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本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0:48:51

点击下载

作者:魏睦新,吕涛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一本通

中药一本通试读:

前言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西方医学体系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我们的老百姓对中医中药的热情却丝毫未减。这首先应该归功于中医中药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的疗效,以及中医中药在体质调理、治疗未病、养生康复和提供生存质量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效用。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医疗科技、文化、哲学、思维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科学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关注到了中医的很多理论、方法不能被解释与证明,很多疗效无法被确切再现,从而在其生长的土壤上一度遭遇了信任危机。另外,目前中医科普市场菁芜并存,既有科学活泼的好作品,也有缺乏科学性甚至误导读者的作品存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学科的独特性,要在短期内把中医融入现代自然科学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就是要加强科普宣传,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更好地走近中医、了解接受中医。如果把中医比作开在树梢上的美丽的鲜花,科普就是为栽花的朋友搭起脚手架,帮他一把,但又不是替代,要让读者凭借自己的智慧摘到鲜花,使中医的独特魅力为大家所认同,这是编写本丛书的目的所在。

本丛书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到食疗,共分11分册,分别是:中医基础一本通,中医诊断一本通,中药一本通,方剂一本通,中医内科一本通,中医妇科一本通,中医儿科一本通,中医进补一本通,中医食疗一本通,中医针灸一本通,中医推拿一本通。各分册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读者既可以成套购买学习备查,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分册单独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编写基础时,注意结合临床实践,编写临床时,注意基础知识的温习。作为全书编写的灵魂部分,中医学的理论的普及性诠释贯穿了始终。这是因为中医理论体系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被,其理论的表达有着深刻的古代哲学意味,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五行”等。本丛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深奥的道理表达出来,让人们容易理解应用。用常理解释医理。从内容上要注重与现代生活结合,注重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从形式上迎合“读题时代”、“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首次尝试把英国著名科学思维专家托尼巴赞创造的思维导图引用到中医知识结构的梳理,加强了趣味性,提高了理解记忆效果。对于针灸、按摩这些都是广大读者认知度很高的实用中医技术,我们注意多用线条图或照片图来说明问题,少用文字,使读者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进一步能够“按图索骥”,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此外,针对部分立志于学习中医却没有走进课堂机会的青年读者的需求,我们特意在每章结束时,做一小结用以归纳全章内容。其后又附一题解,帮助读者复习掌握。由于各分册内容不同,在题解体例上没有要求各分册的绝对统一。对于把中医当科普常识了解的读者,这两部分可以跳开,不必深究。

与一般教科书不同,为了把本丛书编为一部受欢迎的、有持久生命力的科普作品,编著者首先从内容上注意了对艰深晦涩的专业词汇的处理,尽量用非医学专业读者看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来写,在部分分册我们将一些初次接触很难理解的中医术语处理为副标题,又另外起了一通俗易懂的主标题,帮助读者理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经络”——人体内部的互联网,“气血津液”——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温馨的一把草——“灸法”等。努力把艰深的医理、枯燥的术语变成有亲和力、有表现力、有新鲜感,与现代生活接轨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兴趣。笔者以为现在是一个讲究包装的时代,中医科普作品在形式上也要多下工夫,力求标题醒目,层次清楚,检索性强,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内容,读者也更乐于接受。本丛书具有以下特色:

1.中医的人文关怀思想的挖掘

传统中医一向注重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作为中医学理论的奠基著作《黄帝内经》一书把人定位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认为人的生命是宇宙间最宝贵的东西。如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被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所取代,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医学人文的回归。我们力求通过我们的笔墨,让读者理解,中医治疗的是人,是有病的人,或需要防病的人。人的状态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了偏差就是病。中医的本质就是发现偏差,通过药物、针灸等各种渠道扭转了偏差,使人恢复到阴阳平衡的常态,疾病就好了。在防病、治病中,人的精神生活非常重要,“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注重人文关怀,情志调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是中医追求的目标。

2.中医整体观念的挖掘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天人是合一的,人类从大自然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这就是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念思路。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和人体内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和谐。而当人与它们不能和谐的时候,就要得病。因此,必须遵循自然变化规律,遵循自身的体质条件,研究各种外来因素对人自身体质所可能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作用。用整体观念、阴阳平衡观念为指导,调整机体偏差,适应自然环境变化,是中医治疗的本质。现代医学依赖高科技手段,有各种诊疗仪器,而传统中医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认为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故诊病以“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为基本原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本书虽然无法期待读者对中医诊病方法了如指掌,但通过阅读,力求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手段、方法,理解中医诊断方法的科学性。并学会对常见现象的判断:如观察患者面色淡白无华,多为血虚证或失血证;面黑暗淡,多为肾阳虚的表现;舌有瘀斑,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听声音高亢有力的多为实证等。

3.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挖掘

中医中药因为毒副作用小,很多人只凭对中医的简单了解就将一些常用的中成药作为保健类药物长期服用。如目前人们比较推崇的六味地黄丸,对于那些肾阴亏虚即在肾虚的基础上还伴有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阴虚症状的人确实有效。而对于肾虚又怕冷的就不能使用,应该换用金匮肾气丸。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证。根据患者对各种内外因子产生的偏差的表现,寻找引起偏差的本质,然后纠正,就达到了治疗的目的。中医治疗以“辨证施治”为其基本特点,强调个体化,主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现代医学随着人类基因研究的深入,这两年也开始强调“个体化医疗”的重要性了。佐证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意义。

4.中医治疗“未病”思想的挖掘

近年来,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亚健康”,就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如今医学界对亚健康状态的重视正好和古人“治未病”的思想不谋而合。中医除了治病之外,在预防疾病上也有很大的优势。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古训。治未病,其含义广泛,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就是治在疾病未发生之时、未加重之时、未演变之时、未复发之时、未后遗之时,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等。本丛书在进补一本通和食疗一本通中,充分强调注意把治未病的思路贯彻到养生保健中去。强调中医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偏阳偏虚偏寒偏热等服用中药调理,选择食品调理。治未病的方法自古以来相当丰富,我们在取材方面,注意甄别,尽可能把简便易行,有中医科学内涵,能够期待疗效,改善体质的好方法介绍给读者。

本分册由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魏睦新教授和吕涛硕士主编策划审改,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魏飞和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刘征堂博士后作为副主编,组织编写并直接参与了编写工作。编委丁炜、王霞、苏维维和李晨在全书的编写、图表编制和通稿方面做出了贡献。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编辑朋友们自始至终对本书的编写策划给予了大力支持。

中医科普任重而道远,要用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让人们真正走近中医,认识中医,喜欢中医,让中医的独特魅力终将为世界所认同,是每一个中医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为此本丛书由南京医科大学牵头,邀请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社、南京中医药大学和遵义医学院等国内知名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一流中医专家和一批博士硕士年轻学者为主执笔,他们既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功底,又对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有较深的理解,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是由于中医科学的博大精深,其形成时代的久远,以及我们作者群的知识面的局限,所以难免有很多不当之处。我们真心期待读者朋友给予批评指正。希望如果有机会再版,我们的丛书变得完美(主编电子邮箱weimuxin@njmu.edu.cn)。魏睦新 书于石城导论

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中,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近12800余种。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于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药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由于其来源是以植物类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自古以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人类对于药物的认识,最初是与觅食活动紧密相连的。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通过采食植物和狩猎,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有的可以充饥果腹,有的可以减缓病痛,有的则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要有所辨别和选择,逐渐认识到对某些自然产物的药效和毒性。我国古籍书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的反应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艰难过程。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学知识。

二、中药的发展(一)秦汉时期

秦汉之际,药学已初具规模。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著出版,如《史记·扁鹊公列传》记载,名医公孙阳庆曾将《药论》一书传给其弟子淳于意。《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发展已趋成熟的新阶段。(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后人对这一时期本草学的了解不是很全面,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100种之多,有综合性的,也有专科性的,炮制类的,食物类的;以及单味药物专论等。对《神农本草经》药物的性味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订。这一时期出版的著作有:《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雷公炮制论》、《李当之药录》等。(三)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我国南北统一,经济日渐繁荣,交通、外贸更加发达,医药学也有较大的发展。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出自隋人的本草著作近20种,包括采集、种植、制药等专著。《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本草,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1546年问世的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其他著作有唐初甄权的《药性本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食疗本草》、唐代陈臧器的《本草拾遗》、五代的《海药本草》和《蜀本草》等。(四)宋、金元时期

宋代朝廷曾多次组织大型官修本草的编纂。公元973—974年刊行了《开宝本草》,1060年刊行了《嘉补注本草》,1061年刊行了《本草图经》。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药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

金元时期,医药学界的学术争鸣推动了药学理论的发展。刘完素的《素问·药注》、《本草论》,张元素的《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李东垣的《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王好古的《汤液本草》,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等。这些本草著作,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理论,使之系统化,同时注重药物奏效原理的探讨。

元代中外医药的交流更加广泛,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五)明朝时期

明代,随着医药学的发展,药学和技术的进一步积累,沿用已久的《证类本草》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弘治18年(1505年),刘文泰修订的《本草品汇精要》,是明代惟一的大型官修本草。全书载药1815种。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的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本书不仅汇集了大量前人的资料,而且也记述了作者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新经验,对过去本草中的一些谬误也进行了指正。它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六)清朝时期

清代的本草著作数量众多,达400种左右。清代杰出的医药学家赵学敏(约1719—1805年),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的收集和整理,于1765年刊行《本草纲目拾遗》,大大丰富了我国的药学宝库。全书共载药921种,新增加的就有716种之多。在清代众多的本草著作中,涌现了一批适应临床医家需要的临床简约本草,如汪昂的《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本草从新》,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此时代的专题类本草也甚多,如《修事指南》为炮制类专著,《伪药条辨》为优秀的辨药专书,唐荣川的《本草问答》,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中的10余篇药理论文,都属药理专著。(七)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及西方医学在我国进一步传播,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学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尽管当局者采取了压抑中医的政策,但本草学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和科学底蕴,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仍有新的发展。此时期的著作有张寿颐的《本草正义》,何廉臣的《实验药物学》,秦伯未的《药物学》,张锡纯的《药物讲义》,其中有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该书收录词目大约4300条,汇集古今有关论述与研究成果,是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八)现代的本草学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有力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本草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自1956年起,我国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是中医药教育事业纳入了现代正规高等教育行列。至20世纪末,我国的中医药教育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不同层次培养的完整体系。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本草学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绝大部分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其次是动物、矿物,以及部分人工制品。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藏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已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冀方·卷一》中,专论“采药时节”及“药出州土”,列举了233种中药的采收时节及519种中药的产地分布。历代医药家都十分重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目前,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了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存是否适宜,与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有很大关系。总之,药物产地、采收与贮存方法的研究,是保证药材质量和保护药源的重要课题。

一、中药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青睐。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便推崇东北人参;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随着中药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单靠强调道地药材产区扩大生产,已经无法满足药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成为解决道地药材不足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我国已能对不少名贵或短缺药材进行异地引种,以及药用动物的驯养,并不断地取得成效。如原来依靠进口的西洋参在国内已引种成功,天麻原产贵州而今在陕西大面积引种,人工培育牛黄,人工养鹿取茸,人工养麝及活麝取香,人工虫草菌的培养等。

二、中药的采集

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是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千金翼方》中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由此可见,中药材采集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因而也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好坏的重要因素。

中药的采集见图0-1所示。(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积累是不相同的,甚至会有很大区别。首先,植物生长年限的长短与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质和量有着密切关系。据研究资料报道,甘草中的甘草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生长三四年者含量较之生长一年者几乎高出1倍。人参总皂甙的含量,以6~7年采收者最高。其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月份的变化,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丹参以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以7月采收为宜。黄连中小檗碱含量大幅度增高的趋势可延续到第6年,而一年内又以7月份含量最高,因而黄连的最佳采收期是第6年的7月份。再者,时辰的变更与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亦有密切关系。如金银花一天之内以早晨9时采摘最好,否则因花蕾开放而降低质量;曼陀罗中生物碱的含量,早晨叶子含量高,晚上根中含量高。根据前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其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图0-1 中药的采集

1.全草类

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有的割取植物的地上部分,如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等。以带根全草入药的,则连根拔起全株,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其采收原则与此相同,应在生长旺盛时割取,如夜交藤、忍冬藤。

2.叶类

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大青叶、荷叶、艾叶、枇杷叶等。荷叶在荷花含苞欲放或盛开时采收者,色泽翠绿,质量最好。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3.花类

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采摘的时间很重要。若采收过迟,则易导致花瓣脱落和变色,气味散失,影响质量,如菊花、旋复花,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辛夷;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而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摘。至于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的,则须于花朵盛开时采收。

4.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马兜铃。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以种子入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然后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热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白豆葱、牵牛子等,最好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女贞子,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好。

5.根和根茎类

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为最佳,认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柏,津润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这种认识是很正确的。早春二月,新芽未荫;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质量好,产量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天麻在冬季至翌年清明前茎苗未出时采收者名“冬麻”,体坚色亮,质量较佳;春季茎苗出土再采者名“春麻”,体轻色暗,质量较差。此外,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6.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此时植物生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而且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树皮易于剥离,如黄柏、厚朴、杜仲。但肉桂多在10月采收,因此时油多容易剥离。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等简单方法,以保护药源。至于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类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楝根皮。(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蛸应在3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第三节 中药的炮制与命名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该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又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药效,而少数毒性和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炮制的目的(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确保用药安全

附子、川乌、草乌、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炮制后能降低其毒性。巴豆泻下作用剧烈,宜去油取霜用。对于有毒药物,炮制应当适度,不可太过或不及。如巴豆制霜,应保留脂肪油在18%~20%左右,马钱子砂烫,其士的宁生物碱含量应在0.8%左右。含量偏高,容易中毒,除去或破坏太过,疗效难以保证。(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添加辅料的目的各异,但主要用于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对于液体辅料来说,尤其是如此。蜂蜜、酒、姜汁、胆汁等液体辅料,本身就是药物,都在中药的炮制过程中,常常加入一些辅助药料拌和,这些拌和的药料称为辅料。辅料的种类很多,它们与被拌和的药物的某些作用之间,存在着协同配伍关系。如蜜炙百部、紫菀,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炒川芎、当归,能增强温经活血作用;醋炒玄胡、香附,能增强止痛作用;姜汁炙可加强止呕作用,如姜川连、姜竹茹;牛胆汁制南星能增强息风止痉作用。不加辅料的其他炮制方法,也能增强药物的作用,如明矾煅为枯矾,可增强燥湿、收敛作用。(三)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药物的某些性味功效,经过炮制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以适应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的需要。如吴茱萸,其性味辛热燥烈,宜于里寒之证,若以黄连水拌炒,或甘草水浸泡,去其温烈之性,对于肝火犯胃之呕吐腹痛,亦常用之,生地黄本为甘苦寒之品,长于清热凉血,经入黄酒反复蒸晒后而为熟地黄,其药性微温而以补血见长,适宜于血虚证;何首乌生用能泻下通便,制熟后则失去泻下作用而专补肝、肾等。

再者,由于每一单味药物往往具有多种功效,这些互不相同的功效,有时不能全部适用于某一临床证情,如麻黄具有辛温发汗解表和平喘止咳等功效,对于风寒表实而兼咳端者,可全面发挥其功效对于热壅于肺,汗出而咳喘者,其温散发汗作用,显然不利于病情,若通过炮制以蜜炙麻黄入药,则辛温发汗之力受到制约,而平喘止咳之力增强,宜用于喘咳之证。(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一般的中药材在采集以后,均可直接使用鲜品。诸如地黄、芦根、石斛等许多鲜品药材的疗效,较之干品更佳。由于产地、季节等因素的限制,多种药材无法直接使用鲜品,皆需干燥处理,才能贮存、运输。多数药材可以日光暴晒,或人工烘烤进行干燥,但有少数动物药及富含汁液的植物药,需经特殊处理。如肉苁蓉之肉质茎富含汁液,春季采者所含水分较少,可半埋于沙中晒干,而秋季采者,茎中水分较多,需投入盐中,加工为盐苁蓉,方可避免腐烂变质。(五)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具、矫味,以便于服用

二、炮制的方法

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5大类型。

炮制方法详见图0-2所示。图0-2 炮制方法(一)修治

1.纯净处理

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等。

2.粉碎处理

采用捣、碾、镑、挫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等。

3.切制处理

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切片有很多规格:如天麻、槟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铡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块等。(二)水制

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于切制和调整药性。常用的方法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主要内容如下:

1.洗

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2.淋

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4.润

又称为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如淋润荆芥,泡润摈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

5.漂

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如将昆布、海藻、盐附子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6.水飞

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则下沉,细粗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倾出的混悬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飞炉甘石、飞雄黄。(三)火制

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本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炮制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其主要内容如下:

1.炒

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黄称为炒黄;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有焦香气者称为炒焦;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黑,部分炭化,内部焦黄,但仍保留有药材固有气味(即存性)者称为炒炭。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除清炒法外,还可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斑蝥等。

2.炙

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如蜜制黄芪、蜜制甘草、酒炙川芎、醋炙香附、盐水炙杜仲等。炙可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3.煅

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其中直接放炉火上或容器内而不密闭加热者,称为明煅,此法多用于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如煅牡蛎、煅石膏等。将药材置于密闭容器内加热煅烧者,称为密闭或焖煅,本法适用于质地轻松,可炭化的药材,如煅血余炭,煅棕榈炭。

4.煨

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称为煨法。其中以面糊包裹者,称为面裹煨;以湿草纸包裹者,称为纸裹煨,以草纸分层隔开者,称为隔纸煨;将药材直接埋入火灰中,使其高热发泡者,称为直接煨。

5.烘焙

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四)水火共制

常见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淬等。

1.煮

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如醋煮芫花、酒煮黄芩。

2.蒸

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不加辅料者,称为清蒸;加辅料者,称为辅料蒸。加热的时间,视炮制的目的而定。如改变药物性味功效者,宜久蒸或反复蒸晒,如蒸制熟地、何首乌;为使药材软化,以便于切制者,以变软透心为度,如蒸茯苓、厚朴,为便于干燥或杀死虫卵。

3.淬

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自然铜、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五)其他制法

除上述4类以外的一些特殊制法,均概括于此类。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等。

1.制霜

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为霜。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前者如巴豆霜,后者如西瓜霜。

2.发酵

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以生产新药的方法,称为发酵洁,如神曲、淡豆豉。

3.发芽

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于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称为发芽,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等。

三、中药的命名(一)以生产特性命名

夏枯草 忍冬藤 桑寄生(二)以形态颜色气味命名

形态:钩藤 银耳

颜色:红花 紫草 丹参

气味:麝香 木香 丁香 苦参(三)以功效命名

威灵仙 防风 决明子(四)以入药部位命名

植物药:红花 桃仁 桑叶 枳实 苏梗 葛根 牛黄动物药:羚羊角 刺猬皮 虎骨(五)以发现者命名

何首乌 使君子 杜仲 刘寄奴 徐长卿(六)以进口和译音命名

苏合香 番泻叶 番木瓜 胡黄连 胡椒 胡桃

中药命名详见图0-3所示。图0-3 中药命名第四节 中药的药性与毒性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为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随着认识的深入,前人也意识到两者的涵义、认识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

一、四气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说:“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可知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则首先是由《本经》提出的。宋代寇宗爽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他在《本草衍义》中提出:“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序例(指《本经·序例》)中‘气’字,恐后世误书,当改为‘性’字,于义方允。”但是,不论称四气,还是称四性,涵义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而四气的称谓沿用已久,习称至今。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四气详见图0-4所示。图0-4 四气

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必须明确两点:(一)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药性寒热与八纲寒热相对应,是高层次上的抽象,而阴阳则是更高层次上的抽象。药性寒热只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并不说明药物的具体作用。因此,掌握药性寒热不能脱离其具体功效。正如徐灵胎所说:“同一热药,而附子之热与干姜之热迥乎不同。同一寒药,而石杏之寒与黄连之寒迥乎不同。”也就是说,对于药性寒热,不仅要从共性方面进行理解,还必须结合每一药物的具体作用,方能掌握其性寒或性热的特点。(二)药性寒热是从特定角度概括药物作用性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所有方面

对药物作用可从不同角度认识,如作用性质、范围、趋势、强度等。药性寒热是从药物对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这一特定角度来概括药物作用性质,而不能概括药物作用的所有方面。因此,必须与其他方面的内容相结合,方能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及作用。药性寒热与治则:《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出了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来用寒药热药并用。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二、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5种,辛、甘、酸、苦、咸5种是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伍关系,故习称为五味。

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周礼·天官》所载“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即是当时代表性的论述。后来,由于五行学说的盛行和影响,这种起初的“滋味说”遂被改造成为“五味说”。“五味”的提法《尚书》、《周礼》、《左传》、《礼记》中皆有记载,其重点偏于四时五味饮食调养。而在《内经》记载中,五味学说在内容和系统性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一时期。

在《内经》记载中,根据五行学说,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了。在人体则以五脏为中心,五味、五色、五臭等皆与四时五脏相配属,故有“五味所入”,“色味当五脏”等论述。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损害。故《内经》又提出了“五禁”等告诫。这些论述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五味详见图0-5所示。图0-5 五味

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结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一)辛:能散、能行

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木香、红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为辛香之气。这样,辛就不仅与味觉,而且与嗅觉有关了。古代对药物气臭的论述十分粗略,但对芳香之品的实际应用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香药不断输入。对芳香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芳香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之外,还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二)甘:能补、能缓、能和

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薏苡仁、通草等。(三)酸:能收、能涩

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如龙骨、牡顿涩精,赤石脂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酸味药的作用与涩味药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药所不具备的作用。(四)苦:能泄、能燥

泄的含义较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枇杷叶除能降泄肺气外,还能降泄胃气,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神躁心烦,目赤口苦等证。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用于寒湿证,称为苦温燥湿;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黄柏,用于湿热证,称为苦寒燥湿。“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泻火存阴”之理解释之。而泻火与存阴乃属因果关系,故“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而苦能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五)咸:能软、能下

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消肿,芒硝泻下通便等。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

由以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药物的味与其主成分的化学结构也有一定关系。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而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用“味”来提示、归纳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

五味与药物详见图0-6所示。图0-6 五味与药物

三、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故李时珍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但对此“无”字,应理解为“多数不”。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实际上,由于性味和升降浮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药物作用特点的概括。因此,从逻辑关系而言,升降浮沉与性味是间接相关,与功效是直接相关。

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前人重视药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然而,前人也认识到,上述关系井非是绝对的,如旋复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是沉降的;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是升浮的。药性升降浮沉与质地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药经验归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纳并不完全。因为两者之间并无本质联系,所以现代并不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判断或解释药性升降浮沉的根本依据,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例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四、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出侧重。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证候表现以确定病位,这是辨证的重要内容。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如昏迷、癫狂、呆痴、健忘等,可出推断为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入心经。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故有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因而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所不同。例如,本草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是指膀胱之腑。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虽都归膀胱经,但两者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至于有的药物只归一经,有的药物则归数经,这正说明不同药物的作用范围有广、狭义之分。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正如徐灵胎所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出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治疗头痛时,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可以提高疗效。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并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如肺病而见脾虚者,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向愈。肝阳上亢往往因于肾阴不足,每以平肝潜阳药与滋补肾经的药同用,使肝有所涵而虚阳自潜。若拘泥于见肺治肺,见肝治肝,单纯分经用药,其效果必受影响。

此外还须注意,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因两者的涵义与认识方法都不相同。再者,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了解以上内容,对于正确地进行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五、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西汉以前是以“毒药”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天官》曰:“医师聚集药以供医事。”《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古代毒药概念一方面反映了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礼记》谓:“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着出,当时服用药物是具有相当危险性的事,故人们只能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东汉时代,《本经》提出了“有毒、无毒”的区分,并谓:“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内经》七篇大论中,亦有大毒、常毒、小毒等论述。从毒药统称到有毒无毒的区分,反映了人们对毒性认识的进步。东汉以后的本草著作对有毒药物都标出其毒性。

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人参、艾叶、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关系。毒性反应是临床用药时应当尽量避免的。由于毒性反应的产生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症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

有毒药物偏性强,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药物治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等积累了大量经验,获得肯定疗效。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之处。如《本经》认为丹砂无毒,且列于上品药之首;《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我们应当借鉴古代用药经验,亦应借鉴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更应重视临床报道,以便更好地认识中药的毒性。

六、中药毒理的现代研究

中药的不良反应,一般是指用药后机体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不良反应的分类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一)副作用

是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机体危害性不大的不良反应。如麻黄有发汗、平喘、利水,升高血压,中枢兴奋等作用,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喘是其治疗作用,其他功效便成了副作用;相反,对低血压患者,升高血压是其治疗作用,其他功效又成了副作用。中药的副作用可表现在多个方面,这是由于其成分的复杂性和药理作用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尤其是单味药的应用更为突出,因此,可以通过复方用药,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二)毒性反应

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机能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其中包括中药的急性毒性和慢性(长期)毒性反应。

1.中药的急性毒性

因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不良反应称为急性毒性。

根据现代临床的长期观察,因各种原因引起中药急性中毒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如:中药川乌、草乌、附子、乌头、北五加皮、洋金花、山豆根、蟾蜍、麻黄等,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发绀,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血压升高或下降,循环衰竭甚至死亡等;中药苦杏仁、桃仁、白果、草乌、全蝎等,可引起呼吸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气紧、咯血、哮喘、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呼吸肌麻痹或呼吸衰竭等;中药马钱子、乌头、川乌、草乌、附子、蟾蜍、雷公藤、苦参、麻黄、细辛、朱砂、天南星等,可引起神经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唇舌和肢体发麻、眩晕、头痛、烦躁不安、牙关紧闭、抽搐、惊厥、意识模糊、昏迷、瞳孔缩小或散大,甚至死亡等;中药瓜蒂、苦杏仁、川乌、草乌、附子、蜈蚣粉、雷公藤、斑蝥、木通等,可引起消化系统的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黄疸、肝肿大、肝功能损害、中毒性肝炎,甚至死亡等。

2.中药的慢性(长期)毒性

某些中药因长期服用或重复多次用药,造成体内药物蓄积过多而逐渐发生的不良反应。临床研究发现:雷公藤长时间服用,除对肝、肾功能有损害之外,对生殖系统有明显的损伤作用;黄药子长期服用可导致肝损害,且有死亡病例报告。动物长期毒性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毒性反应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心、骨髓、肺、中枢神经、内分泌腺体。(三)中药的过敏反应

是指由于受到某些中药成分刺激后,体内产生了抗体,当该药物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表现为皮疹、荨麻疹、斑丘疹、红斑等,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如:天花粉、冬虫夏草、水蛭、蜈蚣、全蝎、雷公藤、羚羊角粉、马兜铃等。中药品种繁多,所含成分复杂,其中不少具抗原性,如动物药中的蛋白质,植物药中的多糖以及小分子物质、黄柏等药中的小檗碱,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等,均可诱发不同类型的过敏反应。中药中只要含有生物活性基团的化学成分,就有致敏的可能性。(四)致畸、致癌、致突变

某些中药长期应用可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作用,如:长期接触雷公藤,可使人体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动物试验证实,雷公藤的剂量超过25mg/kg,可使小鼠染色体发生畸变;半夏、板蓝根、花椒等均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在动物饲料或饮水中混入不同剂量的中药,如槟榔、款冬花、紫草、藿香、细辛、石菖蒲等,经长期喂饲,可引起不同肿瘤的生长,如肝血管内皮肉瘤、肝癌、恶性纤维间质肿瘤等。(五)中药毒性成分和中毒机理

中药之所以能产生效应或毒性与其物质基础即化学成分有关,不同的化学成分可在不同的组织或器官上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中药毒理学研究表明:川乌、草乌、附子所含的乌头碱对迷走神经有强烈的兴奋作用,中毒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对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均有先兴奋,后抑制作用,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呼吸及循环功能衰竭(心肌麻痹);苦杏仁、桃仁、枇杷仁、李子仁、白果、瓜蒂等所含的氰甙及氢氰酸中的氰离子,中毒时引起呼吸中枢先兴奋,后抑制,最终麻痹而致死;五倍子、诃子、石榴皮等主要含有水解型鞣质,长期大量应用可致肝小叶中心坏死、脂肪肝、肝硬化等;巴豆中巴豆油的主要成分为毒性球蛋白,使红细胞溶解,使局部细胞坏死,并能损坏肾脏而尿血,外用过量可导致皮炎。生南星、生半夏含生物碱、黏液质、尿黑酸等,对神经系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皮肤黏膜有强刺激性,中毒时表现为口腔、咽部、食道肿胀、溃烂,严重者可引起窒息死亡。中药毒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中药中毒的机理还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复方的研究,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六)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大致可归纳为三方面,即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和其他因素。

1.药物因素药源复杂

历代本草记载的中草药达万余种,其中许多药物同名异物或异物同名。因此,品种混乱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少药材的基原有数种甚至几十种,如白头翁就有16种,石斛有20多种植物来源,不同基原的药材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所出现的生物活性及毒性也就不同。中药因品种混乱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已不少见。如: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的藤茎为中药川木通。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藤茎为中药关木通,关木通因含马兜铃酸,对肾脏有一定毒性,由此引起急性肾功衰竭而死亡的报告屡有出现。

2.机体因素个体差异重视不够

由于患者存在着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体质、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精神状态等,因此对药物的敏感性、反应性、耐受性均有所不同。同时,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的长短以及有无兼证等都与中药的性味、功效密切相关,若在用药时不加注意,也易引起不良反应。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也可导致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

3.其他因素

除以上因素外,地理条件、气候寒热、饮食起居、给药时间、给药环境等,也影响着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报道,乌头碱的急性毒性以午时(13:00)给药最高;戌时(21:00)给药最低。又如雷公藤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在不同时间给药,观察给药后1周内的死亡率,发现以中午12时给药死亡率最高,20时至次日早8时给药死亡率最低。(七)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1.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积极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正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存在,重视对不良反应的正确宣传,积极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2.加强管理制定法规,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定有关中药材的安全性的国家标准

如重金属、农药残留量、霉菌毒素以及各种有害物质(化学成分)的限量标准,杜绝伪劣产品,变质品种的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规范中药的加工生产,为临床提供优质的中药饮片

炮制是中药加工生产的特色,大多数毒药通过炮制不仅能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还可提高疗效。

4.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

加强中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研究,尤其是中药多种成分、多种单味药配伍的相互影响,如化学成分变化、药效和毒理的变化等。

5.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因此,应用中药一定要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对患者的疾病要做出正确的诊断,才能合理用药。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掌握中药的用法、用量等,特别是应用毒性较大的中药时,可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有害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不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中药随剂型的改变,其理化性质以及药效、毒性也可能随之而变。中药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中药若不经炮制或炮制不当而入药,也是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只有搞清楚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才能进一步的了解炮制的目的和改进炮制工艺及制定质量标准。

药物不纯或受到各种物质的污染后使用,也可由污染物的不同或霉变、虫蛀、发酵、发芽、泛油等而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方剂配伍不当中医临床用药,多以复方为主,若配合不当,不仅降低疗效,还可能增加毒性。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中西药共同伍用的制剂,由此所引起药物相互拮抗,降低药效,甚至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而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已有报道。第五节 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一、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的经2味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7种情况,称为“七情”。“七情”的提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中药的配伍原则详见图0-7所示。(一)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如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地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图0-7 中药的配伍原则(二)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泄痢,腹痛里急,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雷丸驱虫,配伍泻下通便的大黄,可增强雷丸的驱虫效果。(三)相畏

哪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四)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五)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相恶,只说明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并非两药的各种功效全部相恶。如生姜恶黄芩,只是生姜的温肺、温胃功效与黄芩的清肺、清胃功效互相牵制而疗效降低,但生姜还能和中开胃治不欲饮食并喜呕之证,黄芩尚可清泄少阳以除热邪,在这些方面,两药并不一定相恶。两药是否相恶,还与所治证候有关。如用人参治元气虚脱或脾肺纯虑无实之证,而伍以消积导滞的莱菔子,则人参补气效果降低。但对脾虚食积气滞之证,如单用人参益气,则不利于积滞胀满之证,单用莱菔子消积导滞,又会加重气虚。两者合用相制而相成,故《本草新编》说:“人参得莱菔子,其功更神。”故相恶配伍原则上应当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历代本草文献中所列相恶药物达100种以上,而临床医家并不将相恶配伍都作配伍禁忌对待。(六)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中药禁忌”)。

上述6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4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

1.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

2.有些药物可能互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3.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4.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使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二、中药的禁忌(一)配伍禁忌《本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为害,甚于相恶”,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1.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尚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现代对十八反、十九畏进行了药理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十八反、十九畏牵涉的问题较多,早期的研究结果趋向于全盘否定。近年来,观察逐渐深入,“不宜轻易否定”的呼声渐高。此外,还有的实验证明,“十八反、十九畏”药对对人体毒副作用的大小,与药物的绝对剂量及相互间的相对剂量有关。总的说来,由于对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目前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故凡属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使用。(二)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主要讨论妊娠禁忌药。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古代医药家很早就对妊娠禁忌药有所认识,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即载有6种具堕胎作用的药,梁代《本草经集注·序例·诸病通用药》专设堕胎药一项,收载堕胎药41种。前人记载堕胎药,主要还是从妊娠禁忌药的角度来认识、对待,而不是在寻求堕胎的有效药。

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极少提慎用。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属禁用的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在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妊娠禁忌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能引起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由。随着对妊娠禁忌药的认识逐渐深入,主要包括:[1]对母体不利;[2]对胎儿不利;[3]对产程不利。总的说来,对于妊娠禁忌的,如无特殊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如孕妇患病非用不可,则应注意辨证准确,掌握好剂量与疗程,并通过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做到用药有效而安全。(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为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黏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四)病证禁忌

正确的辨证,合理的用药。

用药禁忌详见图0-8所示。图0-8 用药禁忌第六节 用药的剂量与用法

一、中药的用药剂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铣、两、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1两(16进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1日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用量。

用药剂量的决定因素详见图0-9所示。图0-9 用药剂量的决定因素(一)药物方面

1.药材质量

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2.药材质地

一般来说,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10g);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物量宜重(无毒药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0~60g)。

3.药物性味

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

4.有毒无毒

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二)应用方面

1.方药配伍

一般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可略小。同一药在复方中做主药时,一般较之做辅药时为重。

2.剂型

多数药物做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做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3.用药目的

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的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即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也可能因为用药的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如泻下药牵牛子,李杲说它“少则动大便,多则下水”。同是用以泻下,用以通便导滞,用量宜轻;若用以峻下逐水,则用量宜重。(三)患者方面

1.年龄大小

由于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5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1/4,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

2.性别

对于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3.体质强弱

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虚弱者用量宜轻,即使是用补益药,也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

4.病程长短

一般来说,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多体虚,用量宜轻。

5.病势轻重

一般来说,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如病重药轻,犹如杯水车薪,药不能控制病势,若病轻药重,诛伐太过,药物也会损伤正气。(四)其他方面

另外,在患者方面还应考虑到患者在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确定药物剂量时,除应注意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二、中药的用法

用法,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内容十分广泛。本节主要讨论中药的给药途径、应用形式、煎煮方法和服药方法。(一)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亦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因为机体的不同组织对于药物的吸收性能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亦有差别,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消除情况也不一样。所以,给药途径不同,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数量以及作用强度。有的药甚至必须以某种特定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2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黏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20世纪30年代后,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二)应用形式

无论从什么形式给药,都需要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医疗、预防应用的一定剂型。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滋膏剂、露剂;供皮肤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还有供体腔使用的栓剂、药条、钉剂等等。20世纪30年代研创出了中药注射剂,以后又发展了胶囊剂、冲剂、气雾剂、膜剂等新剂型。(三)煎煮方法

中药的疗效与剂型的类别有关,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必须采取正确的煎煮法。

1.煎药器具

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沙锅、沙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用水

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3.煎前浸泡

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4.煎煮火候及时间

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适宜。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5.榨渣取汁

汤剂煎减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已经溶入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

6.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3次,最少应煎2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当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四)特殊入药方法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做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

1.先煎

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川乌、附子等药因其毒烈性经久煎可以降低,也宜先煎。

2.后下

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3.包煎

如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子较细,又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煳化、焦化;辛夷、旋复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4.另煎

如人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5.烊化

如阿胶等胶类药,容易黏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

6.冲服

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材,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五)服药方法

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及服药的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

1.服药时间

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清晨空腹时,因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食物,所服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饭前,胃中亦空虚。驱虫药、攻下药及其他治疗胃肠遣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因饭能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迸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神药用于治失眠,宜在睡前30分钟~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亦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药,急性病则不拘时服用。

2.服药多少

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1剂,每剂分2服或3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呕吐患者服药宜少量频服。少量,药物对胃的刺激小,不致药入即吐,频服,才能保证一定的服药量。

3.服药冷热

临床用药时,服药的冷热应具体分析,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如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特别是辛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需温覆取汗。至于治热病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为宜。另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此外,对于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都宜用温开水送服。导论小结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于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应用发展过程中,前人积累的丰富的用药经验和制定了用药的原则。首先不同的中药产地有所区别,在应用时候要注意中药的产地、采集和贮存的问题。要了解道地药材的概念。中药材采集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因而也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好坏的重要因素。其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本章介绍了炮制的目的、方法等。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为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5种,辛甘酸苦咸是5种最基本的滋味。升降浮沉与性味是间接相关,与功效是直接相关。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中药的不良反应,一般是指用药后机体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不良反应的分类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及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

中药的配伍与禁忌,包括“七情”配伍与妊娠用药的禁忌、服药禁忌等内容。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1日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复习思考题

1.试述对道地药材的理解。

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等。道地药材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用药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上党人参绝灭,人们便推崇北人参;三七原产广西,称为广三七、田七,云南产者后来居上,称为滇三七,成为三七的新道地产区。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重视中药产地与质量的关系,强调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保证中药疗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和主要炮制方法。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主要炮制方法:(1)修治:[1]纯净处理;[2]粉碎处理;[3]切制处理。(2)水制: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3)火制: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4)水火共制:常见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掸、淬等。(5)其他制法: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等。

3.试述四气的含义、确定意义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四气即寒热温凉4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必须明确两点:(1)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2)药性寒热是从特定角度概括药物作用性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所有方面。

4.说明五味的含义和表示的作用。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5种,辛甘酸苦咸是5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伍关系,故习称五味。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2)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3)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如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药所不具备的作用。(4)苦:能泄、能燥。泄的含义较广,有指通泄的;有指降泄的;燥即燥湿,用于湿证。(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由以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5.何谓药物的升降浮沉?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

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前人重视药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然而,前人也认识到,上述关系并非是绝对的,如旋复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是沉降的。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例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6.试述归经的含义、理论基础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候表现以确定病位,这是辨证的重要内容。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并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如肺病而见脾虚者,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向愈。肝阳上亢往往因于肾阴不足,每以平肝潜阳药与滋补肾经的药同用,使肝有所涵而虚阳自潜。若拘泥于见肺治肺,见肝治肝,单纯分经用药,其效果必受影响。

7.中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

中药的不良反应,一般是指用药后机体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不良反应的分类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

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三方面:[1]药物因素药源复杂;[2]机体因素个体差异重视不够;[3]其他因素:除以上因素外,地理条件、气候寒热、饮食起居、给药时间、给药环境等。

预防:[1]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积极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2]加强管理制定法规,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定有关中药材的安全性的国家标准;[3]规范中药的加工生产,为临床提供优质的中药饮片;[4]加强中药毒理学的研究;[5]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8.何谓“十八反”、“十九畏”?有何临床其意义?“十八反、十九畏,”是自古至今的用药禁忌的总结。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十八反、十九畏药对对人体毒副作用的大小,与药物的绝对剂量及相互间的相对剂量有关。总的说来,由于对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目前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故凡属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使用。

9.简述确定中药剂量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药物方面:[1]药材质量;[2]药材质地;[3]药物性味;[4]有毒无毒。(2)应用方面:[1]方药配伍:[2]剂型;[3]用药的目的。(3)患者方面:[1]年龄大小;[2]性别;[3]体质强弱;[4]病程长短;[5]病势轻重。(4)在患者方面还应考虑到患者在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确定药物剂量时,除应注意上述因素之外,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10.简述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1)煎药器具: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沙锅、沙罐。(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3)煎前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4)煎煮火候及时间: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5)榨渣取汁:汤剂煎减后应榨渣取汁。(6)煎煮次数: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3次,最少应煎2次。(7)入药方法:如先煎、后下、包煎等。第一章 解表药

凡具有发散表邪,用以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多味辛,性能发散,通过发汗途径,使肌表之邪从表随汗而解。针对表证的寒热,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类。

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可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可见发热微恶寒,咽干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等。解表药虽能通过发汗解除表证,但用之不当,汗出过多,又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不可久用或过量使用,应中病即止。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泻利呕吐、吐血下血、疮疡已溃、麻疹已透、热病后期津液已亏等证应慎用。

解表药详见图1-1所示。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麻黄

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图1-1 解表药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温,味辛、微苦。

2.归经:归肺、膀胱经。

3.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本品发汗解表的力量是解表药中最强的,所以适用于风寒感冒重症,以无汗体痛为特征,一般体质比较壮实。体虚就不太适宜。代表方如伤寒论中的麻黄汤。配伍桂枝、干姜,可以祛除入肌腠中的风寒之邪,用于风寒痹证肢体疼痛。

2.用于治疗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导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麻黄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配伍杏仁,两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上述麻黄汤就有宣肺平喘的作用。如果没有表证,代表方为三拗汤。热性喘咳的代表方为麻杏石甘汤。配伍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可以治疗肺热喘咳。

3.用于治疗水肿。麻黄可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头面四肢水肿,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麻黄可以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

4.用于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病、闭塞性脉管炎等病。常与熟地黄、白芥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随证配伍,可以散阴疽,消结。“麻黄得熟地则同络而不发表,熟地得麻黄则补血而不腻膈”。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炙用。

2.用药注意: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臌胀、痈、疖等证,均不可使用麻黄。

四、毒副作用

麻黄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用量过大。口服给药的中毒量为30~45g,一般在服后30分钟~2小时出现症状。用量过大,可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如烦躁不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口渴出汗、血压升高、瞳孔散大;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重度中毒者可见视物不清、尿少、休克、昏迷、呼吸困难、惊厥,最后死于呼吸衰竭、心室纤颤。临床选用麻黄治疗,应切记中毒剂量。有患者服用麻黄后,出现过敏性皮疹的报道,但这是极个别现象,常规用量下出现过敏,这种情况较难预防,应该立即停药,进行抗过敏治疗。

五、相似中药比较

桂枝

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主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省(区)。常于春季割取嫩枝,晒干或阴干,切片或切段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温,味辛、甘。

2.归经:归肺、心、膀胱经。

3.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寒凝血滞的痹证,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无汗的风寒表实证感冒配伍麻黄,有助桂枝发汗解表的作用。治疗有汗的风寒表虚感冒可配白芍,以调和营卫,发表解肌。

2.用于治疗痹证及妇女月经不调等证。桂枝能温经、祛风寒、活血通络。可配合当归、赤白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治疗月经后期或经闭不潮以及行经腹痛、腹部瘕块等;配合片姜黄、防风治疗因风寒阻络、气血不畅所导致的肩臂疼痛;配合赤芍、红花、伸筋草等治疗骨节拘挛难伸、肢体疼痛等;配合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当归、附片等,可治疗风、寒、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四肢疼痛。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3.用于治疗阳气不运,水饮内停诸证。桂枝有助心阳和温化水饮的功能。常配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紫苏子、桑白皮、炙甘草,治疗水饮凌心的心悸、怔忡、浮肿等;配瓜蒌、薤白、红花、五灵脂,治疗心阳不振而导致的胸痹心痛。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常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但要注意辨证论治,不可用于有热证的病例。

此外,桂枝有横通肢节的特点,能引诸药横行至肩、臂、手指,故又为上肢病的引经药。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与麻黄、防风、附子、蜈蚣等药配伍。治疗坐骨神经痛。与牛膝、秦艽、片姜黄等配伍,水煎服。还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

2.用药注意:阴血虚乏,素有出血,身无寒邪,阳气内盛者,皆不宜使用桂枝。

四、毒副作用

用量过大,可出现汗多、倦怠、心慌等伤津耗气的表现,如用于孕妇,桂枝所含的桂皮油用量过大会引起流产。过量服用桂枝,尚未见有中毒致死的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见麻黄篇。

紫苏

为唇形科1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茎、叶,其叶称为紫苏叶,其茎称为紫苏梗。我国南北均产。夏、秋季采收。阴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温,味辛。

2.归经:归肺、脾经。

3.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用于外感风寒,脾胃气滞,食鱼蟹中毒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兼有胸闷、呕吐、胃部不适的风寒感冒(即俗话说的“停食着凉”)。常与藿香、荆芥、防风、陈皮、神曲等配合应用,例如藿香正气散。从近些年的临床经验来看,本药常用于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解表散寒用紫苏叶,行气宽中用紫苏梗,和胃止呕用紫苏(梗、叶同用),降气消痰用紫苏子(要略炒捣碎用)。配伍藿香、陈皮、半夏等,治疗脾胃气滞所导致的胸闷不舒、恶心呕吐。

2.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妊娠腹胀等,配伍陈皮、砂仁。主要是紫苏梗有理气安胎的作用。

3.用于治疗暑湿秽浊、鱼蟹中毒而导致的胸闷、呕吐、腹痛等。紫苏有香气,能芳香辟秽,祛暑化浊,解鱼蟹毒,所以也常用于暑湿秽浊、鱼蟹中毒而导致的胸闷、呕吐、腹痛等的治疗。

4.用于治疗肺气喘逆、痰嗽等症。紫苏子下气消痰的作用比较明显,善治肺气喘逆、痰嗽等症,但脾胃气虚常有泄泻者忌用。紫苏配独活、苍术、槟榔、牛膝,可用于脚气病;配生石膏、白芷,可用于口臭病;配香附、麻黄,可用于发汗解表。配伍半夏、厚朴等,治疗气滞痰结的梅核气。

此外,鲜紫苏叶擦疣部并敷料包扎,可治疗寻常疣。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治鱼蟹中毒,可单用至30~60g,不宜久煎。

2.用药注意:苏叶长于发汗解表,苏梗偏用于理气安胎。

四、毒副作用

紫苏叶使用比较安全,未见有中毒报道。但应注意用量和辨证。

五、相似中药比较

香薷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海州香薷的全草。主产于江西、安徽及河南等地。果实成熟后割取全草,晒干、切段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温,味辛。

2.归经:归肺、胃、脾经。

3.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用于阴暑证,又能治疗水肿。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夏季感冒风寒。香薷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作用,但多用于夏季贪凉,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症,往往与藿香、佩兰等配合应用。

2.用于治疗呕吐、腹泻等症。香薷有祛除暑湿的作用,故适用于暑季恣食生冷、湿阻脾胃所引起的呕吐、泄泻,可配合扁豆、黄连、厚朴等同用。配伍藿香、佩兰、黄连等,治疗暑季饮冷不洁、损伤脾胃而导致吐泻腹痛。

3.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伍白术、益母草等,治疗阳气被遏的水肿、小便不利。

4.用于治疗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500g、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250g,锉散。每服5钱,加水2碗,酒半碗,煎成1碗,放水中,等冷后服下。连进2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治疗水肿。用干香薷2.5kg,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1天服3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500g,水1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7两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治疗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汁一二升服。治疗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细,水冲服1钱。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不宜久煎。

2.用药注意:汗多表虚者忌用,利水退肿须浓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不适合用香薷。

四、毒副作用

暂未发现有香薷的毒副反应的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紫苏比较,见紫苏篇。

荆芥

为唇形科1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及江西等地。多系人工栽培。秋、冬采收,阴干切段。生用、炒黄或炒炭。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温,味辛。

2.归经:归肺、肝经。

3.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用于外感表证,麻疹透发不畅,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皮肤病。荆芥可以透疹、止痒、治皮肤病。配发汗解表的蝉蜕、葛根、薄荷等,可治疗麻疹不易透出;配赤芍、苍术、黄柏、白鲜皮、苦参等,可治疗风疹、湿疹、疥、癣等。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症,单以荆芥穗研末外用。

2.用于治疗出血证。荆芥兼能清血分伏热,有理血止血作用。配地榆、槐花炭,可治疗便血;配藕节、焦栀子、白茅根,可治疗衄血;配当归、益母草、棕榈炭、川续断炭,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产后失血;配红花,可行恶血等。用于止血时,配伍棕榈炭、血余炭等,治疗妇女崩漏下血。

3.用于治疗风病、血病、疮病、产后病等。荆芥能祛血中之风,善治皮里膜外及血脉之风邪。荆芥穗有引药入脑的作用,在治疗脑血管病时常加入此药。治疗一切偏风(口眼!斜),用青荆芥500g,青薄荷500g,一起研烂,取汁浓煎成膏。配伍防风、羌活等,治疗外感风寒者。配伍生石膏,可治疗风热头痛。

此外,本品茎、穗同切生用,称为荆芥;只用其穗称为荆芥穗;炒炭用时,称为荆芥炭、芥穗炭。荆芥适用于散全身的风邪;荆芥穗适用于散头部的风邪;荆芥炭和芥穗炭适用于止血,并可治疗产后失血过多和血晕症。需选用哪一种,处方时要写清楚。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不宜久煎。

2.用药注意: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四、毒副作用

未见服用荆芥中毒的报道。有个别患者服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胸闷、烦躁、全身瘙痒、腹痛、皮肤潮红等。另据《本草纲目》记载,服用本品不宜食用鱼虾及驴肉。有报道服荆芥后吃鱼虾,引起上吐下泻。口唇青紫等现象,值得注意。

五、相似中药比较

防风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主产于东北、河北、四川、云南等地。春、秋季采挖,晒干后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温,味辛。

2.归经:归膀胱、肝、脾经。

3.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寒湿痹,破伤风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脊痛项强、四肢挛急等症。防风有祛风湿、通经络、强筋骨的作用,这时常与羌活、独活、当归、薏苡仁、威灵仙、伸筋草、鸡血藤等配合应用。配伍羌活、细辛、苍术等,治疗外感兼风湿侵袭肌表,头痛如裹、肢节重痛。

2.用于治疗肝风内动、风痰上扰、破伤风等引起的咬牙、吊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防风还有明显的祛风解痉作用,这时要与全蝎同用,防风能增强全蝎祛风止痉的作用。还可随证配用钩藤、蜈蚣、僵蚕等。配伍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治疗风毒侵犯经络,引动内风,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

3.用于治疗肝郁伤脾而导致腹痛、腹泻。防风能入肝经气分,常配合白术、白芍等同用,例如痛泻要方(防风、白术、白芍、陈皮),就是治疗这类疾病常用的方剂。用于治疗慢性肠炎,常与白芍、补骨脂、五味子、乌梅等配伍。可配伍荆芥、大黄、连翘等,治疗风热壅盛,表里俱实,发热恶寒,二便不通。

4.用于治疗肠风便血。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的大便下血,前人经验认为是大肠有风邪,可在对症药方中,加入防风,每收良好的效果。常配合地榆炭、槐角炭、炒槐花等同用。在前人的本草书中有防风“杀附子毒”的记载,故防风与附子同用,可减小附子的毒性;防风与黄芪同用,可增强黄芪的作用。

5.用于治疗皮肤病。防风通圣散加减可治顽固性湿疹、带状疱疹、扁平疣等。配伍荆芥、当归、苦参等,治疗风疹或皮疹瘙痒。

6.用于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防风通圣散加减水煎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

2.用药注意:凡燥热、阴虚血亏、热病动风者慎用或忌用。

四、毒副作用

服用防风引起中毒的情况末见报道。用量过大,可引起出汗过多、口渴等伤津耗气的现象。过敏反应报道,属极个别现象。可于服药后1小时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皮肤瘙痒等现象。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荆芥比较,见荆芥篇。

羌活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主产于四川、甘肃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干燥,切片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温,味辛、苦。

2.归经:归膀胱、肾经。

3.功效:发散风寒;胜湿止痛。用于外感风寒表证,风寒湿痹证,此外又长于祛风湿、散寒邪、通利关节而止痛,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直接疼痛者为佳。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各种关节疼痛。羌活“祛风湿”是它的一大特点,对治疗风湿相搏而导致的全身骨节疼痛、颈项疼痛、脊背强痛、脊柱骨节疼痛等,有良好作用。根据这种经验,近些年来多用它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都取得一定的效果。常与独活、桂枝、赤芍、红花、威灵仙、防风、附子、知母、薏苡仁、松节等同用。羌活祛风湿与独活不同。羌活偏于祛上半身的风湿,善治脊、项、头、背的疼痛;独活偏于祛下半身风湿,善治腰、腿、足、胫的疼痛。羌活与桂枝都能祛风散寒,但羌活善于祛散头项脊背部的风寒,而桂枝则善于祛散肩臂手指的风寒。羌活又常用为治疗上半身疼痛和后头部疼痛的引经药。羌活有治疗“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的特点,所以在治疗脊柱病时,常加用此药。

2.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及慢性菌痢。与白胡椒、肉桂、丁香、肉桂等配伍,研末制成药饼,贴子脐上。

3.用于治疗顽固性头痛。与川芎、黄芩、川连、防风等配伍,水煎服。配伍川芎、防风、细辛等祛风止痛药,治疗偏头痛属寒者。

4.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与麻黄、桂枝、细辛、苍术、红花等配伍水煎浴洗,使周身汗出。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

2.用药注意:阴虚、燥热证忌用,脾胃虚弱者,用量过大,易致呕吐。

四、毒副作用

未见服用荆芥中毒的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白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或杭州白芷的根。主产于四川、浙江、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秋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温,味辛。

2.归经:归肺、胃经。

3.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用于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鼻塞、鼻渊等证,对邪入阳明经的头痛、牙痛尤为多用。此外,还可消肿排脓、燥湿止带、止痒,以治疮疡肿毒,带下过多及皮肤瘙痒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寒湿下注所致的白带。白芷气味芳香燥烈,燥可胜湿,有除湿作用。可用于寒湿下注所致的白带,常配合苍术、炒薏苡仁、茯苓、白鸡冠花等同用。

2.用于治疗泄泻。对脾虚湿盛所致的久泻,有治疗作用,可与肉豆蔻、诃子、茯苓、芡实等同用。

3.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配伍羌活、细辛等,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发热恶寒,头痛身重等。配伍川芎、细辛等祛风散寒止痛药。

4.用于治疗鼻塞不通,鼻流腥臭脓涕。白芷辛香走窜,有芳香开窍的作用。常用于通鼻窍,治疗鼻塞不通,鼻流腥臭脓涕(鼻渊)等,常与细辛、苍耳子、辛夷、薄荷等配合应用。临床上常用这些药随证加减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窦炎、鼻炎等,每收良效。

5.用于治疗痈肿。白芷还有消毒排脓,生肌长肉,去腐生新的效能。可配用牡丹皮、冬瓜仁、败酱草、红藤、生大黄等,治疗肠痈(包括急性阑尾炎)。配用瓜蒌可治乳痈。配用赤芍、红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等,治疗痈肿疮疡。例如外科常用名方仙方活命饮(金银花、防风、赤芍、贝母、穿山甲、天花粉、甘草、乳香、白芷、没药、皂角刺、当归尾、陈皮)中就有白芷。

6.用于治疗各种头痛。白芷善治各种头痛,尤其是对前头痛或眉棱骨处疼痛,有显著效果。除能治头痛外,还可用来治牙痛、胃痛、疮疡痛。但要注意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药物,配合使用。白芷与细辛都能止牙痛,但细辛偏治齿髓疼痛或夜间牙痛,白芷偏治齿龈连面颊部肿痛的牙痛。

近些年来,有的使用白芷治疗溃疡病的胃痛,除白芷的止痛作用外,它的生肌长肉、去腐生新的作用,是否对本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3~10g,水煎服。

四、毒副作用

未见毒副反应的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细辛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前两种习称为“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后一种主产于陕西等地。夏、秋采收,阴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温,味辛,有小毒。

2.归经:归肺、肾、心经。

3.功效: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用于风寒在表,阳虚外感,寒饮咳喘,痹痛,头痛,尤其少阴头痛、牙痛;此外,还能通窍开闭治鼻渊、中风口噤等。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配伍麻黄,二者配对,可起协同作用,鼓动内外之阳气,以加强发汗解表、祛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邪在表,或始入里,或阳虚外感之恶寒发热、无汗脉沉及身痛头痛、一身骨节尽痛者。

2.用于治疗寒饮咳喘。细辛的主要特点是有窜透开滞的效能。辛味能开通,可用它开胸中滞气,通肺窍,疏通关节,而治疗咳逆上气,与干姜、五味子、半夏、麻黄、杏仁同用,可治寒饮犯肺的咳喘。因能辛通肺气,故亦有“利水道”的作用。

3.用于治疗各种痹痛。细辛主要是治疗风湿寒邪滞于肝肾而导致的筋骨疼痛。与桂枝、薤白、当归、丹参同用,可治疗胸痹心痛;与独活、桑寄生、川断、乌药、当归同用,可治疗腰、膝、腹部疼痛;与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白芷、瓜蒌同用,可治疗妇人乳结痛胀,经血不行。对经久不愈的疼痛,在应证汤药中加入本品,常常取得好效果。治疗各类神经痛。细辛焙干,与冰片混合研细,置患侧鼻孔前,将药粉随气吸入。配伍川芎,二药配伍,在祛风散寒的基础上增强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属风寒者以及腰痛、宫寒痛经、疮疡肿痛或外伤疼痛者。

4.用于治疗目痛、目痒、流泪等。与草决明、石决明、羊肝、木贼草、夏枯草同用,可治疗目痛、目痒、流泪等。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5g,水煎服。入丸散剂,0.5~1g。外用适量。

2.用药注意:气虚多汗、阳虚阳亢或血虚引起的头痛等忌用。反藜芦。

四、毒副作用

细辛口服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可导致中毒。细辛研末入散剂,一次不宜超过3g。有报道吞服细辛末5g,即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等毒性反应。当煎煮15~30分钟后,可使其挥发油大量逸去而毒性下降,可用至6g。用量过大的中毒表现:头痛、呕吐、胸闷、呼吸急促、躁动不安、颈项强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甚者意识不清、牙关紧闭、抽搐,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白芷比较,见白芷篇。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薄荷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我国南北方均产,尤以江苏产者为佳。收获期因地而异,一般每年可采割2~3次,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凉,味辛。

2.归经:归肺、肝经。

3.功效: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风热上攻所导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肝气郁滞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风热表证。薄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故可用于由风热引起的风疹、皮肤痒疹、麻疹等。这种情况常与连翘、赤芍、白鲜皮、苦参、蝉蜕等同用。配伍荆芥、金银花、桑叶、菊花,治风热感冒、头晕头痛、咽喉肿痛。配伍地骨皮、银柴胡、秦艽,能退骨蒸潮热。配伍桑白皮,能泻肺热。

2.用于治疗目痛、头痛。薄荷尚能清肝明目,用于肝郁化火之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头痛头晕等证,常配菊花、霜桑叶等同用。配伍菊花、霜桑叶,治肝郁化火之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头痛头晕。

3.用于治疗腹胀、呕吐。对于薄荷的用途,大家多注意它发散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常不注意它能消食下气、消胀、除霍乱吐泻的作用。这种情况常与木香、槟榔、大腹皮、焦三仙(焦山楂、炒谷芽、炒麦芽)、草豆蔻等同用。

4.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薄荷、桔叶水煎液,热敷患处。

5.用于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区域皮肤反应。复方薄荷粉(薄荷脑、淀粉混匀)局部外搽,可起保护作用。

6.用于治疗黄褐斑。薄荷、柴胡、黄芩、栀子等药配伍,水煎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6g,水煎服,不宜久煎;入煎剂多后下,其叶长于发汗,梗长于理气。

2.用药注意:体虚多汗者不宜用,阴虚血燥者慎用。

四、毒副作用

薄荷含有薄荷醇,故服用过量可引起中毒反应。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大汗、腹痛腹泻、口渴、四肢麻木,其则昏迷,心率缓慢、血压下降。按常规量服用薄荷,未见中毒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牛蒡子

为菊科2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浙江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辛、苦。

2.归经:归肺、胃经。

3.功效: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用于风热表证、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及痈疮肿毒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风热表证。小儿麻疹时,如果肺经郁热,咳嗽、咽喉红痛、麻疹出不透,这时可用牛蒡子宣肺透疹,常与荆芥、芦根、黄芩、蝉蜕、葛根、桔梗、薄荷等同用,治疗肺经郁热麻疹出不透。小儿上感发热,牛蒡子、黄芩、柴胡、葛根、石膏、皂角刺、连翘等加减,水煎服。配伍桑叶、菊花、金银花、薄荷,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的表证,对兼有咳嗽、喉痛、咽痒,尤为有效。

2.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牛蒡子有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咽喉红肿疼痛,如急性扁桃体炎、喉炎、咽炎等。常与山豆根、玄参、桔梗、甘草、黄芩等同用。也可配合金银花、连翘、苦参、当归尾、赤芍等治疗疮疡肿毒,并能促进痈结的部分消散。慢性咽炎,牛蒡子、桔梗、赤芍、山豆根、草河车、甘草等,随证加减,水煎服。

此外,牛蒡子还有“利腰膝凝滞之气”的作用,故以本品配伍川断、牛膝等,可用于腰膝气滞窜走疼痛。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6~12g,水煎服,或入丸散,入汤剂宜捣碎,炒用寒性略减。

2.用药注意:本品有滑肠通便之弊,脾虚腹泻者慎用。

四、毒副作用

本品主要成分牛蒡甙,用量过大,药理实验提示可引起动物中枢神经兴奋,过量可导致惊厥,呼吸加快,继而抑制呼吸。极个别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服药后30分钟出现胸闷、气急、头晕、呕吐、皮肤丘疹、血压下降。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薄荷比较,见薄荷篇。

蝉蜕

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夏季采收,去净泥土,晒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甘。

2.归经:归肺、肝经。

3.功效: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用于外感风热,咽痛音哑;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惊痫夜啼,破伤风证;风热目赤,目翳,多泪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配伍菊花,二药配合应用,具有疏散风热、退翳明目之功。用于治疗翳障遮睛、目赤肿痛,以及感冒风热或温病初起的发热头痛、咽痛音哑等。

2.用于治疗麻疹透发不畅。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居多,常与牛蒡子、薄荷、芦根、葛根同用;但如热盛疹出不畅,又可配紫草、连翘等同用。配伍防风、荆芥、浮萍、白鲜皮、赤芍,治风疹。

3.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至于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4.用于治疗目赤肿、翳膜遮睛。本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

5.用于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熄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配伍全蝎、钩藤、蜈蚣、僵蚕,治破伤风、高热惊厥、颜面神经麻痹。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或单味研末冲服。

2.用药注意:孕妇慎用。一般病症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

四、毒副作用

蝉蜕有镇静作用。如用量过大,则可出现不良反应。药理实验表明,蝉蜕煎剂能阻断猫颈上交感神经节的传导作用,并能抑制小白鼠的自由活动。可引起家兔活动减少、安静、横纹肌紧张度降低、翻正反射迟钝。极少见有服蝉蜕过敏者。有报道用蝉蜕治疗风热感冒引起腹痛者,亦有用蝉蜕研粉黄酒冲服而引起皮疹者。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薄荷比较,见薄荷篇。

桑叶

为桑科落叶乔木植物桑树的叶。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经霜后采收,晒干,生用或制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甘、苦。

2.归经:归肺、肝经。

3.功效: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肺热或燥热伤肺;肝阳眩晕,目赤昏花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症。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配伍菊花,二者相须为用,其疏散风热、润肺止咳、清肝明目之功更著,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之身热不甚、有汗而表不解、咳嗽等表证,以及肝经风热上攻或肝阳上亢所导致之头痛、咽痛、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

2.用于治疗目赤肿痛等症。桑叶不仅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配合应用。对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叶还可配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配伍野菊花,两药皆入肺、肝经,相伍为用,共奏疏风散热、解毒明目之功,可治疗风热毒邪引起之目赤肿痛。

3.用于治疗肺热或燥热伤肺。配伍石膏,二者合用,清中有润,共奏清肺润燥之功,可治疗燥热伤肺、气阴两亏、肺失宣降而证见咳嗽痰稠,或干咳少痰、鼻燥咽干者。配伍杏仁、贝母,三者配伍应用,共奏疏散风热、润肺止咳之功,以治疗温燥袭肺之轻证而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咯之不爽者。

4.用于治疗红斑类皮肤病。与蚤休、生地、枇杷叶、生甘草配伍,水煎服。

5.用于治疗乳糜尿。将桑叶制成口服液,内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9~10g,水煎服,或入丸散;可外用煎水洗眼。

2.用药注意:蜜炙桑叶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炙桑叶。

四、毒副作用

桑叶用量稍大,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用桑叶注射液给小鼠腹腔注射,以相当于人用量的60倍连续注射21天,对肝、肾、肺等无损害。若给予更大剂量,则使上述脏器发生变性和出血。所以,桑叶剂量也不能因为安全而任意加大。

五、相似中药比较

菊花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由于产地、花色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和四川等省。花期采收,阴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寒,味辛、甘、苦。

2.归经:归肺、肝经。

3.功效: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目疾;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疔疮肿毒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等症。菊花疏风较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配伍川芎,二者伍用,可两清气分、血分之热,共奏清热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上攻之头晕目眩、发热、口干,以及肝阳上亢之偏正头痛等症。

2.用于治疗目赤肿痛。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常配合蝉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则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

3.用于治疗疮疡肿痛等症。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好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

4.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等症。菊花能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钩藤等配伍应用。配伍羚羊角、钩藤,三者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潜阳熄风之功,治疗肝阳上亢及肝经热盛、肝风内动之症。

5.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与儿茶、苦参、石榴皮、椿根皮、生山楂配伍,水煎灌肠。

6.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与丹参、白芍、柴胡等药配伍,水煎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0~15g,水煎服。

2.用药注意: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

四、毒副作用

菊花毒性甚小,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煎剂按生药100g/kg灌胃,多数能(8/10)存活。兔亚急性毒性试验,连续大剂量给药14天。大多数心肾无功能损害,少数10天左右死亡。临床上按常规剂量用药。未见报道有中毒者。

五、相似中药比较

柴胡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根或全草。前者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后者主产于湖北、江苏、四川等地。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2.归经:归肝、胆经。

3.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失调;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疟疾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外感发热证。柴胡能使外感侵入于半表半里之邪,由半表半里出表而解。将这种作用称之为“和解少阳”(少阳即属于半表半里)或“发表和里”。邪在半表半里的典型症状主要是寒热往来(患者自觉冷一阵、热一阵,交替发作)和胸胁苦满,口苦咽干,食欲不振,心烦欲呕,舌苔薄白,脉象弦等。见到此证即可用本品配黄芩、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即小柴胡汤)等同用。对急性发热性疾病,例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等,临床辨证见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脉弦等症者,常以小柴胡汤随证加减。

2.用于治疗肝郁诸证。肝气郁结,人体阴阳、气血不得正常升降运行,则可上致头痛、胸胀、胁疼;下致腹疼、脐痛、腹中结气、经闭等症。本品疏肝解郁,能入手足少阳、厥阴(肝、胆、心包、三焦)诸经,在经主气以达阳气,在脏主血以达阴气,宣畅气血,旋转枢机,畅郁阳而化滞阴乃能疏肝解郁。此时常配合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香附、川芎、枳壳等同用。例如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川芎、香附)等。

3.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诸证。本品能升举阳气,引清气上行而治疗脾胃虚弱、清阳下陷所导致的气短腹坠、泻痢久久难愈、肛门下坠、腰腹沉重、月经过多、小便频数、脏器下垂、子宫脱垂等症。常配合炙黄芪、白术、升麻、防风、葛根、党参等同用。例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柴胡用于升阳时,用量宜小。

4.用于治疗热入血室证。妇女患外感发热期间遇到月经来潮,外邪传入血室,或适遇月经刚完,外邪乘血室空虚而侵入,导致寒热发作。有时,甚至出现入夜高热谵语等症,病属热入血室。这时可在应证汤药中加柴胡以开热邪内闭,提邪气由血分出气分,从内而外。或用小柴胡汤随证加减。配伍黄连,可清散心经血分郁热。

5.用于治疗疟疾。疟疾多有“寒热往来”的症状,故前人治疟也主张和解少阳,多以柴胡剂随证加减。例如先寒后热,寒热定时发作者,可用小柴胡汤随证加减。发时寒多热少,或发时但寒不热者,可用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同用,随证加减。发时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者,可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同用,随证加减。据近代研究证明柴胡有抗疟作用,可以抑制及杀死疟原虫。但中医所说的疟疾,不一定都是疟原虫阳性,只要证候符合,治之即有效果。

6.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常与黄芩、党参、白芍、川芎和苍术等药配伍,水煎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和解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多用醋炙;升举阳气多用蜜炙;行血调经多用酒炙;骨蒸劳热用鳖甲拌炒。

2.用药注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四、毒副作用

柴胡毒性很小,柴胡粗皂甙有较强的溶血作用,过量服用有导致呕作用,并可导致少尿、水肿、大汗而虚脱。柴胡品种较多,曾有人用大叶柴胡代替柴胡而入丸药发生中毒死之事故,将大叶柴胡生药粉末按1.5~2.0g/kg体重喂豚鼠,会出现中枢兴奋的急性中毒症状,并全部死亡。大叶柴胡这种毒性成分在水煎煮时易被破坏。而柴胡不含这种毒性成分。服柴胡煎剂偶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身热、烦躁。柴胡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临床报道较多。

五、相似中药比较

升麻

为毛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叶升麻或兴安升麻(北升麻)和升麻的根茎。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及山西等地。夏、秋两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蜜制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寒,味辛、微甘。

2.归经:归肺、脾、胃、大肠经。

3.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胃火之齿痛口疮、咽喉肿痛及麻疹不透、温毒发斑诸证。又善引清阳之气上升,常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证,为升阳举陷要药。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麻疹透发不畅。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证较少应用,因其透发作用,故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葛根配合应用。

2.用于治疗热毒斑疹、牙龈浮烂恶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疡等症。本品清热解毒以治胃火亢盛的牙龈浮烂、口舌生疮及咽喉肿痛,临床常与石膏、黄连等配伍;对热病高热、身发斑疹以及疮疡肿痛,升麻又可配银花、连翘、赤芍、当归等同用。配伍黄芩、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可用治疗头面丹毒。

3.用于治疗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升麻的升举阳气作用与柴胡相似,故两药往往相须为用,并多配补气药党参、黄芪以升阳举陷。

4.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制升麻、苍术、广陈皮、炙甘草共浸15分钟,然后文火煎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10g,水煎服,升阳举陷固脱宜生用,发表透疹宜制用。

2.用药注意:麻疹已透,以及阴虚火旺,肝阳上亢,上盛下虚者,均当忌用。

四、毒副作用

本品升散力较大,使用不可过量。过量会引起乏力、眩晕震颤、头痛、虚脱。中毒量可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柴胡比较,见柴胡篇。

葛根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生用,或煨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凉,味甘、辛。

2.归经:归脾、胃经。

3.功效: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麻疹透发不畅,热病烦渴,内热消渴,热泄热痢,脾虚久泻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恶寒、无汗、项强等症。葛根有发汗、退热作用,与柴胡等配伍可用于表热症;与麻黄、桂枝、芍药同用,治疗风寒表症而见项背强、无汗、恶风者。

2.用于治疗麻疹透发不畅。葛根有透发麻疹作用,因其兼有生津、止泻功能,所以麻疹发热口渴,或伴有腹泻等症,常与升麻等配合应用。

3.用于治疗胃热口渴等症。本品又能生津止渴,对热病口渴,或消渴等症,可配麦冬、天花粉等同用。

4.用于治疗脾虚泄泻、湿热泻痢等症。本品性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阳气上升,有制止泄泻的作用,临床常配合党参、白术等治疗脾虚泄泻;但又可配黄连、黄芩等,用于湿热泻痢等症。还可用于外感风热或热毒初袭,用于气虚下陷时,当与益气扶中药合用,方能奏效,否则反致辛散耗气,与病无益有损。

5.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与全瓜蒌、泽兰、刘寄奴和失笑散配伍,水煎服。

6.用于治疗糖尿病。葛根、泽泻、刺五加皮,压制成片口服。

根据前人经验,葛根可用治项背强的症候,近年来经临床实践,本品确有缓解肌肉痉挛的功效。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10~15g,水煎服。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生津以鲜葛根为优。

四、毒副作用

用大剂量葛根制剂饲喂小鼠、犬,未见毒性反应。但有剂量大引起急件中毒反应的报道,患者出现心慌、口干、烦躁、神志不清、面色潮红,甚至精神异常等近似莨菪类药物中毒的表现。另外也有报道可引起腹胀、呕吐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柴胡比较,见柴胡篇。本章小结

凡具有发散表邪,用以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物

本类药物多辛温,均具有发散风寒之功效,主治外感表寒证。

1.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2.桂枝:性温,味辛、甘。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寒凝血滞的痹证,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3.紫苏:性温,味辛。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用于外感风寒,脾胃气滞,食鱼蟹中毒等证。

4.香薷:性微温,味辛。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用于阴暑证,又能治疗水肿。

5.荆芥:性微温,味辛。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用于外感表证,麻疹透发不畅,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等证。

6.防风:性微温,味辛。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寒湿痹,破伤风等证。

7.羌活:性温,味辛、苦。发散风寒,胜湿止痛。用于外感风寒表证,风寒湿痹证,此外又长于祛风湿、散寒邪、通利关节而止痛,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直接疼痛者为佳。

8.白芷:性温,味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用于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鼻塞、鼻渊等证,对邪入阳明经的头痛、牙痛尤为多用。

9.细辛:性温,味辛,有小毒。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用于风寒在表,阳虚外感,寒饮咳喘,痹痛,头痛,尤其少阴头痛、牙痛;此外还能通窍开闭治鼻渊、中风口噤等。

二、发散风热药物

1.薄荷:性凉,味辛。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肝气郁滞等证。

2.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用于风热表证、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及痈疮肿毒等证。

3.蝉蜕:性寒,味甘。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用于外感风热,咽痛音哑;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惊痫夜啼,破伤风证;风热目赤,目翳,多泪等证。

4.桑叶:性寒,味甘、苦。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肺热或燥热伤肺;肝阳眩晕,目赤昏花等证。

5.菊花:性微寒,味辛、甘、苦。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目疾;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疔疮肿毒等证。

6.柴胡:性微寒,味苦、辛。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失调;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疟疾等证。

7.升麻:性微寒,味辛,微甘。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胃火之齿痛口疮、咽喉肿痛及麻疹不透、温毒发斑诸证。又善引清阳之气上升,常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证,为升阳举陷要药。

8.葛根:性凉,味甘,辛。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麻疹透发不畅,热病烦渴,内热消渴,热泄热痢,脾虚久泻等证。复习思考题

1.简述解表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分类及其使用注意。

凡具有发散表邪,用以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多味辛,性能发散,通过发汗途径,使肌表之邪从表随汗而解。针对表证的寒热,解表药分为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类。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可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可见发热微恶寒,咽干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等。解表药虽能通过发汗解除表证,但用之不当,汗出过多,又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不可久用或过量使用,应中病即止。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泻利呕吐、吐血下血、疮疡已溃、麻疹已透、热病后期津液已亏等证应慎用。

2.试比较麻黄与桂枝的性味、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异同。

3.试比较荆芥与防风的性味、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异同。

4.试比较白芷与细辛的性味、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异同。

5.试比较薄荷,牛蒡子与蝉蜕的性味、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异同。

6.试比较桑叶与菊花的性味、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异同。

7.试述柴胡的性味、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1)性味:性微寒,味苦、辛。(2)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失调;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疟疾等证。(3)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外感发热证;[2]用于治疗肝郁诸证;[3]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诸证;[4]用于治疗热入血室证;[5]用于治疗疟疾;[6]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7]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发热。(4)用药注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用法:煎服,3~10g,和解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多用醋炙;升举阳气多用蜜炙;行血调经多用酒炙;骨蒸劳热用鳖甲拌炒。

8.试比较葛根和升麻的性味、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异同。第二章 清热药

凡药性寒凉,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能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根据作用不同,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虚热药。

清热泻火药主要适用于急性热病或心热、肺热、胃热、暑热引起的实热证,可见高热,烦躁,谵语,发狂,口渴,尿黄便干,苔黄燥,脉洪实等。清热解毒药主要适用于各种热毒证,可见咽喉肿痛,疮痈肿毒,斑疹,丹毒,痄腮,痢疾,毒蛇咬伤及肿瘤等。清热凉血药主要适用于血分实热证,可见斑疹隐隐,或各种出血(咳血、吐血、呕血、便血、衄血等),神昏谵语,烦躁,舌绛等。清热燥湿药主要适用于各种湿热证,可见泻泄,痢疾,黄疸,带下,淋证,湿疹,痈肿等。清虚热药主要适用于阴虚内热证,可见发热,骨蒸潮热,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清热药多为苦寒之品,过用易伤脾胃,脾胃虚弱、食少泄泻的患者慎用。热病津液亏伤患者更应慎用。

清热药详见图2-1所示。图2-1 清热药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石膏为一种矿石,即合结晶水硫酸钙(CaSO·2HO)。分布极42广,几乎全国各省区皆有蕴藏,主产于湖北、甘肃及四川,以湖北应城产者最佳。全年可挖。研细生用或煅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大寒,味辛。

2.归经:归肺、胃经。

3.功效:内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外制煅用收敛生肌。用于治疗气分实热,肺热喘咳,胃火牙痛及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外感高热。石膏内用善解肌退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在临床上将生石膏捣烂放入瓷器皿内,加水500mL煎至50mL,共煎4次,可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用石膏120g,麻黄、桂枝各3g,水煎多次分服可用于退热。配伍知母,石膏亦清亦散,热除则烦渴自止;知母泻中兼补,滋阴有降火之功,相互配用,一清一滋,有清热保津之效,为清泻肺胃实热的最佳配伍。

2.用于治疗痈肿。石膏外用清热收湿,敛疮生肌的作用。临床上用生石膏,冰片按比例研成极细末,加入少许食醋和适量的冷开水,调匀成膏状,敷于肿块上,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用于治疗甲沟炎。石膏100g(煅后研粉,筛过),纯甘油40mL,70%乙醇80mL,先将石膏放入烧杯,倒入乙醇搅拌,待气泡消失后倒入甘油拌匀备用。每用以棉签涂患处多次。至形成较厚保护膜。局部积脓者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局部张力大,疼痛剧者可切开引流后加用本药,连用3~10日。

4.用于治疗脾胃伏火所导致的口疮、口臭。配伍栀子,石膏长于清胃火,配栀子引热下行,则使脾胃之火热随之下泄。配滑石、石膏辛凉透达,解肌清热,滑石利水通淋,清热解暑。两药皆甘寒之品,相配则清中兼透,上下分消,有清热解暑,透达肌表之功,而无寒凉伤中败胃之弊。

5.对阴虚火旺所导致的头痛、牙痛、口渴等病证,配伍熟地黄、石膏善清泻胃热发,熟地能滋补阴精,相配则有滋阴泻火的作用。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15~60g,打碎先煎。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宜生用,敛疮宜煅用。

四、毒副作用

有报告服用含高量砷的石膏用量过大会导致中毒死亡。

五、相似中药比较

知母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及东北等地。春、秋季均可采挖,除去茎苗和须根晒干为毛知母,剥去外皮晒干者为知母肉。切片入药,生用或炙盐水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苦,味甘、寒。

2.归经:归肺胃、肾经。

3.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上能清肺润肺,中能泻胃升津,下能滋肾降火,用治气分实热,肺热或阴虚咳嗽,阴虚消渴,骨蒸潮热。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水肿。知母泻火清金,驱邪养肺,临床上善于治疗水肿,常与黄柏、肉桂配伍,可治疗热蕴膀胱,尿闭不通,小腹胀满,尿道涩痛。

2.用于治疗急性风湿热。与炙甘草、桂枝、生石膏、粳米配伍同用,并随证加减治疗急性风湿热。

3.用于治疗阴虚肠燥便秘。与何首乌、火麻仁、当归等同用。

4.用于治疗肺热燥咳,痰少难咯及肺肾阴虚有热的劳伤咳嗽。配伍天门冬,能清能润,入肺能清肺金而泻火,入肾能润肾燥而滋阴;天门冬甘苦大寒,能清肺热滋肾阴而润燥。两药配伍,相须为用,有清热养阴、润肺化痰之功。若配伍麦冬,麦冬甘寒,善滋养肺胃阴液。两药相合,既能养肺胃之阴,又能泻肺胃之虚火。用于治疗肺阴不足,虚火内盛所导致的干咳无痰,痰少而黏。

5.用于肾水不足,相火妄动所导致的潮热骨蒸、阳强易举、梦遗盗汗等症有良效配伍黄柏,知母滋阴降火,黄柏泻火坚阴,相须为用,最善滋肾阴,泻相火。两者相配治疗。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6~12g,水煎服。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润燥宜盐水炙用。

2.用药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石膏比较,见石膏篇。

芦根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地下茎。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春末、夏初或秋季均可采挖,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甘。

2.归经:归肺、胃经。

3.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及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血。此外,尚可治疗热淋涩痛。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胃热伤律或湿热阻中所导致的呕吐、呃逆诸证。配伍竹茹,两药均有清胃止呕之功,竹茹兼可化痰,芦根兼能生津,相配有清胃生津,化痰止呕之功,且清胃而不伤胃,生津而不滋腻。配伍麦门冬,芦根长于清肺胃之热,养肺胃之津;麦门冬长于养肺胃之阴,润肺胃之燥,相配有润肺胃、止呕咳的功效。用于热病伤津,肺胃阴虚所导致的咳嗽痰黏、干呕呃逆、口干烦渴等症。配伍竹叶,芦根甘寒质润而不苦重,长于清肺卫气分之邪热,宣达解表、生津止渴;竹叶气味俱薄,善清热除烦止渴,兼利小便。两者相配轻清宣透,共奏宣透清热,生津救液之效。用于治疗外感热病,肺胃津伤,热不外达所导致的发热不退、烦渴、小便不利等症。

2.用于治疗外感热病,肺胃津伤,热不外达所导致的发热不退、烦渴、小便不利等症。配伍竹叶,因芦根甘寒质润而不苦重,长于清肺卫气分之邪热,宣达解表、生津止渴;竹叶气味俱薄,善清热除烦止渴,兼利小便。两者相配轻清宣透,共奏宣透清热,生津救液之效。

3.用于治疗各种热病之高热烦渴,肺热阴亏之喘咳咽干热,胃热津伤之气逆呕秽;下焦伏热之热淋尿血。以及麻疹初起宜表解者。配伍白茅根,两药均为甘寒凉润之品,入肺胃经,在清肺胃热和除烦利尿方面功效相似。但芦根重在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其清热作用在气分。白茅根则重在凉血止血,更能利水,其清热作用深入血分。两者合用,清热生津功能增强,且性寒而不碍胃,清热而不伤阳,生津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阴。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15~30g,水煎服。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暂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天花粉

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瓜蒌或日本瓜蒌的干燥块根。产于我国南北各地。秋、冬季采挖,鲜用或切成段、块、片,晒干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苦,微寒,味甘。

2.归经:归肺、胃经。

3.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临床上主要用热病口渴及内热消渴。及肺热咳嗽及燥咳。此外,还可用于治疗痈肿疮痒。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热病伤津所导致的烦渴及肺胃热盛伤津所导致的消渴病。配伍知母,天花粉生津止渴,知母滋阴泻火。两药相配,能清气分之热,养肺胃之津。配伍芦根,两药皆能清热生津,清肺化痰相配则清清金润肺化痰之功卓著,且清热而不苦重,养阴而不滋腻,对热邪犯肺咳嗽痰稠,易咯出者有很好疗效。

2.用于燥热犯肺或肺阴不足所导致的咳嗽,痰黏不爽等症,配伍贝母,天花粉能清肺化痰,贝母善润肺化痰。两药相配、一清一润。有化痰止咳之效。因两药皆有散结消肿之功,故亦常相须为用,以治疗疮疡肿毒。

3.用于热性病恢复期之津伤阴亏,口渴,肺燥气逆之于咳少痰,以及胸膈痞塞不舒、胸闷气逆等证,多配伍瓜蒌皮,天花粉功降火润燥,生津止渴,瓜蒌皮则偏于利气宽胸,清化热痰;临床习惯上两者亦常常同用,共奏清热生津、开胸散结之功,故为津伤肺燥咳嗽之要药。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0~15g,水煎服。

2.用药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四、毒副作用

大量常期服用或特异体质易出现毒副作用,妊娠妇女服用可导致坠胎。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芦根比较,见芦根篇。

栀子

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成熟果实。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秋、冬采收。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3.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此外,尚有凉血解毒的作用。临床上用于热病烦渴,湿热黄疸及血热出血和热毒疮痒。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热病烦闷。配伍淡豆豉,栀子清热除烦,淡豆豉宣泄胸中部热。栀子苦寒清降,淡豆豉辛凉宣散。合用有发散郁热清心除烦之功,主治邪热内扰胸中所导致的虚烦等症。

2.用于湿热黄疸。常与茵陈,大黄等配伍,亦可与黄柏,甘草等合用,即栀子柏皮汤。若配伍滑石,两药均有清利湿热之功,栀子能凉血,滑石兼可通淋,相配有清热利尿通淋之效。常用于膀胱湿热下焦热盛所导致小便频数涩痛、尿血等症。

3.有清解郁火,活血凉血。配伍丹皮,栀子入气分能清三焦郁火,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丹皮凉血清热、兼能活血散瘀。两药合用,既演气分郁火,又泄血分热。配伍白茅根,两药皆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皆能引热下行,相配则清热凉血止血的效用更佳。主治热邪内盛所导致的尿血、吐血、衄血等症。配伍侧柏叶,用于治疗热伤血络或血热妄行所导致的吐血、尿血、衄血等症。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3~10g,水煎服。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淡竹叶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叶。主产于长江流域至南部各省。夏季采收,晒干,切段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甘、淡。

2.归经:归心、胃、小肠经。

3.功效:清热除烦,利尿。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和口舌生疮及尿赤淋浊。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气分实热之发热不退、心烦口渴及温病后期余热不退。配伍木通,两药皆有清心泻火,利水退淋,引热下行之功,相合则功效更著。主治心经火热而下移小肠所导致的胸中烦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涩痛等症。配伍石膏,淡竹叶质轻气浮,善清心胃之热以除烦,泻心经实热以利小便;石膏质重气浮,善清泄气分实热以除烦。两药相须为用。辛以散热,寒以泻火,虽清热而不伤脾胃,解热除烦之功卓著。配伍荷叶,淡竹叶,凡暑温及湿温郁于上焦气分,邪气轻浅,低热不退、心烦口干、小便不利等症,皆有良效。

2.用于口舌生疮,尿赤淋浊。与木通,生地,甘草等配伍,治心火炽盛或热移小肠;配伍车前子、栀子、海金沙等,治湿热蕴结膀胱尿赤淋浊。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5~10g,水煎服。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栀子比较,见栀子篇。

夏枯草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的果穗。我国各地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夏季当果穗半枯时采收,晒干。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辛、苦。

2.归经:归肝、胆经。

3.功效:为清肝明目,为消肿散结。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目眩,目珠疼痛以及瘿瘤等症。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目赤肿痛,头晕眩晕。治疗肝火所导致者常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以加强清肝明目之效。配伍香附,夏枯草,对肝火上炎所导致的羞明流泪,目赤涩痛等症亦有良效。配伍白芍,夏枯草,治肝虚所导致的目珠疼痛。

2.用于瘰疬瘿瘤。治瘰疬,常与川贝、香附等配伍;若治瘿瘤,常与海藻、昆布、玄参等同用。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10~15g,水煎服。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决明子

为豆科1年生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省(区),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炒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寒,味甘、苦、咸。

2.归经:归肝、肾、大肠经。

3.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临床主要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等症及肝火所导致的头痛眩晕。此外,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肝火或风热所导致的目赤肿痛,配伍菊花,因两药皆有清肝明日之功,决明子长于清肝益肾,菊花偏于疏散风热。两者相配,既清且散,兼滋肾阴。配伍枸杞子用于肝肾精血不足所导致的视物昏花,目暗不明,云翳遮睛等症,因决明子清肝明目,兼补肾水;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相互配用,既补肝肾精血,又能退翳明目。

2.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导致的头晕眼花、目昏不明等症。配伍沙苑子,因决明子气性轻扬,能清肝火,疏风热,除翳膜,开目窍。沙苑子性温而降,能补益肝肾,固精明日。

3.用于肠燥便秘。治内热肠燥,常配伍瓜蒌仁、郁李仁等润肠通便药同用。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10~15g,水煎服。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挖。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心、肺、胃、胆、大肠经。

3.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此外尚有安胎,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所导致之腹泻、痢疾、黄疸、热淋;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口渴咽痛;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便血、崩漏等血不归经证。亦可用于热毒火邪侵淫皮肤之疮痈毒肿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湿温暑湿,黄疸泻痢,热痢涩痛。配伍滑石、白豆蔻等,如黄芩滑石汤,治湿温暑湿之胸脘痞闷,身热不扬,恶心呕吐。与葛根、黄连等配伍,治湿热蕴结大肠;配伍金银花,功效互补,凉血燥湿和止血作用增强,可用于湿热滞于胃肠之肠痈发热及痢疾大便带血等证,亦可用于其他疮疡肿毒的治疗。配伍木通、白茅根、车前子等同用,治湿热下注膀胱的热痢涩痛。

2.用于肺热咳嗽。配伍桑白皮,两药合用,清肺泻热之力增强,共奏泻肺、平喘、止咳之功,用于肺热炽盛之喘咳等证。此外,两药均有降压利尿的作用,现代在高血压治疗中常加入2味。

3.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治热盛咽喉痛,常配伍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4.用于血热出血证。本品炒炭能凉血止血,治热盛迫血妄行的吐血、便血、崩漏等,常与凉血止血的药物同用,如配伍丹皮、生地等。

5.用于胎动不安。治疗胎热胎动不安,常配伍白术等安胎药同用。

6.用于心肾不交之虚烦不眠,腹冷泄利等证。配伍肉桂,因肉桂暖脾肾,峻补下元,黄芩苦寒降泄,泻上焦之火,两药性质一温一寒,温寒并用,相反相成,能清心火而启肾阳。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3~10g,水煎服。一般生用,清上焦酒炒用,止血炒炭或生用。

四、毒副作用

口服黄芩煎剂毒性很小,使用安全。黄芩提取物制成的注射液则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可出现低热、肌肉痛、白细胞下降。

五、相似中药比较

黄连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黄连多系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秋季采挖,干燥,生用或清炒、姜炙、酒炙、吴茱萸水炒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心、肝、胆、胃、大肠经。

3.功效: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因本品体阴质燥,至苦至寒,为清热燥湿要药。故凡湿热中阻所导致的脘腹痞闷、心烦呕恶,或湿热痢疾,下痢赤白脓血,以及热积胃中所导致的呕吐腹痛、心下痞硬等症,皆用为主药。因本品能清热泻火,故心火亢盛所导致的烦燥不寐,胃火上扰所导致的牙痛,胃热炽盛所导致的消渴,以及肝火上炎目赤肿痛,血热妄行吐血等病证。因本品有解毒疗疮之功,故凡热毒内盛之疮痈,皆可随证选用。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湿热中阻、泻痢腹痛。治湿热互结,恶心呕吐等,常与半夏、干姜等配伍,如半夏泻心汤。若治外邪入里,泻痢身热,配伍黄芩、葛根、甘草等,即葛根黄芩黄连汤。若治泻痢脓血,常配伍白头翁、黄芩、秦皮等,即白头翁汤。配伍木香,黄连清热燥湿止痢;木香行气止痛,除里急后重。两药相配用于治疗湿热痢疾之腹痛、里急后重等症有良效。

2.用于热病高热。治高热烦躁,常与黄芩、黄柏、栀子等泻火解毒药物配伍,即黄连解毒汤。

3.用于心烦失眠,肝胃失和,呕吐吞酸。配伍肉桂,因黄连苦寒泻心火,抑制偏亢之心阳,反佐少量辛热之肉桂,以导致心火下交于肾,使心肾相交,心火不亢、肾水不寒。两药相配,用于心肾不交,上热下寒,证见失眠心烦,口舌生疮,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者。配伍吴茱萸,黄连苦寒,善清胃热以治呕逆;吴茱萸辛热,善泄肝和胃降逆。两药合用,以黄连为主,少佐吴茱萸以制黄连之苦寒太过,方名左金九,有治肝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治肝火犯胃所致的脘胁胀痛、吞酸嘈杂、呕吐口苦等症。

4.用于痈肿疮毒,皮肤湿疮,目赤肿痛。治热毒疮疡,常配伍黄芩、黄柏、栀子等,即黄连解毒汤。治皮肤湿疮,可黄连制膏外用。治目赤肿痛,以本品用人乳浸汁滴眼。

5.用于血热出血。治热盛迫血妄行的吐血、衄血等,常配伍大黄、黄芩等,即泻心汤。配伍生地,主治温热病,热盛伤阴,证见发热不退,神昏谵语,夜寐不安者,因黄连清热泻火解毒,生地清热凉血养阴。两药相配,既清热又养阴;既清气又凉血。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3~6g,水煎服,亦可研末外用。

四、毒副作用

黄连及其提取物极少发生中毒反应,黄连素肌注及口服过量可出现过敏反应,静脉滴注易发生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黄芩比较,见黄芩篇。

黄柏

为芸香科落叶乔木植物黄檗(关黄柏)、黄皮树(川黄柏),除去栓皮的树皮。关黄柏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川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清明前后,剥取树皮,刮去粗皮,晒干压平,润透切片或切丝,生用或盐水炙、酒炙、炒炭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肾、膀胱、大肠经。

3.功效:清热燥湿,清热泻火,解毒疗疮之功。善治下焦湿热,故凡湿热蕴结所导致的黄疸、泻痢、带下秽浊、小便不利,以及湿热痹阻之足膝肿痛、酸软无力等症,因品性至阴、长于泻肾家虚火而坚阴,故常用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所导致的梦遗遗精、骨蒸潮热等病证。取其解毒疗疮之功,常用于湿疹、痈疮疔毒、痔肿等症。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湿热带下,热淋,泻痢,黄疸。治湿热带下腥臭,常配伍车前子、白果等,如易黄汤。治湿热蕴结下焦,淋漓涩痛者,常配伍木通、滑石等同用,治湿热泻痢腹痛,可配伍白头翁、黄连、秦皮等同用,即白头翁汤。治湿热黄疸,多配伍栀子、甘草,即栀子柏皮汤。

2.用于疮疡肿毒,湿疹湿疮。治热毒疮疡,配伍黄连、栀子等。治湿疹湿疮,可与苦参、荆芥等配伍煎服,或煎汁外洗患处。

3.用于阴虚发热,遗精盗汗。治阴虚火旺,腰酸耳鸣,遗精盗汗等症,配伍知母、地黄等,如知柏地黄丸。配伍熟地,适用于阴精不足,相火妄动所导致的腰酸膝软、骨蒸潮热、梦遗等。因黄柏长于泻肾家虚火而坚阴,熟地长于滋肾家精血而补阴。两药相合,一补一泻,相得益彰,既降虚火,又补肾水。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5~10g,水煎服,泻实火生用,泻虚火者宜盐水炒用。

四、毒副作用

曾有报道个别患者内服黄柏而发生皮肤过敏反应。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黄芩比较,见黄芩篇。

苦参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我国各地均产。春、秋两季采收,切片,晒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3.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之功。因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故常用于湿热蕴结所导致的黄疸、痢疾、带下以及热伤血络所导致的便血等病证;取其祛风杀虫止痒之功,常用于疥癣、湿疹、隐疹等所导致的皮肤瘙痒。因本品有利尿作用,故亦可用于湿热蕴结所导致的小便不利。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治湿热蕴结肠胃,下痢腹痛,可单味应用,或配伍木香、甘草等,即香参丸。因苦参善清里热,燥肠湿,消壅滞,止泄痢;木香善行滞气,调胃肠,止痢痛,两药相配对湿热痢疾,下利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者有较好疗效。治黄疸多配伍茵陈、栀子、龙胆草等,苦参清热燥湿配龙胆草消利湿热,则清热除湿作用显著。治湿热带下,阴痒,色黄腥臭,可与蛇床子,黄柏等配伍,因两药都有燥湿杀虫止痒作用,苦参极苦味浓,其性燥烈,善清热,祛风毒。蛇床子苦燥辛烈,善除湿祛风,杀虫止痒。相配则祛风除湿止痒的功效更著,常用于治疗湿疹、疥癣等皮肤瘙痒以及妇女阴痒带下等症。

2.用于皮肤瘙痒,疥癣。治皮肤瘙痒,常配荆芥、防风等内服,或配川椒、百部煎药外洗。因苦参功擅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为湿热疮毒之要药。荆芥轻扬疏散,善散风邪,风邪侵及肌肤为常用之药,两药合用,可奏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效,凡风湿热毒攻于皮肤;或出黄水;瘙痒难忍均可配伍应用。治疥癣,可单味应用,或与蛇床子、荆芥等同用,如苦参汤。

3.用于小便涩痛。治热症小便涩痛,常配伍车前子、滑石等利尿通淋的药物。若配伍贝母、当归,苦参清热利尿,贝母清热行气解郁,当归养血润燥,三味相合。有养血润燥,清热利湿通淋之功,常用于湿热淋证,日久不愈,小便不利,淋涩不畅,面白无华等症。临床用于妊娠大便难亦有良效。

4.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取苦参200g加入陈醋500mL内浸泡5天备用。患处先刮后用湿水洗净再用消毒棉球取药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3~5天。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6~12g,水煎服,亦可外用熏洗。

四、毒副作用

苦参内服量过大会造成中毒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症状可见头昏、头痛、烦躁、肢麻、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继而见流涎、步伐不稳、痉挛、呼吸缓慢,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苦参注射剂可引起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头晕、恶心等症状。

五、相似中药比较

龙胆草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和三花龙胆或条叶龙胆的根。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产量最大,故习称为“关龙胆”。秋季采挖,晒干、切段,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肝、胆经。

3.功效:清热燥湿,泻肝降火之功。因本品苦寒,能泻胆湿热,故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阴囊湿疹、阴痒带下等病证。因本品性沉降、善泻肝胆实火,故常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头胀、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症。对肝火生风,高热抽搐者,亦有佳效。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阴痒阴肿,带下,黄疸。治湿热下注,阴痒阴肿,带下黄稠腥臭,或男子阴囊肿痛,常与黄柏、苦参、蛇床子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多与车前子、栀子等配伍同用。配伍柴胡,亦可用于肝火上炎或肝胆湿热所导致的目赤肿痛、头痛胁痛、口苦耳聋以及阴囊肿痛、阴痒带下等症。因龙胆草善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柴胡长于疏利肝服气机。两药相配,一疏一清,一升一降,共奏清利肝胆之功。配伍当归,龙胆草泻肝胆火热,当归养肝之阴血。两药相配一泻一养,标本兼顾,则泻肝而不伤肝,相得益彰。无论是肝胆实火所致的头痛头晕,还是肝胆湿热所导致的胁痛均有良效。

2.用于肝火头痛,肝热目赤肿痛,高热抽搐。治肝火头痛,胁肋刺痛,常配伍柴胡、栀子、黄芩等,入龙胆泻肝汤。治肝热目赤肿痛,常与黄连同用。配伍牛黄,用于肝热生风所导致的高热不退、四肢抽搐等治疗有良效,因龙胆草泻肝胆实火,牛黄熄风定惊,两药相配,清肝之热,熄肝之风。

3.亦可用于治疗伤寒发汗后盗汗不止,以及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可以龙胆草为细末。每服5g,猪胆汁150g,空心、临卧前入温酒少许凋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6~10g,水煎服。

2.用药注意:本品苦寒较甚,用量不宜过大,以免“败胃”。脾胃寒者忌用。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夏枯草比较,见夏枯草篇。第三节 清热凉血药

生地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主产于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挖,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甘、苦。

2.归经:归心、肝、肾经。

3.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热入营血证。因苦泄清热凉血,甘寒养阴生津,治热病入营血,身热口渴,常与玄参、金银花、黄连等同用,如清营汤。对于热病后期,余热未尽,常与青蒿、知母、鳖甲等配伍,如青蒿鳖甲汤。

2.用于吐血衄血,热毒斑疹等症。取其凉血止血之功,配伍白茅根,生地黄甘苦阴柔,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白茅根甘寒入血,凉血止血,兼能化瘀利水。两药相合,亦清亦利,凉而不滞,共奏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之功,用于热入营血所致的发斑发疹、吐血衄血等症有较好疗效。亦可配伍鲜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叶等同用,即四生丸。若治热毒斑疹之症,多与赤芍、紫草、玄参等同用。若配伍川牛膝,生地黄滋阴凉血解毒以治本,牛膝引血下行,导热下走以治标。两药合用,标本兼顾,上下并治,共奏凉血养阴降火之功。用于治疗火热上炎所致的吐血衄血、口舌生疮等症有较好疗效。

3.用于热病口渴,肠燥便秘。治热病伤津,多与沙参、麦冬、天花粉等同用,若热伤津液,大便秘结,配伍与玄参、麦冬等即增液汤。

4.用于治疗肾阴不足所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等症;需配伍熟地黄,因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熟地黄补肾填精,滋阴养血。两药合用善补肾之精血,退浮越之虚热。

5.亦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地30~60g水煎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0~30g,水煎服,或用鲜品捣汁用。

2.用药注意:本品性寒而滞,易助湿,凡脾虚有湿,热病夹湿者忌用。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玄参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陕西、福建等省,野生、家种均有。立冬前后采挖,反复堆晒到内部色黑,晒干、切片。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甘、咸。

2.归经:归肺、胃、肾经。

3.功效:凉血滋阴,泻火解毒。临床上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干烦渴,温病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痈肿疮毒。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热入营血证。取其咸寒之性,苦寒泻热解毒,清热凉血,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神昏舌绛,常与生地、连翘配伍,以凉血养阴,如清营汤。

2.用于咽喉肿痛,瘰疬痰核。取其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之效。治咽喉肿痛,大头瘟疫,与连翘、板蓝根等同用,如普济消毒饮。凡火热郁结所导致的咽喉肿痛,配伍牛蒡子、玄参滋阴清热,解毒利咽,牛劳子疏散风热,清利咽喉,两药相合,功擅解毒利咽,无论新久,皆可用之而取效。治瘰疬痰核,常与牡蛎、贝母等以化痰软结。因三者皆有软坚散结作用,玄参兼能滋阴泻火,牡蛎、贝母长于化痰散结相配共奏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之功。可用于痰火部结所致的痈疡、良瘤、痰核以及外科痈肿日久不愈等症。

3.用于阴虚发热,消渴便秘。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常与地骨皮同用,治内热消渴,配伍麦冬、五味子等,津伤便秘证多配伍生地、麦冬等,即增液汤。

4.用于温病后期,气阴两伤所导致的低热不退,神疲食少,舌干无津等症。配伍党参,因玄参质润而寒,寒而不峻,润而不腻,性和而缓,能清热除烦,养阴生津;党参味甘气平,不腻不燥,能补益脾胃升发清阳,养血生津;两者相配,有益气生津,养阴退热之功。

5.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玄参、麦冬、草决明各5~10g,加200mL开水,浸泡10分钟后频饮。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9~15g,水煎服。

2.用药注意:反藜芦。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生地比较,见生地篇。

赤芍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春、秋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寒,味酸、苦。

2.归经:归肝、脾经。

3.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肝明日之功。因本品善入血分而清热凉血、故凡火热炽盛,迫血妄行所导致的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发斑发疹,以及热伤血络所导致的尿痛尿血,皆为常用要药。取其祛瘀止痛之功,常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的积聚、脘腹刺痛、外伤肿痛,以及痈肿疼痛等症。因本品有清肝明目作用故常用于肝热目赤、肝火胁痛等症。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血热的斑疹,吐衄证。因其善清血分郁热,可凉血活血。治热病,吐衄,身发斑疹者,与生地、丹皮同用,如清营汤。

2.用于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因其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效。治经闭痛经,多与益母草、丹参等活血调经药配伍。若配伍香附,可用于血热及瘀血所致的痛经、月经量多、崩漏等症。因赤芍苦寒降泄,善入血分、能凉血止血,祛瘀止痛;香附辛散苦降,善行气分,亦入血分,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两药相配,即功主调经止痛,凉血止血。治瘀滞痛伤,与乳香、没药等同用。对于疮痈肿痛,多与金银花、黄连等清热解毒的药配伍,如夺命丹。亦可配伍川芎、当归,治疗瘀血内阻所导致的头痛、胁痛、经闭腹痛及外伤瘀血疼痛。因两药皆能活血祛瘀止痛,赤芍兼清血中瘀热,川芎善行血中之气,当归兼能补血,相配则活血通痹止痛功效更强而伤血耗气之虑。

3.用于目赤肿痛。本品有清泻肝火之效。常配伍菊花、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

4.亦可用于血虚肝旺,气血壅滞于上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血虚发热、胸胁疼痛等症。需配伍白芍,因赤芍凉血活血止痛,白芍养血柔肝止痛;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散,赤芍泻肝火,白芍养肝阴。两药合用,一散一敛,一泻一补.活血而不伤血,养血而不留瘀,有养血活血、柔肝止痛、凉血清热之效。

5.还可用于治疗顽固性血管性头痛。与黄芪、川牛膝、丹参、生大黄等配伍应用。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6~12g,水煎服。

2.用药注意:反藜芦。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牡丹皮

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的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寒,味苦、辛。

2.归经:归心、肝、肾经。

3.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因本品为苦寒之性,善清血热。其气清芬,又善清透阴分伏火。故常用于热入血分之吐血放血、发斑发疹或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夜热早凉以及阴虚发热、无汗骨蒸等病证;以其辛散之性,能活血散瘀,故凡瘀血内阻所导致的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肠痈腹痛,以及外科痈肿、外伤肿痛等病证,皆为常用要药。此外,本品尚有凉肝清热作用,用于肝郁化火及肝阳上亢所导致的头痛目赤等症。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血热斑疹吐衄。因其有很好的清热凉血之效。常配伍生地、赤芍等清热凉血药同用。配伍赤芍,两药都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相合则功效更著。用于温病热入血分及血热妄行所导致的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症。对瘀血生热所导致的月经不调、发热腹痛等症,亦有良效。若配伍大黄,丹皮既能凉血,又能化瘀,大黄活血消瘀,兼能泻火解毒,两药相合,既清且散,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常用瘀热相结所导致的肠痈腹痛,发热不甚,脓尚未成者。

2.用于经闭通经,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因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效。治经闭通经,常配丹参、当归等。治癥瘕积聚,多伍以桂枝、茯苓等,如桂枝茯苓丸。治跌打损伤,可配伍桃仁,两药皆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牡丹皮兼能凉血清热、桃仁长于破血,相配则散瘀消斑破结的作用显著。常用于跌打损伤、痈疮肿痛、经闭痛经等病症。

3.用于疮疡肿痛,肠痈。治疮疡肿痛,多配伍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药。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桃仁等配伍,如大黄牡丹皮汤。

4.可用于热伏明分所导致的骨蒸发热、夜热早凉以及阴虚发热等症。需配伍青蒿,两药皆有清退虚热作用,丹皮既清血中伏热,又透阴分之伏邪外出,青蒿芳香清逐阴分伏热,两药相配,清透结合,善退阴分邪热。若配伍桂枝,常用于瘀血内阻所导致的腹痛、痛经、闭经等症。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活血通脉,相配则活血祛瘀,通脉止痛的功效明显。因两药皆辛散之品,相配善退虚热,故对瘀血内阻所导致的发热不退有很好疗效。

5.此外,还可治疗湿疹、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6~12g,水煎服。

2.用药注意:生用凉血,酒炒活血,炒炭止血。凡月经过多、孕妇当忌用。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赤芍比较,见赤芍篇。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夏初当花含苞未放时采摘,阴干。生用,炒用或制成露剂使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甘、苦。

2.归经:归心、肝、肾经。

3.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因本品甘寒清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而不遏邪,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故凡温热病邪在肺卫所导致的发热恶寒或邪在气分之发热心烦,以及邪入心营之发斑发疹诸症,皆为常用要药。对热毒所导致的疮痈疗毒红肿疼痛,以及疥疮风癣等症,亦为常用之品取其凉血止痢之功,常用于治疗热毒泻痢便脓血者。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疮疡疔肿。取其清热解毒、散结消痈之功。治初期,常配伍天花粉、白芷、防风等,如仙方活命饮。治脱疽热毒内蕴,溃烂脓水,常配伍玄参、当归、甘草等同用,即四妙永安丸。若治肠痈腹痛,配伍薏苡仁、黄芩、红藤等。其配伍连翘,凡温病发热、发斑、发疹,以及疮痈疔毒等症,两药皆有清热解毒作用,连翘又能消肿散结,相须为用,清热解毒的效力更强。若肿脓成不溃,或已溃而脓排出不畅、日久不愈者,需配伍黄芪,因金银花清热解毒,善治痈肿。脓未成者能散,脓已成者能溃;黄芪善培补元气,托疮生肌。两药相合,扶正祛邪,有解毒清肿、托毒排脓生肌之功。

2.用于热毒血痢。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常配伍白头翁、秦皮等同用。配伍地榆、生甘草,用于热毒痢疾症见下利脓血、赤多白少者每有良效。金银花凉血止痢,清热解毒;地榆凉血止血,生甘草甘缓性凉,能除积热,解热毒,通经络,缓急迫,三药相合,善清热凉血止痢。

3.用于热入血分所导致的身热夜甚,吐血衄血或发斑发疹等症有较好疗效。需配伍生地炭,金银花清热解毒透营达气,炒炭则善入血分而凉血;生地炭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兼能止血。两药相配,既能清解透达血分热毒,又能养阴止血。

4.据报道亦可水煎湿敷患处,治疗急、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脚癣等取得良效。或用于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需与茅根、连翘、公英和地丁等配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0~20g,大剂量可用至100g,水煎服。

2.用药注意: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止痢宜炒炭用。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无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连翘

为木樨科落叶灌木连翘的果实。产于我国东北、华北、长江流域至云南。野生、家种均有。白露前采初熟果实,色尚青绿,称为青翘。寒露前采熟透果实则为黄翘。青翘采得后即蒸熟晒干,筛取籽实做连翘心用。以青翘为佳,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寒,味苦。

2.归经:归心、肝、小肠经。

3.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因本品味苦性寒,轻清而浮,功能透达表里,长于清心泻火。解散上焦邪热,故常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疡初起所导致的发热微恶寒及发斑发疹等症。对热在胸服烦热不安,或热入心包神昏烦热等症亦为常用之品。因本品既清心火,又能宣畅气血,消肿散结。故常用于热毒郁结所导致的疮疡肿毒、丹毒及火热郁结所导致的瘟病、乳痈、乳核等症,为疮家要药。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疮痈肿毒,瘰疬结核。治疮痈肿毒初期,红肿未溃,常与蒲公英、皂角刺、穿山甲等同用。如若疮痈溃烂,则与天花粉、金银花等同用。治瘰疬结核,多与夏枯草、玄参、贝母等同用。若配伍板蓝根,因两药皆有清热解毒之功,连翘味苦微寒,轻扬宣散,长于清心泻火、消肿散结;板蓝根味苦大寒,既清气分实热,又解血分热毒。相须为用。则清热解毒的功效显著,常用于风热感冒所导致的咽喉肿痛,热毒结聚所导致的痄腮、丹毒,以及疮痈肿毒等症。

2.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常与金银花、薄荷、牛蒡子等配伍。若热入营血,神昏,则与黄连、生地、麦冬等同用,如清营汤。若配伍桑叶,用于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所导致的发热恶风、咳嗽痰稠等症,常与芦根、桔梗等同用。凡风热在表所导致的发热面赤,头痛及肝胆郁热所导致的胁痛口苦等症,需配伍柴胡,因连翘轻扬宣散,清泄三焦之火,消散血结气聚,凉血解毒;柴胡轻清疏泄,外能解表退热,内能疏肝解郁,发散郁火。两者相配,既可解表热,又可清郁热。

3.据报道亦可用于治疗紫癜,急性肾炎,肺结核等,以连翘单味水煎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6~18g,水煎服。

2.用药注意: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稀者慎用。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无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金银花比较,见金银花篇。

穿心莲

为爵床科1年生草本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秋初茎叶茂盛时采收。晒干。切段,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肺、胃、大肠、小肠经。

3.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消肿。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初起或风热表证见发热头痛,咽喉疼痛,肺热咳喘,热淋涩痛,湿疹,湿疮,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等。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温病初起,肺热咳嗽,肺痈,咽喉肿痛。治温病初起或外感风热,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同用。治肺热咳嗽,常配伍黄芩、瓜蒌等。治肺痈吐脓血,配伍鱼腥草、芦根、桔梗等。若治咽喉肿痛,多配伍射干、牛蒡子、大青叶等。

2.用于痈疮肿毒,常配伍野菊花、紫花地丁、蚤休等。还可治蛇毒咬伤,与白花蛇舌草同用。

3.用于湿热泻痢,热淋。治湿热泻痢,常与马齿苋、黄连等配伍。治热淋,小便淋漓涩痛,多与车前子、白茅根等清热利尿药同用。

4.据报道本品亦可用于治疗痤疮,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等。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6~10g,水煎服,入丸散0.6~1.2g。外用适量。

2.用药注意:本品味苦,用量不宜过大。

四、毒副作用

穿心莲中毒,主要表现为毒蕈碱样作用,使副交感神经呈兴奋状态,可刺激节后副变感神经受体,引起心跳缓慢,终使心脏麻痹而瘫痪。另外,对胃肠道黏膜也具有刺激作用,其出现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皮肤、黏膜、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症状。一部分人因其特异体质可出现过敏反应。

五、相似中药比较

蒲公英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其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夏、秋两季采收,洗净晒干。鲜用或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甘。

2.归经:归肝、胃经。

3.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养肝明目之功。因本品苦甘而寒,性较平和,有苦泄而不伤正,清热而不伤胃的特点。为治乳痈的常用要药。凡乳痈初起,红肿坚硬、灼热疼痛者,无论内服外敷,皆有效验。对火毒结果所导致的治疗疮痈及气郁痰结所导致的瘿病、痰核等症,亦为常用之品。取其清肝明目之功,常用于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疮痈、乳痈等。治热毒疮痈,常与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配伍,如五味消毒饮。治乳痈,可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全瓜蒌、连翘等内服,治肺痈吐脓血,与鱼腥草、芦根等配伍。因与蒲公英清热解毒,清肿散结,瓜蒌化痰散结,消肿疗痈。两药相配,解毒消肿疗痈的功效明显。故常用于治疗乳痈红肿疼痛等症。对肠痈、肺痈等病证亦有佳效。

2.用于治疗热毒内盛所导致的黄疸发热,小便短赤等症。配伍茵陈,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茵陈利湿退黄解热行滞。两药相配,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若配伍土茯苓,用于治疗热毒湿浊郁滞于中焦所导致的胃脘满痛拒按,口干口苦,便结尿赤等症有较好疗效。因蒲公英苦甘性寒,其性平和,苦泄而不伤正,清热而不伤胃阴。土茯苓甘淡性平,清热解毒,祛湿和中,两药相合,清热解毒中寓有化滞健胃之功。

3.用于热淋黄疸。治热淋多与车前子、金钱草等配伍。治湿热黄疸,多与茵陈、栀子、大黄等配伍应用。

4.可用于肝火上炎所导致的肿痈等症。配伍菊花,蒲公英既能清肝热,泻肝火,又能凉血明目;菊花疏风散热,清肝明目。两药相配,清肝明目的功效显著。

5.据报道有治疗腮腺炎,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5~30g,水煎服。亦可用鲜品捣烂外敷。

2.用药注意:因本品为苦寒清泄之药,用量过大,可导致缓泻,故宜慎之。

四、毒副作用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静脉注射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五、相似中药比较

大青叶

为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菘蓝的干燥叶子。主产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等地。夏、秋两季分2~3次采收。鲜用或晒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大寒,味苦。

2.归经:归心、肺、胃经。

3.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疮痈丹毒,口疮,咽痛和风热外感,温病初起以及热入营血,高热斑疹。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疮痈,咽痛等。治疮痈丹毒等,可以鲜品捣烂外敷,或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配伍同用。治口舌生疮或咽痛,可与黄连、栀子等同用,亦可鲜品捣汁内服。若配伍射干,两药皆有清热解毒之功,大青叶兼能凉血,射干长于利咽散结。相配则有解毒利咽之功。常与山豆根、马勃同用,治疗热邪上犯所导致的咽喉肿痛、白喉、乳娥等症。若配伍草河车,大青叶清热解毒,善治温热邪毒引起的壮热烦渴。草河车消肿散结,凉血解毒。两药合用,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显著。用于温热病热毒炽盛所致的高热不退、咽喉肿痛及疮痈肿毒等症有较好疗效。

2.用于热入营血,高热斑疹。常与紫草、栀子等凉血解毒药配伍,治疗热入营血。若配伍石膏,因两药皆大寒之性,皆有清泻里热之功。大青叶长于解毒,又能凉血化斑;石膏长于清气,又能走表散热。两者相配,清气凉血,泻火解毒,用于治疗温病高热汗出、烦渴引饮、发斑发疹者。

3.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配伍,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4.据报道亦可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痢疾、丹毒、百日咳等病症。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0~15g,水煎服。

2.用药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四、毒副作用

少数病例在用药期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未发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大青叶注射液可引起过敏反应,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五、相似中药比较

板蓝根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心、肺经。

3.功效: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因本品苦寒清降,又入血分,善解毒利咽,故常用于瘟疫热病高热头痛,或大头疽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以及痄腮、黄疸、丹毒等病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温病发热,喉痛或斑疹,常与金银花、连翘、生石膏等配伍,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可配伍玄参、山豆根,因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玄参解毒利咽,散结消肿,兼能养阴;山豆根长于利咽。三药相合,滋阴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显著,常用于治疗热毒所导致的咽喉肿痛、大头瘟以及乳娥、白喉、牙龈肿痛等症。

2.用于丹毒痄腮,常与连翘、牛蒡子、玄参等配伍,如普济消毒饮。其配伍大青叶,因两药皆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板蓝根偏于清降、善治热毒结聚之大头瘟、痄腮及咽喉肿痛。大青叶偏于清散,善治热毒弥漫之高热斑疹等症。两者相配,解毒功效卓著:可治疗瘟疫热毒所导致的发热不退、咽喉肿痛、痄腮、黄疸、丹毒等病证。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6~18g,水煎服。

2.用药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四、毒副作用

过敏反应,绝大多数为板蓝根注射液所引起。表现为头晕眼花、气短、呕吐、心慌、皮疹,有时为伞身多形红斑型药疹,严重者血压下降而出现过敏性休克。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大青叶比较,见大青叶篇。

鱼腥草

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草。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夏、秋间采集,洗净、晒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微寒,味辛。

2.归经:归肺经。

3.功效: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因本品味辛性寒,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故常用于热毒壅肺所导致的肺痈胸痛、咳吐脓痰,以及湿热蕴结所导致的疮痈肿痛、痔疮肿痛等病证。为治疗肺痈的常用要药。取其利水通淋之功,常用于湿热内蕴所导致的水肿、淋证、白浊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肺痈,肺热咳嗽。治肺痈咳嗽脓血,常与桔梗、芦根、薏苡仁等同用。治肺热咳嗽,痰黄稠,多与桑白皮、贝母、瓜蒌、天花粉等清热化痰药配伍。配伍天花粉,天花粉清泄肺热,消肿排脓;配伍桔梗长于宣肺祛痰,宽胸利气,破积排脓;配伍桑白皮长于止咳平喘;消痈排脓的功效显著,用于治疗肺痈吐脓血以及肺热咳喘,痰黄稠等症有良效。

2.用于热淋,常与车前子、海金沙、金钱草等利尿通淋药配伍。

3.亦可用于热毒疮痈,配伍蒲公英、野菊花、连翘等,或鲜品捣烂外敷。

4.据报道可用于治疗盆腔炎、鼻窦炎、眩晕、带下等病症。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

2.用药注意:不宜久煎。

四、毒副作用

注射鱼腥草注射液,由于体质特异性,可引起大庖性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物性皮炎,末梢神经炎及过敏性休克,目前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禁用。草药口服未见不良反应的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马齿苋

为马齿苋可1年生肉质草本马齿苋的干燥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出产。夏、秋两季采收,略蒸或烫后,晒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酸。

2.归经:归肝、大肠经。

3.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因本品酸寒滑利,既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又能滑利大肠,凉血止痢。故常用于湿热痢疾,下痢脓血以及热毒郁结所致的痈肿疗疮、湿疹、丹毒等症。对湿热下注所致的赤白带下、小便涩痛亦有佳效。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热毒血痢。可单味煎服,或与黄连、黄柏、白头翁等配伍。其配黄连,因马齿苋酸寒平和、清热利湿,解毒止痢,清泄而不伤正,凉血而不峻烈;黄连清热燥湿止痢,为治湿热痢疾之要药。两者相配,清热止痢的功效显著,常用于治疗湿热痢疾,下痢脓血等症。

2.用于崩漏便血。治血热崩漏下血,可与郁金、苎麻根等同用,或单品捣汁内服。治大肠风热便血,配伍地榆、槐花等。

3.本品有消肿散瘀之效,治热毒疮痈,常与蒲公英、野菊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亦可鲜品捣烂外敷。若配白茅根,马齿觅清热解毒凉血,兼能利湿通淋。白茅根清热凉血,利水通淋:两药相合,清热凉血通淋之功益增,可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膀胱所导致的小便涩痛或小便带血等症。

4.据报道本品还可治疗黄褐斑、冻疮、百日咳、带状疱疹等,多以单味应用。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20~30g,水煎服。亦可外敷。

2.用药注意: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四、毒副作用

有做食菜用,大量长期食用,未见中毒,但个别特异体质易出现过敏反应,呈现为药疹症状。

五、相似中药比较

红藤

为大血藤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主产江西、湖北、湖南、江苏等地区。夏、秋季采收藤茎,除去枝叶,砍成短节,趁鲜切片,晒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平,味苦。

2.归经:归胃、大肠经。

3.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活血。因本品长于消痈毒、泄湿热,祛瘀血,故常用于湿热肠痈所导致腹痛及湿热乳痈所导致的乳房红肿疼痛等症。取其祛风活血通络之功,常用于治疗痹证之关节疼痛、外伤肿痛及气血淤滞所导致的经行腹痛等症。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肠痈、疮疡等。治疗肠痈配紫花地丁,两药皆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红藤善治肠痈,紫花地丁长于解毒,相配有解毒消痈止痛之效,常用于治疗肠痈发热腹痛及乳痈红肿疼痛等症。配白头翁,红藤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止痛。白头翁善清肝经及大肠热毒而凉血止痢。两药相配,解毒消痈止痢的功效益增,常用于治疗热毒壅于血分所致的肠痈腹痛、痢疾便脓血等症。

2.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配杜仲,红藤祛风活血,通络止痛,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除湿止痛。两药相配,有舒筋活血止痛之功。对风寒湿痹所导致的关节疼痛,日久不愈者有较好疗效。

3.用于治疗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15g,煎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0~15g,水煎服。

2.用药注意:孕妇慎用。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败酱草

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产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夏季花开前采收,洗净,阴干,切段,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平,味苦。

2.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3.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治疗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肠痈、肺痈、疮痈。治肠痈初起,常配伍红藤、牡丹皮等,若脓已成,常与薏苡仁、附子等同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配伍红藤,两药皆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之功,相配则功效更著。为治肠痈之常用要药。治肺痈者,多配伍鱼腥草、桔梗、冬瓜子等同用。治疮痈肿痛,可单味煎服,或鲜品捣烂外敷。

2.用于产后瘀阻腹痛。可单味用,或与五灵脂、蒲黄等同用。若配伍赤芍,对产后瘀热所导致的腹痛、腰痛亦有佳效。因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赤芍清热凉血,化瘀消肿。两者相配,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肿止痛。

3.同时亦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血吸虫病伴发腹水等病症,有一定疗效。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9~15g(鲜品60~120g),内服或煎汤,外用捣敷。

2.用药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红藤比较,见红藤篇。

秦皮

为木樨科落叶乔木植物苦枥白蜡树或白蜡树的茎皮,产于吉林、辽宁及河南等地。春、秋两季剥取干皮,晒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3.功效:清热燥湿,止喘止咳,明目。主治:细菌性痢疾、肠炎、白带、慢性性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热毒泻痢,湿热带下。治热毒泻痢;里急后重,常与黄柏、黄连、白头翁等配伍,如白头翁汤,配伍黄柏,两药皆有清热燥湿止痢之功;秦皮兼能收敛,黄柏长于清热,两者相配,既清且敛,标本兼顾,常用治疗湿热痢疾,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者。治湿热带下,腥臭,可配伍椿皮、黄柏同用。若配伍地榆,亦可治疗热痢日久不愈,腹痛便脓血等症。秦皮清热燥湿,且能收敛;地榆凉血止血,善治血痢。两者相配,有清热凉血止痢之功。常与椿根皮同用。

2.用于治疗急性肝炎、麦粒肿,大便干燥等。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用法:3~12g,水煎服,或入丸剂,或外用煎水洗。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第五节 清虚热药

地骨皮

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根皮。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初春或秋后采挖,剥取根皮,晒干,切段入药。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肝、胆经。

3.功效:清退虚热,清热解暑;凉血止血。本品苦寒芳香,苦寒清热,芳香发散,能使阴分伏热外透而出。故不论温病后期热伏阴分之发热不退、夜热早凉,或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皆为常用药。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阴虚发热。常配伍银柴胡、知母等同用,治阴虚内热,心烦盗汗等症。可配伍浮小麦,地骨皮入血分,善清虚热,偏治有汗之骨蒸劳热;浮小麦善清心经虚热而止汗。两药合用,心肾并补,养阴敛汗。对阴血不足所致的骨蒸发热、心烦盗汗有很好疗效。配伍青蒿,地骨皮甘寒清降,凉血退热;青蒿苦寒芳香,善清阴分伏热,引邪外透。两药相合既清且透,退热除蒸,疗效卓著。常用于温病后期低热不迟以及阴虚潮热骨蒸等症。

2.用于血热出血。可单味用,或配伍丹皮,两药皆有凉血退热之功。丹皮兼能活血散瘀地骨皮又能凉血止血。两药相合,一动一静,既清且散,对热伏血分、阴分所致的低热不退、潮热骨蒸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又因两药相合,有凉血止血之功,故亦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衄、便血、尿血等症。

3.用于肾虚火浮所致的牙痛,多配伍骨碎补,地骨皮清热凉血,泻肾火,祛伏热;骨碎补补肾止痛,降浮火,强筋骨。两药甘寒与苦温并用,平调寒热,补泻兼施,相辅相成,共奏补肾消热止病之功。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9~15g,水煎服,不宜久煎,大剂量可用至40g。

2.用药注意:外感风寒发热或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四、毒副作用

有关毒副作用,临床尚未见报道。

五、相似中药比较

青蒿

为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的全草。广布于全国各地。夏、秋两季采收。鲜用或阴干,切段入药。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辛。

2.归经:归肝、胆、肾经。

3.功效:清虚热,凉血,截疟。苦寒泄热,辛寒入血透热,且气芳行散,既善清解外伤暑热而截疟退热。又长于透发阴分之伏热之血除蒸,所以具有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的功效。凡虑热、暑热丛疟疾寒热等均可应用。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夜热早凉,热病伤阴。常与鳖甲同用,如青蒿鳖甲汤。配伍鳖甲,因青蒿芳香,清热透络,能引阴分伏热外出;鳖甲咸寒,滋阴退热,能“入络搜邪”。两药相配,有滋阴清热透热作用,对温病后期,余邪未尽,阴液耗伤所导致的低热不退、夜热早凉等症有很好疗效。对杂病阴虚发热、骨蒸盗汗亦为常用要药。

2.用于阴虚发热。治阴虚发热,虚劳骨蒸,手足心热等,可配伍知母、鳖甲等,如清骨散。若配伍黄芩,青蒿清透少阳,黄芩清利胆腑。两药相合,清透并行,有清胆除热之功。用于暑热之邪犯少阳之寒热如疟、热多寒少、口苦咽干等症。

3.用于疟疾,可大量鲜品捣汁服用,或与草果等截疟药同用。配伍柴胡,两药皆能清透少阳邪热,皆有发散退热作用。然柴胡偏于升散,则有泛浊之弊;青蒿偏于芳化,则有化浊之利。相合有退热化浊之功。常用于邪在少阳所导致的寒热往来、热重寒轻,以及热邪在表发热不迟等症。

4.本品还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皮肤真菌病、盘形红斑狼疮,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0~20g,水煎服;鲜品加倍。

2.用药注意:脾胃虚弱、肠滑者忌服。

四、毒副作用

青蒿及青蒿素毒性均较低。常规剂量水煎剂或片剂。仅少数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绝大多数人未见毒副作用,肝肾功能及心电图亦未见异常。

五、相似中药比较本章小结

凡药性寒凉,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能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根据作用不同,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虚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大寒,味辛。内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外制煅用收敛生肌。用于治疗气分实热,肺热喘咳,胃火牙痛及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2.知母:味甘,寒,性苦。能清热泻火,能滋阴润燥。上能清肺润肺,中能泻胃升津,下能滋肾降火,用治气分实热,肺热或阴虚咳嗽,阴虚消渴,骨蒸潮热。

3.芦根:性寒,味甘。一为清热生津;二为除烦止呕;三为利尿。用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及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血。此外尚可治疗热淋涩痛。

4.天花粉:性微苦,微寒,味甘。为清热生津;为消肿排脓。临床上主要用热病口渴及内热消渴。及肺热咳嗽及燥咳。此外,还可用治痈肿疮痒。

5.栀子:性寒,味苦。为泻火除烦,清热利湿。此外,尚有凉血解毒的作用。临床上用于热病烦渴,湿热黄疸及血热出血和热毒疮痒。

6.淡竹叶:寒,味甘、淡。一为清热除烦;二为利尿。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及口舌生疮及尿赤淋浊。

7.夏枯草:性寒,味辛,苦。为清肝明目,消肿散结。临床上主要用治目赤肿痛,头痛目眩,目珠疼痛以及瘿瘤等症。

8.决明子:性微寒,味甘,苦,咸。为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临床主要用于目赤肿痛,目暗不明等症及肝火所导致的头痛眩晕。此外,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二、清热燥湿药

1.黄芩: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此外,尚有安胎,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所导致之腹泻、痢疾、黄疸、热淋;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口渴咽痛;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便血、崩漏等血不归经证。亦可用于热毒火邪侵淫皮肤之疮痈毒肿等证。

2.黄连:性寒,味苦。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因本品体阴质燥,至苦至寒,为清热燥湿要药。故凡湿热中阻所导致的脘腹痞闷、心烦呕恶,或湿热痢疾,下痢赤白脓血,以及热积胃中所致的呕吐腹痛、心下痞硬等症,皆用为主药。

3.黄柏: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清热泻火,解毒疗疮之功。善治下焦湿热,故凡湿热蕴结所导致的黄疸、泻痢、带下秽浊、小便不利,以及湿热痹阻之足膝肿痛、酸软无力等症。

4.苦参:寒,味苦。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之功。因本品大苦大寒、清热燥湿,故常用于湿热蕴结所导致的黄疸、痢疾、带下以及热伤血络所致的便血等病证。

5.龙胆草: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肝降火之功。因本品苦寒,能泻胆湿热,故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阴囊湿疹、阴痒带下等病证。

三、清热凉血药

1.生地:性寒,味甘,苦。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2.玄参:性寒,味苦、甘、咸。凉血滋阴,泻火解毒。临床上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干烦渴,温病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痈肿疮毒。

3.赤芍:性微寒,味酸、苦。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肝明目之功。因本品善入血分而清热凉血、故凡火热炽盛,迫血妄行所导致的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发斑发疹以及热伤血络所致的尿痛尿血,皆为常用要药。

4.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之功。因本品为苦寒之性,善清血热。其气清芬,又善清透阴分伏火。故常用于热入血分之吐血放血、发斑发疹或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夜热早凉以及阴虚发热、无汗骨蒸等病证。

四、清热解毒药

1.金银花:性寒,味甘、苦。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因本品甘寒清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而不遏邪,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故凡温热病邪在肺卫所导致的发热恶寒或邪在气分之发热心烦以及邪入心营之发斑发疹诸症,皆为常用要药。

2.连翘:性微寒,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因本品味苦性寒,轻清而浮,功能透达表里,长于清心泻火。解散上焦邪热,故常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疡初起所致的发热微恶寒及发斑发疹等症。

3.穿心莲:性寒,味苦。清热解毒,燥湿消肿。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初起或风热表证见发热头痛,咽喉疼痛,肺热咳喘,热淋涩痛,湿疹,湿疮,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等。

4.蒲公英:性寒,味苦、甘。清热解毒,利湿,养肝明目之功。因本品苦甘而寒,性较平和,有苦泄而不伤正,清热而不伤胃的持点。为治乳痈的常用要药。

5.大青叶:大寒,味苦。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疮痈丹毒,口疮,咽痛和风热外感,温病初起以及热入营血,高热斑疹。

6.板蓝根:性寒,味苦。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因本品苦寒清降,又入血分,善解毒利咽,故常用于瘟疫热病高热头痛,或大头疽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以及痄腮、黄疸、丹毒等病证。

7.鱼腥草:性微寒,味辛。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功。因本品味辛性寒,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故常用于热毒壅肺所导致的肺痈胸痛、咳吐脓痰,以及湿热蕴结所导致的疮痈肿痛、痔疮肿痛等病证。为治疗肺痈的常用要药。

8.马齿苋:性寒,味酸。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因本品酸寒滑利,既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又能滑利大肠,凉血止痢。故常用于湿热痢疾,下痢脓血以及热毒郁结所致的痈肿疗疮、湿疹、丹毒等症。

9.红藤:性平,味苦。清热解毒,祛风活血之功。因本品长于消痈毒、泄湿热,祛瘀血,故常用于湿热肠痈所导致腹痛及湿热乳痈所致的乳房红肿疼痛等症。

10.败酱草:性平,味苦。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之功。治疗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

11.秦皮: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止喘止咳,明目。主治:细菌性痢疾、肠炎、白带、慢性性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

五、清虚热药

1.地骨皮:性寒,味苦。清退虚热,清热解暑,凉血止血之功。本品苦寒芳香,苦寒清热,芳香发散,能使阴分伏热外透而出。故不论温病后期热伏阴分之发热不退、夜热早凉,或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皆为常用药。

2.青蒿:性寒,味苦、辛。清虚热,凉血,截疟。苦寒泄热,辛寒入血透热,且气芳行散,既善清解外伤暑热而截疟退热。又长于透发阴分之伏热之血除蒸,所以具有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的功效。复习思考题

1.简述清热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分类及其使用注意。

凡药性寒凉,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能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根据作用不同,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虚热药。清热泻火药主要适用于急性热病或心热、肺热、胃热、暑热引起的实热证,可见高热,烦躁,谵语,发狂,口渴,尿黄便干,苔黄燥,脉洪实等。清热解毒药主要适用于各种热毒证,可见咽喉肿痛,疮痈肿毒,斑疹,丹毒,痄腮,痢疾,毒蛇咬伤及肿瘤等。清热凉血药主要适用于血分实热证,可见斑疹隐隐,或各种出血(咳血、吐血、呕血、便血、衄血等),神昏谵语,烦躁,舌绛等。清热燥湿药主要适用于各种湿热证,可见泻泄,痢疾,黄疸,带下,淋证,湿疹,痈肿等。清虚热药主要适用于阴虚内热证,可见发热,骨蒸潮热,心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清热药多为苦寒之品,过用易伤脾胃,脾胃虚弱、食少泄泻的患者慎用。热病津液亏伤患者更应慎用。

2.试比较石膏与知母的性味、功效及主治的异同。

3.试比较芦根与天花粉的性味、功效及主治的异同。

4.试比较黄芩、黄连和黄柏的性味、功效及主治的异同。

5.试述生地的性能、主治、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1)性味:性寒,味甘,苦。(2)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3)临床应用:[1]用于热入营血证。因苦泄清热凉血,甘寒养阴生津,治热病入营血,身热口渴;[2]用于吐血衄血,热毒斑疹等。取其凉血止血之功;[3]用于热病口渴,肠燥便秘。治热病伤津,多与沙参、麦冬、天花粉等同用;[4]用于治疗肾阴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等症;需配伍熟地黄;[5]亦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地30~60g水煎服。(4)用药注意:本品性寒而滞,易助湿,凡脾虚有湿,热病夹湿者忌用。

6.试比较赤芍与丹皮的性味、功效及主治的异同。

7.简述金银花的性能、主治、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1)性味:性寒,味甘、苦。(2)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因本品甘寒清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而不遏邪,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故凡温热病邪在肺卫所致的发热恶寒或邪在气分之发热心烦以及邪入心营之发斑发疹诸症,皆为常用要药。对热毒所致的疮痈疗毒红肿疼痛以及疥疮风癣等症,亦为常用之品取其凉血止痢之功,常用于治疗热毒泻痢便脓血者。(3)临床应用:[1]用于疮疡疔肿。取其清热解毒、散结消痈之功;[2]用于热毒血痢;[3]用于热入血分所致的身热夜甚,吐血衄血或发斑发疹等症有较好疗效;[4]据报道亦可水煎湿敷患处,治疗急、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脚癣等取得良效。或用于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4)用药注意: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止痢宜炒炭用。

8.试比较蒲公英与白头翁的性味、功效及主治的异同。

9.试比较大青叶与板蓝根的性味、功效及主治的异同。

10.简述青蒿的性能、主治、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1)性味:性寒,味苦、辛。(2)功效:清虚热,凉血,截疟。苦寒泄热,辛寒入血透热,且气芳行散,既善清解外伤暑热而截疟退热。又长于透发阴分之伏热之血除蒸,所以具有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的功效。凡虑热、暑热丛疟疾寒热等均可应用。(3)临床应用:[1]用于夜热早凉,热病伤阴。对杂病阴虚发热、骨蒸盗汗亦为常用要药;[2]用于阴虚发热;[3]用于疟疾,可大量鲜品捣汁服用,或与草果等截疟药同用;[4]本品还可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皮肤真菌病、盘形红斑狼疮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4)用要注意:脾胃虚弱、肠滑者忌服。第三章 泻下药

凡是能够滑利大肠促使排便或引起腹泻的药物,即称为泻下药。

泻下药的主要作用是通利大便,以清除肠道积滞及其他有害物质,或清热泻火,使热毒火毒之邪通过泻下而解,或消除胸腹积水使水湿痰饮从小便排出。根据泻下药的性味特点及适用证的不同,可以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攻下药性味多属苦寒,既可通便,又能泻火,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适用于肠道积滞,大便不通,尤其适用于实热积滞者。本品多攻下力猛,应用时要中病即止,不可过量。

润下药多为植物种子或果仁,含有丰富的油脂,具有润燥滑肠的功效,能缓下通便。适用于老年津亏,产后血虚,病邪伤阴,津液未复及亡血患者的肠燥津枯便秘。

峻下逐水药大多味苦性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用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出,部分药物还兼有利尿作用。适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此类药物非但药性峻烈,且多具毒性,易于损伤正气,临床应用当中病则止,不可久服。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

泻下药详见图3-1所示。图3-1 泻下药第一节 攻下药

大黄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吉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为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药材称为南大黄,主产于四川。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须根,刮去外皮切块干燥,生用,或酒炒,酒蒸,炒炭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

2.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3.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用于大便秘结、血热妄行之出血证、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黄疸,淋证及瘀血诸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急性热性患者。如五六天或七八天不大便,证见高热不退,下午热重,阵阵汗出,晚间神昏谵语,循衣摸床,腹部胀满且痞硬拒按,舌苔黄厚或黄褐焦黑,脉象重按有力,此为化热之邪积结于肠胃之证。这时可急用生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攻下泻火。患者泻下一二次稀便,常可热退症除。热病初起,由于肠胃湿热积滞而里急后重、大便不爽,可用生大黄配黄连、木香、槟榔等,泻除肠胃积滞,其病可止。此即“通因通用”之法。

2.用于治疗胃火炽盛的人。口舌生疮,口渴咽燥,齿龈肿痛,大便秘结,或衄血、吐血者,可取生大黄3~6g,用开水浸泡20~30分钟,取汁饮服,每日1次,连用二三日,可通便泻火而使病愈。凡大便干秘,数日不行的实证,需用通便者,都可用此法。

3.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出血证。本品能泻血分实热,有凉血止血之功。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常与黄连、黄芩等清热药同用,如泻心汤。现代用大黄粉内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良效。

4.用于治疗痈肿热痛。大黄还有散肿消痈的作用。凡痈肿热痛不消,可用大黄内泻毒热、推荡壅滞而使痈消肿散。这时常与赤芍、当归尾、金银花、连翘、牡丹皮等配合应用。例如:大黄配白芷为丸内服,可治头背部的痛毒;配牡丹皮、桃仁、芒硝、冬瓜子、赤芍等,可治肠痈(阑尾炎)。近些年来,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已收到良好效果。

5.用于治疗黄疸。大黄还可用以清热除湿。例如治疗黄疸(阳黄)时,除用茵陈、栀子、车前子、黄柏等药外,再适当配入大黄,则可加速清热除湿和退黄疸的效果;再如用大黄粉外散,可治疗黄水疮、湿疹等。

6.用于治疗瘀血诸证。本品有活血祛瘀作用。治蓄血证,瘀热结聚下焦,少腹急结或硬满者,常配桃仁、芒硝等同用,以增强活血散结之效;治妇女闭经,月经不调及产后瘀滞腹痛,常与当归、芍药、益母草等活血调经药同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与桃红、红花、穿山甲等活血药同用。

7.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大黄30~60g,煎剂,1~2小时口服1次。直到腹痛减轻,尿淀粉酶、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后减量。呕吐或腹痛严重者用大黄水煎剂灌肠。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5~10g,水煎服,外用适量。

2.用药注意: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泻下通便宜生用,且宜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强,用于瘀血证及不宜峻下者;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妇女月经期、怀孕,以及体弱者慎用或忌用。妇女哺乳期服大黄,婴儿食母乳后会引起腹泻,也应予注意。

四、毒副作用

大黄生药一般毒性较低,但服用过量也可中毒,尤其是鲜大黄毒性较大。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腹痛、腹泻、黄疸。有报道支气管哮喘患者服用大黄后,出现皮疹、水疱、哮喘加重等过敏反应。另也有长期服用大黄会造成肝损害的报道。临床上尽可能避免久服大黄,特别是肝病患者。

五、相似中药比较

芒硝

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要含水硫酸钠(NaSO·10H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的碱242土地区。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析出结晶,通称为“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与皮硝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称为玄明粉(元明粉)。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咸、苦。

2.归经:归胃、大肠经。

3.功效:泻下,软坚,清热。用于大便燥结及疮痈肿痛。功能润燥通便而泻实热,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功能润燥通便而泻实热,故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常配合大黄相须为用,泻热导滞的作用较为显著。芒硝与莱菔子同煎,过滤,冷却后析出结晶,经过风干而成为白色粉末。其泻下作用比芒硝缓和,治疗作用大致相同。多用于热较轻体较弱者。

2.用于治疗疮痈肿痛。芒硝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可用本品溶于冷开水中涂抹。可治疗乳腺炎,取急性子25g,朴硝50g,鲜蟾皮1张共捣成泥,加适显炒面及白酒1盅,调糊敷患处。

3.用于治疗口疮、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处,有清凉、消肿、止痛的功效。

4.用于治疗肠腔闭塞性肠梗阻。以枳实9g,厚朴6~9g,生大黄(后下)12g,水煎去渣,冲服玄明粉18g;或根据病情需要酌加甘草、茯苓、元胡、槟榔等药,1日1剂,分2次服。

5.用于治疗霉菌感染,用芒硝500g,白矾100g,加水适量煮沸,洗浴患处,每次30分钟,1日2~3次。治疗霉菌感染,—般10日左右即可痊愈,经临床验证,对重症感染效果亦好。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5~10g,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服。外用适量。

2.用药注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服。

四、毒副作用

芒硝一般使用安全,如口服剂量过大,会引起剧烈腹泻、腹痛,并出现恶心、呕吐,重者会导致虚脱。芒硝致泻量有个体差异,首次入药时不宜量大,应酌情加量。另有肾功能不全者由于服用芒硝引起严重中毒反应的报道,临床应加注意。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大黄比较,见大黄篇。

番泻叶

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和尖叶番泻的叶。前者主产于印度、埃及和苏丹,后者主产于埃及,我国广东、广西及云南亦有栽培。通常于9月份采收。晒干。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甘、苦。

2.归经:归大肠经。

3.功效:泻下导滞。用于便秘及腹水肿胀之证。本品性寒味苦,质黏而润滑,能进入大肠经泻积热而润肠燥,故可用于热结便秘。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热结便秘。但服量不宜过大,过量则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一般配木香、藿香等行气和中药品同用,可减少此弊。借其泻下导滞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X线腹部摄片及腹部、肛门疾病手术前,以清洁肠道。

2.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番泻叶茶,每日30~60g。煎至200~300mL代茶饮,1日内饮完,连服3~5日,服药后以排出稀便为度。

3.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番泻叶9~15g(儿童酌减),加水200~300mL,用文火煮沸(煮沸时间宜短,久煮失效),或用开水浸泡,服2次。1~3剂可愈。

4.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番泻叶粉胶囊,每次2粒(每粒含生药0.5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待大便隐血试验转阴后再服1日停药,然后服中药汤剂调理。

此外,对腹水肿胀之证,用本品泡服,或与牵牛子、大腹皮等同用,可泻下行水消胀。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5~3g,开水泡服;5~9g,水煎服,后下。

2.用药注意: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

四、毒副作用

番泻叶导致泻作用因人而异,常规用量应先以小剂量试用,逐渐加量。用量过大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可见头晕、行走不稳、面部麻木等。一般用于缓泻勿大于2g,峻泻勿大于6g。剂量过大,偶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五、相似中药比较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

为桑科1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用时打碎。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平,味甘。

2.归经:归脾、大肠经。

3.功效: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肠燥便秘、老人及产后便秘。火麻仁体润多汁,为甘性平,功能润燥滑肠,兼有滋养补虚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体质较为虚弱、津血枯少的肠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蒌仁、郁李仁等同用。

2.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火麻仁200g煅炭,兑黄酒服。治一切跌打损伤,均有良效。

3.用于治疗烫火伤。火麻仁、黄柏、黄栀子,共研末,调猪脂涂。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0~15g,煎服打碎入煎。

2.用药注意:脾肾不足之阳痿,便溏,遗精,带下慎用。

四、毒副作用

火麻仁使用较安全,但误服过量的火麻仁或火麻油,可导致中毒。有毒成分主要为毒蕈碱及胆碱。过量服用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木、头晕、烦躁不安。较重者可见精神错乱、狂躁、幻觉、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在该药种植区及加工过程中出现中毒者较多。火麻仁属润肠缓下药,欲峻下而加大剂量的治法是有害的。临床上应正确掌握用量。

五、相似中药比较

郁李仁

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欧李、郁李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去壳取仁,晒干。生用,去皮捣碎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平,味辛、苦、甘。

2.归经:归大肠、小肠经。

3.功效:润肠通便,是利水消肿。用于肠燥便秘及水肿腹满证,具缓泻之功,善导大肠燥秘。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肠燥便秘。郁李仁体润滑降,具缓泻之功,善导大肠燥秘,常配合火麻仁、瓜蒌仁同用。若血虚肠燥便秘,可与当归、何首乌等养血润肠之品同用。

2.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症。郁李仁又能利小便而退水肿,对水肿腹满、二便不利者,常用以配生薏苡仁、冬瓜皮等同用。

另外,因受惊而失眠,经服一般安眠剂无效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酒煮郁李仁(把郁李仁用黄酒煮10分钟,去酒)10~15g,往往有效。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6~12g,水煎服,打碎入煎。

2.用药注意:孕妇及阴虚津亏者慎用。

四、毒副作用

郁李仁含苦杏仁甙遇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是剧毒物质,过量服用后可在短时日内致死。过量服用可导致中毒。出现口苦、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呼吸困难,重者意识不清、牙关紧闭、惊厥、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痉挛、呼吸麻痹而死亡。郁李仁生用毒性大,服用至少煎煮30分钟,以减轻毒性。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火麻仁比较,见火麻仁篇。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甘遂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块根。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秋末或春初采挖。撞去外皮,晒干。醋制过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2.归经:归肺、肾、大肠经。

3.功效:泻下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鼓胀,胸胁停饮及风痰癫等证。可用于重症腹水、胸水、水肿的实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水肿,鼓胀,胸胁停饮等证。例如配黄芩、木香、砂仁等,用于水臌(肝硬化腹水、血吸虫病腹水等);配芫花、葶苈子、杏仁等,用于水饮停聚胸胁(胸水);配大黄、芒硝,用于外感邪热与内蓄水饮结聚于胸胁脘腹之间(结胸);配牵牛子,用于水肿腹满(肾性水肿)等。若配伍商陆,商陆偏走前阴而利小便,长于逐水消肿,兼能降气泄热。两药相配,相须为用,泻水逐饮之力倍增,决壅导塞,开通水道,可驱上、中、下三焦之水饮从二便而泄。两药均为有毒之品,攻逐之力猛烈,非气壮邪实者,不可轻率用之。

2.用于治疗风痰癫。由于本品功能能逐饮祛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可配朱砂应用。

3.用于治疗湿热肿毒之症。甘遂研末水调外敷,能消肿破结,故可用于因湿热壅滞而结成的肿毒,但主要宜用于初起之时,并须配合清热解毒药内服。

4.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用消喘膏(白芥子、元胡各21g,细辛、甘遂各12g,共研细末。分3次使用,用姜汁调成膏状,干摊在6块方圆3cm的油纸上)贴肺俞、心俞、膈俞的方法治疗哮喘。

5.用于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用甘遂3g,大黄、芒硝各9g,水煎服。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6.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基本方为甘遂2g(研末,清晨空腹米汤送服),制川乌、制草乌、麻黄各10g,独活、秦艽、汉防己各15g,伸筋草、乌梢蛇各20g,黄芪、白芍各30g,鸡血藤25g,大枣5枚,日1剂,水煎服。1~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关节肿大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每次0.5~1g,入丸散服;外用适量,生用。内服宜醋制以减低毒性。

2.用药注意:体虚及孕妇忌服。反甘草,两药不宜同时用。

四、毒副作用

甘遂中毒量为9~15g。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水样大便、呕吐、血压下降、脱水、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五、相似中药比较

大戟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的根。主产于江苏、四川、江西、广西等地。秋末或春初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晒干。生用或醋制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辛,有毒。

2.归经:归肺、肾、大肠经。

3.功效:泻下逐饮,消肿散结。大戟有大戟科京大戟和茜草科红牙大戟两种,两者均有逐水作用,但以京大戟为强,而消肿散结作用以红芽大戟为好。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及痈疮肿毒,瘰疬痰核等。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水肿,臌胀,胸胁停饮。可应用于重症的水肿胀满、胸腹积水,肝硬化腹水等。据近代报道也可用于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可单用,也可以与他药配伍应用。例如配芫花、甘遂、大枣,用于胸胁积水(胸腔积液);配甘遂、白芥子,用于因痰浊水饮积蓄所导致的胸脘痞闷,恶水不欲饮、心悸、气短等症;配甘遂、葶苈子,用于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等。

2.用于治疗疮痈肿痛及痧胀等症。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内服能攻泻而通结滞。如常用成方玉枢丹,即是红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姑、五倍子、雄黄、麝香等品而制成,外涂用于消疮肿,内服治痧胀、腹痛、胸脘烦闷、呕吐泄泻等症。本品还有消肿散结作用。治热毒痈肿疮毒,可用鲜品捣烂外敷;治痰火凝聚的瘰疬痰核,可用本品与鸡蛋同煮,食鸡蛋。

3.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常与陈甘遂、浙贝母、白芥子、三七、紫丹参、白桔梗等伍用。

4.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红芽大戟、青黛、冰片等量、蟾蜍少量,研末与去皮、去毛仙人掌搅匀外敷。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1.5~3g,水煎服;每次1g,入丸散剂服;外用适量,生用。内服宜醋制,以减低毒性。

2.用药注意:体虚及孕妇忌服。反甘草,两药不宜同用。

四、毒副作用

常规量(粉末0.6g)服用后有部分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一般尚能耐受。剂量过大则反应加重,有恶寒、震颤、头昏、烦躁、口干,甚者可见剧烈吐泻,脱水、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五、相似中药比较

与甘遂比较,见甘遂。

牵牛子

为旋花科1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的种子。主产于辽宁。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是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2.归经:归肺、肾、大肠经。

3.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用于水肿,臌胀。既善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又善消积,主治水肿腹水、二便不利,胃肠积热及痰饮咳喘等证。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水肿腹水、二便不利、脚气等症。牵牛子泻下之力颇强,又能通利小便,可使水湿从二便排出而消水肿。如治水肿喘满、二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桑白皮、木通、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腹水肿胀,可配合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

2.用于治疗痰壅气滞、咳逆喘满。牵牛子苦泄泻下而能祛痰逐饮,痰饮去则气机得畅,喘满得平,常与葶苈子、杏仁等配合应用。

3.用于治疗热结便秘。本品有泻下通便作用。治热结便秘,大便不通,可单用碾粉,白开水送服;肠胃湿热积滞所导致便秘、腹胀,或痢疾里急后重者,伍木香、槟榔、枳实用;大便秘结,伍桃仁,炼蜜为丸服。

4.用于治疗虫积腹痛。牵牛子既能驱杀肠寄生虫,并有泻下作用,使虫体得以排除,常配伍槟榔、大黄等同用,对蛔虫、绦虫都有驱杀作用。

5.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常与大黄、元胡粉和枳实配伍。

6.用于治疗癫。与石菖蒲、枯矾、龙骨、地龙共研末装胶囊口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3~9g,水煎服。入丸散,1.5~3g。炒用药性减缓。

2.用药注意:脾虚水肿及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同用。

四、毒副作用

牵牛子服用剂量过大,对人体有毒性,表现为头晕、头痛、剧烈呕吐、腹泻、腹痛、黏液样血便,并可出现心率快、血尿、高热昏迷、呼吸浅短、发绀,重者可致死。

五、相似中药比较

巴豆

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秋季果实成熟,果实尚未开裂时采,晒干,破开果壳,取出种子。用仁或制霜。巴豆仁,是将巴豆用米汤浸拌,置日光下暴晒或烘裂,去皮,取净仁,炒焦黑用;巴豆霜,是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后,碾细,过筛。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热,味辛,有大毒。

2.归经:归胃、大肠、肺经。

3.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主要用于寒邪食积阻滞肠胃及腹水臌胀等证。有豁痰开咽的功效,祛痰作用甚强。外用可以治疗疮毒,蚀腐肉,用于痈肿脓成未溃者。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寒积便秘,水肿腹水。巴豆药性猛烈,为温通峻下药,能祛寒积而通便秘,泻积水而消水肿,适用于身体实壮的水肿、腹水,以及寒积便秘等症。治寒积便秘,常配干姜、大黄等同用;治腹水水肿,可与杏仁等同用。

2.用于治疗小儿痰壅咽喉、气急喘促等症。巴豆对痰壅咽喉、气急喘醋、胸膈胀满、窒息欲死,内服配胆南星等,有豁痰开咽的功效;如症情危急,也可用巴豆霜少量灌服,促使吐出痰涎而通闭塞。

3.用于治疗肺痈、咳嗽胸痛、痰多腥臭等症。巴豆祛痰作用甚强,用治肺痈,常配合桔梗、贝母等同用。

4.用于治疗痰迷心窍、癫等症。巴豆攻泻劫痰,治癫痴狂,常与朱砂、牛黄等药同用,以祛痰而治窍闭。

5.用于治疗疮疡化脓而未溃破者。巴豆外用有腐蚀作用,故可暂用于疮疡脓热而未溃破者,如验方咬头膏以巴豆配伍乳香、没药、蓖麻子等药,外贴患处,能腐蚀皮肤,促使溃破。

6.用于治疗牙痛。与大蒜共捣为膏,取膏少许用棉花包裹塞于痛牙同侧耳中。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每次0.1~0.3g,入丸散。内服宜用巴豆霜,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

2.用药注意:孕妇及体弱者忌服。畏牵牛。传统认为巴豆得热则助泻,得冷则泻止,故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水等热物。

四、毒副作用

服用巴豆油1/4滴即可见剧烈腹泻,服0.5~1滴即有严重症状,内服20滴即可致死。内服巴豆应正确炮制,压油、加热成霜方可应用。巴豆用量过大,会发生严重的口腔炎、咽喉炎、剧烈腹泻、肠壁腐蚀糜烂、便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紫绀、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如在加工中接触已去壳巴豆、巴豆霜、巴豆油,甚至蒸煮巴豆的蒸汽,都可产生急性损害,出现皮肤水肿、水疱,眼鼻灼热感、流泪、发炎。巴豆霜入丸、散剂,不可细嚼,应吞服。巴豆有剧毒,临床使用宜慎重,一般可先用其他药物。如非用巴豆,应辨明确属寒实便结方可投用。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临床上将巴豆当做一般泻药,泛用于大便秘结者,都可能造成损害。

五、相似中药比较本章小结

凡是能够滑利大肠促使排便或引起腹泻的药物,即称为泻下药。根据泻下药的性味特点及适用证的不同,可以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一、攻下药

1.大黄:性味:性寒,味苦。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用于大便秘结、血热妄行之出血证、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黄疸,淋证及瘀血诸证。

2.芒硝:性味:性寒,味咸、苦。泻下,软坚,清热。用于大便燥结及疮痈肿痛。功能润燥通便而泻实热,对实热积滞、大便秘结之症。外用能清热消肿,如皮肤疮肿,或疮疹赤热、痒痛。

3.番泻叶:性寒,味甘、苦。泻下导滞。用于便秘及腹水肿胀之证。本品性寒味苦,质黏而润滑,能进入大肠经泻积热而润肠燥,故可用于热结便秘。

二、润下药

1.火麻仁:性平,味甘。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2.郁李仁:性平,味辛、苦、甘。润肠通便,是利水消肿。用于肠燥便秘及水肿腹满证,具缓泻之功,善导大肠燥秘。

三、峻下逐水药

1.甘遂:性寒,味苦,有毒。泻下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鼓胀,胸胁停饮及风痰癫等证。可用于重症腹水、胸水、水肿的实证。

2.大戟:性寒,味苦、辛,有毒。泻下逐饮,消肿散结。大戟有大戟科京大戟和茜草科红牙大戟两种,两者均有逐水作用,但以京大戟为强,而消肿散结作用以红芽大戟为好。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及痈疮肿毒,瘰疬痰核等。

3.牵牛子:性寒,味苦,有毒。泻下;逐水;祛积;杀虫。用于水肿,臌胀。既善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又善消积,主治水肿腹水、二便不利,胃肠积热及痰饮咳喘等证。

4.巴豆:性热,味辛,有大毒。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主要用于寒邪食积阻滞肠胃及腹水臌胀等证。有豁痰开咽的功效,祛痰作用甚强。外用可以治疗疮毒,蚀腐肉,用于痈肿脓成未溃者。复习思考题

1.简述泻下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分类及其使用注意。

凡是能够滑利大肠促使排便或引起腹泻的药物,即称为泻下药。泻下药的主要作用是通利大便,以清除肠道积滞及其他有害物质,或清热泻火,使热毒火毒之邪通过泻下而解,或消除胸腹积水使水湿痰饮从小便排出。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1)攻下药性味多属苦寒,既可通便,又能泻火,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适用于肠道积滞,大便不通,尤其适用于实热积滞者。本品多攻下力猛,应用时要中病即止,不可过量。(2)润下药多为植物种子或果仁,含有丰富的油脂,具有润燥滑肠的功效,能缓下通便。适用于老年津亏,产后血虚,病邪伤阴,津液未复及亡血患者的肠燥津枯便秘。(3)峻下逐水药大多味苦性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用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出,部分药物还兼有利尿作用。适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此类药物非但药性峻烈,且多具毒性,易于损伤正气,临床应用当中病则止,不可久服。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

2.简述大黄的性能、主治、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1)性味:性寒,味苦。(2)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用于大便秘结、血热妄行之出血证、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黄疸,淋证及瘀血诸证。(3)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急性热性患者。热病初起,由于肠胃湿热积滞而里急后重、大便不爽,可用生大黄配黄连、木香、槟榔等,泻除肠胃积滞,其病可止。此即“通因通用”之法;[2]用于治疗胃火炽盛的人;[3]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出血证。本品能泻血分实热,有凉血止血之功。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现代用大黄粉内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良效;[4]用于治疗痈肿热痛。大黄还有散肿消痈的作用。凡痈肿热痛不消,可用大黄内泻毒热、推荡壅滞而使痈消肿散;[5]用于治疗黄疸。大黄还可用以清热除湿;[6]用于治疗瘀血诸证。本品有活血祛瘀作用。治蓄血证,瘀热结聚下焦,少腹急结或硬满者。(4)用药注意: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泻下通便宜生用,且宜后下,或用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强,用于瘀血证及不宜峻下者;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妇女月经期、怀孕、以及体弱者慎用或忌用。妇女哺乳期服大黄,婴儿食母乳后会引起腹泻,也应予注意。

3.试比较火麻仁与郁李仁的性味、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异同。

4.试比较甘遂与大戟的性味、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异同。

5.简述巴豆的性能、主治、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1)性味:性热,味辛,有大毒。(2)功效: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主要用于寒邪食积阻滞肠胃及腹水臌胀等证。有豁痰开咽的功效,祛痰作用甚强。外用可以治疗疮毒,蚀腐肉,用于痈肿脓成未溃者。(3)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寒积便秘,水肿腹水。巴豆药性猛烈,为温通峻下药,能祛寒积而通便秘,泻积水而消水肿,适用于身体实壮的水肿、腹水,以及寒积便秘等症;[2]用于治疗小儿痰壅咽喉、气急喘促等症;[3]用于治疗肺痈、咳嗽胸痛、痰多腥臭等症;[4]用于治疗痰迷心窍、癫等症。巴豆攻泻劫痰;[5]用于治疗疮疡化脓而未溃破者。巴豆外用有腐蚀作用,故可暂用于疮疡脓热而未溃破者;[6]用于治疗牙痛。与大蒜共捣为膏,取膏少许用棉花包裹塞于痛牙同侧耳中。(4)用药注意:孕妇及体弱者忌服。传统认为巴豆得热则助泻,得冷则泻止,故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开水等热物。用法:每次0.1~0.3g,入丸散。内服宜用巴豆霜,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第四章 祛风湿药

祛风胜湿药能祛除肌表经络的风湿,部分还具有舒筋、通络、止痛、强筋骨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筋脉拘急、肢体麻木、腰膝酸痛、下肢痿弱、半身不遂等。使用本类药物时,应根据痹证的性质、部位及病程的长短的不同,作出适当的选择和相应的配伍。如风邪偏盛的行痹,适宜选散风邪力强的祛风湿药;湿邪偏盛的,应选用除湿力强的,并配伍燥湿、利湿之品;寒邪偏盛的,应配伍温通止痛力强的,并辅以温阳通络的药物;关节红肿热痛的热痹,宜选用清除热邪的祛风湿药,并配伍清热凉血的药物;若有肝肾阴虚的,当选用兼能强筋骨的祛风湿药,久病气血不足的,当配益气补血药。

常用的祛风胜湿药有独活、防己、木瓜、桑寄生、秦艽、威灵仙等。本类部分药物辛香苦燥,易耗伤气血,故阴虚血枯者慎用。独活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秋末或春初采挖。晒干。切片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温,味辛、苦。

2.归经:归肾、膀胱经。

3.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主要用于风寒湿痹痛、风寒表证及表证夹湿。又能发散风寒并且善搜肾经伏风,风寒表证及表证夹湿。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痛。风寒湿三邪侵入致气血流行不畅而产生腰、膝、足、胫筋骨疼痛,可用本品搜风、祛湿、散寒、常配合桑寄生、杜仲、细辛、牛膝、当归、威灵仙、续断、制附片、地龙等同用;治肾气虚弱,当受风冷所致的偏枯冷痹,腰膝冷痛,酸软麻木或屈伸不利;常与桑寄生、杜仲、防风等补肝肾、祛风湿药配用。

2.用于治疗伤风头痛。本品能发散风寒并且善搜肾经伏风。因伤风寒而导致头痛连及齿、颊皆痛者,是风邪波及肾经所致,常配合细辛、防风、白附子、荆芥、川芎等同用;治风寒表证或风寒表证夹湿,多与羌活、防风、荆芥等解表散寒胜湿药同用。

3.用于治疗失眠。本品与朱砂、琥珀共研末装胶囊,睡前2小时口服。

三、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5~15g,水煎服。

2.用药注意:气血亏虚者慎用。

四、毒副作用

独活常规用量使用安全,未见中毒报道。大剂量使用可引起中毒、出现呼吸加快、呕吐、焦躁不安、心律不齐、幻觉、谵妄、瞳孔散大、全身强直性痉挛,直至全身麻痹死亡。动物实验中用独活所含成分大剂量给药,可造成动物肝损害、肾损害以及致死。有报道儿童服用鲜独活根2根中毒死亡。另一儿童服用1根亦出现中毒,经抢救而愈。

五、相似中药比较防己

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槐物粉防己(汉防己)或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广陀己(木防己)的根。汉防己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木防己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秋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

一、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寒,味苦、辛。

2.归经:归膀胱、肾、脾经。

3.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防己分为防己科粉/汉防己和马兜铃科广/木防己,二者均有祛风湿,利水之功效。习惯认为,木防己偏于祛风湿,汉防己偏于利水。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等症。

二、临床应用与组方

1.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本品辛能祛风,苦寒能除湿清热。可治疗风湿热壅滞于经络引起的发热、关节红肿热痛,多与滑石、栀子、赤小豆同用,如宣痹场,治疗风寒湿引起的痹证,应配温中散寒除湿的药。

2.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防己苦寒泄降,又能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与椒目、葶苈子、大枣等配伍同用,若属虚证,常与黄芪、茯苓、白术等配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