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8小时高清视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0:09:5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8小时高清视频】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8小时高清视频】试读: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孙倩,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学讲师。在高校多年讲授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包括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管理学》等经典教材,具有丰富的讲课经验,并能准确把握管理学考研的重难点。曾经参与编写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策划的教材《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招聘与配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数十篇,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授课特点:旁征博引,善于结合案例讲解管理学知识,使学习充满趣味性。

于秀慧,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商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曾在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管理软件学院等多所大学承担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8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传统与家族企业制度安排(03BJY058)的最终报告主笔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科技园区自主创新战略集成管理平台对策研究(06BaJG0044)的申请报告撰写人。

授课特点:授课系统性强,能够准确地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考点,讲解透彻,重点突出。

开篇导读[视频讲解]

一、教材及教辅、课程、题库简介

► 教材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 教辅(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8小时高清视频】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3.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4.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5.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6.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课程和题库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配套课程和题库√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教材章节内容,穿插高清视频讲解,影院效精讲+考经典考研真题,分析各章果。 配专职班主任,全研真题串考点、重点和难点。程管理。讲】同门高分师兄师姐制定个√师兄师姐主要针对基础比较薄弱性化辅导方案+串讲教一对一辅的学员。一对一的教师材、解析考研真题+圣才导(网主要由报考院校专业的e书(题库)等增值服务授)高分师兄师姐担任。+全程答疑历年考研真题测试+参考中国第一套带高清视频√圣才e书教材课后习题详解+参考的电子书,免费下载、(题库)教材章节练习+全真冲刺免费升级,功能强大,(免费下模拟试题(考前教师押PC、手机、平板多端并载,送手题)用。机版)

二、本教材与其他经典教材的比较

被各高校列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的经典教材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管理学》(周三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管理学》(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学:现代的观点》(芮明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孔茨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周三多《管理学》与其他经典教材相比较:

1.从难易程度看

周三多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较基础性的教材,在搭建知识框架的同时非常注意文章的前后呼应和关联性,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于我国学生初次接触管理学,周三多的管理学更容易理解,所涉及的管理学理论知识难度适中。

罗宾斯《管理学》:较基础的管理学教材,多用实际案例引出所要表述的管理学理论,语言的表述比较简单,但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习惯,刚开始学习会感觉知识点比较零散,可作为复习参考使用,书中精致的案例有助于帮助学员理解管理理论。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较基础的管理学教材,更多的从现代企业发展的视角来看管理,关于现代管理的基本问题阐述的较详细,复习中可参考;

孔茨《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较基础的管理学教材,更多的从全球和创业的视角来阐述管理学基本理论,行文流畅,便于理解,可以参照复习。

2.从内容全面程度来看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借鉴国外管理学的框架来搭建中国化的管理学内容,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广泛,融合了管理领域的学术共识,并客观地表述了各学派的观点,同时对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客观表述,较注重对管理理论的阐述,逻辑性好,有助于学员记忆理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管理学》经典教材。

罗宾斯《管理学》:内容较全面,多运用丰富的案例引出管理学的问题,同时对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新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客观表述,进一步提出管理理论的发展展望,可以作为的复习参考书。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和孔茨《管理学——全球化与创业视角》等教材:侧重于从管理某一个视角来阐述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管理理论的阐述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管理知识,结合起来学习,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把握管理学的内涵。

3.从内容侧重点来看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侧重管理理论的阐述,同时每篇结尾都有较著名的管理学案例,理论结合实际,有助于学员学习。各章节的逻辑性比较好,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习惯,易于理解,有利于管理学研究者打好基础。

罗宾斯《管理学》:较侧重于管理实践,有很多经典案例,很多管理理论都是由案例引出,这是因为国外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多的是相信事实,而不相信主观的预测。罗宾斯《管理学》也非常经典,但是缺少中国文化背景,有些内容阐述不太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

总结:

对于跨专业学员及专业基础不扎实的学员来说,即使所报院校未将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列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也可以在第一轮复习时将该教材作为重要参考教材,便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再看其他比较经典的《管理学》教材,学习效果会非常好。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看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材之余,要同时参考学习周三多《管理学》、罗宾斯《管理学》等教材。

三、本课程讲授内容

本课程对每章重难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述,并穿插讲述一些与相关知识点对应的名校经典考研真题。

考虑到课时的需要及相关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点、考试不易涉及的知识点,本课程不予以讲述或一带而过,故建议大家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提前复习一遍教材,在翻看教材基础上,学习本课程,相信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本课程特色

相对于市面上相关课程,如高校老师授课视频录像,本课程特色突出,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搭配优:实力派名师倾力打造

本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于秀慧博士、北京知名高校孙倩老师倾力打造。于秀慧老师曾在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承担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多年的管理学教学经验;孙倩老师的教学效果广受学生一致好评。她们理论功底雄厚、教学严谨、脉络清晰、注重理论内容的讲解,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考点,讲解透彻,重点突出。

2.应试效果好:名校考研真题命题规律与方法分析

为满足学员的考研考博应试需求,本课程辅导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完全站在学员需求的角度,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述,做到有的放矢,着重从掌握知识与分析解题思路的角度全面讲解考研考博所要求的相关内容,以达到夯实基础、全面掌握课程内容的效果。

3.知识拓展宽:提纲挈领、系统阐述管理学科

考虑到管理学考研考博真题难度为中级水平,部分名校管理学考研考博真题难度甚至为中级偏高级,本课程辅导老师在讲述该教材的过程中旁征博引,适当的参考引用了其他相关教材,如周三多《管理学》、罗宾斯《管理学》、和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等,以充实教材内容。

本课程以管理的“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项职能为核心,结合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勾勒出管理学的“筋骨”,系统的阐述了管理学理论。

4.联系现实紧:结合当前管理形势,解说管理理论

本课程在讲述过程中特别注重结合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实践和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来阐述管理理论,注重管理理论的实用分析。

五、本课程适用对象

1.指定本教材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的考生

周三多所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是我国众多高校采取的管理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指定为“管理类”专业考研考博参考书目。下面是近年指定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材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的部分院校列表。指定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材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的部分院校列表对应学院(专业)高校上海交通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中美大学物流研究院管理学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威山东大学海分校南开大学商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同济大学工程学院、中德学院、软件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

说明:(1)上表仅仅是指定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材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的部分院校,报考其他院校的学员也可以学习该课程。(4)有些院校除了指定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材作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外,还指定其他管理学教材作为参考书目,不能有所偏颇。

2.将本教材作为授课所用教材的学员

部分高校将该教材作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所用教材。对于这部分学员来说,可以将本课程作为配套辅导资料、考试冲刺宝典,以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

六、本课程授课目录

本课程一共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开篇导读

作为开篇导读,这部分内容中将介绍本课程相关情况,如教材教辅简介、本教材与其他经典教材比较、本课程篇章结构、本课程特色、本课程适用对象等。希望通过开篇导读的介绍,让学员对本课程及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材有更深的了解。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材内容(共6篇21章)

第一篇 总 论

第1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2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4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5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篇 决 策

第6章 决策

第7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8章 计划的实施

第三篇 组 织

第9章 组织设计

第10章 人员配备

第11章 组织力量的整合

第12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第四篇 领 导

第13章 领导与领导者

第14章 激励

第15章 沟通

第五篇 控 制

第16章 管理信息

第17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18章 控制方法

第六篇 创 新

第19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第20章 企业技术创新

第21章 企业组织创新

3.本书点评及总结(结束语)

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程特意添加“本书点评及总结”这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中将回顾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整体框架,介绍本书重要章节,以便于学员加深对教材整体的把握。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视频讲解]

1.1 本章要点详解

本章要点

■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重难点导学

一、人类的管理活动

把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研究的历史很短,但管理实践却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

1.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渐进步的。(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人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3)知识性。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包括各种科学理论、原理、方法和技艺。 

2.管理的必要性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生产组织复杂化。(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使其最大可能地形成有效的社会生产力,是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

大部分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中国都只有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3甚至1/5。2003年,中国创造的GDP不足全球的4%,但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和40%(国家环保总局数据)。每创造一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掉的煤、电等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无论是本国发明的科学技术或是引进的科学技术,并不一定都能自动形成很高的生产力,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要靠有效的管理。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与欧洲最大的装饰建材零售连锁企业百安居中国公司,2004年11月十日在上海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合约,百安居将其在中国的IT管理服务全面外包给惠普。(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需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将成员的局部目标引向组织的目标,分力组成一致的合力,需要管理。(5)近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实现物质文明,需要管理工作质的飞跃。案例思考1:张经理的管理难题?

松达公司第三分公司的领导班子刚刚作了调整,公司设备处长张志山调任分公司经理。他刚一上任,一些急迫的问题和难题一股脑儿地压向他。

时间已进入一月中旬,新的一年的工作计划还没个谱;去年的工作总结至今未做,且对考核结果意见纷纷;分公司机构设置与人员思想僵化,群众意见很大;由于通勤车年久失修,接通勤的路上“趴了窝”,许多员工上班晚了近一个小时;由于供气车间的锅炉出了故障,导致几个车间停产;销售部经理赶来汇报。一批刚刚发出的产品由于质量问题已被退货,请示经理如何处置;总公司召集一个紧急会议,要求分公司经理必须参加……此前,他曾在前任经理的陪同下,用一周时间了解该分公司的情况。发现大量问题,更是令他头疼:

生产效率低下,有的订货合同不能按时交货,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了企业信誉;生产产品质量不好,被用户退货时有发生;与此相关的是,生产设备陈旧老化,故障频发;工人们怨声载道,甚至扬言:企业黄了才好,免得咱在这挨累,让当官儿的享清福;管理干部也抱怨工人没积极性,不好好干活儿;一些工人严重违反场作规程而导致生产事故的事件正在等着新任经理处理……

公司的管理仍是老一套;各种制度都不健全;员工们对奖酬制度很有意见,认为分配不公……

又正赶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产品市场销路不好,产品滞销,而且,过去发生的许多欠款至今收不回来……

而总公司又不断对分公司提出更高的目标,以前制定的多个利润计划都落空了,这回,张经理还要提出什么目标吗?

张经理陷入迷茫之中:究竟什么是管理?所面临的这个乱摊子应怎样将其理顺并着手解决?作为经理,其管理工作到底应该抓什么?

3.管理的定义(1)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①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②福莱特: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这一定义的三层含义:管理必须涉及其他人;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要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调动与他人的积极性。

③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管理是一门学科,管理学科将管理作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④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⑤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⑥加雷恩·琼斯等: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⑦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特: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管理的定义(本书的观点)

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其具体内涵包括:

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图1-1 管理的定义

二、管理的职能与性质表1-1 管理职能表

1.管理的职能(1)决策(计划)。计划是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2)组织。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3)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4)控制。控制的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5)创新。创新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各项管理职能的关系如图1-2所示,其中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创新贯穿于各个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图1-2 管理职能循环图

管理职能补充说明:

第一,不同业务领域的同一管理职能在内容上往往有所差别。

第二,在不同组织层次上,管理职能的侧重点有所差别。

第三,对管理职能的认识不断深化。

第四,协调属于组织职能的范畴,更是管理的核心。

2.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管理是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是生产力。

管理的上述性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3.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应。

与管理的社会属性有关的基本变化有:(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经济组织)规模扩大,使管理的复杂性提高,职能经理人出现,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2)整个社会普遍出现一个中产阶级,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的社会财富占有结构正在取代工业化初期的金字塔形结构。(3)几乎所有国家都已进入或正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都在使用市场、计划、行政、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4)企业管理需要考虑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

现代社会,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已经多元化了。图1-3 管理的二重性案例案例思考2  子贱当官

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那个地方管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案例启示

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明确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应该如何开展管理工作,如何把管理者的工作和作业人员的工作区分开来。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1.管理者的角色

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结论,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图1-4 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扮演的就是人际角色。

①代表人角色。作为管理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例如,出现在社区的集会上、参加社会活动或宴请重要客户等。这时,管理者行使着代表人的角色。

②领导者角色。由于管理者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重要责任,他们必须在工作小组内扮演领导者角色。管理者与员工一起,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③联络者角色。管理者无论是在和组织内的个人或工作小组一起工作时,还是在建立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时,都起着联络者的作用。(2)信息角色

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组织内其他工作小组的信息传递渠道。管理者必须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

①监督者角色。作为监督者,管理者持续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以获取对组织有用的信息。

②传播者角色。管理者把他们作为信息监督者所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管理者要把重要信息传递给小组成员,有时也向工作小组隐藏特定的信息,但必须保证员工具有完成工作的必要的信息。

③发言人角色。管理者须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组织以外的个人。(3)决策角色

管理者负责作出组织的决策,以便让工作小组按照既定的路线行事,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小组计划的实施。

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对所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以利用这种机会。

②干扰应对者角色。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或解决问题。

③资源分配者。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例如,平息客户怒气、与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调解员工争端等。

④谈判者角色。管理者的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工作小组。管理者进行必要的谈判工作,以确保小组朝着组织目标迈进。

2.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的关系的能力。(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者三种技能对各层管理的重要性不同,具体如图1-5所示。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较不重要;人际技能对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中层管理较重要,对基层管理较不重要。图1-5 各种层次的管理者管需要的技能比例

3.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信息网络化

①信息网络化的标志: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与对方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

②网络对管理者的挑战:如何提高在管理中应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的能力;如何在新的时空条件和信息高度透明的情境下,确立新的管理理念;组织或管理者如何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2)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全球化是信息网络化的必然结果。

②经济全球化带给管理者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使各个经济体之间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错综复杂,风险的积累和扩大往往变得难以控制,管理者必须研究怎样才能为自己构建更加可靠的防火墙,规避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二是管理者也必须重新审视组织的发展战略、组织机构、管理理念、经营方式、规章制度、人力资源是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应当怎样才能与时俱进。(3)知识资源化

①知识资源化与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一方面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必须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借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便捷地流动和传播,从而使知识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②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增强的需要,从而使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而构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创新知识。知识资源化要求管理者把管理的重点放到对知识的管理上来,特别要管理好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维护品牌、声誉、知识产权,培养、招聘人才,建立学习型组织等问题。(4)管理人本化

①认识知识特别是未编码的创新知识的载体,在知识资源化的今天,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当然就成为管理者的头等大事。

②管理人本化要求管理者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在管理中公平公正地维护相关利益者的正当权益,考虑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平等机会。管理人本化是一个理想目标,从重视人到尊重人到全面地发展人,可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才能逐步实现。

四、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管理学的关系如图1-6所示。图1-6 管理学关系图

2.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归纳法

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归纳法的局限性

a.必须对足够多的对象进行研究才有价值。如果选择的研究对象没有代表性,归纳出的结论也就难以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b.研究事物的状态不能人为地重复,管理状态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研究得出的结论只是近似的。

c.研究的结论不能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只能用过去发生的事实来证明,但将来未必就是过去的再现。

②在运用归纳法进行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a.要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包括各种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以及系统的或偶然的干扰因素,并尽可能剔除各种不相关的因素。

b.选择好典型,并分成若干类,分类标准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c.调查对象应有足够数量,即按抽样调查原理使样本容量能保证调查结果的必要精度。

d.调查提纲或问卷的设计要力求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便于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

e.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整理,应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切忌采取先有观点再搜集材料加以论证的形而上学方法。(2)试验法

试验法即人为地为某一试验创造一定条件,观察其实际试验结果,再与未给予这些条件的对比试验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外加条件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梅奥的霍桑试验)(3)演绎法

对于复杂的管理问题,管理学家可以从某种概念出发,或从某种统计规律出发,也可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用归纳法找到一般的规律性并加以简化,形成某种出发点,建立起能反映某种逻辑关系的经济模型(或模式),这种模型与被观察的事物并不完全一致,它反映的是简化了的事实,它完全合乎逻辑的推理。

3.本书的特点(1)从管理科学知识海洋中提炼出共同的规律性;(2)从各个学科中汲取有用的养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以及各种专门的工程技术学和计算机科学),既不回避逻辑上深奥的推理,也很重视数学上严密的定义与论证,并力图把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3)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理论,考虑中国的实际,同时,重视我国传统的及现代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案例思考3

刘力是某软件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工作已经两年多,业绩突出。刘力性格比较内向,和同事关系很好。随着公司的迅速发展,刘力被委任为软件研发部副经理,上任刚三个月,就面临一大堆问题:以前关系不错的同事,突然有意与他疏远,似乎有很多想法不愿意和他沟通;下属缺乏团队精神,很难把大家有效地集中起来;事情太多,忙得不可开交,即使老加班,工作也干不完。刘力逐渐有了失落感,他很担心自己由于工作忙而导致专业技术的落后,对管理产生了厌倦感,经常想还是做一名研发工程师好。

请分析:(1)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何在?(2)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本章回顾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1.2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一、配套考研真题

1.管理[概念题,同济大学2013年研;吉林大学2012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武大2007年研]

2.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吗?为什么?[简答题,南开大学2009年研]

3.简述管理的职能。 [简答题,中南财大2010、2008年研]

相关试题: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简答题,中山大学2008年研]

二、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1.管理[概念题,同济大学2013年研;吉林大学2012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武大2007年研]

答: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其具体内涵包括: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通过群体的力量实现组织目标。另外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有效性是指不仅要正确地做事,并且要力争做正确的事。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包括: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使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成强大的竞争能力;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协调的有效进行所要运用的,在管理学范畴内就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吗?为什么? [简答题,南开大学2009年研]

答:管理学是一门科学。管理学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了许多管理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是由大量的学者和实业家长期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高度凝结的产物。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他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它不会因为地域、文化乃至社会制度的差异而不同,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要体现在:(1)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它研究的是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社会环节之间内在的联系及发展规律,从而为它们的发展提供最优化的方案和决策。(2)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是指在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点、面上产生的新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任务是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运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来管理这个转化过程,并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简述管理的职能。 [简答题,中南财大2010、2008年研]

相关试题: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简答题,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1)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各种作用。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把管理活动划分为四个职能,即管理活动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职能所构成的一个过程。(2)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①计划。计划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目的或任务、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预算。

②组织。组织是由两人以上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它是一个围绕共同目标,由内部成员形成的一定的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力量协调系统。组织的表现形式:职务的分析与设计、部门设计、层级设计。

③领导。领导是领导者运用影响力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指挥、带领、引导、激励和协调。

④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组织及环境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控制的表现形式: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3)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职能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在管理实践中,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一般是顺序履行的,即先要执行计划职能,然后是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最后是控制职能。

②上述顺序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管理中这四大职能又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表现在:a.计划是组织、领导、控制的前提。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计划的问题,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b.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视频讲解]

2.1 本章要点详解

本章要点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斯密、巴贝奇和欧文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经营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霍桑实验及其结论

■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及其代表人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重难点导学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

2.蔡一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概括为如下要点:(1)顺“道”。“道”,一是指治国的理论;二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后者强调了应该顺道而为(顺应客观规律),是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思想。(2)重人。包括: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二者都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3)人和。人和中的“和”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4)守信。治国要守信,办企业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旺和事业成功的保证。(5)利器。生产要有工具,打仗要有兵器,中国历来有利器的传统。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6)求实。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7)对策。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一是预测;二是运筹。(8)节俭。我国理财和治生,历来提倡开源节流,崇俭黜奢,勤俭建国,勤俭持家。(9)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一整套法制体系,包括田土法制、财税法制、军事法制、人才法制、行政管理法制、市场法制等。

二、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1.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1)管理思想的形成起源于管理活动。(2)管理活动(或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源泉,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管理理论本身是管理思想,只不过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但并非所有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经受得住管理活动的检验。(3)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化与时代背景

管理活动是一种历史范畴,是与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生产实践相联系的。因此,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根据信息流动方式、人和物流动方式、生产方式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把工业化开始迄今分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新经济初期)旧个历史时代。每个时代的特征、主要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和著作如表2-1所示。表2-1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化与时代背景时主要管理时间时代特征代表人物和著作代理论电报、电话、信件、工单据铁路、·工厂代√亚当·斯密《国富18世纪业马车、轮船替作坊 ·论》(1776) √查里60年代化蒸汽机、机劳动分工·巴贝奇《论机器和至19世初械殖民地统能够提高制造业的经济》纪末期治(英国成生产率(1832)为日不落帝国)电话、电报、信件、√泰罗《科学管理理单据 汽车、论》(1911) √法约铁路、轮·科学管尔《工业管理与一工船、飞机 电20世纪理 ·一般般管理》(1916) √业气化、机械初至行政管梅奥《工业文明中化化、流水线1950年理 ·行为八的问题》中生产殖民地代管理 ·定(1933) √麦格雷戈纷纷独立,期量管理《企业的人性面》殖民体系瓦(1960) √统计学、解(经历两运筹学等次世界大战)计算机网√哈罗德·孔茨《管络、传真、·过程管理丛林》(1965) √电话、电视理 ·系统系统管理学会《经工飞机、高速管理 ·权1960年营系统》(1975) √业公路、高速变管理 ·代至弗雷德·菲德勒的权化铁路、轮船精益生1980年变理论 √大田耐一后电子化、自产 ·全面代《丰田的生产系统》期动化冷战时质量管(1978) √威廉·大期(美苏两理 ·大规内《Z理论》大阵营对模定制(1980)峙)√迈克尔·哈默《公·流程再司再造》(1994) √    高速大型飞造 ·ERP ·威廉·戴维陶,麦克·后机、高速公虚拟组马隆《虚拟企业》工路、高速铁织 ·核心(1992) √普瑞斯·    1990业路 信息网络能力理戈德曼,内格尔年代 化化 经济全球论 ·学习《敏捷竞争者与虚拟后    时化 知识资源型组织 ·组织》(1995) √彼期   化 管理人本世界供应得·圣吉《第五项修 化    链 ·业务炼》(1994) √托马外包    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005)

2.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亚当·斯密【人物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生平经历】 生于苏格兰伐夫郡的可可卡地,其父在他出生后6个月去世;14岁时,进入格拉斯哥大学,读道德哲学;1740年他进入了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1748年,开始于爱丁堡演讲授课;30岁时,阐述了“天赋自由制度”;1751年,任教于格拉斯哥大学;1763年底,担任布鲁斯公爵的私人家教;1764—1766年间,游览欧洲;1766—1776年专注于《国富论》的撰写;1788年,担任苏格兰的关税部长。 【主要著作】 《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

斯密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

①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②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

③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斯密在研究经济现象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2)查理·巴贝奇

查理·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概述了他的思想。巴贝奇赞同斯密的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效率的论点,但认为斯密忽略了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一好处。并且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同时,巴贝奇没有忽视人的作用,他认为工人同工厂主之间存在利益共同点,并竭力提倡所谓利润分配制度,即工人可以按照其在生产中所作的贡献,分到工厂利润的一部分。提出工人的收入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即:①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②按照生产效率及所作贡献分得的利润;③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所应给予的奖励。

提出按照生产效率不同来确定报酬的具有刺激作用的制度,是巴贝奇的重要贡献。(3)罗伯特·欧文

罗伯特·欧文经过一系列试验,首先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住宅。他的改革试验证实,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也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也有人认为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3.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人物简介】 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生平经历】 出生于美国费城的律师家庭,早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因眼疾辍学。1875年到工厂做学徒;1878米德维尔工厂做技工,1884年升为总工程师;期间自学于1883年获得机械工程学位;1893—1898年从事管理咨询工作。 【主要著作】 《计件工资》、《工厂管理》和《科学管理原理》   

①泰罗所创立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a.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b.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c.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②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的管理制度

a.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b.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c.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d.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e.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903年,泰罗开始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著书立说。他的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③与泰罗同时代的科学管理理论

a.甘特(Henry L.Gantt,1861—1919)

甘特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设计了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称甘特图。其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工业的领导》和1919年出版的《工作组织》。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完成量仅在定额范围内,可领取日工资,超额完成部分以计件方式发给奖金)图2-1  甘特图

b.机械师杰布蕾斯(Frank Gilbreth,1868—1924)和他的妻子——莉莲·杰布蕾两人以进行“动作研究”而著称。其研究成果反映在1911年出版的《动作研究》一书中。他们开始是在建筑行业分析研究用哪种姿势砌砖省力、舒适、效率高。经过试验,制定出了一套砌砖的标准作业方法,可使每人每日砌砖量增加两倍。还在其他行业进行过动作研究,并把工人劳动时手和臂的活动分解成了十七项基本动作。

c.美国的福特(Henry Ford,1863—1947)

在泰罗的单工序动作研究的基础上,福特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他充分考虑了大量生产的优点,规定了各个工序的标准时间,创造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汽车流水生产线,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使成本明显降低;他还进行了多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包括产品系列化、零件规格化、工厂专业化、机器及工具专用化和作业专门化。

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泰罗制着重解决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所以,人们称以泰罗为代表的学者所形成的学派为科学管理学派。(2)对泰罗制的评价

①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

②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③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泰罗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他把人看做是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人的活动仅仅出于个人的经济动机,忽视企业成员之间的交往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泰罗认为,工人的集体行为会降低工作效率,只有使“每个工人个别化”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总之,泰罗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倡导者个人经历的限制。他主张解决工人的操作问题,生产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从而使得管理的范围比较小,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窄。对于企业的供应、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基本没有涉及。(3)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加以补充的。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人物简介】 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被称为“一般管理之父”。 【生平经历】 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860—1872,是一个等级较低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872—1888,被提升为经理,开始从管理和计划方面考虑问题;1888—1918,被任命为总经理,开始按照自己关于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对公司进行改革整顿;1918—1925,开始了管理的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公共精神的觉醒》   

①组织管理理论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

a.技术职能。即设计制造;

b.经营职能。即进行采购、销售和交换;

c.财务职能。即确定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d.安全职能。即保证员工劳动安全及设备使用安全;

e.会计职能。即编制财产目录,进行成本统计;

f.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项职能。

②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

a.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使实行大规模生产和降低成本有了可能;同时,也可使工人的培训费用大为减少。

b.权力与责任。权力包括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特别强调权力与责任的统一。

c.纪律。纪律的实质是遵守公司各方达成的协议。

d.统一命令。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

e.统一领导。为达到同一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应由一位首脑根据一项计划开展,这是统一行动、协调配合、集中力量的重要条件。

f.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法约尔认为,整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总和。

g.人员的报酬要公平。报酬必须公平合理,尽可能使职工和公司双方满意。

h.集权。集权就是降低下级的作用。

i.等级链。“等级链”即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连成的等级结构。

j.秩序。秩序即人和物必须各尽其能。

k.平等。即以亲切、友好、公正的态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雇员们受到平等的对待后,会以忠诚和献身的精神去完成他们的任务。

l.人员保持稳定。生意兴隆的公司通常都有一批稳定的管理人员。

m.主动性。给人以发挥主动性的机会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

n.集体精神。职工的融洽、团结可以使企业产生巨大的力量。

③法约尔的贡献。法约尔的贡献是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为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其他贡献者。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美国的企业家詹姆斯·穆尼以及英国的林德尔·厄威克在组织体系及组织原则方面又提出了若干新的理论。其中,厄威克的贡献特别值得注目,他把法约尔、穆尼和泰罗的思想加以归纳并使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管理理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和控制三个主要职能构成;科学调查和分析是知道一切管理职能的基本原则,包括预测、调查和指挥三项指导原则;管理的间接目标包括秩序、稳定、主动性和集体精神。

三、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形成(1)形成的背景

①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此起彼伏,劳资矛盾尖锐。

②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③科学技术急速发展,新兴工业不断出现,技术更新速度空前加快。

④职工队伍的结构、文化程度都有了变化。(2)以上变化对管理的新要求

①突出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

②要求运用更先进的管理手段。

③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2.“行为科学”学派(1)行为科学的由来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跨学科(参加者包括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的科学会议,讨论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般理论。会议给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认为“人”不单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即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人的工作情绪。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2)“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

人群关系论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梅奥参加了引起管理学界重视的“霍桑试验”。其目的是要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表2-2 霍桑试验第四阶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段第二阶段(1927年8(1928— (1924—1927(1931—月—1928年4月)1931年)1932年)年)实接线板验工作场所照明电话继电器装配室试大规模访接线工名试验验谈作的试称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