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8:34:43

点击下载

作者:王国良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风起兮

大风起兮试读:

大风起兮

  

第01章 传奇异,刘季降世;入书院,兄弟同心1楔子

  有诗道:  天地空蒙混沌中,盘古大斧斫地空,  三皇五帝圣贤始,夏禹劈疆九州同。  我们今天要说的人物出在古徐州,而徐州与大禹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在下就从大禹说起吧。  且说我们的老祖宗大禹很会治理水患,他的父亲鲧治水失败,被舜处死。大禹受命治水的时候,并不顺利,相传大禹治水遇阻时,在那洛阳西洛之宁县的洛河中,浮出一只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洛书》图例,再汲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用了疏川浚河因势利导的法子,终于治水成功,因而祉泽天下,声名大振,四夷归服。  大禹功高,天下人心归附,华夏一统,大禹由此定鼎了夏邑王朝。  可是,黄河逶迤,滔滔东去,中原苍茫,浩荡莽苍,要治理好这偌大的神州,谈何容易!大禹登上荆山的时候,心中感慨:治理天下不同于治水,浩浩神州,旻邈地阔,得有个治理的好办法呀!大禹是个有想法的首领,他受了《洛书》图的启示,酌去斟来,终于想出了“分疆而治”的法子——把偌大的江山划分为许多小区域,再分封区域首领,各负其责,替天行道,不就可以有效地行使王权了吗?这样一来,王权的光辉就可以在华夏的每一个角落闪耀,岂不妙哉!大禹再得《洛书》启示,定《九章大法》来治理社会。  大禹乃在夏邑颁封,将华夏封疆为九州。那东南之地是扬州,正南是荆州,河南是豫州,正东是青州,河东是兖州,正西是雍州,河内是冀州,东北是幽州,泗上是徐州。芒芒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这就是“大禹封九州”。  分封完毕,大禹就率领着部众上了荆山。  在高峻绵延的荆山上,大禹下令,把部落首领们敬献的青铜铸成九只大鼎。这九只大鼎,象征着九州,象征着华夏,昭示着夏王朝的王威。大禹把九只大鼎运到夏邑,这些大鼎一字儿排开了,矗立在夏邑宫前,定鼎中华。  诸位,自从大禹封疆九州,这泗上之地,就有了“徐州”之名,也就是打那个时候起,泗水流域就有了徐州这一方宝地呀。  话说这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西邻皖豫,北接齐鲁,古黄河横贯其境,四省通衢,七县交会,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又是东西交接的节点,是 “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知道厉害,只要扼守住了徐州,特别是城邑“彭城”,就可以掌南控北,南视吴楚,北掠燕、赵、齐、鲁,重要得很哪!  却说这古徐州,因为它是华夏南北东西交会的所在,这里兼容糅合了九州不同的人气,既有北国的豪俊大气,又有南国的钟灵毓秀,自古多出豪俊,是千里龙飞地,一代帝王乡,这里孕育了九位帝王,您说,徐州是不是一块宝地?  一  我们且入正题。  话说战国的末年,秦国攻灭了楚国,就在那淮北泗水之地,设置了一个泗水郡。  在这泗水郡的里面,有一个县,叫做沛县。我们今天的丰县,在楚国时,那是隶属于沛县的,当时叫做“丰邑”。  这丰邑,在秦末的时候,那可是个南北通商的紧要之地,它是个繁华的小市镇。  丰邑是个好地方呀!明秀丰裕的,乃是一片灵秀之地。  这里是梨乡。酥梨是丰邑的特产,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在丰邑购梨,丰邑城中,常常是人流如织。丰邑的梨树很多。这里有华夏最具规模的古梨树群落,这些古梨树群落颇具散生古木之风貌,干如铁铸,枝若游龙,苍古劲拔,争雄斗奇,各具风姿。丰邑的梨树太有吸引力了,引得沛县人,泗水人,天下人都来丰邑赏梨、尝梨,乐此不疲。一到春天,整个丰邑城就是香雪似海的模样,梨树盈城,枝间、花间、叶间,莺啼燕喃的模样,漫天飞舞的梨花把个丰邑城装扮得银装素裹的,人们踏着梨花去赶集,踏着梨花去劳作,踏着梨花走亲戚,踏着梨花沽酒杏花村,日子过得不晓得几逍遥几自在。夏天,梨树、苹果树枝繁叶茂,满城梨树戴青甲。秋天,硕果盈枝,树挂灯笼,琳琅满目。而一旦到了冬天,梨树则苍劲而挺拔,凌霜傲雪,一派君子气象。  盈城盈野的梨树,乃是丰邑的一景。  丰邑盛产酥梨。酥梨成熟的时候,尝一个,酥甜爽脆,甭提多好吃了。丰邑的梨,品种多而全,马蹄黄、鸡爪黄、鹅黄酥、青皮糙子,都是丰邑有名的特产。  丰邑的梨,当地人爱吃,四省七县的人爱买。  丰邑人忒喜欢这洁白的梨花,老人们口渴了,就吃梨花解渴,姑娘媳妇们将梨花扫起来,把它晾干了,再加上茶叶、茉莉泡茶喝,这茶,当地人叫它“梨花茉莉茶”。这梨花茉莉茶它清香可口,沁人心脾,叫人越喝越爱喝,这茶美容养颜,延年益寿,因此,丰邑多寿星,丰邑又多美女。  丰邑人很好客,这里的老少爷们,姑娘媳妇大娘大嫂们,待人很诚心,待客很丹心,丰邑的姑娘媳妇们就用这梨花茉莉茶来招待四方的贵客。  丰邑的城外有那东西贯境的大沙河。  大沙河碧水盈盈,静静地流淌着,宛如缄默恬静的少女,美丽而清静,碧空下,水天一色,空濛苍茫,沙河两岸,杨柳参天。  夏日,傍晚时分的河滩是丰邑人的乐园,大沙河的水清静柔亮,姑娘媳妇们在河水中洗洗衣服,濯濯秀发,小伙子们在沙滩上舞刀练剑,汉子们聚在柳树下歇息,抽袋旱烟解解乏,老人们有一句没一句地闲搭白,依恋着楚风魏俗,津津乐道于当年楚庄王的伟事,沧桑之情慨然脸上。  孩子们最快乐了,最疯了。他们在大人们的膝间蜂儿来蝶儿去的,穿来绕去,嘴里唱着:  “金马驹,银马驹,哥哥接妹回家去……”。  大人们也跟着闹起来:“伢们,接去吧,伯伯送你金马驹。”  “我不要,留给您老人家吧!”孩子们飞走了。  “哈哈哈……”人们都哄笑起来。  孩子们最最喜欢的事,就是在黄昏的时候,在那夕阳斜照当中,在那追云逐涛的火烧云的下面,在那拍浪听波、弱柳扶风的河岸边,河豚一般地往那河水里扑腾,光光的腚儿叫夕阳染成了金色。  丰邑人爱喝茶,更爱喝酒。  这里是酒乡,沽酒当去杏花村。  杏花村在丰邑华山史店村。  史店村里酒肆罗布,村中一条大道,南北通衢。道路两旁酒旗飘扬,百十来爿酒家云集于此。村里杏树绕街,杏花纷飞,若是新雨过后,就会杏花飘香,酒香盈野,这时候就是酒客最爱上杏花村的时刻,彩虹之下,街面上喧闹极了,杏花村中,酒客拥街,不醉谁归!  唐代的杜牧、张籍,宋时的苏轼,他们都曾闻风而至,在这杏花村里喝酒留诗,不亦乐乎。  店家的墙上留下的最有名的诗当推杜牧的诗《清明沽酒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轼在看到了朱陈村热闹的婚嫁酒宴后,忍不住留下了:《朱陈村嫁娶图》,其中四句最好: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哪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杜牧的好友张籍也曾留诗《杏花村》于酒家壁上:  “一去潇湘头已白,今朝始见杏园春,  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  1580年,大清的丰县县令庄城到了杏花村,喝了杏花酒,感慨不已,朱笔一挥,就在那酒家的东照壁上,留诗感怀杏花村:  “断魂昔日寻古处,异代而今尚有碑。  圣地古来犹有迹,行人今去几多时。  年年二月过春雨,日日斜阳照酒旗。  好问东风乘一便,牧童歌里泛青卮。”  沿着杏花村返回丰邑城,远远的就能够看见丰邑城外那湾宽宽的护城河。  丰邑城的护城河呀,宽畅而又清净,在那河洲之上,蒹葭苍苍,露雾茫茫,在水之坻;河畔之边,竹影摇曳,在水之湄,芳草隐院,雎鸠关关。河水中,金鲤踊跃,群虾激荡。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河岸之上,梧桐苍劲,杨柳依依,曾有凤凰无数落于丰邑城中,栖于梧桐之上,倩影婆娑,宛在水中央,凤凰和鸣,一邑皆闻,人们何曾见过如此壮美的境遇?这境遇,叫丰邑人好生惊奇呢。  今天,丰县城中还有“凤鸣塔”留存,乃是丰县的县景呀!  第02章 传奇异,刘季降世;入书院,兄弟同心2二  

丰邑真算得上是地灵之地,诸位您说说看,这灵秀的地儿上出的人物能是凡人么?

  诸位,在下今天要和您说的人,就生活在丰邑城中的一块地儿上,这片地儿在丰邑的东北,在下要和您说的事,也是发生在丰邑城中的这块地儿上的奇闻轶事。  丰邑城中的这块地面呀,人们叫它中阳里。  中阳里,在护城河边不远。中阳里的人倒不是很多,他们都以种田为业,闲暇的时候,都爱在家里开个小商铺,做做小买卖,树上出果的时候,多数人家卖梨卖杏卖桃。也有人,挑着小担,摇着拨浪鼓,穿村走巷地叫卖。还有许多人远赴豫鲁,南下吴越,有贩盐的,有贩铁的,有贩陶卖玉的,人们担着梨杏桃去,换得铁盐农具回家,日子就这么日复一日地过。  丰邑的人们都喜欢坐贾行商,都过着亦农亦商的生活。  且说在中阳里的东北角,有一个滨临大沙河的小村子。  这个小村子,当地人叫它“金刘寨”。  金刘寨是个小村镇,村子不大,只有一二百来号人,但是,小村依山傍水的,风光迤逦,倒是中阳里这一带一个很灵秀的地方。金刘寨这个村子里面,多数人家都姓刘,他们都认为自己是黄帝五世孙帝尧的一支,这一支刘氏族人,初期繁衍于雕阴(今陕西、甘肃一带),是秦时才迁来丰邑的,所以,这些刘氏人家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挂着雕,雕是他们的图腾,村子里的人们一直沿袭着帝尧时代的习俗。  村子里面也有一些杂姓的人家。  金刘寨的村东头,梧桐参天,杨柳依地,梨树、杏树四面环合,杨花飘飞的日子里,偶耳有那风儿拂起柳枝杨叶,就会露出一抹碧瓦红墙。  树儿里面掩映着两户人家。  南面的一户人家,四院三厢的房子,院落坐落在村东头的高台上,三厢房子由低而高,层层相递, 在金刘寨显得有些高大而气派。  这房子的主人姓刘,名湍,字执嘉。刘执嘉年轻的时候,经人介绍,娶了一位王姓的姑娘为妻,姑娘叫王晗,人们都叫她王氏。  这房子可不是刘执嘉修盖的,他没有这个能力。  这房子是刘执嘉的父亲刘清置下的,传至刘执嘉的手中,已经是两代人了。  刘清,可不是儿子刘执嘉能够相比的。刘清,字仁浩,人称“丰公”,在魏国的时候,刘清他是个朝中的官人,官做到了中大夫。您说,拔泥扶犁的刘执嘉怎么能够比得了朝中的命官?  做中大夫虽然不是有大把大把的银子进的差事,甚至还有些清贫,但是,刘清却是个简朴过日子的人,有钱他不花,赚钱他又不乱花。因此,多少年下来,也就有了一些积蓄。  刘清他有了一些积蓄后,就在老家丰邑金刘寨置下了这一片房产。他的想法很简单,老夫既然不能够给儿女们富足的生活,总也不能叫儿女们没有房子住吧。  刘清去世后,姑娘也出嫁了,这些房子就成了儿子刘执嘉和儿媳妇王晗的家了。  靠北面也有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与刘家毗邻而居,南北共用一堵墙,房主人姓卢,是个卢姓的人家。  刘执嘉一生虽然不是本本分分的人,喜欢折腾,但是,他和娘子王晗却十分恩爱,平日里,夫唱妇随的,小日子过得很甜蜜。  这刘执嘉的娘子王晗,虽然姿色不是特别的出众,但是,还是蛮漂亮的,品行又极好,在这中阳里甚至是丰邑这一片地方,四里八乡的,口碑却是极好的。  刘执嘉夫妇是一对热心肠的人儿,待客很热情,泡梨花茉莉茶是王晗的拿手好戏,她的梨花茉莉茶特别清香,喝的人多了,带来的结果就是,刘家的人缘也就不错。  刘执嘉的妻子王晗是个很能干的人,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田间劳作,是一个内行的女人,种稻、种豆、种小麦,种烟、种菜、种桑麻,打理自家的梨园、杏园、桃园,样样不输给村里人,王晗只要是一回到家里,她就又会忙碌起了桑蚕纺织,织绣描红的事儿来了,这些事,她还样样会一手呢。  王晗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是,她一说起话来,总是尽情尽理的,恰到好处,从来不乱说话。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大娘大嫂,姑娘小媳妇,没有人不喜欢她的,有事没事都喜欢聚到刘家来坐坐,路过的进来坐,不路过的有时也绕道进来坐,姑娘媳妇们也常来刘家,讨教些针线活儿,说一说家长里短,刘家可热闹着呢。  乡里的三老们都夸王晗,说:  “嗯,这刘家的媳妇呀,不错!那可是四德齐备的人儿呢。”  农闲的时光,王晗就喜欢在家里绣绣花纺纺线,织织布缝缝衣什么的,那手艺还挺不错,在丰邑还有些名气,一方叫绝呀。  王晗与刘执嘉两人都是勤快人儿,田呀地呀,收拾得干净利索,田地里的粮豆总比别人家打得多,春种秋收,种、理、收、藏,样样不输给人家。  丰邑的梨树多,刘家的梨树更多,刘家的院子内外有大片大片的梨树,刘执嘉最爱侍弄这些梨树,打理好了,梨树就会回报给刘执嘉好的收益,每年梨树为刘执嘉赚来了不少的银子。每当梨儿成熟的这个时候,刘执嘉就会坐在梨树下,抽袋旱烟,咂摸着来年的生活。  自己家的院子大,王晗就在院子里饲养家畜,鸡、鸭、鹅、狗、猫,猪呀、羊呀,圈满栏满的,夫妻俩一回到家,满院子的鸡鸭鹅狗猫就“咯咯”、“呱呱”、“哦哦”、“汪汪”、“喵喵”的叫个不停。  这一片叫声别人听了觉得吵闹,可是,刘执嘉夫妻俩听了,心里面就乐开了花,他们觉得这些声音比社戏班子里的管弦好听得多。  这一对巴家的人,硬是整得家里家外红红火火的,一派兴旺之气。  刘执嘉见娘子心眼活,能干,虽然是出身在农家吧,却还颇有修养见识,既入得厨房,也出得厅堂,刘执嘉,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乐得那一张嘴,成天的合也合不拢,心里面很快活,很逍遥,天天呢,苏北小调哼着,不离嘴;旱烟袋抽着,不离手;从那杏花村里沽来的小酒喝着,盅盅溢满了快乐,日子过得神仙一般。  诸位不知道啊,这刘执嘉虽然是以种田为业的人,但是,他的爱好却比一般的人要多一些,他平时呢,喜欢东家坐坐,西家串串,闲暇时,刘执嘉就会哼着小调,带上三四个酒葫芦,去那几里开外的杏花村沽上一些老酒,回来慢慢滋慢慢润的品味,特别特别的享受。他还爱下下棋,斗斗鸡,特别是对行商坐贾饶有兴趣,他特别喜爱二儿子刘仲,因为这二小子会做生意,还小有成就呢。  王晗与刘执嘉育得儿女满堂的,人丁很兴旺。  王晗一共生有四个儿子,子女多了,就不好记名了,刘执嘉有自己的办法,他就按照“兄弟四排行:伯、仲、叔、季”来记名,他把老大叫做刘伯,把老二做叫刘仲,生了三儿子时,夫妻俩就不打算再添孩子了,所以夫妻俩就把老三叫做“刘季”。  可是,后来呀,刘执嘉却又续了弦,生了第四个儿子,谁也说不清是什么缘故,刘执嘉又把这个四小子叫做“刘交”。  刘家的几个儿子各有千秋,老大会种田,老二会营生,老四会读书,这老三呢,啥都做不地道,啥都做不长久,但是,刘家的四个孩子中,就数老三他的家业最大,他把他的家业做得与天地同大,与岁月同寿,与日月齐辉。  诸位,我们对刘执嘉的其他三个儿子暂不赘言,笔者在这里要单说的,就是这刘家的第三个儿子刘季的事。  诸位有疑问:“刘季? 没有听说过!”  说起“刘季”这个名字呀,诸位就很陌生,没怎么听说这个人哪!平常人一个嘛,有说的必要吗?  可是,诸位不知道,这刘季,他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我们说丰邑人杰,就是应在了这刘季的身上,如果我们知道他功业大成后就改叫做“刘邦”了,你可就知道他了罢?  话说这老刘家的三小子刘季,他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一生干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你只要往下读下去,你就会发现,刘家这个三小子,那可是一生奇伟!那家伙,他的智慧灵光,让人拍案叫绝。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好像是叫做“自古伟人多传奇”吧。  这刘季是伟人,因此,他的身上就充满了传奇的故事,不信你看,就连他的降世也充满着传奇!  刘季的家乡中阳里,地处丘陵与黄河冲积平原的接合处,这里地势高昂,西南高,东北略低,故黄河、大沙河,还有一些无名的小河都流经这里,东方又接近大海,所以常年雨水充沛,端的是年年有个好收成,村村户户的小日子都还过得去,沛县由丰沛而得名。  中阳里的东边不远处,是一些不高的山峰,山峰之间有山口,穿过山口,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间的一片谷地,这谷地,形状恰似山间一处小盆地。  放眼小盆地,当中良田千亩,阡陌交通,田间地头, 桃杏成行,梨树成排,枫梓高耸,田畴规整,菜花溢香,蝴蝶在花间打着飞旋,蜜蜂在花间飘着舞蹈,燕子在泥间歌唱,黄莺在树梢婉婉转转地迎候着春天的来临。  山谷间,有一口池塘,池塘中,水波粼粼的,水面宽阔、平静,水塘里,水柔波清,干干净净的,一目见底,鱼游虾戏的有趣模样,清晰可见,塘中风荷高举,花莛参差,荷花招招摇摇的,很惹女人们的眼。  池塘边上,有几处木头扎成的木栈伸向水中。这木栈,是村里人为了方便到塘中挑水,洗衣、洗菜而专门设置的。  金刘寨靠近大沙河,大沙河水柔亮清静,倒是个洗涮的好去处。可是,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缘故,刘金寨的女人们都不愿意去那大沙河,倒是喜欢常常到这池塘中去洗洗衣服,洗菜淘米,洗洗涮涮的。洗涮的时候,女人们都喜欢在水中照一照自己的容颜,这里的女人们都好看,她们还想与那榃中摇曳的荷花比一比美呢。  水塘坐落在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有路通到村落里,池塘边不远处有一座风雨桥。  女人们去池塘中洗洗涮涮的时候,都要穿过这座风雨桥,当地人把这座风雨桥叫做 “龙雾桥”。  这座龙雾桥哇,造型奇特漂亮,三拱相连,石桥上有斗拱飞檐的回廊,三层飞檐,三亭三檐,由人字形的琉璃瓦屋顶相连,形成了一座整体的、色彩绚丽、造型别致的建筑,红柱彩瓦的,煞是好看。  村里人有事没事都喜欢到这桥上来坐一坐,抽袋烟,看看落日熔金,沙河泛彩,看看乱云飞渡,炊烟袅天,看看梨花洒雪,杏云合璧,这种时候,最好解乏,农人们虽然不懂得诗情雅兴之妙趣,但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看了舒坦!  坐在这桥上,看看这些叫他们舒坦的东西,看着,看着,一天的劳累,一季的沧桑,瞬间就消弭得殆尽。  这风雨桥,雨雪天,它可以为乡人们遮风挡雪挡雨,日常里,行人在这里歇脚,农忙后,汉子们在这里解乏,这里更是男女们相会的好所在呢!这风雨桥,好处多着呢!  看看又是阳春四月天,又是一年春来到,杏花儿满天飘。徐州大地上,杨柳依依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桃红柳绿之间,常是云雾弥漫,细雨迷濛的景象,天地之间,空濛濛的一片。  但是,当雾儿飘去的时候,视野之间,就会露出穿着芳草外衣的长堤,露出逶迤的绿水,那青山绿水之间,桃红似霞,梨花带雨,点点滴落。  林间,鸟鸣悠悠的,田间地头,牛儿“哞哞”的。  每每雨霁天晴之后,天空是分外地晴好,天地之间阳光明媚、彩虹飞挂于两峰之间,特别的漂亮。  

第03章 传奇异,刘季降世;入书院,兄弟同心3三

  这一天早饭后,王晗穿过山口,穿过那座风雨桥,来到山间的池塘边洗衣服来了。  这山谷间太漂亮了,天蓝水绿的,一弯流水穿桥而过,几缕炊烟在篱落村间袅袅升起,明媚的阳光下,芳草鲜美,朝阳的坡上,花儿是格外的红艳,花儿们争相向路人捧出笑脸,春风和煦拂人面,鸟儿在树上婉婉转转地和草丛里的虫儿们赛着歌,习习清风腋下过,虫鸣浅唱耳边闻。  明媚的春光,漂亮的村落,动听的鸟鸣虫唱,就是一幅奏着田园俚曲的画儿。  村村落落,山山水水,太耐看了!  这条路,王晗几乎每天都走,这四周的风光,王晗几乎每天都看,但是,这路,她走不厌,这风光,她总是看不完,只要一置身在这篱落草径之间,王晗就打心眼里高兴。  现在,王晗她一边哼着打小母亲教给自己的曲儿,一边轻快地走向那片池塘,王晗要在那水塘里,洗全家人换下来的衣服。  王晗在池塘中洗着衣服的时候,暖暖的阳光就播洒在王晗的身上,很温暖,很明亮,王晗觉得这明媚的阳光把自己的心也照得明明朗朗的了。  王晗停下手的时候,水中就会映出王晗那娇俏的脸,王晗看着水面映出的自己那美丽的脸庞,不由得羞得脸儿红红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今天,王晗心中的波澜也像是那榃中的水面一样,在荡荡地漾动起来。  天下巧事多的是,就看你碰得上碰不上,王晗今天就碰上了她一生中最最大的蹊跷事。  话说王晗正在池塘中洗衣服,这蹊跷事就来了,本来清清朗朗的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轰隆隆”的巨响,这一声巨响把个王晗吓得险些掉进了池塘里。这一声巨响是晴空中的一声霹雳,轰隆隆的几声霹雳过后,天空中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王晗吓了一大跳,忙弃了衣服,奔到那风雨桥中去避雨,在哪里,王晗焦急地等着丈夫送来雨具。  这雨,是越下越大,这雷,也是愈来愈响亮了。  这好端端的天,怎么会就突然又打雷又下雨的?王晗觉得这天气怪怪的。  王晗想着想着,突然感觉到自己有些轻飘飘的,一时间,竟然就有些精神恍惚起来。  又是一声惊雷,振聋发聩,空中如裂帛,光芒耀眼,突然,耀眼的金光中,有一尾金龙从天而降,直落到这座风雨桥上,整座风雨桥顿时霞光万丈。  王晗迷迷糊糊的,只觉得那怪物将自己轻轻托起来了,那怪物就伏在自己身上,在与自己交接。王晗她想要叫喊,却做梦似地,一点声音也喊不出来,她想要挣扎,可是,她却一点都挣扎不动!她浑浑然然的丝毫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够听命于怪物的摆布。  且说刘执嘉正在家里哼着小曲,见这天气突变,也好生惊奇,曲儿也不哼了,记起妻子在池塘边洗衣服,见天气突然雷雨交加的,妻子没有带雨伞,岂不是要被雨淋啦?刘执嘉一着急,忙拿起油纸伞,匆匆忙忙地向那池塘奔去。  刘执嘉在接近风雨桥时,眼前的情景叫他大吃一惊,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风雨桥上,一尾赤色的怪物伏在妻子身上,妻子已经是人事不知。  刘执嘉见了,急惶惶地奔上前去,赶忙大声呼喊、驱赶,这空谷足音和急促的呼喊声在惊雷的间隙声中显得十分的沉重和响亮。  那怪物听到刘执嘉那沉重的脚步声和惊惶的呼喝声,受到了惊吓。  “豁”的一道光亮,那怪物霎时就不见了踪影。  也真是巧事,那怪物一飞走,这天,就放晴了。  刘执嘉赶忙奔上桥去,呼喊着妻子,王晗迷迷糊糊的醒转过来,一脸的迷茫,刘执嘉对妻子叙说了方才的见闻,夫妻两人,吃惊不已。雨过天晴之后,夫妻二人携手回家。  回到家中,夫妻二人说起方才的事情,感到非常惊奇。  更巧的是,不久,王晗就发觉自己有了身孕,因为有了那一段神异的遭遇,夫妻二人都觉得这腹中所孕育的种儿,恐怕不是凡胎,很神奇呀,二人商定,要好好孕育这个孩子。  刘执嘉于是每日里便不下田,也将买卖之事交与儿子刘仲,只是尽心尽力地侍奉起妻子来。刘执嘉生怕有了什么闪失,他要让妻子好好孕育,为老刘家生下个非凡的人儿来。  十月怀胎,即将分娩,是很正常的事。  可是,怪异的事情再一次出现了,这王晗已怀孕十个月有余了,但却迟迟没有临盆的迹象。她的肚子倒是越来越大,行动也愈来愈不方便,最终是卧床不起,但是,就是没有生产的迹象。  妻子该临产时不临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时间长了,会出人命的,把个刘执嘉急得团团转。  刘执嘉他到处求神拜佛,求签问卦的。但是,求其百人,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说法啊!莫衷一是。没有了解决的办法,把个刘执嘉搅得心里乱成一团麻,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刘执嘉为难的时候,就有那么一位风水先生告诉刘执嘉:“刘兄啊,若要想嫂夫人生下孩子,就要喝‘凤凰嗉’上的土熬的水才行呀!方圆百里,许多人家都是这么做的,很灵验的。”  “凤凰嗉”上的土熬水?  诸位就有疑问了,这“凤凰嗉”又是什么?  “凤凰嗉”,是一段城墙的名字。说来奇巧,这名字可是有来历的。  城墙?它又为什么叫做“凤凰嗉”这么个奇巧的名字呢?  诸位,说起这城墙的名字呀,还得从很早的时候说起呢:  相传,在丰邑城建城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奇事,说是有一天,人们正在丰邑城中歇息闲聊的时候,忽闻空中一声巨鸟惊鸣,受此戾声惊吓,满城人惊惶不已,人们纷纷张望躲避,忽然看见空中一只巨鸟盘旋,遮天蔽日,顷刻,这只巨鸟飘然而下,人们看清了,这是一只巨大的凤凰。这只金色的大凤凰正飞到了丰邑城的上空,盘旋数周之后,突兀的一声和鸣,四野皆闻,人畜具惊,这只巨鸟在一城惊惊惶惶的人们的头上再次盘旋数周之后,就飘飘悠悠地落在了这丰邑城上,那大翅膀伸展在东南和西北的城墙上,那好似一只大口袋似的嗉子,就正好落在了西南的这一段城墙上。那巨鸟在丰邑城上歇息了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又扇动翅膀,飘飘悠悠的飞走了,不知去向。  有了这一番奇特的经历,这片一丈余高的西南城墙,丰邑的人们便叫它“凤凰嗉”。  现在,刘执嘉闻听得风水先生的一番话,觉得有办法叫妻子生产了,很是欢喜,马不停蹄,就立刻动身赶去“凤凰嗉”,想要在那城墙上去取些土回来。  且说刘执嘉赶到丰邑城下时,正值午间时分,正是一天当中热得最难熬的时光,你看那白晃晃的烈日正当空呢,毒辣辣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人们常常说,骄阳似火嘛,空中那是一丝风也没有,真让人有些窒息。  当刘执嘉顶着烈日赶到“凤凰嗉”时,还没有见到城墙上面的土,却见得远离“凤凰嗉”的城墙下面,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在那里熙熙攘攘的涌动,似乎在看什么热闹。  怎么这么多的人?刘执嘉很奇怪,走近了一看,只见那城墙上贴着告示,这许多的人,都在那里探头探脑地看那告示。刘执嘉心里有事,哪里有心事看那什么告示,他的心事全在城墙上取土这件事儿上面。  刘执嘉几年前来过“凤凰嗉”,当年来的时候,凤凰嗉前面那可是冷冷清清的,连个人影也没有见着,可是今天,刘执嘉惊奇地发现,平日里冷冷清清的西南城墙,今日却是旌旗如林,刀枪林立,有了许多的士卒在那里如临大敌地把守着,不只是把守着什么,刘执嘉只是觉得士卒们把守得很森严。  刘执嘉被人群推动着,挪到了城墙下,告示就在眼前,刘执嘉就去看那告示,刘执嘉不看不要紧,一看了,他就在那里跌足捶胸,心中暗叫一声:“苦也!”  原来那告示上分明写着:泗水郡守有令:任何人不得在“凤凰嗉”上取土,违令者,斩!  严禁在凤凰嗉上取土?刘执嘉觉得这事很奇怪,心里面很吃惊,去只有暗暗叫苦的份。  刘执嘉正在吃惊叫苦之时,猛听到那黑衣的皂隶,红衣的秦卒鸣着锣在那里扯着嗓子呐喊:  “诸位听着,任何人都不许靠近‘凤凰嗉’,更不准在‘凤凰嗉’上取土,违令者,杀无赦!”城下的人听了军卒的喊叫声,纷纷逃离城墙下,离得远远的,只是在那里指指点点的观看。刘执嘉就像是人潮中的一根木头,也被这潮水带得远远的,远离了城墙根。  还有一些守卒则躲在旁边的瓜棚下避荫,手中的阔树叶“啪嗒、啪嗒”地扇着风。  刘执嘉暗自叫苦:“我自要取土之时,偏就有这不准取土的怪事,却不是苦哉?这事也太奇怪了!”  其实,刘执嘉不知道,这不准在“凤凰嗉”上取土的事情,背后可是很有些名堂的:  话说秦昭襄王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时,他攻灭了已经名存实亡的东周。  秦昭襄王在灭周后得意洋洋地东巡,有一天,他突然发现那东方有紫气升腾,心里很吃惊,也很奇怪,就赶忙招来方士巫觋,询问方士、巫觋这是什么征兆,是怎么一回事?  方士的本领着实是十分地了得,他细细地一推算,就有结果了。他向秦王禀告说:“大王,在下已经推算出来了,在那淮北泗上之地,有赤帝之子下凡人间,已经坐胎几个月了,故而东方有紫气蒸腾,在下还能推算出这赤帝之子何时会坐胎生产呢。”  秦王一听是这么回事,顿时就急了,他惶急地对左右说:“这还得了!这不是上天派人来夺我的天下来了吗!”秦王说完了,就急忙向方士询问有无破解的方法。  那方士自有其过人之处,他对秦王说:“大王,臣下倒有一个办法解得此劫,臣下已经推知:欲产下此子,非喝凤凰嗉的土熬的水不可,否则不能降生。大王可就明白了有什么办法解得此劫?”  秦王是何等样人?一听就明白了,连忙下诏:重兵把守“凤凰嗉”,任何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凡是见到想在“凤凰嗉”上取土的人,一律杀无赦。  有了这段缘故,因此,才有了今天秦卒严守“凤凰嗉”的事。  刘执嘉知道不能取土了,内心里焦急万分。  刘执嘉心想,若是不能取土,妻子就不能生产,这该如何是好!心一横,就决定要冒死取土,心里这么想着,脚下就在移动,想要靠近城墙,取点土就跑。  刘执嘉来到“凤凰嗉”前,只见守卒们刀枪出鞘,剑戟横陈,杀气腾腾的。  城头上还有一个守吏,戴盔荷甲的,见到有人向那城墙靠近,就立刻在那里鸣着铜锣扯着嗓子高声喝叫:“诸位父老乡亲们听仔细了,任何人不得靠近‘凤凰嗉,否则,杀无赦!”  那刘执嘉一听,急了,在那里跺着脚叹息道:“却不是苦哉!我要取土,偏就不准取土,这不是要了她娘俩的命嘛!”  刘执嘉着急的情形,被一位老太婆瞧见了,老人家就凑近执嘉悄声问道:“兄弟,这般情急,不知是为了什么?”  犹疑片刻后,刘执嘉暗中告诉了老人家,说是妻子临盆不临产,急需‘凤凰嗉’上的土来救急。  老太婆听了刘执嘉的话,长叹了一口气,说:“唉!他大哥呀,我也是正为此事心忧呢!”  原来,太婆的孙媳妇也将临盆,老人家也正为这取土之事忧心呢!  二人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只是在那里干着急。  这天气呀,真的是酷热难耐。城旁的杨树上,知了在那里不知疲倦地”嘶……嘶……知了----知了----”地长鸣,知了的叫声嘶哑刺耳,叫得人烦躁难耐,似乎天儿更加酷热难熬了。  刘执嘉和老太婆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到一座瓜棚下,躲避那又毒又烈的日头,一同想想办法,看看怎么才能够弄到土。  许久许久,两人都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便都默默不言语。  又过了许久,刘执嘉无意间瞥了一眼一旁的西瓜,心中灵光一现,不由得眼前一亮:“有了!”  刘执嘉看到了那些被守卒们吃完后甩得城上城下到处都是的西瓜皮,心里头就有了主意了。  原来,刘执嘉看到了一个机会。  却说这天儿太热,城头城下的守卒们都饥渴难耐,正当守卒们渴得不得了的时候,却有一个老婆子从附近的瓜棚里提来了一篮西瓜在那里叫买。  守卒们一见了西瓜,都蜂拥而上,围住了卖瓜的老婆子。  老人家劝守卒道:“守卫大哥,买点西瓜吃吧!”  守卒们正口渴难耐,一见老人家篮子里那圆乎乎、绿莹莹的西瓜,馋得不得了。  守卒们便笑盈盈地买下了老人家的西瓜。  他们迫不及待的砸开西瓜,就贪婪地吃起来,吃完之后,那西瓜皮也就随意乱扔了。  守卒们吃完后,那卖瓜的老太婆就去收拾那地上丢下的西瓜皮。  刘执嘉见了,就有了主意了,他连忙上前对收拾瓜皮的老人家说:“老人家,天太热,您老啊就歇会儿吧,让我来收拾。”  老人家感激地将收拾瓜皮的篮子交给了刘执嘉,就让他来收拾,自己就回到了瓜棚下乘凉卖西瓜去了。  刘执嘉想到守卒们在城头来回巡查时,必定有土灰腾起,刚才的西瓜皮上肯定粘有“凤凰嗉”上的土。刘执嘉为了得到西瓜皮上的土,于是就揽下了这收拾西瓜皮的活。  刘执嘉一边收拾,一边打量着西瓜皮,看看上面到底有没有土,有多少土。一番打量,刘执嘉惊喜地发现,正如自己所料,那西瓜皮上还真的沾了不少的土。  刘执嘉装着是要去倒掉那些篮子里的瓜皮的样子,就和那位也需要“凤凰嗉”上的土的老人家一起离开了“凤凰嗉”。  在离“凤凰嗉”很远的一片小树林里,刘执嘉和老人一起就从那西瓜皮上取下土,装在撘襟里。  取完土后,刘执嘉和老人家高兴得不得了:还真取得了不少的土呢。  搭襟里装了许多土后,刘执嘉和老人就各自欢欢喜喜地回家去了。  

第04章 传奇异,刘季降世;入书院,兄弟同心4四

  一回到家,刘执嘉就赶忙用土熬水,服侍着妻子服下。  王晗喝完了凤凰嗉上的土熬成的水后,果然不久就顺利地产下了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  这个姗姗迟来的孩子,他就是刘季。  这一年,是公元前256年。  小刘季一生下来就比一般的孩子重一些,相貌亦是不凡,龙骨龟背,上肢粗长,浓眉亮眼的,哭声响亮,一哭起来,常常惊扰四邻,虽然常常吵着了邻居,但是,却没有人去嗔怪这家人。  刘执嘉夫妻二人见这孩子相貌不凡,又想到这孩子的来历很神异,不晓得几钟爱,生怕有所闪失,每日里,一家人细心地照料着这个孩子,让他吃饱穿暖,只要是孩子该有的,都给他,别的孩子没有的,只要办得到,也给他,天上的星星要是够得着,也要弄把梯子摘几颗,万般地呵护啊。  刘季就在父母的呵护下,一天天的长大了。  俗话说:“戏子的孩子迎风长”,这小刘季啊,不是戏子的孩子,不迎风长得也快,在乡亲们的眼里,似乎一眨眼就长大了。  刘季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到几岁了,这孩子是很特别,外型显得高高大大的,又生得白白胖胖的,性格初露,活泼率性,不知道有多可爱,刘执嘉一家人上上下下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五  话说那大秦帝国,虽然在北边闹腾,眼下却还没有波及到楚国,因此楚地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安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过得平静而又殷实。  中阳里是沛县城中有名的“桃源”世界,这里濒临大沙河,雨水充沛,芳草丰美,有利于耕作种植,作物很是丰富。  中阳里在沛县收益大,沛县由此得名。  故黄河从沛县穿境而过,有《泛黄河》诗一首:  谁开昆仑源,  流出混沌河。  急雨飞作风,  惊龙喷为波。  湘瑟飕飗弦,  越宾呜咽歌。  有恨不可洗,  虚此来经过。  诗中所描述的境况,曾经给泗上之地带来了水患天灾,自从大禹治理了水患之后,水患天灾如今已然不存,黄河两岸代之而存的是肥沃的良田沃土。  由于优厚的地理条件,中阳里的百姓们过的是优游富足的生活,农忙时就耕田种地,农闲时就坐贾行商,做些贱买贵卖的勾当。生活虽然一日一日的过得很平常,但是,却没有缺衣少食的忧虑,也没有兵连祸结的困苦刘执嘉的家境,虽然算不上是大户,日子过得还算是很优裕的。  家境安宁殷实,小刘季的生活也就安定、充实,他就在这种怡然自乐的环境中,一天一天地长大了。  这刘季自娘胎出来就有一种与他人不同的习性,那就是,他似乎比一般的孩子顽劣一点,但欲说他顽劣吧,却又比一般的孩子顽劣得知进知退一些。  随着小刘季一天一天地长大,刘执嘉发现这孩子似乎也一天比一天淘气起来了。  刘季特别喜欢和一帮丫髻颠颠的孩子们玩儿,下河摸鱼呀,上山戏耍呀,捉鸟摸雀呀,逗虫扑蝶呀,爱得很!一刻也不清闲。  而刘季特别特别喜欢的,就是去中阳里的街面上看热闹。  刘季只要一到了街面上,那是满街的疯跑哇,一跑起来,那脑袋上的垂髫丫髻也跟着颤悠颤悠的,一见到他这个小模样,大人们就开心得苕笑起来。  满街的红灯红,满街的店铺隆,那店铺里的玩意,咋就那么多?这些东西吸引着小刘季,他也就天天不避风雨不惧霜雪地往那街面上跑。  这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猴有猴情,虎有虎性,猴与猿伴,虎与豹行,刘季往街面上这么一跑,呼啦啦的,小家伙们也都往街面上跑,刘季的身后天天像串钥匙似地串着一群光腚的小萝卜头。  小家伙们太顽皮了。  每天早饭过后,小家伙们就开始了他们顽劣的表演,他们串东家, 藏西家,捉猫猫,玩狗狗,上大树,爬高房,无事不做,哪样事都敢做。  小家伙们有时就坐在酒桌的旁边,在那里惊奇地看着大人们喝酒,呼五喝六的,红着脖子,“雅滴滴,雅滴滴”,“五魁首哇,六六六哇……”的叫,觥筹交错,起坐喧哗的样子很可笑,还眼睛里红红的,就跟他们前些天从田边的草丛里捉来的那只兔子的眼睛一样红。  太有趣了!原来喝酒是这么有趣的事!  大人们不在的时候,小家伙们就偷偷地去尝大人们的酒。  呀!不好喝嘛!辣辣的,一股呛人的气味直冲鼻腔,很难受呢!大人们怎么就喝得那样有滋有味呢?真是怪事!  不好喝归不好喝,既然偷着喝酒了,就要像大人们那样去喝。  于是,孩子们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装模作样的,在那里推杯打拱的,抱拳行礼,划拳行令,口中也是一通“三山五岳,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六大顺……”地叫,还蛮像回事,有时,还作些投壶之戏。  刘执嘉见了小刘季的作为,不免就皱起了眉头,心里面也就对这孩子的率性忧心忡忡起来了。  一日,刘执嘉从街上回来,就招呼着妻子王晗坐定,就跟妻子谈起刘季的事情来。  刘执嘉说:“伢他娘啊,我看我们的季儿已经不小了,长此下去不是个主意,我观察他的秉性,将来叫他务农啊怕是不成,他比不上他大哥刘伯勤恳务实,叫他做生意吧,怕也是不成,做买卖这营生,他恐怕不如他二哥刘仲的头脑活络明白。我天天在想季儿的生计大事,很为难。不过今天路过东街马维先生的学堂,倒是有了主意呢!”  “他爹呀,你莫非是想送季儿入学?”王晗问。  “正是,”刘执嘉接着说:“马维先生是一方名宿,学问了得,四里八乡的,很有些名声,把季儿送给他教导,想来是不错的。我观察季儿呀,务农行商呢,他不是那块料,但是,这孩子断人识语倒是极有一套,悟性却是极高的,为夫想啊,只要他一心向学,又有马维先生的教导,将来定有所成,到时候,再参加个荐拔考试什么的,就能够入公门做一名小吏,也是不错的一条路呢!”  王晗笑了,不做声。  刘执嘉见妻子只笑不语,就奇怪地问道:“伢他娘呀,你咋只笑不说话呢?”  王晗说:“他爹呀,你说你是个吃稻米烧稻草的出身,你咋就想到读书这条路上去了呢?”  刘执嘉也笑了,说:“哎!话可不能这么说,咱三儿是什么人?他是烧稻草的人吗? 他天生的就是个读书的料!”  王晗说:“夫君倒有见识,说的是,就依夫君之见吧!”  夫妻二人商定后,刘执嘉就从街上的孩子堆中揪来了刘季,对他详细地说了送其入学的事情。  小刘季一听,就烦了,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他又是摆脑袋,又是摇手,那身子扭动得像拧动的麻花,他跺着脚说:“爹呀,为什么呀?干嘛送我上学呀?你没有听人家说嘛,学堂里不晓得几厉害,不让小孩这不让小孩那,还打小孩的手掌心哪,不自在!不自在!我不去!我不去!”  刘季说完,那小嘴巴噘得像一把葫芦瓢似的,脑瓜壳就是那瓢柄。  刘执嘉伸手重重的敲了一下脑壳做的瓢柄,再将瓢柄转动了,正对着自己,然后一脸正色对刘季吼道:  “三儿,爹跟你说,你不能再这么任性下去了。不然,你会成为市井无赖的!你看你大哥吧,会经营农桑,日子慢慢红火了。你二哥呢,会经商,家境殷实了吧?这两样你都不会,你将来怎么办?拿什么糊口哇,伢啊?”  刘季撒娇耍赖:“爹呀,不要啊!”  刘执嘉烦了,大怒道:“不要耍刁作态的!休得要再多言,这事为父的做主,就这么定了!”  刘季见了父亲这样,知道改变父亲的想法是没有指望了,就怯生生地说:  “那······那您叫卢绾他爹让卢绾和我一起入学!”  执嘉考虑了一下,对儿子说:“好,我去试试吧。”  当晚,刘执嘉就吩咐王氏备菜置酒,他去隔壁诚恳地邀来了卢绾的父亲,和卢父商议这两孩子一同读书的事。  刘执嘉他生怕卢父不同意,就仔细地把自己的想法摆出来,还说了许多读书几有好处马维先生如何如何才高德重的话来打动卢父。  说也难怪,要知道,在乡下,学农学桑、学商学贾倒是时兴,这读书呀,那可是大户人家的事情,一般的人家,读书对他们来说,没有兴趣,或者根本就不往这方面想,对穷得衣食存忧的人家来说,叫孩子读书,那是奢望。  刘执嘉判断,卢家对于读书的态度,当属第一种情况。  可是,叫刘执嘉没有想到的是,卢绾的父亲对送卢绾上学却是十分的赞成的,他听了刘执嘉这么一说,很高兴地就答应了。  卢父端起酒杯,高兴地说:“刘大哥啊,你就不要对兄弟我说这许多的道理了,不瞒你说,我正为绾儿的事忧心呢,你这个主意呀,正合我的意思,就这么定了,来,干杯!”  “好!”  执嘉哈哈大笑,刘执嘉憋着一肚子劲,是准备了花大力气说服卢绾的父亲的,没有想到的是,卢父这么轻易的就答应了,刘执嘉太高兴了。  两位老父击掌共饮。  当夜,二人一边喝着老酒,一边细细地商量着孩子们的入学事宜,直至午夜时分。  诸位,说了这半天,我们还不知道卢绾是谁呢!  这卢绾呀,他和小刘季是靠墙而居的邻居,是刘家北面共墙毗邻的卢家的孩子,是和小刘季天天一起疯出疯进的一个屁颠颠的小伙伴。  不是有“远亲不如近邻”这么一句古话吗?  小刘季家和小卢绾家就是比邻,两家的关系比亲戚要亲近得多。  这卢家和刘家世代交好,这也就是两家为何毗邻而居的缘故。到了现在,卢父与刘父意气相投,宛如兄弟,两家患难与共,有乐共享,有难同当,平常过从甚密,卢家有酒刘家喝,刘家有客卢家陪,隔着一堵墙是两家,拆了这堵墙就是一家,两家亲如一家。  更巧的是,这小刘季与小卢绾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一对人儿呢!  你说那古人义结金兰时,往往对天盟誓:“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誓言说明什么?说明这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巧为义结兄弟的情形,那是不容易碰上的。  如今,这刘季和卢绾亲如兄弟,却又同年同月同日生,真乃是天造地设一双人儿。  这父辈相交深厚,子辈同日而生,在乡民中传为美谈,得知此事后,乡亲们都牵羊赍酒来相贺,乡党情谊,洋溢其间,叫人叹为观止。  刘季与卢绾一块厮混大了,到了十来岁,现在又要一起入马公书院读书,一同上下学,二人还意气相投,甚是亲密,这更让乡里人赞赏有加。  而最叫长辈们高兴的是,这二人虽然当初不愿意进那学堂门,但是,自从入学以后,二人却是尊师重道,又一心向学,十分听从马维先生的教诲,研习圣贤之理,亦毫不苟且。  马维先生学问渊博,道行很高,弟子不老少,倒是很少训导刘季和卢绾这样的明慧的弟子,一年下来,成绩斐然,先生甚是欣慰,他常在乡党或乡校集会上噘着山羊胡子,称赞两个孩子说:“孺子可教也!”  先生不常夸人,先生夸奖孩子们的话传到了乡亲们的耳朵里。乡亲们知道后,便再次奉酒带肉,挑担拎瓶的,到刘、卢两家道贺。  乡亲们喧喧闹闹的直到日上西头才归。孩子们的长进,先生的夸奖,乡亲们的祝贺,把个刘执嘉高兴得哟不知咋样才好。  自此,刘执嘉对刘季更是珍爱有加,对小刘季也满抱着希望。  从此, 刘季和一群同窗好友们,就像模像样地上起学来。  

第05章 传奇异,刘季降世;入书院,兄弟同心5六

  每日里,孩子们迎着东方那轮红日,早早地来到了书院街上先生的那片古色古香的院子里,院子的东面是学堂,雕梁画栋的双层木楼,透着一股翰墨书香气,西北角那栋三层的木阁楼便是马维先生的宅邸,西南一带是一大片庭院,碧草铺地,竹木掩映,松杉木高峻挺拔,梅树、杏树、桃树、李树、梨树,杂然其间,篁竹、丛竹婆娑摇曳,直节分明,正气凌然的模样。  孩子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先生的那些花呀草呀搬到西边的丛竹边上,让这些花花草草们沐浴在阳光中,然后,孩子们就放开喉咙读一阵书,“子曰诗云,之乎者也”一番。  马维先生每日里总会按时的背着朝阳走进书堂中,腋下总会夹着那根幽黑幽黑的戒尺,但是,先生一走进院子,每次看见孩子们这乖乖的向学向善的模样,先生那脸上的笑意哟,就如同那沐浴花草的阳光一般的灿烂。  先生捋着山羊胡子,抖抖衣襟,在那八仙椅上坐下,笑眯眯地看着弟子们,喜欢得不得了,先生的目光忽地投在了刘季的身上,先生觉得刘季相貌特殊,特别是他的鼻子和面相很特别,先生是懂得一些相人之术的,他现在静下心来,有机会细细观察刘季这孩子,看过之后,先生不由得记起了《神相全书》上面的话:  “鼻为中岳,其形属土,为一面之表,肺之灵苗也……隆高为梁者,主寿,若悬胆而截筒者,富贵,诀曰:鼻如截筒,衣食丰隆……准头而圆,得外衣食;准头丰起,富贵无比……准头圆肥,足食丰衣。”  “一取威仪,如虎下山,百兽自惊;如鹰升腾,狐兔自战,不怒而威。  一看敦重而精神,身如万户之舟,驾于巨浪之中,摇而不动,引而不来;坐卧起居,神气清灵,久坐不昧,愈加精彩,如日东升,刺人耳目,如秋月悬镜,光辉皎洁……”  笔者也记得《神相全书》说过:  龙鼻丰隆准上齐,  山根直耸若伏犀。  鼻梁方正无偏曲,  位至居尊九鼎时。笔者也记得史家司马迁老先生在《史记·高祖列传》中对刘季有这样的说法:“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高鼻梁有帝王之相)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且说现在,先生暗自在那里审视刘季,他捋着那蓬山羊胡子,心里想:  “刘季这孩子看来与他者殊异,隆准而龙颜,容貌不凡,有大富大贵的贵人之相,入学以来,本夫子观其谋事冷静,办事果断,个性亦是豁然大度,将来或许有所成就也未可知呢!”  先生心里面这么一想,就招手叫刘季到面前来,看定刘季,说:  “刘季呀,先生看你很聪慧,与他者殊异,日后定有造就,从今天起,先生就要给你加字加课,你要好生地用心学习,不要辜负了先生的心哟!”  刘季一听,心中却不愿意,当着先生的面,刘季又不好当面拒绝,免得伤了先生的心,只好回复先生说:  “先生好意,弟子心领了,弟子当用心学习,不负先生的美意!”  先生一听,心中欢喜,心想,这孩子就是懂事,说出的话也是叫人喜欢。  于是,先生对小刘季的教导也就特别地用心,每天都给他加书加课,习字讲解亦是不同于别人。  先生认定了刘季是桃李,就想育出芬芳来。  可是,这刘季刘季虽然能够完成先生的学业,但是,这孩子的淘气顽皮有时候也会叫先生头疼得很。  孩子们嘛毕竟是孩子,他们和刘季一样,除了好学上进之外,游乐嬉戏往往也是他们的至爱。  闲暇时,田间篱落那就是他们的乐园。  春暖花开之际,黄蝶在菜花丛里翩跹起舞,蜜蜂也赶忙在菜花桃花杏花间忙碌起来,空气里微微地泛起游丝般凉凉的芬芳。  刘季和小伙伴们在先生的院子里玩起了小游戏,偶尔也会疯出院子去追蜻蜓,逐黄蝶。  但是,不论孩子们如何疯,如何耍,只要夫子一声咳嗽,孩子们都能立即飞回书院,继续着“之乎者也”之声,但是孩子们那心哪,却还在随着小虫小蝶在飞呢!  夏天自然是热得很。  先生的书院不是很阴凉,虽然轩窗掩映,但是,书院的四周那有着雕窗的院墙四面环合,院子中,竹子、杏树、梨树,梅树,成列成行,很不透风。  孩子们热得受不住,就从书院里偷偷地溜出去,溜到河边的大树下,在阴凉的地方,用竹篾圈蒙上蛛网去捕蝉。捕蝉的时候,就任那叶隙间的碎金洒在自己的身上,斑斑驳驳的,就像是穿上了花布的罩衣。  蝉趴在树上的阴凉处,尻部撅上撅下地叫得正起劲,孩子们的蔑圈偷偷地升上来,一下子就罩住了蝉,那蝉就蹬腿伸翅地挣扎,却怎么也逃不脱。  随着那蛛网上的蝉发出悲哀的鸣叫,孩子们的心里开了花,孩子们的心花就像那河岸边上盛开的花儿一般地快乐。  马家书院的旁边,有一条里弄,里弄间有一块闲置的高地,孩子们有时就在那里学大人们唱社戏。孩子们竹刀人马跑龙套,他们走腔走调的唱腔,有时引得大人们围观,笑声、喝彩声,比正宗的社戏还要火爆呢。  刘季最擅长扮“大王”,扮相自设,词儿现编,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词儿得体,纵横捭阖,很是那么回事,人们都惊叹不已,他们都觉得刘季这孩子很有点不一般。  孩子们就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游乐嬉戏,时时出没于里弄田间,其乐也融融。  但孩子们毕竟是少不更事,所以有时会闹气,也会相互缠斗,家长里短的,恨恨攻讦。  每逢这时,刘季总会淡淡地说:  “你们究竟有什么好斗的?大家都是朋友,又都是小事,我们忍忍也就过去了。先生不是常常教导我们要宽以待人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同伴们听刘季这么一说,就都停了手。  同伴们因此很敬畏刘季,相互间的争斗也少了许多。  小刘季不仅自己不与人置气,就是别人有了纷争,他往往又是息事宁人的高手。  卢绾为了在溪间围堰抓鱼的事儿,与别的孩子争执起来,最后竟至于动手厮打,孩子们劝解不开,便飞一般地寻来刘季,刘季一来,两人因为畏惧刘季,也就松了手,不再撕打,但两人的口舌相争还在继续。  刘季喝道:“卢绾,你给我住口,我不想听谁是谁非。我只知道三样事:这第一,这是多大点事,刨你祖坟啦?朋友之间动手动脚的,瞧你那点出息!你是有气量的男子汉吗?这第二,你比他大,长兄让弟,自古依然,你不容他,是你不对!这第三,孔夫子有言:‘君子动口不动手。’你没遵从先生的教诲了!”  刘季一番话说得卢绾羞愧而退,一场纷争也就这么平息了。  一番话在情在理,伙伴们很是钦佩刘季。  自此,刘季就成了孩子王了。  这些事传到乡亲们的耳朵里后,人们对刘季就另眼相看了,他们都认为刘季读书了,真的出息明理了。  马维先生也为自己育得桃李芬芳而高兴。  然而,快乐的日子总是显得短暂一些,复学的日子又到了。  待到孩子们将猿心马意从田畴里巷间扯回来,走进那古色古香的马公书院时,就觉得有那么一些不自在,先生那挂着烫金的“马公书院”匾额的书楼和厢房,先生那满院子的竹子、梨树、杏树和布满青叶的梅花,往日咋看咋都觉得好看、好神秘,现在,孩子们都觉得这书院不再似从前那样好看了,书院那深红或深黄的古色似乎也有些碍眼。  书堂上,孩子们再听着先生那摇腔拽调的诵读破解之声,也就觉得没有从前那般悦耳了,何况还有先生的苛责与戒尺呢!  孩子们开始不听话了。  先生恼火了!他就将孩子们一个个地揪到孔圣人的牌位前,厉声喝令孩子们跪下,要孩子们对着圣人的牌位悔过、起誓,誓言自己绝不再犯。  孩子们稀稀拉拉地、有气无力地起誓后,先生再用那根黑幽黑幽的戒尺,戳在那牌位后面的古画上,指指点点地大声训导着众弟子,那幅古画上,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苍古的梅花树下。先生告诉孩子们,功名利禄就蕴含在古书中,要想功名富贵,就得像当年苏秦刺股那样地苦苦攻读,不舍昼夜,方得有成。先生告诉孩子们,这幅古画的寓意就是:“禄(鹿)伏古(树)书下”。  先生用那根戒尺,在孩子们的头上敲敲打打的,一直训导得孩子们气息奄奄还不想罢休。  孩子们渐渐地对读书就有了些怨意,恨意,觉得读书不是那么有意思,倒是一件苦差事,连刘季也不例外,也是这么个感觉。  少年们的心,最是充满幻想与好奇的,书院外面的世界对刘季他们充满着诱惑。  窗外的蓝天白云,碧草黄花,一弯流水,几缕炊烟,一群飞鸟,就能勾起少年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孩子们觉得他们应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要的生活却不是先生的书院里能够给他们的。  这正是:天地万物有灵性,  圣贤难留少年心  苍山觅得孩提意,  绿水流来王侯情。  

第06章 逆父命,刘季归本性; 仰高士,少年从张耳1一

  刘季有时抛下伙伴们,一个人伫立在风雨桥上,立足高处,凭栏而西眺。  刘季遥目西方的时候,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条通往远方的西风古道,这条古道在远方的苍山叠翠之间时隐时现的,伴随着古道延伸的,是那苍茫的淡烟暮霭,在那苍山之巅,有古木在摇曳,古木梢头,斑驳阑珊,那是夕阳在斜照。  古道的尽头,该是魏都大梁吧!  一想到大梁,刘季就抑制不住一阵激动。  刘季一想到大梁,立马就想起了马维先生常常侃侃而谈的魏公子信陵君的故事。马维先生为孩子们讲了许多的东西,别的东西,刘季记不住,唯有这信陵君的故事,刘季倒是片刻也没有忘记过。  先生为弟子们讲起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情。先生讲的时候,慷慨激昂,手舞足蹈,老泪纵横的,先生讲起故事来,就像是在讲述自己的英雄壮举一般,深深地陶醉在其中。  在先生的激昂的情绪中,刘季被深深地感染了,深深地震撼了。  信陵君的英雄形象从此在少年的心中扎下了根,魏公子身上所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