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0:04:24

点击下载

作者:高莉娟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

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对于自己,你只是个陌生人作者:高莉娟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ISBN:9787201138459本书由北京文通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有一天,我的一个来访者跟我讲了一句话,她说:“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而不是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这样我就有一种稳定的感觉了。”

我首先觉得,这样的反思真是太好了。咨询师这个职业为什么总会带给人成就感,那是因为有些来访者的自我成长能力非常高,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他就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接下来,也许是我刚擦了玻璃,视线的无阻碍性让人感觉清清爽爽,而窗外的阳光明媚正好,这让我很乐意站在窗前,眺望尽可能远的蓝天白云,以及天空下的街心花园。彼时,看已不只是看,充斥在脑中各式各样的想法有如生动的小人儿,轮番登场了。

什么是自己的眼光?什么又是别人的眼光呢?你可以说现在这一刻我只想坐在明媚的窗前喝一口小酒听一首反复的音乐,完全不用管接下来还有多少繁重的工作。这很好。但是,你允许自己这样放松吗?如果你允许,即是说,你不会有冲突,你会想工作是做不完的,能做多少是多少。那么,认为“拥有目前这一刻的清闲是对的”这种眼光就是自己的。但是如果你担心你的老板看到你这么清闲会责怪你,或者你因对接下来如何继续你的工作没有把握而感到焦虑,那么你就不能心无旁骛地享受你的清闲,这个时候,“我想清闲但不能清闲”这个眼光就变成了别人的。

区分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的眼光很简单,前者是让自己感到舒服的看法,后者是让自己感觉难受的看法。

不要以为,做一件事情让自己感觉难受,就证明这件事是错的。事情没有对错。让你难受的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你认为这件事情不该做,但你已经做了或者非常想去做。这样的看法存储在你身体里,它已经成了你的一部分。

虽然某些看法或眼光是你的一部分,但它最初并不源于你。对,它源于关系,和周围最亲近之人的关系,比如父母。

就像我的另一个来访者对我说:“我很讨厌我自己,讨厌得想去死。”其实这句话是在暗示,在她的内心世界里,有一个人很瞧不起她、挖苦她、讽刺她。当她被瞧不起、挖苦、讽刺的时候,她在最亲近之人的那面“镜子”里“看”到的是那个丑陋、糟糕的她,这是她不能接受的,但她又相信这是她本来的面目,于是就只好“想去死”。然而当她的心情相对平静安宁的时候,她就“不想去死”了,她甚至能说出自己的一些很有价值的特点。所以,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呢?是那个糟糕的她,还是有些价值的她?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银翼杀手2049》,片中提到复制人的记忆不是真的,而是被植入的,被植入记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植入”这个词很有意思,就是说原本没有,后来被强行安置进去。我们的某些观念或信条不也是被“植入”的吗?为了更严丝合缝地“泯灭”于社会大环境、让自己变得和别人一样!

原始社会只要满足吃饱穿暖不被野兽吃掉,就算实现了活着的意义,而现代离原始社会太遥远,我们需要吃得讲究、穿得好看、工作得体面,再用劳动得来的钱换服务、换精神上的享受。这些都没错,可是要求也高了。要求高了,总有些环节做得不尽如人意,于是不满就产生了。一开始是对自己的不满,渐渐地把这不满投射到别人身上,苛责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然后再一代代传承下去,慢慢地也就分不清到底是自己从亲近的人那里学会了“不满”这个方式并用它来和自己相处,还是愤怒于亲近之人的不满从而反向形成自己对自己的责备。

你瞧,我们在难过的时候分不清是憎恨自己还是憎恨他人;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不明白是讨厌他人还是太需要他人来爱我们;当我们心情愉悦的时候,我们感觉世界充满了善意,也许不是因为世界友善才令我们心情愉悦,而是我们对自己符合现实的评价才导致了世界看起来是那么友善。

我们如此不了解自己、困惑于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以致我们在看待自己的时候就像看待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的面容、神情和体态,以及说出的语言经常和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于是,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成为自己的陌生人。“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你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我不了解我自己”,但它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说,我们在生命的初期并不是以“自我”开始生活,而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构建自我,这是一个人存在的本质。我们与生命中重要的他人之间有怎样的互动,我们就会拥有怎样的自我。

聪明如你,你也许会想到,即便与一个重要的人相处的过程其基调是温暖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也总有那么一些瞬间你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即便与一个冷漠十足的母亲长期生活,她身上也总会有些你不愿看到的或已经忘记的好处。因为人与事物都不是单一的,这才是亘古不变的事实。好的关系让我们产生被爱的感觉,坏的关系导致我们自我厌恶。

如上文所说的“自己的眼光”和“别人的眼光”无非“在好的关系中产生的认同标准”和“在坏的关系中产生的认同标准”,并不存在独立的什么都不依附的自我的标准。

如果你这样问我:“我就是喜欢浅色的素气的什么图案都不带的衣服,我不管别人觉得好不好看,反正我觉得好看,而且这样的衣服最适合我,我一穿上它就显得更美了。”然后你问:“从来没有人教我这么穿过,这难道不是我自己独特的眼光吗?”

我觉得,这样的衣服带给你的美好感觉在你的幼年曾经浮现过,只是你忘了:那一天,阳光灿烂,后来被你评价为自私、严肃、没有人情味儿的母亲带你去公园,她穿着一件浅紫的纯色衬衫,连扣子都是那种最简单朴素的样式,那天她心情很好,她给你买了一只棒棒糖,还亲了你一口,她弯下身来的时候你闻见了她衬衫上的清香。那个时候你有没有5岁?3岁?还是更早?时光荏苒,你长大了,在你的经验中母亲是一个“坏母亲”,她控制、多疑、喜欢干涉你,你连多看她一眼都不愿意,很自然地你也忘记了她在对你做的八九件坏事之后所做的那一两件好事,但是她穿的那件浅紫的衬衫带给你的感觉却不经意地沉淀下来,日后演变成了你独特的审美标准。

你可以不相信,但你不能说这绝没有可能。至此,你又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自己:你不是那么深地恨着怨着你的母亲吗?然而当你把和母亲有关的记忆抽丝剥茧,露出悲伤,再把这悲伤拿到太阳底下暴晒之后,眼泪蒸发了,这回你才终于看清,留下的那个莫名的东西不是爱还是什么!

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因为我们有不同的面向,这些面向是在我们与他人不同的关系中形成的,而且有太多的面向我们至今都还不了解。在梦里,这些面向可能会以不同的人物出现,他们的所作所为令我们感到惊讶。没有哪一个梦里的人物或现实中的面向可以代表完全的自己,无论糟糕还是令人满意的自己,都是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接纳那个糟糕的自己,同时不束缚那个满意的自己。接纳糟糕的自己并不会导致没有人爱,你要想想是谁或谁的眼光把某个时刻的自己定义为糟糕的,没有糟糕的眼光,还会有糟糕的自己吗?

以上,愿与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们共勉!Part 1你才是自己的陌生人生活力不从心,是不能准确定位

我去听一个有关理财的讲座时,与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女孩相谈甚欢。这个女孩得知我是从事心理工作的,便主动加了我的微信,约定晚些时候咨询我一些事情。

这个女孩28岁,网名叫江月,有个两岁的女儿。她原来做会计,因为生了孩子,没人帮着带,不得已辞职做起了全职主妇。

虽然生活表面看起来一派祥和,但她内心时常充满了愤怒、委屈和力不从心感,因此她明白,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只是一不小心过成了这样。

结婚没多久,她就糊里糊涂地怀了孕,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孩子已经四五个月了想做都做不掉了。没办法,生吧。生完才发现,婆婆身体不好不能过来带孩子,自己亲妈也不愿意过来帮她带孩子,而她也不舍得把那巴掌大的小人儿送回老家;老公工作忙,还是个“凤凰男”,大男子主义严重。她只好自我牺牲,全职在家里看孩子做家务。她慢慢变得没有自我、没有朋友,被困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幸好,以前工作时的一些关系不错的客户给她介绍了一些兼职,这样让她既能在家照顾孩子,又能不断了跟外界的联系。

我回复她说:“这样挺好的啊,等孩子上了幼儿园,你就可以去上班了,再坚持一年,就可以摆脱目前这种状态了。”

她说:“话虽这样讲,但我现在经常会有无名火和委屈感,发火的时候会把孩子吓到,这挺让我焦虑的。”

我问她无名火和委屈感是从哪儿来的,她又滔滔不绝讲了起来:“我老公什么都不管,他只负责上班挣钱,按说这很好,可是下班回来,他就打游戏看电视。我呢,白天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一有空就赶紧处理兼职的工作,晚上还得做全家的晚饭,至少得两菜一汤吧。这还不算,等孩子睡了,我还得洗衣服打扫卫生。我一点也不讨厌这份兼职,其实我挺喜欢会计工作的,我天生对数字很敏感。可是为什么人家回家来就能打游戏看电视,我却要白天看孩子、做兼职,晚上干家务呢?这不免让我心生委屈。有时候我向老公抱怨,他就对我说我干兼职是吃饱撑的,不稀罕我挣那点钱。你说,这是什么道理?我做兼职是因为我喜欢那种让自己有价值的感觉,谁图他稀罕不稀罕!我瞎了眼了才会跟他结婚……”

我似乎从她的诉说中看到了一个眼中无光、满口碎碎念、做事不讨好的中年妇女的模样,这个形象与我当时见到她时的年轻飞扬相去甚远。

我说:“你好像满肚子委屈,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不被人理解。”

她说:“是啊是啊,我也看过一些心理学的公众号,你们有个说法叫‘不被人看到’,我觉得我自己就是没有被老公看到,这是我委屈的来源吧?”

我拿着手机呵呵直笑,心想概念或理论并不是被这么硬生生地套在人身上的,假如不从生活本身来理解理论,那么理论就相当于“僵尸”。

我问江月:“你对你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江月说:“这倒把我问住了,我能有什么定位?以前我是个上班族,现在我是个全职主妇。这么说的时候我心里很不舒服,我实在不能接受自己只是个全职主妇,虽然现在的社会对全职主妇的尊重程度高了很多,说什么全职主妇也是工作,可是这份工作没有收入,你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嫁了个有修养的老公,可是对方的品性又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再说人是会变的,你怎么能确保自己是安全的呢?”

我又继续问她:“可是你一直在做兼职会计啊?这怎么解释?”

她说:“那都是可有可无的,有人找我就做,没人找我就闲着,这没有什么难以解释的啊!”

我却觉得,问题就出在这里。

我对江月说:“你以全职主妇自居,却不认同这份‘工作’,同时你从事了自由职业,却仍然没有把兼职会计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比如为它规划出合理的时间,像对待真正的工作一样对待它。你把自己定位成A,却不理解A是什么样的概念;你为B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却没想过这意味着什么。我想这是你难受的原因吧?”

她久久没有回复。

这番聊天倒让我感慨颇多。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家庭主妇。虽然我很早就不上班了,而且照顾孩子占了大部分生活。

我是个自由职业者,我的工作内容有三项:写作、做咨询、参加培训(或不断拿出时间去学习)。

我把自己定位得很清楚:先是一名自由职业者,然后才是一名家庭主妇,但不是全职主妇。

这样的定位对我来说有很大好处,它让我不至于把生活搞得一团糟,分不清什么时间应该用来干什么——任何东西都是需要边界的。边界不清,人就会有莫名的焦虑。

试想如果你新换了一份工作,但没有人告之你的职务和工作范围是什么,领导会把大小事务都交给你去做,这样的工作你做得长久吗?

不过我对自己的清晰定位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以前我总认为,既然我不上班,那我就有义务照顾老公和孩子的饮食起居,以及整个家庭的运转。至于我热爱的一些事情,比如写写画画、看个小说和电影,只能见缝插针地去完成。但随着我写得越来越多,做咨询越来越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只恨光阴快得像飞奔而过的马,尾巴一甩就不见了。然而我却还顶着家庭主妇和全职妈妈的名衔授人以柄,比如亲戚朋友会说:“你时间一大把,这点儿活算啥?”老公会说:“你天天待在家里还喊累,我得累成啥样啊?”孩子也不会理解,她会说:“我都说三回了要吃可乐鸡翅,你每次都忘。”

以前我会觉得,其他人太可恨了,我累成了狗你们都看不到;后来我才发觉,可恨的是我。

因为我没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已经变了,我不是全职主妇,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也是一份工作,它除了办公地点自由以外,与全职工作没什么两样,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都需要认真负责,都需要有所规划,而不是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自由职业并不代表“随便”,它需要科学的时间管理,以及自律。

我没有意识到全职主妇和自由职业这份工作的边界,自然我也不会告诉老公和孩子“我有工作要做,请你们帮我干点儿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所以当我恨不能三头六臂的时候,我一直在责怪我的家人拖累了我,其实这对家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每个人都不愿意干活,我又没有明确告诉他们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我还责怪他们什么都不干,这难道公平吗?

意识不到全职主妇和自由职业工作的边界,于我来说还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当我忙于自己的事情而疏于照料家庭的时候,我会有内疚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和妈妈。其实这完全没必要,哪个有两个孩子、夫妻两人都有工作、老人又都不在身边、从未请过钟点工的家庭不是过得鸡飞狗跳?我家也是这种情况,凭什么就不能鸡飞狗跳呢?当我白天努力工作,晚上看见房间乱得像战场的时候,我又凭什么要感到内疚?难道我以为自己是超人或天才,时刻都能完美解决所有事情吗?

这么一想,我对自己的宽容和理解度瞬间提高了几层楼那么高。

我很想对江月说,这世上所有的委屈、不公与力不从心感,都不是外界带给你的,而是你未曾弄明白“自己是谁”,这是“自己的坐标”的模糊感所带来的。

我记得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醉汉在路灯下不停地找东西,路人问他丢了什么,他说丢了钥匙。路人帮他一起找,结果仍然没找到。路人就问:“你是在哪里丢的呢?”醉汉说,他刚出家门就丢了。路人大怒:“那你干吗来这里找?”醉汉振振有词:“因为这里有灯光啊!”

我们很容易看出醉汉错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其实和醉汉是差不多的,都倾向于到熟悉的领域、外界或旁人身上这些看得见的地方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钥匙、答案,虽然费了不少力气,却是徒劳无功。

不接受自己的处境又不能逃离这个处境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进行“外归因”,就是说把原因归结到环境和别人身上去。这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得不到任何有成效的结果,因为环境和别人不可能替你改变,或它们会自行去改变,这样你还不是变着花样让自己万劫不复!

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来,我们就避免了重复那个在路灯下找钥匙的醉汉的命运。有一个词叫“意识扩容”,就是说尽量把未曾注意到的潜意识内容,比如一闪而过的想法、奇特的观念、细小的内心的声音纳入意识当中来,去感受、去分析,努力看清一个事物或过程的全貌。这样我们的意识范围就扩大了。

后来江月回复微信过来,她说她想了很多,可能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她对自己的定位与现实不符。接下来她说了几句话,我觉得特别到位,她说:“要么我去上班,找人带孩子;要么我接受自己目前就是个家庭主妇,管好孩子做好家务就行了;要么我把自己看作自由职业者,那我就得为这个工作合理规划时间,不能让孩子和工作起冲突。我把自己定位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做了什么以保证这个定位是稳定的。”

我觉得这是对的。生活不堪重负的时候,不是因为背得太多或无从选择,而是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不能准确定位就不能扔掉“万一有用”的内容。一旦有了定位之后,很多无关的东西就可以轻松扔掉了。你的一切,都是信念在作怪《牧羊王子奇幻之旅》这本充满象征意义的故事书,讲述了一个叫作圣地亚哥的男孩为了连续做过两次的梦而穿越大沙漠去寻找金字塔,最终找到了梦里宝藏的故事。

圣地亚哥在路途中遇到许多好人,也遇到许多坏人,好人给予他指引,坏人则骗去他的钱财。对此,他的反应很值得玩味,比如撒冷王对他说应该去寻找他的宝藏时,他很震惊:“你怎么知道我梦见宝藏了?你怎么知道宝藏对我来说很重要?”再比如当他遇到水晶店的店主,并为店主打了一年的工,挣了足够多的钱而打算离开时,店主对他说:“我不会去麦加,正如你不会回去再次当个牧羊人。”他仍感到很吃惊,因为他知道,店主说的很有可能是对的。

这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提到我们的“天命”(一直想去做的那件事)时,会对我们形成触动,这并不是说对方讲的话多有技巧、多么动听,而是“天命”先在内心里存在了,当被一个外界的声音“证实”时,我们的激动可想而知。“天命”是这本故事书里经常提到的词语,它是为了表达“一直想去做的那件事”,说得通俗一点,我觉得可以理解为理想;如果用心理学的词语来表述的话,可以说成是信念。

圣地亚哥的信念就是“我一定会找到属于我的宝藏,也一定会遇到最美的爱情”。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宝藏,也都会遇到与他最匹配的爱情。前提是,你得相信这一点,并努力去实现。

无论你承不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但其信念并不都是好的,它有“消极”和“积极”、 “沉重”与“轻松”之分。你相信什么,老天就会给你什么,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有人说这叫“宇宙吸引力法则”,我却从荣格的著作里面找到了最质朴的答案。

先讲一个小故事:有次跟两个朋友聊天,其中朋友A原本是抱着“只要快乐就好”的育儿理念,但朋友B却反驳说:“那不行,要快乐,也要学习好,因为学习好会得到老师的看重,这样他的发展机会就和别的小孩不一样了。”A当时不置可否,但后来她就成了B的坚定拥护者,我觉得很奇怪,因为A在生活中是个很有主见、不太会被周围人的言论所影响的人,但B的说法却改变了她的观念。

这并不是说B的说服力很强,而是A先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存在:“被老师喜欢的才是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才会被老师喜欢?当然是成绩好的啊!当B不经意地说出那句话,马上就契合了A“内心的声音”,所以A很容易就被说服了。而之前A所谓的“快乐就好”也许是一种从众心理,也许她真的认为快乐很重要,但仍抵不上被老师喜欢所带来的安全感。

荣格说:“人类是经验的学习者和保留者。”我们曾有过什么样的体验,以及在什么事情上得出过什么样的结论,这种体验或结论就会被我们应用到其他事物上去。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只能用已知的东西去“同化”不熟悉的领域,这是我们对世界进行认知的基础。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古代的一个农民非常羡慕富人们吃喝不愁,有一次他发狠对左邻右舍说:“等我以后当了官,我就把烧饼馃子(油条)塞满抽屉。”从未见过世面的穷苦农民认为皇帝的生活不过就是可以随意吃到他所见过的烧饼油条,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什么样的经验最不能被剥夺?绝对不是老师、父母告诉过我们的道理,或从书本上学习过的理论,而是我们自己习得的感受或体会。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经历类似的事情,我们就会“自动”形成一种特定的观念,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外力更改的。这就是信念的由来。

能决定我们行为的只能是我们自己的信念,任何时候我们都会遵从自己的内心行动,而别人的劝告、道理对我们来说都是身外之物,我们只能去“观赏”。

一个人的信念可能是这样的:雨过之后必是天晴;我总能得到我想要的;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可以帮助我。

一个人的信念也有可能是这样的:这个世界没那么多好人,他们会欺骗我;人们喜欢我是因为我能为他们带来价值,或我可以哄他们高兴;别人对我好,是有求于我。

内心有什么样的信念,注意力就会集中在那个地方,那么在外部世界中就总会找到可以证实这一信念的事情。这点毋庸置疑。

再讲个小故事:朋友家里装修,她因为忙,就全权交给一个搞装修的熟人去办。结果这个熟人活儿干得不怎么样,还要了她一大笔钱。她很生气,觉得自己被骗了。跟我聊天的时候说:“你看,人就是乐于‘杀熟’,这世道哪有真心实意帮你的朋友啊!”我不清楚装修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活儿干得好不好,不好的话到底不好在哪里,我只听到她的信念是这样的:“朋友都是不可靠的。”她因为有这样的信念在先,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去搜索可以印证这一信念的事实,结果被她找到了,也许之前她还找到过许多。

但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他也许会想:“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我没费丝毫精力就把装修搞定了,这还多亏了有干这行的朋友。”谁也不能说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种想法的人,有这种想法的人的信念就成了这样:“朋友就是用来帮你渡过难关的。”这是一种被支持的积极感受,而不是“我受骗了”这种被索取的消极感受。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感受,反映的是人们内心不同的信念。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我还想到有个女孩儿跟我说:“我妈毁了我的前半生,我老公毁了我的后半生。”这句话有点后悔但却很享受的意思,就像有人这样解释伤害:一个人伤害了你,那是因为你给了他伤害你的权力。“毁”也是一样,难道活着就是为了被别人毁吗?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女孩儿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面,那痛苦很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她一边待在里面恐惧着,一边拒绝把手伸给想要拉她出去的人;那痛苦还像一种难喝却可以上瘾的饮料,她一边嚷着“难喝死了”,一边被某种“瘾”引诱着继续喝下去。

其实她的信念是这样的:我不能掌控我自己,我不能决定我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的生活或命运都是由外界掌管的,我对此无能为力。她一次又一次暗示自己,这就是生命的本质,然后依据这种信念搜集并验证她是怎样被环境所束缚、被周围的人所控制的。比如她非常讨厌婆婆,一看到婆婆就想吐,但她离不开婆婆,因为婆婆帮她看孩子省了她不少力气,她没有办法独自承担照顾孩子的重任。说“没有办法独自承担”并不是真的没有办法,而是她不想去承担,因为她没有或极少体验过为自己承担一些什么,这对她来说是不熟悉甚至是恐惧的。

虽然你想活得轻松、快乐一点,你想获得自由,你想被人尊重,你想成为一个有钱的人,你想取得一些成就,但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那么你可以仔细发掘一下自己内心到底有什么样的信念,以及这个信念是如何阻碍了你“心想事成”。焦虑,是你不敢承认自己很努力

听过太多创业失败、频频跳槽不得善终的悲惨例子。即便有人稳妥地经营着一份事业,却也会因累、麻烦、费精力而焦头烂额,从而产生放弃、改行的想法,或陷入无望的心理状态中。

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朋友,本来做会计做得很好,学历高、资格证书多、经验丰富、客户也多,当然收入也颇丰。可就是嫌那些数字太麻烦,整天头疼,想换一个相对清闲又能保证收入的工作。

我就觉得,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到了那山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虽说人往高处走是没错的,可是高处不胜寒呐!人们总觉得目前做的这份工作不太好,周围的环境不尽如人意,想着换一份工作换一个环境也许就会幸福了。于是不停地开始,不停地结束,折腾来折腾去,时间过了大半,仍有种什么也没落着的空虚感。

我也曾做过这种事。

十年前我是个自由插画师。那时我刚结婚没多久,工作高不成低不就,轻松点的工作嫌挣钱少,累一点的又嫌压力重,干脆赋闲在家,好像什么也不干就能挣到钱一样。可不能总闲着呀,我开始看小说,各种各样的、只要带字的全看。小说看得烦了,就看工具书,比如软件书。后来,我爱人从图书馆弄来一批矢量图软件教程,那时正是杂志插图以摧枯拉朽之势遍地开花的年代,经我手的杂志很多,我见的插图也很多,于是我想,这些插图难道就是这种软件画出来的?我为何不去学呢?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研究教程,然后像模像样地收集资料,画样图,联系大名鼎鼎的《女友》和《爱人》杂志社,《燕赵都市报》,出版社就联系得多了,记得清的有两个,漓江出版社和时代文艺出版社。现在想来,我当时好厉害啊!我曾有为了赶稿三天两夜不睡觉的经历,美编也对我说:“你的画很有风格!”但在那时,我并不觉得自己做得很好,相反却有种焦虑感,总觉得自己画得不好,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找我画画,那是我走狗屎运,是这种工作者太稀缺,或者是因为我很好说话,从不拖稿的缘故。反正原因都是来自外界,而不在我可控的范围内。

十年以后我为什么放弃了这个工作呢?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力不从心,我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受过系统培训,我甚至连素描都画不好,色彩知识更是欠缺,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我的创造力。我把我的作品装饰得光彩夺目,让编辑们喜欢,蒙骗过关。我担心某天黔驴技穷,或者新手们如雨后春笋,我则再没有机会获得编辑的青睐。这令我焦虑。

我焦虑是因为我总是企图抓住那些不可控因素,比如,幸运、机会,它们对我的成功很重要。我相信我的成功都是外界赐予我的,并不是由我说了算的,所以面对工作的进展,我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只好放弃。

我是那么羞于承认自己的努力,漠视自己的努力,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吗?

我看不到自己研究软件时的殚精竭虑,这难道不是我成功的因素吗?我买了好多书,恶补色彩学知识,这难道不是我成功的因素吗?我一一对比分析市面上各种杂志插图的风格,研究有可能用到的技巧,这难道不是我成功的因素吗?我熬夜赶工,这种认真难道不是我成功的因素吗?至于机遇、幸运,我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一百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也抓不住一个呀?至于编辑的夸奖和青睐,假如我画的是“一坨狗屎”,人家为什么要对“一坨狗屎”情有独钟呢?

在此不得不提到归因理论,它用以说明人们如果基于不同的解释,便会对行为做出不同的判断。它是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的。知觉是在经验的背景基础上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这些解释既以信息内容本身的特点为基础,同时也受知觉者本身特点的影响。什么意思呢?一个人认为一件事情的成败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取决于他过去的经历、兴趣、态度、动机、期望以及习惯等等。人与人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归因方式,归因不同,就会影响一个人做事的成败、坚持度以及满意度。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做某品牌十字绣的省级代理,那是一个不满30岁的女孩,我们聊天时她告诉我:“我那仓库里的货都摞到房顶了,账上再没有多余的资金;过段时间再看,满桌子都是现金,仓库已经空了,这感觉太爽了。”她告诉我,她当时是怎么拿下的省级代理,她讲话的时候声音洪亮、神态笃定,我记住了她的一句话:“如果你有七分能力,你一定要说到十分,不给对方怀疑、拒绝你的机会。”哇,我马上想到的就是,这个人真够自信的。关于自信,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体会,但在这里,我想说,这个女孩她首先看到的是她的七分能力,她比谁都确信她有这七分能力,这七分能力让她争到了代理权,让她的事业小有成就,而她之所以有现在的成绩,绝不是因为她长得好看,她有一对好父母,或者她走运。

不管我们过去的经历如何,我们能不能从现在这一刻开始,学会内在归因,放弃外在归因?学会个人归因,放弃情境归因?因为外在或情境归因都是我们不可控的,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成败交给不可控因素,那样会使我们感觉不安全,最要紧的是,它会导致我们怨天尤人。而内在或个人归因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通过它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的努力、耐心、认真,它让我们骄傲、踏实,感觉自己背后有莫大的支持。这倒不是说,我们只要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认真,做事就一定会成功,而是说,假如一件事情没有做成、做好,我们也不会感到绝望或颓废,因为,一切尽在我们自己的掌控之中,当时机成熟,重新开始便是。

我想,那些创业屡屡失败的人,工作频频跳槽的人,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往往是把自己的主动权交给环境或外界的人,正是因为忽略了自己的内在,做事才不求努力,因为他们相信,努力无用。即便因为对某个事情特别感兴趣而花费的精力多些,他们也会认为是事情本身吸引了他们,促使他们花费了精力,而从来看不到自己对这个事情的付出。其实,很大程度上付出才是收获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说在一份成就中看到自己的努力很重要,那么,在生活里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则同样重要,这两者异曲同工,因为努力和已经拥有的都属于可控因素。这个道理很简单,已有的东西,不管物质还是精神,它们已是实实在在地为你所拥有,被你所掌控。它们是你的基石,没有它们就没有你,你忽视它们,等于忽视了你的支撑。满眼都是未曾掌握的、未知的东西,你盯着它们久了,难免会觉得人生无望。

对生活大致满意的人,往往会看到那些曾经得到过的美好,很少对未来之事耿耿于怀。亲手做一顿美食并和全家人享用它,比要成为一个顶级厨师重要得多。我不是说理想不重要,我是说看到为理想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更重要。你烦恼,是因为不会感受爱

有个读者告诉我,孩子1岁多,虽然工作不是很忙,但她不能独自照顾孩子,必须得有一个人帮忙才行,以前是婆婆照顾孩子,老公当副手。最近一段时间婆婆身体不好,老公做的事就多了一些,比如做饭,晚上哄孩子睡觉什么的,而她自己,除了上班以外每天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补觉,否则会情绪不好。

当她这么说的时候,我觉得她真是幸运啊,老公帮忙照顾孩子的确是件很舒心的事,遥想当年睁眼闭眼就我和女儿两人,这24小时全职妈妈当得别提多绝望了,我何尝不想有人帮我看会儿孩子,好让我美美地睡上两个小时!

我对这位读者说:“那你一定感到很充实、很幸福。”

她说:“才没有,我一点都不这么觉得。”

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本来就是他该干的事啊,以前是他妈照顾,现在他妈身体不好,当然是他照顾了,做这么点事还有功劳啦?”

好吧,我由衷地承认这个想法简直太美妙了——谁让你(当爹的)生孩子呢,你生了孩子你就得照顾,我自己反正照顾不了,你看着办!

天呐,我为什么不这么想啊?我要是也这么想,当年是不是就少受好些罪?

我这么说并不是判定这个想法的正确与错误,所有的想法都和自己的需求有关,而需求是不分对错的,只是选择看到的侧重点不同——选择看见你以为正确的、深信的那个方面。你以为事情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其实它们只是你不由自主的选择而已。

然而这个美妙的想法有它的弊端,那就是:我丝毫不感激你为我做的一切,因为这是你应该做的,你做了,就算正常,不做,就是错了,我还用感恩吗?就像你欠我钱,你还了是应该的,不还,你得有多无耻啊!

可是还不还钱和还的钱本身,这是两码事,一个是用来评论的、虚无的形式,一个是实在的拥有。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对方要是不还呢?他就是无耻了,你能怎么办?骂他祖宗八辈儿?你毕竟没有得到他欠你的钱。可是话又说回来,即便他欠了你,他也还了,你重新拥有的那部分钱是不是可以用来干点儿你喜欢的事,这也算你的拥有吧。

那么你是把着眼点放在“他还不还你”这个道德性的问题上,一定要论出个对错,还是把着眼点放在“他还你的东西”这个实际层面?

识时务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我知道,当我们习惯性做出A选择,现在得知它有弊端之后再去转向B选择,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甚至是艰难的。艰难的原因不外乎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你认为关系的实质不是“爱”,而是“欠”。

这个认为也许是童年的生活模式所致,父母给你的不是无条件的爱,孩子自己又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以为生了你养了你,你就欠了他们。言谈举止无一不在表现“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你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我”“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不听话怎么行”“我们家很穷,给你花这些钱你可要争气啊”。诸如此类,这些言语让你觉得很内疚,让你觉得无论你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话、争不争气你都无法还清父母对你的付出,但同时,你心里又有很大的愤怒,你会想“我根本就不想要这些好吗”。呵,谁管你想不想要,人家只是想拿自己一厢情愿的付出控制你罢了。这种控制很隐蔽,让你不知不觉陷入其中逃都逃不开。在这种模式当中你就形成了这样的认知:虽然我很讨厌“欠”,可它却是关系的实质,与陌生人之间哪像与亲近的人之间一样存在“欠”这个东西啊!这就是很多人常说的“只有父母才能对你付出得如此彻底”,而在陌生人之间是不存在这种付出的。

你也许一方面认为亲近的关系靠“欠”来连接,另一方面却害怕欠不太熟悉的人,因为“欠”的背后是无底洞——还不清;你也许一方面认为亲近的人无论做多少都是应该的,因为有“欠”这个东西存在,另一方面却特别感恩于不太熟悉的人的一点点好处,因为人家不欠你。

二是你的核心情绪是孤独。

无论我们的情绪有多复杂,基本的情绪只有五种:孤独、恐惧、受惊吓、愤怒、羞愧。你可以把它们看成是情绪的元素,就像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的一样。这五种基本情绪每个人内在的排序不一样,排第一位的就是核心情绪。而每一种基本情绪,如果运用得当,都会成为疗愈性的正性能量,运用不得当,就只会是负性能量。

孤独的人有什么特点呢?不相信爱,不主动去体验爱。不动容、不感动、不感激,就是孤独的派生物。有一首老歌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早年的时候不太理解它在唱什么,现在知道了,它是说孤独的人不相信自己是可爱的、可以被爱的,任何人递过来的好与赞美,他都本能地持怀疑态度,这样一种体验是可耻的。为什么称为孤独?就像一座孤岛,四下全是水,没有连接的陆地;他把自己封闭了,拒绝伸开“触角”;外界是外界,自己是自己,这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你不要来连接我,我不接受,我也不会去连接你,我没这个意愿。

在积极的、热情的人看来,孤独的人就像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非但如此,他还是冰冷的、不知好歹的。表面看来是这样,但上文已经说过了,任何一种基本情绪都可以是正性的和负性的,如果只是一味缩起来,孤独的人会给人可恨可耻的感觉。可是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撇去世间一切杂音,人才得以获得某种悟性和精神的升华,所以说孤独的人都是很有才气和灵性的。

孤独的人不会主动去体验那些“本来应该给的好处”,因为他与外界的连接是缺失的,就是说这个在旁人看来理所应当的部分在他内心里是没有的。在他看来好处或者爱,分为三类:

第一类:应该给而没给的,他体验到的就是匮乏与恨;

第二类:应该给事实上也给了的,他体验到的是受之无愧、平静,但不会感激;

第三类:不该给却给了的,比如陌生人或不太熟的人之间,他的感受就是非常感动,认为一定要还回去。

总之就是说,我看不到别人对我的好,如果有,我一定会还你,但我不会把它们放在我心里。这是什么意思呢?拒绝爱,拒绝把爱放在心里,拒绝将之当作温暖自己的阳光和支持自己的力量。孤独的人就是这样把支撑自己内心世界的地基一点一点拆掉的。

事实上整个世界的真相是这样的:任何人、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你与父母、亲人、朋友、同事、陌生人之间是这样,你与工作、爱好之间是这样,你与花草树木之间也是这样,只要有联系,你从中获得的体验就可能是支持性的,关键是你要看到这种联系,看到了,它就是你的,看不到,它就消失了。

我曾经在朋友处听到一句话,她说:“我遇到的事情分为两类,一类是好事,另一类是还没有看出好在哪里的好事。”与其说这句话是励志鸡汤,不如说它道出了世间存在的真理。这就好像说父母对你的养育在道理上来讲是大公无私的,但你感到的只是愤怒和内疚,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正性、有力量的那部分:他们要是不养你饿死你呢?你可以说你宁愿死,事实上离开他们的养育你肯定活不了,你还有机会坐在这里讨论什么是孤独吗?你早早就认定了父母有条件的爱是对你的控制与索取,却忘了他们为了让你吃饱穿暖过得快乐和你不菲的学费而奔劳,看见这些不是为了让你记住你欠了他们,你可以不觉得欠也不去还,只要看见这些就可以了,看见它们你就有了被支持感,你就不会觉得这世上你是孤独的、不被爱的。只是这样给自己留一扇窥视外界的窗口,不好吗?

人常说:“这世界不缺乏美,只缺乏看到美的眼睛。”美和爱是一样的,收益、支持感都属于爱,这世界也不缺乏爱,只缺乏感受到爱的心。

看到美,不是为了感恩美,无论你感不感恩,那些美还不是一样在那里存在着?感受到爱,也不是为了去感恩爱,而是那些爱会流入你的身体,最直接的受益者还不是你?

我们真正缺乏的不是美与爱,不是别人为我们的付出,而是我们如何感受到它们。只要能够感受到,就很少有人不去感恩,这样世界才会展示出它温情、美好的那一面来。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人即便已成年却依然用幼稚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对人容易怀有敌意,以己度人,过于固执不听人劝,不能为自己负责等,这些都是人格不够成熟的表现。人格的成熟度是一个“程度化”的问题。

除了我们天生的内部因素,比如心理类型,我们在外部现实中所受的创伤也会影响我们的人格成熟度。创伤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谓创伤就是指那些无法忍受的心理痛苦,也就是说,只要是无法忍受的,都可以被称为创伤。创伤是痛苦,但痛苦却不一定都是创伤,因为每个人都会受苦,受苦了可以再恢复过来,只有那些难以恢复的痛苦才能成为创伤。

从大的方面来说,战争、地震、车祸等都会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它们更多是以应激障碍的形式存在,比如说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这种创伤会使人出现人格解体、植物神经过度兴奋,而闪回片断会使病人意识分离、选择性遗忘、抑郁焦虑,从而无力应付生活,这时我们会说,这个人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了。

一个人最容易在童年或婴儿时期受到创伤,因为小孩都是脆弱的,他不能独立生存,只能通过父母或养育人的养育才能生存。

对小孩来说,最大的创伤莫过于得不到回应、父母过于严厉以及父母常以否定的方式去和他沟通等等。因为,小孩是通过“内化”这种功能来形成和发展人格的,他会把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内化到心里去,从而对这个人进行“认同”。“认同”是小孩在内心处理自己与外界关系的方式之一,“认同”的目的是出于安全感的考虑,让自己与所爱的人不分离,或把伤害自己的人的形象“吸收”到自己内心里去,以得到某种控制感,从而可以抵御被伤害的恐惧。当受到创伤的小孩长大以后,也倾向于用“曾遭受的那种创伤”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子女;他甚至还会“引诱”别人以“曾遭受的那种创伤”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这就是“投射性认同”。于是,客体关系理论道明了人存在的实质——关系就是一切。

比如有些人喜欢埋怨,并把一切责任推到不相干的人身上去。他们觉得自己的处境不大好,但这都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因为老天不公,或是其他人做得不够好。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永远都无法明白,能够改变、拯救自己的,除了自己并无他人。

是什么导致了他们拥有“这都是别人的错”这种想法呢?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对待他的方式——经常得不到回应、父母过于严厉甚至暴力对待、常得到否定,因此他们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源于小孩们有限的认知:他们不会认为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有问题,而是会从自己这里找原因,那就是“自己做错了”“自己不够好”,因为自己没有满足父母的愿望和期许,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这真的很让人崩溃。

既然自己是不好的、没有价值的,那么得到爱的可能就会愈加少,而小孩失去爱和温暖就会死掉——不要以为这是夸大其词,对于小孩来说失去爱的体验恰恰如同死掉一样真实,所以在得到爱的可能性很少或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他们只有紧紧和父母联系在一起,才不至于被“彻底抛弃”。和父母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很必要的,且越被粗鲁对待,这种联系就越是紧密。这种紧密无关理智与好坏,只关乎安全与生存。

一旦某种联系被冠以“安全与生存”这种“头等大事”的名号,那么它就是庞大的、浓郁的、深刻的,断也没法断,断也断不了。相比那些在宽容、尊重、温暖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被不公平或粗鲁对待的孩子总是显得畏缩、迟疑、胆怯、不信任。前者很清楚自己是谁,他们与父母之间的边界被很好地区分;而后者因为有不可能断掉的关系,他们也许一生都会和父母纠缠在一起——用父母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父母的行为去对待他人——这也是找不到自己的原因和结果。

从这点来说,一个没有被不健康的关系所牵绊而渐渐学会独立的孩子,会拎得清、懂是非,社会性也强;相反被关系所纠缠、所吞没的孩子会因为没有机会学习独立,只能将自己永远置于纠缠的关系里面,用旁人的视角看问题,遇到事情再把责任推到旁人身上去。这一点很好理解——反正我不是独立的一个人,我的所思所想,我的行为,大家都有份儿。

越是与父母联系紧密的人,在人格上越是幼稚不独立的,但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哪怕有一对不怎么负责任的父母,对于小孩来说,如果他的“交往面”不是那么狭窄,也会形成渐趋独立成熟的人格。比如小孩们不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父母身上以获取他们的欢心,而是有机会与更多的“温暖的长辈”待在一起,或是投入喜欢的事情中,比如阅读、玩感兴趣的游戏,那么他与他人、与事物的关系都有可能向好的方向不断“内化”,从而对他的人格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比如我有个朋友从小就是通过与书本、与喜欢的学科建立良好的联系而成长为一个自信的人的。她的母亲脾气很大,父亲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个温柔的“老好人”,且常被母亲所控,当她在母亲那里受到打击、得不到理解的时候,就转而投入古诗词,用她的话说,她只有在书里才能得到安慰和安全感。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美好的经历,她在这种经历里体验到安定,而这种安定大大盖过了从原生家庭里遭受到的不被认可。她的自信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还有些人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容易被内心冲突所左右,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以适应环境,这是因为创伤会导致心理发展的停滞。人都有独立发展的内在愿望,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不受打扰,人会渐渐成长为成熟的人。一旦创伤存在,或创伤遭受得越早,小孩没有能力去处理,那么他的情感、心智或面对世界的方式就会停留在受到创伤的时刻,他会永远以一个孩子自居,并以孩子的眼光和行为与世界接触,那么拥有成熟的人格也就变得不那么可能。

每个小孩从出生开始都会遭受痛苦。如果身边有一个可以理解并接纳他痛苦的人,他就会知道,自己是可以被照顾的,他就能慢慢学会安抚自己的痛苦,也就是说,他自行发展了某些策略可以安抚自己,那么这个过程就不再是创伤。反之,这个创伤就会存在,如果反复发生,就会一再积累,由小变大。

作为一个咨询师,如何判断一个来访者的心理成熟度呢?靠的是在咨询过程中一点点揭示来访者使用的是哪种防御机制;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看到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呢?靠的也是对自己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的内省,当然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所谓防御,就是指免去体验不愉快情感的心理活动或行为,通俗一点说就像人的免疫系统,有它的遮挡可以让人免受外界侵害。人们会采取与创伤发生的年龄段所适应的防御机制,如果创伤发生得太早(人可能受到的创伤,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拉开了序幕),那么他就会采用极不成熟的防御,比如否认、投射、回避、分裂、反向形成等等;稍大一点就是置换、虚构、压抑、升华;青春期以后包括幽默、自嘲、不认同等等。

试想一下,当你用否认(不承认一件客观事物的发生)、分裂(非黑即白)、投射(以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的方式去面对世界时,你永远不能看到世界的全貌,理解不了它的丰富性,你就会显得偏激、疯狂,从而内心痛苦居多。

而当你采用比较成熟的防御机制时,比如幽默、接纳、勇气、宽容、耐心,世界会在你对待它的方式中显示出它善意、温情、可爱的那一面来。

如果你认为世界是充满敌意的、薄情的,并很难去适应,可以认为这是你的防御机制存在问题;相反,以一种更成熟的防御去“过滤”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难以忍受。

因此,在你的眼中,世界是怎么样的,取决于你所受到的创伤的大小,以及这个创伤被修复的程度。真正的成长,都有压力

在以前的小区住的时候,我家是一楼,阳台外面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种着两棵香椿树。每年开春,我都眼巴巴盯着树枝,看何时冒出嫩芽,何时抽出新叶。等到攒够一盘菜的时候我会马上下手。随着天气转暖,香椿越长越多,我就拿一些去送给朋友们。然后,香椿慢慢变得干硬难以入口,我只好把每一颗的嫩尖留下,大部分根部都扔掉。可爱的香椿在短短的时光里荏苒成了稻草。香椿不等人!

搬家以后,就没有香椿树了。可我太知道香椿不等人了。每天早晨我送完小宝上学之后都会顺道去菜店买菜,冬去春来,香椿上市了。虽然价格死贵,可是我喜欢啊,在这躁动的春天里,用香椿做一些创意美食,也算一件小小的幸事。于是每天早晨我都会买上四五把最新鲜的香椿。

碰巧一个朋友在微信上问我:“快说你中午做啥饭,给点建议,我都不知道往锅里放啥。”

我说,我要做香椿,拿尖椒凉拌,不放油和味精,吃的就是原味。然后我们就谈到香椿这个东西,朋友说:“商家也就坑你这样大大咧咧的人,在我们乡下各家都有好多香椿树,都是不要钱的玩意儿,卖给你,四五块钱一小把,还真当成金子啦?”我说:“不是我一个人买,很多人都买的,要不然店主就不会进这个货了。”朋友说:“要不说嘛,傻子什么时候都缺不了。”

我就笑了:“你好歹也捡个文明的词表达啊,说我是傻子。我好像看到了你妈的样子。”

这句话打开了朋友的话匣子,她说:“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越来越像我妈了,我要是每天也买上一堆香椿,让我妈知道了她一准得骂我败家,在她眼里不值钱的东西要是花大钱去买,那就是受骗,只有傻子才受骗。”

我说:“我记得你也挺喜欢香椿的味道,以前我守着香椿树的时候,每次摘的新鲜香椿没见你少吃过。”“谁说不是啊,可我就是做不到自己去买,我要是去买了,我也成傻子了。”“那你有没有这样想过:按你妈妈的理论,如果在自己认为不值得的事情上投入,就是受骗,就是傻子,现在你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你就没有从这件事上获得过任何回报吗?比如说你吃了香椿,这个味道也只有这个季节才有,让自己吃得高兴一点儿这不是所得吗?如果你不允许自己当个‘傻子’,你这点乐趣也被剥夺了。再说,喜欢琢磨吃的人幸福还来不及,怎么会是傻子呢?再说,就算当个傻子,又能怎么样?”“我承认你说的都对,可是思想拐弯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话何其正确。一个人根深蒂固的信念是不容易改变的。如果他不在这上面吃点儿苦头,如果他曾坚持的信念没有给他带来痛苦并被他意识到,他就会恪守这个信念,并以此作为真理。如果别人不按照他的信念去行事,他会认为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事物一旦有对错之分,认为自己对的一方就免不了去指责错的那一方。生活当中的矛盾和冲突大多都是这么来的。

当然香椿只是小事情。然而生活中又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让你痛得欲哭无泪?车祸、地震、亲人离世,这些算得上大事情,你活到现在有没有经历过一件?面对大事情,每个人感到痛苦是自然的,一点儿感觉没有反倒是不正常。除去这些大事,谁能保证自己每天都过得快快乐乐、毫无焦虑和烦恼?这些焦虑和烦恼又哪一样不是来自一点一滴的小事?

说一件比香椿稍大些的事吧。

我的来访者露露是一个很容易被情绪所困扰的人。小到后悔扔了一个还算喜欢的包包,大到和婆婆拌嘴,每件倒霉的事都会让她心意难平,然后她把这种种不如意都归结为一个根本原因:嫁得不好。她认为在婚姻这件事上自己选错了人,选错了人是因为老公是自己选的,而父母和亲朋好友都不赞成。

你瞧,旁人尤其是父母不赞成的,就是错的、不好的。那什么是对的、好的呢?露露说了,受到祝福的婚姻才是好婚姻,也就是说,周围人都认可的婚姻,才是对的、好的。我问露露:“如果大家都觉得某个人选得不错,但你对他没感觉,这也算好吗?”露露说:“这不重要,不都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吗?”

我几乎在瞬间明白了露露的恐惧和担心所在:她一直认为自己错得很离谱,因为她嫁了不对的人,但她的不满不是针对这个不对的人,而是在选错了之后所要遭受的压力。这个压力是什么呢?是“无法承受错误”。为什么无法承受错误?这要在个人成长中寻找答案,露露跟我讲过,有一次她情绪不好,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见爸爸让她跪下,红着眼睛大声吼她,质问她“为什么你不听我的”“为什么你不怎么怎么做”,虽然这是一个梦,但与现实的场景很吻合,她曾经被如此对待过。父亲的行为和情绪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来自露露没有按照他的要求行事。当父亲认为自己的要求是对的,可是露露没有按他的要求去做时,那么露露就是“错的”,连露露自己也被动认定自己是“错的”,既然“错了”,当然要惩罚,这种高强度的惩罚就变成了露露紧张和压力感的来源,这是她不能承受的。

在一件事情上的恶劣体验,以后可能会泛化到其他事情上。露露不能允许自己做错事,因为做错事情太可怕了。

为了保证不受到惩罚,就不能犯错误;为了保证“永远正确”,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别人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别人的坚持就是我的坚持,因为,我和你们一样了,你们就不能再惩罚我了呀,我就不会再有压力了呀,何等快哉!

可是,因“附和”少受了压力,又会形成另外一个恶果:没有自己。“没有自己”是一种更痛苦的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既想“做自己”,因为做自己是畅快的,又不想承受被非议的压力,这种冲突常搞得我们百爪挠心寝食难安。

可实际上,如果我们选择做自己,就要承受来自他人的非议;如果我们承受不了非议,那就只好暂时或永远丢掉自己。

这两种选择看起来都不甚让人满意,哪种选择都有压力存在。

我们不妨仔细考虑一下,这世上有不存在压力的事情吗?上班挣钱,就有来自老板和同事的人际压力;赋闲在家,就要承受没有收入的压力;外出旅游,你要承受行程中不可预料的事情的压力;读书上学,你有考试压力;就算谈个恋爱,也会有分手乃至对未来的焦虑感。要说什么样的人绝少有压力,那就是婴儿:张嘴要吃,伸手要抱,一不痛快马上哭给你看。在婴儿的世界里,他就是世界的中心,全世界的人都要围着他转,他没有什么压力,要实在说有,那就是没有什么压力也是一种压力。

只要我们不是婴儿,我们就需要承受某些压力。但正确认识压力,却是一个成熟独立的人的必备技能。

如果你承受了某些压力,你就得死,那我劝你不要承担。可如果我说,压力不过是自己吓唬自己,不知你做何感想?

惩罚是压力,非议是压力,责难埋怨是压力,嘲笑谩骂是压力,遇到不会处理的事情没有人支持是压力。如此看来,压力的实质就是“没有人爱我”。你惩罚、责难、嘲笑我的时候,我体会不到你的爱,我看到的是你远离、抛弃了我。因为,一个无条件关爱我的人,怎么会惩罚、责难、嘲笑我呢?

因此我们不敢被惩罚、被批评,被抛弃的感受简直太难受了,为了不被惩罚和批评,我们需要按照别人尤其是父母的要求去行事,这样就相当于父母承担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责任。这样是安全的。但代价却是,我们永远也长不大。

要知道,惩罚、责难和嘲笑,无非为了说明我们“错了”,其采用的标准来自认定我们“错了”的那一方。既然这样,我就是“错了”,又能怎样?我不会因此而死;就算你不爱我,我仍会照顾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不再是需要你养护的小孩儿了。

有句鸡汤说得好:“就算全世界抛弃了我,我还有我自己。”很多人反感鸡汤,不是因为鸡汤不好,是因为他的心还没有走到那一步。当鸡汤只是别人的道理时,确实是用来讨厌的;当鸡汤变成自己的领悟和经历或感受的一部分时,那就只有一句话可以表明:一切尽在不言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