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世界五千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5:43:11

点击下载

作者:陈增爵,沈宪旦等

出版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最新版世界五千年

最新版世界五千年试读:

出版说明

世界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从那时起,人类文明的足迹开始扩展到世界各地,世界的历史也从远古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回顾这五千余年的世界史,无数的盛衰兴亡惹人深思,无数的风云人物令人赞赏……人类创造力之伟大,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览无余。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历史,不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渊博,而是为了充实头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面对未来的挑战。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少年儿童出版社就出版了《世界五千年》,旨在向广大青少年读者普及人类数千年的泱泱历史。这套书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并且多次重印,后来又于2004年推出了新版,内容更加充实,文字表述也更加准确流畅。此次推出的版本是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经篇目更新后推出的最新版,把历史的足迹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在这刚刚过去的十年间,人类文明的步伐从未停止前进,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相继发生,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本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宗旨,此次增加的篇目涵盖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变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同时,根据阅读的需要,最新版还对原有的一些篇目进行了修改,使其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知识呈现更具时代性和科学性。

历史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最新版世界五千年》就犹如一把引领小读者开启这座宝库的金钥匙。它继承了老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融真实性、思想性和生动性于一体,堪称是一套经典的历史普及读物。1 人类的起源

在三百五十万年前的非洲,一个温暖的下午,湖边有一群羚羊正在饮水,它们瞪着警惕的眼睛,不时地抬起头来,向四周张望。突然,它们发现草丛在晃动,有一只动物靠近了湖边,羚羊群中出现了轻微的骚动。摇动的草丛中,露出了一个黑褐色的小脑袋,头上的一对眼睛向四周扫视着。原来这是一只猿猴的脑袋,它长着倾斜的前额、凸起的眼眶、扁平的鼻子、突出的大嘴。

这只动物在草丛中缓慢地移动着,当它来到湖边时,它停了下来,扫视着周围的地面,察看是否有食肉的猛兽。然后,它迈出大胆的一步,从草丛中钻了出来。它不像其他的猿类,四脚着地爬行,而是直立着身子向前走,两只手臂不是耷拉在地上,而是在身子两边摆动着。它个子十分矮小,只有一米多一点,约三十公斤,这是一只约二十岁的雌性动物。

对于羚羊来说,这只矮小的动物一点也不可怕,它们觉得没有任何危险,于是又转过身去饮水了。

就是这个能站立的小家伙,冒着危险走出丛林,跑到河边来喝水。它代表着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转折点,因为它属于一群人们称为南方古猿的动物。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掘出它的化石,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露西”。

南方古猿是一种充分发育的两足动物,就是说,它们从树上来到地面上生活,除了极特别的情况,它们通常用两条腿走路。尽管这些南方古猿外表与现在的大猩猩、黑猩猩和狒狒很相像,但它们已是直立走路,有着灵巧的双手,它们已经走在向现代男人和现代女人进化的道路上了。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祖先是猿类。而最早的猿类生活在非洲,距今已有几千万年,它们是一些四脚行走的动物,居住在广袤的森林中。大约距今一千五百万年前,地球的气候发生变化,逐渐地变得四季分明,气候干燥了,雨林稀少了,这使生活在森林中的猿类被迫来到地面生活,它们逐渐养成了直立行走的习惯,而把双手解放出来从事其他活动。这些在地面活动的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五百万到一百万年前,并且从非洲迁徙到了欧亚大陆。

到公元前230万年前后,一个新的物种从南方古猿中产生了。那就是人,而不是猿,也称为“能人”。“能人”是一种既食草又食肉的生物,它们的大脑容量比南方古猿大百分之五十。“能人”身上的体毛已很稀少,用双脚走路,有更灵巧的双手,使用天然的工具,并且已有丰富的语言。

从“能人”到现代人,还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最早的“能人”,也称“手艺人”,生活在距今二百万年前左右,以“坦桑尼亚能人”和中国的“元谋人”为代表。他们能够砸碎石头,取得尖锐的碎片来切割食物和削尖木棍,是熟练的石头手艺人。“直立人”出现在距今大约一百五十万年前,如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的“北京人”、欧洲的“海德堡人”等。“直立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能人”更高,他们主要以打猎为生,已懂得用削尖的木棒与野兽进行搏斗,是勇敢的猎手。“直立人”已掌握了火的使用。“智人”生活在距今大约十几万年前,如中国的“丁村人”、“长阳人”和德国的“尼安德特人”。他们在体质上与现代人已无多大差别。“晚期智人”也被称为“现代人”,他们是五万年前的法国“克罗马农人”、一万八千年前的中国“山顶洞人”。他们的大脑容量又比能人多了一倍,容貌也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从猿逐步进化为人,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不仅创造了灵活的双手,发达了大脑,劳动还创造了语言。

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努力地改造着自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在世界各地,人类的祖先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遗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五千年前古代文明的四大中心: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的苏美尔和巴比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国。这四大文明中心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古迹、众多的地下文物和大量的文字典籍。我们的故事,就从五千年前的古埃及开始。2 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它孕育了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历埃及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全长六千六百七十一公里的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贯穿埃及全境,穿越金色的撒哈拉大沙漠。尼罗河发源于非洲西部的高地,它从南向北,奔流而下,急匆匆地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经过六道湍急的瀑布后,缓缓进入一条狭窄的河谷,一路浩浩荡荡地流向地中海。在临近入海口的地方,尼罗河分出多条支流,形成扇状,冲出一片土壤肥沃、绿草如茵的三角洲。埃及文明,就在这片三角洲谷地中诞生。

大约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谷地定居下来。古埃及人身体强壮,有宽阔的双肩、狭窄的腰身和深褐色的皮肤。埃及早期居民的生活非常艰苦。尼罗河两岸尽是沼泽,长满芦苇和纸莎草;而离河远的地方又是干燥的沙漠。所以,人们只能在地势较高的河岸边,用泥砖和芦苇搭起小屋。这些小屋非常简陋,没有窗户,只有一道用草帘做的小门。

白天,妇女们在空地上垒起炉灶烹煮食物,制作陶器;男子到旷野中狩猎,去河边捕鱼,在河岸放牧猪羊。不过,他们更多的时间,是进行原始的农业耕种。他们用笨重的石制工具,在河畔清除荆棘,开挖沟渠,在翻松的土地上撒下麦种,然后再把猪羊放到田里践踏,把种子踩到泥土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埃及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大自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他们渐渐掌握了尼罗河的脾性。

每到夏季,埃及气候炎热干旱。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火一样烘烤着大地。漫天的黄沙似乎要吞没一切。这种令人窒息的日子是在每年的五月和六月,要五十多天才能结束。此时,人们每天都在默默地祈祷,盼望着尼罗河水的泛滥。

七月,雨季开始了。从北方吹来清凉的风,炎热逐渐散去。这时,尼罗河上游的山区暴雨倾盆,洪水奔涌,水量急剧增加。尼罗河奔腾咆哮,夹带着大量的腐烂植物和矿物质倾泻而下。在最初几天里,河水完全成了浑浊的绿色洪流。尼罗河泛滥了,埃及人民把河水泛滥的第一夜称为“第一滴水之夜”。这一夜,人们划着小舟,举着火把,齐集河中,庆祝哈辟神(尼罗河神)的节日。“绿尼罗河”终于过去了,河水继续上涨。又过了一二十天,大量的泥沙卷入河中,水色又开始变为红色。

九月,尼罗河水势最大,吞没全部谷地。人们只能凭借小舟来往于各高地之间。直到十月底,河水泛滥期才逐渐结束,河水下落,流入河床。这时河水变成清澈的浅蓝色。十一月,人们开始在退去洪水的土地上耕耘。泛滥的河水为大地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土地变得非常肥沃。

第二年的三月到六月是收获季节。古埃及人随着尼罗河每年定期的泛滥,辛勤地耕耘、播种、收获,终于将这里建成了古代著名的粮仓。

由于埃及的自然条件,它的农业生产与人工灌溉紧密相连。尼罗河泛滥时,人们要疏通渠道,排出积水;而干旱无雨时节,人们又要从尼罗河引水灌溉。这样巨大的工程,绝非一家一户所能完成,它需要联合众人的力量。因此,埃及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联合。若干氏族联合为公社,若干公社又联合为州,使埃及形成大约四十几个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名称、都城、军队和政权。各州都是独立的王国,彼此间常常为了争夺河水、土地,甚至为不同的信仰而斗争。有时,两个州之间的战争是为了一种鱼,一个州崇拜这种鱼,将它奉为神鱼;而另一个州却吃这种鱼。双方为此会大打出手。

经过长期的战争和兼并,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出现了两个独立的王国。南方的上埃及以蜜蜂为国徽,国王戴圆锥形的白色王冠,以秃鹰为保护神。北方的下埃及以纸莎草为图腾崇拜,国王头戴红色王冠,以眼镜蛇为守护神。

上下埃及打了很多仗。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又称那尔迈)担任了上埃及的国王。美尼斯是一个非常强悍的人,又很有政治头脑。他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顺尼罗河而下,终于征服了下埃及。埃及统一的历史事件被刻画在“那尔迈青石板”上。在石板的右上方,象征南方的秃鹰站在一束纸莎草上,一只爪子抓住了北方的眼镜蛇;在石板的中央是头戴圆锥形王冠的美尼斯,他正手持权杖击打下埃及的俘虏。

美尼斯自称为上下埃及之王。他有时戴白冠,有时戴红冠,有时两者合戴,象征上下埃及统一。为了便于统治全国,他把都城迁到上下埃及接壤的“白城”,后来又称之为孟斐斯。从此,埃及进入王朝时期,美尼斯也成为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一个统治者。

埃及统一以后,一套专制统治机构逐步建立。国王是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之下还有宰相、大法官、大祭司、掌玺大臣等。此外,还设有各种官吏。为了确定租税数额,每年国王都要派官吏清查全国的土地、人口、牲畜和所有财富。

国王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传说他是太阳神之子。石刻或壁画的国王形象是一个巨神。后来,人们尊称国王为“法老”(意为“宫殿”,相当于中国古代称皇帝为“陛下”)。大臣朝见法老要匍匐在宝座前面,吻国王脚前的地,他们死后也要葬在法老金字塔周围,继续在阴间为法老服务。

从美尼斯开始,一直到公元前十一世纪,两千年里埃及共经历了前王国、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后期埃及等几个历史时期。以后,埃及先后遭到利比亚、亚述等的入侵,从而一蹶不振。到公元前七世纪,埃及重获独立。后来,它又被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所占领,公元前30年并入罗马版图。

埃及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过文明鼎盛时期,也有过遭受外来侵略的时候。但无论在何时,埃及人始终相信,他们的精神不会死去。就像那波涛汹涌的尼罗河,它的泛滥会带来一定损失,尼罗河也会退潮,但尼罗河永远存在!正因为如此,古埃及人才把最美的诗歌献给它:

尼罗河啊,我赞美你,

你从大地涌出、川流不息。

你灌溉土地,养活了埃及;

你献出小麦,使众神欣喜。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

人们就停止了呼吸。3 不朽的金字塔

埃及有句俗话:“一切都怕时间,时间却怕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古代世界的建筑奇迹。站在开罗的高处向西远望,就可以看见,在远处的沙漠边缘,几座巨大的锥形建筑物,傲对碧空,巍然屹立。这就是著名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由于这种陵墓的底座是四方形,愈向上愈窄,一直到塔的尖顶,因为四边都形似汉字的“金”字,中文就称它为金字塔。

埃及人自古就有灵魂不灭的观念。他们认为,人死后,必须保护好尸体。在另一个世界里,灵魂将进入尸体,使死者复活。自然,法老也认为,他生前是国王,死后也会复活,在阴间继续享有人间的一切荣耀。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奥西里斯的国王,教会人们种地、酿酒、做面包,因此人民很崇敬他。但是,他的弟弟塞特想篡夺王权,阴谋杀害他。

一天,塞特请奥西里斯赴宴。塞特事先按哥哥的身材做了一只非常漂亮的箱子。进餐时,塞特指着箱子对作陪的人们说:“谁能躺进这个箱子,就把它送给谁!”

别的客人躺下去,都不合适。轮到奥西里斯,他刚躺进去,塞特就关上箱子,锁紧后把箱子扔进了尼罗河。

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丝焦急万分,四处寻找,最终找到了丈夫的尸体。但是塞特仍不罢休,他在半夜里偷走了尸体,并残忍地将哥哥的尸体剁成十四块,扔到埃及各地。伊西丝历经艰辛,又将这些碎块找了回来,含泪埋葬了。

奥西里斯的儿子自幼勇敢好强,他长大成人以后打败了塞特,为父亲报了仇。他又同母亲一起把奥西里斯的尸体碎块挖出来,缝合在一起,做成了干尸“木乃伊”。借助神的力量,父亲又在阴间复活了,做了阴间的法老,专门审判死人。

奥西里斯的神话让古埃及人深信不疑。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把尸体制成“木乃伊”的风气在古埃及十分盛行。

每一个古代埃及法老去世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的神话重演一次。首先,是寻尸仪式。因为奥西里斯的尸体是寻找才得到的,所以每个国王死后,也都要装模作样地寻找一次。而在“找到”之后,还需要由王后和王子装作“验明无误”。第二步,清身仪式。即解剖尸体,取出内脏和脑髓,再用香料填进去,然后按原样缝好;再把尸体浸在一种防腐液里,就做成了干尸“木乃伊”。七十天后,把尸体取出,裹上麻布,再在外面涂上一层树胶,以免尸体接触空气。这样“木乃伊”就制成了。第三步,是复活仪式,就是一边念诵咒语,一边为“木乃伊”开眼、开鼻、开口,将食物塞进它的嘴里。古埃及人相信,这样“木乃伊”就复活了,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吃东西。最后,是安葬仪式,“木乃伊”被庄严地装入棺材,送进金字塔墓室。据说,如此一来,死去的国王就会像奥西里斯一样,复活成为阴间的统治者,并且永远庇护着他的子孙。金字塔就是死而复活的国王永远的宫殿。

最初,国王死后葬在用泥砖砌成的长方形坟墓里,叫做“马斯塔巴”(意为石凳)。后来,在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700~前2600年)时,有一个名叫伊蒙霍特普的建筑师,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法:他用石块先建成一个巨大的“马斯塔巴”,再在上面加上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建成一个高达六十米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了。

以后,历代法老争相效仿,都给自己筑金字塔,并且越造越雄伟。

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00~前2500年)的法老斯尼弗鲁,下令为自己修建了高达一百米的金字塔,它的四面是平整的斜面,看上去更为美观。

斯尼弗鲁的儿子叫胡夫,决心要给自己造一个无与伦比的金字塔,因此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工作。每十万人组成一组,每组服役三个月,轮流替换。这些埃及人在尼罗河右岸的山里开出巨大的石块。石块采下以后经过修整,用沙子加水磨光,然后用船把石材送过尼罗河,再用木橇运到开罗西郊的吉萨。

仅仅为了运送石料,就花费了十年时间修筑道路。修筑金字塔的地下室和通道又用去十年,然后才开始砌金字塔。当时没有起重设备,聪明的埃及人想了个办法:先把底层砌好,然后堆起一个与它同样高的土坡,再用同样的方法一层一层砌上去。金字塔建成后,再把外面的土山挖掉,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胡夫金字塔整整建造了三十年,它是埃及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胡夫金字塔是一座锥形金字塔,原高一百四十六点五米,几千年的风吹雨打使它的顶端腐蚀了近十米。这座金字塔是精确地按照几何原理建造的。它的底面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边长二百三十米,各面以五十一度的角度倾斜向上,最后到达尖顶。它占地五万二千九百平方米,共用了二百三十万块巨石垒砌而成。巨大的石灰石块的表面被砍凿得非常平整,石块之间甚至连刀片都插不进去。胡夫金字塔的四面正好对着东西南北四方。金字塔里共有三处墓室。从北面十三米高的入口处进入,沿着一条不到一人高的甬道一直向下,走过约一百米,就能见到一个长方形的石室。由于胡夫不喜欢这个墓室,于是又在下坡甬道的中间,另开了一条上坡的甬道,通向“王后墓室”。上坡甬道的上端是一条大走廊,高达八米。过了大走廊又出现一个墓室,胡夫石棺就安放在这里,人们称它为“法老墓室”。这个墓室高约六米,它的顶盖由重达四百吨的石板建造,墓室之上还有五层房间。最高一层顶盖是三角形的,为的是承受上面的巨大压力。胡夫金字塔规模宏伟、结构复杂、计算精密,虽历经五千年而不朽,令人赞叹不已。

胡夫死后不久,他的儿子哈夫拉也在吉萨建造了一座金字塔,虽比胡夫的塔低三米,但外表更精美,内部有走廊、庙堂及各种雕刻,宛如一座巨大的宫殿。尤其在塔的旁边有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长约五十七米,高约二十米。希腊人称它为“斯芬克斯”。整个狮身人面像除狮爪用石块砌成之外,其余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独具匠心。

后代的法老虽然也建造了许多金字塔,但是越造越小。由于法老墓中的巨大财富吸引了无数盗墓者,金字塔遭到了破坏。因此,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法老们停止建造金字塔,开始在深山里开凿秘密陵墓。

至今,埃及尚存七十九座金字塔,散布在尼罗河的下游地区,犹如群山的尖峰,高耸晴空,成为古代埃及灿烂文化的象征。4 图坦卡蒙的宝藏

1922年11月26日下午,在古埃及法老陵墓比较集中的“国王山谷”。

在早已被挖得千疮百孔的山岩峭壁上,一道向下的阶梯刚刚被发掘出来。两个神情紧张的男子站在阶梯的尽头,他们正面对着一扇在三千三百年前就被封死的墓门。在这扇石门的后面,可能存放着数不清的财宝,但也可能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洞穴。

古埃及的少年法老图坦卡蒙几乎早已被人遗忘,他的秘密陵墓更是无人知晓。图坦卡蒙是古埃及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307年)的法老,他九岁继位,十九岁去世。他是一个政绩平平、无所作为的少年国王,关于他的生平,史料中少有记载。

英国考古学家卡特为寻找图坦卡蒙的陵墓已有三十余年。他坚信这次发掘一定会有所收获。他的合伙人卡诺冯,是一位英国贵族,为资助卡特已花掉巨额资金。这次卡诺冯是孤注一掷,如果这扇门后面还是空墓,那么,他再也无力资助卡特了。

卡特用一个凿子,小心翼翼地在墓门的一角撬开一个小洞,卡诺冯从他的肩头向里探望。随着一片片灰泥的剥落,这两个人的心情愈来愈紧张。墓门上的洞,一点点地扩大了,卡特把手电筒伸进去照射,可他的手却颤抖着。过了片刻,卡诺冯终于用他那因激动而嘶哑的嗓音对卡特说:“你看见什么了?”

卡特转过身来,两眼发直,结结巴巴地说:“我看到了一些绝妙的东西,全都是稀世珍宝!”

卡特又把洞口弄大了些,这样,两个人就可以同时向墓内张望。手电筒的光亮照到哪里,哪里就出现珍宝器物:身穿金制短裙、手执仪仗与真人一样高的乌木雕像、饰有巨大镀金狮子和怪兽的卧榻、金碧辉煌的国王宝座、金光闪闪的双轮马车、美丽的珠宝首饰盒、精致的雪花石膏花瓶,更有数不清的箱笼和匣子……古老神秘的图坦卡蒙之墓终于重见天日。这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它使人们了解了公元前十四世纪埃及法老生活和殡葬的真实情况。在这里总共发现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仅把这些宝物登记造册,并转移到开罗博物馆,就用了十年时间。众多的宝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老的包金宝座、用黄金珍宝装饰的法老黄金面具,以及彩绘的木箱等。这些都是古埃及艺术的瑰宝。

图坦卡蒙的陵墓由四个墓室组成,基本上没有受到过破坏。虽然有迹象表明,在图坦卡蒙下葬后不久,曾有盗墓贼进入过前面的两个墓室。不过,从散落在地上的零散珠宝来看,他们没有偷窃到手就受惊逃跑了。从那以后墓就再次被封死了。

后面的两个墓室没有被人动过,由两个武士雕像守卫着。里面放着至高无上的宝物——四口棺椁,由一口水晶棺和三口包金木棺组成。水晶棺角上刻着一个女神的雕像,她伸展着手和翅膀,包围了水晶棺,仿佛在保护它不受侵犯。

打开沉重的水晶棺盖后,里面是依次相套的三层包金木棺,木棺做成人体的形状,棺盖是图坦卡蒙法老的脸。眉毛、眼皮由深蓝色的玻璃做成,眼白用石膏做的,瞳仁用火山玻璃制作,手中的权杖和鞭子是用镶了蓝玻璃的金子制作而成的。

移去三层木棺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里面还有一个纯金棺材,重达一百多公斤。在这口黄金棺材里,安放着图坦卡蒙的木乃伊。图坦卡蒙的脸上戴着一个表情悲哀但又宁静的金制面具。他的颈上套着用珠子穿成的项链,一个用鲜花扎成的花环放在胸前。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是矢车菊、百合花和荷花,这些花虽然都已枯萎,却还保持着若有若无的颜色。

墓室内的一面墙上有一幅壁画,画的是国王站在两个神之间,这两个神正在接收他进入死者的世界。在这幅画中,国王戴着黑色的假发和镶满珠宝的圆项圈,穿着上等亚麻布制的短裙,显得既年轻又威严。

图坦卡蒙的宝座,是木制的扶手靠背椅。扶手处是戴着王冠的双翼神蛇,上面还有法老的铭文。椅子腿的上部是黄金做的狮首,下部是狮子的身子,椅脚是狮爪,充分显示了法老的威严。椅背上的浮雕是皇宫庭院的一角,法老和王后盛装相对,左右是饰有花纹的圆柱,椅背顶部是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环,象征太阳神赋予法老生命。

图坦卡蒙墓内还有一件珍贵的文物,就是彩绘木箱。绘画的主题是法老猎狮图。站在马车上的法老在画面中央,左面是法老的随从,右边是狮子群,法老的两匹骏马装饰豪华,而受伤的狮群姿态各异,整个画面线条流畅生动。

1922年,图坦卡蒙墓葬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成百名记者云集埃及卢克索附近的发掘现场,大批旅游观光客蜂拥而来。直到现在,图坦卡蒙国王的陵墓依然是最吸引游人的地方之一。5 罗塞塔石碑

1799年8月的一天,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城附近,一队拿破仑士兵正在炎热的阳光下修筑工事。突然“当”的一声,一个士兵的铁铲碰到一块坚硬的东西,他俯下身子用手摸了摸,惊喜地喊道:“看啊,我可能发现了埋藏宝物的石箱!”

随着他的喊声,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又都兴奋起来,七手八脚地帮着挖掘下去。然而,挖出来的并不是什么宝物,只是一块上面布满文字的大石板。“又是一块没用的破石板!”这些法国人懊丧地嘟囔着。原来,他们跟随拿破仑远征埃及以来,对那些布满奇形怪状符号的石刻,早已屡见不鲜了。这时,一个名叫布萨的带队军官没有去休息,他仔细观察着这块石板,琢磨着它的来历。他发现这块石板同以往见到的并不完全相同,石板上有三种文字刻成的铭文,最下面的铭文竟是人们熟悉的古希腊文。布萨意识到这块石板的重要性,他立刻向上司报告了这个发现。

很快这件事就被拿破仑知道了。此时,拿破仑正在进行远征埃及的战争,但他十分重视收集古埃及的文物,随军带去了由一百七十五名学者组成的庞大的考察团。他立刻将这块石刻交给法国考古学家。

这是一块黑色玄武岩石刻,长约一百十五厘米,宽约七十三厘米,厚约二十八厘米。

经学者们鉴定,铭文的上部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下部是古希腊文字,夹在中间的是世俗体文字(古埃及后期的一种草书文字)。由于石刻中有古希腊文,学者们弄清楚了碑文的内容。原来,这块石碑是公元前196年僧侣们刻的,内容是为了感谢法老给神庙的赏赐,他们决定将法老的生日作为节日来庆祝。石板上三种铭文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学者们希望借助古希腊文,来对埃及象形文字进行译读。

古代埃及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与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产生于原始社会中最简单的图画,所以叫象形文字。最早的埃及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大约在古王国时期。这种图形文字也称为“圣书体”,有许多是鸟、兽和人物形象,常常被刻画在石板或木板上,还要非常仔细地涂上颜色,描上细带。刻画之后的象形文字,已不仅仅是文字,同时也是一幅幅的彩色图画。

到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640年),从象形文字中发展出一种更容易书写的草书体,称为“祭司体”。到后期埃及又出现更“草”的字体——“世俗体”。世俗体已没有图画的特点,书写形式更简单,普通老百姓也会读写。在古埃及,这几种文字可以同时使用。

后来,埃及遭到外族入侵。科普特文和阿拉伯语取代了古埃及文。慢慢地,古埃及文在此后的一千五百年时间里,便不再有人使用和认识了。从古罗马时代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对埃及文化十分欣赏,但谁也不知道那些碑刻上美丽的象形文字的含义。罗塞塔石碑被运到欧洲,引起了人们研究古埃及文字的兴趣。有人发现象形文字中有一些椭圆形的圆框,对照已认出的古希腊文的专有名词“托勒密”、“亚历山大”,可以认定圆框中的象形文字符号一定是国王的名字。

最终,一个叫商博良的法国学者破解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秘密。

商博良是一个语言天才,九岁就开始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以后又掌握了希伯来文、阿拉伯语、科普特语和波斯语等。他二十二岁时成为语言学博士。

1808年,商博良开始研究罗塞塔石碑。他先找出写有“托勒密”名字的椭圆形框,对照希腊文,用拉丁字母读出了托勒密的名字。为了验证正确与否,他选用了一块方尖碑上刻有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的名字进行对照,从那个名字上他认识了几个新的符号,并肯定了两个名字中间同时出现象形符号的读法。后来,他又陆续读出了“亚历山大”、“恺撒”等许多人的名字。经过反复的比较,商博良逐渐从读出人名,发展到读出个别的词,最后读出整句的话。商博良还发现,埃及象形文字、祭司体、世俗体只不过是一种文字的三种形式,它们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1822年9月,商博良从一个建筑师那里得到两张象形文字拓本,这是从一个埃及神庙的浅浮雕上弄下来的。商博良很快就从拓本中读出了新王国时代的两个国王的名字:“图特摩斯”和“拉美西斯”。商博良确信他已基本掌握了古代埃及文字的奥秘。

1822年9月29日,商博良满怀喜悦地在法兰西学院向学术界公布了他研究罗塞塔石碑的成果。从此,这一天,便被定为埃及学诞生的日子。商博良被公认为是古埃及语言学的奠基人,而罗塞塔石碑也被誉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

从1822年商博良成功破译象形文字,经过几代埃及学家们的艰苦努力,人们对古埃及文字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古埃及人的各种文献不断地被译读出来,这使人们能够对古埃及人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科技乃至日常生活进行全面的研究。这样,古埃及文明的全貌到十九、二十世纪逐渐重见天日。6 从太阳历到公历

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只要看一下日历就行了。可是你知道日历是怎样产生的吗?

日历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代。那时,人们只是计算天数,然而,他们的一天与我们现在的一天概念是不同的。他们只是将日出至日落的这段时间称为“一天”,而晚上则是忽略不计的。与此同时,我们的祖先也注意到了月亮的变化:先是一轮圆月,接着月亮越变越小,最后几乎完全“失踪”了。不过在这以后,月亮又渐渐长大,又“还原”成一轮圆月,这个过程是一个很好的计时长度,但是要以此为单位制定历法仍感时间太短了。

很快,人们又发现,季节之间的安排是有规律可循的。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古埃及人已经在尼罗河两岸定居,从事农耕。他们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适时地进行农业生产。先是尼罗河水泛滥的季节。当河水退入河床,农田里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此时就是播种和管理庄稼生长的季节。最后来临的是收获季节。于是,古埃及人把这一周期看做是“一年”。“年”的概念便产生了。一年可以分为三个季节——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个季节的长短大约是四次月圆周期。

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中,人们无法使年、月、日协调起来。由于从一次月圆到另一次月圆需要二十九点五天,天数自然无法与月数吻合。同时天也无法跟年吻合,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上需要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此外,月和年也矛盾重重,因为月亮每年环绕地球十二至十三次,不是一个整数。

为了解决年、月、日的矛盾,聪明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一种叫太阳历的历法。

埃及人发现,尼罗河的泛滥十分有规律,因此有人把河水每次泛滥的时间刻在岸边的岩石上,然后进行比较,他们发现两次泛滥时间大约相隔三百六十五天。另外,还有人发现,当尼罗河水涨到古埃及首都孟斐斯城附近时,天空中的天狼星和太阳会同时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于是,古埃及人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一年共有三百六十五天,一年又分成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剩下五天作为年终节日,是献给冥王奥西里斯家族诸神的。一天还被分成二十四小时,白天十二小时,夜晚十二小时。这就是著名的古埃及太阳历。

由于太阳历每年比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要少四分之一天,这种差距最初是微不足道的,每四年只相差一天。但是,到后来,差错越聚越多。至公元前十三世纪,已相差了四个月。古埃及人经过长期的观测,终于发觉天狼星和太阳同日升起的周期为三百六十五点二五〇七天。到公元前238年,托勒密(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统治埃及时,曾颁布诏书,下令每四年增加一天。但这一规定没有被埃及人接受,他们依然使用自己的传统历法。

在公元前46年,罗马独裁者儒略·恺撒决定编制新历法,取代已混乱不堪的旧历。这时,他的妻子、“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来到罗马,带来了许多埃及科学家和工匠。恺撒请来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斯,接受了他的建议,以埃及太阳历为蓝本制定新历。索西琴斯提出,应该将一年看做三百六十五点二五天,而不是传统的三百六十五天。根据他的建议,恺撒规定新历设立平、闰年,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三百六十六天,每四年安排一闰年。这样,较好地解决了每年“短缺”那四分之一的问题。

恺撒的天文学家们经过精心计算,决定将一年分成长度大致相等的十二个月,五个三十一天的大月和七个三十天的小月。在古罗马,2月份是处决犯人的月份,不太吉祥,当然是天数越少越好。于是恺撒下令把原先是三十天的2月份中抽掉一天,加到另一个小月上。这样一年就有六个大月和六个小月。

为了纪念这次改历,恺撒将自己诞生的7月命名为“恺撒月”。恺撒死后,他的接班人奥古斯都为显示自己的权威,也模仿恺撒,把自己的出生月份8月改成大月,但需要从其他月份中抽出一天。他自然又打起2月的主意,他从已“残缺”的2月里抽出一天,增加到8月中。这样,一年便有了七个三十一天的大月,而2月却除了闰年外只有二十八天了。这就是罗马帝国的新历法,也叫“儒略历”。

儒略历比起埃及的太阳历,是个进步,但与太阳年的时间相比,还是有微小的误差。儒略历一直被沿用了一千六百年,大约有十天的误差又被累积起来。原因是:一年的长度并不是索西琴斯所说的三百六十五点二五天。如果人们每四年给2月增加一天,那么就意味着增加二十四小时,然而实际上只应该增加二十三小时十五分四秒!这样,每过一年就会产生十一分十四秒的误差,看起来不大,然而经过了一千六百年的累积,误差就大得惊人了。

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采纳了意大利天文学家雷夫埃斯的建议,宣布改历,首先撤消了比太阳年时间迟了十天的历法日期,从原有的日历中减去十天,规定这一年的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同时把置闰的方法改为以公元纪年为标准:如果年份数虽能被四整除,同时也能被一百整除,此年不算闰年;但年份数能被四百整除的例外(算闰年),根据这个法则,公元2000年是闰年,但2100年和1900年都不算闰年。这样的规则,要三千多年才会比太阳年多计一天,这就是现今世界上通用的格列高利历法,又叫公历。7 苏美尔的曙光

在现今伊拉克的沙漠里,有两条大河在蜿蜒流淌。东边的叫底格里斯河,西边的叫幼发拉底河,两河之间的土地叫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两条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最后一同流入波斯湾。

两河的沿岸是一片片麦田,下游一带遍布枣林。一队队骆驼商队缓步其间,远处的沙漠里不时露出一些巨大的丘岗。走到丘岗近处,在风化了的瓦砾堆中还躺着一些石板,石板上刻着像尖楔一样的符号。人们并不知道,在这滚滚的沙丘上,曾经产生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这就是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苏美尔文明,它比我们已知的任何文明都要古老。

苏美尔的发现与一个名叫萨才克的法国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1877年,一个秋日的黄昏,太阳还未落山,一个法国人骑着马走进两河流域的一个村落。他叫萨才克,是法国领事馆的一位官员。他非常热衷于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并从发掘中寻找乐趣。

此时他正走向村长家,沿途他不时地向村民打招呼。到了村长家,只见村长家已是高朋满座,大家饶有兴趣地向这个法国人打听考古趣闻。

谈论中,一个村民对他说:“先生如此喜欢古迹,离我家不远处就有一个。您一定会感兴趣的。我每次经过那里时,总能看到一些雕像的碎片。”

萨才克眼睛一亮,决定立刻前去探察。

第二天一早,萨才克便骑马上路,按照村民所指的路线西行。不久,他在一片灌木丛中,发现一个不起眼的土丘。他骑马走近土丘,并绕着土丘慢慢走了一圈。

正像那位村民所说的,那里不仅满地都是陶器、泥板和雕像的碎片,在土丘脚下还躺着一块巨大的石块。萨才克下马对石块仔细地观察,原来这是一座雕像,并且在雕像的臂膀处还有一段铭文。这座雕像似乎没有完工便被扔在这里。雕像的雕刻手法十分原始、粗糙。“这是谁刻的呢?为什么如此巨大的雕像会躺在这里?”萨才克百思不得其解。“这周围肯定还有其他文物。”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立刻动手,在土丘上没挖多久就发现了大面积的建筑物和各种器物碎片。他越挖越觉得这是个不平常的发现。萨才克决定回一趟巴黎,以证实自己的想法。他挑选了一些挖出的古物,装箱运回了法国巴黎。

当萨才克向学识渊博的罗浮宫博物馆馆长出示他的发现时,馆长差一点惊奇得叫出声来。馆长一眼瞧出这些古物的不凡之处,尽管它们显得粗糙笨拙,但这肯定是人类早期的艺术,一个不为人们所知的古老民族的艺术。

馆长证明萨才克的猜想完全正确,这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发现。他对萨才克说暂时不要公开他的发现,继续回去发掘,直到挖掘得差不多时再向外界公布这惊人的消息。

萨才克回到美索不达米亚继续工作。随着发掘到的古物日益增多,向外界宣布惊人发现的这一天来临了。萨才克以激动的口气发布了这一消息:“考古学终于又向前跨了一大步。我认为我发现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最古老的居民——苏美尔人。”

这则消息好比一枚重磅炸弹,在全世界掀起了波澜。

通过对古物的研究,人们知道了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是他们创造了比古埃及更久远的文明。人类文明的历史由此向前推进到六千年以前。

聪明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一套文字,它是刻在泥板上的,被称为楔形文字。考古学家通过对楔形文字的译读,渐渐了解了苏美尔的历史。

苏美尔人是最早的农人。他们定居在两河流域,开掘沟渠,修建了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两河湍急的河水,发展农业生产。他们驯养牛犁田耕地,用管状播种机播种。稻麦收获后,又使用木制的打谷机给谷物脱粒。由于使用先进的灌溉和耕作方法,农作物产量非常高,可以养活众多人口。随着人口增加,城镇渐多,终于产生了最初的文明。

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了十二个城邦国家。

苏美尔人建立了早期的法律体系。在出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泥板文书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内容与法律有关。苏美尔人的法律几乎无所不包,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即是苏美尔法典的修订本。

在数学方面,苏美尔人发明了六十进位制,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原始时代的人们用手指计算数字,数到十就得重新数起,很自然就产生了十进位法。富有想象力的苏美尔人,在计数时把五个手指和一年的十二个月份结合起来,五乘以十二等于六十,因此产生了六十进位制。一个圆周分为三百六十度,一小时分为六十分钟,一分钟分为六十秒。这些计算单位至今仍被使用,成为数学发展的基础。

苏美尔人很早就知道使用铜和锡,慢慢地还懂得了把这两种金属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了合金——青铜。青铜犁取代了木犁和石犁,耕地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古代的苏美尔人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的许多发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轮子的发明,就是苏美尔人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开始用木材和石料制成轮子,用来制陶。在一个竖轴上固定一个水平的圆盘,形成一个转轮,工匠们把一团泥放在圆盘上,转动圆盘,可以方便地制作圆形器皿。后来,人们获得灵感,将转轮稍加改进制成轮车,发明了新型运输工具。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苏美尔人制作了世界上的第一辆四轮车,由四头驴牵拉。不过这时的轮子是用两块半圆形木头做成的。

苏美尔人留给了后人许多文学遗产,有谚语、神话和史诗。有些谚语特别有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如一则谚语这样说:“妻子是丈夫的未来,儿子是父亲的靠山,儿媳是公公的克星。”另一则谚语是生活经验的总结:“鞋子是人的眼睛,行路增长人的见识。”《吉尔伽美什》则是苏美尔人创作最成功的一部史诗,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史诗。

公元前2300年,两河流域南部的阿卡德(在今伊拉克境内)人征服了苏美尔城邦。以后,巴比伦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又相继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主人。8 “麻雀脚印”与楔形文字

1616年,一些意大利人来到波斯(今伊朗)。他们在游览古迹时,发现在不少崖壁上刻着一些奇怪的图画。它们就像许许多多只麻雀留下的一片片脚印,神奇而有趣。初次看到这些“麻雀脚印”,人们以为是一种装饰图案。许多古代陶器上也有类似的图案。

有一个叫彼得·德拉瓦勒的人却颇有心思,他将这些“麻雀脚印”抄下来带回了欧洲。他经过仔细琢磨,认定这不是一般的饰纹,而是古波斯铭文。这是一种木楔形状的文字,人们将它称作“楔形文字”。

后来,越来越多的古代碑刻和铭文被带到欧洲,很多欧洲学者试图解读这种文字。但是,没有人能解开这种文字的秘密。

十九世纪初,有一位英国青年军官被派往波斯,他叫罗利生。罗利生对古代波斯语言十分着迷。离开罗利生住地不远处,有一座高高的大石崖,上面有著名的贝希斯顿大石刻。在高达四百五十米的崖壁上,刻着一篇宽二十米、高四米的铭文。这是用内容相同的古波斯文、埃兰文、巴比伦文三种楔形文字刻成的,在铭文上雕刻着波斯皇帝大流士事迹的大幅浮雕。它刻于公元前520年,铭文夸耀了大流士一年十九战,生俘九王的赫赫战功。但由于年代久远,又在高高的山崖上,人们无法看清它的铭文,自然也没人知道它讲些什么。

罗利生对贝希斯顿石刻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一个晴朗的日子,他攀上崖顶,左手攀住岩石,右手拿出笔和记录本,并将记录本塞入岩石缝隙中,然后右手执笔,开始了抄写碑文的工作。经过几天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

接着,罗利生着手破译这些文字。他把翻译人名作为突破口,足足苦干了三年,终于在1846年破译了碑文的波斯语部分。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麻雀脚印”终于成为能被读懂的文字。全世界为之轰动。

在罗利生和其他学者的努力下,不久之后,埃兰文和巴比伦文也被破译。此时,在伊拉克又发现了亚述帝国的古代图书馆,出土了满满两屋子的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

通过对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译读,一段遥远的古代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

原来,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发明的。早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开发两河流域的同时,就创造了这种文字。由于两河流域缺少像木片、石块那样的书写材料,但却有着大量的泥土,人们就地取材,用泥土捏成一块块的平板,然后用细绳在上面画格子,再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木棒,压出图形,再把它晾干,要长久保存的,就烧制成硬泥板。

最先这种文字是象形文字。例如表示“鸟”,表示“鱼”,表示“谷物”,表示“脚”等。若要表示复杂的意义,就用两个符号合在一起,如“野牛”就是“牛”加“山”,“哭”是“眼”加“水”等。

这种文字是用棒在泥板上压刻,只适合书写短的、直线的笔画。长的、曲线图形就改变为许多短的直线。例如“公牛”写成。又由于书写时用棒角按压,在按压的地方痕印比较深和粗,棒抽出时留下的痕印就比较细窄。所以,这种文字符号每一笔画的开始部分都较粗,末尾部分都较细,像木楔一样,因而被称为楔形文字。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楔形文字由象形文字演变成抽象符号,这大大减少了字符数目。此时,楔形文字大约有六百个字符。楔形文字成为标准字形,后来在石块上刻字,也同样刻成这种形状。学会书写和阅读楔形文字,需要在学校中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苏美尔人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被称为“埃都巴”,意思是泥板房。“埃都巴”是为培养书吏而建立的。学生们大都出身于富有家庭。最初的学习,是临摹符号,记忆大量单词。当学生们凭记忆能正确地书写数百个符号,就算掌握了入门知识。下一步要学习语法,接着学习书写句子和故事,最终能书写契约和其他文书。学生们读的“书”也是泥板做的。每块泥板重约一公斤,五十页课本,就有五十公斤重。这种书有规则地安放在特制的架子上。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单调,对他们的要求却很严格。有一个学生仅在一天内就受到了四次惩罚。他的越轨行为有:在街头闲逛,上课讲话,不能熟练地在泥板上书写让老师满意的楔形文字。

尽管老师经常用教鞭管教学生,但贿赂老师的事情还时有发生。这是一个发生在五千年前的真实故事:一个学生因违犯校规常常受到鞭打,他实在受不了了,就恳求父亲把老师请到家里去。父亲答应了儿子的请求。老师来到了学生家,坐在尊贵的位子上,学生站在边上伺候着。开始时,老师叫学生向他父亲展示在学校里所学的技巧。

接着轮到他父亲。他给老师穿上一件新衣服,又送给老师一件礼物,还给老师的手指上套了一枚戒指。老师被这种慷慨行为征服了。他绝口不提学生在学校的劣迹,反倒称赞他:“你在学校表现不错。”“你已经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了。”从此,这个学生不再担心老师会责罚他。

学生们不停地抄写这些故事和复制各种契约。他们的书法变得更加熟练和完美。学生毕业后工作有保障,并且在特权阶层中有一席之地。他可能成为一名秘书、书吏或一名官员。

苏美尔人发明的这种文字后来被阿卡德人所接受。接下来的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也先后采用这种文字。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整个西亚地区都使用了楔形文字。

后来,腓尼基人在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它更简单,易于掌握,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到公元前后,楔形文字最终被人们所遗忘。9 汉穆拉比法典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俗语:“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还击对方。这在法律上叫同态复仇法。这句俗语的起源与一部古巴比伦的法典还有关联呢。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的中央。“巴比伦”一词本是“神之门”的意思。很明显,这里是西亚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国王。他勤于朝政,注重发展经济、调整国内各阶层的利益。他在位的四十年间,把巴比伦变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汉穆拉比还十分关心国家的法律问题,为此每天都要处理许多的案件。很多人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拿来跟国王申诉,因此案子多得简直让国王应付不了。是否应该制定一部有效的法律治理国家呢?汉穆拉比仔细思索了许多日子。

他让大臣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当时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法,编成了一部法典。那时没有纸张和书籍,为了方便人们阅读和参考,汉穆拉比命人把法典刻在一根石柱上,竖在巴比伦马都克大神殿里。

这是一根圆形黑色玄武岩石柱,高二点二五米,底部圆周一点九米,顶部圆周一点六米。在石碑上半部刻着两个人的浮雕像:一个人坐在宝座上,手里拿着一根权杖,他就是古巴比伦神话中的太阳神沙马什;另一个站着的人是汉穆拉比,他双手打拱,感谢太阳神将统治权赐给他。在石碑的下半部,刻着的就是汉穆拉比制定的那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精工雕刻的。这部法典一共有二百八十二条,大约有八千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在巴比伦社会中,除了奴隶主和奴隶外,还有自由民。这部法典有很多是用来处理自由民内部关系的,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比如,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作为赔偿,对方也要被打瞎一只眼睛;被人打断了腿,也要把对方的腿打断;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那么,建造这所房子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处罚方式。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奴隶主弄瞎奴隶的眼睛,就不用任何赔偿。如果自由民弄瞎奴隶的眼睛,只要赔一头耕牛眼睛的价钱。

法典规定,奴隶如果不承认他的主人,只要主人拿出他是自己奴隶的证明,这个奴隶就要被割去双耳。属于自由民的医生给奴隶主治病,也是胆战心惊的。因为,如果奴隶主在开刀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更为严厉的条款: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破坏水利设施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帮助奴隶逃跑或藏匿逃亡奴隶,都要处死;违法的人在酒店进行密谋,店主如果不举报,店主也要被处死。

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穆拉比建立起了严密的奴隶制统治。

两河流域古时候战火连天,古巴比伦王国在汉穆拉比死后便逐渐衰弱。这部刻在石碑上的法典也没了踪影。

直到1901年,在伊朗一个叫苏萨的古城旧址,来了一队法国的考古队。他们在遗址四周仔细地探察着。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岩,上面有一些浮雕像,只可惜是一断块。几天以后考古队员又发现两块断石,他们把三块石头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形的石碑。大家兴奋不已。当人们清理干净石块上的泥土后,发现圆柱上刻有优美的楔形文字。经考古学家辨认,这无意中发现的石碑,就是失踪千年之久的汉穆拉比法典!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部法典石碑怎么会从巴比伦“跑到”伊朗的苏萨呢?

原来苏萨也是一座古代都城。公元前3000多年,埃兰(在今伊朗胡泽斯坦省)人在此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以此作为都城。公元前1163年,埃兰人攻占了巴比伦后,就把汉穆拉比法典石碑作为战利品带回了苏萨。后来,埃兰王国被波斯灭亡。公元前六世纪时,波斯帝国定都苏萨,这样石碑又落到了波斯人手中。

开始,谁也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但大家都清楚这是一块重要的石碑。考古队员决定将它由伊朗运回巴黎,进行仔细研究。此碑至今仍藏于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内。10 大卫统一以色列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也叫以色列人。他们的祖先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游牧民族。他们曾迁移过许多地方,到过巴勒斯坦、埃及,在埃及差点沦为奴隶。后来,他们在首领摩西的率领下,逃出埃及,又重返巴勒斯坦的土地。

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岸边,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道。这里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之后又来了海上民族非力斯人。“巴勒斯坦”地名的原意就是“非力斯人的土地”。以色列人把巴勒斯坦称为“流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公元前1025年左右,他们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为了能在巴勒斯坦站稳脚跟,以色列人必须同非力斯人战斗。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的某一天。

在巴勒斯坦的一个山谷地带,非力斯人与以色列人两军对峙。以色列人的首领名叫扫罗。

这时,从非力斯人军营中走出来一个大汉,名叫歌利亚。只见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头戴铜盔,身披铠甲,肩扛铜矛。歌利亚大步走上来,对着以色列军队立定高声叫道:“你们这些扫罗的奴才,不是要打非力斯人吗?我就是非力斯人啊,你们怎么不来打呀?要是好汉的话,快点派个人来与我战斗。如果他敢与我战斗,把我杀死,我们就做你们的仆人。如果我胜了他,你们就做我们的奴隶,服侍我们。”

歌利亚喊了一阵子,对方没有一个人出来,他又叫道:“你们赶快叫一个人出来,与我战斗,否则就是胆小鬼!”

就这样,歌利亚天天出来叫骂,骂得以色列人个个胆战心惊。扫罗手下无一将士敢出来迎战歌利亚。

正在此时,扫罗军营来了一个年轻人,他叫大卫,是来给他的当战士的哥哥们送食品的。大卫是个牧童,长得眉清目秀,又聪明过人。他见过三个哥哥后,听到军营外面有人在高声叫骂,问清了缘由,便愤愤不平地要去迎战歌利亚。扫罗王知道了,就把大卫叫到面前。大卫对扫罗说:“我们何必怕那非力斯人呢,我们应该和他去战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扫罗对大卫说,“你可不能和非力斯人战斗。你太年轻,而那歌利亚从小就是战士,他武功高强,力大无比。”“我可不怕他,”大卫对扫罗说,“我在放羊时,有次来了一只狮子,从羊群中叼走了一只羊羔,我就跑去追赶它、击打它,从它口中救出羊羔。”“你这么小就敢斗狮子?”扫罗问他,“狮子不咬你吗?”“咬我?”大卫继续说,“那我就揪住它的胡子把它打死。我曾经一人赤手空拳打死过狮子,打死过熊。那非力斯人再敢来对阵叫骂,我一定叫他与狮子和熊一样!”

听见这样的豪言壮语,扫罗动了心。他对大卫说:“好吧,你可以出去战斗,愿上帝与你同在!”

扫罗王把自己的铜盔给大卫戴上,把自己的铠甲给他披挂整齐。大卫觉得这些装备太笨重了,妨碍他走路,他又脱了盔甲,仍旧穿上他的牧羊服。

大卫到溪水中捡了五块鹅卵石,装在口袋里,手里拿着牧羊杖和甩石鞭,然后从以色列军营中走下山谷,一步一步走近正在叫骂着的非力斯人。

那非力斯人也向着大卫走过来。歌利亚看见大卫满脸稚气、细皮嫩肉的样子,不过是个放羊娃,哪把他放在眼里。

两个人在两军阵前的山谷中,面对面地立定了。歌利亚对大卫说:“放羊娃娃,你拿着棍子到我这里来,难道我是狗吗?是不是以色列人都死绝了,叫一个娃娃出来迎战!”

大卫对歌利亚说:“你来攻击我,是靠刀枪和铜戟;我攻击你,是靠着我们的上帝耶和华。”

歌利亚迈着大步走过来。大卫也快步向他跑去,一边跑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鹅卵石,搭在甩石鞭上。只见大卫用力一甩,“哧溜”一声,像一道流星,那鹅卵石飞了出去,正中歌利亚的前额!歌利亚大叫一声,扑倒在地。非力斯人全都惊呆了,谁也不敢上前。大卫手里没有刀,他就踏在歌利亚身上,从歌利亚腰间的刀鞘中拔出刀,割下他的头,把头提在手里。

看见讨战叫骂的勇士死了,非力斯人顿时溃散了。扫罗率领以色列人呐喊着,追杀过去,一鼓作气攻下了非力斯人的几个城池,被杀的非力斯人成千上万。

当扫罗、大卫和以色列战士从战场上凯旋时,以色列妇女从城里出来,欢天喜地,唱歌跳舞,迎接扫罗王和杀敌英雄大卫。妇女们同声歌唱:

扫罗杀敌千千!

大卫杀敌万万!

后来,扫罗王继续征战非力斯人,他和三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扫罗死后,以色列的十二个部落开会,部落长老一致同意把王冠给大卫戴上。大卫登基时,年仅三十岁。他决心继承扫罗的事业,把非力斯人赶出巴勒斯坦。

这时在巴勒斯坦的中部有一个重要的城市,叫耶布斯,还在迦南人统治下。大卫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夺取耶布斯。耶布斯的迦南人最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