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天下刘伯温(一笔写透千古帝王师”刘伯温的政治谋略和处世哲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3:45:11

点击下载

作者:华胥公子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阳谋天下刘伯温(一笔写透千古帝王师”刘伯温的政治谋略和处世哲学)

阳谋天下刘伯温(一笔写透千古帝王师”刘伯温的政治谋略和处世哲学)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阳谋天下刘伯温

作者:华胥公子

排版:JINAN ENPUTDATA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01

ISBN:9787539980928

本书由北京凤凰联动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世之绝顶高手,以阳谋奇招轻取天下

如果你还记得,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对后世最有影响(依据为被后世演绎的程度、民间熟知度)的乱世有八个:一是商朝末年,二是春秋战国,三是秦末汉初,四是汉末三国,五是隋唐之际,六是元末明初,七是明末清初,八是清末民初。

如果你还记得,八个乱世,出了十个智谋盖世之人:商朝末年的姜太公、战国的鬼谷子、秦末汉初的张良和范增、汉末三国的诸葛亮、隋唐之际的徐茂公、李淳风和袁天罡(后二人为《推背图》作者)、元末明初的刘伯温(《烧饼歌》作者)和姚广孝(道衍和尚)、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都缺。

很明显,分配不均匀——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没有。没办法,拥有盖世智谋这样高智商、高水准的人几百年难出一个,数量太少,不能保证每个时期都有。

所谓智谋盖世,顾名思义就是智谋冠绝一世,甚至称雄后世。

这种盖世的智谋,就像武林中绝顶高手的武功,高深莫测、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招招致命,好比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药师,虽然露面次数不多,但就在他为数不多的几次露面里,沙通天、彭连虎等大魔头都败于他之手,甚至连蒙古王子、金轮法王三弟子霍都也死于他的“弹指神通”之下;《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绝对堪称隐世高人,平时从来不见露面,突然出现时一招秒掉萧远山、慕容博、慕容复三位高手,内力实在惊人;古龙《陆小凤》里的剑神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而是血—— 一年之中难得出门几趟,每次出去都是杀人,且都是一剑封喉,出剑必见血。

智谋盖世的人人同样也是如此,不露面时无声无息,一出手时都是绝世高手。

此种高超的智谋非一般人能有,非埋头苦学所能学,更多的是天赋异禀、天纵英才,所以你看到,拥有此等盖世智谋之人只有十个。

简单计算一下,几百年才出一个。绝对堪称稀有产品。拥有此种智谋的人,太平年代绝对见不到,因为太平年代用不上他们,只会埋没掉他们,因为太平年代只需要治理人才和管理人才。

只有到了乱世,只有在战争与政治的厮杀之中,他们才能找到大展身手的舞台,他们的高超智谋才能派得上用场。

他们以纵观全局、高瞻远瞩、居高临下的政治眼光,以经天纬地、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高超谋略纵横捭阖,决胜千里,或帮助英明之主荡平乱世,统一局部江山或者占有整个天下,或借助成就别人来实现自己的最高理想。

他们是军政大戏幕后的一线顾问,是一把手成就大事背后顶级的智谋高手。

没有他们的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见招拆招、克敌制胜,就没有一把手的扫荡群雄,就没有江山一统,就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

他们的核心能力就是谋局、布局、做局、破局、控局。

所谓谋局,就是在行动之前早早开始谋划、设计;所谓布局就是根据谋划来撒网、设陷阱;所谓做局,就是把套子下足,让猎物钻进来就别想出去,下足饵料,让鱼上钩就别想脱钩;所谓破局,就是针对对方的招数采取相应招数一一攻破,当前面所有的这些都做到之后,剩下的就是控局—— 调控对策,随机应变,掌控全局!

刘伯温就是这样一个人。此人不仅精通经史子集,而且擅长天文地理、兵法韬略、帝王之术,可谓全才。

他的眼光锐利深邃,对时局洞若观火,既能站在大局上看问题,也能站在细节上解决问题,于不动声色之间就能看到形势的利弊和问题的要害,对事情的形势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和谋划,然后采取有力的对策开始布局,下足功夫,下足猛料,让敌人陷入天罗地网,无处可逃,进而使出致命绝招,彻底击败对手。

受朱元璋多次邀请下山相助,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终于跳槽到朱元璋公司,为他充当高级顾问,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相继灭掉陈友谅、张士诚等强劲对手,从此朱元璋一统天下,成立大明公司。

刘伯温为朱元璋和大明公司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既成就了朱元璋的宏图大业,也实现了自己读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光辉理想。

然而,经过艰苦创业成立的大明公司,此时已经变成朱元璋及朱氏独家控股的公司,从前创业过程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的股东沦为高级打工仔,不再拥有股份分红权,只有职位和利益的被分配权。

刘伯温就在这些人之中。同样身为革命元老的李善长也不例外。

更重要的是,李善长是淮西籍,官居丞相,大明帝国二把手,在他背后是一群淮西籍大臣,彼此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淮西籍自然跟淮西籍站在一起。

淮西集团成立。

刘伯温是浙东籍,御史中丞,在他背后是一群浙东籍大臣,地位低微,彼此利益同样紧密联系在一起。浙东集自然跟浙东籍站在一起。

浙东集团成立。

两大地方山头就此形成:淮西山头和浙东山头。淮西山头和浙东山头为了各自的利益势不两立,一场职位和利益争夺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谁的政治智慧更高一筹,谁的招数更高明,谁的功力更狠,谁才能获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

大明公司老板朱元璋身处淮西山头和浙东山头的争斗之间,于是三者构成了一种诡异的三角关系,就像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假,但也需要维护。

从本意上来说,朱元璋相当忌讳党争,因为党争误国,但自古以来党争从来都避免不了,因此他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斗争归斗争,朱元璋希望斗争的两方能在斗争中保持平衡,谁都不要一方独大,以免威胁到自己的皇权,所以他也得参与这场政治斗争之中。

说实话,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权术。

三者有时斗得不可开交,有时关系缓和,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开国前,刘伯温以高超的政治韬略和军事谋略辅佐朱元璋扫灭群雄,统一天下,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开国后,面对政治利益争夺的血雨腥风,他该如何自处?面对朱元璋和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双重夹击,他又是如何运用自己独到的政治智慧在斗争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相信这本书既能让你对大明开国之前充满智谋较量的战争风云大开眼界,也能让你对大明开国之后整个官场的现状和刘伯温的官场生存之道了如指掌。

是为序。

华胥公子2014年11月26日初稿于广州2014年12月28日再稿于广州2015年4月17日三稿于北京第一章初入官场,不按规矩出牌,一再出局牛人刘伯温的低调生活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几个月以来,杭州城里,一个在这里隐居了一年的人不断地听到从四面八方飞来的战乱消息,甚至听说徐寿辉的红巾军正大举逼近杭州。

形势十万火急,一时间杭州城里人心惶惶,但唯独此人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捶胸顿足,只是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叹息:“看来元朝彻底大乱了,真的要完了。”

发出这声叹息的人,名字叫刘伯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继姜子牙、张良、诸葛亮之后深有智谋的人,一个注定将要名垂青史、成为传奇的人。

有人看到这里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开口就骂:“你这白痴,历史上还有很多人都很厉害,比刘伯温厉害的大有人在,刘伯温只不过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而已,未必有传说中那么厉害,听你在这里瞎吹。”

这话乍一听很有道理,其实很无厘头——既然有那么多牛人,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一大堆,要神化干吗非要神化刘伯温?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为什么一定要是他?

挑中他自有挑中他的道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神化一个人,前提是这个人一定要有非常大的被神化的价值,而且要有被神化的基础。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这个人一定要值得被神化,能被神化,而且被神化之后能让人信服。

其实,真正有本事的人不需要神化,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神话。要知道烂泥是扶不上墙的,一般的泥也是不行的,真正能盖起高楼大厦的,都是钢筋水泥。

刘伯温就是这样实打实的“钢筋水泥”——政治谋略、军事韬略、天象、兵法、经史、文学无所不通,堪称旷世奇才、天才、全才。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自己超凡脱俗的谋略和能力,帮助他的老板完成了统一天下的雄图霸业。

不是一般的了不起,而是相当了不起。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衡量和总结一个人的人生,最完美的评价其实只有两个字——“三立”。“三立”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能拿到“三立”这张满分成绩单绝对比拿到“三好学生”(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难多了,要知道,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都面面俱到并做到极致,比登天还难。能完美做到“三立”的人那都不是一般人,要么是圣人,要么接近圣人。

首先是立德。

立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排在第一位的修身,修身不是简简单单说没什么道德问题、不杀人放火、不坑蒙拐骗就行,而是忠、义、孝、悌、仁一条都不能少。

立德是“三立”中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儒家最重视一个人的道德修为。如果一个人立德都不行,那么对不起,他这辈子的“三立”大业没戏了。

曹操就是最典型的教材。

平心而论,立功(镇压黄巾起义、扫平北方)、立言(撰《魏武帝集》)他都没问题,但因为他这个人一向我行我素,修身不够,做人没有原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奸诈残忍,杀人如草芥(比如梦中杀人、因军粮不够借粮官首级稳住军心),所以即使他武功冠绝当时,而且诗书传世,“三立”还是对他亮起了红灯。

立德这个相对比较容易做到,只要是正常人,一般都没啥问题。

最严峻的考验是立功,最难的也是立功。功分文治和武功。

文治注重的是治国才能,要求业务能力特别突出,富国安民是为最高境界。

这在太平盛世实现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只要你有能力、有权、有资金、有手腕、能折腾,立功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武功才是最难的。

武功当然不是指武术,而是杀敌报国、扫平天下。

所谓杀敌报国、扫平天下,首先你得确定你很能打,“很能打”的意思并不一定要你自己很能打,哪怕你只是个文弱书生,只要你能带兵打胜仗,能带团队干倒对手就是大本事。一个人再牛也牛不过一批人,以一敌万这事儿说说还行,项羽、吕布都是万夫莫敌,够厉害吧?万箭齐发,分分钟能把他们射成刺猬。

其次,你得有一个可以让你发挥自己很能打的本事的一个形与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要有仗可以让你打,太平年代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樊哙、李逵都只有在家杀猪的份儿。没有仗可以打,你总不能自己上街随便砍几个人就说自己立功了吧?

最后,你得明白武功是要建立在打过很多胜仗或者一战定乾坤的基础上的,不说要你百战百胜,但一定得是胜多败少或者前面打了多场败仗但凭借关键一战一举终结了一向强大的对手,这样也行,毕竟谁能笑到最后才是胜利。

三国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手屡战屡败,但他屡败屡战,终于在街亭一战打败诸葛亮,最后还把诸葛亮活活气死,彻底终结对手,成了最后的大赢家。类似的还有清朝的曾国藩,跟太平天国PK(对决)前期一败再败,但屡败屡战,最后居然把太平天国给灭了,也成了最后的赢家。

很明显,像司马懿、曾国藩这样的人,尽管打的败仗远远多于打的胜仗,但从最终的结果上来看,他们毕竟都消灭了对手,笑到了最后,所以他们立的功足以盖过以前的过。

但这些人立的功跟有些人在历史统一的大格局中所立的功相比都还差了一大截,比如姜子牙、诸葛亮、张良、刘伯温。

不过就立的功在地理范围上的大小而言,姜子牙、诸葛亮、张良、刘伯温这些人又有区别。

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只是辅佐周武王统一了黄河流域,诸葛亮也仅仅辅佐刘备完成了三分天下,建立了蜀汉,都只是局域性的功劳。只有张良和刘伯温立了全功,立的功是全国性的:张良帮助刘邦一统天下,成立大汉帝国,刘伯温辅佐朱元璋一统天下,成立大明帝国。就统一的地理范围而言,张良和刘伯温都帮助了各自的领导完成了全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历史上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代言人,功绩相当之大。

然而,从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来说,三个方面都达到的只有刘伯温,堪称完人的只有刘伯温,张良输就输在没有立言上,没有留下什么著述,而刘伯温著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烧饼歌》《百战奇谋》,可谓著作等身。

牛人,超级牛人。

超级牛人刘伯温相当有来头,光家世背景就足以吓死人。刘伯温,浙江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人。刘家的家世可谓相当显赫,祖籍江苏丰沛(今江苏沛县),后来由于王朝兴替,战乱频繁,全家迁到了鄜延(今陕西省延安地区)。

北宋灭亡之后,刘伯温的七世祖刘光世跟着康王赵构(后来的宋高宗)一起南渡,立过赫赫战功,位列南宋“中兴四将”,跟岳飞齐名,可见也很有几把刷子。曾祖刘濠曾经担任南宋翰林掌书,祖父刘庭槐曾经做过元朝廷的太学生,父亲刘爚相对来说混得差点儿,只干过遂昌县教谕(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四十岁时生子刘基,字伯温,是为次子——因为在生刘伯温之前,已经生了个儿子,叫刘舒。

对于长子刘舒,刘爚看在眼里,明在心里:这个儿子天资平平,没法指望他光宗耀祖,但是现在有了第二个儿子,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了这第二个儿子,光耀刘家门楣的事业就有可能发生转机。这就好比先培育了一株幼苗,眼见长出硕果希望不大,失望之时突然又有了第二株幼苗,自然喜出望外,因为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总归有了新的可能。

刘爚精神为之一振,希望之火重新燃起,对刘伯温寄予了莫大的期望。他绝对想不到,这第二个儿子会足以让他告慰平生。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尽管你肉眼看不到,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只有当你目睹了它的威力,你才会相信: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这种东西,叫“天赋”,也叫“天分”,也叫“天才”。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有的人有一点,有的人有很高;有的人这个时候有,那个时候却没有,比如方仲永,比如“江郎才尽”的那个江郎。

但无论是叫“天赋”也好,“天分”也好,“天才”也好,对于刘伯温而言,他天生就有,而且非常之高,具体来说可以用我们更容易理解的五个字来解释:“记忆力”“悟性”。

记忆力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因人而异。有些人的记忆力好,看到什么东西一下子就能记下来,并且经久不忘,而有的人记忆力很差,死记硬背很多遍也记不下来,被家长和老师痛骂“榆木脑袋”。而更多人的记忆力不好不坏,属于比较中等那种。

说到底,记忆力存在天生不同的区别:记忆力好到极致的足以堪称照相机,令人叹为观止;记忆力差到极致的,记什么东西都如同鸭背上浇水,不留痕迹,叫人恨不得找一面墙撞死。

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记忆力都很强,但记忆力能达到过目不忘就像照相机一般的人其实并不多,有确切记载的不过数人而已,比如王粲、杨修、李白、刘伯温、解缙、唐伯虎、纪晓岚、钱钟书等,这些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当然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桃花岛岛主黄药师老婆冯蘅的记忆力也相当之强,凭借过目不忘的本领硬是将周伯通的《九阴真经》默写了下来,但那毕竟是小说,再厉害都是虚的。

外国记忆力好的伟人更是非常多,比如恺撒大帝,据说他的记忆力好到能记住自己手下每一个士兵的长相和名字,布排兵阵点名时都不用拿花名册,指谁叫谁,搞得那些想睡懒觉让人替自己答“到”、旷操的人叫苦不迭;军事天才拿破仑更是“飞机中的战斗机,战斗机中的轰炸机”,居然能准确记住法国设置在海边的各种大炮种类和位置,一旦部下报告有误,他就会指出你哪儿哪儿说错了,搞得部下汗颜无地。记忆力强到这种程度,实在让人无语。

伟人就是这么炼成的。

说这些无非是想证明一点:记忆力好,那是天生的,记忆力不好,那也是天生的。虽然如此,但必须说明一点:记忆力不好也是可以努力的。所以,我们经常见到有人虽然记忆力不好,记几个英语单词都要反反复复地背很多遍,但到最后也能记下来,并最终成功考过托福、雅思考试,这就是努力之后的结果。

悟性跟记忆力一样,也是天生的,且存在高低差别。我读书的年代,班里有同学平时上课从不学习,下课也不看书、写作业,到处疯玩,半夜翻墙出去上网吧打游戏,一打都是以通宵计,早上回教室睡觉。但每次月考下来总是名列前茅,实在诡异得出奇。

当然,有人说他们的成绩是抄出来的,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每次考试都能抄到名列前茅,高考都能抄到重点大学,简直是“抄神”。

还有人说是他们在背后偷偷下了很大功夫,只不过我们没看到而已,我想说的是,那也需要很强的悟性。没有悟性,想在考试前短短十天半月内掌握那么多知识,可能性几乎为零。

刘伯温就是一个记忆力和悟性都相当强的人,可谓天资聪颖、天纵奇才。

刘同学从小就像金庸《笑傲江湖》里练过吸星大法的任我行,涉猎广博,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在兵法、韬略、天文、术数、阴阳、天象谶纬(类似《周易》这类东西)方面更是造诣非凡,如此年少却如此高才,实在匪夷所思。

我们可以用以下具体数据及具体史实来说明,他的能量绝对超乎你想象:

十四岁进处州(今浙江丽水)郡学(郡国的最高学府,相当于省直属大学)学习《春秋》。令人惊奇的是,没人见过刘伯温成天捧书诵读,但他居然能把那些必读书目一字不差地全都记下来(人未尝见其执经读诵,而默识无遗)。

十七岁被他父亲刘爚送去拜名儒郑复初为师,专门攻读宋代儒学大师周敦颐的“濂溪学”、二程(程颢和程颐)的“洛学”,不久就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郑复初看出刘伯温天赋异禀、潜力无限,大喜过望,对刘伯温父亲说了一句后来被证明无比正确的话:“老兄你真是好福气,祖上积了大德,你的这个儿子以后必定能为你老刘家光宗耀祖。”(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

二十三岁上京赶考,一举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

在这次上京赶考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事,让刘伯温的超强记忆力震惊世人。

刘伯温路过一家书店进去闲逛,想看看有什么好书,碰巧看到一部很厚、内容很丰富的兵书很喜欢,想买回去慢慢看,但一问之下,得知价格相当贵,以他当时身上所带的钱根本买不起,无奈之余,他决定干脆站着把这书看完算了。

书店老板见他站在店里半天只看书不买书很恼火,问他到底买不买,刘伯温笑了笑说已经全都记下,不用买了。

老板大惊,以为他吹牛,拉住他说,你要是真有这么厉害,这书我白送你,你要是没这么厉害,这书你就得买下。

刘伯温二话不说,给他从头到尾背了一遍,老板翻书核对,一字不差,顿时惊为天人,在场看热闹的观众也无不惊得目瞪口呆,半天才反应过来,纷纷拍手叫好。

于是,书归刘伯温,刘伯温躬身致谢,携书而去。老板长叹一声:如果每个进书店的人记忆力都这么好,书店可以关门大吉了。

刘伯温一举高中进士,顺理成章。

但刘伯温年纪轻轻就这么出类拔萃,并不能完全归功于他的天分,没有一个人虽然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但从来什么书都不看,什么东西都不学或者不下一点功夫,就能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只能是神人。

事实上,正是因为刘伯温读书努力、用心、投入,他才能将天分派上用场,发挥出最大的效力,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是也。

刘伯温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开始引起当时慧眼识人的前辈瞩目,在他们看来,刘伯温这颗明日之星绝对前途无限。

当时有一个叫赵天泽的四川籍官员以研究《春秋》著名,红遍大江南北,具体情景参照今天以讲三国走红的易中天,人气超高,粉丝如云,被公认为“学术超男”。人说“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赵天泽堂堂学术明星,而且早过了为恋爱而冲动的年纪,轻易不会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没人会想到他会为了旅行说走就走,一纸辞职书,背起背包下江南,成了一名驴友。

由于他的人气实在太高,路边社都争先报道他一路的行踪路线,今天才走到这个地方,行踪预告已经到了下一站。一传十,十传百,每当赵天泽刚到一地,当地人都箪食壶浆夹道欢迎,争着抢着拉他去自己家做客,甚至连行省大臣都亲自出城数里前往迎接,并为他提供免费吃住(名气大就是好,连穷游都有人赞助)。

行省大臣叫来一众同僚朋友为赵天泽接风洗尘,席间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其乐融融。当他们无意间谈论到江左(江东,长江下游江南地区)人物谁最厉害时,行省大臣都想听听赵天泽的看法,赵天泽放下酒杯,略加思索,非常肯定地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并断言他是“诸葛孔明再世”,预言他将来必然名垂青史。

行省大臣和在座宾客听了无不目瞪口呆,然后交头接耳,纷纷窃笑。他们想不到,一代公知名流赵天泽居然会看重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辈,他的眼光怎么会差到这个地步?

赵天泽说出的那个名字,叫刘伯温。

一个在当时刚考上进士的人,无论资历还是名气,分量都远远不够,在人们看来,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因此当人们听到这个名字时,除了惊讶就是不屑:假如刘伯温这样的小辈都能算江左第一号人物,那只能说江左没人了。

然而,几十年后的事实证明,赵天泽实在太有先见之明,他对刘伯温的准确预言与东汉末年许劭预言曹操的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样,准得惊天地泣鬼神。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赵天泽连见都没见过刘伯温就能预言他是“诸葛亮再世”,而且偏偏要预言刘伯温是“诸葛亮再世”,而而不是别人再世,其实原因很简单:刘伯温读书如神的事迹声名远播,赵天泽早已有所耳闻,对刘伯温这个神童已经有了判断。

从刘伯温读书的内容来考察,他除了通晓经史子集之外,还精通天文、地理、谶纬、术数、兵法,可谓经天纬地、无所不能,这么牛的人历史上并不多,在此之前,同重量级的人只有诸葛亮一人而已,姜太公、张良、李淳风都只能靠边站(姜太公时代不存在经史子集,张良偶得《太公兵法》,没有研究过经史子集,二人都与经史子集沾不上边,李淳风只精于天文、地理、谶纬,并不通兵法)。

更何况,从刘伯温走的道路(求学、科举、当官)来看,他完全就是在践行儒家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此赤胆忠心,与诸葛亮力挽狂澜、匡扶汉室毫无二致。这样一个人,在赵天泽看来,绝对有潜力成为“诸葛亮再世”。

是的,像所有先贤一样,自小就信奉儒家之道的刘伯温也是这样希望的,他曾立下宏图大志: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名留史册。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包括刘伯温自己也不会想到,他和诸葛亮出道时年纪相当,此后的命运却相差千里:

二十七岁,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打江山,一路顺风顺水,建功立业,名垂千古;二十七岁,刘伯温在元朝出道为官,此后二十年官宦生涯却历经坎坷。

非常坎坷,坎坷到了坑爹的地步。初入官场很快出局

学而优则仕是无数读书人的梦想,刘伯温也不例外,苦读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当官,干几番大事,实现自己治国的理想,而且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当官的,家里人也都对他寄予厚望,他自然要承担起这份使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步和第二步(此时刘伯温已娶妻成家)都已经实现,现在轮到第三步了——治国。

治国得从当官开始。没有官当,像孔子那样一心想要治国的人,都只能坐着船在海上晃荡(乘桴浮于海),治国只能是空谈。

至元二年(1336年),朝廷任命刘伯温为江西瑞州路高安县县丞。

刘伯温的官职有了,治国可以如愿了,于是他带着满腔热情和豪情壮志光荣赴任,正式踏上仕途。

对于刘伯温来说,出任县丞是他通过读书考试考上公务员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步入官场的第一份官职。然而,刘伯温不知道的是,从他被任命为这一官职那一刻起,他就输了,输在了起跑线上。

县丞是辅助县令的官职,正八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主要工作职责是帮助县长处理一些政务杂事。

这个职务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很高的官职,要知道一般人考上公务员之后都得从小科员干起,混个十几二十年都未必能当上副县长,但在古代,中了进士的人被下放到外地当副县长,只不过是个八品芝麻官,仅仅比传说中的九品芝麻官大那么一点,所以无数人考上进士之后都想尽办法留在中央,最好能进翰林院,哪怕留在中央候补都行,就是不想外放,因为外放意味着很多年甚至一辈子都进不了中央,而如果一开始能留在中央,就能少走弯路,少打拼几十年。

纵观古代官场,但凡能在历史上呼风唤雨、影响朝政大势、留下赫赫大名的官员几乎都是在朝廷中央的大员、要员,一般地方官连说话都说不上,与朝政根本沾不上边。

很多人都知道“明代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中的杨慎,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出自他之手。牛吧?他的父亲更牛,叫杨廷和,十九岁中了进士之后留在中央当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历任检讨、皇太子讲读、翰林修撰、东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终于坐上首辅的宝座,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当过武宗、世宗两朝首辅,权势极为显赫。

中央大员好比神经中枢,地方小官好比神经末梢,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人人考上进士之后都想留在中央,但问题是名额就那么多,没有名额还想留在中央怎么办?答案是:有钱有人脉就行。

一千多年前,一个腰缠万贯的商人为了进入秦国政坛大展身手,用钱打通了秦国的一道道关节,然而这些都只够进入秦国的门槛,直到他打通了最大也是最后一道关节——用了一颗十分珍贵的夜明珠贿赂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安国君的宠妃华阳夫人,收了他早已物色好的未来太子人选子楚(异人)为嗣子。

打通了这些关节,他以后的路才走得顺风顺水,最后坐上了秦国丞相的宝座,实现了从不入流的商人到国家二把手的惊天逆袭。

这个人叫吕不韦。他用事实证明,一个人就是有再大的本事、再强的能力也是不够的,还得有钱、有人脉,没有打通关节就进入不了权力中心,要走很多冤枉路。

对于很多考上进士之后想要留在中央又有钱的人来说,用钱打点好能帮自己使得上劲儿的人,给自己一个留在中央的名额,不在话下。

刘伯温考上了进士,当然也想留在中央,但元朝向来歧视汉人,把百姓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刘伯温籍贯浙江,属于地位最低等的南人,没戏。加上到了刘伯温父亲这一代,刘家已经没有人在朝中当大官,刘伯温父亲只是一名教书匠,没有万贯家财,没钱打点中央大员。

刘伯温既不是蒙古人也不是色目人,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留在中央不可能,只能被打发到外地去当芝麻小官。一进入官场就被下放到最基层,如此低的起步直接导致他以后二十多年都沉沦下僚,很难爬上去。

问题是,官再小都得做,此时才二十七岁的刘伯温是个十足的愣头青,没有想那么多,怀揣着一肚子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只想在任上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干出点政绩来。

然而,他绝对不会想到理想实现起来会无比艰难。

刘伯温上任之初,当时的秘书监揭奚斯见到刘伯温第一眼就对旁人说了一句给刘伯温定位非常准确的话:“此人是魏征之流,而英迈之气比魏征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个匡时济世的人才。”

揭奚斯说的没错,刘伯温确实是个匡时济世的人才,只不过这话要到二十多年后才能成为现实。

上任之后,刘伯温就开始满腔激情地开展工作,很快就以正直廉洁、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上司的高度赏识和认可,声名远播,一颗政坛新星冉冉升起。

至元五年(1339年),江西路新昌州发生一宗特大命案,鉴于案情十分复杂棘手,瑞州路总管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刘伯温,有意锻炼他,于是抽调他去复审此案,秉公处理。

锻炼他的机会来了,考验他的时刻也来了。

到了新昌州之后,刘伯温马上开始着手调查案情。

当地官府呈给他的卷宗显示的案情是:一户百姓与一户蒙古乡绅因地发生纠纷,该百姓家男子与该乡绅的家丁斗殴时被误打致死,依律判决该乡绅对死者妻子予以赔偿。死者妻子因不服判决,托人写好诉状辗转上诉至行省,请求依法重新判决,让凶手偿命。

这起案件看起来十分简单,无非是一起民事纠纷案,原告丈夫与被告因口角而发生斗殴,被告过失杀人,致使原告丈夫死亡,一审判决被告赔偿原告一笔精神赔偿金,原告表示不服,上诉请求二审。

当刘伯温看到案件卷宗时就对这起案件产生了质疑:

一是这起案件前前后后的案情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如果真的只有这么简单,新昌州知州也能处理,瑞州路总管干吗特意派自己来办?

二是乡绅家丁真的只是过失杀人吗?恐怕也没这么简单。

刘伯温带着质疑开始走访死者家周围的百姓,从他们零零散散的议论中,得知原来自己在新昌州知州手里看到的案件卷宗里藏着很大的猫腻,案情绝非新昌州知州报告的那么简单,而是有另一番事实:

该乡绅看中该百姓家住的宅地已久,想以低价买来另建一座新房,不料这家人死活不同意,于是乡绅就动用暴力强拆,并派人殴打轰赶他们,这家男子因竭力反抗被乡绅家丁活活打死,其妻也被打成重伤。

经过仔细调查之后,这件事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刘伯温决定公正处理,还死者一个公道,以抚慰死者家属。

然而,就在这几天里,刘伯温的住所开始有不速之客不断登门拜访:先是家丁杀人的那位蒙古乡绅请他上门吃饭,并送给他一笔银子作为见面礼,刘伯温知道他是想套近乎拉关系,都以公务繁忙为由拒绝了;后来新昌州知州也登门拜访,建议他维持原判,刘伯温明明白白地告诉他:是非黑白自有公断。

知州听了立马黑脸,警告他不要不识抬举,说完拂袖而去。

刘伯温的随从见他这么不给那些人面子、不讲人情,担心他这样会得罪人,劝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然而刘伯温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如果纵容乡绅恶霸巧取豪夺、谋财害命,公平正义何存?自己当官的意义何在?说完就让随从去请当时在案发现场的十余位目击者前来做证人。

刘伯温只想坚持做官的原则,坚持正义,坚持公道,不姑息养奸,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上司对自己的信任,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新昌州知州连夜派人来告诉他,自己上面有人,让他好自为之。

刘伯温恍然大悟:乡绅和知州不但相互勾结,而且背后还有很强大的后台,他们抬出后台来,就是为了威胁、干扰他对案件的复审。

刘伯温第一次对官场的黑手感到不寒而栗,对官场的潜规则充满了疑问:我只是想让案情的真相公之于众,只是想还受害人一个公道,只是想秉公执法,有错吗?这个官场到底怎么了?到底谁对谁错?

刘伯温想不通,也想不明白,但他不想屈服于官场黑手,不想就这么放弃已经到手的证据,不甘心让正义就这么断送在自己手里,于是决定抓紧时间办案,不给黑手留下翻盘的机会。

他把证人传唤过来后,立即升堂审案,乡绅家丁一开始嘴硬,死活都不肯招,一顿板子下来什么都招了,坦承自己失手打人致死,加上十余名证人的供词,铁证如山,刘伯温判决将乡绅家丁打入大牢,不日押赴刑场开刀问斩。

家丁没有供出乡绅,自己扛了下来,乡绅有了替罪羊,躲过一劫,刘伯温又气又恨。案子复审完之后,刘伯温把事情做得更绝:弹劾新昌州知州勾结乡绅、隐瞒案情、目无王法。结果:新昌州知州因初审渎职被革职,丢了乌纱帽,刘伯温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乡绅气得吐血,对刘伯温恨之入骨,开始勾结高安县豪强,一起寻找机会对他进行打击报复。

刘伯温天不怕地不怕,任职高安县县丞五年期间一直坚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只认法律,不讲情面,严惩作奸犯科之徒,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洁、为民做主,广大百姓对此纷纷点赞,一时间好评如潮,刘伯温外号“刘青天”。

如果照此形势发展下去,刘伯温必定能与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包青天、海青天齐名,名垂清官史册。然而,当时整个官场上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不正之风盛行,被百姓拥戴就意味着与其他官员站在对立面上,于是他不断受到同僚、上司排挤和打压,浙东官场上已经容不下他。

在高安、新州两地乡绅豪强的黑恶势力与官员的勾结之下,刘伯温被莫名其妙地调到了南昌改任行省掾吏。

这个官职也是八品官,专门管理文书,整天抄抄写写,没有实权。

兢兢业业地工作,不但没有升职反而被调成闲职,刘伯温很郁闷,很苦恼:我只是尽职尽责做好分内之事却遭到这么多人排挤,到底是为什么?

以刘伯温此时的政治觉悟,他不会明白,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要紧,虎却怕他,因为当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的时候,他却不按规矩出牌,不按潜在规则来。钱和关系他都不认,他只认自己的原则,不认圈子里的规则。这样就威胁到了其他人的利益,引起其他人对他的反感和恐惧,就容不下他,他只能出局。

一个人只以自己的原则为中心、过于自我,就是对整个圈子原则搞破坏,就是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样的人除了百姓喜欢,同行没有人会喜欢。刘伯温此时热血方刚、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当然不会意识到这些,所以他依然保持自己的作风并发扬光大。

到了南昌当刀笔小吏,尽管没有实权,刘伯温仍然我行我素,跟官场上的同僚一见面一交谈,都是一副我对你错的态度,结果又得罪了不少人。于是很多人有事没事找他的碴儿,上司也经常对他冷言冷语。

眼看实在没法再待下去,至正二年(1342年),刘伯温不得不收拾包袱辞官回家。

这一年,刘伯温三十二岁。他的仕途第一胎就此流产。

如果要刘伯温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进行总结,相信他只有一句话:坚持做人原则和做官准则,比登天都难。

然而,这只是刘伯温仕途流产的开始,以后还会有很多次。二次出仕再度出局

刘伯温辞职后,回家闲居了五年。

在这五年时间里,他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闭门读书、写作诗文,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广泛研究兵书,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为他日后发挥军事谋略做了大量积累;

二是在各地隐居治学,寻师访友,诗文唱和。

没有官场的纷纷扰扰,刘伯温一身轻松,不知不觉五年就过去了。然而,当刘伯温静下心来想自己这几年都做了些什么时,突然觉得无比空虚失落。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轻松是有了,但一辈子就完了,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还要不要实现?

要实现抱负,还得有个施展自己才能的政治舞台,还是得当官。而且父亲年事日高,一大家子人都靠他那点儿死工资,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基于理想与现实的双重考虑,刘伯温开始寻思复出之路。然而,当初是自己辞官的,而且上司和同事又容不下自己,自己现在想要复出,谈何容易?

关键时刻,他想起了一个人。他相信,这个人一定能帮自己。

这个人就是揭傒斯,曾经非常赏识他,断言他像魏征一样是匡时济世之才。

刘伯温在江西当官时,揭傒斯担任集贤院直学士(从三品),在元朝算是个大官,为人正直,跟刘伯温是一路人。后来,揭傒斯因为对伯颜一手把持朝政不满,于至元五年(1339年)托病回江西丰城老家。当时刘伯温改任行省椽史,在南昌干闲职,得知揭傒斯回到老家,于是前往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互相引为知己。

后来伯颜的侄子脱脱实在看不过去叔叔一手遮天,自己分红太少,于是跟顺帝合谋,于至正六年(1346年)把伯颜轰出了京城。

伯颜下台,揭傒斯回到京城再度出任高官。揭傒斯的官运到了,刘伯温复出的机会来了。朝中有人好做官,刘伯温终于开窍,思想上终于有所进步,懂得利用人脉为自己的仕途开道,懂得借力使力。有了揭傒斯这样一条重要的人脉,不愁复出不了。刘伯温果断动身前往京城拜访揭傒斯,向他寻求复出的机会。

想当年要是刘伯温早认识揭傒斯,考上进士之后只要揭傒斯帮帮忙,或许他就能留在朝中当官,不必在基层白混这么多年。

有了揭傒斯的帮助,至正八年(1348年),朝廷果然征召刘伯温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刘伯温就此成功复出。

提举是从五品,副提举是从七品,相当于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副处级,主管所在地学校的祭祀、教育等事,没有实权。至于行省考试官,只是个临时性官职,负责每三年一次的乡试。

从上次的正八品到现在的从七品,虽然官升得不大,但毕竟也算升了。刘伯温通过人脉光荣复出,且官升一级,证明人脉实在太重要。然而,刘伯温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出仕依然不如意。辞官五年之后,他仍然没有彻底醒悟,没有对官场规则产生深刻的体会,没有收起初生牛犊的利角,而是继续用利角去角斗。

上任没多久,浙东官场发生了一件事,让刘伯温再次陷入了一场旋涡。这件事得从一位叫黄公望的人身上说起。

黄公望,元朝著名画家,“元末四大家”(其余三人是吴镇、王蒙、倪瓒)之一,如果这么介绍他你还知道他是谁,我再提醒一下你就知道了。

他有幅传世名画叫《富春山居图》,是他在七十二岁时为他的一位法号叫无用师的僧人朋友所画,全图规模宏大,非常大气,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以水墨画成,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秋景变幻多姿,着墨浓淡相宜,是黄公望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绘画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事情就起于这幅《富春山居图》。

江浙行省平章(丞相)张镇云向来附庸风雅,喜欢诗书琴画之类的玩意儿,听说黄公望画了幅很好的画,就是那幅《富春山居图》,立即叫心腹监察御史邓军花钱去买来。

不料,当邓军把钱丢到黄公望的面前让他把《富春山居图》卖给他时,黄公望却否认自己画了这幅画,因为他画了一辈子画,唯独这幅画水平最高,好比《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一生最高水准的画一样,黄公望对自己这幅画也最为满意,即使给他一座金山也不愿意卖。

邓军一再相逼,黄公望只好拿出自己的几幅比较好的旧作给他,想打发他走,但邓军丝毫不买账,逼他一定要交出《富春山居图》来。

黄公望此时已经八十六岁,但面对这种强买强卖行为依然浑身傲骨,毫不妥协,邓军见他敬酒不吃吃罚酒就把他抓起来关进大牢,然后派人去他家搜画,满屋子都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搜出那幅画来。

没搜到画没法讨好张镇云,邓军极为恼火,严刑威逼黄公望交代那幅画的下落。

黄公望虽然一把老骨头,但很有骨气,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侵占,咬紧牙关,打死不说。事实上,他早已把那幅画转交给了无用师。

无用师听说黄公望被抓之后赶紧找到刘伯温,请他想想办法帮忙救一救黄公望,因为刘伯温也是黄公望的朋友,而且刘伯温此时任职江浙儒学副提举,认识平章张镇云,无用师希望刘伯温能帮黄公望向张镇云求求情放人。

当刘伯温听说这件事时大为愤慨,冷静下来后提出建议说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拿画去交换,黄公望一大把年纪,在牢里多待一刻都很危险,当务之急是先救人,等黄公望出来后大不了重新画一幅,自己会向朝廷上奏,揭发张镇云和邓军的罪行。

无用师无奈表示同意。然而,当他带着画赶到邓军那里救黄公望时,得知黄公望已经死了三天。这事儿闹大了,一幅画害死一条人命。刘伯温得知黄公望的死讯时怒不可遏,立即写好奏章,揭发张镇云和邓军滥用职权、草菅人命。

为了帮朋友伸张正义,本来无可厚非,但刘伯温忽视了官场有官场里的规矩,忽视了自己这种行为属于越权行为,因为控告黄公望被害这件事本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弹劾监察台属于越权,一个画家被检察院谋害致死,一个教育厅副厅长跑去告检察院草菅人命,怎么看都有点八竿子打不着的感觉。

奏章送到了御史台,御史台为了保护监察御史和行省平章,把奏章扣下了。御史台不但不彻查这件事反而斥责刘伯温:当好你的儒学副提举,少管闲事!御史台这还只是警告刘伯温,如果真正计较起来,别说训斥他几句,惩罚他都不在话下。

刘伯温控告不成反被骂一通,让他很恼火、很郁闷:他们害死人还有理了吗?你们御史台不但不履行监察责任,还官官相护,实在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刘伯温再上一道奏章,连御史台失职、渎职一起告了。御史台一看奏章,顿时火冒三丈:好你个刘伯温,好大的胆子,你只不过一个小小七品官,居然胆敢以下犯上告起我们来了!懂不懂官场规矩?活腻了你!结果:刘伯温写的奏章全都被丢进了垃圾桶。刘伯温管闲事失败,白忙一场。

官场上最忌讳管自己不该管的事,说自己不该说的话,否则就是越权,越权就是侵犯别人的权,不但惹人厌,更招人恨。刘伯温丝毫不知醒悟,对御史台与监察御史沆瀣一气、官官相护、草菅人命忍无可忍,一气之下,于至正九年(1349年)再次辞职走人。

这一年,刘伯温三十九岁,第二次辞职。从首次出仕到第一次辞官,五年。从第一次辞官到二度出仕,五年。从二度出仕到二度辞官,一年。

刘伯温仍然像一头初生牛犊横冲直撞,不明白一个道理:身在官场,不懂官场规则,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不按官场规则办事,注定混不好“官系”,混不好官场,注定只能出局。

如果让刘伯温写个职场感悟,估计他只有一句话:当官难,当个好官更难,当个不被人排挤的好官难上加难。

此后数年,刘伯温只能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但刘伯温虽然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仍然放不下朝廷,放不下百姓,放不下理想,他一次次在心里叩问自己:人生的大好时光只能这样虚度吗?人生的志向和理想只能这样打水漂吗?答案始终都只有一个——不甘心!

不甘心也没办法,朝廷不用你,大家都踩你,所以刘伯温就乖乖地歇在家中。

但他不愿意放弃自己,于是始终保持着关注天下局势,始终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相信,人活一辈子,只要有机会,总有发光发热的一天。

这几年来,他只能等待机会,等待一个能用得上他的才能的机会。然而,至于到底是什么机会,他现在也不知道。

这些年来,各地灾害频发,大小暴乱不计其数,整个世界开始变了,变得不再太平了。他隐约感到,元朝迟早要发生大的动乱。

那时,朝廷有可能会请他再次复出,如果真能得到重用,他就能甩手大干一场。机会,终于来了。第二章彻底出局后大彻大悟:选对领导,站对队一只白鹿引发的血案

如果说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之前各地的民变只是小打小闹、不够红火、可以忽略不计的话,那么,从至正十一年开始,元的天下真的开始天翻地覆了。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偶然的事情,说大不大,由一只白鹿引起。有电影爱好的人,可以根据以下情节剪个片子,片名:《一只白鹿引发的血案》。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元钦差贾鲁主持修治黄河,偶然看到河北白鹿庄首富刘福通家养了不少珍奇的白鹿,大为动心,于是派人去索要,不料刘福通有钱任性,一口拒绝了他。

敲诈勒索未果,钦差大人大为恼火,而且一想到刘福通家财万贯,更是坚决不会放过,修治黄河缺的就是银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白鹿和财产全给你没收,看你还拽不拽,于是派人抄起家伙去刘家打砸抢,将刘家夷为平地。

刘福通忍无可忍,冲冠一怒,与白莲教掌门人韩山童歃血为盟,决定效仿革命先贤陈胜、吴广一举揭竿而起,跟元朝干到底。

韩山童,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位于石家庄市东南)人,世代信奉白莲教,堪称白莲世家。其祖父因传授白莲教被流放到永年(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白鹿庄。到了他这一代,他不但不思悔改,而且光荣地继承了家族使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地进行艰苦的宣传工作。

其中最有名、最有影响力、最成功的一项广告,就是在一块巨石上刻了一尊只有一只眼睛的人像,配以文字“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后来这块石头被挖出来,广告效果显著,不但惊呆世人,还让他们下定了反元决心:既然天意都要灭元,那就顺从天意,反了!

韩山童还创造性地拟了句广告词——“天下将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又自称宋徽宗八世孙,本姓宋,为了避祸才改姓韩,大肆鼓动百姓造反。

堂堂土豪被土匪钦差欺负得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是可忍,孰不可忍?欺人太甚!刘福通心一横:干脆,反他娘的!

刘福通于是与韩山童等召集一批受苦受难的百姓,杀白马黑牛宣誓起义,所有人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韩山童作为创始人被推举为“明王”,任红巾军公司董事长,刘福通任副董事长。

然而,刘韩二人并不像《好汉歌》唱的那么豪迈潇洒——“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事实上,为了造反成功,他们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幸的是,事情走漏了风声,韩董事长被捕,英勇就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造反事业才刚开始,董事长就壮烈牺牲,追兵,刘副董事长来不及惋惜和悲痛,只好带着韩董事长之子韩林儿奋力突围。

如果韩林儿知道十五年后自己将死于非命,估计这次死都不会突围了,反正迟早是死,还不如早点死,早死早超生。可惜,他不知道十五年后的事,所以从他最后的结局来看,其实就相当于老天给他判了死缓。

死缓第一步——突围。突围出去后,开始亡命天涯。为了分散追兵,避免被一网打尽,韩林儿跟着他的母亲杨氏逃往砀山(今江苏砀山,刘邦曾藏身于此)避难,刘福通则带领残余部队边跑边打。

刘福通带着残军剩勇边跑边打,连战连捷,兵锋所指,锐不可当。沿途百姓听说刘家军这么勇猛,纷纷踊跃投军。

而在北方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人也都在此时举起红巾大旗遥相呼应(免费开连锁公司,不用交加盟费)。

与此同时,一个叫徐寿辉的湖北罗田人也趁机聚众造起反来,红旗往肩上一扛,红巾往头上一戴,也充了一股红巾军,一口气攻下了湖广、江西等地多座城池,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另外有一个叫方国珍的黄岩(今浙江台州中部)海盗头子也相当嚣张,率领大批水军在海上兴风作浪,上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堪称混世魔王。

大乱既起,刘伯温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期待得到朝廷重用,以自己的兵法韬略扫灭各路反贼,匡扶社稷,救国安民。

终于,他的机会来了。

眼看方国珍越来越猖狂,打也打不死,赶也赶不走,就像一只癞皮狗,朝廷恨得牙痒痒也拿他没办法。

关键时刻,他们想起了刘伯温,因为素闻他满腹兵法谋略,闻名遐迩,不如用他来对付乱贼,于是第三度征召他出仕。三次出仕又出局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年初,刘伯温被任命为浙东元帅府都事,第二年(1353年)又改任为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相当于省军区参谋),辅助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宜孙管理温州的驻防事务,平定浙东一带的反贼,尤其以方国珍为重点目标。

治国平天下的机会来了。刘伯温带着壮志未酬的不甘,决定这次一定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于是第三度出仕。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次等待他的又是失意。

走马上任之后,刘伯温对官军丝毫不抱希望,干脆自己组建民军(类似于清朝后期的地方团练),筹集粮草,几次用计打败过方国珍,击败过徐寿辉手下的太师邹普胜,打得他们屁滚尿流。

刘伯温向朝廷提议巩固沿海防守,步步紧逼方国珍,把他往死角里打,打得他退无可退,一举歼灭之,但行省左丞彻里帖木儿对此持相反意见,想对方国珍招安,刘伯温强烈反对,说了一句让方国珍后来听到都胆寒的话:“方家兄弟是首乱分子,必须斩杀才能以儆效尤!”(方氏兄弟首乱,不诛无以惩后)

彻里帖木儿在刘伯温的坚持下只好妥协,决定继续追剿方国珍。方国珍得知后大为惶恐,因为他跟刘伯温交手过几次,次次都被打得满地找牙,最怕的就是刘伯温,于是派人以重金贿赂刘伯温,不料都被他严词拒绝。

方国珍眼见刘伯温不买账,干脆砸重金走了朝廷的后门,让朝廷对他招安,并要求朝廷严惩左丞彻里帖木儿和刘伯温。

方国珍如愿以偿,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朝廷罢了彻里帖木儿的官,指责刘伯温“擅持威福”,也免了他的官,并把他拘留在绍兴。

从此,刘伯温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羁管生涯,相当于被软禁。

刘伯温万万想不到,自己只想尽忠职守为国家好好做点事却屡遭打击,一再被人陷害,心情郁闷失望到极点,一度吐血数升,本想一死了之,恰巧被人劝阻:“如今朝廷是非不分,你因为这件事就这样死了不值啊!况且太夫人还在堂,夫人和孩子都需要照顾,你如果死了她们以后依靠谁呢?”

此时,刘伯温的老婆陈氏在一旁抱着次子刘璟边哭边劝他不要想不开,刘伯温这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从悬崖边上退回来的刘伯温渐渐冷静下来,对朝廷依然抱有最后一丝希望,希望朝廷还能继续用得上自己。

机会终究来了。不过,这是最后一次。四次出仕彻底出局

两年后,也就是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农民起义军如雨后春笋,朝廷开始改变政策。江浙行省又起用刘伯温,恢复原职,让他负责剿捕山贼,与行省院判石抹宜孙共同驻守处州。

次年(1357年),经略使李国凤上书朝廷为剿贼有功之臣表功,其他人的功劳都一字不落地全都写了进去,唯独对刘伯温只字不提,结果朝廷下旨改任刘伯温为江浙行省总管府判,禁止他参与军事指挥。

当刘伯温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对朝廷彻底绝望:自己尽心尽力办事,偏偏总有人和自己过不去。朝廷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到底是为什么?自己还有何理由继续效忠?

刘伯温不明白的是,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李国凤是朝廷官员,朝廷中的很多人已经被方国珍用钱收买了,李国凤也在其中,拿了钱自然要为方国珍排忧解难。

江浙行省总管府判,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军区司令部秘书长,负责处理内部公事,没什么实际权力。这么一来,刘伯温就失去了剿灭反贼的权限。没有权限,就等于被废了武功。别人打得火热,你就只能在旁边乖乖看着,插手不了。

没意思了,真的没意思了,刘伯温彻底绝望,再度辞官回家。

至此,刘伯温一共出仕四次,算起来,除了第三次是被罢官,这一次是刘伯温第三次辞官。

刘伯温第四次出仕最冤枉,明明剿贼有功,也没有得罪任何人,偏偏被人穿小鞋,官降了,权没了。

如果要让刘伯温对自己在元朝的四次当官经历做一个总结,他应该会有这么一句:漠视官场规则,不愿改变自己的原则,只能被官场淘汰。

算了,元朝的官不干了,回家好好闭门读书,休养生息。

转眼到了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伯温刚好五十岁。

五十岁了,一眨眼五十岁了,半截身子都入了土,仍然一无所成,此时刘伯温的心情,只能用赵本山小品里的那句台词来形容:“悲哀,实在是悲哀。”

五十年的人生就这么一晃而过,除了前二十年读书求学,后三十年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恶性循环——当官,辞官,再当官,再辞官,再一次当官,再一次辞官。

很好玩吗?很不好玩。有意思吗?很没意思。五十而知天命,是时候该清醒了。为了一个昏君当道、奸佞当权、不辨黑白、不重用人才的朝廷,一次又一次想要去为它匡扶社稷,自己却落得如此下场,真的值得吗?

刘伯温开始真正沉淀下来,思考总结自己的前半生,最终得到的感悟是:白白浪费二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是怎样的人生啊!

二十几年,对于一个胸无大志的人而言,混一天是一天,眨眼即过,然而对于一个满腹韬略不得施展的人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虚度和煎熬。二十几年来,刘伯温郁郁不得志,相当忧愤。

人生“三立”到目前为止,只立了德,没用。立功没办法了,那就凑合着先立言吧。

于是在第三度辞官后隐居青田的日子里,刘伯温满怀苦闷写下了《郁离子》一书,取“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之意。

当他放下笔的那一刻,他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大元就要完了,再也没必要保它了,由它去吧。立功什么的也见鬼去吧!放下执念即是放过自己。

立功很遥远,立言永流传。

他做到了。此书传世七百年至今,仍然在不断翻印、重印,并且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行销海外。

此书的意义,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刘伯温治国安民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明朝建立后,刘伯温进献的很多治国之策,大抵未超出此书思想范围。

此书著成后不久,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立功事业即将开始,他的人生轨迹即将发生彻底改变。第三章窥探时局,选领导,等时机一个神秘人的来访

至正二十年(1360年)的一天,一个人来到浙江青田县武阳村,登门拜访正在隐居的刘伯温。

两年前,刘伯温第三次辞官回到老家,从此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但他并没有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相反,在青田隐居的日子里,刘伯温身隐心未隐,他静静地观察着外面的一切,开始渐渐沉淀,终于变得清醒,最终想清楚了二十多年来都没想明白的很多道理。

他想清楚的这些道理照今天的我们看来很容易理解,但未必人人能真正懂得其中的真谛: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如果不是自己创业,不是自己当老板,那么,就必然存在一个人人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选择谁来当自己的老板?

跟对人,才能做对事。跟错了人,做对事也是错。对与错,看似一字之差,其实影响每个人的一生,甚至决定每个人的一生。比如陈平,原来在项羽手下混,但混得很不如意,有范增就没他啥事儿,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