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0:11:3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1.1 复习笔记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1)地球发展分期

①分为五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a.最原始的生物出现在太古代的地层。

b.元古代末期出现了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生物。

c.古生代,原始的脊椎动物发展成鱼类。鱼类中一支演化成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中的一支又演化为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一部分演化为恐龙。

d.中生代,最早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在已出现。

e.人类起源于新生代。

②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每个纪又分为若干世。

a.新生代第三纪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是哺乳动物发达的时代。

b.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2)人类的产生

①第三纪的始新世开始出现最早的灵长类。到了渐新世,从原始的灵长类中又先后出现了猴类和猿类,最早的人类就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

②人类在自然界动物界,现代人在动物界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3)对现代类人猿的认识

①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它们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排列方式,胚胎发育的过程、血型都和人类相似。这是其他任何动物所没有的。

②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亲缘关系。

③现代类人猿并不是人类的祖先,它们也不可能进化成人。人类的祖先是某种早已灭绝的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过渡(1)理论支撑

①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揭露了生物进化的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了《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指出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出自共同的祖先。

②1876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

a.揭示了人类起源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规律,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

b.提出了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三个科学概念:“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2)从猿到人的过程

①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原上猿,1911年、1966~1967年在埃及法雍先后多次发现化石,后者命名为埃及古猿。

②比埃及古猿更晚的化石古猿是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后来在欧、亚、非三洲陆续皆有发现。

③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其中腊玛古猿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

④在腊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这是已经可以确定的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

⑤从猿到人过渡期间,学会了制造工具,意味着出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结束,进入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3)腊玛古猿的发现与学界争论

①发现

a.最早的化石是1932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在印度北部西瓦立克山地发现的。刘易斯认为它是人类的祖先,遭到一些权威学者的反对。

b.本世纪60年代之后,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匈牙利的路达巴尼亚、希腊的庇尔戈斯、土耳其的山迪尔、巴基斯坦的波特瓦尔高原以及我国云南的禄丰等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腊玛古猿问题重新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②学界争论(没有统一的意见)

a.腊玛古猿是吻部及牙齿等特点与人类相似,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腊玛古猿是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早期代表。

b.70年代有人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提出,人和猿的分化距今不过400万~500万年,因而腊玛古猿不是人类的祖先。

c.也有人认为腊玛古猿是猩猩的祖先。

d.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禄丰腊玛古猿可能是南方古猿和非洲古猿的祖先,其学名应修订为禄丰古猿禄丰种,而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腊玛古猿可能是猩猩的祖先。(4)南方古猿认知(可以确定是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

①发现

a.最早于1924年在南非汤恩发现一个幼儿头骨,后来在东非和南非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现了不少南方古猿化石。

b.在亚洲,有一些被认为是属于南方古猿的化石,由于材料太少,很多学者持否定态度。

②特点

a.体质特征和人类接近,能直立行走。

b.可以使用天然工具,可能已有语言的能力。

③分类

南方古猿非洲种(又称纤细种)、南方古猿粗壮种、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南方古猿阿法种(1974~1974年约翰逊发现)。

④人类进化方式的观点

a.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后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

b.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后来演化成为纤细种,纤细种分别演化为人类、粗壮种、鲍氏种。

c.认为阿法种不是一个新的种,而应归入南方古猿纤细种。

d.认为阿法种已经是最早的人属,他们和南方古猿并存。

3最早的人属(1)人类体质形态发展过程分期法(学界一般认可后者)

①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三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②把早期的人与南方古猿区别开来(能否够制造工具),称为最早的人属;其后的阶段与前一种分期法相若。(2)最早的人属(化石材料)

①“能人”

a.最早发现于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1960年),1964年定名为“能人”

b.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现了一个头骨的150多块碎片,(“KNM-ER1470号头骨”),它在进化系统中的位置还有争议。

c.1974~1978年,英国人类学家M.D.李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利尔地层发现了一些人类化石及人类足印,可能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人属化石材料。

②直立人(中国习惯上称为猿人)

a.1890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于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特里尼尔附近最早发现头盖骨及一枚牙齿。

b.1892年在同一地方发现与现代人相似的大腿骨,定名为直立猿人。但关于其归属引起激烈争论。

c.1929年中国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的第一个头盖骨,说明北京猿人是人而不是猿,结束了这一争论。在北京猿人的遗址还发现了约40来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用火遗迹以及几万件石器,。

d.化石分布:除上述两处外,在非洲有肯尼亚的KNM-ER3733号人、KNM-ER992号人、KNM-ER3228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的OH9号人、OH28号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等,欧洲有德国的海德堡人、比尔钦斯勒本人、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人等。我国有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和县人等。

③早期智人

a.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尼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

b.化石比直立人要多,生存年代最早的是德国的斯坦因海姆人和英国的斯旺斯孔布人。

④晚期智人(现代智人)

a.欧洲:法国的克罗马农人(最早被发现)、库姆尔佩尔人、捷克的普雷德莫斯特人等。

b.非洲:南非的弗洛里斯巴人、边界洞人、克莱西斯河口人以及东非坦桑尼亚的加洛巴人、埃塞俄比亚的奥莫人,形态显示出非洲黑人的特征。

c.中国: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河套人等,呈蒙古人种的特征。

d.这些化石说明了现代人种的形成,分为三大人种: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

二、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1旧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分属

①使用石器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根据生产技术水平又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个时代。

②旧石器时代在地质上属更新世,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和角器。

③旧石器时代又可分为中、早、晚三期。(2)旧石器时代分期

①早期(相当于最早的人属和直立人的阶段)

a.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器是1977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地区发现的。只是砾石打制的砍砸器,此外也有一些粗糙的无定形的石片。

b.到直立人阶段,石器制作的技术较以前进步。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手斧。

c.人类已能用火。最早的用火遗迹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的切萨瓦尼亚,此外有法国马赛附近的埃斯卡尔洞穴和中国的北京猿人在洞穴中的用火遗迹。

②中期(相当于早期智人阶段)

a.石器形状更为规整和多样,制作的技术也有进步,发明了利用石砧打制石器的方法。

b.欧洲典型石器是穆斯特文化的小型尖状器和刮削器。中国的丁村文化则以大型的砍砸器为主。骨器的使用还比较少。

③晚期(相当于晚期智人阶段)

a.用狭长的石叶制作的工具占了很大的比例,经过第二次加工制成,可以制造各式各样的工具和武器。(复合工具)

b.磨制石器的方法出现,但磨制部位仅仅在锋刃。

c.骨角器如鱼叉、鱼钩、骨针等已大量使用。还出现了投矛器(复合武器)。

2采集和狩猎生活(1)生活方式

①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如果实、块根,以及昆虫、蜥蜴等小动物,后来也猎取大动物。

②使用天然火,居住于洞穴、岩厦,部分居住在棚屋中。(2)考古发现

①英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克拉克当遗址、德国莱林根阿修尔文化层发现紫杉木木矛(狩猎的证据)。

②一些大崖壁下的遗址中曾经发现成百成千的大动物遗骨(围猎的证据)。

③法国方哥默的洞穴壁画,证实了利用陷阱来捕捉野兽的办法。

④旧石器时代的一些洞穴里曾发现很厚的灰烬堆积(火的使用)。

⑤棚屋的发现:法国尼斯德拉·阿马特居住遗址、基辅梅日里奇遗址、顿河边上的柯斯钦基房屋遗址。

⑥旧石器时代晚期还发现有骨针,说明人们已能缝制衣服以御寒。(3)狩猎的作用

①肉食所含营养物质,促进大脑和体质的发展。

②采集仍占有重要的位置,提供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

③旧石器时代中期可能出现性别分工,男子从事狩猎,妇女则从事采集。(4)火的使用意义

①用来猎取大动物,变生食为熟食,促使大脑和体质更好发展。

②照明、取暖,使人类能够到寒冷的地区生活,从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3人类向美洲及澳洲的迁徙(1)进入美洲

①路径

从亚洲东北部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东北部。

②关于最早进入时间的争论

a.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发现的圣地亚戈人,定年在2万年前。

b.1961年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塔布尔发现一个幼儿头骨,定年在4万年前。

c.有一些学者怀疑塔布尔头骨化石定年的可靠性,认为人类来到北美是在25000~1万年前,但不排除更早的可能性。(2)进入澳洲

①考古发现

a.最早发现于新南威尔士西部干涸的蒙戈湖中,有一男一女两具骨骼,定年在32000年前。

b.年代相近的有凯洛人,为一男性头骨,定年在3万年前。

c.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现了年代较晚的人类化石。

②对其来源的争论

a.有人认为他们是爪哇直立猿人的后裔,也有人认为凯洛头骨与中国柳江人相似。

b.现在较多的人认为人类移居到澳大利亚至少是在5万年前,甚至可以提早到7万年前。

c.比较可能的途径是从中国的华南地区经东南亚逐渐迁入的,但仍旧需渡过海洋,所以澳大利亚的原始居民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海者。

4氏族制度的形成(1)最早的人类社会

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可以说明,只能通过间接的材料进行推测。不同观点:

①一些学者认为杂交的原始群就是人类最早的组织形式。

②另一些学者认为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应是血缘家族(19世纪美国学者摩尔根提出的设想)。(2)母系氏族社会

有考古材料作为证据。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些遗址中发现有大面积的居住遗址(类似易洛魁氏族组织)。定性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

①旧石器时代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血亲的系统只能按母系计算。

②遗址中发现许多妇女小雕像,说明女性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③在民族学的资料中,绝大多数父系氏族保留着母系氏族的遗迹,但在母系氏族中却从未发现过父系氏族的遗迹,这说明母系氏族的产生必然早于父系氏族。(3)影响

①母系氏族是一个坚固的血族集团,禁止族内近亲通婚,由此族外的群婚产生。

②族外群婚使各个原始集团之间发生一定的联系,互通婚姻的氏族组成了早期的部落。

三、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1中石器时代(1)人类活动的变化

①导致变化的自然条件

a.随着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全球气候转暖,冰川后撤。

b.欧亚两洲的冰原地区被森林和草原所取代。非洲多雨气候转为干旱气候。

c.旧石器时代的不少大型动物灭绝,数量大为减少,中小动物和鸟类增多。

②变化表现

a.不仅狩猎对象发生变化,而且经济活动扩大到了渔猎。

b.经济活动变化促使生产工具变革,石器制作技术提高,复合工具广泛使用并有新发明(弓箭),促进了狩猎的发展。(2)考古发现

①欧洲

a.德国北部汉堡附近的斯坦尔莫,发现人类最早使用弓箭的证据。

b.南部法国、西班牙的阿齐尔文化,居民使用带双尖的石叶,带倒刺的鱼叉。

c.欧洲北部马格尔莫斯文化,发现斜钝边尖状细石器和单列排刺的骨制鱼叉。

②非洲、北美

a.南非的威尔顿文化和斯密斯菲尔德文化,中非的奇托利文化。

b.北美北极地区的“细石叶传统”文化。

③中国

我国的中石器文化,以黄河流域的遗存比较重要。

2新石器时代(1)农业革命(农业的发明与产生)

①条件

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

b.世界各地区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

②发展差异

a.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

b.有些氏族和部落在新石器时代仍长期以采集和渔猎为生。(2)主要的早期农耕中心

①西亚

a.扎格罗斯山区、小亚细亚半岛南部、东地中海沿岸的约旦、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地,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也是大麦、小麦、小扁豆等栽培作物的原产地。

b.对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巴勒斯坦等部分地区的考古发掘表明,这些地区最早出现原始农业并驯养动物。

②东亚(包括中国、印度和泰国)

a.中国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很早就种植粟(河北磁山遗址)和水稻(浙江河姆渡遗址)。

b.古印度约于公元前4500年开始栽培水稻。

c.公前7000年,泰国北部已种植豆类、葫芦、黄瓜等,至迟于前3500年学会种稻。

③中南美洲

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分别是玉米、豆类、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3)畜牧业的起源

①驯养活动的开始(狗和绵羊)

a.伊拉克帕勒高拉洞穴遗址、土耳其恰约尼、英国斯塔卡遗址发现驯化狗的证据。

b.伊拉克的萨威·克米·沙尼达遗址及附近沙尼达洞穴遗址发现驯养绵羊和山羊的证据。

c.公元前7000年前后,随着农业和定居出现而产生畜牧业,几种主要的动物被驯化为家畜。

②考古发现

a.伊朗西部阿里·库什等遗址的动物骨骼表明,西亚已饲养绵羊和山羊。

b.土耳其的恰约尼遗址是最早饲养猪的地点。

c.土耳其的恰塔尔·休于,希腊的尼阿·尼科美弟亚、阿吉萨等地都发现早期家养牛的骨骼。

d.距今7000年,我国河姆渡的居民已饲养猪、狗等家畜。

e.乌克兰草原是最早养马的地区,时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

f.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和羊驼。(4)农业革命的影响

①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a.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b.人类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

c.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②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和劳动区域的固定,导致人类从迁徙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③为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a.农耕和畜牧保障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而且可能产生余存,导致人口得较大的增长。

b.一部分人开始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积聚财富。(5)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①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a.出现各类打制磨光的工具,磨制石器使用效率较高。

b.陶器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炊器和容器。

c.主要考古发现:多瑙河中游的线纹陶文化、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大地湾文化、泰国仙人洞遗址手制绳纹陶片。

②较稳定的定居生活

a.土耳其恰塔尔·休于遗址,房屋平顶,屋内置炉灶,另有供坐卧的平台和长凳。

我国发现半地穴居址、地面建筑和架空居住面的干栏式建筑等建筑式样。

③婚姻制度变迁

a.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族外群婚难以维持,逐渐出现了对偶婚。

b.对偶婚由一对较为确定的夫妻组成,但结合并不牢固,不构成独立的经济单位。

c.经过几个阶段,对偶婚由“望门居”(丈夫对妻子拜访的婚姻方式)发展为“从妇居”(丈夫迁往妻方氏族居住)。

d.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享有平等的权利。

四、文明的产生

1金属的冶炼(金石并用时代,又称铜石并用时代)(1)最早使用的金属(金、铜)

①多是以纯粹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金、铜等物质。

②在土耳其的恰约尼遗址,发现用铜矿石直接打制的铜器。后来人类学会冶炼铜,但制成的工具不及石器坚硬,所以金石并用。

③青铜硬度比纯铜高,后成为制造各种工具、器皿和武器的重要材料,产生于两河流域、多瑙河流域。之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已普遍使用青铜器。(2)冶铁

①两河流域北部的米坦尼王国最早发明炼铁技术,后被赫梯垄断冶铁术近两个世纪之久。

②欧洲铁器时代始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的哈尔施塔特文化。

③非洲南部和撒哈拉地区,直至公元前1世纪才进入铁器时代。

④中国商代中、晚期人们已对铁有所认识,商代藁城台西遗址和平台刘家河商墓中,发现过刃部用陨铁锻制的铜钺。春秋中晚期以后掌握冶铁技术并使用铁器。(3)影响

①两河流域、埃及、中南美洲在金石并用时代氏族制度已解体并出现国家。

②中国、印度、希腊爱琴海地区在青铜时代进入阶级社会,而罗马和世界大部分地区则到铁器时代才进入文明社会。

2社会大分工(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分离)

①条件

a.农业方面从锄耕变为犁耕,从使用木犁或石犁到使用金属犁,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

b.分别产生了一些以农业生产或放牧饲养畜群为主要经济活动的部落。

②影响

a.经济已分为两个不同的部门,出现剩余产品和积累,从而使交换成为经常性活动,交换形式是以物易物。

b.最初的交换通过氏族的首长来进行,氏族代表往往把氏族财富据为己有,出现私有财产。(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手工业生产日趋复杂,需要专门的技巧和设备,单个人难以完成,导致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3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1)原因

①采集狩猎经济中,女子从事采集的生产劳动对生活较有保障,因而她们的地位较高。

②社会大分工以后,男子成为主要劳动力,男女地位发生转换。(2)表现

①对偶婚的“从妇居”转变为“从夫居”,并逐步过渡为稳定的一夫一妻婚。

②家属及亲属由从母系计算改为从父系计算法,氏族也由母系转为父系。

③父系氏族公社仍保留着氏族社会的民主性质,它由若干个家长制大家族组成。

4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1)原因

①农业革命使社会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长和家族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己有,从而产生私有经济。

②随着交换的扩大,出现了专门的商品生产和等价交换物,从而出现了专事交换的商人阶级,加速了私有制的发展。(2)影响

①阶级产生,人们以俘虏为奴隶,奴隶制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本质的组成部分。

②氏族内出现财产分化,分化成为氏族贵族、平民,部分成为奴隶。

③生产因生产力的提高趋向个体化,个体家庭出现,瓦解了家长制大家族。

④某些地区出现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杂居,形成以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农村公社(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阶段的社会组织)。

5国家的产生(1)军事民主制(氏族公社制度解体到国家产生的过渡)

①保留了氏族制度的某些因素,同时存在着军事首长的个人权力。

②以掠夺他人财富、奴隶为目的战争频繁发生,军事首领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也不断加强,但还没有达到国家统治的程度。

③议事会仍起着作用,但它的成员逐渐变为由氏族贵族担任并世袭承继,议事会也变为氏族部落内有势力的人操纵的权力机构。

④氏族议事会转变为只有全体武装男子参加的人民大会,作用愈益减弱。(2)国家的产生

①原因

a.社会日益分化,首长、贵族等氏族上层分子逐渐从氏族中独立出来并结成一个奴隶主统治阶级。

b.氏族制度无力调节奴隶主和奴隶、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必须建立一个强制机关。

②表现

a.奴隶主阶级夺取了全部权力,军事首领成了一国之王。

b.氏族制度成为统治者的对立物,各机关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压迫机关。

c.国家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设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暴力机关。

五、史前文化

1宗教的萌芽(1)原因

①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的认识都还处于一般水平,相信支配自然界和人类命运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②原始人对所谓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产生最早的宗教,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萌芽。(2)考古发现

①埋葬死者的风俗:尼安德特人的岩棚遗址、洞穴遗址内,发现了最古的墓葬。他们把一些动物、小饰物、工具与死者一起埋葬。

②原始信仰:法国拉沙佩勒-欧赛恩茨遗址,发现埋葬有头枕燧石片,胸膛和周围放置牛骨的尼安德特人。(3)主要表现

①自然崇拜

a.主要是对自然物(河流、山岳、日、月)和自然力(风雨、雷电)的崇拜。

b.各原始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往往因周围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

②图腾崇拜

a.往往以在经济上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物或植物为图腾,对它表示崇拜。

b.往往以这些图腾为是亲属或起源,因此氏族也往往以它命名。

③巫术

a.原始人不能理解各种客观规律及其因果关系,幻想以自己的愿望和采取相应的方式影响自然界和人,从而产生了巫术。

b.巫术种类很多,最普遍的形式是比拟和模仿,各种巫术活动后来演变为各种宗教仪式。

c.主要发现:法国尼奥洞穴遗址的壁画、诺克斯洞穴内的野牛壁画,是原始人为施行摹拟巫术所作。

④其它:祖先崇拜、死人崇拜、巨石崇拜、动物崇拜、性器官崇拜等等宗教观念。(4)影响

①随着被崇拜神祗的增多和宗教观念的复杂化,氏族内部分化出专司宗教事务的僧侣和僧侣集团。

②部分宗教人物成为新兴奴隶主阶级在宗教上的代言人乃至直接统治者。

2史前艺术(1)产生

①人类在长期的集体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要求,从而产生了艺术。

②艺术大约萌芽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如尼安德特人已用动物胛骨串成垂饰。(2)艺术作品

①绘画

a.大多发现于洞穴内或岩石上,最常见的题材是日常狩猎的各种野兽。

b.这些绘画不仅刻画出动物的静止状态,也表现出动物的动态,绘画风格也经历由简到繁的过程。

c.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原始壁画遗址、撒哈拉沙漠中部的岩画,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绘画。

②雕刻

a.用雕刻器刻画符号或图案。在法国拉·费拉西遗址和勒斯·厄伊泽埃地区、澳大利亚孔纳达洞穴遗址有发现。

b.浮雕、立雕和透雕,尤以妇女小雕像最为著名。如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复活节岛的石雕巨人像。

③装饰

a.涂饰,在身体上涂颜料和花纹。

b.固定的装饰,如文身、割痕、耳鼻唇饰。

c.活动的装饰,如佩戴的手镯、项链等。如中国的山顶洞人已制作穿孔的石珠、兽牙,通过植物纤维串线佩戴。

④舞蹈

a.狩猎、出征前常常跳舞以鼓励士气。

b.宗教仪式常伴以舞蹈,常具有巫术的意义。

3科学知识的萌芽(1)初步的地理知识,能够记住所到过的每一个地点,并给每一条小溪、山丘、悬崖以一定的名称。(2)原始语言具有具体性的特点,缺乏反映综合概念的词汇。(3)数学知识比较落后,计数和数字概念尚处于萌芽状态。但以后学会计数,最后形成抽象的数的概念。

4文字的产生(1)原因

①出于在不同空间与时期传达信息的需要,逐渐产生了符号和文字。

②为记录和达到记忆的目的,产生了刻痕和结绳的办法,成为文字的雏形。(2)产生过程

①结绳存在于许多地区,以古代秘鲁印加印第安人的结绳记事最为发达。

②结绳和刻痕记事无法反映事物的特点和性质,原始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图画文字,是文字产生的第一阶段。

③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西亚的塞姆语区的苏美尔人最早创造了文字。

④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代末,在西亚的塞姆语区,创造者是苏美尔人。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六千多处,遍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江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研]

A.河姆渡文化

B.仰韶文化

C.马家窑文化

D.红山文化【答案】A【解析】A项,河姆渡文化,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是江南地区迄今较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B项,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C项,马家窑文化是位于黄河上游地区。D项,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

2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2013年统考真题]

A.马家窑文化

B.红山文化

C.仰韶文化

D.屈家岭文化【答案】B【解析】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最有典型意义的文化,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和仰韶文化约略同时的主要有北方的红山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等。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契丹族在此兴起,建立契丹国。

3原始的宗教产生于(   )。

A.新石器时代早期

B.新石器时代晚期

C.旧石器时代早期

D.旧石器时代中期【答案】D【解析】据考古发现,欧洲尼安德特人遗骸周围常散布有红色碎石片及工具,遗骸位置通常是头东脚西,人们认为这是受一定宗教观念支配所作的安排。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3.2万年至3.3万年之间,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4万物有灵的观念一般认为是(  )时期产生的。

A.新石器时代早期

B.新石器时代晚期

C.旧石器时代早期

D.旧石器时代中期【答案】D【解析】万物有灵的观念是自然崇拜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表现,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信仰特点,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二、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2015年兰州大学研]

答: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是在考古学分期中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l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约l0000年左右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2姜嫄[2015南京大学研]

答:姜嫄是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邰氏。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姜嫄是帝喾高辛氏的正妃(次妃简狄,三妃庆都,四妃常宜)。传说姜嫄履大迹而生后稷,后稷正是周朝的祖先。

3自然崇拜

答:自然崇拜是原始社会最初级的宗教形式之一。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不理解,对许多自然物(河流、山岳、日、月)和自然力(风雨、雷电)既有所依赖,又有所畏惧。他们把自然物和自然力看作具有生命、意志及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各原始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往往因周围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在所有自然崇拜中,以太阳崇拜最为流行,民族志和考古发现都证明了这一点。

4图腾崇拜

答:图腾崇拜是最古老的宗教形态之一,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原始社会的人不能正确认识自然,因而把某种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它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或认为氏族一切成员都起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而对它表示崇拜,氏族也往往以它命名,这种宗教崇拜就是图腾崇拜。各民族中图腾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的把图腾当做氏族标志或象征,有的把图腾认作氏族或部落的血缘亲属,有的视图腾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有的以图腾为具有多种意义的生物或无生物。图腾动物是禁捕、禁杀和禁食的,只有在特殊的场合举行神圣的仪式时方可食用图腾动物的肉。

三、论述

1根据考古资料,叙述齐家文化。[2015兰州大学研]

答: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齐家文化上承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洮河、大夏河、渭河、湟水等流域。(1)发现与类型

齐家文化是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发现而命名的,1945年,中国考古学者夏鼐在广河县阳家湾发掘了两座齐家文化墓葬,证明了齐家文化早于马家窑文化的年代顺序。

齐家文化根据地区的不同和文化特色的不同,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即七里墩类型、秦魏家类型、皇娘娘台类型等。(2)文化特点

齐家文化是以素陶为特征的文化,陶质精细,器型多样,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还有少量的灰陶。在临夏地区出土的齐家文化陶器主要为双耳罐、大口瓶、规、三耳罐等,还有形象的乌形壶等,在稀有的齐家彩陶上,用红彩或黑彩绘制简便的网格纹,菱形纹,波折纹等,在砂陶上有绳纹,附加堆纹等。

齐家文化最有特点的房屋建筑是“白灰面居室”,即在房内地面及墙壁下部抹一层 白石灰面,以利隔潮,这在建筑史上还是一大进步。在齐家文化的房屋周围,还分布着圆形、椭圆形的窑穴,以口小底大的袋状坑为主。

齐家文化的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多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墓壁垂直平 正,墓坑大小不一,最大的墓坑长达3米。

第2章 最初的文明(上)(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至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

2.1 复习笔记

一、早期埃及

1埃及文明的发生(1)自然环境和居民

①自然环境

a.较大的孤立性:埃及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只有通过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

b.尼罗河定期泛滥,在两岸形成黑土地(“凯麦特”),是埃及人主要生存区域。

c.河谷地区(上埃及)气候干燥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只有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下埃及)受地中海季候风影响才降雨。

d.西部沙漠曾有古河道,因冰期后气候干燥而逐渐沙漠化,人们逐渐定居到尼罗河边。

②居民

a.由讲哈姆语的北非土著和来自西亚的塞姆语人种融合而成的,其语言属于哈姆~塞姆语系。

b.据古代埃及留下来的大量雕刻和绘画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体形、外貌与周围人种不同,具有自己的特征。(2)文明的发生

①新石器文化

a.代表:三角洲西部边缘的梅里姆达文化、中部埃及的法雍文化、塔萨巴达里文化等。

b.特征:都是农牧业混合型的文化。已使用铜器,农业文化相当发达,奠定了其文明较早出现的基础。

②前王朝Ⅰ时期(即涅伽达文化Ⅰ时期,又称阿姆拉特时期)

a.时间约在约BC4000~前3500年,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的萌芽。

b.涅伽达末期,墓中的黑顶陶罐上,发现了作为王权标志之一的红冠形象(眼镜蛇标志)。

c.Ⅰ期与Ⅱ时期之交,墓中的陶片上发现象征王权符号的荷鲁斯鹰神的形象。

d.在狄奥斯波里·帕尔弗,还发现一段城墙的模型,这表明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长,甚至战争的存在。

③前王朝Ⅱ时期(即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又称格尔塞时期)

a.时间约在BC3500~前3100年,私有制逐步确立,阶级逐渐形成。

b.在涅伽达和希拉康波里两地,发现了与普通人的十分简陋的墓极不相同的画墓。

c.格伯林发现的纺织品残片上的绘画,有象征王权的白冠和被捆缚的战俘形象、旗帜上的田凫,分别表示了王权、奴隶和平民形象。

d.在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出现了文字,不过还很原始。

④国家的出现

a.这时的国家(斯帕特)很小,人口也不多,且有若干个。

b.在这些小国家里,有一个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以城墙为要塞。

c.画墓中的水陆战图、阿拉克出土的象牙刀柄上的水陆战图、战场调色板等,反映了战争的存在。

d.王权已经形成,但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3)早王朝时期(约BC3100~BC2686年)

近代的埃及学家将古代埃及历史划分为若干时期,其中早王朝时期包括第1~2王朝。

①历史资料

a.据曼涅托(埃及祭司)记载,古代埃及国王美尼斯创建了第一王朝,此后埃及经历了31个王朝。关于美尼斯统一埃及国家,建立孟斐斯城(白城)的记载,未能得到考古证实。

b.19C末~20C50S初,考古学家在希拉康波里、阿卑多斯、开罗附近的萨卡拉等地进行发掘,提供了研究早王朝的丰富资料,反映了埃及的统一和君主专制的逐步建立。

②对北方的征服

a.希拉康波里发现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权标头,反映了纳尔迈国王对北方三角洲进行过胜利的战争,但实际上并未完成统一。

b.利比亚贡赋调色板,反映了纳尔迈对利比亚进行过胜利的战争。

c.阿哈国王文物上刻有“得到上下埃及”的铭文;国王登时期雕刻中,国王同时佩戴白冠和红冠,第一次采用了双重王衔。

③统一的完成

a.第二王朝末期,国王哈谢海姆最后征服了北方,统一了全国。

b.他的继承者哈谢海姆威采用了“荷鲁斯和塞特”双重王衔,意味着埃及的统一。

④统一的影响

a.统一利于更大规模发展灌溉农业,从而大大促进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帕勒摩石碑》对尼罗河水每年涨水情况的记载就是一个证据。

b.小国寡民的国家机器远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埃及新设置了许多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关。

c.君主专制逐渐形成,王权神化明显加强,国王聚敛财富组成了王室经济。

⑤文化(马斯塔巴式王墓和贵族墓)

a.前王朝时期,王墓的最后形式是画墓,只有一个墓室,而且没有地上建筑;

b.第一王朝时的王墓和贵族墓(马斯塔巴),在地下有许多个墓室,还有地上建筑。

c.墓室不仅用以放置国王的尸体,还放置陪葬者的尸体及食物、用具、衣服等。

d.第一王朝的国王大多有两个墓,,目前关于孰真孰假还没有统一意见。

2古王国时期和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时期(又称金字塔时期)包括第3~6王朝,时间约为BC2686~BC2181年,建都于孟斐斯。(1)古王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①发展条件

a.国家的统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b.水利灌溉系统在更大范围内的修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c.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②农业

a.以后埃及种植的农作物,在这一时期都有种植。

b.使用了由两头牛牵引的重犁,比木犁要先进很多,但农业技术还很原始。

c.因土地肥沃,粮食产量仍可供养古王国时期庞大的国家机器和广大的手工业者。

③手工业

a.手工业门类很多,其中建筑、造船、纺织等都很发达。

b.发现的青铜雕像表明,埃及可能已进入青铜时代。

c.金字塔及其附属建筑物(神庙)说明建筑业和采矿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④畜牧业

a.在水草丰美的三角洲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条件。

b.以饲养猪、羊、牛、驴为主,在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⑤贸易

a.国内贸易还处在以物易物的水平上,手工业者的工资都以实物支付(包括不属于货币的铜)。

b.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常常派出商队到国外去,且往往同对外掠夺相结合。(2)占支配地位的王室、经济、官僚贵族奴隶主经济

①占有情况

a.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产业包括了农业、手工业等,基本上自给自足,同市场绝少联系。

b.土地占有分为国家(包括诺姆)占有的土地、国王占有的土地、神庙占有的土地、官僚贵族占有的土地等。小生产者或农村公社的情况,没有直接资料说明。

②开支

a.国家占有土地用于行政开支,国王的土地用于供养王室家族。

b.神庙土地既用之于祭祀,也用作祭司的报酬。

c.官僚贵族的土地收入基本用于自身消费,来源于继承、购买、赏赐和新开垦。

③剥削

a.奴隶主除了剥削奴隶外,还剥削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其他劳动者。

b.除了沉重的赋税负担,农民还要服劳役和兵役。(3)古王国时期的君主专制

①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a.国王掌握最高行政权,宰相(维西尔)和其他高级官吏由国王任命并都对其负责。

b.维西尔拥有相当大的政治、经济、司法权力,但国王掌握决策权。

②对国家经济的控制

a.国王直接占有大量财富,控制国家经济系统和全国财政,战利品也都归国王。

b.国王将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赠给贵族,可动用全国人力和物力修建金字塔。

③对军队的控制(据《大臣乌尼传》记载)

a.军队由国王直接统率,用之于对内镇压和统治和对外征战。

b.军队一般由驻守在边境要塞的常备军和战时临时征召的部队两部分组成。

④对司法权力的控制

a.国王可颁布相当于法律的敕令。

b.世俗法庭由维西尔担任最高法官,审理一般重大案件,但国王可插手。

c.神庙法庭一般只处理一些不很重要的民事纠纷。

⑤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是诺姆(州),部分诺马尔赫(州长)由国王任命,世袭的州长可能也要在形式上由国王任命或批准。有的人可担任两个诺姆的诺马尔赫。

b.诺马尔赫统管地方各类事务,多半是地方上的旧贵族,常常对王权构成威胁。

c.国王在上、下埃及先后设立了介于诺姆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官邸,可能起到代国家征税,战时统帅征召的军队以及监视地方诺马尔赫的作用。

⑥王室家族控制朝政

a.高官显宦多为王室家族成员,维西尔、军队司令官等职长时间为王子担任。

b.古王国末期,王权削弱,有的地方贵族担任了维西尔,但极可能与国王联姻有关。

⑦对其臣民有无限权威

a.国王以一切臣民为奴仆,一些官吏无限臣服于国王。

b.地方贵族与国王的关系因其实力所在,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⑧王权被进一步神化

a.古王国时期,太阳神拉逐渐代替鹰神荷鲁斯成为主神。国王宣称自己是拉神之子。

b.国王们捐赠给神庙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从而获得神权势力的支持。

c.王权神化符合奴隶制阶层的利益,他们豢养了祭司集团。(4)金字塔(王墓)的建造

现存约80座,起自第3王朝,止于第二中间期,分布于孟斐斯附近尼罗河西岸。

①样式转变

a.第3王朝国王乔赛尔建造了层级金字塔,设计者为建筑师伊蒙霍特普。

b.第4王朝斯涅弗鲁建造了三个金字塔,层级金字塔向角锥体金字塔转变。

②著名金字塔

a.第4王朝的胡夫国王(齐奥普斯)建造了最大的金字塔,建于孟斐斯附近的尼罗河西岸的基泽,建筑师是胡夫的兄弟海米昂。塔内中部建有墓室。

b.胡夫金字塔旁有该王朝的哈佛拉(齐夫林)和孟卡拉(麦凯林努斯)两个国王的金字塔。不远处有哈佛拉的狮身人面像(司芬克斯)。

③评价

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b.金字塔四周分布着许多贵族的马斯塔巴,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无上地位。

c.金字塔的修建加剧了阶级矛盾,削弱专制的实力,新王朝更加依赖神权维护统治。(5)古王国的衰落和第一中间期

①衰落原因

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王权更加依赖神权势力和地方贵族,遭到进一步削弱。

②衰落表现

a.埃及小国林立,国家统一局面不能维持,君主专制也不复存在。几乎一个诺姆形成一个小国家,他们彼此争战不已,使局势更为混乱。

b.灌溉系统遭到破坏,土地减少,粮食产量下降。人民深受战乱危害,又负担沉重的剥削和兵役,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埃及遭到来自西亚的贝督英人游牧部落的入侵。(据《聂菲尔涅胡预言》、《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训》记载)

③重新统一

a.位于中部埃及的赫拉克列奥波里逐渐地强大起来,统一了北部三角洲和中部埃及的广大地区,建立了第9~10王朝。

b.南方的底比斯联合了它周围的地区打败了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建立了第11王朝。

c.11王朝中叶孟图霍特普二世时期,底比斯终于战胜了第10王朝,重新统一了埃及。埃及开始了中王国时期。

3中王国时期(1)中王国时期王权和地方势力的关系

中王国(BC2040~BC1786年)包括第11~12王朝,首都底比斯,崇拜阿蒙神。

①孟图霍特普时期

a.力图加强对中央和地方政权的控制,但仅在喜乌特诺马尔赫等处取得一些成果。

b.很长时期里王权还相当软弱,而贵族的势力却十分强大,表现了强烈的独立性和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王权的侵蚀。

②阿美涅姆赫特一世时期

a.对地方贵族势力采取严厉的政策,阻止了各诺姆之间的战争,重新划定了一些诺姆之间的边界。

b.亲自巡行各地,整顿秩序和赋税,使属于中央的税收得以上缴国库。

c.派遣一些人担任部分诺姆的诺马尔赫,限制了一些诺马尔赫的世袭权力。

③君主专制再次强化

a.后继国王承袭了阿美涅姆赫特一世的政策。到辛努塞尔特三世时,地方贵族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再也不能与王权抗争。

b.新的中小奴隶主阶层(涅杰斯)的强大,是王权再度强化的重要支柱。

c.从第12王朝时起,埃及又开始了对外的战争,主要是对南方的努比亚地区,同时也对西亚进行远征。(2)社会经济状况

①农业

a.水利灌溉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修建了大规模的排灌渠道,大片沼泽地区变成了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

b.农具也有所改进,直把犁为装有横木把手的犁所取代。

c.农业经济得到发展,有关饥荒的报道明显减少。

②手工业

a.青铜器的使用更为广泛。

b.纺织业中使用了卧式织布机。

c.出现了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即玻璃制造业,产品存留至今。

d.加强了对西奈铜矿的开采,甚至在酷暑季节也督促矿工前往,反映了对铜矿需求的增长。

③贸易

a.新兴了工商业城市卡呼恩,出现了不少商业文书。尼罗河流域同其西部绿洲之间的贸易关系已发展起来。

b.同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交往十分活跃,同巴比伦尼亚、蓬特(今索马里)建立了商业联系,扩大了同克里特岛的商业关系。(3)社会阶层变化

①适应私有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中小奴隶主阶层(“强有力的涅杰斯”),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王国的政治舞台。

②涅杰斯是当时各诺姆军队的重要来源,为诺姆和国王倚重。是王权同地方斗争的主要社会支柱,但整个阶层的力量还十分软弱。(4)中王国的衰落

①中王国时期,涅杰斯迅速分化,部分担任高官,有些十分贫穷。

②中王国时期劳动人民生活悲惨,许多人沦为奴隶,同统治者的矛盾十分尖锐。

③王室、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很激烈。

4第二中间期

包括第13~17王朝,其中第15~16王朝为喜克索斯人建立。(1)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

①资料记载:《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或译《伊普味陈辞》)。

②时间可能在中王国末期,而更可能是在第二中间期里。

③参加起义的有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等下层劳动人民。

④起义的规模很大,涅杰斯成了被打击的对象,最后被镇压。(2)喜克索斯人的入侵

①记载资料(非常贫乏)

a.保存在约瑟夫著作中的曼涅托残篇第42及20C发现的几份资料等。

b.喜克索斯人自己留下的一些蜣螂石刻、陶器以及为数不多的雕像和石碑。

c.现代埃及学家大多不同意曼涅托所说的喜克索斯人采用了大规模武装入侵的方式,而认为是和平的渗透。

②政权情况

a.很可能承袭埃及,如设立了下埃及国王的司库和司库长官的官职。

b.国王也自称法老,并称为“拉之子”。

c.喜克索斯人的统治范围不仅包括了埃及大部(三角洲和中部埃及),而且还包括了西亚的一部分地区。

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1苏美尔文明的发生(1)自然环境和居民

①分布区域

a.两河流域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地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

b.两河流域分亚述(南)、巴比伦尼亚(北)两部分。巴比伦尼亚又分阿卡德(北)和苏美尔(南)。

②环境

a.两河流域处于干旱地带,农业灌溉需要利用河水。每年春季,上游山区的融雪流人两河,造成河水泛滥。

b.两河流域北部多山,河水泛滥只能淹及沿岸地带,是人们掌握防洪与排水技术前的主要居住区(哈逊纳文化、哈雷夫文化)。

c.南部是冲积平原,灌溉条件比北部要好,但也容易受灾。哈雷夫文化结束之时(约BC4300年),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才逐渐开发出来。

③居民

a.现在尚不清楚最早居民人种。

b.约BC5000S后半叶,“欧贝德人”、苏美尔人先后进入两河流域南部居住,目前不清楚他们的起源。

c.约BC3000S初,一支塞姆语系的游牧部落来到巴比伦尼亚北部,称为阿卡德人。后来,操塞姆语的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先后来到两河流域。

d.两河流域周围还居住着其他部落:北部的苏巴里人和胡里特人,东部的库提人、加喜特人和路路贝人,东南的埃兰人等等。(2)向文明的过渡

①埃利都·欧贝德时期(约BC4300~BC3500年)

a.苏美尔人掌握了初步的人工灌溉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b.畜牧业和渔猎活动在经济生活中仍起重要作用。

c.劳动工具大部分为石器和骨器。但已开始出现铜器,如渔叉等等。

d.居民的住房为小屋,出现泥砖神庙,反映出氏族社会内部的分化。

e.出土雕像表明苏美尔人已进入军事民主制阶段。

②乌鲁克时期(约BC3500~BC3100年)

a.人工灌溉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b.铜器大量出现。陶器制作普遍使用陶轮。

c.社会分化更为加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开始让位于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农村公社。

d.出现了文字,末期大约有2000个文字符号,并运用于经济方面。表明苏美尔人已经迈入文明的门槛。

③捷姆迭特·那色时期(约BC3100~BC2800年)

a.文字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苏美尔语的楔形文字,文字运用更为广泛。

b.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c.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奴隶制城邦。

2苏美尔城邦(1)社会经济状况

①城邦

a.各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的村镇形成。早期城邦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

b.每一城市都有若干神庙,其中城邦主神神庙地位最高。神庙是城邦的经济中心。

②神庙经济

a.神庙土地分为三类:祭田、口粮田和出租地,都严禁出卖。

b.内部分工细密,有农业、畜牧业和捕鱼业等等。神庙还控制了城邦的手工业和商业。

c.神庙人员在城邦人口中占很大比重。

d.神庙经济控制在奴隶主贵族手中,后期逐渐被城邦首领转变为王室经济。

e.农村公社也占有许多土地,但规模一般较小,不及神庙重要。(2)政治制度

①城邦首领

a.有“恩”、“恩西”和“卢伽尔”三种称号,大概“卢伽尔”是较为强大的城邦首领。

b.城邦首领兼有宗教和世俗双重职能,同时掌管神庙经济和世俗政权,战时统帅军队。

c.早期城邦首领世袭制还没有完全确立,权力也是有限的,还未能摆脱贵族会议的控制。

d.早王朝后期,王权日益扩大,国王脱离神庙,建立了个人统治。君主政体先后形成。

②贵族会议(阿巴·乌鲁)和公民大会(古鲁什·乌鲁)

a.众神大会有权选举王,决定城邦战和大事,但实际上为部分贵族操纵。

b.贵族会议高居于公民大会之上,公民大会沦为城邦首领和贵族会议操纵的工具。

③祭司贵族

a.国家官吏多由祭司或神庙人员充任。最高祭司受到高级祭司和世俗贵族限制。

b.神庙经济实际上掌握在散伽(主持祭典的大祭司)等高级祭司手中。(3)城邦争霸战争和内部阶级斗争

①争霸战争

a.基什王麦西里姆(约BC27C末叶)为霸主时,曾调停拉伽什与乌玛之间的冲突。

b.拉伽什强大起来后,经控制了波斯湾以外的地区,还控制了乌尔。

c.乌尔南什之孙安纳吐姆在位时,征服了许多城邦,成为苏美尔诸邦之霸主。

d.至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形成两大军事同盟。南方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北方以基什为霸主,独立的小邦开始向地域性的统一王国过渡。

②内部阶级斗争

a.长期的战争,使大批公民破产失地,人口锐减。

b.王权在战争中不断扩大,国王和以祭司为代表的贵族之间的矛盾也很尖锐。

c.乌鲁卡基那(约BC2378~BC2371年)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但大多是以不触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为前提的。

第二,废除向祭司征收的重税,制定给予祭司的口粮和开支的新定额,特别是把神庙地产归还神庙,从而增强了祭司贵族的力量,削弱了王权。

d.乌鲁卡基那执政仅八年,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入侵拉格什。之后北方的阿卡德兴起,击败卢伽尔扎吉西,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

3阿卡德王国(约BC2371~BC2191年)(1)阿卡德王国的统一

①创立

a.创立者是萨尔贡(BC2371~BC2316年在位),原为基什国王乌尔扎巴巴的近臣,后乘机夺取政权。

b.萨尔贡夺权后仍用国号,称“基什王”。地位巩固后,萨尔贡自建新都阿卡德城。

c.征服周围各地后,自称“天下四方之王”,但直接统治的地方只限于两河流域南部,其它地区多为属国。

②征服战争

a.萨尔贡先后出征34次,首先击败卢伽尔扎吉西,接着征服了各苏美尔城市。

b.在东方,萨尔贡远征埃兰,略取苏撒等城市。

c.在北方,萨尔贡不仅征服了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还曾进兵到小亚细亚的陶鲁斯山区以及沿黎巴嫩山脉的地中海东岸地带。(2)政治和经济状况

①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阿卡德时代,中央集权制还未最后形成,国家机构并不完善,地方势力仍很顽强。

a.中央政府机构拥有众多的官员。

b.萨尔贡组建了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

c.地方行政长官多为阿卡德贵族,但也任命一些归顺的当地贵族担任官吏。

②社会经济发展

a.灌溉网扩大和完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提高。

b.交通的发展使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远达印度河流域。

③奴隶制发展

a.长期的对外战争,使大量的战俘沦为奴隶,奴隶的使用比较普遍。

b.农村公社进一步分化。土地兼并严重,许多平民破产甚至沦为债奴。

④阿卡德王国的灭亡

a.阿卡德王国各阶层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被征服者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b.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约BC2291~BC2255年),阿卡德王国的势力再度扩张。

c.纳拉姆·辛死后,阿卡德王国逐渐衰落。其继位者沙尔·卡利·沙里(约BC2254~BC2230年在位)死于宫廷政变。

d.约BC2191年,来自东北面山区游牧的库提人入侵南部两河流域,阿卡德王国灭亡。

4乌尔第三王朝(约BC2113~BC2006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