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宗法师文集(卷八)——净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19:57:57

点击下载

作者:贤宗法师

出版社: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贤宗法师文集(卷八)——净土

贤宗法师文集(卷八)——净土试读:

前言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会无限敞亮、无限丰足。静心的时候,心中十分敏锐,性灵独具,胜于往常。但静心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靠日积月累修成的。如何修习静心呢?

静心的修习在于独抒灵性的思考,这并不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不是说树立一种好的模式,然后跟着去做就行了。东施效颦的可笑在于东施只知道西施捂着自己的胸口楚楚可怜,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这种美是因人而异,不可复制的,同样的动作发生在她身上就显得很丑。盲目去模仿别人,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特色,所以对于他人的成功和经验,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

在建设香海禅寺时,我也曾走访过许多地方,台湾、日本、泰国,甚至欧洲各国。参观了那里的寺院和其他宗教场所,学习了各地先进文化,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我没有简单去模仿任何一家,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吸收,思考,找到自己的特色。

企业的发展也是同理。不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只要做出自己的文化和特色,感觉这种模式能够为员工欣赏、为客户尊重,就可以了。

作家在一般人眼里是什么都能写的。但实际上,由于各人的气质和禀赋不同,决定了他天然倾向于某一种文体。德国作家施笃姆热爱自然,写作小说空灵洁净,好像散文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文风犀利简净,从不拖泥带水,善于写作反应现实的题材;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想象奇特,充满童趣,善用温和的语言与故事折射苦痛悲哀的现实。他们的气质和阅历决定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完成了他们自己独到的建树,因而得到了不朽。

同样,无论在生活中或是事业上,不要一味去模仿别人,攀援别人,有些人总是在和别人做比较,把别人当参照物来定位自己。其实,活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生命何其短暂,为什么要在攀援和比较上花掉那么多时间呢?如果真要比较,我们生命的长度甚至不如庭院中的那棵树;勤奋程度,也比不上任何一只日夜吐丝结网的蜘蛛。还有什么值得去计较?一个人最可贵之处就是活得清醒、明白。人往往会被名利冲昏头脑,忘却了本性。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就可以使躁动的心沉淀下来。

在德鲁克的管理学著述中,有一个思想很值得敬佩,那就是将每一个企业视作是社会大转盘中的一个小齿轮。这种思想教人消除傲慢和自矜,客观地看待自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行业。当一个人生起不可一世之心时,所做的举动往往是浮躁的,不理智的。就像史玉柱发愿要在几年之内修建珠海第一高楼,甚至要修建中国第一高楼。他当时被许多溢美之辞冲昏了头脑,结果终归失败。企业成长得越快,赞美之辞越多,就越应该要有宁静之心,时时反思自己的状态。

在这个人欲横流、物欲滔天的旋转轮盘中,迷失自己太容易了。别人有一套房子你没有,别人住别墅你住筒子楼,别人开跑车你骑自行车……这些都足以使一颗充满名闻利养的心失去宁静,一颗被世俗所迷的心失去平衡。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灵性,失去反观自照的能力。

第一章 反思

人到一定年龄后,应该学会反思。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反思自己得到或失去,成功或失败,痛苦抑或欢乐,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然后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例如,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到的只是冰锅冷灶,先别忙着去指责家人,而应该去看看镜中的自己。是不是疲惫又充满怒气,是不是冷漠而毫无笑容?并不是别人对不起你,只是你自己的状态在生活环境中的反射而已。

我们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嗔恨呢?可以用一首诗来解答:万法因缘心中起,皓月映泉空万里。谁人试燃原上草?柴干风高凭汝意。

只因为你的心是一堆干草,一触即燃;如果你的心冷如磐石,即使怎样风吹草动也无动于衷,即使打雷也燃不起火来。表面上看来是外在的因素点拨了你心中的怒火,其实如果你心中没有相应的温度,怎么会被点燃呢?说到底是你的心不够清静。

再说演讲,如果你越是要求自己讲好,越是关注听众的反应,就越讲不好。只有放下听众,放下自我,甚至闭上眼睛去讲的时候,心中的话才会如同泉水喷涌一般,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演讲首先要专注,要觉察自己内心的真正状态;其次要真诚,所说的每一句话唯有真实不欺,才能够感动自己,打动观众。

阿炳的《二泉映月》音谱非常简单,主旋律数次重复出现,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被这首曲子感动呢?这就是心的力量。阿炳把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际、困顿苦痛都浓缩在了这首乐曲之中。他的倾诉是如此诚挚而专注,完全是从心里面流出来的,自然而毫不炫技,因此才能够令世人倾心、折服。

不仅演讲要真诚,音乐要真诚,做企业一样也要真诚。诚信这根准绳放之四海而皆准,带领团队是这样,回到家中是这样,与朋友交往是这样,和客户洽谈也是这样。“诚则明也”,明则久,这是天地间的大道。

一个人、一个企业想要成功,想要长久,就必须使自己的频道处在正心、正念、正行、正为的天地大道上。

佛家有一个思想,若要让一滴水不干涸,就把它抛入海中。同理,想让自己的事业不倒闭,就要把它融入大众之中。作为佛教徒,一定想让佛教的思想在世间永存,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使命。这个使命的达成非常困难,如何才能做到呢?唯有将佛教的思想种进每一个人的心田,让人人心中都有一颗慈悲的种子,使慈悲影响身边无量无边的人才有可能使佛的精髓永存。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寺院的十六个短信平台连续三年每天发出七千多条短信。这些不含有宗教色彩的短信,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在一片潜默中给人们指示一条通向正大光明的觉知之路;使人能够及时觉察自己,而不被声色名利所绑缚。这就是香海禅寺的小小心愿。

有这样一个道理:当你时刻想的是利益别人时,最后一切善行皆得报偿。这就是利他的思想。佛教中无人不知的观音菩萨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慈悲”,慈就是“给予快乐”,悲就是“拔除痛苦”。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可以将这种“慈悲”的思想带到企业文化中,帮助客户、员工“予乐拔苦”。佛教的慈悲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相当于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他人的需求看作你自己的需求,把他人的快乐当作你毕生努力的方向。观音菩萨有千百亿化身,每一个具有慈悲精神的人都是她的化身。同理,企业若想让每一个客户、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自己的化身,也应该参照这样的慈悲精神来完善自己的文化。

在藏传佛教中,观音的地位非常高。有人说,藏族的同胞不少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曾经有一个人描述过藏区的安宁,说即使随意将一样东西放在路边,也不会有人擅自拿去。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现状,就是观音的理想。《佛本身故事》中有这样一个传说:释迦牟尼佛成佛前的某一世是一个王子。有一次,他去山中,见到一只母老虎饿得奄奄一息,五只小老虎尚未断奶,在母亲身边哀告连连,情状甚是可怜。于是佛在那一世舍身饲虎,用自己的性命救回了一窝老虎。佛在无量劫中不断地行菩萨道,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利益他人,终于在无量世以后证得佛果。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要大家用性命去喂虎,但这种利他的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吗?由此也可见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锲而不舍,累功积德。

有一位新昌的企业家,工厂经营得非常强大。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今天这种规模呢?他说,这并不是他自己所设想和刻意营求的。当他从做拖拉机的生意转行做现在的行业时,遇到了许多帮助他、给他方便的人。他对于别人的恩情看得很重,想方设法要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以前对他有恩的人如果失业了,或者工作上遇到问题了,他就尽力帮助他们安排工作。这些人来到他的企业以后,又竭尽所能地帮助他成就事业。他说,正是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给他留下的福泽,推动他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由此可见,清净、真诚、慈悲、利他,这些思想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会让人受用无穷。

人的错误知见给人造成巨大的困扰。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化之中运转。人的悲欢离合都是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因此要学会珍惜每天所得到的物,所遇见的人,更要珍惜与我们共度风雨人生的亲人和伙伴,珍惜始于微时的客户与伴侣。

无执的心

人之所以会生活得不快乐,最大的障碍就在于你最在意的东西。是什么呢?是自我。佛教说到“我”的时候,便讲到了“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在前六识中,眼根对色尘,恋美物;耳根对声尘,爱悦音;鼻根对香尘,喜芬芳;舌根对味尘,好饕餮;身根对触尘,触万有;意根对法尘,五识一起,意识随动。这都是人最基本的识见。第七末那识(梵文为manas),就是“我识”。“我识”有四个基本的功能:我见、我爱、我慢、我痴。人最大的障碍就在末那识中。人皆以为:我看到的我相信,我喜爱的不捐弃,我傲慢的是真理,我痴迷的恒不移。岂不知:我见之中谬误藏,我爱之物有别离,我慢之心生横祸,我痴之情交相替。

这世上真有不败的事业,不死的生灵,不迁的义理吗?寻常所见的山河,不也是高低不平,峰谷相替吗?仰观宇宙,星辰生生灭灭,哪得恒常;明月盈缺循时,哪能如意。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个至理。这就是所谓的“空性”。

当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自然知道事业应该怎么做,人应该怎么活。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自然能够放下负担,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思考人生。

要客观地对待“我见”,主要是因为不正确的知见引起种种烦恼,我爱、我慢、我痴,其实都是从不正确的知见中衍生出来的。生活中自以为正确,其实不正确的知见比比皆是。现代社会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很多新人在没有结婚前坚定地发愿道:“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结果很大一部分竟然轻易就分手了。开始时所说的海枯石烂、磐石无转移,就是不正确的知见——人是会变的,感情自然也会变,珍惜每一天就可以了,何必去妄求不改变的情感呢?

人的生死更是自然规律。秦始皇海上求药,多少帝王仰慕蓬莱仙境,何曾求得?多少修炼仙丹的高士,最后还不是像《红楼梦》中的贾敬一般只落得了速死?

人的错误知见给人造成巨大的困扰。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化之中运转。人的悲欢离合都是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因此要学会珍惜每天所得到的物,所遇见的人,更要珍惜与我们共度风雨人生的亲人和伙伴,珍惜始于微时的客户与伴侣。懂得珍惜的人心灵柔软、笑容亲切,别人与他交往,会觉得如沐春风。《心经》中有一句:“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有的人读到这句话,突然醍醐灌顶,万缘放下,大彻大悟。

如果条件允许,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应该到附近寺庙中去静修一两天,在那种宁静中感受生命、觉察生命。“我爱”就是指自己珍爱的东西。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健康、爱美好的生活,这都是积极的态度,但是如果要妄求这些东西的永恒不辍,则是一种颠倒妄想。“我慢”就是高举和傲慢之心。高举亦即认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因此不可一世。“我痴”,痴并不一定指愚痴,那些善于使用计谋和小聪明损人利己的行为,也是我痴。《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可谓聪明绝顶,善于猜度主上之意,但这只是小聪明,而不是智慧。没有达到智慧范畴的计谋,不符合道义的筹算,最终使人自食其果。

上面所讲到的第七识是无始以来积累的习气,在根本上很难突破。人往往会有一念利他心起,但在行为的过程中又会回到我执当中。因此,能够改变一点“我识”,便是一分不容易的进步。

静心修行之时,实际上就是在突破自己内心的藩篱。修心的过程就像将自己的心由一个池塘大小扩展到大海那么大。

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必定是经过名的考验,才能放下名;通过利的熏染,才能看透利。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必须经历以后再次回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才算真觉悟。否则,如果是因为贫穷的原因而无奈指称自己淡薄名利,就很可笑了,到关键时候便会露出老底。

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把生命的境界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一本自然的“自然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按照人的本能生活,它既像一个孩子,又像一只小兽,这种境界是最低的;第二种是讲求实际厉害的“功利境界”,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就止于这个境界,过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世俗生活;第三类是“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到达这个境界需要觉悟,要能够觉知到道德律令的高尚与合理性,能够对他人存有悲悯之心才可能达到道德境界;第四类,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凤毛麟角,他需要站到宇宙的高度来思考自己的一席生命,将自己的使命等同于“天命”才可能达到。这种“天地境界”也就相当于我们修行人所说的佛的果位。他已经能够自利利他,自度度他,逍遥自然,无所依恃了。

静心修行之时,实际上就是在突破自己内心的藩篱。修心的过程就像将自己的心由一个池塘大小扩展到大海那么大。刚开始时,一粒石子投进心里,都会起伏汹涌;等到境界次第提升起来,到大海那么广阔的时候,就算是把一搜船扔进去又能怎样呢?有人担心,自己修不到那种程度怎么办?没有关系,只要好好进行反思,及时对自己进行总结,总会不断进步的。因为修行不是个短暂的过程。

要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身外的一切对接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尽管,世界和我们自身都迁流不息,但是修行却能够给人带来一份不随物转移的清静与丰足。任何时候,回归自己的本心,不着迷,不妄求,倾听心的和弦,就能弹奏出浑然一体、独立于天地之间,如行云流水般的绮丽人生。

能够把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去对待时,善念自然能够得到反馈。因为只有帮助别人,给予其想要的,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第二章 利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切声名、实利皆是一些杂乱的毛发而已,而事物的基本规律、人的根本德行才是皮之本身。要让企业在市场中长盛不衰,唯一可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往下扎根,把根深植到哪里呢?把企业的根深深地种进每一个消费者的心中。

借这句话来反思一下,自己的产品有没有对每一个消费者的利益进行过切实的考虑,自己的理念有没有助益到更多的人,使其思想也有所成长?

这其实就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利他。佛教常称对寺院提供帮助的人为施主。为什么?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物质财富布施给寺院,维持寺院的运行,使庄严道场能够利乐有情,为四众开示说法,解疑排惑。

原始佛教托钵乞食,托钵乞食时,施主供养食物,以此作为福田,出家人也借此消除傲慢之心。贡高我慢消失时,僧侣就会想尽办法报答施主的供养,想尽办法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有人误认为僧侣不劳而获。其实,完全错误,只是以托钵乞食的修行方法来消磨自己的自尊心,使分别心、傲慢心次第放下,把生命最精彩的本质升华起来。因此,古时圣人才会说,学佛乃是大丈夫之所为。

人生最基本的需要是什么?佛教将其归纳为财、色、名、食、睡。财是指物质财富,人在社会中生存,需要安身立命,适量的财是保全和维持生命所需要;色是指男女之间的欲望,红尘之间总是难免情爱勾连,缠绕缱绻,这也是自然的;名是指名望,有人求贤名,有人求廉名,有人求雅名,有人求美名,这些都是对名的追求;食就是吃饭,有人要去追求“玉盘珍羞直万钱”,有人却可以满足于“一箪食,一瓢饮”;睡就是睡觉,古人说人活百岁,半生是梦,可见睡的重要性。虽然每一个人对这五样东西的追求向度有所差别,追求的程度也有所差异,比如有的人更爱钱,有的人更爱名,有的人对基本需求非常倚重,有的人则更想获得心灵的飞跃。但是,人终归还是逃不开这五个字。人们有时会讥笑那些爱钱的人是守财奴或者满身铜臭味,但其实都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有趣的事情: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者,据说口里从不提“钱”。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其熟睡时,叫仆人绕着床边铺上一大圈钱。王衍早晨醒来见到床边的钱妨碍行动,便叫来仆人说“拿开阿堵物”。现在有的人自命清高,往往代称钱为“阿堵物”或“孔方兄”,而绝口不谈钱字。但是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也只是形式上的趋避而已。没有一个人能够绝对地离开财色名食睡而生活。不过佛教主张,对于基本需求只要有最清简的满足即可,追求不可过度。

既然知道是人都有这些需求,作为企业家,是否应当照顾到员工和客户的这些需求呢,是否应当多奉献一些所需要的东西呢?只有这样,人才方能为你所用。如果对下甚为苛刻,在钱财上极其小气,下属连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怎么还能尽心工作,怎么还能高谈理想、文化、愿景?只是笑谈而已。

了解人性的根柢,了解事物的规律后,才能制敌于先,在事情未发生之前预见到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企业家应当考虑的问题之一。要想领先于别人,引领市场的潮流,就要独立思考,参悟宇宙的根本法则,觉察人性的根本需要。只有帮助别人,给予其想要的,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一个具有使命感的人,即使根器愚钝一点,也会因理想远大而插上飞翔的翅膀,获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巨大勇气。

成就全新的自己

现在许多人会觉得寺院的作用就是开发旅游或者聚齐一些信徒在那里烧香拜佛,搞一些封建迷信活动。这是一种莫大的误解,寺院从古至今都是从事教育事业的社会机构,用自身的力量帮助整个社会和谐良好地运行。每一个寺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像每一家企业虽从外部看来都是厂房林立、千篇一律,然而当深入内部时就会发现其实是千差万别。

机构的差异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人;人的差异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思想;思想的差异又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思想背后的价值与使命。

诚然,有的人聪明一点,有的人愚钝一点,有的人轻松一点,有的人严厉一点,但这些都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人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于“使命感”不同。一个具有使命感的人,即使根器愚钝一点,也会因理想远大而插上飞翔的翅膀,获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巨大勇气。

为什么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外企白领宁愿放弃上万月薪到我们香海来做义工呢?为什么有一些人在我们那里住了几个月以后整个人就从愁眉苦脸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变得像观音菩萨一般呢?——因为观念转变了。一旦观念转变,具有了使命感、认清了自己的价值,就不会纠结于日常生活中原本那些令人不悦的事情。思维被开启了,便不再会局限于才色名食睡的日常窘境之中,也不会再因为名闻利养而深感困惑了。

作为一个佛教寺院,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去读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其他教派的书籍呢?不但自己读,而且还把一些好书送给周围的朋友,比如,《与神对话》一书就送了几千册之多,《德兰修女自传》也分享了很多次。

去年一年时间内,我们买书、印书、送书,所用资金超过二百四十万。我们的资金非常紧张,但是仍然坚持不懈地搞文化建设。而且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佛学教育本身,还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历史、管理学、心理学……但凡对生活有帮助的学问,都要去关注,都要去建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认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是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释迦牟尼佛为人天导师。因此,我们坚持秉承佛陀的教育精神与奉献精神,按照正道运转。

学佛不是追求飞檐走壁、变化无穷,亦不是顶礼膜拜以求消灾解难,学佛、敬佛,主要是为了悟得智慧,获得究竟解脱。佛是在自己内在的能动性达到圆满以后,再将其传递给别人,最后达到自他圆满的境界者。因此,佛教说人人都能成佛,只要精进修行,都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理想境界。

有人渴望团队合作,有人渴望家庭和谐,有人渴望衣食无虞,有人渴望文思不竭……每个人心中的渴望都各自不同,而渴望就是求索的目标,就是理想的境界。而要达成这种境界,都必须学会觉悟、打开、放下,最后成就一个全新的自己。

学习应当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应当是终生的,而非阶段性的;应当是快乐的,而非痛苦的。当能够学习融汇更多优秀的观念、思想时,就能对未来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知行合一

人须知自己为何活得不快乐,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圆满的事情十之八九,因此有人教我们“常想一二”。“一二”指什么?就是指生活中幸福快乐的点点滴滴。日常中应该从积极、阳光的视角来看待生活。

当欲望无法达成心中的预期时,负面情绪便随之产生。小到想吃的东西没能实现,大到生老病死之事无法突破,都会带来内心的不悦。加之人的贪欲无穷无尽,拼尽心力获得财富之后,又日思夜想名望、地位以及美好的家庭,等等,永远没有餍足的一天。人们总是希望仅走几步直线,目的地便能即刻到达。然而,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从诸如此类的小事中,觉悟到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是什么?或许就是: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不经过转折而一步达成;没有一个理念可以毫无积累,脑袋一拍就马上产生。觉知到这些,便会知道因果规律究竟如何运行。当思维格局次第打开,且能清明地洞见世间万有的运生规则时,一切不快乐何愁不云消雾散呢?

佛可以理解为内心清净圆满时呈现出的状态,既然如此,每一个人都能够把自己心中的理想状态挖掘出来。

当在工作中与人冲突,在家庭中发生龃龉,实际上这一切现象,都是性格缺陷的外在反映。而想要克服这些性格中的缺陷,则需不断地觉知与学习。

觉知是学习的前提。比如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华夏民族的正闰意识非常突出,具有很强的汉族中心思想,汉人认为其他少数民族都是洪水猛兽、山林暴寇,因而拒绝与之平等往来。这样做的后果如何呢?民族关系空前紧张,甚至战火连天,导致华夏民族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一旦把自己视为一枝独秀,并成为一个独行者之时,其自身也往往面临着深重的危机。而及至唐朝时,政府能够以史为鉴,敏锐地觉知到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于是海纳百川,敞开胸怀与异族交流往来便成为了当时明智的治国之策,其经济也因而得以显著发展,政治局面亦相对稳定。

学习应当是人生长期坚持的功课。为什么有人能够源源不断地给企业或团队提供不竭的创新资源,而有人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后就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呢?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不断学习的人,如同一台不断加油的跑车,随时能够驰骋千里;而“坐吃老本”必然会被后生晚辈所代替,这是新知识代替旧知识的一个必然过程,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为什么不通过不断学习成为厚积薄发的后浪呢?有些人每天下班后就去泡KTV、酒吧等娱乐场所,或者抱着电脑玩游戏、聊天,白天不情愿地去上班,这种状态,与被人驱赶的牛马有何区别呢?

学习应当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应当是终生的,而非阶段性的;应当是快乐的,而非痛苦的。

但学习也不是闭门造车。我在上海交大上EMBA课程时,有一个老师对我们说,科学家也分多种:有的整日苦修,只专注于自己的某个研究领域中,从不和外界发生任何积极的联系,而且往往自视甚高;而有的则在完成自己的研究之余,尽可能地与人交换意见,虚怀若谷地学习其他门类的知识。毋庸置疑,后一类科学家往往要比前者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加受消费者欢迎。理论总是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注重知行结合十分重要。

能够学习融汇更多优秀的观念、思想时,就能对未来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我最近把一些经典的电影、电视剧都刻录成了光盘,送给周围的朋友,与他们一同分享。关于企业管理的有《商道》、《乔家大院》、《大宅门》、《天地民心》、《贞观长歌》等;关于人生哲理的有《肖申克的救赎》、《放牛班的春天》、《霍顿与无名镇》、《功夫熊猫》、《三傻大闹宝莱坞》、《活着》等;关于家庭生活的有《幸福来敲门》、《人到四十》、《夫妻那些事》等,从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更容易直接获得关于人生的种种讯息,收获点点滴滴的生命哲理。

以前总有人说,看电视就是浪费时间,其实,这取决于影视剧的种类以及欣赏的态度和方法。宋朝时,写词被认为是一种旁门左道;而明清时,小说却被斥为下层平民无聊消闲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陈旧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而积极学习的人,可以最快地吸取,使之成为自己的人生财富。

如果不具有广阔的心量,不能从世俗成见中解脱出来,每天都会被无数烦恼所困扰。

挑战自己的局限

如何来看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是关注视觉效果还是情节进展?以《贞观长歌》为例,可以注意观察当唐太宗治国遇到种种问题时,其大臣们所提出的形形色色的建议。每一个建议背后所站的高度不同:有的站在国家的高度,有的站在团体的高度,有的站在个人的高度。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辨明各种建议的短长,综合考量各种因素,进行取舍。

这些高度不同的建议体现的又是什么呢?——个人的格局与心量。如果一个人只考虑个人的得失,他就会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心中所想的也无非是我得到、我失去,我上去、我下来,我被重视、我受到轻慢等这些蜗角微名、蝇头微利。有一部电视剧叫《宰相刘罗锅》,虽然喜剧情节有些虚构夸张,但却充分展现了刘宰相不为名利所羁绊的人生态度:让他身在庙堂也可以,把守城门亦可以,都能够怡然自得。这说明他并没有将当官作为一种炫耀,也没有将守城门当作一种低贱,他的思想境界远远超越了物质的有和无、是和非、荣耀和诋毁。

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宝贵。大家有没有想过,当绞尽脑汁当上了公务员,费劲辛苦取得了博士学位,想尽办法获得了某些名望和职位……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光宗耀祖还是追求鲜花掌声?

人为什么活着?有很多书都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吗?会不会误将某种社会机制与他人的眼光错认作自己的理想?比如,从小被教育要好好读书,考上一个知名的大学,然后找一份如意的工作,再娶一个漂亮的媳妇儿,生几个可爱的孩子,然后继续教育孩子像自己一样地生活。其实,这样的人生是很难理解生存的真正意义的,只如同体制中的机器一般无情无味地运行,直到有一日,身体这台大机器寿终正寝,便结束了生命。这样的人生,是否真的是在生活呢,是否真的有意义呢?

哲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会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时刻反思生命的意义,而不是被名闻利养所驱役,做一些人云亦云之事,更不像那些不惜抛弃人格和正确价值观之人,做出一些与正道相违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而言,释迦牟尼的确是一位优秀的哲学家。

如果不具有广阔的心量,不能从世俗成见中解脱出来,每天都会被无数烦恼所困扰。今天和这人闹闹矛盾,明天看到那人升职就失落非常,后天又见别人买辆车便心生嫉妒……什么事情都能成为你介怀的烦恼。

记得有一次稻盛和夫来上海,我也作为中方代表见到了他。然而看见他的瞬间,我并没有十分激动。我对自己说:“从表面上看起来,他就是一个白发长者罢了。我今天来见他,不如听他的演说;听他演说,不如回去看他所写的书;而看他所写的书不如参悟他的思想。”我这样讲,并非对他个人有任何不敬,只是想要强调,反思默想对于一个人来讲十分重要。

经书上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佛陀给他母亲讲经,一去便是几个月,回来时所有弟子都想第一个迎接到他,可是迎接的次序是有规定的:国王站在最前面,其次是大臣,然后是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等。有一个比丘尼非常想第一个接到佛陀,于是就使用神通,变成了转轮圣王,这样就可以排到第一位去迎接佛陀了。然而,释迦牟尼一见到这个比丘尼,便对她说:“你并不是第一个接到我的人。第一个见到我的是舍利弗尊者。”比丘尼很不解,说道:“可是舍利弗尊者并没有来啊?”佛陀笑着告诉她:“他虽没有来,却一直在屋里观想着我的思想,观想着空性,他以这种无时无处不在的究竟真理第一个迎到了我。”

以上这个例子教我们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上,身与心孰重孰轻,孰缓孰急?思考问题的高度、远度、深度、广度,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而如果想要达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境界,就要学会挑战自己的局限。能够洞察到平衡思想的精髓,便会发现无穷的智慧在心中涌动。

平衡的秘密

如果所在乎的事情太多,那么就要注意平衡。中国的中庸思想实际上就是讲求平衡。《易经》中的八卦与宋明理学解经的八卦图所体现的亦是与时变化的平衡思想。

能够洞察到平衡思想的精髓时,便会发现无穷的智慧在心中涌动。

衣物与外部环境的冷热是一种平衡,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衡,身体也总是吁请着平衡。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得癌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息、饮食、心情等的失衡造成的。当一种软件病毒产生时,一种杀毒软件随之也被制造出来,这不也是一种平衡吗?

在生活中,阴阳平衡的思想无处不在,这就是宇宙自有的规则。比如,不从整体思考,便会失去局部;不从局部着手,便不能够获得圆满的整体。同理,只坚守自己的信念,而罔顾其他人的想法,也是一种失衡。

圆形因为没有棱角而可静可动,这就是圆形的和谐与平衡;多棱形因棱角分明而无法流动,因此只能固定一处,无法达到平衡。

现代人的生活东奔西突,心念纷驰,身与心经常都在路途上漂泊,无法达到平衡。因此,我经常强调禅修,因为在眼下这个时代,禅修是让人身心安宁的最佳方式。无论生活多么忙碌,每天都应当抽出十分钟时间,安坐冥想,让身心从繁芜杂事中解脱出来,静静地观想。这样,再次投入工作时,才会活力充盈。

香海曾经与大家分享过许多关于佛学知识与人生智慧的小册子。其中一本就是《生活喜悦的祈祷文》。如果每日澄怀念诵这些祈祷文,对身心的平衡大有裨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诵读一篇《幸福家庭的祈祷》,以此洞见家庭幸福的奥秘:我的家是幸福洋溢的家,我的家是光明繁荣的家,我的家是温暖慈爱的家,我的家是蒙受祝福的家。大生命的爱孕育万物,爱充满我的家,守护我的家,使我家沐浴在调和、平安、幸福、繁荣的气氛中。感谢上天赐给我幸福美满的家庭、慈祥和蔼的父母、健康可爱的子女、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感谢!我的先生是最优秀的好先生,我的父母是最优秀的爸爸妈妈,我的儿女是最优秀的好孩子。在我家中的每一个房间、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慈爱与智慧,也充满了平安与调和。爱能治愈一切,爱能洁净一切。我的家是一心一意朝向慈爱与光明的家,一切的争执、误解、怨恨和愤怒都绝不存在;一切的疑虑、不安、恐惧和不信任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全家人都互相欣赏,互相感谢,非常调和,充满喜悦。我们了解,任何不圆满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圆满实相的真面貌。恶本来就没有,罪本来就没有,黑暗本来就没有,所有的黑暗都是迷妄的心造成的。所以,每当我想要苛责时,我内在的爱会引导我、提醒我,让我知道,一切的苛责都是内在阴影的投射,都是虚幻不实的;让我清楚看到家人的优点而称赞欣赏。在我的家中总是充满着明朗的语言,明朗的笑容,明朗的互动与欢乐的笑声。在我的家中总是充满着祝福、赞美与感谢的声音。我们真心相待,我们实践无条件的爱。我们的家蒙受大生命爱的拥抱与祝福,我们的家接受宇宙之爱的无限供给;一切生活所需都丰富而齐备,从不匮乏。我的家是蒙受恩宠的,我的家是蒙受祝福的。圆满的爱拥抱着我的家,无限的生命力生龙活虎地充满我的家。我的家是慈爱的家,里里外外、前后左右、四方上下都充满了爱与平安;我的家是幸福、美满、繁荣又富裕的家,先生是最体贴顾家的好先生,我是最最幸福的好妻子,孩子个个聪明、健康、活泼又可爱。我的家是和颜、爱语、赞美的家。我的家是光明、喜悦、感恩的家。我的家是欣欣向荣的家。我的家是成长繁荣的家。我的家是幸福洋溢的家。我的家是丰足富裕的家。我的家是理解包容的家。我的家是光明喜悦的家。我的家是美丽温暖的家。我的家是爱人助人的家。我的家是最最幸福的家,是缀满幸福花瓣的美丽的家。我的家是最最繁荣的家,是开满繁荣花朵的温暖的家。因为我们心灵上的平安,所以全家人的身体也非常健康。我们全家个个都健康无比。现在,无限的繁荣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无限的幸福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无限的健康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无限的平安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无限的智慧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无限的慈爱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无限的生命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无限的供给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无限的欢喜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无限的调和已经充满了我的家。我的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充满了慈爱的光、喜悦的光、和平的光、活力的光、创造的光、富裕的光。我的家是光明的家、繁荣的家、富裕的家、健康的家、温暖的家、平安的家、幸福满满的家!爱在我的里面,爱在先生的里面,爱在孩子的里面,爱在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样东西的里面。爱,在我家的每一个角落撒下幸福、光明、美善与和平的种子,使我的家得到如阳光般闪亮耀眼、绵延不绝、永无止尽的繁荣与幸福!现在,我们全家沐浴在平安、幸福、慈爱与感恩中!爱源源不绝地流入我们的家,光辉灿烂地闪耀着,并透过我们将爱源源不绝地传送给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啊!真快乐!真幸福!真健康!真感谢!(感谢21遍)

这本书上选录的每篇祈祷文对于对治生活中的种种难题都非常有益,心情低落时,与朋友不和时,与家人不欢时,都可以从中找到针对性的辞文大声地读给自己,用以洗涤心灵。若能用最真挚、最明净的情感来解读这些文字背后的内涵,生命的品质便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第三章 本我

把身心安住下来,耳朵能听到平时很难觉知的声音,眼睛能发现生活中细节的动人,也能见到旁人悲悯的内心。这就是

“放下”的收获

。“放下”的收获

心态会根据自己身体的习惯随时发生变化。比如,在烈日炙烤下的大雄宝殿广场上打坐,静静地感受半个小时。这种体验将会成为你一生的记忆。在这半个小时中,身心所发生的变化:抱怨、收摄、忍耐,都将是独一无二,难于言表的体验。

再比如说,一直喝牛奶,今天却没有牛奶喝;一直吹空调,今天突然不让吹了,心就会产生一种抗拒。这种抗拒正是我们需要觉察的。如果不能觉察和收摄住这种负面的、消极的感受,就会随时被情绪所左右。这种情绪就是人无始以来所形成的固有的生活方式。这种习惯一旦形成,稍有忤逆,便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进而影响身体的运行,产生毒素和压力。所以说,人都容易成为情绪的奴隶,怎样的情绪左右,就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据说苏格拉底有一次谴责一个正在掷骰子的人。那个人反驳说:“这有什么关系,我所玩的只是一件小事。”苏格拉底回答道:“习惯可不是一件小事。”大家都知道赌博是万万要不得的行为。但那些赌得倾家荡产,甚至丢掉自己性命之人难道不知道赌博的危害性吗?其实他们可能比我们更加了解。也许,开始时,只是从十元、一百元钱赌起,但是好胜心和习惯就会驱使在这条不归路上一直前进,直到丢掉自己的性命为止。

有人问我说,怎么戒掉赌瘾呢?其实这和戒掉喝牛奶、说脏话等习惯是一样的。那就是改变自己,从根源上切断习惯。当第一个想要赌博的念头起来,就马上告诉自己务必看住这个念头,因为这个念头如果看不住,父母、老婆、孩子、房子、票子、车子全部都会丧尽。《红楼梦》里有一面风月宝鉴。从这面镜子的正面看去,风流者首先会看到美女的形貌,那个美女还会召唤你进入镜中,但是最终就变成一具面目骇人的骷髅,使风流者油尽灯枯之后终被吓死。这就像是在影射我们的生活,告诉我们要小心自己的每一个习惯。因为习惯就像是一位温柔可人的美女,温润如玉、风度高雅、舞姿蹁跹,但最终却会使人在无形中丧失自己的慧命。大到赌博,小到偏食,任何一种习惯都有可能得到惩罚。因为所谓习惯,就是使身心的天平在某个程度上偏向某一边,而这种偏向不符合“中道”。儒家教我们“执两用中”就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能够做到身心安住,慢慢地,就会达到一种身心俱安、面若莲花、喜乐自在的状态。把身心安住下来,耳朵能听到平时很难觉知的声音,眼睛能发现生活中细节的动人,也能见到旁人悲悯的内心。这就是“放下”的收获。

现在网络、传媒都非常发达,只要活着,就不得不每天饱受信息爆炸带来的苦恼。只要不关机,别人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你;只要上网,就一定会看到自动弹出的信息。本来伊拉克打仗了,跟你有甚关系?拍到UFO了,又对你有什么影响?但是既然看到了这些信息,情绪就会被影响,于是思绪翩飞,满脑子想着明天会不会打仗,世界末日会不会来,会不会被外星人绑架等等。这些虚妄的劫数完全由自心幻化而出。因为所谓的劫数都是不可预知的,既然它在明天,就应踏踏实实过完今天。安住当下,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全部事情。在生活中,必须给自己制定一些戒律,设定一些底线,以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如果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窄。

坚守底线

佛教有“三无漏学”的说法,指戒、定、慧三学。

佛教认为,世间的其他宗教与学问,都不究竟,虽然看似有益,却总是随着因缘变迁,转瞬烦恼,所以这些学问是“有漏”之学。“无漏”之学,则可以止息烦恼,使人得慧解脱。

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分别对治人的贪、嗔、痴三毒。所以戒是第一关。但是很多人一听到这个戒字,就觉得会绑缚身心,十分不舒服。这其实是对戒律的误解,就像一棵小树苗在很柔弱的时候,它的枝干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向上生长,就会用一些支架把它的主干撑起来,直到可以自生自长、抵抗风雨以后,再把支架拆除。而戒律正相当于支架,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保护着我们的生命。

为什么现在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必须在监护人的监护下才能做事呢?因为判断力、觉知力、执行力还不健全,所以必须有人在旁监护和提醒。戒条、戒律也同样起到帮助我们、提点我们、保护我们的作用。

我们总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以求平安健康地生存。比如想要身体健康,就必须遵守饮食作息有度,保持心态良好,锻炼身体等生活规则。《黄帝内经》说,人要保持健康应该要根据宇宙的运行规律来调整作息:太阳升起就马上起床,太阳西落就立刻准备休息。其实在电灯普及以前,人们就是按照这样的生活方式作息,并且将其看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现在有了电灯,有了电视,有了网络,人的健康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虽然医学发达了,科技进步了,饮食水平提高了,但是不争的事实是,现代人得不治之症的概率却增加了。

联合国曾对于健康做出了四种规定: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这四方面相辅相成,在现代社会中都非常重要,甚至后三种健康更加重要。我们佛协前不久辞退了一名员工。这个小伙子看上去人高马大,没有什么不健康的地方,但是他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应该很有问题。我们规定九点来上班,他总是十点以后才到,来了以后上上网、听听音乐,报个到就又走了。多次找他谈话,都没有任何效果。最后,不得不辞退了他。如果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窄。

在生活中,必须给自己制定一些戒律,设定一些底线,以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比如可以要求自己从每天抽一包烟改为只抽三根,而这其中每一个“想”与“克制”做斗争的瞬间,就是修行的最佳时机。又比如,可以要求自己一周加班的时间不要超过三个晚上,因为身心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当真的非常忙碌,没有办法得到休息的时候,就必须让自己抽出五分钟、十分钟来做一下禅修,以保证身心能量的恢复。放松身体、觉察当下,这样简单的禅修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甚至坐车、开车的时候也可以。不断地拼命工作就像身心正在慢慢地偏离轨道,而禅修恰如正在一点一点向回拉,动和静、好和坏,都有一个博弈的过程。

今天的死刑犯不是到了今天才突然变得那么坏的,而是有一个慢慢偏离轨道的过程。有一个年轻人被判处死刑以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竟然把他母亲的乳头咬掉了。他母亲就很生气,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那个年轻人回答说:“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被判了死刑,就是因为我在偷第一根针的时候,你没有阻止我。”

人偏离轨道的过程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今天离开一尺,明天离开一丈,后天就有可能离开一公里。越是偏离正轨,身边就越是会聚集一些不好的人,那些人就会带你越走越远,最后万劫不复。

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铺就一条轨道,然后沿着轨道不断前进。可能有时也会偏离轨道,这就需要通过反思及时把自己拉回来,保证一直行走在轨道上。只要有这条轨道在心中,即使一时偏离,也最终能够走回来;但若是没有这样一条轨道,我们就会像无根的浮萍,飘零随流水,最后归于污泥。生活本来可以简单,但若不给自己设定底线,那么人便很容易受欲望的驱役但很多时候却会被欲望所驱役,弃简就繁,烦恼无穷,甚至做出一些违反规律的事情。

不要被欲望驱役

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第一戒,是杀生。什么是杀生呢?最初就是指杀人,只有杀人才会犯根本戒。后来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爱护生命的信念就由人扩展到各种动物身上,因为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很珍惜自己的生命。比如要杀一只鸡,抓到它要杀之时,它就会拼命挣扎,叫唤不停。因为我们不是鸡,所以不能够理解它们被杀的感觉。如果我们是鸡,一定也不想被宰杀而被吃掉。因此,佛教后来将这种不杀生扩展到不杀一切有生命的动物,这是延续性的戒条。当然,最关键的就是不杀人。这个根本戒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

第二戒,是偷盗。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主人的意见之后才能拿。触犯偷盗的根本戒就是偷到一定的数量,法律要来制裁。如果是平时在无意中犯了偷盗的戒,比如这里有很多纸杯,拿了一个用来喝水却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通过忏悔消除罪业。但如果是犯了性戒,就不能忏悔了。

第三戒,是邪淫。邪淫的意思就是和自己另一半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很多人为了这种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制造自杀和谋杀等恶性事件。因此,这种行为应当受到谴责,不仅是舆论的谴责,法律也应当予以处罚。在中国古代的农村,如果谁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被关进猪笼里面溺死或者烧死。足见这种行为极度不被认可。因此,这也是根本戒。

第四戒,是妄语。搬弄是非、说三道四,每个人都深恶痛绝。谁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呢?

第五戒,是饮酒。这种行为可以视具体情形影响而变动。佛教中规定,如果是为了治病而饮酒,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被原谅的。但如果是为了麻痹自己或者寻找欢乐而饮酒,是不可以开戒的。想想身边平时那些风度洒脱的翩翩君子,是不是饮酒过度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胡言乱语,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所以,酒会影响人的慧命,会使人身心受损,因此,平常人也应该在酒的问题上保持一个度。

不给自己设定底线,人便很容易受欲望的驱役,做出一些违反规律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情。人的贪欲无止无尽:今天有了一张大床,明天就想要有一间大房间,后天还想要一间大房子……这就是欲望的深渊,像黑洞一般,无穷无尽。

仔细地反思一下,三尺之躯活在天地间,能睡多大的地方,能吃多少东西,能花多少钱?何必营营碌碌,追求这些无底而虚妄的东西?我经常听到很多住别墅的朋友抱怨说,老公经常不在家,孩子住校了,一个人住大房子非常害怕。但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向往别墅,向往名车,向往在尘世中确立资产和地位。我身边还有些朋友,买一件衬衫就是三千多块。一个知名服装品牌的经理对我说,这些三四千块的衬衫,成本也不过是五十块钱而已。

生活本来可以简单,但很多时候却会被欲望所驱役,弃简就繁,烦恼无穷。

一个怀有大愿力,身负大使命,具有大襟怀的人,永远不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只有真正将自己和他人放到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而不因地位高就谄媚他,也不因贫贱困厄而轻视他,这样才能够打开自己的心量,成为一个真正受人欢迎、与人为善的人。

生活的彼岸

我们常说,哲学是反求诸己的学问,实际上,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境况,都需要有反求诸己的精神。临事不应该去责怪别人、嗔怨别人,而应该具有反思精神,面对它、接受它,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

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位领导,发现他有时会对我怀有敌意,在许多事情上设置障碍。遭遇这样的情况时,我劝自己静定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自己有没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经过反思,我发现自己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向他巨细无遗地汇报工作进程,在沟通上渐渐产生了隔阂。了知自己的不足以后,我立即做出了改变,尽量仔细地向他汇报工作,慢慢地,也就能够做到冰释前嫌。人都会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但如果在工作中一遇到困难,就采取鸵鸟的态度,一味逃避,最终只能退无可退,遭遇到悬崖绝壁而已。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观念的差异,总是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要做的是自我省觉、破冰而行,不是责怪他人、憎恨他人最终与人疏离或交恶。

做人要有容人之量,所谓的容人,就是要接纳别人,接纳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及时地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并不是全知全能的神,而是一个普通的人。只有真正将自己和他人放到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而不因地位高就谄媚他,也不因贫贱困厄而轻视他,这样才能够打开自己的心量,成为一个真正受人欢迎、与人为善的人。

及时省觉自己,意味着要随时和自己的不足、丑陋做争斗,这是非常残酷的搏杀。因为人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一位游泳健将在一个雾霭漫天的清晨横渡英吉利海峡。由于大雾的关系,他一点儿也看不到岸,甚至连十米以外的东西都概莫能见。他一个人游着游着就觉得非常疲惫,怎么也看不到胜利的曙光。这一次游泳的过程,他觉得特别煎熬,特别漫长。终于,他感到自己的体力和心理都已经达到了极限,于是招呼随行的小船,对他们说,他要宣告此次横渡的失败,请载他上船。上船以后,他悲痛而后悔地发现,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就已经要到达胜利的彼岸了。

生活中,常常能感受到这样的绝望和无助,因为自己并不能够知道,生活的彼岸究竟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够得到心灵的救度,看到佛光的普照。很多人会感到,自己的生命如同机械一般地重复,每天从起床到睡下,中间所经历的过程都是如此繁琐无味且相似。这就好像是古希腊的西西佛斯神话,西西佛斯受到神的惩罚,每天都要费尽心力推一块大石上山,但快到山顶时,这块石头又会滚落下来,第二天、第三天,第二年、第三年,直到无穷无尽的永生,都是周而复始的失败而已。他永远都要去完成这样注定失败的任务。

对于那个游泳健将来说,并不是别人击败了他,而只是濒于绝望的心灵使他受到挫败而已。对于我们来说,生活诚如西西佛斯神话一样朝朝暮暮经历着类似的场景,但又与他不同,他受到神谕的惩罚,在无望中获得无味的永生,而我们则走过宝贵的、五彩斑斓的生命四时,既有春日的芬芳与甜美,也有夏日的繁盛与酷暑,经由秋日的萧索或丰收,体悟冬日里围炉的回忆或冰雪的严逼。生命的景观在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是同而不同。

在日本,传说有一种非常丑陋的蛤蟆,长了很多条腿,青黑色、斑驳而不平整的、湿滑粘稠的肌肤,令人害怕的身形,暴突的眼睛,这种蛤蟆如果被放到镜子面前,就会被自己的相貌吓出一身油来。听到这个故事时,很多人会觉得好笑,又为蛤蟆的丑陋感到同情。其实,人有什么资格去同情它呢?它照见自己的时候,尚且会因为看到自己的丑陋而感到怵惕惊惶,人在揽镜自照的时候却常常看不到自己的过错与短处,这不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吗?蛤蟆的油,不正应该引起人的反思吗?当反求诸己时,自己会不会因为怵惕而吓出一身油来呢?能不能真正去面对一个有限的、有缺陷的、有过失的自己呢?有没有勇气去修正和提升自己呢?

有人告诉我,一个人的成败,最重要的就在于他每天八点以后在做什么事情。可能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人而言,应酬、休闲、娱乐、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占满了整个夜晚。这时应该需要每天提醒自己,如果夜晚都是这样度过,则生命很快便会归于无望之中。每天八点以后的时间,还有多少人愿意对月遐思,愿意开卷沉吟,愿意为明天积累一点儿有用的资讯或为未来积累一点儿珍贵的精神财富?

许多人称这个时代为“速食主义时代”,当快餐和快速相亲都成为一种文化并被不断推广时,应当为自己的心灵敲响警钟,问问自己的肉身是不是已经走得太快,以至于远远地把灵魂抛弃在后。英国的一些名校有博雅教育的传统,专门培养绅士和淑女,这些博雅君子之所以与速食教育的产物不同,并不是因为有多少金钱或者掌握着多少权柄,而是说他们会像一个真正的贵族那样恪守所应当恪守的理则,他们会拥有许多美好的品质,会把读书、反思自己视为是终生的功课。西方人说:“贵族的血液是蓝色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了知一个真正的贵族应当做些什么。

二战时期,德国元帅曼施泰因的儿子在1942年的列宁格勒战役中阵亡。老元帅为自己的儿子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孩子,不仅仅因为他的外表,高大修长的身材,一张柔嫩偏长的贵族脸,而主要在于他的品行和思想。他从不会弄虚作假,他谦虚朴实,乐善好施,他的观点里充满严肃庄重,他不懂什么是自私,只知道宽容和仁爱,他的精神和灵魂吸纳着人间一切美好和善良。他是一名热情洋溢的军人,名副其实的高尚的人,一个基督徒。”在这段话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知悉,要成为一位真正的贵族,需要具有多少克己的、可贵的精神。对于我们而言,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无论是向社会学习还是向书本学习才能渐渐地提升自己,静定自己的心,不使它随着浮躁的世风之浮沉而颠沛流离。

眼睛之所以向外看,是教我们在自然万物、世情民风之中不断地受到感发和启示,如果在工作中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遇到一些不利的人事,应当抱着一颗善心去接受和面对它,而不是嗔怨、憎恨这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