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医学影像学图谱(中英对照版)-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图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9:54:36

点击下载

作者:薛静,濮月华,张东坡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正常人体医学影像学图谱(中英对照版)-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图谱

正常人体医学影像学图谱(中英对照版)-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图谱试读:

前言

目前,医学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越来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医学成像手段,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图像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相较于其他系统更为复杂,对其主要区域和结构的理解对于临床的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本书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解剖包括头部CT、头部MRI、颈椎MRI、胸椎MRI、腰椎MRI五部分。CT采用轴位成像,包括软组织窗及骨窗,MRI采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成像,并辅以T及T加权成像对比,图像清晰度高,标示更为详12细,每幅图均附有参考图像及定位线以说明图像的扫描位置,更符合临床工作习惯,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其解剖关系。同时,每个标记位置均用中英文双语标示,为广大医务人员进一步查阅英文相关文献提供了参考。

本书面向的读者主要为医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其他相关从业人员也可从本书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中得到益处。此外,在使用本书过程中可使用配套手机APP——“轻盈医学”,方便在临床工作及学习中随时查阅,为广大读者更好地掌握本书内容提供帮助。

书中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及同道批评指正。薛静2015年7月一、头部CT概论

第一部分头部CT,包括软组织窗轴位和骨窗轴位,20个切面,共40幅影像图像,每幅图附有参考图及定位线,以及重要解剖部位的解释说明,以便广大读者学习、理解。(一)软组织窗轴位解剖图图1-1-1 经顶骨轴位切面顶骨 位于颅盖的中部,左右各一,呈四边形,为外凸内凹典型的扁骨图1-1-2 经上矢状窦轴位切面上矢状窦 为单一的硬脑膜静脉窦,位于大脑镰上缘,前起于盲孔,后连于窦汇;收纳大脑上静脉、硬脑膜静脉和颅骨静脉的血液,注入窦汇或直接分流至左、右横窦;通过顶、枕部导血管与颅外静脉交通。此外,脑脊液经蛛网膜颗粒最后入矢状窦图1-1-3 经中央旁小叶上部轴位切面中央沟 起于半球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下端与外侧沟隔一脑回,上端延伸至半球内侧面,是额叶与顶叶的分界线。大脑镰 由硬脑膜形成,呈正中矢状位,前窄后宽,似镰刀状,分隔左、右大脑半球;其上、下缘分别有上矢状窦和下矢状窦,前下缘附着于鸡冠,后下缘与小脑幕相连,连接处形成直窦图1-1-4 经中央旁小叶下部轴位切面中央后回 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是躯体初级躯体感觉区,接受丘脑腹后核的纤维,精确感受对侧半身痛、温、触、压觉以及位置觉和运动觉,也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受损时表现为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实体感觉丧失。中央旁小叶 中央前、后回移行至内侧面的部分,前部为初级躯体运动区,后部为初级躯体感觉区图1-1-5 经半卵圆中心轴位切面额上回 在中央前沟的前方有额上沟和额下沟,被两沟分隔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楔前叶 位于顶叶内侧部分,与许多高水平的认知功能有关,如情景记忆,自我相关的信息处理,以及意识的各个方面,但是并不确切图1-1-6 经扣带回轴位切面半卵圆中心 为大脑半球中心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胼胝体的辐射纤维以及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等组成。其髓质有三种纤维:①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诸结构,呈扇形放射,称辐射冠;②联络纤维,连接一侧半球内各部皮质区的纤维,人脑联络纤维极为发达,与其他两种纤维相比数量最多;③联合纤维,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相应皮质区图1-1-7 经侧脑室体部轴位切面侧脑室 由额角、体部、颞角、枕角组成,额角和体部的内侧壁为透明隔,胼胝体和额角密切相关,胼胝体的下方和膝部形成了侧脑室前角的顶部和侧壁,室间孔为前角的后界,侧壁是尾状核头的中间区。楔叶 距状沟将枕叶分为上下两回,上方为楔叶,其前界为顶枕沟,楔叶视皮质接受双眼同侧半上部视网膜束的冲动图1-1-8 经胼胝体膝部轴位切面尾状核 位于丘脑背外侧,呈“C”形,全长伴随侧脑室,分头、体、尾三部分,尾状核和壳称新纹状体。尾状核与随意运动的稳定、肌紧张的调节密切相关,并有认知功能;受损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新纹状体病变可导致舞蹈症图1-1-9 经室间孔轴位切面松果体 位于间脑脑前丘和丘脑间,为一豆状小体,其一端借细柄与第三脑室顶相连,第三脑室凸向柄内形成松果体隐窝。松果体通过分泌褪黑激素,影响和干预人类的许多神经活动,如睡眠与觉醒、情绪、智力等,还可合成多种肽类激素图1-1-10 经第三脑室轴位切面第三脑室 位于间脑中央,为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矢状窄隙,前方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后方与第四脑室相通。丘脑 为间脑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位于第三脑室两侧,左、右丘脑借灰质团块相连,其被“丫”形白质板分成前、内侧和外侧三大核群。受损时,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对侧动作性震颤或偏身共济失调伴舞蹈徐动症,情绪不稳等图1-1-11 经大脑脚轴位切面中脑 介于间脑与脑桥之间,是视觉以及听觉的反射中枢。所有大脑皮层与脊髓间的上行及下行神经通路都经过中脑,同时通过白质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分部相联系。环池 在中脑外侧连接于四叠体池和脚间池之间,其内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脉络丛前动脉、脉络丛后动脉、基底动脉和滑车神经,为脑脊液循环的必经之路图1-1-12 经脑桥轴位切面第四脑室 位于小脑、延髓和脑桥间,上接中脑导水管,下通脊髓中央管。接受第三脑室的脑脊液,并通过中孔或侧孔流向蛛网膜下腔,进入静脉系统。底部呈菱形,脑桥与延髓的神经核团多与此相毗邻。小脑半球 按功能可分为:前庭小脑,调整肌紧张,维持身体平衡;脊髓小脑,控制肌肉的张力和协调;大脑小脑,影响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图1-1-13 经海绵窦轴位切面垂体 位于下丘脑的腹侧,为一卵圆形小体。分为腺垂体,包括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斗部组成,神经垂体较小,由第三脑室底向下突出形成。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等,还能够贮藏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图1-1-14 经第四脑室中央轴位切面脑桥 位于延髓上方,腹面膨大的部分为脑桥基底部,基底部向两侧变窄,称脑桥臂,与后方小脑相联系。基底部外侧有三叉神经出脑,横沟里由内向外依次有展神经、面神经和位听神经,有调整呼吸、调节肌肉运动等功能图1-1-15 经第四脑室下部轴位切面乙状窦 是两侧横窦前下方的延续,横窦离开小脑幕边缘以柔和的“S”形曲线形成乙状窦流入颈静脉球,乙状窦最后变成双侧颈内静脉而终止。颈内动脉 分为颅外段和颅内段,颅内段分为C颈段、C岩段、C破裂(孔)段、C海绵窦段、C床段、C眼段123456和C交通段。分支分布于视器和脑7图1-1-16 经第四脑室侧孔轴位切面翼腭窝 位于颞下窝前内侧,上颌骨(或上颌窦后壁)与翼突之间,前界为上颌骨,后界为翼突及蝶骨大翼前界,顶为蝶骨体下面,内侧壁为腭骨的垂直部。窝内有颌内动脉、上颌神经及蝶腭神经节。翼腭窝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向内上经蝶腭孔通鼻腔,向前经眶下裂通眼眶,向后上经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下移行于腭大管、腭大孔通口腔图1-1-17 经第四脑室正中孔轴位切面延髓 居于脑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上接脑桥,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基本生命活动,如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延髓向下经枕骨大孔连接脊髓。乳突 位于鼓室的后下方,为外耳门后方的骨性突起,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气房,称乳突小房,各气房彼此相通,与鼓室之间的鼓窦相通图1-1-18 经下颌头轴位切面枕大池 又称小脑延髓池,位于颅后窝的后下部,小脑下面、延髓背侧面与枕鳞下部三者之间。向前经小脑溪通第四脑室;向前外经延髓侧面通延髓池。咽鼓管 咽鼓管从鼓室口向内、向前、向下直到咽口,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软骨部平时闭合,仅在吞咽或呵欠时开放,以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图1-1-19 经小脑扁桃体轴位切面上颌窦 为上颌骨体内的锥形空腔,位于上颌骨体内,窦壁为骨质,覆黏膜,向内侧开口于中鼻道,分为一底、一尖及前、后、上、下四个壁。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位时若有炎性物不易自然流出。外耳道 为外耳门至鼓膜的管道,呈弯曲状,由外向内,先向前上,继而稍向后,弯向前下图1-1-20 经枕骨大孔轴位切面小脑扁桃体 小脑下面靠小脑蚓两侧小脑半球的突起称小脑扁桃体。鼻中隔 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鼻中隔骨结构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共同构成,多偏向一侧。腮腺 最大的一对唾液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二)骨窗轴位解剖图图1-2-1 经顶骨轴位切面顶骨 位于颅盖的中部,左右各一,呈四边形,为外凸内凹典型的扁骨图1-2-2 经上矢状窦轴位切面矢状缝 两顶骨之间所成的缝隙,呈矢状位走行图1-2-3 经中央旁小叶上部轴位切面额骨 位于前额处,分为三部分,即额鳞,大而垂直,在前额;眶部,环状或水平,对眼眶顶部和鼻腔的形成至关重要;鼻部,与鼻骨和颌骨的额突在鼻根部形成关节,其前与筛骨和鼻骨相连,后通过冠状缝与顶骨相连图1-2-4 经中央旁小叶下部轴位切面冠状缝 顶骨与额骨之间的骨缝,呈冠状位走行图1-2-5 经半卵圆中心轴位切面矢状缝 两顶骨之间所成的缝隙,呈矢状位走行图1-2-6 经扣带回轴位切面人字缝 枕骨与顶骨形成的缝隙,形状似“人”字图1-2-7 经侧脑室体部轴位切面枕骨 位于颅骨的后下份,呈瓢状,其前下部有枕骨大孔,侧部的下方有椭圆形的关节面,称枕髁图1-2-8 经胼胝体膝部轴位切面额骨 位于前额处,分为三部分,即额鳞,大而垂直,在前额;眶部,环状或水平,对眼眶顶部和鼻腔的形成至关重要;鼻部,与鼻骨和颌骨的额突在鼻根部形成关节,其前与筛骨和鼻骨相连,后通过冠状缝与顶骨相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