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语法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9:01:49

点击下载

作者:许敬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古文语法知识

医古文语法知识试读:

前言

随着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医古文的重要性。医古文学科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界有识之士,无不尽心是学,以执锁钥。特别是近年来,学习热潮迭起,已蔚然成风。实在可喜可贺!

为了适应医古文语法教学和广大中医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古医籍的需要,我们受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的委托,在努力吸取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医古文语法知识》。

本书讲述语法,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着重介绍古医籍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些语法现象,在论述时,尽量与现代汉语相对照,以突出古汉语语法的特点;同时,对一些语法现象的历史变化和发展,也酌情予以介绍,以显示时代的差异。第二着重介绍古代汉语常用的、普遍的语法规则,而对个别的、罕见的特殊现象则从略。第三解说力求筒明扼要,通俗易懂,在语法理论上不作过多的阐述。对于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一般只选择一种说法加以介绍,有时也涉及一些不同意见。

全书共分六章,前三章讲词法,后三章讲句法。前后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在虚词部分,特介绍了五十多个常用熟语和十多个固定格式的用法,并根据其语法功能,以类相从,以便读者查阅。书中例句,尽量采用中医古代经典著作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通用教材《医古文》中出现过的句子,但也并不局限于这一范围。凡从《医古文》教材中选用的例句,出处只标篇名,不再标作者和书名。如嵇康《养生论》,只标(《养生论》);《吕氏春秋·尽数》,只标(《尽数》)。在例句之后,视其难易程度,酌情附以注释或语译。译文以直译为主,使它与所讲的语法知识密切结合。

本书是《医古文基础知识丛书》之一,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全国医古文研究会的大力支持,承蒙《医古文基础知识丛书》总主编、北京中医学院钱超尘教授审阅书稿,提出了宝贵意见并为本书作序,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主编、副主编分工如下:许敬生负责第一章至第三章,张东达负责第四章至第五章,王云飞负责第六章,稿成之后,由许敬生统一体例而成全书。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本书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许 敬 生一九九○年十一月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章词第一节 词和语素一 词

什么是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有一定的声音和一定的意义,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所谓“独立运用”,是说词可以独立用作句子成分,或者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表示句子的语气。所谓“最小的造句单位”,是说从造句方面来说,词是最小的,不能再加以分解的单位。例如:

子知医之道乎?(《素问·著至教论》)

这个句子是由六个词组成的,这六个词都是既表示声音又表示意义的。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您懂得医学的道理吗?”其中“子”、“知”、“医”、“道”都是用作句子成分的,“子”作主语,“知”作谓语,“医”作定语,“道”作宾语。“之”表示定语“医”和中心语“道”之间的关系。“乎”表示全句的疑问语气。这六个词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组合成句,它们都是最小的造句单位,不能再加以分解了。二 语 素

什么是语素呢?语素是构词单位,它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一个语素大多数用一个音节表示,如“水”、“火”、“者”、“然”。这种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有少部分是用两个音节表示,如“仿佛”、“犹豫”、“须臾”、“琵琶”。这主要是一些联绵词和外来词。至于多音节语素,在古汉语中极少出现。主要是一些外来词及人名、地名、国名、药名等。如“吐谷浑(国名)”、“波罗末陀(梵语第一)”、“王不留行(中药名)”。现代汉语中的多音节语素,也主要是一些音译外来词,如“雷米封”、“阿司匹林”、“凡士林”等。

单音节语素有的既能独立成词,如“寡”、“足”、“膏”、“淹”;也能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如“寡人”、“足下”、“膏育”、“淹滞”。有的单音节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跟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往往是固定的。这类语素称作语缀,也称作词头、词尾。如“有周”、“阿爷”、“第一”,其中的“有”、“阿”、“第”,称作词头或前缀;“油然”、“蕞尔”、焚如”、“沃若”,其中的“然”、“如”、“尔”、“若”称作词尾或后缀。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它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一个有意义的带调的音节就是一个语素,而写在书面上就是一个字。因此,我们可以说,字是表示语素的,是语素的书面形式。这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特征。特别是在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单音节语素能独立成词,即一个语素就是一个词,写成一个汉字。在这种情况下,字、语素、词三者在形式上完全一致了。但是,这三者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一一对应的。有的两个语素构成一个词,由两个字表示,如“率尔”。有的两个语素构成一个词,却由多个字表示,如“恂恂如”、“戛戛乎”。还有的一个语素,也是一个词,却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表示,如“斯须”、“波罗末陀”。这时:一个汉字仅表示一个音节而已。第二节 词的构成

词的结构形式包含词的语音表现形式和词的内部结构形式两个方面。根据词的语音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根据词的内部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一 单音词和复音词

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火”、“水”、“走”、“药”。

复音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其中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双音词,如“参差”、“须臾”、“忽忽”、“导引”。由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叫多音词,如“戛戛乎”、“王不留行”、“甘麦大枣汤”。(一)单音词向复音词的演变

由于汉字既表声音,又表意义,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而复音词只占一少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的词汇发生了变化,许多单音词逐渐演变成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单音词的大量存在,必然会出现许多同音词,而同音词的大量使用,又会造成词义理解上的困难。如“懈”、“蟹”、“泻”、“亵”等单音词,由于它们读音完全相同,就为准确地分辨词义带来困难。如果换成“懈怠”、“螃蟹”、“泄泻”、“亵渎”等双音词,词义的区分就非常清楚了。

第二,单音词的一词多义性和灵活性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为避免词义含混,后来就出现一些以这个单音词为语素的双音词。如“保”这个词,有“养”、“守”、“护”、“安”、“佑”、“全”等义,于是就产生了“保养”、“保守”、“保护”、“保安”、“保佑”、“保全”等一系列双音词。

第三,由于单音词不如双音词读起来顺口,音节谐和,所以人们乐意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如目——眼睛,师——老师,鼻——鼻子,权——权力。

这样,由古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双音词就占了优势。事实上,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从形式上说,就是循着由单音词向复音词的方向前进的。汉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复音词历代都有增加。现代汉语中所产生的新词,除少数是单音词外,绝大部分都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这正是由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决定的。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很大的区别。我们在阅读古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在语译时,一般都要把古汉语的单音词译成双音词。(二)古汉语复音词的类型

古汉语的复音词大致有联绵词、叠音词、译音词、附音词和复合词几种类型。其中前三类一般属于单纯复音词,后两类属于合成复音词。

1、联绵词 也称连语。把两个字联绵在一起,组成一个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其中大多数有双声或叠韵的关系,在词义上不能拆开来解释,联绵词中的两个字仅仅代表两个音节。这是古汉语单纯复音词的主要形式。双声联绵词,如“仿佛”、“留连”、“辗转”、“犹豫”。叠韵联绵词,如“葫芦”、“须臾”、“彷徨”、“逍遥”。有些联绵词,虽然两个字在声音上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两个音节紧密结合,不能分开。分开之后,便无意义或者与原意不同了。如“狼藉”、“芙蓉、“科斗”、“栝楼”。

2、叠音词 也叫重言词。是把两个相同的音节(字)重叠起来,组成一个词,表示一个意思的复音词。叠音词主要表示状态和摹拟声音。如“啬啬”表示怕冷的样子,“涓涓”表示流水细小的样子;“淅淅”形容风雨声,“辘辘”表示车轮声。

在叠音词中,一般来说,单词重叠后的意义与原单词的意义不同。重叠的两个字只相当于两个音节,不能拆开解释。所以属于单纯复音词,也称单纯叠音词。如“剥剥”表示响声,它同“剥”的“剥裂”原义是不同的。又如“汲汲”表示急急忙忙的样子,而“汲”的本义是“从井里打水”,二者不是一回事。

有些叠音词,单词重叠后的意义仍包含原单词的意义,但语法作用已不同。常表示“象……一样”或“……的样子”的意思。这属于合成复音词,也称合成叠音词。如“灼”,《说文》:“灼,灸也。”是动词,而“灼灼”表示象火烧一样烫,变成了形容词,并加重了语气。

有些名词重迭后,则表示一定的附加意义。如“家家”、“室室”、“种种”,分别表示“每家”、“每室”、“各种”的意思。这种合成叠音词跟单纯叠音词明显不同。单纯叠音词只是音节的重迭,没有附加意义,而这种词重迭不重迭都可以单独造句,重迭后除了原来的意义之外,都有附加意义。

3、译音词 是从其它语言中翻译过来的词。在这种词里,汉字只代表声音,不表示任何意义。所以也是单纯复音词。如“萄葡”、“琵琶”、“金鸡勒(药名)”、“葛郎玛(语法)”。

4、附音词 是指在一个单词的前边附上词头或在后边附上词尾组成的复音词。其中词头和词尾虽然本身不具有词汇意义,或者只有极微弱的词汇意义,但它却有着特殊的作用,能改变和影响原词的意义,构成新词。所以属于合成复音词。

附加在前面作词头的有“阿”、“有”、“第”等,一般构成双音词。如“阿母”、“有政(即政令)”、“第一”。附加在后面作词尾的有:“然”、“如”、“尔”、“乎”、“若”等,常表示“……的样子”的意思,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附在单音词后面即构成双音词,附在叠音词后面即构成多音词)。其中“然”字用得较多。如“炀然(火烧的样子)”、“癯然(清瘦有精神的样子)”、“津津然(有趣味的样子)”、“惶惶如(不安的样子)”、“率尔(草率的样子)”、“汨汨乎(水流不止的样子)”、“沃若(肥美的样子)”。

5、复合词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复音词。它是合成复音词的主要形式。如“导引”、“资禀”、“呼吸”、“脏腑”、“大承气汤”、“四君子汤”等。

复合词在句中只表示一个意义。当组成复合词的单音词独立使用时,它们之间的词义就有了区别。古汉语的复合词绝大多数是双音词,往往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同义词或是意义相反相对的反义词构成。这类词都经过同义词或反义词的临时组合的阶段。在最初使用时,只是两个同义词或反义词的临时并列,后来慢慢地凝成一个整体,演变成一个双音词。如:

①动摇则谷气得消。(《三国志·华佗传》)——经常活动,那么五谷之气就能消化吸收。

②时月有久近。(朱震亨《局方发挥》)

③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养生论》)——奔走在普通人中间,所以只有普通的短暂的寿命。

上述三例中的“动摇”、“时月”、“驰骋”都是同义复合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的具体意义都有细微的差别。在分别使用时,各自保留它们原有的意义。如例①中的“动摇”,《说文》:“动,作也。”“摇,动也。”这里连用在一起,表示“活动”的意思。例②中的“时月”,《说文》:“时,四时也。”“月”,由月亮的圆缺,引申为一个月的时间。在这里,时月连在一起,共同表示“时间”的意思。例③“驰骋”,《说文》:“驰,大驰也。”“骋,直驰也。”此处连在一起,表示“奔走”的意思。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由两个同义词连在一起构成的复合词,在句中使用时,往往摒弃它们之间细微的意义差别,由它们的共同之处决定一个词义。逐渐凝固成一个双音词。诸如“边疆”、“衣裳”、“恐惧”、“顾虑”、“朋友”、“诽谤”、“觉悟”、“消灭”、“计较”、“资禀”、“湔浣”等等,皆如此。

又如:

①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又当消息而用之。(《丹溪翁传》)〔“消息而用”即调节运用。〕

②为医误治,危在呼吸。(《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被医生误治,在倾刻之间就会出现危险。

③诚幼科最要之肯綮。(《小儿则总论》)——实在是小儿科最重要的关键。

上述三例中的“消息”、“呼吸”、“肯綮”,都是反义复合词。例①中的“消息”意为调节,与原来的消除、生长的意义有别;例②中的“呼吸”形容时间的短促,与原来出气、入气的意义有别;例③的“肯綮”比喻关键,与原来的筋骨结合之处的意义有别(肯,贴附骨上的肌肉;綮,筋肉聚结的部位)。从上述各例可看出,反义复合词与构成它的两个单音词的意义往往不同,而成为原意的某种引申意义。诸如“脏腑”、“阴阳”、“本末”、“是非”、“膏育”、“左右”、“上下”、“往来”、“升降”等等,皆如此。

有些反义复合词在运用中偏于其中一词的含义,另一词仅作陪衬。这种词也称为偏义复词。如:

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仓公列传》)〔缓急:紧急的时候。〕

②岂复计病者之死生乎?(《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③补者,以谷肉果菜养口体者也。(同上)〔养口体:养身体。〕

上述例句中的“缓急”偏指“急”、“死生”偏指“死”,“口体”偏指“体”。

有些复合词是由词组的转化凝固而成,表示一个特有的引申义。如“将军”,本指率领军队,系动宾词组。后专称率领军队的高级武官为将军,变成一个固定的词。又有“大将军”、“上将军”等。“布衣”,本指布料衣服,系偏正词组。因贫民是穿布衣的人,后专指贫民。诸如“朱门”指贵族之家,“寡人”系国君自称,“东宫”指太子,“丈夫”指男子,“首级”指脑袋,“九州”指天下等等,皆如此。

有些复合词则由典故形成,表示一个固定的含义。如:“不惑”指四十岁,“古稀”指七十岁,“东床”指女婿,“膏肓”指危重之病,“二竖”指病邪,“结草”指报恩,“汗青”指史册等,都逐渐演变成一个固定的双音词。

至于多音复合词,在古汉语中极少出现。在医古文中出现的也多是一些药名和方名。如“四君子汤”、“甘麦大枣汤”、“大承气汤”等。一般是根据其药物组成或功能意义,用简缩方法合成的词。看起来是个词组,但实际上它是一个表示专有意义的词。二 单纯词和合成词

根据词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1、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构成单纯词的有单音节语素,如“水”、“火”、“道”、“药”等。这一种占绝大多数。还有一部分是复音节语素。其中有联绵词,如“恍惚”、“恬憺”、“须臾”、“仿佛”;有叠音词,如“孜孜”、“萧萧”、“淅淅”、“辘辘”;有外来词,如“葡萄”、“玻璃”;还有一些人名、地名、药名等,如“扁鹊”、“扶桑”、“王不留行”。这种复音节语素,尽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但不能拆开,不能再加以分析。如果拆开,就没有意义或者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2、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因而全是复音词。这些语素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的,语素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这跟现代汉语是基本相同的。根据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联合关系。两个语素并列粘合而成,不分主次。也称并列关系。如:商贾、阴阳、隐微、造诣、导引、经络、呼吸、膏肓等。这类词一般都由两个同义词或反义词充当语素,结合而成。(2)偏正关系。两个语素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即前一个语素修饰后一个语素。如:经方、大肠、川贝、三焦、九州、五脏、寡人、黎民等。(3)述补关系,也称补充关系。两个语素之间有补充说明关系,即后一个语素补充前一个语素。如:伤寒、离散、中风、保全等。(4)动宾关系,也称支配关系。两个语素间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即前一个语素支配后一个语素。如:执事、司马、知县、留神等。(5)主谓关系,也称陈述关系。两个语素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如:地震、血虚、肺热、肝郁等。(6)重迭关系。由两个相同的语素重迭而成。如:苍苍、涓涓、家家、室室。如前所述,这种合成叠音词与单纯叠音词是不同的,应注意区分。(7)缀合关系。由语素和语缀粘合而成。语缀在前的称前缀,也叫词头,语缀在后的称后缀,也叫词尾。前缀合关系,如:有周、有政、阿爷等,这跟现代汉语的“阿哥”、“老虎”、“第一”等词相同。后缀合关系,如:炀然、率尔、恂恂如、沃若等,这跟现代汉语的“桌子”、“花儿”、“石头”、“编者”等词相同。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合成词的结构关系,就会发现,合成词的构词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 次序复合法。把语素按一定的次序粘合而成。:如上下、表里、诽谤、导引、布衣、中风等。

第二 次序缀合法。即在一个语素前边或后边加上语缀。如:有周、阿瞒、欣然、焚如等。

第三 简缩法。有的是把词组中的某几个表义音节摘取出来简缩成词,如:甘麦大枣汤、桔红丸等。这同现代汉语中的“政协”、“安理会”等词类似。有的是用数字概括简缩成词,如:五脏、六腑、三坟、五典、九州等。这跟现代汉语中的“三好”、“四化”、“五官”等词相同。在医古文中,还有一些药名、方名,是根据药物的功能意义简缩成词。如:承气汤、达原散、归脾丸、香砂养胃丸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代汉语合成词中存在的各种结构关系,在现代汉语中都存在。它们的形式是一致的。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地方。不仅如此,“在汉语里,语素和词的性能是一致的;语素同语素组合,词同词组合,词同词组组合,词组同词组组合,方式和手段是一致的,组合起来产生的关系是一致的。从语素到词,到词组,到句子,就是一个组合过程,而组合的原理是‘一以贯之’的。各级的组合,虽有小异,不失大同。这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张志公《谈汉语语素》,见张静等编《中学教学语法讲话》一书,1985年12月河南教育出版社版,第103页。)。因此,我们在研究汉语的语法时,一定要注意这种“一以贯之”的组合特点。

当然,古今汉语毕竟有不同之处。就以词的结构形式来说,古汉语合成词的数量远没有现代汉语多。古汉语合成词中的各种结构关系,作为一个类别,它们是存在的,同现代汉语是一致的。但就每一类中所包含的具体的合成词来说,其数量却远远没有现代汉语多。例如述补关系、动宾关系的合成词,在古汉语中就很少出现。这从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尔雅》所收的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古汉语确实是单纯词占绝对优势;而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词典编辑室编)所收的词汇中,可以看出,现代汉语合成词明显占多数。同时,古今所保存的大量的实际语言材料,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三节 词的分类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词进行分类。如上所述,我们可以从音节的角度,把词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也可以根据词的结构形式,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这些分类,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词的不同特点。但是,这都不是根据词的语法特征进行分类,因此分类的结果,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词类。

我们这里所说的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一 划分词类的目的和依据

我们划分词类的目的是把语法性质相同或者相近的词归在一起,正确认识其规律性,有效地提高分析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语言学界曾有争议。有人主张,只能凭着意义来分;有人则认为,划分词类只能根据功能。我们认为,根据汉语的特点,划分词类应当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同时要结合词的语义类别。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组合形式、组合关系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勿庸置疑,这是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和标准。所谓词的语义类别,是指词的抽象意义。如“华佗”是古代的名医,“半夏”是药物名,“徐土”是古代九州之一的徐州。这些词都表示了人或事物的名称,正是名词所表示的意义。再如,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和变化,形容词表示性质和状态等。这些意义都体现了词类的特点。事实上,词的意义类别,同它们的语法功能常常是相对应的。就是说,语法功能相同的词,意义上往往有共通之处。因此,划分词类结合词的意义类别,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条件。吕淑湘先生在他的近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说:“在语法分析上,意义不能作为主要的依据,更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但是不失为重要的参考项。”(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页)我们认为,这个意见是中肯的。

至于词的形态变化,当然也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一种依据。如古汉语中名词有时带前缀(词头),形容词有时带后缀(词尾)等。但是,汉语,特别是古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这确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二 词的类别

根据以上划分词类的标准,我们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够作短语(词组)或句子的成分,可以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具有比较实在的意义,表示客观事物及其动作、行为、存在、变化、性质、状态、数量、时间、处所等概念。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一般不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不表示实在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用来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气。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汉语的虚词同其它语言比较起来,不仅数量多,而且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这正是汉语的一个特点。第二章实 词第一节 名词一 名词的类别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及时间方位的词。

表示人的:华佗、张机、民、父、师。

表示事物的:心、药、神、道、太医院。

表示时间的名词,也叫时间名词。如:年、月、日、时、冬、昼。

表示处所的:乡、长安、咸阳、勃海郡。

表示方位的名词,也叫方位词。如: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内、外、前、后。二 名词的语法特点

1、可以受形容词、数词和代词的修饰,和他们组成偏正关系。但一般不受副词的修饰,一旦受副词修饰,则改变了词性而活用作动词(见本章第六节“实词活用”)。如:

①彼,良医也。(《秦医缓和》)〔形容词“良”修饰名词“医”。〕

②久服去三虫。(《三国志·华佗传》)〔数词“三”修饰名词“虫”。〕

③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扁鹊列传》)〔代词“其”修饰名词“言”。〕

2、名词在句中常通常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①肝藏血。(《灵枢·本神》)〔“肝”是主语,“血”作宾语。〕

②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仓公列传》)〔“黄帝”、“扁鹊”均作定语。〕

3、名词在表示判断的句子里可作谓语,而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在谓语前加“是”字。这是古汉语一种特有的语法现象。如:

①明堂者,鼻也。(《灵枢·五色》)——明堂是鼻子。

②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是天地间的规律。

两例中的“鼻”、“道”分别作谓语。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带修饰语的名词在判断句中作谓语如何看待?如第二例中的“天地之道”,一般都把修饰语“天地”看作定语。似不妥。我们认为,不妨把“天地之道”看作偏正词组作谓语。这样可避免一些矛盾。

4、名词有时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方位和时间等义。如:

①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三国志·华佗传》)〔“徐土”作动词“学”的补语。〕

②越女侍前,齐姬奉后。(《七发》)〔方位名词“前”、“后”均作补语。〕

③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扁鹊列传》)〔时间名词“日”同数词“三十”构成名词性词组,作补语。〕

5、名词可直接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一般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通常要借助于介词的介绍,构成介宾词组,才能作状语。而在古汉语中,名词则常常可以直接修饰谓语而作状语,并不需要通过介词。这是一种特有的语法现象,它能使语言精炼,达到修辞的效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比喻。用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来描绘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可译作“象……一样”或“把……当作……”。如:

①一以参详,群疑冰释。(《内经素问注序》)——一一用来详细参阅,很多疑难问题,就象冰雪消融一样都解决了。〔“冰”修饰谓语“释”,作状语。〕

②又若经文连属,难以强分……分条索隐,血脉贯矣。(《类经序》)——又如《内经》的经文连属不断,难以勉强划分……分列专条,探求隐微的含义,就象血脉一样贯通了。〔“血脉”修饰谓语“贯”,作状语。〕

③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孙思邈传》)——孟诜、卢照邻等人把孙思邈当作老师来奉事他。〔“师”修饰谓语“事”,作状语。〕

④生男女,必货视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生了孩子,一定象对待货物似的看待他们。〔“货”修饰动词“视”,作状语。〕(2)表示凭借、依据。可译为“按照……”或“依照……”。如:

①存其可济于世者,部居别白,都成一编,名之曰《串雅》。(《串雅序》)——保存那些对社会有用的部分,按部类编排,分别清楚,汇编成一部书,称它为《串雅》。〔名词“部”修饰动词“居”而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②死胎枯燥,势不自生。(《后汉书·华佗传》)——死胎枯干,按照情势,不能自然地生下来。〔“势”修饰动词“生”,作状语。〕

③弗治,满十日,法当死。(《素问·玉机真脏论》)——如果不治疗,十天以后,按照规律就会死亡。〔“法”修饰动词“死”,作状语。〕(3)表示工具、方式。可译为“用……”如:

①勿闭其口,膏稍导之。(《诸病源候论·金疮肠断候》)——不要封闭伤口,用药膏慢慢地疏导它。〔“膏”修饰动词“导”,作状语。〕

②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素问·玉机真胜论》)——在这个时候,可以用热水热敷及用艾火灸烤。〔“汤”、“火”分别修饰动词“熨”、“灸”,均作状语。〕,

⑧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李时珍传》)——长史苏恭上表请求修订本草,增补了一百一十四种药。〔名词“表”修饰动词“请”,作状语。〕(4)表处所。可译为“在……”。如:

①其民陵居而多风。(《素问·异法方宜论》)——那里的人民在山陵上居住,其地多风。〔名词“陵”修饰动词“居”,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唐·王冰不解“陵居”含义,误认为是土山一样的居室。注云:“居室如陵,故曰陵居。”显然是错误的。)〕

②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七发》)——现在的富家子弟,必在深宫内室中居住。〔“宫”、“闺”分别修饰动词“居”、“处”,作状语。〕

③若夫殿处鼎食之家,……若是者鲜焉。(曹植《说疫气》)——至于在宫殿里居住,列鼎而食的富贵人家,象这样的很少。〔“殿”修饰动词“处”作状语,表示处所;“鼎”修饰动词“食”作状语,表示方式。〕(5)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语译时加“向……”。如:

①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灵枢·口问》)——饮食进入胃中,胃气就把食物的营养成分向上输布到肺里。〔方位名词“上”作动词“注”的状语,是“向上”的意思。〕

②春气西行,夏气北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春气由东向西而行,夏气由南向北而行,秋气由西向东而行,冬气由北向南而行。〔“西”、“北”、“东”、“南”、分别修饰动词“行”,均表示动作的趋向,作状语。〕

从以上例句中可看出,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边,如果不作主语,便用作状语了。用作状语的名词,在意义上,除了表示比喻外,其它一般都相当一个介宾词组。语译时可以在名词前面加上适当的介词来解释它。但不必认为是省略了介词。(6)表时间。古汉语中,“时”、“日”、“月”、“岁”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词汇意义有所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表示行为的经常性。可译为“每时”、“每日”、“每月”、“每年”或“时时(常常)、“天天”、“月月”、“年年”。如:

①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使人精不化气而少气,时常发怒。〔“时”修饰动词“怒”,表时常的意思,作状语。〕

②声音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素问·汤液醪醴论》)——病人的声音每天都反映在医生的耳中,病人的五色每天都表现在医生的眼前。〔“耳”、“目”分别修饰动词“闻”、“见(同现)”,作状语。〕

⑧久较则月异而时不同。(《药戒》)——长期考校,就会发现月月在变化且时时有不同。〔“月”、“时”分别修饰谓语“异”、“同”,作状语。〕

④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柳宗元《捕蛇者说》)——太医凭借皇帝的诏命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它两次。〔“岁”修饰谓语“赋”,作状语。〕

第二、“日”字作状语,表示动作或情态在逐渐发展。当“一天天地”讲。如:

①大气皆去,病日已矣。(《素问·热论》)——外邪都已离去,病就一天天地好了。〔“日”修饰动词“已””,作状语。〕

②药石杂投,日累日深,竟成不起。(雷丰《时病论》)——杂药乱投,日渐积累,病情一天天加深,最终成了卧床不起的重症。〔“日”分别修饰谓语“累”、“深”,作状语。〕

第三、“时”字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时,除了当“时时”讲外,还可以表示“有时”、“依时”等意义。如:

①其言补,时见一二。(《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时”修饰动词“见”,作状语,当“有时”讲。〕

②风痹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灵枢·厥病》)——风痹浸淫发展,久病不愈的人,他的两足有时感到如同踏在冰上一样寒冷,有时又感到象伸进热水中一样热。〔“时”修饰动词“入”,作状语,当“有时”讲。〕

③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秋天的洪水依时而来,无数河流的水汇集黄河之中。〔“时”修饰动词“至”,作状语,当“依时”讲。〕

6、关于名词用作动词的情况,见本章第六节“实词活用”部分。第二节 动词一、动词的类别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变化存在、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坐、取、饮、视、治。

表示存在变化的:生、死、有、无、存。

表示心理活动的:思、爱、恨、怜、畏。

表示能愿的:可、能、欲、宜、当、须、敢、应。

表示判断的:是、为等。

按照性质,动词可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涉及事物,一般不能带宾语,所以又叫不及物动词。如:“死”、“活”、“来”、“走”、“眠”等。他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涉及事物,能带宾语,所以又叫及动物词。如“有”、“使”、“攻”、“思”等。

表示可能和意愿的词叫能愿动词。它们一般用在其它动词前,起辅助作用,所以又叫助动词。在句中可看作状语。如:

①臣能以之。(《扁鹊列传》)〔“能”作状语。〕

②后十八岁,疾当发动。(《后汉书·华佗传》)〔“当”作状语。〕

能愿动词有时也可充当一般动词,独立表示动作行为,并带宾语。如:

①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可也。(《温病条辨叙》)〔“可”独立作谓语,当“可以治愈”讲。〕

②天下事,我能之,人亦能之,非难事也。(《病家两要说》)〔两个“能”字均带上宾语“之”,表示“能胜任”、“能做”的意思。

表示判断的词叫判断词。判断词不表示明显的动作,通常只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起联系和判断的作用。现代汉语的判断句要用判断词“是”,古代汉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在上古汉语中主要用作指示代词,只有少数用作判断词。目前所发现的最早例子,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士的《占书》(大约是战国晚期楚国人的作品)中的句子:

①是是帚彗。一—这是扫帚状的彗星。

②是是竹彗。——这是竹子状的彗星。

两句中的头一个“是”是指示代词,第二个“是”显然已用作判断词了。

大约汉代以后,“是”用作判断词才逐渐多起来。如:

①必是逢我翁也。(《后汉书·华佗传》)

②御者曰:“此是螳螂也。”(《韩诗外传》)

两句中的“是”均用作判断词。

关于“为”字,我们把它当作判断性动词。它很象现代汉语的“是”,一般都可以按“是”字型的判断句来语译。但我们应理解,古人用“为”来表示判断的意思,并不象现代汉语“是”的意思那样直接了当,而是有着丰富而婉曲的含意。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在句中只起联系作用,它的实际含义很空。而“为”字表示判断的意思时,实际含义相当丰富。如:

①水为阴,火为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此句当然可以把“为”译作“是”。但仔细分析一下,句中的“为”字则包含有“看作”、“看成”、“属于”等意思。并非单纯一个判断词“是”所能完全替代的。再如:

②小儿之脉,七至为平。(李时珍《濒湖脉学》)

此句译作,“小儿的脉象,一呼一吸来七次是正常。”固无不可。但是我们分析一下,“为平”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算是正常”、“属于正常”、“可以看作正常”等等。若把“为”和“是”等同起来,就显得索然无味了。二、动词的语法特点

1、动词能直接受到副词、数词、形容词的修饰限制。如

①即如佗言,立吐一蛇。(《后汉书·华佗传》)〔副词“立”修饰动词“吐”。〕

②三试于乡。(《李时珍传》)——三次参加乡试。〔数词“三”修饰动词“试”。〕

③太守果大怒。(《后汉书·华佗传》)〔形容词“大”修饰动词“怒”。〕

2、动词在句中常作谓语。例如以上三例中的“吐”、“试”、“怒”分别作谓语。例①中的“吐”和后边的名词“蛇”构成动宾结构,例②中的“试”同介宾词组“于乡”构成述补结构。

3、动词还可以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形式:(1)动词直接置于另一动词之前,用作状语。

①望见桓侯而退走。(《扁鹊列传》)〔退走:退避着跑掉。“退”修饰“走”,作状语。〕

②《内经》散论诸病,非一状也;流言治法,非一阶也。(《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内经》分别论述各种疾病,不止是一种症状,分别论述各种治法,不止是一种方法。〔“散”修饰“论”,“流”修饰“言”,均作状语。〕

③先生已七十九岁,自知衰矣,未必生还。(《徐灵胎先生传》)〔生还:活着回来。“生”修饰“还”,作状语。〕(2)作状语的动词和动词谓语之间用连词“而”、“以”连接。其中用“而”较多。如:

①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三国志·华佗传》)——五脏的功能活动已经在体内停止了,他将会哭泣着死亡。〔动词性词组“啼泣”修饰动词谓语“绝”,作状语,用“而”连接。〕

②方子仰而嗟,俯而愧。(《鼻对》)——方某仰面感叹,俯首称愧。〔动词“仰”,“俯”分别修饰动词“嗟”,“愧”,作状语。〕

③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坐着等待天亮。〔动词“坐”修饰动词“待”,作状语,中间用“以”连接。〕

④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贵州本来没有驴子,有好事的人,用船装载着运了进来。〔动词“载”修饰动词“入”,作状语,中间用“以”连接。〕

动宾词组作状语时,也往往在这个词组和动词谓语之间加“而”、“以”。如:

①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素问·阳明脉解》〔动宾词组“弃衣”、“登高”分别修饰动词“走”、“歌”,作状语。〕

②众乃敛衽而服。(《古今医案按》卷三)——众人于是提起衣襟,表示叹服。〔动宾词组“敛衽”修饰动词“服”,作状语。〕

③居无何,尽得其术以归。(《丹溪翁传》)〔动宾词组“得其术”修饰动词“归”,作状语。〕

④樊哙侧其盾以撞。(《史记·项羽木纪》)——樊哙侧着他的盾来撞击(卫士)。〔动宾词组“侧其盾”修饰动词“撞”,作状语。〕

4、动词有时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而不用依靠助词的帮助。如:

①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后汉书·华佗传》)〔悬蛇:悬挂的蛇一样的寄生虫。动词“悬”修饰名词“蛇”,作定语。〕

②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立人也。(《解蔽》)——黑暗中行走的人,看到躺着的大石头以为是伏着的老虎;看着树立的林木以为是站立的人。〔动词“寝”、“伏”、“植”、“立”,分别修饰名词“石”、“虎”、“林”、“人”,作定语。〕

③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百姓脸上有饥饿的颜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动词“饥”、“饿”分别修饰名词“色”、“莩(piǎo)”,作定语。〕

5、动词可用作名词而作主语和宾语。见本章“实词活用”一节。此从略。第三节 形容词一、形容词的类别

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表示形状的:长、短、大、小、方、圆。

表示性质的:甘、辛、酸、凉、热、软。

表示状态的:速、迟、扬扬、茫茫、缤纷、蕞尔、肃然。二、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主要是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的修饰。如:

①然而尤有不易者,则正在知医一节耳。(《病家两要说》)〔形容词“易”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鼓事外之口吻,发言非难;挠反掌之安危,惑乱最易。(同上)——鼓弄局外人的口舌,说几句不难;扰乱极易变化的病情,惑乱人心最容易。〔形容词“难”、“易”分别受否定副词“非”和程度副词“最”的修饰。〕

2、形容词在句中通常作谓语、定语、状语,有时也可作补语。

①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内经素问注序》)〔形容词“简”、“博”、“奥”、“深”均作谓语。〕

②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生气通天论》)——即使是有大风烈毒,也不能伤害他。〔形容词“大”、“苛”均作定语〕。

③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脉经序》)〔形容词“易”、“难”分别修饰动词“了”、“明”,作状语。)

④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难经·第十五难》)〔气来实强:指脉气来得实强。气来虚微:脉气来得虚弱。形容词性词组“实强”、“虚微”分别补充说明动词“来”,作补语。〕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若后面带上宾语,它就改变了词性,而活用作动词。见本章“实词活用”一节。

4、古汉语形容词的词形变化,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即可以重迭和带词尾。(1)形容词可以重迭。重迭后,有加强描述人或事物的性状情态的作用,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节之美。如:

①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颙颙(yóng)然,愉愉然,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灵枢·通天》)——阴阳和平的人,他们的仪表雍容自得,能顺应环境,态度肃敬严正,对人和颜悦色,目光慈祥和善,言行条理分明而不紊乱,所以众人都称他们为君子。

文中一连串的叠音形容词均作谓语,把一个阴阳和平,身心健康之人的特征,描绘得活灵活现。

②刺法曰:无刺熇熇(hào)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灵枢·逆顺》)——刺法上说,不要在病人高热炽盛的时候针刺,不要在病人大汗淋漓的时候针刺。不要在病人脉搏混乱的时候针刺。〔“熇熇”、“漉漉”,“浑浑”均作定语,分别揭示了热势炽盛的热象、大汗不止的状态和脉象混乱的情状,显得生动形象。〕

③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素问·平人气象论》)——正常的心脉来时,接连不断,如同一颗颗珠子流转……正常的肺脉来时,轻浮虚软,象飘落的榆荚那样。〔“累累”、“厌厌聂聂”分别把心脉和肺脉搏动时的微妙形态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一种深切的感受。〕(2)形容词常带词尾(后缀)“然”、“如”、“尔”,“若”、“乎”等,含有“……的样子”的意思。有时这些词尾没有恰当的对译之词。

①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素问·刺疟论》)——肝疟之症,使人面色呈现苍黑的样子。

②血气交沴,炀然焚如。(《鉴药》)——气血都不通畅,身体高热,如同火烧火燎一样。〔原来是动词的“炀”、“焚”用“然”、“如”作词尾,也变成了形容词。〕

③发蓬如而忘乎乱,面黔如而忘乎垢。(刘禹锡《述病》)——头发蓬松散乱,他自己却不觉得乱;面部又黑又脏,他却忘了上面的污垢。〔蓬如:蓬松散乱的样子。黔如:又黑又脏的样子。〕

④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大医精诚》)——不能在性命关天的大事上,轻率地炫耀自己才能过人,动作快速。

⑤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桑叶未落时,叶子润译而繁茂。〔沃若:润译肥美的样子。〕

⑥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素问·脉要精微论》)——夏天阳气盛,脉在肤表,洪大而充满指下,象万物茂盛的样子。

例①中的“苍苍然”和例⑥中的“泛泛乎”,均是由叠音形容词带后缀构成的。

5、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作主语和宾语。见本章“实词活用”一节。第四节 数词和量词一、数词和量词的类别

表示数目和序数的词叫数词。如:一、二、十、百、千、第一、三分之一等。古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倍数、约数、虚数等类(下面分别介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量词包括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物量词。如:寸、尺、斤、两、仞、担、石、卷、篇、枚、条、亩、双、斛、镒等。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如:遍,回、次、番、通、息、壮等。

在古汉语中,量词很不发达,特别是动量词,在上古汉语中极为少见。大约到汉代以后,量词才逐渐增多起来。由于量词一般不单独使用,往往跟数词结合在一起,所以人们统称为数量词。

关于古汉语的量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注意一些量词的转换。表述同一单位,有时古今用的量词不同,发生了转换。如:

①武王有乱臣十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周武王有能治理国家的大臣十个。〔量词“人”相当于后来的“个”。〕

②赐衣被一袭。(《汉书·昭帝纪》)——赏赐衣被一套。〔量词“袭”相当于今天的“套”。〕

④四秉曰筥。(《礼记·聘礼》)——四把禾称作筥。〔“秉”相当于今天的“把”。郑玄注:“此秉,谓刈(yì)禾盈手之秉也。”筥(jǔ):古代禾的量名。〕

第二 要注意—些量词的消失。有些量词(主要是物量词)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却不用了。

乘(shèng),指四匹马拉的兵车。在古代的军事编制中,乘是一车、四马、三士、七十二步卒。有时以“乘”代表“四”的数。如:

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礼记·少仪》)——用四壶酒、一束干肉、一只狗,赏赐人。

驷,《说文》:“驷,一乘也。”又作为计数马匹的单位。即一驷为四马。如:

齐景公有马千驷。(《论语·季氏》)〔千驷:四千匹。〕

一些重量单位:镒,二十四两或二十两。钧,三十斤。如:

①(慈石)凡修事一斤,用五花皮一镒,地榆一镒。(《本草纲目·慈石》)〔修事:炮制。〕

②皆可以胜百钧,驰千里。(《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胜:担当。〕“黍”、“累”、“铢”、“分”、“豆”等表示小的分量。按汉代度量衡制,十黍为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如:

①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刘向《说苑·辨物》)

②权轻重者,不失黍累。(《汉书·律历志上》)〔权:称量。黍累:指轻微的重量。〕

③五苓散方: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术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同是这一个“五苓散方”,而在《伤寒论·太阳病篇》则写为:“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按“六铢为一分”、“二十四铢为一两”换算,“十八铢”正好是“三分”,“一两六铢”等于“一两一分”,“半两”恰好是“二分”。这说明,在成书于汉末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表示细小重量的词“两”、“分”、“铢”是并用的。“粟”、“圭”也表示小的分量。据汉代刘向《说苑·辨物》记载:“十粟(小米)重一圭,十圭重一铢”。

一些容量单位:钟,六斛四斗。斛,十斗(南宋以后为五斗)。合(gě),十分之一升。“豆(斗)”、“区(瓯)”、“釜”也用作容量单位。据《左传·昭公三年》记载,春秋时,齐国以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钟。田氏代齐后,改为以四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如:

①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三国志·华佗传》)〔信:确实。〕

②食一豆肉,饮一豆酒,中人之食也。(《考工记·梓人》)

一些长度单位:墨,五尺。寻,八尺。常,十六尺。“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国语·周语下》)仞,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东汉末为五尺六寸。(据陶方琦《说文仞字八尺考》)如:

①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拨一寸之机,发千钩之弩。(景日昣《嵩崖尊生·弁言》)

②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镒,盗跖不掇。(《韩非子·五蠹》)——几尺布帛,一般人都舍不得丢弃,若是在炉子里烧得快化了的金子,即便是有百镒之多,连跖那样的大盗也不敢拾取。〔寻常:泛指几尺布。〕

③石之精粗疏密,寻尺特异。(《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石质的精致、粗糙、疏松、细密,在很短的距离之内就有明显的差别。〔寻尺:指短距离。〕“黍”、“忽”、“微”等用来表示微小的长度单位。

一黍,相当于一分。古代用一百粒黍米排列的长度为一尺,一尺十寸,一寸十分,所以一黍相当于一分。“忽”、“微”是比“黍”更小的度量单位。《孙子算经》卷上说:“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而“微”比“忽”更小,一忽相当于一寸的十万分之一,一微相当于一寸的百万分之一。”忽微”连用,犹如“丝毫”、“毫厘”连用一样,皆言极微小的事物。如: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魏学洢《核舟记》)——船头尾长约八分有零,高度约两分左右。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五代史·伶官传序》)——灾难往往由细小的事情蓄积起来。

表贷币单位的,如“贝”、“串(系)”、“朋”等。古代以贝壳为贷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见王国维《观堂集林·说珏朋》)至于“朋”,说法不一。一说五贝为一朋;一说两贝为一朋,又一说五贝为一系,二系为一朋。汉王莽制贷币五品,均以二枚为一朋。如: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汉书·食贷志下》)——大贷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贝是一朋。

第三注意有些量词常常在医古文中使用,表示特有的意义。

壮,表艾灸的量词,一灸(指每灸一个艾炷)为一壮。

痏(wě),本指针灸后穴位上的瘢痕,引申为钎灸的次数。可用作动量词,相当于“次”;有时用作物量词,相当于“穴”,则由名词“穴位”之义转化而成。

息,一次呼吸。用作动量词。如:

①灸穷骨二十壮。(《灵枢·癫狂》)——灸尾骶骨处二十壮。

②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素问·缪刺论》)——针刺大指及大指旁边次指的爪甲上,离顶端如韭菜叶宽处的地方各一次。〔“痏”用作动量词,当“次”讲。这种用法,在《内经》中颇多。仅《缪刺论》一篇,即出现二十六次。〕

⑧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灵枢·热病》)——在手五指间各有一穴,共八穴,在足趾之间也如此。〔“痏”用作物量词“穴”。〕

④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灵枢·五十营》》——一呼一吸叫做一息,气行共六寸;十息,气行共六尺。“方寸匕”、“钱匕”、“刀圭”、“字”等均可作度量单位,表示小的分量。

方寸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其形状如刀匕(匕即匙),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故名。作为容量单位,一方寸匕药等于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盛草木药末,为1克左右。

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形状如刀的圭角,一端尖形,中部凹陷。一刀圭的量药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钱匕,也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用汉代的五铢钱币量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匕量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落为度。一钱匕约为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药为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相当于一分四厘,合0.6克。

字,古方量词,一字约为二分半。如:

①凡散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本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