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19:52:2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5分,共15分)

1.生物多样性包括(   )主要层次。

A.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两个

B.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两个

C.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三个

D.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三个【答案】C【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不同种类的生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其相互交替、影响,使地球生态得到平衡。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2.下列地点中同时符合“东半球”“中纬度”“温带”三个条件的是(  )。

A.北纬65,东经156

B.北纬39,西经170

C.南纬20,东经176

D.南纬59,西经19【答案】D【解析】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的半球。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温带的区域在中纬度范围。

3.土壤是由(  )组成的。

A.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微生物

B.固态、液态和气态等三相物质

C.有机质、水

D.矿物质、有机质和空气【答案】B【解析】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由固态、液态、气态三相物质组成。

4.一般地,云南省干季和雨季分别为(   )。

A.3~5月和7~9月

B.3~4月和7~8月

C.9~4月和5~8月

D.11~4月和5~10月【答案】D【解析】云南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也就是每年的5~10月份,这一时期的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5%以上,因此汛期降水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年的降水总量。11~4月是云南的干季。

5.地球外部构造包括(  )三个圈层。

A.土壤圈、岩石圈和水圈 

B.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C.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

D.土壤圈、大气圈和水圈【答案】B【解析】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6.红树林主要生长在(   )。

A.浅海  

B.湖泊

C.海岸带  

D.前述三者【答案】C【解析】红树林,是由一群水生木本植物组成的海岸植物群落,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功能,是极为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对调节海洋气候和保护海岸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素有“护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美誉。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全球南北方向热输送的主要动力是______和______。【答案】大气环流;大洋环流【解析】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对太阳能水平方向的再分配起巨大作用,它们是全球南北方向热输送的主要动力。

2.地方性分异通常表现为______和______规律。【答案】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解析】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在自然地带内部,在地方地形和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方气候的影响下,自然环境的组成成分及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局部分异现象。通常表现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3.文化的物质分类包括______、制度文化和______。【答案】生计文化;精神文化【解析】我国学者将技术文化、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等三类特质分别称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4.区域经济增长阶段包括传统社会阶段、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解析】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0分)

1.智能圈

答:智能圈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地球自然界施加影响的部分。人类是生物圈的高级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愈来愈强烈,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阳伞效应

答:阳伞效应是指由大气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前者如火山喷出大量尘埃;后者如工业、交通运输和生活中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烟尘。

3.干湿度地带性

答:干湿度地带性是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其变化规律常表现为大致沿经度方向变化,又称经度地带性。

4.泥石流

答: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

5.老年人口系数

答:老年人口系数是指达到既定年龄的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亦称“老年比”。该指标是参量人口老龄化程度最直接、最常用也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指标。老年人口系数的高低变化形象地反映出老龄化进程的快慢程度。

6.循环经济

答: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7.持续农业

答: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概括地说,它是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

8.自净

答:自净是指环境要素对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自净包括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物理化学自净、生物自净。

四、概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答: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1)腐殖质化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就是使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形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使有机质及其养分保蓄起来的过程。(2)泥炭化过程

有机质以不同分解程度的植物残体形式在土壤上层不断累积的过程。主要发生于地下水位很高,或地表有积水的沼泽地段。(3)淋溶作用与淀积作用

淋溶作用是指可溶性盐类和其他弱移动物质(包括粘土矿物和有机化合物)由土体内淋失或从上部土层淋洗到下部土层。淀积作用则是指土壤中物质的移动并在土壤某部位相对集聚过程。淋溶和淀积综合作用,产生黏化过程和钙化过程。(4)灰化过程

在强酸性淋溶作用下,土壤中矿物遭受破坏,铁、铝和有机质发生化学迁移形成淀积层,二氧化硅在表层残留,形成灰白色的淋溶层(称灰化层)和铁、铝氧化物与有机质的淀积层。。(5)富铝化过程

在矿物遭受强烈分解情况下,硅、铁、铝发生分离,盐基离子和硅酸移动并大量淋失,铁铝物质残留或聚集,使上体呈鲜红色,甚至形成结核或铁盘层。(6)盐化与碱化过程

地表水、地下水和母质中所含易溶性盐分,在强烈蒸发下,于地表或土体中聚积形成盐化层。在季节性积盐和脱盐频繁交替下,钠离子或镁离子在土壤胶体交换位上的累积,形成碱化层(或钠质层)。(7)潜育化与潴育化过程

①潜育化过程是指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产生较多还原物质,使高价铁、锰化合物转化为低价状态,使土壤变成蓝灰色或青灰色的过程。

②潴育化过程是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地下水浸润的土层中,由于地下水雨季升高,旱季下降,土层干湿交替,引起土壤中铁锰物质处于还原和氧化的交替过程。在土壤浸水时,铁锰被还原迁移,土体水位下降时,铁锰氧化淀积,形成一个有锈纹锈斑,黑色铁锰结核的土层。(8)熟化过程

熟化过程是指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作、培肥与改良,促进水肥气热诸因素不断协调,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面转化的过程。(9)退化过程

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土壤性状与土壤质量恶化以及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长发育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分为侵蚀、盐碱、污染等10种类型。(10)土壤熟化过程

通过各种技术措施,使土壤的耕性不断改善,肥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即生土变熟土的过程。熟化的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良好,水、肥、气、热诸肥力因素协调,微生物活动旺盛,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强。

2.浅析能量对地貌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答: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是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外力主要是太阳辐射。(1)地球内部热能在地球表层的转换

地下热能是由地球组成物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是火山、地震、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它形成地表的基本轮廓,决定海陆分布与地势起伏。火山和地震是突变形式,在短时间内释放巨大能量,造成严重灾害,形成明显的地势起伏。造成地表高低起伏,转化为潜在的势能,形成引力差异,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从高向低运动的动能。(2)引力能在地球表面的转换

引力能包括两个方面,即地球对地表物质的吸引和月球、太阳等天体对地表物质的吸引。前者以潜在的势能存在,在其他力的触发下它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化为滑坡、泥石流、瀑布等运动的动能。(3)太阳能在地球表面的转化

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等形式对地貌的形成施加影响。

①气候的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②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径流丰富,流水作用成为主导外动力,各种流水地貌类型普遍发育。

③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发育。

3.简述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的主要观点。

答:麦金德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地理学教授,其政治地理学的代表作为《历史地理的枢纽》。(1)其学说的主要内容有:

①研究的出发点是政治组织的特定地域,指出在内陆生存的人具有内陆的偏向,他认为东欧和中亚部分是心脏地带,其外侧为渐移地带。

②提出陆权优势论,认为当时内陆偏向强的民族是俄罗斯的斯拉夫民族,海洋偏向强的民族是以英国、美国为中心的盎格鲁-撒克逊族。

③提出了有关世界战略形势的“名言”,谁统治了东欧谁就主宰了心脏地带;谁主宰了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能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世界岛是指以欧亚大陆为中心,包括非洲和大洋洲陆地集中的部分。(2)意义

①进步性

对国际战略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的前半叶他的理论成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分析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②局限性

有人批评他过于强调陆心的重要性与潜力,忽视了空军的作用,甚至认为是为法西斯德国侵略扩张提供依据。

4.简述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答:在一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演化特征。根据城市化过程的S形曲线特征,将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城市化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不超过1%~30%,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年均增长速度不超过1%。农业人口和农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城市数量少,城市规模小,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零星的“点”状结构。(2)城市化中期阶段

这一阶段是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高,可达到30%~60%以上,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2%,城市人口和工业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成为城市化的又一个推动力。城市数量迅速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连续的“带”状或“面”状结构。(3)城市化后期阶段

这一阶段为减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可达到60%~80%以上,年均增长速度开始减慢,城市人口和工业经济逐步占绝对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化最主要的推动力,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力逐渐减弱。城市数量继续增多,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连续的“网”状结构。(4)城市化终期阶段

这一阶段为极慢或零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到极限值,可达到80%~100%,城市人口的增长越来越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城乡差别近于消除,并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发展速度几乎为零。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均衡网状结构。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论述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性。

答: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层的主要能源。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1)自然综合体

地理环境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人类社会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是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中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2)自然地理系统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包含所有自然地理要素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属性。系统可以分为不同层次,任何系统既从属于更高级的系统,同时本身又包含若干低级的系统。系统各部分之间特殊的网络关系,形成系统的结构。(3)地理耗散结构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地理耗散结构。。它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4)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方向性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其发展演化具有方向性特征的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自然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自然地理环境所有组成成分的发展都是互相联系的。

②具有前进式发展的特点,如新组分的陆续出现。

③发展是突跃式的而非直线过程。

④纬度地带性作为普遍规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⑤发展是事物矛盾斗争的结果。

2.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及其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答:(1)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核心。

地理学的视角关注地方和空间对过程和现象的重要性。地理学家用以观察世界的三个“透镜”-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赖、尺度间的相互依赖,展示了地理学思维和方法对一般科学的认知做出的贡献。这些认知在处理经济与社会健康、冲突与合作等社会实际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2)地理学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地表景观复杂多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又处在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期,所有这些国情及其动态都需要从地理学视角上来认识和解决。

①农业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农业发展受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因此要加强农业地理学研究,指导农业生产因地制宜。

②产业优化和升级对地理学的需求。工业地理学研究工业区位和条件、区位特征,研究区域发展机制,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依据。

③城市化对地理学的需求。我国正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城市地理学加大对城市化的研究力度,促进城市化良性发展。

④改善环境对地理学的需求。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等日益严重。加强自然地理学和环境地理学研究是有效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5分,共15分)

1.玄武岩是(   )。

A.酸性岩

B.中性岩

C.基性岩

D.超基性岩【答案】C【解析】玄武岩属基性火山岩,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

2.我国目前确认为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为 (   )。

A.大于50万人

B.大于100万人

C.大于200万人

D.100~500万人【答案】B【解析】特大城市指市区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达100万以上的城市,该非农业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3.在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

A.长江流域

B.海南岛

C.西双版纳

D.黄河流域【答案】A【解析】一地的自然带和该地的气候是对应的,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一对应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对流层主要出现在(   )的海拔高度。

A.>20km

B.>80km

C.<15km

D.<50km【答案】C【解析】对流层是大气圈层的最下层,平均高度为11km。

5.大陆冰盖主要发育在 (   ) 。

A.山地

B.极地

C.赤道

D.内陆【答案】B【解析】大陆冰盖存在于气候寒冷、有一定降雪量的两极和高纬地区,现存的大陆冰盖是是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

6.可见光(0.4~0.76um)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

A.50%

B.10%

C. 70%

D.30%。【答案】A【解析】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波长在0.4~0.76um的可见光,约占总能量的50%。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多年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______地带性规律。【答案】垂直【解析】冻土是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其在地球上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2.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______演替和______演替。【答案】进展;逆行【解析】群落演替有很多类型,按其发展方向不同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

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______指向、______指向和______指向。【答案】中低纬;近海岸;平原【解析】人口的分布受地形、热量、水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低纬温度适宜,近海岸水量充足,便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日常生活,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便于生产和运输。

4.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是______、______。【答案】集聚力;离散力【解析】城市地域结构指各种城市功能分区及其空间组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由职能分化带动形态分化而形成的结构。集聚力和离散力是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两大动力。

5.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可分为______和______。【答案】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解析】构造运动是指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0分)

1.地理物象

答:地理物象是行为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2.径流系数

答:径流系数是指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与降雨深度之比。径流系数用百分数表示,降水量大部分形成径流时径流系数值就越大,降水量大部分消耗于蒸发和下渗时径流系数值就越小。

3.逆城市化

答:逆城市化是指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可解决“城市病”,促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还可以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村镇。

4.地缘政治格局

答:地缘政治格局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5.洋中脊

答:洋中脊,是走向与大陆边缘平行,并随大陆边缘形状的变化而转折的洋底山脉。又称大洋中脊、中脊、中央海岭、洋隆等。它是海底扩张作用的中心,其两侧岩石圈板块相背分离。

6.生物金字塔

答:生物金字塔就是根据十分之一原则(上一层级的生物总数是下一层级生物总数的十分之一)构件的自然界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把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有机体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位顺序排列并绘制成图,其形似金字塔,故称生态金字塔。

7.地理环境决定论

答:地理环境决定论,又称“决定论”,是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是片面的理论。

8.聚落

答:聚落是指人类聚居和生活在一起的文化地理现象。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它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四、概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为什么需要对国家实力进行综合分析?

答:国家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存在的两种实力,即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是指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软实力”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国家实力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土、科技等众多因素,它们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对综合国力的评价实质上就是对组成国家实力的各要素进行评价。对国家实力进行综合分析,是科学定位国家在国际地位的依据,是制定正确对内、对外政策的基础,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在充分认识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发挥本国优势,增强综合国力。同时,对我国国力进行综合分析,也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重要途径。

2.比较潜水、承压水以及上层滞水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答:(1)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这个自由表面就是潜水面。绝大多数潜水以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潜水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特征。潜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是一致的。(2)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具有较大的水压力。承压水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很大关系。承压水的补给区与分布区是不一致的。(3)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包气带是指潜水面上部岩石的大部分空隙为空气所充满的部分。由于主要靠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因而,上层滞水的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上层滞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是一致的。

3.简述旅游景区中的机能文化区的特点。

答:(1)文化区是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即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它是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一般将文化区分为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是人们进行地域文化特色研究的一种人为分类和界定。(2)机能文化区是在政治上、社会上或经济上具有某种机能作用的地区,如一个行政区、教区或经济区都可视为一个机能文化区。实现机能作用的组织的所在地,即文化核心区。由于机能作用的范围比较明显,机能文化区有明确的边界。(3)旅游景区中的机能文化区有以下空间特点:

①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它的范围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

②边界有实有虚 

政治文化区常常有明确的边界,而语言文化区和经济活动类型文化区不一定有明确的边界,没有明确边界的文化区在空间上有时与其他同类文化区发生重叠。

③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例如,潘帕斯草原牧牛区并不与阿根廷的温带草原地带完全重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与社会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关。

4.简要分析中国文化中心的迁移。

答:文化中心的迁移是一种复杂的文化运动现象,它是在经济中心转移的牵引力和政治中心转移的推动力共同作用下逐步迁移的。经济中心的转移,是导致文化中心转移的基本的、稳定的、也是最大的牵引力或推动力。(1)从夏商时代文明起源一直到北宋灭亡,中原地区始终支撑着中国文化的江山。这一时期称为“中原文化时代”。由于中国的经济中心稳定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因而这里人才辈出,学风浓厚。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崛起,百家争鸣,各持学说,各据地域,尤以孔子讲学的鲁国学风最浓。(2)宋室南迁标志着中国文化“江浙时代”的开始。在此后的七、八百年间,从长江三角洲到杭州湾沿岸,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才迭出,被誉为“人文渊蔽”。(3)近百余年来,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影响,使得我国人才一学风密集的地区逐渐由清代的江、浙、皖南三角地带渐次顺着江、浙沿海向南发展,初步形成了北起江苏南部、经浙江、福建而至广东的我国东南沿海新月形文化带。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答:陆地生态系统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特征

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群落与其环境在功能流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结构、功能和自调控的自然综合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多、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3)荒漠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耐旱的,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占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荒漠有石质、砾质和沙质之分。人们习惯称石质和砾质的荒漠为戈壁,沙质的荒漠为沙漠。(4)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是自然界中陆地、水体和大气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5)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

2.你认为我国可以划分为几个文化区,阐述其理由。

答:(1)文化区是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即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它是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2)根据文化区的特性,把我国划分如下十个文化区。

①东北黑土文化区

东北三省自古就是一个整体,语言相通,文化相近,经济水平相似,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区。生产文化以种植业为主。

②华北平原文化区

此区位于河北、山东、北京、天津、河南、皖北、苏北等省区。儒家文化影响深刻,饮食以面食为主,服装以棉织品为材料,生产文化以麦作农业为,是汉族聚居区。

③黄土高原文化区

此区位于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的东部。农牧交错地带。饮食以面食、肉食为主,传统民居是黄土窑洞。生产文化以牧业和麦作业混杂。

④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

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青海西部。生产文化以绿洲农果和牧业为主。饮食以肉、奶、面为主。

⑤内蒙古草原文化区

此区位于东北西部、内蒙大部、甘肃的西部和青海的东北部。生产文化以牧业为主,饮食以肉、奶、面为主,是蒙古族聚居区。

⑥青藏高原文化区

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的南部和四川的西部。生产文化以青稞的种植业和藏绵羊、牦牛的畜牧业为主,饮食以酥油茶、青稞酒、牦牛奶为特色。

⑦四川盆地文化区

此区位于四川省中东部。生产文化以稻、麦种植业为主,饮食以麻、辣著称,川菜久负盛名。

⑧云贵高原文化区

此区位于云南、贵州和广西的西北部。多高山峡谷,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烟、酒、茶在全国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

⑨江南水乡文化区

此区位于湖南、湖北、浙江、上海、江西、福建、苏北、皖南、粤北、桂北等省区。生产文化以稻、橘、茶、蔗、桑、漆、竹为特色。饮食以米食和蔬菜为主。

⑩华南妈祖文化区

此区位于广东、广西南部、海南省和台湾岛。生产文化为三季稻作和荔枝、香蕉、橡胶椰子等热带林果业。饮食文化以米食为主,崇拜海洋。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5分,共15分)

1.全球约80%的地震和约85%的活火山分布于(  )。

A.北冰洋地区

B.太平洋地区

C.大西洋地区

D.印度洋地区【答案】B【解析】环太平洋地区构造运动活跃,地壳不稳定,从而形成著名的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弧-沟系统火山密集,世界上大部分的活火山都分布在这里。

2.东南亚地区世界著名的物产有(   )。

A.可可、稻米、铜、石油

B.橡胶、玉米、铜、石油

C.橡胶、稻米、锡、石油

D.橡胶、稻米、铜、咖啡【答案】C【解析】东南亚地区物产丰富,主要有泰国的橡胶,马来西亚的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石油,稻米在东南亚广泛分布。可可原产美洲,咖啡主要分布在巴西,玉米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中国,铜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美国、赞比亚、非洲刚果等。

3.德国工业布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高新技术产业趋于平衡

B.轻工业由分散趋于集中

C.新兴工业主要集中于南部地区

D.“煤铁复合型”产业东移【答案】A【解析】德国工业布局变化体现在布局趋于平衡,德国的工业西部有(莱茵鲁尔区)和(法兰克福),东部(柏林),北部有(汉堡),南部有(斯图加特)和(慕尼黑)。

4.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B.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人类和环境的根本矛盾

C.必须把提高生产和消费同生态平衡协调起来

D.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中,环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答案】C【解析】A项,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盲目经济活动,人口增长过快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B项,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不能盲目的追求生产力的发展。D项,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中,人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5.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   )。

A.Fe

B.Ca

C.Na

D.Al【答案】D【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3。

6.一般来说,完整的气候系统是由(   )五个部分组成。

A.大气圈、海洋、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

B.土壤圈、河流、森林、海洋和陆面

C.海洋、冰雪圈、陆面、生物圈和岩石圈

D.生物圈、陆面、森林、大气圈和土壤圈【答案】A【解析】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海洋、冰雪圈、陆面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生物海岸有______和______两种。【答案】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解析】生物海岸生物生长繁盛,成为海岸发育的主导因素,生物海岸分为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

2.大理岩是由______岩石经变质后重结晶而形成。【答案】碳酸盐岩【解析】大理岩,又称大理石。因在中国由于云南省大理县盛产这种岩石而得名。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

3.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答案】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解析】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海陆气温差异明显。洋流不仅影响海陆间的温度差异,对降水也产生较大影响。地形通过海拔高度、地表形态等影响水热再分配,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4.汉字文化圈包括中国、______、______和______半岛。【答案】越南;日本;朝鲜【解析】汉字文化圈具体指汉字的诞生地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韩国、日本。

5.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______和空间布局。【答案】对立统一【解析】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各要素比例的协调,对立统一的协调和空间布局的协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0分)

1.生物链

答: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的过程。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之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被称为食物链。

2.第四纪

答:第四纪是人类出世并迅速发展时代,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其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60万年。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3.喀斯特地貌

答: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

4.草甸

答:草甸,是一类生长在中度湿润条件下的多年生中生草本植被类型。它不同于湿生植被的沼泽和旱生植被的草原。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

5.土壤酸碱度

答:土壤酸碱度包括酸性强度和酸度数量两个方面,或称活性酸度和签字酸度。酸性强度是指与土壤固相相处于平衡的土壤溶液中H+浓度用pH表示。酸度数量是指酸的总量和缓冲性能,代表土壤所含的交换性氢、铝总量。一般用交换性酸量表示。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深刻。

6.梅雨

答:梅雨是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梅雨季节中,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7.垂直地带性

答: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的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6℃)。

8.文化整合

答: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特别是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四、概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地球自转地理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球绕轴自转这一事实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2)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3)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4)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即世界时问题。(5)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6)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2.试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答: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自然资源的划分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目的经行。(1)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分为可更新自然资源与不可更新自然资源两大类。生物资源属于可更新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属于不可更新资源。(2)根据自然资源的地理特征,可分为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五大类。

3.简述我国热带气候的主要特征。

答:我国热带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全年气温较高,四季界限不明显,日温度变化大于年温度变化。由于地表及降水的不同,热带气候又反映出不同的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mm以上,各月均温变化于25-28℃,。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高温多雨,旱季高温少雨。热带季风发达,热带气旋盛行,年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长夏无冬,春秋季短。

4.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答:(1)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含义

文化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地区。它虽然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发展规律却服从于自然规律,必须按自然规律去建设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自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2)联系

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的改变。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折射作用除了表现为同类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还表现在各类文化景观都镌刻着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文化景观反应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人类活动和思想观念的作用不容忽视。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分析我国加快城市化的必要性及其环境问题。

答:(1)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2)我国目前仍然有过半人口生活在农村,属于自己自足型的生产和消费。不可能通过“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农业人口比重高的直接后果是滞留在自给自足传统乡村的农民商品化消费水平低,造成“大中国,小市场”。城市化发展的滞后还造成人口结构、资源占用和收入分配结构上的不合理。

①我国城乡收入差别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农村集体和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有的比例也偏低。

②中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低,而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却很高,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严重不对称。

③加大了产业重组的难度,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前提下,第三产业不可能有正常的发展。第三产业的不发展,极大地削弱了中国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从而也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上述问题表明,为促进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十分必要的。(3)环境问题

①资源短缺

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们缺乏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口剧增,资源的过度消耗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

②交通拥堵

交通问题也成为各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人口的剧增,导致城市交通的需求和供给极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交通污染、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③社会治安失调

导致社会治安失调的原因主要有:

a.由于人口的大量涌入和就业岗位有限形成矛盾。

b.新增人口对城市的归属和认同尚待磨合,因文化冲突导致违法犯罪。

c.城市失业人员增多,贫富悬殊扩大,是导致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

d.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也将影响社会治安秩序。

2.论述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利弊。

答:(1)形成原因

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城市地域的分异是在诸如各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产业集聚利益的过程、相互间因利益得失而产生的离异过程、低价房租对理想区位影响的过程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殊性,是城市地域产生了多核心。(2)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利弊

①在多核心模式中,由于受地价影响,重工业区布置在市区边缘,从而减轻了重工业对城市市区的影响。

②靠近市中心的一般是批发和轻工业区,对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③多核心模式有助于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

但是,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也有不利的方面:

①由于城市被分成多个核心,难以形成增长极,其核心竞争力减弱。

②各核心之间的有机联系也会大大减弱。

2011年同等学力申硕《地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5分,共15分)

1.当代世界的冲突与危机有(  )。

A.人口迁移

B.资源短缺

C.环境恶化

D.发展失衡【答案】BCD【解析】当今世界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发展不平衡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前途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世界的冲突与危机。

2.按环境介质的不同,不.属.于.地表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方式的是:

A.水迁移

B.大气迁移

C.生物迁移

D.土壤迁移【答案】ABC【解析】地表元素迁移是指在地表环境作用下,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环境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的变化。按环境介质的不同,迁移方式分为水迁移、大气迁移和生物迁移三大类。

3.按照岩石形成机理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它们是(   )。

A.岩浆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答案】ACD【解析】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按岩石形成的机理,将其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是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

4.下列资源类型中属于恒定性资源的是:

A.太阳能

B.潮汐能

C.煤炭和油页岩

D.风能【答案】ABD【解析】恒定性资源是指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不会因人类的利用而耗竭的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原子能等。煤炭和油页岩是不可更新资源。

5.“集聚效应弱化,分散效应强化”是以下哪一阶段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

A.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阶段

B.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过渡阶段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答案】D【解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导致空间结构的阶段性特点,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完全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结构特征。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趋于高度化,科学技术得到高速发展,集聚作用弱化,分散作用强化,城市间等级规模差进一步缩小。

6.下述四个因素中,对农业布局影响最重要的是:

A.土地利用方式

B.环境政策

C.市场需求

D.燃料动力条件【答案】C【解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市场需求因素、燃料动力因素、交通因素等。四个选项中,对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需求因素,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按照循环路径,水分循环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答案】大循环;小循环【解析】水分循环是地球上的水蒸发-输送-凝结-降落-径流的往复过程。按循环路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即海陆间水分循环,小循环包括海洋小循环和陆地小循环。

2.天气是指瞬时或一定时段内风、云______、______、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答案】降水;温度【解析】天气是指瞬时或一定时段内风、云、降水、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

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D·皮尔斯将环境资源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包括:______、______和选择价值。【答案】直接使用价值;间接实用价值【解析】英国著名经济学家D·皮尔斯将环境资源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实用价值和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传承价值和存在价值。

4.适度人口论是指探讨一个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与规模______、______的西方人口理论。【答案】人口密度;人口素质【解析】适度人口论亦称为适中人口论,它是探讨一个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与规模、人口密度、人口素质的西方人口理论。

5.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先后经历了______、工业郊区化、商业郊区化和办公业郊区化四大阶段。【答案】居住郊区化【解析】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工业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市民环境意识增强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先后经历了居住郊区化、工业郊区化、商业郊区化、办公业郊区化四大阶段。

6.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是______、大承载力设备的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的建设。【答案】集装箱运输【解析】交通运输业是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湖)运输、海洋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部门组成的统一运输体系。其发展趋势是集装箱运输、大承载力设备的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的建设。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0分)

1.人地适应论

答:人地适应论是关于人地关系的一种正确认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人地关系中,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界时,要保持自然界的平衡和协调。二是在研究人地关系时,强调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过程中,要保持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

2.综合国力

答: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影响综合国力的因素包括经济实力、人口素质和规模、科学技术等。

3.风化作用

答: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的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类。

4.土壤肥力

答: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它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按其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①前者指在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影响下形成的肥力,主要存在于未开垦的自然土壤;②后者指长期在人为的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各种农事活动影响下表现出的肥力,主要存在于耕作(农田)土壤。

5.土地荒漠化

答: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即土地退化。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的不稳定。

6.沉积岩

答: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它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7.铁铝土

答:铁铝土是表土至150cm范围内具有高度富铁铝化作用的铁铝层的土壤。理想的成土条件是高温多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冰斗

答:冰斗是山岳冰川最典型的冰蚀地貌,位于冰川的上部,呈半圆形的剧场形状或圈椅状,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开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冰斗底部是一个洼地,在同一山地,通常有冰斗成层排列的现象。

四、概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生态旅游的基本特点。

答: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的特点包括(1)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2)旅游规模的小型化。(3)让旅游者参与其中,从而更加热爱自然,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4)生态旅游是有责任的旅游。

2.什么是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答:(1)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是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相邻块体因水平运动而相互分离、分裂,或相向汇聚,或侧向错位,年速度通常只有数毫米至数厘米。(2)垂直运动

垂直运动即块体的升降运动。地壳因上升运动而隆起形成山地与高原,因下降运动而拗陷形成盆地与平原。陆地上的海相沉积,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山地与平原上的多级古夷平面、分水岭上的古山谷冰川遗迹,山坡上的阶地与河流冲积物,不同地层间的古剥蚀面,海底的陆相地层及相应矿产,冲积平原上的埋藏古土壤与埋藏阶地等都是地壳升降运动的证据。

3.简述区域协调发展的涵义及途径。

答:(1)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区域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协调持续发展。就我国而言,主要是处理好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的关系。(2)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包括: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协调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

②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

④区域间关系上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

4.简述人口迁移的机制。

答:(1)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按涉及的范围是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