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那一幕:《资治通鉴》的细节解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5:18:1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元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的那一幕:《资治通鉴》的细节解读

历史的那一幕:《资治通鉴》的细节解读试读:

序言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怎么知道过去的那些事情?这就要靠历史家撰写的著作了,我们依凭史书的记载,观看过去的世界。关于中国历史,一部“二十四史”,浩如烟海,阅读量太大,不是今天的读书人所能负担,那么读读《资治通鉴》吧,尽管《通鉴》(本书以下出现的“《通鉴》”俱为《资治通鉴》的简称)就像所有的典籍,阅读也非易事,它不是一步即可踏进的园地,需要入门的津梁,本书所辑的一些小文,或许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

半个多世纪之前,我是台湾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修读课程之余,总觉得有两部书不可不读,一是《史记》,一是《资治通鉴》。当年台大的大一国文,上学期选读《史记》,下学期选读《左传》,我对这两部典籍已有了初步接触;于是找《资治通鉴》来看,木刻影印本,读来读去,怎么都进入不了其中的堂奥,只有暂且搁下,去读其他有趣的书。

世界书局出版了新校标点本《资治通鉴》,极便阅读,我们只知道是翻自大陆版本,至于为什么点校此书,工作情况如何,全然不知。我买了一部,已是1969年的再版了。每天晚上坐在书房,一页页细心阅读,一幅幅画面涌现脑中,宛如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的演出,非常享受。但是,这种乐趣难以与友人分享,因当时校园的气氛虽然不至于反对传统,但也并不肯定传统;在强调西方社会科学的氛围中,《通鉴》只能是个人的癖好而已。

我自得其乐,也乐于与人分享。1975年,我结束了台大的学业,到东吴大学历史系任教,第二年就开了《资治通鉴》选读的课程,与同学们一同踏上了阅读《通鉴》的旅程。开始只读文字表面意思,每卷我拟有二至四道问题,课堂中环绕问题进行讨论。没多久就觉得不能只读《通鉴》所记,一方面要与正史对读,另一方面要留意胡三省的注以及王夫之史论中的精彩见解。于是,阅读内容减少,思考问题增加,成了这门课程三十多年来教学的基本趋势。

东吴任教时期,我印象最深的是选修这门课的社会系的温佑君同学。她上课发言踊跃,谈起问题,就《通鉴》所载分析评论,滔滔不绝,巨细靡遗,甚至表情姿态,唱作俱佳,我与其他同学都叹为观止。我问佑君:“你读了几遍?”“一遍。”再问:“读一遍能记多久?”“三个星期。”她还就十六国南燕慕容超独特的际遇编成戏剧,准备登场表演一番呢,只是未能实现。佑君后来赴法国留学,听说目前已是台北芳香疗法界教母级的人物,尊称“温子”。

1986年,我来到新竹“清华大学”任教,《通鉴》选读是通识教育历史领域每年必开的课程,若干年后我也在母校台大兼任此课。这些年,为了参加各方举办的研讨会,也写了若干与《通鉴》有关的所谓学术论文,只是我在课堂上,从未要同学研读、参看。我们一起走上这一趟旅程,可以观看、欣赏的美景实在太多,胡三省的注是我们在这片密林中最好的路标与明灯。我们细读注文中他的愉悦、欣然、哀叹、愠怒,他告诉我们这里要停一停,想一想,感受一下;他的较长议论,也十分精到,这些都不是史学大师陈垣的名作《通鉴胡注表微》所能完全涵括的。至于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内容精深,文字典雅,不易阅读,但船山先生论证严谨,意境高远,他的论述,可以列入传统史学的最高成就,我个人十分佩服,也希望同学们借读《通鉴》之便,略尝滋味。同学的表现也让我相当振奋,不少同学明白表示,他们喜欢借着阅读《通鉴》神游古代中国。近年同学们的心得感想,我在微信公众号“张元谈历史话教学”中,立了诸如“阅读《通鉴》得到什么”这样的栏目,有所记载。

2004年,我有一年的休假,我想一定要学会电脑打字,我的注音符号掌握不佳,必须学习其他输入方法。吴政龙同学建议使用拆解字形的“行列”输入法,我听完他的介绍,决定要学,他还帮我找了一本《行列输入法自学手册》,我就依之练习。打什么字呢?我想《通鉴》课堂上一些有意思的内容,打出来或许可以让未读《通鉴》的朋友也接触一下《通鉴》的风味。于是,一篇篇打了出来,投给《历史月刊》,编辑李惠华小姐说她读了喜欢,稿到即刊。得到李小姐的鼓励,我写得更起劲了,直到《历史月刊》停刊为止。这段时期的小文也受到天津《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先生的青睐,得以在这份重量级刊物上登出。

我在新竹清华大学开设的通识课程“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班上的同学,也是这些文章的读者。我总会在期中、期末考时,选出有关的文章,列入必考范围,他们非读不可,但反应不恶,都说比那些学术论文好看得多,可以从这些文章中,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他们的反应也给了我相当的信心,现代青年需要这类的历史读物。

九年前,应周生春教授之邀,我来到浙江大学的“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班,担任一个周末、满满两整天的《通鉴》选读课程,有时在玉泉校区,有时在紫金港校区。记得有一次在紫金港,有同学说,外面的秋阳那么美好,我们能否到室外上课?我说当然可以,于是来到湖边草地,同学或卧或坐,我带领大家去观看匈奴与汉人的战争与和平。

浙大这个班的同学,非常优秀,表现杰出,我与同学们一起进入《通鉴》的世界,徜徉、观赏,时间尽管短促,互动却颇顺畅,真是愉快的教学经验。拙作得以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是对“文化中国人才计划”《通鉴》课程的最好纪念。张元2017年7月9日

鸿门宴叙事中的紧要文字

“鸿门宴”应该是国史上最为有名的一场宴会,也是极其紧张、惊险的一场宴会。“鸿门宴”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还有什么可以一谈的地方呢?其实,一件事情可以从多方面来看,有人对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场景印象深刻,也有人对樊哙闯入门内,怒视项羽的一幕最为欣赏。多年前,余英时先生发表《说鸿门宴的座次》一文说道:“项羽最后同意自己‘东向坐’和刘邦‘北向坐’,这说明他已把刘邦当作他的部属,并正式接受了刘邦的臣服表示。所以当主客都入座之时,项羽已不复有杀刘邦之心。”又说:“刘、项的成败虽然最后决定于战场之上,但也不妨说,当鸿门宴座次既定之际,双方的胜负已分了。”他就是从座次的角度来解释这场宴会的历史意义,对于座次的安排也做了相当精细的讨论。

鸿门宴的座次,即“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未见于《汉书》《资治通鉴》,可知两书撰者对于此一细节未予重视。我们读《通鉴》,虽未见到余英时视为关键的细节,但还是有一历史的那一幕些相当紧要的文字值得注意与玩味。

我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可以读到关于“鸿门宴”极其生动、精彩的描述,《通鉴》的撰者就在这篇好文章的基础上,参考《史记》的《留侯世家》和《樊哙传》,稍加增删,使得前后更加完整,情节更为曲折,令读者更能体会出那紧张、惊险的情景。我们怎么读呢?首先,请慢慢地读,不要急于知道宴会的整个过程,请多多留意史书上为什么要这样写,要那样写。其次,要发挥想象力,不要忘了朱子的那句话:“而今书、传只载得大概,其中更有几多机变曲折在。”有些颇关紧要的地方,是不见于记载的,是我们要用想象力去填补的。再次,请不要担心我是否说错了、想错了,只要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可以找到证据支持的,或是合情合理的,就大声地说出来;若看到别人的说法比自己的好,比自己讲得有道理,那就要诚心地向别人学习。《通鉴》卷九《汉纪一》,高帝元年(公元前26年)刘邦率先进入关中,看到秦留下的宫室宏伟,陈设华美,加上珍宝、美女无数,很想留下来,享受一番。樊哙觉得不对劲,劝刘邦说:你想有天下,还是只想当富翁?这些漂亮东西,让秦亡了国,你怎么可以拿来享用?还是快快回到霸上,不要留在宫中。胡三省在这句话下,写了一条按语:“樊哙起于狗屠,识见如此。余谓哙之功当以谏留秦宫为上,鸿门诮让项羽次之。”刘邦不听樊哙的劝谏,觉得你樊哙只是一个狗屠,懂什么!于是,张良对刘邦讲了重话:你是要为百姓除去残害呢,还是像桀一样加重残害百姓呢?不中听的话,对你的行为好;不好吃的药,对你的病情好。你应该听樊哙的话!刘邦这才还军霸上。于是,就有了与民约法三章,“秦民大喜”;秦民要献上牛酒,犒劳将士,刘邦不接受,“秦民益喜”。这时,项羽率诸侯兵西进,要进入关中,他们很担心秦的降卒回到家乡,他们无法统制,于是乘夜进击,“坑秦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刘、项的作为在秦民心中留下的印象形成十分强烈的对比。

有人对刘邦说:关中这个地方很富裕,形势又险要,听说项羽会任命章邯为关中王,如今章邯要来,你就会失去关中。不妨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刘邦同意,紧闭关门。项羽大军进至函谷关,被阻于关外,项羽大怒,命令英布等进攻,遂破关而入。项羽入关,听到刘邦的部属曹无伤说,刘邦想当关中王,尽有秦的珍宝,又大怒,准备第二天天一亮就进攻刘邦。当时,项羽有兵四十万,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兵十万,号称二十万,驻于霸上。《通鉴》接着记载了一段范增对项羽说的话:刘邦过去贪财好色,现在入关,不取财物,不要妇女,可以看出他的心志不小。我请人去看他的气,看到的是龙、是虎,五彩缤纷,这是天子的气!所以,赶快去打他!不要放掉他!我们读了范增这一段话,可以停下来稍微想象一下他讲这番话的时候,心中想到些什么?我认为可能有三点:第一,他看出刘邦的才干足以大有作为,必然是项羽的劲敌,项羽要有天下,必须先除去刘邦(按:古人说“望气”,未必只是假托,范增此时尤其深信不疑)。第二,他看出项羽没有杀刘邦之心,因为项羽的声势如日中天,自以为已无人能与之相抗争,恐怕会轻敌大意。所以,趁着项羽的两次“大怒”,他要怂恿项羽立即动手。第三,他看出时间的急迫,如果不能即刻把握,马上动手,项羽很容易会改变此刻的心意。因此,他强调要赶快出手,立即进攻,不要放掉刘邦。

项羽的叔父项伯知道这个计划,担心自己的好友、恩人张良,于是夜晚跑去见张良,告知此事,劝张良赶快离开,不要与刘邦一起死于非命。张良说:我为了韩王,来到刘邦这里,现在刘邦有难,我自己逃走,很不应该,我一定要告诉刘邦。于是,张良就去向刘邦报告,刘邦听了“大惊”。“大惊”这两个字似乎不能轻轻放过。我们要想一下,刘邦是一个容易“大惊”的人吗?好像不是,而这次让他“大惊”,一定是真正感到事态的严重。大惊之后的刘邦表现如何?非但没有“失措”,反而十分冷静,仔细思考如何应付这个极其严峻的局面。刘邦很清楚,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彻底覆灭,时间稍有延缓也将难以挽回。幸好他有心细如发的张良可以商量,他也听从张良的意见。张良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见项羽,声明自己绝无不服从的想法,刘邦当然同意,就这么决定了。这时刘邦问张良:你怎么会与项伯交好?张良解释:过去项伯杀人,是我设法保护他,今天有这样的事,他就跑来告诉我。刘邦问:项伯年纪多大?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要张良把项伯请来,拜他为兄。刘邦这么做,除了感激项伯前来相告之外,结好项伯的意图也是十分明显的。

张良回去,“固要项伯”,就是力邀项伯的意思。“固要项伯”四字,出于《留侯世家》,《项羽本纪》只是“要项伯”,少一“固”字。我以为这个“固”字相当要紧,可以反映当时的一些情况,更可以引导我们想得更多、更深。“固要”有两层意思,一是,项伯不肯去见刘邦;二是,张良花了一番气力才说服项伯。我们先会想到,项伯是来救张良的,一心只想把张良救出险境,他与刘邦无关,根本不关心刘邦的死活。张良要项伯去见刘邦,一定是讲了些让项伯动心的话,才能使他改变初衷。那么,张良讲些什么话才能奏效,也值得我们想象一番。我想张良劝说的重点,应该在于对刘邦的介绍,强调刘邦的聪明智慧与生俱来,是一位不世出的英雄人物,统有天下,非他莫属。项伯对于张良,必然是既信任又崇拜,对于张良的话,自然是一无辩驳,也就想跟着张良去看看这位天才人物吧!

刘邦见到项伯,先奉酒为寿,就是举起酒杯祝健康长寿,再约为婚姻,就是结成儿女亲家。然后说:我这次入关,对于关中所有的东西,不敢有任何的侵犯,就是要把这个地方所有的官吏百姓、宫室仓库,清查整理,等待将军项羽来了再献给他。我所以派人去守关,就是怕有人进来抢东西、偷东西。我日日夜夜盼着项羽的到来,怎么说我要背叛项羽呢?请您一定要替我说些公道话,转达我这番忠心不贰的意思!项伯答应了。项伯为什么会答应呢?你可以说,刘邦巴结他,让他很爽;或说,刘邦的一番话,入情入理,他被说服。但我还是要说,项伯见到刘邦,对刘邦有很好的感觉,应该是他答应刘邦的重要原因。项伯不但应允为刘邦传话,还替刘邦出点子:明天天一亮你就要来谢罪。为什么天一亮就要刘邦来呢?项伯估量自己可以说得动项羽,但时间稍有迟延,项羽多听些范增的话,情势就会有变。项伯回到军中,把见到刘邦的事向项羽报告,而且强调:如果不是刘邦先入关中,你会这么方便吗?刘邦有大功,你却要去打他,这是不应该的事,不如好好对待他。项羽同意。我觉得项羽之所以同意,与项伯多少有点把握一样,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项羽不想杀刘邦。

天一亮,刘邦带着一百多人,骑着马来到鸿门,向项羽请罪。刘邦说:下属我与您一起努力攻秦,您在河北征讨,我在河南作战;没料到我居然能先入关中,今天又在此相见。现在不知道有什么人在散播谣言,让您对下属我有所不满,我特地前来请罪。项羽说:是你的部下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生气呢!项羽就留刘邦吃饭饮酒。宴饮中,范增几次用眼睛给项羽打暗号,又举起身上佩戴的玉玦,举了三次,项羽没有反应。这个暗号不是说好的吗,等刘邦送上门来就立刻将他解决,怎么项羽妇人之仁的毛病又犯了,又心软了?范增很清楚,这个机会不把握,一旦龙归大海,不但搅翻江湖,还会攫取天下。于是,他起身外出,找来项庄,说:项羽心太软,下不了决心。你去为刘邦敬酒祝寿,敬完酒,借表演剑舞,给刘邦一剑,杀死他。如果今天不杀他,有一天他就会杀死你们!项庄进去,向刘邦敬了酒,说:军中没什么娱乐,让我表演剑舞给大家助兴。项羽说:好啊。于是,项庄舞剑,指向刘邦。这时,项伯立即拔剑起舞,尽量遮住刘邦,致使项庄无法刺杀刘邦。我想,项伯看到范增离席,知道必有情况,也就有所准备;他看到项庄进来,知道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应对了。

张良看到项庄舞剑,就出去叫樊哙。樊哙问:里面情况如何?张良说: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樊哙一听,跳了起来,说:紧要关头,让我进去跟他拼命!于是就带着盾,提着剑往里面冲。门口的卫士挡住他不让进,樊哙用力冲撞,卫士跌了一大跤。樊哙进去,靠着帷帐站着,一双发怒的眼睛直瞪着项羽,气得头发全竖了起来,眼眶裂了,鲜血犹如怒火。项羽一见,立即手握剑把,挺直身体,做好防卫的动作,问道:这人是谁?张良说:是刘邦的贴身侍卫。项羽难掩心中的欣赏,“壮士”二字脱口而出,叫人赐酒给他。樊哙站着,把一斗酒都喝了。项羽又叫人赐肉给他,他把一个生猪肩放在盾牌上,用剑一块一块切着吃。项羽说:壮士,你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再喝点酒算什么!秦的统治如虎似狼,杀人杀到手软得抬不起来,处罚人只怕不够多,弄得天下百姓受不了,都起来推翻他。怀王与大家约好,谁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谁就当关中王。今天刘邦率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不敢据为己有,还军霸上等待您的到来。刘邦劳苦功高,应该受到重赏。现在非但不赏,您还听信小人的话,要杀他,您这样做,就是接续暴秦的做法,这是很不对的!项羽听了“未有以应”,只说:你坐下吧。樊哙就坐在张良的身边。我觉得樊哙这一番话挺重要。宴会中原来剑拔弩张,杀机四伏,十分紧张、凝重的气氛,由于樊哙的慷慨陈辞而涣然冰释。因为这番话让项羽、范增杀刘邦的理由没有了,正当性不复存在了。这番话虽然出自狗屠之口,但义正辞严,使得项羽、范增哑口无言,难以反驳。项、范这边原有高高在上的气势,突然被樊哙的动作与话语压了过去,一个很“紧”的场面也就缓和下来。我想,刘邦、张良看到了这一幕,听到了这番话,心中无疑松了一口气,知道眼前的危机已经解除。而范增一定感到情势骤变,因失去了狙杀刘邦的好机会而懊丧不已。项羽呢?我觉得他无所谓,他“无诛沛公之心”(见《史记·樊哙传》),刘邦既然前来请罪,这次就饶了他吧!如果“鸿门宴”是一出戏,樊哙的这番既有理据又富机锋的话语,应该是全戏最后的高潮,也是结束前必须要有的一次转折。

大家坐了一会儿,刘邦出外如厕,叫樊哙一起去。两人出去之后,不再回座,与夏侯婴、靳强、纪信等人,抄小路回到霸上。张良以白璧献项羽,以玉斗献范增,并为刘邦等人不辞而别向项羽请罪。范增气极了,拔剑把玉斗敲破,还说:唉!这家伙真没法替他办事,把你项羽的天下夺去的,一定就是刘邦!我们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这时,帷幕慢慢地垂落下来。

这出戏里,我们不能只看到情节的曲折,气氛的紧张,还要看到人物之间真挚的感情。像是范增对项羽,尽管恨铁不成钢,但眷念之深,令人动容。项伯对张良,只要想象那天夜里,来回各四十里路上的焦急、忧虑与担心,也就不难窥知其情意的深厚了。至于樊哙对刘邦,绝不是臣下对君主的忠心耿耿所能解释,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关怀。

我觉得,范增对项羽的分析与建议,樊哙对项羽的指责与陈情,以及刘邦“大惊”中的“大”,张良“固要”中的“固”,应该可以视为鸿门宴叙事中最为紧要的文字,是我们阅读之时需要多想一想、多体会一下的地方。本文刊于《历史月刊》第213期,2005年10月号,页92—96。

从王国来到朝廷的汉文帝

天子驾崩,就是皇帝死了的意思,如果没有子嗣,怎么办呢?只有从诸侯王中找一位,接入宫廷,即位为皇帝,继承大统。这时候,朝中的原有势力与新来乍到的天子人马,俨然对立,猜忌之心总是难免,各种动作就要分外小心。处理得好,可以解除危机,平稳过渡;处理得不好,你死我活的血腥斗争必然登场。昌邑之废,应为借鉴

汉元平元年(公元前47年)四月,继武帝而为天子的汉昭帝死了,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岁,没有子嗣。朝中大臣商量,与天子亲缘最亲近的诸侯王是广陵王,可是这个王曾经受过惩罚,参与其事的霍光担心广陵王当了皇帝,自己会受到报复,绝不同意立他,其他大臣也就不再坚持了。那么立昌邑王吧!昌邑王刘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像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人,好玩乐不喜欢读书,师傅们看他这样不上进,都很着急,一再劝他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昌邑王总是说,知道了,师傅讲得对,命令下人给师傅赏赐,然后照样玩乐不误。

一天夜里,朝廷征召昌邑王入宫的文书送到了,大家连夜准备,第二天中午就启程上路。到天黑时,走了一百三十五里,许多侍从的马都累死在路上,可见他们抓紧时间到了分秒必争的地步。这时,手下的人就告诫他:你是因为国有大丧,征召入宫,应该摆出一付哀戚的样子,而不要想做什么事;况且大将军霍光侍奉武帝二十多年,深得武帝的信赖,又有辅佐昭帝的大功,你到了朝廷,一定要尊敬大将军,听从大将军,你什么事都不要管,都不要做,这点极重要,一定要记得。可是,昌邑王改不掉爱玩的习性,沿路又是要买这买那,甚至家奴还偷偷带着女人。臣子知道了,晓得事情的严重性,一定要昌邑王处理,他才叫卫士把这名家奴杀了。

昌邑王到了霸上,朝廷派负责的官员前来接待,昌邑王也换了皇帝专用的车辆。见到城门,臣下说:依照礼法,奔丧望见国都就要哭。王说:我喉咙痛,哭不出来。到了未央宫,臣下又说:大王应该下车,朝西面大哭。王说:是的。就大哭起来,完全符合礼法。六月,昌邑王登上皇位,尊皇后为皇太后。

昌邑王即位后,还是好玩乐,更是不听劝谏;不只如此,他的从属随即进入朝廷,逐渐占据重要职位。霍光看到这个情形,十分忧虑,与亲信大臣田延年商量,田延年说:这个皇帝不行,赶快建议太后,废掉他。霍光说:可以这么做吗?古代曾经有过这样的事吗?田延年说:商朝的相伊尹把商王太甲废掉,后世都说伊尹安定宗庙,忠于国家;如果您也这样做,您就是汉朝的伊尹。霍光又找来了车骑将军张安世到未央宫,下令只准昌邑王进来,昌邑群臣一律挡住,不准进入。等昌邑王一进来,张安世立即将昌邑群臣二百余人全都逮捕,送进监狱。

昌邑王听说太后召见,有点惊恐,问道:我有什么过错,要召见我?太后穿着很正式的服装,仪卫森严,宫廷上下,侍从卫士都持有兵器。群臣上朝之后,尚书令宣读霍光与大臣的连名上奏,指出昌邑王从奉诏进宫到即位为皇帝的这段期间,所犯下的许多罪行,诸如:居丧不敬,无哀戚之心,不吃素而吃肉;拿到皇帝的信玺,随随便便,打开了也不封好;带领昌邑从官,嬉戏喧闹,甚至召来太后的小马车,跑到宫廷里胡闹,还与昭帝的宫人淫乱……太后听到这里大喊一声:停!厉声斥责:为人臣子,怎么可以这样胡来!尚书令接着再读,尽是数落昌邑王的不是,强调即位二十七天以来的种种荒谬行径,既失帝王应有的礼仪,又破坏了汉朝的制度,这样下去,国家将乱,天下不安。大臣建议为了国家天下,将皇帝废掉!皇太后下令:同意!霍光立刻上前,把皇帝身上所佩的玺绶解下,交给太后,扶王下殿,还亲自送他回到昌邑王邸,并对他说:是你的作为自绝于天,我宁负你,不敢负国家,愿你自爱,我就不再侍候你了。后来太后下诏昌邑王回到故国,赐汤沐邑二千户,再将昌邑国废除,改为山阳郡。至于昌邑群臣,以未能善尽辅佐职责,使王陷于大恶的罪名,除了几个人,皆加以诛杀。《汉书·霍光传》还记载着这二百余人“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颜师古注曰:“悔不早杀光等也。”政治斗争中惨烈狠毒的那一面,《通鉴》经常是刻意回避的。

昌邑王为什么即位二十七天即遭罢黜?我们可以作出各种解释,像是:他未遵守臣下要他尊敬霍光、听从霍光的忠告;他未能理解情势的险峻,行为随便,贻人口实;或者说他心太软,不够狠毒,没有先下手,借机杀掉霍光等朝中大臣。这些都有理据,都是好答案。我想再加上一条:师傅们没有告诉他当年汉文帝从代王入继大统的情形,没有要他好好学习汉文帝的作为。也就是说,昌邑王的失败,原因之一是没有学好历史,没有从历史中得到启发。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汉文帝怎样从代王的府邸进入大汉的皇宫,一步步地解决危机,掌握实权。代王继统,步步为营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年)七月,能力高强、不让须眉的吕后死了。尽管她安排了吕家子弟分据要津,还是斗不过朝中这些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乡里从龙之彦。九月,诸吕终被铲除,周勃、灌婴之辈俨然成为朝廷的主控者,此时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呢?他们私下讨论,认为吕后所立的小皇帝,以及名为惠帝之子的几个王,其实都是吕后杀了他们的母亲,养在深宫的小孩,目的是为了将来强固吕氏,是绝对不可推戴的。那么,找谁入继大统呢?有人说可以立齐王,理由是齐王是高帝的长孙。大家听了,都说:不行,吕氏就是因为外家的关系坐大,差点夺了我们的权力,也毁了国家。现在齐王有个厉害的舅舅,立了齐王,吕氏的问题又会出现。不如立代王,代王是高帝在世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人也很温和宽厚,他的母亲薄氏一家也都规规矩矩,还是立他为好。于是,大臣们派人私下去通知代王。

代王听到这个讯息,怎么回应呢?臣子间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现在朝中的这些大臣,都是高帝时代的大将,个个都是厉害角色,都有大志。过去都是被高帝、吕后压制住,今天铲除诸吕,喋血京师,大权在握,迎大王只是名义,实际上要做什么是不知道的。愿大王以身体不好为理由,先回绝掉他们,静待时势的变化再说。宋昌不以为然,说:大家讲的不对。须知今天的天下,刘家已经牢牢掌握,汉朝建立,除秦苛法,施惠于民,深受百姓欢迎。吕后立诸吕为王,想要专制朝政,周勃入北军一呼,士卒皆左袒为刘氏,吕氏一下子就垮了,这就说明大家都支持汉室。现在朝中的大臣就是想掌权专制,人民也不会答应,他们绝对做不成。所以,这些大臣是看准了天下的民心而来迎接大王的,大王不要怀疑。

我们读到这里,一定会说宋昌的意见比其他的臣子高明,不过我们也要想到,高明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以为至少有两点可说:一、宋昌从大处着眼,他对时局有深刻的认识,他知道汉兴以来由于深获民心,不是高帝的子孙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支持,朝中大臣可以一时掌权,但终究成不了大事;二、他看到时间的急迫,大臣派人私下来谈,随时可能变卦,时机稍纵即逝,必须切实把握,他坚决反对静观其变,一定要立刻表态。从这里可以看到,宋昌非但有识见,而且有智谋,其他大臣显然有所不如。

代王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向太后请示,还是不能决定,想到那就卜一卦吧!卜得的卦中有一句“余为天王”,代王说:我已经是王了,怎么又是王呢?卜者说:不同,天王就是天子的意思。看来不管卜得什么,都可以照卜者的意愿去解释。代王就派舅舅去见周勃,舅舅回来说:他们确实是这个意思,不要怀疑。代王笑着对宋昌说:果然如你所料。

代王一行前往长安,走到高陵,停下休息,派宋昌前去长安看看情况。宋昌到了渭桥,丞相以下都来相迎,宋昌回报:没有问题。代王到了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代王下车答礼。太尉周勃走过来说:请借一步说话。宋昌说:如果是公事,那么就在公开的地方谈;如果是私事,王者是没有私事的。周勃碰了一鼻子灰,只有朝代王跪下,奉上了天子的玺和符。代王说:到代王邸再谈。谦和退让,赢得尊重

代王到了长安,住在代王邸,群臣就到王邸来见代王。丞相陈平说:今天的皇帝、王子都不是惠帝的儿子,是不能继承大位的。大王您是高帝的长子,应当继位,请大王即天子位!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遂即天子位”。史书上的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史记》的注是:如淳曰:“让群臣也。或曰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故西向坐,三让不受,群臣犹称宜,乃更回坐示变,即君位之渐也。”胡三省对这样的注释显然不能满意,在《通鉴》注中,引用了如淳之说,又加上了自己的说明:“余谓如说以代王南乡坐为即君位之渐,恐非代王再让之意。盖王入代邸而汉廷群臣继至,故西乡;群臣劝进,王凡三让,群臣遂扶王正南面之位,王又让者再;则南乡非王之得已也,群臣扶之使南乡耳。遽以为南向坐,可乎!”余英时先生对胡三省的这一段注释颇为欣赏,说:“胡注以为代王南向坐是群臣扶之使然的,这在史文上并无明证,但却是富于历史想象的最好例范。经过这样一解释,当时的情景宛然如在目前,这比如淳假定代王自己移至南向而再让者,要合理得多。如淳也许道中了代王的心事,胡三省则把当时汉廷君臣的行动如实地刻划出来了。”(见《说鸿门宴的座次》,载《史学与传统》,页187)余先生提到胡三省的这一段话,重点在于“使得当时情景宛如目前”,以及“汉廷君臣之行动如实刻划”,这确实是胡三省发挥历史想象,勾勒出来的一幅鲜活的图像,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胡三省的读史方法,是值得读史者效法的方法。至于代王的“心事”究竟为何,也是应该先对他的举措有了完整的了解,才能有所体会或者“道中”吧!不过,胡三省的这段话,我们今天读来却不很清楚,读完以后,心中很难出现明确的图像。这里不妨作一点白话的说明:代王在王邸接见汉廷群臣,他以主人的身份接待,所以是西向坐。群臣说:不对!不对!大王已是天子,应该南向坐。代王谦让,说:这样就可以,大家就坐吧!群臣又说:不行!不行!大王一定不能这样坐。代王再说:一定不能这样坐吗?我看这样坐就好了。群臣说:是的,一定不能这样。于是就扶着代王走向南面之位,代王被扶了过去,还是说:使不得!使不得!不肯入座,群臣说:一定要这么坐,非这么坐不可。代王还是说:非要这样坐吗?群臣说:是的,非要如此不可!代王才勉为其难地坐了下来。

东牟侯刘兴居说:铲除吕氏,我没尽力,就让我来把宫中清除一番吧!他就和太仆滕公二人入宫,对吕后豢养的少帝说:你不是刘家的儿子,不能当皇帝!滕公召来乘舆车把少帝载出。胡三省在这句话下面写了一条长注,我们不妨一读:“康曰: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宫室为常处,当乘舆以行天下,故托乘舆言。余谓康说乘舆本不与古义相悖,但此所谓乘舆车,不当以此解之。汉乘舆之制:轮,朱班,重牙,贰毂,两辖。金薄缪龙为舆倚较,文虎伏轼,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筩,鸾雀立衡,虡文画辀,羽盖华蚤。建大旗十二斿,画日月升龙。驾六马,象镳镂锡金鍐方釳。插翟尾,朱兼繁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在左马轭上,大如斗。此即法驾。文帝已立,少帝安得乘此出宫乎!沈约《礼志》云:魏、晋御小出,多乘舆车。舆车,今之小舆。滕公职为太仆,与东牟侯除宫,亦无缘召乘舆、金根以载少帝。意者此舆车盖天子常所乘舆车,即魏、晋间小舆也。”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胡三省对昔日的注释并不否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