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看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5:00:54

点击下载

作者:董玉军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维看世界

三维看世界试读:

前言

本书稿由《人本性》《形其势》《质界数》三篇文章组成。《人本性》一文主要是力图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从生物生命的深层次探索揭示人类先天的本质属性,并通过将人类先天属性与后天属性相结合,实现对“人性”的全新理解。同时从新的人性理解出发解读社会,在对人性与社会方式的分析中寻找人类问题之症结。《形其势》一文主要是力图通过分析形态与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事物发展运动机理,总结依据事物发展当前形态判断事物发展未来趋势的方法。同时探索总结事物发展时空曲线的规律性,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运用时空曲线,提高生活、工作中的决策水平。《质界数》一文主要是力图通过对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寻找导致事物发生质变、位于质变飞跃临界点上的量变数值,以此破解“定数”之谜。帮助读者妥善规划人生,提高对事物发展变化阶段性、周期性转折点的预见和把握能力。

个人感觉,人本性问题应该是认识和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钥匙。物动能移问题应该能够反映宇宙运动的根本规律。质界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数的相对性及其哲学含义。三篇文章应该属于通过哲学与科学联手解决边缘问题的类型。但是将三篇文章结构在一起,又会形成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该体系不是停留在事物表象的正反思辨,而是深入到客观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机缘机理。正由于此,又使本书稿具有了很强的科学预测功能,方法简单,准确性高。作者二〇一四年七月 于秦皇岛第一篇人本性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人性,究竟该怎样理解?人类自身诸多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本文力图突破一些习惯和框框,变换一下角度和思路,从生物生命的深层次探索揭示人类先天的本质属性,从人类先天本质属性与后天社会属性相结合上全面理解客观真实的人性,并从这样的人性理解出发认识社会、思考问题。在认识理论上定位

人性即人的属性。人的属性应该包含两部分:即先天属性部分和后天属性部分。人的先天属性是天然的、原本的,所以应该被称为人的本质属性。而人的后天属性是人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所以应该被称为人的社会属性。

只有先把人的先天属性即人的本质属性搞清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理解人的后天属性即人的社会属性,并将人的本质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统一起来,才能够全面理解客观真实的人性,才能够把握人性的实质。

人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呢?在揭示人的本质属性之前,有必要从认识理论角度说明人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人的本质属性可以简称为人本性,应该是人类先天的、天然的,最根本、最本质的属性。在我们还不能对人本性概念内涵做出准确表述之前,不妨先对人本性概念在外延上做出这样的界定:地球表面一切具体实在的活人体内普遍固有的一种先天的、最具根本性的、最能反映人类普遍本质的共同属性。

按照这种界定推论,以往年代已经死去的、目前尚存活于世的、未来年代将要出生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人种的所有个体活人身上,都曾经存在、正在存在、必将存在着一个先天的、最具根本性的、最能反映人类普遍本质的共同属性。人们身上的共同属性有很多,而能够被称作人本性的共同属性只有一个,就是先天的、最具根本性的、最能反映人类普遍本质的那一个,其余共同属性都不是人本性。

确切地说,被我们称作人本性的共同属性,绝对不是诸如人人都有头有脚、都需要衣食住行、都向往当官发财等等这些具体的无穷无尽的自然生物属性和社会关系属性本身,而是凌驾于这些具体的无穷无尽的自然生物属性和社会关系属性之上,并决定之、支配之的先天形成、具有最根本性、最能够反映人类普遍本质的一个简单法则,或称最高法则。

这一最高法则深深扎根于所有活着的人体内部,并随着人类的长期繁衍而不断地遗传着。它不随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社会关系的变迁而变迁,只随着人的出生而产生,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这种最高法则始终不变地决定着、支配着每一个活人的需求;决定着、支配着每一个活人根据他可利用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去应对他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外部环境,以求实现对最高法则的最好贯彻和展现。

也就是说,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存活着的人,在任何外界环境面前所做出的任何表现行为,都不是绝对的、纯粹的为了服从服务于外界环境,而是绝对的纯粹的为了服从服务于体内最高法则的需求。是为了服从服务于体内最高法则才去适应外界环境、应对外界环境、改变外界环境的。人们面对外界环境的任何应对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受到自身体内最高法则指使的结果,最终都能够在最高法则那里得到解释。

我们从这个最高法则出发,依据对一个人自身情况、外界环境的掌握和分析,就能够对其在特定外界环境面前可能采取什么样的应对行为做出大概的推论和预测。同样,从这个最高法则出发,凭借对一个人自身情况和外界环境的了解,就能够对其各种思想行为表现予以合理解读。这个最高法则本身,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本性。

人们常常把人性分为生物属性部分和社会属性部分。其实无论生物属性还是社会属性都不是人本性。人本性是支配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且贯穿于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中的共同法则、最高法则。打个比喻,假如我们认定每个人体内都拥有一套用来指挥这个人一切思想行为的系统软件,人本性不是这套系统软件本身,而是这套系统软件所依据的最基本公式、所贯彻的最基本法则。再具体些讲,这种人本性法则应该具有以下七种特性,我们应该给以肯定。一、肯定人本性的抽象性

肯定人本性的抽象性,就是肯定人本性不是具体的表现形态,而是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抽象属性。

由于人与人之间,一个人的前后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很多差异非常之大,甚至达到截然相反的程度,这使人们往往不相信从这些无限差异的行为表象中能够抽象概括出一致、稳定、共同的属性,从而怀疑抽象人本性的存在,并且认为人本性不可能是抽象的属性,只可能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一个过程。

如果说人本性是具体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无数个具体中,我们到底是承认某个具体为人本性,还是承认全部具体之总和为人本性呢?

前者肯定是错误的。既然人类具有无数个具体的历史的现实,如果只承认其中的某个或某部分为人本性,这种方法无疑就是盲人摸象,就是以偏概全。而后者是将人类历史全过程中千差万别的所有个人在千差万别的所有时空中表现出来的千差万别的所有具体现实一个不漏地总括为人本性,显然对这种人本性的认识永远不可能完成,对其表述也永远不可能结束。这实际上等于把人本性划为研究禁区。如果把某个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的特定具体表现称作该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的特定人本性,这等于说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人本性,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人本性,人本性具有无数个,而且相互之间千差万别,不断变化。这种理解不仅不符合前面关于人本性概念外延界定的要求,甚至与“人本性”三个字的字意也不符,只能理解为“人表象”。所以说当人们把每个具体都看作是人本性的时候,人本性已经变成了人的外在表象。

由于人本性是所有人的共同本性,所以人本性只有区别人与非人的功能,没有区别此人与彼人的功能,也没有区别此时与彼时的功能。那些能够用来区别此人与彼人,区别此时与彼时的东西,一定不是人本性,一定是人的非本质属性。这种把人的表象当作人本性的观点,实际上否认了人本性的存在,认为人类是个没有固有本性的物种,所谓人本性只不过是人们在不同环境面前的不同表现而已。

人类能够作为一个稳定的生物物种存在着,一定有着自己的固有本性。如果不存在固有人本性,人类必然呈现无常态、无常性、无规律,绝对而纯粹地为环境所动的局面。人类就不可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选择,更不可能为了自己的追求和选择而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应对环境、改变环境。事实恰恰相反,人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有规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追求和选择去适应环境、应对环境、改变环境。这说明人类存在固有本性。人类积极主动的活动表现,正是人类固有本性的反映。我们要揭示人本性,恰好要从人类积极主动的活动表现中进行抽象归纳。所以人本性应该是抽象的。

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人本性是先天的,是先天由遗传基因获得的,在这个人还没有接触具体、没有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时候已经获得了这种属性,这种属性也只能是抽象的,不可能是具体的。还由于,我们要找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本性,也不是某个人的某个时空本性,而是所有人在所有时空的共同本性,所以这种人本性既无法是某一个具体,也无法是所有具体之总和,只能是关于所有具体的抽象。也就是说,这种人本性绝不可能是也无法是无数的、千差万别的、不断变化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本身,一定是也只能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类无数的千差万别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属性或法则。这种抽象属性或法则的存在,正是人类主动追求、主动选择的根本原因。二、肯定人本性的主体性

肯定人本性的主体性,就是肯定人本性是人的本性,人是人本性的主体。人本性不可能离开其主体活人而存在于活人以外别的什么客体之处,只能存在于活着的人体内部,是活着的人自身内在固有的根本属性。人在人本性在,人死人本性消失。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很容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客观存在决定主观精神的哲学命题出发,到社会存在、社会关系或客观存在中去寻找人本性。这样寻找的结果,只能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本质属性是关于人的两个不同层次的属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社会环境中以适应社会环境的社会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社会性特点的各种具体属性的总称。而人本性则是存在于人的生物机体内部的,对于人的全部社会属性起着决定和支配作用的简单生物法则。

人的社会属性同时决定于人本性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是人本性与生存环境两者作用相互碰撞的产物。而人本性则只来自和决定于遗传,为人体所固有,与人的生存环境无关。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本性的外在表现方式,人本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在宗旨。人的社会属性在形式上决定于社会环境,在原则上支配于人的本质属性。当我们把社会存在、社会关系和客观存在当作人的生存环境来看待的时候,人的生存环境既不是人本性,也不产生人本性,既不包含人本性,也不决定人本性。人的生存环境能够影响和制约的只是人的社会属性。如果我们把人本性比作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把生存环境比作光的折射物体,人的社会属性就相当于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形成的光谱。虽然光谱的任何变化都能够从折射物体处得到解释,但是如果没有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光谱肯定不存在。同样,如果没有人本性,人的社会属性也必然不存在。

人们之所以容易从唯物主义哲学命题出发,到生存环境中去寻找总结人本性,主要是误把社会意识、主观精神、人的思想行为等当作了人本性。其实这些主要属于人的社会属性,根本就不是人本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断地探索人本性,却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混淆了人的本质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关系,总是把人的社会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来研究,总是在人的社会属性当中简单寻找人的本质属性,结果是越找越模糊,看什么都似是而非。

人们普遍地习惯性地认为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取决于生存环境,是生存环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及其属性。因为天气变冷,人们才增加衣服;因为天上下雨,人们才撑起雨伞;因为社会依据你支付的货币量付给你生活所需,人们才去赚钱。所以,要把握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属性,就应该去分析认识生存环境。如此一来,人们研究人本性的视线就一步一步地移向了外部环境,使研究人本性工作走上缘木求鱼的歧途。

其实,这种逻辑推理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前提,即人所特有的生物法则。人们是在这种生物法则的支配下,或者说是为了贯彻这种生物法则,才去应对各种生存环境的。加衣服、撑雨伞只是人们对天气变冷和天上下雨这些外界环境的应对行为。人们所以应对,是为了防止自己身体着凉生病。如果不是为了防止自己身体着凉生病,人们就没有必要去在乎、去应对天气变不变冷、天上下不下雨。同样是天气变冷,高山不会加衣服,河流也不会加衣服。同样是下雨,高山不会撑伞,河流也不会撑伞。因为高山、河流不是生物,没有生物法则,没有生命主动性。

生存环境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决定过程与洪水对泥沙流动的决定过程有着根本不同。洪水使泥沙处于无条件、无选择、绝对的被动状态。而生存环境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决定,则是要通过人们凭借自己的生命主动性积极选择应对来实现。政府为了调整经济结构而改变税收法规的时候、领导人为了规范下属行为在制定奖惩措施的时候、侦探警察为了破案对案情进行逻辑推理的时候,都是在事先预设或者肯定默认每个人都固有天然生物法则和贯彻该法则的生命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且把自己的决定和结论,完全建立在每个人都拥有天然生物法则和贯彻该法则的生命主动性这个基础之上。如果他们的行为对象是高山、河流之类的非人事物,不具有天然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或是完全痴呆,没有反应能力,他们的行为就会变成没有任何意义的玩笑。

当人们思索着生存环境是怎样决定着人的思想行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预设和默认了人类那种天然的人所共知而又心照不宣的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比如,当人们见到某一个人面临倾盆大雨而不躲避的时候,不免要责问他:“你傻呀?”这句责问其实就是说“难道你体内没有生物法则和贯彻生物法则的生命主动性吗?”显然,如果这个人不傻,那么他体内一定会拥有生物法则和贯彻生物法则的生命主动性,一定会自觉主动地躲避倾盆大雨的。

但是,每当谈到人本性的时候,人们又会有意无意地把人的这种天然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忘得一干二净。人们往往只是单方面地看到了人的生活表现与外界环境的适应关系,因而总是力图从这种关系中去寻找人本性,而不是从人类所特有的不同于高山、河流的天然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中去思考人本性。其实,人的这种天然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恰恰是人类不同于高山、河流的,属于人类自己的固有属性,恰恰是人本性的涵存之处。

河流并非天生为人类而设,人类则天生会近河而居。河流不是人本性,近河而居也不是人本性,支配人类近河而居的最高生物法则才是人本性。这个最高生物法则就存在于人体内部。三、肯定人本性的客观性

肯定人本性的客观性就是肯定人本性如同人体器官功能一样,是不以人的主观精神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无论多么伟大的医生,只能恢复和强化人体器官功能,而不能改变人体器官功能。因为人体器官功能是先天的、客观的,是不能被主观精神所改变的。

人本性也同样如此。人本性是先天遗传、不可更改、不需理由、不需驯化的人体内固有的最高生物法则。人本性以自然生物法则的方式,在客观上统领人体所有器官,包括大脑。强制所有器官分别以各自功能和功能性产物,协调一致地共同贯彻执行人本性法则。大脑只是人体诸多器官之一,它当然毫无例外地与其它器官一起接受人本性支配,为人本性服务。大脑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主动地考察外部环境,积极地寻找机会,聪明地创造既符合外部环境又合乎人本性法则的主观精神,勤奋地支配人的肢体器官采取相应行为实践人本性法则。

可见,主观精神只是大脑这一个器官的功能性产物,它与统领所有器官的最高生物法则当然不是一回事。不是大脑支配体内生物法则,相反,是体内生物法则支配大脑。大脑的思维行事完全遵循体内生物法则。所以说大脑思考什么问题,并不是人本性。支配大脑如何思维行事的体内生物法则才是人本性。大脑思考吃饭问题是因为身体饿了,大脑思考睡觉问题是因为身体疲劳了,大脑思考求偶问题是因为身体有了性欲要求,大脑所思考的问题一定是符合体内最高生物法则要求的。人生,就是依据这种生物法则和逻辑要求而运动着的生物物质过程。人的主观精神只不过是在这种生物物质过程中产生并为这种生物物质过程服务的一种特殊方式或现象,是人体的部分器官为这种生物物质过程服务的特殊方式和现象。是这种生物物质过程所贯彻的法则和逻辑决定着人的主观精神,而绝不是人的主观精神决定着这种生物物质过程所贯彻的法则和逻辑。人本性不是主观精神本身,而是人体内决定这种生物物质过程的最高生物法则。所以说人本性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是由人体生理的深层结构决定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触最深的是战胜自己最困难。自己为什么要战胜自己呢?其实是主观的、社会的自己想要战胜客观的、生物的自己。主观的、社会的自己表现为主观精神,想问题做事情不可能不受到文化信仰、社会背景等主观精神、社会意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客观的、生物的自己必然以本能的直接的方式,坚定而严格地贯彻执行人本性法则。人们战胜自己的过程,就是这两种方式通过斗争调节矛盾的过程。其实二者都是在为人本性法则服务,只是在具体目标和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而已。

从这里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在主观精神之外有一种“法则”的存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想问题,做事情,没有人会有意识地自觉地思考什么是人本性,要不要遵循人本性,怎么样遵循人本性问题。然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思考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却都无一例外地、无意识地、不自觉地严格贯彻执行着人本性法则。这说明在主观精神内部没有人本性。说明人本性并不存在于人的主观精神范围之内,而是存在于主观精神范围之外,是存在于主观精神范围之外并且时时刻刻决定和支配着主观精神的一种客观存在。

人本性是客观的,但是认识人本性的人只能用主观精神来揭示人本性。这便产生了很大危险,即人本性被主观化。人们在谈论人本性时,常常会使用“善”“恶”“私”“色”等字眼,其实这些都是带有非常浓烈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汇,通常用来表达人们看待某些事物的主观情感和态度,而不是如实表述客观事物的科学词汇,所以这些词汇不适宜用来表述人本性。即使是这些词汇所指的事物现象,也只不过是直接反映人的社会属性而已,不能直接反映人的本质属性。而且实践证明,性善论不能解释人间的美善,性恶论也不能解释人间的丑恶。人都是社会的人,总是处于某个社会阶层,充任某个社会角色,交织某些社会关系,拥有某些个人利益等等。人们看问题、做事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己能够感觉到的利益、情感以及阅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人本性在这里非常容易被主观情感化。我们探索人本性,决不能从某种社会的、政治的需要出发,凭个人主观好恶之情感去塑造人本性,而是应该避开社会科学的唯我习惯,运用自然科学的忘我精神,以跳出人群看人群的旁观者心态,力求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表述,以保证人本性的本来面目。四、肯定人本性的稳定性

肯定人本性的稳定性,就是肯定人本性的稳定不变性。人本性不因人而异,不因时而异,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改变人本性。只要人类还是人类,还没有改变成为其他物种,我们就应该肯定人本性没有改变。正是由于人本性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任何一个活人都是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也没有变成别的什么。

不因人而异,是指任何一个活人体内的人本性都是相同的。尽管天下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在体形、相貌、性格、思想、行为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人本性都是一样的。相同的人本性决定了他们都是人,都以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着。他们之间的差别是由他们各自不同的非本质属性决定的非人本性差别,是在同属人类范围内的其他局部性差别,而不是人与非人的差别。

人本性不因时而异,不仅指一个人在少年、中年、老年时期的人本性相同,而且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体内人本性也相同。一个人在当学生之时与后来当教师之时的人本性相同。一个人在做好事之时与做坏事之时的人本性相同。一个人在当百姓之时与当皇帝之时的人本性相同。古代人、近代人、当代人的人本性也相同。差别只是由于他们自身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同而导致他们选择追求的具体目标和方式不同,思想行为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当学生不能做老师之事,当百姓不可行皇帝之为。没有楼房住草房,有了楼房不再住草房。没有飞机骑毛驴,有了飞机不再骑毛驴。人们追求的具体目标和方式虽然不同,追求的性质是相同的。人们不会去追求不可能之事,不会去追求他完全没有感知,若干时间以后才可能出现的事物,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和所处社会时代的现实环境,做出现实和可能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他们人本性的不同。五、肯定人本性的普遍性

肯定人本性的普遍性就是肯定人本性的普遍存在性,即肯定人本性存在于所有活着的人体内部。任何活人体内都有人本性,世界上没有不含有人本性的活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不论是孩童还是成人,不论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文盲,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不论是亲友还是敌人,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论是生理心理上的健康人还是病人,只要他活着,其体内就有人本性。只要他曾经活着,他活着的时候体内就曾经拥有过人本性。正因为他们体内都有人本性,所以都被称作人,都归属人类,都具有人的生活习性。

婴幼儿不能像成人那样生活,是因为其人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器官功能还不足以充分展现人本性。老年人由于身体器官衰老,功能衰退,人本性同样不能得到很好展现。精神病人由于大脑神经系统病变,使人的思维器官功能异常,同样影响人本性的正常展现。由于人本性主要通过人体器官功能展现出来,所以人体器官功能的好坏状况直接影响人本性的展现程度。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人本性的存在。六、肯定人本性的先天性

肯定人本性的先天性,就是肯定人本性是由先天遗传所得,而不是后天学习训练形成。人本性是先天遗传的决定着人的一生必定如此的一种根本性生物法则。后天的学习训练只是为贯彻这一法则解决知识、能力、具体方式、具体目标等问题。因此说,凡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东西都不是人本性,只能称为人的后天属性或称为人的社会属性。

人们之所以容易从是学而知之,非生而知之的道理出发,怀疑人本性的先天性,其主要原因就是把“知之”当作了人本性,把主要指人的文化结构、思想素质、精神信仰、行为能力等后天学习所得到的“知之”当作了人本性。简言之,就是把人的后天属性误认为是人的先天属性,把人的社会属性误认为人本性。

本文所称之人本性,并不是这些“知之”,而是被这些“知之”所服务、所反映的,以基因遗传的方式先天形成的,决定着人的一生必定如此、不可改变的一种最高生物法则。这种人本性不需要后天学习,不是后天学习内容,不被后天学习训练所改变,因而与后天学习训练无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学校,也没有任何一本教材专门传授人本性。但是所有的人从降生开始就拥有人本性,就会贯彻和展现人本性。

如果人本性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训练形成,那么我们可以把任何事物拿来,给它训练注入人本性,使它变成人。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再高级的机器人也永远是机器。诚然,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关在笼子里当做动物喂养,不进行任何教育训练,他就不可能会当医生、当教师、当市长,因为他的社会属性被抑制了。但是由于他体内拥有人本性,他仍然是个人,他仍然具有人的特质和潜能。而如果我们随意找来非人类其他事物,对其进行最好的教育训练,他们永远也学不会当医生、当教师、当市长,因为他们体内没有人本性,也就不会拥有人的社会属性。七、肯定人本性的根本性

肯定人本性的根本性就是肯定人本性对于人的其他各种属性具有根源性或原本性。人的其他各种属性均根源于此,原本于此,派生于此,服务于此。人的其他各种属性是人本性的外在表现,人本性是人的其他各种属性的内在宗旨。

如果把人的各种属性划分为若干个层次,那么人本性就是最高级的一层。人本性对其他各种属性具有无条件的决定作用,其他属性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服务于人本性。如果把人的各种属性比作不同的思想行为法则,那么人本性法则就是最高法则。人本性法则与人的其他思想行为法则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宪法与其他专项法律的关系,其他专项法律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宪法。人的其他思想行为法则必须服从服务于人本性法则。所以我们把人本性法则称为人生最高法则。

我们给人本性概念在外延上做出明确界定,对人本性概念在认识上做出这样定位,不仅能够为探索人本性找到比较清晰的思维方向,也有利于搞清楚人本性概念与“人性”“人本质”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避免造成思想上的模糊混乱。如果说“人性”“人本质”习惯上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人的社会性本质,而本文所谈之人本性,显然不是人的社会属性,也不是人的社会性本质,而是属于生物生命属性意义上的人本性。从生物生命角度揭示

一谈到人本性,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人的各种社会属性,并尽力在这些社会属性中去归纳、抽象、判断。但是,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具有无限性,如果我们把思维局限于当今的或一个时期内的人类生活横断面,局限于这个横断面里人的社会属性,就会犯片面性错误。如果把思维投入到整个人类社会全部历史中所有的人的社会属性当中,又会感觉看什么都是或看什么都不是。

总之,局限在人的社会属性范围内打转,就很容易被人类无限繁多、无限复杂、无限变化的具体属性所迷惑,使我们对人本性的认识陷入用社会意识的某些理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某个局部、某些侧面的状态。这就像一个人自降生开始一直生活在山洞内,从未走出过山洞口。虽然他对山洞内部情况十分熟悉,但是他却无法从山洞内部情况中回答出“什么叫山洞?”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因为他对山洞外面情况一无所知。如果他能够先到山洞外面看一看,了解一下山洞外面的世界,然后再回答,他会回答得很好。我们探索人本性,也应该先走出人类生活具体表现的圈子,走出人类具体社会属性的圈子,以更高的角度、更广的视野,从更大范围上去考察人类及一些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想到人类属于地球表面的物质世界,属于物质世界里的生物界,属于生物界里的动物类,属于动物类里的灵长目,属于灵长目里的人科。不论人类群体多么发达,多么强大,在理论上讲,人类永远是生物界里一个小小的分支物种。在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的眼中,人就是生物。既然人是生物,是生物的一个物种,人类同其他一般生物之间就必然存在着共同的本性,即生物共同本性。如果我们考察人类的来龙去脉,人类的生物祖先就是一般生物,或者说人类是由一般生物一步一步地进化来的。

在长期而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生理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最终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如果说人类的生物祖先在以一般生物形态存在的时期,它们体内存在着生物共同本性,应该没有人怀疑。当它们进化到人类以后,它们体内的生物共同本性是不是被进化给丢掉了?或者是被进化给改变了?这又涉及对进化问题本身的认识。应该说,进化是生物智慧和能力的表现。进化的内容是调整改进生物生理结构、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进化的作用和意义是使生物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现有环境,能够在现有环境下更好地坚持和展现生物本性。浩大的生物世界,从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有谁不在进化呢?又有谁在进化中丢掉了生物本性变成了非生物呢?没有!不论何种生物的何等进化,最终它仍然是生物,仍然保持着生物的本质。可见进化是不会改变生物本性的,当然也不会改变生物共同本性。所以说,人类虽然进化到了如此发达的程度,但是人类的生物本性应该没有改变,人类体内的生物共同本性也就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的生理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或者说人体的生物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这种生物本性的具体表现方式。根据这种逻辑,我们完全可以先透过其他一般生物,揭示出生物共同本性。这个生物共同本性与人本性之间肯定有着某种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应该能够为寻找人本性提供重要帮助,使问题简单化。

或者说,只要我们能够透过其他一般生物揭示出生物共同本性,就等于找到了打开人本性之锁的钥匙。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大脑中暂时把人类抛开,把人本位思维习惯抛开,把唯我的思想情感抛开,以自然科学精神,运用自然科学和认识论方法,来研究探索其他一般生物的共同本性。在找出生物共同本性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考察人类自身,分析人类与其他一般生物的相同与不同、共性与个性,从中认识把握人本性,或许更客观、更科学。一、考察生物生活内容 揭示生物共同本性

我们经常见到树木、花草、庄稼、蔬菜等等,它们形态各异,颜色不一,生活习性复杂多样。这些植物总的说来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为根系,用于吸收水分和营养,地上部分为径叶花果,也有的将果实长在地下。有的为木本,有的为草本,有的一年生,有的多年生。

然而,这些只是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不是植物本性。植物本性无法是也不可能是植物的具体生活表现,应该是也只能是透过具体生活表现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抽象属性。它是处于植物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背后,对其起着决定和支配作用,并通过其得以展现出来的最高生物法则,是存在于植物体内基因当中的先天的固定不变的标示植物最高内在趋向的最高生物法则。

植物的最高生物法则是什么呢?是为装点地球?是为防止地球表面水土流失?还是为动物提供食物?当然都不是。如果我们从植物自身生命主动性角度出发。一方面,以认识论方法去观察植物外在形态趋向和生活内容表现;另一方面,用生物解剖探究法去考察植物体内结构机理,然后从这两个方面的考察结果中,对植物的生物属性作最高层次的归纳和抽象,就会很容易发现,所有植物都具有两大天然属性:

一是求生。植物的主要生活内容有:扩展根系,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并将水分和营养输送全身,以供生存生长之用。扩展径叶,接受阳光和空气,以供生长。开花结果产种子以繁殖后代等。这些活动贯穿植物的一生,构成植物生活的主体。综合分析植物这些生活活动,无一不是为着求生存。产种子是为着自己纵向生命链条的延续不断,从而保证整个物种的长期生存延续。纵向生命链条的延续是生命个体存在前提,所以说,产种子也是为了求生存。我们再从对植物体解剖情况看,植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称植物体的所有器官,无一不是以自己特有的功能和功能性产物,科学地协调一致地为植物体的生存生长和美丽形态而服务。我们还可以感觉到,植物的求生存没有理由,也不需要解释,就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可见,求生存是植物生命主动性的最高追求,是植物的最高内在趋向,是植物的最高生物法则,因而应该成为植物的本性。

植物的另一天性是求美,或为创造美。当我们来到自然景观的旅游景区,都会有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感觉,因为这里的景色太美了。那树、那草、那花、那鸟、那山、那水,无数的个性美又合成整体的和谐美,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如果有人能够像电脑制作一样在瞬间删除这里的所有生物,这里的青山秀水就会一下子变成穷山恶水,原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那些美就会立刻消失。如果我们再到植物园、花卉市场、田间、菜园看一看,会有同样的感觉。可见这里的美是由植物或生物创造的。我们再仔细观察每一种植物、每一株植物,它们都有着自己特有风格的美丽,并通过美丽形态展示出一种美的神韵。从参天大树、绽放的花朵到整洁的草坪,无一不是如此。造就植物美的原动力来自于植物的生命主动性,来自于植物体内遗传基因。因此,是植物体内遗传基因决定该植物必然要通过自己特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美。即使植物的美遭到外界力量的破坏,只要它还活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修复,它还会重塑自己的美。植物对美的追求同样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解释,就是为了美而美。因此可以说,为了生而生,为了美而美,就是植物的最高生命主动性,就是植物的最高内在趋向,就是植物的最高生物法则,也就是植物的共同本性。

我们再来看动物。动物一生主要生活内容就是觅食、进水、安全防御、运动休息、交配繁殖等。这些活动同样都是与维护动物的健康生存和种群延续紧密相关。尽管猫在吃老鼠的时候可能只是为了解除饥饿的不适,或者只为取得口感的享受,而没有想到维护自己健康生存的大事;尽管动物在交配时可能只是为了满足身体性欲冲动的需要,而没有想到繁殖后代延续种群的严肃问题,但是,这些行为在客观上和最终作用上却毫无疑问地保证了动物个体生存和种群延续。

动物在求生存的同时,也有求美的天性。当我们来到大山林,来到动物园,来到海底世界,看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个个都那么美丽漂亮。它们不仅通过形体、毛发、颜色展示静态美,还通过动作展示动态美。不论是静态美还是动态美,都是由动物体内遗传基因决定,通过肢体器官展现出来。动物比植物进步的地方,在于动物有了意识的萌芽,有了感觉神经,使许多动态美具有了意识的痕迹。如孔雀开屏、公鸡打鸣等。如果我们用解剖植物的方法解剖动物,同样会发现,动物体内所有器官都是在分别以各自功能和功能性产物相互协调一致地共同为动物体的健康生存和外观美丽而服务。因而说,求生、求美也是动物的最高生命主动性,也是动物的最高生物法则,也应该成为动物的共同本性。

谈到求生存是一切生物的共同本性,容易理解。生物生物,求生之物也。如果说到求美也是生物共同本性,容易被怀疑。人们会认为:生物懂什么美与不美呢?所谓美只是人的主观感觉,人们认为它美它就是美的,人们认为它不美它就是不美的,不存在生命主动性、内在趋向等问题,大海、彩虹、朝霞、夕阳不是生物,照样很美。

通过理性分析,我们会发现,生物的美与非生物的美有着很大差别。

首先,生物的美可以个体单独构成。如一朵花,一棵树,一只鸟,都可以独自构成美。而非生物的美往往是一事物与它事物搭配而成。如大海的美需要海浪、岸边、渔船、海鸥等巧合搭配。

其次,生物的美是由生物自身生命主动性创造的。生物形体的线条走向及颜色配置都是由生物自己选择创造的,并且一定要符合美的规则。尤其植物,只求地上部分径叶花果之美,不求地下根系之美。因为地上部分能够展示美,地下部分无法展示美,所以地下部分只求效率不求美。这足以说明生物美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创造。而非生物的美是事物之间因物理的或化学的等因素偶然巧合构成,其中任何相关事物都不具备自主选择、自主创造的特质。

再次,生物的美在这种美产生之前已经在生物体内基因中具有了创造这种美的必然趋向,只要外界环境条件一经适宜,这种趋向就一定要实现。而非生物的美在产生之前,任何一个相关事物体内都没有创造这种美的必然趋向。这些情况应该能够说明,美确实是生物的自主追求、自主选择和自主创造。

从以上的综合考察分析中可以看出:求生、求美,是所有生物的最高天性和最高内在趋向。我们在生物身上无法抽象出比这更高级别、更高层次的属性。所以,求生、求美,作为最高生物法则,应该成为所有生物的共同本性。二、剖析人类生活内容 探寻人类生活本质

正常成年人每天的基本生活内容有:早晨起床、穿衣、排泄、收拾屋舍、洗漱化妆、吃早饭、劳作或学习、吃午饭、休息、劳作或学习、吃晚饭、休闲、睡眠等。孩童每天基本生活内容与成人大体相同,差别主要是以玩耍替代劳作。老年人每天生活内容也与成人大体相同,差别主要是以休闲或劳作替代劳作或学习。每个人每一天具体真实的生活内容及顺序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在整体上讲,人类的基本生活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早晨起床,标志着结束了一夜的正规睡眠休息,开始进入活动状态。活动是作为动物的人类的根本需要。动物总要活动。只有活动,才能保证身体各器官的健康运行;只有活动,才能获取生活所需;只有活动,才能标示自己的存在。穿衣的意义有两点,一是防疾病保健康,二是求得体面漂亮。排泄的意义是进行体内新陈代谢,保持身体健康。收拾屋舍的意义主要是卫生防病和清洁美观。洗漱化妆的意义是卫生防病和保持美好形象。一日三餐的意义是吸取营养,维持生存。劳作的意义有二,一是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获取物质资料,二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赢得荣耀。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劳作能力。休闲娱乐及孩童玩耍的意义在于,愉悦神经系统,促进身体健康;锻炼思维器官,提高思维能力;学到某些知识,找到某些成功的美感等。睡眠和休息的意义在于消除身体疲劳,巩固身体免疫力,维护身体健康;恢复维护人体器官功能,保持和提高人的学习劳作能力等。我们对人类基本生活内容的意义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求得健康生存,二是求得美好形象及其感觉。

在分析了人类基本生活内容之后,我们再去考察人的社会活动。在横向上看一看人们相互之间发生关系的内容和意义,在纵向上看一看人们一生的奋斗过程和意义。

在人与人关系方面,由于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当中,都是社会中的人,所以任何人要想生活下去,都必须进入社会角色,交织社会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劳作或劳作成果的交换关系,第二类是劳作协作关系,第三类是利益竞争关系,第四类是亲友交流关系。

第一类关系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分工,关系的实质是相互之间进行劳作或劳作成果的交换,以满足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消费需要。第二类关系是在各方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在不同的劳作环节上相互协作,目的是提高劳作效率,取得更多更好的劳作成果,以便更好地满足自己和家庭生活需要。第三类关系是在各方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为着各自利益相互争夺,以便更多更好地获取自己和家庭生活需要。第四类关系在形式上看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而实际上这类关系具有三层意义。浅层意义是消除寂寞,愉悦精神,享受情感,维护健康;中层意义是为了讲人缘儿,求面子,树形象;深层意义是,人们在广泛的交往中,可以发现、利用、储备更多更好的劳作和提高劳作效率、交换和提高交换效益的机会、条件、资源等,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以上四种关系结交者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意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自己和家人活得健康,活得体面。

从纵向上看,人一出生,就喜欢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喜欢大人的夸奖。上学期间都盼望取得好成绩,因为这标志着自己的能力和成功,能够获得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好评。成年后的奋斗,一方面要赚钱,娶妻生子,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要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要活出个“人样儿”,得到社会的承认。到了晚年,智能体能衰退,无力干事业,生活自理都困难,唯一能够追求的目标就是长寿。不论生活多么艰难,也不论明天是多么糟糕,还是希望多活一天是一天。这不仅是求生本能作用的结果,还由于当事人把长寿看作是唯一还能追求的美。直到连喘气的能力也消失,人生就结束了。天下有谁不是如此呢?

传说有人与一位放羊娃对话,问:放羊作啥?答:卖钱。问:卖钱作啥?答:娶媳妇。问:娶媳妇作啥?答:生娃。问:生娃作啥?答:还放羊。尽管放羊娃回答得很认真,人们听后还是哈哈大笑。为什么会笑?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对人生中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问题,都进行无限细分,无限拓展,无限放大,从中发现无数个生的理由和美的选择。从而使人们对生和美的追求变得无限丰富、无限神圣、无限执著,使人生显得那样波澜壮阔。突然听到放羊娃如此简单的回答,大大出乎意料。笑那放羊娃只懂放羊不懂其他。但是如果抽象理解,却是放羊娃以最简单的方式回答了最深刻的问题,即人类生活的实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有谁不是如此呢?工作、挣钱、娶妻、生子、再工作。差别仅仅是工作的具体内容不同,有的当工人,有的当农民,有的当市长,有的唱歌,有的作画,有的搞研究,而那放羊娃的工作就是放羊了。在放羊娃看来,放羊不仅解决了生存繁衍问题,而且也很美。会放羊是美,能卖钱是美,能娶妻生子是美,子孙还能放羊也是美。放羊娃的家族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生存着,美感着。

无论从人们最基本最简单生活内容的意义中,还是从人们结交复杂社会关系的意义中,还是从人们一生奋斗过程的意义中,我们都可以得出同一个结论:人类生活的实质就是求生、求美。

如果我们再去请教医学专家,专家一定会告诉我们:人体所有器官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它们分别以各自特有功能和功能性产物,协调一致地共同为人体的健康生存和美好形象而服务。人人都知道,当人的生命力较强盛的时候,其形象美的程度就较佳;当人的生命力衰弱的时候,其形象美的程度就较差。俗话说“人老猫腰,树老焦梢”“年轻貌美、人老珠黄”。这说明同其他植物、动物一样,人体生命力也是一手托两家,既关系着生,又关系着美。如果生命力衰弱了,生和美同时向衰,同时受损。可见,人类不愧为生物,确实与其他一般生物一样有着求生、求美的共同本性。差别仅仅在于求生、求美的具体方式不同。三、从人与其他一般生物的关系中总结揭示人本性

人与其他一般生物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人是生物的一部分,是生物大家庭的一员,是生物界的一个物种。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与其他一般生物之间一定有着共同的生物本性。从以上对人和其他一般生物的考察分析中已经看出,求生、求美就是人和其他一般生物共同的最高天性,也即共同本性。另一方面,人与其他一般生物又有所差别。尽管这种差别在很多方面只是程度的和渐进的,我们还是应该承认这种差别。就好比尽管没有人能够精确划出高山与平地之间的分界线,但是这不等于高山与平地之间没有本质差别。

人与其他一般生物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点是人的社会性与其他一般生物的自然性的差别。其他一般生物生活在大自然当中,其求生求美的本性主要通过自然性方式表现出来。而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求生求美的本性主要通过社会性方式展现出来。植物肯定没有社会性。动物在协力捕食、交配繁殖和争夺王位等活动中似乎有些社会性的萌芽,但是从程度上讲,还不能说动物已经有了社会,至少说还不是成熟的社会,所以不能说其他动物具有社会性。而人类则不同,虽然说人也是动物,人身上也有动物属性,但是由于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生活在很成熟的社会环境当中,人的所有生物属性都披上了社会性外衣,都被社会性化了。进食进水这本来属于自然生物属性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演变成为人们要在社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用带有社会性的劳作,与社会的人们进行社会性交换,来换取符合社会时尚、社会身份的食物和饮用水。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的体态美,演变成为具有社会时尚、社会身份的服饰美、仪表美、气质美等。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的肢体移动状态美,演变成为乘用反映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交通工具美。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需求的居窝,演变成为具有社会地位和社会财富等级象征的住宅。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的身体征战能力,演变成为人的社会势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的异性交配繁殖,演变成为以社会性标准和方式择偶,组建社会性家庭,等等。

差别的第二点是人的有意识方式与其他一般生物无意识方式的差别。其他一般生物尤其是较低级生物,或是由于没有神经和意识,或是由于神经和意识不够成熟发达,其求生求美的本性主要是以基因决定身体器官功能和外在形态的非意识方式展现出来。而人类由于拥有非常成熟的神经系统和发达的意识功能,使人们对自己的生美内涵、生美状态、生美取向等具有敏感、明确的感觉和认识。从而使人们对生、美的追求不只是体现在基因决定肢体器官状态的非意识方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大脑功能上。体现在对所感觉到、认识到的生和美的有意识的追求过程上。人类与其他一般生物的联系和差别,使人类在保持着求生求美的生物共同本性的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个性变化。如果说其他一般生物是在以自然性方式求生求美,人类则是在以自己特有的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所以,我们可以把人本性表述为以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于社会性层面理解

人本性的实质是生物性的,但是人本性的表现却是社会性的,我们认识和利用人本性的意义也是社会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从生物生命角度揭示出人本性之后,应该于社会性层面上来理解把握人本性。一、从最广义上理解“表述”语意

关于人本性表述中的“求生存”,并非仅指有呼吸、有心跳的简单活着,而是要活得健康,活得长寿。要活得健康活得长寿,也不是仅靠进食排泄就能保证的,而是需要无数个相关因素和条件的支持。比如第一,需要有适当的进食进水和排泄。其中对食、水又有质量、数量、食用时间、食用方法等很多方面要求。第二,需要有适宜的温湿度环境。要求通过服饰调节和改善生活条件来御寒避暑。第三,需要安全保障,要有适当的条件和措施防止外来侵害。第四,需要卫生防病。要通过预防和治疗来保持身体健康状态。第五,需要选择和改善环境,保证不间断地尽可能呼吸到好的空气。第六,要有适当的肢体活动以保持好的血液循环。第七,要有足够的睡眠休息,以消除疲劳,保持身体各器官的健康状态。第八,要有愉悦的精神状态,保持神经系统健康。第九,要有经常的思维活动,保持巩固大脑思维功能。第十,要有亲情友情,以温暖生活环境,使人们在生活能力低下和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同伴的帮助。第十一,要有性欲和性生活,以求得自己生命链条和人类种群的延续不断……

人的肌体是一部极为科学、精密、复杂的生物仪器,要保证这部生物仪器的健康长久、代代相传,有着很多方面的需求。所列十一种需求只是其中一部分,远不是全部。人们为着实现健康生存,必须时时刻刻地从无数多的相关方面,为关系健康生存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而思考、努力。在这里,我们把人们在主观上和客观上为着健康生存和种群延续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统称为“求生存”。

对于“求美感”同样应该作最广义的理解。如果说植物追求的是形态美,动物在植物美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美,而人类则是在植物美和动物美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和行为的性质、效果美,具有社会性的思想行为性质、效果美。

美是能够定性的,美和非美是有区别的。什么是美呢?美就是好,所以美常与好连用作“美好”。美就是善,所以有尽善尽美之说。美就是甘,所以有甜美之称。从社会性角度理解,一切褒义词的含义都是美。从事物的自然形态角度理解,美应该指事物的表现形态符合美的规则。从人类自身角度理解,美应该是能够被人类所感知的美。从具体个人角度理解,美是自己认为美和自己以为大家认为美的,所以才去创造,才去追求。

美也是有共性与个性区别的。比如在人类社会,既有内容极其广泛的个性美,又有体现共性的社会主流审美。《说文解字》中说“美”字从羊从大。古代以羊为食物,故“羊大”可指食物丰盛。由于善也从羊,所以美也可以理解为大而善,至少在造字者眼中、在大众感觉中是如此。菩萨、佛祖、真主、上帝是既大又善,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是最美的。凶神、魔鬼是大而不善,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是丑恶的。

美的种类是无数的,美的程度是无限的。比如有相貌美、体型美、服饰美、动作美等有形美;也有语言美、心灵美、修养美、学识美、气质美、身份美、责任美、成就美等无形美;还有自己创造、参与创造事物的不同形象、不同结构、不同功能、不同含义美,比如文章的思想美,诗歌的情感美,图画的意境美,书法的气质美,产品的性能美,产品的形状美,产品的结构美;以及自然界的各种美等等。在有形的服饰美中,又可分为不同颜色、不同款式、不同风格的美。在无形的修养美中,又可分为含蓄的美、直爽的美、大度的美、细心的美、诚实的美、聪慧的美、善良的美、原则的美、虚心的美、自信的美等等。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自身条件不同,所处外界环境不同,导致人们对美的选择和追求各不相同。服装商店里各种颜色、款式的服装都有买主,这就说明人们的审美和追求各不相同。在社会活动中有的追求官位财富之美,有的追求功德成就之美,有的追求慈善济民之美,有的追求学识素质之美,有的追求友爱情感之美等等,这里同样反映了人们审美和追求的不同。正是由于这些不同,造就了复杂多样的社会,丰富多彩的人生。

在这里,我们把人们对所有美的感觉统称为美感,也包括价值感、成就感、荣誉感、优越感等。把所有的个人在所有不同时空中对所有不同美的追求活动,统称为求美感。美感是人对美的认识和感觉。有了美才有美感,没有美就没有美感。所以求美感包括创造美和享受美感两层含义。为了享受美感而创造美,通过创造美而享受美感,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创造美是求美感的一部分,创造美的过程就是求美感的过程。“社会性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求生存求美感的手段方式具有社会性,二是指人们所求之生、美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社会性。自从人类出现社会分工以后,任何人的任何劳作和消费都成为统一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因为在这个社会内部,任何人的劳作和消费都离不开他人的消费和劳作,相互之间都有着隔不断的千丝万缕联系。如果我们把劳作和消费看作是求生存求美感的手段和方式,显然这里充满着社会性。在人们所求之生、美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样具有社会性。

虽然一个人只是一个生物个体,但是一个人的生存意义已经不仅限于有呼吸有心跳的生物个体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面上已经具有社会影响,具有社会性意义。人们所求之美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更为明显的社会性。人们求美的本性是先天的,但是人们的审美观点主要是后天的。在后天形成的审美观点,当然离不开社会性。

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文化信仰,都会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追求。有些画家喜欢画人的裸体美。其实人体美不是画家的发现,人体肯定是美的,这是人的生物基因决定的,表现为人的生物美。只不过在社会条件下人们主要追求的已经不是生物性的美,而是社会性的美。如国王之美在强国,科学家之美在发明,企业家之美在赚钱,艺术家之美在名作,军事家之美在战胜等等。虽然这些审美各不相同,但是却都有着明显的社会性,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即使在人们所追求的穿着打扮有形美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历史背景、风俗时尚、文化信仰等社会性烙印。

美的社会性不仅指区别于生物性的社会性方面,而且指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社会主流审美取向。比如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里,宰相的功绩、能力、权力再大也不敢轻易篡夺皇位,因为社会审美不允许。一旦篡夺了皇位就会被认为是篡逆贼子。一个人的死亡作为生物个体的消失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在以“官”和“财”作为审美评判标准的等级社会里,人们不仅活着要求官求财,就连死后也要拥有“棺材”,而且还要追求葬礼的规格和陵墓的豪华。这些都是追求社会性审美的表现。

有人说“要想做事,先学做人”。什么叫先学做人呢?就是按照社会性审美标准树立健康的审美取向和养成用社会性文明方式追求生美的思想方法。只有这样的追求才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如果你的审美取向不健康,追求生美的手段不文明,你的追求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支持,也就不容易成功。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伟人的成功不仅是由于卓越才能和奋斗精神,更是由于其追求选择和人格类型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反映绝大多数人的生美利益,因而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肯定和支持。

由此可见,在社会条件下,人们所追求的主要是具有社会性的美,是与社会意识相关的、符合社会评判标准的、具有社会性意义的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