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与文化创新(国家发展与战略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2:59:42

点击下载

作者:林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化治理与文化创新(国家发展与战略丛书)

文化治理与文化创新(国家发展与战略丛书)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文化治理与文化创新(国家发展与战略丛书)

作者:林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5-01

ISBN:9787300265025

价格:48.00元第一章 文化的定位:自觉与自信“文化”概念极为复杂,人们的理解存在诸多差异。要对文化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确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一、对文化的认知

对于文化的研究源远流长。文化与社会、人密不可分。

关于“文化”,有几百种定义,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各有不同。(一)文化的词源考察

英语中的“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而“cultura”源于“cultus”,“cultus”又是“colere”的过去分词形式。“colere(colo)”的基本含义是“耕种、培育;修饰、打扮;景仰、崇拜、祭祀”。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被用来隐喻人类的某种才干和能力,主要是指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这个词的含义转变为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文化一词引申为“耕耘智慧”(cultura mentis)。自15世纪以后,文化逐渐被引申使用,意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并进一步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人们进而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为文化。文化开始有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但是为神学所遮蔽。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把文化看作与教养相联系的人的理性。沃费纳格、伏尔泰把文化称为训练和修养心智的结果。德国古典哲学用文化来说明其深奥的哲学、道德、生活、宗教、艺术等精神生活的内涵。1852年,纽曼把文化理解为“精神耕耘”(mental culture)、“智力耕耘”(intelle culture),这和教养、培养(cultivation)的意思相近。有关文化的专门研究,源于19世纪西方一些学者对原始社会的探索,他们是从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来理解文化的。

现代人认识到,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的解释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借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心理与精神的)修养;人类社会智力发展(指人文、科学等)的证据;文明;文化;一个民族的智力发展状况;某一特定形式的文化;某一会社、种族特有的文艺、信仰风俗,[1]等等。

在我国,文化一词的出现很早。《易经》卦辞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文,错画也,修饰也;化,教行也,变也。”这个文化的含义是顺应天象变化而形成的人的规范性的社会行为。在古代文字中,“文”与“纹”相通,其含义为条纹,条纹是宇宙世界变化过程中事物留下的形状印记,它暗含着上天变化积淀形成的或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在这个意义上,“纹”又通“理”,只不过“纹”侧重于天体变化,而“理”侧重于地上事物的变化。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器物上的装饰图案、符号就是“文”(“纹”),就是“色彩交错”、好看的“纹理”、文字符号等,推广开来就有“使……变得有条有理、合理、好看”的意思。孔子把文和质、野对立起来使用。《论语·雍也》中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还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这里说的就是“以文服人”“以文化人”。唐代李翱说:“日月星辰经乎天,天之文也。山川草木罗乎地,地之文也。志气言语发乎人,人之文也。志气不能塞天地,言语不能根教化,是人之文纰缪也。”(《李文公集·杂说》)他认为人文是最重要的。进一步而言,人文在于作为人的发展所具有的规律性。当事物的发展变化,在人的行为中透视出来,并形成一定的定式时,便有了“文化”的含义。因此,中国的古籍中就有了“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典籍、法律条文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美、善、德这类外延,而“化”则有“教化”“教行”的意思。“化”,甲骨文像两个人一正一反,表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化,本义为化易、生成、造化、变化等,引申为教化、风化、感化,就是“变、改变”,包括“使……(完全地)变成……”的意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可以解释成“用人(文)化了的东西,来造就人的世界”。汉代刘向的《说苑》第一次把“文化”连用:“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它指的是“文治和教化”。晋束皙的《补亡诗·由仪》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所谓“文化”是指文治修远和人伦教化。南朝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之说。这种意义一直延续到近代。中国古代曾经称天子管辖不到的地区为蛮夷之区,将没有接受文治教化的民众称为化外之民。天子对内施以文化,对外也以文化之。文化,其实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整个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则是反过来,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装备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

文化一词的中西来源虽然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由于文化更多的是通过形而上的无形的精神属性来刻画的,所以它总是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各种表述层出不穷。(二)文化的多种阐释

对于文化概念,中外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阐释。1.西方学者的定义

17世纪,德国法学家S.普芬多夫首次提出“文化”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即文化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与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提出,文化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统一。

德国启蒙思想家赫尔德给文化的定位是:第一,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模式;第二,文化代表一个民族的精华;第三,文化有明显的边界,一个区域的文化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

康德认为,文化是“有理性的实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力之创造”,这种“创造”,是指人类在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由受自然力统治的“原始状态”向统治自然力的状态的逐步发展;文化是一个过程,一种转变,一种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文化从一开始就不属于个人,而属于整个民族和人类。

黑格尔认为,文化是人类劳动的结果,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他把创造文化的活动归结为人的第二天性,第一天性是单纯动[2]物的存在。

据英国文化史学者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考证,从18世纪末开始,“culture”一词的意思和用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在这个时期以前,文化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根据类比——人的培养过程。但是到了19世纪,后面这种文化作为培养某种东西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变成了某种东西。它首先是用来指‘心灵的某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完善的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后又用来指‘一个社会整体中知识发展的一般状态’。再后来是表示‘各类艺术的总体’。最后,到19世纪末,文化开始意指‘一种物[3]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

19世纪中叶之后,文化人类学兴起,学者们对文化现象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主要以意识形态为内涵,把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积聚起来的关于人的东西统称为文化,认为文化是特定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为人们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泰勒说:“人类社会中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只要能够用普遍适用的原理来研究,就都可成为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活动规律的对象。一方面,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另一方面,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4]用。”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学者们主要从精神文化方面去认识文化,偏重于把文化看成人类精神现象——宗教、信仰、思维、心理、语言、艺术等的反映。

英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一个满足人的要求的过程,为应付该环境中面临的具体、特殊的课题,而把自己[5]置于一个更好的位置上的工具性装置”。这是价值认定性的定义,从文化的意义、功用方面对文化进行界定。

20世纪40年代,E.卡西尔把文化归结为符号的使用,他说:“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6]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S.南达认为:“文化作为理想规范、意义、期待等构成的完整体系,既对实际行为按既定方向加以引导,又对明显违背理想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遏制了人类行为向无政府主义倾[7]向发展。”这是行为取向性定义,强调文化的行为性和动力性,把文化视为一种具有动力特色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

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A.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在《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对文化的定义进行过统计,指出从1871年到1951年共有166种文化的定义。通过考察分析这些定义,他们把文化的定义大致划分为描述性的、历史性的、规范性的、心理性的、结构性的、遗传性的、不完整性的七大类,然后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的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他们认为文化是一个成套的系统,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文化系统既是限制人类活动方式的原因,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和成果。这个文化定义为现代许多学者所接受。

美国的怀特建立了文化学体系,1949年在《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的研究》一书中指出:“社会文化系统是一个概念、工具、习[8]俗、信仰等相互作用、彼此连接的庞大的网络。”英国的马修·阿诺尔德认为,文化是“对于完美的追求,一种对于思索与精神境界的向往……文化完全是企图接近那些完美、文雅和发展的事物”。

功能主义理论从社会结构、功能形态、社区文化等角度研究文化现象,对文化的认识从精神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包括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来认识文化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文化的研究发生了两个历史性转折:一是由注重传统的乡土社会和未来开化社会转向注重现代都市社会,二是由传统农业文化转向现代工业文化。发展到今天,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人类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各种文化现象。把政治活动、经济活动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是当代文化学新发展的一个标志。文化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形成体系。在全球化时代,人们对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

塞缪尔·亨廷顿指出:“第一,文化可以指一个社会的产物,即人们所说的社会的高雅文化、艺术、文学、音乐和大众文化或者叫民间文化。第二,人类学者在一个更宽泛的意义上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整个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以及人们所赋予它们的意义。第三,其他学者,尤其是政治学家,把文化视为某种主观的东西,意味着信仰、价值观、态度、取向、假定、哲学,即一[9]个特定群体的世界观。”他认为文化的核心要素是语言和宗教。塞缪尔·亨廷顿指出:“21世纪是作为文化的世纪开始的,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互动、冲突走上了中心舞台,这已经在各个方面变得非常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学者、政治家、经济发展官员、士兵和战略家们都转向把文化作为解释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因素。”

英国学者威廉斯在《文化分析》中列出了“文化定义的三个分类”:(1)文化的“理想”定义,即把文化看作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是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认为文化是伟大传统中的最优秀的思想和言论;(2)文化的“文献式”定义,即文化是有记录的文化作品和活动;(3)文化的“社会”定义,即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10]且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任何充分的文化理论都必须包括这些定义所指向的三个事实领域,它们应当作为文化的完整形态而呈现。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上,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应把文化视为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的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与情感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文学艺术外,还应包括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处世哲学、价值体系以及传统与信仰等。“各国应在相互信任与理解氛围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文化在各不相同的时空中会有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便是构成各人类群体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说,保护它就像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维护生物平衡一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人类发展涉及创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民众可以充分实现他们的潜力并导向同他们的需要和利益相一致的建设性的和创造性的生活。人民是各国的真正财富。发展的目的是实现民众所珍视的生活而扩大他们的选择。”

关于文化,流行的说法还有:(1)人类实践和信仰的积累;(2)一种信仰的模式,铸就了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人格;(3)一种思想和实践的系统;(4)一种无意识的结构,它产生人类的思想和行为;(5)一种在社会交往中起作用的共同的信号;(6)人类适应自然的一种体系;(7)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8)展示人之本质的符号系统。2.中国学者的论述

梁漱溟认为:“所谓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三个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艺术等是。文艺是偏重于感情的,哲学科学是偏重于理智的。(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11]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他是从民族生活的角度对文化加以阐释的。

陈序经在《文化学概观》中介绍了各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如文化是文学、文雅、道德、美术、学术、精神、进步、能力等。他认为,文化不外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现象或自然环境而努力利用这些自然现[12]象或自然环境的结果。

冯天瑜等人在《中华文化史》中提出,文化就是人类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将自然人化、人类化、对象化的过程及其产生物质精神文[13]明的总和。

李汉林提出,可以将文化理解为具有器物特征、艺术特征和认知特征的复杂集合体,它隐含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中,融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了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或特定社区的生[14]活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文化的器物特征主要是指人们因生存或求知的需要,应用或采用特定的工具或器物。一些物质文化当中,凝结着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魅力,而精神文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只有通过物质文化才能体现出存在的价值。

郭湛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征和实质,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或最具有根本性的内容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方式,概括说来就是人的活动方式,而在这种活动之中内含着人的价值追求。文化在本质上是相对稳定的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统一。文化是一种人为的程序,文化程序由取向引导,文化取向是为人的,文化以人为中心,[15]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

罗长海认为,文化是人对环境挑战所做的回应,包括应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在应战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在应战结果中充分显示出[16]来的人的本质力量。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和显现,是人性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蔡俊生等学者这样界定文化:“如果把人类社会看做一个向自然开放的系统,那么这个系统的信息控制机制就是文化。也就是说,文[17]化的本质是社会信息。”“文化是由共识符号系统载荷的社会信息[18]及其生成和发展。”

文化研究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是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文献学,甚至经济学、法学所共同关注的对象。它的出现是社会转型的产物,是文化在当代世界社会生活中地位相对经济、政治发生了重大跃升的产物,是人文社会领域的范式危机、变革,需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重新确定学科研究对象、厘定学科内涵与边界的产物。学科的划分起因于人认识把握对象的需要,它是一种主体的假设,一种筹划或投射,一种框架的设定或到达对象的途径、角度的选择。文化研究本质上的多样性,呼唤人文社会学科的“综合治理”——形成由[19]不同学科切入,遵循不同学科方法进行研究的多元话语方式。文化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长期的、人为的结果,文化的存在和流传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征。对于文化的研究,必须具备多学科视野。

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数百种,但文化的定义仍是一个悬而未决、争论不休的问题。基于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视角,对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考察所得出的观点自然就不会相同。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具体一点说,文化是特定的人群或组织于一定的环境中,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创新发展起来的一套模式,这套模式中的社会成员有着共同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式、人生态度、工作方式等,以价值观念为核心,通过学习、认知等社会行为,彼此沟通和融合。文化是指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及其所追求的价值,表现于人们实际“所思、所言、所为”之中。[1]张芳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3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288-289.[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85.[3]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4]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5]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71.[6]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3.[7]南达.文化人类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46.[8]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的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77.[9]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新华文摘,2003(5):160.[10]WILLIAMS R.The analysis of culture∥STOREY J.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2nd.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1998:48.[1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39.[12]陈序经.文化学概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8.[13]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6.[14]李汉林.科学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33.[15]郭湛.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16]罗长海.创新文化与企业创新价值观的塑造.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17]蔡俊生,陈荷清,韩林德.文化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18]同②31.[19]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http://www.culstudies.com.二、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其内容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了文化定义的多样性。实际上,每一种定义包含着对文化特性的概括。因此,选择不同的观测点,关于文化特性的见解也就不相同。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等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对文化的特性做了一些总结:(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2)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3)文化具有结构。(4)文化分隔为各个方面。(5)文化是动态的。(6)文化是可变的。(7)文化显示出规律性,它可借助科学方法加以分析。(8)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1]达其创造性的手段。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文化的本质被归为五个方面:(1)文化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3)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4)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累积过程。(5)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文化的特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认识:

第一,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这是一定社会群体与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念,它以隐性方式贮存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与组织,绝不会因为构成其中的个体分离而走样。价值观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它外化为人的行为规范,使人在采取行动时沿着一定的模式或定式进行。价值观还可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进一步与外界事物发生作用,从而物化,形成物质财富。

第二,文化的超自然性。

超自然性是指文化深深地烙上了人的智力的印记,超越了自然界本身,这种超越不仅指超越自然事物,而且包括超越人的本能。

第三,文化的根本在于人化。

凡是人化了的东西就是文化,这既包括外在自然的人化,也包括内在自然的人化。文化使人人化,使人成为人,用人文来教化人。人的实践活动,使人从纯粹的、自然意义上的生物人发展成为人类的人、社会的人。而人的进一步教化,又使人从某一种文化分化出新的文化。人化还是化人,即把非属人的东西转化为人的东西,把非人的属性转化为人的属性。文化的流传是通过人本身的再生产即人的生命的世代延续实现的。文化是一定人群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人创造了文化规范,又用文化规范来制约自己。

文化是由人的实践建构起来的,是满足需求的一种方式。文化首先是人与自然互动建构的产物,其次是人受自然引导而进一步建构发展的产物,再次是社会发展与人相互作用、建构的产物,最后是文化自身内在演化、建构的产物。这种建构体现了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因此,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过程、方式和成果的复合整体,包括人的心智的内在塑造和外在世界的构建。人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来满足群体生活的需求。

第四,文化的社会性,又称超个体性、整体性和联系性。

文化具有超个体性,意味着文化是通过社会群体来积累与传播的。

文化是社会关系,也反映在社会结构之中。社会结构积淀着文化,而文化则通过社会结构反映出来。人作为社会的要素,构成了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具体的社会组织,比如家庭、氏族、政府部门等,但文化则通过这些社会组织所映射出来的社会关系来体现,比如儒家文化所宣扬的父子关系是文化。

文化附着于社会,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社会通用的符号系统则是每个人享用人类文化的工具。

文化具有整体性,是一定的人类共同体对形形色色的文化个性进行整合的结果,也即文化同一性、统一性。

第五,文化体现在象征、符号和语言之中。

象征、符号和语言都是文化的替代物,它们当中有文化,但文化不是象征、符号和语言,而是积淀在这些替代物中。象征、符号和语言把人与人联结起来,进而使潜在其中的文化又渗透到不同的个体中。人们依靠这套替代物来表达文化的价值观念,相互沟通,延续彼此对生存与发展的态度和知识。

第六,文化的时间性、动态性。

文化的时间性,是指文化发展中的持续性、绵延性或阶段性、间断性。文化是在一定的时间中形成、存在和延续的,其纵向特性包括:(1)文化在量上的累积和延续。(2)文化在质上的变异和区分。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会增加一些新内涵,即发生变异。(3)文化特质在流变过程中的暂时性或长久性。文化在人类的世代繁衍中与时间同行。文化在时间中表现出保守与变革的统一,是在连续性中的发展。

从词性上看,甚至在定义上,人们大多把文化作为名词,或从名词上理解,其实这仅仅是文化个性,而不是文化共性。文化共性是文化的动态性,即文化还是一个动词,只有把文化看作动态的,文化的深刻含义才能被挖掘出来。因此,并不存在实证论的、实体的、一成不变的、终极实现的文化,而只有存在论的、功能的、发展变化的、日趋丰富的人的文化。人文进化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组织或群体,都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余秋雨说:“不要认为出土文物、历史文献等是文化,准确地说,这些是文物;文化是创新,是活的源泉,是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意识流。”李鹏程指出:“所谓‘传统’‘旧文化’都不是以‘过去’的方式存在着,而是以现时态的方式存在着,它们不是存在于过去,而是存在于现代之中,存在于现代人们的行为方式、[2]思维方式之中,存在于我们的实践状态和精神状态之中。”

第七,文化的空间性。

文化的空间性是指文化发展中的地区性和广延性。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中,文化的空间性包括文化与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涉及文化在空间的发源、传播,而物质文化的成果占据一定的空间,非物质文化也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还有文化与地域的关系,也需要从空间上考察。

第八,文化的环境适应性和传承性。

文化是适应环境的方式,从根本上说源于创新。人靠文化来适应环境,又用文化来改造环境。只有创新,才能创造文化,这是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新在于创造一种新的实践行为,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效率。具体来说,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一旦有高效率的创新实践活动出现,就有可能产生模仿,而模仿则使人们从这种高效率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这样自然而然就有了文化。因此,文化的起源是讲理性的,而已形成的文化却往往难以体现出这一点,更多是让其承继者接受它,以自发的方式来学习、传播、扩散等。从后来者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习得的。

文化的传承性是指其累积,或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是通过世代积累,人类文化才变得日益丰富和进步。

第九,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独立性,依赖于自身的积累,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而且,对于人来说,文化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文化的稳定性即恒久性,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延续性来体现,以传统为基础,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第十,文化具有明显的自组织性。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文化通过习惯自发地使人的各种社会行为沿着一定的规范前进,或以一定的规范自发地采取社会行动。文化正是通过它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使有共同文化基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从事某类或某种行为,从而形成相对有序的行为结构体系。文化使众多的人的相互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而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又使人与人相互作用而构建成为整体,凝聚成为功能巨大的社会力量。

第十一,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一定的民族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如生活方式、习俗、语言、思维方式、心理、性格以及宗教、礼仪、制度、艺术风格等。

文化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差别,涉及地域、历史及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人类信仰和行为的差别。

文化具有多样性,也即多元化特征,有多种多样的模式。

第十二,文化有极强的柔性和包容性。

文化有自身演变与发展的趋向和内在的结合力,这一力量使任何一种外来的力量或文化,想要取代或置换一种文化所受到的阻力,甚至比一场战争大得多。一个国家可以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却不能征服这个国家的文化,有时还会反过来,为战败国的文化所同化。文化也具有包容性,能够融汇各方的多种要素。

刘守华等人在《文化学通论》中认为,文化具有普遍性、永恒性与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所有人类活动的时空都存在文化,这是文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与此相对应,在具体的活动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同时,文化与一定的阶级与阶层相联系,具有阶级性。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还不断地改变它的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文化还具有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以及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这些都值得研究。[1]克鲁克洪,等.文化与个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5-6.[2]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3.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一)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概念最早是民国时期由晏阳初提出来的。他在《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中说:“乡村建设运动当然不是偶然产生的事,它的发生完全由民族自觉及文化自觉的心理所推迫而出。”

费孝通对文化自觉做了系统阐述,他说:“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1]位。”他强调自知之明、自主地位,即自知、自主,这是文化自觉的两个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的方面。

文化自觉是人们对文化的自我觉醒和觉悟,是在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人们对文化发展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的情况下对文化整体的一种反思。文化自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是对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方向和规律的主动把握、对文化发展责任的果敢担当。任何一个民族要自强,都必须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省,即具有高度的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的内容,就是了解自身文化的来龙去脉、真实情况、发展对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关系等。文化自觉包含理智、知性、宽容、反思等意蕴,表现为自主、自知、自觉与自信。一方面,文化自觉是尊重和理解传统文化,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发扬光大,并面向现代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另一方面,文化自觉是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态度,是对世界的历史、对不同文化通过比较综合的宏观思考而进行的自省,推动自身与其他文化展开对话和交流,互补共进;了解全球化需要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了解本民族文化可能对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什么贡献。世界是多元的,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其文化自觉的要求也不同。

文化自觉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学习、反思、传承、选择、研究、创新、推介、交流等,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也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既要反对文化“西方中心论”,也要反对文化“东方中心论”,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待自身的文化和其他文化。它还表现在增强文化转型和文化改造、文化创新的自主能力方面。“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

文化自觉包含过去、现在、未来的方向。文化自觉的目的,是实现民族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增强民族文化的适应力、生存力、发展力、创新力,提升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费孝通还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意就是“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

各美其美,就是知道自己的文化长处、精华。文化美离不开历史的积淀。这是讲文化反思和自持。

美人之美,就是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看到其他文化的优点,并欣赏和学习。文化自觉要求人们以别国的文化状况和全球性文化的总体趋势为参照系,审慎分析自身在其中的能量和地位,更好地确立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与世界文化潮流保持一致。

美美与共,就是文化共存和文化多元,保护文化多样性,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天下大同,则是指文化发展的前途。大同,就是文明昌盛、繁荣富强、人民幸福,这是社会前进的方向。在大同社会,文化并不是单一的,体现了“和而不同”。

费孝通还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曾提出“文化自决”的观点,认为任何个人、民族、文明体的文化自决都是相当有作用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决是相联系的,在自觉的基础上自决,采取明智的措施,决定发展的方向。

文化自觉,意味着逐渐认识到文化除了意识形态属性以外,还具有产业性、经济性;作为基本的权益,文化不应是少数人的享受,而是广大民众共享的利益。文化权益是人的重要的基本权益,包括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参观展览、进行公共文化欣赏等活动。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是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也是一种执着的文化追求,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求索。

文化自觉意识如果在社会大众中得到普及,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理性判断优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顺应时代潮流、富有活力的文化形态,就说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文化发展上有了质的提高。

文化自觉,意味着既要认识文化的优势,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文化体制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有:第一,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第二,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致使文化产业链条断裂;第三,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第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第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第六,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第七,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第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缺少专业复合型人才。这些情况说明,文化建设的任务极其繁重艰巨,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才能激发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高文化自觉,就要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增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紧迫感,增强维护中华民族文化安全的危机感。同时,只有真正了解世界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实现多元共荣,才能创造出绚丽的文化图景。(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估价和认同,表现为维护民族文化传承,抵抗文化霸权。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显现活力和影响力,表明它具有再生能力,能够与时俱进,走向现代化,同时保持自己文化的性格、特色、身份和魅力。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深厚基础;西方现代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有益补充;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导思想。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形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生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认识一个民族和国家,只有通过其文化才能得到深刻的、本质的了解。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存在方式,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相对贫乏到不断丰富的发展演进过程。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充分认识文化的本质,进行正确的定位和定向,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2]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

文化研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1]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方克立,等.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2]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求是,2019(8).第二章 文化的定向:结构与功能

文化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多种模式和类型。我们需要了解文化的形态、演化及功能。一、从社会系统看文化

我们着眼于社会系统来考察其中一个子系统——文化系统。

社会系统包括社会的所有方面,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促使社会形成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的宏观结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了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1]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明确揭示了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层次: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政治结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概而言之,社会大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它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所占有的资源不一样。

要将文化与社会状态联系起来,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即从社会生活的多层次、多角度来理解文化,而不是做过于狭隘的理解。

在社会存在系统中,文化主要表现为科学文化、教育文化和思想文化。科学文化产出的是带有创新特征的知识,教育文化产出的是具有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思想文化产出的是思想观念。

事实上,文化正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名片。认识一个民族和国家,只有通过其文化才能得到深刻的、本质的了解。脱离了文化特征,一个民族和国家就失去了灵魂。

文化涉及的领域众多,范围广泛。就现实状况来看,经济系统作为社会的物质基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治系统具有决策权,决定着社会制度及政策。而文化系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甚至认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环境等都是具体的、有形的,而文化却是抽象的、无形的,可以赏玩,但似乎没有实际价值,并非须臾不可离开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通向国际新发展的策略》中指出:“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2]政治的概念,更是一个基本的文化和文明的进程。”

英国学者保罗·杜盖伊等指出:“现在好像越来越难以离开‘文化’。过去几乎只与‘艺术相连的文化’一词现在流行于最不可能的地方。例如,在看起来最‘物质’的商业与经济领域,‘文化’的地[3]位正变得日益重要。”他们分析道,形成“文化爆炸”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实际存在(牵涉经验性问题的)原因,特指存在于我们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文化风俗习惯所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二是认识论的原因,以往人们认为文化发展所涉及的是一些看起来不那么有形的事物——符号、图像、语言、信仰,因而不可能给人们提供有根据的“真实的”知识。他们甚至认为,所有的社会实践在实质上都属于文化范畴,文化的记述和分析对于丰富社会学知识而言正变得越来[4]越重要。

另一位英国学者E.柯尼施认为,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动因不是物质、政治、经济、军事,而是一种起着文化先导作用的观念。他在《未来研究》一书中指出:人们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工具或者金钱,而是由于缺乏观念——文化的观念。人们很难认识到观念的力量,因为它们是无形的、难以估价的。只有用人类智力的血液换来的文化精髓才能构成这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才可以转换为一种为生产的规模奠基的智力的资本。

法国学者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必须有某种精神气候,某种才干才能发展……精神气候仿佛在各种才干中[5]作着选择。”

美国学者麦克莱兰说:“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的最后决定因素是价值、动机或心理力量。”

在社会系统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作用,不可偏废。近年来,文化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被视为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程一样,是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2]谢弗.文化引导未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40.[3]杜盖伊,等.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杜盖伊,等.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5]丹纳.艺术哲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59.二、文化结构和模式

文化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存在层次结构和不同的类型、模式。(一)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主要指文化系统内部诸要素及其组成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

文化是一个多重复合系统,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

有人将文化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大文化即广义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文化主要体现为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如语言文字、思想道德、科学理性、文学艺术、社会习俗,以及制度体系文化等。小文化则含义较为狭窄,主要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

李德顺把文化分为几个层次:“最‘小’的文化概念,常常作为‘知识’的同义语出现在老百姓的话语中。说某人‘有文化’,就是指他上过学,受过正规教育,识文断字,懂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等。稍‘小’些的文化概念,是一个行政操作性的概念——‘文化工作’,具体说就是国家文化部和归它管的那些领域和部门。这里不仅不包括经济、政治和军事,而且也不包括科学、理论和教育等在内。这种意义上的‘文化’,多半指‘文学’‘文艺’‘文物’等。‘中’档的文化概念是一个一般性的学术概念,即指‘精神文化’,包括科学、理论、教育、文艺、政治、道德、宗教等,总之是人的整个精神生活领域。人们通常所谈论的文化,多是指这个层面,所谓‘文化人’也多半指在这些领域中的人。‘大’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它把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都纳入文化考察的视野,就等于把全部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形态,就等于宣布‘凡是人的、与人有关的一切,都是文化问题,都是文化的范围!’这种全方位的外延,一方面给人提供了方便,可以在任何领域发现‘文化’、划分和命名文化的类型;另一方面也就降低了外延划分的意义[1]——‘什么都是文化,就什么也不是文化!’”

或者说,文化分为三层:最核心的是价值观和精神层面;中间包括文化行为和制度层面;最外围和广义的是与人有关的一切事物和形态,也就是经过人的改造、利用或创造的东西。

从文化创造的角度看,一般先进行学术层面的开辟和研究,当它被统治集团采用后,即形成一整套体现这一思想的政治、律令、制度等,然后通过教化,贯彻到全体民众之中,自觉或者被迫形成一系列上行下效、以整体一致为目标的,包括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礼仪礼节、民风民俗、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在内的行为文化。而从思想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行为文化的结构一旦形成,也就有了民族意识的深层结构,或者说文化积淀。文化心理结构由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组成。(二)文化类型

文化类型是文化类别在形态上的样式,涉及文化的不同层次,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等。

按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类型有不同的划分,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二分法”是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实体文化与观念文化、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意识上的文化与意识下的文化。还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理性文化与情感文化之分。“三分法”是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或物质文化、政治文化、观念文化,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有人按三个层面来划分:文化的物质层、理论制度层、心理层。也有人称之为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部分。有的学者认为可分为这样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外围文化,即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第二层次是科学理性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和绝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体系;第三层次是思想道德文化,包括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社会理想等。“四分法”则把文化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个层面。

对于文化形成、文化创造来说,物质文化是基础和前提,制度文化是协调和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和根本。物质文化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它反映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物质文化是观念的浓缩物,是积淀着观念形态的文化。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状况对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创造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制度文化是以制度为中心的文化,是文化系统中最具权威性的因素,规定着文化整体的性质。制度能保存文化,能够把人类创造的文化保存下来传给下一代,通过价值导向来影响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制度文化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之间的中介环节。精神文化是最核心也是最稳定的部分,它由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民族性格等构成,还包括文化信念、文化情趣等,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是制度运行的保证和变革的先导。精神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认知和价值定向的功能,体现了时代特点、民族特点。

行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构成的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与物质、精神密切相关。行为文化也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民族特点。制度文化构成人类行为文化的习惯、规则,提供了观察和理解人类行为和活动的钥匙或模式。

文化按其主体划分,有个体文化、家族文化、群体文化、人类文化等;按类别划分,有科学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从历史角度看,有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从形态看,有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从来源看,有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从地理角度看,有海洋文化、流域文化、山地文化;从城乡差别看,有城市文化、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