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22:57:50

点击下载

作者:班固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书

汉书试读:

前言

往行,以蓄其德。”实乃读经典之要旨所在。

基于此理念,我们决定出版此套《谦德国学文库》,“谦德”,即本《周易》谦卦之精神。正如谦卦初六爻所言:“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我们期冀以谦虚恭敬之心,用今注今译的方式,让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普及到每一个人。引导有心的读者,透过扫除古老经典的文字障碍,从而进入经典的智慧之海。

作为一套普及型的国学丛书,我们选择经典,不仅广泛选录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经、史、子、集,也将视野开拓到释、道的各种经典。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基本全部收录。同时,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但有当代价值的经典,我们也选择性收录。整个丛书几乎囊括中国历史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基本经典。

在注译工作方面,版本上我们主要以主流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为底本,在此基础上参考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整套丛书的注译既能博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今文白话不求字字对应,只在保证文意准确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使译文更加通俗晓畅,更能贴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古籍的注译,固然是现代读者进入经典的一条方便门径,然而这也仅仅是阅读经典的一个开端。要真正领悟经典的微言大义,我们提倡最好还是研读原本,因为再完美的白话语译,也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文言经典的原有内涵,而这也正是中国经典的古典魅力所在吧。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打开阅读经典的一扇门而已。期望藉由此门,让更多读者能够领略经典的风采,走上领悟古人思想之路。进而在生活中体证,方能直趋圣贤之境,真得圣贤典籍之大用。

经典,是一代代的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恩泽与财富,是前辈先人的智慧精华。今日我们在享用这一份财富与恩泽时,更应对古人心存无尽的崇敬与感恩。我们虽恭敬从事,求备求全,然因学养所限、才力不及,舛误难免,恳请先贤原谅,读者海涵。期望这一套国学经典文库,能够为更多人打开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的大门。同时也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襄助和博雅君子的指正,让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团结出版社2017年1月前言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在《文史通义》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祧之宗焉。”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迁”是指《史记》作者司马迁,“固”指《汉书》作者班固。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班固,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汉书》成书于汉和帝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班固世代为望族,家多藏书,父班彪为当世儒学大家,“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采集前史遗事,旁观异闻,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班固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汉书》。其书的八表和《天文志》,则由其妹班昭及马续共同续成,故《汉书》实际上经四人之手完成。《汉书》,又名《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帝纪十二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八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十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传七十篇,主要记载各类人物的生平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全书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它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

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为君主本位政体,本朝人往往不敢直接评论本朝政治,忌讳甚多。而断代史则合乎作者的心理,因为前朝已灭亡,评述前朝政事,危疑较少,较易发挥。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封建史学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据。故《汉书》一出,此后历朝官修“正史”均以断代为史。因此,《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汉书》以史料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可见,《汉书》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如《汉书》十志中,《食货志》为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沟洫志》有系统地叙述了秦汉水利建设;《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后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学史的研究;《礼乐志》、《郊祀志》、《刑法志》分别记载政治、军事、法律和有关的典章制度;《五行志》、《天文志》和《律历志》,都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艺文志》论述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极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资料。

它还增载不少重要的诏令,主要集中在帝纪部分。在许多人物传记中,《汉书》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述和书信。在《汉书》的十志中,也有类似的重要历史文献的收载,如《食货志》收入晁错的《论贵粟疏》等。另外,书中增补了《史记》对于国内外各民族史的资料。例如,在《史记·匈奴列传》的基础上,《汉书》大量增补汉武帝以后的史实,比较完整地记述了自远古至西汉末年匈奴民族的历史。《汉书》又合并《史记》的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诸传,在补充大量的史实基础上,以合传形式写成较为详细的《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同时,《汉书》改《史记·大宛列传》为《西域传》,记述今新疆境内我国各民族历史,以及中亚和西南亚诸国史。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从文学成就上来看,《汉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撰写,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霍光传》、《苏武传》、《朱买臣传》等,都是写人物的佳作。

此次我们整理出版的《汉书》,是以唐初著名谏官魏徵及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编纂的《群书治要》中的《汉书治要》为底本,略有删节,原文中的小字是《群书治要》原有的小注,我们予以保留。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学习,我们还做了简要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译文。其中有错讹之处,悉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礼乐志

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性,而不能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者也。【译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的宗旨是一致的,而发挥礼乐的功用最为迫切。修身之人如果片刻忘记礼,凶暴傲慢的思想就会乘虚而入;治理国家的人一旦失掉礼,混乱之事就会发生。人包含了天地阴阳之气,会有喜怒哀乐的感情。大自然赋予人们这种秉性却不能对其进行节制,圣人能做到使情感有所节制,但却不能断绝它。所以(圣人)效法天地的规律来制定礼乐,用它来感通神明、建立人伦、端正心性,并使人类的各种活动得到合理的节制。①

哀有哭踊之节,乐有歌舞之容,正人足以副其诚,邪人足以防②其失。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乖,而淫僻之罪多;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乱,而争斗之狱繁;祭祀(本书祭祀作丧祭)之礼废,则③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先者众;朝聘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侵陵之渐起。故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刑(刑作行)之,刑以防之。礼乐政刑,四达而不誖,则王道备矣。【注释】①哭踊:丧礼仪节。边哭边顿足。颜师古注:“踊,跳也。哀甚则踊。”②淫僻:亦作“淫辟”。放荡淫乱。③朝聘: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译文】悲痛时会有边哭边顿足的礼节,高兴时会有载歌载舞的仪容。这对正直的人来说,足以与他的真诚相符;对偏邪的人来说,足以提防他的过失。因此,婚姻的礼仪被废弃了,夫妇之间的关系就会乖谬,而放荡淫乱的罪过就会多起来;乡饮酒礼被废弃了,长幼之间的秩序就会变得混乱,而互相争斗的诉讼就会多起来;吊丧祭祀的礼仪被废弃了,亲人之间的恩情就会淡薄,而违背死者的遗愿、忘记祖先的人就会多起来;按期朝见天子的礼仪被废弃了,君臣的位置就会错乱,而侵犯欺凌的事就会逐渐兴起。所以孔子说:“要让君主安心、人民安定和顺,没有比用礼仪教化更好的办法了;要扭转风气,改变习俗,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办法了。”礼仪可以节制人们内心的欲望,音乐可以和畅民众的情志。国家通过政令加以推行,用刑罚加以约束,礼仪、音乐、政令、刑罚这四者都得到实现而不相违背,那么王道之治就完备了。

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和亲则无怨,畏敬则不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宜,有所损益,即民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周监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于①是教化浃洽,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囹圄空虚,四十余②年。及其衰也,诸侯逾越法度,恶礼制之害己,去其篇籍。遭秦灭学,遂以乱亡。【注释】①浃洽:普遍沾润。颜师古注:“浃,彻也;洽,霑也。”②篇籍:书籍,典籍。【译文】音乐能用来调治人的内心,使人的情志随着音乐一起变得安和调适;礼仪能用来修治外在行为,使人与人之间尊卑有序。内心安和人们就会和睦亲爱,尊卑有别则会使人心存敬畏。和睦亲爱就不会有怨恨,心存敬畏就不会有争斗。谦逊礼让之间就能使天下得到治理,这便是礼乐的妙用啊!君王(治理天下)必定要依据先王的礼法,随顺时势的需要对礼乐制度有所增减,按照人民的意愿逐步修改、完善,等到太平盛世时就会很完备了。周朝借鉴夏、商两代,礼乐仪制尤其完备,大事上定有制度,小事也都有防范,所以说礼节仪式有三百条,礼仪细节有三千条。于是教化遍及百姓,人民之间和睦相处,灾害不发生,祸乱也不出现,甚至出现了全国的监狱里连续四十多年没有收押过一个犯人的情况!等到周朝衰微了,诸侯们超越法度,嫌礼乐制度妨害了自己的私欲,就抛弃了礼乐的典籍。后来又遇到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些典籍就在动乱中散乱丢失了。①

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高祖悦而叹曰:“吾乃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也。”遂定仪法,未尽备而通终。至文帝时,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弃礼义,捐廉耻,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故,至于风俗流溢,恬而不怪。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向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人之所设,不②为不立,不修则坏。”乃草具其仪,天子悦焉。而大臣绛、灌之属害之,故其议遂寝。【注释】①叔孙通:又名叔孙何(?—约公元前194年),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旧鲁地薛(今山东枣庄薛城北)人。曾协助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先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惠帝即位后,使制定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②绛、灌之属:汉初绛侯周勃与颍阴侯灌婴的并称。均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朴无文,曾谗嫉陈平、贾谊等。属,侪辈、同一类人。【译文】汉朝兴起后,开始治理混乱的局面,使社会恢复正常,尽管事务繁忙,没有空闲,但仍任命叔孙通制定礼仪,来端正君臣的名位。汉高祖刘邦欢喜赞叹道:“我今天才明白作为天子的尊贵啊!”于是制定礼仪法度,但还没有制定完备,叔孙通就去世了。到汉文帝时,贾谊认为:“汉朝沿续了秦朝败坏的风俗,废弃礼义,丧失廉耻,而大臣们只是把地方官吏不在规定期限内上报文书簿册作为大事,至于面对世风日下的现状,却显得很安然而丝毫不觉得奇怪。要扭转风气,改变习俗,使天下人民转变心意趋向道义,大抵不是平庸的官吏所能做到的。确立君臣的名位,区别上下的等级,使法度纲常有条不紊,六亲眷属和睦相处,这些不是上天的规定,而是人为设立的。既然是人为设立的,不去落实就不会实现,不用心维护就会败坏。”于是贾谊便草拟礼仪,皇上看了也很高兴。但大臣周勃、灌婴等人却从中障碍,于是贾谊的意见就被搁置了。①②

至武帝即位,议立明堂,制礼服。会窦太后不悦儒术,其事又废。后董仲舒言:“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今废先王之德教,独用执法之吏治民,而欲德化被四海,故难成也。是故③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天下尝无一人之狱矣。至周末世,大为无道。秦继其后,又益甚之。今汉继秦之后,虽欲治之,无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沸(旧无沸字。补之)愈甚而无益。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以善治,而至今不能胜残去杀者,失之当更化而不能更化也。”是时,上方征讨四夷,锐④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 【注释】①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②窦太后(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35年):名讳未详,西汉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文帝皇后,武帝祖母。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去世,享年约七十一岁。③大学:即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立五经博士,从学弟子五十人,为西汉置太学之始。④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译文】等到汉武帝即位后,商议设立明堂、制定礼服。恰逢窦太后不喜欢儒家的学说,这一提议又被废止了。之后董仲舒说:“君王秉承上天的意旨而行事,所以应致力于推行道德教化而减少刑罚。如今废弃先王的德教,而专门任用执法的官吏来治理人民,却想使道德教化遍及天下,所以很难成功。因此,古代的君王无不把教化百姓作为治国的首要任务,设立太学在国都推行教化,设立庠序在地方上教育人民。教化既已昭明,良好的风气也已形成,天下曾经出现过监狱里空无一人的局面。到了周朝末年,大行无道之事,秦朝继周朝之后,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如今汉朝承接于秦朝之后,即使想治理这种局面,也是没有办法。法律刚刚颁布,奸邪之事就随之发生;政令刚刚下达,欺诈之事就随之出现。这就好比用热水去止息沸水,却只能使水更沸腾而无济于事。譬如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办法调整得和谐,严重的话就必须把琴弦解开重新张设调整,而后才可以弹奏;治理国家而不成功,严重的话就必定要有所变更,进行改革,然后才能使国家得到有效的治理。所以自从汉朝取得天下以来,尽管总是希望好好地治理天下,但到如今也不能感化残暴的人转恶为善从而废除刑杀,其失误就在于应该改革的时候而没有进行改革。”这时汉武帝正在讨伐周边的蛮夷,急切地想取得军事上的成功,没有时间留心礼乐仪制方面的事情。①②

至宣帝时,琅邪王吉为谏大夫,又上疏言:“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得遭遇其时,未有建万世之长策,举明主于三代之隆者也。其务在于簿书断狱听讼而已,此非太平之基也。”上不纳其言。至成帝时,刘向说上:“宜兴辟雍,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让之容,以风化天下。如此而不治,未之有也。或曰,不能具礼。礼以养人为本,如有过差,是过而养人也。刑罚之过,或至死伤。今之刑,非皋陶之法也,而有司请定法,削则削,笔则笔,救时务也。至于礼乐,则曰不敢,是敢于杀人,不敢于养人也。夫教化之比于刑法,刑法轻,是舍所重而急所轻也。且教化所恃以为治,刑法所以助治也。今废所恃而独立其所助,非所以致太平也。”成帝以向言下公卿议,丞相大司空奏请立辟廱。营表未作,遭成帝崩。【注释】①琅邪王吉:琅邪,郡名,约在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治东武(在今山东省诸城县)。王吉,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今属即墨温泉镇)人,官至博士谏大夫。②谏大夫:秦设大夫,有谏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各类官称,无定员。西汉时沿用秦制。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置谏大夫,无定员,掌议论。东汉改称“谏议大夫”。【译文】到汉宣帝时,琅邪的王吉任谏大夫,又上疏说:“真正有志于天下太平的君主不是每个时代都会出现的,公卿大臣们有幸身逢其时,却没有能拿出建立万世基业的良策,以辅助英明的君主开创像夏、商、周三代那样的太平盛世的人。大家所注重的只是整理文案书册、审判案件听理诉讼而已,这并不是实现天下太平的根本办法。”宣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到成帝时,刘向借机劝告皇上说:“应当兴建辟雍,设立庠序,陈设礼乐,使雅颂的音乐隆盛,使揖让的礼仪盛行,以此来教育感化天下百姓。像这样做,而天下还不能达到太平,这种事情还从未有过。有人说,(怕的是)不能圆满地运用礼制。然而礼是以教育人为根本的,如果出现了过差,(其本质)也是用来教育培养人的。使用刑罚的过失,有时会致人死伤。何况如今的刑法并非皋陶时所制定的,有关部门奏请制定法律,往往自己认为该删的就删去,改写的就补充上,目的是为了纠正当前的弊端。至于对推行礼乐的教化,则推辞说不敢妄为,这就是敢于杀人而不敢教育人了。况且教化和刑法比起来,刑法为轻。这就等于是舍弃重要的事情不做,而急着去做并不要紧的事情。况且教化是天下太平的依靠,而刑法只是起辅助作用。如今废弃所应依靠的,而只是单独确立本应起辅助作用的东西,这不是用来实现天下太平的方法。”成帝把刘向的意见交付给公卿大臣们商议,丞相和大司空上奏请求建立辟雍,然而确定地基位置的图表还没有制作好,就赶上成帝驾崩了。①

世祖受命中兴,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政教清明,乃营立明②堂、辟廱。明帝即位,躬行其礼,威仪既盛美矣。然德化未流洽者,以其礼乐未具,群下无所诵说,而庠序尚未设之故也。【注释】①世祖: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东汉开国皇帝。②明帝: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75年),字子丽,东汉第二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 【译文】汉世祖刘秀禀受上天的使命,使汉王朝重新振兴,在位三十三年,使得四周少数民族前来归附,政治教化清明,于是建立明堂、辟雍。汉明帝即位后,亲自(在明堂、辟雍)实行古礼,礼节仪式已经很美善了,但道德教化仍未能遍及天下,是因为礼乐的制度尚不完备,群臣百官还没有在民众中传述解说,而地方上的学校也还没有普遍设立起来的缘故。①

夫人宵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者也。爪牙不足以供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用(用作任)智而不恃力,此所以为贵也。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悦而从之。从之成群,是为君矣;归而往之,是为王矣。【注释】①宵:通“肖”。相似。应劭曰:“宵,类也。头圜象天,足方象地。”孟康曰:“宵,化也,言禀天地气化而生也。”【译文】人有秉承天地之气而生的样貌,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本性,聪明灵敏,精细淳美,是有生命的物类中最具灵性的群体。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手脚和牙齿的能力不能够满足嗜好和欲望,奔跑的能力不足以躲避祸害,没有皮毛或羽毛来抵御寒冷,一定要役使其他物类来养活自己。使用智慧而不是依靠蛮力,这就是人之所以尊贵的地方。所以,如果没有仁爱,人们就不能形成和合的群体,不能形成群体就没有办法制服外物,不能制服外物那人们的生活所需就会不足。人们组成了群体但生活所需不足,争斗之心就会产生了。德智超群、卓越地率先躬行敬让博爱之德的人,人民就心悦诚服地跟随他。跟随他的人愈来愈多,形成了群体,这个人就成了君主;远近的人都争着前来归附他,这个人就成为王者了。《洪范》曰:“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为父母。明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圣人既躬明哲之性,必通天地之心,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故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上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大者陈诸原野,小者致诸市朝,其所繇来者上矣。【译文】《洪范》上说:“天子要做人民的父母,而为天下所归往。”圣人用相似的称谓来端正名分,所以称君主是“父母”,用以阐明仁爱道德礼让乃是王道的根本。仁爱需要依靠恭敬才不会衰败,德行需要依赖威严才能够长久地树立。因此要制定礼仪来提倡恭敬,设立刑法以显明威严。圣人已经具有洞察事理的禀赋,必能通达天地的存心,制定礼仪开展教化,确立法规设置刑罚,凡有所举动皆顺应民情,效法天地自然的规律。所以圣人依据上天规定的品秩等级来制定五礼,依据上天的惩治来制作五刑。重刑是用军队来诛灭暴乱,次一等的是用斧钺将人斩杀;中等的刑罚是用刀锯割截身体,其次是削去髌骨,在面额上刺字并以墨染黑;最轻的刑罚则是用鞭扑抽打。规模大的是在原野上征战杀戮,规模小的则在朝廷或集市上陈尸示众:这是由来已久的了。

自黄帝有涿鹿之战,颛顼有共工之陈。共工。主水官。秉政作虐。故颛顼伐之也。唐虞之隆(隆作际)至治之极,犹流共工,放欢兜,杀三苗,殛鲧,然后天下服。夏有甘扈之誓,殷、周以兵定天下。古人有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鞭扑不可弛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征伐不可偃于天下。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顺耳。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辅助也。夫文之所加者深,则武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则威之所制者广。三代之盛,至于刑措兵寝者,以其本末有序,帝王之极功也。【译文】即使是黄帝也有涿鹿之战,即使是颛顼也有讨伐共工的战役。在唐尧、虞舜的时代,天下安定昌盛达到了极点,尚且还流放了共工,放逐了欢兜,驱逐了三苗,流放了鲧,然后天下顺服。夏朝有为讨伐有扈氏而作的《甘誓》,殷商和周朝也都是借助武力才平定天下。古人说:“上天造就了金、木、水、火、土五材,人们综合地来利用,缺一不可,谁又能去掉军队呢?”治家不可放弃鞭扑,治国不可废除刑罚,治理天下不能舍弃征伐。只是在运用的时候要分清主次,在实行的时候要轻重得当罢了。孔子说:“工匠想要做好他的事情,必定先要使他的工具精良。”礼乐教化,是帝王的利器;刑法和武力,是用来辅助礼乐教化的。教化影响的程度愈深,那么武力所能征服的地方就愈大;道德所施及的范围愈广,那么刑罚所能威慑的范围就愈广。夏、商、周三代的盛世,以至于能达到刑罚无用、战争不起的局面,就是因为做到了本末(文德和威武)有序的缘故,这是帝王最伟大的功绩啊。

春秋之时,王道寝坏,礼乐不兴,刑罚不中,陵夷至于战国。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押(押作抽)胁、镬亨之刑。至于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义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译文】春秋时代,王道逐渐败坏,礼乐的教化不兴盛,刑罚的使用不恰当。这种衰败的局面持续到了战国,韩国任用申不害,秦国任用商鞅,实行一人犯法连带他人同时受刑的法令,制订了诛灭三族的刑法,增加了肉刑、死刑,设置了凿开头颅、抽掉肋骨、用鼎镬煮杀等刑罚。到了秦始皇时,吞并了其他国家,于是废弃了先王的成法,去除了负责礼仪的官员,单独依靠刑罚来治国,亲自掌握判决文书。然而奸诈邪恶的事情却都出现了,犯罪的人充满道路,监狱里的犯人多得如同集市一般,天下百姓忧愁怨恨,人民如河水冲破堤防一般,纷纷反叛秦朝。

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蠲削烦苛,兆民大悦。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当孝惠、高后时,萧、曹为相,填以无为,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希。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浸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选张释之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措之风。【译文】汉高祖刘邦刚进入关中的时候,与乡中父老约法三章,减免繁杂苛刻的法令,人民十分喜悦。之后因周边的少数民族尚未归附,战事还没有平息,三章的法令不足以用来禁止邪恶,于是相国萧何采集秦朝的法令,选取其中适合时宜的部分,制定了律法九章。在孝惠帝和高后当政的时代,萧何、曹参相继为相,以无为之法安定百姓,因此人民衣食增加,刑罚使用得很少。到孝文帝即位,亲自实行清净无为的政策,鼓励人民趋向农耕和蚕桑,减少了田租赋税。当时的将相都是过去的功臣,虽缺少文采但都很质朴,憎恶秦朝亡国的政策,并深以为戒,发表意见言论必定讲求宽厚,以谈论人的过失为羞耻。教化遍及天下,揭发别人隐私的陋习得到了改变。官员安守于自己的本职,人民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积蓄年年增加,人口逐渐繁衍,风尚习俗忠实厚道,法律宽松。(文帝)选用张释之为廷尉,对有疑点难以确定的罪行则由民众议决。因此刑罚大大减少,以至于全国一年处理的案子只有四百多件,大有将刑罚搁置不用的风气。①

即位十三年,齐大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其少女缇萦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复上有可字)生,刑者不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注释】①十三年: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译文】汉文帝即位的第十三年,齐王国的太仓长官淳于意犯了罪,应当被处以刑罚。他的小女儿缇萦上书说:“臣妾的父亲做官,齐国的人们都称赞他清廉公平,现今犯法当被判刑。臣妾伤痛那些死去的人不能复生,遭受刑罚的人不能恢复原貌。即使他们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是无法办到的。臣妾愿意被没入官府做奴婢,以此来赎免我父亲的罪过,使他能得以改过自新。” ①

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遂下令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②衣冠异章服以为戮,民不犯,何治之至?今法有肉刑三,黥,劓二,③刖左右趾合一,凡三也。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④教不明与?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⑤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⑥善,而道无由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⑦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注释】①有虞氏:古部落名,传说其首领舜受尧禅,此指代舜。②戮:羞辱。③非乃:岂非(难道不是),莫不是。④训道:教诲开导。⑤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恺悌,和乐貌。⑥息:滋息,生长。⑦称:相当,符合。【译文】奏书上达天子,天子怜悯她的心意,于是下令说:“听说舜王在位时,只是在犯人的衣冠上画图文标识,让他们穿异于常人且有识别符号的衣服,以此作为羞辱,但人民却不犯法,治理达到了如此极致的程度!现今的法令有三种肉刑,而奸邪之事仍没有得到禁止,这其中的过失在哪里呢?难道不是朕的德行浅薄,教化还没有彰显吗?我自己感到很惭愧。因为教导训诲不够善良纯正,使得无知的百姓陷于罪恶之中。《诗经》上说:‘和乐平易的君子啊,是人民的父母。’如今人们有了过失,还没有施以教化,而刑罚已经加到了他们身上,有的人想改过行善,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朕非常怜悯他们。刑罚能达到截断肢体、刺刻肌肤的程度,一生都不能再生长复原,这样的刑罚是多么令人苦痛而又缺乏道德。难道这合乎为民父母的意思吗?应当废除肉刑,用其他方式予以代替。”①②

善乎!孙卿之论刑也,曰:“世俗之为说者,以为治古无肉刑,③有象刑,是不然矣。以为治古则人莫触罪邪,岂独无肉刑哉,亦不④待象刑矣。以为人或触罪矣,而直轻其刑,是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也。罪至重而刑至轻,民无所畏,乱莫大焉。凡制刑之本,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末也。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是惠暴而宽恶也。故象刑非生于治古,方起于乱今也。所以有象刑之言者。近起今人恶刑之重。故遂推言古之圣君但以象刑天下自治也。【注释】①孙卿: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②治古:指古代升平社会、古之治世。③象刑:传上古无肉刑,仅用与众不同的服饰加之犯人以示羞辱,谓之象刑。④不待:用不着,不用。【译文】荀子对刑法的论说真是太好了。他说:“按世俗人们的说法,以为在上古治世的时代没有肉刑只有象刑,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如果认为在古代太平盛世时没有人犯罪,那么难道只是没有肉刑吗?连象刑也不需要啊。或是认为当时人们有犯罪的,但只是一味减轻其刑罚。这等于是杀人者不会被处死,伤害了别人也不会受到处罚。罪行非常严重而受到的刑罚却很轻,人民就会无所畏惧,祸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大凡制定刑法的根本,是用来禁止暴恶,并防患于未然的。(如果)杀了人不被处死,伤了人不被判刑,这是赐惠于凶暴之人而宽恕邪恶者。所以,象刑不是产生在古代的治世,反而是兴起于动乱的当今。”①②③

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以类相从者也。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刑不当罪,不祥莫大焉。④夫征暴诛悖,治之盛(盛作威)也。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犯治之罪固⑤重,犯乱之罪固轻也。《书》云‘刑罚世重世轻’,此之谓也。”《书》⑥⑦所谓“象刑惟明”者,言象天道而作刑,安有菲屦赭衣者哉?【注释】①爵列:爵位。②以类相从:谓按其类别各相归属。③失称:不相当。④盛:《汉书·刑法志》原文作“威”。⑤刑罚世重世轻:谓刑罚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在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⑥象刑惟明:颜师古注:“《虞书·益稷》曰:‘咎繇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言敬其次叙、施其法刑皆明白也。”⑦菲屦:草或麻编成的鞋。“菲”通“屝”,指草鞋。【译文】“凡是爵位、官职、赏赐和刑罚,都要按功过的等级来相应地施予。一件事做得不恰当,就是混乱的开端。德行与爵位不相符,能力与官职不相符,赏赐与功劳不相当,刑罚与罪过不相当,没有比这样更不吉祥的了。征讨暴乱,诛罚叛逆,这是统治的威严所在。杀人者被处死,伤人者被判刑,这是所有君王都一致遵行的,没有人知道其产生的原因。因此在治世时,用刑严厉(以禁绝犯罪);在乱世时,用刑偏轻(以宽赦不得已而触犯刑律之人)。在治世犯法者少,有犯罪者众人厌恶,必会得到严重的惩罚;在乱世犯法的人多,不能都用重刑惩罚,所以用刑反而轻。《尚书》中说:‘刑罚会因时代的变化,有时重有时轻。’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尚书》所说“象刑惟明”,是指效法上天的规律来制定刑法,怎么会有只穿上草鞋和囚服就能代替刑罚的事呢?①

孙卿之言既然,又因俗说而论之曰: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汤武顺而行之者,以俗薄于唐、虞故也。今汉承衰周②暴秦极弊之流俗,已薄于三代,而行尧、舜之刑,是犹以鞿羁而御

③駻突,以绳系马领曰鞿。駻突。恶马也。违救时之宜矣。且除肉刑④⑤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髠钳一等,转而入于大辟。以死罔民,⑥失本惠矣。故死者岁以万数,刑重之所致也。至乎穿窬之盗,忿怒⑦伤人,男女淫佚,吏为奸臧,若此之恶,髠钳之罚,又不足以惩也。故刑者岁十万数,民既不畏,又曾不耻,刑轻之所生也。【注释】①既然:本来如此,已经如此。②鞿羁:马缰绳和络头。③駻突:指凶悍的马。④髠钳:髠,通“髡”,古代剃发之刑。钳,古刑罚。以铁器钳束人的颈项、手、足。髠钳,音坤前。⑤罔民:欺骗陷害百姓。⑥穿窬:亦作“穿逾”。挖墙洞和爬墙头,指偷窃行为。窬,音鱼。⑦奸臧:谓不法受贿。【译文】荀子的说法已经如此,又就一般人们的看法而论述说:“禹继承于尧舜之后,自认为德行衰微,于是制定了肉刑。商汤和周武王沿袭并加以实行的原因,是由于世道人心比尧、舜时期衰微的缘故。如今汉朝继承衰周和暴秦之后极其衰败的风气,习俗已经衰微于夏、商、周三代了,然而却要实行尧、舜时期的刑法,这就如同用缰绳和络头来驾驭凶悍的马一样,违背了匡救时弊的适宜做法。况且,废除肉刑,本来是希望保全人民,如今去除了髡、钳这类刑罚,反而变成了以死刑来问罪,这是用死刑来欺骗陷害百姓,也就失去了本来的善意。所以,被处死者每年数以万计,这是刑罚过重所导致的。至于穿壁越墙的偷盗、因愤怒而伤人、男女淫乱、官员不法受贿,像这样的恶行,用髡、钳一类的刑罚又不足以惩戒,所以受刑者每年有十万人之多。人民既不惧怕刑罚,又不感到羞耻,这是刑罚过轻所造成的。”

故俗之能吏,公以杀盗为威,专杀者胜任,奉法者不治,乱名伤①②③制,不可胜条。是以网密而奸不塞,刑繁而民愈嫚。必世而未④仁,百年而不胜残,诚以礼乐阙而刑不正也。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⑤本之论,删定律令,撰二百章,以应大辟。其余罪次,于古当生,⑥今触死者,皆可募行肉刑。及伤人与盗,吏受赇枉法,男女淫乱,⑦⑧皆复古刑,为三千章。诋欺文致,微细之法,悉蠲除。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合⑨⑩刑罚之中,殷天人之和,顺稽古之制,成时雍之化。成康刑措,虽未可致,孝文断狱,庶几可及也。【注释】①条:列举。②塞:遏制,约束。③必世:三十年的代称。④胜残:遏制残暴的人,使之不能作恶。⑤罪次:刑罪的等级。⑥受赇:接受贿赂。⑦诋欺文致:诋欺,毁谤丑化。文致,谓舞文弄法,致人于罪。⑧蠲除:废除,免除。蠲,音捐。⑨稽古:考察古事。⑩时雍:指时世太平。【译文】所以,一般所谓有能力的官员,都以诛杀盗贼来显示威严。专擅杀戮的人被看作能胜任工作,守法之人被认为不能进行治理。混淆刑名、损害法制的现象举不胜举。因此,法网虽严密但奸邪之事却不能得到制止,刑法虽繁多但人民却愈发轻慢。用三十年的时间还不能达到仁政,经过百年也无法遏制残暴,确实是因为礼乐教化缺乏而刑法使用不当的缘故啊。应该思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删改修订现有的法律条令,依据古制撰集刑律二百条,以此来对应死刑。其他刑罪的等级,在古代应当活命而在今天却是犯死罪的,都可以用资财赎死来减为肉刑。如果是伤人和盗窃、官员贪赃枉法、男女淫乱等罪,都可恢复古代刑法的规定,制定刑罚三千条。对于毁谤和诬陷等微细的法令条文,都应予以废除。这样,刑罚就会使人畏惧,法律禁止的事就会容易避免触犯,官员不再只是以杀戮为能事,法令也会一致,判刑的轻重与罪行相当,人民的生命就会得以保全。像这样,符合使用刑罚的正确标准,确定天人之间的和谐,依顺古代的制度,可以成就太平盛世的教化。像西周成、康时期将刑罚搁置不用的局面,虽然不容易达到,但像孝文帝时一年仅断案四百的先例,差不多是可以做到了。①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②③“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黄帝以下“通其变,使民不倦”。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也。故《易》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治国安人之本也。是以圣王域民,④筑城郭以居之,制井庐以均之,开市肆以通之,设庠序以教之。士⑤⑥农工商,四民有业。圣王量能授事,四民陈力受职,故朝无废官,邑无傲民,地无旷土。【注释】①洪范八政:古代国家施政的八个方面。②煣木为耒:用火烤木头来制作耒。煣,火烤木材使弯曲或伸直。耒,指耒耜的柄。③耒耨:犁与锄。亦泛指农具。④井庐:井,井田。庐,泛指简陋居室。⑤陈力受职:陈力,贡献、施展才力。受职,接受上级委派的职务。⑥废官:谓有职而无其官,或有官而不称其职。【译文】在《尚书·洪范》中,记录了古代国家施政的八个方面,第一个是“食”,第二个是“货”。这两个方面是养育人民的根本,自神农氏的时代就已经兴起。“砍削木料来制作耜,用火烤木材来制作耒,把耒耨的好处传给天下人民。”“在中午形成集市进行贸易,招引天下的人,聚集天下的货物,进行完贸易后就离开,各自都会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货物流通,粮食充足,然后才能使国家殷实人民富足,政教风化也就能形成了。自黄帝以后,“器物钱币有不便于当时者,则改革而变通之,使人民乐其本业而不感到厌倦”。殷商和周朝的兴盛,《诗经》《尚书》中已有所记述,其要务在于安定人民,使百姓富足后再教导他们。所以《易经》上说:“天地的大德是生养万物,圣人的大宝是地位。用什么来保持地位?要靠仁德。用什么来聚集人民?要用财富。”财富,是帝王用来聚合人民、保持地位、养育众生、治理国家、安定百姓的根本。所以,圣明的君王划分区域来安置人民,建筑城市让人们居住,设置井田并建筑房屋对人们进行平均分配,开设集市让人们互通有无,设立学校来教导大众。士人、农民、工人、商人都有各自的职业。圣明的君王通过衡量人们的能力来授予职事,(士农工商)四民贡献自己的才能来接受任务。所以,朝廷中没有不称职的官员,城邑里没有闲游之民,田野中也没有荒芜的土地。

孔子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①②故民皆劝功乐业,先公而后私。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畜,衣食③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余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⑤⑥三登泰(泰上有曰字)平,然后王德流洽,礼乐成焉。又曰:“籴④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⑦【注释】①劝功乐业:劝功,谓努力建功立业。乐业,谓愉快地从事本业。②畜:积蓄,积储。③进业曰登:进业,使事业有所发展。登,成熟、丰收。④平:古代官员考核政绩,任内连续丰收,余六年食,谓之“平”。⑤泰平:连续三年农业有成,谓之“泰平”。⑥流洽:流遍、遍及。⑦籴:买进谷物。籴,音笛。【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千乘之国,要敬慎地处理政事,要讲诚信;要节省费用,爱护人民;使用民力时,要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调配。”因此,人民都努力地建功立业,愉快地从事自己的本业,先为公家着想而后才想到自身。人民耕种三年,就能积蓄足够一年使用的余粮。衣食丰足了,人们才会懂得荣辱;清廉逊让的风气形成了,争斗诉讼就会平息。能有三年的粮食储备,各项事业都有所发展,就称为登,两次登就称为平,三次登就是泰平,然后君王的德泽就会遍及天下,礼乐的教化也就形成了。(李悝)又说:“购买谷物时,价格太高就会伤害大众的利益,价格太低就会伤害农民的利益。大众的利益受到伤害,人们就会四散离去;农民的利益受到伤害,国家就会贫乏。所以谷价太高或太低,同样都会造成伤害。善于治国者,应使大众的利益不受伤害,而农民也能更加勤勉。”文帝即位,躬修俭节,①②思安百姓。时民近战国,背本趣末,贾谊说上曰:“筦子曰:‘仓③廪实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④⑤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今⑥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⑦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⑧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蹷哉!【注释】①背本趣末:谓弃农务商。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商为末。趣,趋向、归向。②筦子:即管仲。③仓廪实知礼节:人民的生活富裕了,才能够有礼法的观念。仓廪,贮藏米谷的仓库。④屈:竭尽,穷尽。⑤至纤至悉:极为细致周密。⑥淫侈:奢侈,浪费过度。⑦残贼公行:残,破坏。贼,祸害。公行,公然行动、公然进行。⑧蹷:“蹶”的异体字。竭尽,枯竭。蹷,音绝。【译文】汉文帝即位后,亲自实行节俭,想着使百姓安定。当时的人们离战国时期不远,多弃农务商。贾谊劝告皇上说:“管子说:‘仓库里的粮食充实了,人们才会懂得礼节。’人民的衣食不足而能使国家得到治理的,从古到今还没有听说过。古人(指管仲)说:‘一个农夫不耕作,有的人就会挨饿;一个女子不纺织,有的人就会受冻。’物资的生产有时间的限制,然而使用起来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被用尽的。古人治理天下,极为细致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蓄足可以依赖。如今人们背离农业趋向商业,不劳而食的人太多,这是天下的大害;奢侈浪费的风气日益增长,这是天下的大祸。祸害公然盛行,却没有人来制止它。从事生产的人很少,而浪费的人却很多,天下的财产怎么会不枯竭呢?” ①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天之行气。不能常孰。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万之众,②③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屈,有勇者聚徒而横击,并举而争④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⑤⑥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⑦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⑧安天下,而直为此禀禀也,禀禀。危也。窃为陛下惜之!”【注释】①饥穰:饥荒与丰收。②相乘:相加,相继。③横击:恶毒攻击。④大命:谓大事、要事。⑤怀敌附远:怀敌,怀柔敌方。附远,使疏远者亲附、使边远者归附。⑥殴:“驱”的古字。驾驭,驱使。⑦缘南畮:走向田间,从事农业。⑧直为此禀禀:直,竟然。禀禀,危殆,指天下危困。禀,同“廪”。【译文】“世上有荒年和丰年,这是自然运行变化的规律,大禹和商汤都曾遭遇过。假若不幸遇到了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将用什么来救济百姓?突然边境上发生了紧急军情,数十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来充当军饷?战事和旱灾接连而至,天下物资匮乏,有勇力的人就会聚众恶毒攻击,(叛乱者)同时举兵起事而争天下,这时才惊怕地来设法应对,难道还能来得及吗?积聚储存物资,是天下的要事。假如粮食多而且财物富余,那做什么事不能成功呢?凭借这样的条件,进攻就能夺取,防守就能稳固,征战就能获胜。以此怀柔敌方,使边远之人前来归附,那还有什么人不会被招抚来呢?现今应当驱使人民回归农业,都依附于根本,使天下人都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使从事工商业和四处谋生之人转行来从事农业,那么积蓄就会充足,人们就会乐于做自己所应做的事了。本可以使国家富裕安定,然而竟造成了这样一种危困的局面。臣私下为陛下感到惋惜!”①

于是上感谊言,始开藉田,躬耕以劝百姓。晁错复说上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

②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捐。谓民饥也。或谓贫乞者为捐也。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③④土地民人之众,不避汤、禹,加以无天灾,而畜积之未及者,何⑤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游⑥食之人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⑦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注释】①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藉,通“籍”。②资财之道:指获得财物的方法和途径。资财,钱财物资。道,方法、途径。③捐瘠:饥饿而死。④不避:不让,不亚于。⑤遗利:未尽其用的利益。⑥游食之人:指居无定处、四处谋食的人。⑦地著:谓定居于一地。【译文】于是文帝为贾谊之言所感动,开始设立籍田,亲自率领大臣举行耕种仪式来劝勉百姓。晁错又上书劝文帝说:“圣明的君王在上位,而人民不会受冻挨饿的原因,并非是君王能耕作来供给人们食物吃、织布来供给人们衣服穿,而是会为百姓开辟获得财富的途径。所以,尧、禹时期有九年的水灾,商汤曾遇到七年的旱灾,但国家没有因饥饿而死的人,这是因为积蓄的粮食多而预先有所防备的缘故。如今天下统一,土地和人口的数量不亚于商汤、大禹的时代,再加上没有自然灾害,然而积蓄的物资却不能达到像禹、汤时那样充足,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土地还有未尽其用的利益,人民还有剩余的力量,生产五谷的土地没有被完全开垦,山川水泽的资源没有被完全发掘,四处谋生的人没有完全回归到农业上来。人民贫穷,就会有奸诈邪恶的事发生。贫穷是因为物资不足,物资不足是因为人们不进行农业生产,人们不务农就不会安居在一地,不能定居一处人们就会轻易离开家乡。(如果)百姓像鸟兽般居无定所,即使有高大的城墙和很深的护城河,有严厉的法律和刑罚,仍是不能加以禁止的。”①②“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③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民哉!明主知其然也,④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禀,备水旱,故民可得而⑤有也。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⑥⑦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民易去其⑧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⑨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不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注释】①不待轻暖:不待,用不着、不用。轻暖,轻软而暖和。②甘旨:甜美。③再食:指每日两餐。④赋敛:田赋,税收。⑤牧:统治,驾驭。⑥臧:“藏”的古字。收藏,隐藏。⑦把握:掌握,执持。⑧轻资:便于携带的财物。⑨中人:中等的人,常人。【译文】“人在寒冷时需要衣服,不必是轻软暖和的;人在饥饿时需要食物,不必是甜美可口的。身体挨饿受冻,人们就不会顾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感到饥饿,一年不制作衣服就会受冻。肚子饿了却得不到吃的,身体寒冷却得不到衣服,这样即使是慈母也不能保住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拥有他的人民呢?明智的君主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使人民致力于农耕与蚕桑,减轻田租税收,广泛地积蓄粮食等物资来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的灾害,因此他就可以拥有众多的百姓了。人民,在于帝王用什么方法来驾驭他们。人们趋向利益,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没有方向的选择。珠宝美玉和金银,饥饿时不能当吃的,寒冷时不能当穿的,然而大众却认为它们很贵重,这是因为君主使用它们的缘故。金银珠宝这些物品,轻巧微小容易收藏,拿在手中,可以走遍天下而不会有饥寒的忧患。这样就使得人民容易离开家乡,盗贼受到鼓励,犯罪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粟米布帛产生于田地中,随时令而生长,凝聚了人力在其中,不是一日之间就能长成的。几石重的粮食,一般的人难以拿动,也不会被奸邪之人所利用,然而一天得不到就会感到饥寒。所以,英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①②“今农夫,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③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④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其有者,⑥⑦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取一偿二为倍称。于是有卖田宅、⑧⑨鬻子孙以偿责者矣。【注释】①耘:除草。②薪樵:柴火。③吊死问疾: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吊,指祭奠死者或对遭丧事及不幸者给予慰问。④急政暴虐:急征暴敛之意。⑤朝令而暮改:早晨才发出的征税令,当天晚上就要求征收到位。⑥半贾:原价的一半。⑦倍称:加倍偿还,借一还二。⑧鬻:卖。⑨责:“债”的古字。【译文】“如今农民春天翻地,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要砍伐柴火,供给徭役。春季不能避开风沙尘土,夏季不能避开酷暑炎热,秋季不能避开绵绵阴雨,冬季不能避开冰冻严寒,一年四季没有休息的时间。此外还有个人的迎来送往、吊唁死者、慰问病者、赡养孤老、养育幼儿的事情都包括在其中。如此勤劳辛苦,尚且还会遭受水旱的灾害,官府又要急征暴敛,随时征收赋税,早晨才发出的征税令,当天晚上就要求征收到位。(为了纳税)有粮食的人,往往不得不半价出售以完税,没有粮食的就以加倍的利息向他人借钱交税,于是就有了卖掉田宅、儿孙来偿还债务的事情。”①②③“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④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而有仟伯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⑤⑥⑦⑧过吏埶,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此商人所以兼(兼下有并字)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注释】①倍息:加倍的利息。②坐列:谓坐在店铺内。③奇赢:指商人所获的赢利。④仟伯之得:指田地的收获。“仟伯”通“阡陌”。⑤力过吏埶:(富商的)权势超过了官吏的势力。埶,“势”的古字。⑥以利相倾: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相倾,相互竞争、彼此排挤。⑦游敖:敖,同“遨”。遨游,漫游。⑧冠盖相望:指使者或仕宦富豪之人,一路上往来不绝。【译文】“那些大的富商囤积货物,以获得加倍的利息;小商人则坐在店铺中贩卖,带着他们用余财所获得的奇异货物,每天在都市中游逛,趁着官府急需之时,所卖物品的价格必定会成倍抬高。所以,这些商人男子不进行耕作,女子不进行蚕桑和纺织,而所穿的必是华美的衣服,所吃的必是上等的米和肉,没有农夫的辛苦,却拥有田间农桑的收获。他们凭借财富雄厚,与王侯交往相通,势力超过一般官员,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遨游于千里之外,一路上往来不绝。这就是商人所以能兼并农民、农民却流落他乡的原因了。”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