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执着毁了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5:33:47

点击下载

作者:廖信琳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让你的执着毁了孩子

别让你的执着毁了孩子试读:

导读

一个可以确认的大概率事实是:每一位家长都热切期盼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每一位家长都从未怀疑或者放弃过自己对孩子的爱,每一位家长都曾经或者正在焦虑孩子的未来——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的成败得失,从宏观的人类发展进程角度看,直接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微观的个体家庭角度看,更是直接影响一个家庭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

曾经有一位笔者的学员(当时任职一家中型企业的业务主管)在倾诉完孩子教育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顿之后,一心期待笔者能够给他一些所谓的“灵丹妙药”,以起到立竿见影之作用。没承想,笔者的唯一建议是,“将家中那些各路专家的亲子教育书籍都收起来,或者干脆把书扔掉……”那位初为人父的学员除了喃喃自语般地说了一句“老师,你怎么知道我买了很多这样的书”之外,就是一脸的惊愕和茫然……

很显然,这位家长的状态和处境,和绝大多数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有着许多困惑的家长一样,真正的根源在于两个字:执拗。即作为家长的你,已经完全被“习惯性的认知和行为”所绑架,深陷以下泥沼而不自知。包括:(1)过分迷信一些所谓的“成功秘籍”。(2)过分迷恋并依赖自己对孩子的那份“无私的爱”。(3)过分在意孩子的“成功”,而放弃了孩子的自我成长。(4)过分在意孩子当下的状态,而忽视孩子长远未来的种种可能。

以上种种,除了对家长深深的无奈聊表理解和同情之外,笔者真正想说的是,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有孩子的今日之“果”,均由家长的昨日之“因”所生发。

身为有着两个孩子的家长,笔者在二十多年的亲子教育中,最真切的体会就是,真正有效的教育都深藏在“亲子互动过程的微妙细节之中”——只要放下你的执拗,孩子可以更优秀!

为此,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笔者始终秉持“个体经验的梳理和总结”的思路与态度,通过再现一个又一个的真实场景,全程复盘那些与孩子互动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并由以下章节逐一展开:

第一章 家长执拗的六种表现

第二章 放下执拗的六条路径

第三章 放下执拗的六大实践场景

第四章 放下执拗的十大理念及其实践方法

第五章 十种常见情形的实践建议

笔者关切的是,任何一位有机缘和兴趣翻阅本书的家长,是否能够“因指见月”?是否能够“得鱼忘筌”?

因为“你的孩子毕竟是你的孩子”,丝毫“立竿见影”或者“一劳永逸”的希冀和念头都必将是枉然;

因为家长并不需要熟稔多少精深的亲子教育理论,真正关键和有效的是“爱的恰当节奏、爱的适时传递、爱的尺度把握”;

因为只要你真正关注并切实把握那些“关键时刻”,必将踏上“重塑亲子互动模式”的全新之旅!

自序

孩子,我相信你

之所以用这样的题目作为本书的序言题目,是因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是我与孩子每一次的沟通、互动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句式。

无论是孩子面对一些选择的时候,还是孩子面对一些困难需要加倍努力予以克服的时候;

无论是孩子遭受一些挫折或者委屈需要帮助其调节、梳理情绪的时候,还是在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或者某一方面的突破需要进一步鼓励的时候,基本都会以“我相信你……”这一句式开启或者结束每一次的交流和谈话。

这也是在年龄差距达12岁的两个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笔者唯一不变和共同的经验做法。至少从截至撰写本书这个时间点的实际情形看,还是有着让人欣慰的成果的。

1996年出生的女儿,即便历经不同地域和办学条件的四所小学、两所初中、两所高中的辗转求学,最终还是以雅思8.5分,其他学科平均接近95分的优异成绩,成功地拿到了加拿大排名前十的5所大学的6份不同专业的、带有不同金额奖学金的入学OFFER……在笔者开始撰写此书的时候,她刚刚结束在苹果公司旧金山总部8个月的带薪实习,回到滑铁卢大学继续学业……

而2008年出生的儿子,似乎走了一条与他姐姐完全不同的成长之路——除了学业功课之外,尚在小学四年级的他,已经先后完成并通过了英皇乐理五级、中国音协钢琴业余十级、武汉音乐学院爵士鼓业余八级等认证考试,并且已经获得了武术套路省级运动员的称号……而这些成绩的背后,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一个——在幼儿园中班就萌生“做一名优秀的艺员”的念头,迄今为止从未有过丝毫的变化或者动摇……

之所以略有“炫耀”嫌疑地讲述这些成绩,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即便是同胞所生的姐弟俩,即便家长有着同样的期待——让他们更优秀,也会因为个性特点不同,因为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成长道路。

而我念兹在兹地提到“我相信你……”这样一个沟通句式,核心本质在于自始至终都在向孩子传递一个确定无疑的信息——“孩子,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爸爸、妈妈毫无条件地尊重你,并给予你最大限度的信赖和支持!”

假如我们愿意承认并相信这一句式蕴含着上述信息,进一步剖析、体悟“我相信你……”这一句式背后的“难言、未言”之意,正好吻合基于人类普遍心理活动机制所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观念:引导并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承诺”,能够有效地激活其内心深处的“崇高感”,从而生发出其兑现“自我承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促进其行为实践。

所以,切实并且长期坚持践行这一理念,至少从实际效果看,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正向反馈,包括:(1)能够与孩子建立宽松、坦诚的交流场景,进而逐步形成开放、自由,没有禁忌的家庭沟通氛围。(2)能够逐步树立并强化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逐步养成一些直面困难和挑战的品性。(3)能够帮助孩子逐步学会自主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和可能的后果。(4)能够有效地触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并逐步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所谓“与其纠缠于孩子当下的某一状态,不如从培养孩子更多的良好习惯着手”——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也一再发出这样的倡导。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真正有效的亲子教育应该是能够充分“激活孩子的内在驱动”。而要切实落实这一宗旨并达成这一目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是不可或缺的。

一是方向。

即作为家长,是否已经确立了基于孩子更长远未来的培养方向?

二是原则。

即作为家长,是否围绕孩子未来成长与发展的方向建立了一些基本的原则,也就是“底线”——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不能僭越的明确规定,本书后续的相关章节会有详细的探讨和论述。

与此同时,家长还需要意识到并清楚认知的是,虽然“我相信你……”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沟通句式,但是要真正落实在每一次具体场景的沟通和交流中,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以下两个前提的保证和支持是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包括:(1)在认知上,家长是否在心底深处认同以下观念?

——“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并且拥有被尊重的权利”;

——“孩子具备对所需要面对的各种事情做出选择和判断的潜在能力”;

——“孩子有足够的自我纠错和自我改善的潜在能力”;

——“孩子具备天然的是非判断的潜在能力”;

——……(2)在实践中,家长是否愿意并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正是基于上述的实践体认,我愿意并且相信,通过再现与孩子互动成长过程中的真实场景,聚焦那些关键时刻,复盘并详细剖析沟通、交流环节的具体行为及其背后的核心理念,至少可以为同样身为家长的你,提供一种观察和思考的视角,作为调整和改善你与孩子互动成长实践时的借鉴和参考。

唯如此,本书方可彰显其应有的价值。

因为我始终相信你对孩子那份浓浓的爱和殷殷的期待都会变成现实——你的孩子远比你想象得更加优秀!第一章 家长执拗的六种表现一、爱,沦为绑架的工具

从本意上,作者并不愿意也无权去质疑“父母(家长)爱孩子”这一几乎脱胎于天性的“自然法则”,但是,发生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故事,至少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在确信“爱孩子”的基础上,再深入追问一下自己以下这些更加具体的问题,包括:(1)你是否以爱的名义,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过本属于孩子自己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2)你是否认为,只要能够满足孩子的任何诉求就是爱的表现?(3)你是否认为,对孩子的爱,就是为孩子设计一条你认为正确的人生成长道路?(4)你是否曾经或者始终坚持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家长可以做出任何让步,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工作乃至事业,都是应该或者值得的?(5)你是否认为,屏蔽一切你的认知评价体系中的负面信息,继而为孩子营造一个无菌、真空的成长环境就是爱?(6)你是否认为,持续不断地向孩子呈现你的认知评价体系中的成功榜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就是一种爱的表现?

以上六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所谓简单,指的是从问题形式上看,似乎只有“是”或者“否”的选择;而真正复杂的地方在于,每一个问题背后都会涵盖或者涉及无数个场景中的具体行为和做法。

所以,这些问题的核心本质在于,当家长声称自己多么爱孩子的时候,更需要理性思考并询问自己的是,到底应该借助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或者通过什么样的表达形式向孩子传递你的爱?

为了便于你思考上述问题并尽可能做出更加符合爱的本质的判断,笔者先记述以下两则听闻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可以取一个题目叫作《妈妈的“爱”让我无地自容……》。

有一位来自江西某一乡镇的女孩,暂且称她为小青吧。

小青和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在一所普通的大学毕业之后,凭借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努力,几经辗转,终于在深圳谋得了一份行政文员的工作。

起初,小青的妈妈看到女儿能够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立足,还颇为自豪地跟身边的亲戚朋友念叨,说起自己的女儿也是一脸满足,甚至可以说有些许得意。

但是,如此和谐、温暖的家庭生活画面仅仅持续了三年多,就被她的妈妈硬生生地毁掉了,而且毁得“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记得是小青在那家公司工作到第三年的某一天,作者忽然接到她带着哭腔的电话,她要离开那家公司重新找一份工作……正当我试图安抚、劝慰她要慎重考虑这一决定(因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此时的小青已经晋升为该公司行政部的主管了)的时候,小青才极为无奈,甚至无力地道出她要离职的原因。

原来,在前些日子母女俩日常通话的过程中,小青只是无意间抱怨了一句:“现在工作各方面都很顺心,只是薪水有点偏低。”小青一再向我强调只是无意,甚至有点向妈妈撒娇的意味,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句无关痛痒的抱怨,竟然刺激了她妈妈威力无比的“母爱”——在小青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辗转打听到了小青直属上司的电话,并在电话中为女儿打抱不平,要求公司给小青加薪。而小青呢,竟然还是因为她的上司跟她开玩笑,说她妈妈多么厉害之后,追问之下才得知的!

当我试图以同辈身份与小青的妈妈沟通这件事情的时候,小青的妈妈坚持认为,作为母亲,在女儿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就是要帮她!这是关心她!……只是,我并没有等她再强调她多么爱她女儿(小青)的时候,就匆匆结束了这次沟通……

笔者不确定有过上述如此极端行为的家长有多少,但是,笔者在各地讲课所接触的工作圈子和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社区邻居的圈子当中,有类似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属于孩子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行为的家长不在少数。

在此,笔者并不想从理论层面去论述,家长的这种行为有多么不合适或者不恰当。只是作为家长,是否可以换个思路问问自己:假如有人也同样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你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你是否能够接受?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份“爱”?

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应该给孩子一种安全、温暖、快乐、自在、放松的感受,还是应该给孩子一种压抑、无奈、拘谨、无力的感受?

第二个故事来自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一位培训经理的转述。

笔者想取一个故事题目,叫作《父母的“爱”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故事的主人公暂且称呼为小李吧,父母均为新疆某兵团的团级干部。

小李以自己非常满意的成绩,毕业于西安一所985高校。因为大学四年的生活,他完全适应了西安的各种环境,并且凭着自己比较优秀的学业成绩和各种努力,已经在西安找到了一份自己比较心仪的工作。

可当小李兴奋地向父母汇报准备报到上班的时候,他收到的却不是父母的祝福和鼓励,而是一份不能质疑、不能抗拒的命令:必须回父母所在的兵团,因为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去一家大型国企在当地的分公司上班!

起初,小李还试图说服父母让他留在西安工作,可是,父母一番“这都是为你好、你一个人在西安受欺负了怎么办?不在身边照顾你会让父母很担心!国企多好,我们又有积攒多年的人脉……”的轮番轰炸,加上“我们就你一个孩子,你就忍心把我们扔下不管”的撒手锏,小李最后只好“乖乖”地回到父母所在的兵团。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不算太糟糕。

可是,小李回到兵团之后,依照父母的安排去了那家大型国企,还没等到正式上班,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那位培训经理转述,当她看到小李在新人培训班的状态时,真的非常心疼——因为那是小李完全没有兴趣的一个行业,专业也完全不对口。更加糟糕的是,小李四年大学生活都是在西安度过的,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兵团当地的各种环境(包括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加上新人培训的高强度训练节奏,他第三天就生病进了医院——不是一般的感冒发烧,而是整个头部莫名其妙地长了很多类似湿疹的大大小小的孢,直到长达半个月的新人培训结束,小李还在医院住着……

我并没有追问小李后来的状况,只是那位培训经理转述,有一次她到医院去看望小李,小李很沮丧、很无奈地告诉她:“我现在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笔者无意责怪或者批评小李父母的独断专行,更不愿意去质疑这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想与翻阅至此的你——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一起,尝试着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家长是不是一定要给孩子一条自认为正确无比的人生(或者职业)道路,才足以表达或者释放对孩子的爱?

——家长是不是只要以爱的名义,就可以替代孩子做任何的选择和决定?

——家长是否需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承受那份“浓得化不开”“如山峦般厚重”的爱?

——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应该是包容、祝福、鼓励,甚至放手,还是应该责令、担忧、收复,甚至钳制?

上述两则故事中的主人公——两个家长眼中的孩子,一位已经工作了三年多,一位大学刚刚毕业,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一位来自普通家庭,一位来自干部(中产)家庭,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个案,但是,在千千万万个家长中间,在千千万万个孩子,尤其是还未成年的孩子中间,类似的故事难道不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心中对孩子那份自称“正当无比、理所当然”的爱吗?

在此,笔者分享一个与女儿在小学期间的互动片段。

因为作者工作的原因,女儿先后在老家赣州、深圳就读过三所不同的小学。等到三年级转学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是女儿在小学阶段就读的第四所学校了。

后来,由于搬家之后离学校太远(单程公交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又不忍心再次给女儿转学,只好让她在五年级的时候作为寄宿生住在学校——每周五放学回家,周日晚上或者周一早上再返回学校。

记得是冬季的某个周一早上(因为实在想让女儿在家多待一些时间),为了赶上学校的早自习,女儿只能天还未亮透就起床洗漱,赶早班车去学校……其实,只要是为人父母,相信都会心疼。

而真正心疼的是后面发生的一件小事:

大约女儿出门下楼之后五分钟左右,枕边的电话就响起来了,我接起来问女儿有什么事情,女儿告诉我说,她忘了一点东西,但她接着又说:“算了吧,还是我自己回来拿……”这个时候,她妈妈要求我起来帮女儿送出去,我狠狠心还是拒绝了,甚至连她妈妈要自己去送也被我阻止了(为此我们夫妻俩还小吵了一架)。

后来我问女儿:“为什么当时不要求我们帮她送去,而是选择自己跑回来拿忘记带的东西?”女儿还略带委屈地说:“爸,我提出要求你会答应吗?”

的确,即便到现在为止,除了想起来还会有点心疼之外,我也仍然坚持认为这样的做法才是对女儿真正的爱——直到她在海外上大学时,我们再次提及这件事情的时候,女儿才真正体会到这份用心,我也收到了来自女儿内心深处的谢意!

之所以记述这样一件小事,是因为就笔者的认知而言,家长(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有以下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表达方式:

第一个层次是,基于当下的、情绪层面的爱。比如日常的问候、交流,以及拥抱、亲吻等。

第二个层次是,基于身体、心理健康关切层面的爱。包括身体不适或者生病时的饮食、起居照料和呵护,以及及时发现孩子的不同情绪状态并予以关切等。

第三个层次是,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爱。

这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建立一些行为原则和底线,并在孩子因为触犯原则和底线而“装可怜”的时候,能够理性甚至“冷血”地坚持。

表面上,家长向孩子表达前面两个层次的爱,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只需要陈述你观察到的事实或者孩子的某些表现,然后向孩子表达你的关切即可。包括:

当孩子取得某些成绩的时候,及时送上一句赞美,“爸妈很高兴看到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这样一个好成绩”之类;或者在孩子碰到某些挫折和困难(包括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或者其他事情完成得不是很好等情况)的时候,及时送上安慰和鼓励,“爸妈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爸妈和你一起努力,一起加油”之类。

可是,很多家长却在这种关键时刻画蛇添足,眼里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成长,执意去挑孩子的不足之处,甚至忍受不了与别人家孩子的某些差距。其中,很多家长常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和“这都是为你好”,就足以完全消解甚至对冲掉家长此前对孩子所做的很多“真正关切和爱”的举动。

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在前面两个层次的爱的表达和传递上,应该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和尺度是:重事实,少判断。意思是,无论孩子的表现触发了我们的正向情绪还是负向情绪,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不是急于针对事实去做出你认为正确的判断。

一起来看看下面两种常见情形下,不同思路和方式的交流互动:

情形一:孩子测验、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是吗?……你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要不要爸爸、妈妈和你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如果知道原因,以后是不是就能够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够做得更好,你觉得可以吗?”

——“××,这次的成绩怎么这么差?……就知道你上课又不专心听讲……又是这么粗心……考完肯定没有好好检查……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下次还这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情形二:转季或者平时天气变化,孩子不听及时添减衣物的建议,生病了。

——“××,是不是很不舒服?告诉爸爸、妈妈哪里不舒服,好吗?……没关系,一会儿吃点药(去看看医生),很快就好了……生病了是不是很难受?你觉得爸爸、妈妈会难受吗?……以后愿不愿听爸爸、妈妈的建议?……”

——“××,你看看你,又不听话……这下好了吧?每次都这样,好像爸爸、妈妈会骗你似的……下次再这样,我们就不管你了……”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以上哪种交流互动的方式,恐怕都源于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问题在于孩子是否能够真切地感受得到?孩子是否真正理解和接受这种关心和爱的表达?

所以,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呻吟语》中关于孩子教育的“七不责”训诫,实在值得很多家长谨记在心。包括:(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4)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至于第三层次“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爱”,从笔者的观察来看,更是很多家长完全缺失的一门功课。

先来看看一个屡见不鲜的情形:

当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走路摔跤或者与一些障碍物磕磕碰碰,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可是,很多家长的做法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几乎都是本能地抱着孩子,然后对着地面或者其他障碍物说:“这地不好、这桌子很坏……把我们宝宝弄痛了……”——我不否认任何家长看到孩子有伤或者痛都会心疼,但是,孩子的伤或者痛真的是由于地面或者其他障碍物造成的吗?稍有理性的家长都很清楚,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既然如此,为什么竟然为了“心疼”孩子,把原因迁移(怒)到无辜的地面或者障碍物上呢?受这种影响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怎么可能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呢?一个连自己的行为都无法(或者不愿)承担责任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在成年之后去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事情呢?

所以,笔者认为,家长对孩子真正的、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爱,是第三层次“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爱”。

这些品性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和担当)”“兑现自己承诺过的事情(诚信)”“遵守交通法规和其他相关的明文规定(规则意识)”“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借用别人的财物及时归还,得到别人帮助表达谢意等(公民意识及尊重他人意识)”“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完(意志品质)”,等等。限于篇幅和本书的主旨,这里就不再深入探讨了。

接下来分享的是,在向孩子表达和传递第三层次的爱的时候,家长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是必须清楚地知道,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辈子,你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方向和愿景!

二是在前述清晰并且恒定的方向基础上,你是否能够逐步与孩子一起共同建立一些不可逾越的行为红线?——这就是所谓的原则和底线!

三是在前述方向和原则基础上,你是否与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关系人达成共识?——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和氛围!

四是在与孩子的日常互动或者某一具体事情的沟通过程中,是否能够提醒自己不被当下的情绪所左右?——这就是所谓的理性和克制!

五是在孩子对你的某些建议和主张不太理解甚至对你产生一些埋怨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忍受那种委屈和难受?——这就是所谓的耐心和隐忍!

如果家长能够常常问问自己:“这是真的爱孩子吗?”相信我们心底深处的,几乎来自本能的对孩子的爱,将能够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并且能够得到来自孩子内心深处的、真挚的回应,因为:

天下父母皆言爱,天性自来无需猜;

如何表达是关键,三个层次次第排;

日常问候肌肤亲,关切在心爱常在;

身心呵护要及时,悉心引导方开怀;

最是深沉一生爱,方向愿景不能歪;

再立原则和底线,环境氛围一起来;

勿忘理性和克制,耐心隐忍含苞待;

品性养成需滋养,有爱静待花自开!二、关心,严重错位

估计很多身为家长的读者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闪过的念头是,“我不关心我的孩子?难道是你在关心我的孩子?……”

假如我的判断没有错,请暂时收起你心中的不满或者委屈,继续尝试着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你认为在哪些情形下,孩子最需要家长的关心?

——你平时对孩子表示关心的时候,都采用过哪些具体的方式?

——当你用自认为很好的方式关心孩子之后,你注意过孩子的反应吗?

——你是否认为,只要是你表达的关心,孩子都应该欣然接受?当你的关心孩子并不领受(情)的时候,你做出过什么反应?

——当孩子向你提出某些要求(尤其是一些确认过分的要求)的时候,你是如何应对的?

——……

下面,我们就上述所列问题,结合常见的日常场景和情形进行一些探讨。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够在孩子处于以下两种情形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关心:

一是情绪低落或者害怕的时候。比如遇到某种困难、遭受某种挫折或者某些打击的时候。

二是生病或者受伤的时候。这两种情形之下的关心的确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家庭的温暖,也能够让孩子获得一定的安全感。

实际上,如果家长能够在以下关键时刻及时给予孩子真切的关心,提供正向、积极的反馈,必定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孩子阳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强大的、内在的自信心。(1)当孩子向我们讲述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些趣(小)事的时候。

我们是抱持耐心认真倾听,还是显得不耐烦,甚至中途打断?是饶有兴致地适时询问细节,还是面无表情地假装在听?(2)当孩子为某件事情高兴或者兴奋的时候。

我们是与其同乐还是视而不见?是诚意询问令其高兴或者兴奋的关键细节,还是笼统回应“真替你高兴,看到你开心真好”之类的表面敷衍?(3)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某个景物,或者某个现象产生兴趣(好奇)的时候。

我们是积极支持还是消极阻止?是否愿意(能够)进一步询问孩子之所以产生兴趣(好奇)背后的原因?是否愿意和孩子一起去发现或者感受那些令人产生兴趣(好奇)的具体细节?(4)当孩子向我们提一些看起来幼稚或者难以回答的问题的时候。

我们是给予耐心的回答、解释,还是敷衍了事,甚至干脆胡编乱造?是否敢于向孩子坦诚自己也有很多东西不懂?是否愿意和孩子一起去寻找某些问题的答案?(5)当孩子专注地做完某件事情(甚至是玩游戏、看电视节目,或者做其他在家长看来有些无聊的事)的时候。

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孩子做的是什么事情,还是孩子专注于这件事情背后的某些品质?如果孩子专注的并非你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是否能够克制住自己,不在中途强行制止或者打断?是否愿意(能够)进一步询问孩子专注于某一事情时的真切感受,并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某些值得鼓励和挖掘的品质?(6)当孩子想尝试之前从未做过的某些事情的时候。

我们是向孩子及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还是因为某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而蛮横地阻止?是否愿意(能够)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承担可能失败的后果?是否愿意(能够)进一步询问、了解孩子之所以想尝试的真实动机?是否能够关注到孩子发出某些请求帮助的信号?(7)当孩子在公众场合遵守相关规则的时候。

我们是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和赞赏,还是视而不见?是否愿意(能够)进一步询问孩子为什么能够这样做?从哪里知道应该这样做?是否愿意(能够)与孩子交流如何看待这样做可能会“吃点亏”的情况?(8)当孩子对弱势群体有所关注的时候。

我们是鼓励赞赏孩子这种关注,还是无视甚至阻止这种关注?是否有认真观察孩子的表情变化和情绪反应?是否引导、鼓励孩子向弱势群体做一些善意的反馈或者举动?是否愿意(能够)引导孩子建立对这样的群体也同样需要给予尊重的意识?是否愿意(能够)呵护孩子可能已有的同情心和恻隐之心?

……

相信还有更多的场景和情形,孩子会有从心底想得到家长关心的期盼。

只是大部分时候,家长都可能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正确或者合适的关心“强行”给了孩子——孩子就只能做出两种选择:

一是假装接受这份关心,实际上心里很失落。

二是直接做出不领受的反应。无论如何,这样的关心不但没有任何作用,还有可能破坏与孩子亲密互动的关系。

所以,家长对孩子真正的关心,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看见,更要听见。

不但要对孩子的行为及其结果做出及时的回应,更要向孩子发出“我愿意和你一起”这样的信息并传递这一意愿,继而进行适度的询问,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诉求,以便做出积极的响应,包括鼓励、赞赏和支持或者安抚、提醒和建议等。(2)主动,但需适度。

在家长做出某些表达关心的具体行为之后,注意观察孩子的反馈。询问要适可而止,不能穷追不舍,甚至触及孩子自行定义的“隐私”——因为在你看来无关紧要,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不尽然。(3)满足,但不迁就。

在孩子向家长明确提出某些需求或者需要的时候,在不超越彼此约定的范围,或者的确是生活、学习所需的情况下,要及时回应并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超出家长现有能力范畴之外的任何要求,都不能轻易迁就孩子——要愿意向孩子坦诚自己并非无所不能。(4)具体,而不空泛。

在家长向孩子表达关心的时候,不能笼统、含糊,或者仅仅停留在空泛的言语上,要有具体的举动,包括开启有效的交流和对话、亲吻拥抱等肢体动作,或者一起参与实际行动等。(5)及时,还是及时。

当发现孩子有某些具体表现并期待得到家长关心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虽然事情过去之后再表达关心也没有错误——糟糕的是可能孩子已经忘记这件事情,甚至已经不再有期盼了,但是孩子当下的那份失落或者失望可能会让他的记忆更加深刻。

所以,真正对孩子的关心,除了有心之外,更要有形、有行。

所谓:

世上孩子需关心,却说关心靠本能;

但凡实际无举措,哪怕沥血也枉然。

情绪低落有病痛,嘘寒问暖当可赞;

更有期盼藏心头,能否彼此把话谈。

关键时刻需看见,主动询问忌空泛;

具体行动来落实,如是关心方周全。三、尊重,心口不一

如果笔者断言,中国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识,更谈不上真心尊重孩子,估计会遭到很多家长的强烈反对。因为很多家长的确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甚至想尽一切办法在满足孩子的各种吃喝玩乐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要求。真正的问题恰恰在于此——难道家长的付出和对孩子这些要求的满足就是尊重吗?试想一下,当你能感受到被尊重的时候,仅仅是因为别人一味地付出,甚至满足了你一切物质层面的需求吗?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家长(即便是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打着“爱”的名号,对孩子“为所欲为”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记得2016年国庆节后,有一篇题为《我们如此深爱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作者:龙建刚)的文章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建议有兴趣的读者暂时放下先入为主的判断,抱持足够的理性,再次重温一下这篇文章所记述的两件事情。

2016年10月4日晚九点,国庆长假第四天,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友在电话中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讲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10月1日清早,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行前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比如蛋塔、酸奶,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

妈妈: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爸爸: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回答: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乘坐高铁返回广州。老友在电话中问我:龙兄,你说我错在哪里?”我不知怎么回答……

我今天从太原赶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来的老同学见面,尽地主之谊,没想到情况几乎一样。他们的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到广州的一所大学就读,国庆专程来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着玩手机,他们想去宿舍看看也进不去。问其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总是批评她。见话不投机,老友装着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却变得兴奋,马上进携程网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老友说:“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代人不同了,当年我们读书,有家人来探望是多么地高兴啊!”他流泪,我也流泪……

这篇文章自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作者无意为文中两个孩子的行为表现辩护,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家长(父母)的委屈,单方面指责(谴责)孩子,恐怕不仅有失公允,还有可能加剧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分化和对立——文章中并未交代更多的细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两个孩子的家长为了表示自己急切的“爱”,并没有提前知会自己的孩子,更别说征得孩子的同意,甚至还美其名曰给孩子“一个意外的惊喜”……我不确定阅读至此的你——我亲爱的读者,如何看待发生在孩子与家长之间类似的事情。

笔者的建议是:请你暂时放下心中的各种情绪,认真问问以下问题:(1)你是否认为孩子还小(尤其在初中阶段以前),很多事情都不懂或者不需要懂?(2)你是否认为孩子可以或者必须帮助你实现某些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3)你是否认为孩子还小(尤其在初中阶段以前),就没有或者无需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又或者孩子自己的判断或者决定都可能或者一定不靠谱?(4)你是否曾经在没有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要求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过才艺?(5)你是否在孩子出现某些不端行为、举动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而当众斥责过孩子?(6)你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夸赞别人家的孩子,表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7)你是否认为大人之间的摩擦或者矛盾都不能让孩子知道?(8)你是否认为诸如搬家、转学、出游、接待客人及其他家庭中的重要事务,都无需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只需听话照做?(9)你是否认为孩子根本无法处理他与同学和成长伙伴之间的矛盾纠纷,而未经孩子同意就强行介入或者干预?(10)你是否认为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业,即便家庭出现重大变故都必须或者曾经刻意地隐瞒孩子?

……

如果上述所列问题,你无法做出确定的回答,甚至稍有迟疑,都可能意味着你根本没有尊重过孩子,或者说你的尊重根本不是孩子内心能够确切感受到的尊重!

举两个司空见惯的场景:

一是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表演才艺的情形。

作者并非完全反对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才艺——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鼓励孩子、锻炼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有效途径。问题在于,家长是如何做的。

笔者的做法是,无论是客人到自己家中,还是带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我都会提前告诉孩子,有可能会有人要求或者想欣赏你的才艺表演,让孩子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并引导孩子认识到这也是锻炼自己的一个机会。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能够提前知会,并阐明这种表演机会的好处,都能够得到孩子的积极回应。

与此同时,如果孩子明确表示不愿意,我也会表示理解并支持,并适时鼓励说:“这次你放弃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一定是有什么担心或者困难,爸爸、妈妈理解你,也一定不会为难你……等以后有类似的机会,爸爸、妈妈还是建议你能够勇敢地迈出这一步,珍惜这种锻炼自己的机会……等未来练习得更好、准备得更充分的时候,相信你一定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对吗?……”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客人临时要求孩子表演的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谨守自己对孩子的承诺,不能为了当时的“面子”对孩子连哄带骗,甚至威逼利诱。

二是为孩子购买衣物的过程。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孩子还小(当然在孩子处于婴儿时期,尤其是尚未有语言表达能力时除外),没有审美能力,更无法判断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所以,基本上都会认为无需跟孩子商量,直接买好即可。事实上,这恰恰是培养孩子选择和决断力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当家长愿意与孩子商量并询问孩子对衣物款式、颜色等的偏好时,除了给了孩子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他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他拥有对自己的事情做出自主选择的权利”等正向暗示的种子。因为真心尊重的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就是,让对方拥有并能够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

当然,很多时候,尤其在孩子上初中之前,即便我们主动与孩子商量,也不见得能够得到孩子确定或者准确的反馈。问题是,对方主动放弃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与我们根本不提供或者干脆阻断对方这种机会和权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将直接在孩子心中产生不同的感受,也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埋下完全不同的种子。

所以,真正尊重孩子必须建立以下意识和认知:

一是从内心承认,孩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要知道,孩子拥有和其他人(尤其是成年人)一样的权利——即便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定型,不见得能够合理、有效地行使这些权利。

二是时时提醒自己,孩子并非家长装点门面或者挣面子的工具,尤其要克制那些一时的冲动。

我承认,孩子能够有优秀的表现,的确可以为家长赢得很多的面子,满足内心的虚荣。可是,当家长一味地依赖或者沉浸在孩子挣回来的所谓“面子”的时候,估计孩子也就自然“堕落”成家长手中的玩偶了。

三是任何与孩子有关的事情,都要与孩子提前商量、沟通,并在原则和条件允许范围内,认同并支持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四是承认并确定孩子在家庭成员中的同等地位。尤其是家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或者决定,都需要提前知会孩子,并切实做好沟通、解释,尽最大可能取得孩子的认同和支持。如果家庭遭遇某些变故,也尽量如实告知孩子,让孩子知道家长有能力和信心去面对这些变故,并尽量争取孩子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正所谓:

大小事务未知一,孩子心思谁人知?

从来不曾主动与,却道孩子不懂事;

若把真心来尊重,承认独立与个体;

提前知会加商量,如是方能得支持!四、专断,忽视孩子的权利

可以断言:任何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所以,父母(家长)期待孩子成功的心愿也同样是天经地义,无需质疑的。只是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是成功?我们定义的成功,孩子会真心接受吗?

先来看一个孩子学习功课的场景:

假定你小学阶段的孩子在满分100分的某次数学考试中,最终成绩是86分。

家长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结果呢?如果单纯以100分为标准,似乎这样一个成绩很难被划归到成功的范畴。但是,如果加上以下背景条件呢?(1)假如之前孩子的考试成绩一直都在85~90分徘徊呢?(2)假如这次考试,孩子所在班级、年级的平均分在86分之上或者之下呢?(3)假如孩子上一次考试成绩在86分之上或者之下呢?(4)假如孩子说自己很满意这个成绩呢?(5)假如孩子自己虽然也不太满意这个成绩,但是,孩子已经尽力了呢?(6)假如孩子平时的作业都能认真完成,只是这次考试的题目难度偏大呢?(7)假如孩子其他科目的考试成绩比这个成绩更差或者更好呢?(8)假如这次考试正好碰上孩子参加学校其他活动的集中训练呢?(9)假如孩子这次考试正好处于身体不舒服的状态呢?(10)假如……

通过上述一系列可能的假设,相信绝大部分家长并不会仅仅就86分这个结果做出一个简单的判断了。

所以,当家长试图让孩子朝着成功的道路上迈进的时候,真的有必要问问自己两个问题:(1)家长是否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确切的成功的定义?(2)家长定义的成功是否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同或者说孩子是否接受?

就笔者的观察而言,很多家长并未或者从未思考过上述两个问题。普遍的情况是,将社会上一些取得了某些成就(尤其在物质财富上)的人士当作成功的标准范本。于是,很多家长就自行建构了一条看起来正确无比的,让孩子迈向成功人生的成长路径:成绩好——上名校——好前途——挣大钱——成功人生。

可是,当家长在为孩子设计的这条道路沾沾自喜的时候,不知道是否问过自己以下问题:(1)你能够对孩子所谓的“成功人生”做出具体而准确的描述吗?(2)你的“成功人生”是否与孩子心中的“成功人生”一致?(3)你有信心对孩子20年,甚至更远的未来所谓“成功人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吗?

笔者并不否认,有些人士的确可以当作成功的范例之一。但是,恰恰是这种对成功单一维度(即物质财富)的定义,已经让成功这个词成了很多人的“梦魇”。因为当一个人在追求物质财富的道路上蒙眼狂奔时,且不说能否最终实现他成功的梦想,仅是内心的空虚和浮躁就有可能最终把他毁在半道上——作者不想在此列举那些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了。

所以,当家长试图让孩子拥有一个成功人生的时候,首先有必要对成功的定义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和梳理。包括:(1)成功的评价向度。

即家长定义的成功,是否仅仅依赖外部的(包括身边亲朋好友、社区邻居,以及社会舆论)评价?还是会适度考虑内在的(包括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以及个体意志)的评价(即个体体验和感受)?(2)成功的衡量标准。

即家长定义的成功,是否仅仅以孩子同学或者同龄人中的个别对象作为参考标准?还是能够把孩子过去的表现也作为一个参考呢?(3)成功的多维因子。

即家长定义的成功,是否仅仅指向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单一维度?还是会同时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否得到满足、身心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悦、品性是否端良等其他因素?(4)成功的价值表现窗口。

即家长定义的成功,是否仅仅停留在有优秀的、可以值得炫耀的学业成绩上?还是会关注孩子与身边伙伴的互动关系,以及是否能够对身边的事物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呢?

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让彼此关于成功人生的定义在方向上达成一致,在具体的评价尺度、衡量标准等因素中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

然后,在前面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家长要以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孩子当下的各种表现。

正所谓:

天天念叨要成功,无奈成功太笼统;

常为孩子立标杆,无视成功大不同;

无论尺度与参照,细细梳理要慎重;

更与孩子常交流,方向一致才相融;

学业成绩虽重要,身心健康一生用;

毕竟世界多缤纷,各自花儿各自红。五、跟风,无视孩子的未来

又是一个让很多家长会在第一时间感到不舒服的问题——毕竟没有家长会愿意承认自己未曾考虑过孩子的未来!

但是,仅仅从媒体曝光的一些案例就可以断言,一些家长所谓的为了孩子未来的一片苦心,最后都演变成家长与孩子之间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

——有的家长依照自己对社会风向变化的判断,在未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逼迫孩子去上各种不同的兴趣特长班;

——有的家长费尽心思地打点各种关系,将孩子强行送到那些所谓的顶级学校,或者“火箭班”“宏志班”;

——有的家长基于自己身处社会灰色地带生存法则的经验,自作主张地通过各种方式与学校或者老师建立所谓的“密切关系”,还美其名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的家长以自己所谓的经验,强行要求孩子填报自认为很有前途的专业,可是孩子没有任何兴趣;或者一些原来热门的专业,因为时代变化反而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有的家长以心疼、爱护孩子的名义,强行为孩子安排所谓的“好工作”;

——有的家长无视孩子在公众场合的一些不端行为,甚至还为孩子辩护“人家还是个孩子”;

——有的家长打着“学业重要”的旗号,从来不让孩子参与任何家务劳动,或者其他的社会实践及游乐活动;

——有的家长从来不检查自己的行为举止(尤其在公众场合),但对孩子又树立另外一套标准;

——……

无论上面情形有着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至少在笔者看来,其本质都与“考虑孩子未来”这一宗旨背道而驰。因为只要继续追问下去,估计很多家长就不见得还能为其所谓的“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口号理直气壮了。比如:(1)你为孩子考虑的未来到底是多久以后的未来?3年、5年、10年、20年,一辈子?(2)你是否认为孩子现在的衣食无忧也就意味着未来的衣食无忧?(3)你是否认为孩子在你的羽翼下“顺心快乐”就必定能够保证其未来也“顺心快乐”?(4)你是否认为只要孩子学业优秀,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就一定会有足够优秀的表现?(5)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二十年,甚至更长远之后的未来,孩子身处的社会环境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6)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一个人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发展,以期过上更理想的生活,其底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所以,真正为孩子未来考虑的家长,在关注孩子当下的学业成绩等方面的表现之外,一定会更加关注对孩子的一些品性、品行的培养,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如:(1)诚信、正直。(2)直面困难和挫折。(3)责任担当。(4)自主选择和理性抉择。(5)谦恭、包容。(6)正义感。(7)尊重生命、感恩他人、敬畏自然。(8)自我管理。(9)服务他人、方便他人。(10)规则意识。(11)安全意识。(12)阅读的习惯。(13)保持好奇和探索的习惯。(14)锻炼的习惯等。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道:“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以上这些品性、品行和习惯,才是真正重要的、伴随孩子一生的滋养。至少在作者的亲子实践中表明,只要家长真正重视培养孩子这些基础的品性、品行和习惯,无论是学业成绩还是其他方面,都会有一个完全可以让家长放心乃至欣慰的表现。

拿笔者女儿出国求学的事情举例:

女儿在高三阶段就独自一人去加拿大学习了。

当我们共同做出这一决定之后,身边的亲朋好友都纷纷表示担忧。有的说,一个女孩子孤身一人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会不会因为寂寞、孤独而经不住诱惑走上邪路;有的说,万一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遇到困难,或者生病了该怎么办?……不一而足,最后都转化成对作者的抱怨和指责:像你这么“无情”的父亲真是少见!……只是这些说法或者劝告,从来都不曾引发过我的丝毫担忧——因为我相信女儿身上已经养成的那些品性、品行和习惯,足以帮助她去面对并处理好所有她需要去面对的事情,包括学业、生活及环境融入等。

事实证明,女儿不但能够以非常优秀的成绩完成她的学业,还能够毫无障碍地参与当地各类社团的活动,甚至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在她大三进入苹果公司总部实习期间,就在当地成功组织过一次上百人规模的“滑铁卢大学旧金山地区实习校友”的大型聚会。也是在这次聚会成功举办之后,女儿在视频电话中非常动情地对我说:“爸爸,感谢你!你真的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因为你卓有远见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让我在异国他乡求学过程中,能够自己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事情……”要知道,这一切恰恰来自此前女儿在国内念书期间,我们对她实施的“基于未来,品性养成”的教育,甚至我们常常“骄傲”地说:“她在国内小学、初中乃至高一、高二的学习期间,我们几乎没有看过她的作业,也不那么关心她的学业成绩……”

所以,假如你是真心考虑孩子的未来,或许真的应该再三思量:

孩子未来虽遥远,却需家长有洞见;

当下表现要关注,夯实基础要提前;

基于未来定方向,品性品行根基垫;

如是践行养习惯,伴孩一生不斜偏。六、陪伴,并未用心

陪伴孩子几乎是所有有关亲子教育的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各类专家们最推崇的,并且广泛得到家长认同的一种亲子互动方式。单纯从这一表面现象看,似乎没有探讨的必要了,但是,从陪伴孩子这一方式所应该产生的效果看,笔者认为还是有进一步交流与分享的价值。

按理说借由陪伴孩子这一亲子互动方式,应该能够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起更加畅通的沟通交流管道,应该能够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起更加深度的信赖关系,更应该能够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起更加和谐的相处模式……可是,从平时听到家长的一些抱怨甚至委屈来看,“陪伴”似乎已经成了很多家长心头隐隐作痛的“暗伤”了。比如:

——我都相信自己是超人了,白天忙完工作,匆匆赶回家,头等大事就是陪着孩子,可是,这孩子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家长的付出;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都已经尽量回绝所有需要出差的工作了,一门心思就扑在孩子身上……孩子却不知道我在他(她)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陪写作业、陪做游戏、陪生日、陪周末、陪假期……真可谓“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地陪着孩子,可是,为什么还是那么让人不省心?

——……

如果笔者说有上述类似抱怨的家长并没有真的陪伴孩子,而是在看管、监视,甚至是在怀疑孩子,估计会有很多家长感到天大的委屈。其实,检测家长是否真的陪伴孩子,从以下几项简单的事实或者现象就能做出判断。比如:(1)你确定知道或者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里,最高兴或者最沮丧的事情是什么吗?或者孩子会不会主动与你分享这些事情呢?(2)你确定知道或者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里,最想实现的心愿是什么吗?(3)你的孩子有主动与你分享过功课学业之外的其他趣事吗?有主动与你分享过他(她)心中的某些秘密吗?(4)你的孩子有主动告诉你他(她)身体方面的不适吗?有主动与你分享过青春发育时期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惑吗?(5)你的孩子是否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向你汇报他(她)的学习成绩呢?是否可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地告诉你他(她)外出游玩的伙伴(包括异性)呢?(6)你的孩子是否可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地与你分享一些关于他(她)未来的一些想法和打算呢?

如果上述所列的情况极少出现或者从来没有出现过,可以非常确定地判断:无论你自称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基本上都属于“假陪伴”或者叫作“无效陪伴”——因为陪伴的效果与陪伴的频次,以及时长没有任何正相关关系,更别说因果关系了,而真正对陪伴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在陪伴孩子这一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家长是否秉持一份没有任何杂念的真心。

何谓没有任何杂念的真心呢。

第一,家长必须从心底建立认知并认同这样一个核心理念,即“将孩子作为一个与家长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独立个体”。

因为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放弃一些破坏陪伴效果的言行举止,包括看管、监视、怀疑、否定、指责、失望、沮丧等。

第二,要将“完成任务”的心态转变为“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心态。

因为这样的心态才能够消除孩子的心理负担(比如内疚、惶恐等),继而让孩子敞开心扉,建立并营造一个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氛围。

第三,在每次实施陪伴孩子的行动之前,家长有必要多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当你主动陪孩子做作业或者其他事情的时候,你有询问过孩子是否需要?假如需要的话,你有与孩子约定参与的深度和强度吗?

——当你工作太忙或者太累的时候,是强打精神去陪伴孩子,还是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并向孩子表达一定的歉意?

——假如孩子与你交流一些和功课学习无关的事情,你是否愿意保持同样的耐心仔细聆听?

——假如孩子就某一事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的时候,你会更在意孩子的观点或者看法本身,还是更在意孩子能够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尤其是孩子的观点或者看法有所偏颇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克制住自己不做直接的反对或者否定?

第四,在每次陪伴孩子的行动结束之后,家长有必要向孩子陈述、反馈自己的一些感受,并对孩子的信赖表达谢意。

坦率地说,笔者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高频次、长周期出差,所以,在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上,无论是时间还是频率都极其有限。但是,从陪伴孩子的质量及其效果上看,还是令人满意和欣慰的——因为无论是已经长大成年的女儿,还是目前尚在小学阶段的儿子,都愿意主动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可以毫无压力、毫无阻碍地与我们交流、沟通任何事情。

所以,陪伴孩子真正重要的不是时长,也不是频率,而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与分享”。“一个彼此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一个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鼓励的机会”。

有效的陪伴可以“身”不在,但“心”必须在,当然,“身心”俱在无疑更妙!

有道是:

亲子关系需陪伴,却听家长常感叹;

费时费神无效果,皆因未将精髓参;

六问辨别真与假,实践四点必有盼;

每每真心与孩儿,必将换来一家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