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与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5:50:28

点击下载

作者:周丽霞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与发展

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与发展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决定,发布命令:“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周恩来在会上表示:“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不能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

●王震将军的棉衣早已被汗水浸湿,寒风一吹,竟结上了一层冰霜。然而,他还是躬着腰,迈着稳健的步子拉着爬犁往前赶。

中央决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决定,发布命令: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中央决定驻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支肩负“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等重要任务,并寓兵于民、劳武结合的特殊部队,执行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使命。

10月25日,新疆军区发布《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机构及管辖部队番号》的命令,从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有了自己的番号,并于11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

兵团的筹建始于1953年5月。在当时,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及西北军区的命令,将所属部队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

1954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发电报给西北军区、西北局和军委总参谋部,提出关于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其领导机构、名称的请示报告。

8月6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复电新疆军区:同意二十二兵团与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总参谋部8月6日决定发布命令,宣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由上可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在新疆驻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是新疆军区在大生产运动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毛泽东号召军队发展生产

早在1949年12月5日,新中国刚刚成立,面对全国庞大的人民解放军,毛泽东主席曾发布命令。

命令如下:

除继续作战和服勤者而外,应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借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建设。

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也表示:

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不能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

事实上,中央之所以让部队发展生产,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军队自力更生,同时有利于地方的发展。

中国屯垦事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时候,连接西域与中原的唯一通道是河西走廊,地处河西走廊一端的新疆,其屯垦戍边政策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深知“屯垦兴,则国防巩固,屯垦废,则边防松乱”,因此均视屯垦事业为安邦定国的大政方略,提倡军队屯垦务农,减轻民众负担,以利巩固边防。

此项政策在历史上就常抓不懈,并代代相传。

从西汉时起,中国就把屯垦戍边做为守卫边疆、稳定边疆和开发边疆的一项重要政策。

一直到清朝,在西部新疆同样大兴屯垦,而且将屯垦范围由北疆逐步扩大到南疆。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新疆的部队较多,但在当时,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使得给驻守边关的大量军队提供给养成了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

到1949年底,解放军已经解放了除西藏、台湾及一些海岛以外的国土,新中国已经诞生。但在当时,党和政府正面临医治战争创伤、克服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严峻局面。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全国有亿万人要吃饭,工厂生产要原料。但全国粮、棉、油、肉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当时严重短缺。因此,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十分紧迫。

同时,随着战争的结束,一方面,庞大的军队开始整编,有200多万解放军官兵需要妥善安置。另一方面,新中国漫长的边防线又亟待加强和巩固。

1950年初,新疆军民面临新的困难是民生凋敝,百业待举。进疆部队加上民族军和起义部队,总共有20万之多。

在当时,部队实行供给制,吃穿用都由国家提供,另外还要发津贴。而在1949年底,新疆地方的财政收入对于庞大的军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驻疆部队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衣服、鞋子都烂得没法穿,而且冬天没有厚衣服。在伙食方面更是条件极差,没油没肉,蔬菜很难吃到,大多时候战士们都是将馍馍蘸着盐水吃。

面对建国之初的上述诸多问题,中央军委和新疆军区都在思考着应对的办法。让驻守边疆的军队就地从事生产,实行自给自足,是屯垦戍边政策产生的根本原因。

新疆军区开展生产自救

驻疆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所面临的困难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并在一起商量应对的办法。

紧接着,中央向新疆军区发出了如下命令:

组织军队参加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

为解决这个问题,热爱农业的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首先响应中央号召,向新疆部队发布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命令。

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王震毅然作出指示:

全体军人一律参加生产劳动,不得有任何人站在生产劳动之外。全疆部队除担任祖国边防警卫和城市卫戍勤务的任务外,必须发动11万人到农业生产战线上去。

王震作出指示后,驻疆部队广大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按照师团布点,就地驻防,就地屯垦,为此进行了部署:

第二军向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拟定了种地计划;

第六军向准噶尔大戈壁开战,制定了开荒计划;

第五军在伊犁、塔城、乌苏一带,制定了种地计划;

整编后的二十二兵团则准备在经过教育改造后,投入生产,制定了种地任务。

从此,驻疆广大官兵一手拿镐,一手拿枪,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50年2月,迪化的冬天,大地白皑皑一片,遍地坚冰,寒流肆虐。

按理说,此时人们应该在屋里守着炉火取暖,可这会儿人们却全都涌到了街上,比过年还热闹,不知道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只听见人群有人在议论:“呦!那不是‘胡子司令’嘛?”“这么大的官也来拉石头,少见呀!”“真是改朝换代了,共产党的大官和当兵的一样,干这么重的活,以前哪里见过?”“这是人民的子弟兵啊!”

原来,人们正在议论的“胡子司令”,就是解放军高级将领、大名鼎鼎的王震将军。他正走在队伍最前面,带领着战士们建设和平渠的第一期工程。

王震将军那件破旧的棉军衣早已被汗水浸湿,寒风一吹,竟结上了一层冰霜。此刻,他正走在战士们拉石头的队伍前面,躬着腰,拉着爬犁往前赶。

在王震身后,还有六军军长程悦长、政治委员张贤约等人。

战士们看到司令员冲锋在前,都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一个个更是斗志昂扬。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把王震团团围住。王震只得暂时停下来,对群众说道:“人民解放军发展生产,就是为了减轻新疆人民的负担,为各族人民办好事。”

群众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震的话让所有的人都对新疆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之后,街上的人主动加入这热火朝天的大军中,有地方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有各民族的普通群众。拉石头的队伍越来越多,越来越长。没有几天的工夫,拉运的石头便堆积如山。

面对这种场景,负责这次工程的樊宝云老工程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在日记里写道:

王震司令员提出用人力拉石头,我口里不说心里却想,简直是笑话。嘿!事实跟我想的完全不同,从没见过这样的军队——挖片石原计划一人一天顶多两方,结果平均一天4方多;拉石头原计划一人一天90斤,结果平均在100斤以上;更出人意料的是,营长、团长、师长、乃至军长、司令员,都同战士一块拉石头。这简直就是奇迹,是天下的大奇迹!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和平渠的第一期工程就完成了,大大增加了灌溉面积。这条解放军指战员和各族人民用汗水和心血修成的大渠从迪化的中心地段流过,把各族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在和平渠放水典礼上,王震激动地说:“这渠里流的是我们各族人民的汗水,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为新疆和平建设献出的第一份礼物!”

后来一个战士写了一首打油诗,表达了广大战士们高涨的热情。打油诗如下:

一牛拉犁哈呼哈呼,

战士拉犁又说又笑。

八个人拉犁气死牛,

芨芨草搓绳不用愁。

王震、陶峙岳勘察新垦区

1950年春天刚刚来临的时候,在玛纳斯河畔,寒风料峭。一阵快乐的说笑声回荡在荒凉的河滩上。他们是谁呢?

原来,王震和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第九军政治委员张仲瀚及水利和土壤专家,正在玛纳斯河岸进行勘察。

这个时候,正是玛纳斯大桥抢修的最好时机,因此需要为新的工作做准备。

一行人便挽手徒步、履冰过河,一路勘察了石河子、乌拉乌苏、沙湾、奎屯、车排子、炮台等地。他们所经过的地方,杂草荆棘遍生,行进十分困难。

一次,他们迷失在芦苇荡中,警卫人员又是大声呼唤,又是鸣枪示位,费尽周折才把他们找了出来。

尽管这时他们一个个已是步履艰难,浑身上下都是泥浆和冰雪,但大家依旧兴致勃勃。毕竟这一次勘察,有了很大的收获。

他们行走1000余公里,掌握了大量天文、地理、水源、土壤等相关资料。

王震等人了解到在玛纳斯河流域有大片可垦荒地,且水土资源丰富的情况后,当场就与陶峙岳、张仲瀚等商定,把这一地区做为第二十二兵团及第九军二十五师、二十六师开荒生产的基本垦区。

他们经过玛纳斯河滩时,王震看着远处美丽的雪景,对陶峙岳说:“陶司令,你看,这天山可是座宝库啊,山顶的积雪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固体大水库,山下这一带土地肥沃,正是建家立业的好地方!这一次,我们要更仔细地踏勘一番,不但要把石河子建成生产指挥的中心,还要把它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陶峙岳笑了笑,说道:“这件事就请司令员交给我办吧!”

王震点了点头,也笑着说:“太好了,有陶将军挂帅,定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哈哈!”

1950年7月,王震再次和陶峙岳、省水利局局长王鹤亭、二十二兵团参谋长陶晋初及专家技术人员,又一起对石河子做进一步勘察。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开始了。

在辽阔的疆土上,当年征战沙场的战士们,带着高涨的革命热情,放下手中曾经陪伴自己冲锋陷阵的武器,抡起十字镐和坎土曼,披荆斩棘,开始生产自救。战士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人人心头都荡漾着一股股暖意。

战士们住的是草棚子、地窝子,吃的是水煮麦粒,盐水蘸菜。

大风一来,草棚子被吹得支离破碎,战士们就重新再搭。

河水上涨,运输中断,连麦子都没有,战士们就挖苇根填腹。

如此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吓倒有着豪迈革命热情的战士们,反而使他们干劲十足了。

当时,有人写下了这样的打油诗:

半月不吃菜,

干劲照样在。

半月不吃油,

干劲照样有。

在这支南征北战的革命队伍中,军区领导也加入到了垦荒的行列中,并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人们常常可以看见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第九军政委张仲瀚在队伍中忙碌的身影,让大家觉得既可亲又可敬。

有一次,与大家一起挖地窝子的时候,张仲瀚边干边说:“干这个我是内行,你们没有赶上去南泥湾挖窑洞,今天赶上了在天山脚下挖地窝子。可别小看这地窝子,明天的高楼大厦,可就从它开始啊!”

到天黑的时候,官兵们围着篝火席地而坐,对着火苗开心地唱道:

一根筷子吃不成饭,

革命要靠大家干……

当面对狂风、暴雪时,司令员和战士们并肩作战。他们拉片石,修渠道,引来雪水,浇灌一块又一块饥渴的土地。

当面对饥饿、寒冷时,将军和士兵一起抡起坎土曼,翻开冻土,播种新的希望。

没有种子,战士们省下口粮换麦种;没有畜力进行耕种,大家就挽起胳膊人拉犁……

过去,他们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现在他们用血汗浇灌干涸的土地。

还有什么能难住这支英雄的队伍呢?

1950年12月28日,新疆军区召开会议,总结一年来的生产工作:这一年,全军共开荒96万亩,当年播种83.5万亩,修建大小渠道32条,总长1230余公里。粮食3290万公斤,棉花、油料、瓜菜的产量,以及年终牲畜存栏数大为可观……

一组组丰收的数字显赫地摆在大家面前,人们无不感到,这真是一个大成绩啊!

1951年,部队的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都比上年大幅度增加。

这一年,生产的粮食、食油、蔬菜不仅全部自给,改善了部队生活,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负担,使部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

新疆驻军在王震带领下,广大官兵用自己的血汗,又一次在大西北辽阔的荒原戈壁上创造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奇迹。

第三兵团政治部主任张仲瀚在诗中写道:

雄师十万到天山,

且守边疆且屯田。

塞上江南一样好,

何须争入玉门关。

驻军集资建设工业企业

1950年10月的一天夜里,迪化市上空一片漆黑。这时,王震司令员给财委副主任辛兰亭和商业厅副厅长刘子漠先后打电话。

在电话里,王震司令员命令他们马上前往军区工程处商量工业建设的项目投资问题。

王震对两个人说道:“我打算建设十几个工业企业项目,包括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苇湖梁电厂、十月汽车修理厂、新疆水泥厂、八一面粉厂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新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大大促进新疆的发展,请你们帮我筹集资金啊。”

要建设这么多的现代企业,一定需要很多钱,但这钱从哪里来呢?

大家心里都非常明白,国民党反动派给新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当时的新疆不仅农业落后,而且几乎没有近代工业,手工业也很落后,社会生产是一片萧条。

辛兰亭和刘子漠到来后,王震主持召开研讨会。在会上,大家沉默不语,气氛越来越沉重。

忽然,王震站起身来,打破沉默,笑着说道:“好主意还是有的,开源节流!”

王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边思考边用商量的口吻对大家说:“老办法,节衣缩食,先从军队做起。我们10多万官兵,每人节约一顶帽子、一件衬衣领子和两个口袋。再不够的话动员捐献军饷、菜金。先把我的津贴拿出来,就从这个月开始。”

在这次会议之后,驻疆部队的战士们热烈响应王震司令员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节衣缩食,积累资金。

在大家努力下,从1950年到1951年底,绝大多数战士参加了集资,资金增加越来越多。

王震虽然喜欢以粗人武夫自称,却一向尊重知识,珍惜人才。

如果一个人不懂科学和技术,那么他一定要尊重和利用科学技术。

就在大家踊跃集资的时候,王震又四处奔波,聘请专家,克服技术力量缺乏的困难。

在新疆还没有解放的时候,王震就考虑到战争结束后一定进行建设的问题,于是,他一路上招贤纳士,广聘人才。

解放咸阳时,王震接收了西北工学院的23名学生参军;经过武功时,王震接收了西北农学院50多名同学随军西进。

解放兰州期间,王震已经派人组建了“第一兵团新疆研究所”和“第一兵团财经学校”,不仅聘请了大批懂得财政经济的专门人才,还招收了近1000名大专学生,浩浩荡荡随军进疆。

进疆后,王震大胆起用解放前就在新疆工作的农学、水利、植棉、纺织、地质、钢铁、水泥、机电等各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

此外,王震还亲往上海,聘请炼钢专家余铭钰担任八一钢铁厂的总工程师,聘请纺织专家刘仲奇担任七一纺织厂厂长。

又从太原、兰州、济南、沈阳等地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初步缓解了技术力量奇缺的矛盾,为建厂做好了准备。

因为王震的个性和魅力,在他的周围便吸引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就这样,一支人数众多的科技队伍在新疆迅速组建并成长起来。

通过新疆驻军全体官兵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再加上内地人民的大力支援,新疆经济得到迅猛地发展。

从1951年开始,新疆先后兴建了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新疆水泥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八一面粉厂等工矿企业,在古老的新疆大地出现了一股现代化的气息。

为了满足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工程的需要,各师、团先后建成了小型发电、碾米、磨面、榨油、轧花、修造、皮革、被服、锯木、砖瓦、陶瓷、印刷等各类作坊,初步奠定了新疆工业的基础。

到1953年,新疆的工业生产总值约为1949年的36倍,这让驻军战士和广大新疆老百姓深受鼓舞,大家开垦边疆的积极性更高了。

1950到1952年,新疆解放的头3年的时间里,在王震司令员的直接领导下,全疆部队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生产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新疆以后的屯垦大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王震为新疆的现代化工业和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

除新疆外,党中央命令全军战士们转入农业生产建设。

1952年2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部队整编命令: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1953年6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的命令,将驻新疆部队改编为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师、1个运输处,共同担负起了屯垦戍边的任务,成为后来新疆建设兵团的主力军。

解放军广大官兵大多是农民出身,大多来自农村,十分熟悉农业。

入伍后,他们经过部队锻炼,养成了铁的组织纪律,在生产劳动中的积极性很高。

当中央军委的整编命令下达后,其他军区的战士们也都二话不讲,浩浩荡荡地奔向甘肃、江苏、辽宁、山东的荒原野滩,执行屯垦造田的新使命。

二、兵团的建制和组成

●1954年11月20日,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在驻乌鲁木齐市七道湾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医院举行落成典礼。

●王恩茂用庄严的声音宣读了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命令,并颁发了中央军委授予生产建设兵团的印鉴。

●1954年12月15日,中共新疆军区首届党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讨论并批准张仲瀚所作的《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中央确定兵团领导机关

1954年10月,经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批准,向刚刚成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达命令:

成立兵团党委,党委第一书记为王恩茂,第二书记为张仲瀚,第三书记为程悦长,副书记为王季龙。

新疆军区在王震的带领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是这些辉煌的成就,才促成了新疆建设兵团的成立。

这样一个生产建设性兵团不但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还可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同时还能时刻守卫祖国的边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设在乌鲁木齐,下辖农业师、建筑工程师、直属团和企事业单位,这应该是世界上独有的军事机关了。

建设兵团保持军队的组织形式,实行农、工、商、学、兵相结合,党、政、军一体的特殊体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成立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受国家农垦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党政工作受自治区党委领导。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之后,每年都有一批转业军人、内地支边群众、知识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兵团,后来形成了一支百万人的建设队伍。

这些建设队伍成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的一支突击力量,在发展新疆经济和维护民族团结、稳定新疆局势、保卫祖国边疆、防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新疆军区确定兵团机构

1954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新疆军区党委作出《关于驻新疆农业生产建设部队加强援助各族农民开展以互助合做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的决议》,其主要精神为:

一、划分地区,对农民进行农业指导。

二、协助培训技术人员。

三、抽调一批干部,建立技术指导站并协助建社工作。

就这样,新疆军区农业生产部队共抽调410名排以上干部参加各地建社工作,帮助群众组织互助组、合作社,又抽调农业技术干部来到地方,担任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到10月30日,新疆军区发布“新队组字第十五号命令”,《公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机构及所管辖部队番号》。

命令如下:

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政治委员王恩茂(兼),副司令员程悦长、赵锡光,副政治委员张仲瀚,司令部参谋长陶晋初,参谋长杨贯之、王根僧、陈德法,政治部主任王季龙,政治部副主任刘一村。

下辖南疆生产管理处、石河子生产管理处、农业建设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师,以及建筑工程第一师、建筑工程处、运输处等,共计17.5万余人。

11月1日,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办公,战士们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建设。

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机关组织机构如下:

司令部下设:

办公室、计划处、财务处、农牧处、基本建设处、物资管理处、卫生处、管理处、采购处、合作总社、物资供应处。

政治部下设:

组织部、宣传部、文化部、保卫部、劳保福利部(有编制,未设立)、直属党委、劳改工作处、秘书处。

和司令部、政治部平列的有:

一、干部部、军法处。

生产建设兵团下辖师级单位、驻地及主要负责人:(1)南疆生产管理处,驻喀什,处长杜宏鉴(1955年初撤销,人员及直属单位并入农一师)。(2)石河子生产管理处(后改称石河子管理处),处长王根僧。

二、农业建设第一师:

驻阿克苏,辖一、三团。师长任晨,政治委员贺劲南(1955年林海清任师长,壮宏鉴任政治委员)。

三、农业建设第二师:

驻焉耆(1956年迁库尔勒),辖五、六团。师长刘克明,政治委员阳焕生。

四、农业建设第三师:

驻霍城,年底撤销师番号,所辖七、九团改名为独立农场和独立牧场(1956年划归农四师)。

五、农业建设第四师:

驻新源肖尔布拉克(1956年迁伊宁市)。辖十团、十一团、十二团,师长冯祖武,政治委员胡田勋。

六、农业建设第五师:

驻哈密(1963年迁博乐)。辖十三团、十五团。师长兼政治委员任书田。

七、农业建设第六师:

驻米泉县五家渠。辖十六团、八一农场、猛进农场、五〇农场(1956年划归农四师)。师长郑云彪,政治委员苟成富。

八、农业建设第七师:

驻沙湾县炮台(1958年3月迁奎屯)。辖十九团、二十团、二十一团、小拐农场。师长刘振世,政治委员史骥。

九、农业建设第八师:

驻石河子。辖二十二团、二十三团、二十四团、石河子机耕农场。师长罗汝正,政治委员鱼正东。

十、农业建设第九师:

驻焉耆。师长兼政治委员傅志华(1955年初并入农七师。所辖二十五团、二十六团由南疆北调合并称二十五团并入农七师。二十七团改为四团,属农二师)。

十一、农业建设第十师:

驻玛纳斯县小李庄。师长兼政委林海清(1955年撤销农十师番号,所辖之二十八团因远在阿勒泰,直接归兵团领导,三十团和劳改支队及师部并入农八师)。

十二、建筑工程第一师:

驻石河子(1955年改为玛纳斯河水利工程处)。

此外,还有建筑工程处(原军区工程处):

驻乌鲁木齐市。政治委员杨润贵,副处长曾继富。

运输处(原军区运输处):

驻乌鲁木齐市。处长白纯史,政治委员张启华。

八一农学院:

院址乌鲁木齐。院长涂治。

大家的热情很高,纷纷表示要在大生产运动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辉煌和成就,巩固祖国边疆的安全。

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成立

1954年11月16日,经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批准,成立了“中共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由王恩茂、张仲瀚等组成。

11月20日,刚刚成立的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驻乌鲁木齐市七道湾第一医院举行落成典礼。

11月25日至29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举行首次扩大会议,部署下一步工作,为兵团事业的发展开头。

会议确定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任务是:加速国营农场建设,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积极发挥国营农场的先进示范作用,促进新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各族农民的生产迅速得到发展,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11月27日,中共新疆分局第七十二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生产建设兵团1953~1957年计划指标意见》,其中提出了新疆军区生产部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任务。“意见”的内容如下:

第一,适应国家在新疆地区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首先抓好粮食、棉花及其他工业原料的生产。

第二,促进新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实现。

1954年11月份,大家对新的建设任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新疆军区党委,此时又联合发布了《关于驻新农业生产部队加强援助各族农民开展以互助合做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的决定》。

这个“决定”要求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农业部队,除努力搞好部队生产、争取实现建设正规划国营农场外,还应担负起大力援助各族农民以开展互助合做为中心的农业增产的任务,协助地方党委和政府办好互助合作组织,改进生产技术。

12月4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自动化榨油厂竣工投产。

12月5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成立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代政委王恩茂,用庄严的声音宣读了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命令,并颁发了中央军委授予生产建设兵团的印鉴。

建设兵团的全称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12月15日,中共新疆军区首届党代表大会召开。大会讨论并批准张仲瀚所作的《关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部队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报告内容如下: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水利建设为先行,以北疆地区为重点,从而加速国营农场建设。

五年计划要求:

结合水利建设速度,逐渐扩大耕地面积,至1957年达到230万亩,力争300万亩;扩大棉花播种面积,1957年达到50万亩,总产籽棉8500万公斤;粮食9250万公斤。

大力发展机耕,1957年机耕面积达到60%左右。要继续整顿畜牧业,逐渐改良品种,提高牲畜质量,保留有条件的山区牧场,逐步扩大农场畜牧业。

加工副业应贯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以解决农牧产品加工和供应部队需要为主。同时,要相应地发展工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

1954年12月,兵团司令部增设师级加工副业处。在这个月里,生产建设兵团抽调一批党政干部和后勤人员,同西北荒地勘测设计队、新疆部分勘测设计人员,合编为“新疆荒地勘测设计局”,调农九师副政治委员袁新任该局副局长。“新疆荒地勘测设计局”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兵团进行农场勘测规划,并摸清新疆的荒地资源。该局成立后,从1955年到1957年,在兵团范围内积极进行老场补测规划和新场勘测的规划。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兵团建设发展时期就到来了。

三、兵团大力发展经济

●广大兵团战士一手持枪,一手扶犁,向亘古荒原、向千里戈壁、向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宣战。

●战士们风餐露宿,开渠引水,垦荒造田,建成了一片片绿洲、一个个农场、一座座水库、一条条渠道林带。

●战士们洗脸一盆水要洗三四次,然后再用来洗脚,洗脚也要用三四次,稠得实在不能用了才倒掉。

兵团建设正规划农牧场

为了建设正规划的国营农场,广大兵团战士风餐露宿,开渠引水,垦荒造田,建成了一片片绿洲、一个个农场、一座座水库、一条条渠道林带。

还有一大批军垦新城镇在戈壁深处、在沙海边沿、在荒无人烟的处女地上诞生了,让古老而荒漠的土地从此变得生机勃勃。

原来,在新疆建设兵团成立后,战士门开辟了大规模屯垦的新战场,广大军垦战士一手持枪,一手扶犁,向亘古荒原、向千里戈壁、向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宣战。

在他们的想象里,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片绿绿的田野。

兵团实行党政军合一的领导体制,受自治区党政军的统一领导,依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法律、法规,对所辖垦区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

兵团沿袭人民解放军的建制,从兵团到师、团、营、连的机构健全,组织严密。

兵团也是一个经济组织,其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为戍边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为繁荣边疆作贡献。

195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农垦部,任命王震为农垦部部长。

农垦部成立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垦区,在王震部长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继续大踏步前进,得到了迅猛发展。

王震担任农垦部长以后,虽然身在北京,却一直关心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

回到北京以后,他先后多次前到新疆,视察兵团的各项工作。

其中,王震曾经进塔里木、下准噶尔,在地处大漠戈壁的农一师、农二师、塔里木农垦大学等几十个农牧团场、工矿企业和大学留下了足迹。

开发塔里木是王震的一个夙愿。

塔里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公里,东西最长1400公里,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被天山和昆仑山环抱。

历史上繁荣一时的“丝绸之路”即由此通过。

塔里木盆地中央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的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的”的意思,而我们的兵团却要开进去,让荒漠变绿洲。

塔里木盆地荒漠千里,渺无人烟。由于深处大陆内部,又有高山阻碍湿润空气进入,全年少雨多晴日,平均降雨量45毫米,蒸发量高达2250毫米。每年春秋两季,风沙肆虐,黄尘弥漫。

但是,这里有大片肥沃的荒原可以开发,有横穿全境的亚洲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和东部的孔雀河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

早在1949年进疆之前,王震就对这片神秘而诱人的土地作过了解。

他曾多次向其他人介绍说:“塔里木有两个英国之大,有3个陕西之阔,比当年垦荒的南泥湾要大几百倍……”

进疆之后,1950年初,王震即着手了解有关塔里木的自然环境、土壤结构、植物生长、水利资源等情况,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同时,王震派出了工程队,对位于塔里木边缘的阿克苏地区进行了全面勘察。

王震决心在这条已经荒置百年的“古丝绸之路”上开办农场,建一条通往内地的绿色走廊,让“古丝绸之路”重放光彩。

1957年,兵团参谋长陶晋初率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对已规划的农场进行了现场审定对国营农场正规划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年,农业部召开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提出国营农场的工作方针是:

巩固、提高现有农场,有计划发展新农场。

当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总数为43个,全兵团拥有拖拉机、康拜因等各型机械、农具上万件,有大片农田需要机耕。

后来,新疆军区八一农学院专科班学员均分配到各师、团场担任林业技术员,大大加强了兵团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兵团支援新疆农业合作化

1955年11月19日,兵团党委作出了《关于援助新疆地区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定》,决定如下:

兵团应把支援各族人民发展农业合作化与建设国营农场列为同等重要的任务。

每个师除帮助巩固组建的社队以外,还重点帮助5~7个合作社,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从思想领导、经营管理到技术指导,进行全面包干。

命令下达之后,兵团的战士们十分踊跃,纷纷投入到实际行动中。这种全面包下来的办法,当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助长了一些社队干部的懒惰思想,长此下去不利于农业合作化的发展。

为了调动社队干部的积极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以后的援助行动中,采取了以技术支援为主的方针,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干部的积极性。

1957年,兵团党委发出《关于支援农业社争取1957年农业大丰收》的命令:

突出强调了以技术支援为主,着重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农业科学技本,以达到搞好生产,增加产量的目的。

在1955年到1957年的两年中,为了帮助地方发展,建设兵团共抽大批政治、技术干部,参加农业社的建设和技术推广站的工作,对县、农业社进行帮助指导。

还帮助社队举办植棉、灌溉、农机、植保、财会等各种训练班,大力培养各种技术人才,并组织技术力量到各地巡回传授技术。

经过兵团帮助的地方社队,农业产量都有很大提高,有的社队还成倍增长。1956年帮助的137个农业社就有122个被评为模范社。

在军民之间用水分配、土地调整、草场利用等方面,基本上照顾了群众利益,没有因为扩大国营农场的规模而占用老百姓土地的现象。

在农场与农民的土地调整问题上,兵团贯彻执行“在群众真正自愿的条件下,以附近数量上、质量上较为优越的土地和房屋与之交换”的原则。

1956年,泉水地、车排子和安集海的兵团农场,根据以上原则,为当地群众规划了新的农庄。

正是兵团的大度和无私,才赢得了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爱戴。

在这个时期,兵团还广泛进行了民族政策的教育。每逢年节开展拥政爱民活动,检查民族政策和群众纪律,对违犯群众纪律的事件都要做严肃的处理,从而密切了场社关系,增强了同人民群众的团结。同时,新疆各族人民对兵团农场的建设,给予了极大地支援。

兵团历年来水利工程及农场规划、设计,都是在自治区水利部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