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19)(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8:42:28

点击下载

作者:田燕,蒋妮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19)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2019)试读:

前言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属于职业准入考试,凡符合条件经过考试并成绩合格者,颁发《执业药师资格证书》,表明其具备执业药师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本资格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考试分药学专业和中药学专业。由于考试重点、难点较多,广大考生在复习考试中很难适应,这对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信心不足的考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借助考试辅导用书来提高自身的应试能力。

应广大考生要求,多年从事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的权威专家团队依据最新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编写了这套《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必背采分点》丛书。本套丛书共7本,分别为《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丛书将考试大纲和复习指导用书融为一体,根据考试真题或常考习题,划出“必背采分点”,便于考生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同时加入考试真题,帮助学生熟悉出题思路,使其临考不至于慌乱,并对难点和重点给予考点提示,便于考生掌握。本套丛书主要供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使用。

我们相信,只要考生们认真学习,在本套丛书的帮助下一定能够顺利通过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必背采分点》丛书编委会2018年12月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必背采分点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及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3.人体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及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4.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

5.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6.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7.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称为“证”。

8.“证”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9.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

10.“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11.“论治”,亦称“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12.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是辨证,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是论治。

13.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是“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历年考题【A型题】1.下列属于症的是(  )

A.嗳气 B.食积

C.热淋 D.虚劳

E.鼻渊【考点提示】A。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A型题】2.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

A.感冒 B.咳嗽

C.风寒犯肺 D.鼻痒喷嚏

E.恶寒发热【考点提示】C。证包括病变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A型题】3.根据中医理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

A.胸痹 B.心悸

C.气虚血瘀 D.胸肋胀满

E.胸痛彻背【考点提示】C。【A型题】4.根据中医理论,“病”“证”“症”的概念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病”的是(  )

A.厌食 B.嗳气

C.脘痞 D.腹胀

E.便溏【考点提示】A。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第二节阴阳学说必背采分点

1.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由于天气轻清在上故属阳,地气重浊在下故属阴。

2.以水火而言,则“水为阴,火为阳”,由于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炎上故属阳。

3.以动静而言,则“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4.以物质的运动变化而言,则“阳化气,阴成形”,即是指当某一物质出现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时则属阳的功能,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则属阴的功能。

5.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皆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物质方面的皆属于阴。

6.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把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7.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阴阳的可分性和阴阳的相互转化性。

8.阴阳的相互关系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9.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

10.阴阳制约,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主要体现在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

11.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

12.阴阳互根,即阴阳相互依存关系。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13.阴阳互用,即阴阳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14.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15.阴阳的互根互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16.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此消彼消和此长彼长。

17.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转化的前提是阴阳的消长,消长发展的结果是阴阳的转化。

18.在疾病治疗中阴阳学说的应用原则是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能。

19.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证、实证、热证属于阳证,里证、虚证、寒证属于阴证。

20.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21.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22.寒、热、温、凉,又称“四气”。

23.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24.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25.大抵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

26.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历年考题【A型题】1.下列药物属阳的是(  )

A.补中益气 B.清热导滞

C.降气收敛 D.消积导滞

E.降逆收敛【考点提示】A。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A型题】2.根据阴阳相互关系,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属于阴阳的(  )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考点提示】E。阴阳的相互转化是在量变基础上发生的质变,即物极必反。【A型题】3.治疗阳虚证,使用补阳药时常佐用少量补阴药的治法,称为(  )

A.阴阳互制 B.阳病治阴

C.阴病治阳 D.阳中求阴

E.阴中求阳【考点提示】E。对阴阳偏衰的治疗,明代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即是指在用补阳药时,须佐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佐用补阳药,以发挥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第三节五行学说必背采分点

1.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哲学概念。

2.木的特性,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3.火的特性,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4.土的特性,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5.金的特性,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6.水的特性,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7.五行归类的方法有: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8.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推演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称为取象比类法。

9.五脏配属五行,肝主条达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肃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

10.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至其他相关的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的五行属性,称为推演络绎法。

11.自然界五色包括青、赤、黄、白、黑。

12.自然界五气包括风、暑、湿、燥、寒。

13.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4.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5.五行相乘,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也称为“过克”。

16.五行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对所不胜一行进行反向克制,又称“反侮”或“反克”。

17.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相侮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

18.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则,包括补母或泻子两个方面,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19.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等。

20.滋水涵木法指通过滋补肝肾之阴,以涵敛潜制肝阳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

21.滋水涵木法适用于肾阴亏虚,不能涵养肝木,而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偏亢之“水不涵木”证。

22.金水相生法,指补肺肾阴虚的治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

23.金水相生法适用于肺阴虚不能布津以滋肾,或肾阴亏虚,不能上荣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的病证。

24.培土生金法,指通过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治法,又称补养脾肺法。

25.培土生金法适用于脾胃气虚、生化减少,而致肺气失养的肺脾气虚证。

26.益火补土法,指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

27.益火补土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的脾肾阳虚证。

28.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基本治则,包括抑强与扶弱两个方面,即泻其乘侮之太过,补其乘侮之不及。

29.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

30.抑木扶土法,指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

31.培土制水法,指健脾利水以制约水湿停聚的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溢而致水肿胀满的证候。

32.佐金平木法,指滋肺阴、清肝火的治法,又称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肝火上逆犯肺之证。

33.泻南补北法,指泻心火、补肾水的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未济、心肾不交之证。历年考题【A型题】1.下列根据相生规律制定的是(  )

A.佐金平木 B.益火补土

C.培土制水 D.泻南补北

E.抑木扶土【考点提示】B。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等。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X型题】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有(  )

A.培土抑水法 B.滋水涵木法

C.泻南补北法 D.佐金平木法

E.抑木扶土法【考点提示】ACDE。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X型题】3.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

A.培土生金法 B.滋水涵木法

C.金水相生法 D.益火补土法

E.抑木扶土法【考点提示】ABCD。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等。【X型题】4.属于运用五行相克关系阐释疾病传变的有(  )

A.肝病及肾 B.心病及肾

C.肺病及肾 D.脾病及肾

E.肝病及脾【考点提示】BDE。肝五行属木,心五行属火,脾五行属土,肺五行属金,肾五行属水。心病及肾、脾病及肾、肝病及脾属于运用五行相克关系阐释疾病传变。第四节藏 象必背采分点

1.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称为藏象。

2.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3.五脏,即心、肺、脾、肝、肾。

4.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5.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胞宫)。

6.五脏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

7.六腑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8.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9.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血脉,主神明。

10.心主血脉体现在,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对血液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11.心主血脉的关键是心脏正常搏动。

12.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主要依赖于心血、心阴对心神的滋养,以及心气、心阳的鼓动和振奋作用。

13.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即心有主宰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14.心主神明中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15.心主神明中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16.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

17.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

18.心包的生理功能是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19.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心包受病,称为心包代心受邪。

19.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

20.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21.肺的生理功能,包括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

22.肺主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

23.肺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肃降、收敛的生理功能。

24.“肺气失宣”,可见鼻塞、喷嚏、恶寒、无汗、呼吸不畅、胸闷、喘咳等症状。

25.“肺失肃降”,可见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症状。

26.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气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27.肺在调节津液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故又称“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

28.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29.肺主治节,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的功能。

30.肺主治节的主要体现包括:①治理调节呼吸运动。②治理调节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动。③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④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

31.脾位于中焦,横膈之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志为思,在体为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又有“脾寄旺于四时”之说。

32.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运化,主统血。

33.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是指脾主运化功能。

34.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于脉外。

35.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易亢易逆,故称“刚脏”。

36.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疏泄,藏血。

37.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中心环节是调畅全身气机。

38.肝主疏泄具体体现在:①调畅情志。②促进消化吸收。③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

39.肾藏精的生理效应是:主生长、发育和主生殖。

40.肾阴,对机体各脏腑起着滋养和濡润作用。

41.肾阳,对机体各脏腑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

42.肾主水,是指肾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43.肾的气化作用主要有赖于肾阳和肾气。

44.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45.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主血与肺主气、心主行血与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

46.心肺气正常则是血液正常循行的必要条件。

47.心主血,推动血液循行,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故有“呼出心与肺”之说。

48.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

49.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50.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

51.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肾阴阳水火既济与心血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

52.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53.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呼吸运动和津液代谢两个方面。

54.组成宗气的主要物质是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

55.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

56.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理表现,称之为“肝火犯肺”。

57.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58.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

59.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互资等方面。

60.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先天后天相辅相成和津液代谢方面。

61.情志活动由五脏精气所化生,故与五脏相配合,则为喜、怒、思、忧、恐五志。

62.与五脏功能活动相关所产生的分泌液和排泄液,称为五液,即汗、涕、涎、泪和唾液。

63.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称为五体。

64.面、发、毛、爪、唇,称为五华。

65.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体现在:①心在志为喜。②心在液为汗。③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④心在窍为舌。

66.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

67.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

68.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

69.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

70.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等。

71.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体现在:①肺在志为忧(悲);②肺在液为涕;③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④肺在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

72.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体现在:①脾在志为思;②脾在液为涎;③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④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73.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体现在:①肝在志为怒;②肝在液为泪;③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④肝在窍为目。

74.爪乃筋之延续的部分,故称“爪为筋之余”。

7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体现在:①肾在志为恐;②肾在液为唾;③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④为耳及二阴。

7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①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的消化;②胆主决断。

77.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通降为和。

78.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79.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液。

80.三焦总的生理功能为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元气运行的通路和水液运行的通道。

81.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生理功能特点为“上焦如雾”,即形容心肺输布营养至全身的作用。

82.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至脐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生理功能特点为“中焦如沤”,即形容脾胃等脏腑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作用。

83.下焦,是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为“下焦如渎”,即形容肾、膀胱、大肠等脏腑排泄二便的作用。

84.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是女子胞。

85.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有:肾中精气和天癸的作用、肝气肝血的作用、冲任二脉的作用。

86.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联系,心经属心络小肠,小肠经属小肠络心。

87.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88.脾与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89.胆附于肝,肝胆经脉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90.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历年考题【A型题】1.下列称为娇脏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考点提示】D。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A型题】2.水火既济是指(  )

A.心与肝的关系 B.心与肾的关系

C.心与脾的关系 D.心与肺的关系

E.脾与肾的关系【考点提示】B。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助心阴以濡心阳,使心火不亢,如此维持心肾阴阳水火协调平衡,称“水火既济”“心肾相交”。【B型题】(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能调通水道的是(  )

4.能运化水液的是(  )【考点提示】D、C。肺主通调水道故又称“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两个方面。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B型题】(5~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某女,41岁。闭经半年余,妊娠反应阴性,体检无其他疾病,来医院就诊。辨证为冲任亏虚、天癸早衰。根据藏象理论,与天癸密切相关的脏是(  )

6.某女,35岁。经常情志抑郁,善太息,食少纳呆,月经不调,诊断为郁证。根据藏象理论,主司疏泄、调畅气机的脏是(  )【考点提示】E、B。肾精能化生“天癸”。所谓“天癸”,是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盈,所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质。肝具有刚强之性,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疏泄,二是藏血。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及情志活动等作用。【X型题】7.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

A.在志为悲 B.在液为唾

C.在体为肉 D.其华在唇

E.在窍为舌【考点提示】CD。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①脾在志为思。②脾在液为涎。③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④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第五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必背采分点

1.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

2.气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气、后天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及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

3.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4.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5.元气的生理功能包括: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6.宗气在胸中集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7.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生成。

8.宗气的生理功能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9.营气主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10.营气的生理功能包括: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

11.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脉外。

12.卫气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13.气的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体现的。

15.人体热量的来源是气的运动。

16.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气的运行,称为“气机”,“升降出入”。

17.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

18.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

19.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是水谷精微和肾精。

20.血液的主要功能是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营气和津液。

21.血的特性是“喜温而恶寒”,血液充盈及寒热变化也能影响到血的运行。

22.气属阳,以推动、温煦功能为主;血属阴,以营养、滋润功能为主。气与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23.气为血之帅体现在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24.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

25.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26.津液的生成,依赖于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功能。

27.津液的输布,依赖于脾的“散精”和肺的“通调水道”功能。

28.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汗液、尿液和呼气的形式而实现。津液在体内的升降出入,是在肾的气化蒸腾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

29.津液的功能包括滋润和濡养作用、化生血液、运输代谢废料。历年考题【A型题】1.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  )

A.营气 B.宗气

C.元气 D.卫气

E.真气【考点提示】D。卫气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A型题】2.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  )

A.营气 B.宗气

C.卫气 D.元气

E.真气【考点提示】D。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B型题】(3~6题共用备选答案)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3.血液在脉内巡行是依赖气的(  )

4.维持人体恒定体温是依赖气的(  )

5.护卫肌表是依赖气的(  )

6.防止血液溢出脉外的是(  )【考点提示】A、B、C、D。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发挥激发和推动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体温的恒定,依赖于气的温煦和调节。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固摄血液,维持血液在脉管内循行,防止逸出脉外。第六节经 络必背采分点

1.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2.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他连属部分组成。

3.经脉主要有正经、奇经和经别三类。

4.正经共有十二条,分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

5.奇经共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脉、阳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

6.奇经穿插循行于正经之间,主要起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7.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重要支脉,又称“十二经别”。

8.经别的主要功能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

9.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10.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11.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具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12.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故称“十二经筋”。

13.经筋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14.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所分布的皮肤部位,亦即在皮肤的经络分区,故称“十二皮部”。

15.十二经脉即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16.十二经脉的名称,即是结合了阴阳、手足及脏腑等三方面要素,十二经脉,又称“正经”。

17.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均起于胸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均起于手指,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均起于头面部,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均起于足趾,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

18.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为:①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②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③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19.上肢内侧的经脉分布是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上肢外侧的经脉分布是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

20.下肢内侧的经脉分布是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肝经在前,足太阴脾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

21.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足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22.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

23.循行于腹面的十二经脉,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24.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自手太阴肺经开始,逐经依次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形成十二经脉的主要气血循环流注。

25.奇经八脉的作用有: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之气血、参与人体生殖及脑髓功能的调节。

26.督脉的基本功能是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

27.任脉的基本功能为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主持妊养胞胎。

28.冲脉的基本功能是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与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29.带脉的基本功能包括约束纵行诸经、主司妇女带下。

30.经络的生理功能包括沟通联络作用、运输气血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作用。历年考题【A型题】1.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

A.带脉 B.冲脉

C.任脉 D.督脉

E.阴维脉【考点提示】C。任脉的基本功能:①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②主持妊养胞胎。【A型题】2.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

A.带脉 B.冲脉

C.任脉 D.督脉

E.阴维脉【考点提示】D。督脉的基本功能:①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②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B型题】(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气海 B.血海

C.阳脉之海 D.阴脉之海

E.十二经脉之海

3.督脉为(  )

4.任脉为(  )【考点提示】C、D。督脉的基本功能为:①调节阳经的气血,为“阳脉之海”。②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任脉的基本功能为:①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②任主胞胎,主持妊养胞胎。第七节体 质必背采分点

1.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2.体质,在中医学上亦称为素质、禀质、气质、禀赋等。

3.体质在生理上表现为功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所构成,其中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决定着体质的特性。

5.体表外部形态结构,主要包括体格、体型、体态、性征、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

6.体质的构成要素包括形态结构的差异性、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7.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可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三种类型。

8.阴阳平和质体质特征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度,体形匀称健壮;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头发稠密有光泽;鼻色明润,嗅觉通利;食量适中,二便调畅;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能耐寒暑,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唇色红润,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脉象缓匀有神。

9.偏阳质是指具有代谢相对亢奋、身体偏热、多动、好兴奋等特性的体质类型。

10.偏阳质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皮肤易生疮疖;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素畏热喜冷,耐冬不耐夏,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口渴喜冷饮;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喜动好强;性格外向,易急躁;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象多数或细弦。

11.偏阳质体质特征的人,阳气偏亢,多动少静,对风、暑、热、燥等阳邪具有易感性,外感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易从阳化热伤阴。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症状。在用药上宜凉润,忌用辛香燥热药。

12.偏阴质是指具有代谢相对抑制、身体偏寒、喜静少动等特征的体质类型。

13.偏阴质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肌肉不壮;面色偏白而欠华,口唇色淡;毛发易落;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手足不温,耐夏不耐冬,或体温偏低;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精力偏弱,容易疲劳,睡眠偏多;动作迟缓,反应较慢,喜静少动,性欲偏弱;性格内向,或胆小易惊;舌质偏淡,脉多迟缓。

14.偏阴质体质类型的人,对寒、湿等阴邪具有易感性,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症状。在用药上宜温,忌用苦寒药。

15.阳盛体质宜凉忌热,阴盛体质宜温忌寒。

16.素体阳弱之质,多有阳虚,故易感受寒邪,证候多为寒证。

17.素体阴弱之质,多由虚火,故易感温热之邪,证候多为热证。历年考题【A型题】1.偏阳体质者的症状为(  )

A.疲劳 B.急躁

C.喜热 D.喜静

E.少动【考点提示】B。偏阳体质症状为形体适中或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皮肤易生疮疖;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素畏热喜冷,耐冬不耐夏,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口渴喜冷饮;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喜动好强;性格外向,易急躁;唇、舌偏红,苔薄易黄,脉象多数或细弦。【A型题】2.某男,20岁。身体偏热,多动、好兴奋,其体质类型应辨为(  )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瘀血质 D.痰湿质

E.阴阳平和质【考点提示】B。偏阳质是指具有代谢相对亢奋、身体偏热、多动、好兴奋等特性的体质类。【A型题】3.某女,22岁,身体偏寒,喜脉,少动,其体质类型应辨为(  )

A.偏阳质 B.气虚质

C.偏阴质 D.痰湿质

E.瘀血质【考点提示】C。偏阴质是指具有代谢相对抑制、身体偏寒、喜静少动等特征的体质类型。【A型题】4.体质偏阴者,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  )

A.寒证、虚证 B.热证、虚证

C.里证、虚证 D.里证、实证

E.里证、寒证【考点提示】A。体质偏阴者,对寒、湿等阴邪具有易感性,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证。在用药上宜温,忌用苦寒。第八节病 因必背采分点

1.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痰饮、瘀血等。

2.在中医病因学中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是六淫和七情。

3.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4.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5.外感性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首先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侵袭。

6.风寒湿邪易犯人肌表,温热燥邪易自口鼻而入。

7.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有: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邪善行而数变。③风为百病之长。

9.风邪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即头面)、阳经和肌表,出现头痛、口眼斜、恶风等症状。

10.风邪为六淫邪气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

11.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主痛。③寒性收引。

12.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③暑多夹湿。

13.暑多夹湿临床表现是:除发热、心烦、口渴外,还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恶心、大便溏泄或不爽等湿邪致病症状。

1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15.湿邪黏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温、湿痹、湿疹等病,皆因湿邪难以祛除而不易速愈。

16.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17.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常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18.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伤津耗气。③火热易生风动血。④火热易发肿疡。

19.火热之邪侵袭人体,燔灼肝经,耗伤阴津,使筋失其滋养濡润而致运动失调,引起“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

20.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较重;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1.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内脏,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22.情志所伤,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23.中医学认为,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亲和性,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24.劳逸失常,是指过度劳累、过度安逸导致疾病的发生,是内伤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25.临床常见的痰饮病证有寒痰、热痰、燥痰、风痰、湿痰、痰饮、溢饮、支饮、悬饮等。

26.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咳痰。

27.痰阻于心,血行不畅,可见胸闷心悸。

28.痰迷心窍,可见神昏、痴呆。

29.痰火扰心,可发为癫狂。

30.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

31.痰留经络筋骨,可见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32.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瞀。

33.若痰与气凝结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

34.饮证致病特点是:饮留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

35.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36.瘀血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

37.瘀血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咯血。

38.瘀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

39.瘀血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

40.瘀血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成块,或见崩漏。

41.瘀血瘀阻于肢体末端,可形成脱骨疽。

42.瘀血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等。

43.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包括:①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②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形成癥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③出血: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历年考题【A型题】1.具有“生风动血”致病特点的外感病邪是(  )

A.风邪 B.系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考点提示】E。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伤津耗气。③火热易生风动血。④火热易发肿疡。【A型题】2.依据七情内伤致病的理论,悲哀太过常导致(  )

A.气上 B.气结

C.气消 D.气下

E.气乱【考点提示】C。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则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从而使肺气耗伤。可见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A型题】3.根据七情内伤致病理论,思虑太过可导致(  )

A.气上 B.气结

C.气消 D.气下

E.气乱【考点提示】B。情志所伤,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其紊乱。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及于脾,使脾不健运,运化无力,气血化生无源。若耗及于心,则心血亏虚,心神失养,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若脾运不健,又可影响胃纳,可见食欲减退、脘腹胀满或腹泻便溏等。【B型题】(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疼痛剧烈 B.肌肤不仁

C.周身困重 D.迫血妄行

E.病位游移

4.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

5.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

6.火邪的致病特点是(  )【考点提示】E、A、D。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邪善行而数变。③风为百病之长。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主痛。③寒性收引。火热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伤津耗气。③火热易生风动血。④火热易发肿疡。第九节发病与病机必背采分点

1.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称为病机。

2.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属于基本病机。

3.疾病,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由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所致。

4.正气所概括的物质主要是精、气、血、津液,人体各组织器官是这些重要物质存在的结构基础。

5.正气的作用包括:①抗御外邪,预防疾病,或疾病发生后驱邪外出。②自身调节控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生理平衡,或病后自我修复,恢复健康。

6.邪气是发病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起主导作用。

7.邪正盛衰的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8.邪正盛衰导致的病机变化,最常见的是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

9.阴阳偏盛又称“阴阳偏胜”,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10.阳偏盛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11.形成阳偏盛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因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12.阴偏盛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13.阴偏盛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14.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和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15.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16.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机制。

17.阴盛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18.阴盛格阳临床除可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状外,又可见阳浮于外之症,如身热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应属真寒假热之证。

19.阳盛格阴是指邪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透布达于肢体,从而形成阴阳格拒、排斥,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20.阳盛格阴临床除见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症状外,又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脉象沉伏(但沉数有力)等假寒之象,应属真热假寒之证。

21.阴阳亡失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22.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23.亡阳多由于外邪过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大量耗伤而脱失;或因素体阳虚,正气不足,又因疲劳过度等多种因素而诱发;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阳随津泄,阳气骤虚而外脱等所致;而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阳,则多由阳气严重耗散而衰竭,虚阳外越所致。

24.亡阳临床表现多见冷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见昏迷、脉微欲绝等症状。

25.亡阴是指机体由于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阴精亏竭,滋养濡润功能丧失,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26.亡阴多由于外感温热,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或大出血,或吐泻过度,而耗伤阴液,或其他疾病快速消耗阴液所致。

27.亡阴临床表现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黏、手足温和喘渴烦躁,或昏迷谵妄、身体干瘪、皮肤皱褶、目眶深陷、脉疾躁无力等。

28.气失调主要指气不足和气行失常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

29.气不足又称“气虚”,系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30.气行失常一般概括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

31.血不足和血行失常的病理变化是指血失调。

32.血失调包括血不足、出血、血瘀。

33.出血原因有外伤出血、气虚失血、血热妄行等。

34.出血有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紫癜)、崩漏、创伤出血等。

35.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是指血瘀。

36.津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津液不足和输布排泄障碍的病理变化是指津液失调。

37.津液失调包括津液不足和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38.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原因很多,主要涉及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条达、肾的蒸腾气化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利。历年考题【B型题】(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血虚 B.血热

C.血瘀 D.血寒

E.出血

1.血液不足,称为(  )

2.血行不畅,称为(  )

3.血溢脉外,称为(  )【考点提示】A、C、E。血失调,是指血不足(血虚)和血行失常(出血和血瘀)的病理变化。血不足又称“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出血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脉外的病理状态。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B型题】(4~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E.亡阳证

4.阳偏盛病机表现的临床证候是(  )

5.阳偏衰病机表现的临床证候是(  )【考点提示】B、C。阳偏盛即是阳盛,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B型题】(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真虚假实 D.真实假虚

E.因虚致实

6.某男,40岁。腹满痛拒按,潮热谵语,但下利清水。辨证为热结旁流,病机为“大实有羸状”,属于(  )

7.某男,62岁。腹胀腹痛,时胀时止,食少便溏。自行服用气滞胃痛颗粒,状不减。辨证为脾失健运,病机为“至虚有盛候”,属于(  )【考点提示】D、C。因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可导致真实假虚证,称为“大实有羸状”。因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可导致真虚假实证,称为“至虚有盛候”。【X型题】8.血瘀的原因(  )

A.气滞 B.气虚

C.外伤 D.寒邪

E.热邪【考点提示】ABCDE。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X型题】9.疫气发生流行的因素(  )

A.气候反常 B.水源污染

C.六淫外感 D.隔离不当

E.饮食不节【考点提示】ABDE。疫疠邪气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气候因素: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无雨、酷热异常、湿雾瘴气等。②环境和饮食:如空气、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等。③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第十节预防与康复必背采分点

1.一般认为,预防医学是以健康期为主,临床医学是以发病期为主,康复医学是以发病后期为主。

2.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3.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和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4.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是增强体质。

5.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主要方法有:调摄精神,修身养性;顺应自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积精全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饮食有节,顾护脾胃;针灸保健等措施。

6.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的主要措施有:药物杀灭病邪,讲究卫生,避免病邪侵害,防范各种外伤。

7.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有早期诊治、控制疾病的传变。

8.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传变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截断疾病传变途径和“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方法,防止疾病的发展或恶化,称为防止传变。

9.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截断其传变途径,是阻止病情发展的有效方法。

10.对尚未受邪而可能即将被影响的脏腑经络,事先予以调养充实,阻止病变传至该处,即所谓“先安未受邪之地”。

11.康复的原则为形神共养,调养气血阴阳。

12.形神共养包括:养形重在养精血保胃气,养神重在调神护神。

13.调养气血阴阳包括:调养气血、调整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14.常用康复疗法有:药物康复和康复器械辅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康复法,体育娱乐康复法,自然康复法。

15.药物康复调养的对象多为体质偏颇较大或体弱多病者,前者则应根据患者阴阳气血的偏颇而选用有针对性的中药,后者则以补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