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摄政王载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5:47:5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大胜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重读摄政王载沣

重读摄政王载沣试读:

作者介绍

刘大胜:出生于1985年,内蒙古赤峰市人,满族,喜爱文史哲,有志于学术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史学博士,师从左玉河教授和马勇教授。

联系方式:shekezhengming@163.com

名家评论

在某种意义上,载沣可说是大清王朝的“送终者”。因此,透视他的一生就别有意义。青年学者刘大胜此书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史料和自己的分析,对载沣的生平、性格、环境和最后的命运,都作了中肯的评价和细致的描述,的确值得一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雷颐《重读摄政王载沣》是一本具备学术积淀的畅销书,全面描述了载沣的历史,评析了载沣的性格、学识、境界、贡献及其缺失。文字优美,行文流畅,非常好读,确实值得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马勇

大清王朝最后的三年,掌舵人是摄政王载沣,大清朝在他的手里颠覆。后人常说清王朝以摄政兴,又以摄政亡。但是,大清朝的灭亡又与中国大多王朝的灭亡不同,没有血腥的仇杀,没有前朝皇族的拼死抵抗,大多王公贵族、达官贵人默默接受了政权的易位——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难得的一次妥协,这一切,又都与载沣有关。有关载沣的事迹,扑朔迷离,对历史不熟悉的,已经不知道载沣这个人,比较有兴趣的,信息来源也大多是野史传言。缺少系统的真正严肃的史学研究。

刘大胜先生的《重读摄政王载沣》,以史家的缜密考证,又以文学通俗的笔法,展示了载沣的平凡又不普通的一生。喜欢历史的读者,值得一读;历史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也可以从载沣的个人浮沉,观察体会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迟云飞

载沣是晚清民国政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人物,却总是被大家遗忘。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和性情功业,《重读摄政王载沣》一书进行了细致地论述,并且以小见大折射近代中国的百年进程。青年学者刘大胜有史学的积淀和文学的才情,他的书值得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左玉河

序言:怎样“重新解读”

早些天,刘大胜先生送来一部书稿《重读摄政王载沣》,希望我为这本书写几句。

大胜兄为本所在读博士生,好学敏思,读书广泛,时常到我办公室聊天,一聊就是半天。我从他那里获益良多,也一直鼓励他在保证写好学位论文前提下,写点自己有兴趣、有心得的东西,与同好分享。这部《重读摄政王载沣》,就是其系列写作中的一种。

摄政王载沣生于1883年,1951年去世。历经大清、民国、共和国,但其最风光,也是最难受的时间段只在清末那几年,尤其是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后直至清朝终结那三年。在过去很多年,说到摄政王载沣,不免要将清亡的责任归罪于他,大胜兄的这本书并不简单这样看。

大胜兄全面描述了载沣的历史,评述了载沣的性格、学识、境界、贡献及其缺失。文字优美,行文流畅,非常好读。我对摄政王载沣的历史缺乏全面研究,比较感兴趣的只在清末那一段。

后来的研究者,普遍认为载沣上位属于机缘,并不表明他的智慧、能力可以掌控复杂的晚清政局。确实,载沣长于妇人之手,其智慧、能力不大可能超过其兄长光绪帝。但是,也必须承认,载沣确实为晚清第一个出洋游历的宗室要员,这个特殊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也是他在清最后十年脱颖而出的关键。当然,也必须注意,载沣的见解也会反过来影响他的哥哥以及慈禧太后。

载沣真正步入政治舞台,是出使德国后的几年,在宪政改革过程中。宪政改革是清政府政治统治现代化的关键,也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重构的重要节点。宪政的实现意味着“私天下”必然变为“公天下”,清朝统治者怎样才能在“公天下”的背景下利益不受损,中国怎样才能避免宪政改革引发政治危机,是那几年的政治焦点。载沣等一批青年才俊在这个时候相继加入政治改革进程,应该说合乎历史发展大势,是势之必然。

假如载沣在军机大臣位置上能有更多历练,相信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积累,性格也会有很大改变,更随和,更沉稳。历史没有办法假设,历史更没有办法按照人们的愿望发展。载沣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不过两年,转正军机不过几个月,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光绪帝、慈禧太后在1908年11月14日、15日前后不到二十四个小时相继去世,载沣匆忙中成为大清帝国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监国摄政王。

晚清最后几年的历史扑朔迷离,许多传闻在疑似之间,但仔细考究许多传闻又很难成立。这段时间,是中国现代新闻媒介的发轫期,又因为政治改革,言论空间释放,特别是因为帝制架构依然存在,宫中的故事真相并不能及时向社会公开。朝廷或许认为没有秘密可言,清者自清,因而对于那些满天飞的传言并不刻意纠正。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不仅不会让“谣言止于智者”,反而因智者的添油加醋让谣言更像事实。因此,研究晚清那个特殊时间段的历史,特别要注意区分正史、野史、传闻。

载沣出任监国摄政王时,满打满算二十九岁。他的搭档隆裕太后四十岁,小皇帝宣统三岁。其权力组合,很像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訢配对的“叔嫂组合”。那一年,恭亲王奕訢也是二十九岁,慈禧太后二十六岁,慈安太后二十四岁,小皇帝同治五岁。隆裕太后的年龄比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当年年长十几岁,而且隆裕太后在慈禧太后、光绪帝身边见习了二十年。

摄政王与隆裕太后的组合,是一个并不糟糕的权力组合,在那时的政治格局下,也是一个大致无可挑剔的组合,毕竟是爱新觉罗的家天下,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这是保证皇权万世一系的唯一办法。

就大清当时所面临的政治问题看,光绪帝、慈禧太后经过近十年维新、新政、宪政摸索,一路上磕磕绊绊,总算在1908年8月27日发布了《钦定宪法大纲》,确定了宪政改革路线图、时间表。慈禧太后、光绪帝留给摄政王、隆裕太后的,就是萧规曹随,按部就班。只要不出重大意外,再有几年时间,大清完成了宪政改革,建立了责任政府,爱新觉罗家族就可以像宪政改革之初所期待的那样:皇权永固,万世一系。

可惜的是,摄政王载沣接手之后,情势有变。按照帝国王朝政治的一般规律,一朝天子一朝臣,权力重组天经地义,势之必然,一批老臣、重臣诸如端方、岑春煊、袁世凯相继被边缘化。如果不带偏见去理解,这实际上是为年龄尚轻的摄政王扫除组建新班底的障碍。

摄政王在这一系列问题上有很多失误,伴随着这些事变,传闻越来越多。一个最惊人的看法,是光绪帝弥留之际曾给载沣一个郑重其事的委托,让他寻机干掉袁世凯,以报戊戌年所谓“告密”之仇。

大胜在这本书中也写到这件事,说载沣召见御史赵炳麟,赵郑重建议宣布光绪帝诛杀袁世凯的手诏,明正其罪,以靖内奸,任命康梁等人为顾问,实行宪政,收揽人心。这些故事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但其效果确实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不断侵蚀着摄政王的政治权威。

真正让摄政王陷入万劫不复政治深渊的还是一年后的国会请愿运动。大胜这本书也对这些故事有细致的梳理。现在需要追问的一个问题是,说好的“九年立宪”为什么在光绪帝、慈禧太后去世不久生变,“有计划的政治”为什么转眼间不再认账?

对于国会请愿运动,实事求是说,摄政王还是给了一些善意回应,作出巨大让步,但是当第一届责任内阁名单发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出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治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已经没有办法控制、约束了。摄政王如果在这两个问题上继续让步,解散第一届责任内阁,及时废除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或许可以平息各地的动荡,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也一定对政治统治构成极大的信誉危机。

局势相激相荡终于因武昌起义而破局。稍后,滦州兵谏,摄政王在各方压力下,一方面加快宪政改革步伐,宣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改组内阁,授权袁世凯组阁;另一方面见机行事,辞去监国摄政王职务,以便袁世凯协助隆裕太后收拾旧河山。

对于载沣这几年的作为,特别是最后的辞位之举,见仁见智,各有说辞。不过我比较欣赏、认同大胜在这本书中的看法:

载沣最大的功绩,就是和隆裕太后一起避免了国家的再次内战,以一个王朝的退出换来了勉强的五族共和。后人多叹惜于载沣的平和,甚至平庸,其实这完全是内战思维的反应。载沣性情敦厚,有大局意识和国家观念,没有在最终关头,强硬地领导王公贵族们负隅顽抗。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优秀的政治品质,谁又能说这不是对国家民族负责任的表现。中国几十年的内战,已经使得人们习惯了征伐,甚至宣扬着崇拜着渴望着暴力美学,这恰恰是一种引向民族悲剧的思维。

我在一些地方说过,历史学可能并不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历史学不仅需要史料,而且需要同情、理解和想象,需要知人论世,需要设身处地。我们没有办法起历史人物于九泉之下问清虚实,但我们可以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前提下,拥有一个更加宽广的胸怀,至少不能用阴谋论去猜测古人。就此而言,我觉得大胜这本《重读摄政王载沣》值得推荐。是为序。马勇2014年11月30日

引言:真实的摄政王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年幼时往往会由皇太后、亲王或者大臣赞襄朝政。等皇帝成年后,再将权力转交给皇帝。“摄政王”的出镜频率并不高,但在大清朝偏偏出现了两次。

大清朝第一个摄政王是多尔衮,第二个是载沣。

多尔衮纳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指挥着八旗精锐横扫大顺政权和南明势力,奠定大清帝国长达260余年的中原统治,可谓武功赫赫。

载沣登上监国摄政王的宝座,也一度雄心勃勃,力图重振朝政。最终还落得个力不从心,勉强支撑三年,便在初冬萧瑟中黯然去位,退回藩邸。后来甚至为了避祸,被逼无奈躲到天津一段时间,可谓是失意之至。

在喜欢稗官野史的看客眼中,大清朝的崩溃乃至亡国是载沣一人的责任,其人无一丝可取之处。在他们看来,载沣阴差阳错摊上出使德国的大事,被一群迷了眼的人错当开明亲善年轻有为的亲王,然后被昏了头的老太后推上监国摄政王的宝座,毫无建树可言。

在当权者眼中,载沣的上台与其说是恰逢其会,当不如说是天意弄人。

溥仪眼中,载沣胆小怕事,难堪大任,无法给予儿子一点保护。载涛心里,载沣遇事优柔寡断,“忠厚”无用;日常生活,循规蹈矩;内廷当差,谨慎小心;勉强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其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所托非人。

徐世昌曾说,大清之亡不是亡于革命党,而是亡在一班‘小爷们’身上。这些小爷们的带头大哥,正是身为监国摄政王的载沣。奕劻、载泽、铁良、溥伟、溥伦等皇亲国戚各有自己的派系,肆意地瓜分权力,还有诸亲贵之上的隆裕太后也时常出来左右人事任免。载沣没有摆平纷争的能力,政局被皇族搞得乌烟瘴气。

周总理认为,载沣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之下,身不由己地被慈禧太后推上监国摄政王的高位。慈禧太后满以为天寿久长,有能力掌控一切,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安排。等到死期将至,想改变命令,却回天乏术。无奈之下,这位帝国最有权势的妇人,只好拟下一个极其荒唐的规矩——朝廷大事需要遵从隆裕太后的懿旨。

从民国开始,舆论对载沣的评价就一直不高,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改变。

载沣真的就如此不堪?真的如众人所说?

在一群只会遛鸟唱戏的八旗子弟中,载沣已经是个特例。作为第一位出使外国的亲王,载沣对西方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给臣民留下了谦虚好学、正直开明的印象。

作为光绪皇帝的亲弟弟,载沣是皇族中最为亲贵的王爷。慈禧太后做主让他娶了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载沣与所谓的后党建立亲密的关系,为弥合戊戌政变之后政治裂痕的首选人物。他的子嗣有着得天独厚的皇位继承权。载沣不爱财不爱色,对应酬和排场毫无兴趣,私德无可挑剔。

不幸的是,载沣没有那个时代执掌全国权柄所必需的杀伐果断。他处理国家事务总是茫然失措,捉襟见肘,完全没有康熙、雍正、乾隆的大略,也没有摄政王多尔衮当年的雄才。

历史的发展常让人感叹命运无常。

多年摄政,多尔衮驾驭群臣,游刃有余,当世无可匹敌,死后却一片狼藉。先被削去爵位,后被掘开坟冢,子弟眷属遭无情清算,直到乾隆时才被平反。

载沣缺乏驾驭群臣的能耐,做不出前瞻性的调整。但是退位之后,却没有遭到任何清算。孙中山前来拜访,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敬重有加。日本人没有过分为难,共产党以礼相待。余生可谓安乐平顺。

载沣像他的父亲奕譞一样,一生都在自保,急于保住自己和家族的性命。下台之后,载沣基本与政治绝缘,对政治冷眼旁观。1915年,袁世凯称帝,载沣说了两个字“胡闹”。1917年,张勋复辟,载沣还是两字评语“胡闹”。

载沣最在意的东西根本不是政治,而是性命和家庭。他见过太多的风起云涌,看过太多的头颅滚落,多少低贱的人爬上高位,多少尊贵的人瞬间跌倒。

政治人物最大的本事是玩弄政治,政治生命的终结代表着他事业的终结,而非个体生命的终结。载沣骨子里不像一个政治人物,没有殊死抵抗,没有隐忍和伺机而动,也根本不在意执掌什么天下大权。

载沣是一个中才之人,是一个忠厚之人。他在摄政王的位置上,没有也不可能具备政治中所必备的才智、机变和权谋,而他下台之后,完全恢复了性情本色。

失去权力,对载沣来说不是祸患而是福气。至于大清朝,二百六十余年的统治已经足够,谢幕时也非常体面,没必要为一个注定的结局搞得血流成河,中国人的血流得够多了。1.父亲爱新觉罗·奕譞

载沣的父亲爱新觉罗·奕譞,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第七个儿子,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弟弟,一个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

奕譞生于1840年10月16日,正值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朝禁止鸦片贸易后,远在欧洲的英国人凭借着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战争。道光皇帝任用林则徐在广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行动,却无力抵御游弋在近海的英国炮舰,一时间从南到北无一处海疆保持安宁。

道光皇帝整天为英国人的嚣张烦闷不已,对沿海疆臣和要塞军将的束手无策感到恼怒。奕譞的出生带来些许喜悦,冲淡着道光皇帝心头的不快。奕譞的母亲,初为人母的乌雅氏,如鲜花一般娇艳的十九岁美人,自然母以子贵,得以晋为琳嫔。奕譞像

也许是老来得子的缘故,道光皇帝对乌雅氏宠爱有加。不久,乌雅氏频传喜讯,诞下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皇八子奕詥和皇九子奕譓。1850年,道光皇帝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八岁的琳贵妃仅仅享受了十年的宠爱和呵护,便不得不独自照应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奕詝继承了皇位,成为著名的苦命天子。当时的奕譞还是个十多岁的娃娃,估计也能感受到五哥奕詝对六哥奕訢的提防和忌惮。皇室成员之间有太多的隔阂、矛盾与斗争,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生在宫廷的奕譞将有越来越深刻的体会。

咸丰皇帝在位的前十年,奕譞同六哥奕訢一样悄然地从群臣的视野中消失,仿佛道光皇帝根本不曾有这两个儿子,咸丰皇帝根本不曾有这两个兄弟。

1860年,事情突然起了变化。

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在那里纵情酒色,沉疴不起。奕訢在京城负责跟洋人议和,地位水涨船高。咸丰皇帝去世后,皇太子载淳即位,生母叶赫那拉氏晋为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两宫并尊。娶了慈禧太后妹妹的奕譞迅速上位,突然间从一个闲散王公变成了政界要角。慈禧太后画像

一些事情就在许多人预料之外发生了。慈禧太后、慈安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醇郡王奕譞和朝中部分大臣突然发动政变,除掉咸丰皇帝钦命的赞襄政务八大臣,改次年年号为同治,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年轻的奕譞也亲自出手,将贵为八大臣之首的肃顺拿下马。整个朝廷的风向急转,务实友好的领导班子迅速组建。

慈禧太后连同慈安太后掌握大清朝的权柄,奕訢也终于吐了口气,在宏大的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全力打造希冀很久的中兴盛世。领导中枢确立新的国家大政方针,采取重用汉族大臣、同洋人交好、挟洋灭匪的政策。社会恢复了常态,似乎一切血腥都没发生,至于咸丰皇帝的遗命,顾命八大臣的性命,谁在乎呢?慈禧太后墨迹慈禧太后画作

奕譞拥有正黄旗汉军都统、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后扈大臣、管理善扑营事务、署理奉宸苑事务、管理正黄旗新旧营房事务、管理火枪营事务、管理神机营事务等一系列头衔和职务,美好时光好像真的开始了。

年仅二十多岁的他整日神清气爽,意气风发。奕譞同慈禧太后的妹妹叶赫那拉氏的小日子也过得极为和美,次年他们的儿子载瀚诞生。不幸的是这个孩子福气太薄,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王府的美好生活,就悄悄地离开人世。没过几年,叶赫那拉氏再为奕譞诞下一子,这个出生在宣武门太平湖畔的小公子被命名为载湉,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奕譞像

1864年,朝廷军队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被打下来!洪秀全自杀,洪天贵福、洪仁玕、李秀成都被活捉!江南终于平定了!“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么大的好消息一定要让大清朝的列祖列宗知道!谁来承担告祭祖庙这么光辉伟大的使命,自然是奕譞。逆贼扫平,必须要论功行赏,前线指挥作战的曾国藩、曾国荃、李鸿章、僧格林沁等人通通加官进爵!至于在中央运筹帷幄的议政王奕訢,当然大大的一个字,“赏”!长子载澄封贝勒,次子载滢封不入八分镇国公。

大清的江山再次稳定下来,新的风波也将要兴起。

1865年,慈禧太后借蔡寿祺弹劾为名,罢免奕訢的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这在朝臣和宗室中掀起轩然大波。

奕譞有“狡兔死,走狗烹”的不安与悲戚,同肃亲王华丰、通政使王拯、内阁学士殷兆镛、左副都御使潘祖荫等纷纷上疏。无奈之下,慈禧太后只好将此事交给王公大臣讨论。结果可想而知,奕訢继续在内廷行走,管理总理衙门,并恢复军机大臣的职务。

奕訢也不是白给的角色,很快在安德海一案上还以颜色。

安德海是内廷的一个太监,甚得慈禧太后宠信,很是嚣张跋扈。1869年,慈禧太后违背太监不得擅出皇城的祖制,命安德海到南方采办龙衣。倘若安德海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自然什么事也没有。

但真是遗憾,有些人做大人物的奴才太久了,一旦放出去就忘了低调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安德海目空一切,扯虎皮当大旗,沿途肆意骚扰地方。山东巡抚丁宝桢援引国法,发兵追捕安德海,要求朝廷予以严惩。奕訢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会同文祥等主张加以严办。慈禧太后很想解救安德海,但也不敢公然违忤祖宗家法和朝堂公议,只得同意丁宝桢将安德海等人处死。

慈禧太后是个擅权的人,注定容不下奕訢拥有过高的权力。精明干练的奕訢也注定不是引颈受戮的待宰羔羊。两者之间的争斗让奕譞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同父异母的王兄,一边是妻子的亲姐姐、当今的皇太后,真不知如何是好。除了偶尔的帮腔,能做的恐怕只有沉默。

皇室内部、亲兄弟之间,怎么可能有永远的和谐!天津教案让原本亲密的奕譞和奕訢有了纷争。奕訢像

1870年,天津爆发教案,失去理智的民众在欺骗和怂恿下包围教堂,与教会人员产生殴斗。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在交涉中拔枪伤人,民众激愤之下杀死丰大业及其秘书,焚毁法国领事馆和多处教堂,伤害多名领事馆人员、神职人员、外国侨民,波及英美俄等国在天津的教堂。

天津教案引发轩然大波,一时间外国军舰云集天津,以法国公使为首的公使团齐集总理衙门,提出强烈抗议。朝廷陷入分裂,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奕譞、李鸿藻、翁同龢、倭仁等为一方,奕訢、曾国藩、李鸿章、文祥、宝鋆、沈桂芬、董恂等为另一方。前者基于安定民心的角度,主张强硬回应,持理力争。后者认为不能对民众的过错视而不见,暴民抢掠与所谓的民意毫不相干。是“抑民奉外”,还是“对外妥协”,见证的不仅仅是大清朝对外交往中的不公和不幸,更见证着这个国家的蹉跎和迷茫。曾国藩墨迹

咸丰末年,奕譞目睹了英法对畿辅地区的蹂躏,但对这些西方列强到底有多强,到底如何与之相处,还缺乏足够的认知,除了基于义愤的不平和辩驳外,所能做的实属寥寥。被挑出来负责处理此事的只能是熟于洋务的曾国藩和李鸿章。根据调查结果,曾国藩做出对外妥协避免战争的决定。他首先对英美俄等国做出赔偿,然后单独同法国交涉,澄清事实,捉拿凶手后予以严惩并赔偿损失,派遣专使赴法赔礼道歉。曾国藩对教案的处理惹得朝廷内外普遍不满,一时间毁谤加身。李鸿章像

负责接办教案善后的李鸿章一方面继承了曾国藩的方案,安抚各国;另一方面对法国提出的惩戒要求,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据理相争,争回些许权利,以消弭朝野上下的不满,为大清朝稍稍挽回些颜面。幸而当时法国卷入普法战争无暇东顾,中法之间的这场冲突得以和平解决。

奕譞对天津教案的处理极为不满,对奕訢支持曾、李的态度也很是生气。事罢,奕譞立即向朝廷提出辞去差事,并对身居要位的奕訢大加抨击。慈禧太后对奕訢也有不满,出于大局考虑没有立即动手,只是撤去其同党文祥在国子监、理藩院等处的差事。

同治皇帝亲政后,对恭亲王奕訢的不满日益加剧,对奕譞的信任不断提升。奕譞顺势对奕訢展开政治攻击,称以前是军机大臣拟定谕旨,现在皇帝亲政了,一切都要大大的不同。奕訢对此大怒不已,上奏折辩驳。

兄弟阋墙,徒惹内外生笑。同治皇帝画像

奕譞虽与奕訢两不相让,但在大事上还能放下成见,齐心协力去解决问题。

同治皇帝十几岁后想重修圆明园,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并频繁由内务府向户部支借巨款,这引发王公大臣的集体不满。1872年,同治皇帝下旨重修圆明园,御史沈淮请求缓修,奕訢、奕譞,景寿、奕劻、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等人联名上折劝谏。同治皇帝勃然大怒,斥责奕訢“此位让尔如何”,怒称奕譞“离间母子”,与王公大臣产生激烈冲突。

君臣之间剑拔弩张竟到如此地步,实在是骇人听闻。

王公大臣苦谏不已,同治皇帝最终不得不作出妥协,停修圆明园工程。随后,儿戏一样地下旨罢黜所有参与上折劝谏的亲王、御前大臣和军机大臣。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急忙出面劝阻,并强令同治皇帝向群臣道歉。同治皇帝从此与群臣关系冷淡,对读书勤政、不要只顾享乐的劝谏充耳不闻,整日沉迷酒色。1875年1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同治皇帝染病而死。

在御前会议上,慈禧太后的意见是从近支子弟中过继一个载字辈的孩子给咸丰皇帝,否决同治皇帝由溥字辈继承的遗言,最终选择了载湉。奕譞听后大惊失色,趴在地上磕头不断,失声痛哭昏厥过去。

载湉随后被册立为新君,翌年改年号为光绪,由两宫继续垂帘听政。奕譞也加恩亲王世袭罔替,成为大清朝为数不多的铁帽子王。儿子成了皇帝,给奕譞带来的并非愉悦,而是惶恐和不安。

历朝历代,儿子成为皇帝时,自己还在世,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王公大臣的嫉妒,慈禧太后可以预见的忌惮与提防像一个魔咒困扰着奕譞。奕譞庆祝五十大寿

醇亲王府成了潜龙藩邸,不能再住下去。载湉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刚从丧失爱子的悲痛中走出,便不得不再次忍受母子分离的悲痛,整日悲戚戚,以泪洗面。

奕譞内心苦楚,上奏折请求免去亲王世袭罔替,没有得到允许,无奈只好再上奏折请求辞去一切差事。1879年,朝廷下旨接受奕譞的请求,准许他回家养疾并解除一切职务。

从那之后,奕譞更加谦卑和恭顺,多次辞谢慈禧太后的赏赐,表示不接受任何职务,只保留了世袭罔替的醇亲王称号。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奕譞从来没有摆出一副皇帝父亲的尊严,甚至连亲王的架子也没有,“谦卑”和“礼让”似乎成了他最突出的美德。奕譞与光绪皇帝

在醇亲王府内,很多地方都挂着奕譞自己写的治家格言,其中有一段最能表现他的心境和生活态度,以及在政治漩涡中的恐惧与自警:“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奕譞特意请人仿制一只周代的欹器,放在书房内,下面有亲手书写的铭词“满招损,谦受益”。如果把水放入一半,这只欹器便保持平衡不致溢倾;如果把水放满,便倾倒过来全部流掉。奕譞时时刻刻向世人尤其是慈禧太后表示,自己对政治没有任何野心,他只是一个乐天知命虚受爵禄的王爷。

奕譞的举动,慈禧太后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也不愿意在王公大臣中落一个小心眼的恶名。

1880年,中俄伊犁交涉事起,时局紧张,奕譞受命复出参与议政,愈发地谨慎小心。然而他越是小心谨慎,慈禧太后的恩宠就越是纷至沓来,躲都躲不开。1881年,慈安太后病情急转直下,而后骤然离世,自此王公和朝臣的性命和前途便完全处在慈禧太后一念之间。1882年,奕譞的儿子载洸被封为奉恩辅国公。1883年,慈禧太后下懿旨命醇亲王奕譞会筹法越事宜。1884年,慈禧太后降懿旨,以因循贻误为由罢免奕訢的军机大臣职务,令其回家养病,并任命新的军机班子,要求军机处今后遇到重大事情同醇亲王商量决定。随后,慈禧太后下懿旨赏奕譞的儿子载沣不入八分镇国公。1885年,慈禧太后接受奕譞的建议,降下懿旨勘修南北海工程,督治北洋水师,命奕譞总理海军事务。光绪皇帝铜像

光绪皇帝亲政的日子越来越近,奕譞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表面上他是大清皇帝的父亲,慈禧太后的妹婿,为数不多的铁帽子王,参与军机处和总理衙门,执掌海军衙门,可以说是风光无两。

实际上这一切都不过是梦幻泡影,秉承慈禧太后的旨意,老老实实、妥妥当当把吩咐的事情办好才是做臣子的本分。只有小心谨慎地做人,才不会留下半分把柄,才能保住身家性命,让儿子稳稳当当地坐在皇位,让醇亲王一脉存续下去。

光绪皇帝的亲政给大清朝带来很多变化,皇帝与太后间的关系,王公大臣的站队以及整个朝政的调整都有很多不同。奕譞能做的只是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充当缓冲,努力地调和两者的关系,避免出现对立。

1886年7月11日,慈禧太后下懿旨要求钦天监于明年正月选择皇帝亲政日期。7月15日,奕譞同王公大臣们一起上奏折请求慈禧太后继续训政,遭到拒绝,皇帝亲政的日期被定在了第二年正月十五日。7月19日,奕譞联合礼亲王等再次上书请求慈禧太后训政。慈禧太后下懿旨勉强同意,命奕譞处理多项事务。

1887年2月5日,朝廷派遣官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2月7日,光绪皇帝正式亲政。

奕譞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耗尽心力调和,心力交瘁的他最终还是抗不过天命。

1887年,奕譞病重,直至次年8月病情才好转,光绪皇帝频频陪同慈禧太后到醇亲王府探望。1888年10月1日,奕譞上书提出,皇帝已经亲政一段时间,自己不方便继续主持政事,请求解除职务。慈禧太后下懿旨予以拒绝,让醇亲王奕譞继续管理海军署、神机营事务,今后上书奏事不必列衔。

1889年3月3日,吴大澂请求讨论尊崇醇亲王奕譞的典礼,慈禧太后拿出光绪皇帝继位初,醇亲王请求不为自己加尊号、预防和严惩极端幸进之徒的奏折,狠狠地斥责吴大澂。

1890年12月30日,皇帝陪同慈禧太后前往醇亲王府邸看望病重的奕譞。

1891年1月1日,奕譞去世,光绪皇帝辍朝七日,陪同慈禧太后到醇亲王府邸探看醇亲王的收殓,懿旨定称号曰“皇帝本生考”,并命载沣即日袭王爵。1月3日,慈禧太后降懿旨赐奕譞谥号曰“贤”,光绪皇帝穿丧服一年尽孝。5月11日,建立醇贤亲王庙。奕譞墓

奕譞,有人说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一辈子做的事情就是夹着尾巴做人,拼命地讨好慈禧太后。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不错的王爷,典型的好人,聪明、正直、勇敢而且很仗义。

他在辛酉政变中为两宫和奕訢沟通消息,力擒赞襄政务八大臣之首肃顺;他为天津教案中枉死的国人鸣冤叫屈,并认为处置不公愤而辞职;他支持中国现代事业的推进,扶持李鸿章修建铁路、建设现代海军,让铁路得以在中国不断延伸,让大清朝一度拥有可以保护海疆的力量;他竭力地调和各方,让大清朝的高层不致分裂。如果没有他,也许晚清的和平建设会被政争损害得更为严重。

历史来不得假设,今人能做的除了惋惜,那就是怀着温情与敬意,珍惜和保持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时光。2.嫡母叶赫那拉氏、生母刘佳氏

载沣的嫡母叶赫那拉·婉贞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位叶赫那拉氏,是道员惠徵的次女,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杏贞的亲妹妹,奕譞的嫡福晋。

选秀时婉贞未能进入皇宫,却也在众多适龄女子中成为一时翘楚。进入宫中且得到咸丰皇帝喜爱的杏贞为了固宠,积极地向咸丰皇帝吹耳边风,将妹妹赐婚给奕譞。这倒成全了婉贞和奕譞的美好姻缘,婚后两人的生活非常和美。但皇室亲贵的家族成员谁也不能摆脱宫廷的干扰,这一位叶赫那拉氏也被卷了进去。

1865年2月1日,叶赫那拉氏为奕譞诞下一子,取名载瀚。不幸的是载瀚福薄,第二年就离开人世。叶赫那拉氏痛彻心扉,好在奕譞很心疼她,夫妻感情依然很好。过了几年,叶赫那拉氏又为奕譞产下一子,取名载湉。夫妻两个人希望这个孩子能够一生平安,然而现实总是很无奈。同治皇帝驾崩后,载湉被两宫太后相中,成为皇位继承人。醇亲王府对此全然无措,叶赫那拉氏的心仿佛被割了一刀。

载湉年幼不懂事,对空旷幽深而又冰冷的皇宫恐惧不已,整日哭哭闹闹,于是叶赫那拉氏得以入宫暂时照料。母子相见却不能亲亲热热地表达骨肉之情,无疑让做母亲的极为心痛。小皇帝对生母非常亲近,即使叶赫那拉氏偶尔没有入宫照料,也经常念叨“醇王福晋怎么还不来看我,醇王福晋怎么还不来看我?”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慈禧太后原本就痛失爱子,心里十分难受,整日听闻小孩子的喃喃唤母声,无疑更为心痛,对亲妹妹入宫极为介意,致使叶赫那拉氏入宫看望自家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少。

骨肉生别离,一在紫禁城,一在醇王府,一为帝国君主,一为醇亲王嫡福晋。相见难,难于上青天!

1875年,叶赫那拉氏再次为醇亲王产下一个男孩,不幸的是这个孩子身体极为孱弱,次日便夭折。过了五年,叶赫那拉氏再为奕譞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载洸,这个孩子无疑是叶赫那拉氏新的寄托。也许老天有意捉弄,这个孩子不到四岁也离开了人世。

亲生骨肉一个个去世,唯一幸存的又被姐姐强行带入宫中,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其中滋味难以形容。

自己的孩子成了帝国皇帝,丈夫位极人臣,但整个人却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天有不测,哪天大祸降临,所以整日小心翼翼紧守规矩,不敢有半分逾越。

与贵为太后的姐姐相比,叶赫那拉氏生性拘谨。她夏天轻易不到花园中走动,生怕一不小心踩死蚂蚁,积下罪过。同治皇帝去世后的一段时间,慈禧太后心情烦闷,于是请妹妹一块儿看戏,叶赫那拉氏却不领情,闭上眼睛说“国丧不能看戏”,惹得姐姐非常不满。

慈禧太后不仅夺走她的孩子,还将秀女颜札氏赐给醇亲王为侧福晋,并不时召入宫中。颜札氏仗着慈禧太后撑腰,时常与叶赫那拉氏针锋相对,搞得醇亲王府鸡犬不宁。颜札氏年轻貌美,很得醇亲王喜爱,后来产下一女,但初为人母的她不幸离世,女儿没过几年也夭折。叶赫那拉氏看到世事变幻,心性更加谨慎,整日在家吃斋念佛,为紫禁城里面的骨肉载湉祈福,希望上苍能保佑他平平安安长命百岁。侧福晋颜札氏的墓碑

1891年1月1日,奕譞病重逝世,嫡福晋叶赫那拉氏心情异常沉重,身体每况愈下。念子之痛,每日不止,思子之苦,经年不绝,即使终日吃斋念佛也不能减轻分毫。在日复一日对儿子和丈夫的思念中,叶赫那拉氏的身子骨一点点地垮掉。

1896年6月18日,叶赫那拉氏见过儿子载湉最后一面,就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担忧离开了人世。

载沣的生母刘佳氏是奕譞的侧福晋。刘佳氏原本是醇亲王府的一个侍女,偶然得到醇亲王宠幸,那个时候正值叶赫那拉氏因为骨肉分离而心情烦闷,颜札氏刚刚去世。奕譞侧福晋像,从左至右为颜札氏,李佳氏,载沣生母刘佳氏

1883年2月12日,刘佳氏为奕譞诞下一子,取名载沣。过了两年,刘佳氏又为奕譞诞下一子,取名载洵。又过了两年,刘佳氏再次为奕譞诞下一子,取名载涛。诞下三个儿子的刘佳氏在醇亲王府的地位迅速提升,但却不能带来多少愉悦。自从载湉被带入宫中,醇亲王府就不得不承受巨大压力,这种压力让每一个人都感到非常沉闷。没过几年,奕譞不幸去世,刘佳氏只得独自抚育三个孩子。奕譞侧福晋像,左为刘佳氏,右为李佳氏

对慈禧太后这个女强人,刘佳氏望之却步。醇贤亲王奕譞坟上的白果树扰了宫中的心情,慈禧太后不顾光绪皇帝的激烈反对,强行砍掉,这导致刘佳氏痛苦不已。

嫡福晋叶赫那拉氏去世,慈禧太后亲往醇亲王府哭吊,让刘佳氏苦苦跪在雨中。慈禧太后在醇亲王府翻箱倒柜,命人将妹妹叶赫那拉·婉贞的珠宝全数抖落在地,穿着花盆底鞋踩来踩去。一阵折腾后,下令将完好无损的物品全数充作陪葬品,然后扬长而去。刘佳氏在雨中瑟瑟发抖,着了凉,落下腰腿痛的病。载沣与家人合影,从左至右为载沣嫡福晋瓜尔佳氏、庶母李佳氏、生母刘佳氏、载沣

1897年,慈禧太后强行将载涛过继给贝子奕谟为嗣子。刘佳氏惊痛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忍痛割爱。奕谟贝子夫妇一生无子,听说醇亲王家惹人疼爱的载涛要过继过来,欣喜不已,于是大办堂会,宴请亲朋好友以示庆祝。慈禧太后竟然变卦,将载涛转而过继给钟端郡王奕詥为嗣子,令奕谟贝子夫妇空欢喜一场,两人羞愤难当,先后抑郁去世。

1901年,慈禧太后强行毁掉载沣已经订好的婚事,将宠臣荣禄的女儿指配给载沣为妻。刘佳氏原本为载沣定下希元家的姑娘,于是觐见慈禧太后苦苦哀求,说儿媳妇已向我磕过头,毫无过失,如果退婚叫人家孩子怎么办。慈禧太后为了政治打算坚持己意,最终造成希元家的女儿羞愤之下喝药自尽。醇亲王府走廊

第二年,慈禧太后又强行将载洵过继给去世多年的奕誌为嗣子,在刘佳氏的心上又狠狠地割上一刀,让怨怼进一步加深。醇亲王府正房

1908年,慈禧太后立溥仪为皇位继承人,让载沣赶紧带入宫中。刘佳氏眼见光绪皇帝的遭遇,对慈禧太后抢自己亲孙子当皇帝的行为极为愤怒,对今后母子、祖孙的命运也感到恐惧,当即昏厥。在祖孙分离的痛苦折磨下,刘佳氏时常大哭不已,像着了魔似的。时常让孙女韫媖、韫龢搀扶着在房中走来走去,说两个小孙女是仙童,自己是神仙,三人要往天上去,吓得已经成年的载沣赶紧请医生诊治。

原本个子不高,面容胖胖圆圆,身体不错的刘佳氏,因为不断地受刺激,精神越来越差,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脾气也越来越失控。每天早上梳洗之后,刘佳氏都打坐念诵佛经,有一天却一反常态在屋里站着念。小孙女韫龢好奇地上前看个究竟,刘佳氏将身子往前移动,韫龢也就跟上前,刘佳氏再移动,韫龢再跟上,如是者三。刘佳氏突然发火,对小孙女吼道:“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这里做功课你也敢来捣乱!”吓得小孙女“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1925年,刘佳氏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

载沣的嫡母叶赫那拉氏和生母刘佳氏在载沣的生活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叶赫那拉氏的小心谨慎,以及对孩子与丈夫的思念,都让载沣感触良深。

刘佳氏一生小心翼翼地应对时局,无力反抗外部强权,一再退缩,对子女疼爱万分,悉心照料,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铸就着载沣的性格。3.兄长光绪皇帝

载沣的兄长爱新觉罗·载湉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历史上被称为清德宗或者光绪皇帝,出生于北京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

同治皇帝去世后,载湉被立为皇帝,命运从此发生重大转折。他再也不是醇亲王府享受父母疼爱的小宝贝,不能叫父亲阿玛,也不能叫母亲额娘。也许是同治皇帝的放纵,给两宫和王公大臣留下的阴影太深,光绪皇帝不得不接受最严格的教育,以满足众人的期望,预备成为一位孝顺、聪慧、勤学、亲善、贤明、仁德、进取的帝国君主。两宫太后和大臣们用最严苛的眼光与标准要求皇帝,生怕重蹈同治皇帝的覆辙,以致小皇帝的童年单调而枯燥。慈禧太后与宫中妃嫔合影,左一为瑾妃,右一为后来的隆裕太后慈禧太后像

光绪皇帝的身体比较孱弱,入宫以后受琐碎繁多的规矩约束,生活极为不顺。宫中很少有同龄的儿童陪伴,也没有父母的照看和疼爱,甚至饮食都得不到很好地照料,日子很是辛苦。负责照看的太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严格限制饮食和活动,甚至担心消化不良,故意让光绪皇帝吃不饱饭。冬去春来天气转暖,太监怕小皇帝受风着凉,仍然不许换装,让他整日穿着裘皮。暖则暖矣,却让光绪皇帝浑身难受,甚至烦躁不已。光绪皇帝幼年骑马照

光绪皇帝被要求称慈禧太后“亲爸爸”。朝会时,光绪皇帝一个人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手扶着椅,脚够不着地。加上身体弱年纪小,听不懂军国大事,总想从宝座上跳下,或者就在宝座上翻跟头,甚至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慈禧太后为了保持皇权的威仪,对光绪皇帝轻则呵斥,重则处罚。小皇帝动辄被罚跪,甚至被禁食,整天面对慈禧太后板着的脸,心里战战兢兢。

幸运的是,光绪皇帝所受的教育十分完善。慈禧太后授意内阁学士翁同龢重点教授《孝经》,让小皇帝打小就认为自己是他最亲的人,并让太监李莲英随时监视。翁同龢娴熟经史,颇知教育之法,再加上奕譞不时从旁帮忙,光绪皇帝虽然偶尔闹下孩子脾气,平日里倒也能用功读书。满文、汉文,中学、西学,儒家经典、佛道典籍,历朝典制、本朝改良主义者的著作等,可以说光绪皇帝无不涉猎。

帝师总是期望皇帝成为一名知识渊博、才能出众、品德高尚的君主,并视此为毕生使命。翁同龢也有这个想法,多次教导光绪皇帝“于学以正心诚意为本,勿视为迂谈”,应身体力行,时刻保持应有的庄重。

1879年,北方久旱无雨,大地龟裂禾苗干枯,小皇帝率群臣祈雨。孩子天性上来就东张西望,走路像奔跑一样,翁同龢见状苦劝不已。1881年,光绪皇帝第一次主持演耕,天朗气清,旗帜招展,农夫披着蓑衣拿着笤帚,一幅热闹景象。小皇帝见热闹非凡,兴奋不已,冲到牛身边大喊大叫,演耕时说说笑笑。事后翁同龢苦劝,请求皇帝在典礼上诚心正意,不要顽皮懈怠,小皇帝耷拉着脑袋连连认错。翁同龢墨迹

在翁同龢的引导下,光绪皇帝逐渐对军政、时政和外交活动有了认识,对时局的艰难和国运的竭蹶大生感慨。1879年,在南书房查看中俄伊犁交涉奏折电稿时,翁同龢借讲述新疆变乱的时机,为光绪皇帝详细分析大清臣僚中的“海防”“塞防”说以及“和”“战”之争。光绪皇帝听完慨然长叹,列祖列宗留下的土地怎么可以随便丢弃,此事怎能够讲和!来自外部的屈辱深深地刺痛他的心,一颗振兴帝国、捍卫帝国领土与尊严的种子悄然萌发。翁同龢像

光绪皇帝逐渐成长起来,立志要像圣祖康熙皇帝那样成为有为之君,无论寒暑,健康还是疾病,天不亮即到上书房读书,行立坐卧诵读不断。

他对西方事物也有浓厚的兴趣,宫中太监在东交民巷两家商店找来的玩具小车引起了他的好奇心。通过外国人的联系,欧洲玩具厂商为他量身打造玩具,以满足他一发不可收拾的好奇心。从八音盒、八音车、留声机到自行车、铁轨火车、火轮船,他对西方事物的兴趣从玩具逐渐扩展到发明创造。对西方宗教和语言,光绪皇帝也极感兴趣,特意派人到美国圣经学会去要《新约》和《旧约》。各种各样与西方有关的信息,无论是地质学、动物学、生理学、医学,还是文学、宗教都源源不断地传入宫中,使得光绪皇帝对西方的认知非常广博。

1886年,光绪皇帝已成长为一个16岁的翩翩少年,凤眼月眉瓜子眼,清秀俊美。在翁师傅的悉心调教下,学业小有所成,称得上是胸有锦绣。对外部的事物,他也像圣祖康熙皇帝一样保持了旺盛的好奇心。经过一些历练,光绪皇帝处理政务的能力开始显露出来,似乎也到了结婚、亲政的时候,然而事情并不像期待得那么简单。

7月11日,慈禧太后召见奕譞,商量皇帝亲政的事情。慈禧太后称皇帝学业有成,也到了亲政的年龄,自己准备颐养天年,明年正月十五就由皇帝主持政务。醇亲王听后大吃一惊,恳请皇太后看在国事艰难和小皇帝能力尚且不足的份上,继续垂帘听政。

光绪皇帝原本听说要亲政,心里暗自激动,看到父亲醇亲王恳求不已,也黯然下跪恳请皇太后继续垂帘,暂缓亲政。慈禧太后坚持己见。身为帝师的翁同龢知道后,对奕譞说此事重大,还请王爷和大臣们面请,于是亲王大臣联袂恳求慈禧太后暂缓亲政。

礼亲王世铎等人声称皇帝亲政后,太后仍需每日召见大臣和披览奏折,皇帝应按照太后的指示办事。翁同龢等人称皇帝固然聪明,显现出一定的主政能力,但是经史浩瀚尚未精通,批阅奏折虽能知晓大概,但天下事情纷繁,还做不到一一明了,所以还是请皇太后继续垂帘,暂缓亲政。等一两年后,皇帝能力具备再亲政不迟。光绪皇帝画像

奕譞也称,王公亲贵和中枢大臣考虑形势后,一致请求皇太后继续训政,让皇帝继续接受教育,在皇太后的熏陶下熟悉政事,年满20再考虑亲政事宜。即使皇帝亲政,也应按照现在的旧例,大事小情先向太后请示,再奏于皇帝,以便皇帝有时间和精力博览群书。

王公大臣尤其是醇亲王的意见深合慈禧太后的心思,也于国家大政不无裨益。倘使慈禧太后真的能多一份耐心和宽容,努力地培养皇帝的能力,然后风风光光地颐养天年,或者光绪皇帝真的能像嘉庆皇帝那样顺从忍耐下去,也不失一段人间佳话。

遗憾的是这些都变成了泡影,然后又被残忍地刺破,留下满地狼藉,一阵腥风血雨。

慈禧太后降下懿旨,称自己抚育教导光绪皇帝十几年如一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以后也必然会实施调护,于皇帝亲政后再行训政数年。礼亲王世铎等拟定《训政细则》,规定祭祀和问安等礼仪一切照旧;一切召见,皇太后皆可升座训政,设纱屏为障;内外臣工呈递请安折和奏折的形式照旧;各衙门照旧例接受引见,恭候懿旨遵行;乡试、会试及各项考试题目需遵照成例,恭候皇太后过目,择定篇章页数再请皇帝亲自命题,呈皇太后过目后发下;应行批复的奏折依照旧制请朱笔批示,呈皇太后过目后发下。

按照细则的规定,光绪皇帝虽然可以独立地做出一些亲政,但一切大政最终的决策权仍牢牢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慈禧太后名义上归政却仍把持朝政大权的局面,光绪皇帝无可奈何,只能人前强颜欢笑装出一副恭顺的模样,背地里烦躁郁闷不已。

1887年2月7日,亲政大典正式举行。光绪皇帝早早收拾停当,凌晨4点即在群臣护卫下前往大高殿、寿皇殿,向大清朝列祖列宗行大礼,并在8点许至慈宁宫,率群臣向慈禧太后行庆贺礼。之后,光绪皇帝在太和殿接受王公百官朝贺,昭告天下正式亲政。

光绪皇帝在亲政以后,婚姻大事也提上议事日程。1888年7月27日,慈禧太后发布的懿旨给了光绪皇帝新的希冀。在这份懿旨中,慈禧太后声称,以前因为皇帝刚刚亲政,遇事多不能决断,才答应王公大臣的请求训政数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皇帝处理政事越来越娴熟,军国大小事务均能随时剖决,如果明年正月完成大婚,皇帝将完全施政。好像只要光绪皇帝成亲了,就会真正放手,任凭他施展抱负。光绪皇帝大婚图光绪皇帝大婚图(局部)

光绪皇帝心中振奋不已,似乎一个美好的时代正在开启,而他将是这个时代的主宰者。皇后和妃子从八旗秀女中选取,慈禧太后内侄女叶赫那拉氏、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等进入内廷视域。

皇帝选妃和大婚是大清朝的头等大事,本来应该由光绪皇帝亲自选定。但是慈禧太后看中了自己的内侄女,强行立为皇后,而将光绪皇帝中意的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列为嫔妃,这无疑让光绪皇帝大为恼火。不过形势比人强,只能默默接受。

当上皇后的叶赫那拉氏已经21岁,相貌平平,又是慈禧太后选的,十分不讨光绪皇帝喜欢。而瑾嫔和珍嫔,尤其是珍嫔,相貌端庄,性格机警,居家时受开明的母亲和才华横溢的族兄志锐影响,志趣广泛,反应敏锐又不失天真,很受光绪皇帝喜爱。光绪皇帝与珍妃

珍嫔的到来犹如一缕阳光穿透笼罩在紫禁城的阴云,又似投入沉寂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光绪皇帝对未来的热情和憧憬。两个志趣相投的人越来越亲近,或女扮男装,磨墨捧砚,谈古论今,或摇扇品茗,谈论诗词,对弈手谈。两人你侬我侬,倘若不在大清朝的紫禁城内,倒也是一对惹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