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需要定期保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06:23:55

点击下载

作者:新玉言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灵需要定期保养

心灵需要定期保养试读:

前言

当前,关于“心”的话题,是一个为世人关注的话题,熟悉了解一些心理和心灵的知识,正确处理心理和心灵问题,对每个人的人生、成长、成熟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更为重要。

人类最高的学问是关于人的学问,最高最深刻有效的管理是心理管理,最伟大的教育是人格的塑造。增强领导干部的软实力离不开良好的心态建设和心灵保养。领导干部更需要增强心理保养和心理疏导的能力。

心理健康对人体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研究表明,现有50%—80%的人类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因心理失常、情绪低落而致病者占患病人群的74%—76%,其中65%的病因与精神压力过大有关。为什么心理因素对人的生命健康有着如此大的影响昵?科学家指出:这是因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而人的大脑是人体的高级中枢,心理情绪的波动会打乱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使得肌体失调,引发各种疾病。

当代人的心理健康已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心情的昂扬与低迷,心态的积极与消极,心理的健康与病态,不仅直接决定着个人的人生质量与结局,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

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生不仅需要成功,需要财富,而且更需要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失意、失落、失败,谁也免不了心忧、心伤与心痛。而一旦演绎成心病,生活就会改变了本来的色彩,就会损害了健康的肌体,人生之路就会愈加难走,甚至会让人跌入低谷,坠落悬崖。所以,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心理健康,一旦心灯灭了,人生就失去未来。

心理问题的客观存在,自然而然,会对自身的心灵带来冲击。心理问题不仅直接涉及到社会个体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是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以防患于未然、以调节为重要手段的心理介入,无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

漫漫人生路,时时遇关卡。打开我们的心灵之门吧,让阳光照亮我们的内心深处,让心灵得到温暖的呵护,任凭风狂雨骤,潮起潮落,我们不必感到孤独、压抑和恐惧,而要人生一路欢歌,充满欢歌笑语。

本书紧紧围绕“心灵,需要定期保养”这一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灵保养周期,这一概念,把心灵保养的时间段依次划分为周期保养、月度保养和年轮保养三个阶段。并对每个周期人的心理、状态和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如何保养心灵一一阐述,书中还有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心理素养和心灵知识,书中蕴含丰富的科普知识、趣味故事、哲学道理和养生方法,还有心理测试题目,集五者融为一体,在品读故事中品味哲理、学习知识,检测自己的身心健康、生命体征、生活状态,不仅可以预防和防治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而且可以震颤自我心灵,净化心灵垃圾,提高心界层次,修心养性,感悟人生真谛。

从广义上来说,《心灵,需要定期保养》是一本大众化图书,社会上各色人等均可以阅读,从中获得收益,这本书也是着重为领导干部所著,为领导干部必备和必读之书。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不免有纰漏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斧正,不胜感激!编者2013年6月

第一章 幸福是心灵的满足

当我们向亲人、朋友告别,想说一句祝福的话语的时候,我们总会说,祝对方“家庭幸福”、“生活幸福”,对一个人,一个生命来说,幸福是什么呢?那么,每一个人如何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呢?

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依然找不到幸福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幸福为何物;其二,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因为人类的所作所为总是与幸福背道而驰,所以,人们虽然在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结果却离幸福越来越远。

幸福是一种心态,不管你住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享受什么样的生活,都决定不了我们幸福与否。只要我们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满足,那么不管处于什么状况,都是幸福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往往决定了人的一生幸福与否。同样的情况,在某一类人那里苦不堪言,在另一类人那里却是知足常乐。

一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

航天英雄杨利伟说,“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收获幸福和快乐。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们去贡献一份奉献,去贡献一份爱心,去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生活在幸福当中”。

什么是幸福?《辞海》的解释是“心情舒畅的生活与境遇”。由于人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胸怀抱负、生活态度各异,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也各不相同。自有人类以来,人人都在寻求“幸福”的答案,甚至以一生的奔波和努力来寻找幸福。人类生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幸福。因为没有人生来是为了追求痛苦的。追求痛苦很容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实现:只要拿刀往自己身上扎就有了。

有个关于幸福的寓言,叫做“幸福的尾巴”。有一天,小花猫问猫妈妈说:“妈妈,幸福在那里?”猫妈妈回答说:“幸福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花猫为了寻找他的幸福,不停的追着自己的尾巴跑,却怎么追也追不到。小花猫又跑去问猫妈妈:“妈妈,你说幸福在我的尾巴上,可是为什么我抓来抓去也抓不到呢?”猫妈妈笑了笑说:“猫儿如果你一直追着幸福跑,你只会在原地打转,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幸福是不必刻意去追寻的,只要你不停地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在你身后。”

幸福,对每个人来说,意义各不相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小人物有小幸福,大人物有其大幸福,农民的幸福是庄稼大丰收,有个好价钱,商人的幸福是商业帝国的崛起,公司产出的商品受到追捧,商品价格高,公司股价连续涨停……总之,只要你能感觉到幸福,你自己就是幸福的。

有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是,有两个人一起出去旅行,走在前面的人担心后面的人追上自己于是就加快脚步一直往前赶。而后面的人却担心自己被前面的人远远地甩到后面去,于是他也拼命往前追赶。他们俩人就这样在匆匆忙忙的你追我赶中结束了他们的旅行。最终,他们谁都没有真正留意过路边的风景,更谈不上享受旅行过程的乐趣。

另外一个是,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还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

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实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啰!”

墨西哥渔夫疑惑的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美国人只有摇摇头,无语了……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以上两个故事都是在说,人生到底在追求什么?人生是一个生命的过程。美国人的追求是赚很多很多的钱,而渔民的追求是每日清闲的生活,尽管在很多人看来,渔民的生活枯燥无味,但是对渔夫而言,却是幸福的,而这,在美国人看来却是那样的不值一提。

我们的一生就好比一次旅行,许多人只知道一直行色匆匆地往前奔跑。有的人为了追名,有的人为了逐利,有的人为了获权,有的人为了谋位,他们就这样乐此不疲地相互追赶着。一个人即便取得的名声是多么的显耀,攫取的财富是何等的富足,获得的权力是怎样的至高,谋得的地位是如何的显赫,最终,都逃脱不了自然的定律,回归大地、回归自然。

我们为何不放慢匆忙的脚步,欣赏人生这段旅途中的点点滴滴美丽的风景呢?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每一秒;珍重生活中的每一份真爱与感动,珍视大自然的每一草每一木。

每一个清晨,当我们从睡梦中醒过来的时候,从窗外飘来一缕缕清新的空气,传来一阵阵叽叽喳喳的鸟鸣,射进一道道明媚的阳光,我们开始一天崭新的生活。我们是否心存感激呢?我们可曾知道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一个夜里,有的人因为抵挡不住病魔的折磨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人因为遭遇突如其来的天灾而命丧黄泉,有的人因为遇上飞来横祸而陷入妻离子散的绝境。相比于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因为我们还活着,我们健康,我们衣食无忧,我们家庭幸福。

其实,人生的终极追求,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人类为此寻觅了几千几万年,才终于弄明白了这一道问题的答案——幸福。

看看周围的人吧,有的人追求财富金钱,有的人追求功名利禄,有的人追求香车美女,有的人追求流芳万世,有的人追求权力荣誉,有的人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有的人追求事业成功……虽然表面上看目的各不相同,可在本质上其实都一样,就是追求幸福。只是幸福往往很短暂,甚至可以说是稍纵即逝,很多人费尽心思,拥有了数不清的财富、名利和地位,可却发现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远了。原来,幸福并没有那么简单,物质所能带给人的那种幸福感觉是非常短暂的。那么,人生要怎样才能获得强烈而持久的幸福呢?幸福的答案是什么?

二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

人类要追求幸福,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幸福。假如我们连幸福是什么都不知道,却努力地去追求幸福,岂不是太盲目了?幸福究竟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是一种主观体验?幸福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幸福——每个人都知道其含义,然而却无人能够精确定义。幸福,是一个令人困惑,充满神秘色彩的千古难题。古今中外,几乎每位思想家都论述过幸福。但是,关于幸福的每个问题,从幸福的定义、结构、类型到其规律,一直扑朔迷离,没有定论。康德曾为之感叹:“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明白、条理清晰。”为此,康德只好无奈而富有韧性地将幸福定义为:幸福乃是尘世间一个存在者一生中所遇到事情都称心如意的状况。

幸福如同爱情一样,是一个人人都希望拥有的东西。但幸福其实是一种主观感受,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境,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小孩子因为得到一个新玩具而感到幸福无比,而一个物质非常富有的成年人内心却未必感到幸福。

老师问一位学生:“你觉得幸福吗?”学生茫然的不知如何回答,的确这个问题比较宽泛。于是老师转问:“你觉得如何才更幸福呢?”答:“做作业的时间能再长点就更好了。”的确,从学生对幸福的感觉来说,少做点作业无疑是幸福的。老师又问另外一个学生,答:“上体育课很幸福。”可能,如果问十个学生,会有十个不同的答案。幸福本来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都不同。所以,幸福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建立在物质和精神的两个层面。

幸福不是一种客观标准,只是一种主观体验,也就是说,你觉得自己幸福你就是幸福的。这种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个人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SWB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个人的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是人们评价自己整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什么能给人们带来幸福?谁是幸福的?这不是一个能够简单回答的问题。心理学研究发现:影响个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关的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个体的受教育水平、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由于SWB是一种主观体验,客观因素并不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是通过积极情感、自我体验等主观体验间接地对其加以影响。归根结底,幸福不幸福由你自己决定!

心理学家让被试者造句,规定以“我希望”起头,例如:“我希望我像比尔·盖茨那样富有”、“我希望我成为美国总统”、“我希望买彩票中了一百万”……然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者再造三个句子,以“还好我不是”起头,例如:“还好我不是癌症患者”、“还好我没有下岗”、“还好我的父母没有离婚”……调查结果显示:同样一批人,在完成“我希望”的造句后,心情都会变得比较差,而完成“还好我不是”造句后,心情都比较好。

心理学家还给被试者讲了一段事实: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更好;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和寺庙而没有任何被威胁、暴打和杀害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30亿人更有运气;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可吃,身上有衣可穿,有房可住以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那么你属于世上8%最幸运之人;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那么你的确是那种很稀有的地球人。受试者在听的过程中,心跳、脉搏等数据反映出幸运感和幸福感。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福常是因为比较而来的。“我希望我……”“我跳楼地球照样转”,让我们想到了自身的不足,心里难免沮丧;而“还好我不是”却能使我们感觉庆幸,原来自己还拥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幸福,我们比世界上很多人都幸运。心理学实验可以给人幸福的启示,而幸福也就是在人生的各种各样的实验中荡漾起来的。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经说:“一个人要对于昨天的日子感到快乐,对于明天感到有信心。”我们如果做到这样那就是幸福了。其实幸福是不用外求的,幸福只是一种内在心灵感觉,在某一刹那,心中的某一根隐秘的弦,忽然被牵动,泛出圈圈甜美的满足感,那便是幸福。但有很多人却忽略了这种感觉,把追求幸福当成了追求一项事业的成功,结果反而离幸福越来越远,越来越觉得空虚,越来越不快乐。

那么,我们每个人作为幸福的追求者,应该怎样理解幸福呢?

1.幸福不是物质的

人们常常把成功的事业、无尽的财富、显赫的社会地位、美满的婚姻、健康的身体、骄人的美貌等视为幸福人生的实质,以为得到其中任何一种,便得到了人生的幸福。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幸福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是物质形式的。假如是的话,人类一旦得到其中一种(如财富、地位、美貌等),就意味着得到幸福了,而事实却不然。有财富、有地位、有美貌的人多得很,但是他们未必生活得幸福。由此可见,幸福不是物质的,并非某种客观的事物。

2.幸福是相对的

幸福不是绝对化的,同样的生活条件,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幸福的,而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可能却体会不到幸福。人们总是执着地认为拥有某种条件就是拥有了幸福,其实世间的幸福是相对的。首先,人们的愿望不同,对幸福的要求也就因人而异。穷人以生活富足为幸福,病人以健康长寿为幸福,单身汉以结婚生子为幸福,农村人以居住在繁华的都市为幸福,城里人以居住在清静的乡村为幸福……可见,因为人们的观念不同,对幸福的要求也不一样。其次,社会比较产生幸福体验。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处境好,回想过去的痛苦遭遇,就会觉得现在很幸福;幸福也会从和他人的比较中产生,比如,拥有舒适的生活条件的人,看到他人为生计忙碌奔波,就会感到满足,觉得自己活得很幸福。最后,幸福与否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幸福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他人眼里生活得很幸福的人,未必能够体会到幸福;在别人看来生活窘迫的人,未必生活得不幸福。这正如鞋穿在自己的脚上,舒服与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3.幸福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感受的统一

有人把幸福看成是物质的,以为物质条件优越就能活得幸福;有人把幸福看成是精神的,以为只要精神愉悦就是幸福。两种人说的都有些片面。其实,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其一,舒适的环境是产生幸福的基础,如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和谐、身体的健康等,这说明幸福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凡人毕竟心随境转。其二,幸福是心灵的主观感受,只有健康的心境才能体会到幸福。心情不好,即使贵为皇帝,拥有天下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依然活得痛苦不堪。可见,在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再加上良好、健康的心境,我们会能体验幸福、拥有幸福。

人生在世,所追求者无非幸福而已,而幸福并非源自健康、财富或名望,虽然健康是很重要的因素。其实,唯一决定幸福的条件是:你的思想。即使你无法随心所欲,对于你所拥有的仍应心存感谢。经常想值得感恩的大事,而不可抱怨围拢你的琐事。

三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

每天我们似乎都被各种有关幸福的讨论所包围。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究竟以什么为衡量的标准?名声、地位、财富、健康……各人取舍不同,当然,也有想“鱼”与“熊掌”兼得者。不过,现在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把“安康”作为普适性标准:生活在和平环境里,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如有自己喜欢的事业更好),身体健康,人际和谐,则幸哉福哉。多数人告诉我们,我们为了争取幸福首先要得到某种东西,幸福是一种得到某种东西的状态。于是,我们不停地追求着各种东西,却来不及享受我们所获得的东西。

心理学领域对收入与幸福感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法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一项跟踪研究表明,尽管最近50年来这些国家的居民收入有了迅猛的增长,但是幸福感水平却相当稳定。而另一些研究发现,在较为贫穷的国家,个人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较强。

由此可见,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随所处物质生活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财富的增长能够带来幸福程度的提高;但当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它对幸福感的影响就非常小了,而其他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与家人和朋友关系、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婚姻状况等等。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的水平与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性,随着物质生活快速提高,人们的幸福程度也普遍增高。当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物质生活与幸福感的正相关性会逐渐减弱;非物质的因素,如个体的身心状态、社会认同、社会支持等对个人幸福感的作用越来越大。可见,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会随所处物质生活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人们的幸福感不同。

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此,一个人也是这样。大多数穷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发财致富,他们认为物质财富能够为他们带来持久的幸福;许多纸醉金迷的富人,则生活在空虚与无聊中,他们的幸福感远远不及某些贫穷的人。可见,一个人仅仅依靠占有大量物质财富,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一个人仅仅缺乏物质财富,也决不意味着他与幸福无缘。

财富多少虽然是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和绝对的。清新的空气,通畅的道路,诚信的社会,健康的身体,家人的支持等与财富无关的因素同样能够给人带来幸福与满足。其实,在生存需要满足以后,社会发展的目的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人们的幸福最大化。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央视走基层的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幸福”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

一位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时,首先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记者却未放弃,继续追问道:“您幸福吗?”。这位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用眼神上下打量了一番提问的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

在郑州一火车票代售处,一位正在排队买票的18岁大学生被问:您最想要什么?“女朋友”;那么,您遇到最坏的事呢?“接受你采访,队被人插了”……

继“队被人插了”后,2012年10月4日一位73岁的捡瓶子的老人再次爆出神回复:“我耳朵不好。”

记者:这几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幸福”话题的讨论中,幸福是什么,您过得怎么样,还有什么样的愿望,让我们来听听更多人的心声。

记者:大爷,打扰一下,您在收瓶子是吧,您今天上午收了多少瓶子了?

浙江海宁捡瓶子的老人:73岁。

记者:73岁了是吗?

浙江海宁捡瓶子的老人:1瓶1角钱。

记者:您收了多少个瓶子了?

浙江海宁捡瓶子的老人:我(靠)吃着政府啊,(靠)吃了政府的低保,650块一个月,政府好。

记者:您觉得您幸福吗?

老人:啊?我耳朵不好。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自己“不知道”是否幸福。现在的“莫言热”很快就会过去,文学的相对边缘、落寞,也没什么不好。

在被记者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央视关于“你幸福吗”的随机采访,却爆出许多神回复,难道人们都不知道幸福为何物?难道所谓的幸福真的离我们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吗?难道幸福真的是奢侈品吗?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特别是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人民的口袋鼓起来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似乎更加焦虑,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却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人们的幸福感也在下降,丰盈的物质生活背后却是精神文化垃圾的猖獗,掩盖不住人们精神生活的空虚,心灵上的孤寂。幸福,终于成了社会的一个大问题。

但当代中国,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关注生活质量的幸福指数,而不是单纯的物质的享受和GDP数值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舒心畅意的生活,而“幸福指数”就是这种生活的直观体现。所以,我们要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幸福指数。

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幸福对于人来说总是千差万别,忽而近忽而远,有时候幸福很长久,有时候幸福却会转瞬即逝,有时候幸福好像一下子就能抓得着,但是就是抓不到,有时候在你以为幸福永不能和你交汇的时候,它却如期而至,有时候,幸福就是那么让人猜不透,摸不着,逮不到,捉摸不透,有时候,幸福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幸福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你经过长久的坚持和努力过后将要泄气的时候,和你相会,相遇,也可能与你擦肩而过,幸福,藏得很深很深,但是,幸福总是带给人惊喜,愉悦和快乐。

幸福可能是一个棒棒糖,可能是一个允诺,可能是一份成绩单,一份好的工作,一个资格证书,一份录取通知单,一个offer……

幸福喜欢和人捉迷藏,人们也轻易抓它不着,幸福成了奢侈品。那么,幸福,它又是住在哪儿呢?

幸福,不是金山银山,不是大鱼大肉,不是前呼后拥。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的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幸福,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你的家人身体健康,你的孩子成绩优良,你们今天衣食无忧,晚上能够平安回到家中,这就是幸福。

幸福就是活在当下,用冲淡平和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

幸福并不等于我们有多少钱,而是我们是否感到幸福。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是的,金钱只是我们获得幸福生活,保持自由的工具,但我们却往往被它所奴役,心中的沟壑不断地被各种欲望填满,甚至停不下脚步来看一下我们周围的风景,那就未免本末倒置了。

四 幸福就在你的内心

现在都谈幸福指数,国民普遍感到幸福指数不高,到底是谁偷走了人们的幸福?国际有关研究机构调研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欲望太高、过分追名逐利的不正常心态。

荷兰伊拉谟大学先后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的幸福指数6.64,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了6.60。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如下7点原因:(1)爱比较。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放到竞争中去,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2)缺乏信念。在经过3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之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的幸福感。(3)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都忽略了,“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4)不知道奉献。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在现实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生活得很累。(5)不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要更好的,有了钱想赚更多的,有了官职想要更高的……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辉煌”的顶峰。(6)相互不信任。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觉是0。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7)过于焦虑。购房、子女教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担忧职场晋升空间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成为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里感受到幸福。

虽然说名利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但人对名利的追求,如果超出了限度,超出了理智时,常常会迷失自我,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名利要你干什么就干什么。试想,成了名利的奴隶,哪还有幸福感可言?因而,邹韬奋曾告诫世人:“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而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对领导干部而言,要有“事业重于山,名利淡如水”的良好心态和崇高境界。

我们今日生活的世界:建筑物越建越高,但我们的境界却越来越低;高速路越修越宽,但我们的思路却越走越窄,我们的住宅越来越大,家却变得越来越小;我们的花销越来越大,但快乐的获得越来越不易;我们的财富在成倍地增长,但自身的价值却越来越模糊;我们已经征服了宇宙外层空间,但却好像遗忘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时候,有一位伟大的禅僧六祖慧能大师(公元638—713),相传,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得到衣钵时,为了悟道的修行而来到南海。当时因为广州法性寺有位印宗禅师正在开讲《涅槃经》,慧能大师于是决定在法性寺停留数日,以便听闻法师讲经。这天,寺前因为法师讲经而竖起了幡旗。由于印宗禅师远近驰名,因此大批的人从各地涌到。其中有两位和尚见到广场中飘扬的幡旗,便开始议论起来。其中一人说:“是幡动。”另一人则说:“不,是风动。”结果两人就此争论不休,而引来了人潮驻足围观。这时慧能大师也赶到了,他一看便开口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二位心在动。”这时正在争论不休的两人,一听到慧能大师的话以后即刻恍然大悟。据说耳闻此事的印宗法师立刻明白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番话,正是自己正在开讲的《涅槃经》的中心思想,于是马上迎请大师升坛说法并礼拜为师。

这实在是令人感动的场景。的确,我们凡夫俗子总因执著于外界的现象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而大部分问题的产生却都又偏偏出自于我们的内心。

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谈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事情是这样的,他娓娓道来:“有一次,我在印度的萨尔纳德遭遇这样的事:

有个印度少年向一位年约六十岁左右的美国女性观光客兜售物品。这位衣衫褴褛的少年从口袋中很快地掏出一件物品在一妇人的眼前一晃。‘二十美元。’少年开出了价钱。

美国妇人一看到所出示的物品立刻眼神一亮,很快就从皮包里掏出了两个十美元给了少年,然后从少年手中接过了东西,大概认定买到了实物吧!

那位妇女究竟买了什么东西着实令我感到好奇。不过,据我所知,在印度是不可能买到什么宝物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那位妇女是受骗了。我心里想:‘又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

当妇人离去后,我叫住了印度少年,然后用几句简单的印度话对他说:‘别走,让我看一下你刚刚卖给那位妇人的东西!’

少年从口袋中拿出的东西,是一尊五、六寸高的佛像,刻意塑造出一副斑驳的样子,乍见之下还以为是挖掘出来的古代文物。因为萨尔纳德是古代的遗迹所在,有许多无价的文化遗产。美国妇人必定认为少年所卖的佛像是古物,才匆忙地将它塞入手提包里。

其实这尊佛像只不过是一件简单的粘土手工品。‘这尊佛像大概只值三十披索(印度币)吧?’‘嗯!’

三十披索约等于三元新台币,实际上连三元都不到。我向少年买了两尊,付给了一卢比(约新台币七元)。‘休库里亚(谢谢)!’少年显得非常高兴,即使两尊卖七元台币,对他们而言仍是一笔好交易,想必少年家里放置了上百尊同样的佛像吧!

我将这两尊佛像拿在手里回到旅行团的观光巴士上。当时我因为是以旅行社顾问名义到印度去,所以同行的人都称我为老师。‘老师!我本来也想买这种佛像,不知您是以多少钱买的?’‘两尊一卢比。’‘什么?只有一卢比?’

坐在询问者身旁的人脸色突然发青,并说他买了同样的东西却花了两百卢比(约新台币一千四百元)。‘糟了!’原本以为美国妇人被敲诈了二十美元,没想到连同行的朋友也被骗了。早知如此我就不会说出价钱。

想一想,还是那位美国妇人比较幸福。也许她至今仍然相信那尊佛像是古代遗物吧!二十美元能买到运气,可能使她感谢上帝的恩赐。

可怜的是那位听到我说出的价钱的人。必然认为以一千多元新台币的价钱能买到如此珍贵的宝物已经算是相当便宜了。没想到就在一瞬间,宝物竟然变成了粗糙的手工艺品,恐怕以后他连看到这尊佛像都会感到不舒服吧?

然而,佛像仍然是佛像,它不会变化。自始至终都是同一尊佛像。变化的是我们的心。随着心情的改变,同样的佛像便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后来我将两尊佛像其中的一尊送给朋友礼物,虽然没有说出价格,但对方却很高兴,表示一直很想拥有这么一尊法相庄严慈祥的佛像。

真的,佛像带着慈祥的脸孔,我也将剩下的一尊供奉在案头上。”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人,看世界,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向外看,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种是向内看,无限深刻地发现内心;但,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和你过意不去,而是你自己和你过意不去,是你的不满足,是你内心的欲望在和你过意不去,是你内心深处的不平静不平和在和你过意不去。动我们幸福的没有别的人,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缺陷动了我们的幸福。

其实,我们从来不缺少幸福,我们的身边充满了幸福的人和事,我们缺少的是一颗发现幸福的心灵。

五 获得幸福的秘诀

幸福人生由众多的因素构成,中国古代有五福之说,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对于幸福人生而言,这些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幸福主要由三种感觉构成,即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和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即幸福=美满生活+愉悦身心+和谐关系。

人在成长的历程中偶然性很大,这种偶然性就是人们常说的运气,但运气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幸福的全部因素,真正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应该是性格。

在生命的旅途上,只有认清了自己的能力、特长、性格、爱好等才能对现状、对未来作出调整和定位,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永存的难题,作出一次次正确的生活选择,从而最佳地实现自我。这种自我省察,决定了我们面对生活的心态和幸福指数。

影响幸福的因素,无论是物质财富因素,还是精神因素,都必须通过一个人的性格才能起作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然而,人格与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孰轻孰重,研究者们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早期,心理学研究者注重考察外部客观变量,如外部事件、生活情景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对幸福感的影响,然而许多研究发现,外部的客观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是较小的。而大量研究表明,个人的幸福体验是比较稳定的,心理学研究者开始重新审视人格对幸福感的影响。许多研究证实,外向性与积极情感相关显著,而情绪性则与消极情感显著相关。古希腊一位哲人曾经讲过,“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用在这里,可以变成“性格影响一个人的幸福体验”。

这就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生存在何种艰苦的环境下,无论我们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挫折,这些外在的环境因素如果想对我们产生任何负面作用,都必须通过我们的性格因素。如果我们总是从积极的角度考虑问题,不给外因以可乘之机,那么我们依然会时刻体验到幸福的人生。

奥斯卡经典影片《美丽人生》也许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性格影响幸福体验的含义。影片中的男主角几多和他的儿子被带上了开往集中营的火车,妻子多拉追随而去,到了集中营却仍是天各一方。几多一直将这厄运看成是一种有着承诺的游戏,让儿子相信当自己和父亲合作的游戏积到1000分时就会赢得奖品大坦克。几多笑着面对残酷的现实,善意的欺骗使得儿子坐上了心仪已久的坦克,与妈妈团圆。我们也可以向几多一样笑着面对任何不幸,相信只要有这样的积极的态度,我们就能时刻体验幸福。

人类盲目地追求幸福,结果却与幸福背道而驰,而且引来无尽的痛苦。要想得到幸福,就得有合理的方法。

1.从认知上——消除不合理信念

建立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消除不幸福的因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绝对化的要求。认知上的绝对化要求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人们如果怀有这样的信念,就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他周围的人和物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其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

2.从情感上——学会知足

获得幸福感,知足是一种廉价的方式。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总是不满足,不会有幸福感;而知足者,却能在极为简单的物质条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正如拉罗什福科在《道德箴言录》中所言:“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看来是那种从很少的东西即可得到满足的人。”对一切美好事物心存满足吧,人一生被美好事物包围,那便是幸福。

3.从行为上——广种福田去行善

广种幸福、多行善事,开发生命中幸福快乐的源泉,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幸福。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为了聚敛财富,他的行动充满了血腥,使多少企业破产倒闭,又使多少人倾家荡产!他以追求金钱和事业的成功为人生最大的目标,赚了很多钱,同时也收获了无数人的仇恨。退休后的洛克菲勒,生活在深深的悔恨和愧疚之中。在经过痛苦的反思之后,他终于明白了成功并不等于幸福。他决定将慈善事业作为自己晚年的追求。他先捐献给美国普通教育委员会1000万美元,一年后又追加了3200万美元,这笔资金共为南方兴建了1600多所中学。为了开创一项永久性慈善事业,他组建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后来,还在中国创立了协和医院。晚年的洛克菲勒追求慈善事业,不再沉迷于聚敛财富,还喜欢与朋友打球、聊天,喜欢教育子孙,享受天伦之乐,并且经常向路人施舍金钱。在这样的晚年生活中,他终于找到了迷失已久的幸福。

4.在技巧上——懂得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奚恺元先生提出了增强幸福感的方法,旨在财富一定的情况下最大化人们的幸福。(1)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如果你有几个好消息要公布,你是该分开宣布呢,还是把它们一起发布?答案是: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分两次听到两个好消息等于经历了两次快乐,这两次快乐的总和要比一次性享受两个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更大。

同样,如果我们要给学生2000元的奖学金,那么最好分两次,每次给他1000元,这样尽管他拿到的总和还是2000元,但较之一次性给他,他所获得的快乐更大。当然好事分开享受可以带来更大的快乐,但是并不是说要把2000元分2000次每次一元钱给学生。(2)坏事分开忍受不如一起忍受。如果你有几个坏消息要公布,你是该分开宣布,还是把它们一起宣布呢?人们常常讨厌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做法,可是在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快刀斩乱麻来得更加爽快一些。因为大家知道两个坏消息的痛苦程度并没有分两次知道两个坏消息的痛苦程度的总和那么大。把两个坏消息一起告诉对方,只会给对方造成一天的不快乐;如果把两个坏消息分两天告诉对方,却会让对方两天都不快乐。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追求幸福,有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以控制你的认知来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在的物质或名誉,而是依靠内在的真实体验。总之,只要我们改变自己的认知,积极地看待一切,主动增强自己的幸福体验,就能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六 幸福的心灵需要保养

你是幸福的吗?我们大多数人不能感到自己是幸福的,身居高位却整日提心吊胆,家财万贯却终日闷闷不乐,读了大学,拿到本科学位,又想拿到研究生的学位,升到了处级,还想再往厅级攀爬,今天赚到了一百元,明天却想赚到一千元,娶了妻子,但却还想妻妾成群、春色满园,在耳边常常听到有人的抱怨之声,抱怨交通,抱怨房价,抱怨雾霾天气,抱怨户籍制度,抱怨父母,抱怨妻子或者丈夫,抱怨同事朋友,但凡有什么不如意,就开始抱怨,抱怨这,抱怨那,好像这个世界总是跟自己过不去似的。

有一篇文章的作者写道,前不久有位友人问我,他说,我们同学中现在只有你在北京混了,我说是呀,他笑嘻嘻地问道,在北京,你过的幸福么?我顿时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呀,我从来没有认真仔细地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如此大众化。那么,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的人幸福么?很多人就会说,不幸福。原因会有一大堆,比如人口众多,交通拥挤,雾霾天气,房价较高,消费水平高等等之类的原因,但是,回想起来,既然北京的城市问题这么多,生活在北京等大城市这么不幸福,那么,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如飞虫扑火,趋之若鹜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报道:习近平谈雾霾: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问题2013年3月6日《有报天天读》播出“习近平谈雾霾: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以下为文字实录:记者:比如讲,今天香港的报纸引述习近平总书记昨天在参加代表团讨论的时候的一番话,在讨论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北京雾霾的天气,他有一段话比较有意思,我读一下给你们听一下。在谈及到关于雾霾天气的时候,习近平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这些问题。他回忆到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学校之后,口罩上都是厚厚的黄沙子。到了冬天,加上煤烟气,情况就更遭了,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习近平风趣的一番话使得全场都大笑起来。他接着讲到说,老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还在面对新的问题,其实老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在中国社会里面同时存在的。来源:农民日报

雾霾的天气可能影响我们的心情,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用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北京的雾霾天气,习近平总书记用平实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其实来源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也就是人的心灵——如何去面对现实。用淡定的心灵去面对问题,就会心情平静,心灵平和,就会感到幸福。

有这样一个寓言,这则寓言仿佛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我们走得太快,往往会忽略最美的东西和风景。

平静,内心深处的心灵的平静是幸福的住处。

二十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

心灵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心灵的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欲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从人的内在来说,心灵平静是人生幸福的充要条件,人的心灵只有在平静、平和、和谐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幸福。人在感觉到自身生活幸福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判定,他的心灵是和谐的、平静的。

从外物来看,外界带给人的幸福感是工作顺利,事业顺心如意。个体在从事一份自己喜欢干而又愿意干的工作时,还有这份工作可以带给他能力的提升、经历的丰富、阅历的增长,这也是个体产生幸福的动力之一。再者,工作上称心如意,领导赏识表扬,下属尊敬敬畏,左右逢源,上下齐心,事业越做越强,心中便充满幸福的感觉。

幸福的感觉来自于生活,家庭美满和睦,邻里关系融洽,友情、亲情、爱情都有硕果。夫妻关系,父母关系以及其他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夫妻生活和谐,儿女孝顺。

积极乐观的心态,融入社会,参与帮扶、可以接受新的事物,都是幸福感觉的来源。

幸福有时来的那么的突然,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幸福有时来的那么慢、那么迟、那么缓,而且需要人的鲜血和汗水的付出。想象中的永远是好的,完美无缺的,但是,残酷的现实常常把人的幸福感觉撕的支离破碎,满目疮痍,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周遭身边的一切,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保养我们的心灵。

一切的一切,终归于一心。俗话说得很好,心诚则灵,在现代社会,则是要“心静则灵”。

幸福的真正住处在于心灵,而心灵,需要定期呵护,需要定期保养,需要定期清理。

心灵保养,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心灵的修养、净化和反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的繁衍至今,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走向反面。人类的精神生活虽然也同样的丰富多彩,但是,有毒的精神鸦片也充斥整个世界。不少人由于抵御不了这些精神垃圾的诱惑和攻击,在它们面前纷纷败下阵来。

人类面对已经物欲横流的世界,道德已经败坏,天常伦理已经沦陷,人类的精神家园面临崩溃的边缘的境地。

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检讨自己的现在,展望一下自己的未来。原来仅仅发展物质世界的价值观念已经带给了人类巨大的灾难,反思,人类这才知道物质世界的发展和精神家园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同样重要,甚至精神家园和人的发展还要比物质世界更重要一些。从那一时刻起,人类开始注重自己的精神家园,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建设。

对于个人来说,加强自己的修养,包括道德修养,身体锻炼,心灵的净化和反省自身,越来越为人们自身所重视。

心理健康和心灵美丽,心存善念和善意,就会幸福。心理健康和心灵美丽,就是人们幸福的源泉。人生幸福的源泉不是来源于物质世界,而是来源于人的精神家园,人的精神家园,说到底就是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灵美丽,所以说,人生幸福的源泉是心理健康和心灵美丽。

参考资料:习近平: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每一个人都希望幸福,也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但个人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通过自己在创业和就业中的奋斗,实现自己安居乐业的需要,实现所追求事业的成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工作和生活在生态优美、环境卫生、空气清新的环境之中,我们的家园是美丽中国。可见中国梦是我们的幸福的依托。回首近代以来,国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个人哪能追求幸福?从新中国的“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让个人幸福有了坚实依托。我们每个人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幸福,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个人幸福生活的依托。在劳动中创造个人幸福,在实干中实现中国梦想,关于幸福的永恒民生追问必将引起人们更持久的思考与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新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上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的讲话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第二章 健康心灵

健康是生命之基,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没有那个时代像如今这样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因为心的问题已成为当代社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在今天也没有哪个人可以漠视心理健康,因为心态决定着每个人的人生成败。

生存在现代社会,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产生不同程度与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压力过大会让人们情绪低落;生活艰辛会让人们焦虑紧张;情感挫折会让人们悲伤痛苦;人生坎坷会让人们忧郁烦恼。然而幸福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是幸福的源泉,没有积极、快乐、情绪饱满的心理状态,生活在眼里会变成灰色。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少一些叹息,就多一些自信;少一些忧愁,就多一分快乐。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成功人士,无论是企业家还是领导干部都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要经常清除心灵中的垃圾,适时适度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主动接受生活的挑战。

一 心理健康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15岁以上人口中各种心理疾患的总患病率高达15%左右,约3000万儿童和青少年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一)健康的定义

所谓健康是人在躯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如今,“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观念已经改变,世界卫生组织称“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1)躯体健康;(2)心理健康;(3)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健康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也就是说,不但生理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驱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度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如果如上所述的话,那么我们的生命历程在受到心理伤害。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

我们应该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生活,享受人生。(二)心理健康

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外学者多有一些表述。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1)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悦纳本身,也能悦纳他人;(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此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除此定义表述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的富有建设性发展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学者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能适应客观环境,个人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要求之间有着和谐完美的关系。(三)心理健康的特征

1.认识过程(1)正确认识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存在环境、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这样才能对自己满意,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2)正确认识环境。人类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社会都不是完美的,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受到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的,是受到传统思想所影响的。我们只能入乡随俗,而不可能让乡俗随我。一株小草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光明,也没有绝对的黑暗。我们要用黑色的眼睛,寻找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积极的一面,生活才能有亮色。如果黑暗之后还是黑暗,我就用眼睛适应黑暗。

2.情绪过程

情绪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3.意志过程

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

4.个性倾向

热爱生活,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5.个性特征

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在不同的社会表现也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一般而言,具有以下内容:(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二 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所谓的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比如,自己的心是感冒了呢?还是发烧了呢?其实,只有自己最明白。世界上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许多种不同的提法和理论。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呈。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和说法是健康心理的十大标准(评价标准):(1)对突遇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2)对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耐受力;(3)心理活动周期性节律存在状态;(4)注意力记忆力水平的存在状态;(5)情绪和思维受暗示性程度高低;(6)从创伤刺激中自我恢复的能力;(7)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力;(8)合理自我认知的自信误差程度;(9)合理正常的社会交往存在状况;(10)自身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就是在同一时期的评价标准也因为人的认识的不同而不同。对不同的人类群体的衡量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是,总体上来说,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外乎以下几点:(1)智力标准。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2)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肌体功能的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3)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4)社会适应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能够适应。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6)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7)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8)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我。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在不违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当的满足。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其实,心理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不同群体的人来说,心理标准的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不同行业的,甚至不同地区的群体,心理健康标准也是有差别的。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感觉、知觉和判断力良好。判定事物不发生错觉。(2)记忆良好。对事物不健忘,且能够保持良好的记忆能力。(3)逻辑思维健全。考虑问题和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楚明确。(4)想象力丰富。尊重现实,善于联想和类比,但不是胡思乱想和浮想联翩。(5)情感反应适度。碰到突发事件时处理恰当,情绪平和稳定。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6)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轻举妄动,不压抑伤悲,并能经得起悲痛和欢乐。(7)态度和蔼,情绪乐观,能自得其乐,能自我消除怒气,注重自我修养。(8)人际关系良好。与上下级保持良好的关系,尊重上级,爱护下属。乐意帮助别人,也受他人欢迎和尊重。(9)学习能力强。关心各方面的信息,比如时政类信息,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容易接受新事物。(10)保持某种业余爱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生活方式。(11)与大多数人的心理基本保持一致。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伦理观念。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12)保持正常的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三 心理问题的等级差别

你的心理健康吗?你有心理问题吗?在日常一些人们的认识里,往往把一些一般的心理问题说成是心理疾病。比如有的人把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混为一谈,这未免增加了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混乱认识与担忧程度。

心理的问题,通常是由长期的精神压力与负面情绪所致。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疏导,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引发不良的后果。想要解决这些由内在因素引发的问题,就应首先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充分的了解。

其实心理问题是有等级差别的。有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尚有为数不少的心理缺陷人群。这类人群有这样或那样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但却不属于心理疾病范畴。对这类心理过渡状态,我们称之为“心理缺陷”。按照这种说法,心理健康就是三个层次,但是这也不科学。最新的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一)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价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二)心理不良状态的特点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三)心理障碍的特点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四)心理疾病的特点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一句话,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相辅相成的。

心理健康决定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健康的前提条件,一切的长久,一切的财富,都是与一个人的健康心态分不开的。

所以说,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他是否获得成功与幸福。心态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了心理障碍,也不要讳疾忌医。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我们看一下,心理问题导致身体疾病的关系。

如表所示:表2-1 心理问题所导致的身体疾病表心理问题

以上图表,就是人们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身体方面的疾病。长时间的心理有问题,得不到发泄和排解的话,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越积越多,越积越大就会导致各种身体疾病的发生,甚至会引起癌症。

普通民众对心理疾病有一种误解:心理有病的人就是“精神病”,熟话说就是“疯子”。一个正常的人有点心理疾病(或者说是障碍、问题)被看成是精神病,觉得很没面子,很不光彩。所以有心理疾病的人一般都会否认自己有病,回避心理治疗和帮助。

心病还须心药医,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就要改变不良的情绪因素,多与他人沟通,遇事开朗豁达,不必斤斤计较。如果症状严重,就应及时前往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心理医生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四 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

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心理障碍。当然,有的人在短时间内通过调整认识达到自我校正,有的人向亲友倾诉一番,便可获得心理平衡。然而,有的心理障碍超过一定限度,便形成心理疾病,影响人的社会功能。所以大力普及心理学知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心理营养“食谱”或心理治疗处方,提高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提高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振兴中华,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个人仅有躯体健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心理健康。在实际生活中,心理健康往往比躯体健康更重要。197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十项全能金牌得主詹纳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当然,这只是个约数,但心理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比起生理因素大得多,这一点是肯定的。

过去,由于社会习俗对人们心理健康的漠视,习惯于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对待,或者把心理失衡引发的情绪波动一概误认为是品行问题。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有相通的一面,在心理失衡状态下,一念之差,常会诱发做出有悖常情的举动。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或不及时解决会引发思想甚至政治问题。20世纪80年代震惊世界的最大国际间谍案的制造者维特罗夫,就是因为严重的心理矛盾引发这一事件的。维特罗夫是前苏联克格勃一局“T”处的主任工程师,上校军衔,负责收集西方尖端技术情报,在克格勃的要害部门工作。当他看到克格勃一些少壮派一个个都超过自己爬上国家各级领导岗位,再想想自己的前途是吉凶未卜,内心承受力越发差了,又由于第三者插足,其夫妻关系开始恶化,1980年12月,情感的纠葛使维特罗夫精神崩溃了,他想从克格勃内部搞垮克格勃,泄露克格勃的内部机密。于是,他通过法国朋友雅克与法国反间谍机构取得了联系。他先后向法国提供了近3000页前苏联克格勃保存的绝密档案材料。其中包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250名克格勃人员名单;有关法国在北约地位的秘密报告;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和M4多弹头热核战略导弹的性能和研制情况;“阿丽亚娜”火箭导航系统绝密资料以及西方各国最新武器的技术资料等。这给克格勃造成严重损失。可见,对人的心理障碍切不可视而不见,也不能靠单纯的灌输说教来解决。俗话说“以心疗心”,对心理疾患必须从情绪调节入手,通过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循循善诱,从而求得心理的理解和沟通,达到相应层次的心理平衡。特别是一些在单位或家庭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应该避免用简单生硬的办法解决心理矛盾引发的各种问题,而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这把钥匙解决来源于心理上的疙瘩。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对方的承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方式有步骤的进行。还有引导人们学习心理卫生知识,熟悉参与心理咨询工作,使大家在做好心理保健的同时,主动做好他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心理健康的关键还在于自我心理锻炼。一个要想获得幸福生活的人,首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一个有志于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人更需要加强心理锻炼,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否则,尽管你有一颗赤子之心和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以实现夙愿。汉文帝时的贾谊,可谓才华横溢,他的一篇《过秦论》,曾使多少政治家为之倾倒,然而,他在先遭贬,后又在梁怀王坠马而死的打击下,精神极度苦闷,终于郁郁而亡。年仅32岁。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自然、社会、生理及心理和文化因素。心理因素本身就包括理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抱负、道德、法纪观念和个性的要素。要保持心理健康,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不行的。一个情操低下,道德坠落的人,必然会陷入重重心理矛盾和冲突之中,甚至会发展到心理变态,表现出贪婪、残忍、放纵、绝望等等。相反的,“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怨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会因此而延长。”(司汤达《红与黑》),所以要保持心理健康,必须首先加强个人修养。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较高的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高到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韧的毅力,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生前说过这样几句话,今天仍然给我们以教益。他说:“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但是也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种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愉和安宁。”我们该怎样做,可从爱因斯坦朴素的话语中寻求启迪。(一)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心理不健康有以下几种分类(属正常心理范围内):(1)依据心理不健康程度划分(教科书):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2)依据心理问题性质划分:学习问题、工作问题、婚姻问题、人际关系、性格问题等等。目前尚无科学系统被学术界所公认的划分。(3)依据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儿童、青少年、中年期、老年期。也可分得更细些。(4)依据不同人群心理划分:比如教师、警察、医生、患者、官员、退休人员等等。(5)依据特殊人群心理划分:比如青春期、更年期、艾滋病和癌症患者等。(二)不健康的心理

据统计,人类不健康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卑心理

自卑是自尊的缺乏状态,它和自尊的过度状态——自大一样,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遇事退缩,怀疑自己的能力,稍有不顺利就打退堂鼓,甚至无端地萌发某种负罪感来,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有些人是有自卑心理的,譬如,影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天龙八部》中的聚贤庄少庄主游坦之等人物形象。我们就可以知道有自卑心理的人,最后总是以悲剧收场。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2.怯懦心理

钱钟书的《围城》中的方鸿渐的自身性格的懦弱,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觉新的懦弱主要表现在他的过分的顺从上。曹禺的《原野》中的仇虎的懦弱,这些人终归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不仅仅因为生活在一个悲剧的时代。

这种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3.猜疑心理

曹操为一代奸雄,猜忌心理比较重。相传,曹操刺杀董卓失败遭到通辑,在他逃亡途中,老朋友吕伯奢一家欲备食款待。曹操听到磨刀的声音,以为伯奢要杀他,就在晚上把伯奢全家给杀光了。后来,才明白磨刀是为杀猪,后悔莫及。还有一次在睡觉的时候,曹操拿剑失手杀死了身边的卫士。为了让人不加害他,他便对众人说,吾梦中好杀人。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4.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有此心理的人以年轻人居多。刘某,男,某中学初二学生,据父母和老师反映该生自初一下学期开始就变得异常反叛。在家经常和父母顶嘴,父母让干什么他就偏不干什么,父母说不对的不好的事他却偏偏要尝试一下。父母强烈反对他吸烟,可他却想尽一切办法吸烟。在学校也不服管教,经常与老师顶撞,上课不认真听讲,扰乱课堂纪律,而且意见特别多,经常无缘无故自言自语,大声喧哗。与同学关系也很不好,爱挑剔别人的意见,言行偏激,常与同学打架斗殴,耍老大欺负弱小。对老师的批评要么以沉默相对,要么肆意顶撞。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而且对成绩的下滑自己毫不在乎。

这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5.叛逆心理

叛逆是一种极端的逆反心理。这种叛逆心理产生于可怜的适应能力:经受不了批评、挫折和压力。从本能地任性胡来、我行我素,到不辨是非、不识好歹、以暴力抗拒家人管教,到糊里糊涂地走向死亡,就是叛逆性格的行为逻辑。

6.排他心理

排他心理也可以说是保守心理,就是对新兴事物不感冒,不愿意接受新兴事物。对新兴的发展的事物怀有排斥的心理。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负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7.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8.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9.自私心理

有人说自私是人的本性,与心理不健康无关。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受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想法的影响。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由自我概念发展障碍所导致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就是自私和没有责任感。自私是不健康的自我观念,同时又是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10.嫉妒心理

嫉妒是由自私所产生的一种狭獈的排他和仇他心理。嫉妒的人不能见到别人比他强,只要发现别人比他强,他就眼红,常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11.浮躁心理

转型期的中国,许多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浮躁心理。浮躁意指轻浮急躁,做事没有耐性,见异思迁,好大喜功,充满“天上掉馅饼”的幻想,没有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却存在着侥幸成功的奢望……凡此种种,都是浮躁心态的表现。浮躁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12.忧郁心理

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由于家庭变故或个人的不幸遭遇,或一些个人成长上的烦恼,有些人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间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忧郁是长时间处于一种郁郁寡欢、愁眉不展的心情状态。具有忧郁心态的人不仅在生活中没有阳光,而且影响其亲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自我评价。而且,与忧郁结伴而行的是自卑和自恋。

13.狭隘心理

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14.惊恐心理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15.残暴心理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16.敏感心理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五 心理健康的“完美”误区

心理健康是人们幸福的源泉,同样,人生的幸福还离不开美丽,因此,我们说心理健康和心灵美丽是人们幸福的源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一切包括美丽在内的基础。一个人不美可以,但不健康却是不行的,只有健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脱离了健康的美,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健康的美丽就象肥皂泡一样,是迟早要破灭的。

人先天的心理健康最容易被丑恶的现实环境所玷污,最容易被卑劣的利诱所败坏。一颗美好的心灵如果被长期地浸泡在臭水沟中,无论其有多么强的洁身自净的本领也会被肮脏的臭水所污染;一颗纯真的良心如果不断地被利禄所引诱,无论其有多么坚贞迟早也会被收买。这些现实事实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比比皆是。

正因为有着这些并不美好的心灵存在,才使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充满了阴暗;他们腐化着社会风气,败坏了社会道德,使小偷变成了大盗,把窃国大盗捧成了“英雄”捧成了“神”,某些肮脏的灵魂却在粉饰着太平,歪曲着现实。由于心灵的被收买与被污染,现实中一切美好的内容都与其丑恶的心灵格格不入;于是,真的、善的、美的心灵都遭到了泯灭,而假的、恶的、丑的心灵却得到了升平。于是,一个个丑恶的心灵就霸占了整个“升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美的心灵完全处于黑暗之中,并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屈地挣扎,在幽暗中还不时地闪现着心灵深处的美好之光。这种在心灵深处的挣扎和闪光就是黎明前的曙光,阴暗处的火星,它预示着黎明的即将到来,还意味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心理健康的最具体体现,是美的心灵与丑的心灵不屈斗争的必然结果。

现实既是幸福的又是残酷的,对于心理健康的人来讲是幸福,对于心灵丑的人来讲是痛苦。只有那些心理健康的人才有勇气去追求幸福,因为现实中的幸福总是与残酷混杂在一起;如果你想得到幸福那就必须面对残酷,只有战胜了残酷才能获得幸福;就像那些淘金者一样,只有依靠想发财的美好理想,才能以坚韧不拨的毅力去战胜难于想象的困难,并最后获得财富。这些幸福的收获总是与残酷相等量,这就是说,你想得到多少幸福就必然遭到多少痛苦。

幸福永远只属于美好的心灵,因为只有他们才会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才能够用美好的心灵之光去驱散笼罩心灵的幽暗,才能够用坚强的意志毅力去克服前进中所遇到的困难。这些美好的理想和披荆斩棘的能力只有那些具有美好心灵的人才有;也正因为这些困难和幸福使得他们的心灵更美,使得他们的人格更伟大。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幸福的概念应该是这样的:没有困难的收获是不幸,克服困难后的精神或物质享受才是幸福。没有通过自我劳动化为理想的幸福并没有美的价值,因为这种“幸福”不是一种理想美,它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物质或精神享受。只有那些通过自己劳动理想化了的幸福才是永存的,才有着真善美的观念,只有这种理想化了的幸福才称得上真正的美,能够享受到这种幸福的心灵才称得上为心理健康。一个有理想的心灵就是一颗纯真的良心,因为只有理想美才是永恒的美,才是一颗美好的心。现实美终归是短暂的,对于心理健康的人来讲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心灵所追求的美是永恒的美,而现实美则是千变万化的浮光掠影,这种美与心灵本身的美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所需要的只不过是暂时的发泄和享受,至于永恒和不朽的观念对他们来讲是极其淡薄的,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就是享受,享受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享受着优厚的物质待遇。

比如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人生的幸福不仅在于外在的美丽,更在于身心的健康,这才是幸福生活的根源。她们选择时尚,选择生活,选择态度,但更重要的是,懂得关爱自己,选择健康,才能做个真正美丽、幸福的女人。难道说男人就不追求美丽了吗?不是的,男人也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完美,并且他们中好多人是所谓的完美主义者。

完美是人人都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在生活中,如果一个过度要求事事完美的人,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常常要求别人也要像他一样的将每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对自己而言,完美主义者也要求自己完美无瑕,所以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并为此常常自责而闷闷不乐,经常有挫败感。他们通常是以完美主义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及他的同事、部属、朋友和子女。他制定了很多规则与标准来束缚自己,牵绊他人,结果自己和周围的人也苦不堪言,不胜其累。

从心理学来说,“完美主义”是对完美过分的一种极端追求。那种完善自我,健康地追求完美,并且在努力达到高标准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不是完美主义者。心理学上所指的完美主义者是那些把个人的理想标准和道德标准都定得过高,不切合实际,而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去做不可能做到的那种人。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比如,你让自己保持优雅的姿态、不俗的气质、温柔的谈吐,这就是为自己定了一个过高的理想标准,而且也带有强迫的特征;你会为一个自认为不优雅的姿态就紧张焦虑,这也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追求完美的正常心态。

完美主义者表面上都很自负,其实自己内心深处却是非常自卑。比如,你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总是在关注自己的缺点,而且总是不知足,也很少肯定自己。不知足就不快乐,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所以,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是很重要的,它是进一步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完美的角色,完美主义者常常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比如你,很想可又不敢融入到群体中去,怕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你不敢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你给自己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以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带给自己的却只有沉重的压力和深深的自责。对于别人的褒奖,你只会感到诚惶诚恐,认为自己还差得很远。你违心地满足别人的要求,委屈自己,打肿脸来充胖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界发现有这样一类求治者:他们是成功的商人、艺术家、医生、律师和社会活动家等。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如鱼得水,出类拔萃,但他们的努力并未给他们带来所期待的幸福生活。

治疗家们发现他们具有这样一些共性:他们的成功既不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也不能带来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感受。他们寻找心理治疗以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并克服空虚感。

治疗家发现这类人的自我系统处于分离状态,一方面,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他们可以体验欢欣;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层的无价值感和自卑感。正是这种匮乏导致了他们将无所不能的完美主义倾向当作护身的盔甲。他们抱怨所有的成功似乎都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没有人理解他们,他们也不能理解他们自己。他们的整个生活都在隐蔽自身中不被自己接纳的那部分,通俗地说他们不能接受自身的不完美。

这些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几乎全与童年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父母对孩子树立的标准太高太完美,在任何时候都是贬低他们而不加赞美。于是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就学会了总爱找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配被赞扬和被尊重,并以自我挑剔和自责为习惯,甚至产生了一种自虐的“快感”。

改变这种可怕性格的方法就是当事人重新树立评价自己的标准,改掉原来那种完美的、苛刻的、倾向于全面否定的标准,树立一种合理的、宽容的、注重自我肯定和鼓励的标准,学习多赞美自己,把过去成功的事例列在纸上,坦然愉悦地接受别人的赞扬并表示感谢。

有人问一位走红的国际女影星是否觉得自己长得完美,她说:“不,我长得并不完美,我觉得正因为长相上的某些缺陷才让观众更能接受我。”

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不足并能宽容待之的人,可以说是自信的,心态也是健康的。人生并非上帝为人类设计的陷阱,好让他谴责我们的失败。人生也不是一盘棋,如果走错一步那么步步皆错。人生其实就像踢足球,即使最伟大的球星也会在比赛中失误,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发挥最佳水平,但不能要求自己脚脚都是妙传甚至是射门得分。

可见,醉心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是不完美的。因为“完美”毕竟是抽象的,只有生活才是具体的。生活中有不少“完美”并非靠追求就能得到,相反,生活中有许多遗憾也是无法避免的。假如我们在心理上战胜了这些,我们的内心就会稳健许多,就会重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所以,你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去做的事,一定就会达到完美。你现在应认真思考一下,你到底需要什么?在人际关系中,你总想扮演“好人”的角色,但你应该知道其实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好人”。请你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言论,你要为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格而努力。“最完美的商品只存在于广告中,最完美的人只存在于悼词中”。完美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请你最好脱下虚假的外套,亮出真实的自我,当我们不再注意自己是否完美时,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往日渴求的完美,今天已经具备。

参考资料: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在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1992年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发起创立“世界精神卫生日”,并将时间定为每年的10月10日。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并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我国卫生部2000年开始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战争和其他重大灾难对精神卫生和心理社会健康带来的影响很大。紧急情况发生之后,精神疾患的发生率具有翻倍倾向。抑郁症的特点是持续感到沮丧并且丧失兴趣,同时伴有心理、行为和生理性症状。它在世界上被列为残疾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平均约有80万人自杀,其中86%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半数以上自杀者年龄在15—44岁之间。东欧国家男性自杀率最高。精神障碍是导致自杀的最主要和可治疗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精神障碍是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风险因素之一。这种障碍还能导致无意和有意伤害。大约半数精神障碍始于14岁以前。世界儿童和青少年中估计20%左右有精神障碍或问题,而且各种文化所报告的障碍类型雷同。但是,在世界19岁以下人口比例最高的区域,精神卫生资源最贫乏。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每100—400万人才有1名儿童精神病医生。围绕精神障碍的耻辱以及对精神病患者及其家人的歧视阻止人们去寻求精神卫生保健。在南非,一项公众调查表明,多数人认为精神疾病与压力或缺乏意志力有关,而非与内科病患有关。与预期的相反,在城市地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中,耻辱感更加普遍。多数国家例行报告侵犯精神病患者人权的事件。其中包括身体约束、隔离和否认基本需要及隐私权。很少有国家具备能适当保护精神障碍患者权利的法律框架。世界各地有技能的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存在巨大的不公平。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妨碍提供治疗和护理的主要障碍中包括缺乏精神病医生、精神病科护士、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低收入国家每10万人拥有0.05名精神病医生和0.16名精神病科护士,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要多出200倍。为了更广泛地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必须克服五大障碍:公共卫生议程中缺少精神卫生项目以及对供资的影响;目前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方式;初级保健内部缺乏整合;精神卫生人力资源不足;以及缺乏公共精神卫生领导。政府、捐助方以及代表精神卫生工作者、患者及其家人的团体必须共同努力加强精神卫生服务,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所需的财政资源相对而言不算太多。低收入国家每人每年需2美元,中等偏低收入国家每人每年3—4美元。中国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的精神卫生知晓率偏低。这项调查共在10个监测地区发放了4000份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0个抑郁症状和9项关于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和信息。调查显示,63.3%的人把精神病和神经病混为一谈;46.5%的人不知道哪里有精神卫生机构;认为人人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的人占64.5%;而认识到紧张恐惧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应推荐去看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人不足一半。调查中列举了5种精神疾病,其中听说过精神分裂症最多,占被调查人群的80.8%,知道老年性痴呆的占66.5%,知道抑郁症的刚刚超过50%,而知道多动症和焦虑症的都只占被调查人群的三分之一多一点。5种疾病名称全部听说过的人只有15.9%。专家指出,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我国精神疾病治疗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精神卫生知识匮乏,尤其是对与心理问题有关而且应该寻求心理帮助的常见问题缺乏了解。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像感冒一样普遍。令专家异常担忧的是,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八成病人缺乏治疗。除了经济原因外,很多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害处,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讳疾忌医。专家特别提醒:精神疾病并不可怕。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要积极治疗,切莫讳疾忌医。不妨告诉自己:“我只是情绪感冒了,现在很痛苦,但只要治疗一下就会好的。”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

新华网消息,据卫生部调查,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正常人“被精神病”,一度成为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怪事,引发公众高度关注。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目前实践中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是强制收治精神障碍患者程序缺失,个别地方发生的强制收治案例引起患者及其亲属的强烈质疑,“被精神病”不时成为舆论热点。历经26年之久的酝酿和准备,精神卫生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一部规范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和促进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法律,于2011年6月公布草案。2012年10月23日起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第三次审议精神卫生法草案。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案一般在三审后提交表决。如获通过,这部历经27年“难产”的法律将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2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精神卫生法。新法规定,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帮助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201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由于精神障碍是一种特殊疾病,发病机理复杂,目前还没有精确的仪器可以进行指标性检测,只能靠医生的临床观察诊断。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精神医学发展的这一局限性,提供虚假病史,通过“被精神病”剥夺他人权益。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铁榜认为,精神障碍的确诊是判断治或不治的关键环节。为避免误诊、误治等情况,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精神卫生法草案严格规定了精神障碍诊断程序和两种复诊、两次鉴定制度。医疗机构接到送诊的疑似患者,应当即指派2名以上精神科执业医师,在72小时内做出书面诊断结论。对非自愿住院治疗情形,还可根据不同状况进行复诊和鉴定。

第三章 心灵保养

——七日健康法

上班族时常会感到心理疲惫和压力,因为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等都会成为引发心理疾病的诱因,心理压力会降低工作效率引发很多疾病。

卫生部宣教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大企业员工身心健康问题突出,超八成人受到过各种健康问题困扰,仅有5.8%的员工自称没有工作压力。此次调查面向30个城市的50家全国500强企业,其中国企24家,私企19家,外企7家。

调查显示,员工最大的困扰来自“疲劳”和“失眠”。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59.4%的人感受过“焦虑”,38.6%的人觉得“抑郁”,仅有5.8%的员工称自己没有压力,近60%的员工选择休息睡觉解压。身处职场,工作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压力等等多方面的压力齐齐逼向上班族,在这种心力交瘁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放松身心,想要心理健康不出问题很难。“压力大”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然而,每天都叫嚷着“压力大”,一上班就愁眉苦脸没有用,积极寻找减压方法才是该做的事。一项针对中国职场人群的调查显示,一周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星期五,最低的是星期四。许多上班族普遍在星期一出现迟到、疲惫的情况,是因为经过周末两天的休息,心理暂时放松,需要一天到一天半左右的“被发动”阶段。而在星期二“心理动力”会逐渐被激活,所以,大家会感觉星期二的工作效率比较高。如果想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把“心理激活期”缩短。例如:不断给自己“周一要精神饱满、情绪欢畅”的心理暗示;合理安排自己的双休日;周日晚上为自己下周工作做一个设想,周一的工作节奏不要太快,强度不要太大。加拿大心理学家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也曾画出“一周工作节律图”,他认为从周一到周五,人所面临的工作压力有所不同,最好有针对性地制订一张“一周减压时刻表”。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掌握合理的减压方式,每个工作日都可以变成是快乐的假期。

上班族如何保持一周的快乐心态。天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们经常为了工作把自己弄得很疲惫很郁闷,实在良好的心态建设就可以让我们天天的工作和糊口都快乐起来。常言说得好:“境由心生。”这就是说,开心和不开心,完完全全地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依照你喜欢的方式,为自己精心计划一星期的特定日子,譬如是打球日、逛街日、约会日、睡觉日、学习日、野餐日、积极快乐地享受每一天。你知道怎样使自己经常保持轻松、向上、乐观的精神状态吗?我的心情,我做主。下面特意送上“一周好心情计划”,让我们天天好心情。

一 建设的星期一

(一)早起最重要

作为一周工作的开始,有人说,星期一是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过渡期”。双休日之后,人体的生物钟往往还没有调节过来,一下子从休闲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总感觉有很多的事忙也忙不完,却偏偏又丢三落四。伴随着疲倦、头晕、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的“星期一综合征”,一周工作的开始如此令人懊恼。据了解,星期一迟到者增多、看病者增多、疲劳者增多……

研究表明,周一的血压比一周当中的任何其他时段都要高。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由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引起的死亡率总会在周一早上达到顶峰。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星期一心脏病的发病率比平时高33%。据某咨询中心部统计,周一就诊的人数通常比其他日子平均多出10%至20%。“星期一综合征”带来的厌烦、懒惰、健忘、精力不集中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德国一项调查显示,80%的人周一起床后情绪低落。不少单位把要做决断的事和新工作计划都安排在这一天,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压力感。调查显示,42%的职场人士不希望自己在星期一被打扰。如果这个时候你去拜访客户或者找老板谈判,往往会碰一鼻子灰,大家都在应付堆积了两天而杂乱的工作,没有人会有心情听你描述某个计划和方案。尤其是在星期一的早晨,可能你的客户正因为股市开盘遭遇“黑色星期一”而恼怒,你的出现只会让他失去理智。

要想不让自己抗拒上班,早起最重要。因为紧张感和时间有很大关系,早起后充裕的时间不仅能减少焦虑感,还能有空吃一份减压早餐,最好包括鲜奶、鸡蛋、牛肉、花生酱和香蕉等,它们富含的色氨酸能提高大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让人产生一种满足感。

心情:经过了一个双休日后,星期一早上,你要么是比平时醒得早一些,要么反而更困。你换上工作套装走出家门,第一辆出租车经过你身边时居然没有停。然后是第二辆,上车的时候你的脸色就不太好看。进了办公室,你的同事告诉你,领导正找你。你瞥一眼这位传口信的同事,心想:哼!准没好事。于是你的心情恶劣起来。领导说你上星期做的某个计划还不够完整,需要做一些修改和补充。回到自己的座位,你打开那个倒霉的计划,久久地难以进入状态……

你可以体验一下大清早起床,感觉一下(众人皆睡我独醒)的优越感,早睡早起,头脑清醒精神爽,心情自然也会快乐舒畅。试着培养早起一小时的好习惯,你不但会多了宝贵的宁静时间及充裕的精力,你也一定会爱上那早晨恬静清新的感受。

建设型心态:双休日里你做了什么,想了什么,主题心情又是怎样的,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重要的是,你要学会采用一种建设性思维去对待未来一周的第一个工作日。如果你是100%的上班族的话,尤其要注意正确区分工作与休闲的界限,不要沉溺于一些无谓的情绪之中。星期一早上出门之前,你可以这么告诉自己:新的工作正在等着我,从现在开始,收起昨天的喜怒哀乐,调整心态,去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

不要指望别人会因为你的与工作无关的个人感受而姑息你,宽待你,更不要指望别人会原谅你因此的延误或过失。你应该是一个具备完整、独立人格的职业人,你的岗位不应该是别人可以轻易取代的。

(二)给心灵一个住所

提到心灵,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有关“心灵”的一些相关用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哀莫大于心死、肚子里打鬼主意、心灵美、用心去歌唱、心碎、人心隔肚皮、耿耿于怀、心腹之患、胸怀广阔、心病还须心药医、心力交瘁、心灵的冬天、心知肚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等。

1.对于心灵的探索

心灵是什么呢?心灵,应该是大脑深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心灵集中体现人的内心世界。客观现实是心灵活动内容的源泉,也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及主观映象。心灵是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为基础的一个有系统的意识整体。心灵集中了人的智慧,知识,及其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以及想像。

心灵是心和灵的合体,心是大千世界万象的映照,可以说是一面映照万象的镜子,心一般情况下是随境的,境显心生,境消心灭,心有所住,是谓凡心,心无所住,是谓佛心。灵是上帝的意识,是生命的源头,遍布宇宙一切时空。心灵反映了一个人的意识状态。心灵美好、心灵优美、心灵丰富、心灵丑陋、心灵贫乏、心灵迟钝等表达的是意识状态。

心和灵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灵离开了心,人就成了植物人,进驻心的灵若层次低、能量小,这个人就比较死板、不灵活,说一个人死气沉沉,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缺乏灵性,什么叫心灵美?谁有机会去观察比较100个私人卧室,就会理解什么叫心灵美。有的卧室干净整洁简单朴素,有的卧室富丽堂皇高雅华贵,有的卧室杂乱无章乱七八糟,有的卧室浊气熏天阴森可怖,每个人心灵的状态就是这样。

心灵的状态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基本内涵,这个内涵从一个人的气质、谈吐、习惯上能表现出来,心灵的状态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而意识主要是由思维决定的。意识与心灵有关,心灵优美,意识就完善,结构就完美,意识的变化主要是依据心灵动力,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灵觉感应物质和反物质世界的刺激信息,再通过大脑思维来反映反馈所接受的信息,意识是一种心理活动,意识的形成主要是思维的结果。所以,归根结底,生命的反物质结构主要靠思维,思维达不到,就无法形成相应的意识结构,意识没有变化,生命的反物质结构没有丝毫改变。

对于什么是心灵,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发现心灵(而非灵魂或精神)是人的良知与爱德组成的生命场;心灵是人气息与精神的门禁,心灵渴求的对象是世界上的美善及其知识;心灵的作用是对人的人格及其生态进行修复和升级,对世界上的美善及其知识进行吸收和发挥,从而达到人的幸福与自由;心灵的健康是幸福与自由的源泉,心灵可以将思想、言语、行为的本身及其能量带入到人格圆满的境界;心灵的受伤是因为遭遇罪恶和冷漠;心灵的治愈由于接受到公益与热爱。

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在这里,头脑是大脑、小脑及脑干等结构的总称),它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人类的心灵是一个场,一个生命场,这样的一个场有一个能量聚集的中心,那一个中心在我们的腹部。它是随着作为个体的生命的诞生而诞生的。心灵有属于它自己的组份以及属于它自己的功能,就如同大脑有它自己的组份与功能一样,但,它们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又或,心灵也不是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头脑的一种功能;并且,就如同肉体一样,心灵有着属于它自己的成长与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尽管,在无数的因素的影响下,它不一定能够成熟。

我们的心灵蕴含有我们的气质(而非性格),我们的欲望与本能。另外,它有属于它自己的判断的功能;我们的选择(也即决定,是行动之前的东西)是由我们的心灵所作出的,而非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由我们的头脑所作出的(头脑只可能产生动机,并且,尽管有的时候,头脑在我们的选择与行动之间可能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就人类的心灵而言,它不是我们的头脑,也不是我们的心脏,总之它不是我们的肉体,但它就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心脏里,在我们的每一寸肌肤里。精神世界的灰尘就好比每个人内心里的自私、贪欲等等。与现实的灰尘相比,精神世界的灰尘无影无形,更具隐蔽性,更容易在精神世界堆积,让生命失常,让心灵失色。因此,必须学会扫除心灵上的灰尘,心灵的房间,需要经常打扫。才能永葆青春,活力长存。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明亮;把一些无谓的争端扔掉,生存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找个时间,帮自己的心灵扫扫灰尘,给自己的心灵洗个香喷喷的澡,让自己的心灵晒晒太阳。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天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生活节奏快了,自己调节一下,过好自己的生活,让生活来追求自己;工作不顺意,换个环境,找让自己高兴的事情来做;把亲人的期盼变成自己生活与工作的动力,多点时间陪伴他们。外在的因素我们不能阻止,但从心里关心,做一些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心里净了,人也快乐了。

2.让心灵有个好住所

很多人活在这个尘世时,都渴望拥有一处气派的住所,最好是小桥流水、豪宅别墅;又希望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有一处安身之地,最好是苍松翠柏、风水宝地。日升月落,时光流转,多少人的这一生,都在忙于小房子换大房子,套房换别墅,最后还计划着安息之地。可当他们离开这个紫陌红尘时,这所有的一切将永远不再拥有,为什么不努力去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家园呢?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只有心灵的富足才是真的富有。当然,物质的住所也万不可缺,但不必奢求豪华,只要整洁、温馨、够住就行,大厦千间,夜眠只需八尺。至于一掷千金去买死后安葬的风水宝地,那倒是愚蠢可笑。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修课,如果想便于后人纪念,立个普通墓碑就行;变成熟睿智却是人生的选修课,只有选修了,才会知道生前的华屋,死后的宝地终归有一日不再属于自己,而你用真诚守信、宽容感恩、博爱进取……修建的精神的住所却可以绵延万世。

心明才能眼亮,心安才能体健,心愉才能身悦,心旷才能神怡,万念皆源于心,真正的住所是用你生命铸就的心灵的住所,它的长就是你生命的长度,它的宽就是就是你个人的素质,它的高就是你对别人付出的爱,如果只有长,那只是生命留下的或短或长的痕迹;如果只有长和宽,你只是计划了一块建筑房子的基地,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抽象的平面而已,并不是你心灵的乐土;只有长宽高俱备,它才是一个能为你心灵遮风挡雨的、立体的精神住所。若想它宽敞明亮,让你住得身心愉悦,你就必须努力地延长它的长、宽、高。这样的住所不需要任何有形的物质材料建成,不会随意着时间地推移而风化、破旧、坍塌、消失,不用担心泥石流、地震、龙卷风等突然的自然灾害,更无须担心要领房产证、交物业管理费、强征、强拆,它会在这个宇宙空间中永存。

观世事潮起潮落,看窗前花开花败,每个人都会死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住所,但不是每个人拥有宽敞舒适的、用生命铸就的心灵住所。为什么要愁眉苦脸、筋疲力尽地追求那昂贵的住房和奢侈的享受?为什么不拿出这追求的部分精力和财力去帮助那些残疾人、孤儿、贫困山区的孩子?人是可以快乐的,只是我们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爱,才是最简单最幸福的事,付出得越多,你心灵的住所才会越宽敞。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缕缕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你来此人间一遭,想留下点什么呢?留下大厦千万间不如留下一句智慧哲语,留下钱财万万不如留下一段动听的旋律,让我们把名利缠身的衣服一件件脱掉,把虚荣浮华的追求彻底地放下,换回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生命去精心建造那个永远属于自己的精神的家园,如果长度不够,就让我们努力地去拓展它的宽度和高度,用自己那高尚的品德、闪光的思想去精心装饰它吧。

二 淡泊的星期二

(一)做意象训练

刚刚捱过紧张、纷杂的星期一,很多事情好像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据英国公司研究人员格拉哈姆·瓦特斯说:人们通常认为周一是整周中最糟糕的一天,但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部分白领会轻松度过周一。他们和同事闲扯周末趣闻,同时调整精力准备进入工作状态。到了周二,他们开始走出闲散状态,着手处理遗留的电子邮件,安排本周工作计划,压力也随之而来,工作量和压力水平都将达到峰值。调查显示,职场人群普遍压力过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将压力归咎于工作量过大;超过十分之一的人表示工作时上司给他们带来压力;另有9%的人则认为同事让自己焦虑不安。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星期二10时到中午这段时间,人头脑最好使。英国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对3000名白领展开调查显示,周二11时左右为一周中工作压力的最大峰值,人们普遍感觉焦头烂额。调查显示,这天大多数人会放弃午休,加紧干活。在3000名调查对象中,约20%受调查对象周二会加班到深夜以弥补之前未完成的工作。

从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对人一周行为规律的研究报告看,星期二是主导性最高的时候。星期二工作效率最高,产出最大。据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求证,星期二下午也是网上求职的高峰期。求职网站的流量最大。

专家建议,在10点压力最大时,可以做一个心理意象训练,具体方法是找个相对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先做10—20次深呼吸,然后想象自己在乘电梯,慢慢开始数:1层、2层、3层……直到10层,然后再想象电梯在缓慢下降,倒数从10层到1层。

心情: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一天的心情会相对复杂一点,似乎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干脆不剪也不理”的心态。

淡泊型心态:星期二的晚上,除非是加班,你的朋友,你的朋友的朋友基本上都会待在家里,如果你想要找他们,大致不会扑空。若是你想请他们出来玩儿,恐怕会有点儿难度。假如你还是不死心,追根刨底问原因,他们多半会这样说:“也没什么啦,就是不想动啦,改天吧!”如果你也是一个上班族,那我就要恭喜你了,说明你生来是个精力旺盛的乐天派。

你想啊,刚刚挨过紧张、纷杂的星期一,很多事情好像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结局是否如愿以偿?其间会不会生出意外的变化?计划是否周详?与实施方案的偏差是否会超出常规?一连串的未知数,有意无意地在困扰着你。

身体上的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心情调节剂,因此,工作间隙一有空闲,就起身到处走走,即使是下楼买一杯咖啡也能收获不错的减压效果。

不论是扶老婆婆过马路,在公司里帮同事们一点点小忙,或是在办公室制造欢乐气氛,都算是好事,这会使你一整天都拥有一个快乐的好心情。和闺蜜积极的聊天,不仅可以拉近你们的距离,更能帮你释放精神压力。研究发现,即使只聊天5分钟,也能有很好的减压效果。

(二)去除心灵的杂草

有这样一个颇值得我们回味的故事——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漫游世界后,坐在郊外一块荒地上询问他的学生们说,十年游历,你们已经是饱学之士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现在你们坐在什么地方?学生们说坐在旷野上;哲学家又问,旷野上长着什么?学生们说长满杂草;哲学家接着说,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学生说:“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

第三个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第四个仔细想了想说:“斩草除根,只要把草根挖出来就是了。”

等学生讲完后,哲学家站起来说:“你们回去吧,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除掉的,就不用再来了。”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学生们围坐在谷子地旁,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哲学家始终没来。学生们后来终于明白老师的用意。

几年后,哲学家去世。学生们在整理他的著作时,在最后私自补上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好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心灵,是圣洁的地方,不能让它荒芜,也不能让它长满杂草,我们必须去除心灵的杂草。

如果问大家,美丽与健康,你会选择那个?相信大多数年轻的女人,还是会选择“美丽”的。是的,年轻时不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当然就会选择美丽——这已经在手的“资源”了。然而自古就有“思伤胃,愁伤肺”这一说,像一些饭后不休息,立即工作的人,多少都会有些胃病的,像林黛玉这样的成天忧愁的人,肺都是有病的。可见美丽的外表还需要有健康的身躯。

人首先要身体求得健康,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许许多多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起因于不健康的身体。当身体不健康的时候,心理就容易不健康,邪灵容易侵入,更不可能感受到好的灵气,甚至有时候会变成“魔鬼”的代言人或替身。

如果一个人有残疾就容易有自卑感,那当然就不容易有一个正常的心理。当一个人患有乙肝或肺病等慢性疾病,他自然会觉得生活在一种不确定的未来时空中,何时更严重,何时会离开人世间,都是不确定的,那他自然在生活上会产生消极的态度,也可能不敢和异性深入交往,怕害了对方,等等,那他的心理就可能不健康。其实,就算是高血脂、脊椎长骨刺、脉轮气不通等等,看不出病的病,也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现象,也会造成人情绪失控,或忧郁症,或无心工作,或天天觉得倦怠,等等心理上的疾病。所以现代的都市人,特别是上班族因为长期处在不健康的工作环境中,又缺少平衡身心的运动,再加上现在的食物往往都带有对人有害的成份,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快乐,这就是因为身体不健康而造成了心理不健康的前因后果。

身心不健康的人,就很难在心灵保养时取得成果,所以追根究底我们应该在还没有出现身体情况不佳的时候,也就是在亚健康时,就该将自己身体调养好。调养身体的方法是多方面的,是要从饮食、睡眠、恰当的运动、良好的环境、好心情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等,全方位注重调整才会有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够有快乐的心情和充沛的体力去面对繁重的社会或工作压力。

经常会有人问,心理和心灵有什么区别?关于心理和心灵差别的比较通俗而形象的一个解释是:“心里”(可以说是心灵的所在)和“心理”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心”的儿子,因此面孔有点相似,名字叫起来又一样,所以有的人就分不清它们。细心的人为了辨认它们,就设法抓住它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老大“心里”,内涵单纯,常表现在外,具体指“胸口内部”,多指在“思想里、头脑里”。经常在“我的心里发疼”“同学们心里很高兴”“你的话永远记在我心里”“我心里的话难以表达”等句子出现,表现得很活跃。老二“心理”,头脑灵活,表达感情细腻,结交的朋友较广,在很多地方,是作为表现“老大”(心里)发出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它还常常用来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如“心理现象”“心理作用”“心理因素”“心理素质”“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常人的心理总是喜欢美的,厌恶丑的”“我们能够看到红花绿草,听到鸟语,嗅到花香,只要反映到头脑里,就会产生种种心理活动”“你要把人物写得生动,就得写他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等。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细心一些,再也不要让它们兄弟俩受委屈啦!

其实心理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而心灵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是人们谈到修身养性时常常讲的一个概念。心就是情绪、意念、思想、态度等,我们能感知到的。灵,是那个无形无相,五官所无法感知的。它是我们的本质,我们真正的面貌。而且,它像空间一样,是绝对必要的。没有空间,就没有物体,因为没有空间的话物体无从存在。没有灵,我们眼睛无法看见,耳朵无法听闻。我们看不见它,因为它就是那个使我们眼睛能够作用、看见的“那个东西”。哪个东西?这实在很难说。你可以为我形容一下玫瑰的香味或是冰激凌的滋味吗?语言是如此的有限,偏偏“灵性”就是超越语言范围的。我只能说,灵性就是每个人内在的宇宙意识,宇宙意识在万物之内,却又比万物都大。所以,当你看到自己内在种种不美好的特质时,你对自己真正面目的理解和信任,就非常重要了。这个时候你需要呼求光、呼求爱,呼求宇宙意识来帮助你(其实,是去激发自己内在的宇宙意识的能量),这些正面高频的能量,很快就能将你内在那些负面低频的能量整合了,而你就还原成你原来的面目,你的本质:喜悦、和平与爱!

其实,所谓的心灵的能量的调配或者心灵的对抗,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的保养。就像每一个女人,都会在意自己的容貌,也会对自己的容貌通过一系列的保健护肤品等进行保养,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心灵保养品吗,你有在意过自己的心灵保养吗?对你的心灵,你做了什么呢?你无论用什么贵重的化妆品,都遮不住倦怠的神情;当有一天,你对什么都索然无趣;当有一天,你面对人生觉得茫然一片,你感觉生命就像一片干枯的树叶,随时可能在风中消散。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及时地为心灵补充营养,使心灵不再枯干。你的心灵笑了,脸才会笑。你的心灵滋润了,生命焕发光彩,人生就会滋润了。把年龄化为宽容,把时间凝为温柔,把经历酿为成熟,把美丽炼成自信。洗尽铅华,从容淡定。“保养”这个词,对于我们,尤其是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不陌生,只是每次当我们说起“保养”时,主要是指皮肤容颜以及身体的保养,却很少涉及到心灵的保养,可实际上,心灵保养对现代人来说,却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保养,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发展。

心灵保养应该与生活结合、讲究务实。修行最好的道场就是在人间,在错综复杂、爱恨交织的人际关系中。比如面对金钱的困惑之时,有钱不是藉口,没钱也不是理由。没钱的人,应该藉由找到内在的力量,而改变周遭的人和事物,进而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证明灵性力量的无远弗届,而不是藉由灵修来逃避人世间的纷扰或责任。中国的慧能禅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陀指出,身心乃至于宇宙的每一种形态,都具有“无我”的特性。“无我”是宇宙间一项至高的法则,所有的事物,包括人类的身心都处于这一法则的支配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论人类是否了解这一法则,是否承认这一法则,生活于地球上的众生,以至于生活于所有星球上的众生,每时每刻都处在这一最高法则的支配下。

对人类来说,也许涅槃是最奇妙的真理,也是最不可思议的法则,因此,佛法把涅槃定义为“出世间”的真理。佛法的修行正是要体证宇宙的这项终极真理——涅槃,到了那时,没有人会再有痛苦,在终极真理那里,一切都是平的。

经过漫长的精进修习,禅者已经磨砺出超人的心智,他能够在任何一个当下发现一切身心的行为都只是生起与消失,这一系列的行为本身并不能制造出任何稳固的事物,而一切都只是如其本然地流过,于是,这将是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没有任何实际存在的事物,甚至于连“自我”都只是心理的臆造。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说:“他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为什么会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因为无从贪着,也无法贪着,甚至于连贪着本身也都只是生灭的心理现象。到了那里,一切执着都会消失。到达那个境地的心,看到没有任何的恒常之物,这将成为一个永恒的终点。当涅槃这一终极实相呈现时,才能纠正众生心理上的错误观点。而没有见到涅槃,心不会中止错误的想法。所以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要求人们观察生起的现象与灭去的现象,这种观察可以让心看到真正的实相——本来无一物,而这可以纠正心的错觉,根除执着。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说:“对于凡夫,只有一条道路可以导致清净,克服忧愁哀伤,祛除苦楚悲痛,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见到终极实相,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因为你把过去错误的观念纠正过来了。没有这一点,任何的教育与修习都将不会使你出离于这个生灭的世间。

在众生心中,追求与制造一切身心现象是永无止息的劳动,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世间乃至于三界的本质。在修习四念住的过程中,如果心看到了闪现中的实相,则一切的困惑与矛盾都将逐渐平息下来;你会清晰地看到,一切的造作在生灭现象下都是徒劳无功的——这就是解脱之智。

心灵需要经常保养,去除心灵的杂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心灵的雾霾和阴影,去迎接胜利的曙光。

三 快乐的星期三

(一)想办法让自己笑

星期三是一周的转折,延续了星期二的忙碌,周三职场人士已经完全适应了忙碌的工作状态,星期三的职场人士可以和“超人”媲美。同时,周三处在一周工作日的正中间,上一个周末的快乐已经远去,而下一个周末似乎还遥遥无期,人们仿佛坠入到“工作泥沼中”,心理兴奋度会出现下滑。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心理学家证实,周三确实是人们一周中的情绪最低点,是人们接受信息最多,感觉负担最重的时候。研究者调查了350名受访者后发现:受访者一周7天中间段更容易对实际问题感到焦虑和担心。调查显示,到了周三接受的信息变多,极易造成信息焦虑,进入人们视线和大脑中的信息越多,心理受到的冲击和负累也越多,致使人感到疲惫和焦虑。

据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分析,星期三的精力最旺盛,且思路活跃最具创造性。莫斯考维茨指出,这一天是制定战略、开展“头脑风暴”的最佳时间,也是决策技能最能得到发挥的时候。此时的人都会寻求一种平衡。在处理了两天内部事务之后,在星期三人们或许更希望和外界做一种交流以达到平衡。鉴于此,她建议这一天可安排会议。

专家说,这一天,想办法让自己笑最重要,看漫画、笑话或者回忆一下自己的成就都是不错的选择。人在消沉时,往往看不到活着的意义,觉得前途一片灰暗,这时想想自己最大的愿望都实现了,增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