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行为心理学:54个女孩行为主题,深度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15:18:26

点击下载

作者:单婷婷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女孩行为心理学:54个女孩行为主题,深度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女孩行为心理学:54个女孩行为主题,深度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试读:

前言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父母不敢松懈的大事。男孩、女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但是因为性别的差异,女孩与男孩有着很大的不同:女孩敏感,更加在乎别人的评价;女孩更喜欢向父母诉说内心的小秘密;女孩天性喜欢打扮,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女孩抗压能力比较弱,比男孩更爱哭;女孩心思细腻,更加依赖父母;女孩更容易生气、发脾气;等等。

这些差异都说明女孩可能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和保护。因此,父母要因材施教,根据女孩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父母需要懂得孩子的哪些心理,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呢?父母该怎么养,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自信、阳光的小公主?父母内心的这一系列疑问正是本书所要解答的。在读过本书后,父母可以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中,读懂孩子内心深处的小秘密。

比如,孩子爱撒谎,可能是因为她们还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孩子不喜欢学习,有可能是因为讨厌某一个老师而导致了厌学情绪;孩子嫉妒,可能是无法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秀;孩子依赖妈妈,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分离焦虑的困扰;孩子恋物,可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缺乏关心,导致孩子出现了情感转移;孩子喜欢插话,可能是为了展示自我……

再比如,当孩子用装病来要挟父母时,女孩在想:我装病是因为我想得到某样东西。父母在想:这孩子是真的生病了吗?

在读完此书后,父母可以了解到孩子经常使用的“小招数”,从而轻易破解孩子的小伎俩,不再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

本书从女孩的肢体行为、语言行为、情绪行为、生活行为、习惯行为、社交行为等九个方面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心理学分析和实践指导,在解答孩子内心秘密的同时,也为父母提供了非常专业、具体的实践指导,以帮助父母轻松应对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状况。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涵盖面广泛、案例真实,能够帮助广大父母了解隐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从而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希望本书能成为您的良师益友,也希望您的女儿能成长为一个积极、乐观、勇敢、独立、健康的孩子。第一章    肢体行为心理

  女孩为什么总爱哭?女孩为什么嘴巴说个不停?女孩为什么总喜欢对着镜子照来照去?……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呢?下面就开始阅读本章内容吧,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的。哭哭啼啼的小公主——女孩爱哭为哪般

小昔今年刚满4岁,在妈妈看来,她是一个特别脆弱的小女孩,一天要哭好几次:早上看不到妈妈会哭,妈妈批评一下会哭,和小朋友发生争吵也会哭……妈妈很纳闷:为什么宝贝女儿这么爱哭呢?

心理学认为,哭泣作为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当孩子精神紧张、压抑或者受到某种打击时,通过哭泣可以达到释放能量、缓解心理紧张、解除压力的作用。但是,当孩子动不动就哭,哭的次数过多时,父母就该好好找一找原因了。

一般来说,女孩爱哭主要有以下因素:

1.表达生理需求

一岁以内的孩子,因为语言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她们在不适应环境的冷热变化时,或者表达自身需要的时候,便会采用哭泣的方式与父母沟通。比如,在孩子感到困倦,想要睡觉的时候,如果父母不让孩子睡觉,孩子可能就会通过急促的哭声来表达抗议。

2.孩子处于情感敏感期

女孩的情感较男孩来说更加敏感、脆弱,特别是孩子进入4岁后,会迎来人生的情感敏感期,而处在情感敏感期的孩子很容易哭泣。首先,敏感的特质决定了她能很快识别大人的面部变化,从而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其次,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她对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情绪和情感的思考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是情感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孩子碍于认知和理解能力的不足,容易做出错误判断。比如,将妈妈的批评看成“妈妈开始讨厌我了”。又比如,当老师夸奖其他孩子,没有夸奖自己时,孩子会认为“老师偏心,我可能是个不被人喜欢的小孩”。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孩子自然会感到抑郁、伤心,从而通过哭泣的方式进行排解。

3.受到压力或委屈

孩子自身的知识以及处世经验都比较缺乏,当她们感受到压力或者委屈,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她们就会通过哭泣的方式进行疏解。

针对女孩爱哭的特点,父母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关注孩子的需求

孩子需要通过父母不断地回应其需求来慢慢地建立起与之安全的依恋关系。当孩子感受到无论何种情况下,父母都会及时出现,回应自己的要求,并给予自己足够的关爱时,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便会建立;反之,如果孩子的哭声被忽视,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出现依恋障碍,长大后更容易患心理疾病。所以,对于1岁以内的孩子,父母不妨积极地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等孩子大一点后,再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

2.充分地理解孩子的情绪

父母不应给爱哭的孩子贴上“无能”的标签,更不能批评孩子动不动就哭,这样反而会使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委屈,以至于连她们用哭泣表达情感的通道都会被堵塞。此时,父母不妨先让孩子痛痛快快地哭完,让眼泪带走孩子的负面情绪。等孩子哭完,情绪平复之后,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我很爱你,你哭得这么伤心,我也很难过。”或询问一下孩子:“你哭完后是不是感觉好点了呢?你可以把委屈告诉我吗?我陪着你。”这样,孩子便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3.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

很多性格内向的孩子遇到问题时往往不知该如何解决,所以不得不采用哭的方式告急。因此,父母不妨多给孩子讲一下问题的处理方法,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比如:“你想出去玩,可以告诉妈妈,但是如果你一直哭,妈妈就不知道你内心的想法。”“其他小朋友不还你玩具时,你要开口跟他说,不能哭。”在告诉孩子这样的道理后,还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场合,给孩子制造开口说的机会,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遇事开口表达的习惯。

4.拒绝负性强化

很多父母发现,当对孩子说“不要哭”“别哭”时,孩子反而哭得更大声了。其实,当父母一直反复强调“不要哭”时,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强化了孩子的哭泣行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叫作“负性强化”。根据这个道理,为了避免孩子越哭越厉害,父母不妨用其他有趣的话题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孩子因压力大而经常哭泣时,父母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读绘本、讲故事等形式,积极地引导孩子释放压力,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总是自言自语——孩子在思考

朱莉今年4岁,细心的妈妈发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朱莉总是喜欢自言自语。一天,朱莉一边画画一边嘀咕:“这是妈妈,妈妈在给我做饭;这是爸爸,爸爸在收拾桌子。我要去厨房帮妈妈干活喽……”直到把画画完,朱莉才停止了嘀咕。

还有一次,朱莉在玩拼图,妈妈听见她又自言自语了起来:“这个不应该放在这里,对了,是不是放在这里呢?不对,该放哪里呢?”听到朱莉简短、零碎的语言,妈妈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朱莉像个小话痨一样总喜欢自言自语呢?孩子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一般来说,很多小女孩在三岁后,往往会边做边说,描述当前正在做的事,或者计划要做的事情,又或者是遇到困难时自己的解决方案等。这其实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

1.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过渡

心理学中将孩子自言自语的现象称为独白。通过独白行为,孩子可以借助口头语言来理清思路,帮助自己思考。比如,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很多思维活动,她们会喃喃自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像讲故事一样把要做的事情说出来,这其实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随着孩子的成长、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自言自语的现象会逐渐减少,因为她们的口头语言会转化为内心静默的语言,也就是说,她们不会再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而是在大脑中完成。

2.体验乐趣、成长的需要

在孩子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发现还可以和自己说话,这对于她们来说非常有趣。等孩子3~4岁时,她们迎来了语言的飞速发展期,此时的孩子非常喜欢表达。比如,她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往往会一人分饰几个角色,自言自语,玩得不亦乐乎。此类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是孩子社会化发展的一种需要。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对儿童心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不应将孩子自言自语的现象当作一种病态,而应抓住孩子这个语言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将其当作了解孩子思维的窗口,多听一听孩子说了什么,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孩子的见闻,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具体来说,父母可采取下述方式:

1.认真倾听并给孩子一定的提示

孩子自言自语时,父母尽量不要打断孩子,要学会耐心倾听,听完后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思维提示,以便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丰富孩子的语言信息。比如,很多孩子在用积木搭建房子时,都会自言自语地说:“这个该放在哪里呢?”此时,父母不妨借此机会教孩子认识各类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教给孩子不同积木之间的搭配方法等。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高她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多带孩子接触社会

父母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多带孩子出门走走,接触一下社会。比如逛逛商场、去海洋馆看一看动物等。在此过程中,父母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仔细观察,问一问孩子的所见所闻。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提高孩子的认知,增进孩子对身边事物的思考。 

3.教孩子观察身边的物品

孩子好奇心强,容易对身边的物品感兴趣。因此,父母可以将身边的物品当作提升孩子思维的好帮手。比如,教孩子认识一下各类厨房电器,告诉孩子各类电器的不同用途,使孩子在学习生活知识的同时,变得越来越聪明。

4.进行角色互换游戏

很多女孩经常抱着洋娃娃把自己想象成某个角色,并按照角色的行为方式说话。此时,父母可以主动加入孩子的游戏中,与孩子玩一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这能提高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妈妈和女儿互换角色,在“女儿”不小心犯错后,看看孩子是如何教育自己的。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孩子更加理解父母,开发她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陪孩子一起阅读

父母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读一读各类绘本,针对书中的故事提出问题,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延展。比如:“如果王子找不到灰姑娘,他可能会去哪里找呢?”“如果大灰狼要去找小兔子的麻烦,小兔子该怎样躲避大灰狼呢?”围绕着故事的内容,与孩子一起讨论,是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总是把东西倒来倒去——动作敏感期的典型表现

团子刚满3岁,她眼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什么都想去尝试。比如,喝水的时候,喜欢再拿一个杯子,然后用手将水倒来倒去,并乐此不疲。妈妈让团子喝水,可她非要玩够了才喝,这个时候妈妈发现水杯中的水已经洒得所剩无几了,不得不重新给她倒一杯。不仅如此,平时妈妈带她去海边玩的时候,她会捡两个小瓶盖,将沙子倒来倒去。

日常生活中,不少孩子也会出现类似团子的情况,总是喜欢用手把东西倒来倒去,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孩子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发展,孩子在进行一些跑和跳的大动作的同时,包括手部在内的精细动作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团子把东西倒来倒去的行为就是在锻炼手部的灵敏度,是孩子进入动作敏感期的典型表现。刚开始的时候,她们还无法很好地控制手部的动作,总会将东西洒在外面,但是随着不断地练习,她们的手部动作也越来越熟练。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人的手十分精细和复杂,它不仅使心灵得以展现,还能使人跟整个环境建立一段特殊的关系。”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就是靠双手改变了环境,进而丰富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与此相关的是,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成人的手指非常灵敏,可以感觉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振动,而孩子的手指比起成人则更为敏感。因此,父母不妨抓住孩子手部动作的敏感期,注重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这看似不起眼,却是正确育儿的关键。

1.训练孩子捡的动作

为了锻炼孩子手部的灵活性,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捡饼干”的小游戏,让孩子坐在餐桌前,桌上摆放两个装着饼干的小盘子。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将饼干从一个盘子拿到另一个盘子里,或者在孩子玩累了的时候让孩子把饼干放到自己嘴里。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孩子抓取的准确性,锻炼孩子手眼的协调能力。

2.做翻书练习

父母可以利用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机会,让孩子做一下翻书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敏度,提高手腕的力量和对画面的判断力。举例来说,父母可以选择一本孩子喜欢的故事书,反复地给她读,一边读一边翻。等孩子对此书非常熟悉后,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去翻书。刚开始,孩子或许只能翻几页,或一次翻很多页,但是慢慢地,孩子在翻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到一页一页地翻得越来越好。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随着孩子手部能力的提升,孩子可能还会喜欢干家务,比如将桌椅搬来搬去,或者喜欢帮父母扫地、倒垃圾等。此时,父母要多给予孩子肯定,鼓励她们去做此类家务劳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锻炼手部的需求,还能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能力。

因为自身能力还有所欠缺,孩子在做一些手部动作的时候,难免会一会儿打翻这个,一会儿弄倒那个。对此,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锻炼需要,不要责备孩子,比起孩子的健康发展,弄坏几样东西根本不值一提,因为对孩子来说,基于孩子自身发展需要的爱才是真真正正的爱。跌倒就哭泣——娇娇女也可以成为“女汉子”

妞妞2岁,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一天,妈妈和奶奶带妞妞出去玩,刚到户外,妞妞就挣脱出妈妈的怀抱,自己一个人在路上快乐地跑了起来。“扑通”一声,妞妞不小心摔倒了,趴在地上一副要哭的表情。奶奶大惊失色,赶紧把妞妞抱了起来,一边安抚,一边打着地面说:“妞妞不哭,奶奶打地面。”听奶奶这么一说,妞妞大声地哭了起来,而且奶奶越哄,她越哭得厉害。妈妈摇了摇头,对妞妞的奶奶说:“妈,您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奶奶则回答:“你看孩子都摔疼了,我能不把她抱起来嘛!”

在日常生活中,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出现跌跌撞撞是很正常的事。有趣的是,很多孩子在跌倒后容易出现越哄越哭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孩子还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情境性非常强。另外,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痛感与年龄成正比,孩子摔倒后并没有成年人想象的那么疼。此时,如果父母表现得非常平静,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在乎。但如果父母在看到孩子摔倒后表现得非常紧张,反而会使原本并没有觉得多痛的孩子,在受到大人紧张情绪的感染后,做出错误的判断,即“我摔得真的很痛”,因此就容易出现越哄越哭、大哭不止的现象。

那么,孩子摔倒后,父母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让孩子勇敢地站起来呢?

1.正确对待摔倒的孩子

在孩子不小心摔倒后,很多父母将责任归咎于地面,这无形中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意识,使她们养成推卸责任的坏习惯;还有的父母会一味地责怪孩子不小心,这只会加深孩子的恐惧心理,让孩子变得胆小又无所适从。因此,在孩子摔倒后,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安慰,让孩子慢慢变得独立起来。

2.给予正确的引导

父母可以结合肢体行为给孩子表演一下:“你看,原来你是这样滑倒的,那么,我们换个方式来看看!你看,像妈妈这样走就不会摔倒了!宝贝,你也来试试吧!”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就会在今后的行走中更加用心,从而避免再次摔倒。

3.让孩子哭泣发泄

如果孩子重重地摔了一跤,她此时可能会立马大哭起来。对此,父母要视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孩子的确摔得很重,可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先哭一会儿,再慢慢进行安抚。如果摔得并不严重,父母可以先让孩子痛痛快快地哭完,将心中的情绪发泄出来,之后再鼓励孩子站起来。可以对孩子说:“相信你可以站起来,妈妈认为你是一个非常坚强、勇敢的孩子。”孩子听到家长的鼓励后,她在处理自己摔倒的问题上便会显得更加自信,从而鼓足勇气,慢慢地站起来,体会到战胜困难的成就感。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家长不应强行禁止孩子哭泣。“高压禁哭”会阻塞孩子内心情绪的发泄,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爱照镜子、爱打扮——女孩的审美敏感期

薇薇今年刚满4岁,妈妈发现她变得越来越爱美了。早上,妈妈给她准备好了要穿的衣服,可她说什么也不肯穿,非要妈妈给她挑一套最好看的。妈妈给她准备了五套衣服后,薇薇还是摇了摇头,自己从床上跑下去,钻进衣柜里挑了起来。不仅如此,每逢周六日不去幼儿园的时候,她总在家里换不同的衣服,对着镜子照个不停,有时候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她还会翻妈妈的化妆盒,涂涂口红和指甲。如果妈妈把化妆品藏起来,薇薇就会大哭大闹,妈妈怎么哄也哄不好。面对眼前这个爱臭美的小丫头,妈妈一脸茫然:孩子为什么会这么爱美呢?我该如何教育她呢?

一般来说,女孩在三岁左右便会对自己的穿衣打扮产生强烈的兴趣。比如:下雪天非要穿裙子;穿着妈妈的高跟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要梳好看的辫子,戴漂亮的头饰等。此类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代表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到来了。处于审美敏感期的孩子喜欢乐此不疲地穿好看的衣服,尝试不同的能使自己变得更美的化妆品……虽然有时候把自己打扮得一团糟,但正是这种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追求自我完美,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的审美打下了基础。你会发现,随着孩子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她们五六岁的时候,就会对衣服颜色的搭配更加敏感,对饰品的装点也更加到位,这正是孩子审美发展的最佳证明。

爱美是女孩的天性,可在面对爱打扮的小公主时,不少父母会产生这样的观念:从小就这么爱打扮,以后长大了是不是就会变成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于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父母便会粗暴地阻止、限制孩子,殊不知,这种行为很可能会扼杀未来的模特、设计师或者演员。因此,当孩子处于审美敏感期时,父母大可不必担心孩子的“反常行为”,而应正确地指导、鼓励孩子。

1.尊重孩子的审美

当孩子对衣着服饰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时,父母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对孩子的“美”进行错误的评判,更不要给孩子贴上“不正常”“虚荣”“怪异”的标签。父母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孩子追求美,只是在发展一种智能,不能跟品德挂钩。

2.把握引导时机

父母在尊重孩子心智发展的需要、鼓励孩子探索的同时,也不能对孩子完全放任,而应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地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比如,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审美敏感期的特点,与孩子开展一些与之相关的游戏。比如,给布娃娃搭配几件好看的衣服,与孩子一起学一学色彩知识,或者外出游玩时,带孩子认识身边的色彩和图案,提高孩子的观察力,给孩子提供健康、完善的成长空间。

3.引导孩子在动手创造中发现美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进行一些手工制作,通过对各类图案、图形、材料进行分类、拼接、粘贴、组合后,可以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到“原来动手可以创造这么多美丽的东西!”提高孩子的设计、创造和思考能力,增进孩子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父母还应多带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比如多带孩子参加服装展、画展,让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此外,还可以培养孩子一项与美相关的爱好,比如钢琴、绘画、书法等,让孩子从各类兴趣爱好中发现美的所在,以便培养出众的气质。喜欢附身低语——女孩不能说的秘密

小楠今年3岁多了,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可她却有一个令大家不太喜欢的习惯——喜欢趴在别人耳边说悄悄话。

妈妈正在打扫卫生,小楠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您过来,我跟您说个事。”“什么事啊,我很忙,你直接说就行了。”“过来,我才说。”小楠笑嘻嘻地对妈妈说。

拗不过小楠,妈妈凑了过去,小楠举起小手,半捂着嘴巴靠近妈妈的耳朵,说了些什么,在她说完后,她还笑着问:“妈妈,您听明白了吗?”“没听见啊,你说的什么啊?”妈妈疑惑地问她。“没说什么。”小楠皱着眉头,嘟着嘴,有点责怪妈妈没听清。

妈妈觉得小楠是在捣乱,便不再搭理她。

还有一次,妈妈带小楠外出,遇到了幼儿园老师,老师主动向小楠打招呼,小楠却害羞地躲在了妈妈的身后,在老师转身后,小楠又在妈妈耳边叽里呱啦地说了起来。在妈妈的严厉要求下,小楠终于大声说话了,原来她说的是“我很喜欢这个老师”。

妈妈教育小楠要大声说话,别人才能听明白,可不管怎么教育她,一让她大声说话,她就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地总是把话又憋了回去。

生活中有不少女孩都喜欢用悄悄话的形式与父母、老师或者小伙伴进行交流,这是为什么呢?

1.不想让别人听见

在孩子看来,说悄悄话不容易被别人发现,有神秘感,因此,孩子才为之着迷。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少父母也会用耳语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发展孩子的听觉。比如,当孩子生气时,父母也会对孩子说悄悄话:“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样,孩子就会模仿家人的行为习惯使用耳语,最终不敢当面大声地 说话。

2.为了避免消极情绪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她们的情感和是非观也得到了初步萌芽,她们会因自己的表现得到老师的肯定而高兴,也会因自己做了错事而感到不愉快。所以,为了避免一些消极情绪或者隐瞒自己的一些错事,她们便会采用一种较为安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耳语就成了她们的首选。

3.严厉下的戒备心理

如果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过于严厉,那么,孩子就不敢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能寻找可以信赖的朋友说悄悄话。这是孩子的一种戒备心理,如果父母不加以纠正,那么,孩子以后可能当众也不敢说话了,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对于孩子喜欢说“悄悄话”的行为,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引导。

1.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

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喜欢说悄悄话,这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种正常表现,父母一定要表现出对说话内容非常感兴趣的姿态,并积极地回应孩子的耳语,哪怕是微笑一下,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认真听她说话。如果实在没听到,父母可以用温和的语气让孩子说话声音大一点,但不能呵责孩子,这样才能慢慢培养诉说的兴趣。

2.逐渐过渡

喜欢说悄悄话的孩子往往害怕当众发言。对此,父母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弄清楚孩子不敢说话的原因,然后给孩子营造一个令她感到安全的谈话氛围,而不是让孩子习惯用耳语表达。比如,当孩子在小伙伴面前不敢说话时,父母可以先鼓励孩子自己开口说,如果她不好意思,父母可以给她做出示范:“你们好,我的名字叫小楠,很高兴与大家成为朋友。”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3.教孩子分清耳语的使用场合

父母可以告知孩子耳语的使用场合。比如,家里有客人时,孩子可以采用耳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些需求。又比如,当孩子看到某些不正确的事情时,也可以轻声地告诉。但在其他场合,孩子需勇敢、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后,父母还需注重自身的言行,平时教育孩子时多一些耐心和爱心,给孩子营造一个活泼的氛围,对于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多多支持,并鼓励孩子敞开心扉向自己倾诉。第二章    语言行为心理

  生活中,有些女孩总是说一些令父母感到惊讶的话,比如“我要和某某结婚”等,孩子的语言让父母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摸不着头脑。孩子到底怎么了?其实,孩子的语言多是她们内心的直观反映,读懂孩子语言的弦外音,可以帮助父母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我要和他结婚”——女孩婚姻敏感期

妈妈发现5岁的璇璇最近特别爱黏爸爸。以前,都是妈妈给璇璇讲睡前故事,现在必须由爸爸给她讲。而且每天在爸爸出门之前,璇璇都会主动要求爸爸亲吻自己,或者爸爸在工作的时候,璇璇也会缠着爸爸,与爸爸聊一会儿。

一天,妈妈看见璇璇正认真地画着什么,出于好奇,妈妈凑过去看了看,只见璇璇画了两个人,一个高,一个矮。妈妈笑着问璇璇:“你画的这是谁啊?”璇璇歪着头,对妈妈说:“这是我和爸爸,我们正在举行婚礼呢!”妈妈笑了起来,对璇璇说:“爸爸的老婆是妈妈,你不可以和爸爸结婚。”“我就要和爸爸结婚!”说着,璇璇哭了起来。妈妈摇了摇头,心中疑惑:璇璇这是怎么了?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4周岁左右会对包括父母在内的异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随着儿童性别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探索社会的各种组合形式,比如师生组合、朋友组合等。由于儿童的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的就是父母的婚姻组合,所以他们的探索也是从婚姻开始的。此时,以女孩为例,她们对爸爸会有一个最单纯的认识,在她们眼里,爸爸代表了勇敢、高大、力量,满足了她们想被保护的需要,给她们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她们喜欢爸爸,所以才会想和爸爸结婚,甚至,有不少女孩还会嫉妒妈妈与爸爸单独相处。这种感情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步入婚姻敏感期的初步表现。除此之外,不少女孩还会出现以下行为:(1)如果喜欢的小男孩没有去幼儿园,她便会情绪低落;(2)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喜欢的小男孩;(3)要求与爸爸结婚;(4)幻想自己是漂亮的新娘,特别喜欢纱裙;(5)喜欢玩过家家,自己扮演小公主,要求与王子亲吻。

当面对女孩的上述表现时,不少父母会有这样的烦恼:“孩子是不是有点太早熟?”“孩子不会只喜欢心目中的王子,不理会其他人吧?”……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引导处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呢?

1.理解、尊重孩子

孩子对“结婚”产生一种朦胧的向往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反应。父母应该正视这一现象的产生,不要斥责她想“结婚”的想法,更不应该嘲笑她。当孩子处于婚姻敏感期时,父母要认真倾听,给予她表达美好情感的机会,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同时,父母要抓住这个过程,帮她树立起良好的婚姻观。

2.进行恰当的教育

很多女孩都喜欢玩过家家,自己扮演新娘,让自己喜欢的小男生扮演新郎,并乐此不疲。其实这种“结婚游戏”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体验世间的美好情感。父母不应对这种“结婚游戏”进行过多的干预,而应该结合游戏,给予孩子正确的婚恋观指导。比如,可以告诉孩子结婚的基本要素是与相互喜欢的人结婚,不能与有血缘关系的人结婚等。对于孩子来说,在她们的概念中,对异性朋友的喜欢来源于精神寄托,在她们看来,与异性结婚,自己就不会孤单,并非成年人想象的那么复杂。所以,父母不妨多给孩子一点空间,让孩子大胆体验婚姻角色。

3.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

处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会围绕着婚姻主题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因此,她们经常会问一些关于男女之间感情的问题。比如,在看到电视里男女拥抱的镜头时,不少女孩会问妈妈:“妈妈,他们为什么要抱在一起呢?”此时,父母应该认真地回答孩子:“因为他们彼此相爱,拥抱是他们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而不应该呵斥孩子说:“小孩子别问这么多,你长大就知道了!”每个孩子都有发问的权利,而作为父母也有帮孩子解惑的义务,因此,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该认真对待,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4.避免过分关注

如果孩子不提,父母也不要追问,过多地关注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听到孩子说“我要和某某小朋友结婚”,父母可以对孩子说:“那祝贺你了!”不要问孩子“你们怎么好的?”“什么时候好的?”之类的问题。但是,如果孩子有想告诉父母的欲望,那么,父母就应该仔细地倾听并做出解释。麻烦的“小问号”——孩子的智慧来源于发问

跟大多数孩子一样,6岁的轩轩总是喜欢追着妈妈不断地问“为什么”,而每次妈妈都会被她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难倒,不知该如何回答她。“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呢?”“我可以去别的星球看看吗?”“为什么我的皮肤没有妈妈的白呢?”“爸爸的眉毛有多少根呢?”

……

妈妈被轩轩穷追不舍的问题搞得心烦意乱,不耐烦地对她说:“你别问了,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为什么现在不能给我讲呢?为什么?”轩轩继续追着妈妈问。

最后,妈妈被问得有点哭笑不得,她对轩轩说:“为什么你有这么多问题呢?为什么?”

孩子平时总会问一些让人难以招架的问题,刚开始,父母还能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可当孩子不断地发问时,父母往往就会失去耐心,怕回答不上来丢面子,最终愤愤地对孩子说:“问这么多干什么,别问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问是孩子的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善于发问正是孩子思考的起点,也代表着孩子的思维变得更深更广阔。而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往往通过思维能力体现出来,所以问题多的孩子往往也就更聪明。其次,发问是孩子学习的一种形式,孩子是天生的探索家,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想去认识事物,了解各种知识和原理。因此,孩子便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带动获得更多的知识。

作为父母,应该充分地保护孩子的求知欲,不能粗暴地呵斥喜欢问问题的孩子,更不能用谎言欺骗孩子。否则,在孩子多次提问却得不到解答后,她可能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自身的探索能力也得不到发展。那么,当孩子向父母提问时,父母该如何对待呢?

1.认真倾听、回答孩子的问题

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耐心地听完,在孩子说完后,父母还应对问题进行复述,以确定自己无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从而更加热爱学习、热爱发现。一般来说,对于孩子只想了解某类物体的浅显问题,父母在告诉孩子该物体的名称后,最好再用例子给孩子详细地讲解一下,以便让孩子对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低龄孩子理解不了太复杂的科学道理,父母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只需告诉孩子简单的道理即可。

2.从大自然中寻求答案

亲近大自然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便于孩子从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父母不妨多带孩子去户外走一走,鼓励孩子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了解各种自然现象。举例来说,当孩子问父母蜗牛吃什么的时候,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大自然中寻找答案,让孩子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原来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蜗牛喜欢吃叶子…… 

3.反问一下孩子 

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不仅要耐心地给出孩子答案,偶尔还可以就着孩子的问题再反问一下:“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引发孩子进一步思考。这样,以一带多,孩子便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对于爱问问题的孩子,父母不要觉得烦躁,而应多多鼓励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另外,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答案。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不懂的地方,不仅可以让孩子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不懂的知识,提问就是把不懂的变成懂的;另外还可以因为自己诚恳的态度赢得孩子的信任,培养她们谦逊的学习态度,激励她们更努力地去学习。“我还没玩够呢”——孩子对玩的渴望

依依今年5岁,刚读中班。别看她个子不高,瘦瘦小小的,可她却是幼儿园里的调皮大王。进行户外活动时,依依上蹿下跳,跟小男孩打成一片,一刻也停不下来。老师看到后,让她跑慢点,她就像没听到一样,依旧我行我素。

在家里的时候,依依也非常淘气,趁妈妈不注意,将妈妈的化妆盒打开,把化妆品拿出来玩耍。她还学着大猩猩的动作,满屋子乱跑尖叫。妈妈要她停下来,她总是对妈妈说:“我还没玩够呢!”调皮的依依令妈妈感到非常头疼:为什么依依精力如此旺盛,一刻也不消停呢?

心理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该实验以一批具有相同遗传基因的小白鼠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给小白鼠提供的环境越丰富,小白鼠越“贪玩淘气”,大脑发育也越具有优势。

与此相关的是,科学研究实验证明,2~6岁的孩子中,能充分玩耍的孩子的大脑要比不玩耍的孩子的大脑至少大30%。这是因为,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会得到更多的外在刺激,完成更多的与大脑思维有关的动作,这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来说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之外,通过玩耍,还能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消除孩子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关于玩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孩子的玩耍要经历三个阶段,具体内容见下表。

看来,孩子“玩”的学问还真不少。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和提高,玩出智慧和精彩呢?

1.给孩子提供玩的环境“爱玩”建立在“想玩”的基础上,所以,父母应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爱好,为孩子创造一个乐于玩耍的环境,比如在环境布置上,结合孩子的需求,要考虑到颜色、形象等方面。另外,如果室内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空间,父母还可以多带孩子去户外玩一玩沙坑、水池等,充分扩展孩子的户外活动空间。

2.陪伴孩子一起玩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经过研究发现,父母的陪伴和参与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自尊感,她们会更专注于玩具或者眼前的事情。所以,为了让孩子更加专注地“玩”,父母不妨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玩的过程中去。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预期目标。比如,带孩子游览公园时,可以让孩子事先查看一下公园门口的景区地图,然后再按照规划像寻宝一样找到某个景点。这样,孩子就会觉得非常有趣,同时也锻炼了她们的记忆力和观察力。

3.大胆放手

当孩子在玩的时候,很多父母会不停地对孩子喊:“小心,那边危险。”“太脏了,你离这儿远点。”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失去玩耍的兴趣。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孩子玩耍之前,父母就可以先和孩子讨论一下自我保护的方法,要求孩子远离危险区域,之后就可以放手让孩子尽情地去玩,父母只需在视线范围内确保孩子的安全就可以了。“妈妈我害怕”——孩子有恐惧心理

豆豆今年刚满4岁,是一个特别胆小的小女孩。有一次,妈妈带她去游乐园玩,看到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开心,豆豆的脸上流露出渴望的神情,但无论妈妈怎么鼓励,她都摇摇头说:“我害怕。”

豆豆还特别怕黑,每天晚上妈妈都在她的卧室里开一盏小灯,可是,早上一睁开眼,豆豆还是会捂着眼睛,哭着闹着找妈妈。看到别人家的小姑娘都勇敢、坚强,豆豆妈很苦恼:豆豆怎么这么胆小呢?怎样才能让她变得勇敢起来呢?

因为胆小,孩子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言;因为胆小,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可以说,胆小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大障碍。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胆小的性格呢?

1.父母恐吓

有些孩子本来就敏感、胆小,遇事往往退缩不前,如果父母再过度夸大或恐吓,孩子就会变得更胆小。比如,父母为了让孩子乖乖睡觉,就吓唬孩子说:“赶紧睡觉,不睡觉的话,大老虎就来把你抓走。”这样,虽然孩子可能立马安静下来睡觉,但是内心埋下了恐惧的种子。

2.认知偏差

孩子认知能力不强,很容易将电视中看到的一些虚幻现象与现实生活混淆在一起。比如,在孩子看到阴影或者突然听到响声时,会想到这是不是怪物出现的前兆,从而产生恐惧。另一方面,碍于认知不全,这个世界对她们来说比较陌生,因而,她们比较害怕小动物,怕突然的异响,怕雷电等自然界的事物。

3.过度保护

很多父母护子心切,害怕孩子出现意外,不让孩子轻易尝试新鲜事物。比如,担心碎石头扎着脚而禁止孩子在沙滩上光脚行走,害怕孩子跌倒而不让她尝试溜冰,这样,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非常惶恐,觉得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变得胆小多疑。 

那么,父母该如何教育、引导胆小的孩子呢?

1.找到孩子胆小的原因

父母要承认孩子恐惧感的存在,因为孩子的感受是真实的。父母可以多与孩子聊一聊,问一问孩子害怕什么。如果孩子害怕小偷,父母就告诉孩子门窗已经锁好,家里面很安全。如果孩子晚上做噩梦梦到怪物,父母就可以打开灯,让孩子看一看其实没有怪物,让孩子逐渐改变看法,克服恐惧心理。

2.让孩子多多尝试

平日里,父母害怕孩子受到伤害,往往会过多地限制孩子。比如,当孩子自己盛汤时,父母会说:“快放下,别烫伤了!”这样,孩子更不敢尝试新鲜事物,胆子也越来越小。因此,父母不妨让孩子从小事中多多锻炼,提高她们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 

3.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办法

面对胆小的孩子,父母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孩子才能慢慢地学会处理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害怕飞虫,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当飞虫飞过来时,用手轻轻一扇或者动一动身体,就可以把飞虫赶跑。在孩子掌握了方法后,再遇到令自己害怕的情况时,她们应对起来就会游刃有余了。

父母不要当面议论孩子的胆小,也不要急于改变孩子,这些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压力。父母可以从孩子某次细微的改变着手,给予孩子引导和鼓励,这样,通过反复的强化和训练,逐渐帮孩子纠正胆小的行为。“我说我说”——孩子渴望自我展示

在妈妈看来,女儿玲玲简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话痨”。平时,只要妈妈和其他人聊天,玲玲就立马找到妈妈,见机插话。

周日,妈妈约了朋友来家里做客。妈妈热情地招呼朋友,这时玲玲走过来说:“妈妈,您能帮我把玩具拿下来吗?”

妈妈起身帮她把玩具拿下来之后,玲玲又说:“妈妈,我口渴,我要喝水。”

在妈妈给玲玲倒了水之后,玲玲又对妈妈说道:“妈妈,我们一会儿出去玩吧!”“好啊,你等一会儿,妈妈现在正和阿姨聊天呢!”“妈妈,我要给爸爸打电话!”“玲玲,你能安静地玩一会儿吗?”妈妈生气地对玲玲说。“好了,孩子还小,不要怪她,你先陪孩子玩吧,我们改天再聊。”妈妈的朋友一边安慰她一边收拾东西起身要走。

这令妈妈感到十分无奈。

相信很多父母都经历过玲玲妈妈这样的尴尬:在与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孩子总在一旁插话,打断大人的交谈……孩子的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往往令父母火冒三丈,其实,在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后,就会发现孩子并非是有意的。孩子喜欢插话有以下原因:

1.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

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她们看来,世界就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孩子无法忍受父母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所以,当父母与朋友聊天时,她们便会通过插话的方式引起父母对自己的重视。

2.对谈话中的内容感到好奇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当孩子对父母与朋友的谈话内容感到好奇时,便会迫不及待地通过插话的方式解决内心的疑问。

3.无事可做

当孩子无聊、不知道干什么时,她们就容易出现插话的行为,在她们眼里,插话就是“找乐子”。

4.还没学会等待

孩子还没有学会等待,她们总是希望自己的问题最先得到解决,因此,便会以插话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妈妈,您帮我取一下洋娃娃”“妈妈,我的玩具放哪里了?您帮我找找”等。

那么,面对孩子的插话行为,父母该如何科学地进行引导呢?

1.设置情境,让孩子换位思考

父母可以设置某个特定的情境,让孩子体会一下被插话的感觉。比如,当孩子与爸爸专注地聊天时,妈妈不断地干扰父女之间的谈话,此时,孩子可能会变得非常生气,无法容忍妈妈的“捣乱”行为。这时,妈妈可以及时地引导孩子:“你在和爸爸聊天时,总是被妈妈打扰,心情很不好,对不对?你想一下,如果妈妈在与其他人讲话时,你总是插话,妈妈是什么感受呢?”此时,孩子就会明白自己之前的行为给妈妈带来的影响,从而学会换位思考,凡事要注意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2.不要强行制止,可进行约定

对于孩子的插话行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和接纳。一定不要强行制止孩子,或者大声呵斥孩子,这样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当然,平时孩子在说话的过程中,父母也不要随便打断她,如果不得不打断,要对孩子解释清楚:“不好意思,我需要打断你一下。”对于特别爱插话的孩子,父母还可以与孩子进行约定。比如,设计一个好玩的动作作为停止说话的信号。当孩子想要插话时,就使用这个动作。同样,父母也可以设计一个动作作为“允许说话”以及“再等待一会儿”的暗示。这种属于亲子之间的小秘密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在告诉孩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起到安慰孩子的作用。

3.通过游戏让孩子按规则说话

父母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跟孩子玩一玩“按规则说话”的游戏。游戏开始前,事先与孩子做一个约定:孩子必须先认真听别人说,如果自己实在按捺不住想表达时,一定要举手。经过妈妈的同意后,才能发表言谈;如果孩子随意插话,其他人可以不予理睬,事后还要接受批评。在游戏的过程中,父母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法参与到别人的谈话中。这种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让孩子了解一定的语言沟通技巧,还可以使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孩子某次认真地倾听父母的谈话,没有出现插嘴的行为时,父母应及时鼓励:“你真棒,你这次是在妈妈讲完后才开始说话的!”然后诚挚地向孩子表达感谢:“谢谢你没有打断我!”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自己不插话也能够引起父母的关注和表扬,从而改掉插话的毛病。“这不是我的错”——自尊心理强

倩倩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把妈妈的手机屏摔碎了。正在厨房准备晚饭的妈妈听到声音,就问倩倩:“宝贝,你是不是把什么东西弄地上了?”倩倩连忙回答妈妈:“没有,没有。”

等妈妈做完饭,拿起手机时发现屏幕碎了,于是,蹲下身子耐心地对倩倩说:“你是不是把妈妈的手机屏幕摔碎了,你告诉妈妈,妈妈不怪你。”可是倩倩一直低着头不作声。在妈妈苦口婆心地对倩倩讲完道理后,倩倩却对妈妈说:“这不是我的错!”

母女僵持了一会儿,妈妈无奈地说:“以后你注意点,不能再把妈妈的手机摔坏了,明白了吗?”听到妈妈这样说,倩倩如释重负,点点头说:“明白了。”然后跑到一边玩去了!

再乖巧的孩子也会犯错,在孩子犯错后,父母通常都会告诉孩子道理,并要求孩子认错。但有时候,父母会很纳闷:为什么自己提出的批评句句在理,讲得头头是道,孩子却依然无动于衷,不知悔改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孩子拒不认错的原因:

1.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很多时候,对于大人来说理所当然的事,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却未必如此。比如,孩子为了研究一下娃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往往会把父母刚买的洋娃娃拆得七零八碎;再比如,有的孩子在爸爸的工作图纸上乱写乱画,其实孩子并不知道图纸与画纸的区别……这些错误的做法都是孩子身心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她们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2.觉得认错是一件丢人的事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执拗,在她们看来,认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所以她们拒不认错。当然,这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知错就改、勇于认错的好习惯。举例来说,当孩子抢夺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父母往往袒护自己的孩子,指责其他小朋友做得不对,这样在孩子看来,认错就代表着示弱,是一件丢人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不承认错误的坏习惯。

3.逃避惩罚

有一部分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在孩子犯错后,非打即骂。所以出于对惩罚的恐惧,孩子只好掩盖自己的错误,想蒙混过关。

那么,面对拒不认错的孩子,父母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心服口服呢?

1.态度诚恳地对待孩子

有的父母在发现孩子犯错后,往往怒火中烧,粗暴地批评、打骂孩子,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教。因此,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诚恳,本着重动机、轻后果的原则用冷静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2.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很多父母为了教育孩子,给孩子定了不少规矩,比如,东西要轻拿轻放,在家不能大声叫嚷,进入他人房间要敲门,等等。但是,很多父母经常在家大声喧哗,进入孩子的房间也从不敲门。这样,当孩子犯错,父母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委屈,不愿认错,因为在她们看来,父母也没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什么却要她们遵守约定呢?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自然也能遵从约定,正视自己的错误之处。

3.切勿新旧账一起算

有的父母缺乏原则,处理问题完全看心情。高兴时,孩子做错了,父母也不深究;不高兴时,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错,父母就会新旧账一起算,严厉地批评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父母的脸色表现的习惯。这种教育方式非常危险,孩子有可能在父母摇摆不定的教育方式下逐渐成长为一个看脸色行事、不负责任、不知悔改的人。因此,孩子犯错时,父母切勿新旧账一起算。同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对待孩子不能看心情说话。

4.教孩子辨别是非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重点不是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而是首先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对待错误的态度。教孩子明辨是非,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是谁的错误谁就应该为此负责。当孩子拒不认错时,父母要有理有据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如果不改正错误,后果是怎样的,并告知孩子正确的做法,严肃地要求孩子承认错误。

最后,父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判断孩子有没有认识到错误不仅仅要看她们的口头承诺,还要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刚开始孩子怕羞没有认错,但是事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是一种认错的方式,父母应予以表扬。第三章    情绪行为心理

  孩子的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一般来说,孩子的行为越强,则说明其背后的情绪越强。面对阴晴不定、喜怒无常的孩子,父母应该读懂孩子各类情绪背后的真实心理,化解她们的不良情绪。开不起玩笑——女孩太敏感

玉玉今年5岁,虽然是个小姑娘,但她却像男孩一样调皮。一天,玉玉和其他6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捉迷藏。轮到玉玉了,她捂住眼睛,等小朋友藏好后,她开始迅速地去找其他小朋友,不到两分钟,就找到了5个。玉玉心想:另一个去哪里了呢?玉玉东看西找,还是没发现,此时不远处传来了这样的声音:“小猴子,小猴子,快来抓我啊,小猴子怎么找不到我了呢?”玉玉看了那个小朋友一眼,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原地慢慢撒气,最后哭了起来:“我不是小猴子,我不玩了!”妈妈过来了解了情况,冲玉玉笑了笑说:“那个小姐姐在跟你开玩笑呢!”可玉玉哭得更伤心了。

妈妈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看上去像男孩的玉玉会这么在意一句玩笑话呢?

心理学认为,幼儿时期是女孩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她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会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孩子感到别人的玩笑伤到自己的自尊心时,她们就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一种不尊重。尤其是因为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而被别人开玩笑时,她们会觉得这是将自己的缺陷或者缺点公布于众,因此,会产生愤怒、自卑等不良情绪。其次,女孩在家往往备受宠爱,这让她们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凡事都要求别人迁就自己,感情和心理都非常脆弱,因此,往往经受不住一些无关紧要的玩笑。

那么,面对开不起玩笑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做呢?

1.不要随便跟孩子开玩笑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只能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有些父母喜欢利用孩子的天真和对事情较真的态度来开玩笑。比如,妈妈告诉孩子不带她去博物馆了。在孩子看来,妈妈真的不带自己去博物馆了,但是,如果父母将这句话当作玩笑说给孩子听,那孩子就会错误地认为,说出来的话不去实现也没关系,这容易使孩子形成说话不负责任、说谎、出尔反尔的坏习惯,并且在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得没有安全感,优柔寡断、缺少主见。所以父母不能随便跟孩子开玩笑,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尽量做到。

2.要注意保护孩子

有时候,父母不得不面对成年朋友“逗弄”孩子的情况,虽觉得对孩子影响不好,但为了面子,又不好意思开口制止,结果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对此,父母可以采用岔开话题的方式温和地制止爱逗孩子的朋友,如果实在不好意思,可以找个理由带孩子离开。

3.转换认知法 

孩子的情绪容易受大人的影响。当孩子因开不起玩笑而出现消极情绪时,父母不妨先让孩子通过哭泣的方式发泄出来,之后再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培养孩子广阔的胸襟。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别人叫你猴子不要在意,这证明你动作迅速,行动敏捷!而且大家喜欢拿你开玩笑,是因为你太在意别人说什么,所以我们要大度一点,做一个开得起玩笑的好孩子。”或者告诉孩子:“有绰号好啊,证明你是与众不同的,大家会对你的印象更加深刻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转换孩子的认知角度,从而使孩子成为一个心胸开阔、心理素质强健的人。

此外,父母还需注意自身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如果自己不小心说了某个令孩子感到不太愉快的玩笑,父母就要对此向孩子做出解释,以消除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一点就着——暴脾气的“小恶魔”“小薰,该起床了。”妈妈叫赖床的小薰起床,并顺便给她准备好了一套裙子。“我不喜欢穿裙子,我今天要穿短袖和短裤。”“是这一套吗?”妈妈给小薰找了一套运动类短袖、短裤。“我要穿带小花和小猫咪的那套!”“那套上周落在奶奶家了,明天妈妈开车带你去拿好不好?”“我不要,我就要穿那一套!”“乖,我们今天先穿这一套,这套多阳光啊!穿上特别漂亮!”“我就要穿带小花和小猫咪的那套,您不给我穿,我就不去上学了!”

妈妈也火了,说:“不穿,你就一个人在床上躺着吧!”

小薰一下子就大哭起来躺在地上打滚。

妈妈叹了叹气,说:“真拿这孩子没办法!” 

每个小女孩都是家人的“开心果”。不过,有时候孩子发起脾气来,会立马变成“小恶魔”,瞬间令父母不知所措。心理学认为,孩子乱发脾气是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的体现。主要表现为:缺乏情绪管理,没有幽默感;对满意的事情往往沉默不语,对不满意的事情则喜欢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解决;面对小问题总是沉不住气,稍有不顺心就发脾气、哭闹不止。那么,为什么女孩容易生气,爱发脾气呢?

1.与心理状态有关

女孩爱发脾气与自身的身心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当孩子1岁时,刚刚萌发的好奇心使她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于是她们喜欢去进行各种尝试,但是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总是限制孩子的行为,这令孩子感到十分懊恼。当孩子2岁时,随着自我意识的崛起,她们凡事喜欢自己来,但由于能力有限,于是就会自己把自己气到。孩子3岁时,由于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再加上逆反心理的出现,在她们的行为受到约束时,就容易发脾气。而3岁以后的孩子多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出现大发雷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情况。

2.受到忽视或不被理解

很多孩子将发脾气作为一种要挟父母或老师的手段,借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或需求。比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乖巧可爱,可回到家后就变得十分任性。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孩子上幼儿园没有父母陪伴,回家后通过发脾气的方式引起父母对自己的重视,要求父母陪伴自己。

3.情绪受到压抑

情绪受到压抑也可能是孩子乱发脾气的一个关键。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或者旺盛的精力得不到发泄,那么回到家后,任性哭闹便是她们发泄情绪的首选方式。

那么,面对情绪失控、任性无理的孩子,父母该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改掉乱发脾气的坏习惯呢?

1.了解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认为,孩子非正常表现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被父母忽略的因素。比如,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或者自身能力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所以,父母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缓解孩子的心理紧张与压力,慢慢让其学会情绪管理。

2.疏导孩子的情绪

父母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发脾气时,与孩子讲道理,埋怨、打骂孩子等方式都是无效的,反而会使战火复燃。因此,不妨先让孩子将情绪宣泄完毕,比如给孩子准备一支画笔,允许孩子涂鸦,给孩子准备枕头等柔软物品来发泄等。之后,父母可以通过拥抱或者拍一拍孩子的肩膀的方式来安抚孩子。

3.坚持自己的原则

解决孩子发脾气的原则是:对于孩子正当、合理的要求,父母应积极主动地满足;而对于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则坚决不能满足,不能因为孩子不停地哭闹就轻易缴械投降。如果这次放弃自己的原则,那么,孩子就会明白发脾气是对付父母最好的武器,从而变本加厉,索求无度。

最后,父母还需注意的是,在孩子停止发脾气的时候,要及时表扬孩子,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另外,父母还需告诉孩子,随便发脾气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应该向对方致歉,以此提高孩子的自我负责意识,做好自我情绪管理。“我不要妈妈离开我”——分离焦虑症

自从乐乐出生后,妈妈就全职带她,专心地照顾乐乐的衣食起居,俩人从没分开过。在妈妈眼里,乐乐就是一个小“跟屁虫”,妈妈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只要妈妈离开一会儿,哪怕是做个饭,乐乐也会大哭大闹。转眼到了乐乐上幼儿园的年纪,第一天,她就抛给了妈妈一个大难题。在妈妈将乐乐交给老师后,乐乐突然抱着妈妈的腿,怎么也不让妈妈离开。在妈妈强行离开后,乐乐不吃不喝哭了很久。好不容易等到傍晚妈妈接她,她又委屈地哭了起来,之后她再也不想离开妈妈一步,只要看不见妈妈,乐乐就会大叫:“妈妈在哪里?妈妈去哪里了?我不要妈妈离开我。”

乐乐时刻黏着妈妈,排斥去幼儿园的现象就是典型的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孩子与依赖对象分开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心理学研究发现,分离焦虑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女孩较男孩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分离焦虑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