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布·伯克尔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6:46:23

点击下载

作者: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艾布·伯克尔传

艾布·伯克尔传试读:

前言

整个伊斯兰世界都以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之年为伊斯兰历史的元年。艾布•伯克尔是先知迁徙时的唯一陪伴者,当先知最后患病不能为穆斯林们领拜时,他令艾布•伯克尔代他领拜,而没有让其他人代替他领拜。

先知之所以选择艾布•伯克尔在迁徙时与他同行,之所以让他替自己领拜,是因为艾布•伯克尔是第一个信仰安拉和支持安拉使者的人,为了信仰他做出了最大牺牲。自从他成为穆斯林之后,就全心全意地帮助先知传播安拉的宗教,全力以赴地捍卫穆斯林们。他热爱先知胜于爱自己。他时时刻刻同先知站在一起,与先知同甘苦、共患难。同时,他也是人们最热爱、对人们最友好的人。

自从我撰写完《穆罕默德生平》一书后,便想对伊斯兰帝国史及其兴衰的原因进行一番探讨和研究。我认为研究过去,对展望未来以及指导我们今天的工作是十分有价值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不可分割的。了解过去是指导今天、组织未来的手段。这正如医生了解病人的病历是检查、治疗的手段一样。

正当我考虑此事时,一些对《穆罕默德生平》一书表示满意的朋友鼓励我对伊斯兰初期几位哈里发的生平研究一下,并为他们每个人著书立传。

对欧麦尔·本·哈塔布人们谈及的最多,他的生平事迹史料之多占伊斯兰历史之首位。但我自己对自己说:何不首先研究艾布·伯克尔的生平事迹,像撰写《穆罕默德生平》一样为他撰写生平事迹呢?艾布·伯克尔是穆罕默德的挚友,两人的关系最密切,而且他处处以先知的教诲行事,时时以他为榜样。艾布·伯克尔品德高尚,是第一任哈里发。当阿拉伯人中的叛教徒们想破坏伊斯兰时,他捍卫并巩固了它。同时他为伊斯兰的开拓,为伊斯兰帝国的建立铺平了道路。但愿在这一项工作中,我能抛砖引玉。

撰写本书时,我回顾了艾布·伯克尔任哈里发前的事迹及他对先知的态度和立场。这时,我看到了他的伟大之处。当我把他与其他圣门弟子们的态度和立场进行比较时,他的伟大形象更加高大了。当古莱什人企图伤害安拉的使者时,当谈到夜行时,当穆斯林们迁徙到麦地那初期面对犹太人的企图时,其他圣门弟子的态度和立场怎能与艾布·伯克尔的态度和立场相比呢?在这些重大事件中,仅凭艾布·伯克尔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及其所持的立场,就足可以为其树碑立传,就足能使他青史留名。

先知时代是安拉降示启示的时期。在这一时代,安拉为人们完善了他的宗教。欧麦尔·本·哈塔布时代是已稳固的政权时代。而艾布·伯克尔时代则是连接上述两个时代的非常敏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不同于上述两个时期,甚至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与各种宗教的发展时期都不相同。

在这一时期,艾布·伯克尔遇到了很多令所有穆斯林担心害怕的重大困难。当艾布·伯克尔克服了这些困难之后,欧麦尔·本·哈塔布才接管了穆斯林们的政务。

在使者时代实现的阿拉伯统一,当使者逝世时,遭到了破坏。其实使者逝世之前,混乱的征兆就已显露出来。穆赛利迈·本·哈比卜在叶麻麦伪称先知。他派使节来麦地那对安拉的使者说:穆赛利迈像他一样也是先知。艾斯沃德·阿赛在也门伪称先知。他曾猖獗一时,赶走了先知派往当地的负责人。很多阿拉伯人,当得知安拉的使者逝世时,背叛了安拉的宗教。大部分部落公开宣布不服从麦地那政权,拒缴天课。面对这样的局面,艾布·伯克尔决心同拒缴天课者作斗争,决心消灭叛教徒们。平息里达叛乱的战争持续了一年多。

平息里达叛乱的战争,双方各自投入的兵力不是几百人,而是几万人。双方各自伤亡的人员多达数千人。里达之战在伊斯兰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艾布·伯克尔听从了不愿进行这一战争的人的意见,阿拉伯国家就会四分五裂,伊斯兰帝国根本就不会建立。如果艾布·伯克尔打不赢这场战争,那后果会更惨。无论是哪种情况发生,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都会改变。如果有人说,艾布·伯克尔由于在对待阿拉伯人叛乱时所采取的立场,由于他打赢了这场战争,从而扭转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种说法是不过分的。

没有里达之战的胜利,就不可能有攻克伊拉克和叙利亚之举,穆斯林军队就不可能战胜波斯与罗马两大帝国,更谈不上伊斯兰帝国的建立。如果没有里达之战,没有那么多的能背诵《古兰经》的圣门弟子的牺牲,欧麦尔也不会建议艾布·伯克尔整理《古兰经》。当时的整理工作导致了在奥斯曼时期统一《古兰经》读音的工作。

在本前言中不可能详细叙述艾布·伯克尔的英雄事迹。使我高兴的是,我将通过本书,向读者提供艾布·伯克尔时代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但是本书也不可能尽善尽美,要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

艾布·伯克尔时代比其他任何时代都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因为谈及这一时代的阿拉伯旧文献很混乱,从而使研究者对一些重大事件研究时感到十分艰难。一些传统中的记载,与其说是史料,更不如说是迷信故事。当研究者把这些旧文献拿来对比时,很难做出判断。

现在,我已写完这本书。我能否继续写完欧麦尔及第三、第四任哈里发的生平事迹呢?这只有听从命运的安排了。但无论如何,我已下定决心撰写欧麦尔的生平事迹。

赞美安拉,愿安拉让我成功地完成我要完成的事业。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第一章先知在世时的艾布·伯克尔

没有任何资料和传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艾布·伯克尔生活前期的情况,也没有任何文献涉及他的童年和少年。至于他的双亲,除了名字之外,我们也没有看到任何有关他们的记载。艾布·伯克尔的父亲,也只是在艾布·伯克尔成为一名著名的穆斯林之后才被提及的。

艾布·伯克尔出生于古莱什部落的泰姆·本·穆拉家族,其血缘关系同先知一脉相承,可以追溯到古莱什人阿德南。当时居住在麦加的各个古莱什家族都有其专门的行业,泰姆家族的成员当时负责为受难家属收取杀人罚金和其他战利品。当艾布·伯克尔长大成人,成为家族之长时,蒙昧时期收取罚金的事项便交到了他的手中。泰姆家族同古莱什部落的其他家族一样,除共同的特点外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艾布·伯克尔的姓名、称号、尊称

为艾布·伯克尔撰写历史的史学家们没有谈及他的童年和少年,而是直接从他青年时代以及这一时代所从事的工作开始撰写的。

史学家们提到,他名叫阿卜杜拉·本·艾比·葛哈法。他父亲名叫奥斯曼·本·阿米尔,称号为艾布·葛哈法。其母名叫萨尔玛·宾特·萨赫尔·本·阿米尔,称号为乌姆·赫伊拉。艾布·伯克尔在蒙昧时期被人叫作阿卜杜·克尔伯。当他归信伊斯兰教时,先知称他为阿卜杜拉。为何他(1)一生被称为艾布,伯克尔,史料没有谈及其原因。但部分史学家曾提到,他之所以被称为艾布·伯克尔,是由于他先于其他人归信了伊斯兰教。艾布·伯克尔的童年及青年时期

艾布·伯克尔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同其他生活在麦加的同代人一样,没什么特殊之处。当他步入青年时期,便开始从事买卖衣服的生意。他的生意很成功,并日益扩大。他逐渐富裕起来,钱财越积越多。

艾布·伯克尔成年之后,首先同阿卜杜·欧宰的女儿古泰莱结了婚。古泰莱为其生了一男一女。男孩是阿卜杜拉,女孩是艾斯玛。继古泰莱之后,他又同阿米尔·本·欧维米尔的女儿乌姆·鲁曼结了婚。乌姆·鲁曼为他生了一男一女。男孩是阿卜杜·拉赫曼,女孩是阿伊莎。在麦地那艾布·伯克尔又先后同赫利杰的女儿哈比巴、欧迈斯的女儿艾斯玛结了婚,艾斯玛为艾布·伯克尔生了男孩穆罕默德·本·艾比,伯克尔。艾布·伯克尔的道德品质

艾布·伯克尔经商顺利与其品德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的人品令人钦佩,他处事稳重又有分寸,从不纵欲胡闹,头脑清醒。他从不与蒙昧时期人们的信仰和习惯同流合污。他女儿阿伊莎曾提到,不论是在蒙昧时期还是在伊斯兰初期他从不喝酒。当时麦加人嗜酒风气很浓。艾布·伯克尔是位家谱学者,他谈吐文雅,平易近人。艾布·伯克尔在麦加的生活以及他与先知的交往

艾布·伯克尔早年在麦加生活时,曾与胡韦利德的女儿赫蒂彻及一些富商为邻。每逢冬夏季节,这些商人就到叙利亚和也门一带去经商。艾布·伯克尔生活在麦加的这一地区,从而使他在先知同赫蒂彻结婚并搬到了她家居住之后,与先知穆罕默德有了密切的交往。

对先知和艾布·伯克尔之间的关系,史学家们各持异议。有人认为,二者关系密切的因素很多。他们之间的友谊在先知为圣之前就已很深,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和这种友谊,艾布·伯克尔先于别人归信了伊斯兰教。其因素如下:

一、他俩年龄相近。艾布·伯克尔比先知仅小两岁。

二、二者工作和经商的一致。

三、二者都与古莱什人当时的习惯、信仰格格不入。

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他们的关系只是日后才加深的。起初,他们之间的友谊只是邻居之情和对原则看法的一致。这些历史学家以先知为圣之前的数年间喜好僻静,不常与人们交往来证明这一点。先知被差遣为使者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平素稳健持重的艾布·伯克尔。他规劝他归信新的宗教。艾布·伯克尔毫不犹豫地入教了。从此以后,两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加深。艾布,伯克尔对先知所肩负的使命笃信不疑。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爱。阿伊莎曾说过:我父亲归信了伊斯兰教之后,先知每天一早一晚总到我们家里来。

从艾布·伯克尔入教的第一天起,他就同先知一道宣传主道。许多人纷纷响应了他的宣传。他们之所以能这样,正是由于他们和艾布·伯克尔素有交往,而且非常爱戴他,常和他在一起,听他演说。艾布·伯克尔的归信及其原因

艾布·伯克尔毫不犹豫地归信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我所教化过的人,无不曾有过迟疑,唯艾布·伯克尔则不然。当我规劝他进教时,他未怠慢,毫不犹豫。”

艾布·伯克尔归信伊斯兰教之迅速是令人惊叹的。但更令人惊叹的是当先知给他讲述希拉山洞的前后经过以及降下的启示时,艾布·伯克尔对此笃信不疑。但当我们明白了如下原因后便不以之为奇了。

一、艾布·伯克尔是麦加明智者之一,他们都认为崇拜偶像是愚昧无知、自欺欺人的。

二、艾布·伯克尔很了解先知,知道他忠厚老实,稳健持重,因此对他所述的一切笃信不疑。

三、艾布·伯克尔认为,先知所述的一切确有哲理。理智使他毫不犹豫地相信而且接受了先知所述的一切。艾布·伯克尔在信教传教中的果断行为令人赞叹

艾布·伯克尔的果断值得人们钦佩赞叹。他原是一位商人,经商要求商人必须和人们和睦相处,不能违背他们的既有习俗和宗教信仰。这样才不会使自己的交易受到影响。但艾布,伯克尔为了自己的信仰把这些置之度外。

艾布·伯克尔作为商人,当时可以秘密地相信先知,为了继续自己的商业活动,他可以把自己入教之事对人们秘而不宣。

但是,艾布·伯克尔却把自己入教之事公布于众,号召人们相信安拉和安拉的使者,并全力以赴地去说服初期入教的穆斯林们去相信先知并信仰伊斯兰。所有这些,只有少数能置真理于物质利益之上,能对今世浮荣的诱惑不屑一顾的人们才能做到。

你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他对某些见解并不信服,甚至认为这些见解是荒谬的迷信之谈。但他对自己的看法秘而不宣。为了谋求物质利益和保持他与其他人的商业往来,他能把自己打扮成与自己的信仰完全相反的那种人的样子。这种伪信者在某阶层中的存在是司空见惯的事。那些总想当领袖,总想在人们面前表白自己发现了真理的那些人更是如此。在平民百姓当中,很少能见到这种伪信的人物。

因此,我们说艾布·伯克尔的态度及其果断地归信伊斯兰教的立场确实令人赞叹。艾布·伯克尔是安拉用以巩固安拉的宗教的首要人物

哈姆扎·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和欧麦尔·本·哈塔布平素勇猛过人,意志坚强,令敌人望而生畏。他们的信教对巩固和加强伊斯兰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但艾布·伯克尔的归信具有更大的影响。他是安拉用以巩固安拉的宗教的首要人物。因为他心地善良,平易近人,克己奉公,并富有同情心;因为他笃信自己的宗教,威武不屈。他那一颗对真理坚信不疑的赤诚之心感动了许多人,并使他们极力效法他。

因此,在先知传教初期的几年间,艾布·伯克尔所起的作用(通过他很多人归信了伊斯兰教)是很大的。他担任哈里发时及到他去世时(当时已按先知的教诲和伊斯兰法典成立了伊斯兰帝国)所起的作用更不容忽视。艾布·伯克尔仗义疏财,扶困济贫

在支持和加强传教过程中,艾布·伯克尔并没有因规劝朋友入教而满足,也没有满足于对那些贫穷不幸者所遭受的迫害、侮辱给予言辞上的安慰,而是向他们慷慨大方地施舍自己的钱财。在这方面,他破费了很多。他把自己的财产施与如下几种人:

一、安拉引其走上正道,而蒙受敌人百般折磨、迫害的弱者和不幸者。

二、那些因归信伊斯兰教而遭到其主人折磨的懦弱者和奴隶。当他们遭受到奇耻大辱时,艾布·伯克尔出钱赎买了他们,并释放了他们。他在入教之时曾拥有从经商中赚取的四万迪尔汗银币的积蓄,信教后仍在赢利。然而,十年后,当他向麦地那迁徙时,他手中的积蓄仅有五千迪尔汗了。这足以说明他的慷慨。为了伊斯兰,为了宣传主道,为了跟随先知,艾布·伯克尔毫不吝啬自己的钱财。艾布·伯克尔在支持先知方面所采取的立场

艾布·伯克尔并不是因为受到古莱什人的迫害而归信伊斯兰教的。在这方面,他与先知有相同之处。先知当时在族人中地位显赫,并且有哈希姆子弟们的保护,但他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宣传主道的使命。艾布·伯克尔是一族之长,为了主道他始终同先知站在一起,并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

这是艾布·伯克尔那毫不动摇的信仰的标志。正是由于这种不可动摇的信仰使一些东方学家,不敢信口雌黄地去非议先知。

艾布·伯克尔的信仰之所以达到这种境界,完全是受先知那毋庸置疑的行为的影响所致。先知当时曾遭到残酷迫害,但他仍坚定地去宣传主道。这坚定了艾布·伯克尔的信仰。艾布·伯克尔对先知夜行的态度

艾布·伯克尔的信仰保护了伊斯兰,制止了很多穆斯林在先知向他们谈起夜行之事时想叛教的举动。

先知曾和麦加人谈到,安拉使他在某天夜晚,从禁寺夜行到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做了礼拜。许多听者对此大惑不解。

一、多神教徒们对此冷嘲热讽。

二、一些信士疑云满腹。

有人说:指安拉发誓,这件事很清楚。一支商队从麦加到耶路撒冷马不停蹄地行走也需要一个月才能到,回来也需要一个月。而穆罕默德竟能在一夜之间来回往返吗?一些半信半疑的人找到了艾布·伯克尔,对他叙述了先知有关夜行的话。

艾布·伯克尔听说后,起初也感到惊奇。他说:“你们是在诽谤先知。”他们说:“不,他自己正在清真寺向人们讲述这件事。”艾布·伯克尔说:“以安拉起誓,既然是他说的,那一定是实实在在的。假若他告诉我,在某天某夜的某一时刻,安拉自天空向大地对他启示了消息,我会深信不疑。这比使你们感到大惊小怪的这件事深奥得多。”

艾布·伯克尔来到清真寺,他听到先知正描述耶路撒冷的情况。艾布·伯克尔对此很了解。当先知描述完了耶路撒冷的情况时,艾布·伯克尔说道:“安拉的使者,你说的是实话。”从此以后,先知称他为“萨迪克”,意为“忠贞者”。艾布·伯克尔对使者夜行深信不疑所产生的影响

假若艾布·伯克尔像其他人一样对夜行之说产生怀疑,必将给新的宗教带来如下的后果:

一、叛教者的人数倍增。

二、其他穆斯林的信念必然会动摇。

而艾布·伯克尔的深信不疑达到了如下结果:

一、艾布·伯克尔对夜行之说的坚信不疑坚定了许多人的信仰。

二、保护了伊斯兰教当时的地位。

在生活当中真诚的信仰胜于凶猛强悍的行为。艾布·伯克尔的言辞支持了安拉的宗教。在这方面,他比哈姆扎及欧麦尔所起的作用更大。

因此,艾布·伯克尔在伊斯兰史上除先知外具有首要地位。正如先知所说:“如果让我在安拉的仆人中间选择朋友,我就先交艾布·伯克尔。由于我们之间的友谊、兄弟之情及共同的信仰,安拉已使我们都聚到了一起。”艾布·伯克尔对夜行的见解证明他对启示、对先知所肩负的使命深信不疑,此乃许多人所不及。同时,他的言辞会使你看到在使者选择他作为心腹密友这方面安拉所显示的睿智所在。好的言辞宛如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其影响是久远的,人们是不会忘记的。夜行之后,艾布·伯克尔的作为

夜行之后,艾布·伯克尔做了以下工作:

一、艾布·伯克尔对于经商是行家里手。他仍像过去那样,从事自己的商业活动。

二、时刻跟随着先知。

三、救困济贫,保护信士,使其免遭不幸。

四、在古莱什人加剧对先知、艾布·伯克尔以及其他穆斯林的迫害时,他仍号召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归信伊斯兰教。艾布·伯克尔为抵御古莱什人的迫害而做的联络工作

艾布·伯克尔在保护归信的贫弱者免遭古莱什人迫害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付出了巨大努力。为此,他曾采取以下方法:

一、他常与哈姆扎、欧麦尔、奥斯曼以及穆斯林中具有远见卓识、有影响的人进行联系。

二、常与一些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对古莱什人迫害穆斯林不满意,对其信仰偶像不满意的非穆斯林进行联络。这些人中的很多非穆斯林曾保护穆斯林免遭古莱什人的伤害。这些人中,有人奋起撕毁了古莱什人制定的,同先知及其同伴们断交,并在麦加附近的一条山涧里围困穆斯林们的协约书。穆斯林们曾连续三年被围困在山涧里。他们只有在禁月才能同其他人接触。

艾布·伯克尔以他信仰的力量,把那些当时还没有对先知效忠的人鼓动起来,使他们对古莱什人对穆斯林的迫害感到愤愤不平。艾布·伯克尔对迁徙的态度(2)

古莱什人不知道,先知是同其他穆斯林一起迁徙到叶斯里布呢,还是像以往穆斯林们迁徙到阿比西尼亚时一样留在麦加?艾布·伯克尔是否知道古莱什人所不知的先知的计划呢?所有对迁徙的记载是这样说的:艾布·伯克尔曾请求先知让他迁徙。当时先知对他说:“不要着急!安拉会使你有个同伴的。”

艾布·伯克尔对安拉与其使者的坚定信仰从此达到了新的程度。当时也很清楚,穆斯林迁徙之后,古莱什人要把一切能赶回麦加的人都赶回来,并要迫使他们背离自己的宗教而且要折磨处置他们。

当时多神教徒们曾聚会策划杀害先知。艾布·伯克尔同先知在一起,无疑古莱什人杀害先知时也一定会杀他。尽管如此,在先知让他等待时,艾布·伯克尔毫不犹豫,而且满怀喜悦。他坚信同先知一道迁徙是安拉赐给的无上光荣。倘若同先知一起身亡,必将成为一位烈士,永居乐园。艾布·伯克尔同先知一道迁徙

自先知同艾布·伯克尔谈话之日起,艾布·伯克尔备好了两峰骆驼,他一直等待着先知的指示。一天晚上,先知照常来到艾布·伯克尔家里,告诉他,安拉已允许他迁到叶斯里布,并要求艾布·伯克尔与他同行。艾布·伯克尔欣然答应了下来。

两人从院落后面的便门走了出来,向骚尔山洞走去,并藏在了山洞里。古莱什青年们四处寻找先知,企图杀掉他。他们来到骚尔山洞口,艾布·伯克尔听到了他们的相互叫喊声,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他一动不动屏息静听,而先知仍在全神贯注地祈祷。艾布·伯克尔靠近先知,身体紧贴着他。先知对他说:“不要忧愁!安拉和我们永远在一起。”艾布·伯克尔在骚尔山洞惊恐的原因

艾布·伯克尔绝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出冷汗。他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他担心先知的安全。他当时想到的只是先知,思考的是假使古莱什青年们杀害了先知,安拉的宗教会是怎样的结局。他当时的心情就像一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遇到危险的母亲的心情一样。由于担心先知的安全,他出了一身冷汗。可以说,艾布·伯克尔当时比担心孩子的安全的母亲还要着急。因为他对安拉的信仰,对使者的信任胜过一切。艾布·伯克尔的信仰,在保护先知中得以具体体现,同时,他高尚的情操也从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艾布·伯克尔誓死保卫先知的高贵品德

艾布·伯克尔保卫先知的行为,可以同有些人保卫自己的首领相媲美。

艾布·伯克尔在保卫先知中所持有的态度达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因此,一些传记学家很难尽述他在这方面的行为。

历史上献身保卫自己的首领或国王的实例举不胜举。当今时代,也有一些领袖被人们所崇拜,人们把这些领袖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人们对其领袖或国王的崇拜与艾布·伯克尔对使者的信仰是无法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的。艾布·伯克尔在麦地那

艾布·伯克尔居住在麦地那郊区的沙乃哈,靠海兹拉吉部落中哈里斯家族的后裔哈里杰·本·栽德生活。当先知提倡迁士和辅士们结为兄弟时,艾布·伯克尔就和哈里杰结成了兄弟。艾布·伯克尔依靠原来居住在麦加,后随之来麦地那的家属儿女们的帮助,在麦地那生活。他的全家像欧麦尔·本·哈塔布及阿里·本·艾比·塔利卜全家一样,在辅士们的用地上与主人一道务农。

艾布·伯克尔居住麦地那不久,就和其他迁士一样发起高烧来。这是由于两地气候不大相同造成的。麦加是干燥的沙漠气候,而麦地那则因水多,农作物多,空气的湿度很大。艾布·伯克尔平素性情温和、宽容大度

艾布·伯克尔平素性情温和,宽容大度。当他看到犹太人亵渎宗教时,他勃然大怒。他曾对凡哈斯发过怒。当时安拉的使者曾为犹太人与穆斯林们之间签订了以下信约:

一、双方都有传教自由。

二、每人都可以随意进行宗教仪式。

犹太人企图从迁士中争取穆斯林的援助来与奥斯族及海兹拉吉族对抗。当他们彻底失败,而且没能离间迁士和辅士时,便开始对穆斯林们耍起阴谋来。他们嘲讽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一伙以犹太学者凡哈斯为首的犹太人聚到一起。艾布·伯克尔走到他的面前,对凡哈斯说:“该死的东西!你要敬畏安拉,归信伊斯兰。指安拉发誓,你是知道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的,是他给你们从安拉那儿带来了真理。你们(3)(4)可以在《讨拉特》、《引支勒》上看到这一记载的。”

凡哈斯讽刺挖苦地说:“指安拉发誓,艾布·伯克尔,我们没有穷到需要安拉的地步,而是安拉穷得需要我们;我们无须求他,相反,他却需要我们。我们没他可以富裕,而他没有我们却不能。如果他不需要我们,他就不会像你们的主人说的那样,需要向我们借债了。你们的主人禁止你们放高利贷,而把它给了我们。如果安拉不需要我们,他就不会把高利贷给我们了。”凡哈斯的话是针对下面这一节《古兰经》说的。安拉说:

谁以善债借给安拉?他将以许多倍偿还他。(《古兰经》黄牛章:245节)

艾布·伯克尔对此忍无可忍,他狠狠地揍了凡哈斯一顿,说道:“安拉的大敌,以安拉发誓,倘若没有我们和你们签订的信约,我一定砸烂你的狗头。”

艾布·伯克尔禀性温和,心地善良。他如此大发雷霆,是令人惊讶的。尤其是他那时已年过五旬。可以说,如果谁胆敢亵渎宗教信仰,艾布·伯克尔必定会怒发冲冠、雷霆万钧。信仰在艾布·伯克尔心中的位置

除了涉及信仰及有关他对安拉、对先知的虔诚外,艾布·伯克尔一般是不会动怒的。自从他追随先知以来,虔诚的信仰时时刻刻占据着他的心。据此,你可以解释他的一切心理状况,以及他的一切所作所为。对于不影响大局的事他决不会大发雷霆。在有关经商、家庭、家眷,以及常人易受影响的事中,他自制力很强。他的心灵、理想、灵魂都交给了安拉与他的使者,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有很多有信仰的人都习惯于这样一种不容争辩和公认的信条:为了信仰可以结成某一种集团,从而使信仰者成为一伙不屈服、坚强甚至粗暴的人。而且这些信仰者们中有很多人与反对他们信仰的人不共戴天。他们认为对真理的信仰需要他们坚强粗暴地结成帮派。

艾布·伯克尔只有坚定的信念,但他从不粗暴。相反,他对人很温和,而且能得理让人。为了自己信仰的胜利他处处行善。人道主义的两个最高准则在他身上全部体现出来了,那就是:热爱真理,富有同情心。

为了真理,他可以置生活及生活中的一切于不顾。一旦真理占了上风,同情之心在他身上更为突出。他可以像信仰真理一样来关心同情他人。艾布·伯克尔对白德尔大战中俘虏的态度

穆斯林们在白德尔大战中大获全胜。他们押着被俘的古莱什人凯旋回到麦地那。俘虏想活着回到麦加城。尽管赎金很高他们也在所不惜。可是,他们心有余悸,唯恐先知严惩他们。因为他们在先知身居麦加的几年里,曾迫害过先知及穆斯林们。有人说:“我们派人到艾布·伯克尔那儿去说情,他是最同情我们的人了。再说,我们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在穆罕默德那里深有影响的人了。”

于是,他们派人来找艾布·伯克尔。他们对他说:“艾布·伯克尔,我们之中有的是父子关系,有的是兄弟、叔侄关系,最远的也是邻居关系。劳您大驾,在穆罕默德面前替我们说说情吧!请他高抬贵手,让我们赎身吧!”

艾布·伯克尔给了他们满意的答复。战俘们恐怕欧麦尔从中作梗,他们又来找欧麦尔,把对艾布·伯克尔说的一席话对他说了一遍。欧麦尔只是狠狠地看了他们一眼,没有作声。艾布·伯克尔来到先知跟前为他们说情,请求他手下留情,宽恕这些战俘。他反驳了欧麦尔要严惩他们的理由,并向先知叙述了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艾布·伯克尔具有的如下品德:

一、禀性善良、仁慈、坚信真理和正义。

二、他认为胜利最终会属于仁慈者。

三、他认为人们愿意服从仁慈者的统治,一个人只要对弱者富有人道主义的同情,他们很容易跟随他。白德尔之战所产生的影响

白德尔之战是穆斯林们新生活的起点,也是艾布·伯克尔生活中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其表现如下:

一、对穆斯林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这次战斗是穆斯林们新生活的起点。由于以下原因,他们对古莱什人以及周围的一些敌对部落开始制定他们的有关政策:(一)穆斯林们十分清楚,古莱什人不报白德尔之仇是绝不会罢休的。(二)他们也很清楚,自己需要保护自己的宗教不受来犯之敌的危险。

二、对艾布·伯克尔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本次战斗是艾布·伯克尔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这是因为:(一)他从此开始和先知一道专门从事政治工作。这比他在麦加时保护穆斯林的工作增加了不知多少倍。(二)艾布·伯克尔整天忙于治理及安排工作,以免在麦地那的犹太人以及伪信者的怂恿下穆斯林们发生内乱,也为了防止有人来侵犯麦地那。

三、对敌人所产生的影响

如果说白德尔之战对鼓舞穆斯林的斗志、增强他们的信仰有着巨大影响的话,那么,它从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相反的作用。(一)激起了犹太人的新仇和旧恨。(二)引起了麦地那周围原来安分守己的各个部落的恐惧。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是先知的两位心腹大臣

当时,必须以明智政策、精心安排、相互联系、共同商讨来避免各种阴谋诡计。尽管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两人性格不同,但先知把两人都作为自己的两位心腹大臣,以便利用他们的见解来制定自己的政策。同时,先知还常常征求其他穆斯林们的意见,以致使每个人感到有一份责任。艾布·伯克尔在吴侯德之战及其他战斗中的表现

穆斯林们在白德尔大战中大获全胜,这引起了犹太人的仇恨。从而导致了穆斯林们包围了犹太盖努加阿族人并把他们赶出了麦地那。麦地那周围的部落联合起来,想侵犯麦地那,但他们一旦听说先知出城来讨伐他们时便心惊胆战,闻风远逃。同时,古莱什人要报白德尔大战之仇之心不死。

古莱什人聚集在吴侯德,他们要报复穆斯林们,从而双方在吴侯德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之初,古莱什人曾被打得一败涂地、溃不成军。然而,后来战况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穆斯林弓箭手们违反了先知的命令,擅自远离岗位,全力以赴去缴获战利品造成的。

古莱什人,当时未归信伊斯兰教的哈立德·本·瓦利德抓住时机向穆斯林们发起了攻击,古莱什人打败了穆斯林们。穆斯林队伍发生了混乱。先知面部受了伤。古莱什人大嚷大叫说:“穆罕默德阵亡了!”要不是穆斯林英雄们围着先知,誓死保卫他,情况还会更糟。

从此以后,穆斯林们在麦地那的生活成了经常发生武力冲突的生活——出征及抵御敌人的入侵。古莱什人和犹太人动用了比穆斯林多几倍的努力来扼杀穆斯林们的权势。因此,发生了讨伐奈迪尔部落的战斗、壕沟之战及讨伐犹太古赖祖人的战斗。当然这些战斗之间还发生了一系列的其他战斗。

从那时起,艾布·伯克尔在每次战斗中都紧随先知。无论是在战斗中,还是在麦地那,在所有场合,他都与先知寸步不离。从而使穆斯林们更加信服他是继先知之后第一位德高望重的人。艾布·伯克尔对侯代比亚和约的态度

穆斯林们迁徙到麦地那六年之后,先知向人们宣布到禁寺去朝觐。消息传到古莱什人那里,他们发誓,不让先知靠武力进入麦加城。先知便和战友们住在麦加城郊的侯代比亚。他主张和平,拒绝任何与古莱什人交锋的主张。他宣告他是来朝觐而不是征讨的。他同古莱什人互派了使节。最后,达成了和约:穆罕默德率众朝觐一事改在翌年进行。先知对此很满足。

以欧麦尔为首的许多穆斯林勃然大怒,他们认为接受这一协议是对他们宗教的侮辱。而艾布·伯克尔对此协议则持完全支持和同意的态度。他完全相信先知的决断。《古兰经》的“胜利”章曾有如下记载:

安拉确已昭示他的使者包含真理的梦兆,如果安拉欲意,你们必定平安地进入禁寺,有的人剃头,有的人剪短发,你们将永不恐惧。安拉知道你们所未知道的,故在那件事之前,先有一次临近的胜利。(《古兰经》胜利章:27节)穆斯林力量的增强与各代表团的到来

伊斯兰日益完美,穆斯林们在麦地那的权力和力量也日益提高。穆斯林们力量的增强表现如下:

一、先后在海白尔、法伐克和泰曼地区包围了犹太人,使他们服从于穆斯林的统治。

二、先知派使节到波斯、拜占庭、埃及、希拉及也门等地区传教。

三、光复了麦加城,围困了塔伊夫。

新的宗教在阿拉伯半岛上大放异彩,而后又传到当时统治着世界的两大帝国——罗马和波斯。

至此,使者和众穆斯林心里坦然了,但他们仍谨慎警惕地生活着,以免那些企图遮盖或削弱伊斯兰之光的人们进行破坏活动。

当阿拉伯人看到这种力量时,许多代表团从四面八方纷纷前来归信新的宗教。

这样,原来孤身奋斗的先知在传教中战胜了这个地区的犹太教、基督教、拜火教及多神教。这一巨大的胜利表明先知宣传的信仰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他不向人们谋求什么名利地位,而只是让他们信仰安拉及为人行善。

这是无论何时都被理智所接受的人道主义的立场。艾布·伯克尔朝觐

朝觐是宗教的功课之一。由于代表团纷纷前来,先知没能率众人前往麦加朝觐。因此,先知命令艾布·伯克尔率众穆斯林前去朝觐。艾布·伯克尔带三百穆斯林从麦地那出发了。他们尽了朝觐之功:巡礼天房,站阿拉法特山……就在这次朝觐中,阿里·本·艾比·塔利卜(一说是艾布·伯克尔)宣布一年之后禁止多神教徒前来朝觐天房。辞朝及派伍赛迈出征

伊历10年,先知进行了辞朝。当时艾布·伯克尔和他的战友们及先知的妻子们随先知一道进行了朝觐。和先知一起朝觐的阿拉伯人多达十万之众。先知朝觐回来没过多久,就下令备军前去叙利亚保卫边界。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也随军出征。部队在祖尔夫安营扎寨,不久传来了先知患病的消息。因此,大军未能出发。先知的重病引起了人们的不安和恐惧。艾布·伯克尔领拜

先知病重时,他让艾布·伯克尔带着人们礼拜。阿伊莎曾说过:“先知病重时,当比拉勒来请求使者领拜时,他说,让艾布·伯克尔领拜。我说:‘安拉的使者,艾布·伯克尔感情脆弱,让他代你领拜,人们不会听他指挥,不如让欧麦尔领拜。’他说:‘让艾布·伯克尔领拜!’我又对哈芙赛说:‘你去对先知说、艾布·伯克尔感情脆弱,他领拜,怕人们不服他。’哈芙赛对先知说了这话。先知说:‘你们都是属于优素福一类的人。让艾布·伯克尔去领拜!’哈芙赛只好对我说:‘我说不比你说更有用。’”

————————————————————

(1) 伯克尔:意为长子。——译者

(2) 麦地那旧称。——译者

(3) 即《摩西五经》。——译者

(4) 即《福音书》。——译者第二章穆斯林们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

艾布·伯克尔遵照先知的命令带领人们做了礼拜。一天,艾布·伯克尔不在,比拉勒来找欧麦尔去领拜。他声音洪亮,唤人们去礼拜。当先知在阿伊莎的房间听到欧麦尔的领拜声说:“艾布·伯克尔到哪去了?安拉和穆斯林们不允许这样做!”

部分穆斯林心里明白,先知要让艾布·伯克尔领拜是要让他做他的继承人。艾布·伯克尔是最理解圣训的人

先知带病来到清真寺穆斯林们中间。他说:“如果安拉让他的一个仆人在今生和后世之间进行选择的话,那么他选择了能和安拉在一起的后世。”说了这话后,他再也没说别的事情。

此时,艾布·伯克尔明白了先知话的用意,他失声痛哭起来,说:“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你献身吧!”先知的密友

先知下令除艾布·伯克尔出入的门之外,关闭所有直通清真寺的便门。他指着艾布·伯克尔说:“在陪伴我的人中,我没有发现一个比他更好的人,假若让我在安拉的奴仆中选择朋友的话,我先交艾布·伯克尔。但是安拉已使我们穆斯林都成了兄弟。”

先知逝世的那一天早晨,先知由阿里·本·艾比·塔利卜和法达勒·本·阿拔斯搀扶着来到清真寺。当时,艾布·伯克尔正率领人们礼拜。大家见到先知很高兴。先知示意他们继续礼拜。艾布·伯克尔看到先知来了,就想主动到后面去,先知却示意他不要动。他坐在艾布·伯克尔的左侧,坐着礼了拜。

做完礼拜,先知回到了阿伊莎的房间,又发高烧了。他让人拿来盛有凉水的盆子,把手放在里边,用凉水洗自己的脸。不一会儿,伟大的先知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同安拉在一起的后世。

在安拉为人类完美了他的宗教,完善了他的恩泽之后,先知复命逝世了。他没有选择、指定继承人,没有定详细的管理制度,而是让他的继承人去努力奋斗,让每个穆斯林都尽自己的一份义务。先知逝世之后穆斯林的惊愕

先知于伊历11年3月12日(公历632年6月8日)逝世了。

那天,先知感到他的病情稍有好转,就走出阿伊莎的房间,来到清真寺里。他和穆斯林们交谈了一会儿,并询问了有关伍赛迈·本·栽德的情况,于是令他率军去讨伐罗马人。当众人得知先知与他们谈话数小时后便逝世的消息之后,都陷入了惊慌不解之中。欧麦尔站出来否定了这个消息,并警告威胁那些传说先知逝世的人们。艾布·伯克尔对先知去世的态度

先知离开清真寺回到阿伊莎房间后,艾布·伯克尔也回到了坐落在麦地那郊区的沙乃哈家中。先知去世的噩耗在众人中传开之后,有人就向艾布·伯克尔报了丧。他急速赶回城里,他看到欧麦尔正在向众人讲话,但他没顾得上在他们中间停留,便马不停蹄地走进了阿伊莎的房间。他见先知已被遮盖起来,停放在房间的一角,他揭开了盖在先知脸上的遮布,亲吻着他说:“您逝世后还和生前一样,是多么的香美(高尚纯洁)啊!”

他走出房间来到众人面前,对他们说:“人们啊!你们中谁崇拜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已逝世离去;谁崇拜安拉,安拉是永活不灭的。”接着他诵读了下面这节《古兰经》:

穆罕默德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有很多使者,确己逝去了;如果他病故或阵亡,难道你们要叛道吗?叛道的人,绝不能伤损安拉一丝毫。安拉将报酬感谢的人。(《古兰经》仪姆兰的家属章:144节)

当欧麦尔听到这段《古兰经》时,两腿发软,倒在了地上。这时他才相信安拉的使者确已逝世了。众人对耳闻目睹的这一切感到悲伤万分,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艾布·伯克尔的这种态度真实地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一个方面。他和欧麦尔一样,都对先知的逝世感到非常悲痛。他是先知亲密无间的朋友,在任何场合他都是关心先知胜过关心他自己。有一次,当先知说:“安拉让他的奴仆之一在尘世与安拉之间进行选择,这位奴仆选择了安拉。”艾布·伯克尔哽咽着说:“我们及我们的子孙都愿为您而献身。”艾布·伯克尔思想境界的威力及他的远见卓识

先知去世的消息使欧麦尔茫然失措,他在众人面前否定先知逝世的消息,并警告威胁那些传播消息的人,而艾布·伯克尔却镇定自若。他向众人证实了先知去世的消息,并诵读了上一面提到的那节《古兰经》文,他的这一立场说明了如下事实:

一、敢于面对现实。对先知的逝世这一令人们悲痛万分的消息能闻而不惊,果断处之,这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惊人的毅力。

二、能够深谋远虑。这使他内心世界的威力更加威严和庄重。

这两种品德令人们对这位素以性格温柔和富有同情心、忠于先知、热爱先知胜于热爱自己生命及一切而著称的人敬仰不已。

艾布·伯克尔在先知逝世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毅力是他在那种可怕而又敏感时刻处事的力量所在。也是在这之后,他处理他及穆斯林们所经历的困难而又危险局面的力量所在。艾布·伯克尔的坚强毅力,在日后发生的暴动中,保护了穆斯林们及伊斯兰。如果没有这种当机立断的毅力,众穆斯林及新的宗教,在这一场暴动中,肯定会遭到后果不堪设想的灾难。穆斯林们对先知突然逝世所持的立场

先知逝世的噩耗传开之后,穆斯林们惶恐不安。

一、围绕在欧麦尔周围的穆斯林们,当听到他说先知未曾去世时,心情平静了下来。但当先知确已逝世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们对未来感到惊愕不安起来。

二、相信先知确已逝世的穆斯林们,在得知这一消息时,巨大的悲痛没有使他们忘记考虑下面这些问题。

先知定居麦地那之后,麦地那的事务全由他来掌管,先知在麦地那树立起了威信,先知逝世后权力归谁之手?阿拉伯人归信伊斯兰之后,先知的权威在他们中间确已树立起来,在此之后,麦地那在阿拉伯人心目中还能有权威吗?如果这一权威能保持下去,那么由谁来掌管呢?辅士们在艾塞德族人驻地塞基法的聚会

辅士们刚刚得知先知逝世的消息之后,就开始考虑麦地那的权力继承问题,他们的考虑可归纳为如下两方面:

一、迁士们在麦加是弱者,当时他们无安身立命之地,是麦地那人把他们视为上宾。现在麦地那人及阿拉伯人的事务还能操纵在他们手中吗?

二、先知对于麦地那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他来到他们中间之前被古莱什人说成是骗子,是麦地那人相信了他;他原来被人看不起,是麦地那人支持了他;他被别人赶出家园,是麦地那人收留了他;他当时一贫如洗,是麦地那人给了他慰藉。现在能由麦地那人来掌管军政大权吗?辅士们曾谈论过这件大事。他们串联之后来到艾塞德族人的驻地塞基法。他们把在家养病的赛尔德·本·欧巴岱找来,让他为众人出谋划策,拿主意。

当他们在塞基法商议独掌政权之时,欧麦尔·本·哈塔布正同艾布·欧拜岱及其他穆斯林们在清真寺里谈论使者逝世之事。而艾布·伯克尔和阿里·本·艾比·塔利卜及先知的家属们正在筹办先知的葬礼。欧麦尔和艾布·欧拜岱的对话

欧麦尔·本·哈塔布开始考虑麦地那的局势将会怎样发展。他根本没有料到辅士们会想独掌大权,在这个问题上辅士们走到了前面。曾有这样的传说,欧麦尔曾找到艾布·欧拜岱·本·贾拉赫,他对他说:“把手伸开,让我向你宣誓效忠吧。安拉的使者曾亲口说过,你是这个民族中最可信赖的人。”

艾布·欧拜岱惊愕地说:“自从你归信伊斯兰后,我未曾见你如此荒唐。我们中间有艾布·伯克尔——骚尔山洞中的二者之一,你怎能向我宣誓效忠呢?”

正当他们谈话时,辅士们在塞基法聚会的消息传来了。随后欧麦尔派人去叫正在阿伊莎房间中的艾布·伯克尔,让他到他这儿来。艾布·伯克尔说自己很忙,出不来。他又让人告诉他,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必须前去处理。艾布·伯克尔、欧麦尔、艾布·欧拜岱在塞基法

艾布·伯克尔奇怪地来到欧麦尔面前。欧麦尔对他说:“难道你不知道辅士们正在艾塞德族人的驻地塞基法聚会吗?他们想让赛尔德·本·欧巴岱掌管麦地那的政务。他们中讲话最客气者,也仅仅是表示我们迁士和辅士们都可以为首领。”

艾布·伯克尔听到这一消息后马上同欧麦尔及艾布·欧拜岱向塞基法赶去。当时对艾布·伯克尔来说没有任何犹豫的余地。这是因为:

一、这件事是事关穆斯林们命运的大事。

二、同时这也是事关宗教命运和前途的大事。

因此,艾布·伯克尔应该赶到塞基法去。因为,除他外谁也无力担当这项重任。以往不管付出多少心血和钱财,艾布·伯克尔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职责和担当最重大的使命。使者的遗体安放在家里,他相信使者的家属们会做葬礼所需要的一切准备。

三人在路上走着,遇到了阿苏姆·本·阿迪和阿维穆·本·赛阿代。他俩对他们说:“迁士们,你们还是回去吧。你们到他们那儿也无济于事。你们不会如愿以偿的,还是回去处理你们自己的事吧。”

但是,这番话未能阻止他们到塞基法去的决心。他们说:“指安拉发誓,我们定要到他们那儿去。”塞基法会议的严重性

他们三人赶到塞基法时,辅士们仍在议论纷纷。当他们看到艾布·伯克尔等三人时都惊呆了。一个个都闭口不言了。在辅士们中间坐着一位披着被子的人。欧麦尔问道:“此人是谁?”辅士们回答说:“这是赛尔德·本·欧巴岱。他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和疼痛。”辅士们个个忐忑不安起来。这次聚会对于新生的伊斯兰教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艾布·伯克尔坚强果断的意志对巩固新生的宗教及消除对于这一宗教在麦地那以及整个阿拉伯地区出现的分歧起了巨大的作用。

当时,使者的遗体仍安放在家里,还未下葬。在安拉的护佑下未曾发生的几种可能会产生的危险结局

如果辅士们听从赛尔德的鼓动,坚持要控制麦地那的局势,那么在麦地那肯定会发生一场毁灭性的武装冲突。因为由伍赛迈率领讨伐罗马人的大军当时正驻在麦地那郊区。在这支军队里有迁士和辅士。他们个个都全副武装了起来。如果不是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及艾布·欧拜岱,而是其他迁士们赶到了塞基法,那么迁士们和辅士们必然发生争吵。而双方的争吵必将给穆斯林带来可怕的分歧,并且会因此而产生恶果。那么对艾布·伯克尔的宣誓效忠也不会实现。

因此,这次历史性的聚会给伊斯兰带来的影响可以与第二次阿盖白誓约及使者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给伊斯兰带来的影响相提并论。

史学家们认为,艾布·伯克尔在这次事件上所表现出的英明之举堪称是政治家之举,堪称是位能够高瞻远瞩为实现最佳目的而避免损失的国家领袖之举。艾布·伯克尔开展的和平攻势

所谓和平攻势,就是说敢于在激烈的斗争中,通过和平商议和理智的争辩,而不是以诉诸武力的方法在斗争中为自己的同胞实现真理的行为。

和平攻势,现代政治家们认为它是先人们未曾做过的,他们认为它是他们的首创,他们认为这种攻势在过去是鲜为人知的。实际上它在古代并不是什么陌生之事。

艾布·伯克尔就曾采用过它。他的两位同伴在具有伟大历史性意义的“塞基法会议”上就曾协助艾布·伯克尔使其获得圆满成功。其表现如下:

一、当在场的辅士们对这三位迁士感到放心时,他们便打破了沉默,恢复了原态。他们跃跃欲试仍企图先知逝世之后掌管大权。欧麦尔曾说:“我本来已想好要对你们说什么,而且一到这儿我就想说。但艾布·伯克尔阻止我说:‘且慢,让我先说,然后你再畅所欲言。’”

二、艾布·伯克尔担心欧麦尔鲁莽粗暴行事。当时的局面不宜鲁莽和粗暴,而且需要讲究策略,容不得半点的轻举妄动。艾布·伯克尔站起来,只见他首先赞颂了安拉,然后又谈起了使者及其肩负的使命。最后他说:“我们的人为首领,你们的人为臣僚。在商议重大事务时你们不必放弃你们的权利,你们的这种权利也不会被侵犯。重大事务也不会背着你们来决定。”艾布·伯克尔的这席话与辅士们提出的我们可以为首领,你们也可以为首领的意见已很接近。同时,辅士们的意见是想使穆斯林们的事务公正顺利进行。这也正是艾布·伯克尔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辅士中的奥斯族人们同意了艾布·伯克尔的意见,他们原来就同辅士中的海兹拉吉族人是相互敌对的。同时,很多海兹拉吉族人也不反对艾布·伯克尔的意见。他们认为,艾布·伯克尔并非想让迁士们独掌政权,而是让辅士们像原来支持使者时一样为臣僚。艾布·伯克尔想同他们一起共处大事。在阿拉伯半岛上,有很多比辅士们势力大得多的部落,但艾布·伯克尔没有同他们共处军政大事。因此,大家一致同意了艾布·伯克尔的意见。因为,他的意见是完全公正的。

四、这时,艾布·欧拜岱·本·贾拉赫站起来说:“辅士们啊!你们是最先支持先知的,现在切不能变成最先变心的人啊!”

五、海兹拉吉族人的首领之一拜希尔·本·艾塞德马上站起来接着艾布·欧拜岱这句明智的话说:“指安拉发誓,如果说过去我们在同多神教徒们斗争中有什么功劳,如果说我们率先归信了这一宗教,那是为了得到安拉的喜悦,是为了顺从先知,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现在应该发扬光大我们的这些优点。先知是古莱什人,他的族人最有权也最应该继承他的地位。向安拉发誓,在这件事情上安拉绝不会愿看到我们同他们争夺权力。敬畏安拉吧!不要同他们作对,不要和他们争执了。”和平攻势的作用与其效果

艾布·伯克尔的筹划起了作用,他的和平攻势产生了效果。他抬头向会场四面望去,他要看一看拜希尔·本·艾塞德的话在会场上的反应。这时,发生了如下的情况:

一、只见欧麦尔·本·哈塔布站起来,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喊道:“艾布·伯克尔,伸出手来吧!”艾布·伯克尔伸出了手。欧麦尔向他宣誓效忠。他说:“让我们向安拉的使者最喜悦的人宣誓效忠吧!”

二、接着,艾布·欧拜岱也站起来说道:“你是最尊贵的迁士,是骚尔山洞中的第二人。你曾率众礼拜,是先知的哈里发(接班人)。”

三、拜希尔·本·萨尔德赶忙过来,也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继他之后奥斯族人也都马上向他宣誓效忠。

四、相信拜希尔话的海兹拉吉族人也站了起来,急忙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聚会的地方一时竟容不下前来宣誓效忠的人。他们几乎把辅士们原来想效忠的候选人赛尔德·本·欧巴岱踏倒在脚下。塞基法宣誓效忠及有关传说

在塞基法众人向艾布·伯克尔进行了宣誓效忠。当时,先知的遗体还安放在家里,由亲属们守护。还有些人在为殡葬作准备。一些迁士们聚在了先知家附近的清真寺里。有关塞基法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的传说很多。其中有如下这些说法:

一、涉及欧麦尔的传说。欧麦尔曾说过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纯属偶然。安拉佑护穆斯林们。有些人认为“偶然”二字应理解为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是“错误”的。其实,这是对“偶然”二字的误解。欧麦尔用“偶然”二字的用意是指“突然”。

二、还有一些传说认为,当艾布·伯克尔、艾布·欧拜岱和欧麦尔前往塞基法去时,三人就达成了让艾布·伯克尔任哈里发的协议。塞基法宣誓效忠的影响

不管这两种传说哪一种是正确的。无疑,在塞基法完成的宣誓效忠起到了如下作用:

一、使新生的伊斯兰避免了一场内乱。只有安拉才知道将会在内乱中发生什么。

二、为消除穆斯林之间的分歧打下了基础。

三、为先知亲自制定的政策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石。这一成功为将来伊斯兰帝国的建立铺平了道路,为在全世界传播安拉的宗教创造了条件。

四,从塞基法宣誓效忠那天起,辅士们不再企图或希望做穆斯林们的首领了。因此,穆斯林们首先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然后向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宣誓效忠。辅士们相信艾布·伯克尔讲过的话:阿拉伯人中只有古莱什人才有资格为首领。所谓首领是指哈里发而言。

辅士们在迁士们的关怀下,安定地生活着。他们对先知在弥留之际的嘱托感到很温暖。安拉的使者当时曾说过:“迁士们啊!你们要善待辅士们。你们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而辅士们其人数则不会增加了。他们是值得我信任的人,是他们保护了我。你们要善待他们中行善者,要原谅他们中有过错的人。”穆斯林大众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

如上所述,在塞基法部分穆斯林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了。第二天,在清真寺穆斯林大众向艾布·伯克尔宣了誓。当时欧麦尔首先站起来同穆斯林们讲了话。他对昨天发表的有关使者没有逝世的话表示歉意,并说:“安拉已经把你们的事务交给了你们中最杰出的、安拉使者的战友、骚尔山洞中的第二人手中。大家起来吧,向他宣誓效忠吧!”就这样,继在塞基法部分穆斯林向他宣誓效忠之后,广大穆斯林在清真寺也向他宣誓效忠了。第一任哈里发的第一次演讲

艾布·伯克尔起来赞颂安拉后说:“人们啊,虽然我并不比你们强,但我掌管了你们的事务。如果我能善待你们,你们就支持我;如果我倒行逆施,你们就起来反对我。讲真话是诚实的表现,撒谎则意味着背叛。你们中的弱者,我视之为强者,如安拉意欲,我将给予他们所应得到的一切权利。你们中的强者,我视之为弱者,如安拉意欲,我将从他身上拿取我应该拿取的权利。任何族人不要放弃为安拉而奋斗,否则安拉必使他成为下贱者。犯罪作恶的民众,安拉必降灾祸于他。我服从安拉和安拉使者的教诲,你们就服从我,如果我违背了安拉和安拉使者的意志,你们就别服从我。请全体肃立,来礼拜吧!愿安拉怜悯你们。”是否有迁士没有宣誓效忠

据大部分传说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人反对艾布·伯克尔任哈里发,也没有任何人进行过反对艾布·伯克尔任哈里发的行动。这充分证明穆斯林先辈们与伍麦叶王朝之后人们对哈里发的理解是不同的。阿拉伯人认为哈里发制度适合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这种制度对他们很亲切。在先知被差遣为使者之前,这种社会制度在阿拉伯半岛上就已是众所周知了。

阿拉伯人对哈里发制度的这种认识一直到伍麦叶王朝才改变了。伍麦叶王朝时伊斯兰开拓的疆域扩大了,阿拉伯人和其他民族的民众混居了,穆斯林们对哈里发之职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是否有迁士当时没有马上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

据史料记载,当众穆斯林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时,有部分著名的迁士没有马上向他宣誓效忠。哈希姆家族的阿里·本·艾比·塔利卜和阿拔斯·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就没有同众穆斯林一起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叶尔孤白的记载

据叶尔孤白记载,有部分迁士和辅士没有马上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他们同阿里·本·艾比·塔利卜持共同的立场。没有马上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的迁士和辅士们是:阿拔斯·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法达勒·本·阿拔斯、祖拜尔·本·阿瓦姆·本·阿斯、哈立德·本·赛义德、米格达德·本·阿慕尔、苏莱曼·法利斯、艾布·扎尔·阿法利、阿马尔·雅希尔、巴拉艾·本·阿齐卜、艾比·本·克阿布。在先知的女儿法蒂玛家中的聚会

据叶尔孤白等其他史学家记载,当众穆斯林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时,部分迁士和辅士同阿里1本·艾比·塔利卜聚在了先知的女儿法蒂玛家。他们主张向阿里宣誓效忠。其中有哈立德·本·赛义德。哈立德·本·赛义德说:“指安拉发誓,没有任何人比你(指阿里)更应接替先知穆罕默德的位置了。”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听到了他们聚会的消息。两人带着一些人向法蒂玛的家走来。阿里手持宝剑迎了出来。欧麦尔将阿里手中的宝剑砍断后走进了法蒂玛的家中。法蒂玛迎了出来,她说:“指安拉发誓,你给我出去,否则我会披头散发地向安拉哭诉。”欧麦尔等人离开了法蒂玛的家。几天之后,没有马上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的迁士和辅士一个个地宣了誓。阿里是在法蒂玛逝世之后,才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的。在艾布·伯克尔任哈里发之职六个月之后阿里才向他宣了誓。也有记载说,欧麦尔·本·哈塔布将木柴放到了法蒂玛家周围,如果阿里不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他就烧毁法蒂玛的家。

伊本·格梯巴在其撰写的《教长与政治》一书中记载如下:众穆斯林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之后,欧麦尔·本·哈塔布带着一伙人来到了哈希姆家族子弟们面前。他要求他们像其他人那样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当时哈希姆家族子弟们都聚在了阿里家里。他们拒绝了欧麦尔的要求。祖拜尔·本·阿瓦姆手持宝剑迎了出来。欧麦尔对其手下的人说:“抓住他,夺下他手中的剑。”众人将祖拜尔带走后,他宣了誓。欧麦尔对阿里说:“请你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阿里回答说:“我不会向你们宣誓,我比你们更有资格任哈里发,你们应向我宣誓效忠。”欧麦尔说:“你不宣誓我就不会放过你!”阿里回答说:“欧麦尔!我不会听你摆布,我不会向他宣誓效忠!”

艾布·伯克尔担心会闹出暴力事件来,于是他走上来说:“如果你不想宣誓,我不会强迫你。”

艾布·欧拜岱·本·贾拉赫对阿里说:“兄弟啊!你还年轻,他们是民族中的长者,他们比你更有经验,他们比你更了解周围的事务。我认为艾布·伯克尔比你更适合担任这一职务。把这事交给艾布·伯克尔吧。来日方长。”

另有记载说,众人向艾布·伯克尔宣誓效忠之后,艾布·伯克尔登上了讲坛。他看了一下众人的面庞,他没有看到祖拜尔。于是,他让人将祖拜尔叫来。他对他说:“使者的表弟、使者的弟子啊!你想违背穆斯林们的意志吗?”祖拜尔回答说:“使者的哈里发啊,请不要责备我。”于是,他向他宣了誓。艾布·伯克尔在众人中没有看到阿里,他让人将阿里召来。他对阿里说:“使者的堂弟、使者的女婿啊,你想违背众穆斯林的意志吗?”阿里回答说:“使者的哈里发啊,请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