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科学素养读本七年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23:46:04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生科学素养读本七年级

学生科学素养读本七年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学生科学素养读本七年级作者:本书编写组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01ISBN:9787553706108本书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周光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要保证我国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必须依靠科技与教育,就必须重视科学普及,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颁布,给我国新时期科普工作搭建了新的舞台,科普工作目标清晰、分工明确、措施更加有力,内涵日益拓展。在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到综合素质、精神修养的层面。

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科普工作在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公众的科学素养已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生存质量;对国家而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科普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广大中小学校要把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作为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探索符合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科普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科普图书仍然有其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阅读一本好的科普图书所带来的启迪和乐趣,有时让人终生难忘。同时,科普图书在表达作者观点和思想方面,也有着无法替代的功能。科普图书的策划和创作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劳动,这项工作的劳动价值绝不低于在科学研究方面发表论文。我们要重视科普图书的创作,更要重视推广科普图书。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科普图书的出版工作,他们一方面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科普图书,同时也注重出版原创的科普图书,鼓励国内的科学家积极投身科普创作。继出版《青鸟文丛》之后,又推出了《学生科学素养读本》。这套书立足国情,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着眼点,涵盖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突出社会热点科学问题,以通俗而又优美的图文反映科学上的最新发明发现,贯穿创新向上的科学态度,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很有现代气息和现实意义,也很有可读性。

相信这套书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秉持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希望能够做好这套科普读物的推广,并在再版时及时增添新的内容。2011年12月第一单元认识自我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大家已经是初中生了。虽然小学和初中之间,仅仅相隔了两个月,可是在心智上,大家一定都成熟了不少。作为一个新时期的中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在未来的生活中,将会取得更好的成就。而学习科学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你自己。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安排四个部分,“人从哪里来”“首先学会爱”“青春期的困惑”“自我表现与表现自我”,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阅读与理解,对自己有更充分的认识,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课人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的两面

人从哪里来?在这个科学高度发达、“进化论”已经成为真理的时代,“人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定论自然不必冒着宗教法庭的火刑柱的危险,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大谈特谈。相反,“飞天面条教”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却凸显了“上帝造人论”正处在被嘲弄的尴尬地位。

当我们抱着轻松的心态谈论进化论意义上的“人从哪里来”时,却在涉及另外一个生理意义的“人从哪里来”问题时抱着遮遮掩掩的态度。虽然这并没有宗教法庭的火刑柱那么可怕,但是总让人感到面红耳赤,难以启齿。在成年人遮遮掩掩的羞涩背后,反而引发了青少年朦胧的好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总能听说如“垃圾堆里捡来的”“胳肢窝里钻出来的”这种稀奇古怪的回答。

成年人作出这样敷衍的回答,无非是怀着难以启齿的隐忧。让人尴尬的是,这种过于低估少儿认知水平的幼稚答复,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也几乎没有真正相信的可能。

现在毕竟与封建时代不同了,所谓“男女授受不亲”那种偏执的“洁癖”只能把人变成《狂人日记》里的那个疯子。作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青少年应该对自己的身体有客观、科学的认识,所以“遮遮掩掩”的态度早就不合时宜。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种认识:人的身体是健康的、干净的。人的生育机能是大自然赋予的权利,是天赐的妙物。过去那种让人一眼就看穿的掩饰态度,只能给人一种“自己的身体=邪恶”的印象,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我们的身体有什么邪恶的呢?如果连自己的身体也不爱,那又怎么去爱别人呢?所以,要学会爱别人,首先要爱自己。要学会爱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作为正处在青春期、准备向成人过渡的初中生而言,了解自己应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犹如种子的生殖细胞

相信大家都注意过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现象。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也并不是说一声“变”就凭空蹦出来的。人类也同样经历过类似于“种子”的形态。

女性的生殖腺叫做“卵巢”,这里犹如一座小花园,不停地生长出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小东西——卵子。卵子通常每个月成熟1枚,在成熟之后,就会进入到输卵管中,等待着变成小宝宝的那一刻。

在卵子变为人的关键时刻,必须有自己的另一半的协助才能成为可能。她的另一半就是爸爸身体里的生殖细胞——精子。一枚精子正在进入卵子中

在显微镜下观看,精子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活像一只只蝌蚪。它们也确实像蝌蚪那么活泼伶俐,当它们进入女性的身体后,就像蝌蚪那样勇敢地向前游。在成千上万的小兄弟们争先恐后地赛跑之后,得胜者将首先和卵子“见面”,与卵子融合成为一体,成为1枚受精卵。这枚受精卵就是人类的“种子”。虽然它只有针尖那么大,但在9个多月后却会长成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宝宝来,这不得不说是大自然的神奇。争先恐后的精子兄弟们卵子和精子分别携带了一半爸爸妈妈的DNA,也就是遗传物质。当它们结合在一起之后,两半DNA就会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它们既然携带着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由它们制造出来的孩子就必须照着父母的样子成长,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宝宝们都既像爸爸,又像妈妈。温暖的摇篮——子宫

当人类针尖大的“种子”——受精卵形成之后,就开始了漫漫成长之路。1个受精细胞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4个再变成8个……“种子”越长越大,它得寻找自己生长的“摇篮”了,这就是妈妈身体里养育宝宝的地方——子宫。

子宫是一个温暖的、营养丰富的地方,“种子”非常喜欢这里。它在这里扎下了根,开始慢慢成长。

人类在生长发育中复制了千万年漫长的进化史的过程。最初几周的胎儿像鱼一样长有鳃,小宝宝们看起来和鱼或者其他动物的胚胎非常相像。而他们的尾巴要到2个多月的时候才会慢慢消失,直到5个月的时候,胎儿的身上还覆盖着绒毛。

当然,在出生之前,小宝宝们将会走完整个“进化”的过程,鳃消失,尾巴消失,绒毛也消失,变成白白胖胖、圆滚滚的可爱小婴儿来。

下面这幅图显示出不同的动物在胚胎发育中的对比图。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所有动物在胚胎的最初阶段是多么地相似。不同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珍惜我们的生命

现在,经过从一粒“种子”——受精卵开始,到逐渐长成一个可爱的婴儿为止,时间已经过去了9个多月,不过,习惯上,我们称为“十月怀胎”。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这样的过程中走过的。在还是胎儿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躲在黑乎乎的“屋子”——子宫里,紧张而恐惧地从微微透出光亮的“洞口”——阴道,好奇地向外面的世界张望。可是,我们如此害怕外面那个陌生的世界,我们如此享受妈妈身体里温暖而亲切的“海洋”,因此,对于外面的世界,只是不停地幻想,却没有冲出去的勇气。终于,9个多月过去了,我们被医生礼貌地“请”出来。突然从一个熟悉的、温暖的地方,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如此害怕,我们不知道除了哭,还能做些什么。

然而,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竞赛的优胜者。想想看最初的精子和卵子。一个女性一生中所排出的卵子有400多枚。现在一个妈妈都只生一个小宝宝,也就意味着有99.75%的卵子都默默地死去,它们变成人的概率只有可怜的0.25%。而对于精子而言,这个概率更是低得可怕,一个男性一次产出的精子数量多达1亿条。这样它们变成人的概率只有亿万分之一。

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次亿万名选手参加的竞赛中的优胜者,第一名。

想到这一点,更应该知道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执笔 林枫竹)第二课首先学会爱什么是爱?

说起“爱”,每个人都不陌生。可是,真要给这个词下定义,又很困难。可能是因为,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每个人在生活经验中所体会到的独特感受。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是不同的,所以,也不容易定义。

可是,一种普遍的情感,总有一些共性。爱,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爱,是真心对待一个生命或一个物体的时候,产生的强烈感情。爱有很多种,比如:对法律和组织的爱、对食物的爱、对金钱的爱、对权力的爱、对名誉的爱、对自己的爱、对他人的爱,等等。

爱和喜欢不一样。喜欢的对象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但是当失去时,自己也能够泰然处之。而当喜欢达到一定的强度,甚至升华为爱的时候,所得到的就不只有快乐,而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责任,甚至还有痛苦和无奈。

爱,代表着愿意为他人无条件地付出而不求回报,就像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一样。爱是无私的奉献与给予,不管是在物质、感情,还是行动上。无私的父母之爱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是最无私的,是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无怨无悔的,那就一定是父母的爱。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无私的爱。

当大家还是一个小小的胎儿的时候,每天蜷缩在母亲的子宫里,所需要的养分、空气和水,都是通过母亲来获得的。这个时候,孩子和母亲,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呼吸、共命运。

母亲怀胎十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虽然在这之后,在生物意义上,我们独立了,可是,这一辈子,母亲永远都把孩子看做她生命的一部分。

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出了母爱的真谛。

想学习如何去爱,就要首先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孝顺”就是要以顺为先,不要和父母顶嘴、吵架,不要让他们伤心,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心平气和地解释。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做一个让父母感到骄傲的人。父母最想看到的并不是我们能有多高的成就,而是我们能有一个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

就像这个故事中体现的: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是啊,挖土豆的儿子同样是母亲的自豪。神秘的男女之爱

在种种的“爱”中,最让人感动和向往的,是爱情,是男女之爱。爱情是人与人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的情感。爱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

喜欢一个人,是抱着一种轻松的心态,每当看到他(她)的时候,就很快乐。但爱,却很沉重。一旦说出了口,就变成了一种誓言、一种承诺。“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短短的八个字里却包含多少的风风雨雨。“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便是爱了。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吧,看见某个人的时候,突然觉得心里好像照进了阳光,暖暖的,很贴心。在这以后,经常会追逐他(她)的身影,希望走进他(她)的生活。尤其是在中学时代,这是一种微妙的情愫,很美好、很温馨。

因为爱情,男女走到了一起,他们结婚、生子。因为爱情,人类得以一代又一代地繁衍下去。也正是因为爸爸妈妈的爱情,才有了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爸爸和妈妈爱情的结晶。早恋是一把双刃剑

爱情是美好的,期待爱情也是正常的。可是,在青少年学生的老师和家长那儿,恋爱是不被允许的,甚至说十恶不赦也不为过了。可是,对爱情的追求并不是粗暴的喝止就能阻挡的。

如果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某个人时,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喜欢上某个人,并不像洪水猛兽那样可怕。在我们这个年纪,所谓的喜欢,也不过是在生活中给自己找到一个“偶像”。在班里,学习好又擅长交际、风趣幽默的男生,往往是众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而活泼可爱、开朗乐观的女孩也会成为很多男生喜欢的对象。这是大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很正常的。

相当的一部分同学,能够把这份喜欢转化成自己努力上进的动力。比如:喜欢的他(她)很聪明,有很丰富的历史知识,自己就要多读些书,培养两个人都聊得来的话题;喜欢的他(她)成绩很好,自己就要努力学习,跟对方共同进步。

但是,也有很多人要么因为早恋而不能自拔,要么因为单相思而精神恍惚,不知如何把握双方的关系,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实在是一种不小的伤害。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大家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课外活动上,比如参加运动,和朋友出去旅行,把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或者是扩展自己的阅读视野,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中找到自己新的兴趣点。

当然,我们应该知道,在初中生这个年龄段,谈爱情还太早了,我们没有足够成熟的心智来应对爱情所带来的责任。我们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为未来积攒更多的能量,等到自己有足够宽阔的“肩膀”时,再来扛起爱情和生活的责任。

成熟的苹果又大又甜,但在它们成长的时候却是那样的青涩。经历了等待的过程,才能享受到更多的甜美。(执笔 林枫竹)第三课青春期的困惑人体的变化真奇妙

生命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从一个小小的婴儿逐渐成长,变成青年、中年乃至老年,不亲眼目睹,确实很难相信。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青春期是一个异常关键的阶段。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些从未有过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我们将要长大成人,让人既兴奋又困惑。

青春期到底指的是哪一段时期呢?

一般来说,女孩子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

在生理上,首先开始的是身体迅速生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产生显著变化。下面这个图表就记录了一般人的变化过程:女生——要健康,不要疾病

女生在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身体上会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月经初潮。可能第一次看到自己身体里流出这么多的血,许多女生会惊慌失措。其实,这是女性成熟的重要标志。成年以后,女性每个月会排出一枚卵细胞,在这一过程中,这就形成了月经。

月经的周期一般为28~30天,每次来潮的经期为3~7天。少女的卵巢功能尚不健全,故刚开始月经可能不规律。随着身体渐渐发育成熟,就能建立起正常的月经周期。

少女月经期,大脑兴奋性降低,全身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劳,也容易受凉感冒,或患其他病症。所以,少女在月经期注意以下几方面保健:(1)保持外阴清洁。经常用干净的温水冲洗外阴,避免经血结痂。不能用洗脚巾和洗脚盆洗外阴,内衣和袜子要分开洗。(2)保持乐观和稳定的情绪。在月经期间,少女往往易怒或抑郁。保持心情舒畅,可以减轻月经期的不适感觉,也能防止月经失调。(3)加强营养。月经期间要多吃蛋类、瘦肉、豆制品、蔬菜、水果,同时还要多喝开水。男生——要阳光,不要阴霾

当男生进入青春期后,身体上的变化会让自己越来越有大人的感觉。身材猛地“蹿”了起来,手臂上轻轻一使劲就有硬邦邦的腱子肉,日渐低沉的声音刚好用来玩“劳勃狄尼洛的深沉”,嘴唇上刚钻出的胡须虽然还柔软,但好歹也有点男子汉的味道了。

在这种让人有无限憧憬的成长体验的背后,虽然不像女生那样每个月都有几天痛苦,却也有男生自己的难言之隐。

也许某一天清晨,你会被内裤上冰凉的液体弄醒。别担心,这不是重温幼年时尿床的噩梦,那白白的液体也不是脏东西。这是表示你成熟的标志——精液。恭喜你长大了!这就是第一课中提到的孕育小宝宝的关键物,里面含有成千上万个蝌蚪状的“小兄弟”。

不必担心老人那些像“一滴精十滴血”那样耸人听闻的迷信之言。假如它们真的是什么人体精华的话,或许可以熬药煮汤喝。不过可惜的是,精液中除了精子和极少数的蛋白质、葡萄糖外,绝大多数成分都是水。损失这一点点东西对健康毫无损害。更重要的顺其自然,爱怎样就怎样,不必有负罪感。

好了,你不再是孩子了,用阳光的心态迎接自己的男子汉时代吧!长大成人的心理困惑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抑郁,总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劲呢?你是不是经常焦虑,总感到坐立不安、心情烦躁呢?你是不是人际关系敏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自己呢?你会不会经常为没必要的事情担心呢?你会不会总有逆反心理,常常想发脾气,摔东西,大喊大叫,爱抬杠,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呢?

这些,都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多与父母和老师同学沟通。虽然,大家都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不喜欢听到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唠叨。但是,他们毕竟经历了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懂得比我们更多的道理,多听听他们的建议,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有了矛盾,不要和他们赌气、冷战,要多与他们沟通。有时候,虽然父母要维护自己的权威,但是,如果我们能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是会尊重我们的。相处中最大的障碍是,双方都不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只会让隔膜越来越深。

其次,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团结和信任。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运动中体会身心的愉快,还要加强自我调节,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宣泄,学会幽默。

如果觉得自己不能战胜某些心理问题,就要进行适当的心理咨询。向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学校里一般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全国还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电话:96111),可以向那些老师寻求帮助。如何进行异性交往?青春期,会对异性产生很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很自然的。可是,如何与异性交往呢?这使很多人为之困惑。男女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智力水平和学习效率。异性之间交往的过程中,男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中找到安慰,女生可以在男生粗犷、热烈的情感影响下消除愁苦与疑惑。

如果只与同性交往,我们的心理发展往往会变得狭隘,不能丰富我们的性格。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和弥补,可以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

但是,与异性的交往,可能会陷入早恋的阴影,或是流言蜚语的漩涡之中,这些无疑会造成伤害。那么,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呢?

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了解更多的异性,才能学会辨别,避免认识的偏激。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我们十分需要的。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把握交往的心理距离,避免过于亲密引起的心绪波动,这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只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性别,思无邪,交往时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青春期的困惑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地度过。(执笔 林枫竹)第四课自我表现与表现自我表现的重要性

自我表现,是一种能力,有自我表现力的人,知道怎样显示、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在人群中能更突出。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试问,一个人,如果不会争取机会表现自己,那谁能够了解你呢?又怎么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呢?敢于自我表现,是现代社会人才竞争中必要的心理素质。

人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建构自己,就是对自己人生的设计、塑造和培养;另一个是表现自己,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别人,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承认。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一个群体中,能最先得到众人认可的,往往是那些懂得如何表现自我的人,学会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别人,就很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容易找到自信,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因此,拥有自我表现的能力,并学会表现自我,这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能力,需要一个很长的培养过程,因此,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就要开始培养自我表现的能力,学会表现自己。对表现的误解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给国人带来巨大骄傲的同时,也是前行路上的沉重包袱。

中国人一直崇尚低调做人,认为在人前表现自己就是在炫耀,是没有涵养、不谦虚的表现。中国历来都有重行轻言的传统,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甚至以不善表达为荣,以能言善辩为耻。巧舌如簧、巧言令色、言过其实、口蜜腹剑、花言巧语、信口雌黄、煮烂的鸭头——只剩一张嘴,等等,这些词都是这种观念的体现。

然而,人生就像一出话剧,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做观众,从没登台演出过,那他的人生是否也有缺憾呢?积极地表现自我,不只是单纯地向他人展示自己,还是把自己表现给自己,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人生要精彩,需要积极主动的自我表现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想买个橱柜,找到一位名气很大的中国木匠,问:“听说你的手艺很好?”中国木匠回答道:“哪里,哪里,和别人相比差多了,实在拿不出手。”那人一听愣了,便转身去找了个美国木匠。美国木匠不停地夸耀自己手艺好,于是那人最终向美国木匠买了橱柜。数天后,当他再次经过中国木匠的小店,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橱柜比美国木匠做的要好得多!他非常不解,为什么中国木匠要说自己手艺不好?

谦虚谨慎是很好的品质,可是过分地谦虚就会白白错失很多机会。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从自己做起,让这种习惯慢慢改变,让中国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克服羞怯,勇于表现

性格内向的王明在班上一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好像老师和同学永远都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他自己也很苦恼,很想在大家面前,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可是,又没有勇气。

相信和王明有相同烦恼的人也不少,那么,性格内向的人应该怎么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勇敢地表现自己呢?

首先,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寻找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找到自信心,这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就会一点点地增加自信,找到表现自我的勇气。

王明不善言辞,可是喜欢体育,而且跑步的耐力特别好。在四月份召开的校运动会3000米长跑的比赛中,他发挥出色,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全班同学为他的成功而欢呼。他很高兴,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忽视的人了。相信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慢慢地开朗起来。

其次,要多和别人交流,创造当众说话的机会,多参加可以锻炼表达能力的课外活动,像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在不懈努力之后,大家就能够克服害羞,找到自信,获得成功。态度真诚,善于表现

张敏是班里的班长,她活泼开朗,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别强烈。因此学校里一有什么活动,她就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场合都抢着发言。班里许多同学都觉得她是“爱出风头”“表现欲强”,渐渐地疏远了她。她很苦恼:难道勇于表现自我是一种错误吗?

这涉及表现自我的另一个方面,也是一个问题:自我表现的时候,并不是越张扬越好,表现要适度,否则就适得其反。

其实,表现自我绝对不是错,很多同学就是因为“谦虚过度”而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但是,光是“敢于表现”是不够的,还需要“善于表现”。

要根据实际情况,得体、恰当地把自己展现给他人。尤其重要的是,不要让人感觉自己的表现欲过强。如果大家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表现,那么他就认为你没什么本事,反而会轻瞧了你。

比如,有个人在名片上印了一个“副处长”的官职,他又在这“副处长”之后还加了一括号,里面写着“本处没有正处长”。其本意是突出这个“官”的价值,结果却起了相反的效果:别人都认为他太“官迷心窍”了。

所以,在表现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表现而表现,表现一定要是自然、大方、真诚的。

张敏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之下,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她在学习和工作中,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虽然还是喜欢表现自我,可是,同学们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排斥她了,而她也变得越来越快乐了。

自我表现力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其他能力得到展示的基础。

同学们,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自我表现力,学会恰当地表现自我,在未来的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执笔 林枫竹)结束语

在阅读了以上内容之后,下面以一个小故事作为本章的结尾。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有一天,他得知一个狂妄自负的青年——尤苏戴莫斯,雄心勃勃,想要在将来竞选城邦的领袖。苏格拉底很担心他能否胜任,为了教育他,苏格拉底就把他找来谈了一次话。

苏格拉底对他说:“一个希望当领袖的人必须有治国齐家的本领,但是一个非正义的人会掌握这种才能吗?”

——“当然不能。”

——“那什么叫做非正义的行为呢?”

——“虚伪、欺骗、奴役、偷窃,等等,都是非正义的。”

于是,苏格拉底用具体事例一一驳斥:“作战时,潜入敌方军营偷窃作战图是非正义行为吗?为防止绝望中的朋友自杀,把他藏在枕头下的刀偷走,难道不应该吗?生病的儿子不肯吃药,父亲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使儿子恢复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是什么呢?”

一连串的问题,使青年如坠云雾之中。

接着,苏格拉底指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正义和美德的方法,因为这是任何才能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

苏格拉底说,什么样的知识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呢?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要从区分好与坏、是与非这些理念入手。“善”并不是外在强加的东西,而是合乎人的灵魂的东西,是人天性中的自然追求。

每个人身上都藏着自然界和世界的秘密,通过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人都是把自身当做标本,来审视和反思,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第二单元从口开始

健康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钱财、荣誉等无非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唯有健康才是和我们伴随一生的好伙伴。

而且,如果没有健康的话,有再多的东西也都无福消受,这岂不很可惜?

近年来,国内的青少年中小胖子越来越多,高血压、糖尿病这些老年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这就是我们不太注意饮食习惯的缘故。而媒体上屡屡爆出可怕的食品丑闻,如纸包子、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等,一次又一次触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我们在指责不法商贩的同时,也要规避这样的风险。所以健康必须从饮食开始!

怎么吃得好,怎么吃得健康,这也是一门科学。让我们来学一学怎么保护自己的健康吧!第五课人体发动机的“石油”——饮食饮食是最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小小的绿豆,同学们都熟悉,还可能会喝些绿豆粥,夏天炎热的时候最喜欢痛饮一碗冰镇绿豆汤。但是,如果突然有个“专家”告诉你,多吃绿豆,可以把很多病给吃没了,你相信么?

喜欢看新闻的同学就会知道,这就是2010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奇闻”。北京某位伪中医养生专家,在媒体上公然宣称多吃绿豆,可以“把许多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不少观众信以为真,纷纷前去抢购绿豆,一时绿豆价格飙涨,不少人笑称“豆”你玩。结果可想而知,吃绿豆非但没能把病给吃没了,还因为吃了太多绿豆,喝了太多绿豆汤,把自己吃出泻肚,吃进了医院!说到吃,同学们会想到很多话题。多种多样的美味零食,各种风味的小吃,世界各国的特色饮食,法国大餐、日本料理、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还有我国风格各具的特色大菜系,其中我们苏中苏北地区的淮扬菜与苏南地区的苏帮菜就非常出名。我们的父辈、爷爷辈,也许还会说到他们童年或少年时期食品紧张四处找食物吃的故事。上面提到的绿豆事件,就是饮食众多话题中的一个不和谐的小闹剧。吃到底有多重要?

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的不再是“吃不吃得饱”的问题。到底该吃些什么,吃什么最营养,吃什么最健康,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重心。

到底该吃些什么?这个问题之前对你,也许根本不是个问题。在家里或者学校,妈妈或者食堂都准备好饭菜,只要自己张开嘴巴吃下去好了。平时自己吃什么,多数还是自己的舌头做主,喜欢吃什么就吃呗!去快餐店要份鸡腿,再来份汉堡,真是美味,还有必要为吃什么而烦恼么?

当然有必要。虽然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并没有某些“专家”宣扬的那么邪乎,但是,从现代健康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饮食与健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你的膳食结构是否均衡,一个民族的饮食结构是否科学,对于个人健康,以及整个民族兴盛都有直接影响。讲到这里,你是不是还觉得吃什么不是个问题?三大营养素——我们都需要

在了解该吃些什么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到底有哪些营养成分。简单地说,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所含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这些都是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另外,有些食三大营养素物中也含有不利于健康的成分,如胆固醇。“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向人体这部机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种营养素。

相信有些同学会有这样的经历,早餐吃的少了,上午第二节课时肚子就咕咕叫了。这是由于自己吃的食物太少,三大营养物质摄取不够,体内热能不足,使血糖降低,这时往往产生饥饿感,自觉手足无力,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我们同学正处于成长期,身体需要的能量比较多,如果经常这样,还会影响身体发育。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虽然都可以向身体供能,但其实他们的“性格”各异。碳水化合物是个急性子“大力士”,我们身体大部分能量是由食物中的它来提供的。

脂肪则是能量“储存器”,当我们身体摄入能量过多,就会变成脂肪储存下来,这时我们就会变得壮实甚至变胖,而当我们能量摄入不足,脂肪被消耗,我们就变瘦了。

蛋白质是身体的“修补工”,对于我们成长期的青少年意义尤其重要,身体成长发育必须要蛋白质的帮忙,身体细胞修复也有蛋白质的身影。只有当摄入的食物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不足,才会动用蛋白质来供能。

可能你会这么想,既然蛋白质这么好,那我每天只吃含蛋白质最多的食物吧!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你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足,蛋白质就被分解用于向身体供能,就没有发挥到它“修补工”的作用。此外,蛋白质在体内无法储存,过多摄入最后还是会变成糖类和脂肪,白白浪费了这么多蛋白质!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食物中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均衡。根据我们东方人的饮食习惯,是以稻谷类荤素适量的食谱为主,这样三大营养素的搭配比较合理。如果我们有同学爱吃各种各样的西式快餐,那要小心了,食物中有过多的脂肪,可别把自己吃成个“小胖子”。别忘了还有许多小帮手

酸酸的维生素C片,有些同学也许吃过。实际上维生素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比如维生素A对我们的视力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就如它的名字一样,维生素是维持我们生命运转的一种微量元素。家长可能经常对你说,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实际上就是帮助你补充维生素。维生素家族

至于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它的作用就像身体的清道夫。膳食纤维不易消化,在体内可以帮助肠胃消化,吸收食物中各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还能帮助把体内的胆固醇与血压调节到最佳水平,可谓益处多多!

你有没有吃过钙片?也许父母还会帮你买些营养剂补锌。其实,这些都是食物可以提供给人体吸收的矿物质。没有这些物质,我们的成长发育新陈代谢都会受影响。但我们人体对这些矿物质需求量非常微小,如果摄入火柴头大小剂量的矿物质,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还是会很困惑:我知道食物中各种组成成分,可我还是不知道我该吃什么。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在你的食品单中,要多些高蛋白质、脂肪糖类中等、维生素丰富、矿物质适量的食物。

具体地说,就是要把你食物中爱吃的汉堡、油炸食品剔除出去,少吃些膨化零食。把家长和学校为你们科学地调配的每一顿正餐吃好。你们要注意的是:荤食与素食均衡,不偏食,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这样,你的身体这部发动机就会正常运转。

知道了吃什么,是不是还想知道怎么吃?一日三餐到底怎么搭配?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饮食习惯?请去读本单元第八课《健康的保护神——饮食习惯》吧!(执笔 戴剑)第六课食品的内衣——添加剂可怕的添加剂VS无辜的添加剂

说到食品添加剂,同学们可能还有些陌生,但实际上它们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

你平常所吃的各种各样的零食,比如常吃的奶片,看一看产品上面的说明成分,你就会看到里面所含有的食品添加剂:酪蛋白酸钠、三聚磷酸钠、磷酸氢二钾、双硬脂酸甘油酯、二氧化硅、食用香精等一大堆不熟悉的化学名词,虽然你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你依然津津有味地吃下奶片,也把这些食品添加剂一同吃进了肚子。

虽然吃得有滋有味,但你心里会不会有这么一丝担心:这些莫名奇妙的添加剂到底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吃下去会不会不安全?

在具体说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之前,先看几个小例子。还记得毒奶粉事件么?2008年,媒体曝光一批不法奶农为了提高鲜奶的质量指标,向原奶中添加大量三聚氰胺,导致一大批婴幼儿在饮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后,小小年纪患上肾结石,生命垂危。鲜嫩的蘑菇估计不少同学都爱吃,但就在这白白嫩嫩的蘑菇里,2010年北京一位小学生却检测出蘑菇里荧光增白剂超标,长期食用会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虽然对于这一检测结果还有不同看法,但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否的问题,再一次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说到这里,你心里可能会犯嘀咕:这么可怕,那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物还能不能吃了呢?

其实,食品添加剂并没有你想的这么可怕。换个角度想想,当你家里炒菜的时候,在菜里面加一点盐,让菜肴有点味道,放点糖让菜的颜色更鲜亮,或者加点酱油把菜肴变得更香,向菜里放的盐、糖、酱油,也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食品添加剂。比如食盐的学名就叫氯化钠,也是一种化学物质。为什么要加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其实由来已久,它不仅有人工合成的,还有一些是天然的。比如我们常见的生姜、胡萝卜,很早就有人把里面的颜色榨取出来,当做食品外衣,涂在食品上,使食物更加诱人。

随着现代食品行业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产品经过检测后,被少量添加到食品中,这些就是所说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产生的目的,其实和盐、糖、酱油这些调味品有相似的地方,如改善食品的品质,让食品的色、香、味更加完美。当然,食品添加剂还有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便于食品的保鲜与储存。

根据生活常识,食物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它鲜美的味道,还会腐烂变质无法食用。但是,如果在食品中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食物可以摆放较长时间也不影响食用。这就等于为食物加上一层保护罩,可以抵挡外界对食物的腐化。

食品不加任何添加剂,食用后不一定健康,甚至可能因为摆放时间过长变质,使你食物中毒。食品添加剂与食品,有点像防晒霜与皮肤的关系。不涂防晒霜,你的皮肤在大夏天很容易被紫外线晒伤,没有食品添加剂,食品也会更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害。

这样看来,食品添加剂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功臣”。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够放心购买商店里的各种食物,享受到食品的鲜美滋味。

目前,食品添加剂家族发展越来越壮大,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单从功能上说,食品添加剂就有好多种: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起云剂,等等。

在每一大类的食品添加剂里,又有不同的产品,既有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也有人工合成的产品。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天然的食品添加剂一定安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一定危险。“小功臣”怎么会变成大恶魔

稍微关注下新闻的同学都知道,现在由于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明明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小功臣”,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人人都想避而远之的“恶魔”了呢?其实,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品种与使用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对于一些对人体有危害的食品添加剂,更是被拉入“黑名单”严禁使用。

但是,有些违法食品生产商,为了让食品看上去更诱人,更有卖相,从而牟取利润,非法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你不是想要馒头更白一些么,就“多放”一些增白剂吧;想让奶茶更加香甜,“多放”些香精吧;想让食品保存的时间更长,“多放”些防腐剂吧。就像防晒霜,你一个劲往脸上涂,可能防晒效果会好一些,但不小心可能你的皮肤也会过敏,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还有,明明应该添加的是“起云剂”,为了降低成本,就改添加廉价的“塑化剂”。用不该添加的对人体有毒的化学物质代替食品添加剂,怎么能不毒害我们的身体?

就这样,“身世清白”的食品添加剂,就因为这些不法生产商而蒙上骂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样知道什么是安全的食品,而不是被过量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呢?

首先,在购买食品前,如果有包装,可以先看一看食品成分、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与保质期,虽然有很多名词看不懂,但要大致知道这些食品是什么做的?从哪里来?有没有过期?其次,要仔细看看食品外观有没有可疑之处,是不是看上去颜色特别鲜艳,味道特别诱人。如果是,那就要瞪大眼睛,很有可能就是过量使用了食品添加剂。

当然,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单靠我们消费者个人肯定解决不好。但相信随着各项法律的完善,行政执法力度的加强,媒体更多的关注,以及消费者和市场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绿色、安全的食品市场。(执笔 戴剑)第七课随影随行的“沉重”——肥胖怎么会有这么胖的人!

你知道世界上最胖的人体重是多少吗?560千克!没错,这个数字一点也没错,这样的重量相当于10多个中学生体重之和!这位墨西哥的超级大胖哥,曼努埃尔·乌里韦,就因为自己“震撼”的体重而让自己的名字进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

当然,这位成名的胖哥,却也因为自己的体重,没有能享受到名人所拥有的风光。因为这过分的体重,他的每次起身都会非常困难,需要家人照料喂食与擦洗身体。甚至因为这恼人的体重,他五年都不曾迈出家门,而五年后第一次尝试出门,还需要铲车拖车这样的大型交通设备来帮忙。虽然出行的效果很“轰动”,但只是这么一次小小的出门,却使他疲乏不堪。肥胖到这种程度,也许非常极端。但肥胖给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却一点也不夸张。日本的相扑选手,你也许见过他们的照片,他们肥硕的体型是不是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相扑手的平均寿命只有57岁,而日本男子的平均寿命是81.7岁!

你也许听说过糖尿病这个词,而与这个词经常一起出现的多数是肥胖。因为肥胖的背后,多数是不良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上面提到的这位大胖哥,在少年时期就比平常人胖了不少,但他并未在意,反而饮食不加节制,生活缺乏规律,于是20岁左右身体就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胖起来了!这才给他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苦恼,甚至危及他的生命。

对于处在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肥胖更有可能成为你成长过程中挥之不去的噩梦。肥胖,不仅会让你动作迟缓笨拙,还会让你感觉疲倦与困乏。在体育课上,很难看到你小小少年的矫健身姿,只能留给大家一个“沉重”的背影。在人际交往中,“猪八戒”“小胖墩”这样的绰号也会让你觉得难以接受。更糟糕的是,肥胖还会影响你的青春期发育,你的身体成长和智力提高会因为肥胖而打折扣。怎么才算肥胖呢?

说到这,你是不是有点紧张?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你的身边也许看不到这样的大胖哥,但是不是也有不少小胖子呢?说不定你也是其中一位。坐下时摸一摸自己的小肚子,哎,怎么好像多了一个“游泳圈”?是不是自己也成为一个小胖子了?测一测体重,看着指针晃来晃去,是不是感觉自己的心也随着指针晃来晃去?

不要着急,先不要过早的为自己的体重或者肚子上的小“游泳圈”感到焦虑。首先,我们得知道,肥胖到底是什么?

肥胖其实是个相对概念,当你的体重明显超过同龄的其他人,或者同一身高的同学中,你的体重大大超过别人,再或者当你坐下甚至站着时,都能看到自己肚子上的“游泳圈”或者挺起来的“将军肚”,你就得注意,是不是自己太胖了?

判定自己到底胖不胖,也有一些较科学的标准。初中生属于青少年,就有一套计算7~16周岁青少年标准体重的公式。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标准体重(千克)=你的年龄×2+8,比如王小明今年13岁,那么这个年龄的标准体重就是34千克。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可能身高比较高,或者发育得比较快,这样的标准体重或许有些不适用。

这个标准体重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在超过标准体重20%以内都可以算正常体重,比如王小明的实际体重是40千克,也是正常体重。但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当体重超过这个标准体重20%以上30%以下,就说明你有些轻微肥胖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40%以上50%以下,属于中度肥胖;而超过50%以上,就说明你已经较肥胖了。如果你实在不放心,还可以在体检时仔细参照一下标准体重表,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身高找到标准体重,然后做个比对。

如果你的体重属于正常体重之类,那说明你过去养成了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请继续保持。如果你的体重在目前超了“一些”,也不要自卑与担心,只要自己能给自己提几个要求,很快,你的体重就会恢复正常。天啊,我要告别肥胖!

那么,恢复正常体重,告别“游泳圈”到底怎么做呢?现在各种媒体都很发达,电视上报纸上各种减肥产品广告层出不穷,产品效果好像也很诱人。但请记住,克服肥胖的不二法门就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

你是不是很爱吃香甜可口的蛋糕?还有漂亮美味的冰激凌?还有其他各种各样有滋味的零食?但是,当你在享受这些美味的时候,它们可能就会让你吃成一个“小胖墩”。就像你的书包,当你不停地往里面放书本而又不定期清理的话,书包就会被书本胀大。你所喜爱的食物里有很多热量,它会给你提供能量,当你摄取许多热量,身体并没有把它用出去,它们就会变成脂肪,慢慢地就会把你的身体胀大!

而运动可以帮你消耗掉热量,这样就可以避免身体摄入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当书包里的书本太多,就要从书包里取出一部分书。每天看看自己的餐桌,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挑食,看看所吃的食物是不是有很多油脂,是不是吃了许多高热量的食物,有没有经常跑跑步,做做操。

所以,如果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重,就要“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吃一些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就一定可以拥有一个矫健漂亮的身姿。最后还要告诉你,前面提到的那位大胖哥,已经通过努力,减去了一大半的体重。健康食品小贴士:苹果、黄瓜、苦瓜、鸡蛋、牛奶、玉米、西红柿。还有好多哦,自己找找吧!(执笔 戴剑)第八课健康的保护神——饮食习惯

怎么保证身体健康呢?这个相信大家都有心得,随便找一个同学都可以说出好多自己的心得体会来,比如锻炼身体、经常体检,等等。

但是,最直接的一种保护我们的健康的方式就是饮食习惯。要知道,饮食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只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造就良好的体魄。前面讲了那么多饮食的基本原理。现在,我们终于要讲到该怎么吃了。

我们已经知道了饮食中的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三大营养素之外的各种“小帮手”。这些营养素给我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能量和微量元素。那么这些营养素在我们一天的饮食中该如何搭配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我们的一日三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