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6:59:24

点击下载

作者:凡禹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

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试读:

勇敢地接受生活与工作的挑战

看看这样一个故事,当年仅25岁的小镇青年拿破仑·希尔走进坐落于纽约第五大道上的安德鲁·卡耐基那座有四层楼、64个房间的别墅时,他身无分文,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惊人的财富。忐忑不安的拿破仑·希尔被带进安德鲁·卡耐基宽大的书房。书架上摆着书,四周墙上贴满了卡耐基本人喜爱的格言警句。其中,卡耐基特别喜爱并贴在醒目位置的是这样一句格言:不会想的人是傻瓜,不愿想的人冥顽不化;不敢想的人是奴隶。

希尔是来采访卡耐基的。

采访原定只有三个小时,但是三小时过后,卡耐基却说:“现在咱们的会谈才刚刚开始,到我家去,晚上住我那里,晚饭后我们继续谈。”采访持续了三天,围绕着“成功原则”,卡耐基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其中心是向希尔讲述思想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他说,思想是人类无穷无尽的力量的真正源泉,处于支配地位的思想造就了一个人本身。正是因为有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美国才得以诞生。

卡耐基告诉希尔,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有助于形成自己的个性。他说,思想是一切幸与不幸的本原,是贫穷与富有的根源,它既给你带来友谊,也会给你带来仇敌。思想本身没有界限,如果说有,也只是因为有的人由于缺乏信念而给自己套上枷锁。卡耐基自豪地说:“如今的我,已不会再为贫穷而苦恼,因为是我在主宰着我自己的思想,而我的思想会给我带来我所需要的一切,甚至还要多得多。这种思想的力量是具有普遍性的,它的作用,无论是对于最卑微的人,还是最伟大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这没有任何区别。”

在花了三天时间谈论他的人生哲学和建立这一哲学的必要性后,卡耐基提出了他的一个大约要花费20年才能完成的浩大计划:对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成百上千名成功人士进行广泛采访,包括研究那些业已去世的伟人们的创业经历,然后将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分类编纂,深入研究并加以提炼,最终形成一系列综合性的原则,从而使伟人们的精神力量在改变了他们自己的生活后,也能帮助千百万人改变他们的生活。卡耐基直截了当地问希尔: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担负起这一艰苦任务。希尔对此深感荣幸,立刻接受了这一任务。然而卡耐基告诉希尔,他托付给希尔的这项任务中,绝对不包含任何资金酬劳,甚至不包括希尔在完成工作期间所必须支出的实际费用。希尔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交付给一个几乎是身无分文贫穷的人一项艰巨的任务,并且它需要20年的艰辛劳动才能完成,而他居然一分钱也不打算付!此时卡耐基向目瞪口呆的希尔保证,希尔从这份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将远非卡耐基所能给他的报酬相比,希尔能够从中率先领悟到成功的秘诀,并且为自己打开许多靠自己也许永远都打不开的大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希尔能够有幸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一份迄今为止对人类最富有启发性的指导意义的著作。

在希尔离开之前,卡耐基对他说:“20年的时间是漫长的,我加给你的条件也非常苛刻。对你来说,前方还会有许多诱惑在等着你,它们会使你放弃这项工作而迷恋上其他的事情。所以呢,我想送你一个行动的法宝,当诱惑接连不断地向你涌来时,它可以帮你轻松地跃过它们。”希尔迅速地记下这些话。卡耐基说:“我要你认认真真地把这个行动准则记下来,这个准则是这样的——安德鲁·卡耐基,我这一生不仅要取得像你那样的成就,我还要在历史舞台的起跑线上向你挑战并且超过你。”听到这里,希尔扔下笔,说:“卡耐基先生,你非常清楚我不可能做得到这一点。”卡耐基说:“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那我的确非常清楚你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一切是可能的,那你就一定能做到。”卡耐基最后给了希尔30天的尝试期,希尔答应了:“好吧,但愿上帝能带给我好运。”

离开卡耐基后,希尔回到了华盛顿与他兄弟合住的公寓。希尔的家人,对他将要从事的这项浩大工程的反应应有尽有——从持温和的怀疑态度到嘲笑挖苦,乃至直截了当地表示愤慨。除了他的继母玛莎以外,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认为这个决定过于鲁莽草率,并坚信他无法在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同时,还能赚钱维持自己的生活。当然,他们只不过是把希尔内心的疑虑说了出来。他感觉到自己在骗自己,他告诉自己这是件很愚蠢的事情,几乎要对卡耐基说不了。但是,在那个月底,希尔改变了想法,他不仅相信自己将努力追赶卡耐基,而且在内心深处相信他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半个世纪过去后,81岁的拿破仑·希尔在讲台上对公众说:“现在,我可以谦虚地告诉你们,就在很久以前,我就已经把卡耐基远远抛在后面了。我虽然不像他那么富有,但我拥有我所需要的一切。与卡耐基先生比起来,我造就了更多的百万富翁。我不相信他造就了20个富翁,也许还没有那么多。在这个自由世界里,在那些他给数以百计的人带来帮助的地方,我给数以万计的人带来了帮助,而这就是我最大的财富。我帮助人们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也帮助他们找到了与其他人更加和睦相处的办法。”

作为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贫困家庭中的穷孩子,拿破仑·希尔在卡耐基思想的鼓励下,花了二十多年时间走访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成功人士,总结出了他的17项成功原则,使千百万人包括他自己从一贫如洗变成百万富翁,从无名之辈成长为社会名流。他敢想并去努力追求了。他成功了。

生命是一个过程。但是,我们确实会常常感到动力枯竭、懒于行动,这不是因为我们缺乏动力。生命具有着强大的动力系统,拥有着与生俱来的支持生命全部过程的足够的能源。但往往是我们不愿意,甚至是不敢去使用它们。

我们每一天都要为生存而拼搏。其实,人的每一天都充满了许多改变人生的时刻,这些是让我们展现勇气、建立新人生的时机。为自己负起责任,那么你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无疑就成为步步高升的一项关键特质。

我们中的每一个都有机会面临挑战,也面临着种种限制,如果我们真的要出人头地,力争上游,就要接受人生的挑战,突破种种界限真诚地面对自己。花时间想想怎样的生活方式,最能发挥你的天赋、才华、技能与才干?哪一类的工作会使你觉得最有意义?你会如何描述真正的你?对有些人而言,这个探索可能要经年累月才会有结果,不过没有别的探索,会比这更能提升并丰富你的人生了。放开思想的限制,敢于去为自己拼搏。你希望事情发展成什么?你认为成功是什么样子?你最终想从事的是什么事业?你要怎样运用你的时间?你要跟什么样的人共事?你想住在什么地方,过什么样的日子?……

现在你不满于现状,是过去种种累积导致的结果。未来你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发达到什么境界,全看你愿不愿意去调适、改变、学习、成长。你得明白,力争上游的人,心中有个目标在启发他们,有个远景在激励他们,他们在为此努力,你为何不加入他们的行列?

把握现在,幸福在每一天中

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会有个理想的渴望。有的清晰,有的模糊,但无疑这种渴望是基于现实生活上的一种更高的追求。

你是否总是期待着一个特殊的目标或人带给你更大的成就感?事实上即使自认是快乐的人也可能相信,不到某个特殊愿望实现之日,自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很多人似乎都被“等到……的时候,我就满足了”这种念头困扰住,辛辛苦苦地兜圈子打转。

盼望又盼望,或许好几年后,美梦终于来到!然而经过短暂的满足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另一种充满怀旧的调子开始响起了:“当年……的时候,我是多么快乐啊!”人们会表示:“在我认识你之前,我是全世界最快乐的人。”或“我搬来这里之前……”,许多结婚的人坚信自己单身时快乐多了。离婚的人总在幻想自己如果仍旧有家有室多好!富裕成功的人声称自己当年力争上游的日子比如今更快乐。从人们成年懂事算起,许多人在前半生执意让自己苦等幸福,后半生又活在“悔不当初”之中。

幸福似乎永远“就在山的那一边”!如果,翻过山头后,你真的能够满足,让自己从此安享幸福,那倒还不错了!可惜,当你攀越过这座山头之后,眼前往往又是另一座山头,你一路憧憬的“永远的快乐”依旧遥不可及。甚至当一切进行得一帆风顺时,怀有“到……的时候,我就满足了”的人还是会再构想另一个“到……的时候”,来阻碍快乐,不让自己就此满足。然而,过去已过去,未来尚未来,人永远只能活在“现在”!

善待自己,不要总拿“到……时候”来使自己充满失落感。把握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生活的基本因素其实很简单,虽然它的表现是十分绚丽多彩的。而人们往往拼命追求这种绚丽,用更多企盼使自己变得不快乐。

有些人是要找回更多时间,有的是要找到节约钱的方法,有的要找到更少依赖而去生活的技巧,更多人是要找到更多的生活意义。他们都在寻求一种方法,以便使自己在每天早上醒来时为生活本身而激动,能够感觉到自己与所有的生命相关联。

简单的生活使人们放慢生活节奏,充分享受他们的时间,仔细品尝他们的美食,与他们的朋友一起交流。

简单的生活是有意识的,尽可能去除不必要的、表面上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去追求表面的绚丽。

简单的生活是有目的的生活,保证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让时光在繁乱的家事中流走。

简单的生活对自身、对环境保持真实,发现生活各个方面的合适位置。这是崇高的。

简单的生活是将生活和现实/有限的收入、时间和精力与价值结合,并将它们应用到一种舒适、有效的生活方式中。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谋求生存、面对自我和勇于革新的艺术。

记住,你不需要过高的期望。

不少人对生活的憧憬是这样的:拥有宽敞豪华的寓所;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买高档商品,穿名贵的皮革;跟上流行的大潮,永不落伍,等等。

不能否认这些方面可以成为生活的部分,但生活是这些吗?富裕奢华的生活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我们降低对物质的需求,我们将节省更多的时间充实自己。轻闲的生活会让人更加自信,增进并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提高生活质量。幸福、快乐、轻松或许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

许多人认为私人住宅能带给人安全感,比财富、婚姻更为重要。但是,现在随着土地价格的升高,拥有一幢房子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其实,如果仔细地计算一下得失,想一想生活中其他的乐趣,就会发现它并不是那么重要。

有一个人几年前厌倦了城市生活,于是辞去了工作,卖掉房屋,携带妻儿出外漫游。回来以后,他们租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公寓,这为他们省下很多开支。当他们想再去旅行的时候,也不再觉得房产是沉重的负担。他们看起来就像是生活朴素而逍遥自在的人。

租房子的好处是不会有巨大的经济压力,租房的费用与买房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租房也意味着很多的选择,对现在的状况不满意了,就简单地改变一下。

很多租房的人他们并没有一点漂泊不定的感觉,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得到更多快乐。当然这些只是一方面,或许有人更偏爱拥有房子的感觉,那就为它而努力吧,这样你也是快乐的。在社会中与人更好的相处是正常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与人相处不好会让我们感到不愉快,甚至非常痛苦。我们需要朋友,这能减少我们的孤独,让我们感觉安全。但当朋友带来的痛苦多于快乐时,你就应该勇敢地结束这种友情。只有果断地放弃,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寻求自己的幸福。

当然,远离麻烦的人不像清理房间那么简单,对此,你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或者参加一些社会互助团体。在这样的团体里,大家都坦诚相见,一定会给你很好的建议。记住,下定决心,就去做。

在你开始过简单生活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承诺:减少对别人的过多承诺。特别是在你无心承担的时候不论是对朋友还是家人。如果别人的邀请对你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甚至乏味的,就应该学会断然而礼貌的拒绝。

正如,大部分人在整个工作日都很忙,晚上也有一些杂事需要处理,只有周末是自己的。要是这时候,有人要你去做一些不相干的事,你就应该果断地拒绝。

远离无聊的团体

从大学开始,身边就会不断有人劝你加入各种各样的团体,而最初的新鲜感往往很快就会被定期沉闷聚会时的沮丧所代替。你本以为能借此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结交一些活泼有趣的朋友,到头来却发现,除了在那里乏味的闲聊之外,什么也没做,得到的只是浪费了钱财和时间。

建议你拿出所有的会员卡,看看那些团体,相信有一大部分是连你都不知道怎么进去的。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对所有会员卡进行一番挑选:

出于工作需要必须加入的团体。

出于强烈的兴趣爱好而很想加入的团体。

你从不后悔加入的团体。

把不合标准的会员卡统统扔掉吧。这样,你就犯不着再为那些无聊的团体浪费时间了。

放弃你不喜欢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喜欢购物,在五光十色的商店里出出进进,花掉了许多钱;要么以大吃大喝出入公众场所为乐或是迫不得已参加进去,应酬交际,这些让生活变得匆忙混乱,毫无乐趣而言。这种生活没有给人带来轻松美妙的享受,反而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你热衷于这种生活,那倒也无妨,但是,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些,而只是希望在节日时能够安逸地坐在沙发上读读书,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彻底放松一下;或者找一两个知心朋友在家里聊聊天,那你应该就这么做。

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被外界环境所限制,我们应该从容不迫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生活。事实上,一个疲惫的日子会很快从你记忆中消失,留不下一丝痕迹,而那些宁静安详,充满温馨的日子会悄悄留在你的心里,照耀你以后的道路。

常常静心思考

你是否曾经常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种不安之中,而找不出其中的理由?其实,我们的内心深处会发出微弱的呼唤。躲开外在的嘈杂喧闹,静静地聆听,你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你将在匆忙喧闹的生活中迷失,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以前,在面对重大决定、要作出选择的时候,有的人总是把各种利害一一列在纸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以寻求最佳方案。而事实上,很多时候理性是不能帮助解决问题的。我们需要回到内心聆听,探触那内在的声音,她将告诉我们怎么做。

学会对别人说“不”,为自己争取独处的时间;每年做一次远程旅行;降低对物质的期望,这些都有利于你放慢过快的生活节奏,学会聆听内心深处那寂然的呼唤,保持生活的平衡。

尽力办好一件事

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分钟都忙碌着,一面开车一面用移动电话联系业务、问候家人;在使用微波炉的空当熨衣服,打扫房间。表面上,我们是节省了时间,其实,同时干几件事情,效率很低,而且因为三心二意、神经紧张往往会导致错误意外地发生,反而使事情延误。

这样,我们自以为一次完成了好几项任务,其实没有一项是专心致志地在做的。当我们手忙脚乱地一边照顾着饭菜,一边用电话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们既不能享受到做饭的乐趣,也辜负了朋友的期望,由于分身无术而不能真正去关心他。

其实如果我们一次只把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由于全力以赴,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完成。在办妥之后,也不用为它再牵肠挂肚,可以放心地去做别的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和我们的固有习惯做斗争。在精美的宴席上,我们总是想把每一道菜都尝一下,每天的热闹活动也生怕错过。然而我们不能忘了,只有拒绝一些活动,才能完全投入到另外一些,并享受到它们的乐趣。

享受生活中的快乐

快乐是每个人期望得到的,于是我们常常对自己说:真希望我能快乐一点。如果你的脑子里总是如此徬徨,那么“期望”的阴影就会遮蔽了幸福感,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当你的精力因为不断期待、担忧或懊悔而受束缚,你无异放弃了实现梦想的生命力量。单是临渊羡鱼,终日坐待而不采取实际行动,你将永远停留在怨怼不满之中,如同粘在捕蝇纸上的飞虫,苦无脱身之计。

你越拒不从现状中挑选可以满足你的事物,你的不满也会越持久不断。不满越持续,心情沮丧,诉诸种种幻想与假设之类的最常见的精神寄托也就越强烈。让自己感到满足并非意着你必须安于现状,接受较差的生活。事实上,由于让自己享受满足感之后,你将节省许多不必要的精神消耗,从事更积极的追求。反抗生活中种种难以改变的现况实为不智之举。成长进步最强有力的起始点是重视自己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如果你尝试着问自己:

我是一个快乐的人吗?

你将如何作答?

快乐,首先是“爱自己”的表现。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因为他会想到让自己活得更轻松、快乐。

快乐,是一种贡献,甚至是一种“助人的行为”。你快乐,别人就会受到感染,家庭、单位或团体的气氛就会跟着改变,这是你能做的一种伟大的贡献与助人的行为。

会后悔的快乐,只是沉迷于暂时的享受,却是以更大、更长远的痛苦为代价的。

快乐,就是有说不完的趣事与新鲜话题。你平素生活中,都在分享什么?一个快乐的人,绝不会浪费时间说闲言闲语或咀嚼过去的遗憾。

快乐的人,喜欢接触大自然。让大自然的壮阔、优美,拓展自己的格局,并纾解压抑的情绪。

快乐,就是乐观、洒脱。生活一定会有挫折、变数,但是一个快乐的人,却看得开、看得远,而且完全以“正向”来看一切事务……

快乐,就是不做自己会后悔的事。快乐的人,会思及更长远的快乐,更大的快乐,而不会自困于“眼前”的快乐,而制造自己后悔的机会。

快乐,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弹性。快乐的人,都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能随遇而安,并且展现“大智若愚”的为人处事风格,与人无争,但却赢得最后的胜局。

快乐的人是积极的。快乐,绝不怠惰、散漫、奢侈。快乐的人会展现积极的生活态度,勇敢地对自己负责,因为他知道,惟有负责任的自我,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那接踵而来的“好处”。

快乐,是一种选择,甚至是一种“意志力”的表现。人生有太多的理由,可以让我们活得不快乐,但如果你是个快乐的人,你就会每天都会提醒自己:“今天,我要选择活得更快乐。”

快乐,是一种习惯。你马上可以说出,你的朋友中谁是比较快乐的,而谁又是喜欢呻吟哀叹的。那些快乐的人都“习惯”活出快乐的自我;而那些喜爱无病呻吟的人,都“习惯”展现悲观的自我。

快乐,不是指开玩笑、恶作剧、喧哗嘻闹,也不是一时情绪性的表现。快乐,是来自于内在的感动与和谐的表现,因此一个快乐的人必然表里一致,在人前人后,在家庭、公司及日常生活中,都能呈现快乐的自我。

跟快乐的人在一起,是一件快乐的事。没有人喜欢跟一个情绪起伏不定或脾气暴躁的人在一起。快乐的人,讲话带有激励性,既不会咄咄逼人,更不会语中带刺。

跟快乐的人在一起,除了感染快乐的气氛以外,你会觉得被尊重、有尊严、有意义。

快乐,是一种共鸣。

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时时都有快乐,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去把握。

去酒吧,不但可以欣赏音乐、和朋友相聚,还可以参加不定期的专题讨论,有艺术方面的,也有哲学、历史方面的。只要你有勇气,不至于太害羞,有见解、有想法,就能加入一场精彩的讨论。如果你不想太吵闹,那里有各种棋类、五花八门的智力游戏。一边喝啤酒,一边静静地动脑子吧。

下班后找一家物美价廉的餐馆在享受完美食之后花十几元钱又看一场挺好的电影。

郊游最适合春秋雨季了。放风筝、野餐都能让人心情愉快。夏天可以邀集朋友一块儿去游泳,享受一下通体清凉的感觉。

周末在草地上晒太阳,读点轻松好看的书,晚上,躺在阳台上看星星,你一定有很长时间没有仰望星空了。璀璨的星空会让人彻底放松下来。

做几样新的可口饭菜给家人意外的惊喜。

多跑跑书店,或许你能发现几本挺适合自己的书,参加志愿者组织,做一些公益活动。去福利院和老人聊天,打扫卫生;或者去孤儿院和孩子们做游戏,玩剪纸,唱唱歌什么的你会发现童年的影子。

进行户外活动。只要花一点儿钱,就能去郊外玩一次惊险刺激的蹦极跳、攀岩。如果住在海滨,可以去海上历险。

我们也可以在家庭生活中找到乐趣。比如说,叠一叠洗好了的衣服,想一想要穿哪件衣服,看一看她或他对你有多么重要。

我们还应尽量不忘记,将日常生活中随时遇到的小烦恼转变为简单的快乐。

快乐的80/20法则

快乐对于每个人的含义是不同的。某一件事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他是快乐的,而或许对另一个人来说,可不一定了。我们不能强求自己每分每秒都是快乐的,那样太不实际。物极必反,反而成了负担,成了不快乐了。

要求自己的一生百分之百快乐,倒不如试着把美满人生看成一个20∶60∶20的组合比较。20%是左右逢源,事事如意的人生,找到你心爱的人;孩子们功课表现优异;你的彩票中了大奖之类。另20%的时光则是极为艰苦坎坷:比如你或你所爱的人得了重病;你服务的公司开始裁员;你“十拿九稳”的投资泡汤了等等。至于那60%的主要部分,一切悲喜苦乐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尽管你休假的那几天气候恶劣,天天下雨,你却仍旧可以过得非常愉快。你的父亲或母亲可能脾气专制霸道一点,可是每次你还是高高兴兴地和他们共聚同乐。你一夜没睡好,可是第二天还是尽可能抖擞精神,拿出最佳表现。你的婚姻、家庭或工作并非尽如所愿,但你仍然以自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愉快地过日子。

其实对每一个人都一样,人生至少60%决定于“生活态度”。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到某个时期我才能享受快乐”这种心态,最好尽量改成让自己此时此刻就享受到快乐。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尽情享受眼前的时光,不要浪费精力去为过去、未来虚构理想。一生中,最难能可贵的便是善于珍惜眼前的每一刻去享受快乐。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每一个人成长起来的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正是在家庭中,在父母的关爱中每一个人受到他最好的或者是最坏的道德熏陶,因为正是在家庭中他接受了贯穿其一生、直到生命结束才会放弃的行为准则。

我们都知道“行为举止造就人”这句话;还有一句格言叫做“心灵造就人”;而实际上更进一步的是这样一句话——“家庭造就人”。因为家庭熏陶不仅塑造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灵,而且还塑造人的品格。主要是因为,在家庭中,一个人的心灵开始敞开,习惯开始形成,理性开始觉醒,善良或者邪恶的品格开始初具雏形。

不管是纯洁的还是肮脏的家庭,都是产生社会原则和规则的地方。法律本身不过是家庭的反映。在家庭生活中,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的哪怕是最细小的思想的火花,到后来随着个体的成长也会向社会迸发,从而成为公众的意见。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

家庭生活应该为社会生活作准备,而且心灵和品格应该首先在家庭中形成,这是自然的秩序。那些后来构成为社会的个人首先要在家庭中学会交往,并彼此适应。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儿童成为公民。因此,家庭可以被当作是对文明最有影响的学校。我们从上一辈那接受到自己生命最初的引导。

在幼年时期环境的影响对任何人哪怕是对最有才智的人都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世间不可能存在一出生就成为一个自立更生的人,他必须依赖他周围的人并从中获得营养和教育。从他的第一次呼吸开始,他的教育也就开始了。当一位母亲带着她4岁的孩子去问一位牧师她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时,这位牧师回答说:“夫人,如果您还没有开始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您已经耽搁了4年的时间。从婴儿脸上第一次露出微笑开始,您就应该抓住机会开始教育。”不过,即使这样,教育也已经开始。因为小孩已经通过简单的模仿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无需努力,几乎是通过皮肤的毛孔进行的。有一句阿拉伯谚语说:“一棵无花果树看着另一棵无花果树,就变得硕果累累。”小孩子也是如此,示范是他们的第一位伟大的导师。在你的早年一切形成过程中,不管多么微小的影响都会贯穿于一生。儿时的品格构成成年时品格的核心;所有后来的教育都只不过是在儿时品格基础上的叠加,但是核心却很少发生变化。因此,正如密尔顿所说的,“童年预示着一生,正如早晨预示着一天。”那些持续时间最长、扎根最深的推动力,往往渊源于我们出生之时。正是在那时,美德或邪恶、快乐或感伤的基因首次移植于人的身体,并决定了人一生的品格。

幼年时的我们往往是站在一个崭新世界的大门口,对其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起先,是四处观望,不久,便开始观察、领悟、分析、比较、模仿,把对事物的印象和思想牢记在心。如果能得到悉心的指导,我们所取得的长进是真会让人惊诧和喜悦的。布鲁姆爵士研究发现,小孩在18个月至30个月这段时间,对物质世界、对自己的能力、对其他个体的属性、甚至对自己的心灵和对他人的心灵的领悟,比他在日后一生中所获得的领悟还要多。在这一时期,一个小孩在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在心灵中所产生的思想是如此重要,假如一个人学到的东西可以擦掉的话,如果说一个小孩在此期间学到的东西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清除,那么,这个人的学问不用一周的时间便可全部清除。

我们充分地吸收各种思想,通过正确的引导,我们学会了服从、自制、对别人友善、忠实和快乐。我们有自己的意志,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母双亲的影响,不管是受到了良好的还是极其糟糕的引导。家是幼年时代的“爱的学习”的场所。对家庭的责任心不仅是对人类的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训练。充分进行家务培训、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是父母的职责;而遵循父母的教导并增长才干是青少年的本分。教育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和受人尊敬的工作。按照基佐的意见,家庭是世界上已经出现的最伟大最让人崇敬的学校。只有家庭才教给人自我牺牲、崇高的品德和可贵的思想。它渗透于人的良心之中,使得生活可以让人接受,而不使我们怨天尤人。“培训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由”,一位伟大的作家指出,“对一名儿童来说,你越早让他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你就越快使他长大成人。”杜潘洛普曾经说过:“我对最年幼的儿童的自由的尊重比对成人的自由的尊重更小心在意,因为成人对我有防卫能力,而小孩却没有。只要我一想到小孩是可塑性很强的人,我就决不会侮辱他们,因为在他们身上会打上我的意志的烙印。”

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的形象往往是高大而不可侵犯的。这一原则只要有片刻的模糊就会招致麻烦,人们的情感就会不能容忍并奋起抗争,直到这些权威得到恢复。驯服、自制和美德都是理想的状态。仅靠教育来灌输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影响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这也是因为身教更为困难一些。同时,最良好的影响往往是慢慢产生的,它逐渐地符合人的需要。

在你的童年时期,心灵的大门毫无遮拦地敞开着,时时准备接纳新鲜事物。这时,你不仅接受能力强,而且记忆力强。少年学的,好比石上刻的。据说,斯科特在学会读书写字之前,通过他母亲和祖母的朗诵,便已对民族文学如痴如醉。童年就像一面镜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反射着最早进入他生活的东西。第一次在孩子生活中出现的事情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第一次喜悦,第一次悲伤,第一次成功,第一次失败,第一次辉煌,第一次灾难,构成了一生的一种生活背景。

与此同时,品格也经受着锤炼,也在不断进步——性情、意志和习惯——这些都是日后幸福生活的依托。

上面讲了这么多,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其实,你对于生活的很多理解,很多原则,是来自你的父母,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多同父母谈谈心

父母对于我们,无论他们在与不在、充满爱意还是满怀抵触、能容忍还是独断专行——对于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十分重要。有时候儿女们无论嘴上说如何不在乎,表现得多冷淡,其实都是很在意父母的,在意他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不统一是难免存在的,你或许能或许不能改变父母的行为,但你可以给他们一张你最漂亮的照片,而且你一定可以改变自己对他们的反应,从而改变你父母的生活,还有你自己的生活。

你的父母永远同你在一起,无论是在记忆中还是在感情上,因此你需要消除与他们的矛盾。多同他们谈谈,试着同他们建立好的关系,而且可能会很好,只要你们能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你们现在的自我。

在你开始独立生活之前,你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那时你是小孩,他们是大人。这段历史很可能挥之不去。那就在你们的用心的交谈之中,父母讲话时用心倾听,脑中回想你认为自己听到的话。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也把自己的事告诉父母,让他们也能站在你的立场为你想一想。

如果他们没有听清楚,或者没有弄明白你所说的可以问:“你认为我说了些什么?这样我就知道你听懂了没有。”你可能想给自己的讲话来个开场白:“我在这几年有了一些新的经历,我现在想同你们谈一谈我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你们就能更好地了解我了。”

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他们把子女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你的父母肯定会有兴趣了解你的生活,也会因为你给予他们了解你真实的自我而感动的。

一旦你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真实,你就会轻轻松松,走出那个我们习惯于倒退进的永远是孩子的角色。相反,你的父母会看到你的另一面,一个已经长大的你,这对你们双方都有好处。

通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倾心交谈,虽然,双方并不能了解对方的一切思想、行为,但亲情的纽带会更牢固,更紧密。

做子女的在成家立业之前,一般来说都比较听话,大都是乖孩子。在子女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责任变得更重了,虽然如此,按理说,父母倾其所爱给子女,子女就应以爱回报父母,孝敬父母。但相悖的事还是时有发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农夫,他的父亲70岁了。农夫知道老人已经不中用了,就把他送到木棚去。他在那儿风吹雨淋,缺衣少食,肯定会死掉的。按说这农夫心肠还算不坏,他叫儿子把老头送到木棚去,再给他拿条薄毯子。十几分钟后农夫的儿子回来了,还带回来半条毯子。农夫见了很是诧异,问:“那可怜的老头子呆在木棚里,你怎么只给他留了半条毯子?”儿子回答:“我想我该留半条毯子给你。”

在这个故事中,农夫对父亲的遗弃,召来儿子对自己行为的效仿。不论农夫动机如何,起码他没有真实地了解到作为人近老年的父亲被遗弃的心情,或许农夫儿子的话会让农夫清醒。其实,父母的心境并不是那么难以琢磨,毕竟自己也有作父母的一天。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到老年一定啰嗦。老人的啰嗦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子女做的事不放心,总是啰嗦没完,在父母的心理上,往往不自觉地把子女当作儿时的孩子,对子女所做的事总是不放心,这其实是长辈的爱心的表现。碰上这种情况,子女应该想一想,父母啰嗦的事情,究竟是对还是错,如果他的啰嗦是对的,就改正,他也就不再啰嗦了,要理解这啰嗦之中的爱,体会这种慈爱。如果不对,子女也应该容忍,和和气气地跟他讲一下道理,如果不见效,暂时离开也就没事了。这时加强沟通也可使父母了解你做的事的原则、方法,让他们对你有信心,这样他们自然也就放心了,啰嗦也就少了。另一方面是有些老人喜欢?啰嗦嗦谈自己过去的事,这就是老人的怀旧感,正如梁启超所说的,老年人多回忆过去。碰上这种情况,做子女的最好是耐心听,在老人回忆年轻辉煌时就赞美几句,在老人提及伤感时就多劝慰老人,鼓励他们多享受现实生活。

有时候老年父母有些不合时宜的毛病,子女讨厌他,远离他,他当然感到自卑,感到生活没有乐趣,甚至感到活在世上没有意思。有的老人还有固执的性格,总是固执己见。因为他在社会经历较长,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积累了许多积极的成功的经验,消极的失败的教训,形成了他的一套生活模式,而且总认为他的观点和方法是对的,为了替子女考虑,他也希望子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工作生活。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耐心听老人说完,尽量采纳其中合理部分,不要公开与他顶撞,那样会严重刺伤老人的自尊心。对他不合理的地方耐心向他做些正面说理,态度应诚恳,使老人在自愿的基础上不再坚持那些不符合实际的做法和看法。有时为了家政,子女和老人可能产生隔阂,做子女的要尊重老人,需要与老人沟通以消除误会。化解矛盾要讲究方法,已婚子女不要同时在场,子女态度要诚恳。

父母也需要赞扬和鼓励

人们往往有种误解,认为老人不是小孩,不需要赞扬。其实每一个人都喜欢被别人赞扬。子女对老年父母所做的每件事都要表示关怀和赞扬,哪怕那件事做得不怎么好,也应找出他好的一点加以赞扬,毕竟父母心中渴望得到子女的认可。

子女要鼓励老人多参加社交活动,参加集体旅游、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这样他们就不会避世孤独,不会把自己闭锁在小圈子里,会更注重自己的体态仪表,通过各种活动,使他们增进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父母老了,子女的关心更不可少,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很重要。有的老人的自尊心格外强,老人退休在家,子女们上班工作,孙辈们入学读书,左邻右舍关门闭户,老人就会感到孤独寂寞,特别是父母丧偶后形单影只,孤独感更是明显。还有老人怀旧感明显,退化感出现。老人最怕孤独,做子女的要多陪老人聊聊天,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除照顾好他们的物质生活外,要更多关心他们感情上的需要,尽量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在他们情绪低落时尽量用高兴的话题去转移他们的情绪。

孝的意义对中国人来说不必多谈,几千年来,无数人已无数次谈论过它。或许过多的言辞并没有什么意义。实际的才是现实的。试着问问自己,你尽了一个子女所能做的了吗?多同你的父母谈谈吧,了解他们的心理,他们的需求,他们的一切……不要许多年以后,你仍发出一声叹息:子欲孝而亲不在。

珍视生命中的亲情

亲情是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感觉到的情感。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之中,我们成长起来。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亲情的温暖。如果你有兄弟姐妹的话,这种感觉或许更直接一些,因为他们和你的心理更接近一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暖暖的、甜甜的亲情,有时像吃腻的某种糖果,不似以前那么美味,我们不再像从前那样把亲情看得是那样那样的重要,因为我们有了友情,有了爱情,有了更多的选择,亲情相对它们来说显得有些缺少激情,少了些绚丽。但往往在经历过一段时间后,当你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你自己也成为亲情的激发地时,你会有一种更新的认识,对那个曾给予自己一切的家充满感激。

家庭是亲情关系,出于真情实感的家庭关系是最稳固的。尽到第一个成员应尽的义务而作到“心安”,就能享受到最大的快乐。

亲情,这个充满温馨、甜蜜的字眼,让人欢喜,备感亲切。然而,眼下这个字眼却时不时让人觉得烦心和沉重。

没错,亲情是生活的雨露和阳光。当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父母用亲情和深爱哺育我们长大;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亲情的温暖情怀给我们安慰和新的自信。毫无疑问,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亲情,温暖才时时环绕着我们;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亲情,我们的心灵才有了寄托和归宿。

家庭是任何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单位,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基本组织。传统中国家庭的文化中心是儒家式,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仁作为人的最高德性,既是个人的,又是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当然不限于家庭。因此,儒家伦理从根本上说是德性伦理,不是规范化的家庭伦理或社会伦理。一切规范,是建立在德性之上的。一个家庭成员,固然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但又是一个德性的存在,只有完成和实现自己的德性,才能建立家庭伦理。德性是一切伦理的基础,而人的德性首先是天即大自然赋予人的道德情感,在家庭关系中则是“亲情”。因此,仁的实现不是从别处,正是从家庭开始的。仁在家庭的表现就是亲情之爱,进而表现为孝。孝的本质是一种原始本真的自然情感。

亲情之爱是一种“真情实感”,人人皆有。保持和提升亲情,是保持家庭和睦与稳定的关键。“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强调孝,原因就在这里,即实现亲情之爱。任何人,从出生到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都是在父母的抚育、爱护下成长的,幼儿园和学校都不能代替父母的爱护和教育。这一点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都没有例外。孔子说“三年无免于父母之怀”,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有人可以请保姆、家庭教师,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不能割断的。

父母、子女之间的真情的爱,是一种天赋禀性,我们更应重视不只是动物式的母爱。人与动物之间有一种连续性,但人之所以为人之性,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情感。这里没有丝毫的虚假与功利打算。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出于真情实感,具有超历史的永久价值。如同孟子所说,“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并不需要特别的灌输与教育,是自然而然具有的,只要加以保护、培养就能够“扩充”。这就是儒家家庭伦理的基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家庭的温情、和谐和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自己,享受温馨的天伦之乐,而且能为现代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发挥更大的创造性。有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是人生中的最大幸福。

冰心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这使你的生命充满阳光,是你在经历风雨时的精神支持。

而亲情则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友情是一种浩荡宏大、可以随时安然栖息的理解堤岸;而爱情则是一种神秘无边、可以使歌至忘情泪至潇洒的心灵照耀。

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拥有了爱情的纯度,体验了亲情的深度,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人生。

亲情源于血缘,血缘凝就亲情。人世间,依赖血缘纽带,常常演绎出一个个可歌可泣亦喜亦悲的亲情故事。

这就是亲情,这就是人世间至善至美的亲情。她在那牵肠挂肚的惦记中,在那圣洁无私的呵护中,在那无怨无悔的奉献中。拥有这样的亲情,会使我们的风雨人生变得风光怡人,使多舛的世界充满温馨。

亲情,与生俱有,源于血缘,但又不囿于血缘。岁月的洗礼,会体现亲情的浓淡;物欲的考验,会证明亲情的真假。

最真挚的亲情不因远离而疏远,不因久别而淡漠,离久越远,亲情弥足珍贵。

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她叫“亲情”。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自然拥有它并习以为常。有时,我们在不经意中就失落了这与生俱有的宝贵财富。拥有亲情的人生是完美的,没有亲情的人生是残缺的,而拥有亲情却不珍爱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更是可悲的人生。不要让亲情从你的心灵中走开,那样会让你的生活失去一份温暖。珍视亲情是人生的一大快乐。

让承诺成为一种永恒

家的基础是婚姻关系,婚姻是一种承诺。婚姻意味着男人和女人结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和法律依存关系的制度。

婚姻的赌注很大,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家里生活非常温馨。一旦处好了这种关系,其他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在婚姻刚开始时,你们爱得神魂颠倒。而蜜月一过,你就会发现你的爱人有许多缺点。于是,你从幻想中醒悟过来,认识到这标志着两人需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只有走过了这一步,才能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感情。于是,你们两人决心把自己的许多想法和感受说给对方,并且为认识和尊重各自不同的观点做了很大努力。渐渐地,两个人感情越来越深,开始互相接受并深爱对方。如果你们两人能相守到老,你们将会一直尊重对方,爱护对方。

你们必须学会分担随共同生活而来的各种事务,在现实中的很多方面互相支持。每个人只吃掉或花费自己应该得到的那部分,做到合情合理,不管是一块喜爱的点心、决定性的言语、空闲时间还是金钱。

如果你目前还没有找到伴侣,而又渴望被人关怀/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你就需要改进很多技巧,最终你会找到合适的伴侣。

当你经过深思熟虑,认为你可以和她/他确立婚姻关系组成家庭时候,如果你不是由于一时冲动或心血来潮,而是根据爱的旨意去组成婚姻,那么你应能回答下列问题。你要明确:你的头脑确定是清醒的,没有一时发热。你爱她/他能使她/他幸福?能尊敬她/他、保护她/他?能放弃一切邪念,永远对她/他忠诚?

或许有些人认为这种婚约不过是个陷阱。一些轻信他人的人被他诱捕,并使一些人违心地组成毫无感情的家庭。不知你是否看过猎人用陷阱捉兔子,陷阱里的绳索捆住了免子的四足,使它难逃厄运。

那么什么是婚姻应有的现存事实呢?你们互相许诺的目的是什么?在为婚姻奉献出一切、互敬互爱和永远忠诚对方这三个诺言后面又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观念?

在你们举行婚礼的那天,你们就应该互相发誓奉献出彼此。

当你决定向某人奉献出自己时,你实际上是承诺无论前景如何,你都自愿同她/他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你不能随意放弃你的婚约。两个人的同舟共济是家庭幸福美好的要旨,在生活的长河里,生活的坎坷、磨难固然能导致一些家庭的破裂。但请你记住幸福的婚姻永远属于那些能同舟共济、走完人生之路的人们。

真正的爱是对坚贞不渝、仁慈宽厚、充满信任的承诺;是夫妻间互敬、互爱、互信、互谅的承诺。它不应有半点虚伪和嫉妒。

请回忆一下,你在婚礼上都承诺了些什么?你是否承诺过永远去享受那富有激情、富有浪漫色彩的爱。应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婚约不能建立在像感情这样短暂易变的基础之上。因为没有一个人能保证他的感情是始终如一的,就如同人不能保证自己总是头痛或饥饿一样。

那么,你能承诺些什么?你承诺要献出你的全部爱,这种爱远远超过了你的感情。它是从你的意志里显示出来的,它存在于你的行动;它包括互相珍爱、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它应是忠诚的、共享的。

记住当你们海誓山盟时,你们并不是承诺去追求毫无价值的爱情。确切地说,你们互相承诺,立下婚约,这就意味着你们为真正的爱情将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奉献出你们的时间,你们的智慧,你们的情感和你们的创造力。只有这样,你们的爱才能逐渐升华,你们的婚姻才能日趋完美。

感情的升华是婚姻的一种乐趣,也是婚姻的一个目的,真正相爱的人们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能从婚姻中获得什么?”他们想知道并且关心的问题是“我能为我们的婚姻做些什么?”当然,你不能强迫你的伴侣也有同感。关键在于你们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升华到这个思想高度。婚姻应该是爱的化身。支撑它的是富有爱的行动。

在短暂的新婚期里没有人全部地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但是,每个人都可通过永恒的爱、温柔的情话、相互鼓励去探索对方的内心世界。即使你的婚姻已经破裂,这种富有想象力的爱情也可激起你的热情,去重新追求你完美的婚姻。

人们相爱,但并不是说他们就必须结婚。婚姻是出自本人意志和感情的。婚姻是人为的,是由两个方面的意义构成的。是经夫妻双方同意的,是通过夫妻双方同甘共苦,互敬互爱的方式而形成的。这种同甘共苦直接影响着夫妻生活及他们的一生。你的新婚之日,好似一场电影的序幕,期待着更精彩情节的出现。你的爱情需要时时更新,需要从你生活中具有戏剧情节的喜怒哀乐中学会去协调你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协调意味着双方十分情愿地摆脱过去的束缚,让一切都过去,享受新生活给你们带来的快慰吧。

简而言之,不要总是想着过去的生活是如何如何美好。应该让它们离你而去。这时,你将发现你正生活在充满新生活乐趣的天地里。但如果你的爱不是发自内心的,那么,乐趣将越来越少。

但是,这种失望并不能破坏充满真情实意的婚姻。因为真情实意的婚姻意味着互相友爱、互相体贴的承诺。

乔治·伊利欧特说:“呵!快慰呀快慰,随心所欲地和一个人厮守在一起所产生的那种快慰,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此时的他,思想一片空白,没有任何负担,不假思索的语言和他体内淤积的情感一起毫无隐讳地喷泻出来。”

那么,你怎么才能知道你们的爱情已发展到该结婚的时候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对婚姻这样的许诺:“我永远不离开你”,“我非你不嫁”。婚姻离不开忠诚,但是,忠诚必须有心灵的共鸣,必须为婚姻奉献出你们全部的高贵品质。

婚姻所需要的忠诚是发自内心的承诺,是把自己的一生系于婚姻关系上。只有做到这些,建立在忠诚基础上的婚姻才能实现你们的婚约,给你们双方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种承诺还意味着夫妻双方应有高贵的品质。一个人要想向他的对方献出自己的一切,他必须把对方看作是完美的化身。承诺并不仅仅意味着夫妻双方的互相迎合,而根本则是你应首先在对方身上寻找完美的性质。已婚夫妻各自有些过错是很正常的,它不足为怪。

世上任何一个人——朋友、丈夫、妻子,以及任何社会团体,都无法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协调一致。每个人都有他神秘的内心世界。可是,在我们居住的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在交往中,你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抑制别人对正常朋友关系的表达和对爱情的表达,使你无法唤起他人的激情,你也无法去了解别人的不足之处。

承诺还意味着在你认识到他们已形成一种约束性婚姻关系后,两人仍互相钟情,互相支持,对对方真正爱的理解使夫妻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心灵的安慰。

这种爱的承诺的实现关键在于它是为了使人们富有牺牲精神:你必须放弃你独身时的自由;你必须抛弃只适于独身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承诺永远忠诚于你的伴侣,那么,你必须不要总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承诺意味着你要放弃一些东西,为两个人的生活共同努力。人与人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夫妻在共同生活中,难免互相猜疑和指责,因为当婚姻这个“万花筒”转动时,你可能由于一时疏忽而忽略了某个美丽的图案。试想如果有这样一对夫妻在一生中从未互相猜疑或令人失望过,那么,他们的关系将会使无数人惊奇不已,会使无数夫妇为之向往。可是,这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是太少了。不过,如果你们之间时常问一问自己,就不难去探索对方的内心世界,就能及时地消除你们彼此的猜疑或避免互相指责。

我应为我们的婚姻做些什么?

我们怎样保持爱情?

现在,我们婚姻问题的重点是什么?

我是否把我们的一切,诸如时间、精力、关心、全部的爱贡献给了我们的婚姻?如果说没有,这是为什么?……

在问自己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都是自己曾经承诺过要给予对方的,既然已承诺为何不努力去履行它们。

相互支撑,让生活更美满

每一对夫妻都有自己的苦衷,他们必须分担痛苦,同舟共济。历尽磨难有助于夫妻关系更加密切。婚姻是一个相互支撑共同面对生活的问题的过程,你的技巧越高明,你的生活就越美好。

记住,十分十美的婚姻在这个世上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一对夫妻能在所有方面都永远是无可挑剔的。长久的婚姻不能纳入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之中。

即使在最美满的婚姻中,夫妻感情也是有起有落的,既有稳定的时期,也有紧张的时刻。婚姻需要相互支撑。

第一,学会面对生活的现实。

两人结婚并不意味着从此万事如意。两年以前结婚时,A曾抱有类似的幻想,她以为每天晚上丈夫回家时都会使她笑逐颜开。她没有想到要对付卧室里的烟灰,要用他那种方式挤牙膏,还要为双方家庭的一些事而争吵。

当他们第一个孩子出世时,她本来期望丈夫是个模范父亲,谁料他认为照料孩子是女方的事。她希望他能使自己轻松愉快,可他把业余时间全都消磨在消遣娱乐上了,她感到委屈。几年以后,他才意识到做父亲的职责不仅仅是为家里挣钱。与此同时,她也不得不逐渐成熟起来,生活开发了她的才能。

大多数人在结婚时都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指望对方来照顾自己。一个主要的幻想,就是以为在婚姻关系中,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你必须通过努力和学习才行。

第二,学会付出。

付出是幸福而长久的婚姻的基础。没有这一条,人们就无法生活在一起。

的确如此,只享受权利而不愿承担义务不愿付出的人是自私的,这种人的婚姻也必然是短命的。

第三,理解对方。

夫妻之间的不统一是常有的。那么双方就应该有改变的愿望,这种愿望能帮助夫妻俩得以互相适应。双方要学会容忍对方的脾气,一方也要克服自己令人不快的一些性格。例如丈夫不愿去参加社交晚会和聚餐,妻子不得不单独前往。经过数年适应以后,丈夫变得比以前善于交际了,而妻子也学会了高高兴兴地单独去参加某些活动。

第四,合理处理冲突。

对待冲突时要以理服人。“我们避免使用那些事后令人后悔的、过激的言辞,也避免因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在4年的婚姻生活中,我们只有两次是气冲冲地上床睡觉的”,一位妻子这样说。

尽量少去责备对方,否则“那只会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再听你讲话”。那些用建设性的态度对待冲突的夫妇是这样说话的,“我觉得有点问题”,而不是说“这都是你的过错”。

第五,婚姻中的相互支撑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夫妻,结婚数年后,觉得生活异常平淡。其主要原因是,生活早已安定,只要每天努力去工作就可以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因而往往没有更多的追求,令人感到一切都几乎是静止的。如果尝试改变一下,例如重新定下一些共同的目标,双方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生活就不会显得那么平淡了。共同制定家庭大计,对夫妻都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可使双方都对生活充满新的希望,生活的动力又有的话,快乐也随之而来。

夫妻的共同兴趣也很重要。长期性的共同兴趣或爱好,不但可以使双方经常得到共同生活的乐趣,而且可以增强感情的连结。虽然有些婚姻专家认为夫妻之间的共同兴趣,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夫妻具有共同兴趣的好处。

当然,培养共同兴趣并不容易,没有学习的勇气、没有互相配合的耐心,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例如:打网球,擅长的一方,总得耐心地教;而另一方,就要大胆和努力地学,长期努力的结果,不少事情都可以成为双方共同的爱好。在宁静的家庭生活中,时而增加一些体育活动或娱乐活动,一个家庭就有生气得多了。

结婚之初,人们大都热衷于自己的小家庭,社交活动也随之减少了。

然而生活中若只限于夫妻两人的活动,日子久了自然会缺乏新鲜的力量。丈夫或妻子若都能从封闭的小家庭的生活圈子中解放一下,适当追求婚后人际关系的新经验,比如不时能与数对友好的夫妻和家人聚合,或结伴出游,不啻是为婚姻生活的幸福添加了催化剂。对于一些较传统或心胸狭窄的配偶,在对方与异性朋友交往时,往往因为不放心而加以反对。有的人甚至一结婚就向对方约法三章,不准与异性来往,这必然会造成家庭矛盾,导致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对此一方面多结交些共同的朋友,更重要的是信任支持,让对方与其他的一些异性朋友保持正常的个人友谊。

平日的交谈,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观点或苦恼。

有这样一个例子,丈夫是一个沉默寡言、不易动感情的人。但是如果妻子揭他的短、触痛他时,他也会暴跳如雷。丈夫觉得男子汉不应该感情外露,而他的妻子却极希望交流思想感情。为了使丈夫表达出一点感情,她使用恳求、说理、哄骗等手段,最后甚至严厉训斥。妻子向别人诉说丈夫一点也不关心她,不与她分享喜乐,分担忧愁。丈夫则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显得冷淡吗?为什么对你的要求不感兴趣?我也有要求,比如:上星期天晚上,我告诉你六点前一定要准备好晚饭。你忙东忙西,直到6点20分才做好饭。为我做事,你总是磨磨蹭蹭的,而为你自己做事总是那么快。还有一次,我告诉你看完电影要快点赶回家,因为有一个同事要来找我。你却与一个熟人在电影院门口高兴地聊起天来,没完没了催你走,你还说:‘等一会儿。’还有一件事,你老是怪我不整理书桌。唠叨起来没完。我不想花时间去整理书桌,想整理你就整理好了,我不管。”丈夫这么一说,妻子哭了。过了一会儿她说:“我说过你的书桌不整齐,但我不记得你要赶火车,要赶回家的事嘛。”丈夫仍在气头上:“当然记不得,我不与你同喜共乐,你就这样对待我。好,我现在就和你分担忧愁。其实我只有忧愁!”

有时候妻子想要一个热情的、有反应的丈夫。而现实的丈夫却是一个安静的、不易动感情、不会表达心灵深处感情的男子。妻子极力要丈夫学会交流感情以满足她的需求。

丈夫却需要妻子来满足他的需求。但是,由于妻子的要求未得到满足,结果她便潜意识地与丈夫不一致,对丈夫的要求充耳不闻。矛盾由此而出,日积月累,婚姻趋于灭亡。

离婚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对有些婚姻不是好方法。较好的方法是:夫妻双方停止向对方索要,而集中力量努力去满足对方的需求。爱情心理是这样的:“让我努力来满足你的需求。告诉我你想什么,你要什么。我将尽力去做。如果目前我还做不到,我将耐心地解释原因。但是无论如何,我将竭尽全力满足你的要求。”

在家庭生活中做家务是难免的。夫妻要合理安排,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如果双方在家的时间是相等的,应该做一下分工。如果一方在家时间长而另一方在家时间短,一方干得多,另一方也应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切忌一人在忙碌,另一人在旁边“观风景”。

经济问题是每个家庭天天都遇到的问题。家庭经济公开,财务协商处理,是解决家庭经济问题的有效途径。家庭生活开支,应根据收入水平,选择合适的消费档次。要给双方留出零花钱,零花钱可以自行安排。

在婚姻生活中,丈夫妻子应该很好地了解对方的气质,原谅对方的弱点,善于适应对方的个性。

夫妻中的每一方都可能有思维、行为、表达感情、待人接物的个性。有时候对于双方来说,要适应对方的个性风格有些困难。

我们知道个性具有刚性的特点——个人始终不渝地保持自己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其他一些观点以及自己刻板行为模式的一贯趋向;习惯、思维方式、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的方式特别根深蒂固。

与之相反的是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可变性、活动性、可塑性,改变工作、住处、习惯、见解、观点的很大灵活性,似乎就是决定个人行为风格的上述最重要特点的对立物。

两种相反类型的人,他们可能成为夫妻。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之间似乎在互相补充,而且这种补充往往是卓有成效的。

如果夫妻双方同属一个类型,比如两人都是刚性的,就是说,他们保守,观点、习惯、嗜好很古板,这时就会出现另一种情况了。显然,他们在生活中将遇到同一种困难,并认为这些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心理学家指出:很难确切地说,在什么生活情况下,性格相同是必要的,什么时候性格的互为补充是必要的。重要的是夫妻互相适应的程度和他们彼此间合作、协作、互相理解和互相帮助的程度。这是夫妻关系稳定的基础之一。

重要的问题在于适应夫妻的个性特点,这常常决定夫妻生活的和谐。哲学家说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而我们也可以说世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夫妻共同生活的关键在于认识对方的全部个性和心理特点,学会生活,学会寻找乐趣,同心协力,互相帮助,互相谅解。

爱,远不止是情感,它还包含一系列的责任。只有你重视你的责任,双方关系会有和谐的统一。

夫妻一方所要说的事或许对另一方来说不重要,但是它将对夫妻中的一方很重要。爱意味着能够注意倾听。

爱意味着关怀对方的康乐。即使你的需要未被满足,不要强求,也不要责怪,而要努力去满足对方的需要。爱情唤来爱情,怨恨带来敌意,冷落招致拒绝。

由于夫妻总有不相容的地方,因此,在极密切的婚姻关系中,很明显地需要一种长期的、令人愉快的妥协。不要把调和认为是“屈服”,只有不成熟的人、孩子气的人才期望自己的全部需要都得到满足。

我们遭到攻击或者受到批评时,会本能地保卫自己或者反击,这对婚姻关系是不利的。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责任,让对方知道自己对某事的看法,让对方知道这些事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指责别人,使别人处于错误的位置上,效果不太好。放弃评论、批评、攻击的口气,而采用亲切的口气。如果你未感觉到爱便诉苦,这样做不会使你变得可爱。

学会谅解人,不要追究过去。“犯错误的是人,谅解人的是神。”谅解人是高尚的行为。忘记创伤不容易,但是为了内心的安宁和协调,我们必须付出代价。爱不仅是感情,它还是行动。谅解就是爱的行动。然而,谅解也是双方的事。

夫妻切不可争斗,尤其在公共场合,夫妻更不可争斗。

成熟持久的爱情之中不存在控制、改变对方的念头,成熟持久的爱情之中没有防线,不轻易发生动乱。这种爱意味着努力满足对方的需要。

家庭是在相互支撑中存在的,能明白自己对另一方的责任,给予理解和支持,生活才能和谐,才能美满。

终生分享命运

在没有爱的婚姻中一方总是对另一方有所期待,有所要求,双方都试图去控制对方,这样婚姻便成了相互之间争夺权利的砝码。其结果,不是你奴役别人,就是你成为别人的奴隶。在这种奴役关系中,一个人成了看守,另一个人成了囚犯,所以,双方都是受害者,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婚姻,就似一座生活监狱,充满对对方的不满和指责。控制、占有、嫉妒,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毒素都在摧残着婚姻。由此看来,多一点爱,把爱情当作一种生存状态,它就不是一种世俗的东西,而是一种具有了神性的东西。

婚姻在罗马人的定义中是“终生分享命运”,夫和妻叫做命运的分享者。婚姻,只是要求男女之间互相分享彼此之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除了分享之外,它不要求有任何其他的回报。它不制造任何监禁,它不创造任何锁链,既不允许别人监禁你,也不允许你监禁别人。实际上男女双方爱得越深,彼此之间的自由也就越多,互相的期待、要求、控制、束缚也就越少。由此看来,幸福的婚姻是最低程度的融合加上最高程度的自治和独立。明智的夫妻都力图使对方保持自然状态。既然你选择对方,就应该让对方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他自己的特长。

爱使得本来是彼此分离的青年男女重新结合成一个整体,他们总是只有在对方身上才能找到自己。所以,一位哲学家说:“所谓爱,一般来说,就是意识到我和另一个人的统一,使我不专心自己而孤立起来;相反地,我只有抛弃我独立的存在,并且知道自己是同另一个人以及另一个人同自己之间的统一,才获得我的自我意识。”相爱的两个人首先在精神上必须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是因为有爱,而不是因为安全,不是因为经济上的支持,不是因为其他任何理由。

如果两个彼此相爱的人被孤立起来,他们会觉得生活是残缺不全的。他/她必须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从别人身上获得对自己的承认。爱默生曾经写道:“一般来说,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在恋爱阶段度过的。爱情、欲望、希望以及精神上所有最美好的情感,都是在恋爱中产生的。”婚前的这段恋爱时光往往是最为快乐的,热恋中的青年男女,总是喜欢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虽然恋爱十分令人愉悦、快乐,但是,生活伴侣的选择毕竟是人生的关键。正确的选择不应该取决于一次彼此之间的对视,或者脸上所洋溢的玫瑰般的微笑,或者对视时从明亮眼神中碰出的火花。

生活对婚姻双方来说都是真实的、诚恳的。生活不是所谓的灰色浪漫。男人们有这样的经历,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宠物或玩具,而是一个女主人。当男人失业时,或者遇到经济逆转时——事实上,他处在“最倒霉的时候”——他最需要的女人是:坚强、热心、爱心和同情。在危险的时候完全依赖自己,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爱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它可能是你生活的发动机,灵感的催化剂。真正的爱情,会使人朝气蓬勃,精神倍增;会使人热爱生活,追求真理,崇尚智慧。爱情与美德、知识是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勃朗宁说过:“爱情产生智慧。”生活会因为爱情而得到升华,变得纯洁。

在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当一个男人娶得一个妻子时,他就是接受了大自然的一份最伟大的恩赐或者是一个最大的隐患。成千上万的男人将他们的现有地位和成功都归功于他们的妻子。除了对孩子的重大影响,她们对丈夫和家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让你的家庭充满爱吧!

把家变成温暖的港湾

一位哲人说过:“家是与外界社会绝然不同的,它可以充满爱、关怀及了解,成为一个人养精蓄锐的场所。”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了解,彼此相爱的一对青年男女就会生活在一起,组建一个新的家庭,进入一个有欢乐也有痛苦的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要经受一系列的磨难和考验,学会待人接物,学会遵守纪律,慢慢变得成熟起来。

家不是为了做摆设,不是为了展示,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生活的目的而设的。

那么家是什么?有些人略带夸张色彩的将家定义为“现代文明最骄傲的城堡”。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却不够具体。它带有太多的军事化的味道,而且这个概念过于宏伟。

几年以前,伦敦一家杂志就“什么是家?”这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寄出的一千份问卷回收了八百份。对家的定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家是一个挡住了争斗,关住了爱的世界”;“家是一个平凡是伟大,伟大是平凡的地方”;“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孩子的天堂”;“家是我们嘟囔得最多,却爱得最深的地方”;“家是我们肚皮得一日三餐,心灵得一日千餐的地方”;“家是错误和失败都被仁慈掩盖的地方”……

从上面看来每个人对家都有着自己的定义。这是他们对家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烦恼和忧愁有时也充满了家庭,但是,总的来说它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而且,痛苦与欢乐、忧伤与欢笑总是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的。它,总是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一个优秀的女人,懂得如何精心去营造自己的温馨的家。正是由于她,家庭才有吸引力;正是由于她,家才是“一切美好东西的保护者”。如果她不善于料理家务,不能让家充满快乐、幸福和宁静,不能让丈夫在家中得到很好的休息和娱乐,那么,她就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男人事实上也还是个无家可归的人。

而男人正是在家庭生活中找到激励和支持的。家庭生活甜蜜、神圣、纯洁则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男人不可能不诚实。“家庭生活是阳光,它照亮男人每个诚实的细胞”。家庭生活使人高贵,使人文雅。家的影响是神圣和有教育意义的。家训练人,家是最强大的道德场所。真实的性格来自家庭,家也是自我的测试场所。“没有哪个地方像家”。它是生活的巨大磁石,它是人类情感的中心。它是互爱的王国,不论它是由普通的砖头和石灰构成的,还是充满了华丽家具和精美的家具。它都是爱的结晶,是温暖的地方。

有人说过,家就像一个理想的避风港,丈夫在外闯荡一天之后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放浪形骸,不必装模作样地约束言行举止来保持风度,他在这里舔舔伤口后很快又投入新的搏斗。

黑兹利特在他的一篇散文中,把商人作为一种卑鄙小人进行了浮雕式的刻画,他们坐在飞奔的马车上,生命和生意融为一体,他们声称自己所必须做的不是走出疾驰的马车,而只是不耽搁生活。他们脑子里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没有什么深邃的思想,有的只是“狭隘的关于顾客和利润的计算”。黑兹利特的描绘或许有点过分,但是,整天忙于生意的人确实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心胸狭窄,患得患失,毫无人情味。因为他们的职业使得他们不得不时时算计,处处小心。久而久之,善良和美德就会被自私和阴险所代替,他们也就得了一种职业病。

让这种职业病得到医治的惟一途径是回到家中。的确,在家中,你无需伪装,你无需掩饰,你尽可以把真实的自我暴露出来。在生意场上、在社交场合,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你或许带着面具生活。而家庭成员之间彼此都是忠心耿耿的,妻子的温情脉脉,孩子的天真无邪,会让人的心灵感到平静和安宁,会让人抛弃一切外在的物质诱惑。荷兰人进入家门时总是把鞋子脱在门外,表示要把一天工作的烦恼全部丢在门外。在谈到自己的家时,伯克深情地说:“一回到家里,一切烦恼便抛到了九霄云外。”

或许有一天,你伤感地回到家。因为你在外受到侮辱,或是有人向你追债,你的精神垮了,你的理性摇晃了。这时,你需要一位帮助你的人——善解人意的妻子,推心置腹的朋友。她将和你一起承受巨大的物质和精神的痛苦。面对困境,她使你保持冷静,给你慰藉,给你希望。你不用怀疑她的承受能力。你会发现她住在小房子里与住在大房子里一样快乐。她会说:“如果你认为我和孩子们的幸福都建立在表面的物质富有上,那么你还不了解我,虽然我们已经共同生活了20多年。”

托马斯·莫尔认为,与家人的情感交流比任何重大的社交活动更为重要,家庭中充满了仁爱、温暖和平和,家总是让人感到愉悦的。泰勒先生说:“只有温馨的家庭,才是人类精神避风的港湾。真正的快乐幸福,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

的确,你会发现,妻子在门前的低声哼唱是世上最美的声乐,她在缝衣机上发出的音乐与别的妇女在钢琴上发出的音乐一样优美。遭受困难和不幸时,很难说男女之间谁的承受力更强。认为女人的主要特点就是琐碎的男人,应该矫正他们的思想。

温顺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强烈的责任感是一个美好家庭必备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要找那些性格暴戾的人作为对象,他们只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不幸。脾气暴躁的女子,只会让新婚后的丈夫后悔不迭,想方设法逃离困扰他的“牢笼”。温柔的女子倾慕刚强有力的男子,但讨厌鲁莽粗暴。每一个年轻人,应该心地善良,富有责任感,不要找那些善于嘲笑别人、不负责任的人。对于男人来说,千万不要把妇女看作奴隶或玩物。性格、心地和责任感与婚姻状态的变迁兴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在选择自己的爱人的时候,对方的容貌往往成为一个衡量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说,大多数年轻男女都是美丽动人或英俊潇洒的。伯克在谈到自己的妻子时说:“她确实是美丽动人的,但她并不是靠她的脸蛋来打动人。让人动心的是她的天真、单纯,她的善良、仁慈。”最好避免向倾城倾国的姑娘求婚,除非她决心跟随你,并认同你的事业。容貌漂亮当然好,心灵的美丽和出众的才华却更重要!如果有可能,最好是两者都兼顾,但是如果你只能选择其一,那么一定要看重心灵的美丽和出众的才华。如果你喜欢的只是对方的容貌,那么就似在市场上挑选漂亮的花朵一样,没有长久的意义。威彻利曾经说过:“善良和才智比美貌更不可缺。我认为善良而有才的年轻女子没有一个是丑的,相反,泼辣而无才的窈窕女子却没有一个是美的。”没有哪种婚姻比只为容貌,只有肉欲的结合破裂得更早、更糟糕。同样,年轻女性在挑选丈夫时,首先考虑的也不应是长相和身材,而是他的才华与人品。

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以为你发现一个完美的人以后,你才能够爱。你永远找不到这样的人。完美的男人和完美的女人都是不存在的。即使他们存在的话,他们也不会在乎你的爱,也不会接受你的爱。有这样一个男人,到了70岁的时候,他还是独身一人,因为他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有一天别人问他:“你一辈子都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吗?”老人悲伤地说:“有一次我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那你们为什么不结婚呢?”“因为她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老人十分伤心地说。正如我们不能因为空气受到过污染就拒绝呼吸一样,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找到完美的人而拒绝爱。

家庭是充满爱的。没有互爱不会有和谐,更不会有爱情的幸福。而且,没有爱情的婚姻,往往是充满杀机的。费希特认为:“建立在没有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是不会持久的。当事人在这种婚姻中品尝到的只是遗憾的苦果。”

要持久地维系家庭的和谐,对夫妻双方来说,良好的声誉必不可少。因此,夫妻双方必须行为检点,自我约束。猜疑是家庭的致命的敌人。互相信赖、互相爱恋、互相帮助——这些是美好家庭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的确,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爱恋的双方,不仅要享受权利,更要承担义务。爱情具有排他性,彼此忠诚是夫妻双方应尽的义务。“在家庭里,最高的原则是个体把自己抛舍给另一个性别不同的个体,把自己独立的意识和个别孤立的自我存在放弃掉。感到自己只有在对方的意识中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家庭的伟大之处,在于惟一的爱情,两颗心的互相忠实,在于它的温暖。

从平凡生活中感悟爱的伟大

家庭生活的开始阶段,一切都是热烈和美好的,生活显得那样绚丽多彩,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朝夕相处,繁杂的日常事务会使各自的优缺点和真正的性格、为人和脾气都逐渐呈现出来;由于全面的家庭生活,又使各自对异性的浪漫想法和神秘感都渐渐消失,爱的激情也会平静下来,你会觉得生活日趋平淡化。

这一切,对于没有正确理解家庭的人来说,对于庸俗地期待家庭生活的人来说,确会产生“家庭是爱情的坟墓”的感受。请记住,这时你才真正进入家庭生活的实质性阶段。家庭生活是平凡的却不是平淡的。

生命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每个人只是沧海中的一粟;生命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每个人只能经历一回。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不自觉地朝向生命旅程的终点接近。你不要总是期望自己的家总如大海一样汹涌澎湃,那只会让你精疲力尽于与生命激流的搏斗之中。

家庭生活就似一条流动的河流,水流变幻不定。你若能够尽心尽力地生活,就不会畏惧这趟旅程,自然能顺流而下,随遇而安。在风平浪静之处,你也安稳平和;在水流湍急之处,你也奋起振作;随着水道前行,你随之迂回曲折;但在大多数时候,你要适应平缓的速度,学会享受平凡。

在经历家庭的初始阶段之后,人到中年,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人们大多独立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任务。这时,夫妻之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爱人事业和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家庭的作用和温暖体现在对对方工作的支持。已婚的人们及早根据人生新阶段的特点调整家内关系和家务家政,主动关心对方的事业,就可以使爱情更新。社会把培育后代的任务托付给我们,当孩子长大到当年我们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开始向下一代传递德智体诸方面品质技能的时候。家庭生活必须明智地将父子之爱、母子之爱融为一体。认为有了孩子会使丈夫或妻子分爱的想法是错误的。当夫妻同心协力、意见一致地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时候,在夫妻孩子情感的密切交流中间,你感受到经过激情后的平凡家庭生活的快乐。

随着家庭的建立和子女的长大,上一辈家庭逐步进入尾声,夫妻还承担着赡养老人使他们晚年幸福的责任。自觉地在这方面取得一致的意见,相互敬重对方的父母,这也是平凡生活的重要一面。

时间的流逝使人们慢慢衰老,体力逐渐不支,慢性病和其他生理变化相继出现。亲人间的贴心照顾、问寒问暖和献身精神会成为家庭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许多相亲相爱的家庭里,当亲人体弱有病时早早买好补药,冬天即将来临早早备好新棉衣……这种细心体察的情意沁人心脾,胜似初始阶段的炽热。

但你若是紧握着过去不放——期待重温初始的炽热与激情,不满于生活的平凡无奇,那么你就不可能随生命之河而下,只能眼看生命之河平白由你眼前流逝,或是徒然逆流挣扎。你对从前的期盼阻碍了你继续当今顺流而下的旅程。

你是否抗拒顺着生命之流而下的乐趣?或者你在兴奋地期待生命之流带你浏览风光?

家庭在平凡之中充满活力,每一天,你都可以让强大的活力之流带领你前行。由现在开始,采取行动,让你的心、身和灵都动起来,去发掘平凡生活之中的另一面。

善解人意,才能广结朋友

有时候,我们会有迫切想表达某种感情的愿望,我们觉得有话要说,心里有一堆新鲜想法,一定要说出来!但我们在试图将这些话语倾诉给某个人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觉得他们是那样的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或许,多数人都喜欢说,而不喜欢听。

人类所有的行为中,用心地倾听,能够使别人觉得受到重视及肯定自己的价值。然而,用心倾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不妨问问朋友,他们在和别人沟通时,是否碰到过任何困难,他们的回答可能是肯定的。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说话滔滔不绝!其实倾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住在说服别人之前,必须先聆听他们说话。

让我们拿这句话来和我们的原则比照一下。你给予别人所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喜欢说话,表达自己,喜欢别人听他说话。如果能碰到一个很忠实的听众,他们一定会很高兴、很有自信,对这位忠实的听众会充满友好和感激,特别是在他不如意的时候。

那么,如何学会更好地倾听他人呢?

首先,你必须愿意去听。必须表现出强烈地希望听别人所讲的内容。

不热心的听众只会有情绪的问题。他们不是心不在焉,就是只顾想自己的事情,对于别人的话,根本没有听进去。这对说话的人来说,确实是严重的打击。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倾听别人的话语,而是他们不愿意去听。

如果你不得不去听你不感兴趣甚至是有点讨厌的谈话,你一定会觉得很无聊,一定会心神不集中。

也许你活着并不见得非依靠善于倾听的技巧不可,但是具备这种能力,却能得到很多好处。倾听是通往他人心灵的道路。

如果你愿意去倾听他/她的心声,那么就集中精力开始吧。

你要设法撇开令你分心的一切事情,看着对方,点头示意或打手势鼓励对方说下去,借此表示在全神贯注地用心倾听他的话。

每个人说话都要有人听,善于倾听的人很受欢迎,甚至难能可贵。他们对于一个苦闷的倾诉者来说像撒哈拉沙漠中的甘泉一样。他们在听倾诉者讲话的时候,完全集中在倾诉者身上,使倾诉者觉得自己是世间最重要的人。这正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

不时用一些很短的评语或问题来表示你在用心听,即使你只是简短地说“真的?”或“告诉我多一点”也行。

如果你和一个老朋友吃午饭,他因为和妻子大吵了一顿,整个星期都睡不好。要是你像少数人一样,怕听别人私事,你可能说:“婚姻生活总是有苦有乐。先吃东西吧。”你这样说,是表明你没有听他说下去的意思,那么你们这顿饭吃的不会太愉快。

假如你不想浇他一头冷水,那就不妨说:“难怪你睡不好,夫妻吵闹一定令你很难受。”他有一个舒心的机会,心情便会好得多。我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够自我解脱,总是需要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善于倾听的朋友。

不过,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不少人总是急于判断谁是谁非,急于判断而不用心听,会封闭许多想倾诉的人的嘴巴。

向你所关心的人表示你可能不赞成他们的行为,不欣赏他们的为人,这是非常重要的。用心倾听能帮助你做到这一点。假如十来岁的孩子深夜三点回家,心急的父母不易记住倾听是多么重要,孩子刚要解释,做父母的便劈口喝道:“我不要听出了什么事!”这种反应破坏了双方的沟通,更严重的是,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一定要告诉他父母是如何为他操心:“我们又担心又害怕。”然后让他说明一切,不要总把一切往坏的方向想。

我们都渴望有人听自己说话,大多数的情形下,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了解,是因为有人谈话而没有人用心倾听。在家庭中,让每个人都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的机会,而其他人则用心倾听,那么他们彼此之间会感到一种关怀的温暖。聆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一种无私的举动,可以让我们离开孤独,进入他人的心灵世界,并建立友谊。

你千万不要以为做一个好的听众,就是静静地像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等着路人猜谜。这种哑谜的交谈方式是最无聊的。倾听并不是绝对禁止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应该是互相交换观点,各项感官混合运用,用心地听,诚心地沟通。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意见,细心观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在生活中,人们面对很多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人,必须学会掌握应该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听别人说话。你要了解别人的需要和兴趣。

如果你能够以话语或声音,表达对别人的关注和感情,他们一定会乐意和你相处,为你付出。你最好记住,听别人说话比你自己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论,更能影响他们。如果你能够用心,并重视和别人的交谈,而且尽可能配合他或她的说话速度和习惯,那么和你交谈的对象一定会感到满足。如果你能够让一个人无拘无束地在你面前倾诉内心的感受,没有压力,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想说时就停下来休息,这说明你是个成功的倾听者。

人人都希望被了解,期待于表达自己,却疏于倾听。一般人倾听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恰当的反应,而不是想真正了解对方。因为我们常以为天下人都跟自己一样,以己之心即可度人之腹。“噢,我完全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是这样的……”这类反应经常出现在日常交谈中,人们总是依据自身的经验来解释别人的行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却又怪罪他人“不了解我”。

为了了解他人而不是为了反应,就是通过言谈阐明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在世界。深入认识另一个体的感情与智慧世界。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如此倾听效果巨大,不但能获取最正确的信息,还有助于增加感情。毕竟单方面的努力只有被另一方所接受与认可,感情才会成长。如果被误会为另有用心,反而会降低相互之间的信任。

我们知道在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最渴望的就是精神上的满足,被了解、被肯定……当你设身处地地倾听他人的说话,就是在满足对方精神上的需求,这时你才能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或发挥影响力。

有时候,不待旁人开导,只要能畅所欲言,足以令人澄清问题,甚至找到答案。

心情不好的时候,最需要善解人意的好听众,必须真心诚意为对方着想,不存私心。对于关系亲密的人,和他人分享经验将大大有助于沟通。

可能有人会批评这种倾听方式太耗费时间。起初的确如此,可是一旦进入状况就会如鱼得水。

正如人们对物质上满足的不倦追求,其时,人们内心对于精神上的满足同样渴望,倾听是表达一个人心灵的好途径。

原则使你的交流更温情

在生活中,沟通必不可少,但有时候,人们出于某种动机竞相隐藏自己的思想。或是由于双方之间的不了解,使得双方之间的交流显得如此艰难。伏尔泰曾经说:“上天赐予人类语言,是要使他能够隐藏他的真正感觉。”这句话描述了我们这个世界上常常发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应该有的情形。

在沟通的过程中,原则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希望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希望有成功的事业;如果你希望作一名杰出谈判者;如果你希望跟妻子之间更亲密;如果你希望对孩子有影响力;那么一定要花时间费精神去了解他们所持的原则,同时也把自己的原则告诉他们。这就是一种沟通,如果你没有向他们清楚地表明你的思想,就别期望他们会和你产生共鸣;不愿退一步去接纳别人的原则,也不要期望别人会接纳你的原则。

跟任何人进行沟通,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必须是让对方知道你的原则同时也要去了解他们的原则,做好这一点,通常你会这么问:“有哪些事必须知道,有助于我们感情的发展?我们要多久沟通一次?需要谈哪些事?”

把你的原则告诉别人是件很重要的事,不管那是关于什么的,然而就算是你先前讲得很明白,是否日后就不会被对方误解呢?不大可能,因为有时候你可能会漏掉某一项没讲,也可能你在讲时还未完全明白自己的原则是什么。为了避免这种误会的发生,这也就是为何得经常跟人家沟通,千万别以自己的角度去衡量别人的原则。

然而,在每个人坚持的原则之中,有一些他们绝对不会触犯,而另有一些他们却不时地触犯……每当他们触犯了,就会觉得很不好受,可是他们依然如故,一犯再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一番研究之后,我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对某个原则的价值评价是不同的,它在我们心目中有不同的地位,有些重要,有些次要,越是重要的就越会去追求。同样地,有些原则在我们心目中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要是触犯了必定会招来极大的痛苦,因而我们从来就没想去触犯。比如说有人问你:“什么是你‘绝对不敢’做的?”这时你给他的就是最高级原则,那意味着你绝对不会去触犯,为什么呢?因为要是你触犯了,就必然招致极大的痛苦。

另外我们有些不是不敢触犯,而是不想触犯的原则,可以称之为“平级原则”。因为触犯了这种原则会使我们不大好受,不过有时候我们还是会出岔子,至于是为何事就得看状况了。这两种原则的差异之处就在于一个涉及到“必须”,一个涉及到“应当”,就如某些事我们一定得做,某些事一定不可做,某些事应当做,某些事不应当做。这个“一定”及“一定不”的原则就属于最高级的。至于这个“应当”及“不应当”的原则就属于平级的,然而不管是最高级的或平级的,对我们的人生都会造成影响。

一个人若是有太多的最高级原则,那么他的人生必然会过得很累。试想,处于当前的环境里,每天你接触的人必然不少,而他们的个性又是各式各样,如果你有一大堆的“必须”、一大堆的“不能”,生活必须充满束缚。根据常理来判断,你的原则因此而无法维持,结果在各方面造成经常性的压力,不仅影响了自己,同时还影响了周围的人。

如果我们自己订下太多的原则,生活就会失去劲头和动力,人生将会变得很没意思。当然两个有过多原则的人在一起沟通就会显得很困难。当一个人越能够掌握环境,就会越觉得自己有用、有价值。然而当他有太多的原则要去遵守时,自然就越难掌握环境了。

要想和他人有良好的沟通,你不仅要了解对方的原则,你也要讲清自己的原则,哪些是自己绝不能容忍的,哪些是自己不希望看到的,等等。

在你和别人进行沟通的时候,你想说服他人去做某事的时候,就会进行对话。说出你自己的论点时,听者的头脑里会或是赞同,或是提出疑问或相反的观点。除非你意识到这一点并准备解决它,不然你可能遇到的将是相反的意见。

你有自己的观点和目标,你的听者也一样。说出自己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对你的话所激发出来的问题及反对意见敏感一些。

你可以利用任何讨论,在讨论中设法用别人所听到的话去改变他的想法。

如果你想使沟通真实有效而不是一种敷衍,一种应酬,你必须怀有某种情感。如果你的目的只是命令别人去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他们往往懂得你的意思但却作出消极的反应。除非形成某种义务,不然任何人对他们都不能产生影响。大家要有联系,彼此间必须有一种可以被称为信任的和睦关系。

如何和朋友从容不迫地聊天

里根曾被誉为“沟通专家”,尽管他不注重内容的细节,尽管他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尽管他只是统领而不是管理他的政府,但他却能在关键时刻走到人民之中并赢得多数人的支持。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尽管人们很多时候并不同意他的政治观点,尽管人们把他看成是犯错的人,人们仍然喜欢他,他身上的某些东西使人们感兴趣。里根谙熟电视的媒介作用,深知怎样利用它,那就是他具有影响力的主要原因。可是电视上满是所谓老练的沟通者:他们英俊潇洒、吐字清脆、声音抑扬顿挫,从不念错一句话,电视业把这些形容为“在生动地表演诚实”。然而,我们却能看清他们的本质,他们受雇于人,朗诵不是他们所写的话,提出他们根本从未考虑过的观点,他们只是为金钱而听人使唤的人。

为什么我们对不择手段挣钱的推销员总是持逆反心理?这是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只有一个兴趣:把钱从你的口袋里掏出来。沟通并非就是把事情说好就行了,它与说话人的本质有联系。

沟通是通过他人耳朵的倾听,你要试图了解别人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这就是去认识你感到敏感的人,不仅了解听话人所说的话,而且还要了解他的感觉。高明的沟通者通过听者的耳朵来倾听自己所说的话。

交流是一种对话。当你说话时,你要不断意识到你在听者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技巧娴熟的广告作家写出的东西不是为了愉悦自己,而是为了吸引用户;成功的政治家总是努力对他们的选民说一些他们想听的话,他们要和人们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沟通不好时的多数问题是:他们只是关心他们所说的话,但却很少注意人们所听到的反应。你所关心的事应该与听众有关,这样,你所关心的事不仅仅是所说出来的,也是所听到的。当我们对孩子说话时,我们总是简而言之。同某个语言说得不流利的人谈话,我们要注意他的发音和仔细地选词。我们知道,要想被人理解,只有这样才行。

这里不是建议你对别人说话时说得简单一些,如果你总是给别人以一种高人一等的印象,这种印象是沟通的最大妨碍之一。你所必须做的是参加到听众中去,这样你听到的才是他们所听到的。同样重要的是,还有他们感觉到的。

这要先练习一下,然后再应用。下次你有任务说服某人接受你的观点时再应用,先想想你要说些什么。你可以坐在一张空椅子对面,想象此人正坐在椅子上,给你下结论。然后离开你的椅子,坐到那人该坐的位子上,重复你的论点,但这次你只是听,就像人们说给你听一样,而且把自己想象成那个人。你会发现你的话给人以不同的色彩。几乎没有你所想象的那样有说服力。问问自己:“如果我是那个人,如果我只听不说,我的论点能说服自己吗?”你可能会发现听起来有说服力的东西说起来却是另一码事,并未有所改进。

为了赢得他人的支持,记住你的目标不是摆布别人或是强迫别人接受你,而是去激发他人。强迫别人只会招来敌意,激发他们,会得到他们的热情。

如果用来赢得别人支持的方法不当,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你想摆脱人们的舆论,你也许得为自己好好地利用这种能力,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毫无意义,因为做生意本身就以买卖双方互利为基础,如果把好处都拿走了,还会有谁同你打交道呢?

操纵别人和激发别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操纵是一种利用人的欲望,而激发却是尽力对人们有用。利用人们,最终也会失去他们,雇员、用户和朋友都如此。激发他们,双方都会受益。

所以我们在尝试与人沟通的时候,要时时注意自己是在试图操纵对方,还是在试图激发对方的热情。

当然沟通技术愈好,就愈能有效地激励别人。无法有效激励别人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不能清楚地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清楚地让别人知道该做什么,他们会自觉地去做。

试试:

清楚地知道你希望别人了解的内容,决定你要为被激励者做什么,包括如何思考和执行。

认清沟通的对象,通过他的眼光来沟通。

小心选择沟通的情境。情境不同,沟通的效果也不同。你可以选择办公室或交谊厅,打电话或写便条,在讲台上演讲或圆桌座谈进行沟通。

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

尝试不同的沟通途径:故事、比喻、感情……

让沟通的对象多表示意见。被激励者在沟通的过程中反应愈多,记住的东西也愈多。

注意听众对你的主题和信念反应如何,和你的沟通想达成的结果如何,而不要管你表达的内容。

回答以下问题——我要听众想/或知道些什么?感觉到什么?做什么?任何的有效沟通都必须达到这三个目的。

对准你的目标听众,愈集中愈好,如果目标听众太分散,信息就会愈薄弱无力。

尽力让对方记住你的话,如果他们连想都想不起来,那还有什么用。

当你能向听众显示,你的信息在他们生活中的价值时,他们就会常记起和应用你的观点。

对有效性的最终测试是:他们真地采纳你的信息,而且当作他们自己所有。

记住,沟通最大的失败就是你的听众根本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一定要让他们听清楚你的话。

当对方紧张时,会发现很难与他沟通。他被自己害怕心理缠住了,不能集中精神听你谈话,也不可能无拘无束地发言。

准备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弄清他是否有点紧张,可以观察他的眼神。一个人若是避开你的视线,或眼神发呆,通常表示他紧张或腼腆。此时,你要友好、微笑,这是消除对方紧张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开始交谈时先谈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目标是与对方建立融洽关系,让他能从容不迫地跟你聊天。

让友谊天长地久

我们常会说“我的朋友……”,这是一种对朋友的感情的表现。

友谊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最好相处的就是朋友关系。同朋友我们不必分担财务,不必分担家务,或许也没有对过去不幸的痛苦回忆。接触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只需在短时间内表现得当就成。不过你当然会对朋友很在乎,因为你可能同他有着共同的志趣,共同的世界观,还有一段曾经共同拥有的历史。

你和你的朋友们,至少一位朋友,每天能在一起开心地大笑。朋友往往志趣相投,你同他们在一起,同时做一些最喜爱干的事情,事情干完了,友谊也得到了加强。

朋友也能为我们提供实际的帮助。除了能增强你工作的乐趣,有伙伴们在一起会让你上下班的路上不再那么单调;他们会告诉你各处听来的信息,或许会使你有所收获;当一大堆的计划压着你时,他们会帮助你;在你帮助他们完成计划时,又会扩展你自己的技能;他们也是你的新想法的第一顾问。

你的亲密的朋友对你十分了解,他/她有时会先于你而觉察出你的感受,反之亦然,你们可以互相帮助认清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你们可以尽量去满足对方表达或没有表达出的需要。

詹妮弗是一个忙忙碌碌的助理研究员,她有两个儿子,一个1岁,另一个3岁。帕姆是一位银行职员,离婚后独自带着两个女儿,一个4岁,一个6岁。帕姆和詹妮弗是在3年前认识的,当时詹妮弗和她的丈夫梅尔到银行去申请购房贷款。开始她们只是偶尔互见一次,然后经常见面。帕姆把自己的孕妇装借给詹妮弗,这可省了她一大笔开销。她们在一项长距离步行中相互扶持,一边推着睡着小宝宝的婴儿车,还得看着另外两个大一点的孩子。两个女人轮流照看孩子,好让另一个有机会去购物。有时帕姆有事就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詹妮弗。

她们的友谊并不仅限于相互帮助。詹妮弗和帕姆还一同去海滨。她们和她们的孩子周末一起吃早餐。她们的生活因为她们的友谊而更加美好。

对有些人来说家庭和社会关系恶化,友谊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有一个人可信赖,会让你感到大不一样,你会感到受到关怀而不是完全与世隔绝。

大量的研究都证明好朋友有益健康。一项调查表明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和性别的人,那些称朋友和亲戚不多,而且/或者不常去看他们的人死亡率很高。

尝试去赢得友谊,但你要记住:

不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而是用尊重的态度去面对对方,让对方产生自尊感,而自己则是谦虚做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马克去一家邮局排队寄一封挂号信。他发现那位管挂号的职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很不耐烦——又是称信件,又是卖邮票,又是找零钱,又是发收据。因此马克对自己说:“我要使这位仁兄喜欢我。显然,要使他喜欢我,我必须说一些好听的话,不是关于我自己,而是关于他。”所以马克就问自己:“他真有什么值得我欣赏的吗?”有时候这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当对方是陌生人的时候。但这一次碰巧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马克立即就看到了让他相当欣赏的一点。

因此,当挂号员在称信件的时候,马克很热情地说:“我真希望有你这种头发。”挂号员抬起头,有点惊讶,面上露出微笑。“嗯,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他谦虚地说。马克对他说,虽然你的头发失去了一点原有的光泽,但仍然很好看。

挂号员高兴极了,他们愉快地谈了起来,而对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相当多的人称赞过我的头发。”马克相信,这位仁兄当天出去吃午饭的时候,走起路来一定是飘飘欲仙的。

这样两个人都拥有了一段愉快的经历,也就有了成朋友的基础。

那些向另外的人说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的人,他们的身体状况比那些没有倾诉的人的身体要好。

其他亲密的关系也会受益于良好的友谊,因为你会由于共同的感情、兴趣和实际的帮助而获得社会支持。

有人喜欢自己往往会让你对自己产生信心。

友谊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尽可能使你与朋友的关系愉快。它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来提高生活:认清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更好地交流;设身处地来理解别人的行为。

有时,和好朋友聊天,谈谈生活中的一些情况,会让我们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想法和感受。当然你没有直接问关于某方面的问题,但答案往往会自然出现。如果是这样,那么,朋友就是帮助你认清问题,帮助你作出选择。

人们通常总是能够轻松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朋友当时所说的或感兴趣的话题上。即使你不能,只要你在乎这个人,你就会很好地倾听他讲些什么。轮到你讲的时候,你会有一个易于交谈,支持你的听众,他们会用心倾听你的想法和感受。同一位朋友聊一聊,为你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因为你和你的朋友都知道什么对你们彼此都很重要,所以倾听也比较容易。真诚地接受朋友对你的称赞,如果你不这样做,就是对你朋友判断力的轻视!

第一,友谊是一种真诚的体现。

真,就是要真心相待,真情表露;诚,就是要诚恳相待,诚实待人。一个人,真诚地对待他人,是会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好感的,友谊也就随之而来了。《孟子·离娄上》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礼记·大学》中也说:“诚真意者,毋自欺也。”这些都说明要做一个真心实意的人,不要自欺。喜欢诈术的人,虽然能一时欺瞒别人,也能获得一些利益。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赖,最终不但获利不多,反而损失更大,连朋友也没有了。

第二,友谊是不能缺少互相尊重的。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用爱来构筑的。什么是爱?爱就是真诚,就是奉献,就是无私,就是追求,就是奋斗,就是生活。

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最集中地体现在爱的付出。试想,世界上缺少了爱,整个人类将会怎样?尊重是基础,爱是表现形式,如果没有尊重他人的坚厚基础,也就不会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对他人的尊重,体现出真诚。我们尊重对方,我们才会得到对方爱心的回报。

有时我们会看到,有些人托朋友办事没成功的时候就怨声连天,甚至怒气冲冲,责怪对方办事不力,怨恨对方不肯诚心相助。那么你有没有试着从心里问自己,这件事如果对方叫我去办,我会不会去做?能不能办好?自己有没有不愿帮助别人或帮助了但不用心的时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很好。它表达出一种理解和宽容的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国亭卒勤劳,施肥浇水,瓜苗茁壮旺盛。而楚国的亭卒懒惰,种后不管,瓜苗又黄又弱。楚国亭卒看到梁国亭卒的瓜苗觉得自己不如人家,就在一天夜晚,偷偷把梁国亭卒的瓜苗全拔断了。第二天,梁国亭卒发现后,气愤极了,立即报告了边县的县令,并叫嚷着要去把楚国亭卒的瓜苗也拔断。县令劝解说:“我们不能这么做。这么做就很卑鄙了,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拔断我们的瓜苗,我们也不能去拔他们的瓜苗。”并让亭卒去给楚国亭卒的瓜苗施肥浇水。后来楚国亭卒发现了,十分愧疚,报告了县令。楚国县令也十分敬佩梁国县令的为人,于是两国交好。这说明即使是属于不同君王,也能和睦相处。

这样有益的事情,又何乐而不为。为了人间的爱,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坦然,人世间的怨气就会消失,人之间的矛盾就会自然化解,社会文明之风就会蒸蒸日上,处处都会有爱的光芒。

第三,朋友之间,理解是必不可少的。

面对朋友应记住,每个人都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在与人相处,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对朋友的短处既要能够宽容,又要能够谅解,不要抓住他人的辫子不放。

现在看看你和朋友的状况如何了。

如果你对某个朋友常常觉得很难启齿或无法倾听,你就得看看是不是问题出在你身上,或者你的朋友需要意识到他/她是不是忽略了什么事情。一旦你们都说了,也倾听了,你们俩可以开始着手下一步,即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总之,你们彼此都非常了解,知根知底。

有时,当你同一个重要的朋友的关系变得紧张时,你会回想起你们曾经有过的美好感情。有时这种隔阂是由于某件不愉快的小事或由于误会所致。这时你应该问问你自己,造成你们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和亲人不同,朋友可以选择。当友谊出现了问题,你尽可改善,在你尽了全力后,仍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选择就此放弃。

友谊是美好的,朋友们是我们难以舍弃的一群人。既然这样,就不要因为生活或是工作上的借口忽视他们。多同他们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懂得宽容,待以真诚。

你需要拥抱健康

健康——也许有过于其他任何东西——就是财富。“财富第一是健康”,爱默生这样说。很难想象有什么数量的物质财产能弥补不良的身体——也很难想象,没有健康,人还能享受什么财产。诚如拉伯雷指出:“没有健康,人生就不是人生,只是一种苟延与受苦的状态。”培根也说:“健康的身体是灵魂寄住的客房;生病的身体则是一座牢狱。”“哦,健康!健康!”班强生/Ben Johnson说道:“富人的福份!穷人的财富!若要买你,谁能说什么价钱太贵?没有你,谁也享受不了这个世界。”

说健康的时候,我们指的不只是没有病而已。许多人把健康定义为没有生病——不见症状,等于健康。我们则认为,健康之意远不止此。健康是“有”活力、热情、关爱与热心。“要以你与清晨和春天共鸣的程度来衡量你的健康”,梭罗写道:“如果大自然的苏醒没有在你心中激起反应,如果想到清晨要散步也驱不走睡意,如果第一只知更鸟的啁啾不能令你兴奋,那么你可以知道你人生的清晨与春天已经过去。你可以据此来量你的脉搏。”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热情、关爱与热心——则一堆身体上的症状大概也不足以令他觉得不健康——或不富有。

许多人一看见一个症状就断定自己不健康——是啊,仔细看的话,你总是能发现个什么东西真像一个症状。约希·毕林斯/Josh Billings指出:“世上很多人花很多时间细察自己的健康状态,弄得没有剩下时间来享受生活。”

正是,这么急促赶着断定自己不健康,并不是很健康。英国科学家哈德尼/Hohn Haldane说:“我不曾见过一个很担心自己健不健康的健康人,也不曾见过哪个好人担心自己的灵魂。”

疾病真来的时候,一个健康的人将它视为一个教训。这病有没有什么可以教我的?我是不是能向它学到什么?这话是谁说的?二千五百年前,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明智的人应该将健康视为人最大的福气。”这位医学之父说,“并且学习如何用心从他的疾病里得出教益。”

爱默生在1821年呼应此说,“在健康中,我们忘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命运,暂时生病的主要用处是提醒我们这些该关心的事。”

健康的人并不把健康的远景与健康的活动推到“来日”去——他们此时此地就拥抱它们“……的话,我会觉得健康”的一个极佳例子,是契诃夫1888年写下的这句话:“我最神圣的东西是人的身体、健康、智力、才具、灵感、爱,以及可以想象到的最绝对的自由,免于暴力与诺言的自由,无论暴力与诺言出以什么形式。假使我是大艺术家,则是我要实行的计划。”

现在就拥抱健康,以疾病为师,鼓励生命力、热情、爱心与热诚,无论世上发生什么事:我们认为,这些就是真正的财富的基础。

处理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

中国古人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身处竞争激烈的商海,每一位创业者如上紧发条的钟表。但是应该记住的是:弦绷得太紧,会断的。而注意工作中的调节与休息,不但于自己健康有益,对事业也是大有好处的。

曾经有很多创业者,总是强迫自己无休止地工作,他们对工作沉迷上瘾,正如人们会对酒精沉迷上瘾一样。他们被称之为工作狂。他们拒绝休假,公文包里塞满了要办的公文。如果要让他们停下来休息片刻,他们也会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这些人都成功了吗?没有,他们中很多人不但没有成功,相反使自己身心交瘁,有的甚至疏远了亲人,造成家庭的破裂。

确实,事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为此而牺牲了健康和家庭,也是遗憾的。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是会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有张有弛。他们注重各种形式的锻炼,以保持旺盛精力去应付艰巨的商战。他们也注意给自己留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可以说这才是一个现代创业者的生活方式。

譬如说,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创业者在心理和体力两方面都需要摆脱一下工作。但他却经常将公文包带回家继续挑灯夜战。这只会产生反效果,使之越来越没有精力在白天处理好事务。且也会减低在办公室里把工作做完的冲劲,因为他会想:“如果白天做不完,我可以晚上继续。”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拖延的毛病。

因此,“班上事,班上毕”。除非有紧急的事务,不然,就不必把工作带回家。你将享有一段舒适的晚间休息时间和一晚上与家人同乐的美好时光,这将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当一个人工作太久了,疲惫和压力就会产生,厌烦也逐渐侵入,这时如果不改变一下工作的步调,很可能会造成情绪不稳定、慢性神经衰弱以及其他的毛病。这时需要调节一下,调节不一定需要休息,从脑力劳动转换去做几分钟体力劳动,从坐姿变为立姿,绕着办公室走一两圈,都可以迅速恢复精力。

成功的创业者各有各的休息和保持健康的方法,旧金山全美公司的董事长约翰·贝克每天坚持晨泳和晚泳,还经常抽空去滑雪、钓鱼、越野走以及打网球;包登公司的总裁尤金·苏利文养成每天走过二十条街去他的办公室的习惯;联合化学公司董事长约翰·康诺尔偏爱原地慢跑,一直保持着标准体重。总之,每一位创业者都可以像他们一样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通过一些低强度但又十分有效的形式使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敏锐的思维,无疑是现代创业者的选择。

不要太忙碌

当代最出色的演员之一,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在电视上接受访问,回答一个问题时说:“多,不一定就更好。”他试图传达的讯息是,忙碌会碍事。同时进行太多的事,有太多计划或细节要照料,可能会使我们分心,无法发挥最佳的表现;当你的脑子装得太满时,就没有空间可以装新点子和创意。他说得对极了!

太多人太忙了,甚至看不见哪一头是上策。我们跑来跑去,看起来都很忙碌,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做成多少事。我们的创意和智慧在忙碌中遗失了。我们看不见什么才是真正相关和最重要的。新点子难以浮现。

通常,在生意的关键时刻,做最佳选择所需要的只是片刻的沉思。不过,如果你太忙了,到处跑来跑去,慌慌张张的,你通常就会错过那珍贵重要的一刻。你会看到一团混乱,却看不见显而易见的答案。例如,有一位房地产买家,专门搜购别人重新翻修以后再高价售出但失败了的房地产。他认为大部分情况的失败都是出于一个忙碌心灵太冲动的后果。“你瞧,”这位成功的商人指出他正在研究的一个案子,“这幢房子需要的只是一点粉饰。我的前一任屋主就是想让它尽善尽美才破产的。这幢房子的确有许多问题,可是它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他们慌慌张张地赶来赶去,根本看不见最显而易见的事。”

在某个时间,大部分人都得到过这个讯息,表面上看起来表现出忙碌是一个美德。有时候我们真的是忙得不可开交,无能为力。不过,具讽刺意义的是,当我们不再担心是否能够完成每件事;当我们不再表现出并告诉他人我们有多忙碌时,我们就比较能够决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镇定下来,观看什么才是真正需要完成的。

成功的关键,就是排出一段完全不必做任何事情的空间。即使你每天只能腾出几分钟也好,总之你需要有一段“空当”。不要将你的会议和约会重叠,或是撞车,看看你是否可以空出一点额外的时间,创造一些空间。不要再烦恼无法完成每一件事。你将会发现,当你给自己多一点的空间,不要那么匆忙时,许多好点子都会自动浮现。对我来说,事实证明就是如此。我自己最好的点子都不是在我被忙碌淹没时出现的,而是在忙碌的空档,当我可以静静独处的时候,智慧才有机会浮现。就从今天开始,看看你是不是可以变得比较“悠闲”一点。结果一定会让你感到惊喜。

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

很多成功的人士挤出时间从事业余爱好。这些业余爱好不但不妨碍他们的事业,相反,反而对他们的事业的成功有所裨益。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化工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研究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用专门的设备给蜂鸟拍照。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被称作自然历史丛书中的精品。威尔福莱特·康是一位世界织布业的巨头,尽管事务繁忙,他仍坚持业余画油画。他的油画大量地在画展上展出,其中有几百幅以高价被买走了。

另外成功者的业余爱好往往还能开辟另一事业成功的天地。因为业余爱好与本职工作不矛盾。在每天忙碌的工作之余,做做自己心爱的事,有助于放松身心,恢复精力,使生活变得更有情趣,生命更有意义。它可以缓解人在生意场上的压力,也能帮助人锻炼自己的思考力、创造力。甚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人领悟商场上的妙谛。

在海外的华侨商人大都有业余玩麻将的爱好。这并不是由于他们好赌,想靠此赚钱,而是他们将此看作一种业余爱好。因为它对他们而言至少有三种作用。一是放松放松,休息身心。二是在感情上联络家人、员工和生意合作者。三是在玩麻将中悟生意经。麻将桌上风云变幻,机会稍纵即逝。因此,要想赢,就得把握机会,猜测对方的牌,从全局出发,深思熟虑,打出自己的牌。而做生意,正需要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准确果敢的决断,良好的全局观念。总之,玩物而不丧志,玩得起放得下。创业者不妨培养一点儿个人业余爱好,投入兴趣之中。陶冶自己的性情,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知识,开发潜能。相信业余爱好于身心、事业,将大有裨益。

坚持散步一小时

要力争在饭前饭后以及节假日坚持散步一小时,并且形成习惯。散步时,可独行,最好是与家人或友人同行,效果更好些。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散步是养生的一大秘诀。

对于成天忙碌奔波的人们,提出让他们有计划地坚持散步健身,似乎滑稽。其实,散步和走路并不完全一样。走路,有快有慢,对于干事业的人来说,“行如风”是其走路的常见特点。而这里所讲的散步,则是缓缓而行,听任双足轻松地向前移动,所谓“信马由缰”、“行云流水”是也。形体需要放松自然,精神恬静愉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散步健身,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得到贵族、平民的重视,《内经》中就要求清晨起床后,“信步于庭”,这是一种柔和运动,能活动筋骨,强健腿足,而足部气血畅通与否,又关系全身。此外,散步又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轻松而有节奏的步伐,深沉而调和的呼吸,使人神清气爽,有助于体内食物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正如先人所感:“散步所以养神也。”尽管散步的功效显而易见,仍有人认为它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人不屑一顾,尤其是一些“大忙人”哪里舍得用宝贵的时间来散步。岂不谬哉!这种运动的特点就在“坚持”二字,多年持之以恒,必然见效,这是开发潜能的一种最为可行的方法。

跑步锻炼是一种好方法

每天早晨,到户外,或顺着林荫大道,或沿着清水河边轻松跑步半小时以上,距离以2000至3000米为宜。跑步结束后,应到有草或树的地方活动筋骨半小时,最好是做一两套健身操。用这种方法坚持锻炼,可保身体强健,精力充沛。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脑力劳动者而言,加强跑步锻炼,尤为重要。正所谓“劳心者,不可不劳手足”也。在古希腊曾提出过“为强壮而跑步;为美丽而跑步;为聪明而跑步”的口号。

对于用脑的人而言白天坐了一天,晚上又挑灯奋战到半夜,这最易耗神消体。《医学入门》中曾有:“终日屹屹端坐,最是生死”之说。每天伏案工作,颈部经常向前弯曲,身管处于轻度受压状态,影响脑组织的氧气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供应,而紧张的脑力劳动又恰恰大量消耗这些东西,时间久了就会感到头昏脑涨。而且,在持续的紧张用脑过程之中,或在长时间用脑之后,如果没有适当的体力去补充,就很难消除大脑的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障碍,并对其他各个系统都带来不利影响。只有通过每日坚持跑步锻炼,才能使精力相应得到有效补充。

除此之外,我们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特别是已经感到注意力有些涣散的时候,就应暂停用脑,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既可在办公室里做俯卧撑、踢腿、屈伸腿臂等。也可以到外面做操、赛跑或打太极拳。

总之,只有强健的体魄,才有超人的精力。没有强健的体魄,要经受紧张的脑力劳动,担负起繁重的工作任务,无论如何也是不可思议的。平常养成喜欢跑步的习惯,锻炼好身体,不但更有利于作出卓越的成绩,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致使身体严重变化,你的思维依然很敏捷,精力依然充沛,并继续做出重大贡献。这就是坚持不懈的跑步运动给你以青春活力作答谢的礼物。

强身健体,无论愿望多么迫切,也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跑步计划,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而且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要循序渐进

主要应做到三点。一是运动量要由小到大,运动应该由缓慢到剧烈,控制住节奏,绝不能超过体力所能够承受的限度;二是由近到远,逐步加长跑步距离,不要忽远忽近,培养自己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毅力;三是运动的方法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比如跑到终点后,由刚开始时的缓步行走,到逐渐学会并掌握几套健身操或保健拳术。总而言之,在锻炼中既要不断增强力度,又要日益形成对跑步的兴趣。

2.要持之以恒

进行跑步锻炼,不像吃饱饭那样明显,希望在短期内就能大见成效是不可能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果微小。坚持一段时间,见到成效,间断,则又退到原来的水平。这方面,对于担负领导或经商工作的中青年人来说是家常便饭,由于工作负担重、时间紧、应酬多,往往今天有空就活动一下,明天工作忙就算了。这样下去,肯定会前功尽弃。所以,开发体力潜能必须做到持之以恒,恰似细水常流,坚持不懈。数年如一日,实现自我价值,百病不见,以钢铁般的身体,不知疲倦的精力,投入到紧张、激烈的工作业务中去,努力拼搏,争取更多胜利。

笑口常开有益健康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含义深刻,极富哲理。即使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笑口常开对身体健康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对“笑”字的解释,可谓丰富多彩。英国百科全书对“笑”从外部特征方面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它属于通常脸红,眼睛湿润……”如此细腻传神的解释,您读罢可能真的忍不住笑了。我国古代把“笑”解释为“喜而解颜启齿也”,意思是彻底打破了平时人们脸上的那种庄重、矜持的表情和所谓“笑不露齿”的故作姿态。而民间老百姓说得则更为简洁而生动有趣:“人逢喜事笑开怀”,这种笑可谓声情并茂。

有人会问:难道说笑也是一种运动。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是的,笑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大笑时,不仅面部肌肉得到运动,而且四肢、心、肺机能都得到扩张和收缩锻炼,呼吸系统因此而把废物清除出去。消化液大量分泌,从而促进了消化功能,使食欲旺盛;血液循环加快了,使人面色红润,容光焕发。此外,笑还是一种“精神润滑剂”,是快乐愉悦的表现,可以使紧张的心理顿时松弛,内分泌功能协调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