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斋文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3:35:15

点击下载

作者:唐华生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跬步斋文丛

跬步斋文丛试读:

一、高等教育

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突破口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1]人力资本理论揭示通过教育可以形成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有效转化,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是比投资形成物质资本更为重要的经济投资道理,使人们越来深刻地认识到:人力资源质量的改进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要树立人才资源开发理念,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有效转化,必须努力办好包括地方高等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建设、科技提升和社会进步起着基础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树立人才资源开发理念,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措施。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资源与资本的概念,然后才能弄清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资源,是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源;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语),它必须体现出成本的投入及收益的获取(预期);人才,指有才识学问的人或德才兼备的人。人力资源是一个概括性的范畴,既包括没有经过任何教育而投入经济活动的自然人力资源,又包括能明确反映劳动力思想、文化、健康等基本素质程度的人力资本资源。劳动力素质特征也就是人力资本价值的标志,是凝固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人力资本是开发了的人才资源,是能够创造货币资本的最宝贵的财富。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总量可以是一个国家在法定年龄之内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全体劳动者,而人力资本总量则只是人力资源中全部教育和健康投资等费用的凝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虽然劳动力众多,但因其素质较低,其人力资本总量可能并不多;反之,虽然劳动力相对较少,但因其素质较高,则人力资本总量就相对较多。

其次,国运兴衰系于人力资本强弱,人力资本兴废取决于国力强弱。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博士通过对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的后进国家和地区追赶先行国的三个成功范例(美国对英国的追赶、日本对美国的追赶、以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对西欧国家的追赶)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追赶,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是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人力资本的追赶一般先于经济追赶;中国要最终实现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就必须优先实现教育发展和人力[2]资本积累上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这样的结论是切中时弊、振聋发聩的。

最后,要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在知识经济形态中,高技术产业迅速增长,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技术密集、智力密集的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上升,就业机会倾向于智力密集的群体,经济的分配也主要以对知识的占有量为基础。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因为如此,人才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成为一种比资金更重要的资本。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二、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是加快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有效途径

教育是产生新增人力资本的主要口径,人力资本积累同教育发展密切相关。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占有重要的位置,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要在21世纪前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含经济指标,而且包含文化指数,其基础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同时又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中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人力资源面临着严峻挑战。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认为,人力资源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数为8年,而世界许多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都超过了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4%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我国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偏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三是我国人[3]才状况不适应国际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高等教育必须在战略上进行调整,要在建设“国家队”(即重点建设好一批国家级重点大学)的同时,把高等教育发展的视点转向提高和建设“地方队”上来,即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应适当下移,走高等教育地方化的道路。

2.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著的《中国高等学校(2001年版)》统计,在大陆普通高等学校(1033所)中,4个直辖市拥有138所,28个省会城市拥有417所,占我国全日制高校总数的53.73%;在成人高校中,4个直辖市拥有121所,省会城市拥有337所,占我国成人高校[4]总数的64.06%。这说明,我国的高等学校主要集中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地级城市的高等教育(指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中心城市以下的地级市、州、盟所在地城市由不同办学主体主办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地级市290个,共有高等学校735所(其中普通高校478所,成人高校257所)。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两个特点:一是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高等学校的分布就越集中。在全日制高校中,地级城市高等学校在本省高校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河北省,占74.51%,最低的是青海省,仅有的7所高等学校,有6所在西宁,地级城市只有1所,仅占14.29%;成人高校中,地级城市高等学校在本省所占比例最高的也是河北省,占71.43%,最低的青海省仅有的两所成人高校全部设在省会城市,地方没有一所成人高校。二是高等学校过于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56.8%,人口占20.23%, GDP占14%,其地级城市所拥有的普通校数与成人高校数只占全国地级城市高校数的16%和15%。

3.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突破口

许多专家对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需求关系比较研究后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区域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尤其是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时,高等教育都有一个加速扩[5]张的特殊需求时期,以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快速转化。近几年来,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拉大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西部地区的“四大贡献”不无关系:一是“人才贡献”,即西部地区本就偏少的人才大量外流,其流向主要是东、中部地区;二是“资源贡献”,即西部地区丰饶的物产资源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和人才不得不以初加工或半成品的方式及低廉的价格向东、中部地区的大城市、大企业提供;三是“劳力贡献”,即西部农村打工群的南下、北上、东进,为东、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四是“财力贡献”,即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布局大多位于东、中部地区和中心城市,西部地区的莘莘学子不得不跋山涉水出外求学,同时也带走了数百亿的求学和生活资金,使本已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更是困难重重。西部地区要最终实现在经济上对东、中部地区的追赶,就必须优先实现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为实施中央提出“三大战略”(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提供大量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三、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遵循“跳出传统、更新观念、眼睛向下、明确定位、服务地方、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注重地方性、应用性、多科性、高教性的特点。具体说来,应采取如下对策:

1.正确认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不断争取完全的自主权

必须正确认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不能继续把目前仍然在实施的行政管理同必须发展的教育管理混淆起来,以行政管理代替教育管理,或以行政行为管理教育。教育与行政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范畴,政府的行政管理重在平衡和一致,学校的教育管理重在公平与个性。高校的内部管理虽然有行政一列,也有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行政管辖关系,但这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部分,这种行政管理不能代替高校更重要的教育管理。在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辖下的若干高校,其办学理念可以不同,教育管理的机制也可以有异。行政管理应该逐渐地由实际上的主位退于次位,政府的行政职能就是如何为学校服务,就是调动社会上的各种积极性因素办学或支持学校办好学,并与社会上的中介组织、专业协会一道通过评估的程序来督促高校的健康发展,以满足本地区公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不是不要计划,而是不能再受计划体制的束缚。一批部属全国重点高校由于教育部改革先行了一大步,获得了许多的自主权,计划体制的约束权相对少了许多。地方高校则不然,所以地方高校更要正确认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不断争取自己应有的自主权,才能较好地去做自己应做的事。而随着审批权逐渐回归到高校,完全的自主权也才能实现,教育的资源配置才可能通过市场由地区对地方高等教育的需求、地方高等教育的特色优势和地方高校的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合理分配,地方高校才有可能较好地解决影响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

2.加强学科建设,注重灵活性与特色性的结合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学科建设先进,学校就会出品牌专业,就会引进优秀的人才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会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就会有经费,就会有好的生源。高校学科建设犹如城市的高层建筑建设,是高校的标志、招牌和内涵的重心。但是,地方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受到种种困难的制约,从学科基础条件到梯队构成,从经费投入到项目的申报,比重点高校的学科建设难度大得多。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注重学科建设的灵活性与特色性相结合。

所谓灵活性,就是学科建设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实施。在实践中,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样的、常变的,不仅在教学培养人才的需求上是如此,而且在科研项目的合作和科研成果的需求上也是如此。地方高校在教学科研上,水平要向高处看,服务要向基层看,只要是社会需求,就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科研,或是创新自己的教学科研;有不少的应用性学科,本学年可以改变上一学年的教学内容,甚至改变专业设置;即使是基础性、理论性学科,也应该把更新的周期缩短,让学生学到更新的东西,让社会得到更新的科研成果。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是卖方市场,但是卖方市场并不等于一意孤行,要想提高自己的水平,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卖方还得多为买方着想。这样,灵活性才能表现在教学科研越来越多地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在教育市场渐趋完善的过程中更有其现实意义。

所谓特色性,不仅具有地方性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具有前瞻性、独创性的内涵,这是高等教育的超前使命和特性所决定的。没有前瞻性、独创性,地方性很可能就是低水平的满足和重复,与高等教育的[6]职责和发展目标不相符。福建台州被誉为中国的“小化工王国”,化工人才紧缺。台州学院立足发展与台州密切相关的特色、优势和紧缺专业,拓展应用型专业,重点发展化工工艺、医药化工等专业,从而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和效益,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横向支持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是当前地方高校的弱项。原因不仅在于地方高校科研力量较弱,难以像重点高校那样对企业有吸引力;而且也在于地方高校缺乏与企业合作的主动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可以在科研项目上,在如何解决企业的产品开发问题上进行,也可以在教学上,在如何培养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问题上进行。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将本校的500名教科人员的研究方向和资料印制成《专业科研优势与服务项目》和《50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分发给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将人才推向社会,从而争取到横向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科研水平,就是很好的范例。[7]

4.真正改变人才质量观念,推动教学合乎社会需求

人才质量如何,由人才质量标准来衡量。标准是人为的,是由特定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来的,所以人才的质量标准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具有不同的时空性。我们目前统一提出的人才观是“四有”,提倡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我们培养人才标准的大原则。高等教育在这种大原则指导下,应提出自己的具体目标来实现这个大目标,而且高等教育中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高校还应该有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且便于操作,体现特色。当前,有一句很有吸引力的口号——“为了帮你找到满意的工作”,很有意思。这句口号如果作为培养人才的目标似乎太具体、太现实、太实惠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对教育解释的合理性及其包含的人才质量的丰富内容。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具体的,求职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与社会对求职者的满意度是相辅相成的。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需求绝不只是一种工具;大学生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必须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全面发展自己。高等教育自身专业的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实施,是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动机的。动机的实现,靠的是高等教育的最主要产品——培养的学生来实现,这种实现用最普通的话语来解释就是让受教育者在社会上获得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只有当受教育者在社会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即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时,高等教育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体现,才真正满足了人民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高校的期待。为了实现“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个具体的目标,学校必须在合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也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也就是“四有”的公民。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毕业生质量的确存在着下滑的问题。但是在提高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不能用过去的眼光和标准来制约今天的发展,不能以国家重点高校的水平与质量来要求地方高校。这里不是说今天的水平和标准可以降低,而是要用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用地方高校办学的目标和理念来认识新的教学水平和毕业生质量。地方高等教育、地方高校应该在大原则的指导下提出自己的具体标准来,向受教育者和社会宣布自己的具体目标,同时认认真真去根据自己的目标实施教学,去接受社会的挑选,接受市场的考验。一些地方高校提出了“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8]学生有特长,社会有市场”的办学理念,这是值得肯定的。

5.加强国内与国际合作,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国内高校的合作,是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或尽可能合理配置一部分教育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地方高校要主动与国家重点高校合作,还要在地方高校之间进行积极的合作。应该说,地方高校之间的合作成功率和平均利益率更高。地方高校的合作,主要是优势互补、力量互助、资源共享、共获成果。科研和教学都可以跨校合作。教学方面的跨校听课、互认学分,应尽快实施,不仅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条件,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地方高校的市场竞争就能随之得[9]到提高。地方高等教育一定要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进入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当前,国外高校已对中国国内教育市场长驱直入,国内重点高校以其科研和教学优势在国内国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它们已获得了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中很大的份额和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一部分份额。地方高校的竞争力较弱,但是不能因此而不采取主动的行动。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合作互动的办法获得,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与国内高校合作的形式获得这种合力,也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的形式获得竞争的合力。有了这种合力,不仅可以在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还可以把这种竞争力引向国外高等教育市场,去分得国际教育市场的份额。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1999-06-16(1).

[2] 胡鞍钢,熊义志.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本变迁[J].教育研究,2003(4).

[3] 尹鸿祝,吕 诺.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解读中国教育发展目标 [N].中国教育报,2002-12-19(1).

[4] 国家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文兴吾.科学地认识人才强省战略中的两个转变(化)[J].四川政报,2003(12).

[7] 唐华生.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对策

[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5).

[8] 唐华生.达州市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和可行性研究[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9] 唐华生.试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4).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对策

当今世界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生产要素,而不再主要依靠劳动力密集型和粗放型生产。所以,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创新。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教育作为知识和人力资源的生产部门,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知识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为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起连续数年扩大招生,进入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时期。高教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矛盾又不容我们忽视。一、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劳动主体智能化,即广大劳动者是具备一定知识容量和科学创造精神及智力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主要依靠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大众化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小是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高等教育规模都已具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根据2000年的统计,人口只有我国五分之一的美国有大学3500所;我们的邻国印度有10亿人口,有综合大学200多所,高等院校6000多所,研究院2000多所。相比之下,我国有13亿人口,大学只有1034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已经获得了可观的发展,招生规模大幅度增长,但离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盼还有一段距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群众的消费结构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这种转变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物质消费在全部消费中的比重下降,精神消费上升,教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相对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还远不能满足日益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

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根据大学适龄人口(18~22岁)的入学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阶段,其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或大众阶段,入学率为15%~50%;普及或普及化阶[1]段,入学率为50%以上。我国大学的毛入学率,1978年为1.4%, 1998年为4%;我国受过高等教育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仅为2%,还达不到世界低收入国家2.7%的平均值。这与当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求,以及我国在世界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院校入学率要达到适龄青年的15%,加快了我国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迈进的步伐。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11%。由此可见,《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已凸显出来的矛盾(一)教育内部的资源约束与教育外部的需求扩张之间的矛盾

需求压迫资源的现象是当前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十分突出的矛盾。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国90%的家长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而在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1%;到2005年,将会大大超过原定的2010年达到15%的目标。在高校急剧扩张的情况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内部的资源约束却十分明显地凸现出来:一是人力资源的约束,二是物质资源的约束,三是投入严重不足的约束,尤以后者为关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制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投入的经费不足。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投入方面的“三个增长”立了法,然而至今为止,“三个增长”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八五”期间一直下降。本届政府上任后,制止了下降趋势,逐年缓慢回升,2000年恢复到2.87%,但仍未恢复到1992年的2.99%,距4%尚有一定距离;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跟不上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8年中有5年前者低于后者。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8年中有6年下降,已经有两年低于15%。2000年有15个省市下降,包括天津、江苏、浙江这些发达省市。教育财政拨款近年来虽有较大增长,但增加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解决教师工资。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生均公用经费增长缓慢,且地区间差距巨大;以2000年为例,全国高等院校生均公用经费平均为2921.23元,低于[2]此限的有16个省市。不少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连日常开支都不够,更谈不上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添置图书仪器和修缮房屋等。(二)高校逐年连续扩招与教育质量保证之间的矛盾

经过几年连续扩招,高校在校生规模有了很大发展,规模效益有了很大提高,满足了一部分家长送子女上大学的愿望。但是,规模的急剧扩展给高等学校办学造成巨大的压力,特定的环境使得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的矛盾凸现出来。2002年3月12~27日,中国教育与科研网主页上刊登了一则高校教学质量调查问卷,共有12 398人参与调查,结果近八成学生对目前的教学质量不满意。

从高等教育的特定功能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提供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三大传统基本功能。在进入大众化之后,高等教育还要承担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新使命。具体地说,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使他们能够融合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要通过学习不断适应当前与未来社会所需的课程,使他们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和能力”,并且“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空间”;其次,是“通过研究,创造和传播知识”;最后,高等教育应当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的功能与道德作用,高校师生“在尊重道德规范和科学知识的严肃性的同时,应当能够完全独立与负责地发挥其基本职能,对伦理、文化、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行使一种智慧权威。这是一种社会所需要的权威,它有助于社会思考、理解与行动。”[3]高等教育在这种功能增加的过程中,质量标准也在发生着时代的变化:精英时代的高等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接班人;而大众化高等教育,除了传统的任务外,还要培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并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此观之,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变化只有满足经济发展和变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效益的实现。反之,如果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供需不对路,那么即使这些人才个体质量是好的,水平是高的,教育效益也不能实现,甚至会出现人才过剩和人才短缺的双重现象。(三)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的人才供给与市场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校扩招才实施几年,但近年来社会上已产生一种人才供需矛盾的“过量教育”现象:一方面,一些企业、单位求贤若渴,纷纷打出了“高薪诚聘”、“优厚待遇”的纳才广告;另一方面,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曾有专家预测:多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平稳状态的形势将“好景不再”。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供给规模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今年是145万,2003年将是212万,2004年毕业生将超过250万人。从另一个角度看,2002年我国经济一般预期将保持平稳增长,因此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将不会出现较大增长。尽管有许多人预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会增加,但是目前看来这种迹象还不明显。相反,由于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加大,某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企业会受到较大冲击,因此从短期看毕业生就业形势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依赖性将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也将对毕业生的专业结构提出更高要求,毕业生就业形势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不平衡有可能会扩大。(四)社会对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与人才结构之间的矛盾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将对人才的选择权更多地交给了企业、行业和社会。在国际化、行业化、市场化的背景下,用人单位纷纷把目光盯住了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的复合型人才。除了不同学历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之外,不同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上也存在显著差别。以2001年为例,截至6月中旬,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约为90%,专科毕业生达到62%;而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约为75%,专科毕业生为40%左右。中央部委院校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分化: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89%,其中本科生达到92%,专科毕业生达到62%,双学位毕业生达到95%;其他中央部门(单位)所属高校的毕业生为[4]64%,双学位毕业生达到84%。这说明,市场需求继续向名牌大学集中,不同类型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差距不断扩大。三、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对策(一)打破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教育模式多样化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发展教育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多,但教育属于更注重社会效益的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的事业。广泛筹集教育经费是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普遍做法。以当今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为例,像哈佛大学这样世界闻名的大学每年自筹的经费数额高达数亿美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基础薄弱,制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投入的经费不足,在短期内仅仅依靠政府增加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来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供不应求的矛盾是困难的。为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我们必须以政府与民间的成本分担机制构建为主题,将市场机制合理导入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高等教育投资机制,打破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大力发展民办公助的高等院校和鼓励兴办民办高校。事实证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得益于多样化的办学体制,其中私立高等教育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美国,私立学校系统十分发达,既满足了规模扩张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在日本,大众化起步相对晚于西方国家,它主要也是靠私立高等教育系统完成了大众化的进程。(二)推进教育技术的跨越和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低成本扩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又将是教育技术、手段、内容等革新的时代,教育与社会将更加紧密结合,教育将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的素质。在这样的时代里,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网络系统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必将引发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教育如何迎接现代化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挑战,如何及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6年提出的“教育技术规划”指出:到2000年,信息高速公路要连到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一个图书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中受到教育。我国教育部也指出,面临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分三个层次推进信息化教育:一是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与运用;二是组织学校上网,利用网上资源;三是开办远程教育,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不断满足社会终身教育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推进教育技术的跨越和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降低教育成本,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低成本扩张。(三)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三年扩招使多数高校的规模迅速扩大,最早直属教育部的30余所重点院校的在校生都达到了1.5万人以上,其中一些超过两万人的学校甚至把“将在校生增加到3万人”列入自己的“十五”发展规划。是否是规模越大越好?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创始人马丁·特罗认为,在精英、大众、普及这三种高教系统中,典型的学校模式在规模和特点上各有不同:精英型大学一般是两千寄宿生的小社会,如果超此规模,学校将被分成若干像牛津大学学院那样的分校;大众型大学的标志是综合性,就一所大学而言,此综合非包揽大学各层次教育的综合,而是由三四万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寄宿与走读相结合的“大学城”;普及型大学的规模不受限制,人们聚集起来只是为了教或学,其大多数学生很少去校园,相互也没有什么联系。但看我们的扩招却使许多重点院校兼备了以上三种类型大学的所有特征。除一些重点院校走与地方政府共建的道路,出现了一种类似美国州立大学发展模式的趋势外,许多重点院校不惜花大量精力与一般院校争抢生源,预科、专科、专升本、函授、网络学院等哪个都舍不得放弃。难怪有专家感叹,这一切只能使我们未来产生卓然超群的一流大学的梦想更加遥远。其实,研究型(精英型)大学总是少数,绝大多数学校应该追求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立足培养社会需求量最多的应用型人才。国家应有多样化的质量标准,高校扩招后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支持和扶持力量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多层次、多途径的。一方面,我们要在办好国立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同时,加快发展周期短、实用性和社区性强的高等职业教育,采取更为宽松、更为灵活的政策,积极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以培养数以亿计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加入WTO以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迟发展效应将会更加突出。这种迟发展效应从正面来看,简言之,是西部地区可学习借鉴的视野更为广阔,可借助的力量来源会更多。但从负面效应看,西部地区有可能遇到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追赶效应。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高等院校规模的数学级数发展,往往是后进地区的几何级数目标——一方面西部地区要追赶先进发达地区已达到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努力适应其目前发展速度。二是容易形成畸形的教育结构。西部地区如不根据资源配置、人才需求、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的特点,盲目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往往会引发急进的倾向,求规模而轻质量,重速度而轻效益,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这种教育冒进的发展还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致使人才结构不合理,就业压力增大,教育催进的大众期望值上升引起部分民众对现状的不满等。因此,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宋厚淳.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与教育资源问题的若干思考[J].南开教育论丛,2001(4).

[2] 王 浒.从数字看投入不够花 [N].光明日报,2002-03-08.

[3]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4] 桑锦龙.2002,大学生就业“有点难”[N].人民政协报,2002-05-23.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地方高校的“位”与“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改革和大发展,实现了建设高等教育大国的目标,现已进入大提高阶段,即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着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阶段。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高等教育大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认识并履行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准确定位:地方高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历史使命

根据《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在校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在校学[1]生总数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向学习型社会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是谋划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管理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进而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的核心竞争力,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认识,党和国家在研究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进程,学习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分析国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特别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使我国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平台上。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2]使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系统为之奋斗的目标。而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各方面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每所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不可否认,重点院校尤其是“211”、“985”工程学校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高水平研究以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起着先导和引领作用。而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样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级市都建有至少一所地方高校,其学校总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服务面向之宽,是重点高校完全不可比拟的。从这一意义来看,地方高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更多的是起到基础和支撑的作用。因而,地方高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绝对不能妄自菲薄,目光短浅,而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化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认识,明确自身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地位、作用及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努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新的贡献。二、有“位”有“为”:地方高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功能发挥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对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来说,深化认识固然重要,但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找准自身功能发挥的渠道和途径。唯有如此,地方高校才能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应有的最大贡献。结合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优势,我们认为,其功能发挥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置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这是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对我国高等[3]教育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既需要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的职业性、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各高等院校要按照社会多元化的不同需求,根据院校的不同类型、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出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因而,地方高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调研、准确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如教师教育、农林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教育、社会文化建设等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优势,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深挖内部潜力,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创新人才等,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这不仅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实现,也是地方高校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贡献的主要途径。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虽然,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标准和特征等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和界定,但在相关论述中,都无一例外地将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而科学研究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历来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也正是检验和评价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的重要指标。从这一意义来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宏伟目标内在地要求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对地方高校来说,由于其学科平台、专业水平、人才队伍、实验设备、资金来源等方面与重点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水平应用研究方面难以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因而其提升科研水平的出发点主要应立足于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与“智囊团”,成为所在区域内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这不仅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理论、新技术,同时,科研成果的转化,还能使地方高校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进一步拓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是要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内涵,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本身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调动各个方面力量参与其中。具体来说,除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市场的合法介入、高等学校的自觉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这是因为,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支持。换言之,如果高等教育的发展离开了社会环境的支持与配合,那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无异于“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事实上,自19世纪中叶,“威斯康星思想”产生以后,作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职能,已越来越成为高等院校获取社会支持和关注力度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在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以创新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的自觉意识,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利用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与区域社会形成的特殊的地缘关系、人缘关系和情感关系,加强同地方各个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到区域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去,增强对区域社会的情感与联系,为地方经济社会[4]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此,定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公众信任度,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品牌,从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三、以“为”促“位”:地方高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发展思路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既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指明了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地方高校理应以此为契机,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以期能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是要树立积极的发展理念。地方高校既没有重点院校的办学实力、资金保障和文化底蕴,又不具有方兴未艾的民办高校的活力,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生源萎缩等困境,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处于相对劣势。在此情况下,唯有发展才能凝聚人心,唯有发展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唯有发展才能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唯有发展才能最大化实现师生员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唯有发展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在发展问题上任何等、靠、要、拖的思想和做法,只能失去发展良机,最终走入困境。因此,地方高校要想进一步拓展学校的生存空间,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首先就必须树立积极的发展理念,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主题,更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突出发展重点,凝聚发展力量,协调各方利益,闯出一条使学校走上办学效益好、教学质量高、人才培养对路、教育结构合理和资源更加优化的新路子。

二是要选择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在高等教育个性彰显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特色高校已成为一种共识。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顾自身的实际和特点,盲目向重点大学看齐,贪大、求全、攀高、喜新、尚名、逐利等弊端,其结果是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造成了办学模式趋同、缺乏个性、适应性差、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有[5]的甚至陷入了发展危机。面对“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就应选择和确立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在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以及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发展手段等方面有新的思考、新的谋划、新的举措,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这不仅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地方高校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三是要构建和谐的发展机制。制度和机制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任何一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都必须依赖于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因而,地方高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还应着力构建和谐的发展机制,以保障学校的各项事业能够按照预定的发展规划向前推进。具体来说,一是要坚决破除各种思想障碍和制度障碍,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着力构建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二是要在处理好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影响学校发展的诸要素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着力构建和谐发展的调节机制;三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监督和规范作用的监督方式,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学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监督评价体系,着力构建和谐发展的监督机制;四是要围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这一核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6]展质量等做出科学的评价和判断,着力构建和谐发展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N].光明日报,2009-07-18(1).

[2] 孟兆怀,唐华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J].孝感学院学报,2009(1): 104-107.

[3] 都昌满.发展高等工程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1): 44-46.

[4] 唐华生,叶怀凡.和谐社会进程中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J].龙岩学院学报,2009(3): 111-116.

[5] 唐华生.基于生存和发展模式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创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2): 275-279.

[6] 叶怀凡.地方高校和谐发展的理性选择[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4):94-96.

试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一、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压力

所谓的地方高等教育,是指依托地方高校而实施的主要以满足本地区高等教育需求的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国的地方高等教育在近10年的时间里,尤其是在过去连续4年的扩招中,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扩招任务的90%以上是由占全国高校总数80%的地方高校完成的。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升,社会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逐步得到缓解,教育资源的配置突破过去几十年由国家计划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始走向了市场。

但是,正如其他的领域或产业一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的各类、各层、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各类、各层的高等教育属于结构性问题,本文暂不论及;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首先表现在包括教育部在内的中央部属院校与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所属院校之间的不平衡。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自1952年起,全国范围进行的院系调整,不仅把全国的高等院校改为公立,而且形成由国家办学的单一办学体制。这种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完全行政化了的办学体制,而并非合乎教育自身规律的办学体制。当这种体制规定数百所各类、各层高校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管理之时,它体现的就不仅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还有行政级别管理的特征。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虽经几次调整,但调整都是局部性的,不同归属与不同利益在不同的行政权力管辖之下,难以有大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三年来,由于管理体制改革中教育部对一部分重点高校的倾斜性支持和地区经济水平对高校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得不平等和不平衡了。即使在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上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由于原有的高校行政归属和高等教育的计划体制特征未有根本改变,地方高校与中央部属高校之间的不平等和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高校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高校之间的不平等和不平衡不仅依然存在,而且难以打破;本应在平等条件下高校应有的竞争力,在数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中由于对行政的服从和对经济的依赖反而萎缩了许多。

从目前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看,这种不平等与不平衡造成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和科研队伍不稳定

不少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从地方高校流出,教学和科研出现滑坡。人才本应流动,才可以保持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我国长期形成的人事制度却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户口制、档案制、人员编制等使人才的合理流动变得十分艰难。当优秀人才的引进决定着高校的科研项目立项、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申报,因此也决定着高校的立足与发展之时,高校也就利用着不合理的人事制度对优秀人才进行违反人才发展规律的管理。在这种管理中,人才以牺牲自身的发展作为前提,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甚至是绝对的固定。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对人才迫切需要的高校以优裕的物质条件为手段,展开了引人注目的高校人才争夺战。这一时期,地方高校如果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作背景,则能引进一批教学与科研骨干。这一争夺战在世纪之交,由于国家对部分重点高校的倾斜性支持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的巨大支持,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不得不承受着大量优秀的教学与科研人才只出难进的窘境。由此而产生的悖论是,国家计划体制性的高等教育政策构建起了市场经济性的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在这种悖论中,既无计划性高等教育政策可享,又无市场经济性高等教育人才引进之力的地方高校困难重重,压力越来越大。

2.教学和科研经费捉襟见肘

虽说教育是一种可以透支的行业,但宽绰有余、借债度日、捉襟见肘毕竟是三种不同的现状并因此而导致不同的办学思路和不同结果。由国家投资、重点支持若干所争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的决策是对的,但由于我们在整个资源配置上主要还是计划性的,不仅国家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是计划性的,学生的招生数及其构成、学科点的建设、各层次学位点的设置,还有教职员工的职称评聘、教辅机构、行政机构、人事编制等,几乎都在各级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资源配置权并不在高校,尤其不在地方高校。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未能得到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教学和科研经费必然入不敷出,用起来捉襟见肘,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压力怎能不大?如果国家能把高等教育投入全包揽下来,投入和支出当然可以由政府来计划;而国家确实包揽不了,又提倡多渠道投资教育,那么教育资源的配置权和教育经费的投入、支出权就应该由高校自己来掌握,否则,多渠道投入就会因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而发生障碍。

3.学生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好的大学,当然应该招收到好的学生,一流的大学与一流的生源是相匹配的。国内一批名校,历史悠久,再加上国家的重点支持,教学科研力量雄厚,这几年在扩招工作中注意到了扩招可能会带来的教学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即利中之弊,故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做法,一直处于良性的发展态势,学生的质量与数量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矛盾,也没有多大的压力。地方高等教育则不然,特别是由于扩招后学生数量猛增,而教学科研经费远远跟不上扩招的需求,教学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教室和实验室,特别是合乎现代教学需要的教室和实验室;其他教学硬件设备,特别是一些必需的设备;还有学生生活设施,特别是在后勤服务一时难以实现社会化或社会化难以符合实际需求的高校的学生生活设施,都存在着较大的供与需的矛盾。因此,要保证既定的教学质量,特别是要保证像重点大学那样的教学质量,压力之大,是难以想象的。二、地方高等教育的自我定位与目标

地方高等教育的自我定位,首先必须突破教育的行政计划体制,突破服从行政依赖计划而谋求生存地位的观念,突破服从行政依赖计划而谋求发展途径的观念。不可否认,行政和计划都可以给地方高等教育带来若干利益,但那毕竟是眼前之利,非长远之利;是简单再生产之益,而非持续扩大再生产之益。当前地方高等教育需要积极地树立自主办学的思想,培养自己生存发展的竞争能力,以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发展的趋势。

1.地方高等教育的自我定位

地方高等教育应该积极地“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