能对老师说错的说法提出质疑,学会“找碴”,学会争辩,善于否定所谓“权威”的定论,敢于奇思妙想;学会求异思维,善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努力营造一个敢于问“问题”的氛围和创设问“问题”的时空。没有对问题魂牵梦绕、锲而不舍的探究,没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也就不可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我们的人才观念必须突破传统,敢于挑战传统,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长河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思考、不断质疑,是创新过程的前奏,也会带来良好的机遇。强化质疑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流言止于智者”是一大幸事,“而问题止于智者”则不但令人遗憾,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至理名言:“如果你以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结束;如果你以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这就是敢于质疑的魅力所在。

创新之想象力

  

人们常说,想象是创造的翅膀,这话一点也不为过。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就好像橡树从橡实发展成长,小鸟从卵中沉睡的胚细胞逐渐成长一样,你的物质成就也将从你在想象中创造的组合计划中成长。首先出现的是思想,然后再把这个思想和观念与计划结合起来。最后,就是把这些计划变成事实。你将会注意到,一切是从你的想象开始。

在加州海岸的一个城市中,所有适合建筑的土地都已被开发出来,并予以利用。在城市的另一边是一些陡峭的小山,无法作为建筑用地,而另外一边的土地也不适合盖房子,因为地势太低,每天海水倒流时,总会被淹没一次。

一位具有想象力的人来到了这座城市。具有想象力的人,往往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个人也不例外。在到达的第一天,他立刻看出了这些土地赚钱的可能性。他先预购了那些因为山势太陡而无法使用的山坡地,也预购了那些每天都要被海水淹没一次而无法使用的低地。他预购的价格很低,因为这些土地被认为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然后他用了几吨炸药,把那些陡峭的小山炸成松土。再利用几架推土机把泥土推平,这样原来的山坡地就成了很漂亮的建筑用地。另外,他又雇用了一些车子,把多余的泥土倒在那些低地上,使其超过水平面,结果,原来被人认为没有价值的土地就变成了漂亮的建筑用地。

他赚了不少钱,是怎么赚来的呢?

只不过是把某些泥土从不需要它们的地方运到需要这些泥土的地方罢了,只不过把某些没有用的泥土和想象力混合使用罢了。

那个小城市的居民把这人视为天才,而他确实也是天才——任何人只要能像这个人这样运用他的想象力,那么,他也同样可以成为一位天才。

灵魂的创造力,是每个人自己的财富,是你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绝对控制的东西。

有一天早晨,钢铁大亨史威伯的私人汽车刚在他的贝泰钢铁工厂停车场上停下来。当他从车上下来时,一名年轻的速记员立刻迎上前去。这位速记员说,他之所以立刻赶上前来,只是希望如果史威伯先生有任何信件或电报要写的话,他能够立即提供服务。没有任何人吩咐这位年轻人一定要在场,但他有足够的想象力使他可以看出,他这样做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任何坏处。从那一天起,这位年轻人就“注定”要踏上成功之路了。史威伯先生之所以独独看中这位年轻人,是因为他做了贝泰公司其余十几名速记员可以去做但一直没做的事。在今天,这位年轻人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家药品公司的总裁了。

几年以前,拿破仑·希尔接到了一位年轻人的来信,信中称他刚从商学院毕业,希望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室工作。他在信中还夹了一张崭新的从未折叠过的10 元新钞。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我刚刚从一家第一流的商学院毕业,希望能进入你的办公室服务。因为我了解到,一个刚刚展开他的商业生涯的年轻小伙子,能够幸运地在像你这样的人的指挥下从事工作,实在太有价值了。“随函附上的10元钞票,足以偿付你给我第一周指示所花的时间,我希望你能收下这张钞票。在第一个月里,我愿意免费替你工作。然后,你可以根据我的表现,而决定我的薪水。我希望能获得这项工作,渴望的程度,超过我一生当中对任何事情的热望。为了获得这项工作,我愿意作任何合理的牺牲。”

这位年轻人终于进入拿破仑·希尔的办公室工作了。他的想象力,使他获得了他所希望得到的机会。在他工作的第一个月即将届满时,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总裁知道了这件事,立即请这位年轻人去当他的私人秘书,薪水相当高。今天,他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重要人物。

如果你正确使用你的想象力,它将协助你把你的失败与错误改变成价值非凡的资产,也将引导你去发现一项只有使用想象力的人才能知道的真理,那就是,生活中的最大逆境和不幸,通常反而会带来美好的机会。

美国最好的一位雕刻师,以前是位邮差。有一天,他搭上一辆电车,不幸发生车祸,使他的一条腿因此被切掉。电车公司付给他5000美元,赔偿他的损失。他拿了这笔钱上学,终于成为一名雕刻师。他双手制成的产品,加上他的想象力,比他利用他的双脚当一名邮差所能赚到的钱更多。由于电车发生车祸,他必须改变他的努力目标,结果他发现自己原来也具有想象力。

由于神经系统无法区分生动想象出来的经验和实际的经验,心理的图像便给我们提供一个实践机会,把新的优点和方法“付诸实践”。想象为我们获得技巧、成功和幸福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如果我们正想象自己以某种方式行事,几乎也就是实际上在这么干,想象给我们提供的实践可以帮助这种行为臻于完美。

通过一个人为控制的实验,心理学家R·A·凡戴尔证明:让一个人每天坐在靶子前面想象着他对靶子投镖,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心理练习几乎和实际投镖练习一样能提高准确性。

美国《研究季刊》曾报导过一项实验,证明想象练习对改进投篮技巧的效果。第一组学生在20天内每天练习实际投篮,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

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

第三组学生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然后每天花20分钟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投篮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

第一组每天实际练习20分钟,进球增加了24%。

第二组因为没有练习,也就毫无进步。

第三组每天想象练习投篮20分钟,进球增加了26%。

查理·B·罗思在《每年如何推销两万五》一书中,讲到底特律的一伙推销员利用一种新方法使推销额增加了100%,其他一些推销员使用同样的方法则使他们的推销额增加了400%。

推销员们使用的魔法其实就是所谓的扮演角色。其具体作法是:想象自己处于各种不同的销售情况,然后再找出方法,直至在出现各种实际销售情况时自己知道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为止。经过这样的练习取得好成就,就不足为奇了。这样,他们也就越来越善于处理各种不同的情况。一些卓有成效的推销员,通过想象力和实际操作深刻地得出以下的体会:“每次你同顾客谈话时,他说的话、提的问题或反对意见,都是一种特定的情况。如果你总是能估计他要说些什么,并能迅速回答他的问题、妥善处理他的反对意见,你就能把货物推销出去。”“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晚间一人独处时,也会制造这种情境。他会想象出客户对他最刁难的情况,然后想出相应的对策……”“不管是什么情况,你都可以预先有所准备,你想象自己和顾客面对面地站着,他提出反对意见,给你出各种难题,而你却能迅速而圆满地加以解决。”

自古以来,许多成功者都曾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正确想象”和“排练实践”来完善自我,获得成功。拿破仑在带兵横扫欧洲之前,曾经在内心想象中“演习”了多年的军事。韦伯和摩尔根在《充分利用人生》一书中告诉我们,“拿破仑在上学的时候所做的阅读笔记,在复印时竟达满满数百页之多。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司令,画出科西嘉岛的地图,经过精确的数学计算后,标出他可能布防的各种情况。”

世界旅馆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在拥有一家旅馆之前,很早就想象自己在经营旅馆。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常常“扮演”旅馆经理的角色。成功后的希尔顿,便将他的连锁店发展到世界各地,成为享誉全球的旅馆大王。

亨利·凯瑟尔说过,事业上的每一个成就实现之前,他都在想象中预先实现过了。这真是奇妙之极!难怪人们过去总是把“想象”与“魔术”联系起来,“想象力”在成功学中,确实具有难以抗拒的魔力。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积极创设各种条件、机会和氛围,鼓励自己积极动脑,大胆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叩开创造的大门吧。

第三章 思维能力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人应当相信,不了解的东西总是可以了解的,否则他就不会再去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家帮助人们进行思维,因为他们给别人定下了思维的方式。没有哪一个人能闭门独自写作或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但是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的话,就是“愚蠢”。

思维能力的测试

  

有一道智力题:晚上,一个房间里点燃了五支蜡烛,吹灭了一支,问第二天早上还剩几支蜡烛?孩子们稍许思考,便会很快答出“一支”,即被吹灭的那支蜡烛。孩子确实没答错,多数父母对孩子这样的回答往往也不会有什么疑义。

而事实上,此类智力题简单想起来“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但经过多向思维,就知道能有许多正确的答案。

古代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老学者,他的弟子都是出了名的年轻学者。一天,众弟子陪着老学者在城外散步,老学者瞧着面前的一个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一帮聪明弟子:“这水池里共有几桶水?”这个问题问得稀奇古怪。几桶水?就像一座山有多少斤重一样,谁答得确切?众弟子一个个面面相觑。老学者很不高兴,便说道:“你们回去考虑三天。”

三天过去了,弟子中仍无人能解答得出这个问题。老学者仰天长叹,觉得很扫兴。他干脆写了一张布告,声明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就收谁做弟子——免得有人说他的弟子都是一帮庸才。

布告贴出后的第三天,一个10岁模样的男孩子,大大咧咧地走进老学者的授课大殿,说他知道这水池有几桶水。弟子们一听,觉得好笑,堪称安邦治国的栋梁之才都答不出来,小孩子怎么行?

老学者将那问题讲了一遍后,便示意一名弟子领小孩到池塘边去看一下。不料,那孩子笑道:“不用去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他眨巴几下眼睛,凑到老学者耳边说了几句话。

老学者听得连连点头,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你想到答案了吗?

答案是:孩子说:“要看是怎样的桶,若桶和水池一样大小,只有一桶水;若桶只有水池二分之一大,则有两桶水;若桶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则有三桶水,依此类推。”

看了这个答案,你的答案是对的吗?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作家劳拉在其自传体小说中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父亲给我们姐弟俩讲笑话。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大猫和一只小猫,为此他在门上为大猫凿了一个大洞,为小猫凿了一个小洞……”我的姐姐打断父亲的话说:“小猫可以从大洞进去呀!”我却说:“因为大猫不让小猫走大洞,所以要凿两个洞。”父亲夸奖我们谁都比那个养猫人聪明。

其实劳拉父亲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其对劳拉的肯定实际上是对孩子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

这给我们一些启示:许多问题,我们不应该仅满足于一个标准答案。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使自己有兴趣去寻求答案。因为标准答案有时并非只有一个。还以上面的智力题为例,答案“一支”当然是正确的。但设想一下:如果燃着的四支蜡烛在夜里有一支被风吹灭呢?如果四支当中有一支较大,因而到了第二天早上仍在燃烧呢?如果……那么答案显然就不只是“一支”了。

智力水平的提高完全取决于你的思维能力,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你要有意无意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那样你将会提高得更快。

思维能力的意义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部分,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即智力的核心。所以培养思维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你的智力,而你智力的提高依赖于很多因素。

我们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前途命运。古今中外,聪明的人不是英雄便是枭雄,但是他们唯一共同之处就是智力发达,思维缜密。

思维能力包括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和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等几个方面。

思维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哲学主观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跟踪问题、学习问题的很多环节,都可以体现出它的威力。思维能力还需要一个基础就是积累知识,新领域的基础和概念必须首先建立起来,然后才会有机会形成大脑神经元的生物联系,才可以形成产生结论的大脑运动。现在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样化到了一个新的极端,网络也帮助我们更快更多地获得知识。所以,在网络中,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思维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第一,思维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人们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必须深刻地理解它;而要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就非进行独立思考不可。第二,思维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我们学习知识,都必须牢固地掌握它。而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积极地进行思维。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思维,才能有所突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便值得我们探讨。

一天,十余万魏军直奔西城而来,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两千多文官和一些老弱残的军人。但他不慌不忙,命令打开城门,让一些老兵去扫地。魏军见状,其头领就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冒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然后立即下令大家赶快撤退,不再攻城。

诸葛亮的思维能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诸葛亮的随机应变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诸葛亮的精神,诸葛亮的意志和诸葛亮品德,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在很多任务面前成为强者,得到超常人的思考力量。我们有时候发现杰出人士能够做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这就是思维能力强的表现;也有的杰出人士,在很多领域能够发表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也是思维能力强的表现;再有的杰出人士,对于潮流和趋势的把握总是先人一筹,这同样是思维能力强的表现。

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思维能力的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真正能够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自我锻炼的人还是很少。我们需要从浑浑噩噩中唤醒人们对思维能力的重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真正的思考者队伍中。

要学会独立思考

  

思维是人的重要特征,而思维的灵魂在于它的独立性,否则只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立的思想可言。所以,从大处说,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的思考,也就谈不到创造,只能亦步亦趋,照猫画虎。可以说,没有独立思考,社会不能进步,科学不能发展。

有一次,比尔问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女孩很自信地答道:“总统。”全场观众哗然。

比尔做了一个滑稽的吃惊状,然后问:“那你说说看,为什么美国至今没有女总统?”女孩想都没想就回答:“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全场一片笑声。比尔:“你肯定是因为男人不投她的票吗?”女孩不屑地:“当然肯定。”

比尔意味深长地笑笑,对全场观众说:“请投她票的男人举手。”伴随着笑声,有不少男人举手。比尔得意地说:“你看,有不少男人投你的票呀。”女孩不为所动,淡淡地说:“还不到三分之一。”

比尔做出不相信又不高兴的样子,对观众说道:“请在场的所有男人把手举起来。”言下之意,不举手的就不是男人,哪个男人“敢”不举手。在哄堂大笑中,男观众们的手一片林立。比尔故作严肃地说:“请投她的票的男人仍然举手,不投的放下手。”比尔这一招厉害:在众目睽睽之下,要大男人们把已经举起的手再放下来,确实不太容易。

这样一来,虽然仍有人放手下来,但“投”她的票的男人多了许多。比尔得意洋洋地说道:“怎么样?‘总统女士’,这回可是有三分之二的男人投你的票啦。”沸腾的场面突然静了下来,人们要看这个女孩还能说什么。

女孩露出了一丝与童稚不太相称的轻蔑的笑意:“他们不诚实,他们心里并不愿投我的票。”许多人目瞪口呆。然后是一片掌声,一片惊叹……

独立思考表现为凝神静思的学习行为,是我们良好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我们获取知识、寻求自我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其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

人年幼时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能依赖父母生存,父母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决定一切。随着慢慢地长大,人开始可以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世界,有了好奇心,总是疑问不断。可是,我们的不少家长都把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给遗忘了,或者说淡化了,所以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打了很大的折扣。

想当“总统”的女孩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她是经过详细周密的独立思考之后做出的回答。

独立思考是一个终生过程,不断犯错误改正错误的学习过程,思维紊乱、混沌无条理的过程,终生发展进步成熟的过程。独立思考有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不能和自己过不去,自己责备自己不划算,自己刁难自己没有必要,对他人的一切反应也不必过分在意。独立思考永远属于自己的世界,只要自我感觉好就行。这是完成人生过程的最好办法。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独立思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培养自己思维能力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只有独立思考,我们的思维能力才会有所提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思考并不是胡思乱想,一味地钻牛角尖,那样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多给自己提供一些机会去思考,去感觉,去发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思维的灵活敏捷

  

每个人都随身带着一台最精密、最昂贵的机器——大脑,不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是最大的浪费。思维好比一把剑,把它磨锋利了,就会无往不胜。

思维的灵活和敏捷,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保证。

日本有个聪明绝顶的小和尚一休,有一次,大将军足利义满把自己最喜爱的一只龙目茶碗暂时寄放在安国寺,没想到被一休不小心打碎了。就在这时,足利义满派人来取龙目茶碗。

大家顿时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茶碗已被一休打碎,拿什么去还呢?

一休道:“不必担心,我去见大将军,让我来应付他吧!”

一休对将军说;“有生命的东西到最后一定会死,对不对?”

足利义满回答:“是。”

一休又说道:“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最后都会破碎消失,是不是?”

足利义满回答:“是。”

一休接着说:“这种破碎消失,谁也无法阻止是不是?”

足利义满还是回答:“是。”

一休和尚听了足利义满的回答,露出一副很无辜的神情接着说:“义满大人,您最心爱的龙目茶碗破碎了,我们无法阻止,请您原谅。”足利义满已经连着回答了几个“是”字,所以他也知道此事不宜再严加追究了,一休和尚和外鉴法师便这样安然地渡过了这一难关。

一休的思维能力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会这种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涉及到工作,但是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启发——反应要快,思维要敏捷。

有一年,卡耐基先生需要聘请一位秘书,于是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广告登出后大约有300封求职信涌来,可以想见,他们的第一句话几乎是一样的:“我看到周日早报上的广告,我希望应征这个职位,我今年26岁……”

只有一位特别聪明,她并未谈到她所想争取的,她谈的只是卡耐基先生需要什么。她的信是这样写的:“敬启者:您所刊登的广告可能已引来两三百封求职信,而我相信您一定很忙碌,没有时间一一阅读。因此,您只需拨个电话……我很乐意过来帮忙整理信件,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我有15年的秘书经验……”

接下来她提到过去几位重要的上司。卡耐基先生一收到这封信,真的是欣喜若狂,立即打电话请她前来,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她早已被人抢走了。像她这样的人,真可说是前途似锦。

你觉得呢?想那位应聘的人,思维灵活敏捷,那么多的人应聘,如何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灵活的思维能力显然是很重要的。

多锻炼自己思维的灵敏性吧,要不我们会落后于人的。

要学会换位思维

  

儿时我们常做一种游戏,两腿叉开,头向下从两腿之间往后看过去,本来习以为常的乡间景色便有了新意,让人百玩不厌,常玩常新。

换位思维能力让我们永远充满活力与朝气。

当你劝说某人去做某件事时,开口前你不妨先问自己:“我怎样才能使他做这件事?”这样可以提醒我们,不要在匆忙之下去面对别人,最后导致多说无益,徒劳而无功。

这就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强的人一定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一个做大事的人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不能了解别人的人,不可能做成大事,即不可能由弱而强。这就需要我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如果一个人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不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得到什么、不想失去什么了吗?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我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别人,他所思所想、所喜所忌,都进入我们的视线中。在各种交往中,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对方的恶招。

一个美国人科恩一直记得这次他自称为“仅次于‘珍珠港事件’的失败”经历。下面是他亲口讲述:

二十年前,我受雇于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国际经营业务。我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管理位置。这个位置,用我的上司的话来形象地表达,就是:“嗨,科恩,我们俩可谓如胶似漆啊!”

在为大亨们取咖啡的时候,我接触到那些从海外回来的人,他们满肚子都充满异国情调的故事。有时,我在上班之前吃早饭时碰到他们,就问:“嗨,你去过什么地方?”

一个人就说:“啊,刚从新加坡回来。我在那里拼凑了这笔900万美元的交易。”

然后,我又问另一个人:“你呢?”

他说:“哦,阿布扎比。”其实我连阿布扎比在哪儿都不知道。

出于礼貌,他们会问:“你去过什么地方?”

我能说什么呢?好吧,我去过动物园……水族馆——而且,我盼望去植物园。我没什么可谈的。因为年轻人需要“战争故事”,所以我每个星期五都到老板那里去。

我一次又一次地恳求他:“给我一些时间,给我一次机会,派我到外国去,让我做成一笔交易。”我纠缠太久,他终于哼哼道:“好吧,科恩——我打算派你到东京去和日本人打交道。”

我高兴极了,兴奋之余,我告诫自己:“这是我的契机!幸运在向我召唤!我要打败日本人,然后向其他地方进军。”

一周以后,我已经在飞往东京的途中,去进行为期14天的谈判。我带上了所有收集到的有关日本人来思想和心理的书籍。我一直告诫自己:“我真的要做好。”

当飞机在东京着陆时,我是第一个小跑并带着满腔热情走下旋梯的人。在旋梯底部,两位日本绅士礼貌地鞠着躬等候我。我喜欢这样。

这两位日本人帮我过海关,陪同我上了一辆大型高级轿车。我舒舒服服地靠在轿车后排奢侈豪华的座位上,而他们则僵直地坐在两张折叠凳上。我豪爽地说:“你们为什么不和我一起坐呢?这里很宽敞。”

他们回答说:“哦,不用了——您是要人。您显然需要休息。”我也喜欢这样。

当大轿车行驶的时候,我的一位东道主问我:“顺便问一下,您懂这种语言吗?”我说:“你是指日语吗?”

他说:“对呀,这是我们祖国的语言。”

我说:“哦,不会。但是我希望学一些表达方式。我随身带了一本字典。”

他的同伴说:“您担心不能按时赶上您的返程飞机吗?(直到这时,我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安排这辆大轿车送你回机场。”

我暗自想:“考虑得多周到啊。”

我从衣袋里掏出返程机票,递给他们看,以便这辆大轿车知道什么时候来接我。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知道了我的最后期限,而我不知道他们的最后期限(话说回来,如果当时我能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一些问题,也就不会交那么高的学费了)。

他们没有立即开始与我谈生意,而是首先让我体验日本人的殷勤好客和日本文化。我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来参观这个国家,从皇宫一直看到京都神社。他们还让我到一个用英语讲授的禅宗研习班去研习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