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轻松入园的101个金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6:53:41

点击下载

作者:徐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宝宝轻松入园的101个金律

宝宝轻松入园的101个金律试读:

前言

从一个新生命诞生起,妈妈爱的目光就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他:宝宝睡了、醒了、渴了、饿了、拉了、尿了、哭了、笑了……在妈妈爱的关注中,宝宝会翻身了、会坐了、会爬了、会站了、会走了、会跑了……转眼间好像就长大了。

做妈妈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宝宝小的时候,总感觉他长得好慢,总盼着宝宝能快一点、再快一点长大;等有一天,宝宝真的长大了——该上幼儿园啦——才忽然感到时光真的像流水一样,昨天还是襁褓里的小不点儿,今天就要开始一种全新的、独立的生活了!

上幼儿园,是宝宝走上独立人生的第一步。从这一天起,宝宝就要离开妈妈关注的目光、温暖的怀抱,离开熟悉的家,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置身于一群同龄的孩子中间,按照幼儿园的安排过上集体生活,还要自己吃饭、喝水、睡觉、穿衣……一想起这些,每个做妈妈的都会忐忑不安。

怎样才能帮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什么时候入园合适?怎么选择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宝宝能不能适应、能不能自己照顾好自己?老师会怎么对待宝宝、小朋友会怎么和宝宝相处……宝宝入园这件事,对每个家庭来说,无异于一个复杂的“工程”。

这些担心和疑虑,每位要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妈妈都会有;而凡是“过来人”,只要提起这段经历,也都能讲出一堆的故事。其实,虽说是宝宝要上幼儿园,但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怎样为宝宝进入幼儿园做准备、打基础,怎样才能让宝宝尽快熟悉和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都是需要爸爸妈妈事先做好的“功课”。而且,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需要了解、熟悉幼儿园,一样需要适应宝宝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的过程。

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年轻的父母,解读从选择幼儿园、做好入园准备、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方法,以及面对宝宝在幼儿园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的应对方案等,带来一些启发、借鉴和帮助。第一章把握入园的最佳时机

上幼儿园,对宝宝来说,是开始了一种与原来完全不同的、独立的新生活,对宝宝的能力和心理都是一个考验。所以,宝宝入园要在合适的年龄,并在宝宝具备一定的能力时进行。一 托儿所与幼儿园

宝宝的父母小时候几乎都有先上妈妈单位的托儿所,到了3岁(本书出现的宝宝年龄均为周岁)才进入幼儿园的经历。现在似乎很少听到托儿所这个说法了,不足3岁的宝宝们都是直接送到幼儿园的小托班里。幼儿园和只管吃、喝、拉、撒、睡这些生活照顾的托儿所肯定不一样。那么,托儿所和幼儿园有什么区别?年龄偏小的宝宝到底该往哪儿送呢?

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体制中是有幼儿园和托儿所之分的。1.托儿所

托儿所多为社会、企事业单位或街道等为了解决新妈妈产后重新工作、宝宝无人看管的问题而开办的,很多托儿所还设有哺乳室。因此,托儿所接收宝宝的年龄,可以从几个月大到满3岁以前。

因为招收的宝宝年龄比较小,年龄段也比较分散,所以托儿所主要是以生活上的照顾、保育为主,即照管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和以基本的计划免疫、健康保健为主,教育、教学则属于次要的工作。有些托儿所甚至没有严格地按照年龄分班,也没有完成或执行一定的教育大纲的任务。当然,真正具备幼儿教育背景的教师所占的比例也比较低。2.传统意义上的幼儿园

传统意义上的幼儿园一般招收年满3岁到学龄前的幼儿入园。不同于托儿所,幼儿园大都有着比较严格的入园规定。比如,幼儿入园的年龄一定要达到标准,开始入园的时间一定是在一个学期开学的时候,甚至还有与居住地点或主办单位相关的入园范围的限制等。

在幼儿园,幼儿是按照年龄大小分班的,不同的班级要按照幼儿园教育大纲的要求完成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并要有相应的考察和测试。所以,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中有幼儿教育背景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就要高得多,每个班配备教师的人数等也有严格的规定。

当然,生活的照顾和保育也是幼儿成长所必需的,幼儿园还要按比例配备保育老师,照顾幼儿的生活、饮食等。3.托幼一体式幼儿园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家长,对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在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在保持“学前教育重点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他们还大力提倡和推广“零岁教育”,把学前教育的范围扩大为从出生起一直到学龄前,从而囊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等更加广泛和全面的教育领域。原有的教育体制及托幼园所的设置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在,很多地方的学前教育机构都开始实行“托幼一体化”,不再区分托儿所(0~3岁)和幼儿园(3~6岁),而是统称为幼儿园。本着为家长、为幼儿服务的宗旨,幼儿园招收幼儿的年龄逐步降低,很多幼儿园专门为3岁以下的幼儿设置小托班,招收2岁甚至2岁以下的幼儿。

当然,和3~6岁宝宝所在的班级相比,小托班保育的任务就重多了。幼儿园一般都会根据小托班宝宝的年龄特点改善教室、休息室的条件,增加或调整保育老师的人数,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表和饮食,制定适宜的游戏活动和教育教学计划等,以便让它们更加贴近和适合小托班的宝宝。二 2~3岁是宝宝入园最合适的年龄

有人说宝宝越早入园越好,能够早点适应环境、养成习惯;也有人说宝宝太早上幼儿园不好,太有主意不好管、跟家里人不亲近;家里的老人更是说,老师哪里照顾得过来一大群孩子……那么,宝宝到底什么时候入园才合适呢?

一个宝宝就是一颗星星。天上的星星各不相同,每个宝宝也都有着不同的天赋、优势和性格,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体验。另外,宝宝在身体的发育、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形成等方面也各有不同。就像我们不能让天上的星星同时升起、同时落下一样,实际上,宝宝进入幼儿园的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1. 宝宝的角度

从幼儿身心发育的规律看,3岁前的宝宝更多需要的是养育,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在一起,对宝宝身心、情感的发育非常有益。一般到了3岁,宝宝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了,自然有了喜欢独立、喜欢探索、喜欢与人交往,尤其是需要与同龄的伙伴交往的愿望。

而在我国,大多数家庭中的宝宝都是独生子女,宝宝由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照管、带大,缺乏同龄玩伴,缺乏在与同龄人互相接触中磨炼自己、发展自己的环境和机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的。这种情况下,让宝宝进入幼儿园是解决问题最合适的选择。2. 家庭的角度

早期教育,尤其是0~3岁宝宝的早期教育中,父母应该是主角,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父母并不能承担起应有的角色任务。比如,父母要工作,祖辈身体不好或不在身边,没有合适的人来照管宝宝。隔辈人带宝宝,一般都对宝宝比较娇惯,甚至过度呵护,这样往往造成宝宝任性、不分是非、独立和自理能力差、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全职妈妈带宝宝,妈妈尽心尽意、小心翼翼,导致宝宝接触的人过于简单、交往的范围过于单调,对妈妈非常依赖,这样也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有些家庭是保姆带宝宝,保姆的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和观念大都比较落后,这往往影响了宝宝智力和个性的发展等。如果面临这些问题,宝宝的教育就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了。3. 幼儿园的角度

幼儿园毕竟是集体教育的环境,老师要同时照顾很多的孩子,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孩子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对孩子的照顾难免不够周全;而班里的孩子来自四面八方,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各不相同,集体的环境中很容易相互影响、交叉“感染”。

幼儿园是教育机构,是集体环境,作息的安排、活动的设计要以多数孩子能够接受为原则,太小的宝宝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得能力发展在同龄宝宝中比较差的幼儿,要适应这种集体作息、集体活动的生活方式,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综合以上这些因素,专家认为,对于家中有合适的人照顾的宝宝,2岁以后入园比较合适,但最好不要晚过3岁。三 宝宝入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提到上幼儿园,有的妈妈会觉得不放心、舍不得,认为自家宝宝不会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事事依靠大人,又不会自己吃饭、睡觉、上厕所;有的妈妈会觉得宝宝一直是爷爷奶奶带,老人照顾得太仔细,宝宝变得太娇气、太任性了,真应该快点儿送幼儿园“立立规矩”,但又心里没底。

星星发出闪亮的光芒,在哪个季节最亮和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关。宝宝什么时候上幼儿园,除了要考虑年龄,还要考虑宝宝的成熟程度,换句话说,就是下面提到的几个基本能力的发展程度。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即使是同龄的宝宝,由于发育水平、成长环境和经历的影响,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不会完全一样。但有关专家和幼儿教师一致认为,进入幼儿园时宝宝具备以下这些能力是必要的。

而且,宝宝的成熟程度愈高,也就是说,相对于宝宝年龄的综合能力发展水平越高,入园后适应幼儿园生活和环境的能力也就更强。如果宝宝的基本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当的水平,入园后的适应就会有一定困难,最好避免过早地把宝宝送进幼儿园,而是要赶紧“补课”以后再做决定为好。1.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不仅要听懂对方的意思,了解老师、小朋友的要求和意愿,还要有能表达自己大部分意愿的语言能力,能够与别人做简单的沟通,同时也能向别人表述自己的需要和想法。2.基本动作技能

宝宝应该具备一些简单技能,可以完成一些基本动作,如跑、跳、登高等运动和丢球、折纸、串珠等手部动作。这样,在入园后,宝宝才不至于因为能力和技能的欠缺,无法参加和完成幼儿园里的游戏活动。3.生活能力

宝宝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鞋袜、上厕所、上床入睡等。这是宝宝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能够自己照顾和管理自己、与“大部队”的作息和生活步调基本保持一致的基础。4.社交能力

宝宝也要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如要能基本懂得“轮流”“排队”等规则,能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和协作完成一些“工作任务”;有事情自己解决不了时,会请求别人(老师或小朋友)的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求援时,也能在对方的要求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等。

当然,年龄不足2岁就进入小托班的宝宝,在能力的发展上往往不能达到以上的水平。为了帮助这类宝宝,幼儿园和宝宝的父母需要大力合作:一方面,幼儿园对于小托班的宝宝会用缩小班级规模,增加教师、保育老师人数的方法,给予宝宝更周到、细致的照管;另一方面,爸爸妈妈也要尽可能地配合幼儿园,在家中多多给予宝宝学习、练习的指导和实践机会,以促进宝宝能力的发展。这样,宝宝才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更好地练就生活自理能力。四 入园的季节和插班问题

幼儿园也像学校一样,每年大致划分成两个学期,会有报名、招生季。若是没能赶上9月开学,是不是又得再等一年?难道上幼儿园也要像上小学、中学一样按部就班吗,能不能什么时候想上就能上,能不能随时插班?1. 幼儿园招生时间

在我国,幼儿园也是采取与中小学一样的学期制:以每年9月到来年8月为一个学年,其中从9月到来年1月中下旬是第一个学期,2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是第二个学期,两个学期的中间分别有寒假和暑假。

大多数幼儿园都是和中小学一样采取秋季入学的形式,一般是4~6月开始招生,9月1日开始入园。而且,越是设施好、师资力量强、名气大的幼儿园,生源也就越多,每年一次的招生和入园时节都会人满为患。要想进入这样的幼儿园,家长需要提前咨询,并且预先报名等候。所以,春季入园或随时插班就会很难了。

当然,也有一些开办在新建住宅小区的新园,或因为实力加强而扩建的幼儿园,往往会根据幼儿园的设施条件、现有在园幼儿的人数等,在春季增加一次招生。这样的幼儿园一般会在前一个学期期末之前,即12月到来年1月间招生,到2月第二个学期开学时让宝宝正式入园。个别的幼儿园也会随时接收插班幼儿,但这样的幼儿园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

现在私立幼儿园(以下简称“私立园”)越来越多,这些幼儿园往往是收费比较高的,在园幼儿的人数在逐年赶上或超越公办幼儿园(以下简称“公办园”)。私立园虽然也是按照同样的教育模式运行,但常常是每年的春秋季都会招生,还可以随时接收幼儿入园,与公立园相比,就显得灵活很多。

顺便提一下,现在的幼儿园为宝宝和家长考虑,多数都已经不再像原来那样整齐划一地放寒暑假了。到了假期,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宝宝是否要放假。

如果家里有人照管,就可以让宝宝在家放假、调整;如果家里没有人照管,还可以将宝宝送到幼儿园,幼儿园会根据来园宝宝的多少安排老师值班和轮休,有些时候宝宝人数较少也会合并班级。

幼儿园解决了以前一到放假宝宝就没有人看管的问题,大大方便了家长。但假期里,幼儿园一般不会安排正规的教学活动,只是让宝宝自由做游戏、玩玩具,照管宝宝的生活、起居。2. 春季入园与秋季入园

春秋季入园其实各有利弊。

秋季天气凉爽、气候适宜,穿着还算比较简单,宝宝入园后自己解决穿脱衣服、上厕所的问题都比较容易一些,对培养和训练宝宝尽快适应独立完成这些工作比较有益。但入园初期,宝宝多多少少都会因为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哭闹、烦躁使宝宝很容易“上火”。一旦赶上天气变化、气温降低而受凉,宝宝就很容易生病。这是妈妈们要多多注意的。

阳春三月,在北方还会有些冷,穿的衣服比较多,整个人都比较笨重,这为宝宝学会独立完成穿衣、如厕等能力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在南方这个问题就不那么明显了。

而且,无论秋季、春季,都是一些流行病、传染病的高发期。宝宝开始进入集体生活,难免会有相互影响、交叉感染的问题。虽然幼儿园会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妈妈们也要根据自家宝宝的体质采取一些预防措施。3. 插班入园的利与弊

同样的,插班入园也有利有弊。

宝宝插班入园时,班里其他的孩子都已经有了一段适应的过程,熟悉了幼儿园的作息安排,能够完成一定时间的集体活动(出操、游戏或是上课),知道了在幼儿园衣服、水杯、玩具、学具都在什么地方,习惯了要上厕所、要喝水、有什么事情向老师说明,也慢慢学会了遵守幼儿园的纪律、要求和与小朋友相处的规则等。

而插班的宝宝就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能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熟练地完成这些“工作”,又还没有和小朋友相互了解、熟悉起来,有时还会因为动作慢、不会做操、不知道东西放哪里等,被个别小朋友嘲笑、讽刺。如果宝宝比较敏感、胆小,就会因此觉得不如人家而缺乏自信,甚至对上幼儿园产生抵触。

所以,在插班入园前,妈妈们要更加注意对宝宝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以减少出现这种问题的可能,并且多给宝宝一些心理上的慰藉、安抚。同时,还要多与老师沟通,把宝宝有所欠缺和完成起来有困难的事情提前告诉老师,请老师给予特殊的指导、提醒和协助。另外,妈妈们还需要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表现、遇到和出现了哪些问题,以使宝宝能尽快赶上别的小朋友,加入到集体的行列中。

集体入园时,宝宝们都是新生,哭闹现象很普遍,就存在着宝宝之间相互影响、情绪不稳定的问题。老师哄了这个、安慰那个,要同时照顾那么多宝宝,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可能会有照顾不周的情况出现,也许还会因为工作的压力而情绪急躁、缺乏耐心。

而插班的宝宝在这个方面就有优势了:因为班里大多数幼儿都度过了适应期,老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新入园的宝宝,从情绪、感情、生活上和游戏活动中给予更多关照和引导,为宝宝开些“小灶”。这会非常有利于宝宝尽快度过入园最初的一段艰难日子,尽快融入集体。

关于插班,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注意。

有时,按照分班的年龄界限,宝宝出生的月份刚好差那么一点点,就能上高一级的班级。有的妈妈觉得,如果宝宝按规定插班就成了班里年龄最大的孩子,幼儿园学的东西对宝宝来说可能太简单,有些吃亏。于是,妈妈就会想方设法希望能够把宝宝插入高一级的班级里,觉得这样宝宝就能多学点儿、多掌握点儿。

其实不然!幼儿园是要向宝宝讲授一些知识,但更多的还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锻炼和发展宝宝的综合能力的。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并且需要一定的必要过程的。而且,即使年龄上相差很少的月份,小宝宝的某些能力也会远远赶不上大宝宝。

如果宝宝插入高一级的班级,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小宝宝往往会处于被动、做“跟班”的局面。长此以往,对宝宝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以及自主性、创造性等,都会有些不利的影响。

另外,因为宝宝年龄小、能力有限,老师往往会对他给予特殊的关照。当有一些额外的,可以为其他人、为班级或是为幼儿园服务的工作时,老师多数会安排相对大些、能力强一些的小朋友,却比较少分配给小宝宝。这时,有的小宝宝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不被老师信任,而缺乏成就感和自信心,对宝宝个性的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上幼儿园要适时适龄,插班也一样要适时适龄,按照幼儿园分班的年龄界限来确定让宝宝插到哪个班级。五 2岁以下宝宝入园需谨慎

虽然说宝宝2~3岁是比较合适的入园年龄,但也有些家庭,会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或者原本照顾宝宝的长辈生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得不把还不到2岁的小宝宝送到幼儿园。那该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从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宝宝入园最好是在2岁以后,但有些时候,事情并不都像我们期望中的那样十全十美。由于种种因素限制,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还不满2岁的宝宝就需要送到幼儿园。如果是这样,父母就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了。1. 确定是否只有把宝宝送到幼儿园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尽管进入幼儿园是宝宝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幼儿园的生活对宝宝的成长有很多有益的地方,但对于宝宝,尤其是2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对父母和其他家人的情感性依附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宝宝最需要与父母沟通感情,需要父母提供安全的保障,需要父母的关心、保护和足够的关注。如果在宝宝年幼时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与保护,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们无法很好地应付环境变化、缺乏安全感,以致可能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育,甚至削弱其身体的防病能力。

所以,我们仍然要强调,如果宝宝还未满2岁,只要家中有人能照顾宝宝,还是要尽量把宝宝留在家中。而一旦确定家庭环境已经真的无法保证宝宝的照顾、教育,必须把宝宝送到幼儿园时,爸爸妈妈就一定要做更加细致、全面的准备工作。2. 选择幼儿园更要谨慎、细心

2岁以下的宝宝在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技巧等方面都还显得不足,对他们的照管需要更加耐心、细致、周到,对幼儿园的设施设备、教育管理、作息安排等,以及对老师的能力、要求也都更高。所以,在为2岁以下宝宝选择幼儿园时,一定要挑选真正具备接收小宝宝条件的幼儿园。

具体来说,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包括环境、教室设施、用具用品等,要能够符合小宝宝的生理和年龄特点;要有专门为小宝宝设置的一日生活、作息安排和游戏活动;有适合小宝宝的食谱和食物;管理小宝宝的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保育、保健和教育知识,实际工作的经验,更要有饱满的爱心、耐心和细心。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小宝宝的班级最好能保持小班设置,即入园宝宝人数要低于一般幼儿园班级人数。这样,老师才能够很好地照顾到每个宝宝。3. 与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和随时的沟通

2岁以下的宝宝因为生活自理能力有限,有很多事情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如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中的合作与分享,对家人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不能单独进餐或偏食、挑食,不能独自午睡,甚至还不能很好地走路、跳跃和参加游戏等。同时,因为语言表达还不够完整、准确,有时有问题不能向老师说明,也不能向家长详细描述在幼儿园一天中的情形,遇到与小朋友有争执或心里不高兴等更无法清清楚楚地讲出来。

所以,当宝宝在某些能力上有所欠缺,或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老师特殊照顾的地方,最近有身体不舒服或是情绪上有什么波动,家长都需要及时告诉老师,让老师注意随时观察和照顾宝宝。在接宝宝的时候,家长也要向老师了解宝宝在幼儿园一天中的表现、情绪,都做了什么游戏、吃了哪些饭菜等。

回家之后,妈妈要对宝宝欠缺的能力给予训练;对宝宝情绪的变化给予安抚、调整,鼓励和引导他说出心里的想法和不愉快的感觉;还可以结合从老师那里了解的情况,通过必要的提示、提问,来让宝宝试着描述幼儿园的生活,从而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当宝宝有任何一点点进步时,妈妈都应该适时地给予表扬、奖励。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有家园联系册。值班老师会把宝宝在幼儿园的作息、起居、饮食、情绪等,以及需要父母协助的事项都写到上面。父母也要学会很好地利用这个联系册,把宝宝在家的状况、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对幼儿园的要求等详细提出来。家园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老师和家长全面了解宝宝入园后的情况,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非常有益处的。4. 让宝宝具备更好的能力和心理准备

年龄越小的宝宝,身心发育的水平、各种能力的发展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差,进入幼儿园后出现各种不适应现象的可能性就越大,不适应的状况就越复杂。所以,让2岁以下的宝宝入园,妈妈要做的准备就应该更加充分。

比如,尽最大的可能让宝宝掌握能力所及的吃饭、穿衣、如厕等生活能力,除了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积累,还要在入园前的1~2个月内进行强化的练习;要做到全家配合,按照幼儿园一日的作息时间表安排宝宝每天的生活,按时用餐、睡觉、游戏;强化宝宝即将进入幼儿园的概念,描述幼儿园的环境、生活和各种有趣的事情,带宝宝到幼儿园参观、参加开放日活动等,让宝宝接受上幼儿园的事实,也提前熟悉幼儿园的情况。5. 给予宝宝更细微、更耐心的关注和爱护

越小的宝宝,对妈妈、对家人的依赖、依恋情结就越强,也就越需要妈妈更多的关爱、呵护。他还不能很好地照管自己,也不会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或是宣泄心中的不快。宝宝入园后,妈妈就要更加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心情和感受,每天尽量把回家后和周末的时间安排来陪伴宝宝,让宝宝时时感受到妈妈的关注、爱护,体会到妈妈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爱他、重视他,这对缓解宝宝因为生活环境、习惯等变化带来的紧张、焦虑和不安有很大的作用。六 及时入园好处多多

一项针对2.5~3.5岁且均为独生子女的幼儿园新生的调查发现,这群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多动、注意力差、被动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问题,而且宝宝年龄越大,纠正这些问题时的难度就越大。

一般来说,在家庭环境下,无论是父母还是由(外)祖父母或保姆带大的宝宝,基本上都再延续一个甚至几个成人关怀、照顾一个宝宝的模式。再加上现在的宝宝多是独生子女,如果3岁以后仍然生活在家庭照管的环境中,宝宝容易出现任性、娇惯、自立和自理能力差的情况。无论从能力发展,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都不利于幼儿成长。

幼儿园主要以活动与游戏为教育手段,在身体、能力、心理、行为等各方面给予幼儿全面、综合的锻炼、学习机会。一方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为独生子女克服了无兄弟姐妹做伴的不足,孩子们在互相接触、交往中磨炼了自己,这正是家庭环境中所缺乏的。另一方面,幼儿园老师一般都能采取比较公平、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善幼儿行为问题,能够更好地促进独生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所以,为了宝宝的全面健康成长,我们还是要强调一般应该在宝宝2~3岁时及时把宝宝送到幼儿园,而不要因为担心宝宝在幼儿园可能会被照顾不周或者不适应等,一味推迟宝宝入园的时间。七 参加亲子班有助于宝宝顺利入园

现在,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会带宝宝参加各种亲子班。在亲子班里,宝宝可以在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的陪同下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做游戏。这是帮助宝宝学会与人交流、掌握社交能力的好方法,对宝宝顺利入园也大有益处。

如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宝,因为环境单调,缺乏同伴的交往,造成宝宝社会性发展不足,许多宝宝在幼儿园往往表现出自私、不合群、喜欢独自活动、入园适应难等特点。而0~3岁的亲子班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设置的。

亲子班根据宝宝的年龄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以阶段分班,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开设不同的课程。在亲子班里,老师会带领宝宝和家长一起唱歌、讲故事、玩游戏、做手工等,从而为宝宝提供很好的社会交往情景,让宝宝在团体游戏中学会交往,为宝宝顺利入园打下基础。

通过与孩子一起参加游戏,爸爸妈妈也会懂得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游戏、娱乐,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亲子班的课程设置一般有先进、现代的教育理念做指导,每个亲子园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蒙特梭利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八大智能开发、感觉统合训练等。1. 亲子班有助于宝宝尽快适应入园生活

①帮助宝宝提升合作的能力

亲子班好比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有宝宝、爸爸妈妈、老师,还有其他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老师会指导家长和宝宝们玩各类益智有趣的游戏,教给宝宝们相互合作的办法。通过亲子班的学习,宝宝能力得到了锻炼,爸爸妈妈和宝宝的感情加深了。更重要的是,宝宝学会了如何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合作。这样,当入园的时候,宝宝就会比较适应集体活动,也会懂得谦让,并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了。

②帮助宝宝缓解紧张心理

许多宝宝在刚入园的时候总是喜欢大哭大闹,不愿意上幼儿园,这里有部分原因是宝宝担心与爸爸妈妈分离而缺乏安全感。在亲子班里,由于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宝宝往往很容易融入游戏活动中,能轻松自如地体会到游戏的快乐。随着年龄增大,宝宝上幼儿园了,尽管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但还有其他小朋友,有老师,有有趣的游戏活动。这样熟悉的场景也会缓解宝宝的紧张心理,缩短分离焦虑的时间,帮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③帮助宝宝适应作息时间

为了和幼儿园接轨,亲子班的作息时间往往和幼儿园保持一致,宝宝按亲子班的作息时间表来活动和休息。与此同时,亲子班也往往会要求爸爸妈妈在家里也按着这个时间表安排宝宝的作息。这样,与幼儿园一致的生物钟养成了,宝宝在入园后,就不会发生该睡午觉的时候不睡,该活动的时候犯困的问题了。

④帮助宝宝建立自信

由于亲子班往往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培养孩子,并辅以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各类特色课程,宝宝的综合能力在精心安排的各类益智游戏活动中得到了提升。这样,在入园后的各类游戏活动中,宝宝会显得更有经验,能力更强,也会由此变得更自信、更乐观。2. 如何考察亲子班

①考察亲子班的教学环境

亲子班一定要符合宝宝的健康成长安全的需要。比如,教学环境要整洁、舒适、绿色环保;玩具材质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安全环保;电源插座安装的位置不能太低,地面要铺设有适合孩子躺、坐、爬的设施等。

②考察亲子班的师资力量

亲子班的老师要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且有专业培训机构颁发的亲子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等。只有真正的专业老师,才了解不同年龄宝宝的发育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宝宝的情绪,能准确把握课程游戏设置的内涵。

③家长要亲自体验亲子班的课程

首先,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先观摩几节课程,看看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发宝宝的潜力,是否富有特色等。其次,在亲子课程中,突出的是孩子和爸爸妈妈的互动,而不只是宝宝和老师之间的互动。

④了解相关的辅助培训

爸爸妈妈还需要看亲子机构是否有针对家长的亲子教育讲座、辅导资料和相关的工作内容。正规的亲子园都会定期为家长提供免费的专家讲座、图书资料,以及提供家庭教育互动交流平台等。

⑤计算亲子班的性价比

性价比也是选择亲子班的一个重要条件,家长可根据课程地点、授课时间,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一个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亲子班。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才是硬道理。第二章选择合适的幼儿园

每一所幼儿园在建制、办园方式、教学特色、环境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如何选择一家合适的幼儿园,是需要爸爸妈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和条件,做许多准备工作的。八 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幼儿园

每个宝宝入园前,爸爸妈妈都会去了解不只一所幼儿园的情况。这些幼儿园往往各有千秋、各具所长,家长选起来也颇费脑筋:离家近的,条件不一定好;条件好的,可能比较远,接送不方便;有的硬件条件看着很好,但感觉老师的水平一般。家长还会考虑老师是不是有耐心,宝宝会不会喜欢幼儿园的环境……这个取舍还真是挺难的。

美国曾经做过一项针对全国3000位家长的调查,调查显示:在为宝宝选择幼儿园的问题上,家长们最先考虑的因素有两项:一是近便性,也就是幼儿园离家或父母的上班地点近,接送方便;二是他人导向,当家长对于怎么去选幼儿园的信息了解得少或拿不准主意时,通常会去询问邻居、亲友或是认识的人,根据别人的经验、建议,来判断哪所幼儿园还不错。排列在后面的考虑因素依次为老师、课程、环境、经费、价格。

国内也有类似的调查。调查显示,多数家长在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考虑的因素依次是:接送方便与否、幼儿园的环境和条件、已入园宝宝家长的评价、师资情况、课程和办园特色、收费情况等。

事实上,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父母教育理念的不同、以往经验的不同等,对于这些因素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标准,每个宝宝的家长也都会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一定要有空调,免得宝宝受罪;有的则认为还是没有好,以免室内外温差太大,宝宝反而容易伤风;有的家长觉得老师应该尽量指导幼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己完成各项事情,以锻炼幼儿的能力;有的则认为宝宝还小,很多事情就应该老师来替宝宝做;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应该采取开放式管理,让宝宝自由发展,不要管束太多;有的则认为应该管得严一些,才能培养出好习惯等。

无论家长心目中的标准如何,在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幼儿园是否正规。

无论是什么体制的幼儿园,在申请设立时都需要经过教委等有关部门的核准。这样,在安全、设施、场地、师资等方面,首先就有了一道教育主管部门监督的保障。而且,在幼儿园投入使用后,管理部门每年也要定期进行检查、评定,这是保证幼儿园质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家长要对幼儿园多了解一些,再将备选幼儿园列成名单,通过电话咨询了解幼儿园是否是正规幼儿园、师资的来源、评定的结果、教学特色、收费标准等基本情况。然后,依据咨询的结果,考虑幼儿园的位置是否方便接送、收费情况是否与家庭经济实力相符等,进行初步筛选,排除那些不适合的幼儿园。九 各种不同的办园体制

这些年,早教、幼教领域越来越多地引入了社会力量,现在的幼儿园不仅有教育部门、街道、单位主办的,还有私立幼儿园、国际幼儿园。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目前的幼儿园有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和合作幼儿园等几种体制,并存在全日制、寄宿制、半日制、定时制、季节制等几种入园形式。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幼儿园的经营和管理方式在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也还不断有除幼儿园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形式出现。

按照办园体制不同,幼儿园主要有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两种形式。1. 公立幼儿园

公立幼儿园是指由国家机关、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福利机构等出资开办的幼儿园。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师资要求和人员的配备、收费标准、伙食餐点、教育教学、卫生保健、清毒措施等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各级教委对幼儿园的有关管理规程、指导纲要、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定期接受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如卫生、物价等)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评定。具体来说,就是根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考核、评定标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评。

公立园有级和类之分,一般分为一级一类、一级二类、二级一类和二级二类等几个级别。因此,公立园从管理、师资、保育、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比较严格、规范。

以前的公立园因为“出身”好、不愁生源,难免有些“你爱来不来,你不来有人来”的傲气,在幼儿园的管理、与家长的沟通、教育教学体系和方法、对孩子的照管等方面,比较传统、死板、不够细腻,让家长有苦说不出。

现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其他办园形式层出不穷,以及更多新的教育理念、方法传入中国并应用到学前教育中,公立园也在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教学方式,改革设施设备,以求更加贴近和符合社会、家长的要求和希望。所以,公立园仍然是绝大部分家长的首选。2. 私立幼儿园

私立幼儿园是指由个人承包或完全由个人等非公有制教育主体独立出资,或作为主要投资方所办的幼儿园。现在,我国的学前教育实现了长足发展,不仅吸引了国内很多有志于此的人士投入资金、人力、物力,加入到幼儿教育的事业中,还吸引了国外的教育机构和个人到中国来投资。这些人员和资金,给幼教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从国外带来了很多先进的、有特色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方法。

很多私立园的软硬件条件都比较好:建园地点适宜,环境优美,园舍宽敞明亮,教学设备设施先进,玩具教具新颖多样,对教师的学历和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一些私立园因为在办学上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特色,比如蒙台梭利教育、艺术教育、双语教育等。此外,私立园在经营方式、教学内容设置方式、授课方式、对幼儿的教管方式等方面,也都要更加新颖、灵活,以尽可能在各方面适应社会、满足家长的要求。

虽然私立园越来越多,但毕竟没有公立园一直以来相对严格、统一、规范的管理,很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还在不断地尝试和调整中,有些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也还没有完全纳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体系,比如进行分级分类的评定等,所以还缺乏完全统一的、公认的评定标准。与此同时,因为私立园完全是营利性质的,收费相对都比较高。十 全日制幼儿园与寄宿制幼儿园

对于有些宝宝的爸爸妈妈来说,幼儿园是公立还是私立并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只要条件适合就好。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宝宝年龄还小,却由于某些原因必须送进幼儿园,却又担心宝宝太小无法适应。其实,现在还有半日制等形式的幼儿园,能让宝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现在,宝宝入园除了可以选择以往常见的全日制幼儿园、寄宿制幼儿园以外,还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幼儿园。1. 全日制幼儿园

全日制幼儿园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托幼儿园,是最常见、最传统的入园形式。正常情况下,每周一到周五(即工作日时),宝宝入园5天,早晚由爸爸妈妈接送,白天有8~9小时在幼儿园里生活,晚上和休息日都是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度过的。2. 寄宿制幼儿园

寄宿制幼儿园一般就是指整托幼儿园,也有些是在日托幼儿园里开办的整托班。这也是很常见的入园形式。有时,由于种种原因,爸爸妈妈不方便每天接送宝宝,才会选择寄宿制。

这样的情况下,宝宝要在幼儿园生活五天四夜。每个周一早上(有的是周日晚上),宝宝被爸爸妈妈送到幼儿园,周一到周四在幼儿园里住宿几个晚上,日常的生活起居由专职老师来负责,要到周五晚上才会被爸爸妈妈接回家。

现在,还有很多幼儿园会允许爸爸妈妈在周三晚上接宝宝回家,周四一早送回幼儿园,以缓解宝宝离家周期过长、情感上不适应的情况。至于是否一定要这样做,当然要看爸爸妈妈的工作安排及宝宝的适应情况了。3. 其他

随着幼儿园经营和管理的市场化,为了满足家长和宝宝的多种需要,很多幼儿园或是一些早教机构还开办了各种不同入园形式的幼儿班。

①半日制幼儿园

一般来说,选择半日制幼儿园的主要目的是让宝宝提早熟悉幼儿园,适应幼儿园。宝宝每天只在上午来幼儿园,到中午前后就可以由家长接回家,是否在幼儿园用餐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有时,幼儿园还会在入园初期的一段时间,允许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上幼儿园。

对于年龄比较小、需要经过一段适应期才能正式入园的宝宝,或是对入园时间有特殊要求的家长来说,选择半日幼儿园就很合适。

②定时制幼儿园

与半日制类似,只是在园的时间上更加灵活一些,可以根据家长和幼儿园的协商来定。

③季节制幼儿园

以前的幼儿园有统一的寒暑假,有些宝宝一到假期就会没有人看管,一些幼儿园因此开办季节班来解决爸爸妈妈的困难。现在,有些幼儿园也会在寒暑假来园宝宝相对较少、教室有空闲的时机开办季节班,但主要是接受新学期即将入园的宝宝,目的是让他们能有个提前熟悉和适应幼儿园的过程。十一 幼儿园分级、分类的标准

不少家长从理念上还是比较认可公立园,愿意把宝宝送到那里,但说到幼儿园是怎样分级、分类的,能弄清楚的人却不多。

在评价幼儿园孰优孰劣时,参照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可以说是最全面、最权威的。 目前,公立幼儿园的分级、分类标准都是由各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参照国家教委的有关管理规定,并随着地区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断进行完善和修改而确定的。所以,各地的具体标准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的要点和原则都是一样的。

在评定中,级别表明的是园内的硬件条件,如环境、场地、设备等;类别表明的是幼儿园软件条件,如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卫生保健和儿童发展情况等。以北京市为例,幼儿园划分为三级九类,一级一类为最高水平,二级一类和一级二类为较好水平,二级二类为一般水平,二级二类以下为合格,达到基本办园标准。幼儿园的收费实行优质优价的原则,即幼儿园的级类越高,收费标准也就越高些。

北京市对一级幼儿园的要求是:

在环境方面,绿化美化好,布局合理,有儿童情趣和教育意义;

幼儿人均活动场地在4平方米以上;

园内有音体室、隔离室、保健室、幼儿厨房、幼儿厕所、资料室、教师办公室等;

大型玩教具每班平均2件以上,且安全适用,玩教具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并有较多的自制玩具和物质材料;

适合婴幼儿的图书,人均4本以上。

班级人数有硬性的规定: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特殊情况下人数可以适当浮动,但浮动人数不得超过5人。

北京市一类幼儿园的标准是:

教师的教态亲切和蔼,理解、尊重幼儿,能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正确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活动;

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各领域的教育目标;

卫生保健设备齐全,能按幼儿年龄及季节完成预防接种工作;

室内外环境清洁,婴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毛巾之间悬挂的距离保持10厘米,婴幼儿饭前便后均用流动水洗手,饭后擦嘴,用水杯漱口;

定期洗头洗澡,寄宿制每天洗脚、洗屁股,洗屁股的毛巾每日消毒;

每2周换一次食谱,而且1岁以下、1~3岁、3~6岁的饮食制作都有区别,注意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蛋白质互补等。十二 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办园体制、分级分类之外,很多幼儿园都会开办特色班或特色课程,比如钢琴、舞蹈、绘画等,可谓名目众多。到底让宝宝学什么好呢?不少父母为此大感头疼,很难一下子做出决定。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际国内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使得社会、教育专业人士、父母都对宝宝的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随着信息爆炸,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每个人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远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口头上。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具备健全的人格、优秀的素质、全面的能力。顺应这种潮流和需要,幼儿园从方方面面吸取和借鉴了各种幼儿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开办多种特色教学内容。1. 多元智能幼儿园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加德纳(Gardner)教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每个宝宝虽然脾气、性格、爱好各不相同,成长的环境、经历也千差万别,但都会有他最优秀的、最与众不同的天赋与才能,等待着被发现、被挖掘,等待着为他创造有着最大展示空间的舞台。

宝宝拥有与生俱来的八大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对大自然的辨别智能。这八项智能每个宝宝都拥有,只是在个别智能的发展上会有所差异:有些宝宝语言智能较发达,可音乐智能有些普通;有些宝宝音乐智能表现得特别突出,人际关系智能就显得略逊一筹。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孩子智能的长处与不足,就能帮助孩子适度地发展或弥补。

多元智能幼儿园就是以这种理论为指导,通过符合平衡发展的活动,提供完整的学习条件和模式,提供可以刺激多元智能发展、以真实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内容的丰富环境,并尊重孩子自己的经验、兴趣和智能倾向,鼓励宝宝的个别化学习、自由探讨和操作及积极提出问题,以此来发现和了解宝宝,来设计、安排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内容、方法来帮助宝宝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多元智能幼儿园里,除了硬件设施、设备和环境的要求外,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只要按照大纲、规程备课,按时、按要求上课,组织孩子们完成规定的活动、游戏就可以了。而作为多元智能教师,就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了!

除了系统地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其教育宗旨、理念和模式外,老师还需要是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观察者和耐心、细致的辅导者:要为宝宝创造适合的环境、条件,设计出符合需要的教育活动,还要在活动中随时观察、做笔记,真实、完整地记录宝宝的发展,以便作为帮助宝宝的参考,使其在擅长和不擅长的智能领域有所成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活动的调整、指导等。

所以,如果要选择多元智能幼儿园,对于师资情况的了解显得更加重要。2. 蒙氏幼儿园

蒙台梭利教育(以下简称“蒙氏教育”)是从西方引进的,它在我国的传播非常广泛,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蒙氏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儿童,它将孩子的能力称为吸收性心智,即孩子渴望学习知识、认识万事万物的时候,就是教育的开始。儿童在发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敏感期,而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是根据敏感期的出现来安排的,使教育更自然、更快乐,适合年龄特点,它的特点在于给孩子以充分的自由和适合的环境。

第一次接触蒙氏教育的父母,常常会对那一整套的教具印象深刻。其实,蒙台梭利对教育最大的贡献在于她对儿童的发现,而这些教具的发明,只是为了贯彻她独到教育理念需要的工具。所以,在考察蒙氏幼儿园时,教具是否是进口的倒在其次,最重要的还是要考察教师对蒙氏教育原则的理解与贯彻情况。如果爸爸妈妈有机会提前参观蒙氏园,并能走进教室、聆听一堂试听课的话,不妨通过以下这些要点衡量该园的老师是否真正理解了蒙氏的教育精髓。

①要观察

看看教室里的教具是否都放在孩子可以自由取放的地方,教室里的图画、挂图等给孩子看的东西,是否都挂在孩子视线所及的高度、位置,而不是从成年人的习惯出发的。既然要发现儿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就是第一要义。

②看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

老师在与孩子说话时,是否用蹲下等姿势,保持与孩子相仿的高度;老师是否能够耐心聆听孩子说话,即使孩子说得很慢、不连贯或出错,都能耐心听完,然后用正确的语言复述孩子的话来做示范,而不是简单地打断孩子、不理睬孩子,或是听完就走掉等。

③看老师组织教学的能力

蒙氏教育要求老师即使是在组织集中活动或是辅导个别孩子时,也都能注意到教室里发生的每一件事;开始新的活动时,老师要有条理地安排孩子参加,而不是让孩子一拥而上,或是由于毫无章法而使有的孩子完全没有投入到其中;当有外界干扰时,比如有家长参观,都不会随意打断或影响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等。

④看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指导和态度

这也是最体现蒙氏教育理念精髓的地方。比如,当有的孩子不能跟随集体活动时,老师不是强迫孩子必须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而是尊重孩子的个性,由副班老师照顾或安排其他活动;当孩子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或不能胜任时,老师不是急于指出孩子的错误或代替孩子,而是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自己完成,更不能用“你错了”或“你做得不对”这样的语言。3. 音乐幼儿园

音乐,是透过音调、韵律、节奏的不同组合,对人们喜怒哀乐各种感受的一种自然、本能的表达方式,也是减缓压力、调节情绪的良方。不一定需要多么高水平的演奏、不用多么专业的乐器,只是一两首童年时妈妈低声哼唱的催眠曲和童谣,长大后也会在脑海里久久地、不经意地回旋着这熟悉的旋律。即使从来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也常会在记忆中存有一些旋律,在心情愉悦或是小有成就的时候,下意识地唱上几句哪怕是不成调的歌曲。所以,我们常说音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

对于宝宝来说,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在音乐中舒展快乐情绪、汲取人生体验、获得各种知识,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熟悉的、优美的音乐能让婴儿,甚至还在妈妈肚子中的胎儿,舒缓紧张、焦虑的情绪;大一点儿的幼儿会很自然地伴着音乐扭动身体,韵律感、节奏感强的童谣、儿歌几乎是孩子们最容易轻松学会、朗朗上口的。而与音乐结缘,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就如同有了一个永远陪伴在身边的朋友。

音乐幼儿园就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开设的。幼儿园将为宝宝开设不同的音乐教育课程,并把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其中,比较普遍的音乐教育课程包括: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以及一些儿童声乐(即童声独唱、合唱之类)的课程。

在这里,要和父母强调的是,一定不要走入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误区。可能在父母的童年时代,学音乐还是件颇有几分神秘和奢侈的事情,只有那些确有音乐天赋,还要具备手指长、乐感强等所谓自然条件的孩子才会被送去学习。而一旦开始学习,做父母的常常需要倾其所有才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条件。所以,学了就要出成绩,就要考级、比赛、获奖,这成了很多父母心底的愿望和对孩子的要求。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音乐学习的神秘面纱也不复存在了,父母应该把它看作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的一种手段。所以,对于幼儿园阶段宝宝学习音乐,更重要的在于让孩子体会音乐的美妙、引发对音乐的兴趣,引领他们走进这神圣的艺术殿堂。

虽然这时候的宝宝还没有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但是否上音乐幼儿园、是否要学习钢琴等乐器,父母还是要征求宝宝的意见和尊重宝宝的意愿。而且,音乐的学习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求孩子能手眼协调,能掌握动作要领、旋律、节奏,能领会乐曲的风格,能演绎乐曲的内涵,还需要每天坚持不断的练习……

对宝宝来说,完成这样“复杂”的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即使开始学习,父母也要端正心态,不要因为宝宝一时学习跟不上、成绩不好,或是贪玩不肯练习等,就训斥孩子;更不要将考级、考几级作为硬性指标,强迫孩子练习、考试。这样做,不仅有违让孩子学习音乐、享受快乐的初衷,而且会让宝宝感到厌烦,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当然,在选择音乐幼儿园时,父母还要注意了解幼儿园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合格的音乐幼儿园要有可供孩子单独或3~4人小组上课、练习的琴房;专职教师要具备专业资格和幼儿音乐教育的经验;在孩子学习期间,教师始终是同一位,既完成教学,又负责陪练、指导;除了专业学习,幼儿园还要有其他辅助教学,如通过音乐游戏等让孩子学会识谱、节奏,进行试唱练耳等。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辅助教学,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能力。

如果可能,父母最好事先带宝宝参观幼儿园,观摩在园幼儿的上课、练习。这样做,一来可以了解宝宝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学,二来也是对幼儿园和教师教学情况的一种考察。4. 双语幼儿园

双语教育是这些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早期语言教育形式。具体说来,就是让孩子在语言发育的时期,一边不断丰富和熟练地使用母语,一边就开始接触外语(一般指英语),从而可以运用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3岁以前,是孩子语言能力提升的关键期。在这个时候,孩子学习外语与成人不同,不需要用母语思维再转换成外语的过程,而且语感好、接受快。如果有人教他双语,他就能拿双语表达意思。所以,如果在这个时期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

其实,在宝宝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孩子学会字母、几个单词、几首儿歌时,显得很兴奋、很激动的往往是父母。而对于宝宝来说,这在他的思想里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他只是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几个发音、几个单词、几首儿歌,和从只会咿咿呀呀发声到学会叫父母、学会说话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对待宝宝学习外语的问题上,父母也要把它当作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只要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很自然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结合在一起。

在选择双语幼儿园时,爸父母需要重点考察的是幼儿园的师资力量。由于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教给孩子的是不确切的语法或不标准的语音、语调,孩子也会全盘接受,并可能影响他日后的学习。

还有一些幼儿园常常以有外籍教师为噱头来吸引孩子入园,结果却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外籍教师的外语并不纯正,也并不一定具备教学的能力和经验;二是教师来源不稳定、经常换人等。这些对孩子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父母最好能考察幼儿园双语课开办了多久、教学计划和师资情况怎样,多向已经在园的孩子的父母了解情况,并多听几次公开课。在孩子开始学习后,也要注意一定本着循序渐进、兴趣为主的原则。否则,孩子一旦对灌输似的外语产生了厌烦、抵触的情绪,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接受起来也就更困难了。

除了这些特色园外,还有武术幼儿园、美术幼儿园、生态幼儿园、民族艺术幼儿园、珠心算幼儿园等,或是在普通幼儿园中开办这些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