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05:16:2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2017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汉语基本知识及运用

1.1 考点精讲

一、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词

1.古今异义的定义

古今异义就是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已经不同的字词。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2)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4)词义弱化。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现在表示仇恨、怀恨。(6)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7)名称说法的演变。如:“目”现已换成“眼睛”,“足”现已换成“脚”。

2.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表1-1  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词词今义古义今义古义语语指父母兄事情做完一亲有婚姻关系结弟,统指家个过程的完整装戚的旁系亲属束里的亲人结妻,与“丈妻约①盟约 ②夫”相对,妻和子女限制子束法令制度不指儿女中原地区,中中华人民共大如“莅中国大的风麻风病国和国风而抚四夷”非很、大(副意外事故一一律、一所有的常词)(名词)切概、任何①缘故(名词) ②表①春秋、秋①年龄 ②所表示因果关春原因的虚季 ②时代一年 ③书以系的关联词秋词 ③用名称名来,靠它来绝没有出路的与外界隔绝往处处,到常常,每每境境地之地往处无表条件关系牺作祭礼的更不必说为正义而死论的关联词牲牲畜读书用功或思想意识的用交①勾结 ②对事肯动脑活动(中来往和运输心通互相通连筋(褒义)性)稍渐渐地、慢扶稍微扶着老人竹制拐杖稍慢地老更秋秋季的天换衣服上厕所秋季衣天空不知还有多无可少时候,很不久令人憎恨痛惜日恨久殷留热情,周到感情深厚当心、注意考虑勤意①低声交①织布机表赞同,或①动手 ②唧举谈 ②虫的声 ②叹息要求发言时告别时动唧手鸣叫声声的动作作①有声望、①父亲 ②豪才能出众的老地位的人 自我的粗俗老人杰人子②英雄人物称谓烈:有节①弯着身烈为革命而牺操,有抱鞠子 ②恭敬行礼士牲的人负; 士:躬地、谨慎一般指男子地何不值得做,哪怕,怕什小古典戏剧中青年人苦犯不着么,怎怕生的一种角色虽,尽肉指享受优裕虽用于让步复管;尽管肉类食物食的大官然句的关联词如此或虽说如此  鱼和肉,意①一根小鱼为被欺凌的一鱼的肉一角钱草 ②一根肉对象(名毛汗毛词)卑,指出身低微;鄙,卑怠冷淡、待人松懈、轻品质恶劣指为人粗鄙慢不够殷勤忽野。常用作谦词由说话引起不口口和舌,转折连词不超过的是非、争过舌指说话吵宣表示政府的不公开扬言坏不美言公告好①它的果其实际上(副丈①老人 ②实 ②实际岳父词)实人长辈情况①杰出、①侍卫人英俊 ②繁①大致范围员 ②动华的景(方位词) 生活浪漫放左词,派遣,风象,流风②控制(动荡,男女关右如“唯君左流余韵 ③学词) ③左系不正当右之” ③问才华,边和右边反正雍容的风度美操美貌女子歌伎、宫妃料理、筹划拿着人持①扩大 ②垄开开放,不把持独占山川阻隔店铺开业断张堵塞③广泛(二)多义词

1.多义词的定义

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是一个意思,而在另外一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思,而这些意思又有一定的关联。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现象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的边缘,所以引申为“旁”的意思;“畔”通“叛”,所以又假借为“背叛、叛乱”,“亲戚畔之”中的“畔”,就是假借义。

2.常见的多义词(1)备bèi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2)薄bó

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3)策cè

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束手无策”(4)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5)次cì

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同上)(6)当dāng

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②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③将要。“今当远离”(同上)

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⑥抵挡。“锐不可当”(7)道dào

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同上)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8)度dù

①过,越过。“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duó,推测,估计。“度已失期”(《陈涉世家》)。(9)发fā

①fà,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③征发。“发闾左逋戍渔阳”(《陈涉世家》)

④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10)分fēn

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④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11)夫fū

①成年男子的通称。“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②丈夫。“夫起大呼”(《口技》)

③fú,句首发语词,无实义。“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④fú,指示代词,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12)固gù

①顽固。“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②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章》)

③本来。“人固不能无失”(《弈喻》)

④安守,固守。“君子固穷……”(《孔乙己》)

⑤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13)顾gù

①回头看,看。“顾野有麦场”(《狼》)

②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14)故gù

①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②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论语》)

③特意,故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④所以,因此。“故克之”(《曹刿论战》)

⑤老朋友。“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5)过guò

①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

②犯过失。“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二章》)

③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④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16)号háo

①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②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④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同上)(17)间jiān

①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②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③一会儿。“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④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jiàn,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⑥jiàn,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⑦jiàn,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⑧jiàn,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18)将jiàng

①将领,名词。“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②率领。“上使外将兵”(同上)

③jiāng,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石壕吏》)

④jiāng,将要。“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

⑤jiāng,搀扶。“出郭相扶将”(《木兰辞》)(19)临lín

①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②面对、对着、当着。“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③来到、在。“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④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20)令1ìng

①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②让,使。“忿恚尉,令辱之”(同上)

③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同上)(21)奇qí

①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②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③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2)强qiáng

①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②有余。“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③jiāng,通“僵”,僵硬。“项为之强”(《闲情记趣》)

④勉强。“不可强以仕”(《墨池记》)

⑤力行。“慕义强仁”(《新书•数宁》)

⑥强悍。“凶强侠气”(《世说新语》)(23)去qù

①离开。“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②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为学》)(24)少shǎo

①不多。“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②shāo,稍微。“宾客意少舒”(《口技》)

③不久。“少时,一狼径去”(《狼》)

④shào,年轻。“陈涉少时”(《陈涉世家》)(25)舍shè

①旅舍。“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②房屋。“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③放弃。“便舍船,从口入”(同上)

④施舍,shě。“舍与你的”(《范进中举》)(26)胜shèng

①取胜。“弈者胜”(《醉翁亭记》)

②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③忍受。“高处不胜寒”(《明月几时有》)(27)食shí

①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②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28)书shū

①书写。“乃丹书帛日”(《陈涉世家》)

②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同上)

③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④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29)属shǔ

①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②侪、辈。“徒属皆日”(《陈涉世家》)

③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④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⑤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⑥zhǔ,连续。“属引凄异”(《三峡》)(30)数shù

①shù,几。“停数日”(《桃花源记》)/“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②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③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三)通假字

1.概述(1)定义“通”即通用,“假”是借用,“通假”即通用假借,是用读音或字形相同(相近)而意义上没有什么关联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借用的字就是通假字。(2)来源

大体来说,通假字由两种情况而来。

①本来没有这个字,而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代,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均读zhǐ;

②本有其字,而作者依据使用习惯或方言用其他的字替代。如“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bèi)通“披”(pī)。

2.常见的通假字(1)“还”同“旋”,回转。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见”同“现”,①表现。如:“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露出,显露。如:“风吹草低见牛羊。”(3)“徧”同“遍”,普遍,遍及。如:“小惠未徧,民弗从也。”(4)“反”同“返”,①回到。如:“及反,市罢。”②往返。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③归来。如:“出不入兮往不反。”(5)“惠”同“慧”,聪明。如:“甚矣,汝之不惠。”(6)“亡”同“无”,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7)“说”同“悦”,高兴。如:“秦王不说。”(8)“与”同“欤”,吗。如:“轻寡人与?”(9)“尔”同“耳”,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10)“具”同“俱”,①都,全。如:“百废具兴。”②详细地。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1)“属”同“嘱”,嘱托、托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12)“曾”同“增”,增加。如:“曾益其所不能。”(13)“拂”同“弼”,辅弼。如:“入则无法家拂士。”(14)“女”同“汝”,你,你们。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15)“不”同“否”,吗,表示发问。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与不?”(16)“内”同“纳”,接纳。如:“毋内诸侯。”;放入。如“内所著披袄中。”(17)“上”同“尚”,提倡。如:“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18)“生”同“性”,天赋。如:“君子生非异也。”(19)“被”同“披”,披挂。如:“将军身被坚执锐。”(20)“钞”同“抄”,抄写。如:“道中手自钞录。”(21)“厌”同“餍”,满足。如:“暴秦之欲无厌。”(22)“指”同“旨”,意图、旨趣。如:“卜者,知其指意。”(23)“有”同“又”,再。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4)“支”同“肢”,肢体。如:“四支僵劲不能动。”(25)“无”同“毋”,不要。如:“苟富贵,无相忘。”(26)“畔”同“判”,背叛。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7)“罢”同“疲”,疲惫。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28)“而”同“尔”,你,你的。如:“而翁归,自归汝复算耳。”(29)“倍”同“背”,背叛,忘记,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0)“阙”同“缺”,缺陷。如:“裨补阙漏。”(四)古今字

1.古今字的定义

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多项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多项意义的字是“古字”。

2.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1)时间上古今字是历时关系,有先后之别;通假字的二字同时存在,属于共时关系。(2)字形上古今字以古字为基础,另加意符;通假字的本字与借字之间毫无造字相承关系。(3)意义上古今字一般是有联系的,是最常见的同源字;通假字只有语音上的联系,意义无瓜葛,如“蚤”和“早”,意义上毫不相干。

3.常见的古今字(1)反——返,《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2)暴——曝,《汉书·王吉传》):“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3)被——披,《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披在身上。(4)辟——避,《史记·张丞相传》:“高祖尝辟吏。”避:躲避。(5)辟——僻,《史记·范雎传》):“秦国辟远。”僻:偏僻。(6)采——彩,《荀子·正论》:“衣被则服五采。”(7)采——睬,杜荀鹤《登灵山水阁贻钓者》:“未声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8)倡——娼,白行简《李娃传》:“长安之倡女。”(9)臭——嗅,《荀子·荣辱》):“彼臭之而无嗛于鼻,尝之而甘于口。”(10)垂——陲,《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垂:边疆。(11)度——渡,贾谊《治安策》:“是犹度江河亡维楫。”度:渡过,越过。(12)队——坠,《国语·楚语下》:“自先王莫坠其国。”坠:失掉。(13)奉——俸,《战国策·赵策四》):“奉厚而无劳。”(14)阁——搁,《新唐书·刘知几传》:“皆阁笔相视。”(15)共——供,《史记·扁鹊仓公传》:“适其共养。”(16)何——荷,《诗经·小雅·无羊》:“何蓑何笠。”荷:背,扛。(17)介——界,《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18)厉——砺,《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19)两——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两。”(20)虏——掳,《三国志·吴书·甘宁传》:“虏其人民而还。”。(21)冥——溟,《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溟:海。(22)莫——暮,《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23)没——殁,《孟子·滕文公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24)内——纳,《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内粟千石,拜爵额一级。”(25)女——汝,《荀子·议兵》:“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26)频——颦,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频蹙厄运。”(27)齐——脐,《左传·庄公六年》:“后君噬齐。”(28)取——娶,《史记·吴起传》:“吴起取齐女为妻。”(29)然——燃,《墨子·备穴》:“以须炉火之然也。”(30)適——嫡,《汉书·杜钦传》):“此必適妾将有宠。”嫡:旧时指正妻。

二、文言虚词

(一)之

1.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

如: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2)作指示代词,多表近指。译为:这,此。

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伐颛臾》)

2.作助词(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不译。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4)定语后置标志,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译。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5)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6)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译。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3.作动词

译为:到……去。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二)其

1.作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们)的”、“它(们)的”。

如: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作主谓短语的小主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近指时译为“这(些)”)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6)指示代词,表示近指。译为“这”、“这个”、“这些”

如:有蒋氏者,专利其三世矣。(《捕蛇者说》)

2.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与句末语气助词配合,可译为“一定”、“大概”、“难道”等或省去。

如: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加强祈使语气,《伶官传序》)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加强揣测语气,《师说》)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愚公移山》)

3.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4.作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三)者

1.作助词(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或不译。

如: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2)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如: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3)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4)用在句中表示判断,常与“也”呼应,构成“……者……也”的判断句式,不译。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5)放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如: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6)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作语气助词(1)用于句中表提顿或判断,不译。

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2)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的”或不译。

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3)用于陈述句末表陈述结束。译为“的”或不译。

如: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解牛》)(四)所

1.作名词

处所,地方。

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作助词(1)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事、物,翻译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2)与介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目的、方法或工具、条件等。译为“从……地方(时间)”、“……的原因”、“(用来)……的方法”、“用……作工具”。

如:①是吾剑之所从坠。(表地点)(《吕氏春秋·察今》)

②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原因)(《出师表》)(3)用于数词后,表示约数。译为“上下、左右”。

如:从弟子女十人所。(《西门豹治邺》)

3.固定结构,“所”与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1)“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目的,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所谓”:所说的。

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4)“所在”:①到处。②所在之处,处所。

如: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5)“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五)诸

1.作兼词“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如: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2.作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如: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3.作介词

相当于“于”。

如: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庄子·逍遥游》)

4.作形容词。译为“众”“多”。

如:诸人皆惧而起。(《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六)焉

1.作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译为“在其中、从这里、在这里、在那里、从那里”。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作代词(1)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第三人称),相当于“之”,译作“他”或“它”。

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2)用在动词前,代处所、人、事,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3)用在动词前,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哪里”、“怎么”。

如: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4.作助词(1)作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如: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3)作形容词、副词、名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地”或不译。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七)则

1.作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表前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情理上的紧密联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情况,译为“假使”“如果”;用在后一个分句,表假设或推断的结果,译为“就”“那就”“那么”“就”“便”。

如:①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如果,《鱼我所欲也》)

②为之,则难者亦易矣。(那么,《为学》)(3)表示并列关系。常以“则……则……”格式出现,表示两相对照的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如: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如:非死则猝尔。(《捕蛇者说》)

2.作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便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如:及诸河,皆在舟中矣。(《殽之战》)

3.作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如:论语六则。(2)法则

如:以身作则。

4.作动词,效法(1)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5.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如:居则曰:“不吾知也!”(2)“则是”。译为“只当是”

如: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3)“则则”。赞叹的声音。

如:连呼则则。(八)而

1.作连词(1)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4)表示并列,一般不译。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5)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6)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作代词

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

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作动词

通“如”,好像,如同。

如: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2)“而后”:才,方才;然后。

如: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3)“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如:①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4)“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九)于

1.作介词(1)表动作行为的趋向、所自,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译为“向、给、到、从、自”。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

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3)与其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介宾短语,表示补充说明。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在句中作补语。译为“向,对,对于,由于”,或不译。

如: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4)表示被动。放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译为“被”。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5)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比较。引进比较对象时译为“与,跟,同,和”。表比较时译为“比”。

如: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6)比

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

2.固定结构——于是(1)作连词,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的“于是”相同。

如: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2)作介宾短语,放在句中或句末,相当于“于此”。视语境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在这……”、“从这……”、“在……上”、“在……方面”等。

如: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③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3)表被动。“见……于”

如: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十)以

1.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方式。译为“拿、用、把”。

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表示凭借)。译为“凭,靠”、“凭着、凭借”。

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3)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与“与”相同。译为“与、跟、同、对、和(带领、率领)”。

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如: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5)表示原因。译为“因,因为,由于”。

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论事的标准或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用(凭)……的身份、按(以)……(论)”。

如: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2.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不译。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而”“来”“用来”等。

如: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

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4)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地”、“着”,或不译。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6)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致”“从而”。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7)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复句前一分句开头。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吕氏春秋》)

3.助词(1)表示时间、方位、范围等助词。“以”连接“东”“西”“南”“北”“前”“后”“上”“下”“来”“往”等表示方位、处所、时间的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可不译。

如: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时间)(《出师表》)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表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表范围)(表范围)(《后汉书•张衡传》)(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如: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4.实词用法(1)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2)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如: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5.固定结构(1)“以为”:认为是,把……当作(看作)。把……作为(制成)。

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2)“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3)“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如: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6.通假(1)通“已”,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通“已”,止

如: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十一)且

1.作连词(1)表递进关系,译为:①而且,并且;②况且,再说。

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转折关系,然而,但是。

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3)让步关系,(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尚且,还。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如: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作副词(1)将,将要,将近。

如: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暂且,姑且。

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3.固定结构“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且如”:就像

如: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十二)乃

1.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的紧接。译为“于是、就”。

如: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译为“才、这才”。

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3)表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译为“却、竟然、居然”。

如: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4)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只是、本来是、原来是”。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5)表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

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作代词(1)你,你的。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2)他们的。

如: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呼应风从。(3)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固定结构(1)“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2)“乃尔”:译为“这样”。

如: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十三)何

1.作疑问代词(1)作动词或介词宾语,译为“什么”或“哪里”。

如: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2)单独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可译为“为什么”。

如: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3)作定语,译为“什么”、“为什么”、“哪”。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作疑问副词(1)用在形容词后,表程度深,可译为“多么”。

如: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2)用在句首,常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为什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

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2)“无何”:不久,没多久。

如: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3)“何其”:多么。

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歌》)(4)“何以”:拿什么、凭什么。

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十四)若

1.作代词(1)表第二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2.作副词

用在动词前,表不肯定,译为“像、好像、似乎”。

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3.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4.作助词

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的”“然”。

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5.固定结构:至于,至“至若”、“若夫”、“若何”、“若干”、“若定”: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起话题,引起论述。近似“要说那”、“像那”“如果说到”的意思。有时不译。

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6.作动词

译为“像、好像、似乎”。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十五)为

1.作动词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判断词

表示:“是”。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作介词(wèi)(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如: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如: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4)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公为我献之。(《鸿门宴》)(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趋向。可译为“当”“到”等。

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作助词

句末语气词(读wèi),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疑问或反诘。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么”、“吗”。

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十六)因

1.作介词(1)表示依据、凭借。译为“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

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2)表示经由、条件。译为“通过,经由”。

如: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如: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2.作连词(1)表示承接上文,后面说的是情况导致的结果。译为“于是、就、便、因而”。

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3.实词用法(1)作名词,机缘,缘由。

如: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2)作动词,

①承袭,沿袭。

如: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根据

如: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十七)与

1.作介词(1)引进共同活动的人。译为“和,跟,同”。

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受益者)。译为“给,替,为”。

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3)引进比较的对象。和,跟,和……比较。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2.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跟,同”。

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悬赏纳谏》)(2)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表选择。常用“与其”跟“宁”、“毋宁”、“孰若”、“岂若”等配合。译为“与其……宁可(哪如、宁肯)……”。

如: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3.作语气助词,通“欤”。

如: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

4.作动词(1)给予,授予

如:生三人,公与之母。(《勾践灭吴》)(2)结交、亲附

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3)对付

如:庞煖易与耳。(4)参加,参与

如: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

如:吾与点也。

三、特殊语法及句式

(一)特殊语法现象

1.名词作动词

一般地,名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当它表达与本来意义相关的某种行为动作时,它就临时具备了动词的特点,即活用为动词。

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史记•项羽本纪》);“东”表示“向东进军”。

2.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可以不用介词的帮助,经常直接放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作状语,称之为“名词作状语”。古汉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以下内容:(1)表示方位或处所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着什么方向发生。

如: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西走”表示“向西逃走”。(2)表示工具或依据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使用什么工具从事行为动作,或者依据什么从事某种行为动作。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箕畚运”表示“用箕畚搬运”。(3)表示对人的态度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用什么态度从事某种行为动作。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兄事”表示“用对待哥哥的礼仪接待”。(4)表示比喻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形容行为动作的状态,表达比喻内容。

如: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蛇行”表示“像蛇一样地爬行”。

3.动词作名词

当动词在句中替代了跟它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具有表示人或事的意义时,这个动词就被活用作名词了,一般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如:“殚其地之出(出产),竭其庐之入(收成)。”(《捕蛇者说》)

4.形容词作名词

一般地,形容词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具有指代事物的意义时,它就被活用为名词了。

如:“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愚公移山》)

5.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一般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色彩、性质、范围等,当它具有动作行为的指向时,就应作动词看待了。

如:“此教我先威(威慑)众耳。”(《陈涉世家》)

6.使动用法

用作谓语的词表示“使(让)宾语怎么样”,使这个宾语发生某种变化或产生某种动作即为使动用法。一般可译为“使(让)+宾语+动词”的形式。使动用法又可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等,其中,前两种出现得最多。(1)动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从事谓语动词所表达的行为动作。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有宾语,一般为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活之”即“使之(项伯)活了下来”。

②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用法时,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

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病”即“病之”,“使之生病”的意思。

③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为与一般用法相区别,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一般要破读。

如: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饮赵盾酒”即“使赵盾饮酒”。“饮”破读为“yìn”。(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

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弱秦”即“使秦国弱”。(3)名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如: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肉骨”即“使白骨上生肉”。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可以省略。

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臣”即“臣之”,“使之成为臣”的意思。“友”即“友之”,“使之成为朋友”的意思。

7.意动用法

形容词或名词作谓语时,它对宾语含有“认为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思,就当视作意动现象。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把……看作客人)其父。”(《伤仲永》)(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备这个活用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异之”即“认为之(桃花源的景象)奇异”。(2)名词的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就是这个活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君君”即“认为国君是国君”。(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1)用“者……也”表判断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3)用“者”表判断,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7)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2.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如:王建禽于秦。(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5)无标志的被动句

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3.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1)主语的省略

①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③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④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谓语的省略

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修饰语的省略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中心词的省略

如: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荀子》)(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如: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6)分句的省略

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动+以+宾

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②动+于(乎,相当“于”)+宾

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荀子•劝学》)

③形+于+宾

如: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④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

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3)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

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

③以“是”、“之”为标志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4)定语后置

①“之……者……”

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②“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中心词+数量词

如: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④“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疑问句

在古汉语中,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疑问词分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两类。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欤)、邪(耶)等。(1)使用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

①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

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②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

如: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③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

如: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

④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

如: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⑤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

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⑥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

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

如: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

⑧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

如: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⑨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

如: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⑩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

如: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使用疑问语气词

①使用疑问语气词“乎”构成疑问句

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使用疑问语气词“诸”构成疑问句

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③使用疑问语气词“与(欤)”构成疑问句

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④使用疑问语气词“邪(耶)”构成疑问句

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3)使用固定搭配“几何”、“何如”、“奈何”、“如之何”、“如……何”、“奈……何”等表示疑问

如: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4)使用否定词表示疑问

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