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1:16:54

点击下载

作者: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尊老爱幼(上)

尊老爱幼(上)试读:

前言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惩恶扬善、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她不仅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与主轴。所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际是进行“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她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弘扬也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人类当代精神文明,推进世界伦理道德的发展与建设,树立新的荣辱观,我们编选了本丛书,本书共分三大部分,即:理论卷,故事卷和名言警句卷,并参考有关书籍做了分类。

各分册编排结构有综述,着重阐述本德目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然后,是所选取的内容集合。每个故事每条言论根据揭示德目的需要进行了再编写,力求以内容明伦理、明思想、明形象、明榜样,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再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研究资料、历史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综述论证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7年6月剡子扮鹿取奶孝双亲

远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周朝,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中住着一个叫剡(yɑn)子的少年。

剡子个儿虽然不高,却很勇敢机智,又特别孝敬父母,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他。

剡子常常对村里人说:“父亲、母亲生养了我,把我养大不容易,我要像父母爱我那样爱他们。”

剡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剡子家十分穷困,全靠父母日夜操劳,一家人才勉强得到温饱。

岁月不断流逝,剡子的父母渐渐老了,二老的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了。

随着剡子的一天天长大,他越发变得懂事了,知道自己应该为父母分忧。

他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帮助父母担水、做饭、打扫院落。侍候父母起了床,一家人吃完早饭,他背着绳索,拎着斧头上山去打柴。

剡子进了大山,凭借着矫健、灵巧的身子,爬上大树,抡起斧头使劲地砍起树杈,斧砍树木的响声在大山里回荡。

山野里,有一群鹿惊奇地瞧着剡子,剡子友好地向鹿群招招手,学一声鹿鸣。由于他学得极像,同鹿成了好朋友。

常年的劳累使剡子父母的身体越来越弱了,二老的眼睛都快失明了,这下可急坏了剡子。剡子到山里为父母采来各种药材治病,总不见效。

一天,剡子的父亲说:“我很小的时候,吃过鹿奶,鹿奶的味道很不错,听说对人的眼睛也有好处。”母亲也补充说:“我也听老一辈的人说,鹿奶对人很有滋补作用。”

父母那么想吃鹿奶,上哪儿去弄呢?聪明的剡子突然想起了山间林子里的那群鹿。如果自己装扮成小鹿去采奶,母鹿一定肯帮忙的。

剡子为自己想出这个主意而高兴。他没有对父母讲,怕父母不让他去。剡子来到村里一户猎人家,向猎人借了一张鹿皮。

第二天,剡子提着一个小罐,拿着鹿皮进山了。进了林子,他老远就看见了那群鹿,他把鹿皮蒙在身上,装成一只小鹿,混进了鹿群。

他爬到一头母鹿身边,用手轻轻地往小罐里挤奶。因为剡子的动作轻柔,母鹿还以为是一头小鹿在吸奶,于是驯服地让剡子挤,剡子终于挤满了一罐奶。为了不让鹿群发现,他仍然爬行着离开了鹿群。

剡子回到家中,高兴地让父亲喝他带回的新鲜的鹿奶。父母问他是从哪儿弄来的,剡子这才把自己装扮成小鹿挤鹿奶的事告诉他们。

父母很担忧,劝他以后不要再去了。剡子却说:“只要二老身体一天天壮起来,我吃点苦不算什么!”

从此,剡子一次次地进入深山老林,混进鹿群去挤奶。一天,他混在鹿群中,刚挤了半罐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鹿群四散逃走,只剩下剡子装扮成小鹿原地不动。

原来,是猎人们围猎,来到山林,猎人们拈弓搭箭,刚要射,剡子急忙掀掉鹿皮,站起来说:“别射!我是人!”他把为父母挤鹿奶的事告诉猎人。

猎人们大吃一惊,并为剡子孝敬父母的精神所感动。一时间剡子扮鹿取奶孝双亲被传为佳话。介子推背母上绵山

介子推,春秋时代人。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因受晋惠公和骊姬的迫害,带着文臣武将狐毛、狐偃、赵衰(cuī)、魏犨(chōu)、介子推等人逃难到临国,最后被秦穆公送回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在论功行赏时忘了一个人,就是介子推。介子推出身贫苦,他不做官,只好靠编织草鞋养活老母。

邻居张解见了,劝介子推找晋文公请赏,介子推只是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

介子推的老母看儿子织草鞋养家汙口也太辛苦,也劝儿子说:“我儿跟重耳逃难多年,立有大功,为什么不找他谈谈,说不定能得到荣华富贵,不是比你织草鞋强吗?”

介子推说:“主公当上国君,上顺天意,下合民心,我怎么能去争功夺利,我宁愿一辈子织草鞋来养活您。”

老母见儿子这样高洁,也就不再去难为介子推了。

过些时候,介子推跟母亲商量说:“我很爱附近的绵山,那里山清水秀,土地肥美,草丰林密,很适合隐居,我们到那里去吧!”“我儿志趣高尚,就依你吧!”

收拾了简单的行装,介子推就背着母亲上路了。

张解甚觉不公,替介子推不平,就偷着写了一篇讽刺诗贴在朝门外。诗中写道:“蛟龙逃难,没有深潭可以躲藏,众蛇随它周游四方。蛟龙饥饿,一蛇割骨肉献上。蛟龙返回龙潭,众蛇住进新房。只有一条蛇没有住处,背着老母流落荒野,十分悲凉!”

手下人揭了诗文进宫献给晋文公。重耳看了,恍然大悟,惊叹道:“啊呀,我简直是老糊涂了,怎么把介子推给忘了呢?快,快把介子推给我找回来!”

宫人来到介子推原来住的地方,只见一把大锁锁着房门,只好回宫禀告实情。

晋文公听后令宫人把张解召到宫中,询问介子推的下落,并说:“能找到介子推,定有重赏。”

张解把介子推背母去绵山的经过对重耳讲了一遍,并答应领路到绵山。晋文公十分高兴立即封张解为大夫。

张解作向导。晋文公带着文臣武将,率领着大队人马来到绵山脚下,打听介子推的下落。有个农民说:“前几天,一个汉子,背着他的老母进山去了。那汉子对他母亲照顾的可周到了,现在不知走到大山的什么地方了。”

晋文公的人马在山里找了好几天,也没见到介子推的踪影。手下有个人建议说:“介子推最孝顺母亲,如果放火烧山林,他一定会背着母亲跑出来。”

重耳下令烧山。漫天大火一连烧了好几天,大火渐渐灭了,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重耳派士兵搜山。只见介子推抱着母亲,烧死在一棵大树之下。

重耳见状,失声大哭。为了纪念介子推,把绵山改名为“介休”,意思是介子推休息的地方。

介子推母子遇难的这一天,正是农历清明节,后人在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北方人管这一天叫“寒食节”。颍考叔讲孝道感召庄公

颍(yǐng)考叔,春秋时郑国人(今河南新郑县一带),是郑庄公手下的一个管理疆界的官员。

郑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他的母亲武姜氏因为这个特别讨厌他,而偏向他的弟弟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国君,由于庄公的父亲武公不同意,还是庄公继了位。

庄公继位后,武姜氏千方百计的帮着共叔段扩充势力,伺机夺权。庄公欲擒先纵,待时机成熟时,先发制人。在共叔段攻打京城前,一举打败共叔段于鄢地。共叔段逃亡到国外,妄想打开京城之门作内应的武姜氏被放逐到城颍(今河南临颍县西北)。郑庄公对其母发誓说:“不到黄泉,咱们不要再见面了。”武姜氏再不对,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呀,过了一段时间,气消了之后,庄公又觉得自己也有些过份。可话已经说出了嘴,又有什么办法呢。

颍考叔听到这件事后,找了个借口,见到了郑庄公。庄公招待他吃饭,席间庄公发现颍考叔把肉食都放到一边,从不动筷,就好奇地问:“你怎么不吃肉食呢?”颍考叔赶忙回答说:“小人不是不吃肉食,而是因为我上有老母。我们家的好东西她老人家都吃着了,但从来没有吃过国君您这样好的菜肴,请允许我把这些菜带回去给我老母尝尝。”郑庄公说:“你还有母亲,吃什么还可以想着她,给她带回去吃,我就没有这种福分了。”颍考叔明知故问地说:“我能问一下,您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吗?”庄公把放逐母亲于城颍,并发誓不再相见的事说了一遍,在诉说时流露出悔恨的情感。颍考叔觉得时机已到,就开导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假如您深挖地,到有泉水处,打一个隧道,母子在隧道里相见,谁能说这不是在黄泉中相见呢?”庄公高兴地听从了颍考叔的话。

隧道打通了,庄公在进隧道时,十分激动,就赋诗一首,其中一句说:“大隧之中其乐融融。”武姜氏出了隧洞以后,也感慨万端,懊悔不已,也赋诗一首,其中一句是:“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和乐融融)。”从此母子和好如初,就好像任何事情也没发生一样。《左传》的作者在评论这件事时说:颍考叔是一个有纯粹孝心的人,他对母亲的爱,感召了郑庄公。“孝子不匮,永赐尔类”,《诗经》里的这两句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孔子论孝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道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教育学生把“孝敬父母”放在第一位。他说:“学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少说没用的话,对人要讲信用,要热爱集体,接近有道德的人。这样做了,有剩余的精力,就去学点文学知识。”可见,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是把孝敬父母放在首位的。孝,是人才成长的思想基础,人,孝敬父母了,才能尽忠好义,为国为民。

一次,他的学生子夏问他,应当怎样孝敬父母,他回答说:“侍候父母,一定要从内心关怀体贴,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父母有事了,子女应当代服劳役;有了好的吃喝了,应该让父母先吃。能这样做,也就算是孝敬了吧。”

又有一个学生叫孟武伯的,也来问这个问题。孔子回答说:“当父母的,就是怕孩子有病啊,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和品德的修养,不使父母担忧啊!”

从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孔子孝敬父母的主要内容:要从内心深处去尊重、热爱、关心父母;为父母多做些自己能够做的事,干些自己能够干的活,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衣食住行,有了好的,应请父母先享用;要注意锻炼身体,加强品德修养,事事处处注意不叫父母担忧、操心。这些也是今人应继承和发扬的。闵子骞感动后母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孔子称赞他上事父母,下顺兄弟,一举一动,尽善尽美,无人讲他闲话。

闵子骞小时候,受后母虐待。

后母疼自己生的两个儿子。有好吃的,就偷偷地给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吃,闵子骞吃不着还常常吃不饱饭。可是,闵子骞怕父亲知道了难心,从未告诉他。

冬天到了,后母所生的两个儿子穿的都是棉絮衣,身上暖烘烘的,而闵子骞穿的却是芦花做的棉衣。

有一天,闵子骞的父亲坐着他们兄弟三人拉着的车外出。

那天,天气非常寒冷,西北风呼呼地刮。闵子骞的棉衣不能御寒,一打就透,他冻得浑身颤抖,面色灰白,手都冻僵了。

而他的两个弟弟,因为拉车赶路,衣服保暖,脸上直冒热汗,面色红润。

闵子骞的父亲一看,闵子骞瑟瑟发抖而两个弟弟直淌汗,以为闵子骞拉车不卖力气,一气之下,就用鞭子抽打他。

鞭子抽破了棉衣,芦花忽地飞了出来。父亲感到奇怪,抓着几个一看,才恍然大悟。啊!原来儿子身穿芦花,是冻的在发抖!“回家!哪儿也不去了!”父亲命令三兄弟往回走。

闵子骞的父亲真是气极了,他心疼起自己的儿子来。

一进家门,父亲便把妻子叫出来。骂她没有人心,要休掉她。

闵子骞一见,跪在地上哀求父亲说:“母亲在这儿,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母亲离去,那么我们兄弟三人都将孤单!”“我的棉衣絮芦花,是我家贫困,没有那么多棉花!”

父亲见他的话说得婉转而近情理,便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后母听了闵子骞的话,非常惭愧。从此以后,她痛改前非,待闵子骞比她的亲生儿子还好。曾参克尽孝道

曾参,字子与,又称曾子。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生于公元505年,卒于公元前436年。曾参出身贫寒,一生经历坎坷,但终生讲求修身养性,主张“日三省身”。

曾子以孝出名,他不仅行为上恪守孝道,而且还有一套理论主张。他把孝分为三种: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在孔子门下受业学习多年,已学有所成。那时,他家贫寒,为了养活父母,他在离家很近的莒国出仕做小吏。虽然俸禄只有几斗米,但是他仍然十分欢喜,因为能用自己所得供养双亲。后来,他成了大名士,双亲也老了,他就不再外出谋官。当时,各国聘请他做相国,楚国委任他为令尹,晋国请他做上卿,都被他拒绝了。

父母亡故之后,曾子游历到楚国,做了大官,出门百乘相随,大队仪仗呼拥,高官厚禄十分显赫。可曾子并不高兴。他常常面北哭泣,因为在他看来,官再高,禄再丰,父母已经亡故,无法再奉养双亲了。父母没能过着荣华富贵日子,太可怜了。

曾子孝敬双亲,甚至到了愚孝的程度。

一天,曾子到他父亲的瓜地里去锄草。一不小心,把瓜苗锄掉了好几棵。曾子好心疼,自责自己的粗心。

这时,正赶上他父亲拄着棍子来薅(hāo)草,一看见曾子把瓜苗锄掉好几棵,气不打一处来,没问青红皂白,举起大棍,照着曾子的脑袋打来。本来,曾子稍一侧身,棍子就不会落在曾子的头上的。但曾子想,自己错了,父亲打几下消消气,就没有躲闪,仍立在原地。因用力过猛,曾子被打倒在地,不省人事了。这下子可吓坏了父亲,后悔自己出手太重。老人连呼带叫,揉了半天,曾子才苏醒过来。

为了不使父亲为自己担忧,曾子赶紧爬起,好像没挨过打似的向父亲赔不是。并走进瓜棚,拿过琴来弹给父亲听,让父亲消气。

曾子不仅对父亲如此,就是对后母也是十分孝敬,甚至休了妻子以敬后母。

曾子的后母对他十分刻薄,一点恩义也没有,但曾子毫无怨言,像对父亲那样,孝顺备至。

有一次,他让妻子为母亲做藜羹,他的妻子一时粗心,没蒸熟就端了上去。曾子知道后,大为恼火,立刻写了休书,将妻子撵出门去。知情人都认为太过分了,责问他说:“妇人犯了七出之条,才能休掉;藜羹不熟,这样区区小事,你为什么要因此休妻呢?”

曾子说:“藜羹确实是件小事,但我叫她煮熟奉母,她竟然不听我话。这样的人,如何可以留下她呢?”

然而曾子毕竟疼爱自己的妻子,为了珍惜夫妻感情,终身没有再娶。曾参杀猪

曾参不仅行为上恪守孝道,而且非常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说,他每天都多次检查自己的言行:同别人共事是不是诚恳?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讲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及时复习了呢?曾参严于律己的精神,为历代人们所效法。

许多古代典籍都记载过一则“曾参杀猪”的故事,已成为千古美谈,那么,曾参杀猪是为什么呢?

有一天早晨,曾参的妻子操持完家务,准备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正在家门口玩耍的小儿子看见了,乐颠颠地跑上来,非要跟妈妈一块去不可。

曾妻嫌带上小孩子事情多,走得慢,就对儿子说:“你别去了,还是自己在家里玩吧!”

小儿子可不答应,拉住妈妈的衣角不放,撒娇地说:“我不,在家玩没意思,我要去嘛!”

曾妻急得没法子,一扭头她看到院子里的那头小猪,就随口对儿子说:“好孩子,你听话,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给你杀猪吃肉。”“真的?”小家伙惊喜地望着妈妈问道。“嗯。”曾妻看儿子松手了,急匆匆独自上了路……

时间不长,曾妻从集市上回来了。还没进家门,就听到一阵阵“嗷嗷”的猪叫声,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呢?

走进家门一看,家里的小猪被捆住四蹄,在那里挣扎嚎叫;再看曾参正磨刀霍霍。“哎呀,瞧你这个人哪!”曾妻急步上前拉住了丈夫,“你这是干什么?不年不节的杀猪干什么呀?”

曾参指了指站在一旁兴奋不已的小儿子,问妻子:“刚才你出门时跟孩子说什么来着,你忘了吗?”“唉呀,你怎么当真了!我那不是哄他听话嘛!”

曾参的神情认真起来,对妻子严肃地说:“我们怎么能随随便便地骗孩子呢?孩子小,还不大懂事,他们的一言一行,全都是照着大人的样子学的。我们说话不算数,言而无信,自己许诺的事不兑现,那就是在教孩子学撒谎。”

曾参终于说服了妻子,把猪杀了,兑现了妻子的许诺。对此,曾参并不后悔:虽然杀了一口还不该杀的猪,值得欣慰的是,却挽回了差一点要给孩子心灵上造成的言而无信的不良影响,值得。“与朋友交不信”,不行;与儿子交往不守信用,也会影响孩子的品格修养。子路背米

子路,姓仲名由,孔子的学生。他性格豪爽开朗、好勇,武艺高强,却从不欺负弱者,且尊老爱幼,是乡里有名的大孝子。

子路家里很穷,常常以糠菜充饥。他想,家有穷富,人有高低,但家庭越贫寒,就越应想方设法孝敬父母,尽心尽力的去侍奉父母,尽量让父母少受些苦。他自己常常吃野菜或灰菜做的面团子,却设法让父母吃上米饭。

后来,家境稍有好转,子路对父母仍照顾倍至,想方设法让二位老人吃好,尽子之孝道。

一天,子路去50里外的陬邑做买卖,见集市上卖一种米,白白的。子路问:“这是什么米?”同行的人告诉他说:“这叫稻米,做饭香甜可口!”子路想,何不背回点让二老尝尝。于是他就买了一口袋,背回家中,给父母煮出香喷喷的白米饭。二老边吃边赞不绝口:“白米饭真好吃啊!”

子路见二老这样喜爱白米饭,他就经常去陬邑背米。

后来,子路得知孔子收徒讲学,就前往拜师学习,由于他勤奋刻苦,很快成了孔子的得意门生,可就有一样叫先生不满意:子路过一段时间就请假回家。

一天,孔子问子路:“你为什么过一段时候就请假回家?”子路见先生问起这事,忙向前行礼回答:“先生不知,学生的二老最喜陬邑的白米饭,学生过一段时间就得去陬邑背米,孝敬双亲。”

孔子听了,深为感动,并夸赞他说:“子路真是个大孝子啊!”

子路常对人说,背着沉重包袱走远路的人,休息时从不选择地点,因为太累呀!双亲年迈家里又很穷的人,找工作会不管挣钱多少,因为急需钱花啊!

二位老人去世以后,子路去了南方到了楚国,受到楚国重用,曾高贵一时。跟随他的车子达到一百多辆,积攒的谷子有几十万担,坐车铺的垫子,一层接一层,吃饭的时候,摆着多少个鼎看着吃。

穷贱之时,子路孝顺双亲尽心尽力,富贵之日,子路更时刻怀念双亲。他说,我真愿意回到同父母一起享受欢乐的时刻,可是不能再得到了。“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弗及”,二位老人寿数有限,孝子想要孝敬老人,可是二位老人不能等啊。就像草木想着不凋谢,可是霜露不允许啊。我没能及时孝敬老人,时机一过,后悔也没有用了。

贫亦孝,富亦孝。子路孝顺父母的深切情感,打动了多少孝子的心啊!乐正子春闭门思过

乐(yuè)正子春,春秋时代鲁国人,曾参的学生。

一天,他从高台阶上走下来,刚好有一群大雁从头上飞过,望着远去的大雁,乐正子春陷入了对人生的沉思之中,忘了自己正在下着台阶,一下子踩空了,跌倒了,崴(wɑi)了脚脖子,疼得直叫。

家人闻声跑来,将他扶起,搀到屋里,让他倒在床上,便跑去请医生。看着乐正子春满是冷汗的面孔,母亲心疼得直掉泪,埋怨儿子毛手毛脚,不知爱惜自己,这么大了还让父母操心。儿子崴脚,母亲流泪,真是十指牵心啊!乐正子春好后悔,为什么自己思想溜了号,崴了脚,让父母跟着操心。

经医生的推拿,又吃了两副药,脚很快就好了。人们奇怪的是乐正子春还是不出门,而且见了家人脸上还现出惭愧的脸色。一问才知道,他是在闭门思过呀。他说:“我听老师讲过,当子女的应当爱惜自己的身体,父母生下完完全全的身体,就应完完全全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才能说是孝敬父母,不该无缘无故地毁伤自己的身体。这是孝敬父母的起码要求啊。我想,凡是能够做到恭敬谨慎孝敬父母的人,就不会使自己的身体无故受到损伤。我没做到处处事事恭敬谨慎,走路还把脚崴了,辜负了老师的教导,也忘记了对父母的孝敬啊!”

乐正子春走路不小心崴了脚,竟一连几个月没有出门,在家闭门思过,悔恨自己没做到处处事事恭敬谨慎,忘了孝敬父母。人们听说了都很感动。他的老师曾子知道了这件事也赞扬他能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孝敬父母,处处恭敬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修养自己。择邻断机杼“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上提到的孟母教子的故事。

孟子是中外驰名的大学问家,他自幼死了父亲,家贫如洗,全靠母亲纺织维持生活。

孟轲小的时候,他家曾在一片墓地附近住过,那时经常有殡葬活动。孟轲和附近的小孩子们很感兴趣。孩子们好模仿,他们常常唧唧喳喳聚在一起埋坟头,哭丧,祭奠,一丝不苟。有时游戏累了还抢人家的供果吃。

孟母对儿子说,学这些不好,可孟轲年龄小,管不住自己。孟母想,孩子慢慢长大了,在这里成天学这些,日后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呢?于是,她下决心想办法把家搬到了集市上。

集市上的人来来往往很热闹,行商客贾,拍卖喧嚷,讨价还价,还有江湖骗子欺蒙行人。孟轲又常常邀请小伙伴学做买卖交易的游戏。孟轲不仅模仿各种摊贩叫卖声,而且油头滑脑地想法骗人。

孟母不许孟轲学这些,可是孟轲一转眼便会把母亲的教训忘掉了。这使母亲十分担忧。于是,她又费尽周折把家搬到了靠近学堂的地方。

孩子大多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终于选择了一个对孟了有益的环境。

孟轲看到学堂里先生教授诗书礼乐,果然很感兴趣。他带着几个小朋友又模仿先生和学生们琅琅地背起书来,还模仿先生和学生互相施礼、问候等礼节。因此,孟母十分欣慰,便也送孟轲去上学。

孟轲上学以后,不肯用功,很贪玩。孟母批评他很多次,他也没改好。孟母很难过,一连很多日子为此寝食不安。

有一次,为了教训孟轲,孟母当着他的面把织布的梭子折断,心情沉重地说:“轲儿,我们靠机织度日,叫你读书,就是要你学成有用之才,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像折断这机上的梭子一样啊!”

慈母的教诲和断然的态度给孟轲很大的震动。从此,他发愤学习起来,学问和品德都日渐提高。后来,成为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卞庄子采蜜伺母

卞庄子出生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卞邑,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壮士,而且还是一位德行很高的人。

没有出外做官的时候,卞庄子家住在卞桥东北十几里的蜂王山下。蜂王山上有一窝非常大的蜂群,它们经常成群地到窝外袭击人畜,人们惧怕蜂蜇,都不敢上山打柴、打猎。

一次,卞庄子的母亲得了重病,疾病折磨得老人饭吃不香,觉睡不着。母亲得病后,急坏了卞庄子,他天天伺候母亲,在病榻前喂水喂药,端屎端尿,从不厌烦。还想尽一切办法为母亲做好吃的。老人在卞庄子的精心照料下,病减轻了许多。

一天,卞庄子到母亲床前问安:“母亲,今天您想吃点什么?”“娘的嘴总是觉得苦,想吃点甜的!”母亲有气无力地说。卞庄子为难了:“方圆数里,只有蜂王山蜂巢里的蜜是甜的,别的食物都不甜,怎么办呢?”“既是这样,我儿就不必发愁了!”母亲躺在床上安慰儿子说:“我只不过说说而已,其实不吃也行。”

卞庄子立即从母亲床前站起来说:“娘,您放心,孩儿一定给您割来蜂王山的蜂蜜,让您老人家吃到!”说罢,扭头就走了。“不!孩子,你不能去!”母亲从床上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来制止儿子。“我听说,蜂王山的蜂可毒啦,你要被蜇坏的!”

卞庄子安慰说:“母亲放心,孩儿晓得,我一定要弄来蜂蜜!”说完,就背上筐子,拿起柴刀,不顾一切地向蜂王山冲去,荆条划破了他的手指和衣衫,他全然不顾。进了蜂王山,一个硕大的蜂巢附在山石上,群蜂铺天盖地向卞庄子袭来。卞庄子扑通跪倒在山坡上:“尊敬的蜂王啊!请可怜可怜我病重的母亲吧!她想吃点蜂蜜!”

群蜂像是听懂了卞庄子的话似的,向四面八方飞散而去。卞庄子连连道谢:“谢蜂王殿下赏蜜!”他从腰间拿出柴刀,从巨大的蜂房里割了一块蜜,然后离开了蜂巢。

卞庄子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母亲正惦记着儿子的安危,没想到他平安回来了。

卞庄子一进门就说:“妈!我去了蜂王山,向蜂王为您讨了蜜,您快吃一点吧!”他用汤匙为母亲舀了一勺蜜,送到母亲嘴里,母亲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蜂蜜滋补了母亲的身体,母亲的病渐渐好了。

卞庄子不顾危险为母亲割蜜的故事在泗水卞桥一带流传下来,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教子谦让

春秋时,晋国有个中军元帅范武子对儿子很注意谦让教育。他告老退休后,儿子范文子接替他出来做官。一天范文子回家稍晚,范武子就问:朝中出了什么事,怎么回家这么晚?范文子回答:来了个秦国客人,出了几个隐晦问题难我们,朝中官员都答不上,我解答了三个。范武子见儿子有点自负,缺乏谦让态度,很生气地说:“那些官员不是不能解答,他们是让长辈说。你这小子不知道谦让,在朝堂上三次抢先发言,这样无礼貌。说着举起手杖就打。”

范文子受过父亲教训后,幡然悔改。不久,他随中军元帅攻打齐国,打了个大胜仗。当他们奏凯归来时,晋国的臣民都去欢迎,范武子也去了。范武子看到将士们一个个走过去了,最后看到范文子走过来。范武子就说:儿啊,你知道我也在此焦急地望你归来吗?怎么走在最后呢?范文子回答:这次是元帅领兵打了胜仗,我若走在前头,恐怕晋国的人都把眼光投到我身上,我不是抢占了主帅的光荣了吗?范武子听了,很高兴,说:很好,我放心了。

范文子不仅自己注意谦让,同时还经常教育儿子范宣子谦让。一次,晋国和楚国打仗。当时,范文子任中军副帅,范宣子是个小孩,跟随在军中。一天清晨,楚军搞突然袭击,使晋军得不到用武之地。晋军将士很为难,正在商议对策,范宣子跑来,哇喇哇喇就嚷:把灶平了,把井填了,在营中列阵,就能打败楚军,害怕什么!范文子看到儿子这么放肆,大声斥责,并把他赶走了。孟子提倡孝悌

孟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思想家。受业于子思。在儒学分化中,被称为孔孟学派,代表孔门正统学术思想。

孟轲提倡孝悌。

在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孟子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孝悌和修养的关系问题,爱提问题的公孙丑首先提问:“老师,您为什么那么重视孝悌呢?”

孟子解答:“因为要实行尧舜的仁政,必须立足于孝悌。”

公孙丑接着问:“那么,什么是孝悌呢?”

孟子解释说:“孝顺父母为孝,尊敬兄长为悌。孝和悌是仁义的基础,只要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兄长,天下就可以太平。”

孟子谴责不孝顺父母的人,他认为不孝有五项内容。

学生公孙丑问他有哪五项内容时,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的事情有五件: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生活,二不孝;好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父母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受耻辱,四不孝;逞勇敢,好斗殴,危及父母,五不孝。”

孟子还认为,父母死后,应当厚葬久丧。孟子老母死了,孟子给以隆重的送葬,棺和椁,都选用上等的木料,还专门派学生监督工匠制造棺椁。事后,他的学生也觉得选用的棺木太好了,便带着疑问对孟子说:“前几天,大家都很悲伤、忙碌,我不敢向您请教,所以今天才提出来。您看,用的棺木是不是太好了呢?”

孟子解释说:“对于棺椁的尺寸,上古时没有一定的规定;到了中古,才规定棺厚七寸,椁要与棺相称。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都这样做了,才算尽了孝子之心。古人都这样做了,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我给你们讲孝悌时,不止一次地对你们说过:在任何情况下,可不应当在父母身上省钱啊!”

公元前325年,滕国的国君滕定公死了,太子(即滕文公)派然友去请教孟子怎样办丧事。孟子主张厚葬久丧。他对然友说:“父母的丧事,尽心竭力去办就是了。曾子说过,当父母在世时,应按照礼节去奉侍;他们去世了,应按照礼节去埋葬和祭祀,这就是尽孝。诸侯的丧礼,我虽然不曾学习过,但也听说过,就是实行三年的丧礼。从国王一直到老百姓,三年中,都要坚持穿孝服,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办的。”

然友回到滕国,把孟子的话向太子汇报了,太子觉得孟子说的有道理,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但是,命令下达后,滕国的父老和官吏都不愿意,有人说:“三年丧礼,连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国君都没有实行过,我们何必去实行呢?”

又有人说:“这样做,耗费太大了。”

当时议论纷纷,众说不一。

太子也觉得难办,又把然友找来,对他说:“我过去不曾搞过学问,只喜欢跑马舞剑。今天,我要实行三年之丧,百姓和官吏都不同意,恐怕这一丧礼我难以实行,请您再去替我问问孟夫子吧!”

然友受太子的委托,又匆忙坐上马车去请教孟子。孟子听了然友介绍后,严肃地说:“唉,这么一件事,太子何必老问别人呢?孔子说过:‘国君死了,太子把一切政务交给相国,在孝子之位痛哭就是了。这样,大小官吏没有人敢不悲哀的,因为太子亲身带头的缘故啊!’国君的作风好比风,百姓的作风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自然向哪边倒。这件事,太子的态度一定要坚决。”

太子听了然友的汇报后,坚定地说:“对,这应当取决于我。”

于是,太子在丧棚里住了五个月,不曾亲自颁布过任何命令和禁令,这样一来,官吏们和同宗族的人都很赞成,认为太子知礼。

五个月过去了,到举行殡葬的那天,各国都派使者来吊丧,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礼,太子面容悲哀,哭泣哀痛,参加吊丧的人也都哀之。

后来孟子宣扬的厚葬久丧,已没有人尊奉了,但他提倡的尊敬父母兄长,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已成为美好道德风尚。赵太后送子做人质

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太后新执政,秦国加紧进攻赵国,占领了三个城邑。赵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人说:“必须拿长安君做人质,才能出兵。”

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喜爱的儿子,她不肯送他去作人质。齐国君臣见赵太后不同意,便也不出兵,情况很紧急。大臣们全力规劝太后答应齐国出救兵的条件。

太后非常生气,她明确地跟左右近臣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人,老太太我一定把唾沫啐到他的脸上。”

左师触詟(zhé)请求拜见太后。太后非常气愤,猜想他一定也是来劝她送儿子做人质的。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来。

触詟进来以后,慢慢小跑着走近太后,到了跟前,谢罪说:“老臣的脚有病,不能快走,已经好久没见到您了,我私下里原谅了自己。可是我担心太后腰腿有什么不合适,所以愿意来看望太后。”

太后说:“我依仗着辇车走路。”

左师说:“吃东西也许没有减少吧?”

太后说:“靠吃粥罢了。”

这时候,太后不愉快的脸色稍稍解除了些。

左师说:“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东西,于是强迫自己走路,每天走三四里,就稍稍增加了食欲,身体感到舒服些。”

他又说:“老臣有个儿子叫舒祺,最小,没有出息,可是我日益衰老了,非常爱怜他,希望得到太后的同意,让他当一个王宫的卫士,以便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把这个请求说给太后听。”

太后说:“可以吧。孩子今年几岁了?”

左师说:“十五岁了,年纪虽然小,我愿意趁目己还没有死,把儿子的事托付给太后。”

太后说:“男子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左师说:“爱得比妇人还厉害。”

太后笑着说:“还是妇女疼爱得厉害。”

左师说:“老臣私下里认为您爱燕后(赵太后的女儿)胜过爱长安君啊。”

太后说:“您说得不对啊,我爱燕后比爱长安君差得远呢。”

左师说:“父母爱儿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攀在她的车子后边哭泣,为她远嫁异国感到伤心,您舍不得她走。走了之后,您无时不想她,总是惦记她,祭祀的时候一定为她祷告。难道这不是为她长远打算,希望她有子孙世世代代继承王位吗?”

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说:“从现在推到三世以前,赵国刚成为诸侯国时,赵国每一代国君的子孙,凡受封为侯的,他们的后嗣还有为侯的吗?”

太后说:“没有。”

左师说:“不仅是赵国,就是其他诸侯子弟受封的,还有存在的吗?”

太后说:“我也没有听说过还有存在的。”

左师说:“是这样,时间近点的,祸临到本人身上,时间远点的,祸临到子孙身上。难道说国君的儿子一当侯就不好了吗?问题在于,他们地位尊贵而没有功勋,俸禄优厚而没有劳绩,却拥有大量的贵重的宝物,于是,他们终不免得祸,以至于亡身绝嗣。现在您给长安君尊显的地位,又封给他肥美的土地,给予他贵重的宝物,而不让他趁现在为国立功。这样一旦您离开人世,长安君怎么在赵国立足呢?老臣认为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因此我认为您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

太后听了这番话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对左师说:“好吧,那就听凭您的安排吧!”

于是,为长安君备了一百辆车去齐国作人质。

齐国这才出兵救赵,打退了秦国的军队。缇萦上书救父

缇(tí)萦是汉文帝时太仓长淳于意的小女儿。他父亲淳于意,是个精通医道的有名医生。后来他回家专门行医后,治好了不少疑难病,有钱没钱,他都给细心地瞧脉看病,因此,远近患者,应接不暇。

一天,淳于意要出门办点急事,就在大门外贴了一个告示:“这两天有事出门,暂不看病,请谅。”不巧有个地方上的大官得了个急病,老远的慕名而来,竟不在家,便立即派人去找,差人刚走不久,那官人就在淳于意的大门外病死了。这可吓坏了那官人的几个手下人,为了推卸责任,他们竟编了一个故事,回禀说:“看错了脉,耽误了病,不然不会死的。”这可气坏了病人的家属,他们仗着官势,也不问个青红皂白,第二天便领着县里的公差登门抓人。

淳于意到家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妻室,就被公差抓走了。公堂上不容申辩,硬说他行医害人。判为“刖刑”(古时肉刑的一种,割去脚)。

因为淳于意当过太仓长,是朝廷命官,判罪需有皇帝的批准,才能最后定罪行刑。这样就得把淳于意押解到京师去。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名叫缇萦。别看她年纪小,又是个女儿身,可从小就与众姐妹不同,特别刚烈,又有心计。她想,这不是以势压人,颠倒黑白吗?病人来看病时父亲不在家,有墙上的告示为证,怎么谈得上行医害人呢?我要到京师去说个明白。她把自己的想法和众姐妹说了一遍。大家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可想到小缇萦的倔强,谁也没出面阻拦,大家只是说了些一路上要十分小心的话。

父亲被押解进京那天,小缇萦早早地便起床了,洗了把脸,找齐了必备的用品,打了个小包,辞别了众姐妹便上路了。

在一个十字路口,她等待着父亲。终于看到父亲了,几天不见,父亲苍老多了,又戴着刑具,小缇萦心疼地哭了起来,一下子扑在父亲身上,抽泣着说:“我护送您上京去,路上我一定照顾好您!”父亲愣住了,忙说:“你还小呢,又是个女儿家,怎能受得了路途的艰苦呢?”小缇萦坚持要去,毫不犹豫地说:“我就是要去替父亲申冤。”说完便径直朝前走去。

解差们明明知道淳于意是冤屈的,本来就抱有同情,小缇萦的孝心和勇气更使解差感动,一路上没有为难他们。小缇萦又聪明机警,一路上照顾父亲确实是很周到,父亲少遭了不少的罪。

到京后,小缇萦就给皇帝写了信,诉说父亲的冤屈,要求免除父亲的“刖刑”。信中说:“我父亲为官清廉,行医有术,现被人诬告受‘刖刑’。人一受‘刖刑’,不死也得残废,有罪,则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无罪,则无法弥补了。我甘心情愿卖身为奴,替父亲赎罪。请皇帝明察。”

汉文帝见缇萦人不大,对父亲的孝心却不小,说的道理也挺深刻,一时动心,就赦免了淳于意,让他领着小缇萦回家了。

后来,汉文帝也发现使用“刖刑”的坏处,常常冤枉好人,而无法纠正,就下令废除了“刖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