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致富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6:44:29

点击下载

作者:181064:李巍,祁业凤,马秀文$${0},{1},{2}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禽养殖致富经

家禽养殖致富经试读:

前言

我国是世界养禽大国,养殖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禽类存栏量和禽肉蛋产量占世界首位。养禽业是世界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家禽生产发展迅速,变化巨大,尤以养鸡业最为突出。新的商品品系不断育成,营养研究日益深入,环境与设备不断改善。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不仅培育了许多优良的家禽品种,而且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家禽饲养管理经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广大农民朋友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少农民朋友立足本地环境、生态优势,依靠科学技术,艰苦创业,在家禽饲养管理和产品营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肉蛋产品,自己也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他们中间,涌现了许多致富能手,发生了许多家禽养殖致富故事,故事中有艰难的抉择、辛劳的汗水和成功的喜悦。我们为之感动,深受启发,致富的路就在我们脚下,成功并不遥远。因此,我们编写了《家禽养殖致富经》一书,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他们的养殖致富故事,希望这些鲜活的事例对意在致富的农民朋友有所借鉴和帮助。

由于查阅时间仓促,一些优秀故事难免遗漏,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8年5月

柴鸡赚钱 不能多养

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景峪村的村委会,隔三岔五就会有这样收购柴鸡蛋的场面:在收购的时候,村里的养殖户会把自家的柴鸡蛋集中到村委会,由村里的合作社集中收购,之后再统一销售出去。为了确保鸡蛋的质量,谁的鸡蛋,写上谁的名,这是为了对客户负责,一旦客户意见反馈回来以后,那这个箱子有谁的名字,就要对它采取措施。

现在不是收购的旺季。据村民讲,在旺季收购的时候,交鸡蛋的村民能从院子里排到院子外面。这几天卖得最多的是张立军家,有400多斤。现在景峪村,每年可以销售100吨柴鸡蛋,效益非常好。但是村里有个规定,那就是每户养殖柴鸡的数量不能超过1000只。

武连军是在2000年来到景峪村当村支部书记的。当时景峪村家家户户都种板栗树,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像样的致富门路。武连军看到还有一些山地没有利用起来,就想着发动村民们搞点散养柴鸡,之后销售柴鸡蛋。景峪村离慕田裕长城等风景区很近,周边有一些农家乐和旅游山庄之类的场所,来旅游的人大多喜欢尝尝农家口味,柴鸡蛋就是其中之一。武连军号召大家搞养殖柴鸡,就是看到了身边的这个市场,但是村民们对武连军这个想法却并不看好。

有不敢养的,就有胆子大的,刘进平是景峪村比较早养殖柴鸡的。柴鸡和喂饲料的鸡不同,柴鸡需要散养,喂的是玉米、豆粕之类的天然饲料。另一户村民沈玉霞家的鸡却喂了配合饲料,沈玉霞原来一直在养肉鸡,在养柴鸡之后,就一样一半的养着。因为发现把肉鸡的配合饲料喂给柴鸡,会提高产蛋量,沈玉霞就开始喂柴鸡配合饲料。本来认为自己可以多赚钱,但是在她把鸡蛋交给村里合作社的时候,却因为质量原因被退了回来。武连军也不是故意为难沈玉霞,如果喂柴鸡配合饲料,那鸡蛋就跟普通的饲料鸡下的蛋没什么两样,而这种质量的差别根本就骗不过消费者。

消费者不认可,也就是丢掉了市场,那么景峪村刚刚发展起来的柴鸡产业就要中途夭折。为了保住市场,合作社只能拒收沈玉霞的鸡蛋。有了这个教训,沈玉霞再也不敢给柴鸡喂配合饲料了。因为市场定位准确,又能严格控制柴鸡蛋的质量,景峪村养殖户的效益越来越好。原来不敢养柴鸡的孙会荣也转变了态度。最初的时候养100只,后来进1000只鸡试试,到了麦秋前,下了4个多月蛋,往后就是纯挣了,这1000只鸡,就能挣到6000元钱。能挣钱,当然就想着多养点儿,但是当孙会荣向合作社提出要养1000只以上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原来是鼓励大家养,现在想多养怎么又不让了?孙会荣找到了武连军,要讨个说法。为了不伤害孙会荣的积极性。武连军耐心地说出了其中的道理:合作社规定每户不能超过1000只的养殖规模,也是出于质量的考虑。每户的山地面积有限,如果养多了,柴鸡活动空间不够,会直接影响到鸡蛋的质量。另外的原因是,孙会荣家里还有板栗树要照顾,分不出太多的精力来养鸡。

武连军就是怕孙会荣养多了以后,照顾不过来,为了图省事,再去给柴鸡喂配合饲料。空间不够,再加上喂配合饲料,质量就更加难以保证。

山地面积有限,为保证质量,合作社把每家的柴鸡养殖规模控制在1000只以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选自CCTV7致富经2008年5月28日)

点评:怀柔区景峪村离慕田裕长城等风景区很近,周边有一些农家乐和旅游山庄之类的场所,来旅游的人大多喜欢尝尝农家口味,柴鸡蛋就是其中之一。武连军号召大家搞养殖柴鸡,就是看到了身边的这个市场。看到市场只需解决养殖技术问题了,柴鸡蛋口味好,但不能多养,不使用配合饲料,以保证产品品质,这是山地养鸡的技术核心。

范永清养鸡

2007年6月一入夏,浙江省龙游县的一家养鸡场内,工人正在太阳底下日夜赶工扩建新鸡场,老鸡场降温设备比较简陋,所以要赶紧建好降温设备强的新鸡场,这让鸡场的主人范永清和员工都是显得十分紧张。新鸡场要赶工,还有20万只鸡的降温工作不能马虎,因为缺人手,妻子吴益琴提议让弟弟吴益龙来鸡场里帮忙,可是范永清考虑再三后还是认为不妥,再缺人手也不能让小舅子来帮忙,如今新场做大了,虽然范永清每天奔波于鸡场和家里之间,但是让亲戚来帮忙,不仅不便于管理,可能还会有更多麻烦,早在8年前,范永清在这上面就栽过重重的一跤。

1998年范永清做的是火腿生意,靠加工火腿一年也可以挣100多万,小舅子吴益龙和老婆吕银梅就是在火腿厂里做收购火腿原料的工作。一次出售成品火腿的时候,却发现全部都变质了,两万只火腿全被打了回来,范永清找到他们两口子了解情况。明明是亲戚们管理上出了问题,却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但是如果解雇他们,又是很得罪人的事情,无奈之下,范永清只能选择破产。

范永清认为,这么多的亲戚在一起,让哪一个亲戚出去,你都是很得罪人的,这个工作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说只有把这个厂给倒闭了,解散了之后,那大家都回家了。随后范永清做了一件让大家跌破眼镜的事,进山养鸡。

原来范永清办火腿厂的时候就看见自己对面的农户养了几百只鸡,收入还不错。1999年,他跟妻子商量后两人到湖镇,找到当地一间废弃的茶厂,进了6000只鸡开始养殖,在妻子的要求下大舅子吴益平在养鸡场里做扎笼子的活儿。可是不久之后,范永清却发现了一个问题,请来帮忙养鸡的工人都留不住,往往做不了几天,就要走,细心观察后,范永清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大舅子喝醉酒后常常蛮不讲理,惹是生非,其他员工碍于是老板的大舅子往往敢怒不敢言,受不了的就不干了。员工的流动性太大,范永清很为难,一边是自己的亲戚,一边是苦苦支撑的养殖场。终于,在冥思苦想了一个月后,他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范永清给大舅子在湖镇建了一个能养两千只鸡的小型养鸡场,这样他不用在鸡场工作,又能靠养鸡养家□口。给大舅子建了鸡场,自己的哥哥范永平知道了也让范永清帮着自己建一个养鸡场,哥哥建了姐姐知道后也要建,为了平衡他先后帮助自己的哥哥、姐姐分别建了4个养殖场,然而这时一场噩梦正悄悄来临。

2001年,禽流感暴发,范永清的鸡场里一下就死了8万多只鸡,经济损失达到200多万,当时大舅子吴益平和妻子叶晓琴养的两千只鸡,也不能幸免。他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全都蒙了,生活一下子断了来源,只得全怪起了范永清。叶晓琴夜里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只要一想到这个事情,就给范永清打电话,那两个月里,范永清没有睡过一次好觉。

虽然范永清的鸡场是损失最严重的,但是最大的压力并不是禽流感造成的损失,而是来自于身边的人,他对叶晓琴承诺给他一年的时间,一定能走出这个困境。

由于钱都亏进去了,范永清只得跟银行贷款重新来过。2005年范永清的养殖场也已经初具规模,每天两三吨的鸡蛋销售到衢州附近。面对日渐扩大的养鸡场,范永清慢慢感到了力不从心,他觉得应该请一些有能力的人来厂里帮忙,于是通过农业局的帮忙,他到安徽去寻找适合的人选。

卢荣年在安徽一家国营养殖场里担任了5年的生产厂长,对于养殖场的管理很有经验。因为原来的企业效益不好,所以当范永清找到卢荣年的时候,卢荣年一口就答应了来范永清的鸡场工作,可是几天过后这位生产厂长却又犹豫了。卢荣年例行检查,发现工厂里一个育雏分场的技术员程浩跟新鸡场的一个员工郭长伟走得很近,了解后知道原来两人在学校时就是一对,毕业后,一起在鸡场工作,当即卢荣年就跟程浩说两人不能经常见面。

程浩的男朋友郭长伟觉得卢荣年多管闲事,并不理解卢荣年的用意,满肚子的委屈。原来两个场相隔只有20分钟车程,卢荣年怕他们互相走动,给养鸡场带来病毒,引起交叉感染,所以规定一个月只能让他们见一次面。可是几天后,老板娘吴益琴却又同意他们见面,这让卢荣年很没面子。因为是老板娘,卢荣年觉得很难办,鸡场里有十几万只鸡,笼养的蛋鸡密度大,一旦感染上病毒,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最后出了事可算谁的?他找到范永清表示不想再当这个厂长了。范永清知道后很意外,因为让妻子管理的是财务的工作,所以他没有想到妻子会插手生产的事情,自己的妻子在厂里,员工自然都会听老板娘的,这样的话,请生产厂长就变得毫无意义。这让范永清处于两难的境地,范永清跟妻子相濡以沫一路走来,正是妻子的鼎力支持让他拥有了一个20万只鸡的养殖场。

这时他必须做出一个决定,要么是厂长离去,要么让妻子不再插手,为了鸡场的未来,他做出让妻子下岗的决定,两个人出现了结婚后从来没有的危机。最后,范永清还是说服了妻子,从此不再插手养鸡场的事。2004年,范永清的鸡场里聘有两个厂长分别管理养殖场里20万只鸡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渐渐的范永清却觉得市场并不如他想象的好掌控,有的商贩知道范永清的鸡蛋质量好,冒充他家的鸡蛋,这对于养鸡场冲击很大。小舅子吴益龙到杭州打工有一次回到龙游,看见范永清的蛋鸡养殖场越来越好,于是想跟范永清合作,因为不想养鸡,他表示想独家经营范永清的鸡蛋。而这时的范永清正在为别人假冒鸡蛋的事苦恼,吴益龙的一番话点醒了范永清。他设立专卖店让吴益龙卖自己的鸡蛋,渐渐大家都知道范永清的鸡蛋质量好,因为打出了品牌,所以有许多外地的客商慕名前来买鸡蛋。

现在,范永清的鸡蛋已经覆盖了周围的丽水、金华等各县市,鸡场规模大了,如果亲戚进来工作会带来很多麻烦,但不让来又会显得不通情理,范永清很好地掌握了其中的平衡。(选自CCTV7致富经2007年8月1日)

点评: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会与过去的家族式的管理发生冲突,我国的个体私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依靠家族、血缘关系的力量创得第一桶金,但企业要发展,就要求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否则过于复杂的家族关系会将一个企业毁掉。范永清就是认识到这一点,毅然劝说亲戚离开鸡场,聘用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企业,使企业发展进入正轨。

把鸡放到山场里养

在黑龙江省巴彦县的深山密林里,隔三差五这里的主人刘丽、房椿斌夫妇就要带人来一次围山抓捕。为了让买主没得挑,经销商彭立双是哪只鸡跑得欢,就专拣哪只抓。经历了大半天的工夫,他已经是累得精疲力竭。可平时在山上吃虫子,刨草籽打惯了游击的山林鸡却个个劲头十足,满山地奔跑和他玩起了捉迷藏。但即使再累,彭立双的要求还是一点也没降低,每只鸡仍旧是精挑细选,因为他的心里还装着另一本账。

鸡场的女主人名叫刘丽,偏偏在这次抓鸡的时候她的猪场也赶上经销商来拉猪,这会儿她正在那边忙着算账,只能让丈夫房椿斌帮着应酬。要说一身难做两事,可刘丽偏偏就是在她猪场最困难的时候用这些山林鸡度过了难关,也赢得了更多的财富。

2004年刘丽和房椿滨从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毕业,从父亲的手中刘丽接过了这个在龙泉林场偏僻山沟里的猪场,此时的猪场由于管理不善已经赔上了十几万元,危机四伏。为了这事刘丽的母亲一直着急上火。自从刘丽和房椿滨接手后,他们把学来的知识一股脑的用上,在养殖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将成本也压缩到了最低,但万万没想到,就在这一年猪肉的市场价格一路下滑,而饲料的价格却反而上涨,到头来,两人又是倒贴了几万元。这事在同学中间一下传开,都认为他俩养猪根本就是胡闹。就连最要好的朋友和老师都说出了这样的话,刘丽和房椿滨心里也泛起了嘀咕,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怎么着也不能让人家看了笑话。

咬着牙,房椿滨和刘丽艰难地维持着猪场,1800多头存栏猪每天的饲料钱就要几千元,面对庞大的开销,两人捉襟见肘。就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们的事业发生了转机。

因为上猪场的路上,来回经过会看到农村散养户,他们为了节省饲料,而把这些猪赶出去饲喂。那种放养充分利用了山场中的饲料资源,使他们想到了,这种猪就是以前所说的散养猪。

这样的散养能节省饲料,而圈养的猪最大的开销无疑也是饲料。将猪散放出去,就会减轻很大的压力,刘丽把想法告诉了房椿滨,没想到他却说什么也不同意。

屯子周边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垃圾堆,房椿滨认为放开散养的猪会吃到垃圾。总不能养些垃圾猪拿到市场出售,想来想去刘丽找到了龙泉林场,打起了后山的主意。

把家猪当成野猪养,这可是个出奇的想法。但家猪毕竟和野猪不同,皮薄肉厚,于是刘丽制定了一套溜猪的方案,冬天在最暖和的时候放养,而夏天每天在早上和下午最凉快的时候把猪赶进山,让它们自由溜达,同时还能享受到森林美味。不过想法简单实施难,在圈里待惯的猪弄出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两人怎么赶,这猪就是不肯出来。最后还是房椿滨蒙住猪眼睛才生拉硬拽了出来。见过了外面的世界,圈里的猪逐渐养成了每天上山的习惯。猪肉的品质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千算万算,刘丽还是疏忽了一点,这溜达猪每天运动消耗热量,而圈养的猪整天蹲膘生长的速度要比溜达猪快上一倍,8个月下来溜达猪还不足80千克,根本不能出栏。这下俩人傻了眼,一群群待哺小猪仔需要营养,但手上再也拿不出一分钱,猪场陷入了绝境。

是不是养猪真的不行,当初的决定就是错误的。房椿滨拉着刘丽跑到了哈尔滨的超市想再看看市场状况,没想到两人这次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发现超市里的鸡蛋都换了装束。

这平时吃的土鸡蛋换了个卖法,价格一下子就翻了一倍,两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既然利润空间这么大,不如自己也试上一试。回到家里刘丽购进7000多只鸡在后山另辟了一块新地搭建起了鸡舍。为了保障这些鸡的安全,房椿滨还在周围设置了围栏,挡住了天敌的入侵。本以为万事俱备,谁想到没过几天,麻烦的事就又一次找上了门。挡得住地上的可挡不住天上的,天上的老鹰认准了这里的美食怎么肯轻易离开。为了赶走这些天敌,面对林子里的草人,老鹰对峙了几天后终于离去,山林里的鸡恢复了平静的生活,每天捕食昆虫蚂蚁,这鸡是逍遥自在,可急坏了刘丽和房椿滨,一星期下来,他们漫山遍野的搜寻,也才找到了几百枚鸡蛋。正当两人不知所措的时候,房椿滨发现密林中的鸡群出现了许多新的面孔。难怪找不到鸡蛋,这么大的林地,要赶在母鸡孵蛋前,找到小小的鸡蛋好比大海捞针。必须想办法让鸡回家下蛋,房椿滨决定有步骤地对这些鸡进行驯化。

焊架子围挡板,鸡舍周围的几百米的林地被围了个结结实实。山林鸡活动的区域被压缩到了1000平方米的空间。刘丽又专门在树下、草丛中刨出了不少的蛋坑,给鸡创造出了下蛋的舒适环境。母鸡逐渐养成了在鸡舍周围固定的地方下蛋的习惯,房椿滨放开围栏,每天早上它们就会进山捕食,晚上回到鸡舍,鸡蛋也总是在原来的蛋窝,无一例外。眼看鸡蛋越堆越多,房椿滨开始包装向超市供货。可没想到,这销量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乐观。

鸡蛋可是不能长久保鲜,正当房椿滨心急如焚的时候,一个叫马瑞宏的人主动找上了门。一口就签订几十万枚的供货合同。要求,每隔两天就来拉一次,每次最少是2000枚。眼看着鸡蛋有了着落房椿滨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散在林子里的鸡有了野生的习性,天气转凉之后,鸡蛋越来越少。此时的刘丽才发现山林鸡下蛋还有周期。一年下来只能利用3个月,这里面的玄机现在刘丽才弄明白。难怪人家一下就签了那么大的供货合同,看来马瑞宏早就知道。这下好了,人家捞了一把,自己还得养着鸡度过漫长的歇蛋期,在鸡蛋上赚钱补贴猪场的想法又一次破灭了。这养鸡看来又是来了个赔本赚吆喝,不过这回赔了本的吆喝没白喊,不少来买蛋的人,反倒看上了他家的鸡。鸡蛋没赚到钱,却意外的在鸡的身上找了回来。歇蛋期卖掉鸡再重新孵化,到了产蛋期再卖蛋,山林鸡一步步走向了良性循环。一年的时间就为他们赚到了100多万元。有了资金的支持,刘丽的猪场不但走出了困境,也让森林猪的规模越扩越大,今年存栏量已经达到了3800多头,截止到8月份他们就出售了4000多头森林猪,创造出了500多万元的财富。(选自CCTV7致富经2007年9月19日)

点评:由于近几年饲料价格的上涨,如何节省饲料成本成为养殖户的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山场散养能让鸡群自由采食山间青绿叶片、昆虫、草籽等天然动植物饲料,既节省了饲料成本,又提高了产品品质,可谓一举两得。

马鞍山闻名的土鸡养殖村

驱车奔驰在笔直平坦的村级公路上,不时可见田野中建有一排排整齐的棚屋。“那就是村民圈养土鸡的鸡舍。”随行的村干部介绍说,太平村位于大公圩腹地,过去养土鸡只是零星散养,作为自家食用,真正规模化养殖只是近几年的事。

记者来到村民丁咸柏家。老丁家鸡舍建在一块棉花田旁。棉花田四周用丝网圈起,白天,土鸡便放养在田中。我们刚要走近,便听“嗡”的一声,数百只土鸡扑腾着翅膀飞散开去。“它们怕生呢。”老丁笑笑,随即抓起一把稻谷,撒向地面,唤上两声,一只只躲在棉花秆中的土鸡便“咯咯”地叫着,欢快地围上来,争相觅食。这些土鸡体格硕壮,毛色金黄,活泼好动,重量普遍在1.5千克左右,约有500余只。

52岁的丁咸柏谈起土鸡养殖,如数家珍。他说养鸡已有3年了,养的最多时,数量达1000多只。别人鸡苗都是到镇上炕坊去买,而他用自家鸡下的蛋来孵,这样不仅节省了费用,质量也得到保证。由于土鸡养殖地远离村庄人群,在自然环境中散养,致使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当涂、马鞍山、芜湖等地市场十分畅销。他算了算账,一只土鸡纯利润约在10至20元,这样一年养鸡收入超1万元不成问题。他说,春节期间土鸡价格已达到每千克30元左右,土鸡蛋也卖到每只0.8元。他喜滋滋地告诉我们,养鸡几年攒下一笔钱,过了春节准备把家里平房翻盖成楼房。

土鸡养殖的良好效益在村民中产生了极大反响。村民们效仿丁咸柏这样的养鸡户,纷纷发展土鸡养殖。为使养殖上规模,获取更大利益,村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对养殖大户给予每只0.10元的补贴。目前太平村400余户中,养殖土鸡的有300多户,全村村民因养鸡年可增收200万元,太平村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土鸡养殖村”。

太平村土鸡养殖只是先走了一步,现在全护河镇80%的村都在养殖土鸡,涌现了一个又一个“土鸡养殖村”。目前全镇养鸡数量已达40万只,其中规模养殖达12万只。镇里还申请注册了“太平牌”土鸡商标,积极帮助农民拓展市场,力争使土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选自《马鞍日报》2005年2月22日)

点评:政府—龙头企业—养殖户的经营模式为土鸡养殖村发家致富提供了保障。丁咸柏通过养殖土鸡致富后,极大地提高了周围农民的积极性,加上村里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成为远近闻名的土鸡养殖村。目前全镇养鸡数量已达40万只,其中规模养殖达12万只。镇里还申请注册了“太平牌”土鸡商标,积极帮助农民拓展市场,使土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

高蛋白无菌蝇蛆喂养草鸡

海安县墩头镇农民刘文圣,采用高蛋白无菌蝇蛆喂养草鸡,产出高钙、低脂、无污染、含有多种氨基酸的绿色生态鸡蛋,畅销大江南北,声名鹊起。最近,还引来澳大利亚专家前往考察。

刘文圣家住墩头镇杜楼村16组,今年42岁,高中毕业后先后从事过耕田种地、水上运输、家电维修、经销代理等,近年,在上海嘉定办起了家电公司,有了房子和车子,2005年固定资产达1000多万元。但他时时刻刻想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2004年5月毅然回乡创业。经仔细考察得出结论:海安县年饲养家禽高达5500万羽,列全国各县(市)之首,发展蝇蛆喂鸡,打造绿色生态鸡蛋,前途大有可为。

通过学习、查找资料,刘文圣发现我国明代就有蝇蛆养殖记载,蝇蛆既可药用,又可食用,是滋补食品。我国现阶段有一半以上的蛋白质鱼粉靠进口,蝇蛆蛋白质含量高达60%左右,含有几十种氨基酸,可以代替高价鱼粉,降低农民养鸡成本,蝇蛆的“下脚料”,还可作蚯蚓养殖、花卉种植用料。

2004年7月份,刘文圣把上海的家电公司交给妻子打理,力排众议,在墩头镇虬泓农庄内创办了“南通市文圣生态特种养殖有限公司”,高薪聘请了几名大学生当助手,在有关科研单位大力支持下,建起了南通市第一家大规模、高科技的蝇蛆养殖基地。

500平方米的“苍蝇房”和“鲜蛆房”,引进无菌苍蝇进行封闭式养殖,红糖和奶粉是苍蝇的一日三餐。苍蝇产卵后,用麸皮养蛆。经过冲洗和紫外线等处理后的蝇蛆可制成一道名贵的菜肴“炒肉芽”,有强身补阳的功效。前不久,刘文圣在海安县经济贸易洽谈会上精心推出“春潮涌动”(即“炒肉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大胆品尝,尝者都夸味道好极了。

刘文圣蝇蛆房内闻不到一点腥臭味儿,一排排人头高的纱布网箱内养着上万只无菌苍蝇,它们高贵地住上空调房,吃着红糖,吸着牛奶……也许人们疑惑:这样是不是成本太高了?刘文圣说,上万只苍蝇一天只吃一斤糖和半斤牛奶,少得很。空调最冷的天气才开,何况采用了淮安农科院冬天养蛆加温技术,每平方米可产2.5~3.5千克鲜蛆。文圣公司现在每天生产500千克鲜蛆,搭配一定的粗料,能够满足5万只蛋鸡的蛋白质需求。文圣牌绿色生态鸡蛋,外壳色泽光亮,蛋黄为橘红色,蛋白黏稠,蛋价比普通鸡蛋高出好几倍,现在上海超市售文圣牌生态蛋一千克40元左右,而普通鸡蛋一千克仅7元钱。

一花引来百花香。刘文圣制作的苍蝇网站,每天咨询点击高达上百次。来自江苏、广东、云南、贵州、山东、福建、浙江、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刘文圣总是热情接待,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术。刘文圣还向周边困难群众伸出助富之手,向贫困户无偿提供无菌蝇种,手把手教他们饲养方法,然后高价回收生态蛋。

刘文圣化腐朽为神奇,将蝇蛆化敌为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双赢。刘文圣马不停蹄,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蝇蛆房,千方百计打造全国品牌——文圣牌生态绿色草鸡蛋,并准备利用养蝇蛆“下角料”建沼气池发电,启动大棚种植、无土栽培,在鸡和蛋的深度加工上做足文章,带动更多的下岗职工和农村闲散劳力就业致富。刘文圣踌躇满志,还想把虬泓农庄建成旅游种植养殖为一体的特色农庄。(选自《创富在线》2007年第12期)

点评:高蛋白无菌蝇蛆喂养草鸡,产出高钙、低脂、无污染、含有多种氨基酸的绿色生态鸡蛋,经过冲洗和紫外线等处理后的蝇蛆,既可制成一道名贵的菜肴“炒肉芽”,又为绿色蛋鸡生产提供优质蛋白饲料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赤峪村赶着山鸡奔小康

在山西省中条山脚下的夏县赤峪村,走进后头沟水库河山鸡场,听到村委主任周国良“嘟嘟嘟”地吹响一阵哨声,只见从四周的树林里、草丛中、农田里,奔出四五千只山鸡。老周边吹哨子边跑,群鸡争先恐后,紧跟着他一溜烟似地跑上山坡。老周高兴地说,这些山鸡喝山泉,吃绿色食品,下的是绿色蛋,是名副其实的环保鸡,最受城里人欢迎,我们村赶着山鸡奔小康。

近年来,夏县赤峪村凭借本村沟多坡多、水草丰盛的资源优势,把握人们对环保健康生活的追求,在环保鸡、绿色蛋上做起了大文章。

周国良和李英俊等几户村民把过去老户人家闲置的土窑洞利用起来,在山坡上的树林里搭起鸡棚养起了山鸡。牧鸡专业户李英俊一人就养了4000多只土山鸡。李英俊高兴地说,山鸡每天都在山坡上觅食,傍晚哨子一吹,几分钟时间就飞似地赶回来,进窝前再贴补些玉米粒就行了。

在路边和沟岔边上看到许多人挖的地道,东一条,西一道。老周介绍说,这是用来防雨的,夏天暴雨袭来时,山坡上的山鸡一时赶不回来就在这里遮风避雨。说起养山鸡的经过,老周感慨地说,万事开头难,起初我们养山鸡没经验,山鸡时常在树林或草丛中遭到黄鼠狼、蛇等天敌伤害。后来,我去河南拜师学艺得到秘方,山鸡有了守护卫士,再也没有遭到暗算。

如今,赤峪村的3个鸡场总共有1万多只山鸡,下蛋鸡数量天天增加,有些山鸡下蛋时回到“家”里,有的下在草丛里,村民每天下午漫山遍野找蛋。赤峪村卖鸡卖蛋也很有特色。老周说,城里人来后,看中哪只鸡就抓哪只,鸡蛋数个卖。我要带领村民跟着市场走,当好鸡司令,把环保鸡、绿色蛋产业做大做强,共同奔向富裕明天。(选自山西新闻网2007年11月5日)

点评:夏县赤峪村凭借本地多坡地、水草丰盛的资源优势,把握人们对环保健康生活的追求,在环保鸡、绿色蛋上做起了大文章。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残少,养殖成本低。虽然万事开头难,但是掌握养殖经验以后,经济效益得到了保障。

风吹草低见“笨鸡”

2003年6月的一个清晨,金色阳光洒满草原的时候,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柴登镇漫赖村响起一片农用三轮车的轰鸣,它们迎着霞光驶向草原深处。车子一停,人们掀起车顶上的帆布篷子,以车当窝的成群“笨鸡”争着跳下车,欢快地在草原上开始啄食……“1999年4月,我们这儿实施禁牧,全村3000多只绒山羊开始圈养,我们就琢磨着,草场不让放羊,能放啥?”村委会主任李青山说:“去年春天,市里的帮扶干部给我们出主意,饲养纯天然、不吃饲料的‘笨鸡’,我觉着这主意不错,就带头先养了400只。”

李青山从养鸡场捉弄回400只雏鸡,一点点地减少饲料喂养,一个月后停喂饲料,把小鸡放在草场,吃蚂蚱、喝露水。3个半月的小鸡就长到了两千克多,帮扶干部帮他把这批鸡卖到了城里,李青山赚了一笔钱。今年,22户农民组织了个养鸡协会,在当地信用社的支持下养了几万只鸡。

记者看到,这些不吃饲料吃昆虫的“笨鸡”毛色靓丽,体格强健。“现在城里人的嘴刁了,吃菜要吃施了农家肥的,吃肉要吃没有添加剂的,我们的‘笨鸡’也就成了抢手货。”李青山说。

饲养了4000只鸡的杨文荣,手中挥着牧鞭,站在如毯的草地上,簇拥在前后左右的鸡群,给人一种撒豆成兵的感觉。“祖祖辈辈都放羊,草场放鸡还是头一回。”杨文荣告诉我们,为了解决草原上养鸡存在的鸡瘟、防疫等问题,养鸡协会要求鸡场有针对性地对雏鸡打疫苗,并在鸡场先养20天,然后以高于普通雏鸡1倍多的价钱卖给村民。

有的村民创造性地把电灯接到野外,夜晚让“笨鸡”在灯光下“守株待兔”,以保证“笨鸡”有足够的昆虫做口粮。“我们村人均60亩草场,围封禁牧后,草长得特别好,各种昆虫也挺多。把鸡放到草原,以昆虫为食,既保护了草地,也圆了我们的致富梦。”杨文荣算了一笔账:一批鸡3个月出栏,平均每只毛重2千克多,除去成本至少能赚6元。一年养两批,收入不比养羊差。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信用社理事长张增强说:“在草原上养‘笨鸡’,迎合了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利润可观,正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我相信今后的草原,很可能会变成风吹草低见‘笨鸡’。”(选自《新民晚报》2003年6月23日)

点评:自从全国范围内实施牛羊圈养、封山禁牧、草原禁牧以来,草场养鸡、山场养鸡为丰富城乡居民饮食、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草场养鸡利用丰富的草场动植物资源,喝泉水、吃蚱蜢,在育雏期和春冬季适量补饲,节省大量的饲料资源,在玉米、大豆价格日益上涨的今天,凸现竞争优势,提供的肉蛋产品味道鲜美、安全无污染。

空地养野鸭 效益顶呱呱

时下养鸡养鸭并不景气,可辽中县于家房乡于家房村的孔庆波却看好了养殖野鸭这个项目,他说,原来有人说“带毛喘气不算财”,可我看养野鸭子不但挣钱,而且既稳定又来得快。

养野鸭子真有这么好吗?以前做买卖的孔庆波是个能算账的人,从2002年8月份养鸭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可他看到养野鸭带来的效益心里就有数了。他先是在一处空地上建一座长50米、宽30米、高1.7米的封闭式养鸭场地,又花了8000多元买了300多只的种鸭,到现在他用野鸭蛋孵化的野鸭雏卖出了2000多只,每只野鸭雏根据出壳的天数分别以每只3~15元不等的价卖了,再加上卖了淘汰的公鸭70来只,到如今,所有的投入都收回来了不算,200来只种鸭、1000多只鸭雏和一个场地就全是干剩。这么一算,养野鸭可真是挣钱。头脑活络的孔庆波告诉记者,养野鸭不但收益好,还好侍弄。这野鸭一是特别不爱得病,偶尔有个跑肚的小毛病,喂点药就行。二是平时的饲料就是些青草加玉米面,只给鸭雏喂些育雏饲料就行了,所以饲料不费钱。要育肥鸭,3个月就能长到一千克左右上市了。

野鸭下蛋也不少,好的时候3天下俩蛋,可孔庆波现在养野鸭还是以做肉食为主。他家离鞍山市区只有30多千米地,往饭店送方便,论个卖,上门收每只的价是18元,送到地方要25元一只,销路一点也不用发愁。

这不,靠养野鸭得到实惠的孔庆波又养了些大白鹅,他说现在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市场上鹅的价格看涨,所以他放弃了自己做买卖的老本行,一门心思搞养殖,并认准了“带毛喘气能带财”这个理。(选自《辽宁农民报》)

点评:只有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才能实现养殖的经济效益,孔庆波看准养野鸭有市场,先养300只,之后慢慢扩群,收回成本,养殖经验也有了,自己的养鸭场也可以上规模了。市场随时在变化,当市场上鹅的价格看涨时,因为船小好掉头,可以转而养鹅。这充分发挥了农村养殖户的优势。

苗生林场养鹅

彰武县大德乡韩家村农民苗生,植树5万多株,已有成树千余株,即将砍伐出售,将收款10余万元;林地养鹅,今秋卖了4000多只,已将纯剩6万元揣入囊中。

苗生,56岁,是个善于开动脑筋的人。7年前他租下1200亩白沙滩,同妻子高淑芹起早贪晚在沙滩上栽植“彰武钻天杨”。辛苦劳累换来5万多株白杨成活,绿化覆盖。株株成树高耸云天,栽树就是储蓄,树林就是银行。六七年生的成树,每株能卖100多元。

苗生望着近万株“小钻杨”快要成材,他喜出望外,越盼越有盼头,越活越觉得年轻。光种树不行,林地里的青草正适合养鹅所用。苗生前几年少量养鹅,去年养了1000多只,卖了两万多元;今春买鹅雏4000多只,就在林地里放养。自去年始先后盖了30多间标准鹅舍,占地1000多平方米。还打了一口深井供鹅饮水。看管不过来,县城8名下岗职工前来打工。管吃管住,月薪300元。苗生精心饲养,随时检测防治,鹅雏成活率达95%以上。金秋是成熟季节,鹅也长到三四千克重。苗生给县城美中鹅业公司打了电话,美中鹅业专车收购。出生当天卖了鹅,算了算,除去鹅雏、饲料、雇用临时工等费用,他纯收白鹅利润6万多元。俗话说,靠脑瓜养千口,靠肩膀养几口。

苗生一家三口,儿子是某武警部队军官。他家的日子红红火火,不是富得流油吗?

苗生已把父母庄稼人的贫困之根连根拔掉,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了。

他不惜花千元订阅报刊杂志。如《辽宁农民报》、《山东家禽》、《辽沈晚报》、《阜新晚报》、《阜新日报·周末》,还坚持几年订阅《名人传记》、《红岩》。

他说,要当个好农民就要有文化知识,就要懂科学,就要打破常规,敢于跨越式发展。

苗生不光自己富,还把附近杨立成等6户人家扶植起来养鹅。现在鹅价看好,秋末卖鹅10元一千克。养鹅平均每只能赚10~13元。

苗生已签订合同,冬季进鹅雏500~1000只作为种鹅,明春自己孵鹅雏。

苗生说,种树养鹅双丰收,鹅吃草也肥地,秋末,草让鹅吃了,免得发生林地火灾。

苗生成了山乡的名人了。(选自吉林农网2004年12月29日)

点评:1800亩沙滩、5万株林场,为养殖家禽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苗生正因为爱开动脑筋,开始在沙滩林场内养鹅。充分利用林场内的动植物资源,连县城的下岗职工都来了。种树养鹅双丰收,鹅吃草也肥地,秋末,草让鹅吃了,免得发生林地火灾。苗生成了山乡的名人。

“津禄”鸡蛋风光一时

“平时,公司每天平均销售鸡蛋1000多千克。现在春节临近了,一些固定客户和机关团体单位纷纷登门订货,已经预订了3万千克。这里的鸡蛋供不应求啊!”日前,沈阳市苏家屯区蛋鸡协会会长金禄心情非常高兴。

他的鸡蛋为啥在市场这么受欢迎?原来,2003年,他打出了鸡蛋的质量、品牌、包装三张牌:生产的鸡蛋是无公害食品,具有“津禄”牌标志,以礼品盒包装销售。因此,鸡蛋在市场的身价倍增,每千克售价比普通的高出2元多,客户都来上货,机关团体也喜欢大批订购,市场供不应求。

金禄在蛋鸡饲养业打拼了9年。头几年,他的蛋鸡饲养规模小,产量少,每月生产的鸡蛋不愁卖。近几年,养鸡户多了,市场鸡蛋供应量增加了,市场价格时常发生波动,直接影响到他的鸡蛋销售。2002年,他的蛋鸡存栏达到万只,日产蛋量在500千克左右,滞销或卖不出成本的矛盾日益突出。

赔本赚吆喝的事儿,他不干。于是,他多次深入鸡蛋销售市场寻求答案。大连“咯咯嗒”鸡蛋畅销启发了他,这种鸡蛋受欢迎是因为它是绿色食品。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对绿色食品非常看重,所以“咯咯嗒”品牌鸡蛋在市场受到欢迎就不足为奇了。

前年秋天,他开始探索生产无公害鸡蛋。他在鸡雏选育、饲料配比、防疫中,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规定标准进行。2003年4月,他生产出的鸡蛋经沈阳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属低胆固醇、低脂肪的色味俱佳的安全食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同时他又得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他的“保真”、“‘津禄’牌无公害鲜蛋”又被评为辽宁保真商品联网宣传信誉品牌。

因此,他的无公害鲜蛋贴上“津禄”牌标志,用礼品盒分不同重量包装上市后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目前,他的品牌鸡蛋在沈阳市的农贸市场、超市已占有一席之地。

金禄的蛋鸡饲养量目前达到4万多只,每天产蛋1000多千克,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他准备在新一年让蛋鸡饲养业产生新飞跃,吸收更多的饲养户,生产无公害鸡蛋,把这个品牌的鸡蛋做大做强。(选自金农致富网2000年1月13日)

点评:传统的养殖行业加上现代的营销手段——质量、品牌、包装,生产的鸡蛋是无公害食品,具有“津禄”牌标志,以礼品盒包装销售。因此,鸡蛋在市场的身价倍增,每千克售价比普通的高出两元多,客户都来上货,机关团体也喜欢大批订购,市场供不应求。

中草药喂的寿康鸡——276元一千克

最近浙江安吉县有一种鸡卖到了276元一千克,而且供不应求,这是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99年,高健下岗后,动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从上海交大购买了中草药养鸡的发明专利在山里搞起了养殖。现在用二十四五种中药,从小的时候就给雏鸡饲喂,那么怎么样喂呢,把中药碾成粉末,把玉米、米糠碾成粉末搅拌在一起,从小的时候开始它就吃这些东西了,因此也就习惯了。高健在饲料中按照一定比例添加黄芪、当归、党参、太子参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刚开始,高健觉得用中草药养鸡是一个不错的卖点,可对于养出来的鸡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也弄不明白。直到养了半年后才发现,这些鸡都爱互相叨毛,背上的毛都被叨光了。这让他觉得很奇怪,会不会是鸡得了什么病?他急忙去请教县畜牧站的技术员,技术员告诉他说这是吃补药补的。

高健把自己的鸡拿到浙江省食品质量站检测,结果显示鸡肉中人体所需的水解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含量都比普通肉鸡要高得多,而脂肪含量是普通鸡的一半,不仅具有土鸡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保健品的滋补功能,起到鸡吃补药人吃补鸡的生物链食补效应。

由于高健给鸡喂的是中草药饲料,鸡长出来也很特别,一年下来,一只鸡的成本就花上200多元,远远比市场上的普通鸡高,因而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与普通的鸡竞争。这时的高健也不再瞄准大众消费市场。高健专门盯住了那些消费能力强的人。于是,他开始限量生产,每年只养1万只鸡,并把价格定在了一千克276元,考虑到消费者一时半会儿对这个价格还不能接受,他又制定了中、低两个价位。

2002年,高健饲养的鸡一上市,便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证实了这个消息后,陈毛应马上对高健进行了报道,一时间,浙江的各媒体纷纷转载,高健适时地利用这次机会促销自己的产品。为了打开中高价位的销路,高健决定与一些高档酒店合作,他首先把目光瞄准了每天都要接待不少外地游客的香溢度假村。

虽然厨师们认为价格太贵,但高健坚信自己的产品值这个价钱,因为他的鸡在做法上与其他的鸡不同。餐饮部经理王佩觉得可以尝试作为酒店的一道特色菜推出,可对于能否销出去她还是有点担忧。再三斟酌后,酒店还是决定推出这道特色菜,可没想到原本对这道菜大加赞赏的厨师们却不乐意了。在试销的一个月时间里,大家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第一次合作就这样无果而终,高健很不甘心,限量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打开高端消费市场,可这一年来,他还是在低端市场徘徊,这显然离他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尽管56元一千克的低价位鸡卖得很火,高健还是决定放弃,想专攻中高端市场。2003年,一场“非典”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几个月下来,很多餐馆被迫关张,高健的鸡彻底没了销路。

没想到这场灾难却帮了高健的忙,他干脆取消了56元一千克的价格,全部养成半年以上的鸡,全力以赴开拓中高端市场。2004年,高健无意中得知杭州新新饭店要举办一个月的美食节,他赶紧通过熟人找到了新新饭店。通过这次美食节,高健的中草药鸡在杭州名气大增,他乘胜追击继续与杭州上海等地的大饭店合作举办美食节和展销会,打响了自己的品牌,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这种高价鸡。这时候,香溢度假村也来电话了。

就在高健的中草药鸡热销的时候,他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尽管只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高健就打开了中高端市场,可中档消费市场的份额占了一大半。因为每年只出笼一万只鸡,在限量的情况下,要想赚取更大的利润只有全部面向高端市场。高健想要取消156元的中档价位,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2005年10月,禽流感在部分省区蔓延,这对于养鸡行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面对疫情,很多养鸡场都急于把成品鸡低价抛售出去,以减小损失。高健却把鸡都养了起来,凡是养殖时间不超过一年的鸡他一概不出售,借这次机会他把价格统一成276元一千克的高价。陈建荣是南浔区一家农家乐的老板,主打品牌就是高健的中草药鸡。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高健饲养的中草药鸡名气越来越大,每千克售价高达276元的鸡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都有不错的销路。

高健说:“人家感到很奇怪你这个鸡一年养多少,我们就养那么一万只,为了保质保量,你别小看那一万只,如果不算损耗,也有400万左右的产值了。”(选自CCTV7致富经2008年4月29日)

点评:中草药喂的寿康鸡肉中人体所需的水解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含量都比普通肉鸡要高得多,而脂肪含量是普通鸡的一半,不仅具有土鸡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保健品的滋补功能,起到鸡吃补药人吃补鸡的生物链食补效应。

阿强卖鸡蛋——复旦毕业生创业记

“小阿强!帮我来看看这台电脑是不是出了毛病?怎么显示不出来了?”正在对着电脑记录鸡蛋处理结果的中年男人,向身边正在查看鸡蛋质量的一个年轻人挥了挥手,于是一个身高近一米八,戴着眼镜的斯文男人就走了过来。他就是2002年从复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顾澄勇,“阿强”鸡蛋的年轻负责人之一。

从复旦毕业近3年,年轻的顾澄勇已经渐渐习惯了“小阿强”这个亲热的称呼,也继父亲顾明强之后成了业内的知名人士。最近,南汇区农委正在为他申报“中国农民十大杰出青年”。虽然是否入选还不一定,但是得到这样的机会本身已经证明了他当初从复旦毕业选择回乡卖鸡蛋是正确的,这让他多多少少感到欣慰。复旦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卖鸡蛋成名人

当年决定回乡卖鸡蛋,顾澄勇也一度十分犹豫。他说:“你知道,像复旦这种名校,又是计算机专业的,想要找到一份工作还是很容易的。当时我的好多同学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月薪差不多在3000元左右,这对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还是不错的。如果单从眼前利益来看,或许和同学一样找家软件公司做做也是不错的。收入可以,又有双休日,怎么都比回乡一年365天天天和鸡打交道,然后收取一点卖鸡蛋的薄利好吧!”

但是,面试了几家软件公司的小顾越来越发现,自己对在计算机行业里的发展欠缺某种热情,而对于生活了20多年的农村,却有着深厚的感情。顾澄勇告诉记者,大学里他曾经有过多次实习,在那些企业里,他看到了工业、金融业在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见惯了工业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相形之下,父亲那种传统的农业操作模式,养鸡、鸡生蛋、卖蛋,长年不变的模式让他深感农业发展的落伍。“这样的状况,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难道不是一句空话吗?”斯文的顾澄勇显示出他理智而富有远见的一面。他认为,在工业、金融业内,信息化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了,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的毕业生,进入这种企业后所要做的,无非是修修补补,不可能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还是一穷二白。顾澄勇认为,越是起点低的地方,越是有发展空间,“我很愿意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上做出自己的成绩”。

基于这样的考虑,23岁的顾澄勇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回乡、养鸡、卖蛋。这样的决定无疑是令人震惊的,复旦名校毕业生、计算机这样一个当前正火的专业,和臭烘烘的鸡笼子、交通不便的农村生活圈子,看似天壤之别,却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

得知顾澄勇的决定,一向支持他的父亲和女友都有些犹豫。家中的亲戚朋友更是议论纷纷:“小顾白上了几年大学,又回家卖鸡蛋了,看来也没什么出息。”同学也觉得他傻:“随便找个工作,也比卖鸡蛋体面呀!”而所有人中,反应最激烈的,是一向慈祥而疼他的母亲,这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大半辈子的女人,二三十年来亲眼目睹了丈夫顾明强的艰辛。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供儿子读书,为的不就是让儿子跳出“农门”,在城里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舒适轻松的生活吗?母亲极力反对儿子的决定。

也许正是听反对的意见听得多了,年轻的顾澄勇反倒坚定了决心,带着一股“一定要争一口气”的念头,他告诉母亲,自己和父亲虽然同样是卖鸡蛋,但他不仅仅靠母鸡,更靠科技,会走出不一样的路来。“父亲20多年前开始卖鸡蛋,从最初的只有2万羽蛋鸡,发展到今天拥有150万羽蛋鸡,他的经历告诉我,无论做哪一行,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成功!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3年,我一定要用事实告诉你们,我的选择是有远见的”。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顾澄勇一走出象牙塔,就钻进了臭烘烘的鸡棚。

初始的工作是乏味的,养鸡棚里跟着饲养员学习养鸡的经验,包装间里看工作人员如何将大小不一、质量不一的鸡蛋分开包装,一家一家超市跑去了解市场,正是在这些基础而无趣的工作中,顾澄勇慢慢发现了农产品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质量,这是一个被越来越多的市民高度关注的话题。聪明的他立刻联想到,是否可以开发出一种软件系统,让市民可以了解自己买的鸡蛋是在哪儿生产的,又是哪天生产的,是否经过检验等等,以放心自己买的鸡蛋质量。

顾澄勇是个想到就做的人,2002年年底,凭着他大学4年学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以及对鸡蛋的初步了解,开始了他在农企里的第一步:开发一个鸡蛋质量查询系统。为此,他还求助于精通计算机的大学同学和朋友,通过半年的探讨、实验,终于研制开发出“阿强”鸡蛋的“网上身份查询系统”,这在上海所有农产品中属于首家。

从此,“阿强”鸡蛋的包装盒中多了一张薄薄的卡片,提醒消费者可以根据卡片上标明的查询号码和生产日期,到上海农业网上查询与这盒蛋有关的产蛋鸡舍、蛋鸡周龄、蛋鸡品系、饲料饮水及检验结果等信息,甚至还能看到鸡舍及员工消毒、喂养的视频画面。从此,市民购买“阿强”鸡蛋更放心了。而消费者放心的结果,直接带来的是经济效益的增长,有了“身份证”的鸡蛋销量大增,仅2003年7月到年底半年时间,阿强鸡蛋的销量就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倍。

创意频出卖蛋卖理念开发头窝蛋。小试牛刀的顾澄勇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初次尝到了成功的味道,他所追求的就更远了。在日复一日和鸡蛋打交道的生活里,他发现,小小一枚鸡蛋,其实里面的学问是很大的。通过对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的研究他认识到,知名商品,其实更是在卖一种理念。而“阿强”鸡蛋如果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来,鸡蛋就永远只是一枚鸡蛋,想要做大做强很难。

年轻有创意的顾澄勇于是从包装开始重新打造自家的鸡蛋品牌,他逐一设计修改了阿强鸡蛋的包装,将“父亲时代”那些缺乏时代气息的包装,改造成了时尚、方便的样子。而设计包装图案,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没用半年时间,厂里95%的鸡蛋包装都被他改过了,并且所有的鸡蛋上也都打上了“阿强”两个字。

包装改得差不多的时候,小顾灵活的脑子又转出了新的念头。他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蛋鸡刚开始生的鸡蛋,就是俗称作“头窝鸡蛋”的,虽然个头小蛋壳硬,但是营养价值却极高,是传统概念中的“滋补品”。如果单独把“头窝鸡蛋”挑出来,应该会很有市场吧?

想到就做,没过多久,去年年底的上海市面上就出现了阿强“头窝鸡蛋”的身影,并且受到市民的欢迎。由于“头窝鸡蛋”数量有限,价格也就比普通鸡蛋翻了一倍多。这样算下来,单凭“头窝鸡蛋”,一年就可以多赚35万元。贡献大农业开发蔬菜身份查询系统

仅仅是自家厂里的经济效益有了提高,这样的成绩对于小顾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他所考虑的,是希望能够带动整个大农业的进步。于是一鼓作气,他又开发了茄子、青菜、黄瓜等蔬菜的身份证查询系统,然后向闵行、金山等郊区的龙头企业介绍推荐,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整个大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做一点贡献。志存高远小小一枚鸡蛋内天地宽

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顾澄勇,用自己的实力,一点一点证实着自己进入这一行的决心和实力,也逐渐纠正着一直对他担心不已的父母、女友的想法。

当记者看到小顾54岁的母亲时,这位朴实善良的母亲笑得很舒心,像是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对记者说,“因为我们干活忙,一直没有太多的时间管他。这个孩子,从小就是一个人做饭、吃饭、读书,很让人放心,也比别的孩子能干”。但是大学毕业回到农村,实在是个很大的决定,让她一直很担心。“这两年,农活不做了,我也到厂里来帮他们父子,一点一点目睹了他的工作、生活,对他越来越放心了。既然是他自己选择的路,我们一定会支持他。”说到这里,顾澄勇母亲的眼里闪过一丝忧虑,“在我们农村,像他这个年纪,已经是大龄青年了,和他这么大的年轻人儿子都四五岁了,我一直盼着能抱上孙子……”顾澄勇告诉记者,母亲的担忧他也考虑过,但是现在他还年轻,他更愿意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对于这枚小小的鸡蛋,他还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