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寄余生:苏东坡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5:50:21

点击下载

作者:邓凌原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沧海寄余生:苏东坡传

沧海寄余生:苏东坡传试读:

前言

林语堂用英文写成《苏东坡传》之后,此书成为空前绝后之作。而我则怀着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心情,开始阅读苏轼的诗词,翻看他的年谱,查找关于他的史实,并凝结成叙述他的人生的文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世称“苏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中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极富个性魅力、受后人热情仰慕的伟大诗人。

少年苏轼“奋厉有当世志”;弱冠时,他“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且高中进士,一举成名,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成就了“一门父子三词客”。此后,他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新法,被迫离京。在地方官员的位置上辗转几度春秋之后,又因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陷入“乌台诗案”,锒铛入狱,进入人生的转折点。

此后的苏轼仕途坎坷,几起几落。落魄时他被贬谪黄州,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得意时他成为帝师,享誉京城,风靡天下,连他戴过的帽子,也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他经历了风风雨雨,从此看透了世事沧桑;他挺过了宦海沉浮,从此看淡了人生的利禄功名。从黄州到汝州,从杭州到定州,从贬谪岭南到再贬海南,他的人生时而如惊涛骇浪,干枯时而又如古井,但他始终从容淡定,以一颗顺其自然的心面对到来的一切。

他从人生遭遇中体悟大自然之道,也在丰富的人生经验中创造了大量的诗词文章,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他的散文如滔滔巨浪扑面而来,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呈现出多姿多采的艺术风貌;他的诗歌如潺潺流水,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他的词如滚滚长江,豪情万丈,意境开阔,充满了男儿的雄壮与超然;他的书画气势恢宏,笔法沉着,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秉承儒家传统知识分子的正道,却又吸收道家、释家的营养;得意时,他儒道并济,挥洒人生;失意时他遁入佛法,顿悟人生。他的身上发生过种种逸闻趣事,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他曾经用自嘲的口吻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如果说这首诗显得有些沉重甚至充满苍凉悲壮,似乎看不出苏东坡的超然旷达与诙谐幽默,那么他对弟弟子由所说的那句话,则可以成为他一生最好的写照: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第一章眉州苏家:一门父子三词客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这是清代文人杨庆远为“三苏祠”大殿所题的匾额。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父子兄弟齐名的例子并不多见,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是一例,苏洵、苏轼、苏辙是一例。“三苏”的并称从北宋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开始,王辟之在书中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从此,“老苏”、“大苏”、“小苏”的称呼便流传天下。

而苏轼,无疑是“三苏”中最闪亮的那颗巨星。第一节 物华天宝诞英才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答任师中家汉公》(节选)

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元1036年1月8日,历史记住了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有一个传奇人物诞生了,他注定要经过坎坷的命运,经历人生的生与死,也注定要蜚声文坛,名耀千古。

传说,就在这一天之前的不久,四川省眉山县附近原本郁郁葱葱的彭老山突然出现了草木凋零的现象,直到六十年后才重放光彩,恢复蓬勃生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情要从眉山小城纱谷行苏家的那个刚诞生的男婴说起。

男婴诞生于眉山苏家,这是一个家境富裕的书香门第。若干年后,这个男婴在上文的诗歌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境:“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书香盈室,清雅不俗。他在诗中尊称的“先君”,即苏家的一家之主苏洵。

这一年,苏洵已经27岁了,27岁的苏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荡子,尽管出身书香门第,智力超群,但他个性独特,游手好闲,至今仍然一事无成。眼看着自己的两个哥哥、大舅子和两位姐夫都已通过考试赢取了功名并在外做了官,苏洵却不以为意。

可以说,苏洵的青少年时代过得有点像李白,他看重的是任侠与游历,对于埋首经书实在是产生不了兴趣。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苏洵的日子过得十分潇洒、快意。

苏洵的妻子程夫人出身于当地的名门望族,知书达理,十分贤惠,对于丈夫的所作所为,她很少抱怨,而是多次鼓励他。此番刚怀孕时,她曾梦见一个浓眉大眼的和尚前来托梦,有人说这预示着腹中孩儿的不凡。随着“哇”的一声,孩子睁着大大的眼睛懵懂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他的到来让母亲笑逐颜开,也让父亲长吁了一口气。

这是苏家的第二个男孩。遗憾的是,苏家的长子还没长大便夭折了,这个孩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苏家的长子。而作为父亲,苏洵对这个长子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为他专门雇了一个奶妈,名叫采莲。

三年后,程夫人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两个孩子一个聪明外向,性格活泼,锋芒毕露;一个沉默内向,稳重内敛。苏洵觉察出了两个孩子的不同,他为外向的长子取名为“轼”,字子瞻;为内向的次子取名为“辙”,字子由。他还在一篇名为《名儿子说》的文章中介绍为两个儿子取名的由来,他语重心长地感叹道:“古代车子的车轮、车辐木、车盖、车轸木都有各自的功能,只有车轼(车前的横木)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但如果去掉横木,那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掩饰自己的外表。天下的车没有不从车辙(车轮行过时留下的痕迹)上碾过的,而谈到车的功劳,车辙从来都不在其中。不过当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时,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车辙。车辙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或许是苏轼的出生激起了父亲苏洵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未曾泯灭的理想和抱负,从这一年起,他竟然深悔自己浪费年少时的大好时光,开始闭门不出,折节读书,一家老小都十分惊讶。他发愤读书的故事后来被编入《三字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励志故事。

苏轼出生时,他的祖父苏序还健在。苏序嗜好美酒,性格豪放不羁,常与朋友携酒出游,喝得酩酊大醉才回来。他对这个长孙十分疼爱,而苏轼也恰恰继承了祖父性格中豪放的一面,并以此形成自己的风格,开创了文学史上豪放的一派。

然而,此时此刻,苏家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个小男孩无比绚丽的未来,也无法预计到他坎坷崎岖的一生,他们只是祈求上苍保佑孩子能够健康平安。

但是当地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眉山县附近的彭老山突然草木凋零,正是因为这个小男孩的诞生,他带走了这里的钟灵毓秀之气,直到六十多年后,苏轼在江苏常州去世,这些山川的钟灵毓秀之气才重新回来,彭老山的草木这才重放光彩。

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给苏轼的出生抹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息。出现在世人脑海中的苏轼,也仿佛飘然若仙,显得有些神秘。但事实上,苏轼的出生地蜀中确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司马相如、陈子昂、李白等人都是在这里诞生的;大诗人杜甫在四川生活了八年之久,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初唐四杰、白居易等人也都有过在四川生活的经历。

到苏轼出生的年代,已经有很多蜀地士人越过蜀道,来到当时朝廷的政治中心,“相继登于朝,以文章功业闻于天下”,蜀中崇尚读书的风气也日益浓厚。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着少年的苏东坡,蜀中的美景与美食让他甘之若饴,他曾经这样深情地吟唱过这片美丽的土地: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东湖》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春菜》

……

有人曾说:“天下诗人皆入蜀”,那么苏轼无疑是有宋一代整个蜀中升起的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他站在蜀中无数诗人、文人的肩膀上成长,集山川、河流的灵秀之气于一身。第二节 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是时乌与鹊,巢鷇鸟可俯拏。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里人惊瑞异,野老笑而嗟。——《异鹊》(节选)

当人们离开童年之后,童年留给我们的往往只剩下甜蜜和美好,而曾经的哭闹与责骂却往往不再存于记忆中。苏轼也是如此,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摩天轮的时代,他的童年充满了野趣,充满了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纯真与亲切。

作为一位著述颇丰的诗人,人们可以幸运地从他留下的诗句中寻觅他曾经的快乐的童年时光。在他日后的诗文中,很多地方都在描写这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如“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戏作种松》)、“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送表弟程六知楚州》)、“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书晃说之〈考牧图〉后》)等句子,成为苏轼童年时代乡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7岁那年,刚刚接受启蒙教育的苏轼便和小伙伴们一起,邂逅了一位颇有传奇经历的朱姓老尼姑。原来,这位老尼姑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师傅到五代后蜀主孟昶的宫中做法事,对后蜀的宫廷旧事颇为熟悉。苏轼和小伙伴们好奇地缠着老尼姑讲故事,老尼姑便将自己亲眼看到的孟昶和他的宠妃花蕊夫人在摩诃池边闲坐乘凉、吟诗作词的情景绘声绘色地讲给他们听。

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但是老尼姑的记性非常好,依然能背诵当晚偷听来的诗篇。这些充满美好情感的诗篇以及那些有着岁月沧桑的陈年往事深深地打动了苏轼,直到四十年后,他依然记得老尼姑背诵的一首词的开篇:“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随着弟弟苏辙慢慢长大,少年苏轼也多了一个形影不离的玩伴。苏辙曾回忆说,兄弟俩年少时,常常一同出去游玩,而自己也成为哥哥的跟屁虫。苏轼胆子大,常常跋山涉水,探险寻幽,每次都跑在弟弟的前面。有些地方过于险要,以兄弟俩小小的个子根本无法通过,苏辙倒觉得没什么,苏轼则会大感遗憾,回来后往往懊悔不已。他还常常趁着家人不注意,一个人前去探险,“逍遥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有一天,苏轼和弟弟苏辙出去游玩,经过一个乡村院落时,他们发现一家破败的墙壁上题着两行诗句:“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

当时,兄弟二人似懂非懂地吟咏了很久,对诗中的意境也颇有些感悟。他们不知道这首诗究竟是谁所写,但对于诗中那种寂寞、凄清的意境却仿佛若有所悟。多年后,当苏轼贬谪黄州时,他曾夜宿黄州禅智寺。当时寺中僧人都不在,满院寂寥。他辗转反侧,一直不能入睡,直到夜半时分,忽有细雨敲竹,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此情此景使苏轼忽然想起年少时读过的那两句诗来,他题了这么两句:“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此外,苏轼的母亲程夫人笃信佛教,心地善良,对世间万物皆存爱心。苏家的园林也成为她广施仁爱的地方。这里绿荫满地,杂草繁花,鸟雀栖息。程夫人十分爱护它们,严禁家人捕杀鸟儿,她还常常带着苏轼兄弟来到园中,给那些饥饿的鸟儿喂食,聆听鸟儿的欢唱。这一场景,苏轼一直记忆犹新,他在《异鹊》一诗中用非常生动的笔墨将其描绘了出来。

12岁那年,喜欢游历名山大川的父亲苏洵曾给苏轼兄弟讲述过一次有趣的旅途见闻。当时苏洵从江西回来,兴致勃勃地告诉儿子,在江西赣州附近的山上有一座天竺寺,寺里还保存着白居易一首亲笔题写的诗: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这首诗新奇飘逸,让苏轼大为称赞。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酷爱寻幽览胜,尤其对文人古迹情有独钟。

也就是在这一年,苏轼与伙伴们“凿地为戏”,得到了一块珍贵的石头,这块石头“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苏轼将石头拿回家后,父亲苏洵认为这是文字之祥,他料到苏轼的一生将与文字结下不解之缘。于是,他称此石为天砚,并亲自刻了一个木匣盛放,让苏轼好好保存。这方石砚成为苏轼读书、做人甚至后来走出四川的忠实伴侣。第三节 读书眉山中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夜梦》

这首诗写于苏轼60岁时,一个60岁的老人做了一个关于童年时期的梦。他的梦里有严厉的父亲和贪玩的自己:父亲苏洵在出门前布置了一份作业,即读完《春秋左氏传》,但小苏轼调皮贪玩,等到父亲快回来的时候,他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由于担心被责罚,他的心中忐忑不安,浑身上下就像挂在鱼钩上的鱼一样不舒服。

这个梦真实地记录了苏轼在少年时代所受到的严厉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到了27岁才发愤读书,一生在仕途上都郁郁不得志。为了不让两个儿子步自己的后尘,他对儿子的管教极其严厉。苏轼兄弟终日苦学不辍,饱读群书,广泛涉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历史典籍、各朝诗文等,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6岁时,苏轼与苏辙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眉州天庆观拜道士张易简为师。张易简颇有名气,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为苏轼开设的科目主要是学习六经和诸子百家,以儒家经典为主。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张易简不仅要求学生必须弄懂文章的要义,而且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背诵这些篇章。为了加强记忆,苏轼使用反复抄写的方法,具体做法则是“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这种反复抄写的方法一直持续到苏轼晚年。他谪居黄州的时候还有“三抄《汉书》”的经历,让朋友无比佩服。

反复的抄写,使苏轼对书中内容非常熟悉,在抄书的同时还可以练习书法。苏轼成为学生中记忆力和领悟力较为突出的一个,他博闻强识,深得老师的赏识。

8岁到10岁的时候,苏轼的父亲进京赶考落第。为了排遣心情,他来到江淮一带游历。苏轼兄弟俩则离开私塾,他们的教育全部由苏轼的母亲程夫人负责。程夫人是个大家闺秀,对孩子的管教颇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亲自教孩子们读《后汉书》,并将书中大义一点一点地讲给儿子们听。每当谈到古今成败事,苏轼都能领悟其中的要义。

有一天,程夫人正在给苏轼讲解《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时期一名清廉而正直的官吏,因得罪了奸宦,遭到党锢之祸,从而下狱致死。临死前,他对自己的母亲说:“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没想到他的母亲回答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一个人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还要追求长寿,怎么可能有这么两全其美的好事呢?”母子同心,范滂的母亲也因此成就了儿子的美名。

苏轼听母亲讲完这个故事后,颇有感触。他感慨地对母亲说:“母亲,如果我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您会同意吗?”程夫人立刻严肃地回答说:“你可以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母子两人心灵相通,教学相长,母亲的启发和教育也因此影响了苏轼的一生。

苏轼七八岁时,正值宋仁宗启用范仲淹等人锐意改革弊政之时,朝中有人写了一篇《庆历圣德颂》,歌颂朝廷的“庆历新政”。当时苏轼正在乡校读书,有人从京城带了这首诗回来给乡校的老师们读。苏轼在旁边看到,便心中好奇,不免踮着脚不停地张望,还朗诵着诗中的句子,向老师询问诗句的意义。老师不耐烦地说:“你一个小小孩儿,打听这些干什么?”

苏轼回答道:“难道他们是天上的神仙吗?如果他们跟我是一样的人,我为什么就不能打听他们所做的事情呢?”

老师听苏轼语出不凡,便耐心地将庆历新政的核心人物一一讲给苏轼听,并告诉他,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人是时代的豪杰。苏轼尽管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但却将这些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中,尤其对于欧阳修的诗文,他更是仔细研读,一个字都不肯放过。后来,当他的父亲让他仿效欧阳修的诗歌《谢宜诏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试作一篇,他写得非常成功,并得到了父亲的称赞。

苏辙的诗歌记载了很多他与哥哥苏轼一起读书求学的场景,如“结发皆读书,明月入我牖。纵横万余卷,临纸但挥手”(《次韵子瞻感旧见寄》);“少年读书处,寒夜冷无火”(《和王适炙背读书》);“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早余二人,要如是终”(《再祭亡兄端明文》)等。

由于天资聪颖,又受到良好的启发与教育,苏轼很小就有了神童的美名。在一片赞誉声中,他也难免有些自傲,自认为博览群书,无人能比。有一次,苏轼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这幅对联刚被苏轼挂上去,就被一位老者看到了。老者认为这个孩子口气狂妄,不自量力,有心要难一难他。于是,他特意拿了一本书来到苏府,口称自己才疏学浅,特来向苏公子请教。老人将书递给苏轼,苏轼得意洋洋地接过书,打开一看,顿时傻眼了:原来书中的字自己一个也不认识,他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只好将实话告诉了老人,老人哈哈大笑地说:“你不是自称‘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吗?怎么连这本书也不认得呢?”

苏轼羞愧难当,老人走后,他立刻提笔来到门前,将对联改成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副对联或许就这样激励着苏轼勤奋学习、苦读成才。

除了读书作文,苏轼对琴棋书画也非常感兴趣,他自称“幼而好书,老而不倦”,对绘画则是到了“轻死生而重画”的地步。此外,他在眉山读书的少年时光里,闭门书斋只是他生活的一个方面,乡间美丽的风景与自然的野趣也充实了他的成长空间。年少的苏轼或与小伙伴们捕鸟嬉戏,或与兄弟们登高游水,或独自静坐在田野间,感受那种天地开阔、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到20岁的时候,苏轼已经精通经传历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他喜欢《庄子》的文章,还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眉山的读书经历已经为苏轼一生的文名、诗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年方弱冠的少年正雄心勃勃地面对着自己的未来。不久后,他将走出四川,走向全国。第二章唤鱼姻缘:自主争取来的幸福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春景》

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绿水人家,诗人独行,却有一个美妙的少女,在墙内荡秋千,发出动听的笑声,惹人无限怀想。随着诗人脚步的移动,少女的笑声越来越小,诗人怅然若失,仿佛自己的一番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有人说,这首词里有一种挡不住的青春美,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根本无法感受到它的美好。苏轼写这首词时已经不再年少,但那“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青春,却依然在他的心头荡漾:还记得那曾经不谙世事的十六岁,还记得那情窦初开的芳华,还记得那拂过耳边的窃窃私语……第一节 苏家的小插曲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至情至性之人对生命的感悟,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苏轼在这首词中描写了杨花飘落、随风轻舞的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灵性在张扬,即使无人怜惜,又何妨?“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对于即将逝去的生命,他于温情脉脉中又饱含着伤感之情。是啊,杨花虽美,终将随着春色的离去而凋零,就仿佛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在命运的摧残下最终油枯灯尽,芳华无处可寻,让人无限伤感惋惜。

苏轼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红颜命薄的少女,他就是苏轼的姐姐八娘、苏家的长女,比苏轼大一岁,也是苏家唯一的女儿。

关于八娘的容貌长相,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有人说她花容月貌,长相俊美,出落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或许这只是后人出于对一个薄命女子应有的怜惜而附会的,可信度不高。但苏轼的这位亲姐姐天资聪明,才华出众,性格娴淑温柔。作为姐姐,她经常无微不致地关心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兄弟俩都能感受到来自姐姐的关怀和爱护。

在苏轼的诗文中,与姐姐一同出游的记录几乎没有。大概那个时候的闺阁少女,很少在外游玩,大都闲居闺中,跟随家中女眷学习女工针线,没有外出调皮的机会。但当兄弟俩在家学习功课时,姐姐却时时陪在身边,与他们一起谈今论古、研习诗文。有时候,这个才学出众的姐姐还经常提出一些深奥的问题让两个弟弟回答,以激发他俩的思维能力。

有一次,八娘为了启发两个弟弟的思路,在纸上写下两句诗“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并提问道:“如果要在这两句诗中各加一个字作腰(指加在一句诗的中间),那么,应该该加什么字最好呢?”

苏轼到底大几岁,又才思敏捷,略加思索之后便回答说:“前句中加个‘摇’字,后句中加个‘映’字,便成了一句诗:‘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八娘听了,觉得弟弟加得不错,心中暗暗高兴,但为了激发弟弟的才学,她故意说:“还不够好,你是不是再推敲一下?”苏轼听了,又思索了片刻说:“姐姐,那我另外加两个字,改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你看如何?”苏轼本来满含信心,以为可以得到姐姐的表扬,没想到八娘听后又摇头说:“不行,还不够好啊!”

苏辙站在一旁,看到哥哥两次都没有回答好,原本想好的句子也不敢说出口了。八娘见两个弟弟眼巴巴地望着自己,便含笑着说道:“你们看,如果改成‘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不是更好些吗?”兄弟二人纷纷低头品味着姐姐改的诗句,的确,加上一个“扶”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还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风也有人性了;一个“失”字,则更显诗情画意。兄弟俩都心服口服地点了点头。

然而,这位娴熟聪慧的姐姐并没有陪伴苏轼兄弟太长的时间。就在苏轼15岁那年,八娘嫁给了东坡舅舅家的一位表兄程之才,当时八娘16岁。可以说,八娘与这位表兄根本没有什么情谊,她一点也不喜欢这门亲事。然而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悬在命运之上的一把利剑,她不得不委曲求全地接受了父母给自己安排的这场婚姻,在16的花季将自己的未来交给了一个陌生的、甚至从未见过的男子。

婚后的生活自然不尽如人意。八娘嫁到程家以后,公婆一直不喜欢她,而且经常虐待她。丈夫程之才也根本谈不上温柔体贴,对她经常不管不顾。第二年,八娘产下一子,但由于产后失调,她因此身患重病。对于卧病在床的八娘,程家人不管不顾,根本不给她治病。苏洵夫妻只好将女儿接回家中,请医诊治,乳母采莲甚至时时陪在八娘的身边。但病情刚刚好转,她的公婆却前来兴师问罪,责备八娘不尽媳妇孝道,同时抢去她的婴儿,对八娘依旧不管不顾。

程家人的所作所为让八娘伤心不已,她终日以泪洗面,最终旧病复发,卧床不起。就在苏轼17岁那年,八娘嫁到程家两年后,她最终含恨而死。

这件事情让苏洵大为不满,苏家与程家的关系也开始恶化。苏洵写了一篇苦涩的诗篇,名为《自尤》,意思是自责,苏洵在文中这样写道:

五月之日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嗟余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死生寿夭固无定,我岂以此辄尤人?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醉辛。余家世世本好儒,生女不独治组紃。读书未省事华饰,下笔亹亹能属文。家贫不敢嫁豪贵,恐彼非偶难为亲。汝母之兄汝叔舅。求以厥子来结姻。乡人皆嫁重母族,虽我不肯将安云?生年十六亦已嫁,日负忧责无欢欣。归宁见我悲且泣,告我家事不可陈。舅姑叔妹不知道,弃礼自快纷如云。人多我寡势不胜,祗欲强学非天真。昨朝告以此太甚,捩耳不听生怒嗔。余言如此非尔事,为妇何不善一身?嗟哉尔夫任此责,可奈狂狠如痴麏。忠臣汝不见洩治,谏死世不非陈君。谁知余言果不妄,明年会汝初生孙。一朝有疾莫肯视,此意岂尚求尔存?忧怛百计独汝母,复有汝父惊且奔。此时汝舅拥爱妾,呼卢握槊如隔邻。狂言发病若有怪,里有老妇能降神。呼来问讯岂得已,汝舅责我学不纯。急难造次不可动,坚坐有类天王尊。导其女妻使为孽,就病索汝襦与裙。衣之出看又汝告,谬为与汝增殷勤。多多扰乱莫胜记,咎汝不肯同其尘。经旬乳药渐有喜,移病余舍未绝根。喉中喘息气才属,日使勉强飡肥珍。舅姑不许再生活,巧计窃发何不仁!婴儿盈尺未能语,忽然夺取词纷纷。传言姑怒不归觐,急抱疾走何暇询。病中忧恐莫能测,起坐无语涕满巾。须臾病作状如故,三日不救谁缘因?此惟汝甥汝儿妇,何用负汝漫无恩?嗟予生女苟不义,虽汝手刃吾何言?俨然正直好礼让,才敏明辩超无伦。正应以此获尤谴,汝可以手心自扪。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只今闻者已不服,恨我无勇不复冤。惟余故人不责汝,问我此事久叹呻。惨然谓我子无恨,此罪在子何尤人?虎咆牛触不足怪,当自为计免见吞。深居高堂闭重键,牛虎岂能逾墙垣?登山入泽不自爱,安可侥倖遭麒麟?明珠美玉本无价,弃置沟上多缁磷。置之失地自当尔,既尔何咎荆与榛?嗟哉此事余有罪,当使天下重结婚!

苏洵不仅与程家绝交,而且还不让儿子与姐夫来往。此后,苏轼兄弟便遵循父亲的意愿,四十多年与程之才没有任何交情,但他们与其他表兄弟相处得却很好。

在此事中,最为难过的人是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她一方面为失去爱女而难过,一方面又为夫家和母家的矛盾而备受煎熬。这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不可能完全将事理置之度外而一味地帮助母家,但这其中的重重矛盾却让她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第二节 少年逃婚

天与化工知,赐得衣裳总是绯。每向华堂深深见,怜伊,两个心肠一片儿。自小便相随,绮席筵不暂离。共恨人人分拆破,东西,怎得成双似旧时?——《南乡子.双荔枝》

这首词表面上是写一堆“自小便相随”的荔枝“共恨人人分拆破”的经历,实际上是以荔枝喻人,描写一对有情有意的小情侣被人活活拆散的事实。对于这种“两个心肠一片儿”的纯真爱情,诗人将其展现得无比纯真、美好,即便是被人拆散,依旧恋恋不忘“成双似旧时”。

爱情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少年苏轼眼睁睁地看着姐姐被无爱的婚姻逼迫致死,心中对爱情的憧憬便似乎比普通人更强烈也更深刻些,这在他的爱情诗词中或许可以窥见一二。比起苏轼那些抒发人生豪情、生命感悟的豪放词来说,他的爱情诗词往往是通过婉约的方式来展现的。苏轼的婉约词,其实完全可以与婉约派词人柳永、李清照的词作相媲美。

苏轼少年时曾经有过一段逃婚的经历,虽然属于个人隐私,很少为人所知,但我们依然可以从那些流传下来的诗文中看出端倪。

苏轼曾在《与刘宜翁使君书》这样自述:“轼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

刘宜翁是个道士,自蹈于红尘之外,苏轼与他通信,将自己少年时代不想结婚、被父兄逼迫不得不逃婚的经历告诉了对方。

此外,在《与王庠书》中,苏轼又说道:“轼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许,迫以婚宦,故汩没至今。”

这两次叙述的要点基本相同,一是“逃窜山林”,二是父兄“迫以婚宦”,看来逃婚一事是确有其事。关于此事,南宋初年李如箎的《东园丛说》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王子家言及苏公少年时,常夜读书,邻家豪右之女,尝窃听之。一夕来奔,苏公不纳,而约以登第后聘以为室。暨公及第,已别娶仕宦。岁久访问其所适何人,以守前言不嫁而死。其词有‘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之句,正谓斯人也。‘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一作沙洲)冷’之句,谓此人不嫁而亡云也。”

此文的意思是说,苏轼少年时代非常用功,经常读书到深夜。邻家有一位“豪右女”,常常在深更半夜偷听苏轼读书。“豪右女”对苏轼日久生情,竟然有一天晚上跑到苏轼的书房,要求与他私奔。苏轼不肯,与“豪右女”约定等有朝一日考中功名,再与她缔结连理。但苏轼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娶这位女子。后来托人访问该女子消息,原来这位女子信守诺言,不肯出嫁,竟然老死闺中了。

关于此文的真伪,后人众说纷纭。然而,经学者们考证,苏轼在结婚之前确实有过一段婚约,这位女子不是别人,而是邻郡雅州的太守雷简夫的女儿。

当时,苏轼的父亲苏洵与雷简夫交情甚好,雷简夫曾经写信给宰相韩琦、张方平等权臣推荐苏洵,同时还向欧阳修这位文坛泰斗推荐苏洵的文章。两人相处甚是融洽。

有一天,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前去拜望雷简夫,雷简夫一眼就看上了苏轼这个才学出众、浓眉大眼的小伙子,把他当成自己的最佳女婿人选。当时,雷简夫有一个女儿年仅十五岁,与苏轼年纪相仿,一个是眉山望族,一个是名门之后,堪称绝配。雷简夫高兴之余,便跟苏洵谈起了这桩婚事。

这是好事,苏洵当然满口应承。回家后,苏洵将此事告诉苏轼,没想到苏轼早就听说过,雷简夫的父亲雷孝先曾经犯了乱伦之罪,雷简夫因此没能参加科考,并且他早年在长安时劣迹斑斑,还有过贪污受贿的经历……得知这些事情后,苏轼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这门婚事。对他来说,姐姐的不幸婚姻带给他的阴云还没有散去,渴望中的爱情还没有到来,他怎么会去接受这样一个不清不白的家庭的女儿呢?执拗的苏轼耍起了性子,坚决不从。

为了让儿子开口同意,苏洵想尽各种办法,但苏轼就是坚决违抗父命不从。见父亲执意相逼,苏轼干脆留下一封书信,说自己迷恋道术,希望能够一心修炼,就卷起包袱上山修道去了!

苏轼的逃婚让苏洵又急又气,一开始他的态度非常强硬,命令子侄非要将苏轼从山上拉回来不可。但后来在程夫人的劝说下,他的怒气渐渐散去,尤其是想到爱女八娘的惨死,他的态度便慢慢地转变过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便委婉地回绝了雷家,同时派人将苏轼找了回来,再也不用婚事逼迫他了。

也有人说,苏轼当时并没有直接拒绝雷简夫,而是约定等他考中功名后再娶妻。但后来,苏轼很快就与王弗成亲,夫妻举案齐眉。雷氏女苦等了一生,却没有等来自己的姻缘。多年以后,苏轼还特意寻访过雷氏女,发现此女果真终生未嫁,苦苦地等着苏轼,耽误了青春,也耽误了一生。这也就是李如箎《东园丛说》中所写故事的由来。

雷简夫虽然没有实现让苏轼成为自己爱婿的心愿,但他对苏轼的喜爱却终其一生。后来,雷简夫遭贬至死,本应安葬在祖籍陕西郃阳,或者隐居的终南山,但他却将自己的墓地选在了苏轼少年时代曾经读过书、题过字的连鳌山下,同时留下遗嘱,非让苏洵给他写墓志铭不可。

对于这位理想中的“爱婿”,雷简夫一直默默地关心着他。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愫?或许后人难以理解。只有苏洵在《雷简夫墓铭》中感叹道:“呜呼太简,不显祖考。不有不承,隐居南山。德积声施,为取于人。不献不求,既获不用。有功不多,孔铭孔悲。”第三节 初恋的滋味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南歌子.感旧》

这是苏轼爱情词中颇具婉约词风的一首,词中少女年方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不知是什么忧伤的事情,让她愁眉不展达半年之久呢?是心爱之人远游他乡?是意中人另有新欢?还是一腔情意得不到父母的首肯?

词中少女姓王名弗,是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而她之所以愁眉不展,是因为她与心上人情投意合,却暂时得不到父母首肯。

青神位于岷江之滨,这里风景优美,山木葱翠,是个出美人的好地方。《蜀中名胜记》记载:“县之名胜,在乎三岩。三岩者,上岩、中岩、下岩也。今惟称中岩焉。”苏轼与王弗的爱情,就与青神中岩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青神中岩有座书院,由青神乡贡进士王方在此执教,名气很大。苏洵经过好友的介绍,也将两个儿子送到这里读书,

当时的苏轼,刚刚经历过逃婚事件。虽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由于受到一些道人、隐士的影响,少年苏轼显得有些早熟,他喜欢阅读诗书,对于道家隐逸山林、追求自由的做法很是向往。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还养成了留意医药、搜集良方的嗜好,而且坚定了“不欲婚宦”的决心,信誓旦旦要当道人。

苏轼的道人梦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因为王弗出现了。

王弗是中岩书院教习王方的女儿,王家一百年来“孝著闾里”,王弗从小便在“少相弟长,老相慈诲,肃雍无间”的环境中长大,是个知书达理、娴熟端方的女孩。我们可以从苏轼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中感受王弗少女时的美丽与羞怯,一句“小轩窗,正梳妆”就给人以无限美丽的遐想。

转眼间,王弗已经16岁了,已过了及笄之年,家中正在为她物色夫婿。但这个心高气傲的女孩似乎谁也看不上,总是不乐意。其实,她的心中早就有意中人了。刚来不久的苏轼无疑在她的眼前展现了一个最瑰丽的少女梦,她的梦里有眉目炯炯的书生,有脉脉含情的纯真,也有难以启齿的羞涩……

中岩有一个天然鱼池,据说只要有人一拍手,鱼儿就会跳跃着游过来。有一天,王方心血来潮,想为这处美丽的风景命名,他邀请来远近的青年才子,让他们前来聚集,各自为这奇景命名。苏轼兄弟当然也在其中,他们不知道王方此次还有暗中择婿的意思。苏轼曾见过王家的女儿几面,但只留下一些淡淡的印象,少年壮志的他并未将这些儿女私情放在心上。

诸多青年才俊聚集在一池绿水前,纷纷提笔竞题,也是一件极为风雅之事,让人联想起《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场景。然而,众人七嘴八舌地说了好多个名称,不是过雅,就是落俗,王方只是摇摇头,表示并不满意。这时,苏轼突然走过来,朗声说道:“弟子以为‘唤鱼池’三个字最妙,不知您觉得如何?”

话音刚落, 王方连连称妙,一些青年也纷纷鼓起掌来,对苏轼心服口服。苏轼正得意之时,只见躲在花窗后的王家女儿王弗也指使丫鬟送了题名来。众人打开一看,只见花笺上赫然写着三个娟秀的字:“唤鱼池”。众人在惊叹之余不禁感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两人不约而同地对出“唤鱼池”后,王方便在内心中把苏轼认作自己的女婿。但此事怎好对一个年未弱冠的孩子说起呢?王方决定让两个孩子多多接触,让他们自己去营造感情。

就这样,一段“自由恋爱”诞生了。

苏轼素来心高气傲,虽与王家女儿见过几面,却并没有将她放在心上,直到此时两人不谋而合题出“唤鱼池”后,苏轼才开始留意起这个美丽的女孩来。不久,他就发现了这个女孩身上有无数吸引自己的优点:活泼可人,未语先笑,知书识礼,才情不凡……更重要的是,王家女儿喜欢时常走出闺门,对外面世界的一切充满着憧憬与向往,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朵她都懂得珍惜与怜爱,这与苏轼珍重生命、热爱人生的性情极为相投,他感到王弗的身上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吸引自己,并且正在慢慢敲开自己“不欲婚宦”的心扉!

苏轼开始主动去接触王弗。当时王弗16岁,苏轼19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情感的大门一旦被打开,他们就被初恋的美好拥抱了,苏轼彻底走出了对婚姻恐惧的阴影。他开始私下里与王弗见面,明月夜、松岗下,都是他们约会的好地方,到了最后,苏轼甚至一日见不到王弗便会心慌意乱。“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正是二人初恋生活的写照,一对有情有意的小情侣在初春的冻雨里相约,等待的时光显得漫长而无奈,但一想到意中人美妙的歌喉,等待的人儿便沉浸在初恋的美好中,忘记了世界的存在。

从初恋到赢得父母的同意,这对小情侣大概经过了半年的时间。从门第来看,王家是无法与眉州苏家相提并论的,因此当苏轼将自己与王弗的爱情告诉父母时,苏洵和妻子都沉吟不语。焦急的苏轼立刻表示,自己今生若想结婚,非王弗不娶,以求获得父母的同意。

看着曾经一心想学道隐身山林的儿子在感情上有了这样180度的大转弯,又联想到自己包办女儿八娘婚姻的失败,依然惦念着雷家的苏洵松口了,他与妻子商议,通过明媒正娶的方式,用重金将这个儿子看中的小家碧玉娶回家中。

苏轼的婚礼究竟如何热闹,羞怯的新娘又是怎样来到苏轼家中的,这一切随着文献的缺失只能停留在小说家的想象之中了。但无论如何,这场婚礼是热闹而隆重的。对于眉州苏家的长子来说,这种“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人生是无限美好的,究竟怎样美好,也只有个中人才能体会了。

16岁的王弗作为新嫁娘来到苏家,其实只能算是个孩子,但她温柔娴淑,勤俭持家,孝敬公婆,为人处世极为周到,不久便赢得了苏家上上下下的称赞。温和慈爱的程夫人更是喜欢这个娇小贤惠的儿媳妇,婆媳二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在两人恋爱的时候,王弗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擅长诗书,因为她性格沉静,不事张扬,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作为进士之女的王弗显得十分谦虚。然而,在婚后的生活里,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常常站在旁边,终日陪伴不曾离去,这让苏轼十分好奇。有一天,苏轼读书有遗忘的地方,王弗竟然站在一旁提醒他。苏轼好奇之下,便故意考了考王弗书中的问题,没想到这些问题她都能答上来,这让苏轼不禁刮目相看。

有时候,苏轼与来访的客人交谈的时候,王弗还常常站在屏风之后倾听谈话。客人告辞后,她便会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这些看法和总结无不言中,让苏轼十分惊奇,到此时他才明白,原来自己娶的这位小家碧玉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啊。第三章同科及第:苏氏兄弟与天下名士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孤馆灯青》

这首词写于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步入人生中年的苏轼前往密州赴任。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加,他有太多的生命感慨,在感叹世路无穷,日日如此奔波劳累,人生有限的同时,他想起了“往事千端”。

这些往事,是少年苏轼最得意的事。想当年他与弟弟苏辙考场得意,一举成名,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情怀,顿时让人心气旺盛。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对于少年成名的苏轼来说,他“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政治青云、人生理想,在他看来,都不在话下。

与李白相比,苏轼是幸运的,年纪轻轻便凭着自己的一番才学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高峰;与杜甫相比,苏轼更是幸运的,他没写下太多的干谒诗就获得了当朝权臣的赞许和认可;与柳永相比,苏轼更是幸运的,他没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诸多感慨,年纪轻轻就走到了人生的制高点,天地万物尽在脚下。第一节 进京赶考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波涛。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中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游金山寺》

不曾远游的人一般是不会感受到故乡的美好的,通常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思念故乡,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念故园中的父老乡亲,想念儿时嬉戏过的堂前树下……大多数的人,会在怀乡的那一刻泪流满面,感慨不已。

苏轼人生中的第一次远游是在公元1056年,21岁的苏轼告别母亲、妻子,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同前往京城汴梁,参加礼部秋试。

这个时候的苏轼是体会不到离愁的,尽管家中的母亲、妻子和乳母都在泪眼婆娑中表示着不舍与期望,但苏轼的心早已飞到了蜀道之外那个无比灿烂的世界,他憧憬着有一天能够功成名就,让整个世界为这个少年英才而大吃一惊。

父子三人在家人的不舍中离开家乡眉山,选择陆路出川,径自北上。由于蜀道难,自古凶险,苏氏父子第一次出川,慎重地选了秦汉以来巴蜀通往关中的这条战略要道。苏轼父子之所以这样选择,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这条蜀道古已有之,相对而言,驿站方便;二是因为苏轼的伯父苏涣曾经在阆中担任过“通判”和“领州事”,父子三人此行正好顺道前去造访;三是作为当朝名门望族的“陈氏三状元”(即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此时已声名远播。他们的家乡位于四川南充市新井县大桥镇,作为蜀中读书人又怎能不慕名前往,亲临故迹,凭吊励志呢?

经过蜀道时,苏轼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白《蜀道难》中的句子:“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对于李白诗中“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感慨,苏轼却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蜀道虽难,但有志者定能攀越,而越过蜀道的人,一定能在这个时代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经过两天时间,苏轼父子到达了益州(成都)。稍作休息之后,苏洵立刻安排兄弟俩前去拜见西川节度使张安道。此人是苏洵的老熟人,苏洵从前多方游历时,与其交情不浅。张安道早就听说过苏轼兄弟的才学,当他得知兄弟两人要进京参加朝廷秋试时,心中非常高兴,立刻在家中接见了这父子三人。

张安道见苏轼兄弟彬彬有礼,又生得浓眉大眼,相貌不俗,连忙称赞“后生可畏”。在苏洵的请求下,张安道当时就磨墨铺纸,给在朝中的旧友欧阳修等人写了几封荐书,为兄弟二人铺平道路。

荐书写好后,张安道将其交给苏轼父子。但等这父子三人离开后,他又陷入了沉思之中,后悔自己写得太过鲁莽,还没有试过兄弟两人的真才实学,怎么可以就这样贸然写推荐信呢?万一苏轼兄弟徒有其表,腹中空空,岂不是要败坏自己的名声吗?尽管自己曾经见到兄弟俩去年写的“正统三论”,文章确也有贾谊、陆贽之风,可是焉知这两篇文章不是旁人代笔呢?思来想去,张安道决定第二天邀请父子三人到家中聚会,亲自出题试验一番。

第二天,苏轼父子如约而至。寒暄之后,张安道便给兄弟二人出了六道题,让二人依题作文。张安道进士出身,颇有才学,所出的题目自然比较深奥。年纪较大的苏轼读书较多,一看便能心领神会,年纪较小的苏辙便觉得有些疑惑不解,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苏轼正在答题,突然抬头一看,只见弟弟手指一道题,望着自己,脸上露出愁容。苏轼心领神会,知道弟弟碰上难题了,他有心帮弟弟一把。但是当着张安道的面怎么好作弊呢?他突然急中生智,也不说话,故意拿毛笔杆倒敲桌子,做出正在思索的样子。聪明的苏辙一下子就明白了哥哥的意思:毛笔不是用竹管做的吗?这道题一定出自《管子》!苏辙非常高兴,立刻低下头写了起来。

可过了不久,又有一道题目令苏辙有些不解了,他只好再次用询问的眼神望着哥哥。苏轼趁张安道不注意,用笔在空中向自己勾了一下,苏辙当场就明白了:这是一个自撰的题目。他连忙整理思路,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答题。

交卷后,张安道仔细审阅了兄弟二人的文章,终于确定兄弟二人并非庸才。他高兴地对苏洵说:“恭喜老先生,您的这两位令郎都是可塑之才呀!哥哥精明敏捷,必然一举成名;弟弟谨慎缄默,定成栋梁之才!”苏洵听后,心中虽然高兴,但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谦虚地表示感谢。

离开成都后,父子三人来到了阆中。阆中是蜀地的交通要道,是著名的风水古城,历史悠久,曾被人称为“阆苑仙境”。来过这里的文人墨客很多,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曾两次赴阆中,为阆中独特的山水风光写下不少诗文,阆中也成为杜甫一生留下诗文最多的地方。此外,有宋一代的文同、李献卿、司马光等人都先后到过阆中,并留下宝贵的诗、词、书、文和一些传奇佳话。

文同还在他的作品中说:“古时入蜀到成都,避剑阁之险者,往往自朝天驿舍陆觅舟至阆中,复舍舟而陆,西行通达,谓南路。”而此时苏轼父子走的正是这一条路。

由于当时苏轼的伯父苏涣在阆中为官,所以三人在阆中有过一段时间的停留。兄弟子侄相聚一堂,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来说,无论出于兄弟情,还是叔侄情,能够在异地他乡见到自己的亲人,这让他们激动不已。

不过,在风景优美、文人墨客题诗最多的阆中,苏轼兄弟并没有留下诗篇,这让后人觉得难以理解。但事实上,苏轼兄弟在此地应该不会没有诗作,而是由于后人搜集并整理苏轼、苏辙兄弟留传后世的诗作均起始于嘉祐四年,即1059年,此前的作品没有收录,也不知去向。

我们没有见到苏轼兄弟的诗作,并不等于他们没有留下诗篇。苏辙就曾经有一首《寄题蒲传正学土阆中藏书阁》,展现出他对阆中记忆的真实描绘:朱栏碧瓦照山隈,竹简牙签次第开。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富贵逼身来。诗书教子真田宅,金玉传家定粪灰。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按: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人,进士出身,曾官任翰林学士,《宋史》有传。)

拜别伯父后,苏轼父子过阆中,翻米仓山,出褒钭谷,发横渠镇,入凤翔驿,途次长安,出潼关,过渑池,最终于同年五月抵达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兄弟二人根本来不及领略京城的旖旎风光,便在父亲的督促下投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之中。

由于北宋时期的三级阶梯科举模式为“发解试(后称乡试)——省试——殿试”的模式,而苏轼、苏辙还没有在家乡经过乡试,所以他们必须在当时的首都参加举人考试。

八月,苏轼与苏辙顺利地通过了开封府举行的乡试考试。按照宋朝的规定,接下来他们还要经过中央礼部(负责礼仪、祭享、贡举等事)的考试和皇帝的“殿试”。所以,兄弟俩根本不敢松懈,继续闭门攻读。

时间过得很快,第二年(1057)正月,由礼部主持的省试便正式开始了。第二节 《刑赏忠厚之至论》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

这是苏轼在密州时的作品。所谓超然台,对于苏轼来说别有一番滋味。就像词中所展现的意境一样,虽然暮春时节有万千愁绪和万种无奈,但酒醒后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人生的浮沉辗转、喜怒哀乐,在胸怀博大、荣辱不惊的诗人面前变得那么平常,只要趁着年华还未老去,就可以在诗酒的快意中度过一生。

这是历尽人生悲欢离合后的苏轼所发出的人生感叹。然而,对于少年时候的苏轼来说,一切还太过遥远,他还没有享受人生的成功,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功成名就、天下闻名后的滋味。

不过,很快这个生命的制高点就将来临。而登上这个制高点,苏轼凭借的是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这是苏轼比较著名的政论文,也是苏轼21岁考中进士的试卷文字。习惯于白话文的后人或许很难从这些晦涩难懂的文字中感受到苏轼的才华横溢,但在当时,苏轼却凭借这一篇文章,征服了几乎所有的考官。《刑赏忠厚之至论》的题目出自《尚书.大禹谟》伪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意思是刑法有疑问,应当从轻;赏赐有疑问,应该从众,这就算忠厚的极致了。作为那个时候的读书人,一看就明白,主考官出这个题目,无非是希望考生在文章中议论儒家施仁政、行王道、推崇尧舜周孔等做法。要想写出新意,还得在紧扣题目、谋篇布局以及引用古代圣经贤传与论据紧密结合等方面下功夫。如果能够做到文笔酣畅,说理透辟,那么是能够引起考官的注意,写出一篇成功的文章的。

苏轼一拿到题目后,立即胸有成竹。他用六百余字,通过引用大量的典故,阐述了以仁治国的理想,提出为政者应该“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同时应该做到赏罚分明、立法严而责人宽;而且无论赏罚,都应该本着“爱民之深、忧民之切”的仁厚之心,从而使整个天下达到“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的境界,这样才能达到忠厚之至。

苏轼洋洋洒洒地写完这篇文章之后,大概没有想过自己会因此而名满天下,也没有想到这篇文章会成为传诵千古的名文,他胸有成竹地走出了考场。不久之后,这篇文章就到了阅卷老师梅圣俞的手中。

梅圣俞是北宋著名诗人,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经主考官欧阳修推荐,担任此次科考的阅卷老师。梅圣俞读完此文后,十分惊喜,感慨叹息良久,大呼此文有“孟轲之风”。孟子乃读书人眼中仅次于孔子的大儒,将苏轼的文章比作孟子之文,可见梅圣俞对苏轼文章的评价之高,他决定将这篇文章推荐给欧阳修。

欧阳修是当时文坛的领军人物,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他一口气读完此文后,觉得这篇文章一洗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引古喻今,说理透彻而精辟,既阐发了传统的儒家仁爱思想,又不乏作者本人独到的思考和见解,笔力稳健,质朴自然,仿佛出自大家之手,让人击节叹服。因此,当梅圣俞询问欧阳修此文如何时,欧阳修想都没想地回答道:“此文当评第一。”

梅圣俞正准备按照欧阳修的意思让此文名列榜首,突然只见欧阳修拦住他道:“且慢。”梅圣俞回过头来,见欧阳修徐徐地问道:“天下能作此文者,有几人也?”梅圣俞一惊,低头想了想,欧阳修的门生曾巩才华出众,下笔不凡,此文一定是曾巩所写。当他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时,欧阳修也十分肯定地表示,此文一定是曾巩所作。作为主考官的老师将自己门生的文章定为当朝第一,此事是不是妥当呢?欧阳修陷入了沉思之中。

按照当时的考试规则,为了防止考生徇私舞弊,在考生交卷完毕、试卷收齐之后,先由办事人员一一登记在册,将所有答卷重抄一遍,然后再呈交考试官评阅。这些重抄之后的试卷,既没有原作者的笔迹,也略去了考生的姓名,徇私舞弊之人也就没有空子可钻了。而考试官在考生出场之前就已早早地进入试院,与外界隔绝,直到阅卷完毕才能出来。

因此,欧阳修既看不出曾巩的笔迹,也无法知道这篇文章的真实作者是谁。但按照他的推测,此文为曾巩所作肯定是错不了的,如果将自己的学生定为第一名,自己这个主考官肯定会落得徇私舞弊的名声。为了避嫌,他决定将此文降为第二,而将另一篇不错的文章定为第一。

放榜后,欧阳修才发现此文的作者并非曾巩,而是四川眉山人苏轼,年仅21岁,遗憾之余又不禁赞叹着说道:“真是一位人才,他以后一定会大有出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