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说话艺术和处世哲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16:40:39

点击下载

作者:冠诚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说话艺术和处世哲学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说话艺术和处世哲学试读:

决定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岔路、困惑和迷茫,尤其是年轻人。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他们正经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平庸走向卓越的蜕变期,婚姻、财富、前途、未来……都在这时候,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成形。

年轻的时候是人生重要的积累期。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毕业后在短期内取得成就的人,都是对自己的心态养成、能力锤炼、性格铸造、习惯培养等方面付出了极大努力的实干者。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肯沉下心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人,才能赢得第一场比赛。

年轻的时候,我们要经历两大转折:

从毕业到就业,从校园到社会——参加工作;

从单身到结婚,从个人到多人——建立家庭。

年轻的时候,我们要面临五大挑战:

赡养父母;结婚生子;升职加薪;开创事业;生活质量。

年轻人能否顺利地完成两大转折、从容地应对五大挑战,能否获得成功、拥抱幸福,取决于心灵的成长度和心智的成熟度。

心灵快速成长,心智快速成熟,需要年轻的我们掌握人生经验和人情世故,具备取舍智慧,合理地规划人生;还需要我们懂得说话艺术和处世哲学,懂得职场规则,具备职场智慧,掌握成功的法则。而这些知识和智慧会决定我们未来20年、30年甚至一辈子的命运。

现实中,很多年轻人往往因没有人生经验、不懂人情世故而在人际交往中折戟沉沙;因不懂得取舍之道而致错误选择;因不懂人生规划而前途迷茫;因不懂社交礼仪而功败垂成;因不懂说话艺术而祸从口出;因不懂职场规则,不了解职场生存智慧而难以晋升;因不懂成功法则而一直在社会的中下层徘徊……

残酷的现实常常使年轻人一飞冲天的野心、大鹏展翅的抱负化为泡影。因此,年轻的你必须掌握发展必备的知识才能走得更远。基于这种需求,我们策划了这套人生哲理系列丛书,祈望能够帮助年轻人迅速完成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转变,能够快速地融入社会,成熟而从容地应对眼前的一切。

年轻,没有极限。准备得越充分,飞得就越高。真心希望年轻的你能够暂时停下来,回顾自己的道路,反思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的方向,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们真诚希望这套“8090人生哲理系列图书”能让你有所收获。上篇 左手说话艺术第一章 谈吐得体,有理有力:说话艺术之有礼有节语言能体现修养

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既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高雅,也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粗俗。有些青年朋友与人交谈时,总是喜欢大谈特谈自己的成就,表现很浅薄。

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50岁时,会见了一个18岁的青年作曲者,这个年轻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和自己的乐曲。威尔第专心地听完他的谈话,说:“当我18岁时,我认为自己是个伟大的作曲家,也总是谈‘我’。当我25岁时,我就谈‘我和莫扎特’。当我40岁时,我已经谈‘莫扎特和我’了。”

言谈高雅即行动之稳健,说话轻浮即行动之草率。威尔第的一席话启示我们:一个人要贵有自知之明,少谈自我,不要目中无人。处世箴言:语言是一个人修养的具体体现,在与他人谈话中,切忌以“我”为中心,否则,就会给对方一种“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之感。良好的仪表能增强语言的魅力

在社交场合中,得体的服饰,整洁的仪表,都能增加语言的魅力。

美国某州有一位艺术家,常因一些地方问题到州议会去控诉。他去时总穿一件油渍斑斑的工作服,胡子也不刮,因为他向来看不起那些以衣冠来取悦于人的人。他认为人只要有头脑,别人就会听取他的意见,穿着好坏根本无关紧要。可事实是,年复一年,没人愿意理会他,他也不知道问题就出在他那一身油渍斑斑的工作服上。

美国心理学家塞肯曾在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里召集了86名志愿者,吩咐他们每人跟3位行人谈话,请求他们支持一个反对校内早餐供应肉类的团体。

在志愿者跟行人接触前,研究人员鉴定了每位志愿者的情况,例如,外表是否漂亮,口齿是否伶俐,能否令人信赖,能否说服人以及智力、信仰等。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容易成功。

形象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别人对你的好恶。因此,要想让语言更具魅力,更吸引人,你就应该适当地注意一下外表形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忽视它。处世箴言:良好的仪表比任何语言都更具魅力。用口才表现职业形象

良好的口才能表现其职业形象,无论在什么环境中,一个人如果能始终保持优雅的谈吐,他肯定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某市一家外贸公司因拓展外贸业务的需要,决定向社会公开招聘数名业务管理人员。经过笔试和面试两道关卡之后,最后剩下24人,筛选出来的这24位应聘者难分伯仲,去掉谁都没有充分的理由,哪个应聘者被去掉了也都会不服气,这使招聘者颇感为难。最后公司宣布,请应聘者第二天到公司门口看榜。同时,为了感谢应聘者对公司的厚爱,将在某酒家设宴招待以示谢忱。

事实上,公司举行的这次酒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人才之间也”!其目的是“煮酒论英雄”。笔试和面试时,应聘者是有备而来且分外警觉的,所以,很难暴露出他们的缺点。而在气氛热烈的酒宴上,一些应聘者会认为大局已定,思想不再设防,一个真正的“自我”便会完全地展现在招聘者面前。

在热烈的宴会上,有的应聘者担心自己不被录用,沉默寡言,郁郁寡欢。这些应聘者性格过于内向,缺少交际能力,不适合从事外贸工作。有些应聘者自我感觉良好,这些人业务上确实高人一筹,面试时颇具绅士风度,但在酒宴上终显“庐山真面目”,贪杯豪饮,狼吞虎咽,给人一种俗不可耐的感觉。有的应聘者出言不凡:“××经理,你只要录用我,两年之内我保证给你赚几十万。”这种人轻言取胜、戏言赚钱,看似有胆有识,却难免言过其实,给人以一种不可靠的感觉。有的应聘者则破釜沉舟而来:“××经理,我这次是横下一条心来报名应聘的,我已向原单位辞了职。我坚信,凭我的水平,你们一定会录用我的……”这种人似乎很自信,实际却是自负,把应聘当赌博,把赌注全押在这一次上。这些人思想比较偏激,而偏激的思想必然导致行动僵化。有的人则苦苦哀求:“××经理,搞外贸是我多年的愿望,这次如果再不能如愿,我可真……”这种人性格软弱,难以胜任外贸工作。结果,上述这些应聘者最后统统以落选而告终。处世箴言:口才是树立职业形象的重要手段。讲话时要注意“行为美”

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代表着你的个人素质。因此,对于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注意。

俗话说,坐要有坐相。因此,坐着时不要随便左右晃动,如果是女士的话,两腿要自然并拢;站立时膝盖要伸直,腰板要挺直,不要抖腿,不要撅屁股,不要抓头搔耳,两手应自然垂放在两侧,或是轻放在前面;不要玩弄或吮吸手指,尽量不要跷脚;表情温和,眼神要亲切,精神要饱满。

有的人说话时喜欢将手插在口袋里,有的还坐在桌子上,这不是好的习惯,这是一种过于散漫、过于随便的讲话方式。在交谈时,最好不要将手插在口袋里,这样不仅很难令对方接受,而且容易给人不好的印象。尤其是在多数听众面前,这种姿势会使周围的人觉得这位发言者只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之中,有轻慢他人之意,且表现欲望非常强,使人感觉似乎别人不可超越他。即使你没有这种傲慢的想法,但这种姿势,也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你就是这样一种人。

因此,在社交场合中,尤其是在说话时,你一定要讲究“行为美”,才能获得他人的好感。处世箴言:时时反省自己,注意说话时的言行举止,才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礼貌语言是通行证

讲话有“礼”,才会对自己有“利”。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时至黄昏还没找到住处。忽见迎面来了一位老农,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旅店还有多远?”

老人回答:“五里!”

年轻人策马飞奔,跑出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非得回去整治他不可!五里,五里,什么五里!他猛然醒悟过来,这“五里”不就是“无礼”的谐音吗?

他急忙掉转马头往回赶,见那位老农还在路边等候,就翻身下马,亲热地叫了一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你已经错过了路口,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处世箴言: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也能把人说笑。在人际交往中,礼貌语言至关重要。如果你要和他人保持情感热线畅通无阻,就应该得体地运用礼貌语言和称呼语,切忌言语粗俗。使用得体的语言

对于一个口才高手而言,谈话中用得最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因为富有文采的语言既能创造和谐的气氛,又能明确地表述自己的主张和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口才高手常常在多种场合中借助于这一高超的技巧。

中美断交20多年后,尼克松总统首次来华访问。双方领导人见面之时,尼克松说了一句“我们都是同一星球上的乘客”,巧妙地表明了中美建交具有共同的基础。短短一句话,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气氛,使双方的心理距离得以缩短。

又如,周恩来在谈到中日关系时曾引用了一句中国的俗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既显得大度不失友好,又明确暗示了中日历史及未来的原则立场。处世箴言:谈话时运用得体的语言,既能创造和谐的气氛,又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不要使用侮辱性的语言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顾逞一时口舌之快,有意无意间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结果,一句侮辱性的语言就葬送了多年深厚的友情。

其实,有许多语言伤害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学会礼让——可是,却有不少人觉得礼让等于懦弱。

有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有一天,母熊安排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

翌日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款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骚臭味。”

母熊虽怏怏不乐,但嘴上却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吧。”

樵夫照它的话做了。

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母熊,问:“你头上的伤好了没有?”“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母熊回答说。

没有人能彻底忘掉别人对他在语言上的侮辱,即使那个人曾经有恩于他,或者他们曾经是好朋友。所有这一切,都无法弥补他因为你侮辱性的话语而造成的伤害。处世箴言:讲话要有分寸,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要伤害他人。礼让不是人际关系上的怯懦,而是把无谓的攻击降到零。如此寒暄拉近双方距离

寒暄,就是人们见面时打个招呼,以示礼貌和关心。寒暄是人与人交谈的润滑剂,它能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因此,寒暄是我们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与人初次见面时,由于彼此都不太了解,往往容易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场面。此时,你不妨以一些寒暄语做开头,比如:“天气似乎热了点!”或者“最近忙些什么呢?”虽然这些寒暄语大部分并不重要,但它能使谈话的双方迅速摆脱尴尬的沉默。在寒暄时,你的语气要轻松柔和、充满感情,让对方彻底放松,这样才能让对方很顺利地接受你。

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打算到中国对邓小平进行一次专门采访。然而,在此之前,中国与西方国家有着长达几十年的冷战,法拉奇非常担心对邓小平的专访会失败。于是,她翻阅了许多有关邓小平的书籍。在看到一本传记时,她注意到邓小平的生日是1904年8月22日。于是,她脑海中有了一些想法。

1980年8月22日,邓小平接受了法拉奇的专访。“邓小平先生,首先我谨代表我们意大利人民祝福您,祝您生日快乐!”法拉奇十分谦逊有礼地说道。“我的生日?我的生日不是明天吗?”邓小平分辩道。或许是工作太繁忙了,邓小平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生日。法拉奇这么一说,邓小平自己也搞糊涂了。“不错的,邓小平先生,今天确实是您的生日。我是从您的传记中知道的。”法拉奇信心十足地说。“噢!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我也已经76岁了。76啊,早就是衰退的年龄了!这也值得祝贺?”显然,法拉奇的问候已经让邓小平对她有了好感。所以,邓小平不禁和她开了个小小的玩笑。“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的年龄,他会给我一巴掌呢!”法拉奇也和邓小平开起了玩笑。

邓小平听后,哈哈大笑:“他做的也许对。不过,我相信你肯定不会对你父亲这样说的,对吧?”

融洽的采访气氛就这样轻松地形成了,接下来便是法拉奇此行的真正目的,她将谈话引入正题:“邓小平先生,我想请教您几个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不知您能否给我一个圆满的解答。”“我尽自己所能吧,尽量不让你感到失望。我总不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空手而回吧!要知道,我们中国可是个礼仪之邦。”

意大利记者拉法奇之所以能够成功地采访邓小平,是因为她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其实是感情的一种交流。谈话前,她寒暄着和邓小平拉近关系,从邓小平的生日一直谈到自己的父亲,让76岁的邓小平不知不觉地把她当做一个孩子,而不是一个外国记者。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法拉奇的访问必然会取得成功。

在寒暄时,要想让对方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首先要先发现、捕捉对方的兴趣点。同时,要对对方的一些基本情况很熟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占据主动。当对方接受后,我们还要及时引入正题,切不可过分寒暄,这会让对方认为你可能是不怀好意,反而对你加以提防。那样就会功亏一篑。适当的寒暄可以营造气氛,只要对方认可你就可以了。如若一味地寒暄,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反而不会对你有什么好印象。处世箴言:寒暄是人与人交谈的润滑剂,它能有效地拉近双方的距离。恰当称呼让你们一见如故

与人谈话,称呼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交中,人们对称呼是否恰当十分敏感。尤其是初次交往,称呼往往影响交际的效果。有时,因称呼不当,会使交际双方产生感情上的障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都有不同的称呼,但也有共同的称呼,如“太太”“小姐”“女士”“先生”。因此,你必须懂得恰当地称呼别人,这样别人才会感到舒服,进而增进你们的感情。

有时候,称呼别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别人。例如,遇到一位朋友,最近被提升经理。当时,就应先跟他打招呼:“经理,真想不到能在这儿见到你。”如果他听到你跟他打招呼,就会显得格外高兴,忙跑过来和你并肩坐。虽然平时他是一个不大健谈的人,但那天却会显得很健谈。

最重要的是,不论你如何称呼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传达这样一些意思:“你很重要”“你很好”“我对你很重视”。

使用称呼时,要注意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对多人称呼,应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顺序为宜。如在宴请宾客时,一般以先董事长及夫人、后随员的顺序为宜。在一般接待中,要按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的顺序称呼。使用称呼时,还要考虑心理因素。如有的三十多岁的人还没有结婚,就称为“老张”“老李”,会引起他的不快。对没有结婚的女士称“太太”“夫人”,她一定会很反感。但对已婚的年轻女人称“小姐”,她一定会很高兴。

另外,使用称呼应该根据社会习惯来进行。例如,称呼一般分为职务称谓、姓名称谓、职业称谓、一般称谓、代词称谓、年龄称谓。职务称谓有经理、科长、董事长、医生、律师、法官、教授等。总之,恰当的称呼能让你和陌生人一见如故。处世箴言:称呼别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他人,恰当的称呼能使你和陌生人一见如故。以话试探,寻找共同点

两个陌生人在一起时,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一方主动开口讲话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的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以此发现对方的性格特点,打开交际局面。

两个年轻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在什么地方下车?”其中一人问对方。“到终点站,你呢?”“我也是,你到上海什么地方?”“我到浦东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外地来走亲戚的。”

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上海了解,都是走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到家里做客。处世箴言:以话试探,寻找到共同点后,才能打开话匣子。手势语独显其妙

手势是人们演讲态势的主要形式。借助手势说话的关键在于“助”,它既不同于烘托语,可代替讲话,又不同于演节目,可以用手势演出情节。它的妙用在于:展示形象,表达感情。

许多演讲家都是借用手势说话的高手,其所使用的手势语独显其妙。

两千多年前,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远征途中,因为断水,全军面临崩溃的危急形势。国王在战马上作鼓动演说:“勇敢的将士们,我们只要前进,就一定会找到水的。”只见他一边说,一边将右臂向正上方高高举起,张开五指,而后迅速有力地挥下,使人有无可置疑之感。当他讲到“壮士们,勇敢前进吧”,右手平肩往后收回,然后迅速有力地将五指分开的手掌猛地推向前方,给人一种锐不可当的坚定气势。

而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常习惯于用左手大拇指横插于坎肩,右手有力地挥动的手势。列宁以右手坚定地探向前方,身体微倾向听众,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姿势。

由此可见,恰当的手势不仅有助于表达情感,而且有很大的包容性,往往是“无声胜有声”。处世箴言:红花还需绿叶扶,有时一个恰当的手势就能将说话的效用提高10倍。第二章 夸奖他人,成就自己:说话艺术之巧言赞美真诚的赞美铭感肺腑

真诚地赞美他人,不但能赢得友谊,还能让他人铭感肺腑,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建筑商伊斯曼决定建一所音乐学院和一座剧场。纽约一家专门制造高级椅子的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阿特牟逊希望能得到这两栋大建筑的座椅订单,便决定前去拜访建筑商。

当阿特牟逊前往赴约时,一位朋友好意地提醒他:“如果你想争取到那笔订单,我劝你最好只和伊斯曼会面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恐怕就没希望了。伊斯曼是一个一板一眼的人,整天忙碌不堪。所以,你和他说话,别忘了‘简明扼要’4个字。”

阿特牟逊道了谢,并准备按照他的话去做。

当阿特牟逊走进伊斯曼的办公室时,伊斯曼正在翻阅一大堆公文。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摘下了眼镜,走到阿特牟逊的面前。“早安,请问你有何贵干?”伊斯曼问道。

阿特牟逊没有直奔主题,而是说道:“呵!这房间的装饰和摆设,格调真高雅。在这种环境中办公,工作效率一定很高。我从事室内装饰行业这么久,从没见过这样舒适的办公室。”“对!你这么一说,我又想起当初装潢的事了。真的很不错吧!大厦刚落成时,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最近工作太忙,我几乎都忘了这个优点了。”乔治·伊斯曼答道。

阿特牟逊走到木质墙壁前,用手摸了一下,说:“这是英国橙木制的,和意大利橙木在纹图上有些不同。”“是啊!这是从英国进口的。我的一位朋友经营木材生意,特地替我选的。”伊斯曼说,然后,伊斯曼把办公室摆设的平衡感、色调、手工艺的装饰和他自己的构想,一一说给阿特牟逊听。两人边聊边在办公室里来回走着,最后在窗前停住脚步。伊斯曼用平稳的语调说出自己为社会谋福利,以个人财力建造的各项公共设施,如罗契斯特大厦、综合医院、疗养院、友爱之家、儿童医院等,阿特牟逊对他的博爱精神和他所做的各种努力表示由衷敬佩。

伊斯曼又打开一只小箱子,里面装的是他从英国人手中买来的照相机,也是他研究照相机的第一个实验品。阿特牟逊问他惨淡经营之初的困苦情况,伊斯曼便追述起穷苦的少年时代,寡母靠收房租过活,他自己则在日薪5毛的一家公司做事。那时,他只想如何克服贫困,让母亲不再辛勤工作。阿特牟逊又问他做底片实验时的情形,伊斯曼神采飞扬地告诉他,那时他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工作,只在等待药品产生变化的短暂时间内,稍微休息,有时连续72个小时不睡觉。“前些日子,我去日本考察业务,买了一把椅子回来,放在阳台上,经太阳一晒,油漆纷纷剥落。我自己就买了一罐油漆,亲自重新漆上,你要不要见见我的油漆技术?我们先一起用餐,然后再去看。”

饭后,伊斯曼果然带阿特牟逊回家去看那张椅子。那是一把价值1.5美元的普通椅子,和他亿万富翁的身份毫不相配。但阿特牟逊对伊斯曼的油漆技术夸奖不已。

9万美元的座椅订单,就这样落到了阿特牟逊手里。从那次以后,伊斯曼和阿特牟逊成了莫逆之交。处世箴言: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当你真心实意地赞美一个人时,他会因得到这份荣誉而感激你,甚至会视你为人生知己。赞赏能化解怨恨

真诚地赞扬别人,能帮助我们消除在日常接触中所产生的种种摩擦与不快。

有位年轻人在一个邻近的街区新开了一家药店,而帕克·巴洛——经验丰富和久有声望的药店主,对此感到非常气愤。他指责他的年轻对手卖假药,并且毫无配药方的经验。

后来,这个受到攻击的新来者准备为此事向法院起诉。

他去请教一位律师,这位律师劝告他说:“别把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了,你不妨试试表示善意的办法。”

第二天,当顾客们又向年轻人述说帕克的攻击时,他说:“一定是在什么事上产生了误会。帕克是这个城里最好的药店主之一,他在任何时候都乐意给急诊病人配药,他这种对病人的关心给我们大家树立了榜样。我们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之中,有足够的余地可供我们两家做生意,我是以巴洛医生的药店作为自己的榜样的。”

当帕克听到这些赞扬的话后——因为赞语乘上闲谈之翼也像流言飞得一样快——便急不可待地去见自己的年轻对手,向他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并向他介绍了自己开店的一些经验,最后还提了一些有益的劝告。

就这样,真诚的赞扬消除了怨恨。处世箴言:没有人不被真心诚意的赞赏所触动——包括你自己以及曾经的“敌人”,真诚的赞扬能消除怨恨。其实,人人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你只需要说出来就是了。别吝啬你的赞美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即使某些人的工作很辛苦、很卑微,他也有权利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因为他为这个社会也尽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因此,面对“小人物”,你同样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真诚的赞美能让人感怀一生。

耶鲁大学著名的教授威廉·莱昂·弗心帕斯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天气又闷又热,他走进拥挤的列车餐厅去吃午饭。在服务员递给他菜单的时候,他说:“今天那些在炉子边烧菜的小伙子一定是够受的了。”

那位服务员听了之后,吃惊地看着他说:“上这儿来的人不是抱怨这里的食物,便是指责这里的服务,要不就是因为车厢内闷热而大发牢骚。19年来,你是第一个对我们表示同情的人。”

由此,弗心帕斯得出结论说:“人们所需要的,是一点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关注。”

事实上,不只演员需要鼓掌,如果没有赞扬和鼓励,任何人都会觉得生活会失去许多色彩。处世箴言:曾有一位名人说过:“人性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扬。”的确,在生活中,只要你给予他人由衷的认可和毫不吝啬的赞美,人们自会感怀在心,牢记着你的每一句话,甚至在你早就忘掉自己的赞美之后,他们仍将视同珍宝般反复地从记忆中取出,慢慢地品味、咀嚼。因此,在一些必要的场合下,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美。给赞美加点“作料”

赞美的话虽然人人爱听,但那些千篇一律的老话有时却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在赞美的话中加上一些“新意”作为调料,赞美之术就趋于完美了,而这样的赞美之辞也最能打动人心。不过,这味“作料”也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对方的性格因素、文化背景、习俗等来添加。

在西方,上司对下属的赞美一般情况下可以是“谢谢”“你干得很出色”等寥寥数语,而在中国便可能是一顿饭或者敬一支香烟。假如你面对的是山东人或东北人,你竖起大拇指,大发一句:“好家伙,你真行!”不知情者看起来粗声大气,很不礼貌。但是,被赞美者肯定会眉飞色舞地大声回敬一句:“兄弟,你也不赖!”如果你忸忸怩怩,故作文雅,反而会引得人家不高兴。

给赞美加点“作料”,善用有新意的赞美,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更和谐、稳固。处世箴言:虽然给赞美加点“作料”极为重要,但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根据对方的特长、文化背景、习俗等,将这味“作料”添得合适,否则便会弄巧成拙。在言语中加点蜜

在公众场合赞扬朋友,把功劳归于朋友,对朋友是一种最大的鼓励。你巧妙的赞美,能使朋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有两位年轻人,三年前还打着零散的短工。后来,他们发现鲜花行业很有发展,就合伙开了一间花店,生意非常兴隆。

面对别人的称赞,一位年轻人总是说:“以前我竟然不知道我这位合伙的朋友有这么多才能,他实在是没有找到发挥的天地。现在的他,不但是一个好经理,还是一个优秀的策划。真不知道他从哪儿学来的知识,能告诉任何一位顾客该给送花对象送什么花。”

朋友的夸奖让另一位年轻人更加勤奋地工作,也促使花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而两人的关系也更和谐。

任何一个聪明的人都不会通过抱怨和唠叨使朋友难堪和厌烦,相反,他能使别人注意到朋友的长处,还能将朋友的缺点减到最低的限度。假如你对朋友总是称赞,他就会发挥出超常的能力。上面的故事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处世箴言:对朋友的称赞,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鼓励,这往往比直接“教训”的言语,更能打动他的心。在背后赞美他人

有时,赞美并不需要你挖空心思去想各种优美的语句、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你费尽心机找各种场合去讨好别人,背后“不经意中”把赞美的语言送了出去,反而效果出奇的好。

如果我们当面说别人好话,说得不妥帖很可能就会被人误解为阿谀奉承。然而,在背后说相同的赞美之言时,被赞美者往往会认为这是肺腑之言,倍感真诚温暖。就连《红楼梦》中敏感多疑的林黛玉这样一位难讨好的人,也难逃“背后赞美”的“天罗地网”。

一天,史湘云、薛宝钗一起劝宝玉好好学习,以后好做官。宝玉对此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赞美黛玉说:“林姑娘从来就没有说过这样的混账话!要是她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就和她生分了。”

恰巧黛玉此时走到窗下,听到宝玉对自己的赞美,“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之后,宝玉和黛玉二人互诉衷肠,感情倍增。在黛玉看来,宝玉是在背后赞美自己的,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赞美就不是刻意的。如果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样的好话,生性多疑的黛玉可能会认为宝玉是在讨好她或拿她打趣。

由此可见,背后赞美要比当面赞美别人效果明显好得多。能在背地里赞美别人的人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这种会说话的人能够让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都充满意想不到的精彩。有的人会担心自己所赞美的人会听不到自己的赞美,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完全不必要担心,不要小看语言的传播速度。

想拥有好口才的人,先从背后赞美开始练习吧!处世箴言:背后的赞美,面上的喜悦。向别人请教也是一种赞美“好为人师”是许多人的特性。在社交场合,如果你能给他人一个“为人师表”的机会,虚心向对方请教,肯定能博得对方的好感。日本的一位汽车商人就利用这种赞美的技巧,成功地把一辆二手汽车卖给了一位苏格兰人。

一次,一个苏格兰人来到一个日本商人开的汽车商行买车。商人带着那位苏格兰人看过一辆又一辆车子,但苏格兰人一会儿说这不适合,一会儿说那不好用。

这位商人思索了很长时间,决定停止向那位苏格兰人推销,而让他自动购买。

几天之后,当有位顾客希望把自己的旧车子换一辆新车时,商人有了新的办法。他知道,这辆旧车子对苏格兰人可能很有吸引力。于是,他打电话给苏格兰人,特别申明是请他帮个忙,提供一点建议。

苏格兰人来了之后,商人说:“你是个很精明的买主,你懂得车子的价值。现在请你看看这辆车子,试试它的性能,然后告诉我这辆车子应该出价多少才合算?”

苏格兰人的脸上泛起了笑容。终于有人来向他请教了,他的能力已受到赏识。他把车子开上大道,一直从城里开到郊区,然后开回来。“如果我能以300元这个价钱把它买下,你是否愿意卖它?”这位苏格兰人问道。

300元,这正是商人的估价,这笔生意立刻成交了。处世箴言:既然人人都“好为人师”,你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去“以人为师”,给对方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自然就能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多谈对方成就和得意之事

赞美是一门语言艺术,如果你想要使你的赞美深得人心,就一定要找到那把打开人心的钥匙。赞美的方式不止一种,钥匙也不止一把。其中,“多谈对方成就和得意之事”这把赞美钥匙无疑是众多钥匙中最耀眼闪亮的一把。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每个人也根据不同的人生阅历或多或少有一些成就。语言高手懂得寻找到他人的成就和得意之事,积极主动地以这些事作为话题,不动声色地“夸人于无形”。

蔡玲在一家公司当业务员。一次,蔡玲的老板要她去和一个老客户联络感情,希望蔡玲可以和他签下下个季度的订单。但是,蔡玲曾经听公司的其他同事说过,这个老客户性情清高孤傲,待人冷淡,从来不轻易买任何人的账,公司的同事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蔡玲知道这个情况后,忧心忡忡了好几天。后来,蔡玲在调查这个老客户的背景时,发现原来这位老客户喜欢书法,就花了好几天的时间阅读书法方面的书籍。

到了拜访的那一天,她来到这位老客户的家里,老客户对她的态度十分冷淡。这时,蔡玲发现客厅里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她灵机一动,装作不经意地看到那幅作品,便边欣赏边赞叹道:“这幅书法作品,气势磅礴,用笔一气呵成,真是一幅好作品啊!敢问先生,这幅作品你是如何得来的?出自哪位名家之手?”一番话使老客户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他笑呵呵地对蔡玲说:“这是我自己闲来无事随手之笔!”“原来是先生你的作品,真是厉害啊!我学过几年的书法,知道一点皮毛。要写到你这样的境界,可真是不容易!”蔡玲继续下“迷魂药”,果然一会儿,老客户的态度就彻底转变了,话也多了起来。接着,蔡玲对所谈话题着意挖掘,环环相扣。终于,蔡玲说服了老客户,让老客户签下了下一个季度的订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管是谁,不管这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只要懂得在说话的过程中投其所好,就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愚蠢的人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只谈论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而聪明的人,懂得在说话的过程中,以对方为中心,多谈对方的成就和得意之事,引起对方的兴趣,博取对方的好感,从而使自己的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人在潜意识里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我们只要抓住人的这一特点,在交谈中就很容易做到“步步为营”。处世箴言:卡耐基说:“即使你喜欢吃香蕉、三明治,但你不能用这些东西去钓鱼,因为鱼儿并不喜欢它们。你想钓到鱼儿,必须下鱼饵才行。”谈话,也要善于挑选“鱼儿”喜欢吃的“鱼饵”。莫让赞美变奉承

年轻人要想在人际关系中胜人一筹,赢得上司的青睐和同事间的和睦,利用自己的好口才赞美他人而博人欢心,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些年轻人由于应用的不恰当,常常会给人刻意奉承的感觉,最终费尽口舌也无法拉近彼此的距离。

你必须明白,环境中的任何指数都有合适的比例。就像在海水里,缺氧会造成鱼类窒息,而含氧量超出比例,海藻又会疯长。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也许你把赞美一味地馈赠给身边的人,但别人并不为你的赞美陶醉,反倒会为你的过分赞美而感到迷惑,你便很难获得良好的反馈。

小可已经辛辛苦苦地在一家公司贡献了三年,依旧没有半点升职的迹象,很是泄气。经过朋友的“点拨”,小可恍然大悟,平时应该多赞美上司几句,拉拢关系,为自己以后的升迁和加薪打下基础。而她的顶头上司,掌握着部门所有“生杀大权”的柳荷无疑就是小可最应该拉拢的对象。

一天,小可在电梯中巧遇柳荷,电梯中刚好也没有别人。小可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你这双皮鞋可真好看,是最新款式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皮鞋,穿在你脚上配上这身衣服真是合适极了!”柳荷听完这番话,似笑非笑地看了小可一眼说:“这双鞋是我三年前买的,我经常穿的,你都没看到过?”小可尴尬地站在原地,只得一个劲地傻笑。

不过,小可仍然不灰心。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只要一看见柳荷起身去倒水喝,就连忙笑着过去说:“你亲自倒水啊,我帮你倒吧!”接着,就给柳荷端过来了。柳荷对此倒是颇为满意,对她的态度也温和多了。正当小可暗喜自己的方法奏效时,无意中却听到同事们在背后对自己议论纷纷。“小可真是不要脸,要巴结柳荷也不要做得这么明显,搞得跟奴才伺候主子似的。”“可不是嘛,样样事都要代劳,恨不得把柳荷揣在兜里,那怎么不代柳荷去上厕所啊?哈哈,真是一个虚伪的人。”

小可听完后,一脸尴尬,不知道怎么办。她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既让上司满意,也能避免落别人的口舌?

你要想利用赞美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是从出发点还是从良苦用心上说,本来都无可厚非。但是,万一应用的方法不得当就会变成小可的下场,把赞美话说成了奉承话,结果就变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由此可见,赞美话也不是那么好说的。说好了,对方心花怒放,说得不好就会弄巧成拙。

聪明的人明白赞美需要恰如其分、真诚以及适可而止。你要明白一点,不努力工作而整天想着如何巴结上司的人是不会得到肯定的。赞美并不是你工作的全部,只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目的得以顺利实现的一种方法。

赞美并不是要让你不分场合地乱拍一气,而是要善于抓住别人确实存在而又值得夸奖的那一“点”,即使发出的赞美不完全出自他们的本意,但别人听来至少是合乎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例如,你的女上司今天刚刚做了一个新发型,你在适当夸奖之余,也可以多和她谈谈头发保养的技巧并向她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用的护发品。上司的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或得到了某个奖项,这个时候你就要懂得“打蛇随棍上”,顺势提起自己不争气的侄儿或者熟人的孩子,让上司的孩子在对比中更显优秀,上司的心里必是喜不自禁。处世箴言:年轻人一定要把握好赞美的度,恰当的赞美如沐春风,过头的赞美就成了“马屁”。谈话结束时的赞美更有效

在一般情况下,人的记忆和印象都是受到所谓“记忆的系列位置”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中,开头和结尾给人的印象最深,具有左右整个记忆的作用,而赞美用在谈话结束时,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位记者记述了他与一位科学家会见的场面。

这位科学家很风趣,在会谈过程中气氛很融洽。当这位记者欠身告辞时,科学家面容诚恳地对他说:“今天听到你的一席话,使我受益不少。这些意见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真是太谢谢你了!”这番话使这位记者如沐春风,永生难忘。后来,他虽然没有再和科学家见过面,但他对这位科学家的消息却一直很关心。

在分手前一刻说出你对当天会面的感想,适当的赞美会给对方留下既深刻又难忘的良好印象。但是,分手时的赞美措词一定要恰当。如果说得不好,反而会抹杀原来的效果。你如果使用诸如“绝对”“非常”等一类有强调意义的句子来表达你的感受,对方就会因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而愿意同你保持联系。处世箴言:俗话说:“扎筐编篓,全在收篓。”在会面的过程中,如果你常夸奖对方,可能会被人认为过于阿谀,因而反感你。反而是最后分手时赞美几句,却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恭维话要说得恰到好处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欢听恭维的话。即使是那些自诩清高,甚至是傲慢者,只要他们听到了恭维的话,尽管脸上没堆满笑容,心中还是会非常高兴、非常舒服。不过,你的恭维话一定要说得巧妙、说得恰当,才能让对方听后心花怒放。否则,不适时宜的恭维不但引不起别人的好感,反而会让别人对你产生厌恶感。

在生活中,许多人就因为不善于恭维,常常弄巧成拙。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一次到全国最大的书店了解售书情况。书店经理知道这个消息后,决定为作家做一件高兴的事,即在所有的书架上,都只摆放大仲马的书。

当大仲马走进书店后见只有自己的书时,大吃一惊地问道:“别的书在哪里?”“别的书?我们已经卖完了。”老板回答说。

很显然,这位书店经理不会恭维,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处世箴言:不是所有的恭维话都能为你赢来好感。恭维话要掂量着对方的心理说,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因事而论。只顾信口开河的恭维话只是没有任何价值并遭人反感的“废话”和“瞎话”。养成表扬的习惯

某公司近年的业绩一直以成倍的速度增长,许多新闻媒体对该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十分好奇。该公司老板面对记者们的采访,只说出了这样一句很平淡的话:“我只是在职工取得成绩的时候衷心地赞扬他们而已。”

佛罗里达州海洋世界的驯养员们,总是在他们的逆戟鲸、海豹、海豚做完一次漂亮的表演之后,给这些动物一些鱼吃。高明的动物驯养师都知道,对于动物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必须给予表扬。你可以说一句鼓励它的话,可以拍一下它的脑袋,也可以给它一点好吃的东西。人对于鼓励的喜欢当然甚于一般动物,因为人是感情细腻的高等动物。如果对动物的每个微小进步都能做到随时嘉奖的话,对人为什么不使用这种方法呢?

你经常对下属说:“干得好!”“太棒了!”于是,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出现奇迹。因为这些话总能使人高高兴兴地为你做事,尤其是当你真心实意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时,你也可以再加点“多谢了”“太感谢了”之类的话语。当你说感谢他的话时,你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如果他是值得感谢的,他也就值得你去看他。不要像超级市场里的收款员那样,谁交款她才向谁道谢,且从来不看顾客一眼。

你要及时去发现下属中谁该有什么需要道谢的事情。每次你说一句“谢谢你”,其实就是表扬了他一次,也是你对他所做的事情的一种赞许。当你能让人们知道你是如何感谢他们时,当你能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表扬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想为你做更多的事情。这样一来,你就获得了驾驭别人的非凡能力。

一个人有一点进步就应该表扬,而且要不厌其烦。正像一位名人所说的那样:“我就愿意表扬,不愿意发现谁有什么毛病。只要是我喜欢的事,我就会全心全意地去做,我在表扬人方面显得极为慷慨大度。”也许你的财富不能与别人分享,但如果你乐意而且懂得衷心地表扬他人,你的精神财富就馈赠给了每一个人。处世箴言:只要你能发现他人的任何一点进步,不论大小,就不要放过表扬他们的机会。第三章 批评他人,修正自己:说话艺术之巧妙批评以比喻巧批评

在社交或其他场合,人们往往会遇到不便直言之事。这时,一些说话高手就会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含蓄地批评他人的错误言行。

有一次,俄国著名生物学教授弗·奥格瓦列夫正在给学生上课。

突然间,有个家伙故意捣乱,学起了公鸡的啼叫声,引起课堂里哄堂大笑。

当时,这位教授却不动声色地看一看自己的怀表,接着说:“我的这只表误时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不过,同学们请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

课堂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喝彩声。

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比直接地进行粗暴批评所获得的效果要强烈得多。处世箴言:直接批评他人,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一个生动形象的喻讽,则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对方在容易接受的同时,心灵也能受到深深的震撼。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批评

批评方式多样,本身无所谓好坏,也无所谓得失。但从听的人的角度来看,却有合不合的问题:合则听从,不合则拒绝。对方如果听从,便是你的成功;若是拒绝,便是你的失败。因此,任何一个说话高手在批评他人时,选择何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批评意见就显得非常重要。

1989年年底,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物理楼,李政道博士为120多名中国留学生作学术报告。可是,坐在后排的学生有的不认真听讲,互相讲话。李政道非常生气,严肃地说:“请各位听着,你们有这个机会再不听的话,是没有前途的。你要自己尊重自己。你们考上中国—美国联合招考的物理学研究生算得了什么?你们考第一名又算得了什么?难道中国青年就是这样吗?你们谁学了东西?请举手。你们对得起自己吗?你们必须努力。100年来中国人是受压迫的,炎黄子孙是要抬头的。你们是精华,你们必须尊重自己,你们是要负责任的。”

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批评,适用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接受能力,对自己的过失,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我醒悟,把批评信息传给他们,他们就会加以注意并随之在思考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李政道博士对留学生采用了提问的批评方式,连用了5个诘问,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使大家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并能积极改正。处世箴言:提问批评的方式比较适用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人使用。用夸奖的方式批评

人和人之间,为一点小事而相互责备,以致最终伤了和气的人不在少数。其实,责备和批评只会带给双方更大的不满和怨恨。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和他人关系,不妨把批评的方式变成夸奖,这样的效果也许会更好。

同在一家公司的肖小姐和钟小姐素来不和。

有一天,肖小姐忍无可忍地对另一个同事夏先生说:“你去告诉钟小姐,我真受不了她,请她改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没有人会愿意理她的!”

夏先生说:“好!我会处理这件事。”

以后肖小姐遇到钟小姐时,钟小姐果然是既和气又有礼,与从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肖小姐向夏先生表示谢意,并且好奇地问:“你是怎么说的?竟有如此的神效。”

夏先生笑着说:“我跟钟小姐说,‘有好多人称赞你,尤其是肖小姐,说你又温柔又善良,脾气好,人缘更佳’!如此而已。”处世箴言:赞美是所有声音中最甜的,也是杀伤力最强的。遇事要多做自我批评

1964年,日本轻型电器业界因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而动荡不安。于是,松下电器企业公司决定召开全国销售会议。

由于会议中反映出不景气的状况,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在170家公司中,只有20几家经营良好,其他有150多家的经营出现极严重的亏损赤字。“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出来。”松下先生一语未了,某销售公司的经理立即冲破水闸般地发泄他的不满:“今天的赤字到这种地步,主要在于松下电器的指导方针太差。作为公司的负责人一点都不检讨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我方的指导当然有误,可再怎么困难也还有20几家同仁获利。各位不觉得你们太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太依赖他人,以至于招致今天的后果吗?”松下先生反驳道。“还谈什么精神,我们今天来的目的不是听你说教,是钱!”也有人这么露骨地反唇相讥。

3天13个小时,松下先生就站在台上不断地反驳他们的意见,而他们也立即反击,大骂松下公司。就在会议即将结束,决裂的局面即将出现时,情况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第三天最后一次会见,松下先生走到台上:“过去两天多时间大家相互指责,该说的都说了,我想没有什么好再说的了。不过,我有些感想,给大家讲讲。过去的一切,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所有责任我们要共同负责。松下电器有错,身为最高负责人的我在此衷心向大家致歉。今后将会精心研究,让大家能稳定经营。同时,考虑大家的意见,不断改进。最后,请原谅松下电器的不足之处。”说完,松下先生向大家鞠躬。

突然间,整个会场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整个会场顿时静了下来,每个人都低着头,半数以上的人还拿出手帕擦泪。“请董事长严加指导。我们缺点太多了,应该反省,也应该多加油去干!”

随着松下先生的低头,人人胸中思潮翻涌。随后又相互勉励,发誓要奋起振作。

由此可见,自我批评要比针锋相对的辩论、指责效果好得多。处世箴言:任何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过失而辩护,但遇事多做自我批评,却可使对手谅解。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

批评的话是逆耳之言,但它却是苦口良药。事实上,如果你真正懂得批评的艺术,就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把逆耳之言说得好听,并且让人接受。

我们知道,许多后备军人在受训期间,最常抱怨的就是必须理头发,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仍算是普通老百姓。那么,假如你是军官,你会怎么做?是按照一般军人的管理方法去对士兵们大吼大叫或出言恐吓,还是会做得更好?

有位军官是这么做的,他对他的士兵们做了一次动情而又感人肺腑的演说:“诸位,你们都是未来的领导者,都知道军中对头发的规定。我今天就要按照规定去理发,虽然我的头发比你们还短得多。诸位等一下可以去照照镜子,如果觉得有必要,我们可以安排时间到理发室去。”结果,许多人真的去照了镜子,并且依规定理好了头发。这个军官避免了事与愿违的常规做法,采用了间接的批评方式,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处世箴言:改正他人错失的最好办法就是:间接提醒别人。不妨一语双关

在说话时,尤其是在批评一个人时,故意使某些词语在特定环境中具有双重的意义。这样做,既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又可以增添言谈话语中的幽默感。

有一位年轻的作者到编辑部送稿,编辑看后问道:“小说是你自己写的吗?”“是的。”年轻人回答,“我构思了一个月,整整坐了两天才写出来,写作太辛苦了!”

编辑突然大发感叹:“啊!伟大的契诃夫,您什么时候又复活了啊!”

年轻人红着脸,悄悄地退出了编辑部。

这位编辑利用包含在话语意义里的语义双关批评了年轻人,“伟大的契诃夫,您什么时候又复活了啊!”隐含着“你抄了契诃夫的作品”之意,既含蓄诙谐又具有强烈的讽刺力量。可以想见,这样的批评效果远比板着脸快语明言教训人要好得多,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处世箴言:一语双关,既含蓄又有力量。这样的批评效果,远比板着脸直言教训人要好得多。采取具有建议性的批评

用建议的方法代替批评,更容易让一个人改正错误,同时还不伤他人的自尊。

美国资深传记作家伊达·塔贝尔在写她的名著《欧文·扬传》的时候,曾和一位与扬先生共事三年的人谈话。这位先生宣称,他从没听到过欧文·扬指使别人——他只是建议,不是命令。譬如,欧文·扬不会说:“做这个,做那个。”或“别做这个,别做那个。”他会说:“你可以考虑这样。”或“你觉得那有用吗?”他常常在口授一封信之后,说:“你觉得这样如何?”在看过助手写的信之后,他会说:“也许这么写比较好些。”他不教助手做什么,而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在错误中学习。

由此可见,这种方法容易让一个人改正错误,可以保持个人的尊严。这种方法容易赢得合作,而不是不满或反感。处世箴言:用建议的方法代替批评,在不伤害他人自尊的同时,更容易让人改正错误。把批评隐藏在玩笑背后

很多谈话高手在批评别人时都会选择一种委婉的方式,把批评和责备隐藏于嬉笑怒骂之间,而不是直言直语。

某公司的待遇很差,职员苦不堪言。公司上级之所以不肯改善职员的待遇,是因为他认为下级职员是庸才,对公司不够忠心,工作不努力,而且多数人兼职。当有人拿其他同性质的公司作对比时,该上级说:“他们公司的职员都是正途出身,不像我的下属是杂牌军。”

有一天,该上级的一位高级职员针对公司近来迟到人数逐渐增多这一现象,对上级说:“初级职员简直没法到公司上班。”“为什么?”上级奇怪地问。“坐地铁吧,觉得车费太贵;坐公共汽车吧,又苦于挤不上去;而且每月所出的车费也不胜负担,让他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位高级职员说。“以步当车,一文不费,而且可以借此运动身体,不是一个好办法么?”上级说。“不行,鞋袜走破了,他们买不起新的。我倒有一个办法,希望上级出一个布告,提倡赤足运动,号召大家赤脚走路上班,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么?谁让他们命运太坏,生在这个时候?谁让他们不去想发财的门路,却当苦命的职员?他们坐不起地铁、公共汽车,也不能鞋袜整齐地到公司上班,都是活该!”高级职员摇了摇头。

他一面说,一面笑,说得公司上级也不好意思起来,只好同意改善部属的待遇。

在这里,该公司高级职员批评上级的方法就是“嬉笑怒骂”。他用责备下属的语气,尽情表露他们的苦衷,用反面的方式表达正面意思:公司待遇太低。在语气上是嬉笑,实质上是怒骂,是批评。

谈话时把批评隐藏在玩笑背后,这种批评方式是极为隐蔽和巧妙的。由于这种方式比较委婉,不伤对方面子,对方很容易听进去。而且对方一旦觉悟到自己的过失,就容易接受批评,并立即改变不当的地方。处世箴言:几乎没有人愿意听批评的话语,但当你把批评巧妙地隐藏于玩笑中时,别人就会欣然“笑纳”了。“胡萝卜加大棒”

当你不得不批评他人时,为了达到批评的效果,同时又能照顾对方的自尊与面子,你不妨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就能防止只知批评不知赞扬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如同你刚在某人左脸上亲吻了一下,当他还在回味那甜蜜的感觉时,你再在他右脸上给一巴掌,这时他疼痛的感觉肯定没有只打不亲时强烈。

约瑟芬·卡耐基是19岁时来到纽约,给她的伯父戴尔·卡耐基当秘书。那时候,她中学毕业刚3年,工作经验不足,常常在工作中出差错。

卡耐基想让约瑟芬改正错误时,常常先这样说:“你出了个错误,约瑟芬。不过老天知道,比我曾经犯过的错误来说,你要轻得多。我对自己所做的傻事、蠢事很感内疚,因而并不想批评你或别人。不过,如果你这样做,你觉得是否更明智些?”

柯立芝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一位先生应邀去总统的私人办公室时,听见柯立芝对他的一位女秘书说:“你穿的这件衣服很合身,你真是一位年轻迷人的小姐。”

这可能是沉默寡言的柯立芝对他的这位秘书的最大夸奖。女秘书的脸红了。

但柯立芝话锋一转,又说:“另外,我还想告诉你,以后抄写时标点符号要注意一下。”

面对别人所犯的错误,而不得不批评时,卡耐基和柯立芝让被批评者既有“面子”,又受到了教育。可以肯定地说,卡耐基和柯立芝都是批评人的高手。处世箴言:当某人听到别人对他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之后,再听到对他的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批评的话要点到为止

批评的艺术在于言语要简洁、扼要,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任何一个谈话高手都知道,批评的话最好不超过三四句。反之,话讲得多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方会对你产生反感,反而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点到为止的批评,效果则会好得多。

晏子是齐国一位善谏的大臣。晏子死了17年后,齐景公有一次请大夫们喝酒。酒后,景公射箭射到了靶子外面,满屋子的人却众口一词地称赞他。景公听后变了脸色,并叹了口气,把弓丢在一旁。

这时,弦章进来了。景公说:“弦章,自从我失去晏子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从来没有听到别人对我过失的批评。今天,我箭射到了靶子外,他们却众口一词赞美我。”

弦章说:“这是那些大臣们的不好。他们本身素质不高,看不到国君哪些地方不好;他们勇气不够,不敢冒犯国君的尊严。但是,您应该注意一点,我听说,‘国君喜欢的衣服,那么大臣就会拿来替他穿上;国君喜欢的食物,大臣就会送给他吃’。像尺蠖这种虫子,吃了黄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黄,吃了绿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绿。作为国君,大概总会有人说奉承话吧!”

景公觉得弦章的话很有道理,明白了奉承者不过是投自己所好。如果自己对奉承话深恶痛绝的话,就很少会有人来讨好了。

弦章虽未直接批评是由于景公喜欢听奉承话才造成如此局面,但景公已深刻领悟到了这一点。事实上,若弦章再画蛇添足地批评景公一番,效果反而不如仅点到为止好。

当你发表批评意见时,千万不要滔滔不绝讲个不停,使当事人没有时间与机会来思考你所提出的意见。这种言语琐碎的行为,不仅冲淡了主题,而且也是对当事人不尊重的表现。因此,批评的话应点到为止。处世箴言:说得多不一定就能说得透,有时说得少,才算是说得妙。避免走进批评的误区

许多人总是对于以前曾犯过错误、受过处分甚至惩罚的人,抱有很深的成见。这样一来,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眼前的事和以前的事扯到一块儿,翻老账。而这往往就触动了别人最敏感的、最不愿意让他人触及的神经,从而使人产生极大反感。

一名车间工人因为工作失误,受到一个通报批评的处分。后来,他和一名同事吵了一架。于是,车间主任找他谈话,对他进行批评。可只进行了几句,就谈崩了。下边是他们的对话。

车间主任:“你对同事大打出手,可真够威风的啊。”

工人:“我……”

车间主任(打断工人):“你怎么样?上次那个通报你忘了吧?我可是没忘啊……”

工人:“那你就给我再来一个通报吧!一个我抱着,两个我背着!”

车间主任:“你……”

批评最忌翻陈年老账,将对方过去的问题一股脑儿地抖出来,以显示自己的理直气壮。殊不知,连珠炮式的指责只会加大对方的对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