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精选范文101篇(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1:47:17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版·2017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精选范文101篇(第2版)

中公版·2017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精选范文101篇(第2版)试读:

中公教育核心研发团队

李永新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

张永生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专家,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深度辅导教材,教学风格既严谨深入又风趣幽默,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帮助众多考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张 成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申论研究与辅导专家,曾在某机构文字综合部门任职十余年,在多家媒体发表百余篇、近20万字的评论性、介绍性文章,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申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对业界颇具指导意义。

张红军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授课深刻、系统、精彩,深受考生欢迎。

邓湘树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教学辅导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王学永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理论基础扎实。有着丰富的备考经验和技巧,特别是对公务员考试的难点(演绎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战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新成果,帮助考生轻松备考。

张 晗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毕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硕士,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从教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授课深入浅出,语言幽默生动,备受学员欢迎。

王 健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教学多年,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在潜心研究申论命题机理的基础上,善于总结申论的命题及答题规律,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有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授课轻松幽默,注重鼓励学员参与课堂互动,气氛活跃,致力于培养学员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开阔的答题思路,深受学员喜爱。

刘伟伟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申论,对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点、题型以及历年真题都有深入的研究,熟悉公务员申论试题的考查要点。具备深厚的写作功底,善于把握申论题目所考查的能力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讲解申论深入浅出,更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提升。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其他成员介绍详见:cq.offcn.com立意·热点·名言 ——三大法宝 为申论写作保驾护航

申论考试中的文章论述题,可谓是绝大多数考生的“软肋”,若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给定资料主题的准确把握,就很难获得高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前人写作的经验之谈。虽然这里所说的是“作诗”,却道出了申论写作的普遍规律。“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对范文的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将他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体会,由内而外形成对申论文章基本、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写作水平。

鉴于此,中公教育本着对考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于考生的深层次需要,在深入研究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真题的基础上,严格依据考试大纲,结合多年教学研究成果,编写了这本适用于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精选范文101篇》,全面助力考生备战申论写作。

本书精选101篇不同主题、各有特色的申论文章,对每篇范文进行剖析和挖掘,从“立意结构”“知识储备”“精彩语句”三方面,带领考生学会阅读范文,认知申论常考热点主题,帮助考生拓宽视野,丰富写作素材,掌握语言运用技巧,从容应考!立意结构——文章之“魂”“魂”即写作的“核心”。确立总论点及其分论点的思维过程即立意,也可以说是立论。正所谓“文以载道”,写文章的目的不就是依据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吗?因此,作文应当先行立意,申论文章更是如此。立意的目的在于确立一个切合题意的中心,这需要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根据命题意图,找准写作角度。角度不准,往往会出现跑题、偏题的错误。因此,本书提炼了各篇范文的总论点与分论点,快速展现文章写作主旨,让考生清晰地认识到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以及基本态度是什么,从而在以后的写作中树立正确的观念,迅速形成文章写作思路。

结构完整,是对文章结构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一篇结构完整的申论文章,应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都难以支撑整篇文章的写作目标。而文章结构也是多样的,包括分析问题型结构、解决问题型结构、评论型结构等。本书提供了不同结构类型的申论文章供考生学习,帮助考生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立意构思。知识储备——文章之“涵”“涵”即作者的“内涵”。申论考试越来越注重对热点时事的考查,而申论文章本身又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文章范式。考生只有平时多关注时事热点,多看新闻,了解社会动向,对申论材料所阐述的内容有所感悟,理解材料所述的事实背景,才能更好地根据事实,提出更具深度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形成申论文章的写作思维。

考生面对大量的热点信息,不仅需要将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记录下来,同时还要学会总结和分析,最终形成对事件的独特看法。首先,当看到一个热点事件的时候,考生要将自己想象成一名真正的公务员,设身处地地去想公务员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样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公务员的思考方式,更好地锻炼思维。其次,搜集权威媒体的评论文章,从分析者角度看热点事件,以此了解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拓展自己思考问题的宽度。

鉴于此,本书特别增添了“知识储备”这块内容,汇集与主题相关的代表性热点事件和理论政策,帮助考生充实个人储备,提高申论文章的理论深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打造有“内涵”的文章。精彩语句——文章之“色”“色”即文章的“色彩”。一些写作佳句不仅能为文章增添色彩、锦上添花,更有可能成为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本书在每篇范文后的“精彩语句”以及每章最后的“名言警句”部分为考生准备了大量的妙言佳句,这些语句都有增强论证说服力、概括提炼主题、丰富语言词汇的作用,是增强文章文采、提高文章可读性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考生需要对此高度重视,仔细推敲这些语句的真正含义,灵活运用,万万不可生搬硬套。

此外,考生在运用名言警句时一定要记清出处,如“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但是有许多考生都说“孙子兵法曰”。实际上,这句话出自于清代末期陈澹然议论光绪帝迁都一事的建议书《寤言二迁都建藩议》。考生在遇到弄不清出处的名言警句时,完全可以使用“古人曰”“古人云”等虚化处理的方法,万万不可乱写一气,出现常识性错误。

厚积薄发无捷径,不变万变蕴其间。不管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题型如何变化,申论文章写作总有规律可循,其中的方法技巧还需要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反复训练和揣摩。愿诸位考生通过对这本书的系统学习,打牢基础,先人筹划、先人动手、先人起步,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争得先机,走向成功!第一章政治类范文范文1 法治中国主题【背景材料】“法治”一词虽得民心,但其含义却未必清晰可见。英美有英美法系的模式,欧洲大陆有大陆法系的传统,中国有中国的法治发展历史。然而,无论法治含义有多少歧变,核心的内容却是确定的:“法律至高无上,是统治社会的规则。任何人、任何权力都要服从法律,而不能有超然于法律之上的特例与特权。”这样一种理念不仅要体现于繁多的法条之中,更要化为司法实践,落实于社会生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一大变革就在于,我们逐渐摆脱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教条,开始探索、理解“法治”的真正内涵,并以实际行动加以验证。“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就形同虚设”,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的这句名言切中要害地讲出了法治信仰的至关重要。处在法治建设第一线、身为法治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的法院和法官,要像住持传道、牧师传教一样,去宣传培育法治信仰。不仅要做到自己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且要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全社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要通过倡导法律的精神、原则和规定,让人们明白法律的尺度是什么,法律的底线在哪里;又要通过执法司法活动的强力、对违法犯罪的惩罚,让社会明白,在所有的行为规则中,法律的要求是最低的,相应地,如果越过了法律的底线,触碰了法律的红线,付出的代价也一定是最沉重的。“实际上,法治不是治老百姓,法治是治公权力。也就是说,约束公权力、保障公民私权利,这才叫法治状态。”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在两会采访中说了这席话。当下,不少领导干部曲解“依法行政”的含义,不谈依法治权力而只谈依法治民,不谈依法治高层而只谈依法治基层。“依法行政”的口号近年来逐步被叫响以后,一些干部又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将依法行政解释为加强行政权,把依法行政之“法”塞进了本机关、本部门不具备法律效力的“红头文件”“土章程”中,甚至使之凌驾于宪法、法律、法规之上,强令执行,还美其名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习题】“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就形同虚设”是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的名言。请根据对这句话的思考,结合背景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富于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背景材料;

3.内容饱满,语言简练有力;

4.1000~1200字。【范文】

法治中国须呼唤信仰的力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法治建设成绩斐然,经济的突飞猛进,离不开法治建设的保驾护航。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发展关口,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审视自身,社会关系化、法律工具化、司法行政化等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了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我们不仅要知法、用法,更要从内心深处去信仰法律。

康德曾言“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而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真正意义的法所代表的,不是铁铐、监狱等冰冷的司法手段,而是一种克服个体局限的规则的力量,法的形式理性、明晰,法的执行威严、有力,它所带给人们的,是自律、安全和自由,是恩威并济的父性之爱。法治衰微带来的是秩序的紊乱,法治扭曲带来的是社会正义的丧失。

法治社会能真正有效地保护每一个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贤君名臣的“善政”梦想寄托着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但纵观历史,这样的时代屈指可数。工业化、信息化浪潮急速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变迁,更将人推向欲望和理性纠结的边缘,而社会阶层分化、教育、住房、环境,无一不在打乱已不平静的内心。当发现美好的社会蓝图被无端侵害,我们就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式与社会博弈,保护自身的权益,就需要“善治”之道。遍地丛生的“关系”“潜规则”也许可以为某些人攫取利益,但损害的却是社会整体。积极推动社会管理中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积极建设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以参与为特征建立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能公平有效地维护每个人权益的,只能是法治。

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内心的参与。“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就形同虚设”,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的这句话讲出了法治信仰的重要。何为信仰?是源于内心的崇敬,是作为奋斗目标和方向的力量。当前中国,法治工具化、司法行政化较为严重,当法律成为维稳的工具,成为为“大局”服务的棋子,司法则成为行政体系的一颗“螺丝钉”,法律则毫无尊严可言。其后果是信“访”不信法,冤假错案难以避免,严重危害人民的权益。其实,让法律拥有给予公民正义的力量,享有尊严,享有被崇敬、被信仰的地位,也是中国的大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独立司法,其核心用意就在建设法治中国,为法治点燃信仰的火炬。

法律,作为人类驯服统治者的有力武器,作为人类为数不多的掌控自己命运的力量,作为人类个体自由和权利的有效保障,完全有资格站在信仰的圣殿。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法治文明将以点睛之笔,为中华巨龙的伟大复兴注入持久而伟大的生命力。【赏析】

一、立意结构

1.立意

总论点——我们不仅要知法、用法,更要从内心深处去信仰法律。

分论点——法治社会能真正有效地保护每一个人;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内心的参与。

2.结构

评论型。文章开篇陈述事实,对我国法治建设做了总体的介绍,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接下来通过引用康德的名言,指出法律的真正含义,以此树立靶子——法治衰微带来的是秩序的紊乱,法治扭曲带来的是社会正义的丧失。第三段围绕靶子展开分析,说明了在当前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能真正有效地保护每一个人,然后就如何建设法治社会提出措施——内心的参与。整体语言的运用非常自然、流畅。结尾,升华主题,重申信仰法律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储备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在中国这样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

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会成倍放大。政法机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执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国家权力,服务的是人民群众,在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进程中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以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重点,切实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带头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要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基本要求,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要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灵魂,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诉讼法律制度,规范执法司法行为,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要把促进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作为重要目标,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

三、精彩语句

1.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而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

2.“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贤君名臣的“善政”梦想寄托着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范文2 依法行政主题【背景材料】

2015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刊登《纲要》全文,细读全文,让人心振奋。《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跨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为全面依法治国、建成法治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纲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三大方面对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具体全面的细化部署。对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七个方面主要任务制定了具体目标和40条针对性的措施,为法治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道路,让各地法治政府建设不至于“摸着石头过河”。

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要依法治国,建成法治社会,作为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的政府就得先要法治。只有政府法治了,所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决策、行政法规、行政司法、行政裁决、行政惩处、行政监察等才会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原则和精神,所采取的行政行为、行政执法才能依法,权力才不滥用,为官才不“任性”,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事事不违法、不越法。【习题】

阅读背景材料,以“依法行政”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范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呼唤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目前,我国政府还存在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等现象。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行政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时代潮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对这股潮流的积极回应。目前,某些地方政府还存在一定的“人治”思想和做法。由于权力过度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某些政府部门变成领导的私人衙门,什么都是领导说了算,当领导违法做出错误的决策时,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为此,要想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行政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发优势的内涵、供给和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等也将相应转变。从增长动力看,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积累转变;从政府角色看,由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向注重培育、优化经济环境转变。“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持依法行政,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激发经济增长动力和活力,适应经济新常态。

坚持依法行政是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的内在要求。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保护伞,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下,我国在基础设施及城镇化建设中,涉及大量的征地拆迁工作。征地纠纷不断见诸报端,引发社会争议,而吉林省白山市则高举依法行政的旗帜,走上征地拆迁的“康庄大道”。由此不难发现:人民幸福安康离不开依法行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适应经济新常态,保障人民幸福安康,而实现这些目标,则需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在中国梦的感召下,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下,相信随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我国一定能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赏析】

一、立意结构

1.立意

总论点——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法行政。

分论点——坚持依法行政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行政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坚持依法行政是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的内在要求。

2.结构

分析问题型。第一段直接引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进行论述,进而引出总论点,简短有力,呼应主题。第二至四段为分析段,进一步分析了坚持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依法行政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适应经济新常态、保障人民幸福安康,通过充分的论证,阐述了依法行政的必要性。结尾段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落笔,站在了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有力升华了文章的立意,显示出作者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

二、知识储备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因此,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既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要求,也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环节。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六项具体措施。

第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既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也是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进一步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行政的本质是职权法定,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职能。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必须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确保法律、行政法规有效执行;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部门职责履行、重点工作推进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考核评估,加强行政问责,健全纠错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使职权法定、边界清晰、主体明确、运行公开。

第二,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决定》指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第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决定》指出,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完善行政执法体制,以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为目标;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定具体执法细则,规范裁量标准和操作流程;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为路径,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逐步推行行政执法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

第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形势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严格是执法基本要求,规范是执法行为准则,公正是执法价值取向,文明是执法职业素养。

第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决定》指出,要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健全党内的各种监督措施,包括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廉政档案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提高权力监督机构的地位,重点确立人大法制监督的核心,突出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部门和履行司法监督职能的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第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我国于2008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其中有一些问题并没有明确,在这次《决定》中有了明确表述,即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

三、精彩语句

1.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2.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3.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保护伞,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范文3 司法公正主题【背景材料】

人类社会是一个利益互动的社会。《史记》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使我们人类社会既存在着一致,又处处充满着冲突。而这冲突正是因为每一个社会人都希望自己获得利益成果的大部分,占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利益分配的合理,减少冲突,以维护我们的公平正义。而这一切都需要法治来给予一定的保障。社会公平的实现,是以完善的法制和建立必要的法律秩序为基本条件的,换句话说,唯有法治才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有效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习近平曾经引用过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因此,全会《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习题】

请结合对全部背景材料的理解与思考,以《司法:正义与希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内容充实,论述深刻;结构完整,语言流畅;1000~1200字。【范文】

司法:正义与希望“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次次政法工作会议的召开,将“公平正义”放在核心位置,这标志着政法工作和司法改革的前进方向,为我国法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转型期,随着物质生活日益富足,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水涨船高。“物不得其平而鸣”,一旦群众不能在政法机关实现权利救济,不能在司法审判中寻找公平正义,就可能选择法律之外的渠道捍卫权益。一个案件,可能是树立法律权威、增进法律信仰、维护公平正义的一个基石,也可能以“看得见”的方式成为信任坍塌的一个链条。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要让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决不允许侵害群众权益,决不允许造成冤假错案,要通过个案积累筑牢法治社会的希望基石。

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进司法独立。在司法改革过程中,面对党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复杂的制衡关系,在注重司法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受权力机关监督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司法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在新的制度框架中排除地方党政机关对司法的不当干预,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防范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防止地方保护,保障司法独立,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彰显善意司法本质,推进人民司法。在司法动机上,要坚持人民司法的根本理念,善于运用法律规则化解社会矛盾,为人民群众提供好的司法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司法目的上,要体现社会主义法律为民的基本价值,让司法程序有效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在司法方法上,要怀抱善意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群众的意愿选择合适的矛盾处理方式,更多运用调解的方式化解民事纠纷、民事争议。

加强能动司法建设,提升司法能力。一要注重能动司法的参与功能,善于在司法中引进群众参与,引导群众参与到司法过程中,通过司法过程建立和谐、透明的法律秩序。二要注重能动司法的矫正功能,通过司法活动对不法行为进行矫正,以司法的教育、惩戒功能矫正违法犯罪行为,彰显法律的实质正义、程序正义,同时,通过向立法机关、执法机关提出司法建议,对立法、执法活动提出矫正意见,促进法治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政府权力必然运行于法律轨道之上,公众权利亦必保护于法律框架之中。到那时,法律权威将护佑公平正义的阳光,抵达每一个角落,普照每一个生命。【赏析】

一、立意结构

1.立意

总论点——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要让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分论点——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进司法独立;彰显善意司法本质,推进人民司法;加强能动司法建设,提升司法能力。

2.结构

解决问题型。本文开篇以数次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入文章主题——司法的公平正义,开头语言表达非常简洁,迅速切入主题。第二段着重分析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以此提出总论点。第三、四、五段分别从三个角度——改革司法管理体制、彰显善意司法本质、加强能动司法建设提出分论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对策表述详实,与我国司法体制建设的发展方向一致,彰显了作者对这一热点问题的了解,避免了千文一面、对策重复的问题。考生由此需要重视积累的重要性,通过备考,强化热点学习。文章结尾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说明司法体制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法律权威将护佑公平正义的阳光”的美好未来。

二、知识储备

新加坡信奉“人才至重”“精英治国”。它的现行《宪法》规定,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取得总理意见之后任命,在总理提出意见之前,应当就最高法院法官的人选与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商议。最高法院法官必须由至少有10年符合律师专业法令所规定的合格人士或者在司法机构工作10年以上的法律官员出任,他们位高权重,一般任职到65岁,待遇优厚。新加坡实行用最优厚的待遇聘用并留住最有才干的人才担任最重要的职位的策略。司法人员一般都是具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和廉洁自律的人,素质很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法庭或者最高法院的审判是神圣而公正的。司法机关内部也设有纠错机制,当首席大法官认为必要时,可以对法官正在审理的具体案件进行监督审查,以维护司法公正。

新加坡的法官在具体审判过程中独立于一切主体,完全由法官根据个人的经验、良知和对法律的理解作出判决。新加坡现行宪法赋予司法几近绝对的独立权力。现行宪法规定,新加坡的司法权力赋予最高法院以及任何有实效的成文法下所设立的初级法庭。还规定,国会一般情况下不能评议最高法院法官的行为,为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提供了充分的宪法保障。在执法中,法庭或者法院的判决,任何人都必须执行,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变通。

新加坡宪法和法律为司法独立提供了根本保证,同时,为防止司法权的滥用和腐败也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一旦法官接受贿赂或者滥用司法权力,将永远不得从事与执法相关的工作,并且还会受到非常严厉的制裁,其公积金上缴国库,使其老无所养;在执法中,更不允许任何人借助任何权力或影响,以任何方式说情或者贿赂。如果有官员或者有钱人说情或者行贿,其受到的制裁足以使这些人终身再也无法享有昔日的辉煌,甚至使其由此改变余生的命运。如此严厉地制裁滥用司法权的行为,为树立司法权威、保证司法公正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西方国家,传媒监督被称为“第四权力”,影响着国家政治生活和司法实践。在新加坡却更多地强调“新闻责任”,传媒被看成国家建设的重要工作而不是对政治权力的制衡。这也是东西融合法治传统在新加坡的又一重要体现。现行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新闻自由,相反,对限制言论和表达自由却作出了具体规定,如禁止煽动、诽谤、蔑视法庭,破坏公共道德等。因此,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更多的是一种正面的,有利于树立司法权威、弘扬司法正义的监督。

三、精彩语句

1.“物不得其平而鸣”,一旦群众不能在政法机关实现权利救济,不能在司法审判中寻找公平正义,就可能选择法律之外的渠道捍卫权益。

2.一个案件,可能是树立法律权威、增进法律信仰、维护公平正义的一个基石,也可能以“看得见”的方式成为信任坍塌的一个链条。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范文4 权力监督主题【背景材料】

2016年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试点方案》提出,根据部门职责特点,确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司法部、文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证监会开展试点。未列入试点范围的部门,可参照本方案先行做好本部门权责事项梳理,为下一步开展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做好准备。

此前,《试点方案》在2015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上获得审议通过。“相比地方的权力清单,国务院部门的权力清单编制的难度更大。”中央编办的一位官员表示,现在7个部门的试点已经迈出第一步,希望国务院部门的权力清单能够有序分步推进,尽快编制完成。

试点任务包括全面梳理部门现有权责事项、清理规范权责事项、审核权责清单、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根据方案,各试点部门在全面梳理基础上,对权责事项逐项提出取消、下放和保留的意见。试点部门在依法审核清理规范基础上,形成部门基础权责清单,列明权责事项名称、类型、设定依据、调整意见以及追责情形等内容。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方面对部门基础权责清单进行研究审核。对保留的行政权责事项,试点部门要按照透明、高效、便捷的原则,制定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切实减少工作环节,规范行政裁量权,明确每个环节的承办主体、办理标准、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监督方式等,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习题】

结合背景材料,围绕“权力监督”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不少于1000字。【范文】

监督是爱护 管理是帮助

监督和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以及铺张浪费、奢侈享乐等现象,都与此不无联系。有鉴于此,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贯彻落实好这些精神和部署,需要解决一个思想问题,就是正确看待监督和管理,充分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监督是爱护,管理是帮助。

权力和监督存在一种共生关系:有权力的地方就需要监督,缺乏监督的权力就很容易走向腐败。作为人民公仆和事业中坚,党员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接受监督。尤其应当看到,现在党员领导干部面对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面对的各种诱惑日益增多,接受监督显得更为重要。而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职务升了、权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却放松了,接受监督的自觉性降低了,而被拉拢腐蚀的可能性增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监督,就可能导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滑向错误轨道,乃至坠入腐败深渊。这对党员领导干部本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都是十分有害的。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经不住各种诱惑和考验而落马,一次次留下了前车之鉴,教训不可谓不沉痛。这其中内因是决定性的,但也与缺乏有力的监督有着重要关系。因此,从关心和爱护干部、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严格监督不可或缺。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长期执政使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但承平日久,也容易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产生自满和懈怠情绪;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经济领域的一些交易原则也容易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腐蚀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助长贪腐行为。在新形势下,促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继续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力度。

我国有一个典故提到,名医扁鹊在回答“你们三兄弟谁最善于行医”的问题时说:长兄医术最好,中兄次之,自己最差。因为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前;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自己治病,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这个典故可以说明,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不仅意味着在党员领导干部出大问题后严肃处理,更重要的是严在平时、严在经常,使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于善也,无小而不举”“于过也,无微而不改”,治患疾于“未”,断诱惑于“始”,绝蜕变于“隐”,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若能如此,对党员领导干部利莫大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利莫大焉。【赏析】

一、立意结构

1.立意

总论点——监督是爱护,管理是帮助。

分论点——权力和监督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2.结构

评论型。文章开头首先简要概括了监督和管理的问题,并以“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来加以陈述,由此引出此篇文章的总论点。

第二段为分析段,进一步分析权力和监督存在一种共生关系,促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严格监督不可或缺。

第三段主要是提出措施,从党员长期执政的现状入手,提出促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继续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就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力度。

文章结尾以我国古代的典故论证监督的必要性,提出宏观要求,照应标题,总结全文。

二、知识储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第七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一节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维护宪法尊严、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明确立法权力边界。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治理法律制度,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第二节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综合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地缩小自由裁量权。健全执法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第三节 促进司法公正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完善审级制度、司法组织体系和案件管辖制度。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强化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全面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司法机关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加强监狱、强制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司法鉴定等设施建设。

第四节 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律师等法律人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三、精彩语句

1.长期执政使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但承平日久,也容易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产生自满和懈怠情绪。

2.于善也,无小而不举。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3.治患疾于“未”,断诱惑于“始”,绝蜕变于“隐”。范文5 农村法治化建设主题【背景材料】《农业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农业法治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改革正处在攻坚期和深水区,农业法治建设在“三农”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与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和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相比,农业依法行政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加强农业法治建设,把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引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以推进农业部门职能转变为核心,以形成完备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健全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和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部门依法行政水平,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某村村民徐某,10年来将道路边的一块空地逐渐占为己有。去年村委会将这块空闲土地作为宅基地划给凌某,徐某强烈反对,拒不交地,并和他的儿子多次与凌某发生争斗。村委会相关人员在解决两家矛盾时,不是依法制止徐某的无理行为,维护分配公平的原则和集体土地的严肃性,而是当起了“和事佬”,把双方没意见作为调解矛盾纠纷的最终目的,又重新为徐某划出了一片宅基地,才将两家矛盾纠纷平息。然而,此举明显违反了国家关于土地的相关规定,也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当群众之间有纠纷时,调解员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双方要讲理”,以“讲理”代替“讲法”。而调解员调解的准则,应该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习题】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框架和轨道,对于“三农”工作,同样如此。请结合对全部背景材料的理解与思考,以《讲法与讲理》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联系实际;

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范文】

讲法与讲理

2015年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第一次专章提出“加强法治建设”,将“讲法”提至农村建设的更高位置,这既契合法治中国建设的语境,又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选择。然而现实却是严峻的:一些农村干部、农村调解员进行群众工作时用“讲理”代替了“讲法”,更有甚者完全漠视法律法规。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促进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讲理与学法、懂法、讲法相结合至关重要。“讲理”是农村基层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古语云:“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健全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但不是全部。单纯强求法制,依靠法制,往往会缩小“讲理”的范围,降低道德的力度。“理”存于人们的心中,说于人们的口上,虽然没有权力做后盾,不具有强制性,却也是衡量人格的一杆标尺,具有普遍的基准性。不论是解决群众纠纷还是化解干群矛盾,农村基层工作人员都应善于和群众平等交流,在交流中把道理讲清、讲透、讲深、讲实。

农村基层干部在处理各项问题时,绝不能以“讲理”代替“讲法”。一方面,为妥善处理群众问题,不能只“讲理”不“讲法”,否则不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还有可能触犯法律。如徐某的案件,村委会在调解纠纷时,不把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水准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而是以“双方没意见”为目的,最终违反了国家关于土地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对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的贪腐行为更要依法严厉打击。当前,村干部推诿卸责、收受贿赂、贪污、特权主义、漠视法律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必须严肃处理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法律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准绳,是农村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了情、理,还得有法。正所谓法不容情,任何人都得遵守法的规范。而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淡薄,恣意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件屡禁不止;农民中不学法、不懂法、不会用法的还大有人在,信“访”不信“法”的观念仍然盛行。我们应认识到:在我们这个农民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没有农民守法,便不是全民守法;没有法治农村,便不是法治社会。因此,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必须结合农村实际,对涉农法律案件的查处,必须公正司法;对涉农法律事务的处理,必须严格执法。同时,要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使其担当起宣传法律、贯彻法律的崇高使命。

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面对农民群众的不同诉求,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应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群众工作中要学会“讲理”“讲法”相结合,以理服人,以法正人,努力解决农民生活中的问题与诉求,促进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实施。【赏析】

一、立意结构

1.立意

总论点——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促进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讲理与学法、懂法、讲法相结合至关重要。

分论点——“讲理”是农村基层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农村基层干部在处理各项问题时,绝不能以“讲理”代替“讲法”;法律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准绳,是农村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2.结构

论证A与B型。文章开篇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引入主题,继而点明我国一些农村干部、农村调解员在进行群众工作时“讲理”与“讲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处理好“讲理”与“讲法”的关系的总论点。接下来的三段辩证分析了“讲理”与“讲法”的关系:第二段论述“讲理”的好处;第三段通过例证来论述“讲理”不能代替“讲法”;第四段则深入剖析了法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准绳。结尾引用习近平的话,照应开头,分析现状,提出美好愿景,收束全文。

二、知识储备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框架和轨道,对于“三农”工作,同样如此。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涉及“三农”的更不在少数。农民工流动城乡之间,如何保护他们的权益?农村基层治理,如何把“小权力”也关进笼子?改革走得多快,法治就得走多快,甚至要走得更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农村改革直接涉及中国超过半数的人口和土地,不可谓不重大,法治怎能缺席?

推进农村治理的法治化,必须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将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都纳入法治轨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农村社会事务,推动农村治理法治化。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经济和农家乐经济,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强农村二产、三产发展,鼓励特色产业发展。利用农村股改契机,在农村集体土地出让、房产出租等方式外,创新集体收益来源渠道,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力。加强对农村的政策倾斜,通过加大对农村投入,强化农村养老、医疗等补助,加强对农村金融信贷支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经济发展,强化富民惠民各项措施,提升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针对当前农村中存在的村主职干部间、村“两委”班子间的矛盾以及村派系纠纷问题,通过组织参与、矛盾调处、思想教育等方式,增强班子自身凝聚力。针对部分村“两委”班子存在的对村务不热心、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加大“治庸”力度,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讨论、组织通报批评、思想教育等方式,强化班子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落实竞选承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强化对村干部“村级五件事”的管理,如明确对违反农村“三资”管理、村干部公开承诺、小额工程招投标等规定的纪律处理,强化对违法乱纪分子的查处力度,并通过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种方式,完善监督体系,强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和村干部廉政教育,切实提高廉洁意识。

三是打造平安村庄。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外来人口管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加大对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等措施,切实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安全感,打造平安农村。构筑“大调解”格局体系,通过健全调解组织、充实调解队伍、拓展调解领域、创新调解方式等措施,切实发挥“调解”这一社会管理的宝贵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四是发挥村规民约作用。修订村规民约,构建以“1+1+X”为主体的乡村自治制度体系,即一个村民自治章程、一个村规民约、X个实施细则。制定过程中,注重程序合法、规则合法、结果合法,注重村民的实际参与率、理性协商性和决策民主性,使制定、修订村规民约的过程成为党员干部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学法尊法的过程。发挥村两委会作用,同时以在外乡贤和村庄内德高望重、品行公认的老人、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乡贤理事会,监督村规民约的落实执行。在村规民约实施细则中明确违规的处理举措,通过村两委会、乡贤理事会等进行违规行为的惩戒,给予批评教育、张贴“红黑榜”、暂缓承包、暂缓评选美丽家庭等处理,提高村规民约的约束力,彰显法治精神。

农村的法治建设,同样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必然包括依法治农。一号文件中,从农村产权保护到农业市场规范运行,从“三农”支持保护到农村改革发展,打造农村法治全链条,正是对十八届四中全会加强土地管理、农业等方面法律法规建设的落实,也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而整个社会法治意识的提升,也离不开农村基层法治水平的提升。增强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工作能力,引导农民增强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通过村民议事会、监事会完善乡村治理,才能补上法治建设的短板,让法治的力量护佑更多人群。

三、精彩语句

1.古语云:“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2.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范文6 网络反腐主题【背景材料】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从“表哥”“房叔”的落马,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等热点事件,“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已经成为查处腐败案件的一条重要路径。但是,在网民看来十分给力的“网络反腐”,其实也是把双刃剑,除了其中或多或少含有偶然性、娱乐化的成分之外,“误伤”也时有发生。网络举报的泛滥,也会使有关部门在查处腐败的过程中,在保证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难以权衡。而面对公共利益,官员隐私权该受到何种程度的限制,更需要明确的法律界定。比如网帖所曝“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而其实际拥有的6套房产也都是合法所得。

以不同方式参与反腐败斗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习题】

请结合对全部背景材料的理解与思考,以《论“网络反腐”》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