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类疏:分类译注浅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2:14:16

点击下载

作者:张忠铧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子》类疏:分类译注浅析

《老子》类疏:分类译注浅析试读:

前言

一、老子其人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被后世尊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自古以来,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今学者们为此打了千百年的笔墨官司,且限于篇幅,这并非本书讨论的重点,兹不再赘述。

二、《老子》其书

《老子》,又名《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其中上篇为道经(37章),下篇为德经(44章),相传为老聃(即老子)所撰。

千百年来,人们尊奉老子为道家或道教的创始人,并把《老子》视为道家经典而顶礼膜拜。诚然,当初老子为“关令尹”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想必并非专为创立道家或道教,所谓“道家”、“道教”都是后来的事。

在这里,笔者更愿意把《老子》视为一部俯仰天地、尊道贵德、抑扬顿挫的哲理诗集,一部彰显大道智慧、清静纯朴、常读常新的古老诗作,而老子本人就是一位仰观天道、俯察人事、上下求索、追求心灵自由并尝试与大道合二为一的伟大的哲理诗人。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言:“老子五千言,确是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其中充满了对人生体验富有启发性的观念。”

这样说来,我们应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子其人,以清净心来阅读《老子》其书,以感恩之心来开启“大道”这扇“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现在,就让我们追随老子这位神秘的向导一同去见识、去领略、去体悟“大道”的风采和奥妙吧!

三、道之为物

老子应是一位喜欢开门见山、直言不讳的人,一开口就向世人抛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A15/N01)这一看似简单又令人费解,看似费解而又确实可以理解的哲学命题。看来,人们若要进一步认识老子,解读《老子》,必须先知“道”。“道”究竟为何物?“道”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老子要不遗余力地弘扬“大道”,奉劝世人要知“道”、悟“道”、修“道”?学习“大道(之理)”有什么好处?不知“道”、不悟“道”、不修“道”又有什么坏处?应当如何“坐进此道”,修道悟道呢?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解答。“道”为何物,我们是难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解释表达的,但又不得不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这无疑是个“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话题。当然,解答上述问题的历史使命落在了老子的肩上。“道”,无形无色,无状无象,无法触摸拿捏。“道”,寂寥独立,浑然一体,无法解剖,难辨雌雄。人之于道,感性之人感觉它,理性之人分析它。然而,道既非人的感性所能触碰,也非人的理性所能解析,它只能通过人的“悟性”来体会。

据说,曾有一位著名的西方学者将“道”翻译为“The way”,即“那条大道”。笔者以为,这确实是种很有代表性的译法,这样的翻译更适合习惯了线性思维的西方人来理解老子所说的“大道”。然而,这样的译法似乎也只是揭示了“大道”的部分表象。因为,“那条大道”就如同一条直线,可以确定两个端点,由此端到彼端,由起点到终点。可惜的是,这条笔直的“大道”并不受人主观意识的支配,无限延伸,无边无际,绵绵无绝期,就好比一趟列车,没有“始发站”,也没有“终点站”,注定是一次十分漫长且不知何处是归宿的旅途!因此,这样的认识和“旅途”,必然令人感到身心疲惫,无休无止,没完没了。然而,东西方思维的差异也恰恰就表现于此。

对于东西方思维的分袂,或者说东西方文明的差异,笔者有个较为粗浅且较为直观的比喻:西方文明体现和追求的好比是一条直“线”,一个必须有“前因后果”,看得见、摸得着、写得出的逻辑链条。一般而言,西方思维或者是向前、向上追溯起点、原点,或者是向后、向下寻求止点、终点。因此,西方人比东方人更注重线性分析与逻辑推理,这是西方文明的可贵之处,堪称西方文明的“道统”。

然而,东方文明体现和追求的是一个圆满的“圆”,而不是一条笔直的“线”。在东方人(此处主要指中国人,下同)看来,线性思维虽然逻辑严谨,层层推进,步步为营,但是始终让人感觉不够踏实,不够中和,不够圆满,所以还需“另辟蹊径”探索宇宙乃至人生的终极“真理”。

于是,在东方人的思维脑图里,就产生了浑然一体、循环往复的“道”,阴阳互动、有无相生的“太极图”,以及众多能够体现“圆满”的名相和事物。这样一来,东方人的心里才会感觉踏实、中和以及圆满。

无论如何,“道”可以被描述或理解为“那条大道”,但那不过是道的一个“点”,一条“线”,而非道的全“面”,更不是道的整“体”。如果仅以“线性思维”来“悟道”,就难以理解“曲则直”、“大成若缺”、“大直若屈”这些“微妙玄通”、“正言若反”的“大道理”。

正所谓:“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黄帝内经·素问》)

这里,还是请老子来说明“大道”名字的由来以及大道为何物吧!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A01/N2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A06/N21)

四、道与儒释据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按太史公(司马迁)的这项记载,可以想见当时道家与儒家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对立”情形。这里,笔者既不是国学家,也不是历史学家,无法评判儒道两家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尽管如此,笔者倒是觉得有必要从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立场来谈谈对于儒释道三教的拙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众所周知,道教、儒教、佛教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三大主体,常言说“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就是指这三者。这就涉及三位“教主”——三位老先生:两位中国人和一位外国人,即老子、孔子和释迦尊(即释迦牟尼佛,下同)。

中国人有这样三位心灵导师,真是莫大的福分。笔者曾经设想这种场景:笔者作为记者,让三位老师坐在一起共同接受记者关于“三教”的提问。经过再三请求,三位老师同意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为了节省时间,笔者只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如何评价自身以外的其他两种学说或理论?

如何评价宇宙及人生的起源或来龙去脉?

现在流行创新,三位老师的理论是否还有创新的余地?

听了笔者的提问,三位老先生目光温煦地相互一视,并不言语。笔者性子急,有些按捺不住了,便说:“既然三位老师都这么谦虚,那就按新闻发布会的规矩点名了,先有请孔老师回答。”

还是孔老师给面子,只见他老人家慢条斯理、温文尔雅地开口说道:“后生可畏啊!你所提的问题还真有趣,我跟老子、释迦尊商量过了,他们让我作为代表来给你作答。当然,我们的意见仅供参考。”

孔子说,在正式回答你所提的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们三位各自的“工作分工”,即我们的使命。我记得,我的学生子贡曾经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在我看来,子贡的观察是敏锐而且很有远见的。说到底,我主要负责从人性的角度来阐述仁性(即明仁),那么揭示天道(即明道)的任务就由老子来完成,还有一个心性的问题(即明心),这个任务就由释迦尊来完成。

简而言之,儒家负责教导人们“正心修身,克己复礼”之行;道家负责教导人们“清心寡欲,返璞归真”之道;佛家负责教导人们“明心见性,缘起性空”之理。因此,《论语》主要是关于人性;《老子》主要是关于天性;《金刚经》、《心经》、《坛经》等佛家经典主要是关于心性。

孔子话锋一转,回归正题,若有所思地说:“我们三位从来不会对自身以外的其他两家教派说三道四,或是硬要分出个高低上下、是非对错。因为我们都明白,无论三教的理论看起来如何千差万别,无论‘后生小子’们持何种‘门派之见’,做何种‘门派之争’,都无法掩盖儒释道三教在本质上相互融通的事实。这就好比长江、黄河,虽然有其各自的支流,但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并且又都汇入大海(即有一个共同的归宿)。”

孔子接着说:“三教的源头(或归宿)就是‘人’或‘人心’。其实,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试想‘人’能够成为儒家的‘儒者’,能够成为道家的‘道士’,能够成为佛家的‘僧人’。虽然他们的名分不同,修行的方式方法不同,但不都是基于‘人’这一主体(或载体)的吗?”

作为一个人,你可以选择信奉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教派或理论,甚至可以选择除了自己、除了生活什么都不相信。可见,无论是儒释道三教,抑或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是基于人身、人心以及人性来创建和发展各自的学说理论的,即所有理论学说都是围绕“人”或“人心”来展开,都是因人设教、因人施教、因人而异的,这就是三教共通共融之处。

孔子认为,“三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各自施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儒家,侧重教导人们“居仁由义”,体悟中庸之道。对治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儒家认为,人们“性相近,习相远”,为人处世应当向善向学,尽最大可能正心修身,以至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简言之,儒家的使命在于“明仁”。

道家,侧重教导人们“尊道贵德”,效法天道、圣人之道,以至能够行于“大道”。希望人们把“大道”当作一面镜子,反思人类自身乃至天下万物的生存发展之道。通过对“大道”的领悟,顺应自然规律,避免因舍本逐末、贪婪放纵而导致物极必反、天怒人怨等背道而驰的行为。简言之,道家的使命在于“明道”。

佛家,侧重教导人们“缘起性空”、“明心见性”之理,对治的是人们“贪嗔痴慢疑”的缺点。佛家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主张“众生平等”,人人皆有如来种性,希望人们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早日消除人性中的顽劣根性,“见性”(即发现自己的“佛性”)成佛。简言之,佛家的使命在于“明心”。

孔子以为,从本质上讲,三教圆通,“三位一体”,它们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道家希望人们(好比游子)最终回归“大道”母亲的怀抱,儒家和佛家希望人们回归“仁性”、“自性”的(精神)家园。通过修行历练,人们终有一天会醒悟宇宙和人生的“来龙去脉”。至于理论创新的任务就交给“后生小子”了。

最后,孔子无限感慨地说:“古往今来,倘若世人都能以仁爱之心、清净之心、平等之心、感恩之心来看待并践行三教乃至世间各种弘扬正道的理论学说,世界必定会少一些浮躁、怨恨和战争,而多一份清静、喜乐与和平!”

五、感悟老子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F12/N70)读过《老子》,我们会发现“大道”之理尽管有些玄妙,但也远非传说中的那样神秘莫测,它就隐藏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正所谓:“人在道中,道不远人。”“大道”就像一棵根深蒂固、永不枯萎的参天大树,天地万物都是它的枝叶,枝叶通过根部输送的养料得以生发成长,枝繁叶茂。大树也通过生机勃勃的万千枝叶体现着“大道”周行不殆、生生不息的永恒生命力。

在老子看来,人类和天地万物一样,都是“大道”母亲的子女,子女们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得失成败,无不在“大道”母亲慈悲的目光里、温柔的怀抱中得到呵护。

学习《老子》,我们未必能立刻彻悟“大道”,但我们一定要学会“反思”。正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A07/N40)只要懂得反思,人类就与“大道”一步一步接近了;否则,人类就与“大道”一步一步疏远了,就可能背“道”而驰,积重难返,甚至步入死地。

曾几何时,人们或心甘情愿,或迫不得已,或不知不觉肩负起积极“入世”的重任,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竞争法则的牵引下,在熙熙攘攘、载沉载浮的滚滚红尘中争先恐后、追名逐利,而总是要到了“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时候才被迫反思曾经的所作所为,却悔之晚矣!

学习《老子》,学会反思,从“无为”的角度反思“有为”(的意义何在),从“柔弱”的角度反思(什么是真正的)“刚强”,从“清静”的角度反思“躁动”(潜在的危害),如此等等。

因此,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可以开启大道这扇众妙之门;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有可能做到“深根固柢,长生久视”(B17/N59);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能做到“致虚守静”、“燕处超然”。

当然,学习《老子》绝不是要人们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乃至一事无成(如“行尸走肉”般)地度过短暂而多苦多难的人生历程;也绝不是要人们不食人间烟火,退隐山林,与鸟兽为伴,重回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原始社会。

纵观《老子》五千言,无非是要教导人们懂得:如何从功成弗居、功遂身退的角度,处理好有为与无为的关系;如何从上善若水、善下不争的角度,处理好柔弱与刚强的关系;如何从致虚守静、知雄守雌的角度,处理好清静与躁动的关系,从而遵道行事,逐步消除人性中固有的劣根性。

无论如何,只要人们秉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D10/N48)的学习态度,践行“利而不害,为而不争”(B20/N81)的生存发展理念,终有一天,人们会领悟“大道”之理,饱览“大道”伟岸的风采,并由衷地感谢老子这位引领我们进入“众妙之门”的神秘向导——这位被褐怀玉、正言若反、善于救人救物的领路人!

六、关于《老子》各章标题及分类

长久以来,《老子》(共八十一章)各章并无标题,而是以数字顺序来区分。鉴于《老子》一书言简义丰,行文流畅,而且有一定的对仗性,因此,有无标题并非一个重要问题。

不过,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本书的特点,也为了方便读者提纲挈领地阅读,笔者为《老子》原文每一章确立了四言小标题。当然,几乎所有的小标题都取自原文。

在《老子》分类方面,主要受到饶尚宽先生的启发,但由于“见仁见智”的缘故,本书并未完全采用饶尚宽先生的分类方式,笔者最终确定的分类方式为: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六个类别。

上编

共45章,包括

明道

(15章)、修身(20章)、处世(10章);下编共36章,包括治国(20章)、议兵(4章)、砭时(12章)。同时,以英文大写字母(由A至F)对各章进行编码,正文(即原文)的编码为N,以便读者相互索引。按照上述分类方式,原文各章的分布情况如下:

明道(A):N01,N04,N06,N11,N14,N21,N25,N32,N34,N35,N37,N40,N42,N51,N62,计15章。

修身(B):N07,N10,N15,N16,N20,N22,N24,N26,N28,N41,N45,N47,N52,N54,N55,N59,N67,N71,N76,N81,计20章。

处世(C):N02,N08,N13,N27,N33,N43,N50,N56,N63,N78,计10章。

治国(D):N03,N05,N17,N19,N23,N29,N36,N39,N48,N49,N57,N58,N60,N61,N64,N65,N66,N73,N79,N80,计20章。

议兵(E):N30,N31,N68,N69,计4章。

砭时(F):N09,N12,N18,N38,N44,N46,N53,N70,N72,N74,N75,N77,计12章。

本书包括正文和注解两大部分,适合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正文依据陈鼓应先生《老子注译及评介》,并参考其他版本校勘。正文前端以英文大写字母编码,正文后端以方括号缀以英文字母N及阿拉伯数字的组合标示原文序号,以便读者对照索引。例如,A01代表本书上编第一章“道法自然”,“N25”代表这一章是《老子》原文的第二十五章,以此类推,反之亦然。注解方面主要由“注释”、“译文”、“浅析”三个部分组成。“注释”部分,以解释名词术语为主,对于历来有歧义或多种解释并存并通的章句,酌情列出有代表性的解释。“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兼用意译,为便行文工整、顺畅和读者理解,个别章句翻译时直接补入一些内容,并适当采用小括号“()”加以区分。“浅析”部分,主要依照正文含义,参考古今有道之士的疏解、评判,并结合笔者心得,对每章作出简要的重点提示、义理概括和类别归属。对于同一章句包含多个主题思想的情况,只取一种义项。

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仍会存在错误、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不吝批评指正。张忠铧2009年9月初稿2015年3月定稿上编明道

【题解】

本篇共辑录《老子》原文十五章(编码为A,由A01至A15),包括“道法自然”、“道生万物”、“道尊德贵”、“道常无名”、“道常无为”、“道之为物”、“道之动用”、“道之出口”、“无状无象”、“无以为用”、“大道之大”、“天地之根”、“万物之宗”、“善人之宝”以及“众妙之门”。主要内容涉及:大道名字的由来(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道化生万物的作用(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为物”的特点(“大道氾兮,其可左右”、“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常无名,朴”、“道常无为”)、有与无的关系(“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大道的尊贵(“众妙之门”、“天地之根”、“万物之宗”、“善人之宝”)等,详见下文。A01道法自然【原文】(11)

有物混成[N25]【注释】

(1)物:即“道”。混成:浑然一体,不为而自成。

(2)寂兮寥兮:寂静空旷,没有声音可听,没有形状可见。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状态。

(3)独立而不改:指“道”超然独立,永恒存在。

(4)周行:指大道如圆周一样周而复始,循环运行,永无止境。不殆:生生不息之意。

(5)天地母:一本(指其他《老子》版本,下同)作“天下母”。母,母体,这里指“道”,意思是天地万物皆由“道”这个母体产生,故称道为“母”。

(6)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勉强给它取字为“道”。大,形容“道”广大无边,无穷无尽。

(7)逝:指“道”的运行生生不息,永无停歇之日。

(8)反:一本作“返”。意为返回到原点或事物初始的状态。

(9)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是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

(10)域中:狭义指疆域之中,广义指茫茫宇宙之间。

(11)道法自然:指“道”任运自然,自然而然之意。【译文】(很久很久以前——)有着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它浑然一体,自我生成;它先于天地,早已存在。

它如此寂静,如此空旷;它独立超然,永葆常态,

它周转运行,永不懈怠;它称得上是天地的生母。

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为了便于称呼与论说)

勉强为它命个名——“大”;勉强为它取个字——“道”;

大道飞逝,(无所不至,)故称“大”为“逝”;

逝而致远,(无边无际,)故称“逝”为“远”;

致远至极,(物极必反,)故称“远”为“反”。

所以说,道为大,天为大,地为大,人也为大。

茫茫宇宙中,有四位大者,人类是其中之一呀!

人类应当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

天以“道”为法度,道以“顺其自然”为法度。【浅析】

本章老子论大道之“名”和“字”的由来,以及大道具有寂寥独立、周行不殆的特点,重在人法天地,道法自然,取“明道”义。老子认为,大道“能逝”、“能远”、“能反”,可以作为天地之母。同时,老子强调“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从而彰显出人(类)作为“三才”(天地人)、“四大”之一,在茫茫宇宙中的重要地位。有学者认为,老子把人与道、天、地并提,列为“四大”之一,而没有提到神,这是老子对神本主义的否定,反之,这是老子对人本主义的肯定。纵观《老子》全书,我们几乎随处可见老子对于人格尊严的赞扬和推崇,哪怕是对人性丑陋面的抨击,也无不寄托着老子对人类由衷的热爱和殷切的期望。A02道生万物【原文】(7)

道生一。[N42]【注释】

(1)一:指“道”,道即是一,一即是道。

(2)二:指阴气、阳气。“道”本身蕴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阴阳二气所共处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即“二”都包含在“一”中。

(3)三:指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发出天下万物。

(4)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

(5)冲气以为和:此句意为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融、转化,达到新的均衡、和谐状态,并形成新的统一体,但是所有的均衡都是短暂的,不是永恒的。冲,冲突、交融。

(6)孤、寡、不谷:古时候君主用以自我称呼的谦虚之词。例如,君王常自称孤家、寡人。

(7)教父:父,一说为“始”、“开端”,一说为“本”、“规矩”。这里取前者。【译文】

道生而为“一”,“一”即是道,这是“一”;

由“一”生化出阴、阳两种对立,这是“二”;

由两种对立而生发出第三种事物,这是“三”;

由三种事物衍生出天下万物,这是“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体内都同时背负阴(气)而怀抱阳(气)(——即天下万物均为阴阳和合之物),

阴阳二者相互冲击、涌荡,以求达到平衡和谐(——即天下万物才得以成其为万物)。

人们所厌恶的,不就是孤、寡、不谷吗?

然而王公却用这些字眼作为自己的称谓。

所以,对待客观事物——

有时人为使之减损(结果)反而使之增益,

有时人为使之增益(结果)反而使之减损。

先人所教的东西,我今天也拿来教导你们:“违背天理,恃强凌弱的人绝没有好下场!”

还是用这句老话作开端来学习大道之理吧!【浅析】

本章老子论“道生万物”之理,重在生而不有,长而不宰,取“明道”义。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皆因道而得生,“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隐含着“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辩证关系,并对世人提出“强梁不得其死”的警告。同时,本章也体现了老子对“宇宙生成”的看法,可以视为老子版的“宇宙生成论”。无论此论点是否成立,对于身处科技尚不发达时代的老子而言,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都是难能可贵的。A03道尊德贵【原文】(5)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N51]【注释】

(1)势:万物得以生长的自然环境。

(2)莫之命而常自然:指不干涉或不主宰万物,而任运万物自化自成。

(3)亭之毒之:一本作“成之熟之”。亭、毒,均有养护的意思,引申为养育、化育。

(4)养:爱护、保养。覆:维护、保护。

(5)玄德:即上德。指大道化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译文】

道化生万物,德畜养万物,

然后用不同形态区别万物,

并在各种环境中成就万物。

所以,万物无不尊道贵德。

道受到尊崇,德受到重视,

这虽然没有谁来册封授命,

而道却任运无为顺其自然。

所以,

道化生万物,德畜养万物,

它促使万物自然成长发育,

它促使万物自然结果成熟,

它给予万物无私抚育保护。

大道化生了万物而不占有,

大道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

大道长养了万物而不主宰,

这可谓是深不可测的玄德!【浅析】

本章老子论“道之尊,德之贵”,重在尊道贵德,功成弗居,取“明道”义。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的生存与发展都有赖于“道生德畜”之功。然而大道却从不居功自傲,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可见,道德的尊贵,在于它从不干涉万物的生发成长,而是顺其自然,不施加任何外力的限制和干扰。A04道常无名【原文】(8)

道常无名,朴。[N32]【注释】

(1)道常无名,朴:指“道”的特征。

(2)小:形容“道”是隐而不可看见的,所以说很渺小。

(3)臣:使……臣服。指没有人能使它(即大道)臣服。

(4)万物将自宾:万物将自我宾服于“大道”。宾,服从。

(5)自均:自然均匀。指均匀分配的意思。

(6)始制有名:万物生发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名,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7)不殆:没有危险。

(8)之于:流入、注入。【译文】

道常无名,质朴无华。

虽然看起来精微渺小,

天下却没人能支配它。

侯王如果能够持守它,

万物都会自动来归顺。

天地相合,降下甘露,

无人分配,自然均匀。

开始建制,当有名分;

名分已分,就知界限;

知道界限,便无危险。

好比大道,孕育天下;

犹如江海,容纳百川!【浅析】

本章老子论“道常无名”之理,重在始制有名,知止不殆,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大道如同江海汇聚川流一样,令“万物自宾”于道;又如同天降甘露一样,莫令自均,一视同仁。这里,老子着重说明了道无名(可名)却质朴无华的特征,可见,道不重功名,亦不重私利。相反,人类社会却十分看重“名”(和私利),人们为了得到名和利,不仅可以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甚至可以丢弃人格尊严。过分重名重利的后果是引发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纠纷和争端。A05道常无为【原文】(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N37]【注释】

(1)无为: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没有一件事是大道所不能为的。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4)欲:指贪欲。

(5)无名:指“道”。朴:形容“道”的质朴。

(6)不欲:一本作“无欲”。

(7)自正:一本作“自定”。【译文】

大道似乎无所作为,

但大道又无所不为。

人心如果能信守大道,

身体都将会自我升华。

生长之中产生的贪念,

我将用质朴震慑它。

用质朴来震慑它,

便将令人不再有贪欲。

人们因无欲而得清静,

天下将因此而自我安定。【浅析】

本章老子论无名之“朴”,重在不欲以静,天下自正,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我化育生长。这里,老子希望侯王(统治者)能够充分认识“无为而无不为”的大道,顺应自然而不肆意妄为,这样万物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同时,老子也指出,当人们出现私心、私欲膨胀的时候,可以用“无名之朴”(质朴淳厚之风气)来加以镇定引导,从而使人们得以返璞归真,使天下得以清静自正。A06道之为物【原文】(10)

孔德之容。[N21]【注释】

(1)孔:甚,大。德:“道”的显现和作用为德。容:运作、形态。

(2)恍、惚:仿佛、不清晰。

(3)象:形象、具象。

(4)窈:深远,细微而不可见。冥:幽暗昏昧,深不可测。

(5)精: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实体。

(6)甚真:很真实。

(7)信:信实、信验,真实且可信。

(8)自今及古:一本作“自古及今”。

(9)众甫:甫与“父”通,引申为“始”。

(10)此:这里指“道”。【译文】

最高的道德形态,就是彻底顺从道。

道作为一种事物,感觉上并不清晰。

恍惚中若有形象,恍惚中若有实物。

道的境界深远幽冥,其中包含极细微的物质;

这些细微的物质,真实且可信。

自古及今,大道之名从未消失离去,

它就是万物之父啊!

我怎样知晓大道就是万物之父呢?

就是凭它精质、真实、信验的特性!【浅析】

本章老子论大道“恍兮惚兮”的特性,重在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恍之中,有象有物;窈冥之中,有精有信。这里,老子进一步阐释了道和德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虽然道无形无象,无法触摸,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透过天下万物来认识大道以及大道的德行。因为,道有形的显现就是天下万物,就是芸芸众生,就是世间万有,而这一切的显现就是道之“德”。A07道之动用【原文】(4)

反者。[N40]【注释】

(1)反:循环往复。一说为相反,对立面。

(2)弱:微妙的、柔弱的。

(3)有:一般而言,指现实世界中具有物质形态的事物,引申为世间万有。

(4)无:指超越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译文】

循环往返——

体现了道内在的运动规律;

虚静柔弱——

体现了道外在的作用形式。

天下万物都产生于“有”,

天下万有都产生于“无”。【浅析】

本章老子论“无中生有”的道理,重在有无相生,正反相依,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而天下万有产生于“无”。老子在《道德经》(即《老子》,下同)一书里,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多次阐述了“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这一富有深刻洞察力的见解。这里,老子强调的不是“正者”、“强者”,而是“反者”、“弱者”。这并非老子要刻意否定前两者的存在和作用,而是要人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道之动”(有赖于反者)和“道之用”(有赖于弱者)。现实生活中,这种正反循环往复、柔弱胜坚强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很多时候人们选择谦卑忍让并不是懦弱的表现。正方与反方,柔弱与刚强,哪一个更接近于大道,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值得人们深入思考。A08道之出口【原文】(4)

执大象。[N35]【注释】

(1)大象:大道之象。

(2)安:乃,则,于是。太:同“泰”,平和、安宁。

(3)乐与饵:音乐和美食。

(4)既:尽、耗尽。【译文】

执守无形的大道,天下万物都向往。

向往大道不妨害,天下太平且安泰。

世间音乐和美食,能让过客止脚步。

跟他讲讲大道理,似乎平淡而无味,

让他看也看不见,让他听也听不到,(让他摸也摸不着,)却妙用无穷不可尽!【浅析】

本章老子论大道“平淡无奇”的特性,重在为而不争,往而不害,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道之出口,淡然无味,视之不见其形状,听之不闻其声响,不像音乐和美食那样能够直接诱发人们的听觉和味觉,令人停住脚步,流连忘返。然而,就是这平淡无奇的大道,却能够孕育万物,妙用无穷。A09无状无象【原文】(13)

视之不见,名曰夷。[N14]【注释】

(1)夷:无色。

(2)希:无声。

(3)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隐而不显的意思,用来说明人的感官是无法把握住“道”的。

(4)致诘:意为思议。诘(jié洁),追问,究问,反问。

(5)一:指“道”。

(6)皦(jiǎo角):清白、清晰、光明。

(7)昧:阴暗,隐晦。

(8)绳绳:不清楚、纷纭而不绝。

(9)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10)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11)有:指具体事物。

(12)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13)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译文】

张眼去看,却看不见它的(形象),这叫做“夷”;

侧耳去听,却听不到它的(声音),这叫做“希”;

伸手去摸,却摸不到它的(实体),这叫做“微”。

夷、希、微,这三种状态,不可穷究底细,浑然一体。

在它之上,不会再有光明了(光明也到了尽头);

在它之下,不会再有黑暗了(黑暗也到了尽头)。

它无边无际不可以用明言表达,

一切都复归于空无一物的状态。

这是没有具体状态的一种“状态”(超越了具体状态),

这是没有具体形象的一种“形象”(超越了具体形象)。

——这应该就是被称为恍惚的境界吧!

迎向它,(却如迎浮云),看不见哪里才是它的前头;

追随它,(却如追迷雾),看不见哪里才是它的后背。

秉持这自古以来的大道之理,

用来驾驭解析当今具体事物。

据此能够知晓宇宙来龙去脉,

可谓是能掌握大道的规律了!【浅析】

本章老子论大道“无状无象”的特性,重在执古之道,御今之有,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道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混而为一,难以用感官触摸把握,给人一种恍惚不实的感觉,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此外,老子所强调的“道纪”是自古就有的道,人们可以通过它来理解宇宙及万物的初始。如果能够以古知今,便是透彻道纪了。A10无以为用【原文】(5)

三十幅共一毂。[N11]【注释】

(1)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代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法。毂(ɡǔ古):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2)有车之用:是指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中间空的地方。

(3)埏埴以为器: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埏(shān杉),和。埴(zhí直),土。

(4)户牖(yǒu有):门窗。

(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表面上)“有”在给人便利,(实际上)“无”在(暗中)发挥作用。【译文】

三十根辐条共用一毂,

正是由于车毂的中空,

才使车具有行进用途。

揉和陶土烧制成器皿,

正是由于器皿是中空,

才使器皿有盛装用途。

凿开门窗来建造房屋,

正是由于门窗的中空,

才使房屋有居住用途。

可见,

实有之物能产生利益,

全赖空无所起的作用。【浅析】

本章老子论“有(利)”与“无(用)”的辩证关系,重在有无相生,相辅相成,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有”之所以能够产生利益、好处,那是因为“无”在背后所起的作用,并以车辆、容器、门窗等日常生活实例来说明。一般情况下,实物或实体带给人们的感受和作用比较直接、具体、直观,容易让人们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习惯了“眼见为实”的体验和认知,从而容易忽略(或不容易意识到)那些不直接、不直观甚至无法感受的“空虚”或“虚无”(在背后,在暗中)所起的作用。A11大道之大【原文】(6)

大道氾兮。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N34]【注释】

(1)氾(fàn犯):同“泛”,广泛或泛滥。这里指“道”周流遍布大千世界的意思。

(2)不辞:不说三道四,引申为不推辞、不辞让。辞,言词,称说。

(3)不有:不占有,不自以为有功之意。

(4)衣养:一本作“衣被”,意为覆盖。不为主:不做主人,不自以为主宰之意。

(5)小:微小,渺小。

(6)大:广大,伟大。【译文】

大道像泛滥的河水啊,

周流左右,遍布四野。

天下万物倚赖它而生,

它却不言不语;

千秋功业由它而造就,

它却不去占有。

芸芸众生得到它养护,

它却不自以为主宰,

这样说来,它真渺小。

万物都愿意归附于它,

它却不自以为主宰,

这样说来,它真伟大!

正因为道从不自以为伟大,

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浅析】

本章老子论大道之大,重在功成不有,终不为大,取“明道”义。

这里,老子赞扬了大道使天下万物各得其所,各适其性,任运自然而“不为主”的高贵品德。有学者将这个始终“不自为主”、“不自为大”的大道与西方基督教的耶和华比较后发现,耶和华创造万物之后,长而宰之,自我尊大,视天下万物为自己的囊中之物。由此可见,大道“不辞”、“不有”、“不为主”的精神,何其可贵!A12天地之根【原文】(5)

谷神不死。[N06]【注释】

(1)谷神:据学者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亦作“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谷,形容“道”虚空博大,像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2)玄牝(pìn聘):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3)门:指雌性(母体的)产门,用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4)绵绵:连绵不绝。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若,如此,这样。

(5)勤:这里作“尽”讲。【译文】

这衣养万物的大道啊,

永生永世也不会死灭,

它是宇宙最深处的母体。

宇宙母体的产门,

就是天地诞生的根源。

它连绵不绝又若存若无——

运动作用却无穷无尽!【浅析】

本章老子论“谷神(即大道)不死”之理,重在不生不灭,无穷无尽,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大道如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老子对大道的赞美,也是对伟大母性的歌颂,这种赞美和歌颂在《老子》一书中随处可见。可以说,老子致虚守静、知雄守雌等思想的根源均来自对于母性慈柔含蓄、包容隐忍等品质的思考、提炼和升华。A13万物之宗【原文】(9)

道冲。[N04]【注释】

(1)冲:通“盅(zhōnɡ中)”,指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2)盈:满,引申为尽。

(3)渊:深远。宗:祖宗,祖先。

(4)挫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挫(cuò错),消磨,折去。锐,锐利、锋利。

(5)解其纷:解脱掉它的纠纷。

(6)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7)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道”本身的属性。

(8)湛(zhàn站):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说明“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似或存:似乎存在。

(9)象:似。【译文】

道体——广大如虚空,

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道性——宁静而幽远,

似天地之祖,万物之宗。

消磨人们自以为是的锐气,

解脱世间你死我活的纷争,

调和自性的光明境界,

混同生命的微尘本相。

道性——湛然幽隐(看似虚无,却能感知它的存在;看似存在,却又让人感到虚无)。

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圣子,

好像应是帝的先祖!【浅析】

本章老子论大道“幽隐深邃”的特性,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盈,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大道是万物之宗,象帝之先,具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作用。这里,老子不仅再次把“道”尊为天地始祖,至高无上,而且也彻底破除了神造天地、神造万物、神造人类等一切神造之说。A14善人之宝【原文】(9)

道者,万物之奥?故为天下贵。[N62]【注释】

(1)奥:一说,为深的意思,不被人看见的地方;一说,是藏,含有庇荫之意。

(2)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也要它的保佑。

(3)美言可以市尊: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

(4)美行可以加人: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受到别人的器重。

(5)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6)拱璧:指双手捧着贵重的玉。驷马:四匹马驾的车。作为古代的献礼,轻物在先,重物在后。

(7)坐进此道:一说,献上清静无为的道;一说,静心坐下来,进修大道。

(8)求以得:有求就得到,引申为有求必应。

(9)有罪以免邪:有罪的人(因为)得到“道”,可以免去罪过。【译文】

大道,蕴藏着宇宙万物的奥妙,

善良之人把“大道”视为至宝,

不善之人也祈求“大道”保佑。

美善的言辞可以赢得他人敬仰,

尊贵的行为可以受到他人的器重。

人们虽然有种种不善的行为,

又何曾被“大道”舍弃呢?

所以,树立天子,设置三公,

即便用捧璧在先,驷马车在后,(这样隆重的礼仪去交游诸侯,)(依我看)还不如“坐进此道”(安心静坐深入体悟大道奥妙)!

古时候为什么重视这个“道”呢?

不就是因为依从于大道(一旦悟道):

有求必可得到,有罪必可免除吗?!

所以,(道)才为天下人所看重的啊!【浅析】

本章老子劝导世人静下心来“坐进此道”,重在美言可市尊,美行可加人,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大道是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大道的贵重胜过“拱璧”、“驷马”等一切世间的珍宝。人们修习大道,不仅可以有求必应,而且可以免除罪过。这里,可以看出老子殷切希望世人(无论善人与不善人)都能重视、体悟清静无为的道,遵道行事,完善自我。A15众妙之门【原文】(12)

道可道。[N01]【注释】

(1)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寂寥独立、周行不殆的“大道”,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称道、解说、表述。

(2)常:平常,一般,普通。道:俗世中的道义、道理等,这里译为道路。

(3)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是说明、解释之意。

(4)无:无形。

(5)有:有形。

(6)母:母体,根源。

(7)常:经常。

(8)妙:微妙。

(9)徼(jiào叫):边际、边界,引申为端倪的意思。

(10)谓:称谓,指称。

(11)玄:深黑色,玄妙深邃的含义。

(12)门:大千世界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这里指认识宇宙万物必经的“道”门。【译文】“道”可以言说,却不是平常行走的道路;“名”可以解释,却不是平常呼唤的名字。

以“无”的名义,大道就是天地的始祖;

以“有”的名义,大道就是万物的母亲。

从“无”的角度,可以观想“道”无形的奥妙;

从“有”的角度,可以观察“道”有形的表象。“有”与“无”,这两者虽然称呼不同,

却同出于“道”——这种“同”就称为“玄”。

玄妙深邃的含义,这就是理解一切微妙玄通的不二法门啊!【浅析】

本章老子论“道与名”、“有与无”的关系,重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取“明道”义。

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学者认为,本章是道的总论,也是《老子》一书的总纲。老子认为,道体玄妙幽深,难以言说,可名于有,可名于无,可为天地之始,可为万物之母。修身【题解】本篇共辑录《老子》原文二十章(编码为B,由B01至B20),包括“上士闻道”、“清静为正”、“善为士者”、“致虚守静”、“知雄守雌”、“宜重宜静”、“善建善抱”、“抱一无离”、“圣人抱一”、“圣人不病”、“天下有始”、“天长地久”、“人生柔弱”、“含德之厚”、“余食赘形”、“足不出户”、“治人事天”、“我有三宝”、“愚人之心”以及“圣人之道”。主要内容涉及:闻道之士对待“道”的三种态度(如“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修行的方法(“致虚极,守静笃”、“知其雄,守其雌”)、修行的功德(如“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圣人不行而知的道理(如“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君子宜重宜静之道(如“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治人事天之法(如“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长生久视之道”)以及老子三宝(如“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等,详见下文。B01上士闻道【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7)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N41]【注释】

(1)建言:立言。

(2)夷:平坦。颣(lèi类):崎岖不平、坎坷曲折。

(3)建德若偷:刚健的“德”,(看起来)好像怠惰的样子。偷,意为惰。

(4)质真若渝:(实际上)质朴而纯真,却好像浑浊。渝,变污。

(5)辱:黑垢。

(6)大方无隅(yú鱼):天下最方正的东西却没有角。隅,角落、墙角。

(7)贷:施与,给予,引申为帮助、辅助之意。此句意为:“道”使天下万物善始善终,各得其所,而天下万物自始至终也离不开“道”。【译文】

上士闻道,勤奋修行;

中士闻道,半信半疑;

下士闻道,大声嘲笑。

不被嘲笑,也就不足以为道!

所以,上古立言的人才说:

光明的大道却像暗昧不明;

前进的大道却像在往后退;

平坦的大道却像坎坷不平;

崇高的德行像低下的山谷;

广博的德行似乎有所不足;

刚健的德行似乎有些怠惰;

质朴纯真的德行好像混浊。(真正的)天下最白的东西仿佛含有黑垢;(真正的)天下最方正的东西却没有四角;(真正的)“大器”通常最后完成;(真正的)“大音”难以听闻响声;(真正的)“大象”没有具体形状。

大道啊,如此幽深隐晦而无以名状;

唯有道,善于施与且善于成全万物!【浅析】

本章老子论“道隐无名”之理,重在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取“修身”义。

老子认为,只有大道具有“善贷善成”(生化万物)的能力,并进一步论述明道、进道、夷道,上德、广德、建德、质真,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等特征。这里,老子鲜明且形象地指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闻道”态度:上士闻道,会努力去实践,去体悟,去修行;中士闻道,半信半疑,犹豫不决;下士闻道,哈哈大笑,讥讽嘲弄。此外,老子在本章一口气引用了十二句古语,旨在从矛盾的观点阐明现象与本质之间隐含着对立统一关系,再一次说明相反相成是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B02清静为正【原文】(6)

大成若缺。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N45]【注释】

(1)大成:最完备、最圆满的东西。

(2)弊:停止,引申为破败意。

(3)冲:虚,空虚。

(4)屈:曲。

(5)讷(nè呐):拙嘴笨舌。

(6)绌(chù处):不足,不够。【译文】(真正完美无缺的)最圆满的东西,

总好像有所缺陷,

然而它的功用,却永不败坏。(真正丰盈美满的)最充盈的东西,

总好像空虚缥缈,

然而它的功用,却无穷无尽。

最正直的(大直)好像弯曲,

最智巧的(大巧)好像笨拙,

最善辩的(大辩)好像口讷,

最盈利的(大赢)好像亏本。

安静胜过躁动,寒冷胜过燥热。

清静无为才是天下的正道!【浅析】

本章老子论“清静为天下正”的道理,重在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取“修身”义。

老子认为,静胜躁,寒胜热。同时,他从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以及大赢的角度论说大道的品质。大道这种品质如果落实到人的身上,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格,这种完美不在于外形表现,而是内在自我生命的含藏收敛。有学者认为,老子这一章所讲述的仍是辩证法思想,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际上却是另一种情况,甚至有时这两种情况完全相反。B03善为士者【原文】(13)

古之善为士者。[N15]【注释】

(1)善为士者:指得“道”之人。

(2)容:形容、描述。

(3)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4)犹:原是野兽的名称,生性警觉,这里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若畏四邻:形容不敢轻举妄动。

(5)俨兮:形容端谨、庄严、恭敬的样子。俨,恭敬。客:一本作“容”,当为客之误。

(6)涣兮,其若凌释:此句原为“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据帛书本校定。涣,涣散。凌,冰块。此句意思是,融化流散,像河里的冰凌消融。

(7)敦兮,其若朴: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敦,纯厚。朴,未经雕凿的原木。

(8)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开阔、旷达。旷,空旷。

(9)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混,与“浑”通用,浑厚。

(10)浊:动态。

(11)安:静态。

(12)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13)蔽而新成:虽然敝旧却能重获新生,即除旧更新的意思。【译文】

古代得“道”之人(的道德功夫真是)——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由于深不可识,就只能勉强来形容:(善于修道之人的外在形象,看起来)——

谨慎小心,好像冬天踩踏冰面过河;

警觉戒备,好像畏惧四面敌人围攻;

恭敬严整,好像应邀在朋友家做客。(善于修道之人的精神世界,想必是)——

焕然一新,像初春将要融化的冰凌;

敦厚纯朴,像未经加工雕琢的原木;

心胸开阔,像大山深处幽静的空谷;

浑厚纯朴,像无法沉淀下来的浊水。(是啊,说起来容易,在当今这样的时代,试问:)

谁能在混浊不安的状态下静下心来,徐徐清净呢?

谁能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动起身来,徐徐生起呢?

保全这些道理的人,是不会自满自溢的。

唯有不自满,才能历经凋敝而屡获新生!【浅析】

本章老子论古代“善为士者”的形象气质,重在浊静徐清,安动徐生,取“修身”义。

老子认为,古代修道人士的功夫很了不起,已经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测的地步了,但仍然保持小心谨慎、从不自满的心态。这里,老子以近乎诗歌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修道者小心谨慎、恭敬端庄、深沉宁静、飘逸浪漫等精神风貌和外在气质。通过老子的描述,人们对“善为道者”的认识必定会更加具体,更加鲜明,并把他们视为修道者的榜样。B04致虚守静【原文】(12)

致虚极,守静笃,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N16]【注释】

(1)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处于虚无清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导致人们心灵蔽塞不安,无法达到虚静状态,所以必须通过“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空明、清澈。极和笃,意为极度、顶点。

(2)作:生长、发展、活动。

(3)复:循环往复。

(4)芸芸:茂盛、纷纭、繁多。

(5)归根:归根即复归于道。根,指道。

(6)曰静:一本作“是谓”。

(7)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8)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恒不变的规则。

(9)明:明白、了解。

(10)容:宽容、包容。

(11)王:周到、周遍。

(12)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译文】

内心虚化,达到极点,

安守寂静,达到纯一。

万物生长,生生不息,

我透过万物循环往复,

来观察大道运动规律。(我感悟到)——

芸芸万物,像落叶一样,

最终都复归于它的本根。

回归本根就是得到平静安息,

平静安息便复归本性。

复归生命是永恒的规律,

认知永恒就能了解物。

如果不认知永恒的大道,

人们就难免不恣意妄为,

恣意妄为的后果很凶险。(那么,认知永恒的大道有什么好处呢?)

领悟大道,就能做到虚静涵养,宽大包容;

宽大包容,就能秉持公平正义,胸怀坦荡。

公义坦荡,就能全面周到;

周到全面,就是合乎自然;

合乎自然,就是合于大道;

合于大道,就得以生命长久。(因此,)体悟大道,遵道而行,(才有可能让人)终身没有危险!【浅析】

本章老子论“致虚守静”的道理,重在归根复命,没身不殆,取“修身”义。

老子认为,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奉劝世人从虚静的角度重新审视生命的根本意义。这里,老子突出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功夫。在老子看来,天下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遵循着一个同样的运动规律,只要人们充分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就能够体悟到“大道”的本性,从而达到“归根”、“复命”回归本源的状态,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办法只能通过“致虚守静”。B05知雄守雌【原文】(14)

知其雄。[N28]【注释】

(1)雄:比喻刚劲、躁动、强大。

(2)雌:比喻柔弱、安静、谦下。

(3)溪:山间小水沟,溪涧。

(4)婴儿:象征纯真、稚气。

(5)式:楷模、范式。

(6)忒:过失、差错。

(7)无极:意为终极的真理。

(8)荣:荣誉,宠幸。

(9)辱:侮辱、羞辱。

(10)谷:深谷、峡谷,喻胸怀广阔。

(11)朴:朴素。指纯朴的原始状态。

(12)器:器物。指万事万物。

(13)官长:百官的首长,领导者、管理者。

(14)制:制作器物,引申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甘守雌弱,(这样的人)堪为天下的溪涧。

能够成为天下的溪涧,永恒大德不离失,(这样就可以)复归于婴儿般纯真的状态。

深知什么是明亮,却甘守暗昧,(这样的人)堪为天下的楷模。

能够成为天下的楷模,永恒大德无过失,(这样就可以)复归于不可穷极的状态。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甘守羞辱,(这样的人)堪为天下的川谷。

能够成为天下的川谷,永恒大德才充足,(这样就可以)复归于那质朴无华的状态。【浅析】

本章老子论“返璞归真”之法,重在大器晚成,大制不割,取“修身”义。

老子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做到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这样就可以(体会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的境界)。这里,老子再次提出“复归”的观点以及“知雄守雌”等具体的复归原则或方法。这些观点与前一章“致虚守静”、“复归其根”的观点相类似,主要体现了当时身处乱世之中的老子的处世原则和生活态度,当然,这些原则和态度也符合“大道”的要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