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中医证治荟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9:32:04

点击下载

作者:李鑫辉,刘富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常见传染病中医证治荟萃

常见传染病中医证治荟萃试读:

常见传染病中医证治荟萃李鑫辉 刘富林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常见传染病中医证治荟萃/李鑫辉,刘富林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9

ISBN 978-7-5132-3644-7

Ⅰ.①常… Ⅱ.①李…②刘… Ⅲ.①传染病-中医治疗法 Ⅳ.①R24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16)第225511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64405750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32 印张14 字数289千字2016年9月第1版 2016年9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3644-7*定价45.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微信服务号 zgzyycbs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常见传染病中医证治荟萃》编委会

主 编 李鑫辉 刘富林

副主编 郜文辉 黄安华 肖碧跃 何宜荣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尹 勇 邓 娜 刘 娟 苏丽清

    苏联军 杜建芳 李彩云 杨艳红

    陈 聪 夏旭婷 郭春秀 梁 媛

    谢雪姣内容提要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中医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抗击热性病和传染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现代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书除介绍中医防治传染病的历史源流、方法与原则外,选取了临床常见及多发传染病进行阐述,尤其是临床举要、医案精选、简方治疗及其他疗法部分,临床实用性强,对临床防治传染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是一部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临床专著,不仅适合广大中医医疗工作者临床、教学、科研使用,也适合基层社区医疗工作者参考应用。前 言

传染病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并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991年,霍乱袭扰拉丁美洲,一年内造成40万病例,其中有4000人死亡。最近一次霍乱疫情发生在2008年的非洲津巴布韦,超过9.6万人感染,其中死亡人数超过4200。此外,脑膜炎、埃博拉出血热及登革热等都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一系列新型传染病的袭扰。传染性疾病一般具有暴发性、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征,有些传染病致死率极高或难以根治,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一旦暴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传染病目前已成为世界公众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现代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防治传染病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新的病种相继出现,病毒变异、菌株耐药、免疫紊乱等新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医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中医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抗击热性病和传染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现代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中医药不仅可用于古代传染病的防治,而且对于现代传染病的防治也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治论理念,挖掘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民族医药、民间疗法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作用,本书选择常见及多发传染病进行中医证治整理。

全书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传染病中医防治的历史源流、方法与原则;第二章到第五章,选取常见的传染病,每种病分概述、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临床举要、医案精选、简方治疗及其他疗法,以及预防措施等项目进行阐述,尤其是临床举要、医案精选、简方治疗及其他疗法部分,临床实用性强,对临床防治传染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是一部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临床专著,不仅适合广大中医医疗工作者临床、教学、科研使用,也适合基层社区医疗工作者参考应用。李鑫辉2016年6月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它是多种疾病的总称。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传染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直到20世纪中叶依然相当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药学等均取得了迅猛发展,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及高效杀虫剂的陆续使用,使长期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许多急慢性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也由19世纪的50%~60%下降到10%以下,人类的死因顺位也发生了由以传染病为主转向以心脑血管病、肿瘤及意外伤害等为主的重大变化。但是近30年,随着许多新传染病病原的出现及原有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复活,传染病重新成为极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一、新发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

近20年,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中,艾滋病、埃博拉病毒病、军团病、莱姆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同时给社会和经济也带来了严重损失。艾滋病正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对人类的冲击较大。近30年来,我国性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已基本灭绝的淋病、梅毒等性病又死灰复燃,患者数逐年上升,发病地区不断扩大,年增长率达到16.24%。如今性病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前列的病种,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肝炎病例在我国都存在。全世界有3亿多人是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我国HBV慢性携带者1.2亿,占全球的1/3,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属于计划免疫控制的传染病。但近年来亦有暴发的报道,如北京市、河北省报道的麻疹暴发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学校。二、传染病的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类39种。甲类传染病2种,包括鼠疫、霍乱。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报告时间: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本办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和细菌性与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报告时间:24小时内。三、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一般要经过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几个阶段。传染病有以下特点。

1.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如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病毒,猩红热的病原体是溶血性链球菌。病原体主要分为细菌、病毒(比细菌小、无细胞结构)、真菌(癣的病原体)、原虫(疟原虫)、蠕虫(蠕虫病的病原体)。

2.有传染性 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每种传染病都有比较固定的传染期,排出病原体,污染环境,传染他人。

3.有免疫性 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机体感染病原体后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感染后免疫属于自动免疫。

4.可以预防 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5.有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能在人群中流行,其流行过程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并表现出多方面的流行特征。四、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即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及终止的过程。该过程的形成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等三个基本条件,同时还受到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的作用及影响,即常说的“三环节”“两因素”。“三环节”为传染病流行提供了可能性,而“两因素”则是决定传染病流行能否形成的动因。

传染源即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人又可分为患者及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动物,主要是感染人畜共患疾病,并能将该种疾病传给人类的家畜或野生动物。传播途径即病原体离开传染源以后,到达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传播途径由环境中各种因素构成,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因素的。常见环境传播因素有空气、尘埃、飞沫、水、食物、手、用具、吸血节肢动物及土壤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的人群,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往往有很大影响。五、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地理、气象、生态条件等,这些因素对传染病流行有重要影响。因此,许多传染病都呈现严格的地区和季节分布,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蚶传染病又与生态条件关系密切。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

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的作用,可以促进或抑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而在这两个因素中,又以社会因素为主导因素,因其可以作用于自然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它。如我国人民在政府领导下,移风易俗,改造自然,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大大降低,某些传染病已基本消灭的事实就是明证。特别是在多次特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党和政府领导灾区军民团结奋斗,打破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规律,更显示了社会因素对传染病能否流行有着巨大影响。六、传染病流行的强度

传染病流行的强度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内人群中存在数量的多少,以及各病例之间的联系强度。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可分为:①散发:是指该病在较大的地区(指县、市、省和国家)内疾病发生的情况。某病发病率呈历年来一般水平,病例以散在形式发生,在发病时间及地点上没有明显联系。要确定疾病是否散发,应根据当地当年该病发病率与前三年发病率的对比情况,如未显著超过则可确定为散发。②流行:(传染病)在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水平(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③大流行:某病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其发病率显著超过该地区历年流行水平,且流行范围超过省、国,甚至洲界。④爆发:指某地区某病在短时间内(一般以小时、天、周或月计算)发病数突然增多。爆发常因共同接触同一致病因子所引起,常见食物中毒、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急性传染病。七、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从理论上讲,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一旦发生也可控制,有些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将其消除甚至消灭。但此项任务又是极其复杂和艰巨的巨大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卫生问题,而且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不仅需要医疗卫生部门不懈努力,而且更需要社会共同参与。21世纪面对国内外可能出现的新的传染病,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威胁,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第二节 传染病中医防治发展源流

在与传染病的长期斗争中,历代中医学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理论和疗法。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大量有关传染病的理论知识,如疫、疠、戾、疥、霍乱、痢疾、温毒、痧、斑、疹、大头瘟、喉痹等病证。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代疫病种类在不断演变,人们对之了解日益深入,为现代中医预防与治疗传染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依据。

中医学很早就已发现某些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在病因方面认识到自然界存在某些独特的致病因子,并每以瘟疫、疫病、温毒等加以概述;在环境因素上认识到传染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又有冬温、春温、暑温等记载;在传播途径上认识到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是传播疾病的基本途径,故古书有“家有疫痧(猩红热)人,吸受患者之毒而发者为传染”等论述。正是由于古人在长期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和各时期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总结了不少有效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方法,为防治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战国到晋唐时期对传染病的认识

秦汉以前对传染病已有较丰富的认识,如《素问·刺法论》云:“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但说明了疫病有五,而且描述了疫病的传染性、症状相似性、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由于《内经》非一时一人所作,故对疫之称谓尚有其他命名,如“疠”或“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即有“疠大至,民善暴死”“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疠,温病乃作”“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等描述。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先人对“疫病”已有初步认识。《难经》中虽未明确提及疫病,但其所记述的“温病”“热病”“湿温”等,若不是散发而是大流行当属疫病范畴。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伤寒杂病论》序中亦详细记载了当时传染病的发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左传·卷五十四·定公四年》有“水潦方降,疟疾方起”,《左传·卷四十八·昭公四年》有“许悼公疟”的记载,表明了战国时期即有疟疾,并认识到环境不卫生可导致这种疾病,改善环境可以预防疟疾的发生。《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有云:“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夹,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认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又说:“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可见,在中医学典籍中可明确见到关于传染病的记载。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从预防、发生到治疗专门记载了疫病的有关知识,反映了唐代对疫病的认识之全面。二、宋金元时期对传染病的认识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传染病亦有了新的认识。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均记载了大量治疗传染病的方剂。庞安时将伤寒和温病区分开来,认为天行温病乃乖候之气所致,还特别指出五大温热证(春有青筋牵,夏有赤脉攒,秋有白气狸,冬有黑骨温,四季有黄肉随)属乖候之气所致,不属伤寒,“与伤寒大异”也。他认为,伤寒皆为冬伤于寒,但可发于四时,无流行性;而五大温热证有流行性,所感乖候之气绝不同于六淫之邪。此伤寒与温病病因不同、治法有异的观点实为后世寒、温分治之先声。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六·叙疫论》认为:“夫疫病者,四时皆有不正之气,春夏有寒清时,秋冬亦有暄热时,一方之内,长幼患状,率皆相类者,谓之天行是也。”

金元时期,战事频繁,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疫病广泛流行,临床实践中单用伤寒理法不能很好地治疗疫病。刘完素不泥古,以运气学说立论,阐发“主火热”理论,开创寒凉治温之法。元代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主张寒、温划分,各立其名,认为不能把温病混称为伤寒以戕人之生,并引申郭雍之说,即温病为“怫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不得外泄”。故在治法上主张辛凉解表的同时,注重清泄里热。他继承河间之学,在温病理论的发挥上又进了一步。

宋金元时期对温病与疫病的认识较唐代以前有了长足发展,刘完素大倡寒凉清热治疗热病,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明清时期对传染病的认识

明代出现了第一部疫病专著,即吴又可的《温疫论》,成书于1642年。全书共两卷,使疫病理论更加系统化,是中医温疫学说成熟的标志,为温疫的灵活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该书阐述温疫的发生是由“戾气”从口鼻侵入人体,伏于募原,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其传变有九,并提出一整套与伤寒不同的辨证施治法则。卷二载论文三十篇,着重叙述温疫的各种兼夹证治,还设立了多篇有关温疫的质疑正误及疫疠证治辩论的文章。《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急性传染病专著,在中国医学史和温病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如今普遍开展中医急症、传染病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情况下,吴又可的学术思想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许多对疫病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在记载药物功效的同时,还阐述了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昌对伤寒、温病、疫病有很深的造诣,《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中对疫病有详细论述,且在《医门法律》中详述了燥气为病的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代温病学家很多,在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影响较大的有叶桂、吴瑭、王士雄、薛生白。叶桂著有《温热论》,主要贡献是为温病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基础。他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说法,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与传变,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将温病的发展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在温病诊断上总结了前人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察舌、验齿及辨别斑疹和白 的方法。吴瑭著有《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温病的证治,并根据叶氏经验,提出了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更趋于系统和完整。王士雄著有《温热经纬》,以《内经》《伤寒论》等有关温病的条文为经,以叶桂、薛生白诸家之说为纬,除引证历代医家见解,阐明温病的病源、症状、诊断及治疗原则外,还结合临证经验,将温病分为新感和伏邪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对温病学说做了发挥和总结。薛生白著有《湿热条辨》,论火湿合化客于募原,对湿温病证治分析得甚为详尽,为后学所重视。

清代刘奎在《松峰说疫》中云:“瘟病不染:五月五日午时,多采苍耳嫩叶阴干收之。遇疫时,为末,冷水服二钱。或水煎,举家皆饮,能避邪恶。”清代赵学敏的《串雅外编》载有“李子建杀鬼丸”,用以“辟瘟疫”,具体方法是“热病时气,烧一丸安床头”。此两种均为烟熏法,通过烟熏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松峰说疫》还详细论述了瘟疫、寒疫、杂疫三者病因及临床表现之不同。清代前后,中医传染病学空前繁荣,出现了很多疫病大家,留下许多专著,对温疫的防治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温疫病种繁多,且每一病种都有其独特性,难以总结出普遍适用于多种温疫的辨证治疗方法,因而温疫专著多为一书一病,这也是温疫学派难以形成完整辨证论治体系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作用,对疫病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对古代疫病著作进行整理出版,并对有争议的概念、学术名词进行研讨,使之更趋于科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对“卫气营血”“三焦”“伏邪”“寒温之争”等也进行了深入讨论,使之在业界达成共识。在中医疫病学理论指导下,近年每次重大传染病发生时,中医学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疫病学的许多观点已被大家接受,为全世界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贡献。第三节 传染病常用中医辨证方法

因证立法,随法选方,辨证是为立法选方用药提供依据。传染病的辨证方法是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而逐渐形成的。传染病辨证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六经辨证对指导传染病辨证也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一)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外感病,包括传染病的初起阶段。太阳主表,外邪侵犯人体,由表而入,太阳经首当其冲。因此,病之初起即表现太阳病证,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症。同时,太阳经脉分布在项背并主营卫,太阳之腑为膀胱,所以邪犯体表则见太阳经证,邪热入里传膀胱则见太阳腑证。

1.太阳经证 不同外邪侵犯人体会有不同证型,分为三型: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太阳温病。(1)太阳中风

临床表现:发热,汗出,恶风,头项强痛,脉浮缓。

病因病机:外感风邪,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腠理疏泄。(2)太阳伤寒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无汗,喘,头项强痛,体痛,脉浮紧。

病因病机:外感寒邪,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腠理致密。(3)太阳温病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脉浮数。

病因病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

2.太阳腑证 太阳经邪内传于腑,因有入气入血之异,临床又有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的区别。(1)太阳蓄水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浮数。

病因病机:邪气内入膀胱,膀胱气化不行,以致气结水停。(2)太阳蓄血证

临床表现:小腹急结或硬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病因病机: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二)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外感热病过程中,正邪剧争,邪从热化,阳热亢盛,津液耗伤的病理阶段,其证候性质属里实热证。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两类:阳明经证是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而肠中糟粕尚未结成燥屎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腑气不通的病变。

1.阳明经证

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汗出,口渴引饮,面赤,苔黄,脉洪大。

病因病机: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消烁津液。

2.阳明腑证

临床表现: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苔黄厚干燥,脉沉实。

病因病机:外邪入里化热,与大肠燥热相合,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三)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是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犯少阳经,正邪交争,枢机不利的病理阶段。病位处于表里之间,故其性质属于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病因病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四)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是脾阳虚衰,邪从寒化,寒湿内生的病理阶段。病邪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太阴病证是三阴病证之初起阶段,以脾虚寒湿为病变特点。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

病因病机:脾胃虚寒,寒湿中阻。(五)少阴病证

少阴病证是外感病过程中的后期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证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两种。

1.少阴寒化证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脉沉微细。

病因病机:心肾阳衰,阳气欲脱。

2.少阴热化证

临床表现: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病机:寒邪化热,心肾阴虚,虚火上炎。(六)厥阴病证

厥阴病证是外感热病的最后一个阶段。厥阴是阴之尽、阳之始,病情变化多端,病理特点是寒热错杂,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临床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病因病机:邪入厥阴,阴阳交争,寒热错杂。

由此可见,六经辨证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从病变性质与邪正关系来看,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故六经辨证也寓有八纲辨证的思想。运用六经辨证,能正确掌握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治疗传染病时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六经病证的治疗原则,三阳病重在祛邪,三阴病重在扶正。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由清代叶天士所创。他根据前人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温热论》中将卫气营血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用以分析温病病情浅深轻重及其传变规律,将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概括为四类不同证候,并提出相应的诊法和治法,从而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这一理论体系。外感温病,包括传染病,其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一)卫分证

卫分证是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卫气奋起抗邪,导致卫气功能失调引起的证候类型,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因肺能敷布卫气达于周身体表,外与皮毛相合,主一身之表,且肺位最高,与口鼻相通,因而卫分证属表、病位浅。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或伴有头痛、身疼、咽干、咳嗽、苔白、脉浮等。据感邪性质不同,或患者体质差异,卫分证又有多种证型。

1.风热犯卫证 发热,微恶寒,头痛,微汗或无汗,咳嗽,咽红或痛,鼻塞流浊涕,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暑湿犯卫证 发热,微恶寒,无汗,头痛,身重,胃脘部痞满,心烦,口渴,舌红,苔白腻,脉濡数。

3.湿热犯卫证 恶寒,身热不扬或午后热势加剧,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脘痞闷,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数。

4.燥热犯卫证 发热,微恶风寒,少汗,伴皮肤及口鼻干燥,咽喉干疼,干咳少痰,舌红欠润,苔薄白而干,脉浮数。(二)气分证

气分证是温热病邪由表入里,或直接发于气分,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而未入营血的证候,是阳热亢盛的里热证。气分证多由卫分证转化而来,病位较深。临床表现为身体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脉数。气分病变涉及脏腑较多,临床上可分为温热性气分证和湿热性气分证两大类,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证候类型亦较复杂。

1.邪热壅肺证 多兼汗出口渴,咳喘,胸痛,咳吐黄稠痰。

2.热扰胸膈证 多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甚则膈上如焚。

3.热盛阳明证 多兼大汗出,气粗,渴甚,脉洪大。

4.热结肠腑证 多兼日晡潮热,腹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烦躁,神昏谵语,苔黄厚,或焦燥起刺,脉沉实有力。

5.热郁胆腑证 多兼口苦咽干,胸胁不舒,脉弦。

6.湿热中阻证 多兼身热不扬,汗出不解,脘痞呕恶,心中烦闷,苔黄腻,脉濡数。(三)营分证

营分证是温热病邪自卫分或气分传入或热邪直接深入营分,劫烁营阴,扰乱心神的证候。营分证是温热病邪内陷营阴的深重阶段,病位多在心与心包络,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特点。依病情深浅不同分为多个证型。

1.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时有谵语,口干反不甚渴饮,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2.热闭心包证 身热灼手,时时昏谵,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舌红绛,脉细数。

3.气营两燔证 高热,汗多,口渴引饮,烦躁,夜寐不安,斑疹外发,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或光,脉细数。(四)血分证

血分证为邪热深入血分而引起耗血动血,瘀热互结的一类证候。血分证是卫气营血病变的最后阶段,也是温热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累及脏腑,以心、肝、肾为主。临床上以高热和出血为其特点。血分证也有多个证型。

1.热盛动血证 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密布、色呈紫黑,或吐衄便血,舌质深绛,脉细数。

2.热盛动风证 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绛,脉弦数。

3.气血两燔证 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衄便血,舌质深绛,脉弦数或细数。

4.热与血结证 身热夜甚,少腹坚满、按之疼痛,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神志如狂,或清或乱,口干,漱水不欲咽,舌有瘀斑或紫绛,脉沉实或细涩。

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反映了温病过程中病情浅深轻重的四个不同层次,病证的传变规律一般由卫分开始,逐渐加深传入气分,深入营分、血分。由于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体现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因此,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抓住各个阶段的证候特点,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外感温热病的病机演变规律。但由于所感病邪性质有别,患者体质强弱及反应各异,以及治疗及时恰当与否,临床上又有不少特殊情况。如有的病在卫分、气分,经治疗邪从外解而病愈,不再内传营、血;或初起不见卫分证,一发病即在气分,甚至径见病入营血之证;或卫分证未罢,又兼见气分证而致“卫气同病”,甚至气分证尚在,同时出现营分证或血分证,而成“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更有严重者,热邪充斥表里,遍及内外,出现卫气营血同时累及的局面。因此,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互有联系,错杂出现,既有病程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病情变化的特殊形式。三、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由清代吴鞠通所创,是对病邪自口鼻进入后按三焦部位由上及下、由浅入深的病变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的辨证方法。三焦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三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一)上焦证

温病由口鼻而入,鼻通于肺,故温病开始即出现肺卫受邪的症状。温邪犯肺以后,有两种传变趋向:一为顺传,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脾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从肺卫传入心包,出现邪陷心包的证候。

1.邪犯肺卫证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

2.肺热壅盛证 高热,咳喘气促,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3.热闭心包证 身灼热,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红绛。(二)中焦证

温病顺传到中焦,则见脾胃之证。胃喜润恶燥,邪入中焦而从燥化,则出现阳明经(胃、大肠)的燥热证候;脾喜燥而恶湿,邪入中焦而从湿化,则见太阴(脾)的湿热证候。

1.阳明燥热证(1)阳明热炽证 面红目赤,发热,口渴,汗出,脉洪大。(2)阳明热结证 日晡潮热,腹胀满硬痛,便秘,口干咽燥,苔黄或焦黑,脉沉实。

2.太阴湿热证(1)湿热熏蒸证 身热不扬、汗出不解,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濡数。(2)湿阻气机证 脘腹痞闷,肢体困重,泛恶欲吐,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腻,脉濡。(三)下焦证

温邪深入下焦,多为肝肾阴伤之证,是温病的后期阶段。

1.肾阴耗损证 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背,口干,神倦耳聋,舌燥,脉象虚大。

2.虚风内动证 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神倦,舌绛苔少,甚或时时欲脱,脉虚。

三焦辨证所包括的各脏腑病理变化,不仅是温病发展过程中三类不同证候的概括,而且表明了温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传变规律。一般而言,温病初起,邪袭上焦,首先犯肺,故上焦证候多为温病初期阶段。手太阴肺的病变不愈,可进一步传入中焦,为顺传;也可由肺而传入心包,为逆传。中焦病证,处于温病中期,为邪正剧争的极期,中焦病不愈,则可传入下焦。所以就三焦辨证而言,温病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始于上焦,终于下焦。但由于个体体质差异,温病性质不同,加上治疗是否恰当等因素的影响,上、中、下焦各病程阶段长短不一,累及脏腑重心有别。如逆传心包,多见于温热类温病;温邪传入中焦,多见胃经热盛,肠道热结;传入下焦多伤及肝肾之阴。湿热性质的温病,初起热势多不盛而即可侵犯中焦,病变多在脾胃,而且滞留时间较长;若传入下焦,则除肝肾外还可影响膀胱及大肠功能。温热与湿热两类温病可相互转化。

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同为温病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反映由表入里的发展过程,而三焦辨证则体现了温病从上而下的传变规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运用于临床可更全面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第四节 传染病中医预防治疗原则一、传染病的中医治疗

传染病起病急,传变迅速,病情凶险,又有传染性,所以针对传染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传染病尚未发生时就严格防范,杜绝发病,发病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促进早日康复,还可阻止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健康人群。(一)传染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传染病是由感染外邪引起,病程发展有阶段性,一般可以分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等几个阶段。中医药经过两千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治疗传染病的指导原则。

1.辨病在先,辨证为主 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过程中,已积累出一定数量行之有效、可重复性强的“专方专药”。先辨病,对某些传染病可使用专方专药。如《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治“阳黄”、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热利”、白头翁汤治“湿热痢”,现分别用于病毒性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腮腺炎、丹毒、猩红热等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治白喉;《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治肠痈等。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对传染病也要采取辨证施治。中医学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外邪侵犯人体,由体表入里,或由口鼻入内,自上而下,由浅入深的病变过程,同样有类似相应“分期”和治疗方法。如《伤寒论》将外感热病立“六经病脉证并治”分六期辨证,《温热论》分“卫气营血”四期辨证,《温病条辨》划“上中下三焦”三期辨证,每个证期都有其主因、主症、主方。三者分类方法之间存在着交叉联系,理、法、方、药一致。

2.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 自古以来,中医药除了应用内服药治疗疾病外,还有针刺、熨灸、推拿、敷贴、溻洗、刮痧等治疗手段,同样适用于传染病,在防治传染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397法中,论述针灸疗法的有33法;又如《霍乱论·治法篇》,常采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开窍急救。

3.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传染病的病机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邪正相争的过程。由于外邪的侵入才发生体内邪正的对立斗争,所以祛邪是治疗传染病的关键,邪去而正安。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强调,祛邪务早、务快、务尽,兵贵神速,此为传染病治疗的经验总结。

正胜则邪退,正虚则邪陷,所以在拟定治疗方法时,要兼顾正气,权衡感邪轻重、正气盛衰情况。根据病情,或先祛邪后扶正,或先扶正后祛邪,或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或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务使邪去而正安。(二)传染病的常用中医治法与方药

1.泄卫透表法 具有疏泄腠理、祛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辛凉解表,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代表方为银翘散、桑菊饮;透表清暑化湿,适用于夏日感受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表之证,代表方为新加香薷饮;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热之邪郁表之证,代表方为藿朴夏苓汤;疏表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伤肺之证,代表方为桑杏汤。

2.清解气热法 具有清泄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燔灼气分。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代表方为栀子豉汤;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代表方为白虎汤;清热泻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化火之证,代表方为黄芩汤、黄连解毒汤。

3.清营凉血法 具有清营泄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于营血。清营泄热,适用于营分证,代表方为清营汤;凉血散血,适用于血分证,代表方为犀角地黄汤;气营(血)两清,适用于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代表方为清瘟败毒饮。

4.和解表里法 具有透解邪热、疏泄分消、宣通气机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清泄少阳,适用于痰湿郁于少阳,枢机不利,代表方为蒿芩清胆汤;分消走泄,适用于湿热阻遏三焦,气化失司,代表方为温胆汤;开达膜原,适用于湿热秽浊伏于膜原,代表方为达原饮;和解截疟,适用于疟疾,代表方为小柴胡汤。

5.祛湿清热法 具有宣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病。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代表方为三仁汤;燥湿清热,适用于中焦湿热互结之证,代表方为王氏连朴饮;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代表方为茯苓皮汤。

6.通下逐邪法 具有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代表方为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代表方为枳实导滞汤;增液通下,适用于热结阴亏,代表方为增液承气汤;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蓄血之证,代表方为桃仁承气汤。

7.滋阴生津法 具有生津养液、滋补真阴的作用,适用于温病中后期阴液耗伤。其中滋养肺胃,适用于肺胃津液耗伤之证,代表方为沙参麦冬汤、益胃汤;增液润肠,适用于肠燥便秘之证,代表方为增液汤;填补真阴,适用于肝肾阴亏之证,代表方为加减复脉汤。

8.息风止痉法 具有平肝息风、镇痉的作用,适用于温热内燔,肝风动越。凉肝息风,适用于热盛动风之证,代表方为羚角钩藤汤;滋阴息风,适用于阴虚风动之证,代表方为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9.开窍醒神法 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内闭心包或痰浊蒙闭心包。清心开窍,适用于温邪内闭心包之证,代表方为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豁痰开窍,适用于痰浊蒙闭心包之证,代表方为菖蒲郁金汤。

10.固正救脱法 具有益气敛阴、回阳固脱的作用,适用于亡阳、亡阴之脱证。益气敛阴,适用于亡阴之证,代表方为生脉散;回阳固脱,适用于亡阳之证,代表方为参附龙骨牡蛎汤。二、传染病的中医预防和护理

传染病重在预防,其传播流行包括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所以预防工作要采取综合措施,也要依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措施。同时,还要重视对患者的护理,正确的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病痛,还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一)传染病的中医预防

预防传染病有多种方法,现代的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在传染病的预防中有重要作用,下面主要介绍中医药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增强正气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在与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古人创造了许多养生保健、强壮体质的方法,以下列举几个方面:一是顺应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二是加强形体锻炼,如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以及一些偏于健身的武术等。三是避免过度劳累,耗损正气。四是以针灸、推拿、药膳等调养,以扶助正气,平调阴阳。

2.避其邪气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戾气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预防传染病,还要避疫毒,防疠气之染易,尽量避免接触患者,或者戴上口罩,穿隔离衣,注意手卫生和饮食卫生。

3.隔离患者 对传染病患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既对患者有益,也控制了传染源,及时上报有关防疫部门,同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

4.控制传播 依据传染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传播,如加强通风,对患者的衣物、痰液、二便等做出相应处理,设法驱逐或杀灭传播疾病的昆虫、动物等。

5.药物预防 当传染病流行比较严重时,应给予药物防病,以保护未病人群。药物防病的方法有口服、熏蒸、滴喷、佩戴、粉身等。药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某些传染病有一定预防效果。如用食醋按每立方米空间2~10mL加一倍的清水,在居室内熏蒸一小时,主要可预防流感;锡类散喷入咽喉部,可预防白喉;大蒜或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青叶、板蓝根、牛筋草预防乙脑等。(二)传染病的中医护理

对传染病的护理,除了一般要求外,还要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特殊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

1.一般护理 首先应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采光充足,湿温度适宜,保持通风;患者生病期间注意休息,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根据传播途径,运用不同的隔离技术和消毒方法,防止交叉感染;传染病多有发热,患者要多喝温热水、淡盐水;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用金银花甘草叶或2%冰硼散溶液漱口;对长期卧床患者,应经常翻身拍背,以防褥疮形成;在病变过程中,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神情、生命体征、饮食和二便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变证。

2.针对性护理 除一般护理外,还有针对传染病的高热护理、昏痉护理和恢复期护理。(1)高热护理 观察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给予降温护理。①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酒精擦浴,冰水灌肠等,注意降温过程中密切观察体温下降情况,防止体温骤降和冻伤。②针刺法,如选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等穴用毫针刺法,或十宣放血法降温。③药物降温法,如选用柴胡、金银花、黄芩、大青叶等中药煎汤饮,或用注射剂如柴胡注射液、黄芩注射液等,或选用中成药如紫雪丹、牛黄清心丸等。高热患者的饮食宜清淡、稀软、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宜,忌食油腻、辛辣、厚味食品。热病初愈,饮食仍以清淡稀软为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补充营养,要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多喝水,可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饮或予淡盐水。(2)昏痉护理 传染病中昏迷和痉证是重症,此时护理很重要。除了密切观察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病室要保持安静;床边要设床栏;取出假牙和发卡;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喉间有痰涎或呕吐,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或吸出咽喉部的痰涎;保持二便通畅,小便蓄积膀胱而无尿时,可按摩小腹部或针刺中极、三阴交、阴陵泉,大便不通者必要时可以灌肠;当痉证发作时,用缠绕多层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3)恢复期护理 传染病后期正气渐复,病情好转,在这个阶段也应注意调养和护理,以求完全恢复,不然会使病邪在体内复燃,疾病复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避免接触戾气和风邪,适时增减衣服,晒晒太阳,以防风邪夹杂他邪引起感染。防止因饮食不当而致疾病复发,即食复。饮食要卫生、易消化,依据体质可以温养、清养、平补,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和增湿热的酒。防止因劳倦而使疾病复发,即劳复。如防劳神过度,即心劳,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多参加文体活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不要思虑过度;防劳力过度,即形劳,病后不能勉强劳作,也不能久坐、久卧,可以散步、打太极拳;防房劳过度,即肾劳,凡大病初愈,宜独宿静处,不犯房劳;防止因情志而使疾病复发,即情复,要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要经常陪伴老年患者,避免情绪异常波动,脏腑失调而加重病情。第二章 呼吸道传染病中医证治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流感就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具有自限性,但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流行性感冒属中医学“时行感冒”“时气病”范畴,其发生多由外感时行之气或疫疠之邪所致。四时气候异常,寒温失节,如春应温而反寒,冬应寒而反暖,“非其时而有其气”,常是导致外邪侵袭人体,引起发病和广泛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医学典籍中,与本病有关的“感冒”“时行感冒”等有大量的文献记载。“感冒”之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伤风》在张仲景“时行病”的基础上提出了“时行感冒”的病名。有人根据本病流行状况与气候报告参合研究,证实其流行与气候突变有直接关系,这是由于“人处天地气交之中”,对“非时之气”难以“避之有时”所致。也有人认为本病是疫疠秽浊所致,如《温疫论》有“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轻重,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之记载,来势迅猛,传染性强。由于本病属秽浊之邪所致,易壅遏深伏和郁而生热,所以不能与普通感冒混为一谈。

西医对流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四类。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等,预防并发症。1

2.对症治疗 对发热、头痛者应予对症治疗。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者应予以静脉补液。

3.抗病毒治疗(1)离子通道M2蛋白抑制剂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抗流感病毒剂量为200mg/d,口服,共5天;老年人剂量应减半,即服用100mg/d。金刚乙胺或金刚烷胺对乙、丙型流感病毒无效,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扎那米韦、奥塞米韦等。扎那米韦需要用“Diskhaler”的专用吸入器,经口吸入,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次两吸,每吸约5mg(每次10mg),每天2次。奥塞米韦成人常用75mg,每天2次,连用5天。利巴韦林(利巴韦林)亦可用于人类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给药方式是小颗粒气溶胶。(3)其他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α,鼻内给予大颗粒气溶胶。

4.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根据送检标本(如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二、中医病因病机

感冒、流感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学属“表证”和“外感热证”。病邪侵入人体,先从肺卫开始,风热之邪多从口鼻而入,风寒之邪则多从皮毛而入,故对其的认识素有“伤寒”和“温病”两种。

1.病因(1)感受风邪 “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杂病源流犀烛·感冒源流》),而风性轻扬,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侵袭人体,先入肺卫。(2)外感疫疬之邪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素问·刺法论》),“其时行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少长,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候》)。寒热异常,温凉失节,岁时不和是时行感冒的主要病因。(3)体虚邪凑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平素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慎,即感风邪;亦有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致脾肺气虚,中虚卫弱,不能上输于肺,肺气虚则不能输精于皮毛,致表卫不固,腠理疏松,易感风邪而发病;亦有素体阳虚、阴虚,或病后、产后调摄不慎,阴血亏损,复感外邪而发病。

2.病机 外邪侵入,经肌表、口、鼻而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病邪侵袭肺卫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使肺气失于宣降,卫气失于调节,由此而出现各种肺卫证候。若患者体质较强,外邪侵袭病位仅限于肺卫,尚易由表解散。但因感受邪气之不同和体质差异,临床上有不同的证候表现。如素体阳虚之人易感风寒,引起肺失宣降,皮毛闭塞;素体阴虚之人易感风热,引起肺失清肃,皮毛疏泄失度;素有痰湿之人,易夹湿邪侵入,或引动内湿为患。体虚及年老体弱之人,常不能鼓荡邪气外出,外邪由表入里,则病势加剧,或日久不已,可形成其他病变。三、中医辨证论治

感冒初起,病势轻浅,表现出一系列表证表脉征象。由于时令季节有冷暖,而风有寒热、体有虚实、病有兼夹、症有轻重等不同,必须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本病的病位若在上焦肺卫,应宣肺解表,使病邪从汗解,是其基本治则。证属风寒,当辛温解表;证属风热,宜辛凉解表;兼夹湿邪,宜疏风胜湿;正气不足,肺卫本虚,不能专事发表,当以扶正祛邪为主。对不同性质的证候,应分辨清楚。若证属风寒或夹湿邪,误用辛凉,反使表卫气机凝滞,不得汗解,延长病程;证属风热或夹燥气,误用辛温,反促其化火耗液,伤络动血;体虚之人,发表过度,必犯虚虚之戒。

1.风热袭表【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宣肺透热。【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2g,连翘10g,竹叶6g,薄荷6g(后下),荆芥6g,牛蒡子6g,桔梗10g,芦根20g,板蓝根15g。【加减】头痛较甚者,加桑叶、菊花各10g。咽喉红肿痛甚者,去荆芥,加马勃、玄参各10g。高热渴甚者,加葛根15g,黄芩10g,生石膏30g。

2.风寒袭表【证候】发热,恶寒重,无汗,头痛,肢体疼痛,鼻塞喷嚏,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解表透邪。【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防风、柴胡、羌活、独活、桔梗、枳壳各10g,川芎6g,甘草3g,生姜3片。【加减】体质较虚者,去荆芥、防风,加党参10g。口渴者,加黄芩10g,葛根15g。胸闷不舒、纳呆腹胀者,加半夏、陈皮、厚朴各10g,苍术6g。

3.暑湿困表【证候】发热恶寒,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四肢困倦或酸痛,心烦口渴,胸闷脘痞,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舌苔薄黄微腻,脉濡数。【治法】解暑化湿,疏表透邪。

金银花15g,香薷6g,藿香、连翘、扁豆、厚朴、青蒿各10g。【加减】脘痞、不思饮食者,加荷叶、佩兰各10g。呕吐者,加半夏、竹茹各10g。肢体重痛热甚者,加木瓜10g,薏苡仁20g。

4.燥热袭表【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咽干,鼻干而燥,或干咳少痰,舌红少津,脉略数。【治法】解表润燥,清热肃肺。【方药】桑杏汤加减。

桑叶、杏仁、浙贝母各10g,栀子6g,沙参15g,菊花10g。【加减】咽干鼻燥甚者,加麦冬、天花粉各10g。鼻燥衄血者,加白茅根15g,侧柏叶10g。咳痰黄稠者,加瓜蒌皮6g,川贝母5g。

5.邪热壅肺【证候】高热烦渴,汗出,咳嗽气急而喘,胸痛,痰黄难咳,舌红,苔黄少津,脉浮数。【治法】清气泄热,宣肺止咳。【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30g(先煎),鱼腥草15g,黄芩、浙贝母各10g,鲜芦根30g,桃仁6g,冬瓜仁20g。【加减】高热、烦渴、汗多者,加知母10g,天花粉15g。痰中带血者,加茜草、大蓟、小蓟各10g。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芒硝各10g。

6.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候】喘促不宁,痰涎壅盛,潮热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滑数或实大。【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味。

生石膏30g,生大黄、杏仁各10g,瓜蒌皮15g,黄芩10g,鱼腥草15g。【加减】咳甚胸闷者,加浙贝母、郁金各10g。咳甚胸痛,咳腥臭脓痰者,加芦根、薏苡仁各30g,冬瓜仁20g,桃仁10g。

7.热毒内陷,气营同病【证候】高热不退,烦躁不安,时有谵语,甚或昏迷,颈项强直,儿童多有抽搐,舌红绛,无苔或黄苔,脉细数。【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方药】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

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金银花12g,连翘10g,水牛角60g(先煎),竹叶10g,黄连6g,丹参、玄参各10g,大青叶15g。【加减】痰热盛而神志模糊,时有谵语者,加竹沥、石菖蒲、郁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