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1:46:17

点击下载

作者:(唐)韩愈等著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宋八大家散文

唐宋八大家散文试读:

前言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和北宋两代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和苏辙。明朝散文家茅坤曾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的名称便从此流传于世,其文章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主张文章要开孔孟之道,以此来反对当时单纯形式的骈文。思想渊源于儒家,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其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简练,鲜明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其风格雄健奔放,气势充沛,纵横捭阖,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韩愈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和突出贡献的著名文学家。作为文学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成就更为恢宏,在当时就有“学浪词锋压九州”“三十余年,声名塞天”之誉;宋代苏轼更是称其为“百世师”“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的散文,文体之备无所不包,内容之博无所不容,所以后人称其散文“海含地负”,确非溢美之词。他不仅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成为一代文坛宗师,而且后世历代古文家都受到他的影响,成为中国散文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冠,是当之无愧的。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客死于柳州。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号“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的散文风格自然流畅,幽深明净。他一生创作丰富,议论文、传记、寓言、游记都有佳作。议论文笔锋犀利、逻辑严密,以《封建论》最有代表性;寓言多用来讽刺时弊,想象丰富、寓意深刻、言语尖锐,《三戒》是他著名的讽刺寓言;传记散文多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略带夸张虚构,《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柳文中的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柳宗元也因而被称为“游记之祖”。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著名代表作是“永州八记”。这“八记”并非单纯的景物描摹,而往往是在景物中寓意深远,抒写胸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有了人的性格。

柳宗元的散文语言简练生动。他常运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创作手法谋篇布局,使得文章意趣横生。此外,柳文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这是他汲取骈文之长所致。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欧阳修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含蓄委婉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约有法;议论既纡徐有致,又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语句圆润轻快而无窘迫滞涩之感。欧阳修的政论散文,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不仅富于现实意义,而且语言婉转流畅,是“古文”中的名篇。

最能体现他散文成就的是记事兼抒情的作品。他的这类散文,无论状物写景,还是叙事怀人,都显得楚楚动人,如他最著名的《醉翁亭记》,写滁州山间四时的景色和早晚的变化以及人们游玩山间的情景,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抒发了一种摆脱束缚后,从容怡然而又怅惘若失的情怀。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其文得欧阳修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婉转见长。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擅长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为北使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很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他强调只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宋史·列传》说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辩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援古事以证辩,论得失而重理,语言婉曲流畅,节奏舒缓不迫,可与欧阳修的《朋党论》媲美。他的记叙性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著名的《寄欧阳舍人书》,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战国策目录序》论辩入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改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下士,杂遝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在今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辞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王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对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王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读〈孟尝君传〉》《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感。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又曲折多变。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誉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苏轼散文以雄健恣肆见长。他在《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这段话概括简短,准确地说明了其散文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他的政论文,立论范围广泛而主旨分明,往往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气势恢宏;他的记叙性散文,叙议相长,铺张扬厉,汪洋恣肆。即便是随笔、序跋、书札一类的杂文,或谈艺论道,或抒写襟怀,或描景状物,或记人叙事,也莫不如行云流水,波澜迭出,变幻莫测。如他所言:“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沈德潜说他的风格是“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幻,而适如意中所欲出”。

苏轼的散文,首先以其政治论文大露峥嵘。在《策略》《策别》《策断》等篇章里,作者满怀儒家的政治理想,凭借大量的历史事实加以周密的论证,字里行间颇有贾谊、陆贽的气势神韵;文脉晓畅,文采飞扬,受《战国策》的影响明显可见。苏轼的历史论文,如《留侯论》《晁错论》等,是其政治论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借描画、评述历史人物、事件、典故,阐释政治见解。这些文章尽管在内容上无特别可取之处,但写法上善于随机生发,仍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北宋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自成一家。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乐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更重要的是依靠广博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唐宋八大家散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发展并完善了古代散文的各种文体,影响了元、明、清各代散文创作,对当代散文创作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书收录了唐宋八大家散文共一百二十篇。每篇文章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题解点明散文的主题,语言简洁明了;注释与译文是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进行白话翻译,文通语顺,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通过以上几个类项,读者可以从客观到微观赏析古文,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书中还有唐宋八大家简介,具有资料价值。阅读本书,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由于所选多为名篇,部分已收入中学教材,对学生理解、阅读、练习也多有裨益。

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韩愈韩愈(768—824),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三岁而孤,养于兄韩会家。幼年即刻苦儒学,及长,尽通六经百家之说。唐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十二年,为宣武军节度使董晋观察推官。晋卒,为宁武军节度使张封建推官。调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因上书言宫布,贬为连州阳山令。改江陵法曹参军。宪宗时,召为国子博士。宰相裴度平淮西藩镇,以为行军司马,以功授刑部侍郎。因谏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一生尊崇儒学,主张文以载道,倡导古文运动,使数百年来萎靡浮华文风为之一变。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对后世影响巨大。诗格宏伟奇崛,“以文为诗”。郡望昌黎,集名《韩昌黎集》。原道【题解】《原道》是韩愈“复古尊儒,排斥佛老”的代表作。全文观点鲜明,“破立”结合,引证古今,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缺点,论述儒学之优点,最后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出作品。【原文】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1][2]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3][4][5]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6]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7]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8][9]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10]?”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11][12]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13][14]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15]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16]庙焉而神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17]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孔子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18]。其亦庶乎其可也!【译文】

广泛的爱叫作仁,联系实际去实行仁就是义,顺着仁义之道上进便是道内心充满仁义而无欲于外人就叫德。仁与义是有确切含义的名称,道与德是没有实际内容的名称。因此道有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与凶德。老子轻视仁义,并非诽谤仁义,而是他目光短浅。如坐井观天说天小一样,其实天并不小啊!他把待人温顺看作仁,小恩小惠看作义,那么,他小看仁义是必然的了。他说的道,讲了他的道,并不是我说的道。他说的德,讲了他的德,并不是我说的德。凡是我阐述的道德,是与仁义一致的理论,是天下的公论。老子阐述的道德,是背离仁义而讲的,是他个人的见解。

周朝的礼制衰落,孔子死后,儒家书籍被秦始皇烧毁,黄、老之学盛行汉代,佛教盛行于晋、魏、梁、隋之间。这期间那些讲道德仁义的人,不是加入杨朱学派,就是加入墨翟学派;不加入道教,便加入佛教。加入那一派,必须排斥这一派。被信奉的尊为主宰,被排斥的贱做奴仆;尊奉的就附和它,排斥的就诋毁它。唉!后代的人要想了解仁义道德的学说,应该听从哪一派的学说呢?道家信徒讲:“孔子,是我们祖师的徒弟。”佛教信徒讲:“孔子,是我们祖师的弟子。”信奉孔子学说的人,听惯了这些话,乐于听信他们的荒唐话而自轻自贱,也说“我们的祖师也曾经以老、佛为师”的话。不仅口讲,而且还把这些话写进书里。唉!后代的人虽然想了解仁义道德的学说,可向谁去求教呢?人们喜欢奇谈怪论的风气太严重了!不找它的本源,不问它的结果,只愿听怪诞的说法。

古时候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四种,现在又加上僧、道成为六种;古时候施行教化任务的只占其中之一,如今占其中之三。务农的有一家,而吃粮的却有六家;做工匠的只有一家,而使用器皿的却有六家;经商的一家,而花钱的却有六家。老百姓又怎么能不贫困而沦为盗贼呢!

远古时候,人民的灾难多极了。有圣人出现,教给他们互相依附、共同生存的本领。做他们的君主,做他们的导师,统领他们驱逐虫、蛇、禽、兽而让他们定居中原。冷了教他们做衣服,饥了教他们种庄稼。看到他们住在树上常常掉下来,住在野地容易生病,就教他们造了房屋。教他们做工匠,以使他们有器具用;教他们经商,使他们能互通有无;教他们问医求药,帮助他们不至于早亡;教他们葬埋死者、祭祀先人,以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给他们制定礼仪,使他们懂得贵贱老幼的秩序;为他们创造音乐,来抒发他们心中的忧郁之情;给他们制定政令,来约束他们的懒散;给他们设立刑法,来除去他们之中的强暴不法之徒。有欺骗行为,就给他们制定符印、斗斛、权衡来使他们行为处事时有所凭信;有争夺现象,就给他们设城郭、军队来保卫他们。灾害来了使他们早有准备,祸患发生了使他们进行预防。现今道家说:“圣人不死,盗贼就不会终止。破了斗,折了秤,百姓就不会互相争夺了。”唉!这不过是没有经过审慎思考说出的话罢了!假如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已灭亡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类没有羽毛鳞甲来适应寒冷与炎热的环境,没有尖爪利牙来猎取食物啊!

所以,君王是发布命令的,臣僚是执行并向百姓传达命令的;百姓是生产粮食、麻丝织物,制作器皿,交流财物,来供养君主和百官的。君王不发令,则丧失了君王的权力和职责;臣僚不将君王的命令传达给百姓,则丧失了做臣僚的资格;百姓不生产粮、麻、丝,制作器皿,交流财物,以供奉君主百官,就要受到惩罚。如今佛、道二教的法则说:“必须抛弃你们的君臣,远离你们的父子停止你们相互依存的办法,来求得所谓的清净无欲的境界。”唉!这些佛、道之徒也幸亏生在夏、商、周三代之后,没有被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圣人所贬斥。他们没有出生在三代以前正是他们的不幸,未能受到圣人的指正。

上古时期的五帝与三王,名称虽不同,他们在圣明这一点上是一样的。夏天穿葛布衣裳,冬天穿毛皮衣服,渴了喝水,饥了吃饭,虽然行为方式不一却都是人类智慧的表现。现在道家却说:“为什么不学习上古的无为而治?”这就像责备冬天穿皮衣的人说:“为什么不穿轻便的葛布衣服呢?”责备饿了吃饭的人说:“为什么不光喝水,那多简单呢?”《礼记·大学》说:“古代想要把光明正大的品德发扬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顿自己的家族;想要整顿好自己的家族,就要先修养自己本身;想要进行自身修养,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自己确立诚实而坚定的意念。”那么,古代所讲的端正思想而又确定真诚意念的人,目的是要有所作为。现在那些想要修身养性的人,却不顾天下、国家和家庭,毁弃了伦理纲常儿子不孝顺父亲,臣僚不忠于君主,百姓不做其该做的事。孔子作《春秋》,诸侯中有用夷狄风俗礼仪的就把他们当作夷狄记载,有效法中原风俗礼仪的就把他们当作中原的国家看待。《论语》说:“夷狄有君主,还不如中原各诸侯国没有君主。”《诗经》说:“夷狄应当抵御,荆国和舒国应当惩罚。”现在来抬举尊崇夷狄之法,把它置于古代先王的政教之上,那我们岂不是全都变为夷狄了吗?

先王的政教到底是什么呢?广泛的爱叫作仁,联系实际实行仁叫作义,顺着仁义之路上进便是道,自己心里充满仁义而无欲于外人,就叫德。记载先王教导的著作有《诗》《书》《易》《春秋》;体现先王政法的有制礼、作乐、定刑施政;先王治理的百姓是士人、农民、工匠、商贾;先王确立的人伦位次为君臣、父子、师友、宾主、兄弟、夫妇;先王教百姓穿麻布、丝绸衣服,住房屋,吃粟米、果蔬、鱼肉。他们传布的道理简单明了,用它教化天下容易施行。因此,用它修养自身,则顺利而吉祥;用它对待别人,就博爱而公正;用它陶冶心灵,就平和而端正;用它治理天下,就没有不适当的地方。因此,人活着情满意足,死时得以善终;祭祀天神而天神降临,祭祖宗而祖宗享供。若有人问:“这种道,是什么道呢?”我说:“这是我说的道,不是前面说的道家之道和佛家之道。”尧将此道传给舜,舜将此道传给禹,禹将此道传给汤,汤将此道传给文王、武王和周公,文王、武王和周公又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轲;孟轲死后,没有再传了。荀况与扬雄,从中选取得不精确,论述得不周详。从周公向上追溯,继承道的都身居上位为君主,所以他们的政事能顺利推行;周公以后,道的传承都身处下位为臣子,所以他们的学说能长久流传。周武王

既然如此,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认为:“不堵塞佛、道邪说,圣人之道便不能畅流;不禁止佛、道邪说,先王之教便不能通行。应让和尚、道士还俗,烧毁佛、道书籍,改庵观寺院为民房,昌明先王之道来教导他们。使鳏夫、寡妇、孤儿、老人、残疾人和病人都得到照顾和抚养。这样做就差不多可以了吧!”【注释】[1] 火于秦:指秦始皇采纳宰相李斯的主张,焚烧《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2] 黄、老于汉:黄帝和老子的学说传至西汉初期,又兼采各家学说,比较重视法治,主张守成无为。汉文帝时,曹参推荐盖公讲黄老法术,文帝很信仰,自此道家兴盛发达。[3] 佛于晋、魏、梁、隋之间:传说后汉时,明帝夜梦一个金色的人在殿前飞行傅毅奏说这个人便是佛。明帝派人去天竺国求来佛经和释迦牟尼像。从此佛教传入中国,至晋、魏、梁、隋各朝都有许多人信佛。[4] 杨:杨朱,字子居,战国时思想家,主张“为我”。[5] 墨:墨翟,战国时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6] 强梗:强暴不法之徒。[7] 符:古代的封牌,双方各执一半,用时相合为证。玺:印章。秦汉后多指皇帝用的印章。斗斛:量粮的两种器具。权衡:称。权,秤锤。衡,秤杆。[8]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9] 禹、汤、文、武:指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和周武王。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助周武王灭殷建周,制礼作乐,被儒家尊为圣人。[10] 曷不:何不,为什么不。[11] 夷礼:夷狄的风俗礼仪。[12] 中国:指中原地区的诸侯国。[13] 经:此指《论语》。夷狄:古代对外族的通称。诸夏:指中原各诸侯国。[14] 戎:指古代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荆舒:泛指古代南部地区的民族。[15] 郊:祭天的礼。假:通“格”,到来、降临的意思。[16] 庙:宗庙,这里指祭祖。人鬼:人间的鬼,指祖先。飨:通“享”。[17] 荀:荀况,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荀子》。扬:扬雄,字子云,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著有《法言》《太玄》《方言》。[18] 鳏、寡、孤、独:《孟子·梁惠王下》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原毁【题解】

原毁的意思是探求产生毁谤的根源。作者以儒家的道德观点为依据,比较了“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析了“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思想根源在于懒惰和嫉妒。高度赞扬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古之君子”,有力地抨击了惯于“怠”与“忌”、好说别人坏话的“今之君子”,呼吁社会改变这种妒贤嫉能的恶劣风气。作者写本文既是对社会风气的谴责,又是为自己受压抑鸣不平。本文较多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古今、人己、毁誉,十分鲜明。【原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1]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2]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译文】

从前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们对待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自己不懒惰;宽容而简约,所以别人乐于做好事。听说古时有一位叫舜的人,他的为人,是大仁大义的。君子探求舜之所以成为舜的原因,责问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而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日夜思虑,克服自己不如舜的缺点,发扬与舜一样的长处。听说古时有一位叫周公的人,他的为人,是多才多艺的。君子探求周公之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责问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而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日夜思虑,克服自己不如周公的缺点,发扬与周公一样的长处。舜是一位大圣人,后代没有人能赶上他;周公是一位大圣人,后代没有人能赶上他;这些君子却说:“不如舜,不如周公,是我的严重缺点。”这不正是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的体现吗?他们对别人总是说:“那个人能有如此品德,足可以称为贤良之人了;能擅长这样的技艺,足可以称为有才能的人了。”肯定别人某一方面的长处,而不去苛求他其他方面的短处;看重他现在的优点和成绩,而不追究他以往的缺点和错误。惶恐地担心他人得不到做善事的好处。一件善事易做,一种技艺易学。这些君子对别人说:“能做这样的善事,也就足够了。”又说:“能有这样的技艺,也就足够了。”这不正是对别人宽容而简约的体现吗?

现今的君子却截然不同了。他们对别人求全责备,对自己却要求很低。求全责备,所以别人难以做善事;对自己要求很低,所以自己收益就少。自己没有什么长处,居然说:“我这方面很好,也就足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技能,竟然说:“我做到这样,也就足够了。”对外以此欺骗别人,对内以此欺骗自己,还没有取得一点成绩就停止不前了。这不正是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吗?他对别人,却说:“他虽能够这样,他的为人却是不值得称赞的;他虽擅长这种技艺,但这种技艺的作用却是不足挂齿的。”列举他一个缺点,而不计他的许多优点;追究人家过去的不足,不考虑人家新的进步。惶恐地害怕他人获得好名声。这不正是对别人要求得太周全了吗?这就叫作不以大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这是在尊重自己啊!

尽管如此,如此做法的人是有其缘由的,这缘由就是懒惰与妒忌。懒惰的人是不求上进的,而妒忌的人又害怕别人上进。我曾试过,试着对众人说:“某人是贤良之士,某人是贤良之士。”那些赞同的人,一定是这人的好朋友;否则,就是跟他关系疏远、同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再不然,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必然愤怒地用言语来反驳,懦弱的人也会表现出生气的脸色。我还曾经对人说:“某人不是贤良之士,某人不是贤良之士。”那些不赞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否则,就是跟他关系疏远、同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再不然,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必然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懦弱的人也会在脸上表露出高兴的神色。因为这样,事情做好了,诽谤也就跟着产生了;品德修养提高了,诋毁也兴起了。唉!读书人处于这种时代,期望名誉能够光大,道德能得到推行太难了!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

居高位而想要有所作为的人,如果听到我的话而能够采纳,大概国家就可以治理好了吧!【注释】[1] 闻(wèn):名誉,好名声。[2] 几:庶几,大概。获麟解【题解】

本文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文章。文中通过对麒麟的述说,委婉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里人才不被赏识和理解的感慨,以及对“圣明之主”的幻想。【原文】[1]

麟之为灵,昭昭也。[2][3]

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角者,[4]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译文】

麒麟作为一种灵异动物,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诗经》中歌咏过,《春秋》中记载过,散见于历史传记及诸子百家的书中。即使是妇女儿童,也知道它是一种吉祥的动物。

然而麒麟作为动物,不养在家里,天下也不常有。它的形貌不伦不类,不像马、牛、狗、猪、豺、狼、麋、鹿那样。因而即使有麒麟,人们也不认得它就是麒麟。长角的我们认得它是牛,长鬃毛的我们认得它是马,狗、猪、豺、狼、麋、鹿,我们认得它们是狗、猪、豺、狼、麋、鹿,只有麒麟不能辨认出来。既然认不出,人们说它是不祥之物也是自然的了。虽然这样,但麒麟的出现,一定有圣人临朝掌权,因为麒麟是为圣人才出现的。圣人是必定认得麒麟的,所以麒麟果真不是不祥之物啊!

我又认为:麒麟之所以为麒麟,是因为它的德行而不是因为它的形貌。假如麒麟没有等待圣人登上帝位就贸然出现,那么说它是不祥之物也是应该的。【注释】[1] 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其性柔和,是吉祥的象征。[2] 咏于《诗》:《诗经》有《麟之趾》篇。[3] 书于《春秋》:《春秋·鲁哀公十四年》有“西狩获麟”的记载。[4] 鬣(liè):鬃毛,马颈上的硬长毛。杂说一【题解】《韩昌黎集》中共有杂说四篇,这是其中的第一篇,又称为《龙说》。杂说是一种随感性的议论文,内容、形式都较为活泼。本文以云龙做比喻,寓意深刻。清人李光地认为“此篇取类至深,寄托至广”。其主旨大概是借龙能创造出自己所凭借依赖的东西,勉励有志之士要努力为自己创造出可以施展抱负才能的良好条件。【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1]《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译文】

龙吐气成云,云本来比不上龙神灵。可是龙乘着这云气,飞游于浩茫无极的太空,逼近日月,遮蔽光芒,触撼雷电,变化神奇,雨注大地,水漫山谷云也算得上灵异了啊!

云,是龙使它变成有灵的。像龙那样的神灵,就不是云能使它变成有灵的然而龙得不到云,就没法显示它的神灵了。失去它所依靠的,真的不行吗?奇怪啊!它所依靠的,正是它生成的。《易经》中说:“云跟随着龙。”既然是龙,云必然跟着它了。【注释】[1] 《易》:《易经》,中国古代一部占筮用的书。云从龙:语出《易经·乾卦》。杂说四【题解】

本文系《杂说》的第四篇,后人亦题为《马说》。这是一篇托物寓意之作,作者借千里马不被人所识来比喻奇才异能之士沉沦下僚,慨叹封建统治者不能加以识别和任用。同时,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受到压抑和委屈、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原文】[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2]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善相马的伯乐却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好马,也不过是在马夫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老死在马厩里,而不能以日行千里著称于世。

有日行千里之马,一顿有时要吃一石米,喂马的人不了解它能日行千里而像喂普通马一样喂养它。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可吃不饱,力量不足,特长不能表现出来,想和平常的马一样表现尚且做不到,怎么可以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使用它又不依据它的特性,喂养它又不能让它吃饱,吆喝驱赶它又不懂得它的心思。拿着马鞭对它叹息:“天下无好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好马吗?恐怕真的不认识好马吧!伯乐相马【注释】[1] 伯乐:姓孙,名阳,春秋秦穆公时人,以善相马著名。事见《庄子·马蹄》和《列子·说符》。[2] 骈(pián)死:谓和普通马一起老死。骈,并列、一同。槽枥:马厩。师说【题解】

这是阐述从师之道的一篇文章,主要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强调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韩愈提出师道在于“传道受业解惑”,主张不拘年龄、地位,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他又说“巫医药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要求士大夫都能这样。这种看法表明了他不同于世俗的态度,在当时是进步的,对后代也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当然,他也表现出对“巫医药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说是议论文的一种。【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5]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译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给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和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既然有疑难却不跟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得不到解决了。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就虚心向他学习,拜他为师;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虚心向他学习,拜他为师。我是为了学得知识啊,哪管他生的年代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呢?因此,无论他地位高低无论他年岁大小,道理和知识在谁那儿,谁就是我的老师。

唉!从师求学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当然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就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的水平远远超过一般人,尚且跟着老师虚心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水平远远低于那些圣人,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出于这种原因吧。

有人爱他的孩子,就选择一个好老师去教他;但对他自己呢,却以从师求学为羞耻,这真糊涂啊!那些教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们读书并帮他们学习其中的字句知识的,还不是我前面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解除疑难的老师。一个是不懂得句读,一个是不能解决疑难,前者向老师请教,后者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而大的方面却丢弃不学,我看不出他明白这个道理。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他们还不以互相学习为耻。而士大夫之类,一听到称别人“老师”称自己“弟子”等等的话,就凑在一块儿议论耻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就说什么:“某人和某人年龄差不多,学问知识也很相近嘛!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就实在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乎巴结。”唉!从师求学的风尚不容易恢复,从这就可想而知了。那些巫医、乐师、各种工匠本是上流人物所瞧不起的,可现在“君子”的智慧竟反而不如他们,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啊!

那些圣人都没有固定的老师。例如孔子就曾经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请教过。像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智都不如孔子。孔子说过:“三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所以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强,这是因为掌握知识有早有晚,学术技能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就是这个道理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过而且不受时俗的限制,跟着我求学。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的正道,写下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注释】[1] 庸知:不需知,哪里管。[2] 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3] 相师:相互为师,互相学习。[4] 常师:固定的老师。[5]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山东郯城)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氏时代的官职名称。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苌弘:春秋时周敬王的大夫。孔子至周,曾向他学习弹琴。事见《孔子家语·观周》。师襄:周太师(乐官)。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事见《史记·孔子世家》。老聃(dān):姓李,名耳,字聃,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曾做过周守藏室的史官。孔子至周,曾向他请教周礼。事见《孔子家语·观周》。[6] 六艺经传: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也称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释经的著作。进学解【题解】《进学解》是对增进学业问题的辨析。韩愈自以“才高”几次遭受贬斥,就在宪宗元和七年(812)再度降为国子博士后,模仿汉代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自嘲》一类的文章,假设师生对话,借学生的口为自己鸣不平。这样,不仅表达了对自己不得重用的不满,也表达了朝廷应该“拔去凶邪,登崇俊良”的一贯主张。文章曲折地揭露了唐代统治阶级不以才德取人的错误,也反映了作者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所处的困境。作者提出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

本文属于辞赋一类,骈偶句多,用韵也多,但文章布局还是有散文的长处。【原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1]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2]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3]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4][5]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6][7][8][9]《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10][11][12]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13]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

[14]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15][16]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

[17][18]侏儒,椳、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19][20]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縻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21][22]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23]也。”【译文】

国子先生早上来到太学,召集学生站在学舍之前,教导他们说:“学业的精通是靠勤奋,而它的荒废则是由于游荡玩乐;德行的养成源于不断的思考,而它的败坏则是由于因循苟且。现在圣君有贤臣辅助,法令健全完备,除掉了凶恶奸邪之人,提拔了才智贤良之人。有一点优点的人都被录用,有一技之长的人无不任用。悉心搜罗人才犹如沙里淘金,精心造就人才犹如打磨宝器。大概会有平庸之人侥幸被选上的,谁能因此说博学多才的人不被举用呢?你们只要担心自己学业不够精湛,不必担心主管官员选才不明;只需担心自己德行未成,不必担心主管官员处事不公。”

话未说完,有人在队列里笑着说:“先生骗我们呢!我们就学于先生,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先生口不停地吟诵六经的文章,手不停地翻阅百家书籍。阅读记事的史传一定列出提要,研究论理的文章一定搜索其中的深奥宗旨。贪恋博杂的学识,务求有所得,大小都不舍弃。点上灯烛夜以继日,勤学苦读而终年不止。先生治学,真可以说勤奋了。抵制异端邪说,驳斥佛教与道教。补正儒学的缺漏,阐发圣道的精微。寻找那茫无头绪的失传的正道,独自广泛地搜求远接那先贤的遗教。拦堵百川使归大海,挽住那狂涛巨澜使它复归故道。先生对于弘扬儒学,可真算得上辛苦了。沉浸于意味浓郁的典籍中,体味那书中的精华。写起文章,书稿摆满了屋子。向上学习《虞》《夏》之书,深奥无边;《周诰》《盘庚》艰涩难读;《春秋》文辞严谨;《左传》记事夸张;《周易》变化奇妙却有定则;《诗经》端正而华美;往下一直到《庄子》《离骚》《史记》及扬雄和司马相如的同工异曲之辞赋。先生的文章,可以说内容博大而文采狂放雄奇了少年时知道学习,就勇于实践,成年后通明大义,处事为人无不合宜。先生的为人,可以说老练周全了。然而在为官方面不被人信任,为私方面得不到朋友的帮助。进退两难,稍一动就惹祸。刚任御史,就获罪被贬于边远的阳山。做了三年国子博士,闲散而没能显示出政绩。命中注定要与仇敌打交道,败兴倒霉的事随时出现。在暖和的冬天,儿女衣单都喊冷;在丰收的年份,妻子还啼哭挨饿。您头秃齿落,直到老死,难有什么补益改善的。您不知考虑这些,反而却以此去教导别人吗?”业精于勤,荒于嬉

先生说:“吁,你到前面来!就如同建房子大木料做梁,细小的木料做椽做那梁上的斗拱、短柱,做那门枢、门框、门闩及门前的竖木等,各自得到恰当的使用,用来建成整个房子,这是工匠的高明技巧。贵重的地榆、朱砂、天麻青芝,粗贱的车前草、马屁菌、破鼓皮,都收存了,以备用时没有遗缺,这正是医生的精明。选才贤明,用人公正,巧拙之人,各都选用,为人处事周备而有涵养乃是佳士,旷达刚直是俊杰,比较长短,各样人才做出恰当安排,这是宰相应具备的用人原则。从前孟轲能言善辩,儒学因此得以阐明,他周游列国车辙遍布天下,在奔波中度过了一生。荀况信守儒学正道,把儒学发扬光大他逃避谗言到了楚国,丢了官职,老死在兰陵。这两位大儒士,言论成为经典行为成为楷模,他们超越了一般儒士,升达圣人的境界。可是他们在世上的遭遇又怎样呢?现今我学业虽然勤奋,却不能一切都遵循儒家的道统,言论虽多却不得要领,文章虽奇巧华丽,却不切实用,品行虽有一定修养,却未超凡出众。尚且每月领取俸钱,年年耗费禄米。儿子不会种田,妻子不会织布。骑着马带了随从,安坐家中,不劳而食。拘谨地走着寻常之路,翻阅古书模仿古人的文辞而无创见。然而圣明的君主不加责罚,宰相不予斥逐,这不是我的幸运吗?稍有行动就遭到诽谤,名声随之败坏,安置在闲散的位子上,是理所应当的至于考虑利禄的有无,计较官职的高低,忘掉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相称,喜欢挑出高于自己者的毛病,这就是所谓指责工匠不用小木桩去做屋柱,指责医师用菖蒲作长寿药,却想推荐他用利尿的猪苓呀!”【注释】[1] 治具毕张:法令健全完备。[2] 有司:主管官员或官府。[3] 兀兀:劳苦的样子。[4] 规:作为典范。姚姒:指《尚书》中的《虞书》和《夏书》。姚,虞舜的姓姒,夏禹的姓。[5] 周《诰》:指《尚书》中《周书》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殷《盘》:指《尚书》中《商书》的《盘庚》上、中、下三篇。[6]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写成的史书。[7] 《左氏》:指《左传》,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春秋》写成的一部史书。[8] 《易》:《易经》。相传为周人所作,通过八卦的形式推演阴阳变化。[9] 《诗》:《诗经》。[10] 《庄》:《庄子》。战国时思想家庄周作。《骚》:《离骚》。战国时伟大诗人屈原所作的抒情诗。[11] 太史所录:指汉太史令司马迁所作的《史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