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环境编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21:26:56

点击下载

作者:姜林美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Linux环境编程

Linux环境编程试读:

前言

Linux是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统之一,因其开源、免费、稳定、网络功能强大等特性,加之其桌面环境越来越美观、易用,其用户群体呈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然而,与此趋势不相协调的是,介绍Linux环境编程的书籍却明显稀少,尤其是介绍Linux环境编程知识的课堂教材堪称匮乏。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教案和Linux环境应用系统开发的经验编写了本书。

笔者以为,学习编程重在入门,入得其门,则一通百通。在如今互联网高度开放和发达的背景下,具体应用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容易找到经验者的解答或相关的参考文献,但是理解他人的解答或参考文献中叙述却仍需要以入门知识为基础。

本书编写的宗旨是引导读者快速入门,所以行文注重循序渐进、逻辑连贯、语言简洁、阐述清晰、例程详尽。

全书共分10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介绍学习 Linux 环境下的编程所需掌握的 Linux 的基础知识,包括Linux的发展因素、Linux系统的安装、Linux的桌面环境、命令行Shell和Linux文件系统。Linux文件系统方面的知识是这一章介绍的重点。

第2章,介绍Shell命令操作。Linux命令操作与图形界面操作相比,输之于易操作性,但胜之于高效、迅捷。掌握常用命令是学习Linux环境编程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这一章的内容不仅包括获取命令帮助的方法、特殊符号、查看历史命令等基础操作,更着重于介绍与文件系统搜索、文本阅读和编辑、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进程管理、网络管理等相关的70多个常用命令的常用选项,对每个命令都给出了详尽的使用范例。

第3章,介绍Shell编程。Shell程序通常由Shell命令加上程序控制结构组成,具有简洁、开发容易和便于移植的特点。Shell 脚本程序是进行系统管理维护不可缺少的利器。这一章囊括了Shell程序语言的所有语法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均给出了丰富的示例。内容包括Shell程序的基础知识、Shell变量、控制结构、函数、内部命令和Shell调试方法。

第4章,介绍 Linux 环境下的 GCC 编译器、Eclipse CDT 集成开发环境和 C语言的基础知识。这一章着重以简洁的语言、合适易懂的示例介绍C语言的语法,内容包括 C 语言的特点、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语句、控制结构、函数、内存管理和编译预处理。

第5章,介绍基于文件描述符的底层文件I/O编程。在Linux中,几乎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一个文件来表示,既包含普通的磁盘文件,也包含特殊的硬件设备文件、管道(PIPE)文件、套接字(SOCKET)文件和目录文件等。因此,文件I/O编程是Linux应用编程基础。这一章的内容包括Linux文件I/O概述、底层文件访问、链接文件操作、目录文件操作和设备文件。

第6章,介绍基于流的标准库I/O编程。标准I/O库是在系统调用函数基础上构造的,它处理很多细节(例如缓存分配)以优化执行 I/O,更加简单、方便和高效。这一章内容包括流和文件指针、缓存、流的打开和关闭、基于字符和行的I/O、二进制I/O、定位流、格式化I/O、临时文件以及流与描述符的关系。

第7章,介绍进程和信号。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和重要的概念,信号是软件中断,提供了一种处理异步事件的方法。这一章以丰富的示例详细地介绍了进程和信号编程的基本方法,内容涵盖了进程的基本概念、Linux 进程环境和 Linux 进程控制、信号的概念和机制、信号的发送和捕获等各个方面。

第8章,介绍进程间通信编程。这一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进程间交换信息,以及如何对多进程的数据访问进行同步,内容包括 IPC 简介、管道、命名管道(FIFO)、信号量、共享内存、消息队列,对每一种IPC机制均给出了实用易懂的示例程序。

第9章,介绍Gtk+编程的基础知识。Gtk+的设计目的是支持在X Window系统下开发图形界面的应用程序,是GNU的标准图形界面开发程序库。这一章的内容包括Gtk+简介、glib库、Gtk+程序结构、响应Gtk+的信号、构件的基本概念和构件的排列。

第10章,介绍Gtk+的各类常用构件。Gtk+的构件十分丰富,有的使用简单,有的功能强大但使用起来较为复杂。这一章将详细说明各种常用的构件的使用方法,并给出详尽的例子引导读者快速掌握各种 Gtk+构件的编程技术,内容涵盖了 Gtk+基础构件、菜单、工具栏、树型构件和列表构件、对话框等各类界面元素的编程知识。

由于国内大多数学生或软件开发从业人员都是先学习 Windows 环境编程,习惯了 Windows的操作和编程机制,因此要转型到Linux具有一定的门槛。在学习Linux环境编程的前期需要些许耐心和毅力,切忌在初学时持观望态度,不愿扎实探索,望而却步。

由于作者的学识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实例的源代码及电子教案可在人民邮电出版社教学服务与资源网(www.ptpedu.com.cn)上免费下载,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向笔者索取。

笔者的电子信箱是:clough@hqu.edu.cn。作者二○一三年元月于华侨大学  第1章Linux基础

Linux是目前的主流操作系统之一,Linux环境下的编程是本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章将介绍学习Linux环境下的编程所需掌握的Linux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

● Linux 概述

● Linux 的安装

● Linux 操作环境1.1 概述

Linux操作系统是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诞生于1991年的10月5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时间)。以后借助于Internet网络,并在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已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类UNIX操作系统,并且被认为是微软公司Windows NT系列操作系统最大的竞争对手。

Linux的标志是可爱的企鹅,是芬兰的吉祥物。1.1.1 Linux内核和发行版

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位研究生Linus Torvalds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PC,并且决定开始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他很快编写了自己的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并且慷慨地把源代码上传到互联网。

Linux选择了使用“公共版权许可证(GPL)”的方式来发行这个软件,这是Linux取得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GPL版权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使用及传播Linux的源程序。GPL许可的内涵可简单理解为“你可以随意使用,知道这是我的东西就可以了。”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普及的同时,在Linux开放自由的版权的吸引之下,无数软件高手投入开发,改善Linux的内核程序,使得Linux的功能日见强大。到本书写作时,Linux已经推出了最新的稳定内核版本3.5.3(见http://www.kernel.org/)。

除了内核程序外,一个操作系统还需要其他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辅助配合才具有真正的实用性。Linux 系统中大部份常用的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是美国自由软体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开发出来的,也有部分是其他软件机构或个人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开发出来并不计报酬地奉献给Linux的。这些软件和Linux内核一样,大多是自由软件,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在互联网上取得。不过自行收集这些软件再一一安装非常不便,于是便有一些专业的软件公司对Linux上的各类软件进行收集和整合,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方便一般使用者简便地安装整个操作系统。这就是Linux的“发行版”(distribution)。人们常常在互联网上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Linux的存在,这正是由于人们真正安装使用的Linux系统是由不同公司、机构整合出来的不同发行版的结果。

Linux 发行版的种类繁多,这些不同的发行版都使用相同的 Linux 内核,因此都算是 Linux系统,它们所收录的也都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对软件套件的设置、更新和管理方式。以下列举几个目前常见的Linux发行版,如表1.1所示。表1-1 常见的Linux发行版续表1.1.2 Linux的发展要素

在Linux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有5个重要因素构成了其必备条件,它们是:UNIX、Minix、GNU计划、POSIX和Internet。

1.1.2.1 UNIX操作系统

UNIX于1969年诞生在Bell实验室,是两个伟大计算机科学家Ken.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开发的分时操作系统。UNIX 是大型系统采用的主流操作系统,采用固定机型的解决方案,各主要计算机产商有其自有版本的UNIX。

目前UNIX变种非常多,最主要的也有100多种,但是Linux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以下是一些比较有名的UNIX系统。

● AIX:AIX(Advanced Interactive eXecutive)是IBM开发的一套UNIX操作系统。它符合Open group的UNIX 98行业标准(The Open Group UNIX 98 Base Brand),通过全面集成对32-位和64-位应用的并行运行支持,为这些应用提供了全面的可扩展性。它可以在所有的IBM~p系列和IBM RS/6000工作站、服务器和大型并行超级计算机上运行。AIX重点支持商业和技术应用负载,提供对称多处理以及高端的可扩展性。AIX 是一个真正的服务器操作系统,IBM 的 pseries已经占领了小型机的大半江山。AIX一般用来运行Oracle、Sybase、DB2等大型数据库系统,不会用于桌面系统。

● HP-UX:HP-UX(Hewlett Packard UNIX),是惠普9000系列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可以在HP的HP-UX 11i v3 PA-RISC处理器、Intel的Itanium处理器的计算机上运行。它基于System V,是UNIX的一个变种。惠普9000服务器支持范围从入门级商业应用到大规模服务器应用,支持互联网防火墙、虚拟主机或者远程办公室业务,大型公司可以采用此服务器管理ERP或电子商务业务,对于高端应用,可以采用惠普公司的Superdome计算机,支持最多64个处理器进行并行计算。同AIX一样,HP-UX一般用来运行Oracle、Sybase、DB2等大型数据库系统,不会用于桌面系统。

● Solaris:Solaris是Sun Microsystems 研发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目前Solaris属于混合开源软件。2005年6月14日,Sun公司将正在开发中的Solaris 11的源代码以CDDL许可开放,这一开放版本就是OpenSolaris。Sun的操作系统最初叫做SunOS,开始主要是基于BSDUnix版本。SunOS 5.0开始,Sun的操作系统开发开始转向System V Release 4,并且有了新的名字叫做Solaris 2.0;Solaris 2.6以后,Sun删除了版本号中的“2”,因此,SunOS 2.10就叫做Solaris 10。Solaris的早期版本后来又被重新命名为Solaris 1.x。所以“SunOS”这个词被用做专指 Solaris 操作系统的内核,因此Solaris被认为是由SunOS,图形化的桌面计算环境,以及它网络增强部分组成。Solaris支持多种系统架构:SPARC、x86和x64。与Linux相比,Solaris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对称多处理器(即SMP 架构)。Sun 同时宣布将在Solaris 10 的后续版本中提供Linux 运行环境,允许Linux 二进制程序直接在Solaris x86和x64系统上运行。由于Sun公司被Oracle收购,Solaris和OpenSolaris一并归Oracle所有。

● FreeBSD:FreeBSD 是由经过BSD、386BSD 和4.4BSD 发展而来的类UNIX 的一个重要分支。FreeBSD拥有超过200名活跃开发者和上千名贡献者。它不是UNIX,但如UNIX一样运行,兼容POSIX。作为一个操作系统,FreeBSD被认为相当稳建可靠。其核心为一组开发人员设计,而用户应用程序则交由他人开发(例如GNU计划)。

● XENIX/SCO UNIX:XENIX 是 Microsoft 公司与 SCO 公司联合开发的基于 INTEL80x86系列芯片系统的微机UNIX版本。由于开始没有得到AT&T的授权,所以另外起名叫XENIX,采用的标准是AT&T的UNIX SVR3(System V Release 3)。Microsoft将系统提供给像IBM这样的设备制造商,随着他们的机器一起销售;而SCO则将XENIX命名为SCO XENIX卖给个人用户。后来AT&T放松了对UNIX命名的限制,SCO就将SCO-XENIX改名为SCO UNIX,目前最新的是SCO UNIX 5.0,并逐渐称为微机版UNIX系统的主流。由于INTEL系列芯片的微机现在使用最广泛,所以SCO UNIX 也成了最常见的UNIX 版本。

Linux是UNIX的一种典型的克隆系统,采用了几乎一致的API接口。

1.1.2.2 Minix操作系统

Minix名称取自英语Mini UNIX,是一个迷你版本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于1987年由荷兰著名计算机教授Andrew S. Tanenbaum开发完成,全套Minix除了启动的部份以汇编语言编写以外,其他大部分都是纯粹用C语言编写,全部的代码共约12000行,分为内核、内存管理及文件系统三部分。Minix 的系统要求在当时来说非常简单,只要三片磁片就可以起动。由于 Minix 系统的出现并且提供源代码(Andrew 教授将代码置于他的著作“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ISBN 0-13-637331-3)的附录里作为示例,只能免费用于大学内)在全世界的大学中刮起了学习UNIX系统旋风。

Linux刚开始就是参照Minix系统于1991年开发的。

1.1.2.3 GNU计划

GNU计划开始于1984年,旨在开发一个类似UNIX、并且是自由软件的完整操作系统:GNU系统(GNU是“GNU's Not UNIX”的递归缩写)。各种使用Linux作为核心的GNU操作系统正在被广泛使用。虽然这些系统通常被称作“Linux”,但是严格地说,它们应该被称为GNU/Linux系统。

自由软件基金会(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 FSF)成立于1985年,除了软件开发的工作, FSF还极力保护和推广自由软件。FSF是GNU项目(计划)的主要组织和开发者。自由软件基金会依靠一些公司捐助和其他商业捐助来维持。有大约 2/3 的运转资金来自个人的捐款,FSF目的是支持和倡导软件的自由使用、学习、复制、修改和发布。

GNU 和FSF都是由Richard M. Stallman(RMS)一手创办的。

到20世纪90年代初,GNU项目已经开发出许多高质量的免费软件,其中包括有名的emacs编辑系统、bash Shell 程序、gcc 系列编译程序、gdb 调试程序等。这些软件为Linux 操作系统的开发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环境,是Linux能够诞生的基础之一。

1.1.2.4 POSIX标准

POSIX是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of UNIX的缩写。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开发,由ANSI 和ISO 标准化。

IEEE最初开发POSIX标准,是为了提高UNIX环境下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然而,POSIX并不局限于UNIX。许多其他的操作系统,例如DEC OpenVMS和Microsoft Windows NT,都支持POSIX标准,尤其是IEEE Std. 1003.1-1990(1995年修订)或POSIX.1,POSIX.1提供了源代码级别的 C 语言应用编程接口(API)给操作系统的服务程序。POSIX.1 已经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所接受,被命名为ISO/IEC 9945-1:1990标准。

POSIX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标准族,描述了操作系统的调用服务接口,用于保证编制的应用程序可以在源代码一级上在多种操作系统上移植运行,可称为UNIX的国际标准。最新标准从http://www.opengroup.org/austin/获取。

在1991-1993年间,POSIX标准的制定处在最后投票敲定的时候,此时Linux刚刚起步,这个UNIX标准使得Linux能够与绝大多数UNIX系统兼容。POSIX标准在推动Linux操作系统以后朝着正规路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1.2.5 Internet

正是因为有了 Intenet,有了遍布全世界的无数计算机骇客的无私奉献,Linux 才得以越来越完善。1.2 Linux的安装1.2.1 在虚拟机上安装

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大幅提升,在一台普通的个人电脑上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已经非常轻松,也非常常见。目前虚拟机软件产品常见的有:VMware、Oracle VirtualBox、Xen、 Microsoft VirtualPC和Bochs等。本节将以VirtualBox为例介绍如何在虚拟机下安装Ubuntu 12.04.1 Desktop LTS版Linux操作系统。

1.2.1.1 VirtualBox的安装

首先从 VirtualBox 官网(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下载 VirtualBox 的安装文件,如图1-1所示。下载完毕后,启动该.exe可执行文件即进入安装界面,如图1-2所示。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在安装过程的各个界面无须做任何配置,只要单击“next”、“yes”或“Install”按钮即可完成安装。图1-1 下载VirtualBox图1-2 VirtualBox安装启动界面

1.2.1.2 在VirtualBox中创建虚拟机

VirtualBox安装完毕后,双击桌面上的“Oracle VM VirtualBox”图标,启动VirtualBox,其主界面如图1-3所示。图中左边栏中所列是笔者电脑上的VirtualBox中已创建的虚拟机列表,其中安装有Windows 7、Windows XP、CentOS、OpenSolaris、Ubuntu等各类操作系统。如果读者刚安装完VirtualBox的话,该列表应当还是空白。下面简要介绍如何创建一个虚拟机。图1-3 VirtualBox主界面

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打开“新建虚拟电脑”向导。在向导的首页直接单击“下一步”,来到图1-4所示的界面,在该界面可设置虚拟电脑的名称和欲在其中安装的操作系统的类型。名称可任意输入,因为要安装Ubuntu 12.04.1 Desktop LTS版,操作系统应该选择“Linux”,版本则应该选择“Ubuntu”。

继续单击“下一步”按钮,来到图1-5所示的内存设置界面,该界面中可设置欲分配给虚拟机的内存大小。注意:指定的内存将完全由虚拟机占用,也就是说主机中能分配给其他软件使用的内存将减少相应的量,一般建议所有同时启动的虚拟机占用的内存总量应低于主机物理内存的一半。图1-4 VirtualBox新建虚拟电脑——名称和系统类型图1-5 VirtualBox新建虚拟电脑——内存

再次单击“下一步”按钮,来到图1-6所示的虚拟硬盘设置界面,该界面中可设置创建新的虚拟硬盘或使用已有的虚拟硬盘,因为是全新创建,这里选择“创建新的虚拟硬盘”。

继续单击“下一步”按钮,这一步选择虚拟硬盘的文件类型(虚拟硬盘在主机中实际就是一个文件),保持默认的“VDI”不变。

再次单击“下一步”按钮,设置虚拟硬盘“动态分配”或“固定大小”。“动态分配”表示随着虚拟机的使用逐渐增加虚拟硬盘文件的大小,优点是主机硬盘的空间不会一下被占用;“固定大小”表示一次性创建一个所分配大小的虚拟硬盘文件,优点是虚拟机的运行性能会更好一些。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这里保持默认的“动态分配”不变。

继续单击“下一步”按钮,这一步选择虚拟磁盘文件的位置和大小,如图1-7所示。位置可任选,大小则至少应为8GB,推荐40GB以方便安装各类软件。图1-6 VirtualBox新建虚拟电脑——虚拟硬盘图1-7 VirtualBox新建虚拟电脑——虚拟磁盘文件位置和大小

再次单击“下一步”按钮,来到向导的最后一个界面,并单击“创建”,这样一个新的虚拟机即创建完毕,回到 VirtualBox 的主界面,如图 1-8 所示,左方列表栏出现了刚才创建的虚拟机“Ubuntu12.04.1”。图1-8 VirtualBox主界面——虚拟机Ubuntu12.04.1

1.2.1.3 在虚拟机中安装Ubuntu

首先从Ubuntu官网(http://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下载Ubuntu12.04.1版的光盘镜像文件ubuntu-12.04.1-desktop-i386.iso。然后,将该镜像文件设置为虚拟机的启动光盘,操作步骤如下。

启动VirtualBox,在其主界面的虚拟机列表中选中“Ubuntu12.04.1”,如图1-8所示。然后单击工具栏的“设置”按钮,进入虚拟机的设置界面,左边列表选择“存储”选项,可以看到中部“IDE控制器”处有一个光盘图标项显示“没有盘片”,单击该项,在“分配光驱”项的最右边单击光盘图标,将弹出一个快捷菜单,如图1-9所示。单击“选择一个虚拟光盘”将打开文件选择对话框,选中下载好的ubuntu-12.04.1-desktop-i386.iso文件即可。图1-9 VirtualBox——选择光盘

设置好启动光盘后,在VirtualBox主界面中保证虚拟机列表中当前选中项是“Ubuntu12.04.1”,单击工具栏上的“启动”按钮,稍等片刻,可以看到已开始进入到Ubuntu的安装界面,如图1-10所示。图1-10 Ubuntu安装界面——首页

在左边列表中可以选择安装语言,默认安装为英文版,向下滚动列表框可找到“中文(简体)”项,如图1-11所示。选中该项后,单击“安装Ubuntu”按钮开始安装,出现“准备安装Ubuntu”窗口,此处若提示“已经连接到互联网”,建议先断开主机的网络连接,这样可以加快安装的速度,然后单击“继续”按钮进入下一步。在下一个窗口会提示是“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Ubuntu”还是手动进行分区,为简便起见,保持默认的选择“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 Ubuntu”(不用担心,此处只是清除虚拟硬盘,不会影响主机的真正硬盘)。单击“续续”按钮并在出现的下一个窗口中单击“安装”,系统便开始了Ubuntu的文件复制,如图1-12所示,此处也可设置地区(默认已选中上海)。图1-11 Ubuntu安装界面——选择语言图1-12 Ubuntu安装界面——复制文件&选择地区

在系统复制文件的同时(或复制完毕之后),单击“继续”按钮进入下一步“选择键盘布局”,在此保持默认的“汉语”不变,再次单击“继续”按钮进入下一步“您是谁”窗口,如图1-13所示。在此窗口设置完用户信息,并保持“登录时需要密码”选项为选中状态,单击“继续”按钮,系统开始安装Ubuntu,如图1-14所示。图1-13 Ubuntu安装界面——设置用户信息图1-14 Ubuntu安装界面——安装过程

视主机的性能以及分配给虚拟机的内存大小不同,安装过程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待安装完毕后,单击“现在重启”,若提示“remove installation media…”,可以通过图1-15所示的VirtualBox菜单的“移除虚拟盘”(注意:如果鼠标光标被限定在虚拟机窗口内,可以按“右侧的 Ctrl 键”解除光标锁定),然后回车重启。整个Ubuntu安装完毕。

重启 Ubuntu 后,在 Ubuntu 的登录界面中输入在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见图 1-13)登录Ubuntu桌面。作为虚拟机中安装的最后一步,为了提高虚拟机的性能,应当安装虚拟机的“增强功能”,这可以通过VirtualBox的设备菜单完成,如图1-16所示,单击“安装增强功能…”菜单项,Ubuntu的桌面上将弹出一个“确认自动运行光盘”的对话框,如图1-17所示。单击“运行”按钮,又将弹出一个“授权”对话框,如图1-18所示。在该对话框中输入登录时使用的密码,单击“授权”按钮,开始安装增强工具。增强工具安装完毕后会在控制台窗口提示“Press Return to close this window”,如图 1-19 所示。按回车关闭该窗口即可,增强工具安装完毕。最后,单击Ubuntu桌面右上角的系统图标,将弹出一个菜单,如图1-20所示,单击“关机…”菜单项,在随后弹出的“关机”对话框中单击“重新启动”按钮重启虚拟机以使用增强功能,如:全屏、与主机共享粘贴板、共享文件夹等。图1-15 Ubuntu安装界面——移除启动光盘并重启图1-16 Ubuntu桌面图1-17 启动安装增强工具对话框图1-18 授权对话框图1-19 增强工具安装完成窗口图1-20 重启Ubuntu1.2.2 在实体机上安装

将下载的Ubuntu光盘镜像文件刻录成光盘,即可使用该光盘在实体机上安装Ubuntu。使用光盘在实体机上的安装过程与在虚拟机中的安装过程一致,应注意的地方是实体机上安装时,分区是对实际硬盘进行的,如果不是空白硬盘就应格外小心,不要损毁已有数据。除了使用光盘安装外,也可使用U盘或直接通过硬盘安装,这两种安装方式较为烦琐,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本书不再赘述。1.3 Linux操作环境1.3.1 GNOME简介

在学习GNOME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一下X Window。X Window是一种以位图方式显示的软件窗口系统,是UNIX、类UNIX操作系统所一致适用的标准化软件工具包及显示架构的运作协议。GNOME和KDE等图形桌面都是以X Window 为基础构建的。

GNOME是GNU Network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的缩写,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桌面环境,属于GNU(GNU's Not UNIX)计划的一部分。GNOME是Ubuntu 安装时的默认桌面环境。

GNOME属于集成式桌面环境,由很多功能强大的组件组成,包括:启动应用程序和显示状态的控制面板、放置应用程序和数据的桌面、一组标准的桌面工具和应用程序、一组协调各应用程序的规则等。此外,GNOME也具有高度可设置性,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习惯设置自己的桌面环境。

目前Ubuntu12.04.1默认安装的是GNOME3.4.2版。为方便初学者快速适应Linux环境,本节将简单介绍该版本的GNOME下的几个常用界面与操作。更多的GNOME配置使用方式,请读者在使用过程中自行摸索或参阅GNOME手册。

系统菜单

登录Ubuntu后,单击桌面右上角的系统图标将弹出系统菜单,如图1-21所示。同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后边带“…”号的菜单项表示单击后将弹出一个对话框。在系统菜单中除了最常用的“注销”和“关机”菜单项外,“锁定屏幕”(快捷键 Ctrl+Alt+L)菜单项也提供一项非常有用的功能,帮助用户在暂时离开的时候防止他人使用电脑。此外,“显示”和“系统设置”也是一般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单击“显示”菜单项将弹出一个显示设置窗口,该窗口主要用于设置屏幕分辨率。单击“系统设置”菜单项将弹出系统设置窗口,下面将介绍该窗口。图1-21 系统菜单

系统设置

在系统菜单中单击“系统设置…”菜单项,将弹出系统设置窗口,如图1-22所示。

GNOME 3的系统设置窗口的功能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控制面板的功能相类似。其中包含了各类操作系统管理工具的图标,单击相应的图标即可进入各工具设置窗口进行具体的设置。系统设置窗口中的管理工具被分为三个区:个人区、硬件区和系统区。使用硬件区或系统区中的工具一般要求具有root用户的权限,因此经常要输入授权后才能够进行设置或设置成功。

个人区中的工具用于为GNOME用户提供个性化设置功能,比如设置界面外观、设置语言支持和设置屏幕亮度等。

硬件区中的工具用于硬件设置,如:调整鼠标左右手使用习惯、双击速度、指针移动速度,设置声音效果,设置蓝牙和网络连接等。

系统区中的工具用于对操作系统的软件功能进行管理,如:对系统进行备份、设置系统时间、管理系统用户账户以及管理系统中安装的服务等。图1-22 系统设置窗口

网络设置

现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绝大部分用户很难离开互联网而离线使用电脑。为此,作为Linux用户,掌握基本的网络设置方法是实用且必要的。

安装Ubuntu Linux后必须设置好网络连接后才能够连上局域网或互联网。在GNOME 3中,在网卡已正确安装(一般在安装Ubuntu时已自动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单击任务栏上的网络图标或(如图1-23所示)打开网络菜单,如图1-24(左)所示。如果已配置好网络连接属性,如图中的“Wired connection 1”(此为在虚拟机中安装Ubuntu时默认创建的有线连接),在菜单中单击该连接名即可连接网络;否则,需要对连接的属性进行设置,其中最重要的是设置IP地址、网关和域名服务器信息。图1-23 任务栏上网络连接断开(左)和网络已连接(右)的图标

在网络菜单(见图1-24左图)中,单击“编辑连接…”菜单项,将弹出网络连接窗口(见图1-24 右图),该窗口有有线、无线、移动宽带等选项卡可分别设置相应的网络属性。以有线连接为例,选中,然后单击右侧的“编辑”按钮,将打开一个网络连接编辑对话框,如图1-25(左)所示,在此可以设置网络连接的名称、是否开机时自动连接、MTU字节数和IP地址等属性。

在图1-25(左)所示对话框中单击“IPv4设置”选项卡,显示IPv4属性设置页,如图1-25 (右)所示。系统默认采用DHCP方式自动获取IP地址。如需手动填写IP,单击“方法(M)”右侧的的组合框,在其下拉列表中选择“手动”,地址列表及其右方的“添加”、“删除”按钮和服务器编辑框都将自动变亮(变为可用状态)。单击“添加”按钮,然后在地址列表中填写 IP、子网掩码和网关,并在下方的“DNS 服务器”编辑框中输入相关的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