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3:45:53

点击下载

作者:菩提洲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凉山上

清凉山上试读:

序言莲师在五台山

顶礼三世诸佛之总集莲花生大士!

猴年是最初在藏地树立佛教宝幢的莲花生大士诞生之年,对教下弟子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

在藏历第十七胜生火猴年(公元2016年)开始之际,我们发起莲师金刚七句百亿共修的倡议。一百亿遍《金刚七句祈祷文》,如此宏大的目标,是非常难以实现的,然而迄今短短三个月间,报名共修的数量却已经超过了八十亿,现在看来,今年完成的数量将远远超过一百亿。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缘起和示现,但其背后一定是莲师不可思议的威德力加持。

同样是今年,另一项艰巨的工作——五台山菩萨顶的佛像保护工程也圆满完成了。2012年至今,三年多,困难重重,一再延沓,而因缘最终在信心、耐心和热情的坚持之下成熟。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些佛像成于1987年,由我的上师法王如意宝建造。那年,他老人家到五台山朝圣,一住数月,除传法、修法外,还率领僧众建造了几百尊佛像,其中供奉在菩萨顶祖师殿的莲师像,法王如意宝尤为重视,亲自督建,装藏,开光。

本来,每尊佛像都是殊胜的皈依处,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但由于缘起不同,有一些佛像对众生便有着特别的意义和加持。比如,全世界最为著名的佛像之一——供奉在西藏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世尊当年亲自开光加持,并说此像“如我一般”,故藏族人称之为“觉沃仁波切”,视他与世尊无二无别。在觉沃佛前礼拜供养,与两千五百年前在世尊面前礼拜供养是一模一样的。

供奉在菩萨顶的这尊莲花生大士像,也是这样,具有真正的见解脱的加持力。莲师心间装藏有一尊法王如意宝的前世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取出的伏藏——“如我一般”大乐莲师像。列绕朗巴大师取出这尊莲师像时,佛像开口说话道:“我与莲师无二无别。”像在之处,即莲师在。法王如意宝1987年朝礼五台山时亲自督建、装藏、开光,供奉于菩萨顶祖师殿的莲师像

1987年时的五台山远不像现在这样人来人往、香火鼎盛,那时整座山上见不到多少常住的出家人,很多寺庙都是空的。说起来,现在的人恐怕难以相信。

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年藏区各地闻讯而来追随法王如意宝朝圣的四众弟子有一万多人。一万多藏族人,跋山涉水,自发地聚集到五台山,围绕在上师身边,一百多个日夜,欢喜而精进地闻思修行。那是如何罕见的盛况!现在很多人听了,觉得怎么可能,怀疑我把数字弄错了。

其实,以法王如意宝的感召力,到文殊净土朝圣,有这么多人随行是很正常的。他老人家在藏地开法会,经常是十几万、几十万人参加。若不是语言隔阂、环境迥异、旅费和生活费不足等等问题的困扰,当年跟随法王如意宝朝礼五台山的人会更多。

像我和我的很多师兄弟,就是在几个月前听说法王如意宝计划前往五台山朝圣的消息后,开始为将要到来的长途旅行做准备。我们跟随法王到藏区各地弘法时,会得到信众的一些供养。因为五台之行的缘故,大家都很小心地开始攒钱,省吃俭用。我还记得我们把几毛几块的钱分门别类,一张张仔细捋平,同方向摞好,计算清楚,因为这些钱将支撑我们的长途旅行和在五台山的生活,更重要的,还要利用在圣地的机会多多上供下施。虽然买最便宜的车票,住最便宜的旅店,吃最便宜的饭,仍然需要很小心,学会精打细算。

说那时的五台是“红色的海洋”不夸张,我们这么多人,身上的僧衣把整个五台山染红了。

而且,那不是普通的一万多人。在那一万多人当中,有许多是藏地非常有影响力的高僧大德、寺庙住持,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是一方民众皈依拥戴的对境。那一年在五台山,他们的齐齐到场给所有人以巨大信心和加持。

法王如意宝到达五台山后,住在菩萨顶。弟子们分散在五台山各处,每天聚到菩萨顶周围来听法。这次五台之行是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事业不断广大的一个重要缘起。如果我有足够的智慧,我会看到它对于佛法在汉地的中兴、在藏地的再弘,密法尤其是大圆满法在全世界的弘扬,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很显然,法王如意宝对此是深有了解的。动身前往五台山朝圣前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在观察和努力地积聚着缘起。

1986年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举行《文殊幻化网》灌顶时,法王如意宝在定境中见到文殊菩萨和布玛莫扎尊者前来迎请他莅临五台山。法王如意宝对座下接受灌顶的弟子们说:“我从现在开始与汉地众生结缘以度化他们。以后我们学院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汉族弟子前来求法、修行,并将显密佛法弘扬到世界各地。”

法王的授记如今已成为现实,而这一切都始于当年的五台之行。法王如意宝朝圣结束从五台山返回喇荣时,他的身边多了一支由汉族出家众组成的僧团,喇荣五明佛学院从此有了常住汉僧。这是法王正式摄受汉族弟子的开始。

那一次《文殊幻化网》灌顶法会后,法王如意宝又在许多场合发起念诵文殊心咒共修,很多人发愿念一亿遍,弟子们都尽己所能地劝导自己周围的人参加共修。

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不要说网络、广播电台等传媒手段,连通电都是好多年以后的事,消息的散播主要靠口耳相传。法王如意宝的一些重要倡议都是在大众参加的法会上发布。参加法会的不仅有喇荣的常住弟子,也有从各地寺庙专程赶来的僧团,也有闻讯而来的在家众。有的人从偏远的山村骑马几天几夜,也有全家出动扶老携幼徒步几十、几百公里来参加法会的。现场听到开示的人返回家乡,总会受到最热烈的欢迎,有些人甚至是代表全村人来参加法会,使命尤为艰巨,他们不仅要自己认真听法,还要充当回去把一切告诉大家的报告人。各寺庙的出家众在传达开示方面,更是起到关键的作用。他们像是上师的小喇叭,快速而准确地向地区内的信众转达上师的法语。

法王如意宝发起的文殊心咒共修的倡议,便是通过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方式迅速传遍各地,共修的总数达到万亿之多。我记得当时我也回到家乡德格玉隆阔,挨家挨户劝请大家念诵文殊心咒,总数有两百多亿。

1986年底,法王如意宝应邀前往多康地区弘法,在众多寺庙举行法会,并朝拜了代表莲师身、语、意、功德、事业的五大神山。所到之处,无不受到隆重接待和热烈拥护。这次出行,进一步奠定了法王如意宝佛行事业在藏地如日中天之势。

此前六年,也就是1980年,法王如意宝在色达喇荣山谷创建起后来成为世界最大的佛教高等学府的喇荣五明佛学院。宁玛巴著名的一世顿珠法王曾在喇荣建立密宗道场,有一百多座修行茅棚,十三位弟子最终在此获得虹身成就。后来那里逐渐成为人迹罕至的荒谷,直到法王如意宝到来,再次树起佛法广弘的宝幢。那年他四十八岁,正当壮年。

当时的藏地,老一辈佛教学者、修行者已纷纷离去,传统的闻思修体系中断,僧才凋敝,佛法几近湮没。而人们心中对佛法的思念却与日俱增。人们需要佛法来抚平内心的痛苦,需要像祖祖辈辈一样,在佛法中去寻找和体认生命的安乐与真相。更有无数珍贵的佛法传承需要有年轻一代的修行者、讲法者将之接续、弘扬下去。在这种背景之下,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建立,像一道曙光,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藏区各地学子如百川归海般汇聚到喇荣,依止法王如意宝广泛闻思修持显密佛法。学院的迅速发展,是法王如意宝不可思议功德力的感召,也是顺应时代趋势之必然。

天时、地利、人和,所有因缘的聚合,总算还不是太晚,上师还没有老迈,他正当盛年,传承法教、饶益众生的宏大事业蓝图在他的面前徐徐展开了。

那时,他还是“色达堪布”。然而藏地公认的高僧大德和第十世班禅大师在写给他的信中,都敬称他为“圣者法王”、“法王如意宝”。上师从来无意争当“法王”,但持教大德们如此称呼他可能有着甚深的密意,于法教兴盛有特殊的意义,于是他接受了这样的称谓,希望以此能成为佛法再弘、众生安乐的缘起。大概是在1986年前后,“法王如意宝”这一称号广泛流传开。

本师释迦牟尼佛、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士都曾对法王如意宝有明确授记。前辈的祖师大德们也早预言过:他将成就“顶天立地”的弘法利生之事业。难行能行,开创局面,法王如意宝的确有这种力量。

随着佛法再弘的新篇章在藏地悄然翻开,声威日隆的法王如意宝也在积极为佛法尤其是无上密法在更广范围内的弘扬创造缘起。他在多康弘法期间朝拜莲师五大神山,开取众多伏藏,即有着深广的密意。

记得法王如意宝当时在寺庙供养的众多物品中挑出两件,一个坐垫,一个辔头,对大家说:“我们在佛像及三宝所依前念诵缘起咒,看哪一个被选中。坐垫表示我将安住一处弘法利生,辔头表示我将游历四方广利有情。”结果签落在辔头上。法王如意宝见状笑道:“既然如此,明年开春我将朝礼五台山,以后依次到各地去弘扬佛法度化众生。”他老人家的自信、乐观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

那是我记忆中的黄金年代。当时不觉得,如今我自己也到了上师当年的年纪,才明白那样的意气风发、自信乐观,需要多少善缘,多少福德,多大的心力,更加需要对众生怀着多深切的悲心。

来年开春,五台山果然迎来了圣者法王。他在这里所做的很多事都是开创性的。一百多天的时间里,法王如意宝在较大范围连续传讲了宁玛派甚深法要和窍诀,在定境中亲见文殊菩萨,于光明境界中自然流露出集大圆满窍诀于一身的无上法宝《文殊静修大圆满——手中赐佛》,并撰写了《忠言心之明点》《生生世世摄受愿文》《亲见文殊菩萨发愿之金刚道歌》等众多发愿文、道歌,大部分如今成为佛弟子每天念诵的功课和修行要诀。为了利益未来的众生,他还将许多伏藏品交付与护法神或者以种种方式隐藏于五台山,留待未来的有缘者开取。他还带领弟子们共同念诵了近二百万遍《普贤行愿品》,并发下誓愿:“凡是与我结缘的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1987年带领四众弟子朝礼五台山,是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事业不断广大的一个重要缘起

我常常想,且不说法王如意宝的断证功德,他对佛教的贡献,单是他做人这样敞亮有魄力,就让人敬服。发誓愿亦是如金石般掷地有声。

众所周知,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弘法利生的殊胜道场。却并没有很多人知道五台山还与密宗大圆满法脉有着甚深的渊源。

五台山的那罗延窟是文殊菩萨与金刚手菩萨等一万菩萨转法轮的地方。这位金刚手菩萨在密宗里被称为密主金刚手,是大圆满传承祖师金刚萨埵佛尊的菩萨相示现。大圆满法脉中有多位祖师被公认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也有多位传承祖师在五台山修行过。《普贤上师言教》里讲到大圆满阿底约嘎在人间的起源和传承,由密主金刚手尊者传与嘎绕多吉,嘎绕多吉传与蒋华西宁,蒋华西宁传与西日桑哈,而西日桑哈尊者有智者嘉纳思扎、大班智达布玛莫扎、邬金莲师、大译师贝诺扎纳等四位弟子承继其法脉。

由于西日桑哈尊者成道后长期在五台山安住直至示寂,他的法子们求法、修道、依止上师的很多事迹,便都发生在五台山。

因为这一段过往,五台山与大圆满法的延续、发扬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末法年代,众生业力所感,烦恼炽盛,刚强难化,也正是这样的时刻,大圆满法才愈发显示出威力。莫说得到大圆满的灌顶和引导,或者听闻大圆满法,哪怕仅仅听到大圆满的名号,此人也必将于人寿十岁时得到吉祥智慧空行母的度化,在生、死及中阴三时段中的任何一时获得解脱。这在《阿底大庄严续》中有明确的开示。

麦彭仁波切在《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的末尾也写道:“大圆满法仅仅听闻也必定能解脱。续部有云:在有勤因乘难以调伏众生的时期,大圆满法将广弘于世,普度有缘众生。”众生的烦恼业力不可思议,大圆满法的加持力同样不可思议!

法王如意宝朝拜五台山,与大圆满法日后的广弘密切相关。他老人家之前在定境中见到文殊菩萨和布玛莫扎尊者共同来迎请,这其中亦自有深意。布玛莫扎尊者当年在西藏弘法十三年后,来到五台山,于贤劫千佛的教法隐没之前,他将一直以虹光身住在五台山,每隔一百年化身去西藏一次,在佛法衰微之际维系和弘扬大圆满法门。

法王如意宝到达五台山后对弟子们说:“如果我们能在菩萨顶塑一尊庄严的莲师像,同时在其他寺院也塑许多莲师像,以后无上密法就会在汉地广弘,并进而在全世界广弘,无量众生将得到解脱。”

莲师是藏传佛教的根源。他在藏地树立起佛教的宝幢,并护持佛法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他大兴密法,向诸多弟子传授密续教法、窍诀,又通过伏藏的方式,使得密法在漫长的历史中不为破誓言者染污而保持近传的独特加持,也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逐渐中断传承。

佛法的住世可分为果期、修期、教期、形象期四个时期。果期,即是近传加持力最大的时期,学法者迅速就能证果。比如,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座下弟子亲闻佛陀教言,直接从佛陀处获得传承,是为近传,加持力巨大,所以很多人速疾证得果位。到了修期,更多的学法者是处于证果前的修法的阶段。而教期,学法者中大多数着重于闻思,对言词、理论的研究,相对而言,修的人较少,证果的更少。到形象期,就只剩下外在形象上的修行了。

莲师的伏藏法,是把莲师言教藏于山川、湖泊、虚空及意识中,待未来时机成熟的时候,由莲师化身的伏藏大师取出。因而无论时空怎样相隔,那个时代相应的有缘众生都能得到莲师的近传。一个伏藏法取出,传承数代后,或许因为破誓言或其他因素的染污、干扰,加持力逐渐减弱。而新的伏藏法又会被发掘出来,又是未经染污、破坏的近传。由于莲师伏藏法的善巧方便,从某种角度说,佛法的果期便无限延长了,修行者总是能够依靠近传的加持力,迅速获得成就。

此外,很多法教尤其是无上密法,在其他地区已经失传,而在藏地却保存下来完整的仪轨、传承、灌顶、修法、窍诀等等。这都依赖于莲师的大威德护持。

当这些珍贵的法教如预言中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逐渐在全世界流传的时候,依然离不开莲师的护持。

法王如意宝一声令下,所有在五台山的弟子都行动起来,每天除正常的闻思修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佛像。我也参与了菩萨顶佛像的塑造。我没有什么技艺,但有力气,所以我就负责担水、和泥。我们的僧团里真是藏龙卧虎,平时看不出来,一到有事,能工巧匠们就出来显身手了。三个月时间里,大家在包括菩萨顶在内的五十多所寺庙中,塑建了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士像及其他很多佛像,总数有几百尊。这些泥塑彩绘佛像大小不一,而每一尊都面容庄严,姿态优美,色泽雅致。难以想象当年僧众们有如此高的佛教造像艺术的修养。此外还修建了文殊宝殿、宗喀巴大师殿等佛堂。

那么短的时间里塑造那么多精美的佛像、佛堂,这在历史上都是少有的。其背后,除了僧众们清净无染、慈悲利他的心,是法王如意宝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是他老人家的大悲愿力与神通力。

劫成劫毁,百千万亿劫里,金刚乘的佛法,只是偶尔出兴于世。莲师曾说:“往昔初劫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广泛宣扬过密法,现今释迦牟尼佛的圣教中密法广弘,将来千万劫过后的华严劫时,与现在的我相同的文殊师利佛出世,将广泛弘扬密法。因为这三劫的众生堪为密法法器。”

在无涯的时光中,我们有幸生在佛出于世的光明劫,更有密法出现,但若不是祖师大德心心相印、代代相传的保护延续,和在末法年代排除万难的悲心摄受,我们当中太多人恐怕没有缘分接触到密法。现在回望,法王如意宝当年做的很多事都是在为我们创造这个因缘。

1987年之后,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脚步遍及海内外,使无数有缘者得享佛法的甘露。他所开创的局面,如果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就应该承认,是佛教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兴盛时期之一,尤其是在宁玛巴的历史上。法教如此广弘,教下弟子如此众多。

宁玛巴的无上大圆满法,九乘佛法之巅,到如今依然是密中之密,正行不轻易外传。然而大圆满是仅闻其名亦得解脱,说容易也如此容易,却千百年来闻其名者寥寥无几,说难也如此难。就是这样超胜稀有的大圆满法,其声名从未像现在这样远播过。

大圆满法的广弘,是时代机缘成熟,也是诸多持教大德为传承法脉不懈努力的结果,这其中,法王如意宝做出了不可估量的杰出贡献。

大圆满的历史上,修行者显现外内密的验相、成就虹身的很多,但是大圆满法自来以极其保密的方式在师徒间传授,得到法要者秘密修持,可能终生不为人知。有的成就者不摄受任何弟子,有的只摄受少数几位有缘弟子。

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到了莲师授记他的法教广弘的时期。《声应成根本续》里也说现在这个时代恰好就是大圆满兴盛的时代。法王如意宝在较大范围内传讲大圆满法,一是契合了祖师及续部的授记;二来,他老人家以前常跟我们这些弟子说:末法时期,有些人会讲法,自己却没有多少修证;有修证的又往往不能按照见、修、行、果的次第为弟子完整传讲大圆满法;有的人既没有证悟境界,也没有能力传讲续部教言,却喜欢信口开河,四处传法。真正有修证、能讲大圆满密续又能讲窍诀的上师,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样稀少。所以法王如意宝尽可能多为弟子传讲大圆满法,并让大家踏踏实实修学,为了日后能有更多人在愈加浊乱的世间传扬如暗夜之明月的大圆满法,指引世人的安乐解脱之路。

摄受弟子越多的上师,承受的障难也就越大,尤其传授无上大圆满这样的法门。法王如意宝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实际上他自己也说到过这个问题,他说因为他摄受了为数较多的弟子进入大圆满坛城,有一些人后来破了密乘戒,对他的弘法利生事业造成了极大障碍,并且也可能影响到他的寿命和虹化的示现,但即使这样,他也仍然会广弘大圆满法。

他跟弟子们说:“我们辗转轮回,吃过无数苦头,受过无数磨难,无数次失去生命,然而没有一次是为了佛法;现在我所承受的,却是为了佛法和众生,所以我不会犹豫也不会后悔。”

传承上师的这种承当和牺牲,让更多后来的众生有了接触大圆满法的机会。

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天鼓妙音》中写道:

甚深光明大圆满,仅闻词句断有根,

六月修要得解脱,唯此铭刻于心中。

遇此胜法善缘众,前世累劫积资果,

与普贤王同缘分,诸道友当生欢喜。

仰仗法王如意宝的悲愿与福德,我们得以在今生值遇大圆满法。这个机会,分量何其重,又何其宝贵。

五台山因为与大圆满法的深厚联系,在宁玛巴的弟子心中成为特别的圣地,不断有人前往朝拜,并驻留于此修行。大白塔前常年有藏族佛教徒在磕大头,树荫下一张张磕头用的木板,有些人在这里已经磕了十几年。那情景令人恍惚来到印度金刚座的大菩提树下。

1987年后我自己也多次到五台山朝圣,追随法王如意宝当年的脚步,在他停留过的地方,再再礼拜、供养、发愿。我们相信,在祖师闭关修行、传授法要、彻证无上大圆满以及示现圆寂的圣地,在祖师以大迁转虹身住锡的圣地,发下的愿一定会成熟。

2012年夏,我再次朝拜五台山时注意到法王如意宝当年塑造的佛像因年久失修,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便开始想办法,看是否可以把佛像保护起来。这些佛像,尤其是菩萨顶的那尊莲师像,是佛法兴盛的殊胜缘起。2012年,希阿荣博堪布追随法王如意宝当年的脚步再次朝礼五台山,在菩萨顶向莲师像供养哈达

自那时起到现在,前后三年多,佛像保护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中。技术上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确保不对佛像造成丝毫损毁、改动的前提下,对佛像进行完善的保护?

我们花了半年时间多方寻访文物、佛像保护方面的专家,对不同保护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初步确定采用结合数字技术和传统铜像塑造技术的佛像包铜保护方案后,又长时间反复细化、修改和论证,因为这是难度很高的一种全新工艺,即使富有造像和保护经验的专业人士,对它的应用效果也没有充分把握。2016年,历时三年多的佛像保护工程圆满,对包括莲师像在内的菩萨顶祖师殿的十九尊佛像进行了包铜保护

具体的技术、工艺流程我并不懂,但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确保这样的保护措施不会对原有佛像造成丝毫破坏和改变,我请教了项目专家,他慈悲地为我这个外行人作了如下解释:“首先用全数字信息技术对佛像进行三维扫描。把数据收集储存,进行数据分析,对破损位置进行数据修复。然后运用三维雕刻和三维打印制作佛像等比例模型。再用2毫米厚铜板在模型上锻造一比一的铜材质佛像。最后把2毫米的铜制佛像拆解分块紧密包裹在原有的泥塑佛像外侧。再在铜衣上贴金、彩绘。在不破坏原有泥塑佛像的基础上包裹一层铜,使其更加牢固并能长久保存。”

这种保护是应用高科技在原有佛像外面包一层铜,丝毫也不改变佛像本身,也勿需搬动固定在佛台上的佛像,更不会影响原有佛像的装藏。

为保险起见,我们还先以莲师像为标准做了三维扫描、佛像复制、包铜保护和彩绘试验,结果非常成功。这尊与菩萨顶莲师像一模一样的佛像如今供奉在扎西持林的祖师殿里。

参与这次佛像保护项目的居士和相关专业人员,三年间无数次上下五台山解决技术、施工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圆满完成了包括莲师像在内的菩萨顶祖师殿十九尊佛像的包铜保护。

一些高僧大德也持续关心着这项工程的进展,为我们念经作加持。感恩他们的护佑。

在末法年代,一件事对佛法和众生意义越大,去完成它,遇到的违缘就会越大。

其实不仅是末法年代,回顾过去,早在莲师入藏时期,他的弘法利生事业就伴随着障难违缘,以及他的无畏降伏。他和静命论师、布玛莫扎尊者、贝诺扎纳译师一起,在万难中共同开创了藏传佛教前译期的兴盛局面,使佛法在藏地生根发芽,尤其是无上密法,从此有了一片开枝散叶的沃土。今天的人读到这段历史,很多事往往认为理所当然,不会想到祖师们当年的艰难和危险。

莲师的法脉仿佛也传承着他的无畏与坚韧,很多上师都是在重重困境中突围,顽强地把法教延传下来。我们熟悉的大圆满祖师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他们被同时代的一些人视为异类、敌人,频频加以伤害、攻击。无垢光尊者是在宁玛巴三大护法的帮助下撰写完成的《七宝藏》《四心滴》,他被四处驱赶,无容身之所,很少有人理解他、帮助他,而就算是这样,他还是为后人留下来无上密法最璀璨夺目的论著,后世大圆满修行者奉为圭臬的法要宝藏。麦彭仁波切是莲师授记的“弘扬大圆满的太阳”,他住世时,人不识其境界,尽皆起谤,但他在险恶困顿中完成的千余种殊胜法宝著述,却延续了共同的佛法与不共的旧译密法之慧命,对后学者有无尽的法恩。尤其他归纳《七宝藏》《四心滴》的精华而撰写的诸多大圆满修行窍诀,更是令修行者受益无穷的佛法如意宝。

法王如意宝的一生也是这样,在磨难中护持佛法,不惜性命延续法教,不使断绝;当他终于有机会弘法利生的时候,诽谤、攻击、损害,种种违缘也随之而来。四面八方的阻力,简直让人寸步难行,但法王如意宝身上也承继了自莲师而来的勇敢、坚韧和大力,他在困难的境地中无所畏惧地向前。从某种角度说,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事业有多大,他所承受的阻力障难就有多大。然而,他的事业一直在壮大,不是么?即使在他示寂之后,他的法脉依然在发展并且更加兴盛广大。正是这种愈压愈强、不可阻绝的旺盛生命力,使宁玛传承穿越悠长的历史时光,到如今仍然以鲜活有力的法教引导帮助着当下时代的众生。

能够成为宁玛传承的弟子,我感到很幸运。能够为法王如意宝佛行事业的延续发展提供顺缘,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帮助,我也会竭尽全力去做。在我的生命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意义。2016年佛像保护工程圆满,希阿荣博上师在菩萨顶祖师殿前

莲师像的妥善保护,使得这尊缘起殊胜的佛像能够继续供奉在五台山。他老人家当年说:“以后无上密法就会在汉地广弘,并进而在全世界广弘,无量众生将得到解脱。”

圣者的话是谛实语。大圆满法的广弘,时候到了。

三世佛陀究竟之意趣,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

觉空不坏金刚之宗派,祈愿莲生大师教法兴。旧译宁玛巴教下弟子 希阿荣博完成于藏历火猴年三月初十莲师加持日《月灯经》说,哪怕只是朝着五台山的方向走七步, 也有很大的功德。

前言朝圣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旅程

文殊道场五台山是佛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而在我心里,朝礼五台,还有着更特殊的意义。

1987年,我的上师法王如意宝偕同弟子、信众到五台山朝拜,在此停留数月,讲经说法,撰写论著法要,塑造塔像庙堂。

他老人家从小就对文殊菩萨怀有极大的信心,对文殊道场五台山充满向往。

那一年的五台山之行是法王如意宝在汉地弘法利生事业的开始。

我很荣幸能跟随上师朝圣,在文殊道场聆听上师开示,与上师一起发愿,在上师引导下修法,跟师兄弟们一起遵师教言塑建佛像……那是多么快乐的一段时光。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藏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然而心里却觉得熟悉。五台山很多地方都像藏区,高原草甸,空旷辽阔,蓝天白云下有经幡飘展。

我的熟悉感也许不仅来自于外在的景观,更有内在的心灵传承。大圆满教法的祖师西日桑哈、嘉纳思扎、布玛莫扎、莲花生大士都曾长期在五台山闭关修行,在这里接续传承大圆满法脉。

后来我自己又几次朝拜五台,循着当年法王如意宝的足迹,重访一处处圣地。

大白塔下的藏经阁前,上师曾在此带领大家念诵《普贤行愿品》,并发愿:所有与他结缘的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

在善财洞,上师闭关二十一天,现量见到文殊菩萨,并写下《忠言心之明点》。

罗延窟,上师闭关十四天,写下《文殊静修大圆满》。

菩萨顶,上师传授、撰写了诸多显密法要。

善财洞清凉尸林,嘉纳思扎、布玛莫扎曾在此长期依止西日桑哈。

金刚窟,释迦牟尼佛的法教湮灭之前,布玛莫扎以虹光身长住于此,护持佛法。

……

故地重游,使我有机会不断地忆念上师,他的教言,他的发愿,以及历代祖师的证悟和行持,我的心因而能够时常处在正念当中。

正念的修持,在我看来,是朝圣的重要内容。正念是指心住正法,一心专注于对正法的忆念、定解、觉受或证悟。与日常生活的种种情境相比,朝圣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更能够唤起我们对三宝的忆念和对法的领悟。

朝圣有助于更快的积累福慧资粮、清净业障。积资净障的众多修法可总摄为七支供:礼敬诸佛、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普皆回向。整个朝圣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不断修持七支供的过程。

我们在圣地会做很多礼拜,这无疑是礼敬诸佛的一种方式。此外,我们还以诵经、持咒、持佛号等等形式,传颂、赞叹诸佛菩萨的功德。这也是一种礼敬,叫语顶礼。

内心对文殊菩萨有坚定的信心,对文殊道场五台山有强烈的欢喜和向往,这叫意顶礼。意顶礼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就是深信诸佛无所不在,遍满虚空,一颗微尘中也有无数清净刹土,一一刹土皆有佛住持,菩萨眷属围绕。有这样的信解,是意顶礼。认为一切都是佛的清净刹土,这是非常殊胜深刻的见解。初学者虽然不能亲见,但只要有这样的念头,愿意相信,就是在礼敬诸佛,就能积累巨大的福慧资粮。

文殊菩萨曾说他会亲自迎接每一个到五台山来的人。我们都会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只不过由于自身的障碍垢染,认不出来。因为在五台山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文殊菩萨的化现,所以我们会努力克制自己的嗔心和急于判断的倾向,不随便认为某个人卑劣、可恶,而是尽量对所有人保持平等恭敬的态度。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就是在向清净观迈进。文殊菩萨以非常善巧的方式帮我们扭转着习气。

在圣地,我们随时以香、花、灯烛、美好的景色以及内心的快乐、信念、领悟供养诸佛,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正生起忏悔之心,并真诚随喜他人的功德。在大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里,由于长期浸淫在鼓励自我和争斗的氛围中,惯性的思维模式和言行方式使你很难自然而然就去反省和随喜,你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提醒自己不随惯性转。然而,在圣地不一样,你所处的环境,你身边的人,都让忏悔和随喜变得更加容易、自然。

我们还会很自然地常常忆念文殊菩萨,忆念上师,重温他们的教言,请别人为自己讲解佛法和诸佛菩萨的功德,因而心里也就总是放着对佛法的思考和领悟。

在五台山朝圣时,我们每到一处都要念诵《普贤行愿品》,跟随普贤菩萨发大愿、做回向。对初学者来说,正确的发愿和回向非常重要,能迅速积累起巨大的福慧资粮。

我们相信朝圣是积资净障的一个好办法,然而,如果你只是以观光的心态去圣地一游,恐怕也很难达到积资净障的效果,因为你的心还是老样子,还在原地。所以,朝圣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旅程。希阿荣博 于藏历木羊年二月初五五台山中台台顶的文殊菩萨金身佛像

导语感悟生命的清凉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大方广佛华严经·诸菩萨处品》

根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的记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槃,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菩萨乃是古佛再来,为了利益众生而示现为佛陀弟子。

同样根据许多佛典经论记载,南瞻部洲有五大圣地,即是中土的金刚座,东方的五台山,南方的普陀山,西方的邬金刹土,北方的香巴拉国。五台山是印汉藏一致公认的清凉圣地,文殊道场,千百年来为僧俗所尊崇。根据《大方广佛华严经·诸菩萨处品》等经文,文殊师利菩萨和他的一万眷属于此居住,并于此演说无上甚深微妙的佛法。

五台“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陵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蔽。”(明镇澄《清凉山志》)其五座主峰巍然矗立,傲视苍穹。北台叶斗峰是华北地区最高山峰,被称为“华北屋脊”。

文殊菩萨的刹土,以世间任何语言都很难描摹。比如在极乐国度,花香宝树,珍池德水,殿宇楼台,都是阿弥陀佛法身妙智所现,具足恒沙功德。五台清凉圣境亦然,其功德远非凡智所能度量。

凡夫妄识很难窥见净土的景致,更不用说以浅薄文思详尽描摹了。而五台山,即便在凡夫俗子的眼帘中也呈现出了超脱凡俗的浩然景象。明朝僧人镇澄应塔院寺主持圆广之请,撰修了五台山第一部比较完整详实的志书——《清凉山志》。其中这样描述:“萦纡盘踞,无非梵行之栖;隐显环币,尽有真人之宅。虽寒风劲冽,瑞草争芳;积雪夏飞,名花竞发。白云凝布,夺万里之澄江;杲日东升,见一陂之大海。此其常境也。”眺望五台穹顶,千峰相连,绵延无际。在群山巍峨怀抱、云岚幽然缭绕之中,清泉细流湍出,嘉木瑞草装点,寺宇楼阁散布其间,佛塔殿堂绽放清奇异彩,尽汉唐遗风、宋元古韵、明清情致,一派佛国气象,圆融无碍。

与极乐净土相若,五台具足了七宝莲池和八功德水。滹沱河与清水河发源于此。此地山山有灵泉,如:清凉泉、甘露泉、卓锡泉、龙泉、玉泉、般若泉等;涧涧有溪流飞瀑,汇聚而成池,如:黑龙池、太华池等。五个台顶都有天池,池水似明镜般澄澈碧透。

五台的山体地质古老。地质学的研究表明,北台顶地质构造的绝对年龄在25亿年以上。流转的时空中,五台岿然不动,似乎从未改变,在这灵山净土,永恒仿佛刹那。

五台万壑竞秀,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众多的峡谷,皆收摄瑞气,吞吐祥云,清幽莫测,如:紫霞谷、华严谷、凤林谷等。此外,五台的石窟岩洞可谓穷微极妙,难以测度,如:罗延窟、金刚窟、佛母洞和观音洞等。

于斯地,一切皆是文殊菩萨法身妙智所现,所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有无边的妙用。见闻接触,无不清净业障,增益道心。于斯地,无须高深的修证就可以对禅门偈语有所领悟:“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在五台,内教各流派和谐发展,源远流长,可谓汉藏交融,显密并存。其间高僧代出,这里不再赘述。然而不能不提的是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以下简称法王)。

法王是过去佛之化身、未来佛之源泉、现在佛之补处,十方三世诸佛智悲的本体、三宝总集、五浊黑暗中一切众生的怙主、一切成就者之王。他与文殊菩萨,与五台山有着极其殊胜的因缘。

1987年,春暖花开的时节,有一万名弟子追随法王的脚步,一同来到了五台山。布谷鸟儿于秀丽枝头唱歌的时候,法王在这里为弟子们广传妙法。随后在善财洞闭关时,法王现量见到了文殊菩萨。其后在那罗延窟,法王昼夜置身光明境界中,他的智慧心里自然流露出《文殊静修大圆满——手中赐佛》等法要,如甘冽清泉润泽众生。亦是在这里,法王如意宝撰写了很多发愿文与道歌,其中的大部分如今已经成为佛弟子们每天念诵的功课。时至萧瑟秋风起,枯黄落叶飘的季节,布谷鸟飞走了,法王如意宝也返回了雪域高原。他自在平缓的步履一如往昔,而与来时不同的是,追随法王如意宝归藏的弟子中多了不少汉僧。他们和法王如意宝一起回到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这在历史上从未有过。自此以后,五湖四海的汉地修行者络绎不绝地走入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精进地闻思修持浩如烟海的显密教法。正如祖师们所授记,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事业惊天动地。如今,五明佛学院早已是佛法再弘之重镇。法王三十余年来倾尽心力培养的弟子们,正承续着法王利益众生的不朽事业。

大恩根本上师希阿荣博堪布是法王的心子。希阿荣博堪布(以下简称上师)在喇荣五明佛学院闻思修行二十多年以后,于德格玉隆地区建立了扎西持林寂静地。作为他的弟子,我对法王如意宝有着无上的信心,因而与文殊菩萨有着殊胜的因缘。五台山,一直是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月灯经》上说:“哪怕只是朝着五台山的方向走七步,也有很大的功德。”更何况这一次,我们是循着法王如意宝的芳辙,追随希阿荣博堪布仁波切的步履,来朝礼文殊师利菩萨。在上师身边,透过圣者没有执著和分别的心,我们感悟五台山的一切,无论是幽微的花草,还是壮阔的山河,都空灵澄澈、自在静谧。

一路随行,风过若菩提,水流似真谛,上师为弟子们讲解甚深法要并赐予了诸多与文殊菩萨有关的灌顶和传承。依上师教言,弟子们在这里虔敬地发愿圆满普贤行愿,一遍又一遍。当上师讲述法王的故事、感念法王和大圆满传承祖师的恩德时,师徒们往往一起哽咽动容,挥洒清泪。在这里,我们一边护持自己的心念,一边听着上师慈爱地反复叮咛:“在圣地一定要时时观清净心,认真发愿。一定要保持内心很安静。师兄之间一定要团结和睦,不要生起烦恼。”

感动无法尽述,融化在每位弟子的心间,便是杨枝甘露。点点滴滴中,上师的加持无处不在。此番圣境之栖,每一个弟子的感受可能不尽相同,却都无时无刻不在清净业障,增益信心。

第一天

藏历水龙年五月十三日,阳历 二〇一二年七月一日塔院寺 大白塔 藏经阁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环抱之中,故名“台怀”,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怀镇旅游小贴士

· 朝拜佛门圣地的注意事项

五台山是佛门圣地,进入寺院、佛殿以及在佛塔旁均不宜抽烟、喧哗、接打电话、嚼口香糖、打闹嬉戏等;

服装鞋帽以整洁为宜,入佛殿不宜穿过于暴露、随意的服装;

右绕是佛门传统,转绕佛塔、佛像时应顺时针而行;

化学香会污染空气,尽量不请购;点香时可用手煽灭明火,不宜用口吹;

敬香时平行地面举至齐眉,可防止垂直持握时香灰掉落烫伤手臂;

不批评佛像庄严与否,提到某尊佛像时可以手掌示意,不宜用手指直指;

有人磕头礼佛时,尽量不从其前经过及正面站立;

寺中诸物不宜乱动,尤其钟鼓等法器,寺中水果、植物等不可随意摘取;

出家人的饭食为十方善众所捐,容许游客在寺内用餐乃佛门的慈悲方便,享用饭食之余自不应忘记随心供养。

· 如何去五台山

自驾:北京至五台山已开通高速公路,长约340公里,驾车约需4小时。太原到五台山230公里,驾车约需3小时。7、8两月旅游旺季时,自驾车一般不允许进出五台山,须停在山下停车场,然后换乘景区交通车进山。

巴士:北京六里桥长途汽车站每天上午至少有一班大巴直达五台山景区,并且随季节不同会增开1~2班次,票价约145元,车程约4小时。太原客运东站每天6:40~18:30有多班大巴直达五台山景区,其间根据人数发车间距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票价约73元,车程约4小时。

火车:目前有始发北京、太原等地的多班普快列车经过五台山火车站。北京到五台山的火车通常在深夜或凌晨到达。太原站每天3班发往五台山的火车,时间是:7:28、19:15、22:05,车程4~6小时不等,硬座票价是15.5~37.5元。五台山火车站在繁峙县砂河镇,距离五台山风景区还有54公里,火车站广场前有去台怀镇的巴士,票价约20元/人,约2小时车程。

· 五台山旅游季节

五台山旅游多集中在夏季,尤以7、8月为佳。夏季非常凉爽宜人,没有明显的春秋季,冬季漫长而寒冷,通常10月便开始下雪直至次年4月。冬季进山需注意路面积雪,并提前关注道路交通报道。

塔院寺:

塔院寺位于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原是大华严寺的塔院。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扩充建寺,改用今名,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也是青庙十大寺之一。塔院寺坐北朝南,由横列的殿院和禅堂僧舍组成。殿堂楼房130余间,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

大白塔:

大白塔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内,而塔院寺也因此得名。大白塔是五台山的一大标志,也是五台山的象征。

藏经阁:

藏经阁在大白塔北侧,是一座木结构建筑,内有用汉、蒙、藏多种文字所写的经书两万多册。其中宋至清乾隆年间两千多册经卷为善本,是五台山佛教的经典宝库。塔院寺藏经阁大白塔

行程1 大白塔——五台山的著名标志

走入台怀镇,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够看到一座大白塔,塔身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站在菩萨顶上观望白塔四周,寺庙楼阁鳞次栉比。塔院寺正因此塔而得名。

白塔通高75.3米,是五台最高塔,常被看作五台山的标志。塔内安放着阿育王所建的文佛舍利宝塔。下层供有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位菩萨。环绕塔基的四周建有四个大的法轮和115个小的法轮。塔顶有风磨铜宝瓶,高5.4米,历经几百年风霜雪雨,愈发显得洁净锃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白塔身形周正优美、俊逸庄严,端坐于千年无涯的时间里,耸立在万里无际的天地间,自有一种“慧无能胜、力无能屈”的力量。让人一眼见到它,就会心生感悟:“塔影浮天梵宇净,鸟声出谷暮云闲。”上师说:“这是印度阿育王所建的佛舍利塔,当时的塔很小,历代不断扩建达到今天的规模。旁边还有文殊发塔,特别殊胜。”塔院寺是希阿荣博上师此次朝礼五台山到达的第一处圣迹

大白塔始建于何时,目前已难以稽考。据《清凉山志》载,此塔在汉明帝以前就有了。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形成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古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宝铸成了84000座佛舍利塔,分布于大千世界中。中国有19座,五台山独得其一,被称为慈寿塔。据说,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摩腾就是看到五台山台怀之地似佛祖说法之灵鹫山,且此地已有一佛塔,才奏明汉明帝在五台山修筑寺庙的。由此可知,佛舍利塔,建造于五台山兴建佛寺之初。北魏时,显通寺称“大浮图寺”,意即大塔寺,可见大白塔起码在北魏时期已耸立于五台山了。现存大白塔,据专家研究,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因塔的形制为覆钵式的尼泊尔大白塔,俗称大白塔,以前的慈寿塔置于大白塔腹中。该塔工程之大,建造之难,为五台山首屈一指。建成后,最初作为显通寺的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帝重修此塔,并独立起寺。此后又经历代修葺,终成今日模样。

大白塔的后面就是藏经阁,藏有汉、藏经书两万余册,是五台山佛教的经典宝库。这里是1987年4月法王如意宝带领弟子们念诵近200万遍《普贤行愿品》的地方,法王当时的法座就在藏经阁的台阶之上,而希阿荣博堪布仁波切当时就坐在法王身边。在塔院寺供灯

时光飞逝,转眼即是25个春秋。2012年7月1日,希阿荣博上师第三次朝礼五台山,此次朝圣第一天的午后,上师带着慈悲的笑容,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仿佛是踏在莲花上。他带领弟子们顶礼法王如意宝当年坐处,献上白色哈达,念诵法王如意宝祈祷文。此刻的上师专注宁静,完全沉浸在对法王如意宝的思念中。

作为朝圣第一站,上师选择来到这里,带领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一起发愿弘法利生,有着殊胜的意义。1987年4月,法王如意宝朝礼五台山时的留影二十五年后,希阿荣博堪布在塔院寺法王如意宝当年讲法的地方敬献哈达

在《寂静之道》中,上师这样说:“由于往昔的愿力和因缘,诸佛菩萨在众生面前的显现各不相同。普贤菩萨的显现是行愿第一,他发下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是一切欲求无上佛果的学佛人必须行持的殊胜法门。法王如意宝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修行人每天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话,他的人生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祈愿我们能够生生世世追随上师,圆满如海一般广博深邃的普贤行愿。

对于普贤行愿的境界,上师也曾这样说:“内心真、善、美到极致的表现,正是普贤十大愿王所描述的境界。虽然我们还没有亲证那不可思议的境界,但对证悟者的净见量我们有坚定的信解,日日受持、恒不忘失普贤行愿,以为引导,一步步回归自性的万德庄严。”

诵完《普贤行愿品》,供灯开始了。顷刻之间,文殊心咒的念诵声回荡在整个寺庙,嬉闹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弟子们则静心凝神。在塔基和藏经楼的台阶上,在大白塔和经楼中间的香炉周围以及空地上,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所有地方,一盏又一盏酥油灯被点燃了。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供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灯光象征着般若智慧,它的光明可以驱散众生的无明黑暗。供灯人可藉此回向增长福慧,生生世世能值遇佛法,闻思修行。

在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法王如意宝每天都坚持在经堂里供三千盏酥油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20余载,从未间断。尤其在普贤云供法会中,其供灯数量多达几万盏。

此时,上师神情专注,举手投足却像一位少年般敏捷。他蹲在一旁,怀里揣着一包油灯,一边念诵着文殊心咒,一边很快地点燃了一排排的油灯。在这星星点点的灯火中,上师第一次来到五台山的身影浮现在弟子眼前。那时的上师穿着满是补丁的僧衣,生活极其简单淳朴,却欢乐无忧、宁静庄严,心怀天下众生。那时,年轻的上师除了供养法王如意宝外,把所有的钱财都用来供灯了。回忆法王如意宝

在塔院寺,上师深情地回忆法王如意宝与文殊菩萨的殊胜因缘:“由于殊胜的因缘,法王如意宝对文殊菩萨的信心不可思议。“在法王为救度有情而慈悲应化的无数次转世中,他示现了各种不同形象。曾经一世法王转为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面前发无上殊胜菩提心,并得到文殊菩萨指引,参访了110位善知识后圆满了无上菩提。法王上师在学院讲课时经常说:‘要离开的时候,我没有什么执著的,最舍不得是在往生四因的摄持下和僧众们一起念诵《普贤行愿品》。念诵《普贤行愿品》的功德非常大,真正心清净的话,念诵一遍的功德和去拉萨朝圣的功德是一样的。’“法王依然能够忆起,他的前世大悲铠甲曾与文殊菩萨化现的智慧铠甲前往鸡足山看望无著菩萨的情景。“在雪域藏地,诸教派共称全知麦彭仁波切是文殊菩萨化身。当法王如意宝转生为格萨尔王的大臣丹哲叶吾布美时,他的父亲丹玛正是麦彭仁波切的前世。所以在前几世中,麦彭仁波切和法王曾为父子。法王15岁时诵麦彭仁波切所造《直指心性》,每诵一遍《直指心性》就念诵麦彭仁波切祈祷文100遍。当法王至诚念诵祈祷文100万遍时,他证悟了大圆满。法王曾说:凡是我的传承弟子,乃至得到点滴之成就,如于三宝生起刹那信心,皆来自于全知上师麦彭尊者的加持与恩赐。所以我的弟子,皆当于全知上师生起不共不退之信心,应当昼夜精勤祈祷求加持。“龙钦巴尊者、宗喀巴大师和萨迦班智达是藏地三大文殊菩萨的化身。法王曾于净相中亲见他们。“1985年冬,当时法王正为学院数以千计的弟子传授《大幻化网》密续。一日,于法王闭目沉思时,无垢光尊者与益西措嘉佛母飘然降落,赐予他《大幻化网》的甚深灌顶。之后,法王于智慧中自然流露出《大幻化网》灌顶仪轨,法王口述,由我笔录。由于此仪轨较长,口述与笔录持续了数天。此后,法王为海内外弟子赐予《大幻化网》灌顶时所用的均是此仪轨。“1986年7月20日,法王正安闲地坐在床榻上,宗喀巴大师忽然降临在他的面前。他给法王传授了《三主要道》并微笑着说:‘我如今在至尊弥勒菩萨座下名为文殊藏,你的弟子中若有人背诵《三主要道》法要,受持八关斋戒,以法性力的加持,一定可以转生到兜率天。将来在我成佛为狮子吼如来时,当是我的眷属。’“法王在石渠求学的时候,萨迦班智达在光明梦境中显现,为他传授了《文殊真实名经》并赐予殊胜加持。醒来以后,法王对显密一切法要无所不知,因明等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由于法王如意宝净相中亲见三位祖师的殊胜缘起,致使藏传佛教中鼎足而立的格鲁、萨迦、宁玛等各大教派友好和睦。“在尼泊尔期间,法王曾经精进念诵文殊赞偈颂:‘一心一意而祈祷,遍知文殊金刚尊,赐予殊胜之加持,智慧融入吾相续。’当圆满三十万遍的那天,人们看到从夏绒卡秀塔的塔顶放射出一道白光,直照射到法王的房间。这让尼泊尔信众们对法王生起了无上的信心。“1986年法王如意宝发愿,为度化芸芸众生,愿将佛法的甘露洒向汉地。因汉地是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法王准备朝礼五台山。朝圣的缘起在同年为六千余名僧众灌顶时已显现。在《文殊幻化网》的灌顶中,念诵到迎请仪轨时,法王突然从法座上腾空而起,尔后又徐徐落到法座上,入定良久后,法王平静地对弟子们说:‘刚才,在我感觉之中,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和布玛莫扎亲自来此迎请我们。我从现在开始与汉地众生结缘以度化他们。以后我们学院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汉族弟子前来求法、修行,并将显密佛法弘传到世界各地。’“为朝礼五台山做准备,法王在许多场合发起念诵文殊心咒,很多弟子发愿念一亿遍,总数有几千亿之多。那一年我二十四岁,回到自己的家乡,也发起大家念诵心咒,总数有一百多亿。念文殊心咒可清净业障、消除违缘、增长智慧。法王1987年的朝圣非常圆满,对佛法再弘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1987年法王如意宝莅临五台山时正值春天,其时和风吹送,春色满园。四川、青海、西藏等地的一万多名藏族弟子自发追随法王而来,他们的红色僧衣满山遍野。不用说在尚未开放的年代里不可能,这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佛经上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常转法轮之地,而1987年法王朝圣,并未提前报名或者计划,自发地从各地追随法王脚步而来到五台山的弟子和信众也是一万人,这里应该有法王他老人家的甚深密意。“法王如意宝的功德不可思议,他就是有这样的气势和力量,为了利益众生,总是奋不顾身、不畏艰难,总能够行人所不能行,总能开创性地去完成历史上没有过的事情。法王在《愿海精髓》中写到:‘未来导师九百九十六,于此刹中示现成佛时,恒时随行愿成胜弟子,愿获广弘事业威猛力。’他确实具有这样一种力量。“就是在塔院寺,法王如意宝带领一万弟子与信众念诵近200万遍《普贤行愿品》,这在五台山的历史上没有过。法王如意宝于此发愿:凡是与我结缘的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很久以前,莲花生大士的化身菩提金刚有这样的授记:‘单坚阿拉木天喇荣沟,邬金莲师化身名晋美,彼于菩萨四众眷属中,广宏显密教法如明日,利生事业顶天立地也,清净所化眷属遍十方,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法王如意宝在塔院寺发下的宏愿和菩提金刚的授记没有任何差别。“五台山留下了很多法王如意宝的足迹,特别是在善财童子洞、罗延窟以及小黛螺顶等殊胜的地方,法王日日夜夜都在光明境界中,他现量见到文殊菩萨,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从智慧心中流露出殊胜的法要有很多:《亲见文殊菩萨发愿之金刚道歌》《忠言心之明点》《文殊寂静修法传承祈祷文——信心妙药》《文殊寂静修法大圆满仪轨——速赐加持》《极密续注释——文殊教言》《童子欢庆会之欢喜歌》《生生世世摄受愿文》《举一反三童子戏》《开显教诫取舍文》《祈祷加持日光文》《文殊静修分支大圆满引导文——手中赐佛》《文殊静修分支增长智慧丸之修法仪轨》以及《妙音佛母之修法仪轨》等。“朝拜五台山是法王如意宝在汉地弘扬佛法的开始,在五台山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法王为汉、藏、蒙四众弟子传授了《七宝藏》等诸多甚深显密法要。同时为了利益未来的众生,又将许多伏藏品交付与护法神或者以种种方式隐藏于此,等未来有缘者来开取。“念诵《普贤行愿品》时,法王如意宝的法座在这里,我当时就在旁边。这次我的弟子们来到五台山一定要好好发愿。第一、发愿今生乃至生生世世不伤害任何众生。第二、发愿自己和自己结缘的所有众生能够脱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两个发愿非常重要。“此外,朝圣期间,每一个弟子都要护持好自己的心念,圆满念诵文殊心咒10万遍。”

在上师身边经常受到熏染的缘故,追随上师的弟子们都对法王如意宝有着无上的信心,大家双手合十,欢喜发愿。《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中有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

落日西沉,天色渐暗,昼光幻作晚景。不知不觉中一轮皎洁明月已然升起在大白塔的上方。法王为上师点燃的智慧明灯,上师今天又为我们点燃。这看似微弱的灯火在风中轻轻摇曳,却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千万里修行之路。如《维摩诘经》所言:“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

如是,上师一点一点为我们播撒下菩提的种子,根植在弟子们的心田,这些种子一定会发芽,长大。银色的月光如水。上师带领我们一边持诵经咒一边转绕佛塔,圆满了第一天的行程。希阿荣博上师带领弟子们在塔院寺供灯、发愿

第二天

藏历水龙年五月十四日,阳历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那罗延窟 东台 望海寺北台 灵应寺 金刚窟希阿荣博上师在东台那罗延窟前为弟子们传法灌顶旅游小贴士

那罗延窟:

五台山佛洞,东台灵迹之一。那罗延,意译有天上力士、金刚等意思。清人高鹤年著《五台山游访记》载:“从东台顶东下数百步,那罗延窟,古称灵迹。其内寒风凛冽,盛夏有冰,吐纳云霞,或灯光时出。”是五台山少有的殊胜之地。

东台(望海峰):

东台位于台怀镇东10公里,海拔2795米,面积100余亩,台顶曾建有望海楼。夏日天气晴好时,黎明登临其上,可见云海尽头的红日喷薄而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诗人赵朴初,1981年登临东台时曾即景咏词:“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望海寺:

望海寺是五台山东台顶上的寺庙。到望海寺最值得一做的事是登上望海楼,极目远望。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瀛。东台日出是五台山的一大自然景观,历来吸引着无数人登山朝日。

北台(叶斗峰):

北台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北台的妙处在于观雪,每年的农历八月起,这里就开始下雪。台顶气候异常寒冷,通常9月见雪,4月解冻,台背阴面有常年不化的冰雪,称之为“万年冰”。

灵应寺:

灵应寺位于北台顶,创建于隋代,主供无垢文殊菩萨。寺后龙王殿东的隐峰塔是北台顶一大灵迹,是为纪念唐代高僧隐峰禅师而建的。这里是总览台怀腹地风光的最佳位置。有些台怀附近的居民和外地游客都特意安排在农历九月九日登临灵应寺,然后在南天门放风马,祈求时来运转,吉祥如意。

金刚窟:

金刚窟在台怀镇花坊村后的楼观谷左崖畔。据说它与北台顶的天井相通,是五台山最神秘的一个地方。据说文殊初来五台山时,就把三世诸佛供养之具,楞伽鬼王造的天乐一部及金纸银书毗奈耶藏、银纸金书修多罗藏,都藏于此。可惜,金刚窟在1968年被炸毁,在原址旁兴建了“茅蓬山庄 ”。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