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四十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7:11:50

点击下载

作者:张卓元,胡家勇,万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四十年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四十年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四十年作者:张卓元,胡家勇,万军排版:skip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31ISBN:9787300262581本书由北京人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起飞,社会日新月异,创建了让世人惊叹的一个又一个奇迹。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时,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90美元,温饱问题尚未很好解决。经过近40年的发展,2017年,中国人均GDP已飙升为9 0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40年来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日益起着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一节邓小平首创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首创提出来的。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错误的结果。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此后,党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地阐述了许多从实践中提出的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问题。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第二,改革开放初期显示引入市场机制后经济活力四射,经济增速加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82年比1978年增长29.2%,年均增速达6.6%,比过去一般年均增速2%~3%高一倍多。部分农副产品和消费品价格放开后,市场供应迅速好转,放到哪里活到哪里。试办经济特区和引进外资开始显现效果。这些都使改革开放展现出无比的魔力,很快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拥护,提振了大家的信心。

第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体制提出质疑,并建议社会主义建设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如孙冶方1956年就写了题为《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的文章,发表在《经济研究》1956年第6期上。顾准也在1957年发表文章,提出可以考虑允许企业根据价格涨落调节生产的大胆主张,即发表在《经济研究》1957年第3期上的《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于光远则认为[1]一切进入流通的产品都应被认定为商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胡乔木在《人民日报》1978年10月6日发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一文,也强调要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些都为1978年年底实行改革开放和之后不久邓小平首创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理论素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随着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经济迅速起飞,社会全面进步,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形成科学体系了。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2011年,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加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讲话说:“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报告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列出以下14个方面:(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坚持新发展理念。(5)坚持人民当家做主。(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是在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展开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理论、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理论、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耀眼的亮点。注释[1]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59(7)。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1949年以后提出走自己的路后经过艰辛探索的历史性成果。为什么说艰辛?主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头一段时间,对于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由于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要靠自己摸索。特别是对于如何把握中国的国情,不是照搬本本而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搞社会主义建设,完全要靠自己摸索。由于做得不够好,往往超越阶段,急于求成,结果是欲速则不达,走了不少弯路。

那么,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呢?不是人口多,也不是国土面积大,更不是物博,而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经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做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最基本的实际出发。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处在不发达阶段。我国是在社会生产力很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须经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许多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邓小平在1980年4月指出:“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总结建国三十年的经验。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第二,不管[1]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7年8月,邓小平又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2]实际来制订规划。”

需要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传播也做出了贡献。1979年,苏绍智、冯兰瑞率先发表文章,坦言中国并未真正建成社会主义,中国“还处在不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的过渡时

[3]期”。于光远在2008年回忆说:“1981年我在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过程中,主张要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写入文件,以便更深刻地认识走过的弯路。当时有的同志不同意这样做,还发生了争论。但最后,‘社[4]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还是写进了文件。”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了系统的论述,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正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经过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当前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一方面,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突出的景象是:十亿多人口,八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状况,同时存在。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在上层建筑方面,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这种状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远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为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都重申和强调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就是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比如,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很落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远未达到可以实行生产资料全面公有化的程度,但是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却是公有制一统天下,私营经济被全部消灭,个体经营企业全国只剩下十几万家。这就不能很好地调动亿万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种产品严重短缺,几亿人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法显现出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规模经营往往不再是有效的选择,使我们到现在还看不到生产要素全面公有化和消灭个体生产经营的前景。又如,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而改革开放前我国却在商品市场经济很不发达的情况下,排斥市场,限制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这种超前做法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财富的增长和积累。与此不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迅速起飞,源于我们采取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是从中国仍处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能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原来被束缚的各种生产潜力释放出来,也就是充分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从而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挥出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基于中国仍然处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就是基于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需要借助市场机制搞活经济,需要借助市场经济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赶超经济发达国家,为老百姓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理论,也是立足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让个体私营以及外资经济存在和发展,以便广开就业门路,更好更快地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第一步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温饱有余的小康,第三步过上富裕的美好生活。注释[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3]苏绍智,冯兰瑞.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经济研究,1979(5).[4]于光远.背景与论题:对改革开放初期若干经济理论问题讨论的回顾.经济科学,2008(6).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这一论断是由党的十七大报告做出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改革开放,并且是在经济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总结我国近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确立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说,“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在短短的4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一位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货物出口大国、重要对外投资国。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为15.3%,比1978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2013年到2017年,中国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30%。中国经济的迅速起飞,被全世界赞为“中国奇迹”,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学家争相研究的热门课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无可争辩地证明,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具有无比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主要标志,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新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形成并日益丰富和发展的。由于中国改革一直是以经济改革为重点,经济改革成效特别显著夺目,因此,经济改革理论成果也比较多和突出。比如,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可以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理论支柱。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形成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开放初期是引入市场机制,让经济活跃起来。接着是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再进一步,大家首先认识到,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商品经济实质上就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接着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又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理论概括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腾飞,形成了全新的对外开放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取得了很大成就。之后,又相继开放沿海十几个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接着开发浦东新区等。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对外开放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建立了上海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投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倡导经济全球化,反对逆全球化,积极参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扩大开放中不断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线是市场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线是市场化。这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在经济活动中引进市场机制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是建立在市场化改革的步步推进基础上的。请看历史。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是从引入市场机制开始逐步搞活经济的。首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可以把自己的农副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从而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其次,逐步放开小商品、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的价格,结果是放到哪里活到哪里,哪种商品价格一放开,价格虽然会有一定上涨,但供应会迅速增加,价格也随之稳定下来,从而带来市场的繁荣,改革先行地区首先尝到甜头。再次,国有企业也开始扩大自主权,这种放权让利的改革使企业具有一定的活力。最后,实行对外开放,兴办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使许多人大开眼界,产生了追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紧迫感。

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使市场化改革逐步扩展。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市场机制对许多社会经济活动的渗透,以及价值规律调节作用范围的扩大,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企业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尽管这一主张受到另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和反对,但是由于市场取向改革成效显著,改革潮流势不可当。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肯定了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主张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秩序新体制,进一步确认市场调节的作用。此后,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到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提出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市场作用的范围是覆盖全社会的,进一步明确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改革并未止步。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那场政治风波后,曾有人对前几年的市场取向改革表示质疑,甚至提出要倒退回“计划取向”,但是没有掀起大浪。相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应当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特别是,邓小平从1990年起就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春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是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最坚定的政治支持。

与此同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也于1991年10—12月召开了专家座谈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银行等部门专家近20人,为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如何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等,听取大家的意见。座谈会总共开了十一次,每次半天,都由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主持并不时插话。这十一次座谈会的主要成果是酝酿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倾向性提法,同时还对这一重要提法给出了两点解释: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二是市场是有国家宏观调控而不是放任自流的。这就为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6月9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199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中国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首先,国有企业改革从过去放权让利转向制度创新,明确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以便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革,使国有经济走出困境,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了经营机制,提高了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得到增强。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其次,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1993年、1994年、1995年私营经济数量增幅均在50%以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肯定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17年,非公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超过6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超过60%,对国家税收的贡献超过50%,对新增就业岗位的贡献超过80%。再次,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1994年实行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分税制改革,即在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之间实行分税制,改变原来实行的地方财政包干制。这一改革,不但促进了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199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 348.95亿元,而到2016年,已猛增到159 552.08亿元,名义增长35倍多;而且逐步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2%,而到2016年,这一比重已上升到占45%多,这就使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能力大大增强。进入21世纪后,财政体制又进行了重大转型,即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要求逐步实现对全体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提高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支出比重。最后,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大举动,具有里程碑意义。入世后的实践证明,入世对中国利大于弊。入世后,中国的经济实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的增速都加快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2013年以来超过30%。而且,入世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还有力地促进了市场化改革,入世使中国一批同市场经济一般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得以废止和修改。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市场化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代替已沿用21年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决定性作用能更加确切和鲜明地表达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支配作用,更好地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决定还明确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此后,市场化改革在经济各领域纵深发展,69家央企已于2017年转为公司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陆续推开,为垄断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打开了一条通道;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并取得不少经验;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试点、扩大公司董事会职权试点等;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新办企业日均增加量2017年每个月达到1.6万多家,而在2013年为6 000多家;价格改革继续迈步,到2016年年底,97%以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已放开由市场调节,剩下不到3%属于政府定价的部分基本上被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已建立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已由2013年的190项减少至2017年的95项,减少了一半;等等。第五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渐进式改革中不断发展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渐进式推进的,俗称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渐进式改革中不断发展的。

改革开放不久,由于引入了市场机制,经济开始活跃起来,物资供应逐渐丰富,特别是放开价格的改革,放到哪里活到哪里,成效显[1]著,于是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一次放开价格的思路。1987年,国家体改委委托八个课题组做1988—1995年中期改革规划时,有的课题组[2]也提出过争取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运行机制转轨的设想。有人称主张上述观点的经济学家为急进改革派。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却要求中国改革只能走渐进式改革的路子,实践也证明渐进式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比较落后,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很低,农村大部分人仍未解决温饱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急进改革,包括一次放开价格,会带来群体利益的重大变化,容易引发社会震荡,影响社会稳定。以一次放开价格为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时期实行行政定价,价格结构严重扭曲,有的偏高,有的偏低,如果一下子放开价格,原来价格偏低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就会获利颇丰,而原来价格偏高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就会利益受损。这种利益的剧烈变化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基本生活,不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国1979—1984年以调整价格为主,只放开小商品和部分农产品价格,结果年均价格上涨率只有3%左右。与此不同,1985年以后以放开价格为主,此后有一段时间物价上涨得就比较厉害,如1988年和1989年分别上涨18.8%和18%,1994年更是上涨了24.1%。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改革初期头五年以调整价格为主,而是从一开始就全面放开价格,物价上涨率肯定会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是很难顺利推进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均上涨率不到5%,做到了在保持物价大体稳定的条件下推进改革,使改革稳步深化,这正是中国改革进展比较顺利的重要原因。

渐进式改革也突出地表现在从经济改革起步,逐渐发展为“五位一体”改革。1978年年末开始的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首先在经济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使经济活跃起来,接着试办经济特区、利用外资等,经济随即快速增长。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市场化改革全面加快。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除经济体制改革外,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也日显重要与迫切。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势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实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五位一体”的改革任务。这也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首先,改革的目标更高更全面。过去主要提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在理论概括上又上了一个层次。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五位一体”的改革,虽然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现在明确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改革。再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逻辑必然结果。实际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不是单兵突进的,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为配合和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一直在逐步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每次党代表大会报告中的改革部分除了着重论述经济体制改革外,都会分别论述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就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就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还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独立为一大部分,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设一部分,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五位一体”的总体改革布局。可见,中国改革理论包括经济改革理论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

渐进式改革也并非十全十美。渐进式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在改革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利益固化后某些群体会逐渐成为改革的阻力。最突出的例子是,在改革福利分房制度、实行住房商品化市场化后,一部分在改革中获利较多的人群由于拥有较多较大的住房,会成为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反对者,因为实行房地产税会使他们多交税,利益受损,动了他们的奶酪。又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但是,现在谁要是提出要真正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上亿的股民就会骂谁,因为他们担心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后,上市的股票多了,会使股票价格下跌,损害他们的利益,以至现在连证监会官员都忌讳说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改革政府审批体制也是困难重重,原因在于取消审批制后,原来手中有审批权力的官员必然丧失许多利益。这也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过滥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深化市场化改革,就更需要有顶层设计和自上而下力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大的亮点就是:“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一决定做出后,这几年改革不断深化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决策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对推动改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和有力推动,才使改革冲破了一个个利益固化的藩篱,继续向前。注释[1]吴稼祥,等.管住货币一次放开价格的思路.世界经济导报,1988-08-08.[2]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司.中国改革大思路.沈阳:沈阳出版社,1988.第六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经济改革做了进一步部署,对经济改革理论做了进一步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崭新的阶段。新时代经济改革必须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概括,也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动力变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变革之一(另外两个为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大家知道,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寻找和研究新时代新动力,以便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新时代对经济改革做出了进一步部署,对经济改革理论有进一步概括。根据我们的学习体会,新时代新动力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这就要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使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要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我国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要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这个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7年的57.5%,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还不够,不少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我们还需大力追赶。我们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产业,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有不少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尚未很好掌握,比如我国一年进口芯片就高达2 200多亿美元,主要是自己不具备生产能力的高端芯片。我国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对外依存度为50%,与发达国家30%以下的水平有较大差距。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养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就要不断增加对研发的投入,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如从2017年的2.12%增加到2025年的3%以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性决策,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雄伟目标,意味着我国产业升级到中高端和高端,经济增长越来越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逐渐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意味着今后更加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以便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二,挖掘和发挥好各种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深化,各种各样的新动能不断涌现,由传统动能为主逐步转变为新动能崛起,创业创新、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分享经济等加快发展。比如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指出: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5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03%。有的专家估计:到2025年左右,中国信息消费总额将接近2万亿美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10万亿美元。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4%,比201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2018年4月13日对外公布:初步测算,2016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三新”经济增加值约为113 719亿元,相当于GDP的15.3%,按现价计算,“三新”经济增加值增速为11.8%,高于GDP现价增速3.9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动能促进了就业的快速增长。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在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中,新动能的贡献率占70%左右。有报道指出:据有关机构估算,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劳动力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过去我们靠庞大的低成本劳动力扩张生产规模,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现在要转向高质量发展,就不能继续靠农民工干粗活累活,而要对劳动力进行专业和技术培训,让他们干细活,做工匠,把一些粗活累活让机器人干。加快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更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就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在职职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劳动者的素质,更好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包括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从而实现劳动力从数量红利到质量红利的转变。这是动力变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一重大决策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充分表明中央坚定保护农民权益的决心,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动能。2016年年底中央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能够有力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 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58.5%。今后城镇化率将进一步提高,从而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成效显著。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了上海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坚决捍卫经济全球化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等。党的十九大的上述进一步全面开放的部署,必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四,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列为经济体制改革部分的第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完善产权制度作为经济改革重点,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近几年在工作中落实产权保护制度不够,一度导致民间资本外流和民间资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比如2016年民间资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3.2%,而上一年则为10.2%)。为此,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此后文件落实情况较好,这就让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投资创业吃了“定心丸”。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完善产权制度作为今后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继承和发展。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实际上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另一种说法。与要素市场化配置相呼应,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这是一个亮点,是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市场机制有效的重大举措。

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进一步的顶层设计。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困难的改革,是真正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国企改革有所加快,取得不少进展,但人们期望能更快些、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这次报告提出的许多改革任务,是过去党的文件中就提出过的,由于尚未很好完成,所以需要重申。同时,报告也提出了新的具有更高要求的改革举措。比如,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说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以管资本为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又如,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标准要求。

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我国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已由2013年的190项减少至2017年的95项,减少了一半。有关部门提出,要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确保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有一些新的提法,针对性都很强,比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等,目的在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让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比较,这次加了区域政策,少了价格政策。这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做出后,价格改革又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到2016年,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均已放开由市场调节,价格政策已很难发挥其调控经济的作用。与此不同,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区域政策对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正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

深化财税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深化财税改革很重要,也须攻坚。以税制改革为例,提高直接税比重,开征房地产税,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完善地方税体系等,都涉及利益的重大调整,是真正难啃的硬骨头,而这些改革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专门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货币政策主要关注物价稳定,关注不出现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要不要关注资产价格变动一直有争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物价是稳定的,但是金融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危机爆发后,大家反思认为:要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只有关注物价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还要有宏观审慎政策。2017年7月14—15日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提出了双支柱调控框架。所谓宏观审慎政策,主要是把各类金融活动包括房地产金融等纳入监管,目的在于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就能构建起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新动力的部署说明了经济改革理论的重大进展。第一,经济改革扩围,不只限于过去一直主要实行的市场化改革。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创新特别是其中领头的科技创新,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越来越重要。当然,要搞好科技创新也要靠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要面向市场和由市场引导,这就使创新动力与市场化改革结合起来了。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等,都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它们也可以被看成是结构调整的内涵,但由于这种变革会形成一种代替旧动能的新动能,因而能够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新动力。当然,市场化改革仍是经济改革的主线,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动力源泉。我们看到,迄今为止,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发展的。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实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