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全鉴(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1:37:52

点击下载

作者:许慎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说文解字全鉴(珍藏版)

说文解字全鉴(珍藏版)试读:

前言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汉字起源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主要是指汉民族使用汉字的历史以及有文字记载的汉民族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

承载着中华五千余年的文明史,独特的方块汉字,在人类文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有着无穷的魅力。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400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

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没有一种文字能够像汉字这样历尽沧桑,青春永驻。古埃及5000年前的圣书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但不幸的是它后来消亡了,文字中所记载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地埋藏在历史长河中。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也是至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但在公元330年后,它也消亡了。历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还有玛雅文、波罗米文等。唯独汉字,不但久盛不衰,独矗世界文字之林,而且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影响也越来越大。

汉字字形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其中甲骨文、大篆、小篆三种字体可以合称为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基本字体。汉字发展至今,楷书和行书在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而存在了。《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作者许慎,字叔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时人谓之“五经无双许叔重”。此书成书于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二年(公元121年),历时21年才告完成。全书共收录汉字九千多个,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书”学说,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本书以《说文解字》为依托,将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按其义项特征做了系统的归类整理,参照原典对其进行系统的剖析、分解。为了让看似枯燥的文字学研究变得易懂、耐读,本书不仅通过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等演变中字体的呈现,直观地向读者展示汉字诞生、演化的过程,还设计了“汉字趣谈”板块,在权威论证的前提下挖掘出很多新颖有趣的汉字知识、历史掌故,力求做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趣味阅读中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以及具体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书平装本自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和喜爱。为满足大家的收藏、馈赠需要,现特以精装形式推出,敬请品鉴。解译者2017年3月第一篇与人体有关的汉字人【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zhòu)文(大篆)。像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汉字趣谈】“人”字的甲骨文像侧面站立着的人形,头在上面,手臂向左下方伸展,身子在中间,身子以下是腿。“人”字的金文、小篆字形基本上与甲骨文差不多,只是小篆的腰部弯曲更大一些。

人是世间万物中最神奇的生命体,这样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古人心中。《尚书·周书·泰誓上》中说:“惟人万物之灵。”《孝经》中引孔子的话说:“天地之生,人为贵。”而“人”的古义被解释为:会弯腰劳作的动物;今义则被解释为: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又能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的生命体。

由于人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所以“人”字又引申为人的品性,比如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挺不错的”“唐太宗知人善任”等。“人”字在作为一个独立汉字存在的同时,它还是一个部首字,并且凡由“人”字所组成的字,基本上都与人有关,如“从”、“仆”、“伐”、“休”、“伏”等。

需要指出的是,“人”字和“大”字在造字之初的意思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字形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人”字从字形上看像是侧面站立的并拢手脚的人形,“大”字则是正面站立伸展着四肢的人形。后来,“大”字被借用作“大小”的“大”,而“人”则专门用来表示“人类”、“人口”、“男人”、“女人”等。口【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属皆从口。【汉字趣谈】“口”是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人的嘴巴。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句子,其中的“口”指的就是嘴巴。“口”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形体都像一个人开口笑着的样子。人们肯定要问:嘴既然可张可闭,那为什么古人要画一个张开的嘴呢?闭着的嘴巴不是更简单吗?其实,这是由嘴的功能所决定的。我们都知道,嘴的功能是说话和吃饭,而说话和吃饭时,嘴是必须张开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口”字。“口”字的意思有很多。首先,它是人们用来说话和进饮食的器官,并且一个人只有一张口,所以引申为人口,后来便以“口”来作为“人”字的代名词。《管子·海王》中说“十口之家,十人食盐。”又如“三口之家”和“养家糊口”都是这个意思。同时,“口”字也被用来做人的量词,几个人可以说成是“几口人”。

另外,由“口”字的本意中引申出了很多其他意思,如孔穴及容器内外相通的地方,这样的词组有“井口”、“瓶口”。也可泛指出入的通道、关卡,如“窗口”、“路口”、“门口”等。还可引申指开裂的地方,如“伤口”、“疮口”。“口”作为部首时,大都与嘴或方形物有关。如“吃”、“叫”、“中”、“司”等。舌【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干亦声。凡舌之属皆从舌。【汉字趣谈】“舌”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的形体,整体像嘴里伸出舌头来的样子:下面是嘴巴,上面像伸出来的舌头的形状,伸得长长的,当中还有个桠杈,而每个人的舌头当中确实有条线。“舌”的本义就是指人的舌头。《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是生非。”其中的“鼓舌”,就是搬弄口舌,表示用花言巧语蛊惑别人,含有贬义。

舌,在口中,其作用有三种:一是帮助说话,二是辨别味道,三是接触东西。所以“舌”往往跟表示这三种功能的字有关。“口舌之争”、“舌灿莲花”都是表示言辞说话的成语;舌字旁加“甘”为“甜”字,是一种味道,如“香甜”;而“舔”,则指用舌头接触东西,如“舔盘子”。跟舌头相似的东西也用舌,如:鸭舌帽、火舌等。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常常会见到“金铃木舌”这个词语,如:《书·胤征》“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孔传:“木铎,金铃木舌。”这里的“木舌”是指装在铃铎内的锤。

在《国语·周语》中有“舌人”一词,有人将这个词误认为是善于说话的人。其实,“舌人”是指古代的翻译官,正如韦昭注《国语》所说:“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耳【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耳,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汉字趣谈】“耳”是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耳朵。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耳”在字形上都很像是耳朵的形状,演变到了隶书,就不太像了。成语“耳闻目睹”、“耳聪目明”、“忠言逆耳”等词语中的“耳”字,都指的是耳朵。

我们都知道,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名词“耳”当作动词用的时候就表示听、闻之义,如我们常说的“耳生”,意思是听着生疏。在古典作品中,我们也常会见到“耳顺”这个词,如庾信写的《伯母李氏墓志铭》中有这样的句子:“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这个“耳顺”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个典故。《论语·为政》篇有“六十而耳顺”的话。这是说:人到了六十岁,不管听到什么话,都能辨别真伪、分清是非。所以后世人就把“耳顺”作为“六十岁”的代称。所谓“年逾耳顺”,就是年过六十的意思。这跟“年过花甲”的意思完全一样。“耳”也引申指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我们平时所常见的“木耳”、“银耳”。同时,又因为耳朵是长在我们脑袋的左右两侧,所以“耳”字又特指事物两边的位置。如:“耳房”,指正房两边的小房间;“耳门”,指大门两侧的小门。

在很多古代文献当中,“耳”又借作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已”的意思。唐人柳宗元所写的《黔之驴》中有过这样的描写:从没见过驴的老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不过靠近驴后发现它也只会用蹄子踢踹,老虎很高兴,“计之曰:技止此耳!”“耳”作为语气助词有时则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相当于“了”、“啊”。

在汉字中,凡由“耳”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耳朵”有关,如“取”、“聆”、“聋”、“闻”、“耷”等字。心【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凡心之属皆从心。【汉字趣谈】“心”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的形体中,像人和动物的心脏形状,其上面的左右短斜可以看作是心脏上的血管或心脏内的瓣膜。从金文到小篆,“心”的字形逐渐有了变化,开始慢慢地接近现在的“心”字的写法。“心”的本义就是指心脏。古人以为心是人的感情与思维器官,故引申为头脑、思想。《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沿袭到现在,还常听到“用心好好想一想”的说法,所以“心”的引申义是思想、意念,如“心地善良”、“工于心计、“用心良苦”、“海枯石烂不变心”,等等。现代社会中,人的不向外流露的思想感情被称为“内心世界”;而研究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认识过程的科学,则被称作“心理学”。

由于心脏的位置位于身体的中部,所以又引申指事物的中心、中央位置。如“圆心、核心、球心、江心、街心花园”等,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诗句。

在《西游记》的第一回中写道:“美猴王为参访仙道,来到一座山前,问樵夫哪有神仙。樵夫说:‘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其中的“灵台”、“方寸”都是“心”的别称,“斜月三星”说的是一弯斜月的上方点缀着三颗星星,这正是“心”字的象形。实际上樵夫的回答是说佛法仙道就在人心之中,即心是佛。“心”是个部首字,凡由“心”组成的字大都与心有关。如“想”、“愁”、“念”等。目【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目,人眼。象形。重童子也。凡目之属皆从目。【汉字趣谈】“目”是个象形字,是根据人的眼睛形状创造、演变而来的。其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是一只眼睛的样子,周围是眼眶,两旁是眼角,中间是眼珠。“目”的本义就是人的眼睛。如《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解释为: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得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得清楚。《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美丽时说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个“目”字就是眼睛的意思。另外,成语“目中无人”、“历历在目”,使用的都是“目”字的本义。

人用眼睛可以看东西,因此古人就用“目”表示看的意思。如“一目了然”是说,看一下就已经很清楚了,“耳濡目染”的意思是因经常听到和看见而受到影响。

由于眼睛都有眼眶,人们就把有些带框的孔状物称为“目”。战国大哲学家韩非说过这样的名言:“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意思是:善于张网的人是去牵引渔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牵曳每个网孔。东汉学者郑玄也说过类似的话:“举一纲,而万目张。”意思是说:把渔网的纲一提,所有的网眼都撑开了。由此看来,能使我们事半功倍的办法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为了让眼睛看得更加清楚,我们常常把原来没有顺序的事物整理出来,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排列,所以“目”也表示条目的意思,如字典的“条目”,书本里的“目录”“书目”以及演出时的“剧目”等。

我们眺望远方,眼睛所能观察的范围虽然很广也很远,但是要想真正到达所能看到的那个地方,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行,所以人们把为之努力想要到达的地方称为“目的地”,把想要达到的标准称为“目标”。手【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手,拳也。象形。凡手之属皆从手。【汉字趣谈】“手”是个象形字。从字形上看,它就像五指伸开的手掌形。“手”的本义就是手掌,《诗经·邶风》中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名句,意思是: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偕老。这是“手”的基本义项,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现在我们常常说的手表、手套、手心、手语、手掌、手指、手推车、手到擒来、手到病除、手忙脚乱、情同手足等词语,用的都是“手”的本义。

我们常常用“一手遮天”来形容仗势弄权,欺上瞒下。这个成语源自唐代曹邺《读李斯传》:“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李斯本是楚国上蔡人,后来辗转到了秦国,他通过劝说秦王,用金钱收买了六国的诸侯大臣,收买不了的,就派人将其刺杀,以此来离间六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派兵攻打。二十多年后,秦王终于统一了天下。李斯又上书说:“天下会大乱,是因为有各种学说流派,人听进去了,心里就会想别的。现在天下统一了,请制订完备的法令,请将诸子百家的书全部毁掉,天下就太平了。”秦始皇照办了。晚唐诗人曹邺说:“用欺骗挑拨来获取国家利益是不对的,用法律来限制人民的思想是自取灭亡。一个人的手要掩住天下人的眼睛,这怎么可能呢!”“手”的具体定义应该是腕以下能拿东西能做事的部分,是名词。可是后来又引申为手的各种动作,如拿、持、写等,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意思就是说:曹子拿着宝剑而跟着他。成语“人手一册”意思是每人手里都拿一册,“手无寸铁”意思是手里没有拿一件武器,“手令”是亲手签发的命令,“手谕”是皇帝亲手写的命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当中,和“手”有关的词组有很多,有些词的含义稍不注意就会搞错。比如“手谈”一词,不能理解为盲人的“手语”、“指语”,而是指“下围棋”。还有“手刺”,不是手上扎了一根刺,而是指古代下级官员要去拜见高官,自己亲手写的介绍自己身份的名帖。

由于“手”是人的主要劳动器官,所以“手”也用来指擅长某种技能或做某种事的人。歌手是以唱歌为主要工作的人,神枪手是打枪特别准的人,劳动能手是劳动出色的人。足【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属皆从足。【汉字趣谈】“足”是个象形字,其本义为人的下肢(膝盖以下),又专指踝骨以下部分,俗称脚。《诗经·大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思是: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这里用的就是“足”的基本义项,几千年没有变,足迹、手足、插足、足不出户、捷足先登、手舞足蹈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由于“足”在人体中发挥着支撑重量的作用,而动物的爪子和所有带腿的器物也起支撑该物重量的作用,所以古人就把动物的爪子和带腿器物的腿也称为“足”,如“画蛇添足”、“三足鼎立”等。“足”的另一常用义是充实、完备、足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意思是:那时我们的力气尚且足够进去,火把足够照明之用。《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载:“仲尼谓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意思是孔子认为子产在这次会盟中的表现足以做国家的基石了。这个义项也已经沿用了几千年,现在,足够、足见、足可、足以、富足、足智多谋、金无足赤、不一而足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另外,由足够这个义项又可引申为值得。如《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这里的“足”就是值得的意思,类似的词组还有“不足为奇”、“不足挂齿”、“微不足道”等。自【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属皆从自。【汉字趣谈】“自”是个象形字。从甲骨文的形体来看,像人的鼻子的形状,上面那短短的一竖是鼻梁,两边弯弯的曲线勾勒出鼻子的轮廓,中间是鼻纹,两旁是鼻翼,下面是鼻孔,真是活灵活现。

其实,“自”的本义为鼻子。古人常用手指自己的鼻子来表达“我”的概念。人的面部最突出的部位是鼻子,所以手指鼻子称自己也就不奇怪了。由此引申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表示自己。如杜甫《饮中八仙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孟子·离娄上》中有“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的记载,意思是“说话不合礼仪的人,不能和他议论问题。”这是“自”的基本义项,一直沿用至今。现在常说的自我、自身、自豪、自信、自暴自弃、自吹自擂、自给自足、自高自大、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等词语中的“自”字,都是指自己。

因为古人信奉一切从自己做起,所以“自”字除了表示“自己”之外,又常被用作介词,表示从(由此开始)的意思。如:自始至终、自古以来、自此、自小、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有一个成语叫“夜郎自大”,用来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是说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后来到了夜郎国,夜郎国君也问了使者同样的问题。这是因为当时道路不通,那些小国家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自”是个部首字。凡由“自”组成的字,大都与鼻子或鼻子的功能有关。如“臭”、“息”等字。另外,“自”字还有自然、当然的意思。如:“公道自在人心”。页【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页,头也。从,从儿。古文,首如此。凡页之属皆从页。【汉字趣谈】“页”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像是一个侧身跪坐的人形,这个人的特点是头很大,身体却很小,以此来突出“头部”。“页”字下面的部分,是为了突出“头”是人身的一部分特意加的陪衬。“页”的本义其实就是头。“页”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页”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页”字的本义“头”有关,如“首”、“须”、“颊”、“颈”、“额”、“颧”等字。

由于“页”字的本义后来被“首”字代替,“页”字的常用义变成了“书的一面”。一般指两面印刷的书籍、杂志、资料等印刷品的一张纸的一面,如:一本三百页的书;也指书籍、杂志、报纸、信件或类似物件的一张纸,如:撕下其中的一页。而【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颊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凡而之属皆从而。【汉字趣谈】“而”字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而”字形状差不多,像一个人脸上拖下一束长的胡须,并且小篆的形体基本上与金文相同。隶书变楷书后写作“而”。

古代男子的胡须都很长,这跟当时的审美观念有关。在古代,拥有一束飘逸的胡须是一个男子魅力的象征,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和《水浒传》中的朱仝,都有“美髯公”的称号。当然,这也许跟当时的剃须工具有关,没有今天锋利的剃须刀,长长的胡须是不易刮掉的。“而”字的本义为颊毛,即男人的胡子。如戴震注《周礼》:“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其大意是:颊侧向上长的毛称为“之”,向下垂的称为“而”。“而”字的本义在古书中用得很少,如今根本就不用了。“而”字借用为连词,有“和”“及”“才”“就”“并且”等多种含义和作用。如表示并列关系的,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载:“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意思是:永州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还有表示递进关系的,如《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头脑清醒行动没有过错。表示转折关系的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如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意为:我小心翼翼地起来。

现在,“而”字的作用是很广很大的,人们日常交流时离不开它,原先那代表“胡须”的一层含义早就消失了。止【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止,下基也。像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汉字趣谈】“止”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只脚丫儿的形状,“止”的本义就是脚。《汉书·刑法志》中有“当斩左止者,笞五百”的记载,意思是:曾判决砍掉左脚的,现改为鞭打五百下。这个义项前加“足”作“趾”。

由于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古人出行大多是走路的,走路时脚用力最多,走累了脚容易疼,就会停下来休息,于是就用“止”表示停的意思,由此引申出停止、停息的意思。如《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又如《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桑。”“交交”是鸟叫的声音。这句诗的意思是:交交而鸣的黄鸟,落在桑树之上。“树欲静而风不止”表示事情与愿望相违背;而“心如止水”则表示一个人经历了太多的世态炎凉,心情就像停滞不流的水一样,平静没有激情。“停止”的意思如果用作使动,就变成了“使……停止”的意思,在《列子·汤问》记述的“愚公移山”的故事里,愚公想要挖掉门前阻断道路的大山,智叟则“笑而止之”,断言年迈的愚公不能成功。这里的“止”就是阻止、使停止的意思。又如“止血”、“止痛”、“止痒”等词中的“止”字,也都是用的这个义项。“止”有时也当作副词来使用,表示仅仅、只是的意思。《聊斋志异·狼》这则故事中有一句意味颇深的话:“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止”有时还可以当语气词用,如《诗经》中“景行止”。所谓“景行”就是大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大道上行走啊!“止”字当语气词“啊”讲,这种用法在后世的诗文中几乎没有了。“止”是个部首字。凡由“止”组成的字大都与脚有关。如“正”、“此”、“步”、“陟”等。毛【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象形。凡毛之属皆从毛。【汉字趣谈】“毛”是个象形字,从金文的形体看,就像弯弯曲曲的毛发之形,所以“毛”的本义是指人和动物身上的毛发,如兽毛、头发、眉毛等。《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就是说: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现在如果有人夸赞你的头发长得好,你听到后肯定会很高兴。但是如果有人说你头上的毛长得很好,你恐怕听着就不是味儿了。可是在古代,“毛”也特指头发,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不禽二毛。”这里的“禽”是“擒”的假借字,指捉拿;“二毛”是指头发黑白相间形成两种颜色,也就是头发斑白的意思,引申为上年纪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捉拿年长的人。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其毛发都是很细小的,所以“毛”还引申出细微、微小的意思。比如“毛毛雨”,形容雨下得很小;人身体上细小的血管称为“毛细血管”;大人们常常称呼孩子“小毛孩”。

没有加工过的东西也用“毛”来修饰,如将半成品称为“毛坯”。同时,“毛”还有动作不细心的意思,如“毛手毛脚”、“毛躁”。口语中还有“把人惹毛了”的说法,意思是惹火了。另外,“毛”还是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如说:“地上掉了一毛钱。”

毛还用作姓。如“毛遂”、“毛亨”、“毛苌”、“毛晋”等。“毛”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是由“毛”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毛发有关,如“毳”、“毡”、“毫”、“毯”等字。面【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面,颜前也。从,象人面形。凡面之属皆从面。【汉字趣谈】“面”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画了一张脸的轮廓,中间突出了眼睛,因为面部最引人注意的是眼睛,这正是后世所说的:有面有目,谓之“面目”。“面”的本义就是人的脸,即现代汉语的“脸”。但“面”和“脸”的含义在古代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脸”原本是指眼睛下脸颊上的那个区域,比“面”的范围要小一些,后来它的含义从脸的一部分发展到了脸的整体,这时候“脸”和“面”才变成了相同的意思。如白居易《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左传·哀公十六年》中“子西以袂掩面而死”等句子中的“面”用的都是基本义项,人们常说的面孔、面容、面色、面善、相面、面不改色、面红耳赤、面黄肌瘦、面目可憎等词语,用的也都是本义。

唐代孟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后,心情郁闷。清明节当天,他独自一人来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烂漫,景色宜人。崔护感到有些口渴,便上前叩门求饮。一位美人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时心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怅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来,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由“面目”引申出面向之义。如“面壁思过”、“面山而居”,《列子·汤问》:“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意思是:北山有一个叫愚公的人,快九十了,面对着山居住着。周恩来19岁从南开毕业,东渡日本探索救国之时曾写下“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诗句来激励自己。这些都是用的这个义项。“面”的另一个引申义是“当面”,这是由把“面”用作副词得来的。《庄子·盗跖》:“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意思是:喜欢当面夸奖他人的人,也喜欢在背地里诋毁他人。这是“面”的常用义,千百年来一直沿用。人们常说的“面谈”、“面议”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意思。眉【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眉,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额理也。凡眉之属皆从眉。【汉字趣谈】“眉”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下半部分是一个眼睛的形状,眼睛上面就是眼眉,但是如果没有下面的眼睛的话,我们很难看出那是一道眼眉,因为单画“眉”不容易辨认,而把“目”也画上,让人一看便知这是“眉”。在造字方法上,这叫“合体象形字”,又叫“衬托性的象形字”。金文的眼眉就更加形象了,三根代表眉毛的线条直接长在上眼皮之上,眉下是活灵活现的“目”。从小篆开始,形体线条就不太像眉毛的样子了。“眉”的本义就是眉毛。我国古代多形容女子的眉毛为“娥眉”,如《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里的“螓首”是指妇人的额头方广如螓。“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额广而眉弯,用以形容妇人容貌的美丽,甚至成为美女的代名词。《汉书·张敞传》记载有“张敞画眉”的典故:“敞,无威仪……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大意是说:汉时平阳人张敞,宣帝时任职京兆尹,他经常在家给妻子画眉毛,后来连皇帝都知道了,就问张敞有没有此事,张敞回答说:“我听说闺房之内,夫妇之间亲昵的事,有比描画眉毛还过分的。”皇帝爱惜他的才能,没有责备他。后来就用“张敞画眉”来比喻夫妻感情亲密。“眉毛”还可以表情达意。现在形容一位富有表情的姑娘,则往往说她的“眼睛会说话”。可是古代则常说这是“眉语”,即眼眉会说话。如李白有这样两句诗:“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毛泽东的《贺新郎·挥手从兹去》中也写道:“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类似的成语有“眉飞色舞”、“眉开眼笑”、“眉来眼去”、“眉眼传情”等。“眉”是生在眼睛之上,所以在上面的往往称为“眉”,比如在书的上部加上批语就称为“眉批”等。血【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像血形。凡血之属皆从血。【汉字趣谈】“血”是指事字。从甲骨文、篆书到楷书,“血”字都是皿上加一点,表示盆里有物,那一点就象征器皿中盛放的鲜血。隶变楷书后写作“血”。“血”的本义是古人用作祭祀的牲口的血。古人最重视的是用盆盛鲜血,凡是祭祀总要杀牲宰畜,用盆盛鲜血,摆上供品,然后跪拜祷告;与人结盟时,也要用盆盛鲜血,再把它抹在口唇上,然后盟誓。古人认为,这样做神灵就能知道。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纵),次者吾君,次者遂。’”其中的“歃血”,指的就是会盟时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定纵”是指定合纵之约。后人从中概括出“歃血为盟”这一成语,这是古代订立盟约时的一种仪式。《孟子·告子下》:“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意为:在葵丘的会盟,诸侯捆绑了牲口,把盟约放在它身上,而没有歃血。这些用的都是“血”的主要义项,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现在,血案、血管、血迹、血浆、血泪、血清、血型、血压、血缘、血海深仇、血口喷人、血流成河、血肉横飞、血肉相连等词语,用的也都是这个义项。

由“血”字的本义,引申为血液,泛指流动在人或动物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如“沥血”出自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意思是:割下肝来作纸,滴出血液作墨汁,书写诗文。中唐诗人李贺,字长吉,长得单薄削瘦,能快速写出诗文来。他常常是每天清晨骑瘦马出门,带着一小奴,小奴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勤奋的创作习惯,知道这样苦心作诗对身体的损害。每天李贺一回家,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书囊,见书囊中存放着太多诗句纸片时,就心疼嗔怪:“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肯罢休啊!”后人把“呕心”和“沥血”合在一起组成成语,表示费尽心思、用尽心血的意思。《山海经·南山次经》:“仑者(山名)之山有木焉……可以血玉。”这里的“血”字由名词转化为动词,是涂染的意思,“血玉”就是“染玉”。骨【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骨,肉之核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属皆从骨。【汉字趣谈】“骨”原为象形字,从甲骨文的字形上看,左右的小竖画像骨头转折处突出之形,其中的斜线像骨架支撑之形。“骨”的本义就是骨头。如《战国策·燕策一》:“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意思是千里马已经死了,于是用五百金买下千里马的马骨。又《庄子·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还有曹操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等。“骨”因为其支撑作用,又常常用来品评人物。这种用法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史·蔡撙传》称蔡撙“风骨鲠正”等。当时所谓“风骨”,一般指人的神气风度方面的特点而言。

由品格、气概,进而引申指文学作品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如《文心雕龙》中有《风骨》篇,这都是指文章的风格。又如李白《宜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所谓“蓬莱”本是传说中的仙山,多藏宝典秘录。东汉时人们称国家藏书处为蓬莱山,这里是用蓬莱文章代指汉代的文章。“建安骨”是指东汉建安年间(193—220年)的诗文创作,当时的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身【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身,身吕也。像人之身。从人厂声。凡身之属皆从身。【汉字趣谈】“身”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都像是一个腹部隆起的侧面人形,腹中突起的椭圆形代表胎儿,是一个怀孕的女子的样子。“身”的本义是指妇女怀孕。在我国,妇女怀孕叫“有了身子”或“双身子”。《史记·吕不韦列传》:“知有身。”意思是吕不韦知道赵姬怀孕了。“身”引申指人的躯干,即人体除头、颈和四肢外的躯体部分。后来范围扩大,在不同词语搭配所指不同,整个人体称为“身”,如“身体”、“身高”;脖子以下的人体部分称为“身”,如“身材”,“身段”。《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意为:项伯也起身舞剑,时常用身体像翅膀一样护着刘邦,使得项庄没机会攻击。这里用的是整个躯体的意思。有时候人体的某一部位也称“身”,如“腰身”,它所指的只是人的腰部。

由于“身”表示人的身体,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用来表示自己。如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都要再三地反省自己,为他人办事没有做到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有过不讲信用的行为吗?传授学业没有用心复习准备吗?另外,“身临其境”、“身经百战”等词语中,“身”都当作亲自讲。“身”还可以引申为生命。我们常常说的“献身”、“奋不顾身”、“舍身取义”中的“身”字,都作生命解。“身”由躯体之义也可引申指物体的主体或主干部分。如“船身”、“车身”,等等。另外,因为衣服是穿在身上的,所以“身”字被用作衣服的量词,如说“做了两身衣服”。“身”用于抽象意义,指人的品行、名节,如“修身养性”、“洁身自好”;也可指人的社会地位,如“身份”、“出身”、“身败名裂”等。齿【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齿,口龂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凡齿之属皆从齿。【汉字趣谈】“齿”本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个人张开大“口”,上下各露出了两颗牙齿,可见门牙才能为“齿”。“齿”的本义是门牙。如《左传·僖公五年》:“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后来人们用“唇亡齿寒”来比喻双方关系亲密,利益相关。

齿的基本义项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了,后来“齿”字被用来泛指牙齿。如“明眸皓齿”,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意思是:我日夜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的仇恨,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在古书中常有“齿冷”一词,开始是“牙齿受凉”的意思,可是后来就变为“耻笑”的意思了。因为要笑就必须张口,时间久了牙齿就有冷的感觉。后人所说的“令人齿冷”,也就是“令人耻笑”的意思。这个义项一直使用到现在。

因为牙齿的数量多少与年龄有关,所以“齿”又可以当“年龄”讲,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捕蛇者从事命在旦夕的危险职业,但上缴了毒蛇以充税赋之后,按他的话说,便能“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即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长出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之齿长矣,不能事人。”意思是:您的年龄很大了,不能事奉人了。

又因为“齿”是长在口中的,所以人们有时就把“齿”用作口的代称,如把不好开口说成“难以启齿”,把不值得挂在嘴边说成“何足挂齿”。

由牙齿的排列形状和咬合作用,又引申指和牙齿有类似功能的东西。如“齿轮”、“锯齿”、“梳齿”等。“齿”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齿”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牙齿”或“年龄”有关,如“龄”、“龈”、“啮”等字。牙【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凡牙之属皆从牙。【汉字趣谈】“牙”是个象形字,其金文的字形就像是两枚兽牙上下交错对合,小篆的形体与金文类似,趋向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牙”。“牙”的本义指的是大牙,即臼齿、槽牙。《后汉书·华佗传》中说“齿牙完坚”,因为古人称前面的门牙为齿,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门齿和槽牙完整而结实。又如《荀子·劝学》中写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意为:蚯蚓虽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在古文中,很多名词都因其功能而转化为相应的动词来使用,如“牙”的功能是咬,所以它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咬”,如《战国策·秦策三》:“轻起相牙者,何则?”意思是说:那些狗跳起来互相咬,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牙齿参差不齐的形状,有些东西的形状与之相似,所以往往在名称上带有“牙”字。如古代将军之旗边沿作牙齿状,故称为“牙旗”。如潘岳《关中诗》:“高牙乃建。”也就是说:高竖起将军的大旗。

以“牙”作为部首的字很少,但都与牙齿有关。如“牚”,表示长出嘴外的犬牙。肉【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肉,胾肉。象形。凡肉之属皆从肉。【汉字趣谈】“肉”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一块有纹理的肉。当中的一条或两条斜线就是肉上的纹理。后来“肉”字仍保留了纹理的形状。这个字形就像今天的“月”字,所以人们曾把“月”字称为“月肉旁”。“肉”的本义是可食用的禽兽的肉。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句子,意思是鸡、猪和狗这类禽畜的饲养,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那么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论语·述而》中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个月没有尝过肉的滋味。这是“肉”的基本义项,一直使用到现在。

由动物的肉可以引申指人的肌肉。如唐代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这个义项也一直使用到现在。

因为肉可吃,一些植物果实里可吃的部分当然也可称作“肉”,如:枣肉、笋肉、龙眼肉、桂圆肉、肉瓤西瓜等。

另外,在古代,圆形有孔的钱币和玉器,孔内叫好,孔外叫肉。如《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意为:边比孔大一倍的叫璧。这个义项后来除古玩市场外,一般也不再用了。“肉”当部首使用时,凡由“肉”字所组成的字都与肉有关。如“腐”、“脔”、“胔”等;另一类是写作“月”,放在字的左边或下部,如“肝”、“胆”、“肺”、“肾”、“胃”等。“肉”也用来表示行动迟缓、性子慢,如:这人做事真肉。第二篇与行动有关的汉字立【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汉字趣谈】“立”是个指事字,它的甲骨文字形是正面站着一个人,人脚下有一条横线代表地面,表示一个人站在地面上;金文的形状与甲骨文大同小异;演化为小篆后,上部的人已经走样;楷书的写法是由小篆演变而来的。“立”的本义为站着、站立。如《左传·宣公二年》:“华元逃归,立于门外。”这是说:华元逃回来了,站在门外。《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椅柱,怒发上冲冠。”意思是: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头发因愤怒而竖立起来,好像要把帽子顶起来的样子。《论语·乡党》:“立不中门。”意思是:站立的时候,不站在门的中央。这些都是“立”的基本义项,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现在常说的“立正、起立、婷婷玉立、金鸡独立”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立”字由其站立之意可以引申为建立、树立。如《汉书·礼乐志》:“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这里的“大学”、“庠序”都是古时的教育机构,只是规模有所不同,相当于今天的学校。这句话的意思是:建立高等学府来教化国家的人们,设立乡学来教导县城的人们。建立的东西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立功、立志、建立制度、树立威信、确立规矩、设立机制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义项。

古人还常把给某人确定某种身份地位也叫“立”。如《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这是说:庄襄王死后,他的儿子政即位,这就是秦始皇。又如《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即喜欢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还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意思是说:如果我三十天还没有回来,那么就请您让太子登上王位,以此来断绝秦国的希望。“立”字又能引申为时间很短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意思是说:沛公(刘邦)回到了驻地,马上就把曹无伤杀了。“立”是个部首字。凡由“立”组成的字,大都与站立有关。如“站”、“竖”等字。走【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走,趋也。从夭从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汉字趣谈】“走”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金文和篆书字形上都有一个两臂张开跑步的人形,金文和篆书的下部是一只大脚(止),合起来表示这个人甩动着两臂,正大步向前,表示奔跑的意思。后来字形变化,成了“走”。“走”的本义就是跑。如《乐府诗集·木兰诗》中有一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思是说: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出哪一只是雄兔哪一只是雌兔呢?《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意思是说: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走”的直接引申义是逃跑。《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是说:打了败仗的军队,丢弃了铠甲拖着兵器逃跑了。这里的“走”如果是慢慢走的意思,逃跑者岂不会被追兵抓住?“走”还常常用来表达改变的意思。如“走样”,意思是改变了样子;“走味”,意为改变了味道,和原味不一样了;“走调”,意思是唱歌音不准,改变了原有的曲调。也可以表示事物的位置发生改变。例如“船走得很慢”、“手表走得很准”等说法。“走”还有漏的意思,如:走漏消息、说走了嘴、轮胎走气了。

另外,“走”还表示一些无形的东西,如:走后门、走火入魔、走江湖、走穴,等等。来【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来,周所受瑞麦來麰。一来二缝,象芒束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贻我來麰。”凡来之属皆从来。【汉字趣谈】“来”本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一稞成熟了的麦子,上部是麦穗,中间的两侧是麦叶,下部是麦根。“来”的本义是当小麦讲。《说文解字》认为:“来,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意思是说,“来”是从天上来到人间的一种农作物,因而“来”引申为来去的“来”。后来“来”字就被假借为“来去”的“来”了,这一借就不还了,“麦”字只好另造字,就是“麥”,简体为“麦”。

由“来”字的本义可以引申为招来之义。如《论语·季氏》中有一句“修文德以来之”,意思是说,修缮自己的文德使远方的人归附自己。还可引申出产生、开始、发生之义,如“来路”、“来历”、“来由”、“来龙去脉”等。

另外,“来”还可以当语气词讲,如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辞》中“归去来”的“来”是个虚词,句尾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还有杜甫的《发刘郎浦》中有一句:“白发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这其中的“来”字也是“啊”的意思。去【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去,人相违也。从大,凵声。凡去之属皆从去。【汉字趣谈】“去”字是一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面部分是一个人的形状,下面是一个“口”,可以表示类似洞口或屋子之类的地方,人离开屋子或洞口就称为“去”。所以“去”的本义就是离开。《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阳虎去齐走赵。”意思是说:阳虎离开了齐国,跑到赵国去了。《国语·越语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意为:夫差同越国议和后,就离开了越国。类似的词组还有“来去匆匆、拂袖而去、一怒而去”等。

由离开,引申指去掉、除去。《尚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意为:“任用贤才不要动摇,除掉邪恶不要迟疑。”柳宗元《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意思是可以去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现代汉语中“去病、去寒、去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中的“去”字都是去除的意思。

离去就是使他(它)与某处保持距离。因此,古人就用“去”表示距离的意思。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意思是:山峰相连,与天相距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我们把今年的前一年称为“去年”,这里的“去”是过去的意思。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里的“去年”就是过去了的一年。“去”字当离开讲时,在形式上与古代一样,但所表示的方向正好相反。如“我去成都”,是我到成都去的意思,而绝不是我离开成都。现代汉语中该意义跟“去”的本义正好相反,需要注意。出【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凡出之属皆从出。【汉字趣谈】“出”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下部的曲线表示一个门口或土坑口,上部是一只朝上伸出的脚,表示一只脚从门口或土坑口走出的样子。“出”的本义是从里面走向外面,从坑底走向坑外,也就是向外走。如《孟子》:“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意思是:她丈夫每次外出,总是要吃饱了酒肉之后才回家。用法相同的词语如“出城”、“出国”、“出院”、“出神入化”、“出生入死”等。

由“出”的本义又可以引申为拿出、交纳。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道:“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意思是:其余的人都回到家里,拿出各自的美酒和食物。现代汉语中“出纳”、“出力”、“出份子”、“量入为出”、“入不敷出”、“出谋献策”等词语,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由“出”的本义还可引申为出现、显露的意思。如“出风头”、“出面”、“出名”等都是用的这个意思。苏轼的《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精彩描写。“出”又可引申为超出、超过的意思。如《论语·乡党》:“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意思是,参加国家祭祀典礼,带回来的肉不放过夜,祭肉保存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现代汉语中很多由“出”组成的词语都源出此义。如“出界”、“喜出望外”、“出类拔萃”、“出人意料”、“人才出众”,等等。

另外,有一些与“出”字有关的词组包含特殊的意思。比如“出阁”,“出阁”在古时指公主出嫁,后来泛指女子出嫁。再如“出栏”,民间宰猪忌讳说杀字,就称杀猪为“出栏”。“出栏”的意思就是离开猪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还可以作为量词使用,指的是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如“一出折子戏”等。入【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内也。象从上俱下也。凡入之属皆从入。【汉字趣谈】

入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个古代弓箭的箭头,弓箭的作用就是为了由外而内射入某个物体里面,所以人们就取弓箭箭头的形状来表示“入”这个字。所以“入”的本义也由此而来,是由外到内,进入的意思,与“出”相对。这是“入”的基本义项,几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入”字由本义引申为加入,即参入到某种组织中,成为它的成员,如:入学、入团、入伍等。“入”还有收入的意思,如成语“入不敷出”“量入为出”。《商君书·画策》:“女事尽于内,男事尽于外,则入多矣。”意思是:在家里妇女的劳动完成得多,在家外男人的劳动完成得多,收入就多了。“入”的进入义不限于应用到空间概念,也可以用到时间概念,如入冬、入伏、入夜等。甚至可以表达更加抽象的意思,如走火入魔、出神入化、痴爱入迷等成语,用的都是这个意思。

同时,入字还表达合乎的意思,比如“入情入理”。行【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属皆从行。【汉字趣谈】“行”字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个十字路口,中间是一条大路,左右两侧分出了两条小路。“行”字本义就是“路”,如《诗经·豳风·七月》中的“遵彼微行”,意思就是:沿着那条小路。

因为道路是人走出来的,是供人走路通行的,所以“行”又当“行走”讲,如:“八骏日行三万里。”用法相同的还有:“行军”、“步行”、“日行千里”,出远门时要准备“行装”,定下“行期”,安排“行程”,扛着“行李”,留下“行踪”。

从“行走”这一义项又可以引申为“离开”,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子明杀之,以其妻行。”意思是:子明把他杀了以后,又带领自己的妻子离开了。

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李”,一般是指出行者所携带的衣箱、铺盖等物。可是在古代“行李”一词不是这个意思,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这个“行李”是指“使者”。原话的意思是:使者往来,我们可以供给他们一切费用。“行”字是个多音字。除读作xínɡ之外,还读作hánɡ。军人在道路上走,要排列成行。亲属间同辈的长幼次序叫排行、行辈。又假借指“职业”“行业”,如:行规、行话、行情、行家。由此又引申指某些行业机构,如:银行、车行、米行、商行、拍卖行。

另外,“行”字还可以做量词使用,如:一行字、一行树、一目十行、一行泪。奔【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奔,走也。从夭,贲省声。与走同意,俱从夭。【汉字趣谈】“奔”是个会意字,其金文字形的上部是一个摆动两臂奋力奔跑的人,下部是三个“止”(脚),一个人只有两只脚,怎么会有三只脚呢?原来,“奔”字下面的三只脚,并不是说一个人有三只脚,而是说,人跑得特别快,所以看起来像是三只脚一样。还有一种解释认为,这是许多人在奔跑,所以地上留下了这么多脚趾。在小篆的形体中,上部的人形还在,只是下部的“止”发生了伪变,变成了三棵草,好像是人在草地上奔跑的样子。后变楷书写作“奔”。“奔”的本义就是疾跑、快跑。《诗经·周颂·清庙》:“骏奔走在庙。”意思是:骏马在庙内奔跑。《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意思是:夫子跑得极快,脚不沾土,而我颜回就只能干瞪眼落在后面再也追不上了!这是“奔”的基本义项,现在常用的词语奔赴、奔腾、飞奔、狂奔等,用的都是这个义项。“奔”字原先指人的奔跑,后来也泛指一般事物的疾驰,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意思是:难道你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来,疾速地流向大海而不复回。“奔”的引申义是逃亡。这是从快跑义引申出来的,因为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人在逃亡时大概总会快跑。《左传·僖公五年》:“晋灭虢(国),虢公丑奔京师。”意思是:晋国消灭了虢国,虢公丑就逃到京师去了。

从逃跑又可以引申为私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这里的“亡”是指逃跑,而“奔”指的就是私奔。大意是卓文君深夜逃跑去私投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于是与她骑马跑回成都。“奔”还可引申为直接去目的地,如“奔车站”、“投奔亲友”、“直奔医院”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在生活中,“奔”还用来表示为某事而忙碌的意思。人们常说的“奔口饭吃、奔几张门票”等话语,用的就是这个义项。言【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从口,声。凡言之属皆从言。【汉字趣谈】“言”是个指事字,其甲骨文的“言”字的下面是“舌”字,上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言”的本义是说话。《墨子》:“吾知所以距(拒)子矣,吾不言。”这是说:我知道拒挡你的办法,但我不说出来。《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是:办事要快,说话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