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脉鉴大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13:49:03

点击下载

作者:王宏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四诊脉鉴大全

四诊脉鉴大全试读:

校注说明

《四诊脉鉴大全》,清代医家王宏翰撰。王宏翰,字惠源,号浩然子。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卒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后寄籍金阊(今苏州)。其先世本河汾(今属山西)人,祖父王国臣、父亲王廷爵都是当地名医。宏翰少时随父观摩诊治过程,并记录典型病例,成年后不但博通经史,深入理学,并阅读西方医学及科技文献,对天文学也颇有研究,这使他成为医学史上早期的中西汇通医家之一。他一生著述较多,但多数未见传世,目前能见到的仅有《医学原始》《性原广嗣》及《四诊脉鉴大全》三种。《四诊脉鉴大全》,撰于清康熙三十二(1693)年,又名《四诊脉鉴》《四诊大全》,简称《脉鉴》。此书搜集历代典籍有关四诊的论述,择要汇为一编。作者兼受西方科学思想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而撰成此书。全书以系统整理中医四诊内容为主,不但罗列四诊纲要,详明四诊用法及主病要点,尤其重视阐述中医四诊的生命学原理,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医诊断学理论体系。

为了强调脉诊的重要性,作者提出“脉乃人身生活之机,知觉运动之本”的新论点,其中隐约可见他对西医生理学知识的借鉴。但对脉诊的原理和应用,他仍然谨守传统的“气血乃脉之用”的基本思想。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意识到四诊合参的重要性。四诊合参,并不是主张四诊并重,而是根据需要进行相互参照,而不失主次。也就是说,作者主张以脉诊为主线,其余三诊则视为脉诊必要或可能的印证手段。这也许就是本书虽论及四诊,而仍名为“脉鉴”的缘故。

本书现仅存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体仁堂刻本宝翰楼藏版,故此次校注整理即以此为底本,以书中所涉《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等书,以及元代戴起宗之《脉诀刊误》,明代吴崑之《脉语》、李时珍之《濒湖脉学》、李中梓之《诊家正眼》,清代林之翰之《四诊抉微》、王世瞻之《脉贯》等为他校本。校注中遵循以下原则:

1.全书转换成简化汉字,并加新式标点。原书小字夹注为双行,此改为小字单行,加独立标点。

2.凡底本文字引用他书,而与原书有文字差异及增减,则视情形分别处理。若虽有异文,而含义无变化,而底本文句完整,则不作校记;若含义虽有差异而底本无错误,则保留底本原字,出校记;若引文错误影响语义者,则对底本加以改正,并出校记。

3.书中出现的难字、生僻字词,均于首见时进行诠注,以后出现者不再加注。文字注音采用汉语拼音法。

4.不通行古字、俗字等,一律改作通行简体字,如“圜”改为“圆”,“媿”改为“愧”,“鞕”改为“硬”,“觕”改为“粗”等,不出注。

5.异体字一律改作正体字,不出注。部分中医文献专用的异体字,则视情形予以保留,不出注。

6.通假字均于首见时出注,以后复见者不再注。部分中医文献习用而含义明确的通假字,不出注。

7.按惯例,凡原书表示文图位置的“右”“左”,一律改为“上”“下”;部分不规范词语按简体版习惯予以律齐,如“全愈”改为“痊愈”,“已上”改为“以上”等,均不出注。

8.原书有少数印刷体批注文字,位于正文栏框线之上,一律以小字夹注形式,按语义所指置于相应段落之下,并冠以带方括号的“批”字。

9.附图中原有文字,一律以简体字重新标注,原图字序从右向左横排者一律改为从左向右排列,上下纵排及旋转排列者保持原序不变。

10.原书目录与正文存在文字差异,今一律以正文为准,修正目录,不另出注。序(1)(2)

自神农作《本草》,轩岐撰《灵》《素》,而脉病有机,方药有祖,医道始立,民病赖焉。继其后者,代有传人,亦代有传书。(3)要皆识参造化,学贯天人者,方能洞彻医理。吾郡神于医者,国朝(4)初推李、秦、施,三君俱有著述行世,虽未尽览,皆本诸《内经》《铜人》《图说》,以总揽前言,昭示来学。而士材尤抉两家之奥,士大夫雅重之。此三君者,俱百年以内人尔。其历代医师,自三皇时以迄金元,最著者得一百九十一人,而有明三百年间,著书立言,指不(5)(6)胜屈,亦云盛矣。他如润州何氏、吴兴凌氏,驰誉东南,治病多效。总之,一十三科,代不乏人,人不乏书,各有专家,著不相袭,(7)(8)然而其义略同也。王君惠源,为吾郡士人,而寄籍金阊,以经纬(9)(10)英才,因母病而工长桑之术,骎骎乎有度越前人之势,富于著作。癸酉春以《医学原始》见示,观其首立元神元质一论,详父母生人之始,明性命之本,贯天地之所以然,阐儒易之理,宗《灵》《素》之旨,发前人之未言,且得海外秘学,参悟吻合,真聪明、博学,兼而(11)有之矣。今又以《四诊大全》寿梓,明气候寒温阴阳虚实脉理之奥,条列望闻问切,立图注释,诊脉有论,验病有诀,如鼓应桴(12)(13),洞若观火;至司天运气,无不胪列显畅,真为脉学之大全,(14)后学之真诠,虽和缓复起,扁鹊再生,亦莫逾其学也。余自壬申冬猝感风痹,僵卧三日夜始苏。两年以来,药囊无虚,病态自著。如(15)王君楚材晋用,则不能而无私憾焉。康熙三十三年岁次甲戌清和月年家眷弟许缵曾撰【注释】

(1)本草:即《神农本草经》。

(2)灵素:即《灵枢》《素问》。

(3)造化:自然界万物之发生和演变。

(4)李、秦、施:李士材、秦昌遇、施沛,为明末三大医家。李为南汇人,秦为上海人,施为松江人,三人同郡,今均属上海。

(5)润州何氏:又称“江南何氏”。镇江著名世医家族,历经宋、元、明、清,祖籍从山东、河南迁至镇江,所出名医大家甚多。

(6)吴兴凌氏:又称“归安凌氏”。明代针灸学家凌云,字汉章,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以针术名闻于时。其子孙承其术,流传甚广。

(7)金阊:指苏州。

(8)纬:原作“伟”,据文义改。

(9)长桑:长桑君的省称。长桑君,战国时良医,扁鹊(秦越人)从其学而精其术。事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0)骎骎(qīnqīn侵侵):马快跑。喻进步迅速。

(11)寿梓:寿,长久。梓,雕版。此言书稿付梓出版。

(12)桴(fú浮):鼓槌。

(13)胪(lú卢)列:罗列、列举。

(14)和缓:春秋时秦国有两位良医,一名“和”,一名“缓”,均以医为业,故人称“医和”、“医缓”。事见《左传·成公十年》。

(15)楚材晋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后因以“楚材晋用”指引用别国人才或自己的人才外流为别人所用。

自序

医学典籍浩繁,病机脉理幽深,欲作大医,须明四诊。学虽务于(1)广博,功宜殚乎精要。撮其奥旨,则有四焉,曰望、曰闻、曰问、曰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医不知四要,则所向便错,何能起沉疴于濒危之际哉?但望闻之学,灵机活泼,广博无穷,近世置而不讲。余慨世学日盲,医派日非,不揣固陋,讨寻《灵》《素》,详究诸家,汇辑而编次之,以为后学之一鉴。然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是脉之一字,最为关切。前人虽经讲论,而脉之原始,后学蒙然未能尽彻。殊不知脉乃人身生活之机,知觉运动之本,昼夜循环而不息者也,一有停滞,脉即见之,故百病之机,无不从兹而得悉焉。(2)攻医者,若不次第讲明,则临病鲜不惘然。因条晰诊脉之活法,男(3)(4)女老幼之不同,五脏有四时之诊,覆溢有禀质之异;关格脉名,有病名之误;娠妊之脉,详诊明确,可预判男女之的;死绝怪脉,非独雀啄虾游之七脉、阴阳脱绝之四脉也。至浮沉等之二十七脉,本文之外,逐一发明考释,而辨误又列之,以参治活法,使学者一目了然,临证有心领神会之机。若夫三因之感受,五运六气之时令,司天在泉,对正之化,脉有不应之诊,病有时行之变,尽皆阐发无遗。学者而能(5)熟读玩味,自有神化决生判死洞垣之功,岂有异秘之术哉!是为序。康熙三十二年清和月古吴浩然王宏翰撰【注释】

(1)殚(dān丹):竭尽。

(2)惘(wǎng网)然:失意,迷茫。

(3)覆溢:脉象名。脉搏超越于寸部至鱼际为溢脉,脉搏下陷于尺部之下为覆脉。

(4)关格:人迎脉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脉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病证中也有“关格”病名,表现为水谷不入,二便不通。二者不可相混。

(5)洞垣:典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长桑君赠药与扁鹊,“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后以此喻诊病明白准确,犹如隔墙能见物。

卷之一

医源道出上古神圣后世学浅无恒轻视论

(1)(2)(3)

洪濛之世,淳朴全道,恬澹神守,人无夭札,尽乐其天(4)年。厥后风气渐开,情窦日启,民疾生焉。古圣恻悯济世,而医道始起。神农辨药性制《本草》,黄帝究百病、详运气、咨岐伯而《灵》(5)(6)《素》出,桐君撰《药性》,伊尹制《汤液》,祛疾疗人,皆古神圣也,悯苍生之疾苦,立经立典,垂训于后,万世赖焉。故医为仁德之本,操活人之权。古云造化者万物之司命,人君者三才之司命,将帅者三军之司命,而医者又自天子以至庶人之司命也,其关系岂浅尠(7)哉!必也学贯天人,博通古今者,始可谓之大医也。然医之一道,(8)乃儒门事亲之本,古来圣君贤相,无不知医也。玄晏先生曰:人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理,此所谓游魂耳。虽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圣贤所以精思而极论之。玄晏之论,谓儒者学贯天人,务必知医也,何况攻医者,岂可不深究而造精洞微也乎?今世之人,心无仁德之恒,才乏天人之学,妄指医为技业,轻视而浅习之。殊不知医之论有二:曰道,曰业。曰道者,儒医也,即明医也,良医也,德与良相并;曰业者,时医也,即名医也。庸医也,难与儒医并。故志道者,学从儒理,溯源知本,参天地化育之旨,明气域运行之机,然后知我身之小天地,与覆载之大天地,两相吻合。身乃性元之基,知觉运动之本。究有生之初,受胎(9)受性之原,明乾坤氤氲之理,男女化育之奥,详《性原广嗣》。了然于胸中者,此谓之儒医也,良医也。若止以诵歌诀,集验方,不究原本之学,则失乎仁德之本,有肃杀之权,而无回春之力,贸贸然(10)作糊口术者,此谓之时医也,庸医也。二者学隔霄壤,自难同语也。世之亵视医道者,因宋人未明医道之大本,妄列医为九流之首。殊不知大医大儒,道无二理。上古儒医,尽性格物,洞彻造化,良有(11)真传。历世久远,书籍散亡。晦庵谓致知格物,而今亡矣。故儒(12)(13)与医,迥分两途。然今之儒,亦无真儒,不入于释,则入乎老,无怪乎医道日歧也。后世谓医道通仙道,斯言一出,顿使渐入怪诞。创立不死之丹,惑世害人,以致游僧道流,异言异服,或以玄学蛊惑,或借仙传谋利。不但戕贼愚人,而王公士大夫亦为之所惑。种种难以尽述。总之,扣其胸中,毫无正学,而致知格物之功置之不问,博爱济人之心泯然不及,似难与儒并驱,则仁道之源先失矣,何以言医?余痛世人之沉沦而不觉,恐久没然,故有是论。

脉源论

人禀阴阳之和以生长,而生生不息者,皆由男女媾合,得元质禀生,而受天命之性也。人一生此身,即有此脉。盖身具有营卫表里脏腑之异,其清阳在上,浊阴在下,经有十二,络有十五,骨节三百六十五,毛窍八万零四千,此皆应天地之数也。古之“衇”字,从“血”(14)从“”,所以使气血各依分派而行经络也。今之“脉”字,从“月”从“永”,乃脉在血肉之内,使血运行而不滞,永久而保天年也。脉名有三:一曰命之本,二曰气之神,三曰形之机。经所谓“天真”者是也。至于折一肢、瞽一目,亦不能害生,而脉之不可须臾失也,失则绝命害生也。春之生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升。夏之长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浮。秋之收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降。冬之藏也,我之脉与天地之气而同沉。分而言之,曰气曰血;总而言之,惟脉运行气血而已。盖谷气入胃,脉道乃行。谷气多,则气血荣昌,脉亦盛矣;谷气少,则气血微弱,脉亦衰矣。故曰四时以胃气为本,脉无胃气则死矣。然人一离母腹时,便有此呼吸之脉,不待谷气而有也,此得先天禀受之脉也。虽然,设无谷气积而养之,则日馁而瘁。呼吸何赖以行?谓呼吸得资谷气而行,非谓呼吸之脉属谷气也。此得后天资养元质之脉也。是真气言体,谷气言用也。夫脉,莫非血乎?血为营,营者水谷之精气,行于脉中者也;莫非气乎?气为卫,卫者水谷之悍气,行于脉外者也。谷气之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言营为血者非也,乃营气化而为血尔。但脉之为体者,其源乃胃,化饮食而成白色,如乳粥之凝。肝有多细脉络,吸胃化膏脂以入肝,余糟粕乃入(15)大肠而为大便也。肝以所翕之精华,化为四液。详在《医学原始》。其至纯之血液,从肝入心。心细炼甚热至纯之血,并生活至细之德,流灌于脉络,以运周身。其脉性贴于血络之下,使血运行而不滞也。故气血乃脉之用,而气血能使脉之盛衰也。是脉乃人生活之根,知觉运动之本。心主脉,心能宁静,则周身之脉亦运动调而不妄促也。故脉得气血之先,乃先天之禀受,后天之资养,元质之性也。人一身之上下,皆真元之机也,而气口为之总会,故得以知脏腑之疾病,而决死生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16)肝;肺主呼吸,天道也;肾主阖,人道也。呼吸定息,合行六寸。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合行八十一丈,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每二刻则周身一度也。

察色审音能入神圣之工论

夫望形察色,闻声审音,生死可决于耳目,玄妙素称于神圣,实大医之要领。今人置而不讲,安能起沉疴而操司命之权哉!昔医和(17)诊晋平公之疾而不可为,又知良臣将死,天命不佑之言;扁鹊见齐桓侯之色,知病初在腠理而王不听,后知在骨髓而却步难医者,此和、鹊皆得色脉之玄奥,故诊验如神,岂有异人之目而洞见脏腑者乎?(18)愚虽不敏,心切钦仰,不惮寒暑,广博搜辑。但色诊吉凶,轩岐详备于《灵》《素》,而脏腑部分及浅深散抟等法,惟《灵》《素》最(19)悉,而玄台注释明晰。至仲景《伤寒》、叔和《脉经》,所载决病之生死,尤为吃紧。余又博采诸家之精髓,逐一辩晰而条论,汇为图而部分之,使察色审音,可得何经之病,何脏之绝,决生判死,了然(20)于胸中,庶临证得以有据,预为决断,稍为后学之大纲。若欲再尽其神,犹当广博而运用也。(21)望形察色明堂部位图总论

明堂之配脏腑部位,乃黄帝训雷公之秘旨,犹《素问》以脏腑之脉,分配寸关尺,上竟上而下竟下,以候脏腑胸腹之病也。后世止知三部九候之诊能决生死,而不知明堂之部分相通脏腑,色脉之吉凶,(22)(23)内外不爽。是以经云:“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此通神明者,即隔垣内照之神明也。余又采诸家之论符合脏腑者,详究分别,汇为二图。倘诸同志更得其精微者,尤望其究心以彰大道也夫。(24)《灵枢》明堂部位图脏腑肢节部分察色图明堂部位诀

望形察色变无穷,明堂部位要精明。先将脏腑分明白,庭为首面阙咽喉,阙中属肺下极心,直下左胆右为肝。肝下属脾方上胃,中央(25)大肠肾两旁。当肾脐间下小肠,面王膀胱子处当。以上鼻部。更有肢节还须察,颧应乎肩颧后臂,臂下为手皆颧位。目内眦上属膺乳,

(26)(27)(28)挟绳而上应乎背。牙车为股中央膝,膝下为胫胫下足,巨屈(29)膝膑巨分股。熟读部位合色脉,决生判死道称神。明堂部位察色论(30)《五色》篇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以上三者为内部之基。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此二者为外部之位。(31)其间欲方,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又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言五色虽决于明堂,而诸骨部位宜方广而大者,十步之外,望之显见而不隐者,则寿必百岁。然五色之见,乃辨病之生死也。故五者之色,各出其部分。其何部之骨陷者,必不免于病;其何部之骨不至陷下,而仅有五色相乘袭者,虽病甚亦不死也。

又曰:明堂骨以起,平以直,言鼻为明堂,其骨贵高以起而平以直也。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天庭、眉间二处也。王宫心部也。在于下极,眉间之下,山根之上。五脏安于胸中。(32)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辩乎!

又曰:庭者,首面也。庭者颜也,即天庭也。颜为额中,为首面之部分。颜位最上,乃面之首也。阙上者,咽喉也。阙者眉间也。阙上眉之上,即司空,咽喉之部分。阙中者,肺也。阙中,两眉之正中,即中正,肺之部分也。下极者,心也。居肺之下者心,心者君主之官,故黄帝曰:王宫在于下极。下极即印堂,心之部分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肝居心下,故直下者肝之部分,即山根也。胆在肝之短叶间,属木,位东南而行令。胆位在左,故山根之左,胆之部分。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脾胃中央,乃肾之上,心之下也。其位(33)年上,年上为脾之部分。直下之下为下者,乃脾之位也。下者之(34)下为方上者,乃胃之部分也。而胸中部位,脾在胃上。脾胃相为表里,故相去不远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脾之下位,寿上也,大肠部分在焉。其下尚有面王一部,故曰中央。肾有二枚,居脐左右。腹之中曰脐,大肠居腹之中,故曰挟大肠者肾,当肾者脐也。肾与大肠、脐三者,部分俱在寿上。大肠虽在中央,望色者必以脏气为主。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面王即准头,乃鼻之端也。准头在面最高,又居中央,有王者之象,故名之。小肠部分居其上,膀胱、子处部分居其下,三(35)部从此可望焉。故方书曰:准头黄,小便难。《师传》篇曰:鼻孔在外,膀胱漏泄。下文曰:男子色见于面王,为少腹痛,下为卵痛,其圆直为茎痛。若女子当为膀胱、子处之病。上文乃五脏六腑之部位,下文乃肢节之部位也。颧者,肩也;眼下高骨为颧。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颧为肩之部分,颧之后以候臂,臂下以候手,臂手部(36)总在颧之后焉。目内眦上者,膺乳也。目内眦,目之近山根处,即睛明穴,足太阳经所起。乳上曰膺,乳间上曰胸。膺乳部分,候于目内眦也。挟绳而上者,背也。绳,耳边也。耳边如绳突起,故曰绳。玄台谓颊外为绳,义未切也。凡部分明堂为内,耳旁为外;脏腑为内,膺乳次之,臂背为外。挟,近也,故近耳边直上之部分,所以候背之病。循牙车以下者,股也。牙车,即颊车,足阳明之穴,在耳下曲颊陷下,方书在耳下八分取之。凡人身在上者肩背,在下者股膝,故背部之下颊车,颊车之下所以候股也。中央者,膝也。膝居股胫之中央,故中央候膝病。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胫下于膝,故(37)膝下候胫。足下于胫,故胫下候足。巨分者,股里也。巨之为言大也。上下齿床大分处,以候股里。齿床司开合,亦犹股里任屈伸也。巨屈者,膝膑也。上下唇大为曲转交接处是地仓穴,在挟口之旁四分,(38)以候膝膑也。唇为语言饮食之门户,亦犹膝膑为屈伸奔走之关节,俱动而不休,故应焉。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自首面而至于膀胱、子处十四部,配于明堂者,为内部也。自颧而至膝膑十一部,配颧之左右及颧之下者,为外部也。其脏腑配于明堂,肢节配于两颧上(39)下左右者,皆出《灵枢》经旨,彰彰可考。今又罔之,庶后之学者,观图详病,不亦明著乎?(40)《五阅》篇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之阅也。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脏,必当治里。黄帝曰:善,五色独决于明堂。岐伯曰:五官已辨,阙庭必张,乃立明(41)堂。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外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42)《阴阳应象》篇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之所生;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之所在。以治则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望形察色能知生死论

望形察色,乃医士之神妙,其要皆征于面。夫面为五官所聚,而脏腑之精华,皆发见于面也。色者,精神之标也。故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露则色露,神静则色静。是以富贵贫贱、寿夭晦滞,莫不呈显于面,而病成于内也。故面目为望色之部位也。(43)

色脉之阴阳,阳舒而阴惨也。色清而明,病在阳分;色浊而暗,病在阴分。(44)《脉要精微》曰:声合五音,色合五行。声色相同,然后可以知五脏之病也。《五色》篇曰:审察泽夭,谓之良工。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泽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五色》篇曰: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也。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又曰: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圆直为茎痛。(45)高为本,下为首,狐疝、颓阴之属也。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抟为聚。方圆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此言部分之色,当分男女以知其病也。男子之色在于面王,即鼻端,为小腹痛。其色见于面王之下,(46)为阴卵痛。其色见于面王之下圆而且直,为□茎痛。凡色见于面部,高者为本,以男子属阳,阳在上也;下者为首,其色从上而之下,似物之有首者,向下而行。故病在于内,即如其色,当如狐疝、颓阴之属也。女子之色在于面王,当为膀胱经及妊子处之有病,即胞络宫也。其气色散者为痛,而不至成聚。若气色抟聚而不散,则成聚而不止于痛。然其聚之在内者,或方或圆,或左或右,各如其外色之形耳。若其色随而下行,至于尾骶,则其病之在下者,当有淫浸之润泽如膏之状者在也。不然,则为暴食间即出不洁之物耳。何也?其下行之势,内外一致也。(47)

五脏之热见于面者,各有部分。《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左(48)颊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心热病者,额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49)

又曰:心病者,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脉要精微》篇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愚按:谓如裹朱、鹅羽、苍璧、罗裹雄黄、重漆各色,皆明而润泽也;赭、盐、蓝、黄土、地苍各色,皆暗晦而沉滞也。(50)(51)《五脏生成》篇曰:五脏之气,色见青如草滋者死,黄如枳(52)(53)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愚按:谓其色深沉滞而枯,故死也。是以《脉经》言:病人面黄目青者不死,如草滋者死;面黄目赤者不死,赤如衃血者死;面黄目白者不死,白如枯骨者死;面黄目黑者不死,黑如炲者死;面目俱等者不死。此王叔和皆取其色鲜润泽为不死,色深枯暗为死也。

又曰: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54)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愚按:谓其色深故病,以其明润故不死也。(55)

又曰: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绀,深青扬赤色。生于脾,如以缟裹栝蒌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愚按:缟,素帛绢也。裹以朱、红、绀、黄、紫之色于内,其光泽浅润,映辉于外,犹面之气色,由肌肉内而透见于外,有神气之荣泽,故为平也。《脉经》曰:诊寒热瘰疬,目中有赤脉,从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56)《论疾诊尺》篇曰: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脉经》曰:人病恐怖,其脉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人愧者,其脉浮而弱,面形乍白乍赤。人不饮食,其脉涩而唇口干燥也。(57)(58)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其里痛也。行迟者,其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膝者,必腰痛里实。护腹如怀卵者,必心痛。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因伸者,无病也。假令向壁卧,(59)闻师到不惊起,而目眄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此谓诈病。假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难经》曰: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五脏五色,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也。若一色现于面,即当与寸关尺脉之相应,是色与脉当参相应也。假如青色现于面,其脉弦而急,是肝之顺脉,此相应也。其余仿此而推之。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尺者,臂内尺泽穴是也。数,心脉;急,肝脉;缓,脾脉;涩,肺脉;滑,肾脉。假如脉数而臂之皮肤亦数,是脉与皮肤内外相应,故无病。若脉滑而臂之皮肤反涩,是皮肤与脉内外不相应者,故病也。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应者病也。肝脉弦,其色青,其声呼,其臭臊,其味酸。心脉洪,其色赤,其声笑,其臭焦,其味苦。脾脉缓,其色黄,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肺脉涩,其色白,其声哭,其臭腥,其味辛。肾脉滑,其色黑,其声啼,其臭腐,其味咸。此谓相应也。假令肝病,色白多哭,好辛喜腥,此谓不相应也。声色臭味,皆肺之症,金克木,曰贼邪,故病也。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色青是肝木,其脉浮涩而短,是肺脉,金克木也,是为贼邪;若大而缓,是脾脉,木克土也,是为微邪。此二者,皆谓之相胜。浮大而散,是心脉,木生火也;若小而滑,是肾脉,水生木也。二者皆谓之相生也。余色仿此而推。按色与脉,犹须分别生克。色脉相克者凶,色脉相生者吉。然犹有要焉。色克脉者,其死速;脉克色者,其死迟。色生脉者,其愈速;脉生色者,其愈迟。故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若夫久病之色,必有受病之应。肺热病者,色白而毛败应之;心(60)热病者,色赤而络脉溢应之;肝热病者,色苍而爪枯应之;脾热(61)(62)病者,色黄而肉蠕动应之;肾热病者,色黑而齿槁应之。(63)

更有平人,久见病色,其人原不病者,医者心炫而窃疑之。殊不知此乃络脉之色,不足畏也。盖阴络之色,随其经而不变;色之(64)变动无常者,皆阳络之色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65)淖泽,淖泽则黄赤。《内经》谓此者无病也,何炫疑之有?又有失睡之人,神有饥色;丧亡之子,神有呆色,气索则神失所养尔。小儿布痘,壮火内动,两目先现水晶光,不俟痘发,治以大剂壮水,以制(66)(67)阳光,俾毒火一线而出,不致燎原,可免劫厄之祸也。【注释】

(1)洪濛:同“洪蒙”。辽阔、混沌。此处形容人类未开化的原始蒙昧状态。

(2)恬澹:同“恬淡”。清静淡泊。

(3)夭札(zhá闸):因病而早死;夭折。

(4)厥:其。

(5)桐君:黄帝时医师,曾采药于浙江桐庐之东山,结庐桐树下,故人称“桐君”。撰《采药录》三卷,已佚。

(6)伊尹制汤液:伊尹,商汤大臣。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为中药汤剂的发明者。

(7)尠(xiǎn显):同“鲜”。少。

(8)玄晏先生:晋·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此下引文出其所著《针灸甲乙经》。

(9)性原广嗣:妇产科专著,明医家王廷爵撰,后经其子王宏翰删改刊行。

(10)贸贸然:昏庸糊涂。

(11)晦庵: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12)释:指佛教。佛教以释迦牟尼为教祖。

(13)老:指道教。道教奉老子为教祖。

(14):“派”之本字。

(15)四液:源于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包括血液、黄胆汁、黑胆汁、黏液。

(16)阖(hépì合辟):开合。

(17)医和:春秋时期秦国医家。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前往诊治。

(18)惮:怕,畏惧。

(19)玄台:马莳,明医学家;字仲化,号玄台(又作元台)。著《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

(20)庶:也许,或许。

(21)明堂:此泛指面部,分部内应脏腑,是望诊的主要部位。

(22)经云:此下引文出《素问·移精变气论》。

(23)僦贷季:传说为上古神农时人,医学家,岐伯祖师,医家之祖。贷,原作“代”,据《素问》改。

(24)《灵枢》明堂部位图:此图“方上”在上,“下者”在下,与下“脏腑肢节部分察色图”标示相反。据正文,当以“下者”在上,“方上”在下为正。

(25)子处:即子宫。

(26)绳:耳边突起处。一说当两颊外侧额角下方。

(27)牙车:即颊车。

(28)巨屈:颊下曲骨处。

(29)巨分:口角两侧大纹处。

(30)五色:即《灵枢·五色》。

(31)方:《灵枢·五色》此下有“大”字。

(32)恶:疑问词,哪,何。

(33)年上:鼻上山根之下的部位。

(34)胸:据下文,当作“腹”。

(35)师传:即《灵枢·师传》。

(36)山:原误作“三”,据上文改。

(37)胫:原误作“足”,据上文改。

(38)犹:原误作“有”,据文例改。

(39)罔:同“网”。搜罗。

(40)五阅:即《灵枢·五阅五使》。

(41)外:《灵枢·五阅五使》作“引”。

(42)阴阳应象: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3)惨:凄凉,不舒畅貌。

(44)脉要精微:即《素问·脉要精微论》。

(45)颓:特指睾丸疾病。

(46)□:此字脱。据文义,似作“玉”。

(47)刺热:即《素问·刺热》。

(48)额:《素问·刺热》作“颜”。

(49)又曰:此下十二字引文出自《灵枢·五阅五使》。

(50)五脏生成:即《素问·五脏生成》。

(51)滋:汁液。

(52)炲(tái台):烟尘,黑灰。

(53)衃(pēi胚)血:瘀血。

(54)豕(shǐ史):猪。

(55)缟(gǎo稿):白色的绢。

(56)论疾诊尺:即《灵枢·论疾诊尺》。

(57)言:原本此上有一字空格,意为分隔语句,今删。下同。

(58)强也:此二字原脱,据《脉经》补。

(59)眄(miàn面):原误作“盻”,据《脉经》改。眄,斜视,窥视。

(60)溢:原脱,据《素问·痿论》补。

(61)蠕:原误作“”,据《素问·痿论》改。

(62)槁:原误作“稿”,据《素问·痿论》改。

(63)炫:迷惑。

(64)泣(sè色):通“涩”。

(65)淖(nào闹):濡湿貌。

(66)火:《脉义简摩》引喻嘉言文,此下有“从小便”三字,可参。

(67)劫厄:灾难。卷之二闻声审音能知生死论

人之所以主持一身者,惟气与神尔。神以气为舍,若气散则神离,而身死矣。声者,气之从喉舌而宣于口者也。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人之声音,有从丹田中来者,其声悠远而长,其人寿;若从上部来者,其声浅短而无力,其人夭。此平人之禀受不同也。若病人之声,须辨外感内伤、新病久病,清浊、轻重、长短之别,及五脏五音之声。若能审音明确,则可以知人之寿夭,决病之死生也。是以古人有闻隔垣之呻吟叫哀,未见其形,先得其情,岂非闻而知之谓神也欤!(1)

外感者,其声先轻后重、高励有力也;内伤者,其声先重后轻(2)、沉困无力也。声浊而气急者,是痰壅滞于胸膈也;声清而缓者,(3)是内元有寒也。新病之人声不变,小病之人声不变,惟久病苛病,(4)其声乃变。迨声变,其病机显呈而莫逃也。或有外感风寒,因不戒大荤厚味,以致声哑而喉痛者,又不可不辨也。

五声以应五脏:金声响,土声浊,木声长,水声清,火声燥也。

五音,宫、商、角、徵、羽也;五声之情,呼、笑、歌、哭、呻也,可以验五脏之虚实。肝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心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脾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意,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肺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肾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变动者,迁改其常志也。以一声之微,分别五脏之所来,以五脏之变动,得察病之善恶,以知病之生死也。

喘粗气热为有余,喘急气寒为不足。息高者,心肺之气有余;息弱者,肝肾之气不足。声大而缓者,苦病脾;声轻而劲者,苦病肺;

(5)声调而直者,苦病肝;声和而美者,苦病心;声沉而深者,苦病肾。(6)《脉要精微》曰:五脏者,中之守也。中脏盛满,气胜伤恐也,声如从室中言者,是中气之湿也。谓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7)也。谓衣被不敛,言语善恶,狂言乱叫,不避亲疏者,此热极神明之乱也。(8)

或称神说鬼,逾墙上屋,此痰壅心膈也。或音声遽失,是肺气绝也。《金匮》曰:病人语声寂寂然,时惊呼者,骨节间病也。寂寂然(9)者,不欲语而欲嘿也。静嘿统属三阴。此厥阴之病。何以知之?厥阴在志为惊,在声为呼。病本寂寂缄嘿,而有时惊呼,故知在厥阴。则病必深入下焦,骨属筋节间病也。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也。喑喑然不彻,声出不扬也。乃胸中大气壅塞不转,出入升降之机艰而(10)不舒,故知病在中焦胸膈间也。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痛也。啾啾细长,乃声自下焦阴分而上。缘足太阳主气,与足少阴为表(11)里,所以肾邪不剂颈而还,得从太阳部分达于巅顶。肾之声为呻。今肾气从太阳经脉直攻于上,则肾之呻,并从太阳变动,而啾啾细长,为头中病也。息摇肩者,心中坚。息摇肩者,呼气粗,火上窜,致肩摇动,乃心中邪实坚也。息引胸中上气者,咳。上气为逆,至息引其胸中之气,上逆而咳也。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张口短气者,短气,虚也;张口者,是有涎沫阻遏,不容气返之。势则必肺气不通,而为肺痿唾沫也。以上曰息三者,盖出气虽大,中无小还,不能大呼,故揭出摇肩、息引、张口六字。而病之在呼者宛然,然不得但言呼也。察色审音秘授百病生死诀

各病之形色音声,决生死之要旨,载在诸书,散漫难稽。愚揖(12)而编次为诀,逐一缕晰分注于下,以授子弟之要诀也。今一并刊(13)入,使后学共勷济世。务熟读而深思,庶得博约之要,临症了然,决生判死,自有神明之用,慎毋忽之。

望色审音知吉凶,医能精此可通神,先从部位分生克,次究形声察病因。

天庭黄赤上焦热,紫色中焦气病侵,青白知是下焦冷,黑贯年颧死必真。《脉经》曰:黑气出天中,下至年上颧上者,死。又曰:黑(14)气出于额,上发际,下直鼻脊两颧上者,亦死在五日中。

日角左眉上也。主肝翠羽色,黑青伤冷及风寒,黄色肝虚须要补,白时秋季少平安。

月角右眉上也。主胃四季看,胃气不和黄色现,黄兼赤色胃家热,紫色毒气积病缠。

胆胃左右眉上。黑色春目疾,四季发青木旺刑。

眉中色现青赤黑,远候还须半年期,近看三五七日内,忽然暴死更无疑。

若然白色连眉目,知是皮肤肺疾微。

黄色入目一年期,黑色从眉绕目悲。

青若针横于目下,青色如针,横于目下。赤连耳鼻死须知。(15)

黑色目鼻下相接,恶候须看月未时。

目下五色筋疾现,魂归冥府不差移。(16)

两颧赤色如母指,病虽小愈必卒死;庭部前发际下曰天庭,乃首面之部位也。黑色如母指,不病之人亦卒死。《灵枢·五色》篇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者,必不病而卒死。此四句言暴病见色之应也。

目色赤兮病在心,白肺黄脾黑在肾,色青知是病于肝,黄不可名胸中病。《脉经》曰:目色赤者病在心,白在肺,黑在肾,黄在脾,青在肝。黄色不可名者,病胸中。

目病赤脉亦须知,从上而下太阳治,从下上者阳明症,从外入内少阳是。《脉经》曰:目病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也;从下上者,阳明病也;从外入内者,少阳病也。

面赤目青及目白,《脉经》曰:病人面赤目青,六日死。又曰:(17)面赤目白,十日死。忧恚思虑,心气内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椁。面青目白与目黄,《脉经》曰:病人面青目白者,死。又曰:病人面青目黄,五日死。面白目黑荣华脱,《脉经》曰:病人面白目黑者,死。此谓荣华已去,血脉空索。面黑目白总皆亡。《脉经》曰:病人面黑目白者,八日死。肾气内伤,病因留积,一日命门败也。(18)

面黄目青酒伤身,《脉经》曰:病人面黄目青者,九日死,是(19)为乱经。饮酒当风,邪入胃经,胆气妄泄,目则为青。虽有天救,不可复生。愚按:黄为中土之色。病人面目显黄色,而不受他色所侵,则吉。面目无黄色,而受他色所侵,则凶。然目色之黄,乃湿深热甚,未可论于死生之际也。今面黄目青,乃木来克土,胃气受伤,欲绝之兆也,死在九日而已也。面黄目赤保无刑。《脉经》曰:面黄目赤者,不死;赤如衃血,死。面黄隐隐胃气存,目眦黄色病欲亨(20)。《脉经》曰:病人两目眦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

面色忽然望之青,近之如黑岂能生。《脉经》曰:病人及健人面忽如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者,死。一日肝肾绝也。面无精华如土色,不能饮食四日倾。《脉经》曰:病人面无精光,若土色,不受饮食者,四日死。目无精光齿龈黑,《脉经》曰:病人目无精光,及牙齿黑色者,不治。眼眶忽陷亦难生。《脉经》曰:病人阴阳竭绝,目眶陷者,死。

面肥色白气虚痰,黑而且瘦阴火旺。肥白必多痰气虚,黑瘦必内热火旺。

面黄目黄似烟熏,湿热积久黄疸形。(21)

面有白点腹虫积,面肿肩息下利死。《金匮》曰:上气,面肿,肩息,脉浮大,不治;加利,死。

面色熏黄经不调,眼眶灰色崩带扰。骨蒸热极,久而血枯,面色黄而经不调也。崩则血脱,带久则下元虚。目为五脏之精华,若虚脱则精华不能上荣,故色见如灰也。

耳目口鼻黑色起,入口必死定难当。黄黑白色起入目,更穿口鼻死相期。《脉经》曰:病人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于口者,必死。又曰:病人及健人,黑色若白色起,入目及鼻口,死在三日中。(22)

戴同父曰:按明堂察色,入门户为凶。所谓门户者,阙庭、肺门户,目、肝门户,耳、肾门户,口、心脾门户。若有色气入者,皆死。白色见冲眉上,肺有病;入阙庭,夏死。黄色见鼻上者,脾有病;入口者,春夏死。青色见人中者,肝有病;入目者,秋死。黑色见颧上者,肾有病;入耳者,六月死。赤色见颐者,心有病;入口者,(23)冬死。盖五脏五色,各入本脏门户,至被克之时,为死期之日也(24)。

黑色丝环左太阳,元气损而伤风寒。赤色知是心脏热,下元虚羸黄白兼。若见红黑面如桃,肠胃积热毒痢遭。

右太阳肺白羽容,青黑为伤寒与风,白色伤肺多咳嗽,肺热原因赤色隆。

心颧正色鸡冠赤,小肠心热赤瘀色,病为烦躁口舌疮,急宜凉药解其疾。

颧上赤青唇带白,中风之疾恐难释。

红粉涂颧腰俞痛,桃花染颊疰传尸。骨蒸痨瘵,鬼疰传尸,阴火(25)炎颊,赤似桃花。飞廉见于颧鼻间,男痔疮而女产厄。

赤虫游于目窠下,妇人产内定遭刑。孕妇目下赤色似虫形,必患产难。

痰饮为患眼眶黑,颧颊赤黑必伤生。肉轮属脾,今眼眶色黑者,乃痰饮在脾胃也。

年寿眼堂横绛气,须知疝症与肠疼。

年上色黄为吉兆,其余四色少安宁。

印堂青色必是伤,肾经胁下痛须详。若然赤色内伤生,吐衄肠红血症临。紫色肺经伤风证,诸般痰喘要详明。黄者必是心腹痛,廖白(26)之时定遗精。欲知痞癖灰黑生,色枯憔悴骨热蒸。

鼻青腹冷痛难忍,黑色须知水疾侵,黄者胸中多痰积,白时亡血死来侵。赤必是风多热极,专须治疗莫沉吟。《金匮要略》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27)寒。色白者,亡血也。微赤非时者死。嘉言谓:仲景出精微一法,其要在中央鼻准。毋亦以鼻准在天为镇星,在地为中岳,木金水(28)火四脏病气,必归于中土耶?其谓“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此一语,独刊千古。后人每恨《卒病论》亡,莫由仰溯渊源,不知此语正其大旨也。盖厥阴肝木之青色,挟肾水之寒威,上征于鼻,下征于腹,是为暴病,顷之亡阳而卒死耳。谓“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又互上句之意。见黑虽为肾阴之色,微黑且无腹痛,但主水气,而非暴病也。谓“色黄者,胸中有寒”,“寒”《伤寒论》中多指为痰,言胸中有积痰也。谓“色白者,亡血”,白者肺之色,肺主上焦,以行荣卫,荣不充则鼻色白,故知亡血也。谓“设微赤非时者死”,火之色归于土,何遽主死?然非其时而有其气,则火非生土之火,乃克金之火,又主脏燥而死矣。(29)

兰台廷畔有红丝,定是遗精白浊人。

孕妇准头若发火,产中之厄必难逃。(30)

妊娠沟洫常青色,双生之喜可预决。

人中色见赤为凶,忽然青色祸相从。

赤色变青一日死,半年一月三五逢。

五色口边绕巡死,恶候相侵命必亡。

产母口边有白色,近期七五日中间。(31)

口角白干病将至,唇口回煤死不难。

久病唇红定难疗,耳轮焦黑命将亡。

命门耳之下垂。枯黑骨中热,白肺黄脾紫肾殃。(32)

地阁又主膀胱疾,青白冷兮黄赤热。

肝病皮黑庚辛死,心病目黑壬癸亡;脾病唇青怕甲乙,肺病颊赤并目肿,死厄何能出丙丁;肾病面肿及唇黄,死在脾家戊己乡。《脉经》曰:肝病皮黑,肺之日庚辛死。心病目黑,肾之日壬癸死。脾病唇青,肝之日甲乙死。肺病颊赤目肿,心之日丙丁死。肾病面肿唇黄,脾之日戊己死。

以上色诊俱明白,再看形状生死殃。

病人目陷口如鱼,气出不返命飞扬。《脉经》曰:病人阴阳绝竭,(33)目眶陷者死。又曰:病人口如鱼口,不能复闭,而气出多不反者死。又曰:肺绝口张,气出而不还者,三日死。

[批]肺绝。

直视上视眼如盲,眼小目瞪命必亡。王浩然曰:五脏之精华,皆上注于目。或眼胞忽陷,或直视,或上视,或如盲,眼小目瞪等形,皆缘五脏内败,阴阳竭绝之征。此总言目形凶恶之死兆也。

[批]五脏绝。

面青伏卧目视盲,泣出不止肝气绝。《脉经》曰:病人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人,泣出如水不止。

[批]肝绝。

发直如麻难曲伸,自汗不止六日死。《脉经》曰:发如干麻,善怒者,死。又曰:发直者,十五日死。又曰:病人小肠绝,六日死。何以知之?发直如干麻,不得曲伸,自汗不止也。《中藏经》曰:筋绝发直,汗不止,不得屈伸者,六日死。发眉俱冲起者,死。发如麻,善怒不调者,死。发直者,十五日死。但骨、肉、筋、肠、肺、心、肾、肝、胆、胃,号之十一绝。又有肾绝,大便赤涩,下血不止,耳干脚浮,舌肿六日延,足肿九日死;肝绝,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目直而青,八日死。胃绝者,齿露,面黄,七日或十日死。

[批]小肠绝。

眉倾胆绝七日丧,眉发冲起亦伤残。《脉经》曰:病人眉系倾者,七日死。又曰:病人眉与发冲起者,死。

[批]胆绝。

人中尽满兼唇反,三日之期脾绝乡。《脉经》曰:病人唇青,人中反,三日死。又曰:唇反,人中满者,死。《二十四难》曰:谓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内经》曰:脾主肌肉,其华在唇,(34)其窍在口。脾肉绝,则肉满,唇反。《脉经》又曰:病人唇肿齿焦者,死。

[批]脾绝。

唇青体冷及遗尿,背向饮食四日期。《脉经》曰:卧遗尿不觉者,死。一曰:膀胱绝也。

[批]膀胱绝。

齿如熟豆阴阳竭。《脉经》曰:阴阳俱竭,其齿如熟小豆,其脉躁者,死。又曰:齿忽变黑者,十三日死。

[批]阴阳竭。

鼻衄鼻煽皆肺绝。鼻衄血如流不止,或鼻筒如扇动者,皆肺家衰绝之候也。

腮颊缩陷病虽轻,迟延日久必丧身。凡病人面之两颊腮陷下缩入者,病虽轻,不能即愈。若迟延日久,而必死也。此法,凡伤寒及大病者,验之无不应也。

[批]肺绝。(35)(36)

项筋舒转命须殂。《脉诀》曰:督脉绝也。

[批]督脉绝。

舌卷囊缩寿无多。《二十四难》曰: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37)舌卷。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宗筋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荣,即筋缩急,筋缩急即引卵与舌,故舌卷囊缩,此筋先死。庚日笃,辛日死也。《脉经》曰:舌卷卵缩者,必死。

[批]筋绝。

面黧直视肩息死。《脉经》曰:目回直视,肩息者,一日死。《二(38)十四难》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批]手少阴绝。

面肿苍黑也难逃。《脉经》曰:病人卒肿,其面苍黑者死。

妄言错乱及不语。《脉经》曰:妄语错乱,及不能语者,不治。热病者可治。

尸臭原知寿不高。病人臭气触人也。《脉经》曰:尸臭者,不可治。

心中冷气囊茎肿。《脉经》曰:阴囊、茎俱肿者,死。(39)

脐突脐反俱入墓。《脉经》曰:病人脐肿反出者,死。

爪甲青黑白皆死。《脉经》曰:病人爪甲青者,死。又曰:爪甲白者,不治。又曰:手足爪甲下肉黑者,八日死。

汗如贯珠阴阳绝。《二十四难》曰:六阳气俱绝,则阴与阳相(40)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汗流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批]六阳绝。

脊痛腰重反覆难,此是骨绝五日看。《脉经》曰:病人胃绝,五(41)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覆。《刊误》曰“骨绝”,《脉经》谓“胃绝”,但脊腰乃肾病,故从《刊误》。

[批]骨绝。

耳干舌肿大便泄,溺血肉绝六日亡。《脉经》曰:病人肉绝,六日死。何以知之?耳干,舌皆肿,溺血,大便赤泄也。一曰足肿九日死。

[批]肉绝。

口冷足肿腹热胀,泄利不觉脾死绝。《脉经》曰:病人脾绝,十(42)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肿,腹热,胪啸胀,泄利不觉,出无时度。又曰:大肠绝,死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

[批]脾绝。

手足爪青呼骂多,筋绝九日应难过。《脉经》曰:病人筋绝,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

[批]筋绝。

足趺趾肿膝如斗,十日应知难保守。《脉经》曰:病人足趺上肿,两膝大如斗者,十日死。(43)

撮空谵语阴阳绝。《脉经》曰:阴阳俱绝,掣衣撮空,妄言者,死。又曰:循衣缝,谵语者,不治。

[批]阴阳绝。

掌内无纹命亦竭。《脉经》曰:病人手掌肿无纹者,死。《脉诀》(44)云:心胞绝也。

[批]心包绝。

五脏已夺神明乱,声嘶定知魂魄绝。《脉经》曰:病人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

卧遗尿粪不觉死。《脉经》曰:病人卧遗尿不觉者,死。

汗出不流舌卷亡。《脉经》曰:汗出不流,舌卷黑者,死。按:汗乃心液,舌乃心之苗。此心绝所致也。

[批]心绝。

脉浮而洪汗如油,水浆不入喘不休,形体不仁乍静乱,命绝医人无好手。以下各条,俱出仲景《伤寒》。《内经》曰:大则病进。脉浮而洪,邪气胜也。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肺气绝也。水浆不入,胃(45)气尽也。形体不仁,谓痛痒不知,荣卫绝也。《针经》曰:荣卫不和,故为不仁。争则乱,安则静。正与邪争,正负邪胜也。肺气脱,胃气尽,荣卫绝,邪独胜,故曰命绝也。

王宇泰曰:火之将灭也,必明。脉来涌盛,此将脱之兆也。然又兼各条一二症,方可断其命绝。

王浩然曰:如脉浮而洪,兼汗出如油,喘而气出不还,是死症也。或脉浮而洪,兼水浆不入,躁乱不宁之等,推断之危死。

汗出发润喘不休,肺脏将绝根寻究。肺主气,为津液之帅。汗出多而发润者,津脱也。气出喘而不休,是肺气脱绝之候也。

[批]肺绝。

阳反独留体如熏,直视摇头心绝候。心主血,肺主气。血为阴,气为阳。阳盛则身热如灼,血受燥枯,而气独在也。则血枯不荣,而(46)形体如烟熏也。心脉侠咽系目,直视者,心绝之候。头为诸阳之会,摇头者,阴竭而阳无根也。

[批]心绝。

唇吻反青木乘脾,四肢漐习肝气绝。唇吻为脾之候,脾主四肢,肝主筋,肝将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则筋脉引急,发于所胜之分也。漐习者,为振动,若搐搦,手足时时引缩也。

[批]肝绝。

环口黧黑荣华去,柔汗发黄脾败竭。脾主口唇,若精华去,故环口黧黑也。柔为阴。柔汗,冷汗也。脾胃为津液之本,阳气之宗也。今脾绝则阳脱,故冷汗出而发黄者,真色见也。

[批]脾绝。

肾绝溲便多遗失,狂言反目直视的。肾司开阖,禁固便溺。肾藏志。骨之精上为瞳子。今肾绝则不能约制溲便而遗失也。志不守,则狂言妄乱。骨精竭而不能上荣于瞳子,故目反直视而不转动也。

耳目口鼻有血出,病为下厥上竭亡。少阴经病误发汗,动其阴血,则血妄行,使血从耳目口鼻,或脐中大小便俱出者,名曰上竭下厥者,死也。

牙疳齿落并穿腮,肾水衰竭火焚死。

阳气先绝阴后竭,其人身死必青色。阴气先绝阳后竭,身赤腋温心下热。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而身色见青,是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也。若身赤腋下温,心下热,则阳未离乎体,故曰阳后竭也。《灵枢》曰:人有两死,而无两生。此之谓也。(47)

五脏气绝便不禁,《要略》曰:六腑气绝于外,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下利不禁。六腑气绝脚冷缩。(48)

形色两参不差谬,再从脉理细寻究。吉凶生死□无差,医称神妙十全九。形脉相反歌

健人脉病号行尸,病人脉健曰内虚。长短瘦肥皆体察,脉症相违病可虞。《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仲景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气,虽困无苦。《脉经》曰:人病脉不病者,生;脉病人不病者,死。

仲景曰: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故责之。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脉经》曰: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设如其羸人得强脉者,死。人之形性相类为吉,相反为逆。肥人脉细小如丝欲绝者,死。前言形脉相反,又有脉病相反,《难经》所谓“脉不应病、病不应脉”者是也。《素问》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注释】

(1)励:同“厉”。凶猛;严肃。

(2)外感者……其声先重后轻:《形色外诊简摩》云: “出言懒怯,先轻后重,此内伤中气也;出言壮厉,先重后轻,是外感邪盛也”,与此不同。

(3)内元:指内脏或元气之中(有寒)。

(4)迨(dài代):等到。

(5)调:语音有长短高低不同。

(6)中脏盛满,气胜伤恐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作“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

(7)狂言乱叫:《素问·脉要精微论》无此四字。

(8)遽(jù巨):急,突然。

(9)嘿(mò末):同“默”。

(10)啾(jiū纠)啾然:声音细长,如鸟鸣之声。

(11)剂颈而还:剂,通“齐”,表示与某物平齐。剂颈而还,即到颈部而止。

(12)揖:音义同集。

(13)勷(xiāng香):同“襄”。辅助。

(14)气:《脉经》原作“色”。

(15)月未:六月建未,故指六月。

(16)母指:即拇指。下同。

(17)索:尽,毫无。

(18)死:《脉经》此上有“必”字。

(19)胃:原误作“肾”,据《脉经》及下文改。

(20)亨:顺利,安泰。

(21)肩息:呼吸时肩膀抬举或耸动,形容喘息气短。

(22)戴同父:名起宗,建业人,元朝内丹家,著《脉诀刊误》二卷。

(23)盖:《脉诀刊误》此下有“以”字,原本脱。

(24)之日也:《脉诀刊误》无。

(25)飞廉:即“蜚蠊”,俗称蟑螂,有翼能飞。此指面部色斑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