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你上清华(第二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8:49:19

点击下载

作者:于涵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顶你上清华(第二辑)

顶你上清华(第二辑)试读:

我的清华我的梦

*

哥哥、姐姐和我从小就梦想上清华,一部分原因来自父母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仰慕清华实干兴邦的传统及其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1979年高考,哥哥估分偏低,与清华失之交臂。惋惜之余,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姐姐和我的身上,那一年,我从河南省驻马店镇小学毕业。1982年高考,姐姐又发挥失常;这样,圆全家人的清华梦就成为了刚刚初中毕业的我义不容辞地责任!

1984年秋季,我在河南省实验中学读高三,幸运地获得全国数学联赛河南赛区第一名!很快,我接到了中国数学泰斗陈省身先生领衔的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免试录取通知书;随后,北大和清华的保送邀请又接踵而至,由我随意选择任何一个院系。这样突如其来的幸福太强烈、太震撼了!难道一家人的梦想就这样成真?父亲、母亲和我在一起考虑了整整一晚上清华各专业的优势和劣势,我选择了刚刚恢复重建的生物系。

28年前的北京金秋,我走进了美丽而又广博的清华园。此后的四年,我成长的苦恼、奋斗的艰辛、梦想成真的喜悦,以及观念思想由少不经事的波澜起伏到走向成熟的淡定,都与清华息息相关。清正洁雅,华美大气,清华精神深深地融入我的骨髓。时至今日,如果再让我重新走一遍青春,我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清华大学,而不是本科教育多年排名美国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

1997年,即将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我意外地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盛情邀请,希望我任职分子生物学系的助理教授。我没有犹豫,来到了如诗如画的普林斯顿小镇。在那里,事业一帆风顺,我一度成为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在那个风景秀丽、底蕴深邃的大学城,我似乎明白了为何爱因斯坦人生的最后22年选择在普林斯顿度过,而不是美国西海岸的加州理工或东北部的麻省理工。然而在那段美好的日子里,我依旧常常牵挂生我养我的母亲,也牵挂着给我理想和力量的清华。

2006年春季,我回国开会。在清华,再次遇到我的老师,也是清华生物系重建的总设计师赵南明先生,年近七旬的赵老师叮嘱我:一公,希望你回到清华,接过生命科学发展的接力棒。2008年春节一过,我遵师嘱,全职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清华园。我参加了学生的马拉松爱好者协会,每年必定出席学生主办的文艺汇演,在与同学们一起锻炼身体、共同享受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重温二十多年前的感觉;我全力以赴地讲课、认认真真地研究;在这里,我时时感受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2012年,在教育部主持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的生物学名列全国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也圆了以赵老师为代表的一代恩师的梦想。

每到本科招生的时候,我都会回到哺育我长大的河南省,鼓励那些像我当年那样胸怀梦想的优秀学生报考清华大学。在清华,你不仅仅获得科学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你会获得清华精神的熏陶,这是一种可以给你力量、给你信仰、坚强支撑你一辈子的美好精神。她很难用语言描述,但你时时刻刻会感受到她的存在、温暖和动力。

清华,我儿时的梦想,我们一家人的梦想,伴随我走到今天,走向未来。我的清华我的梦!施一公2013年3月11日初稿、12日完稿于京沪高铁【注解】[1]* 施一公,博士,教授,结构生物学家。长江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首批国家特聘专家。1985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本科,1989年提前一年毕业于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1998—2008年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曾是该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及终身讲席教授。2008年初全时全职回清华大学工作,2009年1月至今,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前身为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3年获得国际蛋白质学会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2010年获得赛科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得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外籍院士。

学业“领军”全面发展

人小鬼大志气高

白若琦

专业:建筑学

白若琦,1996年11月13日出生,天蝎座,毕业于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部(少儿部),高三上学期时被学校推荐加入了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同时以沈阳市第一、辽宁省第五的690分高考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

作为超常教育实验部的学生,白若琦小学和初中比其他孩子少读两年,因此,她也就比其他孩子提前两年参加高考。但年纪小的她非常具有独立精神,眉宇间也有一份淡定和从容。

白若琦最欣赏的一句话是“有些事你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做了”。她喜欢看书,最喜欢的作者是美国的朱迪·皮考特,认为她写的小说很有现实意义,也喜欢静静地品味电影,比较喜欢《辛德勒的名单》等有内涵的电影。

独立少女快成长

白若琦的父母都是做科研工作的,平时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和对许多孩子的娇生惯养不同,父母从小便培养白若琦的独立性,在她四五岁时便让她自己洗衣服。上初中后,父母经常不在家,白若琦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安排的。除了做饭以外,家里的家务活几乎都是她完成的。

尤其是2008年以后,父母就开始在外地工作,白若琦独自一人在沈阳读书,“在这段时间里,我自己一个人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更快地成长了起来,能够更成熟地看待生活中种种复杂的问题,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这样的情况特别锻炼我的自制力,让我有能力把自己方方面面的事物安排好,也更有信心面对和适应大学的生活。”

其实,刚进初中少儿部的时候白若琦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周围的同学都是那种智商很高的”。白若琦说,那会儿自己的数学和物理成绩都不太好,周围大多数同学小学时都参加过“奥赛”,所以比较起来,自己的成绩很差,当时她很不开心。“这个阶段就特别感谢妈妈对我的帮助,她大学学的是工科,当时我实在有许多不会的东西又不好意思问老师,是她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物理方面帮我入了门,对我以后的学习功不可没。”

初二时,白若琦开始住校,学习上的事情父母基本管不着了,只能靠自己。“这一年是我在学习上从中等到逐渐崭露头角的一年,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时候我比较清醒,也有一点儿自己的理想了,比比别的同学,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学习态度很端正。”

也是在那个时候,白若琦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好的习惯,比如从不死读书,从不补课,不论什么科目一定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不会在没有搞清知识的时候就进行“题海战术”。初三一年白若琦的成绩一下子冲到了班级前几名,而高中阶段更是前一两名。

在这种情况下,白若琦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如何化解始终名列前茅的压力。“入选清华大学‘领军计划’之后,整个人反而觉得很迷茫,那段时间总觉得学不进去,上了很多网,看了很多小说,整天没做什么事情却觉得很累。”虽然成绩变化不大,但心理状态不好让白若琦深感恐惧,“我没有再逼迫自己学习,而是静下心来,好好考虑自己心态变化的原因,回到最原始的状态,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事情,不想太多。”调整好心态,整个人放松下来了,学习上的事情也就顺畅多了。白若琦回忆自己高三下学期的心态越来越好,而高考大概是自己考得最轻松的一次考试了。

因科研梦想选择清华

白若琦从小开始学画画,一直坚持到现在,小时候的她还想过当一名画家,曾经设计了中学少儿部的官方标志以及军训中连队的标志。到了中学,白若琦渐渐对生物、医学产生了很大兴趣,想投身学术做科研,“后来我又了解了建筑学专业,觉得它能够包含我对美术的热爱、对灵感的追求,我就想,那就做个好的建筑师吧。”

高二时,白若琦担任学习部部长和班长,经常有很多“鬼点子”,还是班里的“开心果”。“那时候我们学习部活动是最多的,记得好多次带领大家为活动精心筹划,晚上在宿舍挑灯夜战写作业,非常辛苦非常有压力,却也非常快乐非常有成就感,当我主持筹办的活动被评为历年来最佳的时候,心里的自豪感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比拟的。”

谈到和清华的缘分,白若琦觉得是偶然中的必然。“当时有个好哥们儿找了我们三四个人想大家一起奋斗上清华,所以后来老师问我参加夏令营是想选清华的还是北大的,没多想就选择清华了。”

清华暑期学校的经历彻底坚定了白若琦报考清华的决心。“虽然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但我真正爱上了清华,这里踏实严谨的氛围,正是我最喜欢的,忙忙碌碌但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我最想要的。而且在这一周中我遇到了一位建筑学院的学姐,虽然与她交流不多,却足以激起我对建筑学的兴趣,并促使我多方了解这个专业并选择把它作为毕生的追求,可以说这次经历改变了我的一生。”

白若琦想在大学里过一种自己享受的生活,“尤其是最好不要让工作成为沉重的包袱,要带着享受的心态忙碌地生活吧,现在特别希望能趁年轻,尤其是我的年龄还小,多看看世界,多学东西”。

来到清华,告别过去,也告别那些曾经的光环和赞许,“我只希望自己能忘记过去,做一个踏实的人;能不断反思,做个清醒的人;能做真正爱做的事,不让自己遗憾。”顶言顶语

白若琦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我们大家都很佩服,她也是一个感情丰富、意志坚定、不肯服输的女孩,而且她有很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属于IQ和EQ都很高的那种吧。平时她很活泼开朗,精力充沛,有时还会小调皮,但做起事情来很淡定、沉稳,学生会工作做得很不错,组织能力很强。中学同学,闫石

阳光“周朴园”

曾楚元

专业: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曾楚元,毕业于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2012年高考成绩为701分,福建省高考理科原始分、投档分并列第一名。哭哭笑笑、玩玩闹闹,在这淡定之下是一次一次的坚持拼搏,最终换来的是璀璨的成功。因为高中时扮演过《雷雨》中的周朴园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被传说成“最阳光的周朴园”。

身形略显“奘”的他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12)班,喜欢篮球、台球、街舞、桌游,据他自己说,还喜欢“带神秘性质的研究”。

雅俗共赏,全面发展

周围的朋友们说,曾楚元是个“雅俗共赏”的人。对于这个评价,他自己则解释说:“我觉得我有比较恶俗的一面,大众娱乐我也都会参与,但是如果说有些高雅的陶冶情操这种等级的交谈我大概也能崩出一两点。”说完,他漫不经心地一笑。

的确,生活中的曾楚元是个很随意的人,基本上不会因为什么事情闹不愉快,然而他平时比较喜欢精致型的生活。在他的语言里,经常有“额”“神马”“放空”等这些亲近的词汇,他的笑容里也透露着一股邻家大男孩的阳光和开朗。

曾楚元还担任学校文艺部副部长,他特别喜欢话剧表演,曾在学校排练的英语短剧《雷雨》中扮演主角周朴园。这个台下阳光,台上严肃的“周朴园”,给学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阳光和开朗也成就了他在社会交际、社会工作方面的“老成”。他曾组织支部足球挑战赛,组织 “熄灯一小时”活动宣传环保思想,高二年级经选举进入年级团总支担任组织委员。其间与总支其他成员一起举办了旨在促进新疆班与厦门学生交流的“古尔邦节”联谊大会,获得很大成功。

作为校学生会文艺部副部长,他曾经组织策划了多场赛事和晚会。“活动现场常常座无虚席,欢呼声此起彼伏。”曾楚元形容当时的场景说;在学校2011“加信杯”中文十佳歌手赛中,他带领同学与加信教育机构洽谈,打动对方,终于使学生活动首次获得外部机构——加信教育的赞助支持。歌手赛还吸引了厦门卫视和厦门电视台的关注,在《虹你开心》电视栏目上播出。

视野开阔,热心公益

在高二、高三年级曾楚元就连续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翻译志愿者工作。作为最年轻的志愿者,他跟随商会团体往返于会场、酒店和会议场所之间,在现场协助翻译工作,并在旅途中向客人介绍厦门风光和概况。其间曾楚元受到了所服务的伊朗商会团体和会议组织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厦门分会工作人员的赞赏。此外,这个胆大心细的男孩还参加了“香港水之友”的调查活动,奉献自己对公益事业的爱心。

立志于未来的国家经济建设,曾楚元时常阅读经济方面的书籍。在校内他曾经参加了Global Connection 社团,与同学们用英文探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例如G20峰会,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和朝韩经济发展等。“我将坚持我的理想,坚持不懈。”曾楚元说。

的确很难想象,以上这些成绩是这个不满20岁的男孩在大学前就完成的。但是这些成绩也很容易想象,因为正像曾楚元自己说的那样:“身边有很多人会鼓励、会支持,总是能挺下来。”

师恩难忘,高中岁月

高三时上学期事情多了很多,下学期成绩起伏很大,于是曾楚元及时找班主任、找家长说,“说出来被引导就好了”。高三时,父母在身体方面也做了很多功课,夜宵、午饭都有很好的保障。用他自己的“嬉皮”的话说:“然后基本上每天发泄、排泄都会在家里。”“老师们都默默地在关心他,”他默默地说,“高三忙校庆的时候,我的各科老师都来问了一遍说最近是不是很忙,要把握好之类的话——很默契,而且平时不论什么时候去找他们都很热情、热心。生物老师很关心我,从基本的东西给我补起,她还很谦虚,有时候觉得不确定或是错了都坦率承认,还会让我们上讲台去解释题目。数学老师每次都会把成绩汇报给我妈,每次作业写不好,有问题都抓我抓得很严……”“没有他们我肯定考不成这样。”他说。看得出,这一句他想了很久,终于说出了口。

乐观向上的他高考时考了701分,其中10分是省优秀学生加分。关于高考,他又一次用自己“轻松的语调”说:“我放空了……真的……考场上,我在设想两天后的情形,压力、后果什么都没有想。”

多少人拼搏努力过的高三已经过去,他还记得班主任在考前送的纸鹤和削过的铅笔,忙到凌晨五点。也记得尽职尽责的语文老师,“每次找语文老师印象都很深刻,很有收获”,领军面试他就又开始找语文老师辅导,然后后面是提升作文水平。“她很耐心而且很尽职,为了辅导我们的学习甚至会经常吃不到饭。”

尽管学业紧张,在高三上半学期事情多了很多,下学期成绩起伏很大,但是他说:“说实话这不算苦。”

在三年的高中生涯中,他“尝试了不同的方向”。

高一时,他试过竞赛,进了学生会和团委,班级活动也没少参加;高二时,学生会和团委活动非常多,自己还演出了一部剧,每天都要策划,跑腿儿看场子,所以基本上与学习相互结合;高三上半学期又有领军、校庆,所以真正完全苦拼就是在高三下半学期。“也不是说我很牛,不学就能考这样。我高一、高二的效率比较高吧,而且也经常学到很晚。但是,因为有活动所以感觉不到苦。”

谈起清华,曾楚元说对它最多的印象是在6月份优秀新生夏令营时建立的。当时觉得清华是所“地位很高的学府啊”“因为实用性的缘故社会上普遍评价高”。来到这里之后,现在的他说:“我觉得还是老师和学生最能体现一个大学的特色,所以接触以后真的觉得清华的校风、校训都是很好地被落实着。清华人很团结,很像一个整体,它可以放大,可以缩小。每个人都会真心地做出贡献,真的很难得。”

现在,长大了的曾楚元已经进入了清华这个一流学府,也许今后的日子里,他将用自己的方式“真心地”为之贡献一次。顶言顶语

曾楚元同学丰富了人们对于新课改时代“状元”的定义,除了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以外,在“九八投洽会”的会场、学校外语文化节的舞台、话剧《雷雨》的排练厅、老歌会的主持台,总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我曾经问过他:“同时要兼顾这么多的社会活动,还不能耽误学习,会累吗?”他淡然一笑:“我享受这样的充实!”我想,正是这种拼搏的精神、平和淡定的心态,以及完善的综合素质,使得这个2012“福建高考状元”的含金量又增加了几分!高三(12)班班主任,周颂

乐于尝试,自在随心

陈晶晶

专业:新闻学(新闻与传播)

陈晶晶,来自海南省文昌中学,2012年入选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获得降60分的录取资格,同时因面试表现优秀获30分的专业加分。由于热爱读书与旅行、向往自由,理科出身的她高考填报志愿时毅然选择了钟情已久的新闻专业,开始了她的“记者梦”。

陈晶晶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阳光可爱。她喜欢“卖萌”,时不时还会扮个鬼脸,然后没等别人反应过来,自己却先捂着嘴“呵呵”地笑起来。“我虽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南方女子,可惜完全没有南方女子应有的温柔婉约,反而是各种‘犯傻’。有时可以安安静静的一个人,有时也会‘人来疯’”。陈晶晶这样评价自己的性格。“但这种‘I don’t care’的精神使我比很多人想象中的我要坚强吧,所以我在高三时能顶住压力,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她补充道。

心态平稳,长踞年级第一

高一、高二时,陈晶晶在强手如云的文昌中学一直占据着年级第一的位置,以至于她慢慢觉得考试只能是考第一,考第二你就输了。但是一上高三,同学们都经过一个暑假的高强度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涌现出了一群“黑马”,而陈晶晶却没有明显进步。

高三的第一次周测她考了第二,“当时我有点儿不知所措,不过慢慢地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下还是恢复了正常的心态。”陈晶晶说。第二次周考之前,她向班主任保证绝对会考第一,谁料天意弄人,这次竟然考了第三。加之学校以前有高一、高二成绩很好的学长高三时被赶超的事例,她内心不禁感到一丝丝“凉意”。后来班主任找陈晶晶聊了很久,告诫她自己无法掌控别人的进步,没有考第一不代表没有努力,只要自己付出了,对于结果就应该坦然接受,要培养这种“大将风度”。

从此以后,陈晶晶对于成绩单的“热情”慢慢消退了,第五次周考她终于考了年级第一。“这次的第一和以往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坚强,就是在这种波折间慢慢锻炼出来的吧。”陈晶晶说。

那次“崛起”后,陈晶晶的状态越来越好,在一次考试中她的成绩打破了学校的最高分记录。“带着这种自信,我前往清华大学参加‘领军计划’的面试,拿到了面试的最高加分。”陈晶晶坦言。

回首那一段不是第一的时光,陈晶晶感到些许庆幸,“如果没有高三前期的那一段反复,也许我不会意识到自己真的需要好好加油,也许我就无法带着高昂的士气参加领军的面试。”她说,“一切假设成立的条件是那段所谓的挫折。”

一路行,一路说

陈晶晶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在课余时间,她最喜欢弹吉他。她的声音悦耳动听,这位在文昌东郊椰林长大的女孩能说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

陈晶晶这样评价自己:“从小我就是一个不太安分的孩子,喜欢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比如小的时候喜欢画画,常常和同学一起到学校后面的村庄写生;进入高中之后,身边的朋友大多整日整夜地忙于学习,但我的生活好像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照旧满心欢喜地干着广播员和主持人的工作,照旧在每个星期六的下午背着吉他在校道徜徉,每逢假期照旧和好朋友离开城市去亲近自然。高中的生活也因为我的‘坚持’保持得多姿多彩。”

陈晶晶是学校广播站的副站长,在班上担任宣传委员,经常领导、组织和策划形式多样的活动。她曾多次主持学校晚会活动,并获得学校“闪亮新主播”比赛冠军。这些活动在许多同学看来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她却非常乐意去参与。因为经常参加演讲比赛,陈晶晶的应变能力很强,在同学们眼中,她总是面带自信的微笑,举止优雅大方,谈吐幽默诙谐,语言表达功底扎实深厚。

除了“喜欢说”,陈晶晶也热衷于旅行,她最喜欢的两个旅行家是谷岳和刘畅。这两位旅行家背着包通过搭车的方式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陈晶晶看他们的纪录片,看他们的微博,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出去走走的冲动。“他们是我未来想成为的样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是成为一个出色的记者应该完成的。”陈晶晶说。

晶晶表示,每个暑假她都会离开小岛,去其他地方看看,很想知道世界那边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期待在我走过无数地方后,对人性、对世界会有不同的看法”。

喜欢旅行、热衷广播,高中三年陈晶晶就在这样“一路行,一路说”中,开阔了视野,结识了朋友,更增强了自信。

成为不一样的记者

现在,陈晶晶已然进入梦想中的清华园,并选择了新闻专业。对于清华,她感觉和期待中的有些不同。在这个园子待过一段时间后,陈晶晶最大的感触就是身边的同学都很强,自己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她说:“上大学之前,总是听人说大学不需要太努力,不过到了清华才发现在这种氛围当中,‘过得去’永远不是自己的选择。也许大学是一段后高三时代的生活,不过这种忙碌更加有自主性,我们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奔波,每一次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之后的规划就是想让自己提高一下生活、学习的效率,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看多点儿书,然后去思考一些困惑已久的问题,向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记者努力!”顶言顶语

你身上最打动人的不仅有傲视群芳的才情、出色的活动组织能力,还有那颗公正博爱、充满阳光的心。既聪慧又美丽,总是用一颗敏感而热情的心让身边的人像自己一样面对生活。你常为弱者流泪,为强者欢呼,与人为善,扬优点避缺点,聚人心,求进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你的爱心会让你身边的世界和谐而温暖。父亲,陈锐

风雨青春,不虚此行

丁雅琦

专业: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年龄:18

生日:1994年9月13日

毕业学校: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

座右铭:茫茫人海中,我只是沧海一粟,但绝不是芸芸众生。

高考总分704分,安徽省理科第一名。丁雅琦用她的优秀证明了什么叫“不虚此行”。

回首高三时,丁雅琦写下了一句话:“高三,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回忆里头,喜怒哀乐,洋洋洒洒,全在里面。“没有经历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一年前,她告诉自己:“没有经历过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一年后,她用高考总分704分,安徽省理科第一名的成绩阐释了这句话:不虚此行。

两条乌黑的大辫子顺着两颊蓬蓬地垂下来,笑起来带着酒窝的丁雅琦面目白净,目光里笑意粲然,整个人看来亲切和煦。就像她自己说的:“自己是个开朗、自信的女孩,既好强又淡定。”同时,她补充道:“喜欢挑战,还是个完美主义者。我双重性格挺明显的,和很熟的人在一起能疯到其他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回忆起高三,她说:“很精彩的。”还记得有一次模考,数学答题卷上填空题是竖着排的,结果自己“华丽丽地”从头到尾横着填了,“平常考试都是横着排的,所以没注意看题号”,结果白白丢了25分。后来开全校总结大会的时候,还被校长当成反面典型。开朗的她用“窘”来形容自己这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眼神里透露出一丝顽皮。

谈到学习,参加了大量的文体活动,作为班长和学生会主席的她说:“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啊!”“首先,我绝不是班里最刻苦的孩子,刷题什么的我并不追求多,只要自己能找到手感,体会到精髓就可以了,适量即可。另外,我对学习本身就不是抱着应付的态度,我觉得汲取知识还是一个让我很愉悦的过程。”

这样一个随性、安稳的她也曾在高考面前感到过不安与紧张。“学校在倒计时100天时才挂上了计时板,我们突然间察觉到了高考就近在咫尺,但其实心里还是有着一点儿小小的侥幸,还有100天哪,三个多月,还早呢。看着教学楼和黑板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小,原本的侥幸却也被焦躁一天天侵蚀。”现在想起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丁雅琦不无感慨地说,“我和同桌最喜欢在下课时趴在桌上,愤愤地说一句‘好焦躁啊’!好像发一遍感慨便能将心中的不安减少一分。”

那个时候,丁雅琦所在的班上的乐天派说他每天晚上上床后一个小时睡不着觉,早上醒来都能听见自己加速的心跳声。当时觉得他说得太夸张了,“不过看到了他的高考成绩后,自己也真的相信了‘生于忧患’这句话。”“那些年,我们一起奋斗的青春”

高考结束时,安徽省芜湖一中高三13班有人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丁雅琦说:“与伙伴们为着同样的目标一起努力奋斗的过程是非常令人难忘的,在战斗中结下的情谊必然是最具价值的。”

在高三,她面对“心态的舞蹈”、学业的压力,始终没有忘记“忙里偷闲的乐趣”,最终成就了自己这一段“奋斗的青春”。

高三的时候,她很喜欢跟班主任交流,她说,班主任也是对她考上清华帮助最大的人。学习生活上遇到困扰都会主动找老师,“跟班主任处得就像姐妹一样。”

高三有一段时间总感觉压力很大,心里有些焦躁,就去找班主任聊了聊,她给了自己很大的宽慰和鼓舞,所以心态一直保持得比较好。“我更要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为我营造了一个极其宽松、欢乐的家庭氛围,他们从不会给我任何形式的压力,高三时我妈还总想拉我出去逛街、看电影什么的,对于高考更是从未对我提过任何要求,只希望我轻轻松松,劳逸结合,尽力就好。”丁雅琦说。

她已经达到电子琴7级,特别喜欢音乐和体育。对于学习,丁雅琦从来都没有感觉很苦很累。高考前半个月,她还和妈妈看了电视剧《心术》。“我看了一集后就去做作业,妈妈会告诉我第二集的内容。”丁雅琦说,“和妈妈相处就像姐妹一样。”

不知不觉又讲起高考前的那些经历,那一段挺“不平常”的日子。她说:“还剩四五十天的时候是我最纠结的时候,当时对高考的到来既害怕又期盼。总觉得如果再给我多些时间肯定能复习得更好,同时又实在不想再继续体验这种煎熬,早考早了。”“不知道为什么,在离高考20天左右的时候,突然就释然了。”心中的焦躁好像瞬间不见了踪影,阳光肆无忌惮地投射进来,“那种感觉真的很好”。丁雅琦像是意识到自己高考的成绩其实早已在这之前一年的努力中定型,无论考得怎样都对得起自己,“因为已经全力以赴,还在乎什么呢”?

在丁雅琦的高三中,除了午饭时争分夺秒地用功,除了午饭后短暂的梦乡,除了下课后为问问题排起的10分钟的队伍和因为没轮到而愤愤离去的背影,除了有一个挑灯夜战的身影,还有“压力中收获的快乐与友情”。

她还记得每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是自习课,在没有考试的情况下都是没有老师的,前后桌4个人总会毫不犹豫地把那节课浪费掉。有的时候聊聊最近发生的奇闻轶事,聊聊同学的八卦,说说“泰坦尼克号”的3D效果如何之差,有时候便齐心协力调侃坐在后面的“外星人”,总是用某老师的那句“有些同学做题目已经到了爱钻牛角尖儿的地步”来应付他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转眼间那些肆无忌惮的自习课已经过去了,来到清华这个大园子里面,丁雅琦感觉到兴奋和一丝说不清楚的黯然。她还记得,“小时候只觉得‘清华’是个很好听的名字,又总觉得清华在一个高不可攀的地方”。直到获得“领军计划”推荐资格,使她明确地将清华作为目标,就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她给了自己在学习上“那么高的要求”“那么充足的动力”。“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就是这两个词,形容了周围人眼中的一种丁雅琦,也是这两个词,形容了丁雅琦眼中的一种高三。

回首那一年,已经19岁的她说:“真的,没有经历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顶言顶语

全力以赴、勇于挑战是你的闪光点;活泼开朗、乐观自信是你率真的本性。妈妈

以淡然与坚持筑梦清华

高蕊馨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蕊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级毕业生,2012年四川省理科状元。获得“领军计划”60分降分资格。并以总分682分,语文119分、数学137分、英语136分、理综290分的成绩考上清华。

最喜欢的格言:生活就像自行车,要想保持平衡,必须不断前进——爱因斯坦。

兴趣爱好:画画 古筝

喜欢看的书:各种科普杂志 人物传记

齐肩长发,眼睛炯炯有神。这就是高蕊馨,一个看似文静却很乐观活泼的女孩。说到自己的高三,高蕊馨说得最多的就是淡然。

在学习中坚持

在高蕊馨看来,她的学习方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艰苦,也没有因成绩不好苦恼不堪的难熬。平淡,是高蕊馨对于高三学习的总结。“一直以来,支持我走到现在的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热爱。”这个文静的女孩说道。一旦爱上学习,她便会试着去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在高蕊馨看来,学习虽平淡,但也能细水长流。

然而,在高蕊馨平淡的学习中也不是风平浪静的。

一直以来,高蕊馨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但在学海中扬帆,总会起起伏伏。高蕊馨的学习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还记得高二的时候,她的化学成绩一直没有起色。“苦恼过,烦闷过,甚至对自己失望。”她说。于是,她的老师给了她鼓励。“一有问题就去问老师,老师也很耐心地给我解答。”那段时间,高蕊馨不仅拿自己不会的问题询问老师,还将每道题都尽可能地做出多种解法。每一次做错的题目,高蕊馨都进行详细的总结,绝对不再错第二次。同学们也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在我的旅途中,父母、老师、同学都给予了我帮助,让我受到鼓励。老师们教给我幽默、睿智和严谨的思维,也和同学们分担苦恼、分享快乐,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一起讨论问题,一起争辩。父母一直以来相信我、支持我、包容我,让我有信心和毅力去坚持自己的选择。”正是这些内在和外在的因素,让这个文静的女孩在学海中荡舟,扬帆远航。

说到学习上的成功,高蕊馨很淡然。她说,我觉得平和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保持一颗淡然和宠辱不惊的心,就能在浮躁、嘈杂的氛围里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深入思考。

在琴声中沉淀

爱学习,爱画画,也爱拨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古筝。这就是高蕊馨。

学古筝,对于高蕊馨来说与其说是兴趣,不如说是一种缘分。高二的时候,高蕊馨去武侯祠,领略这古老建筑蕴藏的历史内涵。她偶然听到了武侯祠里传来了古筝悠扬的声音,从那一刻起,高蕊馨便爱上了那种古朴的感觉。“琴声太好听了。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我也能弹出这么好听的音乐就好了。”

但是,学习古筝却遭到了一些反对。众所周知,学习一门乐器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尽管古筝在民乐器中算是较为简单的乐器,但真的要从零开始需要花很多时间。“找老师学,回去自己练习”,这样一来势必会占用学习的时间。“高二正是关键时期,很多人都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我反而想学乐器,很多同学都认为我疯了。”

就在这个时候,高蕊馨的父母却选择尊重女儿的决定。“不久,我就买了古筝,也请了老师教我。”

学习古筝,全凭一腔热血和兴趣,因为感兴趣才学,高蕊馨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考级。“一纸证书其实代表不了什么。”她说。

学习累了,弹一曲古筝,让心情在琴声中沉淀,对于高蕊馨来说是一种放松。

而对于忙了一天的父母来说,听女儿弹一曲古筝,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

在清华里筑梦

选择清华,高蕊馨说,是因为一直对这里有深深的挚爱。“每次踏进清华园,都有不同的感受。虽然每一次都是短暂的停留,最长的暑期学校也只待了一周,但是我却被这里踏实严谨而又不乏创造力和活力的氛围吸引了。”高蕊馨微笑着说道。

而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对于这个文艺的小女孩来说是一种兴趣也是目标。她还记得,当她拿到第一本化学书时,化学书上的引言讲的就是和材料有关的知识。“那个时候,我读过了引言就发现,原来材料是这么神奇的东西,这是个多么神奇的领域啊。”

如今进入大学,高蕊馨回顾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她说:“我希望我能抛开过去的失败和辉煌,在这里开始一段崭新的旅途,体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依然和同学们一起打闹,互相帮助、包容,感受传说中又苦又累的学习生活。也希望能在这一片土地上坚定方向,一步步迈向自己的梦想。”顶言顶语

她是一个很踏实细心、善于思考、开朗热心、认真低调的学生。

在学习上,她在高中三年可以说是轻松学习、机智学习、灵活学习。她善于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有时候,课间许多人在埋头写作业,她却悠闲地捧起一本语文读物。高三的体育课,学生大多数选择在教室自习,我却经常能在操场上撞见她。她没有把自己幽闭在学习中,而是真正把学习融入了生活。在学习的时候就全心全意投入,甚至不受外界的干扰。她善于思考,经常提出一些老师都没想过的问题。可以说她学得轻松,正是由于她的机智和灵活。孔子赞扬学生颜回“不贰过”,可以说高蕊馨就是难得的几乎“不贰过”的学生。每次做试卷分析的时候,她都清楚地记得自己曾在何处犯过错误,所以很难见到她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在与人相处上,她非常热心,也表现出很高的威望和很好的人缘儿。高中49个学生中有40个男生,她作为班长,帮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每次评选都能获得高票数,深受同学们的认可。

希望高蕊馨同学能在大学里坚持长期以来养成的良好习惯,取得更好的成果。高中语文老师,刘太平

清华毕业,还是回西藏

贡嘎顿珠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贡嘎顿珠,来自西藏拉萨中学,2012年入选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获得60分降分录取资格,并在高考中发挥出色,名列西藏自治区(藏区)理科第三名,最终被清华大学水利水电系录取。平时喜欢独处、看小说、打乒乓球,稍微有些沉默寡言的他自进入大学的那一天就暗暗下定决心:清华毕业后,还是回西藏,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坦然、自信,稳中求胜

进入拉萨中学后,顿珠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平时除了做作业我基本不碰课本,有时间都拿来看小说了。白天看,晚上还是看,几十万字的网络小说少说也看了十多部了。”但顿珠分得清主次,看小说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高一上半学期一直高居年级第一名,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放心单位”。一切在高一下学期风云突变。班上转来一个女生,学习成绩很是“生猛”,第一次考试,也是分量很重的期中考试,就毫不客气地取代了顿珠年级第一的位置,并且比第二名的顿珠高60多分。顿珠虽然一直对成绩看得没那么重,但从长期保持的年级第一掉到第二,并且被第一名拉开如此大的分差,他还是感到了压力。即使如此,顿珠也没有自乱阵脚,仍然沿袭以前的节奏稳扎稳打,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其实我学习没有什么方法,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跟着老师走,向课堂要分数”。课下,顿珠还是放不下他钟情的小说,平时该怎么看还是怎么看,但课堂效率比以前更高了。

转眼一年过去。一年中,拉萨中学的理科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一直是转来的女生和顿珠两个人分列年级前两名,但两人的分数差距在不断缩小。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对于顿珠来说意义非凡,这次顿珠终于考取了年级第一,而且把原来年级排名第一的女生落下60多分。从此以后,一直到高考,顿珠一直是年级第一,最终以西藏自治区(藏区)理科第三名的成绩圆梦清华。

不苟言笑,心态平稳,踏踏实实,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从一而终,正是这份宠辱不惊的淡定成了顿珠高考制胜的最大法宝。

什么都不说,可他什么都懂

顿珠不喜欢说话,喜欢沉醉于自己的小说世界中。在外人看来,看网络小说至多是一种消遣时间的手段,因此有人认为顿珠看这些小说是在“玩物丧志”,尤其是在他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时候。但顿珠不这么想,他说:“看小说时,我不光在看有趣的情节,我同时也在思考,将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以此揣摩其他人物角色的心境,小说毕竟也是作者根据对生活的理解写出来的,因此读这些小说让我明白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道理。”小说陪伴了顿珠高中三年,他也渐渐地离不开小说了,“进入大学,我每天还是会看小说”。顿珠笑着说。

顿珠不喜欢表达自己,有心事会藏在心里,嘴上不说,可他什么都懂。一如他不管别人的看法,始终坚持阅读小说;再如他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爸爸也不喜欢说话,但他的一言一行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顿珠说。同样是在高二,顿珠的姨夫病重,父母带着顿珠去探望。平时一向不怎么说话的父亲这一天有些反常,把顿珠叫到一旁和他说了许多话,顿珠也是这次才知道了父母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顿珠的父亲当年身无长物,孑然一身,而母亲的家却是拉萨当地很有名望和势力的家族。父母的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各种阻挠,尤其是父亲,来到拉萨后默默忍受了更多的委屈。父亲的这番话对顿珠影响很大,“如果说我高中学习有什么动力,父亲的这些话绝对是一种动力。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我知道我有责任用好的学习成绩报答他们。”顿珠说。

我要回西藏“来到清华,我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因为周围的同学都好优秀;我也感觉到了温暖,我所在的水利系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学长学姐经常给予我们各种帮助,室友们也都很好。”顿珠说,“但刚开学生活还是比较混乱,有好多事情需要做,我得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了。”谈到自己将来的打算,顿珠说:“具体要干什么工作我也没想好,毕竟大学才开始,慢慢寻找自己的努力方向吧,但确定的是我要回西藏。我觉得我的同学大多数将来都会找到待遇很好的工作单位,但我和他们不一样,西藏本来各种资源和机会就少,我有幸获得了那么好的资源,我觉得我应该回去报答我的家乡和人民。而且西藏现在各方面条件还很落后,确确实实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去帮她发展,父母也希望我能回去。”

如今,顿珠已经是清华的一名学生,与以前相比,他与人交流的意愿更强了,平时还会看看小说,也会和同学打打乒乓球,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藏族的有志青年能在清华羽翼丰满,回到家乡大展宏图。顶言顶语

顿珠是一个永远不用老师操心的孩子,每件事情他都心里有数,并能非常出色地完成。因为他出众的自理能力,老师很少管他,但老师一直在关注他。祝顿珠能越走越好。高中班主任,吕淑霞

以向上的姿态

华丰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华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成绩527分(上海高考满分600分),化学竞赛加分10分,另有清华大学“领军计划”60分加分和20分专业加分。最喜欢的格言是:“知识永远不会是负担,欲望才是。”爱好看书、看电影、听音乐、打乒乓球等。最喜欢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华丰,这个获得多重加分、令人羡慕的女孩,在学习、活动和生活中展现出多样的自己,无论是哪一面的她,都以向上的姿态,都值得一读再读。

学习中的热爱

华丰对化学有着执着的热爱。虽然她的妈妈觉得化工专业不适合女生,更希望她选择工商管理和社会科学实验班专业,但华丰认为高考毕竟还是自己的事情,她说:“我是一心一意想考化工的。”由于清华在上海理科招生中没有化工专业,华丰高考后专门申请由热门的建筑专业转到自己喜爱的化工专业,清华也因此在上海增加了化工专业的指标。

高中时华丰就参加了化学竞赛,在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探索中,她逐渐培养起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在全国化学竞赛中华丰先后拿到两个二等奖,她说:“最后那个二等奖给了我很深的打击,因为对竞赛学生而言,没有一等奖就等于几年的努力都打了水漂 。”

但是,之后华丰开始思考化学对自己而言到底意味着喜欢的东西,还是仅仅进入清华的敲门砖。“最后发现,或许刚开始学是为了加分,学到后来才真正地喜欢。”华丰说。

为了化学竞赛,华丰经常拿着一本有机化学自修到凌晨两三点。“学的时候有时也觉得很苦啊,特别是困的时候。”但是回想起和同学一起讨论的时候,互相安慰、鼓励的时候,做实验差一点儿爆炸的时候,和老师吵架最后获胜的时候,华丰觉得那些其实是青春最绚烂的时候,也是她学习生活中最快乐的经历。

活动中的精彩

平时华丰经常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比如在火车站指路,去幼儿园、垃圾站、阳光之家、养老院等。

她也曾以志愿者、代表和主席的不同身份多次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高一时她第一次以“社团荣誉嘉宾”的称谓作为志愿者参加校内举办的“交中杯”模拟联合国大会,自此与模联结下了不解之缘。2010年暑假华丰前往北京,参加亚洲最大的模拟联合国大会“蔚蓝”。以摩洛哥代表的身份参加全球消除贫困联盟,讨论了粮食危机的问题。2011年,华丰作为主席参加 “卓越之路”上海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并获得“最佳主席”称号。

此外,华丰还在体育方面擅长乒乓球和铅球,但说起她发现自己的体育特长的经历,却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有一次体育课学习排球发球,老师要求把球打得越高越好。结果华丰把球打到了二楼,后来不知怎么回事排球就爆了,于是下课后老师让她去铅球队训练。至于乒乓球,华丰说,上课的时候男生总是扣球砸到她,于是她也砸了回去,老师说:“来,我和你打。”然后就莫名其妙地进了乒乓球队 。

虽然她进入体育队的经历似乎有偶然的成分,但是成绩说明看似偶然的背后其实有着必然。华丰获得过上海杨浦区乒乓球女子单打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多次代表学校外出进行团队比赛。在高二的校秋季运动会上,更是摘得了女子铅球项目的银牌。

生活中的积极

生活中的华丰是一个幽默风趣、乐观向上的人。在问到她为什么喜欢化学时,华丰调皮地说:“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她的热情和乐观也经常感染身边的人。坐在她右面的王铁雯说,在高三苦闷的学习生活中,华丰经常做出特别夸张的表情,搭配上音调高的离谱的“巨强”来激励她好好学习,使她备受鼓舞。

华丰说父母并不怎么管她,这让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负责,“什么知识啦,技巧啦只能靠我自己去吸收,没人会来讲,所以我比较有主见,”她说,“总的来说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家庭,也很喜欢现在的自己。”

面对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华丰表示能进清华很开心,因为对于化工而言,清华可以提供最坚实的基础,站在这个平台上能看到更多的东西。“不仅仅是留学方面,关键是清华把全中国最精英的一帮人聚在一起,这帮人之间产生的思想的火花,对一个有使命感的青年人来说是最重要的。”顶言顶语

在我眼中,华丰是一个很有责任感并且很关心时事的好同学,也是一个乐于助人、善于分享的好朋友。

华丰同学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很多时候她都会拿一些现实问题或者历史问题来和我们讨论、交流意见。她看问题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往往能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想法。在这样的切磋、交谈中,我的自主思维深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华丰还是一个很认真、很尽责的科代表。我们班是理科班,不积极交作业的同学并不少。为了保证每次交作业都能准时而且全部收齐,她可谓殚精竭虑,有时候还不得不扯着嗓子吆喝,真的是花了不少心思。高中同学,王铁雯

清华是个放飞梦想的地方

蒋鹏

专业:建筑学

蒋鹏,来自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获得清华大学“领军计划”60分加分,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她是一个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的女孩,2010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好学生”,2011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学生”。曾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二等奖,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三等奖,广西“创新杯”数学竞赛二等奖。

蒋鹏很喜欢的一句铭言:“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自强不息:探究、钻研、拼搏的成长之路

蒋鹏的优秀可以追溯到小学时代。她小学时期以语文、数学双满分的成绩毕业,并在竞赛路上获得数学“华罗庚杯”全国一等奖,但小学时期最令她印象深刻的经历是一场地质探索。在东盟科技夏令营活动中,她到广西横县六景泥盆纪剖面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对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和剖面岩层的照片进行研究与探索,并且多次到六景反复考察,打电话询问地质学会专家,最后撰写的科学论文──《广西六景泥盆纪海洋生物灭亡的原因》发表在《广西地质学会会刊》上,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初中时期,她的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并且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普及组)一等奖。由于综合能力极强,她获得了第八届“南宁市十大杰出中学生、百名优秀中学生”的荣誉称号。

2009年中考,她6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均为A+,以全市最优成绩被录取进入高中,并在2009年新生入学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高中阶段,她勇于探究、努力不懈,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科竞赛上也有优异表现。她曾在2008年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获广西一等奖,2009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全国三等奖,2009年广西“创新杯”数学竞赛获自治区二等奖,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等奖,2010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广西二等奖,201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一等奖,获得高考加分,2011年获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广西区(高二)一等奖。

竞赛之路很苦,也很甜。她的周末都在钻研竞赛中度过,其他的同学放学回家,而她却乐此不疲地往返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在第一次数学联赛复赛的时候,她以几分之差与一等奖擦肩而过。可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重新拼搏一年。也正是竞赛之路,磨炼了她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她说:“如果害怕困难而逃避,总有一天这个困难又会找上你的,所以必须克服。”

运筹帷幄:领导力的锤炼

蒋鹏在小学阶段担任班长、少先队组织委员。她在初中就读期间也一直担任班长,在进入高中后又成为2009(15)班这个理科尖子班的班长、团支书和文娱组织委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作为班上的带头人,她热爱班集体的工作,曾出色地组织策划了班级的多种活动。(15)班中有4个特色活动:集体“庆祝生日”“隔周一玩”“隔周一讲”和“日志接力”。在集体“庆祝生日”活动中,她从未遗漏过任何一个同学的生日,许多同学感慨“生日从来没有那么幸福过”;在“隔周一玩”活动中,她咨询心理老师,开动脑子想出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如“森林大火”“反贴糍粑”“以形传声”“猜猜看”……让同学们重拾了童年回忆,在紧张的学习中得以放松和调整。“隔周一讲”的主题经她策划都格外有意思:关于大学、小说、电影、艺术、物理、音乐……根据主题让同学们自己亲手制作幻灯片,逐个上台讲解并接受同学们的提问,既锻炼了每个同学的能力,又交流了同学们的想法,提升了整个班级文化的素养。在班级的“接力日志”中,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还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她督促各组间及时交接棒,使日志得以延续不息,成为班级生活的一个热点。

她还带领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在高一的红歌会比赛中,她担任班级的领唱。金鹰辩论赛中,担任第三辩手。她所在的班级在合唱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校运会总分第二名,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班集体,并且成为年级里唯一获得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拍成短片这一荣誉资格的班级,并在学校里作为宣传片放映。

才华横溢:艺术的才女和社会的奉献者

她自幼学习电子琴,学习完电子琴10级(最高级别)教程,通过了全国音乐考绩电子琴7级考试,并在广西第十届少年儿童电子琴比赛中获甲组三等奖。

凭借自己的声乐特长,她在高一的红歌会比赛中担任班级的领唱,所在班级获得了合唱比赛第一名。小学时的她还选入学校的合唱团,在2005年南宁市第七届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总决赛中获二等奖。

她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学生,经常利用假期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当了解到自己家乡的一所小学连图书阅览室都没有,看到那里的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眼光时,她意识到同在一片蓝天下,城市的学生拥有的学习资源很多,而对农村的孩子而言一本书却是那么宝贵,为他们建立一个阅览室非常必要。于是暑假里,她把自己小学、初中的书刊整理分类,以个人的微薄之力为恭城县的渡雷小学建成了一个图书阅览室。她捐赠的书刊达440多册,有语文、数学、英语类教科书,《金牌阅读》《海淀考王》《快乐作文》等课外辅助书,《十万个为什么》《21世纪科学大记事》《我爱科学》等一套套科学书刊,《儿童文学》《少年文摘》等一系列的小说、散文书刊,还有一些哲理育人的书刊;捐赠的教学光盘达130多张,让学校的彩电、DVD设备更好地发挥了作用,给那里的学生创造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学习环境,解决了那里有设备无资源的窘境。每个学生只要奉献自己的一点点爱心,“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她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奉献自己的爱心来回馈社会的。

她还曾多次在广西南宁市大板二区社区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她和同龄人一起拿着扫帚义务清洁着社区的中心花园。

运用自己的电子琴特长,她曾经多次自愿免费担任一些学生演奏团的音乐伴奏。例如,担任广西青少年妇女活动中心小提琴学生演奏团在艺术节比赛中的伴奏,与演奏团配合良好并获得了评委的好评。

蒋鹏说:“清华是个放飞梦想的地方,她希望能以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去回报这个社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顶言顶语

蒋鹏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各方面表现十分突出的学生。第一,蒋鹏同学学习认真刻苦,学习的天赋也十分好,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虽然我并不是蒋鹏同学的科任老师,但她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学校成绩单的前列;第二,蒋鹏同学有着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个人组织能力,她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学校各类文化与体育活动中,是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第三,蒋鹏同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良好的思维与应变能力,在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中,她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令人难忘。

学校希望蒋鹏同学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不仅仅是基于她有着突出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更是基于对她的期望。在高中的三年时光里,她很好地证明了自己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时还有着真诚善良的内心。我们希望她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平台,相信她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而且基于她的天赋与能力,我们相信她做出的贡献会比许多其他人更大一些。

作为蒋鹏同学的母校,希望她在未来的日子里坚持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充分利用好上天给予她的优势,在自己所学的领域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相信她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为国家与民族的建设做出贡献。南宁三中团委书记,肖光

蒋鹏是一个文静、优雅的女孩子,同时又是一个大气、具有爆发力的学生,一点儿也不逊色于男孩子。她思辨逻辑性强,往往令人赞叹。她的组织水平表现出了她极强的工作能力。她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礼和对细节的考虑周全,令老师印象深刻。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在学科竞赛领域不懈地钻研,这些成就了她谦虚谨慎的求学之心。班主任,杨泰金

蒋鹏从小学习就十分勤奋刻苦,无论是在艺术的学习上,还是在平时的课业上。在她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主动参加绘画比赛,最后获得了全国的铜牌。她的独立自主能力很强,无论是学习电子琴、绘画、合唱、跳舞、书法,还是学习数学竞赛、信息学竞赛,我们从来不干涉,全是她自己计划和安排的。我们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自豪。希望她在未来继续展开大鹏的翅膀,飞得更高。母亲,吴丽梅

“这个孩子不一般”

李泽

专业: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喜欢的话:什么时候都不要动肝火。——《教父》

李泽,2012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以712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他总是傻乐,但最终乐得精彩,乐得了成功。“这个孩子不一般”,在写给李泽的寄语里,高中的语文老师陈连春这样写道。照片里的李泽眼睛明亮,方脸厚唇,与眼前的真人相比多了一份书卷气,而真人看来却有一种就像周围人对他评价的那样:霸气。

李泽说:“霸气?本意并非如此……”“理科男”

回忆起李泽的第一次作文讲评课,“李泽被不点名批评,”陈连春老师说,“他的作文是按照‘理科男’的思维写的,缺少美感。” 之所以对此记忆深刻,陈老师说是因为他拟了漂亮的标题“风干的记忆”的作文,其开篇居然是:“所谓风干,就是风力让物体失掉了水分,呈现出皱缩的样子。”然后本该鲜活的记叙文也呈现出“风干”的状貌。

但是,“这个孩子很执着”,他一遍一遍地修改,一点儿一点儿地挖掘情感的深井,一分一分地上涨作文的分数,终于复杂的记叙文写作结束时,他的作文上了范文榜。

学校电教老师也曾赞叹“这个孩子不一般”。他本是来录制语文组的备课情况,恰好是作文讲评的集体备课。听完李泽写的《爱情,慢慢地来》,一旁录制的老师问:“谁写的,这么深刻?”然后就是不绝的夸赞声。“其实,进入议论文写作时期,李泽“理科男”的劣势变成了优势,因为他的逻辑能力强啊,辅以心灵鲜活、文笔优美的长足进步,他保持了优异的语文成绩。”陈老师说。

看得出,陈老师对这个学生很是喜爱,而李泽也不住地感谢自己的语文老师。在谈到对自己考上清华最大帮助的一个人的时候,李泽毫不犹豫地说:“高中教语文的陈老师”。“傻乐”

说起高中三年,李泽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有作业就做,做完就改错,改完就打球,打完玩电游……”带着几分玩世不恭、几分嬉笑怒骂,这个觉得高中“一点儿都不苦,很轻松加愉快就过来了”的2012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以712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国际班)。“傻乐”,高考的那一天,李泽说自己就是这么个“状态”,“啥也没想,感觉高考也就是这么回事,有点儿大脑空白、飘飘的那种感觉。有点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傻乐”的李泽扮演鲁迅小说《药》中的“康大叔”,让更多的老师同学记住了他,因为他一晚上就把“康大叔”的所有话语背熟并在次日完成了生动的表演,然后他成了学校电影节的主持人、升旗仪式的主持人、团委书记的助理、14班的班长……“傻乐”的李泽曾经是“年级里颇具知名度的学生”。李泽常常到各班传达大事小情,常常到文印室抱来成捆的卷子,还常常帮助老师完成登分、判默写等各项事务。“他会在夜深时提醒我不要熬夜,会到其他班级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也会对歪风邪气义正词严,更会对他人的种种无心之失一笑置之,孝顺的他也曾经为父亲的健康而牵肠挂肚……”陈老师对李泽有着超出普通师生的感情。“希望能多高考几次”

喜欢打网球、打羽毛球,偶尔也会与同学切磋乒乓球,“只不过水平略差”,李泽这样叙述自己的爱好,“只要是不会受伤、没有身体冲撞的运动都会有所涉及”。身高一米八七的李泽说假期想锻炼身体,上大学后要把羽毛球精进一下。

谈到高考,这个理科状元又开玩笑说:“自认为人品很好,既指Luck,也指Morality~希望能多高考几次,因为伙食实在是太好了。”

高中的日子,他觉得“一点儿都不苦”,但是依然有一些深深的挫折曾经触动过他。高二时候竞选学生会主席,从全校的竞选者中杀进前四。然后在学代会上全体学生代表面前,李泽怯场了,上台演讲第一句就报错了班号,最后得票结果不及另外三人任意一位的一半,惨败于三位女生之手。随后的期中考试也考得“稀里哗啦”。“后来,冷静下来之后做了一些改变,成功地在高二一年做到了社工和学习兼顾,也为高三做好了准备。”李泽说。

而这些改变,李泽说,无非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从副班长被提拔成班长之一,“感觉自己高二一年的努力得到了承认”,李泽的自信有了很大的提升,“参加了学校里‘领军计划’的校荐竞选,感觉对自己的锻炼也很大。”

在高考的最后阶段,李泽和爸爸约定:“考前十天我们俩不见面,我妈负责我的后勤保障,尽量少说话。”最终,他带着那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上了考场,捧出了一张让自己的母校——人大附中满意的答卷。

李泽说,高二时参加暑期学校,受到一些学长学姐的熏陶和影响,对清华便有了感觉。来到这里之后,他说:“感觉清华的硬件、软件条件都非常出众,很喜欢清华园的校园环境,也很喜欢这样严谨踏实又不失活泼的治学态度,向往清华人为国奉献的热血精魂和‘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气魄和决心。”

在“热血精魂”的园子里,他称自己“平心静气,不动肝火”,老师赞他:“这个孩子不一般。”而李泽则淡淡地说:“比较成功吧。”顶言顶语

现在这个孩子已稳健地走过高中,要向更高处进发。曾伴随他三年的师友们都祝愿李泽既以妙笔写文章,又以激情燃梦想!高中语文老师,陈连春

心态,决定能走多远

刘芃宇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类

刘芃宇,吉林省吉林市吉林一中2012级毕业生,凭借高考实考分690分的成绩进入吉林省理科前十,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此前他已获“领军计划”60分降分资格。

最喜欢看的书是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文化苦旅》。

心态,决定能走多久

说到高考的成功,刘芃宇想了想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心态可以决定一个人走多久。”凭借高考690的高分考入清华的刘芃宇在回想起高中的学习经历时用的词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

刚上高中的时候,刘芃宇的成绩一直十分稳定,始终在班级名列前茅。然而,2011年,刘芃宇加入物理竞赛的省队之后,他参加了省队的决赛。但是,他在最后的决赛中发挥失常,“我成了我们进入省队8个人中决赛考得最差的一个”。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刘芃宇来说,这段经历给了他不小的挫折。在最后的“领军计划”面试时,刘芃宇将这件事告诉了面试的老师,“我跟他们说了这段经历,我觉得如果我能跨过这个坎儿,就是一次进步了。”

正如刘芃宇所说的,心态决定命运。这次的挫折磨炼了他的意志,“我当时提醒自己,这是一种磨炼,如果能够挺过来,就是胜利。”刘芃宇说。他做到了。不久之后,刘芃宇拿到了“领军计划”的资格,在高考中发挥正常,最终进入了清华大学这个他梦想中的大学。

学习与生活一同享受

对于刘芃宇来说,他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类型。在学习之余,他也很重视享受生活。“学习一直都是我生活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放弃了享受生活。我认为,合理地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来获得清醒的头脑和愉快的心情是很必要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刘芃宇说。即使到了高三,刘芃宇依然保持着每天早晨看新闻,中午午睡的习惯。“我也喜欢锻炼。”刘芃宇说。足球、篮球、羽毛球和网球都是他的爱好,下了课和同学们打上一场,愉悦身心,有益健康。上了大学的刘芃宇已经准备参加电子系“羽速杯”的羽毛球比赛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心健康才能走得更远。”他说。进了清华,更要“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刘芃宇对体育的兴趣一直在坚持着。“高中时我的引体向上还是班级第一名呢。”刘芃宇憨憨地笑道。

成长中需要他人的陪伴

成长不是一个人的旅途,刘芃宇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用自身行动使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刘芃宇说。

由于父母是医生,小时候,在他的印象中,自己的父母一直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他们让我知道读书是一种好的习惯,一件正确的事情。”在刘芃宇很小的时候,他就能把人身体上的器官、穴位都背下来了。

在同学眼中,刘芃宇是一个乐观开朗,乐于助人的学生。他常常帮同学解答问题。“为同学解答问题,我自己也乐在其中。因为我认为,给别人讲题是最好的理解问题的方法。”因此,每当同学有困惑,刘芃宇都会耐心地给他(她)解释清楚,从不急躁。“这也算是我的一个优点吧。”这位阳光的大男孩说道。

来到清华,意味着选择一生的责任“来到清华,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生的责任。”当谈及对清华的选择时,刘芃宇说道。选择电子工程系,刘芃宇看中的是它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的世界将是电子的世界,选择电子,就是选择去掌握一门一定会对社会有帮助的技术,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他说。

说到如今的大学生活,刘芃宇一再感叹这里“牛人”云集。但他说,大学生活可能会很累,但也会充满快乐,有压力,更有自由。进入大学,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这个汇聚了全中国最优秀的人才的地方,我要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不断充实自己,为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刘芃宇说道。顶言顶语

刘芃宇同学各方面均衡发展,尤其是学习能力突出、学习成绩优秀,在各大型考试中综合排名全校第一。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刘芃宇的理科成绩较好,尤其数学和物理比较突出,这和他一直学习物理及数学竞赛知识有关,尤其是在高一时做了大量的数学及物理竞赛题,开阔了他的思路,并增强了自信心,为高三的总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能积极地与同学探讨问题,能耐心解答同学的疑惑,从而能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要点。他还会抓紧时间,利用零散的时间背诵英语单词、课文、古诗等等。另外,他了解自己的短板,在语文和外语的学习上,有他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始终遵守,正是各科的均衡发展,成就了他高考的突出成绩。

刘芃宇同学不光学习优秀,其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也十分突出,策划的几次班级大型活动都得到了学校和同学的一致认可。除此之外,刘芃宇还非常喜爱体育活动,是班级足球赛和篮球赛的主力队员,运动会上也有良好的表现。因为他的勤奋好学,他的乐观向上,才能成为吉林一中唯一一名清华大学“领军计划”的获得者,才能在高考中获得省前十名的优异成绩。作为他的老师,我们祝愿他的未来无限光明,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高中班主任,李慧鹏

选择人文,是为了追求幸福感

牛子牛

专业:人文科学实验班

牛子牛,天津一中2012届毕业生,天津市2012年高考文科第一名。获得市级优秀学生干部20分政策优惠加分,高考实考分704分,投档总分达724分。“从小有个梦想,就是能躺在书海里”“其实身边同学的成绩都很好,我对这个成绩算是意料之中。我没有估分,不太意外。”说话的时候,你能从这个大男孩的眼睛里,捕捉到满满的自信。“我的自信来自于三个方面:人文学科的积淀,专业技能的实力,以及家庭环境的熏陶,这些成就了今天的我,缺一不可。”牛子牛说道。

性格决定一切,气质也决定境界。和牛子牛聊起天来,你立刻会觉得这个大男孩不简单。他既能和你畅聊金庸的武侠世界,也能和你表述刘慈欣的宇宙观内涵,历史、天文、音乐类话题他信手拈来,甚至当下最火的漫画,他都涉猎。“书痴”的称号对牛子牛来说不足为过。“我小时候有个梦想,就是躺在铺天盖地的书海里,随手翻开一本书。”从小对读书不限门类,这给他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随着年龄增长,又有意识地去选择比较有人文厚度的书籍。“我觉得我父母是把教育我当成了最重要的事业,我非常感谢他们。”牛子牛很动情地说,中考决定留在一中深造,高二分科选择文科,成长阶段最重要的选择都是他自己的决定,父母也让他自己拿主意。“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回家,觉得压力特别大,我最想回家,因为特轻松。在家里和父母聊天,就像是和朋友聊天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特别耐心地倾听我的声音和需求,并且给我最中肯的建议和观点,至于最后何去何从,还是由我说了算。”

在一些人眼里,人文科学出路不如理工类专业“多金”。牛子牛说,他是为了追求源源不断的幸福感。“人文学科说到底,不是虚荣感,也不是家财万贯,而是自己内心的安定,这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是读历史让人开阔眼界一样,若读书仅仅为了功利性,在我看来以后是要吃大亏的。”

在牛子牛眼里,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或者进行研究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是他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最佳描述。“每个人都是一盏灯,要照亮自己的价值”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他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自主管理委员会年级负责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翻开牛子牛的成长记录,学习成绩亮眼的同时,还有令人目眩的社会工作职务。

是不是个官迷?牛子牛笑了,“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是一盏灯,要尽可能地去照亮自己的价值。”牛子牛说,在担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也明白了完善性格的重要性──成大事者要有圆融的心态,以及敢想敢做的眼界。一个共识是,工作能力强的人,学习成绩往往也很牛。牛子牛语气里很是自信,说自己从小到大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我有一套学习方法,对于成绩就比较自信了。我每天都是11点之前上床睡觉,高三备考,还要更早一些。睡眠时间固定了,就要从复习时间里要效率。”“状元,实至名归”

刚出成绩不久,一中贴吧里就出现一条“牛哥威武”的帖子,牛子牛的同学们都为他的成绩感到高兴和自豪。牛子牛到底有多“牛”?与他同窗6年的好友王蕊有一次和同学们去牛子牛家,发现他的书柜里密密麻麻排着文学、历史、政治等各种书籍,他知识量也总是让别人惊叹,连QQ空间写的精彩文章都被同学们讨论着。

叶卉老师担任了牛子牛两年的班主任,当得知爱徒高考取得优秀成绩后,叶老师用了“实至名归”四个字来评价。叶老师说牛子牛的最大特点就是全面,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全年级第一,高中分文理班时,理科成绩也特别优秀的牛子牛选择了文科,这也让当时的班主任挽留了再三。一次月考中的作文题目是《我们的被时代》,虽然题目的感觉有些消极,但牛子牛的文章却引经据典,从人类历史的发展写起,写出了积极深邃的立意,这篇作文还被全年级的学生们争相传阅。因为文章写得太出色,一中每周一“国旗下的演讲”都由牛子牛给同学们审稿。

去年10月间,清华大学在百年华诞后推出了自主招生的“新百年计划”,其中“领军计划”正是面向那些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经天津一中李新校长鼎力推荐,牛子牛顺利入选“领军计划”,并在此后的一系列选拔中,以优异成绩获得了60分的总分优惠,以及5分的学科专业优惠加分。在与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深入交流后,他选定了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如今,这位津门文科“状元”无须使用“领军计划”的优惠加分,就能顺利进入清华人文实验班学习。他已做好准备,在清华园这个富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园子里,实现自己的梦想。顶言顶语

牛子牛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就是专注,不管上什么课他都能聚精会神、特别投入地听讲和记笔记。牛子牛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场,无论是学习还是组织活动都特别成功、特别有想法,他总是那个所有人都注意的焦点。天津一中2012届毕业生,王蕊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秦跃豪

专业:物理学

秦跃豪,江苏省天一中学2012届毕业生,获得清华“领军计划”60分降分录取资格,高考成绩427分(满分480分),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清晰的人生规划,“梦想的践行者”

2011年11月12日,天一中学会议室中座无虚席,这里正进行着清华“新百年领军计划”和北大“实名推荐”面试,一个瘦瘦的、文弱的男生第一个入场,“你希望进入清华的什么专业?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规划?”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希望走进清华经管学院,然后带着奖学金进入哈佛商学院攻读研究生,在国际大公司进行资本和技术的积累,然后回国创业,回报社会。”“你对中美局势有什么看法?”他略做思考回答道:“美国是当下,中国是未来,美国是果实,中国是沃土。”他的回答让在座的评委深受震动,这就是秦跃豪。他不仅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更能够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实现;他不仅“仰望星空”,更能“脚踏实地”——他是“梦想的践行者”。

阳光乐观,兴趣广泛“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你最突出的人格素养是什么?”面对提问,秦跃豪回答道:“我首先有一颗不卑不亢的心,在困境中,我不会沉沦,在辉煌中,我不会忘形。走进清华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我可能会很平凡,但我绝不会自卑,我会用自己的奋斗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确实,在他考进天一少年班时,成绩在班级倒数,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他用坚持不懈的奋斗,一步一步走到年级前列。他有着积极、阳光的心态,每天总是看见他背着书包,面带微笑地和老师说“早上好”“老师再见”,哪怕是在压力巨大的竞赛面前,他也总是自信而乐观。

高二时即获得数学竞赛省一等奖,高三时获得数学物理竞赛省一等奖,但均与保送资格擦肩而过,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说参加竞赛并不是为了得到保送资格,而是兴趣和爱好,他觉得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一切。这一点,他已经超越了同龄人太多。

秦跃豪兴趣广泛,爱好电子琴、拉丁舞,高二时的艺术节汇演,他是班级舞蹈“水扇·苍穹”的领舞和策划人,带领同学认真排练,精益求精,在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并得到师生的高度评价。高一时,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风力发电研究,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实验验证,他乐在其中。体育节、科技节中,总能看见他忙忙碌碌的身影。秦跃豪获得了很多奖项,同时也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秦越豪有着深厚的人文修养。他最喜欢的人物是法国文学家加缪,因为加缪“坚持自我但不偏激,积极寻求改变之路但不盲目革命,与狂热分子的革命者有很大区别”;他最喜欢的音乐是《I believe》(Dave Koz的萨克斯曲),“说不上什么理由,有韵味的旋律和萨克斯独特的音色让这首曲子听上去舒缓,但很有力量”。

富有爱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清华有句话:“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百年历史积淀了清华人心怀天下的高度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秦跃豪进入清华之前,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清华的这句话。

2008年大雪,路封了,车停了,那个冬天特别冷,但秦跃豪的家里却暖洋洋的,因为他邀请班里不能回家的外地学生到他家做客,那几天,他和几位同学就像兄弟姐妹一样,那个冬天,他在自己的内心播下爱心的种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同学有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大家一起进步。

去年,他在报纸上看到清华大学一名学生捐助希望小学的故事,他深受启发,回去把自己的竞赛奖金、新生奖金、压岁钱捐给无锡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并设立了“跃豪爱心基金”。在他的人生规划中,他希望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清华大学是秦跃豪的目标,但并不是终点,在获知通过清华“新百年领军计划”考试,获得60分加分的第二天,他还是和往常一样,面带微笑,平心静气,继续自己的追梦人生……

清华不是终点

进入清华绝不是秦跃豪的人生目的,而是向更大的平台跳跃的新起点,如今在清华这座“牛棚”里,一路优秀过来的秦跃豪依旧自信、淡定,对未来目标明确。大学生活和他想象中的差不多,主要靠自觉和主动,没有了频繁考试的压力,但来自周围各种“大牛”“小牛”的压力让他也不能放松。

在大学,他的大致规划是在大学基科班打好牢固的理科基础,大三开始接触电子方面的课程,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金融知识,研究生阶段进入专业领域,之后进入相应的公司实习,同时攻读博士。毕业后先在一些国内、国际领先企业工作几年,积累一定经验、人脉后自主创业。或许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仍然祝愿他能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勇攀高峰。顶言顶语

他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全神贯注,思维灵活,他的笔记总是同学们借鉴的样本;自习课全心投入,计划总是科学而有针对性;竞赛中他总能沉浸在科学的海洋中自得其乐,钻研难题对他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乐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还利用暑假访问哈佛、剑桥、牛津、斯坦福等世界名校,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他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是“梦想的践行者”,“以天下为己任”,他也富有爱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中班主任,袁小建

来自清华的成人礼

热娜·博尔汗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热娜·博尔汗,维吾尔族,来自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考成绩为637分,获得清华大学“领军计划”60分加分。喜欢听各国民族音乐。爱好阅读,最喜欢雨果的《悲惨世界》。

2012年12月,在一列新疆开往北京的火车上,热娜·博尔汗和妈妈一起买了个小蛋糕,为自己唱起了生日歌。这天正是她刚满18岁的成人礼,也是她第一个在火车上过的生日。旅途的终点是清华大学,因为被校长推荐进入清华“领军计划”,热娜前往清华进行面试。

特别的礼物:圆梦清华园“清华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热娜坦言。身为一个维吾尔族人,她对新疆有独特的感情,这也决定了她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的规划,那就是要学习能在新疆用得上的专业。然而,她并未想好如何把它具体化。

直到有一天,校长助理找到热娜:“清华送上门来了,你要不要?”

一时间热娜感觉被当头一棒击中了,然而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她立刻意识到这就是自己想要的。这样一个机会是其他任何学校都不能给予的,唯有清华。

选择了化工专业更是让热娜感到幸运的一点,“这真的是我回去后可以做的专业,我自己很感兴趣,而且也不像数学、物理等专业那么难。”她说。热娜回忆起故乡乌鲁木齐,有丰富油气资源的新疆汇集着大量的化工厂,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冬天还有了烧煤的尘埃,整个城市的环境都沦陷在空气污染中,而热娜正是希望通过学习化工能回去改善这个现状。

然而,得到了这个机会的热娜也并不盲目乐观,她担心加分考上清华的自己是否能适应那里的环境。“当时给我60分我是肯定能考上的,但考上后会过得怎么样,能不能学得进去是没人告诉我的。”热娜说。在国外读大学的同学告诉热娜,国外学习的困难比国内要大得多,然而他们大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所以他们鼓励热娜,只要保持认真学习的作风,一定能在清华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些话让热娜慢慢地接受了去清华的未来。

偏见的转变:清华也有文化底蕴

在没接触清华前,热娜对于清华不无偏见。“其实我以前对于清华的印象很不好,感觉是全国一等一的‘疯子’去的学校。”她笑着说。

那时的热娜还在学校的平行班里努力学习,清华从未成为她的梦。“领军计划”给学校的3个名额中包含着一个少数民族的名额,这个珍贵的机会给了热娜。

热娜因此幸运地走进了清华园的校门,所有在她脑海里抽象化的东西都变得具体化起来。当然,这里并没有热娜曾经想的一群“疯子”。有的只是热心给热娜指路的清华大学志愿者们。细心的热娜发现,这些学姐学长总是一边帮助他们一边拿着书本阅读。“都是一些很有目标,努力奋斗的人。”然而他们也并不因此而显露出与世隔绝的样子,总是很乐意地帮助热娜指点她将去的地方,这些学姐学长冲击了热娜脑子里固有的“清华疯子”的形象。

在面试的前后,热娜顺便在清华园里走了几圈,体验到了清华校园里“走也走不完的路”的感觉,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清华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以前一直以为文化底蕴是只有北大才有的。但这次我却发现,清华也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热娜说。

生活的乐趣:音乐与国学王国

热娜打趣地将高三称为“兴趣绞杀机”。忙于学业的学生们在高三往往很难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热娜自然也不例外。喜欢音乐的她曾学过钢琴,然而从高二开始便因为忙碌的学业而不得不停止了自己的爱好。

远离钢琴带来的不是淡忘,而是热娜对音乐更多的理解,特别是学习累的时候,或是从忙碌中静下来时,都让她回忆起触摸钢琴时心静的感觉。“就像不饿的人不知道饭好吃一样。”她打了个比方。

尽管不弹钢琴,但热娜仍然不时地欣赏音乐。她喜欢各个国家的民族音乐,不论是中国的民族乐还是英国、法国等国外的民族音乐,她都觉得无比优美。对于热娜来说,这些音乐节奏不快,但朗朗上口的民族乐比起通俗音乐来更带给她深层次的感受。虽然她每次总是花费大量时间去查找歌词的意思,但是之后就能更好地享受这些音乐带给她的快乐。“通俗音乐比较容易懂,但是听几遍就不太想听了,而民族音乐的调子却会一直在你脑海里。”她描述道。

除了音乐以外,感性的她还在高二时喜欢上阅读诗词。在高中的社团中,国学社一直很受全校同学的欢迎,本来讨厌语文的她在周围国学社同学的“煽动”下认真地阅读了一些诗词,反而很快产生了兴趣。热娜最喜欢豪放派的诗词,她认为李白虽然浪漫,却“只想不干”,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又想又干”的辛弃疾、张孝祥等人。

回忆当年,她不禁背起最爱的诗词: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 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这是一首贺铸的《六州歌头》。尽管语文仍然没有成为她的长项,但“兴趣归兴趣嘛”。

在火车上,刚过完生日的热娜觉得自己很幸运。刚满18岁的她得到了去清华面试的机会,“刚好也是一个适合我的学校有适合我的专业。我感觉什么都不用想我就到这儿来了。”她说。这仿佛是清华送给她的18岁的成人礼。顶言顶语

热娜是一个思维缜密,处事认真、踏实,非常有责任心的好同学。同时,她也是一个为人诚恳、直言不讳、贴心可靠的好朋友。她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各类学习任务,她同时也有很强的洞察能力,会发现生活中许多他人无法观察到的小细节,这点足以让她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情趣。作为一个热情而又略微腼腆的新疆姑娘,她的钢琴弹得也很不错,每次的演奏她都会将全部的感情投入其中,让周围的人在其意境中浮想联翩。这就是她,可爱、天真烂漫的她,乐观、豪爽、勇敢的她,踏实、谨慎的她,她叫热娜。高中同学,仙木西亚

注重实践的建筑梦

沙烨星

专业:建筑学

沙烨星,来自上海市上海中学,2012年上海高考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录取。她在《“立面”的误会》一书中感受到中国建筑学研究的曲折与困境,并对美术抱有一定的兴趣与热情,曾在校艺术节会标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

高中开始做科研

2009年沙烨星进入上海中学科技班,第一学期学校开设了物理、化学、生物、工程、计算机5门课程,并邀请相关高校教授针对前沿和热点研究做讲座。“上海交大生物学林志新教授讲授的《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深入浅出,非常吸引人。”沙烨星说。在科技班的同学被要求在5门课程中选择一门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沙烨星因为自己的兴趣最终选择了生物。

选择生物学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方向后,沙烨星设想了一些课题,但因为可行性较差,或是作为高一新生知识储备不足,最终都没能实施研究而不了了之。在不断地思考与征求老师意见后,沙烨星与另外一名同学确定了研究课题《纤维素水解液选育微藻并厌氧发酵制取甲烷》。“当时是在上海交大缪晓玲副教授的指引下,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它是以活性污泥发酵生产甲烷,探寻生物能源的利用模式,同时能够利用纤维素废水,变废为宝。我们感觉这个课题挺有意义的。”沙烨星说。

确定课题后,高一暑假期间,沙烨星与其合作同学便开始了研究。研究基本分为两部分:选育微藻和生产甲烷。微藻的发酵需要28天,每天都要记录生产甲烷的量并适时更换集气管,而实验室在上海交大,“我们两个人轮流每天清早赶往交大,为的只是换一根管子或在管子上画一根线。从我家开车过去,至少要1个小时。”暑假里的试验进行得非常顺利,高二开学后,她们想在学校做进一步的实验探究。但一个学期的实验没有换来一次成功,每一次失败后,沙烨星都分析原因,改进设备,“当时我们认为是创造的厌氧环境不好,所以不断改进设备,但设备的改进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到最后才知道根本原因是使用的活性污泥质量不好,但没时间改进了。” 这个课题最终获得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

虽然实验结果并不十分理想,但沙烨星坦言她从这段艰辛而苦涩的过程中学会了严谨、细致,学会了踏实求真,学会了耐心、坚忍。

全面发展的社工达人

在科研方面严谨求实的沙烨星也活跃于学校社工工作中。进入上海中学两个月后,便进入了学生会宣传部的沙烨星说:“刚进入学生会后是跟着学长们学习、了解学生会工作,之后独立组织了一些活动。”2010年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在上海中学召开,学生文体活动由学生会承办,沙烨星为总负责人。在一晚上的游园会中,沙烨星策划的猜灯谜、编中国结、书法、绘画等有中国特色的互动活动,吸引了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策划节目、邀请嘉宾、组织活动,活跃于学生会工作中的沙烨星从普通一员到学生会主席,收获良多。“从高一到高三,经历了从执行者到组织者的蜕变,现在我已经是一位见证者了。”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见证了学生会的成长。经沙烨星介绍,学生会有一个“最受欢迎学生评选”活动,自己参与该活动的策划,她说:“在第一年时,我曾在前辈的指导下对一些赛制进行了革新,尽管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有些地方还受到同学质疑,但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到了第二年,评选活动遇到了一个新的瓶颈:以往基本都是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得主当选,这引起了同学们对选拔体系与标准的质疑,“难道上海中学最受欢迎的同学就是学习好的同学吗?”为此,沙烨星和其宣传部的同事一起做了一些探讨。“当我升入高三后,见证了下一届成员对评选制度的完善。”

除了“最受欢迎学生评选”活动,另一个让沙烨星感到受益匪浅的是学生代表大会的提案工作。在沙烨星进入学生会之前,很多同学都把提案当成一个形式,并没有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进入学生会之后,她便想改善这一情况:把提案上升至一个很高的位置,给同学们营造一种校园民主的氛围,提高民主意识,使同学们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分子,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出一份力。“我们首先从自我做起,对每一次、每一份提案都认真对待,并非常积极地联系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同时也对同学进行了一些培训和动员,最后收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提案。”沙烨星说,“经过两年时间,这逐渐地变成了学校中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向学校提出自己的想法,学校方面也会更充分地听取,学生会更好地实现了它服务同学的职能。”

生于斯长于斯,便奉献于斯

进入上海中学,曾在竞赛保送和高考之间犹豫不决的沙烨星选择了科技班并探究了课题《纤维素水解液选育微藻并厌氧发酵制取甲烷》;奔波忙碌于课堂学习与学生会工作之间的她也见证了学生会的成长。而高中生活的结束使她又一次面临抉择——出国还是留在国内。“从小生长在中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出来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都是基于我国社会的特性。我不认为出国与留在国内有必然的高下,只是感觉文化是多元的,多元中必有差异,而我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有很深的情感,我想在国内发展,想为祖国做些什么,所以决定本科还是在国内学习。”沙烨星最终选择了国内,选择了清华。

对于清华人,沙烨星认为清华的学生在“行胜于言”的校风中能严谨、勤奋地学习、工作;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下低调而谦逊。“我非常憧憬进入清华学习。学习清华百年优秀传统中的精华,学习清华老师、学生们身上的可贵品质。”

生于斯长于斯,便奉献于斯,选择了清华,沙烨星愿在新的起点继续向前。顶言顶语

沙烨星同学:作为上中一流的学生理所应当投身中国一流的大学,接受一流的教育,最终成为一流的人才。愿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承载的奋斗、进取、忠诚、奉献的精神,渗透到一代又一代继往开来的清华人的血脉中,关心祖国的命运,关心民族的命运,关心人类的命运。上中为你骄傲,为你自豪,为你祝福!上海中学学生处主任,张泽红

“四有”女孩 “玩”上清华

商宇航

专业:建筑学

商宇航,身高1.73米、长发垂肩、戴眼镜的甜美女孩,东北师大附中2012届清华大学“领军计划”人选,吉林高考理科前十,录取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选择建筑学院是因为我喜欢画画。算不上有绘画特长,自学的素描,画着玩的。”小姑娘说。

不要小看了商宇航的这个“玩”字,不光“画着玩”,数理化竞赛在她口中也都是“学着玩”的,结果一“玩”就玩出了省一、二等奖。

腹中有墨

不畏挑战的精神与对更高能力的追求使商宇航为自己设定了“竞赛基础两手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成长规划。不仅在学校的大型考试中连获年级第一,数学和化学两个学科竞赛的省级一等奖和物理学科省级二等奖,更是在商宇航的小试牛刀中手到擒来。“有条理、善自学、善总结,效率高。”这位自信的女孩自我总结道。

学习竞赛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从高一开始,商宇航每天的竞赛课都要上到夜幕降临,“啃”完一本又一本的额外习题,记下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笔记,捧着一本大学教材自己细心钻研,坐在竞赛教室中从早到晚自习,不浪费一分一秒集中精神备战……一切的辛苦、孤独不足为外人道,而这份锲而不舍的勇气之源就在于她坚信,“宝剑淬火,方能莫与争锋”。

谁说理科女不解风情?商宇航的生活有张有弛,亦充满文艺情趣。文静的小姑娘热爱读书,名著、散文大多都细细品读,更是阅读了《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雾都孤儿》《小妇人》等经典名著英文原版。平日里喜欢看美剧,喜欢用文字在人人网上记录生活,写些古韵诗词、英文诗歌,抑或是自己的生活随想、理性思考,任笔触翩跹,岁月留香。

肩上有责

家事、国事、天下事,商宇航事事关心。

在班级里,她是班长,“组阁”班委会,开展辩论会、高校模拟面试、团队游戏等活动,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在学校里,她担任学生自主管理联合体第三传媒司司长,负责校刊一格的筹办。出校刊的过程从海报宣传、征稿、选稿到版面设计、后期销售,都包含着她与整个团队的无限努力,一波三折都被她以柔克刚地一一处理,并积极反思,积累经验,“提高了自己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了合作的意义” 。

以天下为己任,商宇航相信爱是让人温暖的力量。初中时参与报纸义卖活动,为学校患白血病的女孩募捐,高中时参与社区实践,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交通,排队乘车”。在生活中商宇航注意低碳环保,不管在家中还是教室,会随手关掉不用的灯。平时上网时她还会在百度上帮助别人解答一些问题,从点滴做起去积极地爱身边的人,爱这个社会。

走出国门,商宇航在剑桥SDP拓展课程、研究性学习等活动中尽显领袖才能,带领组员们研究基因工程的利弊,研究名著《飘》的赏析,并制作PPT进行结题报告……投身于众多的课外活动不仅没有给她的课内学习造成损失,相反有助于她增强自信,提高组织、领导、与人交流、协作协调的能力,使她更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更懂得全身心投入、取舍、奉献的重要性。

心间有爱

商宇航说,自己热爱生活,热爱一切温暖、灿烂的东西。

紧张的学习、繁忙的工作……这些都没有使商宇航放弃自己的爱好。她是校健美操队里少数几个没有舞蹈“童子功”的成员,与这项热情而有活力的运动的结缘完全是来自一次全国女子数学奥赛中一项健美操联谊比赛的邂逅。都说勤能补拙,起步较晚的商宇航每天都抽出中午时间到舞蹈教室压腿、控腹,练习操划。健美操是需要力量与耐力的运动,训练时要做俯卧撑,可是训练伊始纤瘦的她一个也做不了。不服输的性格使她坚持从简单的控腹开始做起,有时候累得脸涨得通红,手臂酸疼、颤抖,“但我总是一直鼓励自己,再坚持一秒!一秒就是进步与胜利……”功夫不负有心人,无数个一秒后,商宇航终于可以做一组50个俯卧撑,达到了要求的力量感,考取了大众健美操五级证书,并随队参加吉林省健美操锦标赛,获全省团体第二名。

平日里,商宇航还参加爵士舞的训练,播音主持水平也是有口皆碑,学校各类大型演出都少不了她绰约摇曳的身姿。

清华有梦

碧绿的爬山虎掩映着古老的红砖墙,阳光透过拱形的玻璃窗轻柔流淌,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在这清华的图书馆里静静地品味经典。楼台朱阁依依柳,涟动碧色乱;水榭翠轩娇莺慢,荷倚华清岸。这是水木清华的荷塘。骑着自行车飞驰过清华的林荫大道,听风呼啸而过,这是2011年暑期夏令营时的清华留给商宇航的第一印象。

那次经历在商宇航的心中播下了清华之梦的种子,清华的风貌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内涵在奋斗的高三里酝酿、萌发,成为她魂牵梦萦的心之所向。“自强不息,是奋进的力量,是追求梦想的力量,是一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社会价值的道路上永不停息的脚步。厚德载物,是宽厚博大的情怀。先做人,再做事。高尚的人格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我更爱那句‘行胜于言’。花哨的言语只是表面,真正脚踏实地的行动才是进步的源泉。现今社会,无论是在道德的构建方面,经济民生的发展方面,还是法律法规的落实方面,难道不都需要行胜于言吗?”

选择清华,便是选择了践行“行胜于言”,选择承担了一生的责任与家国的希望。简简单单的4个字,商宇航准备好了用行动去证明一切。“清华是未来精英的摇篮,清华的魅力让我着迷,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所在。我坚信梦想由行动实现。我的一切努力让我逐渐走近我的梦想。我希望能成为清华的一员,在清华继续我的追梦之路。”顶言顶语

商宇航是一名全面发展,追求卓越,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阳光女孩,她从小就性格活泼开朗,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大方与爽朗,有爱心和责任感,中学就是班级的班长、学生会的骨干。宇航的自立能力很强,而且学习效率很高,这使她在繁忙的学习、工作的同时,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经常通过跳舞、打羽毛球、画画儿来放松心情。清华是她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她能羽翼丰满,有实力迎接未来的挑战,希望她在未来的日子里,勇于担当责任,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奋斗,拥有更加灿烂精彩的人生!妈妈,章春宇

志存高远,坚持理想

石垠

专业:心理学

石垠,毕业于上海中学,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在《少年日报》做小记者;高二的时候曾经作为上海市学生代表飞抵台北参加“台沪携手,相约花博”的交流;2012年,她成为“领军计划”人选。参加高考,被清华大学录取。

关注生活,笔耕不辍

石垠是个热爱文学的女孩,喜欢读钱钟书、鲁迅先生等的经典文章,他们爱国爱民、秉笔直言、积极探索的精神成了她丈量人生的标尺,在她看来,我们的国家不仅需要精通科研的高新人才,同样需要一批撑起中国脊梁的“文学战士”。她还擅长写小说、评论,繁忙的高中生活也没有让她停下笔,学习生活中有太多的感悟值得书写,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都值得探索。高一、高二时她共写下15万字的手稿,这成了她高中最美丽的回忆之一。

其实,石垠早在小学三年级时就已经是《少年日报》的一名小记者、《时刻准备着》杂志的责任小编辑,直至初三拿着指导老师颁发的“退休证”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报社,其间她曾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小记者”“优秀小编辑”的称号。做小记者的时候,她得到了很多练笔的机会,发表过20多篇文章、报道,还有3篇童话,她的第一篇童话《音乐娃娃》收录于《梦开始的地方》一书中。

进入高中,她加入了学校“龙门物语”记者团,报道同学们身边的事情给她带来了很多乐趣,同时也使她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有一次采访宿管阿姨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石垠说,“以前我们对宿管阿姨的印象不太好,甚至有点儿讨厌她们,因为她们检查宿舍卫生总是十分苛刻,而且经常阻止我们在熄灯之后看书。但是通过对她们的采访,我发现宿管阿姨们真的很辛苦,我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而她们5点就要起床工作,一直到晚上11点半,而且凌晨两点还要巡视一下整个宿舍楼。采访之后,我开始理解她们,她们辛辛苦苦做的事都是为了同学们着想。”石垠写的稿件发表在上海中学的网站上,也让同学们对宿管阿姨有了更多的了解。

师恩难忘

进入上海中学之初,石垠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了科技实验班,作为她的一个爱好,石垠很早就涉猎了许多信息学方面的知识,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已经6年了。

刚上高二的时候,石垠发现同学们在晚上自习的时候光线不是很好,这样很不利于保护眼睛,她萌生了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学知识设计一个根据眼睛与书本距离自动调节灯光强度的装置的想法。这个想法刚刚付诸行动,她便遇到了无从下手的尴尬状况,本来她兴冲冲地从淘宝网上买回了单片机,但是当她准备编程时,却发现编程需要用的是她不熟悉的C语言。正当她感到不知所措时,她的指导老师吴奕明给了她很大的帮助,鼓励她坚持下去。石垠说:“吴老师之前对单片机也不熟悉,他其实是从零学起的,但是他花费了很大精力,无私地给予我帮助,使我能坚持把这个课题做到最后。”

经过高二整整一年的努力,石垠的“智能调光测距护目板”课题终于完成,并获得了“上海中学杯”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一等奖。

全面发展,不断学习

石垠是班里的劳动委员,平时她要负责班里的卫生工作。“卫生工作做的都是细节,比如说黑板槽这样不起眼的地方,也要做到一尘不染。”在大扫除的时候,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全班同学分好工,完成扫除任务。“因为时间有限,要很快做好这些工作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我也得到了锻炼。”

她还热爱运动,积极参加校游泳比赛,在上海中学她还学会了打网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竞技柔道等运动。她是科技班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定期去上海小学指导小学生布置黑板报成了她固定的“职业”。她高一学年的双I学习被评为优秀双I案例,与同学合作的CPS课程成绩优异,获校园世博奖,上海中学“科技新苗”“艺术新苗”“社会实践新秀”“五自积极分子”的称号也是对她积极参加校内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双I、首期LO领导力课程培训、CPS等活动的肯定。

高二下学期,应台北市市长郝龙斌的邀请,石垠作为上海市800名学生代表中的一员飞抵台北参加“台沪携手,相约花博”的交流活动,与台湾建国中学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台沪携手,相约花博”两岸高中生台北花博摄影比赛中,她的两幅作品分别获得卓越奖、采风奖。她还积极参与了合唱演出,用动听的歌声、美丽的舞姿、文明的礼仪向台湾同胞展现了大陆学生的精神风貌。

从小学至今,石垠积极参加各项校内外活动。初中阶段就获区级以上各类竞赛奖、荣誉奖20余项,高中两年多获得校级以上各类奖项27项,其中包括信息学、生物学、数学、英语、语文阅读、作文、美术、摄影、科技、社会实践等领域。

石垠说:“做班委,参加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的这些经历,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就一定会取得很多成绩。”

石垠从小就梦想着能到清华读书。“小时候我问妈妈中国哪所大学最好,妈妈说是清华大学,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考上清华。”正是坚持着这样的梦想,石垠这些年不懈地努力着。

石垠有她的志向,做小记者的经历培养了她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她希望自己以后能把观察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关注社会,关注国计民生,用公平正义去发掘和传播真相,建立属于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最终为国家、社会创造财富,这是她一生的追求。

去年8月她来到北京参加清华大学暑期学校,成绩优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她,更加坚定了她到清华读书的梦想。

能成为“新百年领军计划”的人选,石垠说:“我觉得领军人才不仅是精通科研的高新人才,同样还可以是能撑起中国脊梁的‘文学战士’。我坚信自己在清华精神的熏陶下,一定会成为清华的领军人才、国家的栋梁之材。”顶言顶语

石垠同学是一个对学习认真执着的人。高三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很多同学将学习的重心放在理科和英语的学习上,比较忽视语文。但是石垠同学每次的语文作业,特别是剪报、随笔却做得极为认真,在随笔中她充分流露自己的内心情怀,表达自己对于世事的看法,既真挚又独立。

石垠同学也是一个率真的人,有一事令我印象颇深。我的随笔点评比较简略,甚至有时只有分数,不见评语。石垠同学给我以长信进言,渴求老师的评语。自此之后,我对于随笔点评绝不等闲视之。“教学相长”,“师不必贤于弟子”,其石垠之谓乎?高三(10)班班主任,俞超

无限可能,无限精彩

时惜之

专业:社会科学实验班

时惜之,来自上海市格致中学。高考成绩为533分,另有清华大学“领军计划”60分加分,进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最喜欢的格言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喜欢读卡赞扎基的《希腊左巴》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游泳、跳爵士舞、弹钢琴等。

时惜之,这个特别的名字蕴含着父母希望她学会珍惜的期望。怀着“珍惜”这一心态,她时刻珍惜和把握生命的每一刻,广泛尝试和体验,让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和精彩。

兴趣·科学

2010年8月,怀着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时惜之通过推荐、申请、电话面试等层层准备,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名中学生代表,随中国代表团赴印度孟买参加了第四届亚洲科学夏令营(Asian Science Camp 2010)。

在短短的10天中,她聆听了数十位世界顶级学者的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学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科学讲座,在小规模的训练营中得到了与大师们近距离接触、交流思想的宝贵机会,并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龄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时惜之说:“面对世界顶尖的学者们,只要你有勇气、有闯劲,就一定会收获良多。”在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ichard Ernst教授的一场有关“社会领导人应具有的责任心和远见”的讲座结束后,她与Richard Ernst教授进行了交谈,向他请教了青年人应怎样才能落实好自己的社会科学责任,Richard Ernst非常欣喜地赞赏了她的提问,并热情地给予了解答。这次交流使她明白了青年人应组织更多的机构,发动身边的学生们,向他们传达亚洲科学夏令营所提倡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特别值得提的一点是,当时中国代表团中有许多来自清华的学生。时惜之说,在全程的研讨游历中,清华人身上所散发出的纯真、诚挚气质和专业、认真的治学精神,给当时读高一的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除了参加亚洲科学夏令营,在学习生活中,时惜之经常灵感迸发,产生许多奇思妙想。高二时,她申请了“自动固定雨伞”“手动摇椅”“多功能环保粉笔盒内置架”3项专利发明。

关注·社会

虽然是一个理科生,但是时惜之对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和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她多年来坚持看新闻评论,翻报纸时总会先关注国内、国际时事。她热爱阅读,闲暇时间经常阅读政治、历史、经济等人文类书籍,对所阅读的书籍深入进行思考;也喜欢写作,多次在作文竞赛中获奖。她说,“人生非常有限,很多人只能过一种人生,而借助文学,我能超越这个界限,并且与世人分享”。

时惜之平时很关心社会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强,曾担任校邓小平理论读书会刊物《求实》主编,多次就时事热点、校园新闻等发表文章,如2010年富士康发生员工发生跳楼事件后,在校刊上发表了《从富士康“十五连跳”谈起》,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期间发表了《百年梦圆》等文章。

在对社会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她也非常注重社会实践。2010年7月,时惜之作为课题组长,带领组员们到安徽省大别山地区进行社会调研,实地考察了我国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亲自走访当地政府,采访政府官员、普通百姓,前往超市、卖场,他们最终完成了《金寨县花石乡农村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正是因为对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兼具较强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在高考后时惜之依据清华的跨文理专业选择,申请并进入社会科学实验班。“能学习自己理想的专业,我非常开心,同时也很感谢清华的以人为本。”

责任·活动

在时惜之看来,一个合格的人才不应仅仅关注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她从小学起即担任学校大队主席,初中四年连任大队宣传部长。进入高中后,连任班长三年,并担任校学生会主席。组织策划了2009年上海市“温馨冬至夜”外校联谊活动,2010校社团节、教师节、艺术节等多项活动,带领学生会参加了 “世博实践年”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征集评比活动、上海故事广播“萌动60分”节目和上海市重点中学学生会主席论坛。2011年,时惜之所在的格致中学高二(6)班荣获由上海新闻晚报颁发的“上海市金爱心集体”荣誉,这和她对班级这个大家庭投入的极大热情与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多年的学生工作中,她也曾遇到过许许多多的挫折与挑战。然而,“既然踏上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到最后,既然开始做了就要做到完美”时惜之说,“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我每天都比普通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因而每天都会收获更多的经验与成长。” 即使是在竞争激烈、学业繁重的高二、高三,她也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她说,工作经历教会了她要有责任感与坚韧精神,也锻炼了她应对高强度工作的能力和抗压能力。

高考之后,时惜之代表学生会发起组织了“高三二手书义卖”活动,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为大别山的孩子们筹集善款千余元。“我很清楚自己做得仍远远不够。改变世界,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太多,”时惜之说,“这正是我需要一所顶尖高等学府的原因——督促我的理想,带给我无限可能,找寻到志同道合之人,激发更多的创意。”顶言顶语

时惜之从小立志高远,性情温润、大气,为人纯朴善良,兴趣广泛,是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孩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路走来,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作为学生干部,还承担了大量的学校及社会工作,把学生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精彩不断。她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钢琴、JAZZ、阅读、写作、游泳、羽毛球、天文等多有涉猎。作为母亲,看到女儿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和学习兼顾,年复一年地不断成长蜕变,感到些许心疼的同时,我更由衷地感到欣慰。女儿一天天成长起来,价值观日益成熟,人格不断完善。愿你始终保持从容、谦和的心态,在清华闯出一片更高更远的天空!母亲,张爱芳

“建筑”通往梦想的桥梁

宋雨

专业:建筑学

宋雨,出生于1994年2月17日,水瓶座。毕业于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入选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高考中以699分取得全省理科第二名,目前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读。

平时宋雨喜欢看小说和看电影,喜欢小仲马的《茶花女》,也偏爱金庸的武侠小说,还喜欢电影明星基努·里维斯,尤其着迷于他在《地狱神探》里扮演的那个有缺点的英雄形象。

一篇文章 激起建筑师的梦想

还在上高一的宋雨就把成为一名建筑师作为自己的梦想,而这样的想法源于对一篇文章的感动。

宋雨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看报刊的习惯,一次午饭前,她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一篇名为《世界上有一个建筑师叫路易斯·康》的文章,文中讲述了对建筑充满无限热情的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的经历。

深受感染的宋雨感动于路易斯·康对于建筑设计那种朝圣般的情怀,逐渐产生了对建筑的兴趣。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宋雨决定将它作为自己努力的梦想和方向,立志将来要当一名建筑师。而清华的建筑系在全国都很有名,“我对清华建筑,从此心生向往”。

高二的暑假,宋雨被学校推荐参加了清华大学暑期学校夏令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给了我更近距离感受清华的魅力的机会,我也深深地被这所高校吸引。”宋雨坦言她高三一年不断的努力就由此展开。高三的学习生活一直很忙碌,宋雨回忆说,自己当时也有很多抱怨,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什么人生啊,大好时光却坐在这里写作业。抱怨虽多,但宋雨在思想上从未懈怠,行动上也从未停止。她每天和同桌约好,一起完成某些题目,然后一起讨论,也一起因为犯了很“二”的错误相互吐槽,“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高三学习生活的一个亮点呢”。

高考填报志愿时,宋雨仔细研究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招生要求,其中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宋雨便在高考后的暑假认真学习素描,“算是充实假期生活,也算是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注重效率和方法 坚决不熬夜

宋雨从来不把“刷题”当作好的学习方法,她喜欢在心里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网络,将每一部分的常见题型进行分类和总结。“我觉得做过一道题之后的思考比题目本身更有意义,而对答案的学习也是很有效的。比如对于高考中比较难的导数,其实也有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可循,这就是值得关注的部分了。”

对于理科生比较头疼的语文和英语,宋雨从小学起就养成了一套自己独创的“三背”方法。她认为语文和英语是需要反复记忆的知识,要特别注意平时的积累,她每个周末会把一周所学的知识背一遍,月末会把一个月来所学的知识背一遍,考试之前再背一遍,这样“三背”下来,知识就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

学习之余,宋雨喜欢翻看各类小说、杂志。而老师们总是对这样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对宋雨来说,这是她心中自我调节的最佳方式。“既可以暂时地从枯燥的课程学习中解脱一会儿,让疲惫的大脑得到放松,又可以让自己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宋雨对文字的把握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宋雨说,自己最得意的成就就是高中做了厚厚一大本的积累,“里面都是裁剪或是誊写的一些好文章和自己随手写的书评与读后感”,这些点点滴滴正好记录了宋雨的青春和心路历程。

高中的三年,宋雨几乎从不熬夜,她觉得提高效率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而如今,面对建筑系的巨大压力,宋雨不得不熬起了夜,“我很不习惯熬夜,但在这里不熬夜是不可能的,看来必须放弃自己的正常作息习惯了”。

家庭教育 各有分工

宋雨的父亲是一名大学物理老师,主管宋雨的学习,母亲主要承担照料宋雨的生活的责任。因为父亲喜欢买很多专著看,在熏陶下宋雨也喜欢看书了。初二时,她从父亲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一次看过之后就忍不住一次次地翻看,到现在也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但是每一次看都会收获不小的感动。

在学习方面,父亲给了她很大的影响和帮助,“爸爸是大学里的物理老师,很多题目他要自己研究很多解决的角度,非常耐心地给我讲,给了我很大的指导,所以物理和数学一直都是我的长项”。

父亲的另一份常规工作是督促宋雨练琴。“我从小学习小提琴,当时像锯木头一样,极其难听,绝对是童年的噩梦啊。不过后来却渐渐体会到了快乐的心情,每每拉出一首好听的曲子,真心充满了成就感啊。”宋雨特别喜欢《丰收渔歌》和《吉卜赛流浪者之歌》,“不过很遗憾,由于高三期间和大学之后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碰我的琴,技术退化使我最伤心了”。

每天放学回来,宋雨妈妈都会陪着宋雨在小区里跑上两圈,这也是她缓解压力的好方法。顶言顶语

宋雨一直是个挺乖的孩子,我和她爸爸对她的学习什么的管得比较少,她爸在她小时候可能关于她练琴的事情管得多一点儿。妈妈

水木清华,照亮天空

孙铭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孙铭,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外国语学校2012级毕业生。获得“领军计划”60分降分资格。并以总分699分(实考分689加全国高中数学数学联赛10分加分)考入清华。

最喜欢的格言:一切皆有可能

兴趣爱好:中国象棋(棋类国家二级运动员)、乒乓球

喜欢看的读物:《领导文萃》等

2011年8月,孙铭被厦门外国语学校选派参加清华大学暑期学校。一进清华园,百年校庆的喜庆氛围仍在久久萦绕。清华园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幢建筑,都让孙铭感受到了其严谨的学风和独特的魅力。“我多么渴望在这梦寐以求的理想圣地度过人生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孙铭回忆。

入选“领军计划”对于孙铭来说是意料之外,又是预想之中。“领军计划”要求学生具有极其全面的综合素质,孙铭作为一个同学们眼中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尖子,“领军计划”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中这几年,孙铭参加了校模联、校管理部,担任校棋牌社社长,组织策划各项活动;又代表班级参加校辩论赛,担任年级跳绳裁判员,参加2010年学校文艺汇演且参演节目获最佳人气奖;参加2011年校园文化艺术节“Speak to the world”口才赛荣获亚军……这些成就给了他入选“领军计划”无可辩驳的理由。

自立——磨炼坚强的意志

和一些“90”后的独生子不同,孙铭在家并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他5岁时起,父亲就到外地工作,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因此,孙铭从小就学会独立自主,并帮助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母亲的负担。独立的成长经历让孙铭在日后的学习安排上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的能力,也形成了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

体育,对孙铭来说一直都是弱项。但是孙铭不服输,两年多来他始终自觉坚持体育锻炼,周末骑自行车浏览厦门的美好风景酝酿写作素材;每天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锻炼身体,如长跑、踢毽子、拉韧带、扎马步、做俯卧撑、做仰卧起坐、压腿、高抬腿等。有付出就有回报,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不仅增强了孙铭的身体素质,也大大提高了体育成绩,孙铭作为班级选手参加校运动会,2010年入选校乒乓球队并代表学校参加厦门市中学生比赛,进入16强。

孙铭参加过许多竞赛,在同学眼中是个学习尖子。高一的时候,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赛)获得全国二等奖,高二时获全国一等奖(年级唯一获高考加分),高三同时攻读数、理、化三科奥赛,以全省第八名的成绩荣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赛)全国一等奖,并获物理竞赛省三、化学竞赛过预赛市二的好成绩。参加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获得全省三等奖。2011年以全英文阅卷形式参加美国数学竞赛(AMC)获得121.5分(满分150分)并获邀参加美国数学邀请赛,2011年参加美国数学邀请赛并获得13分(满分15分),以总成绩251.5分取得了参加美国数学奥林匹克(USAMO)的资格……“这些经历确实是挺牛,我也明白了,其实只要坚持,有坚强的毅力才能有这些收获。”回忆起曾经的辉煌,孙铭说道。

助人——同学们眼中的“孙老师”

在高中的时候,班内的学困生遇到不会的难题,孙铭总能拿出耐心和热心,牺牲了自己许多的休息时间和学习时间,不厌其烦,耐心辅导和讲解,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因此,同学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