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22:15:15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套装共2册)

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套装共2册)试读:

出版缘起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他们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人类文明史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凡·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名字都如雷贯耳,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有人说,“阅读大师经典之作,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尽管很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伟大的作品又常常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经典著作,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必知传世经典系列》丛书。本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丛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青少年必知的经典系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

★协奏曲中的极品

★古典音乐领域的王者

★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四季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意大利 1678~1741)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套曲《四季》以其极为丰富的音乐语汇尽情地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为我们营造出了又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四季”。正是由于其音乐旋律活泼动人,音乐形象感觉强烈,因而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考验之后,仍然深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这不能不令人从内心发出由衷的慨叹。——维也纳弦乐独奏家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雷纳·霍内克

维瓦尔第并非巴洛克的开山鼻祖,但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号召力。作为巴洛克晚期最为人们所熟悉的3位作曲家之一,维瓦尔第是最早出名的。凑巧的是,意大利是巴洛克音乐发源和成长的所在地,而维瓦尔第所作的《四季》也被公认为古典音乐领域最容易入门的巴洛克作品。

当年,在巴洛克风格蔓延的意大利,精致而充满魅力的音乐在阳光灿烂的大地上一点一滴地铺洒。意大利的巴洛克音乐中,弦乐可与早期的歌剧相提并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至今仍是管弦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也是极为重要的室内乐及独奏乐器。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盛产小提琴家,他们全都是当时极为有名的小提琴手,而且都是小提琴音乐的作曲家。当然,在这些身影中,也少不了维瓦尔第。维瓦尔第在作曲方面所涉猎的音乐形式繁多,但人们公认他为巴洛克协奏曲领域的王者之一,维瓦尔第诸多创作中流传至今的重要作品也以这类协奏曲居多。据统计,他一生总共写作了400多首协奏曲,其中包括独奏协奏曲和管弦乐协奏曲,这些作品充分体现出维瓦尔第的音乐天赋,从中我们可以听到鲜活的旋律、热情的节奏、华丽的音色以及令人感到意外的音乐主题和对比变化,可以说这些协奏曲充分体现出了巴洛克音乐的特色,而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了。《四季》是维瓦尔第那敏感而丰富的音乐神经在不停地感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召唤后写出的作品,它以标题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向听众展现出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把诗歌的内容和氛围非常巧妙地融入音乐,以一种超拔的表现力演绎出四季变换及大自然神奇而美妙的风情,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季,这已被我们所熟知的变化,已经被我们所忽略的神奇力量,在维瓦尔第的音乐中,重新散发出惊人的魅力。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套曲《四季》是一部音乐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由于它旋律优美,曲意清新,具有很强烈的形象感与很高难度的技巧性,因此备受小提琴演奏家们的青睐与听众们的喜爱。《四季》是维瓦尔第生平协奏曲音乐体裁创作中最伟大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它历经几个世纪久演不衰,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无比珍贵的音乐遗产。——维也纳爱乐三重奏小提琴演奏者 约翰斯·科斯特

小提琴套曲《四季》是维瓦尔第于1725年创作并题献给波西米亚伯爵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中的前4首。为了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曲意,维瓦尔第在这部小提琴套曲《四季》的总谱扉页上曾相应地题写过一首14行短诗,用以简单描述每一乐章的音乐内容。我们仅是读读这些美妙的诗句,便会沉醉其中,并随它进入美丽的梦幻与冥想。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套曲《四季》由题为《春》、《夏》、《秋》、《冬》的4首独立性协奏曲所组成,每首协奏曲中又各自包含3个乐章。

协奏曲《春》中的第一乐章是一首活泼的快板乐曲,维瓦尔第在乐谱首页的标题处曾为其写有这样的诗句:“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第二乐章是一首广板,有关的题诗是这样写的:“牧羊人躺在草地上,忠实的牧羊狗在他身旁。百花盛开,景色宜人,树木轻轻摇晃。”与第二乐章舒缓的曲风相对应。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则是一首情绪欢快的舞曲,这一乐章的题诗为:“春光普照大地,乡村笛声悦耳,迷人的小树丛中,女神与牧童在翩翩起舞。”在《四季》中,维瓦尔第站在了一个超越了常人视角的高度,并且非常感性地去从音乐中领悟到一种大自然的灵性、博大与变化无穷的色彩,因而具有很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他力图用很浪漫的音乐来表现出自然界五彩纷呈的色彩与强烈的美感,因此他将每一首协奏曲的音色都作出了特殊的定位与变化,以使人们通过优美的音乐去感受并领略四季万物不同的景致与风姿。——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编导 让·克里斯多夫·马约

协奏曲《夏》的第一乐章是一首不过分的快板,维瓦尔第在其所写的诗句中曾这样描述了那令人燥热与不安的夏天:“盛夏骄阳似火,人畜口干舌燥,杜鹃啼啭,斑鸠与金翅雀也都在不停地吱吱叫。”第一乐章之后的第二乐章是一首慢板与快板相交替的乐曲,题诗为:“苍蝇与一群发怒的土蜂因害怕惊雷而狂飞不停,令人不得安宁。”《夏》的第三乐章是一个急板乐段,作曲家维瓦尔第在此处的题诗为:“天空电闪雷鸣,冰雹打落了玉米和谷子,毁坏了庄稼。”

协奏曲《秋》的第一乐章是采用快板曲速写成的,维瓦尔第在题诗中写道:“农夫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痛饮美酒,纵情欢乐。”在欢乐的情绪之后,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转换成为一首非常怡然的慢板,题诗中这样写道:“大地充满了欢乐,秋高气爽,诱人入眠。”在这首令人陶醉的第二乐章之后,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则是极为热烈的快板奏响,此乐章的诗题为:“晨曦初露,猎人们披挂号角与猎枪,手牵猎狗出家门。猎枪鸣响,猎狗狂吠,惊恐的野兽纷纷逃遁。”

协奏曲《冬》的第一乐章也是一首不过分的快板乐章。维瓦尔第为此乐章所作的文字提示是这样的:“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人们簌簌发抖,牙齿打战,浑身冻僵。”第二乐章是一首广板,题诗中写道:“壁炉旁度日,舒适又满足。”第三乐章是一首快板,题诗为:“冰上滑行,缓慢又小心,最怕摔跤,可是一个急转身,已经滑倒在地。”这是一个充满了谐趣的乐章,维瓦尔第曾在总谱上特别写道:“这就是冬天,虽然它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徜徉在古典音乐的浩瀚海洋中,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为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作品超越了时空和国界,成为家喻户晓的古典名曲,更是古典乐迷的必听入门曲目。它至今仍然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古典音乐中的“流行音乐”。美丽的四季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是这样一杯用音乐调制的意大利式卡普奇诺咖啡——味香、色浓,它的琴弦是由意大利地中海的阳光照耀的,健康、清新,它升起在缓缓搅动着的银色小羹匙的手指间。意大利人凭借地中海上灿烂的阳光,凭借古罗马废墟上的大理石圆柱,凭借但丁的诗,享受世界,也为世界提供享受:伦勃朗的绘画,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威尔第的歌剧,斯特拉迪瓦的小提琴,帕瓦罗蒂的男高音,更重要的就是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它们没有一样不美轮美奂,没有一样不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如同中国古人珍爱的奇石、书画、梅、兰、竹和菊一样。

在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意大利的音乐家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以与法国的作家、德国的哲学家相媲美。意大利是一个歌唱家、器乐家、乐器演奏大师、作曲家和歌剧作者的大市场,每年向它的邻国德、英、法输出不计其数的音乐专业人才。世界的音乐中心不在德国而在意大利,各国音乐家的朝圣地不是维也纳而是那不勒斯,连最著名的音乐大师——亨德尔、格鲁克、莫扎特也都曾来到意大利学习声乐技术。历史学家伯尼在他的书中写道:“在威尼斯,如果两个人一起挽臂同行,仿佛他们就只能用歌声交谈,所有的歌都是以二重唱形式演唱。”一个个音乐节,一个个与音乐有关的盛事,接连不断地在这个国家里发生。有人展开他丰富的想像力:意大利可以比作是一把音叉,而那不勒斯就是它的高八度。那不勒斯是音乐的天堂,而维瓦尔第就是这座音乐天堂的上帝。《四季》是维瓦尔第协奏曲体裁音乐创作中的一部极为重要的代表性作品。维瓦尔第在这部作品的写作中使独奏小提琴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尽管还不是主导地位,也无法与整个乐队相抗衡,但作曲家在其中所展示出的高难技巧则被认为是为19世纪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确立起到了一个先驱与启示的作用。——德国莱茵交响乐团指挥

我发现了自己听音乐的一个规律:几乎都是从简单、抒情的音乐开始,因为简单,所以旋律容易记住,因为抒情,所以能打动人,让聆乐人情不自禁地掉入音乐布置的浪漫主义“陷阱”。《四季》正是这样的一种音乐——抒情!好听!用一把小提琴描述4个轮换的季节:春、夏、秋、冬;用小提琴迎来小鸟的啼鸣、嗡嗡叫的蜜蜂、翩翩起舞的仙女、斑鸠、困倦的牛羊、在暴雨的天空下打战的庄稼,迎来酣睡的人们、带着猎狗奔跑的人们、在冰天雪地里冻得牙齿格格打战的人们。

在《四季》里,我最喜欢的是《夏天》,它吸引我的不是鲜花的恬静优美,也不是人们的风花雪月,而是整个夏天的炎热、燠闷和无所事事。在炎热的夏日傍晚,连知了都停止了歌唱,一个人席地而坐,背靠着夏天。他的四周是咝咝作响的热空气,他无聊到极点,也寂寞到极点,感到自己仿佛又变成了不谙世事的婴儿,重新出世。然而树林边际的一道闪电提示了他,它来自遥远的天空,如同它本身的蓝光一样孤寂。它用舞蹈的节奏向他预言,哦,那一遍又一遍的步法与身姿,仿佛它射穿的就是素朴的诗和感伤的浪漫。所有优美的诗句都是由一把300年前的斯特拉迪瓦小提琴写下的,也许只有这把古老的意大利名琴才能配得上同样古老的《四季》——但《四季》并不古老,尽管演奏了将近300年,但它还年轻。音乐家描述了比人间的春夏秋冬更为持久永恒的四季,他的一切艺术创造力就在四季轮流变换里,艺术的《四季》永远超越时间之河。(佚名)1678年,维瓦尔第出生在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他是小提琴家的儿子。诞生的当天,这个城市就发生了地震。不知是因为地震,还是因为他出生时就患了哮喘和心绞痛,反正他出生后就被紧急施以洗礼。维瓦尔第幼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音乐熏陶,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分。尽管维瓦尔第身体虚弱,但身为6个孩子中的长兄,他注定要挑起生活的重担。1693年维瓦尔第开始接受维瓦尔第(1678~1741)神甫训练,与此同时,他的父亲教授他小提琴的基本知识,成为他的第一个音乐启蒙老师。训练结束后,由于维瓦尔第身体虚弱,他被获准与父母住在一起。尽管维瓦尔第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担任神甫的职务,但他内心仍然十分喜欢这个职业,1693年他剃发做了神甫,后来竟生出一头红发,于是被人们称为“红发神甫”。

1703年9月,维瓦尔第被聘为一所孤儿院的小提琴老师,孤儿们不幸的命运深深地打动了维瓦尔第,促使他为这里的孤儿们写出了许多一流的音乐作品。1716年,维瓦尔第被院方赋予一个职位更高的头衔:音乐总监。这是因为前一个音乐总监生病告假,一去不返,继任者又不懂得音乐,于是院方便聘请维瓦尔第担任这个职务。这个头衔大大鼓舞了维瓦尔第的创作热情,他为这所孤儿院创作出了更多的作品。院方主管对这位认真工作的作曲家的工作也十分满意,额外赏给他50个金币作为奖励。

1718年,维瓦尔第开始长期的旅游创作生涯,在这次旅游生涯中,维瓦尔第迎来他一生创作中的高峰。罗马是他的第一站,维瓦尔第在此度过了几个春秋,并为罗马教皇作了两次演出。这一时期,画家皮埃尔·罗恩·海兹以漫画形式为他画了一幅图像,这幅图画是唯一一幅近似维瓦尔第本人的真迹。在罗马,维瓦尔第迎来了他的第一段爱情,这位女子是一位歌唱家,他们是通过这位女孩的妹妹相识的,因为她是维瓦尔第的私人护士。这段感情成为维瓦尔第一生中最难忘的插曲。

维尔瓦第生活的时代,欧洲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旧的时代即将过去,新的时代就要来临,变革的年代孕育了巴洛克艺术。维瓦尔第正是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维瓦尔第在小提琴演奏和作曲技巧上素负盛名,他确立了协奏曲的音乐体裁形式,并尝试交响乐的写作。这些都给后来的巴赫、亨德尔以重大的影响。维瓦尔第的主要贡献是将协奏曲的形式以其创作的大量作品固定下来。他同时又是标题音乐的先行者。12部《小提琴协奏曲》是维瓦尔第的传世之作。其中前四部分,就是脍炙人口的《四季》,也最为著名。作者在每个乐章的开头都写有一首小诗,概括了音乐的内容与意境,这在当时的音乐创作中是一种新的尝试。

维瓦尔第生前体弱多病,性情急躁易发脾气,但他工作起来生龙活虎,效率很高,作曲时落笔神速,其思路之敏捷是世间绝无仅有的。传说,维瓦尔第与人打赌,说他创作一首协奏曲比抄谱员重抄一遍的速度还快,也就是说在前一首乐曲还没抄好之前,他的第二首乐曲就已经写出来了。这从他死后遗留下来的大量作品中就可得到证明——单就意大利国立图书馆保存的维瓦尔第作品手稿而言,就有39部歌剧、23部清唱剧、23部交响曲、大量的宗教乐曲、43首咏叹调、73首供三重奏或独奏的奏鸣曲、40首大协奏曲,以及为各种乐器而写的447首协奏曲,其中单以小提琴协奏曲为例就有221首之多。这些作品连同其他巴洛克音乐被埋没达百余年之久,直至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才受到重视。

1741年,维瓦尔第在奥地利维也纳逝世。当他的音乐再度在世界乐坛上竞放异彩的时候,这位死于贫困的音乐大师已在维也纳的贫民墓地里安放了100余年。《和谐的灵感》、《异乎寻常》和《和声与创意的实验》一起被称为巴洛克作曲家维瓦尔第的“三套协奏曲”。其中《和谐的灵感》作于1711年,是3部作品中最早诞生的。当时维瓦尔第将之题献给贵族托斯卡纳大公费迪南三世。著名音乐家巴赫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曾将其中的几部分改为大键琴和管风琴协奏曲。而维瓦尔第在创作这套作品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小提琴来写作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为4把小提琴作的协奏曲,有些则是单小提琴或双小提琴协奏曲,也有少数合奏协奏曲。这部作品巴洛克风格浓郁,和谐、婉转而跳跃,令人听后感到欢欣和愉悦。

西方音乐家有很多都热衷于宗教题材音乐的创作,其中有很多作品由于其自身的魅力被选为圣乐,在做弥撒时放送,维瓦尔第的《荣耀经》便是其中一首。这首音乐取材于《圣经》中的故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上帝的旨意,并歌颂上帝的伟大。乐曲节奏舒缓,表现出上帝的庄严和伟大,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在结构的安排上,注意体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在古往今来的音乐史中,有很多人都创作了同名乐曲,但是都不如维瓦尔第这首曲子精彩。

★全世界被演唱最多的清唱剧

★基督徒耳熟能详的圣乐

★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作

弥赛亚

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德国 1685~1759)

如果说巴赫在《

G弦上的咏叹调

》中是用音乐的理性来接近上帝,那么亨德尔在《弥赛亚》中就是用音乐的感性来接近上帝。不似巴赫以精巧见长,而是以抒情取胜,直接用相对简单的旋律抒发宗教的神性,通过具有饱满宗教情感的演绎可以使很多人热泪盈眶。——伦敦交响乐团指挥 阿巴多

亨德尔与巴赫被并称为巴洛克时代的两位巨人,开创了音乐发展的新时代,留给后人取之不竭的音乐宝藏。回顾亨德尔的一生,他确实是乐坛上的常青树和多面手:他一生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国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亨德尔的作品很多,主要是歌剧作品以及一些诸如大协奏曲、奏鸣曲和组曲的器乐曲。歌剧和清唱剧使他那崇高壮丽、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特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晚年的亨德尔双目失明,在友人的帮助下出版了作品全集一百卷。他的作品熔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于一炉,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瑰宝。他同巴赫、维瓦尔第一起,为辉煌的巴洛克时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西方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文化思潮、音乐观念和音乐表现手法的发展变化,音乐风格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因此,人们也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将风格大致相同的阶段划分为一个个风格时期。今天依然大放异彩的,也就是我们广义上所说的“古典音乐”,大多是公元1600年以后的作品,亨德尔的《弥赛亚》便是其中之一。在《弥赛亚》中,亨德尔从心底写出对至高无上主的赞美与感谢,将一切的荣耀归于真神上帝。也只有这样伟大的心灵,才能谱出感人至深的音乐,为许多世上迷途的人们指点迷津,照亮了他们人生的旅途。《弥赛亚》既表现出题材的丰富性及变换多端的手法,又通俗易懂,而且在优美的旋律中又体现出高雅华丽的风格。大提琴柔蛇般地在地底如泣如诉,钢琴却在半空中铿锵相和,两者时而撞击,时而分隔,如梦似幻,气势磅礴,美不胜收,被认为是离古典音乐殿堂最近的门,它使人魂牵梦绕,使人荡气回肠,让世界上无数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柏林大学教授 塞斯巴蒂

世界上各个角落每年都有人因为唱《弥赛亚》而获得心灵上的鼓舞,产生更多向上迈进的力量。《弥赛亚》是独树一帜的作品,是一部包含了《旧约》及《新约》,注重灵修、思考有关救世主“弥赛亚”的作品。《弥赛亚》的剧本作者查理·詹宁斯是伦敦当时相当富有的人,他以写文章及剧本为至高乐趣,并充满达到顶尖的雄心。他自认是当时最杰出的剧作能手,饱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对于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也涉猎广泛。亨德尔在1725年开始与他成为好友,发现詹氏对他的音乐了解至深而相当惊讶,后来就采用了詹氏的脚本写清唱剧,如《扫罗王》及《伯沙撒王》等,而《弥赛亚》则是詹氏心目中精心的作品。不过,他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它会成为万世流芳的脚本,甚至有人曾说它是前古无人、后无来者的杰作,与亨德尔同被歌颂,永不褪色。《弥赛亚》的剧本共分成三大部分:救主降临的预言及他的诞生;救赎的信息及救主为全人类的牺牲;救主战胜死亡及最终的审判。全曲主要精神虽然注重救赎的信息,却超越了教会的教义,成为一种非礼仪的圣乐,而向全世界人类传达救恩的喜讯。亨德尔本身似乎完全了解信息的中心,而能时常在音乐中用最简单的方式将严肃的信息表达出来。它的内容彻头彻尾取材于《圣经》,以《弥赛亚书》为重心,诗篇、福音书及书信为辅佐,《约伯记》及《小先知书》则适当地穿插其中,并使它们融会贯通,它实在不过是《圣经》的选辑而已。詹氏采撷《圣经》资料的广博及其一贯性,证明了他本身对于救世主、《弥赛亚》的神学及福音深入了解的成熟度。

这部清唱剧不像别的清唱剧那样可以清楚地让人看出主角何时出现,但《弥赛亚》的中心思想却贯穿于全剧,成为亨德尔的清唱剧作品中最特殊的一部。它是一部颂赞救主耶稣基督整个生涯的作品,从《圣经·旧约》的预言,到主耶稣的出生、生活、受难、受死及复活,以及荣耀的复临,使我们清楚地认识了整剧的一贯性。

亨德尔在1741年8月22日(星期六)下午开始写作《弥赛亚》,6天之内便完成了第一部分,9月6日完成第二部分,9月12日完成整曲的架构,然后写了管弦乐部分并加以修整,前后一共只花了24天,那是惊人的速度,也是充满灵感的创作。据闻亨德尔在写作之中常常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泪水浸湿了手稿。尤其当他写到“哈里路亚”大合唱时,曾双膝跪倒在地,双手向天,喊着:“我看到天门开了。”亨德尔在感动之余,原本希望借此赚点钱的念头也打消了。1742年在都柏林首演时,海报上写着:“为了一些困苦的囚犯以及梅尔舍医院的利益”而演出。在3月27日预演时,大家都非常感动,为了达到慈善演出的最高效果,宣传单上注明妇女们不穿蓬裙、男人不佩剑。4月13日首演果然引起轰动。

消息传到伦敦,人们纷纷要求一睹为快。次年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也使“哈里路亚”要站着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出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到亨德尔去世时,一共演出56场。1750年5月1日在伦敦更是演出最成功的一场,因而奠定了《弥赛亚》清唱剧在圣乐史、音乐史上的永久地位。诗意朦胧

这是一个绝对美妙的夜晚,铁树也会开花。亨德尔的《弥赛亚》竟是那样美,一个个音点,跳跃、联结、聚集、散开,像银河里的漫天星斗、珍珠、透明的沙粒,瀑布一样朝心坎倾泻下来,又落地绽放,带人去一个超凡脱俗、隔绝尘世的世界。那个世界永远只有蓝色和银色。深蓝色永远是做幕景的长帘,宽广宁静。侧耳倾听,《弥赛亚》那柔和的律动与呼吸的节奏整齐合拍。银白色是一个个光点,是泪光,是最柔最美的回忆,跳跃,激动,推动着感情之海的低谷高潮,闪烁地诉说着作者的全部喜悦与哀愁。

亨德尔的敏感与浪漫让我想起了寂寞冷艳的川端康成,他在欣赏了一幅描绘夜景的日本画之后,形容自己沉浸在与美邂逅的喜悦之中。很难想像两个珍藏着如此之多的美的心灵曾在这个世上生活过,老作曲家和年轻诗人竟在一个遥远的世界里心灵相通,为那份以美之名所包裹的爱执著相许。纯净一如冰雪,烟火顿作尘埃。如果把中世纪以来的古典音乐比做金字塔,亨德尔的《弥赛亚》就好比是塔顶,因为它不但吸收了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的新音乐,而且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这部音乐作品,无论在传统音乐的集大成方面,还是在追随新思潮方面,都在音乐史上放射着异彩。——冯显城“冬云拨月相伴随,更怜风雪浸月身。”站在美丽而孤寂苍凉的古都道上,满脸沧桑的亨德尔在寂静的夜晚写道:“走在夜寒的道路上,我感到我的生命与耶稣融为一体了。仁慈的上帝带我漂流到现今。我为我觉得必须活下去而泪下沾襟。如果我死了,那是一种衰亡的美。生命不再是自己所有,我愿为耶稣之美而生。”温柔的作家继承了那双发现美的眼,在《弥赛亚》中对自然万物发出由衷的赞叹,那是诗人之眼和女人之眼的完美结合。和歌、俳句,和着那一个个来自欧洲的美丽名字:弥赛亚、里纳尔多,在亨德尔手下化作一个个美丽的经典,落地开花,闪动光芒。

自在飞花轻似梦。音乐与诗歌搭起心桥,伸向远方的璀璨星空,载歌载梦,旋即停落在世界音乐殿堂中,也停落在每一个在不眠之夜殷殷祈盼的心里。(林清)还原《弥赛亚》

心灵的洗礼,我更愿意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进行。将唱片轻轻地从盒子里捏出,放到唱机里,音乐,便如水一般流淌而出,在小室中漫溢。其实我当然知道什么是古典乐,只是一时也说不清楚,从巴洛克说到古典主义,再到浪漫主义,说巴赫,说贝多芬,说德彪西,实在无须在此抖书包。说到底,音乐是用来听的,听《弥赛亚》,并不因为它是古典的,而因为它是音乐,歌词都是《圣经》的节选,唱到“哈里路亚”耶稣复活那一段时,聆听这一段的感觉就像我自己在接受音乐的洗礼。

有人问我,为什么听这么高雅的古典乐,我对他说:“什么?你是说我听的这叫古典乐?我只是觉得好听!”听《弥赛亚》,是很难向人表达自我感受的,你无法准确地捕捉到音乐触动心灵那一刻的感觉。文字,在音乐面前,有时很无奈。况且,告诉别人你在听《弥赛亚》,并且说这令你感动不已,难免有附庸风雅之嫌。因此,听《弥赛亚》成为极私人的事情,只能独自一人品尝,很难“众乐”。这和听流行歌曲不同,听流行歌曲大可以去看演唱会,一大群人在灯影迷乱中嘶声大喊,海呼山啸。听《弥赛亚》呢?我不愿意去音乐厅。

听《弥赛亚》,时而使你眼前顿时铺展开一片无边的大地,天蓝如水。壮丽而充满激情的急弦繁管过后,空气忽然温润起来,柔波轻荡,长笛和弦乐的合奏,带来了温情洋溢、令人释怀的广板。旋律十分舒缓,一会儿含情脉脉,一会儿轻灵活泼,仿佛雨后阳光照耀下的山泉,清澈见底,水晶一样地折射出七彩光华。时而悲壮而高贵,歌声一旦响起,我的小房间似乎容不下它,它的旋律便直冲云霄,高亢入云,顶翻了我的屋顶,一时金光四溢!时而博大宽广,仿佛包容一切,令人脱俗……

这是《弥赛亚》的魅力,由时间、音乐与人生共同缔造。《弥赛亚》并不是神,感受艺术,要让它走下神坛,让它成为可掬可近的挚友。(徐冰)

亨德尔是巴洛克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管风琴家,1685年2月23日出生在德国中部的哈雷镇。与他伟大的同龄人巴赫不同的是,他的家庭并没有多少音乐气息:父亲是一个理发师兼外科医生,认为音乐是卑贱的职业。但天生喜爱音乐的小亨德尔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地练习弹古钢琴。亨德尔就是在这样充满矛盾的逆境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后来,当地的萨克森·魏森斯菲尔大公偶然发现了小亨德尔练琴并深深为他的毅力和天分所感动,于是出面说服了老亨德尔同意他的天才儿子认真学习音乐。此后的几年中,亨德尔随作曲家、风琴演奏家查豪学习了键盘乐器和作曲,也学会了演奏双簧管和小提琴。凭着过人的天资和名师的指教,小亨德尔进步得很快。在父亲去世后,亨德尔转而专攻音乐,先在赖因哈德·凯泽尔的歌剧院拉小提琴,并开始创作歌剧。

1702年,亨德尔先进入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算是不违父命,同时又在当地的教堂里担任兼职管风琴师。1703年,亨德尔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只身远行到汉堡,在歌剧院里当了一个小提琴手(巴赫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了管风琴师的职业)。亨德尔的才华不久就引起了一些艺术赞助人的注意,他们中有些人打算拿出钱来供年轻的亨德尔去意大利学习歌剧和作曲(当然不是无偿的,学成后要回来为他们服务)。抱负远大的亨德尔婉言谢绝了这些赞助,他要凭自己的努力挣足学费去留学,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卖给别人。1706年亨德尔随一位亲王去意大利,结识了科雷利等名人,很快就掌握了歌剧、室内乐和声乐中的意大利风格,被人们誉为稀世奇才,是同时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劲敌。在其后的20多年中,亨德尔主要在英国进行歌剧的创作,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作品,这为他在全欧洲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也是举世公认的管风琴大师,在当时也只有巴赫才可与他匹敌。但从18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原来盛行的意大利语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1729年由普佩什作曲的一部名叫《乞丐的歌剧》的喜歌剧在伦敦上演后大受好评,传统的意大利歌剧相比之下显亨德尔(1685~1759)出了严重的弊端:用意大利语演唱限制了英国听众的理解;神话故事、贵族恩怨等题材也不能引起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趣。作者通过此剧对亨德尔和他的意大利正歌剧作了无情的讽刺。当一群盗贼上台时,响起的音乐竟然是亨德尔在英国的成名作《里纳尔多》中的《十字军进行曲》!

1734年,亨德尔看到意大利歌剧的盛况已日见衰落,便开始了清唱剧的创作。在摆脱了正歌剧传统的束缚后,他的戏剧才华在清唱剧的形式中找到了更广阔、更富表现力的出路,这也许是他对音乐艺术做出的最富创造性的贡献。紧张的歌剧创作使亨德尔心力交瘁,于1737年患脑溢血,丧失了继续创作的能力。人们以为他的音乐生涯完了,但令人惊奇的是他战胜了病魔,重新开始了创作,此后又写出了多部清唱剧,著名的《弥赛亚》使他蜚声世界。

亨德尔的清唱剧质朴感人,把高度的艺术性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融入了一个个音符之中。从《扫罗王》、《以色列人在埃及》到《参孙》都同样出色。1750年(巴赫在这年逝世),年迈的亨德尔在车祸中受了伤,第二年他的视力开始减退,不久完全失明,但他依然拖着病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每年春天指挥《弥赛亚》的演出。

1759年春,74岁的大师照例指挥了演出,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这位乐坛上的巨星陨落了。亨德尔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1712年,在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的宫廷里担任乐长之职的亨德尔,向选帝侯请假去英国。选帝侯批准了他的请求,但要求他及时回来。亨德尔到伦敦后,声名大振,取得了英国宫廷作曲家的职位,于是乐不思蜀,久居英国,迟迟不回汉诺威。1714年,汉诺威选帝侯继承了英国的王位,即乔治一世,他对亨德尔的迟迟不归一直心存芥蒂。亨德尔的两位朋友,朝中的重臣——布林顿和吉尔曼塞克男爵一起为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们建议乔治一世在1715年的夏天举办一次水上游览会,由亨德尔准备助兴的音乐。当天,亨德尔率领50人组成的乐队搭乘一艘船,伴随着乔治一世的御船,指挥演奏精心准备的《水上音乐》。当时天气晴朗,明快清新的音乐立刻征服了乔治一世,他不仅和亨德尔尽释前嫌,还增加了亨德尔的年俸。有趣的是,亨德尔这首《水上音乐》还巧妙地利用声音在水面的折射,使得乐队的音响效果更为出色。

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亨德尔的歌剧《里纳尔多》都是一部经久不衰的名作,生前在英伦就有50余场的上演纪录。当时在伦敦相当走红的剧院经纪人阿龙·希尔根据意大利著名文人塔索的长诗《解放了的耶路撒冷》中十字军英雄里纳尔多和大马士革的异教徒魔女阿尔米达的故事整理出一个剧作的主题,而后由脚本作家杰克莫·罗西写下了剧本。据说整个剧作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写成的,而亨德尔作曲则用了更短的时间,在两周内就完成了整个歌剧的创作。这是在英国出现的第一批较完整的意大利歌剧,当时正值伦敦社会盛行意大利歌剧的时代,亨德尔的这部歌剧获得如此的成功,说明了就作曲家的才气而言,亨德尔显然是属于最杰出的那一类。

★宗教与世俗的完美统一

★古典音乐中的经典

★巴赫音乐创作的一座高峰G弦上的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德国诗人 歌德

小提琴有4根弦,当我们看到演奏家在这4根弦上用弓运指,就仿佛看到音符像小鸟一样跃然而出。音乐家给四姐妹一样的琴弦命名为G、D、A、E。其实,这奇妙的名字就是固定不变的4个音高的名称。在浩如烟海的小提琴曲目中,几乎所有曲子都离不开这4根琴弦。但是,在小提琴弓下有一支著名的乐曲,它那优美柔婉的旋律竟然只从一根弦上流泻而出。这就是在G弦上演奏的《G弦上的咏叹调》。据说,1830年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曾为德国大诗人歌德在钢琴上演奏了这段乐曲。歌德赞叹道:“乐曲实在太壮丽了,就好像有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们正沿着宽大的台阶庄严地迈步而下。”诗人用诗的语言概括了《G弦上的咏叹调》的基调与形象。

在巴赫生活的年代,人们对于世界、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演变还没有科学的认识。封建专制与宗教结合在一起,使德国成为黑暗王国。贫困的人民为寻求精神安慰与寄托而靠近了教堂。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巴赫在创作中除未涉足歌剧外,几乎包罗了音乐中的所有体裁。他的音乐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其音乐构思严谨、感情内敛,并在运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音乐素养,使其创作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尔基曾给以巴赫高度评价:“假如把伟大的作曲家想象为山脉,那我觉得巴赫这一山峰当是高耸在白云之上的,那是永远有炽热的太阳光照射覆盖着冰雪的闪耀夺目的白顶。巴赫的音乐就是这样的纯洁、明亮到结晶的程度。”

巴赫终生信奉宗教,所以宗教题材便是他音乐的核心。但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德国民间音乐的影响,也使巴赫写出这样充满世俗情感的《G弦上的咏叹调》。时隔几个世纪,这部作品仍然常演不衰,显示出这部作品至今仍有着动人的情感和强烈的艺术魅力。通过《G弦上的咏叹调》中多彩的节奏与流动的空间,巴赫展示了创造性智慧的高超技艺。进一步而言,聆听巴赫的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会在内心深处开拓一条寂静的道路,这条道路让我们通向上帝心中的体验,这是结合了音乐与心灵的一种体验。通过《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也开启了一条独特之路:最外与最内的结合,最宽广与最隐秘的相合,天与心的交融。《G弦上的咏叹调》是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编写的,作品问世后立即闻名遐迩,但真正的作者并不是威廉密。追溯渊源,其始祖原来是几个世纪以前的德国作曲家巴赫。威廉密将巴赫的《D大调第三首乐队组曲》的第二乐章加以改编,又根据原作标题《咏叹调》而改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虽然这首小曲的流行程度早已超过原作,但是在巴赫诸多作品之中,这支管弦乐组曲仍是一曲质朴动人的佳作。

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大约写于1722年,是《组曲》的第二乐章。在《G弦上的咏叹调》背后是著名音乐家巴赫的一个典故。

一次宫廷演奏的时候,巴赫的大提琴除了G弦之外,其他的琴弦都因为别人动了手脚而崩断,但巴赫就干脆用G弦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完成了演出。它以舞曲为基调写成,像是一幅质朴和谐的风俗画,镶嵌在圣殿的四壁,这种联想也反映出巴赫那种既笃信宗教又仰羡世俗欢乐的矛盾心理。当时,他刚刚完成《平均律钢琴曲集》,并要求到莱比锡的圣多玛斯教堂任职。宗教题材的《约翰受难乐》的构思已开始在他脑际浮动,但作曲家却跳出宗教世界,来到生气蓬勃的尘世间,在音符中倾注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它像一座音乐宫殿,迎面耸立,壮观宏伟。作曲家采用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宫廷歌剧的风格,具有庄严威武的气质。这里,巴赫以高超的复调技巧,将一个纤秀典雅的短小主题,做了多层次的交织与发展。中提琴和低音提琴以及古钢琴的低声部也循声先后随之而来。刹那间,这追逐与遁逃的曲调布满整页总谱,此起彼伏的旋律融成清晰和谐的音响。小号也不甘寂寞,也想加入这个有趣的“竞走”场面,但它只是奏出主题的片断音调来凑凑热闹而已。在这个漫长的追寻的途程中,灵巧的主题旋律穿上不同调性的外衣,踏着节奏不同的步伐,使人们本以为枯燥的复调形式焕发出动人的情趣与美感。如果把开始的庄严乐曲比喻为壮丽的圣殿大门洞开,那么,此时的乐段则像一些还不懂得教规的年轻人,怀着虔诚而又新奇的心情,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圣殿,到处漫步,看着自己不曾见到过的一切。最后,乐曲再度奏响,它虽比开头要短小简练,但壮观威严气氛犹在。结尾,音乐展示出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沿阶而下,顺畅流泻的旋律和明快有力的节奏,潜隐着蓬勃生机。开头几个舒展的音符,像是舞者摆好姿态,轻缓起舞,随后,川流不息的三连音便奔涌而出,没有一刻停息。人们在尽情地旋转飞舞,这时,小号和其他弦乐器以强烈的节奏加以配合,就连“年迈”的古钢琴也从头至尾没有一个小节的休止,它们共同为热情的舞蹈助兴。豁然一变的音响色彩更添欢乐气氛。最后,在一个个流动不绝的乐句推动下,结束了这个华丽的终曲乐章,也落下了整个《G弦上的咏叹调》的帷幕,乐曲在它们身后关上了大门。《G弦上的咏叹调》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旋律,舒缓的旋律以及巴松管那略显柔软、昏暗的音色,让这个乐章充满着一种奇特的忧郁气质——优雅中略显一丝阴沉、平静中显出一分抑郁。虽然音乐本身并不激烈,但却充满着非常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巴赫的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能够流传至今、历久不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 安西娅《G弦上的咏叹调》原是歌剧中一个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唱歌曲,巴赫将它运用到管弦乐作品中,构成了一个抒情的篇章。第一小提琴像是一位伤感的女高音,咏叹出一支缠绵悱恻的旋律。最初是隐忍的怨诉,中途音乐愈益激动,跳跃和模进音调将蓄积在主人公心里的热情与追求倾诉出来,最后又回归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这段旋律在古钢琴和弦乐组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虽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间或也加以响应,但终究都是作为伴奏,为主旋律衬出美妙的背景,这就是著名的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在其始祖——巴赫《组曲》中的本来面目!《G弦上的咏叹调》反映出巴赫在音乐创作上的天分和才华,此曲形式多样,思想深刻,表现力丰富,音域宽广,富于音色对比。而且它还以深奥莫测的渊流、变幻无度的色彩、悠然而逝的乐声,令人肃然起敬。——北京大学教授 杨丹尽管巴赫本人有很深的宗教情结,但在这套作品中却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似乎在音乐中的每个音符中,作曲家都倾注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但旋律中又不乏西方宫廷独有的庄严气氛,使这首乐曲成为巴赫作品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德国作曲家 舒曼把痛苦升华

玩也玩过了,闹也闹过了。一切就像昨晚下过的一场雨不复存在,只是今天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不曾停过。雨天和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一起是件让人能平静下来的事,那样的音乐对于我并非是可以寻求到宽慰或是能从中索取到一些什么,那仅是一首适合在雨天回忆的曲子,像贝多芬一样,虽然过了很久,但那些留给我们的杰作是不可磨灭的。借用美国当代评论家卡尔·夏皮罗的话:米勒找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活的精髓,不管他以何种表现形式存在——艺术、文学或是人类行为本身。巴赫也一样,他在晚年不停地考虑物质的本身、艺术的来源。也许我们所做所想远不及大师来得非凡,但经过时间的洗礼,一切都会平静下来,慢慢呈现在真实框架中的只有那个潜在的自我。

很多人谈论巴赫,必然想到他的音乐结构。巴赫的音乐织体和对位有精密的数学比例,对配器的发挥,亦是给演奏者加深难度。巴赫的音乐深深地影响着整个欧洲乐坛,他一生写过很多教堂音乐,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曲子。人们爱把巴赫的精神比喻为对上帝的奉献,他的音乐艰深、神圣、严肃,心灵与上帝同在。

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就有这样的说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缚,常常匍匐在神的脚下呼号、忏悔、诚惶诚恐的祈求。”这是傅雷对巴赫的偏见。其实巴赫的音乐与贝多芬的音乐同样是“力”的表现。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与深度、心灵与上帝同在的同时,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欲、苦难、恐惧和痛苦升华,苦中有欢乐、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坚持。贝多芬的音乐,纵横交错,这位音乐大师的作品的乐句与乐句之间迸发出的“力”,气势磅礴,完全是大宇宙、大人生,他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所以连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乐章都流露出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本色。而如果说巴赫的音乐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倒不如说巴赫经历了人间的疾苦以及看破官场虚伪。然而,他把这些大是大非都升华了。(周慧娟)孤独的G弦《G弦上的咏叹调》,德国的巴赫,那一根孤独的G弦,唯一的哀伤的寂寥的G弦。细细的琴弦在寂寞地舞着,美丽的代价竟然是孤独,连喘息的留白处都是孤身的墨色悲凉。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翻出来的碟片,缠绵悱恻的音调,在偌大华丽的房间回荡着。温情的音调,是G弦上的咏叹调;蠕动的感伤,是G弦上的咏叹调;冷傲孤僻的美丽,是G弦上的咏叹调;感伤的泪,是G弦上的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依旧是G弦上的咏叹调,依旧在那根孤独的琴弦上流淌着。

习惯把一颗心,分成黑白分明的琴键,时而安静不语,时而敲着清脆圆润的半音,然后在音符与音符的滑动间,泪流微笑,微笑流泪。用不被命运驯服的方式,弹奏回忆。思绪中的琴音,绵延不绝,旋转的琴声,平静,没有波澜,平稳,不张扬,却又捉摸不透。《G弦上的咏叹调》,悲凉、凄怆,我意外地爱上了那份惆怅,沉浸在悲凉与凄怆的G调中。G调,终究是悲凉,终究是凄怆,突地,断了,我们的这些那些破碎的G调,满地的灵魂,揉碎的爱情,还有遗忘的永远。伴随着《G弦上的咏叹调》那低沉的乐声,我的感伤慢慢地升华,不停地想念,不停地张望,而《G弦上的咏叹调》依旧继续。《G弦上的咏叹调》,孤独的G弦,咏叹着孤独的寂寥,没有开始,不会结束,也无人知晓。温柔的G调,使人如此陶醉,感觉像在地狱间轻飘飘地穿行,没有牵挂,自由自在。悲怆的G调,不知弹奏它的人是否快乐,更不知道创作它的巴赫是怎样的心情。它勾起我心中那一段刻骨的回忆,并在我的思想中慢慢地延伸开去。

自以为冷淡如风,浮云过天,却抵不过轻描淡写的微笑,掌握不住唾手可得的幸福。本不想错过,反倒便宜了表面无动于衷的某人。人生是别人的,生活是别处的。继续的是《G弦上的咏叹调》,且听,那飘飘然如行云般流畅的《G弦上的咏叹调》,恰似那恍惚的破碎,拼接出一幕幕甜蜜凄怆的存在,又如童话旋转着上升、继续。(佚名)“巴赫”这个名字一般是指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而在音乐百科全书中,列在“巴赫”条目下的有数十人之多,这是因为巴赫家族是一个兴旺的音乐世家。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300多年间巴赫家族中共出现了52位音乐家。作为德国著名的古典作曲家,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诞生在属于图林根州的边远小城爱森纳赫的一个祖祖辈辈以音乐为职业的平民家庭,幼时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在巴赫只有1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于是他被带到在附近小镇里当风琴师的哥哥家里。这位风琴师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巴赫就在这里跟他学习音乐。当时,印刷或雕刻的乐谱少而且贵,所以买不起乐谱的音乐巴赫(1685~1750)家只好自己用手抄谱。巴赫的哥哥曾抄过一本当时所有最著名的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的手稿,这本谱子非常宝贵,虽然巴赫渴望学习其中的音乐,可他哥哥却说他太小,还欣赏不了这些作品。风琴师总是把这本手稿锁在书柜里。在每一个有月亮的夜里,巴赫都踮着脚尖悄悄地走近书柜,把那手抄本从铁丝格栅里小心地拉出来,轻轻地翻阅,以免惊醒家人。在暗淡的月光下,他低头伏在那些小音符上,动手把它们抄下来。他花了6个月时间抄完了这本乐谱。可是,在他第一次弹奏乐谱时,恰恰被他哥哥听见了,于是他哥哥就把巴赫翻抄的乐谱都拿走了。巴赫晚年双目失明,是否与他在月光下抄谱累坏了眼睛有关呢?

1700年,15岁的巴赫在吕内堡参加圣密歇尔教学唱诗班。1703年至1708年,他又在阿恩斯塔德、缪尔豪逊任教堂管风琴师,并在1714年升为乐长。1723年巴赫到莱比锡任圣多玛斯教堂管风琴师及宫廷乐长。在巴赫以管风琴演奏家迁徙于各地教学与宫廷期间,他勤奋创作,作品甚丰,他写有200余部宗教及世俗大合唱、多部宗教的《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古钢琴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4首《乐队组曲》和大量的管风琴曲。巴赫的音乐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谨,感情内在,并在运用德国民族音乐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音乐素养,使其音乐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按自己的方式去反映德国平民的理想,在德国民族处在灾难和分裂的状态中奠定了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石,开创了德国古典音乐的纪元。

这期间,巴赫还学习了所有能找到的优秀音乐,欣赏了国内所有优秀音乐家的演奏。他经常到汉堡这个大城市去听歌剧和著名风琴师的演奏。由于巴赫很少有钱坐公共马车,所以他只好步履艰难地翻过阴暗的山林,并穿过阳光普照的草地和城镇那漫长的道路。他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疲倦地站在路边看着马车夫挥动长鞭赶着骏马,车里面的贵夫人和绅士们在愉快地微笑。有时巴赫嚼完最后一块黑色面包皮以后,只有眼巴巴地望着小酒馆的厨房窗里的肥鸭无可奈何。有一次,在回汉堡的路上,他饿着肚子坐在一家小酒馆外,闻着里面飘出来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突然窗子打开了,从里面扔出两个鲱鱼头,这至少是可以吃的呀,年轻的巴赫连忙爬过去捡了起来。他惊奇地发现每个鱼骨头里都有一个丹麦金币,这足够他买一顿美餐,还可以付下次去汉堡的车费。巴赫从来也没有认出这位在他饥饿时曾可怜过他的人。

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逝世。他留下的子女很多,由于家境困难,身后萧条,他的妻子甚至不得不靠别人的施舍度日。

巴赫的创作包罗万象,涉及除歌剧外的一切音乐体裁,主要是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其中,《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是最著名的代表作。巴赫把描写耶稣的受难和死而复活的圣经传统题材,形象地体现受尽折磨和践踏的德国人民这一主题。因此,在《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中,他自由地采用了世俗的民歌旋律、舞蹈性曲调、标题音乐的技法、音画式的描绘,以及庞大的表演方式——4个独唱声部、两个合唱队、两架管风琴和两个乐队,着意刻画一个普通人在为争取善良和正义的斗争中所经受的考验,表现了他对那还十分模糊的理想世界的信念以及对德国凄惨现实的深沉反抗。

巴赫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受了先辈作曲家费歇尔的启发。费歇尔在1702年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20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20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的标题起源于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古典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宫里,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7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要为民除害,他借助阿莉阿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杀死这个怪物后沿着线球的线顺来路走出了迷宫。《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指示风琴演奏家用五花八门的大小调作迷宫的引路人。这部作品用了大小24调中的19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而e小调用了两次。其中所有的前奏曲和赋格曲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主题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主题很相似,在音乐史上首开先河。

★一部必传后世的上作佳品

★海顿生前最得意的作品

★仅次于《弥赛亚》的第二大清唱剧

创世纪

★公认的西方音乐经典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奥地利 1732~1809)《创世纪》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洋溢着光明和欢乐,海顿的器乐作品中原有的朴实无华、通顺和谐的特点得到了更加亲切感人的体现。其中大量生动的描写段落和丰富的想像,如“日出”、“溪流”、“鸟鸣”、“野兽画像”,以及序曲中许多新颖的半音和声手法,成为后来浪漫派作曲家们汲取灵感的源泉。——《音乐世界》

海顿堪称古典作曲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的一生跟随着新的音乐观念一起成长蜕变,而且在风格塑造上居功厥伟,非他人所能比拟,可算是启蒙时代的典范。有人尊称他为交响曲之父。很少有作曲家能像他一样,全然摆脱神经过敏的折磨。他的音乐总是散发出清新健康的气氛,其音乐品质可与莫扎特并驾齐驱,甚或更崇高。自1780年起,海顿所写的每一部交响曲、四重奏、弥撒曲甚至神剧,莫不令人称颂,而成为必传的上佳作品,他的创作之丰硕实在令人慑服。

海顿的《创世纪》是如此优雅而笃定,又是如此的匠心独运、蕴藏珠玉、清澄优美,让人听来如沐春风,如饮醇酒。这里充满了阳刚巧思、魅力与生命活力,虽然莫扎特在曲调上比海顿大胆,但海顿在选择曲调方面比莫扎特更富冒险精神。在这首属于海顿后期作品的乐曲里,蕴涵着更多对浪漫时代的期许,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其音乐的直接、明朗、美善,以及对生命、艺术的关照。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心灵的虔诚、纯净的孤独和怅惘,听到了天堂里的真善美、明明灭灭的光亮和欢乐。海顿的音乐天赋赋予了这首名曲天国般绚丽动人的华彩,让这抚慰灵魂的圣咏超越了它本来宗教上的意义,而上升为艺术的美与心灵的颤动。混浊的天空之下,我们渴望圣洁如许的音乐,一如渴望一滴高山圣水,为我们的心灵洗礼。感人至深的《创世纪》能净化灵魂,赋予人静思冥想的空间。这来自天堂的歌声是最温暖的疗伤音乐,它像风浪中的一盏灯塔,带领我们回到宁静的归处。

清唱剧《创世纪》是海顿晚期的巅峰之作,也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作品。该剧在1798年于维也纳首演,十分成功。1791年,海顿作为一个誉满全欧的交响乐和四重奏大师,应邀前往英国伦敦访问,正值亨德尔音乐节隆重上演清唱剧《弥赛亚》。这种以合唱为主体的音乐形式的宏伟壮丽使海顿震惊,尤其是第二幕终场的合唱曲“哈里路亚”那宽广深厚的感情流露,更令海顿感动得涕泪交流。海顿就此下决心要试一试自己在清唱剧方面的才能,之后在他晚年时期,海顿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