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谜语大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23:36:38

点击下载

作者:张卉妍 编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谜语大全

中华谜语大全试读:

前言

谜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最初是以一种暗示性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出现,后来发展成流行于口头说猜的形式。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谜语也不断发展和创新,并形成了一整套特有的规律和风格。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幻莫测,是一项具有很大魅力的艺术。无论是制谜或猜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艺术修养,应严格地按照谜语的特有规律编创和猜射,否则将事倍功半。

由于谜语具有独特的艺术结构和风格,因而就产生了区别于其他文艺品种的独特艺术感染力。不要只看到谜语形式短小,且多用于游艺场合,就错误地认为它是“小玩意儿”、“消遣品”、“低级文艺”。正是由于它短小,才便于流传;有娱乐性,才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热爱。寓知识于说笑之中,起教育于逗趣之间,这正是其他文艺形式所不能及的。

我国谜语浩如烟海,名目繁多,且涉及知识面广、包罗万象,并以精练的语言形式包容了大千世界与人类的智慧。谜语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是一种高雅的民间文化娱乐形式,它植根于民众之中,备受人们喜爱。它增长人的智慧,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修养。谜语不仅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而且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和美好情趣。

猜射谜语,智趣双益。它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对于启迪人们的思维、开动脑筋,锻炼智力,增长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和区别对待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认真地开展谜语活动,还能调剂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传播知识,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改善社会风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掌握运用谜语的一般常识,以便更好地开展猜谜活动,我们特别编写了本书,以供广大谜语爱好者使用。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即谜语知识、趣谜荟萃和谜语故事。“谜语知识”介绍了谜语的常识、谜语的格、谜语的制法、谜语的猜法,着重讲解了谜格的相关知识以及怎样猜谜、制谜等,以引导初学者顺利步入迷宫大门,掌握猜谜技巧,提高猜谜能力。“趣谜荟萃”所选的谜语构思奇巧,语言精练,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让读者尽情猜射品评,探寻谜趣,领略谜语艺术独特的魅力。“谜语故事”部分,我们本着择善而从的原则,对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故事兼收并蓄,精选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古代猜射谜语的故事,既有谜语的机智,又有民间故事的幽默,脍炙人口,引人入胜,使读者能从故事中领略谜语艺术的魅力;而故事中的诗谜往往意境悠远,给人以诗词和谜语的双重享受。

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普及性谜语书,是学习猜谜以及开展猜谜活动的好帮手,是开启快乐和智慧大门的金钥匙。谜语初学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了解谜语,掌握谜语猜射和创作的机理,启思益智,乐趣无穷。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吸取了谜学界的成果,并得到许多谜语爱好者的热情支持和具体帮助,在这里特表示感谢。

本书内容涉及面较广,限于笔者学识水平,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和谜界同行不吝赐教!第一篇 谜语知识第一章 谜语常识谜语起源与发展

中华谜语,包括民间谜语和文义谜,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就好比是华夏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株个性独特的文艺花朵。谜语具有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多种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而猜谜语也是古往今来最为流行的一项娱乐活动,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能乐在其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中华谜语作为传统文化的产物,自然沉淀着这五千年的文化气息,并随着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完善的各个阶段,才形成如今人们看到的谜语体系。

谜语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此时的“谜语”更像是一种“曲折隐喻”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偶尔会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不便直截了当表达思想,于是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语言就出现了。“谜语”的影子最早出现在黄帝时代《弹歌》诗里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即隐示人们制作弹弓、猎杀野兽的情形,在这里人们没有采取直接的描写性语言。另外,在《周易》的《归妹》有这样一句话:“女承筐,无实,士劫羊,无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女子拿着筐子盛东西,本应有重量的,但却说它无实,重量很轻;男子拿着刀割羊,应该有血,但却没有血。实际上这是用含蓄而巧妙的语言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夫妇剪羊毛的情景,不仅生动地描述了剪羊毛的劳动特点,还用看似矛盾的语言增加了句子的趣味性,可以说是构成了一个谜面,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矛盾法”便是传统谜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一般认为,谜语的起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隐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并有了名称——“廋辞”和“隐语”。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充分体现了那时候有的君主喜欢隐语,而不愿意听直截了当的忠言,因此,这个时期的谜语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谜语在某种程度上为臣子向君王纳谏提供了另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谋士淳于髡用隐语向齐王纳谏的故事:“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业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到了汉代,射覆活动进一步推进了谜语的发展。所谓的射覆活动就是将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盒罐等,就是把这些东西放在器物下面让人猜。《汉书·东方朔传》有记载:“上尝使诸数家射覆。”颜师古注:“于覆器之下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而汉末还出现了离合式的隐语。当时董卓自为太师,残暴专横。有童谣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句话的要表达的实际意思是“董卓当死”,将“董”字拆分成“草”、“千”、“里”三个字;将“卓”字拆分成“十”、“日”、“卜”三字得来。

魏晋南北朝是谜语的快速发展时期。正如刘勰所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在他所撰的《文心雕龙》中,对谜语的起源、发展等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统论述,“谜语”这个名称逐渐流行,其定义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更是谜语兴盛的时代,不仅有如王安石、苏东坡、秦少游、王吉甫、黄庭坚等文人学士的热情参与,更成立了谜社组织,王安石曾作下述字谜:

目字加两点,不作具貝猜(賀)

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資)

而关于宋代文人对于谜语的喜爱,还有这样一段趣闻:相传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嫁给才子秦少游。一天苏东坡到妹夫家走亲戚,秦少游举办酒席,宴会上举杯祝酒,顺口吟出一首绝句诗,同时也是一则字谜:“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席间,苏东坡一听就附和,微笑着说:“我有一物两边旁,一边好吃一边香,一边上山吃青草,一边入海把身藏。”这时,苏小妹则说:“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跑不快,长翅飞不起。”而他们说的都是一个字:鲜。

而在这个时期,同时诞生了“灯谜”。中华谜语从此形成了民间谜语和灯谜两条腿走路共存的新格局。南宋时,每逢元宵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

元明时期谜语盛行不衰,蒙古族人对谜语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元代,谜语受到各个阶层人的青睐,元·李治在《敬斋古今注·卷八》说:“近者,伶官刘子才著《才人隐语》数十卷。谜固小伎俩,然其之风咏比兴,与诗同义,而在士大夫中亦笑亦谈之助也。”元·高德基《平江记事·第十六》所载:

达鲁花赤八剌脱公,倜傥爽迈,博闻强记,凡宴会,以文为谑,满坐风生。一日同宴后堂会饮,僚佐愿求一令以资劝酬,公曰:“吾不读书弗能为令,但有两字隐语请众贤商之,解者免,弗解者请一巨觞。”众曰:“如命。”公曰:“一字有四个口字,一个十字;又一字有四个十字,一个口字。”在坐者皆不能解,悉就饮,饮竟叩之。公以箸画案上,乃图、毕二字也。

明朝出现了一些研究谜语的论著和收录谜语的专集,其中有冯梦龙的《黄山谜》、黄周星的《廋词四十笺》及贺从善的《千文虎》等。明代的一些小说、传奇、话本等都有不少猜谜的情节。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中华谜语进入成熟期,灯谜逐渐成为主流。这时期的谜语扣合严谨,面句多为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谜语的题材也不再局限于文字、事物、人名,开始涉及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甚至俗语、中药、地名、书名等,这些改变极大地扩宽了谜路,促进了谜语的发展和普及。

到了今天,现代文化与古老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让谜语依然蓬勃发展,并且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式各样的猜谜活动不断开展,各地的文化馆、俱乐部大都成立了群众性的猜谜组织,谜语爱好者越来越多,猜谜活动越来越大众化、普遍化。内容更丰富,格调更清新,题材更广泛的谜语已日益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开来。谜语的分类

谜语在流传的过程中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其内容广博精深,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千变万化。谜语的分类不止一种,一般可以从内容、形式等角度进行划分。1.从内容上划分,谜语可以分为事物谜和文义谜两大类。(1)事物谜

事物谜,是指隐喻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生活生产用具以及生产劳动情景的谜语。在事物谜中,谜面对谜底的性质、特征、功能、形状或动作等进行描述,描述的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等,此种谜语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

猜动物:

〇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

⊙谜底:鱼

〇不是狐,不是狗,前面架着铡刀,后面拖把扫帚。

⊙谜底:狼

猜植物:

〇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

⊙谜底:莲藕

〇弟兄七八个,围着圆柱坐,大家一分手,衣服都扯破。

⊙谜底:大蒜

自然现象:

〇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谜底:雾

〇看不见来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

⊙谜底:风

猜日常用品:

〇有嘴不能说,有肚不装饭。虽说无胃病,黄水吐得多。

⊙谜底:茶壶

〇十个加十个,还是十个,十个减十个,又是十个。

⊙谜底:手套(2)文义谜

文义谜,是指隐喻生活学习中常用的字、词、成语、俗语、人名、地名、书名、戏名、电影名称以及诗文名篇佳句的谜语。其谜底是内涵丰富的文字,因而谜底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是单字、词语,也可以是词组或者短句等。比如:

春夏之交(打一字) 谜底:旦

千古一绝(打一字) 谜底:估

双层瓦(打一词语) 谜底:覆盖

对镜端详(打一词语) 谜底:品相

人造卫星(打一成语) 谜底:不翼而飞

高屋建顶(打一建筑用语) 谜底:加盖

不够格(打一经济用语) 谜底:欠资

话到嘴边又咽下(打一电脑用语) 谜底:声卡

产科专家(打一学历名称) 谜底:研究生

东洋进口货(打一教育用语) 谜底:全日制2.从形式上划分

根据谜语不同的编创结构特点和不同的猜射方法,可以将谜语分为谜语、灯谜、哑谜三大类。谜语和灯谜有着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谜语和灯谜同样是“谜”,二者的基本构造相同,二者都有谜面(制谜者所出的题目)、谜目(猜射范围)和谜底。比如:

〇谜面:活期储蓄

〇谜目:打一成语

⊙谜底:日积月累

〇谜面:不着地,不腾空,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

〇谜目:打一交通工具

⊙谜底:轮船

但是,灯谜和谜语在一些方面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因此将二者分为两类,在下一节中我们再来具体介绍谜语和灯谜的区别。

哑谜虽然也是通过展现几件物品,让人们通过物品本身的特征和相互之间联系进行猜想,但是哑谜并不用语言或文字来描述谜面,而是用实物做谜面,同时要求猜射的人不出一声,只做动作或默写纸条来猜破谜底。

例如:主持人在桌上放了一个打开的红色印泥盒、一枚图章和一张白纸,要求猜谜者通过动作,猜出两出传统京剧名。猜谜者走上前去,拿起图章,往印泥上轻轻拷打,接着往白纸上一按,但见印文赫然纸上。谜底为:《拷红》和《朱痕记》。

再如:桌子上放着一只没有复原的魔方,要求猜成语一句。猜谜者只要把魔方拿在手里进行复原,谜底就出来了:拨乱反正。

其他的,比如用绘画、剪纸、印章、象棋以及其他实物做谜面的谜语,也属于哑谜。但这些实物谜的猜射方法与常见的哑谜不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哑谜的类型也更加丰富。谜语与灯谜的区别

谜语和灯谜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在谜面与谜底的关系上有区别

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作为谜面。谜面主要用拟人、比喻、夸张、暗示等手法,对事物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声音、出处、用途等特征进行真切的描绘,让人们通过这些描绘来进行联想、推理、判断以猜中谜底。

灯谜的谜面往往与谜底本身的事物特点毫不相干,它主要是根据汉字象形、指事、会意等特点出谜猜谜。灯谜的制作着眼于汉字的形态或者含义,利用了汉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点,猜谜者要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方能猜出谜底。

猜谜语的时候,只要能够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猜到谜底并不难,而猜灯谜则要对于文字有更深一些的理解,因此灯谜比谜语难猜。

比如谜底同是“唱片”,两种谜语的谜面区别如下:

〇谜语:小歌手,圆盘脸,团团转,工作忙。一边转,一边唱,革命歌声传四方。

〇灯谜:乐段

谜语抓住唱片本身的特征:形——圆,态——转,功用——唱。而灯谜则抓住“唱”和“片”二字的别解,用“乐”引出“唱”,用“段”引出“片”,谜面文字与谜底“唱片”的自身特征已是风马牛不相及了,如果不好好会意这两个汉字是很难猜出来的。

再如,谜底同样是“蚕”的两个谜面:

〇谜语:一个姑娘真可爱,不吃荤腥吃树叶,成天劳动纺织线,为了别人好穿戴。

〇灯谜:孤帆远影碧空尽。

谜语将蚕的习性与作用都表示了出来,人们很容易猜到。而灯谜中“虫”字的形态像是帆船,孤帆在天的尽处,与天相接,天在上,帆(虫)在下。2.谜底的范围(谜目)不同

谜语除少量字谜以外,其他大部分的谜底是“事”或者“物”,如动物、植物、用品、器具、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等等。

灯谜因为是以文义入谜的,所以能用文字表达的任何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它的谜底可以是单个字、一个词、一个成语、一句俗语诗词,也可以是古今人名、中外地名、报纸杂志名、中西药物名、电影戏剧名、各类学科名称、各种词汇名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因此,灯谜的谜目范围要比谜语的谜目范围广泛得多。3.谜面的文字要求不同

谜语的谜面重在描绘事物的特征,且多在口头流传,为了便于记忆和传诵,谜面通常采用歌谣或韵文方式。谜语谜面一般较长,且利用现成词语如诗句、成语、俗语等较少,多数需现编现写。

而与谜语不同,灯谜偏于解文义,通常又要见之于文字,一般情况下,灯谜不允许谜面和谜底有重复的文字。灯谜的谜面相比谜语简短精练,不少还利用了一些现成的诗句、成语、俗语、典故甚至人名、地名、影视剧名等语汇,更有特殊者,还有用字母、符号、数字的。

比如谜底同为“鱼”的谜语和灯谜:

〇谜语:身子长得像把刀,生着眼睛少眉毛,有翅从来不会飞,无脚却在四海跑。

〇灯谜:山东有雨。

第一则谜语形式上类似歌谣,语言风格朴实形象,第二则灯谜却短小精炼。4.制谜的规则不同

灯谜除了谜面、谜目、谜底这要基本要素之外,有些灯谜还有各种不同的谜格。所谓格,即格律,类同近体诗,需按照不同的格律要求编创不同格式的谜。关于谜格,后续章节将做专门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灯谜的谜底和谜面在扣合上要讲究贴切、严密,不允许出现多余的闲字。而民间谜语却没有这些规则,只要谜面能够隐射谜底就行了。5.猜射对象不同

从谜语与灯谜的前几点区别来看,谜语对于猜谜者的要求更低一些,所以大多数的谜语适合少年儿童猜射。而灯谜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猜起来比较困难,要求猜射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一般适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成年人猜。

除此之外,灯谜一般以谜条的形式供人们猜测,而谜语则主要是口头传诵。现在随着文化教育的逐渐普及,谜语和灯谜也在互相渗透融合。不仅谜语与灯谜在对文化素养要求上的差别越来越小,在猜谜形式上的拘束也日渐放松。灯谜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且猜谜活动又多在重要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开展。活动时又保持着古时候的张灯传统,不少谜语就书写在灯上。因而,现在人们并不注重谜语和灯谜的区别,甚至逐渐地习惯把谜语统称为“灯谜”了。谜语的基本结构

谜语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条完整的谜语由谜面、谜目、谜底三个部分组成,一些文字类谜语还有谜格。

平常我们所说的谜面,就好比是谜语给我们出的题目,因此谜面也叫谜题;谜底,则是谜语的答案;谜目是谜底所在范围,也就是对谜底的提示或规定。谜格并不是所有谜语都必须有的,它是根据谜面去扣合谜底时,另外须遵守的格律,一般是按照规定格式,把谜底字的位置、读音、偏旁进行加工处理后,来扣合谜面。谜面与谜底还有两个别称——虎皮和虎骨,这是因为把谜语贴于灯而称为灯谜,而灯谜之难猜有如射虎,故人们称灯谜为灯虎,谜面和谜底也相对叫做虎皮和虎骨,下面具体来介绍谜语的几个部分:1.谜面

谜面是谜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供人们猜射谜语的说明文字,也是猜谜者猜射的依据。谜面的形式多样,无论是口述,书写,还是用图表符号和事物显示,只要谜面简洁明快,隐喻得当,富于巧思即可。

对于事物谜来说,谜面一般是四句歌谣的形式,讲究押韵上口,力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以便于流传、普及。对于文字谜来说,谜面一般只有几个字甚至一个字,比较简练,讲究斟词炼字。而画谜和实物谜的谜面则对应是图画和实物。

谜面一般采用暗示被猜射对象的某些特征等方式构成,有的还把物写成人,以物喻人,此类写成彼类,彼类写成此类,以造成种种假象。

谜面就是要用隐藏起来的方式去表达被隐射的谜底,而“隐藏起来”的目的,就是不让人们轻易知道谜底。越是巧妙的谜面,它的“隐藏”方式就越让人摸不着头脑。事实上,一则好的谜语,在人们初次接触其谜面时,往往会留下“只听到钟声而难摸着庙门”的印象。

谜面的内容也是不拘一格的,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有短谣、诗、词、曲、赋、短语、成语、字等形式。所谓短谣结构,即是采用短语做谜面,这种结构形式的谜语,常见于童谣、民谣之中。2.谜目

谜目是谜底所属的范围,谜语中所写的“猜打一字”、“打一历史人物”、“打一植物”等就是谜语的谜目。谜目规定了谜底的范围,也包括部分特殊形式的谜语附加语和说明,谜目是制谜者透露给猜谜人的信息,对于谜语的猜射起到了很大作用:

其一,谜目指导猜谜者的思考方向,谜目在谜面和谜底之间起着纽带的作用。一则好的谜语,无论多么令猜谜者搜肚枯肠、冥思苦想,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人们猜中,以锻炼思维、增加知识、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它绝不是要“难死人”的,否则就失去了制谜语的意义,更何来猜谜的乐趣。

其二,谜目还起着限定猜谜范围的作用。如果谜目是打一个成语,谜底就必须是一个成语,而不是一个字。打两种动物,那就必然是两种动物,绝不是三种动物。

其三,有的谜语,谜面可以对应出很多谜底,此时谜目在整个谜语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

〇谜面:“囍”

⊙打一词牌名:相见欢

⊙打一文娱活动:联欢会

⊙打一地名:重庆

类似这种一个谜面可以有多个谜底的谜语,全靠谜目来进行限定,限定了什么内容的谜底,就应该是什么内容的谜底。

由此可以看出谜目的重要性,猜谜者在分析思考谜面的时候,必须联系谜目才能猜出谜底。如果没有谜目的限制和提示,谜底就可能不止一个。所以,谜目的设置一定要恰到好处,制谜者应特别注意谜目的范围,不宜一宽就宽如大海捞针,一窄就窄到一戳即破。3.谜底

谜底就是制谜者想要说明的事物,所以也称作本体。谜底是根据谜面、谜目这两个已知条件下求出的“未知数”,因此谜底既要符合谜面的内在含义,又必须符合谜目所限定的范围,同时受到谜面意思和迷目范围的双重约束。

谜底的字数一般很少,可以只有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也可以是一种事物的名称;字数最多时一般是一两句诗句。谜底的字数不宜设置得太多,否则不仅制谜者不便制出好谜语,猜谜者也不容易猜中。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谜底是谜面的产物,一般情况下互换之后就不严谨或是难以猜测了,但是有时候谜底和谜面互换之后仍能成为谜语。

比如,“泵”(打一成语),谜底是“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调换后,水落石出成为谜面,打一个字,谜底就是“泵”。4.谜格

谜格是谜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创始于明代,是为灯谜向着更高难度的方面发展而创造的,因此也主要用于灯谜。谜格,就是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按照规定的格式,把谜底字的位置、读音、偏旁进行一番加工处理,每一种谜格表示一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谜格可以说是对于谜面的一种补充,也可以说是制谜者在处理底、面扣合不十分贴切时采取的补救手段,由于有些灯谜的谜面含义与谜底本身的特征或含义毫无关联,所以要运用谜格,将谜面文义衍化,或作必要的拆分、拼合,甚至颠倒顺序,以产生新的含义扣合谜底。谜格的种类十分繁杂,下一章将做具体的介绍,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由于从功能上看,谜目和谜格好像是谜面的延伸和补充,因而不少书中都把它们归于谜面。实际上,它们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它们应算作有一定独立意义的谜语组成部分,应与谜面、谜底并列。5.谜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谜语各个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是因谜面与谜底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存在的。谜面总是“企图”尽量避开谜底,才会有吸引猜谜者的效果。但是,制谜的目的终究又是要人们去猜射的,所以谜面又必须表现谜底,必须为揭示谜底而提供最基本的线索,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指出“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又说“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纤巧以弄思”。所谓“回互”,就是要曲折,闪烁其辞,使之打“虎”不见“虎”,使猜谜者一时摸不着头脑,得费尽脑子思索。但为了让人猜中,绕弯时,又得时有所“显”,露出一些马脚来让猜谜者穷追不放。谜语的基本表现手法

谜语的表现手法有四种形式。1.委婉曲折的寓意描写

即运用比喻的手法,这是谜语最基本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制谜如同语文中造比喻句一样,可以明喻,也可以暗喻、反喻或排比,制谜者先要隐藏本体,借用喻体与本体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如形象、动态、色调、音响、功能、性质、作用上的共同特征,加以比喻和影射,使猜谜者得到启发或暗示,但又不能让猜谜者一眼看透,轻易猜中谜底。比如:

〇木公鸡,啄白米,啄来啄去啄不起。

⊙谜底:舂米杵

这则谜语主要是抓住了舂米杵功用特征进行比喻。往日南方农村用木杵舂米是很常见的现象。把木杵舂米的情景比喻成鸡啄米,既生动形象又自然贴切,很符合农村的生活情景。2.突出特征的矛盾冲击

所谓矛盾法,就是把事物之特征的矛盾突显出来,让人们进行猜射,制谜者通过矛盾的事物特征叫人去猜一个事物,达到让猜谜者迷惑的效果,有些甚至是罗列几个矛盾之处,连在一起的连环谜。比如:

〇石头层层不见山,短短路程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飘飘不觉寒。

⊙谜底:推磨

如果猜谜者对事物观察不细,了解不深,乍一看这则谜语,就会觉得句句矛盾,认为生活中并不存在这种事物。但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谜语中的矛盾之处,正好突出了谜底事物的特征。3.变幻莫测的字义衍化

此种方法是文义谜的主要表达方式,多利用汉字多音、多义以及笔画的拆分合并来制谜。

古人在分析研究汉字结构时,认为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并以此归纳定名为“六书”。古代的制谜者在编制文义谜时,要完全按照“六书”的要求,其难度很大,因而并不为群众接受和喜爱,只限于文人之间相互逗趣。现代文义谜,通常只是按字词同音、谐音、词义妙解、笔画增减来制谜猜谜。用这种方法制成的谜语变幻多端,高深莫测。因此,猜谜者必须摸索要领,尽心巧思,机智推断,否则很难猜中谜底。比如:

〇左边马靠它,右边它靠马。左右一起看,脚踏万里沙。(打一字)

⊙谜底:驼

这则谜语比较容易猜。谜中既有字的结构拼合,又有字意显现。根据谜面表述,可以会意理解:谜底是由部首和偏旁字组成的,左为“马”,右为“它”,一组合即为谜底“驼”字。“驼”是“骆驼”的简称,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名,正扣合谜面的“脚踏万里沙”,因而证明没有猜错。但是,不少文义谜并不像上则谜语这样简单,而是常常要拐好多弯子。比如:

〇人造太阳(打一常用语)

⊙谜底:假日

这则谜语破底的关键在词义别解上。要先把人造太阳,理解为“假太阳”,因“太阳”俗语又称为“日头”,“日头”又可简称为“日”,所以可由“假太阳”推断为“假日”,即猜中谜底。3.生动浪漫的拟人手法

这种手法就是制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赋予自然界万事万物,甚至某些抽象概念以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将谜语所说的事物人格化,这种谜语显得生动活泼,增加猜谜的趣味性。这种手法常用于儿童谜语中,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较多,例如:

〇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过,大家一分开,衣服就扯破。

⊙谜底:蒜

〇身穿红袍,肚里心焦,发起火来,跳得老高。

⊙谜底:炮

另外,与拟人法相类似的还有拟物法,通常将事物拟为动物或植物。拟动物的以“鸡”、“鸟”、“马”、“牛”、“龙”、“虎”等常见动物居多,拟植物的以各种常见的花草居多。4.灵活通达的提问方式

谜语就是要求人们回答问题,只是在提问方式上,并不直问直答。但这并不是说没有直问直答的谜语,事实上,直问直答的谜语也有不少。这种形式的谜语多用在对歌形式的民间歌谣中,比如小品《过河》中的那段对唱就是一组直问直答的谜语。

另外,在儿童谜中,一些儿歌谜语也常常采用直问直答的方式。多数谜语是间接发问的,看起来,谜面文字只带着叙述和记述性质,没有明言直说请你猜猜,请你回答,但实际上都包含着有待解答的难题。

这种谜语形式在提问的语气上,有的是肯定式的,有的是否定式的,有的是先肯定后否定。这里举个肯定式的例子:

什么提灯前面走?

什么打鼓跟着来?

什么说话眼泪流?

什么呼呼跑得快?

闪电提灯前面走,

雷公打鼓跟着来,

乌云说话眼泪流,

大风呼呼跑得快。5.震慑提醒的夸张手法

这种方法就是制谜者通过无限地放大谜底事物的某个特点,起到提醒猜谜者的作用。比如:

〇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上走,水在人上流。

⊙谜底:雨伞

这则谜语将雨伞无比夸张地形容成“高楼”,但又恰如其分地展现出雨伞的特征。6.朴实平淡的直接叙述法

这种表现方法直接将谜底事物的特征如实描写出来,更为贴近事物的本来面貌,也比较好猜。比如:

〇一个圆疙瘩,身上一些刺渣渣。

⊙谜底:仙人球谜语的体裁

谜语的体裁大致有五种,即会意体、象形体、拟声体、增损体和离合体。1.会意体

会意体是谜语中最普遍实用的体裁,有“十谜九会意”之说。其谜面内容的含义与谜底吻合,可以分为正猜、反猜、分猜三种猜制方法,起源比较早,春秋时期就已经流行。(1)正猜法

又称正扣法,是根据谜面的正面含义,直接去联想出谜底。

〇谜面:百万雄师过大江(猜一成语)

⊙谜底:势不可挡

〇谜面:拒收红包(打中医疗法一)

⊙谜底:推拿(2)反猜法

又称反扣法。它与正猜法恰恰相反,是根据谜面的暗示,从反面或侧面去推理谜底的。

〇谜面:公款请客送礼(猜一词语)

⊙谜底:无私奉献

〇谜面:今日得宽余(猜一成语)

⊙谜底:先天不足(3)分猜法

又称分扣法。用此种方法制成的谜语,其谜面与谜底没有直接联系,猜的时候要将谜面分成若干段,然后分别去扣合谜底。

〇谜面:唯有书函往来(猜三字科技名词一)

⊙谜底:光通信

〇谜面:稼轩自传(猜一字)

⊙谜底:辩2.象形体

象形体,即用汉字的笔画结构比拟成某种事物的形状。这种模拟图像的手法,很像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追求的是神似。象形体,包括笔画象形谜法、部首象形谜法、符号象形谜法等。(1)笔画象形谜法

点(、),象形星、球、豆、潭、弹丸、瓜果、小动物,等等。

横(—),象形梁、桥、堤、芦、道路、床铺、平沙、绳索、地平线,等等。

竖(︱),象形路、笔、墙、箭、砥柱、直道、轨道、桅杆、枯木,等等。

〇谜面:一钩残月带三星(猜一字)

⊙谜底:心

〇谜面:星临万户动(猜一字)

⊙谜底:房(2)部首象形谜法

人或入,象形雁、鸿、燕,等等。

冖,象形桥梁、平衡木,等等。

冂,象形球门、破网,等等。

阝,象形旗幡、扁舟、耳朵,等等。

八或儿、丷,象形胡须、眉毛、鸟,等等。

厶,象形三角形、远山,等等。

大,象形雁阵。

〇谜面:浪遏飞舟(猜一字)

⊙谜底:心

〇谜面:球碰横梁(猜一字)

⊙谜底:门(3)符号象形谜法

A.语言音标符号的象形意。如:

a,象形小蝌蚪。

b,象形半把剪刀。

c,象形残月。

D,象形弓、半个月亮。

d,象形半把剪刀、蜗牛。

E,象形横山。

F,象形开关柄(阀门钥匙)。

H,象形单杠。

h,象形靠背椅子。

〇谜面:里外都是未知数(猜一字)

⊙谜底:风

〇谜面:b(猜越剧名)

⊙谜底:《半把剪刀》

B.标点符号的象形意。如:

逗号(,),象形蝌蚪。

句号(。),象形乒乓球。

顿号(、),象形星、球、豆、潭、弹丸、瓜果、小动物。

冒号(:),象形垒球。

问号(?),象形曲棍球。

〇谜面:衣中有洞(猜一字)

⊙谜底:哀3.拟声体

拟声体,又称“象声体”,是专以模拟声音作为手段的一种谜语体裁。其中声音仍是用文字来表示的。

〇谜面:鸡犬之声相闻(打两个食品品牌)

⊙谜底:喔喔、旺旺“喔喔”正是鸡叫的声音,而“旺旺”是犬吠的声音。4.增损体

增损体是用加减谜面文字结构的方式得出谜底。此类谜语是将谜语中某些字的形状笔画增加或减少一部分,形成新的字词来扣合谜底,基本手法有增加笔画和减少笔画。

〇谜面:一进门(猜一字)

⊙谜底:闩

这则谜语是根据谜面中具有增补意思的提示词(进),增加比划得到谜底。

〇谜面:明月当空(猜一字)

⊙谜底:日

这则谜语是根据谜面中具有减损意思的提示词(空),减去比划得到谜底。

〇谜面: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猜一字)

⊙谜底:奇

这则谜语则是上面两种情况的综合,前半句“大”与“河”是增合,而后半句“顿失滔滔”是减损,去掉“氵”。5.离合体

离合体是用分离或合并汉字结构的方式得出谜底。该谜语的谜面大多比较短,一般不超过四个字,基本手法有笔画分离和笔画综合两种。

〇谜面:指东话西(猜一字)

⊙谜底:诣

即从“指”中取右半部分“旨”,从“话”中取左半部分“讠”,组合成“诣”。

在这两种基本手法的基础上衍生出以下几种手法:(1)面底减半法

又称半面妆、半联法,就是将谜面或谜底的文字组成部分减去一半,这有别于谜面减划法和谜底减划法。

〇谜面:半价出售(猜一字)

⊙谜底:催

取“价”“出”“售”三字各一半,及组成了“催”。(2)面底倒影法

又称影映法、反映法,即谜面中的文字通过影映或背面显现的手法,在谜底中出现与本字不同的字。

〇谜面:湖中显倒影(猜一字)

⊙谜底:潮“湖”字中间有个“古”字,古字倒影入水显影,就形成了“潮”字中间的形态。(3)面底移位法

又称参差法,即谜面中的文字以分离的形式出现,而谜底中又以综合的模式揭晓。

〇谜面:一举而成(猜一字)

⊙谜底:血

将“血”字底下一划举到顶上后,“而”字即写成。(4)面底方位法

即以字形的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后、首尾、头末、东西南北中等)为谜面或谜底,并使其扣合。

〇谜面:善始善终,一心到底(猜一字)

⊙谜底:总

按照谜面暗示的方位取“善”字的开头和末尾,再将“心”放在底下。(5)面底转动法

又称辗转反侧法,即利用文字的结构或单字,通过反侧辐射,像池中倒影、镜中反形联想谜底,改变字形,且使谜面与谜底扣合。如:

〇谜面:转业到厂(猜一字)

⊙谜底:严

其上半部分就是“业”字转了个身。谜语的特点

对谜语的研究,很多是从谜语特点方面进行论述,也有的是从谜语制作形式来阐述的,或者是从谜语的创作手法方面来说明,又或者是从谜语所具寓意的角度来论证。这些虽是谜语的特点,但都不够全面。具体来说,谜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1.趣味性浓,引人入胜

富有趣味性是谜语的一大特点。谜语的趣味性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恰当的制作技巧上。古往今来,猜谜就是一项极其富有乐趣的活动,而且参与者还能得到美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谜语一旦猜中,会顿觉心胸开朗,为之陶醉,享受着成功的乐趣。古时的人民以丰富的知识修养和无穷的聪明才智,通过谜语再现了广大人民高超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比如天上的“银河”。宇宙空间为什么会有“银河”这一自然现象,古往今来,就留有不少动人的传说,给这种自然现象蒙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使它本身就像谜一样吸引着人们去分析、去猜想。于是有的民间作者取材于“银河”,运用富有趣味性的神话传说,编制了这样一个谜语:

〇横空一条江,入夜白茫茫。喜鹊不搭桥,织女望牛郎。(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银河

这则谜语把“银河”的形象、位置用极其简洁的语言作了勾画,且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神话故事来表现谜底,使谜语趣味性更为浓郁,更能吸引读者。可以说,富有乐趣的谜语题材大大增添了谜语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恰当的制谜技巧也发挥重要作用,谜语可以通过对会意、象形、别解、比喻等种种写作技巧的运用,使一些词句,乃至一些枯燥的数字生发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趣味性,从而使人们对谜语产生兴趣。将一些简单的字、词、数学符号等本身不具有任何趣味性的素材制成谜面,通过各种表现手法紧扣谜底。如:

〇远看好似眼镜架,近看好似连藤瓜。别瞧模样不惊人,千万亿万没它大。(打一数学符号)

⊙谜底:∞(无穷大)

谜面把该数学符号的形状、本身意义予以形象的比喻,将普通的数学符号赋予别样的趣味。2.结构固定,形式活泼

谜语必须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谜面,谜面描述了谜底的特征,为猜射的必备条件之一。二是谜目,它指明猜射的范围,也是猜谜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三是谜底,它是所要猜射的对象,相当于问题中的答案。

谜语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展现形式上并不唯一,并不总是明显地标示出名称,比如在一些小说中穿插写入的谜语佳作,为避免形式上显得呆板,往往不把这三大部分的名称标示出来,而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在作品中。

就结构而言,谜语是所有文艺形式和文娱活动形式中最为简单而固定的一种,但这并不表示它会显得呆板。它不受任何客观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不像演戏、放电影等文娱活动,要人、设备齐全才能开展。谜语这种简单而特定的文艺形式和文娱活动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从幼儿园的儿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可以猜制几个谜语。

谜语形式活泼,常见的形式有歌谣、歇后语、故事等。这些形式可以满足不同猜谜对象的口味。此外,谜语还可以通过谜目、谜底乃至谜种的不断变化,翻新出各式各样适合于不同猜谜对象的佳作来,充分显示其形式活泼的特点,真可谓雅俗共赏、老少咸宜。3.教育启迪,寓教于乐

大量的谜语通过把握事物的特征,锻炼人们的思考,并提供各种知识。谜语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作用尤为突出。民间谜语即民间普遍流传的谜语,以其常具新鲜的感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联想、滑稽的情调,引起儿童的思考。在猜射谜语的过程中,儿童对于事物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思维得到锻炼。具有特定语言特色和描写和手法的谜语还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艺术陶冶作用,培养孩子对劳动和劳动产品热爱的思想感情。4内容广泛,囊括巨细

谜语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囊括巨细,几乎涉及一切知识领域。从大的宇宙到小的原子,从历史事件到国名地名,谜语无不涉及。与此同时,谜语内容的广泛性,还表现在同一题材内容的各个方面。因为一物、一事、一种现象、一个字词等,其特征又是多方面的。谜语往往能从某一题材的各个方面把事物的特征予以提炼和概括,异面同底的谜语就是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特点来表现谜底的,它体现了谜语内容广泛的这一特点。

谜语的内容不仅囊括各种自然知识,更具有丰富的人文气息。谜语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的思想面貌、生产生活、社会风情和民间习俗。很多谜面甚至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如:

〇上山息息索索,下山捣乱江河,文武百官捉我不到,皇帝老儿奈我如何。(猜一自然现象)

⊙谜底:风

这则谜语反映了强烈的政治意味。

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猜一生产材料)

⊙谜底:石灰

这则谜语则反映在人生观、道德观、善恶观等方面上深刻的人性。5.文学性强,形象生动

谜语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和文娱活动形式,是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谜语为了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仅有富有趣味性的素材和制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谜底事物表现得情真意切、水乳交融,赋予它以浓郁的文学色彩。

因此谜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具有精练、流畅、诙谐而有意境的文学色彩。制谜者擅用文学表现手法,多用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文学表现手法描述事物的特征。谜面通常都由精练而富于形象的口头诗歌的语言构成,每句以五、七言为最多,句式有两句、三句、四句不等,最长见的是四句式。多数押韵,所有的谜面语言总是异常顺口、节奏鲜明。如:

〇一棵小树不大高,小孩爬在半山腰,身穿小红袄,头戴红缨帽。(猜一农作物)

⊙谜底:玉米

谜语画面清新,又有生动的形象,合辙押韵,读起来上口,引人思考和联想。

总之,一则谜语,如果仅仅是谜面、谜底紧相扣合而缺乏文学性,将是乏味的。那些流传百代而不衰的谜语,往往是趣味性浓、文学性强的佳作。第二章 谜语的格谜格溯源

目前人们对于谜格究竟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的争论尚未停息,比较主流的说法大致有四种。1.三国以前说

这种说法出自于梁前刚的《谜语常识浅说》。他在谈论谜格时写道:“谜格起源很早,据说三国以前就有在猜谜活动中设格的了。”由于这种观点缺乏作者的进一步举例论证,所以这种说法的支持者并不多。2.始于明代说

始于明代说可以说是支持者最多的一种说法,如:“谜格创于明代。明末扬州马苍山首创了《广陵十八格》后,历代谜格又不断有所创新,目前多至一百多个格。”——《灯谜万花筒》,江更生、朱育珉著。“灯谜设格是在明代开始的。”——《谜格浅释》,1982年苗文发表于《知识窗》。“明末扬州马苍山首创‘广陵十八格’,一直沿用至今。”——《春节生活娱乐大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3.清末民初说

这种说法出自于在《民间文艺集刊》第一集,作者于其《谜语之谜》中写道:“清末到民国初,是灯谜最为兴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灯谜向雅、难和多样方向发展,不但体(谜面上的变化)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了格。”4.有谜以来即赋有局格说

杨汝泉在《谜语之研究》中说:“自有谜以来,即赋有局格,特当时只以此为应变事态之智理,未尝视为一种学问,故无人创为局格之名称,以求便于猜者。”谜格的规律

谜格让谜语更有难度,更加有趣。谜格是充分利用汉字、汉语的独有特点而形成的有关制谜、猜谜的特殊方法。它进一步扩大了谜语的取材范围,丰富了谜语的内容,增强了谜语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从根本上讲,谜格的提出等于是制谜者对该条谜语所运用的某种特定技巧条件的说明,也是对猜谜者的猜射方法所作出的一种暗示或约束。所以,可以说带格谜是谜语中的谜中之谜,猜射尤需动脑费心,尤富情趣。

对于猜射者而言,谜格可以说是某些文字类谜语的格式,更是对一些文字类谜语特殊猜测法的总结,所以掌握了谜格,即像掌握了数学公式一样。掌握了谜格,在遇到带格的谜语时,就有了打开这迷宫大门的钥匙,循着其规律便可探询谜底,也可制作出别有一番情趣的带格谜语。相反,猜谜者遇到带格的谜语时,如果不了解所带格的特点,就会束手无策。所以,掌握谜格的规律就如同拿到了解谜的钥匙。

其实,谜语的格律、规则在谜语本身中已有所存在,谜格的提出不过是人们对文义谜某些特殊规律的总结和扩充罢了。它的作用,是为了充分运用汉语语言文字材料来制作谜语,以使谜面与谜底能贴切地相扣合。

关于谜格到底有多少种,众说纷纭,就目前所见的一些谜格,按照谜底、谜格扣合谜面情况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10种类型,即:拆离类、亏损类、征对类、移位类、减字类、增盈类、附加字类、变音类、谐音类、其他类。

这些谜格的名称得来,或者取自于人名典故,或者取自动物形体动态,或者取自物品名称,还有的是取自生活中某些富有趣味的片断等。绝大多数的谜格名称,都是生动形象的,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该格的形式和实际内容。因此,学习这些谜格的规律的时候不妨多联系谜格的名称。

有的谜格还有许多生动形象的别名,本书将尽量指出这些别名。较容易遇到的,并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文字类谜语的谜格及格的猜法,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为大家介绍。拆离类的谜格

拆离类的谜格,主要是将谜底的字分开读以扣合其谜面。比较常见的有虾须格、曹娥格、燕尾格、碎锦格、蝇头格、蜒尾格,其中曹娥格为母格,其它格为子格。1.虾须格

用虾须格制成的谜,谜底必须是两字以上,谜底首字应由左右两部分组成。猜时要分成两个字来读,才能扣谜面,其状如虾须,因而得名,又叫鸭髻格。例如:

〇外孙当教员[虾须格](打一成语)

⊙谜底:好为人师

外孙乃女儿之子,把“好”字左右拆开,成为女子,女子为人师。

〇桄[虾须格](打一科技词语)

⊙谜底:极光

猜时,读作“木及光”,意思是指“桄”字,桄由“木”及“光”组成。2.曹娥格

曹娥格,又叫碑阴格。它主要是用化形衍义得出,谜底每个字都要上下分读或左右分读,以扣合谜面。曹娥格是从猜曹娥碑后所题隐语而逐渐发展演化而来。曹娥碑后所题隐语原文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后来,曹操和杨修将这8个字分为四组来猜,每两字猜出两字后,又将猜出的两字合为一字,最后得出谜底,即“绝妙好辞”四字之意。这种谜语的猜法后来就自成一格,即“曹娥格”。其谜材比较难搜取,因而用此格成谜者颇少。比如:

〇泥水匠[曹娥格](打一中药名)

⊙谜底:杜仲

猜时,将“杜仲”左右分读为“土木中人”,即与谜面“泥水匠”之意相扣。

〇天作丝丝道难行,含泪挥手送君行[曹娥格](打一鸟名)

⊙谜底:露禽

猜时,谜底应读作“雨路人离”才扣合谜面。3.燕尾格

燕尾格的要求与虾须格同,谜底末字如燕子之尾,猜射时要拆开分成两个字来读。例如:

〇久旱[燕尾格](打一中国地名)

⊙谜底:长沙

将“沙”左右分开为“水少”,即“长水少”

〇痛击地区霸权主义者[燕尾格](打一军事术语)

⊙谜底:战壕

猜时,谜底应读作“战土豪”。

〇宝岛姑娘[燕尾格](猜国语歌曲)

⊙谜底:《台湾好》

猜时,把台湾好最后一字“好”字左右拆开成为“女子”,则“台湾女子”正合“宝岛姑娘”之谜面。4.碎锦格

碎锦格,又称“堆金格”、“破镜格”。它由曹娥格演化而来,但不拘泥于曹娥格的格式,谜底的每个字都分成若干字读。例如:

〇冠盖满京华[碎锦格](打一古人名)

⊙谜底:管仲

猜时,将“管仲”分读成“个个官中人”,以与谜面相扣。

〇众论一致[碎锦格](打一邮电设备)

⊙谜底:信筒

猜时,谜底读为“人言个个同”,与谜面相扣。5.蝇头格

蝇头格,又名龟头格、垫巾格。猜时,应将谜底首字拆为上下两半,分开来读,犹如乌龟头部伸长。例如:

〇野火烧不尽[蝇头格](打一《聊斋志异》篇名)

⊙谜底:《董生》

猜时,谜底读作“草重生”。6.蜓尾格

蜒尾格,也叫垫足格。猜射时,将谜底的末字分上下两字读而扣谜面。例如:

〇气象记录[蜒尾格](打一《红楼梦》人物)

⊙谜底:晴雯

猜时,谜底应读作“晴雨文”。亏损类的谜格

相传,亏损类谜格来源于南朝梁元帝萧绎和徐妃的一段故事。梁元帝有一只眼睛看不见东西,且对徐妃比较冷淡,于是徐妃每次得知梁元帝将至,总是以半面妆相迎。谜语中此格借用徐妃的半面妆,产生了徐妃格,并繁衍类似的其他谜格。这类谜格的谜底每个字或有的字偏旁或部首相同,猜射时,把相同的偏旁部首去掉后再读,以新的字音义去扣合谜面。常见的有徐妃格,此为母格,还有只履格、摘顶格、放踵格,等等。1.徐妃格

谜底字数至少为两个字,具有相同的部首,须去掉相同的部首后扣合谜面。“徐妃”这一名称出典于《南史·后妃传》徐妃的故事。因徐妃常化半面妆,故借用作格名,示意作半边猜射,因此也叫“半妆格”如:

〇门前冷落车马稀[徐妃格](打一中药名)

⊙谜底:硼砂

猜时,将谜底的两个字的石部去掉成为朋、少,正好扣合谜面。

〇征求题解[徐妃格](打一常用词)

⊙谜底:疙瘩

谜底除去相同的“疒”旁,以“乞答”相扣。

〇传统戏法[徐妃格](打一影片)

⊙谜底:《苦菜花》

谜底除去相同的“艹”头,以“古采化”相扣。

〇小舅子[徐妃格](打两个化学元素)

⊙谜底:钠锑

谜底除去相同的铁字旁,以“内弟”相扣。2.只履格

只履格又叫跻履格。谜底须两字以上,末一字要左右分开成两个字,去其一半取一半,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〇千秋岭[只履格](打一曲牌名)

⊙谜底:长寿仙

将“仙”去“亻”,即“长寿山”,切合谜底。3.放踵格

放踵格又名摘底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去除谜底每字下方相同的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义扣谜面。例如:

〇万家宝[放踵格](打二字常用语一)

⊙谜底:遭遇

谜底去除相同的“辶”,为“曹禺”扣谜面。“万家宝”乃“曹禺”原名。

〇举旗成队[放踵格](打一词语)

⊙谜底:热烈

谜底的两个字去掉下半部为“执列”。4.摘顶格

摘顶格又名摘盖格、揭顶格。谜底字数需在两字以上。猜射时去除谜底每个字的相同字头,只取其下半部的字义扣合谜面。例如:

〇何故至此[摘顶格](打一外国地名)

⊙谜底:莱茵

谜底将“莱茵”二字相同的“艹”字头去除,为“来因”切谜面。

〇不见有人还[摘顶格](打一山东地名)

⊙谜底:莱芜

将谜底“莱芜”两字上方的“艹”去掉,读作“来无”。5.折巾格

折巾格又叫侧帽格。谜底需两字以上,即将谜底第一格字左右分开,成为两字,只用其半边字连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〇南甜,北辣,东咸,西酸。(打一成语)

⊙谜底:饶有风味

将谜底“饶”去“尧”存“食”,成为“食有风味”。

〇君子国(打一成语)

⊙谜底:任人唯贤

将“任”字右半部“壬”去掉,读为“人人唯贤”与谜面扣合。征对类的谜格

这类谜语的谜底和谜面好比是诗歌中的对仗,猜这类谜语也要对仗工整、字数相等,有的略有变化。常见的谜格有遥对格、求凰格。1.遥对格

此格别名较多,有对偶、锦屏、楹联、鸳鸯等名称。其谜面和谜底对仗工整,宛如一幅有趣的对联。例如:

〇外婆磨针[遥对格](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内公切线

这里“内”对“外”,“公”对“婆”,“切”对“磨”,“线”对“针”。

〇古汉字[遥对格](打一古书名)

⊙谜底:《新唐书》

这里“古”对“新”,“汉”对“唐”,“字”对“书”。2.求凰格“求凰”一词,取名于古典乐曲“凤求凰”。谜面为上联,求出字数相等、平仄协调、字义相对的下联。然后在下联的前或后加上有成双作对含义的关联字或词得到谜底。这些附加字(词)大致有:对、双、偶、匹、配、比、齐、会、合、朋、伍、连、逢、联、共、同、交、伴、相、和、缘、鸳鸯、相会、相对等。凡具有成双配对含义的词汇都可作为附加字(词),且还允许夹用活络的虚字。求凰格和遥对格类似,区别在于遥对格谜底没有附加字,只是单纯的对仗。例如:

〇玉门关[求凰格](打五言唐诗一句)

⊙谜底:金殿锁鸳鸯

这里“金”对“玉”,“殿”对“门”,“锁”对“关”,“鸳鸯”是附加词。

〇实弹[求凰格](打一豫剧名)

⊙谜底:《对花枪》

此处“花”对“实”,“枪”对“弹”,“对”是附加字。

〇丹心谱[求凰格](打五言唐诗一句)

⊙谜底:来对白头吟

此处“白”对“丹”,“头”对“心”,“吟”对“谱”,“来对”是附加词。

〇冷霜[求凰格](打一物理名词)

⊙谜底:热电偶

此处“热”对“冷”,“电”对“霜”,“偶”是附加字。

以上两格是灯谜中最常见的,也是运用最多的。遥对和求凰两格虽属对联形式,但它们是以其中文字经别解变义后再进行对仗,这样就具有谜味性。因此说遥对格和求凰格的灯谜兼有对联中的对仗和灯谜中的别解这两个特点,它们是对联形式的灯谜,灯谜形式的对联。事实上,在古代,灯谜与对联本身也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将谜社与联社合二为一,称为谜联社。移位类的谜格

这类谜语的谜底必须是两个字或者两个字以上,猜射者主要通过改变谜底句中的字的位置,进行一番调整变动,然后按新的组合进行认读,以扣合谜面之意。移位类的谜格主要包括秋千格、卷帘格、双钩格、上楼格、下楼格、调头格、调尾格、轱辘格等。现举例如下:1.秋千格

谜底字数限定为两个字,两个字位置颠倒之后即扣合谜面。除因一上一下像荡秋千似的取名为“秋千”外,另亦据“汉武帝祈千秋之寿,后庭多作秋千之戏”典故演化而来。例如:

〇驿外断桥边[秋千格](打一运动器材)

⊙谜底:木马

谜底倒读为“马木”,“驿”外取“马”,断“桥”边取“木”。谜面是陆游《卜算子·咏梅》词句。

〇妇女半边天[秋千格](打一排球运动员)

⊙谜底:郎平

谜底倒读为“平郎”,即“平等于男子”的意思。

〇今天[秋千格](打一国名)

⊙谜底:日本

谜底倒读为“本日”,也就是“今天”的含义。

〇终年节约[秋千格](打一职务)

⊙谜底:省长

谜底倒读为“长省”,解释为“长期节省”。这里“长”字作了别读。2.卷帘格

此格要求谜底至少要三个字,倒读扣合谜面。“卷帘”一词乃取“倒卷珠帘”之义而定名。卷帘格与秋千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三个或者三个字以上的倒读,后者仅为两个字。例如:

〇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秋千格](打一出版名词)

⊙谜底:单行本

谜底应倒读成“本行单——本行业是单独的”来扣合题意。这里“行”本读xíng,扣合时应读成háng。

〇此[卷帘格](打一青海省地名)

⊙谜底:柴达木

谜底应倒读成“木达柴”,即“此”加上“木”就是“柴”字。

〇峨嵋[卷帘格](打一成语)

⊙谜底:名山大川

谜底应倒读成“川大山名”,解释为“四川省一座大山的名称”。3.双钩格

谜底字数限定为四个字,须将前二字与后二字互换位置扣合谜面。因为“已”形似钩子,所以又名“已巳”格。如:

〇脸谱[双钩格](打一成语)

⊙谜底:头面人物

谜底依照双钩格格律读成“人物头面”而入谜。

〇目[双钩格](打一越剧名)

⊙谜底:《十八相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