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分寸,决定孩子一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9:06:01

点击下载

作者:陆语娴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的分寸,决定孩子一生

爱的分寸,决定孩子一生试读:

第一章 给孩子财富,不如给他正确的爱

1.养育的初衷

世间的每一种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源于辰辰一次无意的问话。那天,小家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跑到我跟前,问:“妈妈,你为什么要生我呢?”

我一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问这种问题呢?难道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不愉快了吗?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他:“那辰辰喜欢让妈妈生出来吗?”

辰辰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妈妈,我喜欢让你做我的妈妈,可是你要花很多时间养我,还要花很多钱养我,为什么你还要把我生出来呢?”

我很欣慰,这么小的孩子已经知道心疼妈妈了。我怜爱地揉揉他的头:“因为妈妈爱你啊!”

接着,辰辰豪气地向我宣布:“妈妈,现在我还不能挣钱,等长大了,我一定要挣好多好多钱给你,要让你做最幸福的老太太,我要天天都陪着你。”辰辰张开手,使劲地比画着很多很多钱的样子。

我“扑哧”一声笑了,我想任何一个做妈妈的女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听过类似的宣言,当时肯定都是心花怒放、合不拢嘴,甚至把孩子的豪言壮语讲给身边每个人听,觉得自己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以后要是孩子不听话,就对他说:“你必须要好好学习,你不是说要给妈妈挣很多钱吗?你不努力怎么挣钱啊?”于是,孩子一时的感情宣言,成了他的枷锁。

听了辰辰这样的宣言,我当时虽然内心十分欢喜,也很清楚孩子说这话时绝对是真心的,但他毕竟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妈妈是最重要的角色,什么人都可以离开自己,唯独妈妈不能离开。可是当孩子长大了,他会有自己的同学、朋友,还有他喜欢的人、自己的孩子。当他生命里拥有了这些人后,他也就不是我一个人的孩子了,也许他遇到事情的时候还会想到找我,却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天天黏着我。他当年的宣誓可能还会被提起来,换来彼此的会心一笑,可是彼此都知道这不可能。

生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与身边的人探讨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如下:

● 大多数家庭都会有孩子,丁克毕竟是少数,如果不生孩子,社会压力会非常大,再说父母也会催得厉害。

● 有了孩子,婚姻会比较牢固,毕竟有了共同的血脉,没有孩子的家庭很容易解体。

● 以前也没什么特别想要孩子的感觉,可是看到身边的人都有孩子,很羡

慕,所以也生一个孩子。

● 因为喜欢孩子,所以想生个孩子。

曾经有一位妈妈跟我说,自从有了孩子,她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自己不仅要忙工作,还要照顾孩子,而老公忙于事业,照顾孩子比较少。最后,她感慨地说:“我为他生孩子、带孩子,他要是对不起我,就该天打雷劈。”

我没有顺着她的话肯定她的辛苦和付出,而是指出孩子不应该是拴住老公的筹码,而且孩子并非他一个人的,不存在谁为了谁。

我也知道带孩子的辛苦,可是谁都明白这种辛苦是累并快乐着的。当我们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孩子躺在床上冲我们微微一笑,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很多时候,妈妈都在不断重复诉说自己的辛苦和付出。其实当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很难说是快乐多一点还是辛苦多一点。妈妈的母爱和孩子的天真可爱是双向的,所以心灵的满足也是双向的。如果一个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只感受到辛苦而感受不到任何乐趣,只能说这个妈妈根本一点也不爱孩子。

小孩的心其实很细腻、敏感,即使他还不会说话,他也知道天天在照顾自己的那张熟悉的脸孔是谁。在细碎的生活中,慢慢和孩子培养出血脉相依、彼此依恋的感情,这是其他人享受不到的,更符合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原则。

不过,有些父母却违背了养育孩子最简单的初衷,无法和孩子建立健康、正常的相处模式。有的父母面对初生的孩子,喜欢得不行,一股脑儿将所有的爱倾泻下去。这种就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就好比我们养了一盆娇艳的花,因为对它的喜欢,所以不断浇灌,致使它烂根而死。

此外,如果父母生孩子的目的是出于挽救自己的婚姻,填补自己的空虚,或者希望在孩子身上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感情作为依据,把自己的感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全部压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不是在这种爱下窒息,就是在这种爱里爆发。如果我们生育孩子仅仅是从自身需要考虑的,那么这种父爱母爱已经变得极其狭隘,甚至成为孩子与生俱来的枷锁。

老公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生辰辰就是为了养儿防老,那和投资回报没有什么区别,已经玷污了父母这个字眼。”

我一直强调,任何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目的而养育孩子的父母,不但不伟大,反而自私。因为父母可以选择生与不生,孩子却没有选择的权利。

经常有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要好好念书,长大上名牌大学,给妈好好争口气。”话虽很平常,可是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妈妈的动机不纯。万一孩子没有达到要求,便会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会让孩子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的培养。这种现象很普遍。

在这些目的的驱使下,爱的质量就大打折扣了。

瑞士心理学家米勒说过:“一旦孩子被当作父母的私人财产,被父母利用达到某种目的,一旦父母对他施以控制,他最基础的成长已经被粗暴地打断了。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孩子的自我,将他视为他自己的生活中心,这是孩子合法的需要。”

前不久,我接待了我妈的一位朋友,她跟我倾诉了她的烦恼。她的物质生活相当富足,唯一令她操心的就是儿子的婚事。两年前,她儿子谈了一个女朋友,她觉得对方有过恋爱史,不太满意,在她的劝说下,儿子放弃了这段感情。前不久,儿子又谈了个女朋友,可她还是不满意,甚至觉得还不如前一个。她忧心忡忡地问我:“我怎么才能既不伤母子和气,又可以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儿媳妇呢?”

我问她这个“称心如意”是以她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还是以儿子的喜好为标准。她纠结地说,如果都喜欢那就皆大欢喜了。我继续问,如果当她和儿子的喜好发生冲突的时候,她会以谁的意见为主。最后,她说她已经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但是她一时之间还改变不了观念。

这种现象在中国特别普遍。父母一方面埋怨孩子不独立,另一方面又极度恐惧孩子独立。其实并非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这种情况更多体现在妈妈身上,偶尔也会出现在爸爸身上。如果用孩子来弥补自己精神的空虚,或者作为情感的支柱,孩子的正常成长一定会被扭曲。

当孩子被用来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时,孩子会出现很多毛病,最常见的就是独立和自理能力特别差,不合群,或者极度敏感内向,或者飞扬跋扈。这些毛病都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造成的。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付出无限时间、精力和无数金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以此来利用孩子达成我们的某种心愿。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心愿的话,那就是,孩子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

我曾参加过一个孩子的满月宴,席间,妈妈特别开心地抱着孩子给来宾看,然后对孩子的爸爸说:“这下我不怕寂寞了,以后我不会再管你那么多了,反正有孩子陪我。”

我不禁为这孩子的将来担心。妈妈的时间过多,势必都会花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的出生意味着填补妈妈的精神空虚,孩子又怎么可能得到最有质量的母爱呢?很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付出过多的父母,总会不自觉地替孩子做主,小到择校,大到工作,甚至婚姻大事。孩子在这种爱里苦苦挣扎,却无法摆脱。中国有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而孝更多体现在对父母的顺从上,一旦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便会被认为翅膀硬了,不听父母的话了,因而背上沉重的“不孝”罪名。

真正爱孩子,应从孩子的长远利益和幸福来考虑,一切努力和心血,都应服务于这个目的。

世间的每一种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2.成功教育的标准是什么

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人生观,而不是给孩子功利主义的“熏陶”。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该如何努力,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让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他才能在人生和成功之路上走得更远。

刚跟老公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次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朋友,身边的人对于他的职位只是一提而过,却拼命说他非常厉害。我不解其意,心想,难道朋友故弄玄虚?朋友说,他最厉害的不是表现在工作上,而是他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大女儿考上了北大,小女儿考上了清华,当时曾轰动一时!如今两个女儿都已经从美国著名大学博士毕业,都在全球500强工作,其中一个女儿,不到三十岁,已经在美国买了价值千万元的别墅。最后,另一朋友不无艳羡地对他说:要是我儿子有你女儿一半的出息,我就含笑九泉了。

他连连谦虚地说这并没有什么,根本算不得什么成功,自己根本没当一回事。我只当这是客套回答,很多人面对采访要求谈谈自己成功的经验时,都会这么说。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辰辰,可是我对他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很诚恳地希望他谈谈自己的经验。他有些为难,其他人纷纷起哄:你都这么成功了,我们还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摸爬滚打,你就当给我们一点建议吧!

在我们的盛情要求下,他没有拒绝。对于如何教育一双女儿,他并没有多说,只说女儿小时候那段时间,他和妻子适逢考研究生,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学习,孩子可能受了熏陶,所以也很热爱学习。另外,他和妻子并没有十分苛求孩子的成绩,任由她们自己发展,至于她们不但考上北大清华,还双双赴美留学,这只能说是孩子给他们的惊喜。

不过,对于成功教育,他却跟我们分享了很多。他说:“在我两个女儿一起考上北大清华的时候,当时一家影响较大的报纸写了她们的故事,随后有出版社找到我们,希望我写一本关于教育和成长的书,但最终我却没写。”

按照一般的轨迹发展,女儿学业有成,自己可以著书立说,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啊!我们忙问,是否工作太忙,所以才拒绝写书?

他摇摇头:“工作虽然是挺忙的,但是直到现在我都保留了随时写点东西的习惯,所以写一本教育的书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本来我也想答应,可是随后参加了一次论坛,使我放弃了这个念头。我不想去误导别人。”

他告诉我们,当时有一家电视台邀请了几位成功父母来和大家谈经验。他们的孩子,有的刚刚上了顶尖学府,有的已经毕业,在世界500强工作,在大家眼里,个个都是精英。论坛一开始,主持人就要求每个嘉宾谈谈自己是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的。可是,轮到他的时候,他说:“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真的想不起来特别成功的地方,何况现在她们刚刚考上大学而已,未来是怎么样的还很难说。”

当时,其他人都像我们一样认为他比较谦虚,他却摇摇头:“我并不是故意谦虚以博得好名声,而是我认为成功不是这样来定义的,它不应该这么肤浅。因为孩子考上了名校,所以我们就成了成功的父母,孩子就成了教育成功的典范,这太不负责任了。如果以孩子是否考上名校来衡量是否成功,也太狭隘了。当年还听说北大毕业的学生出来卖猪肉,那时候大家是否又会觉得这是一个失败的教育例子呢?”

这位父亲的话使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深思起来。确实,很多家长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成功就看他是否考上了顶尖学府,毕业后是否飞黄腾达,只要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败的。我们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至于过程,通常是被忽略的。打个比方,还是那些父母,还是那些教育方法,如果他们的孩子没有上顶尖学校或者进入世界500强,即使他们的教育也有独到之处,肯定不会被认为是成功的。

我的大学同学中,有不少人都出国留学,毕业后也都有了不错的工作,如果按照这种标准去衡量的话,那我们班这些同学的父母中有一大把是成功的。比如我大学里的闺蜜,现在她的事业风生水起,可是小时候她妈妈对她基本是不闻不问,妈妈只顾自己打麻将,对她都是一些固定的话:“作业做完了吗?”“考试考了第几名?”“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就别回这个家了。”我闺蜜就是因为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直到现在,她都还没有要孩子。她跟我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不能做一个好妈妈,现在我的工作又那么忙,我怕冷落了孩子,如果我没有信心养育孩子,我就不能把他生出来。”

她身边的人对她这种行为非常不理解,认为她的想法怪异,我却非常理解她。从小她在缺少关爱的环境下长大,所以造成了心理的伤痕,她担心自己准备不足,让孩子也受到伤害,所以宁愿不生。

我的闺蜜是脆弱又坚强的,她的坚强使她一路学习成绩优秀,没有在妈妈的冷漠下自暴自弃,可她的内心又十分脆弱,至今都有很深的伤痕。如果仅仅以她的学历和事业而言,她显然符合通俗的成功标准,可是她妈妈是个成功的妈妈吗?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回答是。

我由衷地佩服这位父亲,他并没有在养育女儿的成功上沾沾自喜,而是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所以他能把女儿教得这么优秀,也便不难解释了。最后,他跟我们说:“我女儿在美国买了别墅,很多人都非常羡慕,我却越发觉得自己当年做得不够。现在我小女儿在500强里工作,每天都承受很大的压力,如果可以,我反而希望她能花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让自己更轻松一点,多陪陪家里人。”

在世俗的标准里,只要一个人进入了世界顶尖学府,有着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和地位,这个人就是成功的。这种观念延续了千百年,很多家长也被这个观念驱使着。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孩子只有到了这份儿上,才算是成功了,自己的教育才是没有白费。可是能达到这种标准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只能进一所普通的大学,有的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过着温饱或者小康的生活。如果以前面的标准来衡量,除了金字塔上的那些人是成功的,其他人都是失败的。这也就造成,家长们更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孩子的表现,而本来最为重要的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愉快,心理是否阳光却被放到了次要地位。

正因为这种主次颠倒的作为,让很多孩子不仅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也失去了成年以后享受生活的心态,使自己那根弦始终绷得紧紧的。

回想当年,张国荣跳楼自杀的时候,我们多少人唏嘘和不解。我清楚地记得,当我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身边一位男士感慨道:“唉,怎么就这么想不通呢!他多出名啊,我要是他的话,我做梦都能笑醒,怎么都不会自杀。”

我想,张国荣风光的背后肯定有着我们无法感受的痛苦。如果一个人不是对世界极端厌恶,对生活极端绝望,他是不会选择自杀的。近年来,名人自杀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人在我们眼里,已经到达了财富和名誉的巅峰,本是值得所有人羡慕的人,却选择了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究其原因,这些风光和财富已经无法使他们眷恋这个尘世,他们在精神空虚和自己编织的牢笼里苦苦挣扎,最后只能选择结束生命。

如果一个人内心缺乏信念和宁静,再多的成功也无法为他带来真正的快乐。心理学家指出:幸福指数是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如果只教会了孩子去追求名利、成功,而荒芜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他即使成功了,内心也不会快乐。那时候,越多的成功和财富只会使他更加痛苦,从而走上绝路。

我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让孩子去努力、去成功了,而是说,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人生观,而不是给孩子功利主义的“熏陶”。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该如何努力,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让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他才能在人生和成功之路上走得更远。反之,精神空虚的人,经常会找很多寄托物,有的寄情于游戏,有的沉迷于烟酒,甚至吸毒,而这些东西只能暂时麻痹眼前的痛苦,会使人越来越空虚,越来越迷茫。

若要让孩子终生觉得幸福,便要赋予孩子感受爱和享受生活的能力,而不是仅仅鞭策他去成功。

3.不苛求孩子“十全十美”

成熟、理智的人都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去追求这种不可能,只会使自己失望和不快乐。作为父母,应该坦然接受孩子的现状,积极努力地去引导教育,不对孩子求全责备。

任何父母都期望有一个聪明活泼、善良懂事、学习拔尖、样样全能的“天才”孩子,这样的孩子多省心,多为父母脸上增光啊!但是,先不说达到这种要求的孩子凤毛麟角,真的达到这种要求的孩子就一定是十全十美的吗?并不见得。完美也是一种残缺,真正完美的人是并不存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当然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追求完美的人很难快乐。简单地说,快乐源于内心的一种满足感。对于追求完美的人而言,他们总是处在一种失望或者遗憾中,很少有觉得满足的时候,自然也很少感到快乐。

我的一个同学,假期的时候带着她的女儿思颖来我家玩,小姑娘长得粉雕玉琢的,非常可爱。同学要求思颖叫人,我冲她温和一笑,她却怯怯地看了我一眼,躲到妈妈身后去了。同学有些不高兴,训斥道:“你这孩子怎么回事,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出来做客要叫人,你往我身后躲什么啊?”

思颖被训斥后,头埋得更低了,还是一声不吭。同学脸上挂不住了,催促道:“叫阿姨,听见没有?”

思颖看了我一眼,嘴巴张了张,却什么声音都没发出来。同学更不高兴了,一把将思颖拽到自己跟前:“让你叫一声阿姨,怎么这么费劲呢?”

思颖嘴巴撇了撇,眼睛里有一种液体开始闪动。我心中不忍,连忙阻止:“算了算了,孩子跟我还不熟,过一会儿就好了。”

同学这才放过了思颖。思颖仍然没有叫我,却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我想孩子之间容易沟通,就让辰辰带思颖去他的房间里玩去了。

两个孩子一走,同学就开始向我倒苦水。她和老公都是“闷葫芦”,思颖完全随了他们。同学无数次教孩子出门要主动跟人打招呼,孩子在家好不容易做到了,可一出门又蔫了,搞得她好几次丢尽脸面。这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学习上一教就会,可一碰到有大人考她,她就是知道也不会回答,害得周围的朋友都以为她智力平庸。不但如此,这孩子出门害羞,在家也一样害羞。有一次,学校里教了个舞蹈,同学看见思颖一个人在房间里跳得很好。到过年的时候,思颖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阿姨们都来了,这些都是平时走动很频繁的亲戚,思颖跟他们也很亲,同学就提议让思颖跳个舞,可是思颖死活不干,任凭家里的长辈如何哄她、引诱她,她都坚决不跳。最后,她一个人跑回自己房间,把自己关了起来,弄得大家好扫兴。

最后,同学感慨地说:“这孩子这么内向,以后在这个社会上怎么能吃得开啊?我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孩子,真是做梦都梦见思颖突然变开朗了,可我想我这辈子是实现不了了。让孩子跳个舞,都跟要了她的命似的。”

我突然提议道:“咱们认识也十几年了,彼此那么熟悉了,而且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不如你给我来段舞蹈吧!”

同学一愣,笑着拍我:“你耍我啊,我又不会跳舞。”

我一本正经地说:“没关系啊,不管你跳得怎么样,我都不会嫌弃你就是了。就我们两个,跳一段吧!”

同学下意识地拒绝道:“都一把年纪了,你居然叫我跳舞,我可不好意思。”

我双手一摊:“你看,让你跳个舞你那么为难,你怎么知道你的要求在思颖看来不让她为难呢?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抹不开面子的事,怎么放到孩子身上,她们就该如此了呢?”

同学听后没有说话,显然在思考。过了一会儿,她有点不甘心地说:“我明白这是我的缺点,但是我不希望思颖身上再继续存在这个缺点。”

我又问她:“为什么你觉得内向就是个缺点呢?如果你觉得这是个缺点,为什么不把它改掉呢?”

同学想都没想便说:“我都多大了啊,早就成型了,改也改不掉了。可思颖还小,完全还可以塑造。”

这些话,想必很多父母都特别熟悉。经常听一些父母说自己已经过了几十年了,一辈子就这样了,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大出息了,唯一的指望就是孩子了。这种想法也没有错,毕竟孩子的可塑性确实比大人要强。

可是回过头来再想想,这种想法真的正确吗?父母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改正自己身上的所谓的缺点,却要求孩子要做到,这是不是对自己“自由主义”,对孩子“必须主义”?孩子又怎么可能会完全达到父母的期望?

事实是,不管任何年纪,只要自己真的想改变习惯、改变现状,都能够使自己无限接近自己的期望。可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要改变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绝对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其次,改变自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所经历的过程会很辛苦,甚至是痛苦。所以我们就以年纪、能力等因素作为自己逃避改变的借口。可是内心却非常不甘心,于是,便把这种不甘心放到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弥补自己的缺憾。

对孩子过于求全责备这点在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父母身上体现得尤为严重。他们曾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倒,这份不甘心促使他们在孩子的成功上来弥补自己人生的不足。比如全职妈妈,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的机会,和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少,她们觉得自己是洗衣、做饭、带孩子的角色,心里有很深的恐惧感,害怕和社会脱节,被其他人轻视,害怕被老公抛弃,更害怕被别人说“不用工作,全心全意地带孩子,居然还带不好”。所以,她们比别人更强烈地希望孩子成才,她们以超高标准去要求孩子,因为孩子的成才可以使她们摆脱这些恐惧,让她们看见自身价值,因此,经常做些拔苗助长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越是对孩子有高期望,越想塑造一个完美的孩子,最后越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是孩子真的那么差吗?并非如此。这中间有一个逻辑,每一个最终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过无数失败。可是在这些父母眼里,他们不能接受失败。对他们而言,偶尔的失败使他们几乎预见到了最后的失败,他们不允许这种结果产生,所以只能加倍地去要求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不管孩子有多努力,总是离父母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最后在父母失望的眼光中,孩子彻底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干脆自暴自弃。孩子成年后,又把这种期望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听了我的分析,同学也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着这种心态,可是要从自身去改变又让她找不到头绪。

其实,我并不认为她的内向是一种缺点,所以我更不觉得思颖的内向是一种缺点。

有意思的是,我之后又碰到了一位同学,她也有相似的烦恼,不同的是她觉得自己的女儿实在是太活泼了,上蹿下跳的,比男孩子还活跃。她说这孩子简直生错了性别,比如前不久,她和几个朋友带孩子去动物园,看见蟒蛇的时候,几个小男孩吓得纷纷往妈妈的怀里躲,而她女儿却恨不得进去和蟒蛇玩,吓得她赶紧拉回女儿。

我笑着说:“你平时一定没有和孩子谈论过蛇的可怕。”

她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啊?”

其实道理很简单,孩子不会害怕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就像初生之犊不畏虎,它不害怕老虎是因为它根本就不认识老虎,当然不知道老虎是要吃自己的。

同学听了我的解释,对这件事释然了,可还是忧心忡忡地说:“可我养的是女儿啊!女孩子就应该在家弹弹琴、画个画什么的,天天比男孩子还野,像什么话嘛!我希望她文静、内向一点,否则她长大了,会有男生喜欢她这种假小子吗?”

我想,将这两个孩子的性格中和一下,两个妈妈可能会比较满意。

但是我们忘了一点,社会上就因为存在形态各异、性格迥异的人,这个社会才变得多姿多彩。

我们再来看一下妈妈眼中这些所谓的缺点。内向是缺点吗?内向的人确实不太会表现自己,从某种程度而言,确实容易吃亏。可这都只是假设而已,就像有的领导喜欢能说会道的人,有的领导喜欢踏踏实实去干的人一样,谁能知道现在孩子的性格会阻碍他还是成就他?既然无法预知,何不坦然接受孩子的现状?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完全肯定和接纳。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才能培养他的自信和安全感,使他一生获得幸福感。

我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的电影,叫什么名字我想不起来了,但是里面的一组镜头至今使我记忆犹新。电影里的父亲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智力超群,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一个孩子智力平庸,成就也相对平庸一点;还有一个孩子的智力低于常人,是父亲一直在照顾他。可是这三个孩子都过得无比快乐,相亲相爱。

在父亲生日那天,三个孩子都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和祝福。父亲对最聪明的孩子说:“你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爸爸为你高兴,爸爸爱你。”父亲对中间的孩子说:“你能自己照顾自己,爸爸为你高兴,爸爸爱你。”父亲对最后一个孩子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爸爸也像爱他们一样爱你。”

成熟、理智的人都明白,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去追求这种不可能,只会使自己失望和不快乐。作为父母,应该坦然接受孩子的现状,积极努力地去引导教育,不对孩子求全责备。

有人曾跟我说:“那我不要求孩子十全十美,我要求他十全九美总可以吧?”

之所以不赞成追求孩子十全十美,是因为根本无法量化十全十美的标准。就像上面的两个小女孩一样,孩子太活泼,妈妈觉得养了个假小子;孩子太内向,妈妈担心孩子吃不开。如果孩子处在这两者中间,妈妈可能又觉得孩子没个性。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就算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了,别人也许觉得你家孩子像机器人呢!

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如果妈妈带着充满爱意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那么出现在妈妈眼中的是孩子满身的闪光点,而不再是那些令人生气和无奈的缺点。

曾经有个姐妹跟我开玩笑:“老公、老婆都是人家的好,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好。”这话理解起来就是配偶跟人家比较的话,觉得人家的配偶样样都比自己的配偶强,可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比,都没自家的可爱。简言之,就是以配偶的角度去比较,永远只看到缺点,但以父母的角度去比较,永远只看到优点。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父母总是极力夸赞自己的孩子。这主要跟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有关,中国人讲究谦虚有礼,夸赞自己的孩子会觉得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所以即使孩子真的很好,父母的夸奖也是点到即止的。甚至遇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父母也会既谦虚又高兴地说:“哪里啊?他这点成绩算什么啊,要努力的地方多着呢,可别夸他,等下他就该骄傲了。我看你家孩子就比他强。”

我想这样的话,我们小时候也听过不少。有时候我考了满分或者全班第一,我爸爸可能会说一句不错,但是紧接着肯定加上一句:“虽然你已经考了第一名,但是你不能骄傲,隔壁谁已经考上清华大学了,你的路还长着呢!”

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并且养成谦虚的品格。可是这么做对孩子其实并不好,会使孩子形成消极心理——“我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肯定”,或者“你觉得人家的孩子比我更好,那你去当人家的父母好了”。

其实孩子有这种心理太正常了,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根本还没形成,无法理解父母这么做是为了鞭策他取得更高的成就。在他心里,只能够感觉到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嫌弃自己。这会大大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从而使亲子关系走上岔路。

有一次,我把这个观念转述给朋友,我说:“如果要让孩子成为最棒的,父母应该不断地让他感觉到他是最棒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她就吃惊地看着我:“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别说他根本不是最棒的,就算他真的是最棒的,我也不好意思这样夸他啊!”

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其实“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并非要求父母到处去跟别人吹捧自己的孩子,而是让孩子感觉到在你心里他是最棒的。这是根据儿童心理得出的,因为孩子比大人更容易受暗示的支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孩子会为了父母的肯定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一直挑剔、批评,孩子会变得自闭、压抑,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

所以,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赞许。经常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显得更积极、更自信,心理也会更健康。因为孩子会从父母的肯定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内心容易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力量。他知道不管自己怎么样,父母永远都会喜欢自己,支持自己。反之,经常被批评教育的孩子,一旦遭遇什么不如意,会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遗弃了,连父母都看不起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下面这个故事,百度文库中就有。

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儿子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有次,我参加一个育儿交流论坛。午饭的时候,我把这篇文章念给了在座的人听,很多人都觉得感动,其中有位男士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我有一个朋友,从小父母就不鼓励他,不管他怎么努力,在父母眼里几乎得不到肯定。可是这位朋友从来没有放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取得最大的成功,一定要让父母刮目相看。大学毕业后,他去美国经商,事业经营得相当成功。几年前,他把公司转回国内,前不久,他的公司上市了。从这件事来看,批评未必不能使人成功。”

我问他:“以一般的标准来判断,你这位朋友确实是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不知道他的精神生活如何?”

这位男士意识到了什么,不再像刚才那么充满赞许,而是有些遗憾地说:“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事业,去年他父母去世了,他说以前铆足了劲要证明给父母看,可是没想到父母去世得这么早,他说现在感觉自己很迷茫,失去了人生的目标。”

从这段话里我们很容易看出,在爱的鼓励下成功的孩子,和在批评否定下成功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区别。

可以说,这位男士的朋友是坚强的,他并没有在父母不公正的态度下失去自我,而是不断暗示自己发愤图强,并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很多在父母的否定下变得狭隘平庸的人幸运得多。可是他又是非常不幸的。我们都明白,每一条成功之路都充满困难和汗水,在这条路上,如果有父母、爱人的陪伴,会走得幸福得多。而这位朋友除了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外,他的内心是伤痛和孤独的。

另外,他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人生目标扭曲了,他做一切的动力只有一个——向父母证明自己。所以当他的父母去世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变得没有意义了,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迷茫。

用鼓励和肯定的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孩子在爱的驱使下,努力使自己符合父母的夸奖,从而形成一种螺旋向上的积极趋势。而用批评和否定的方法,孩子得到的是消极负面的影响。从阶段目标来看,很难说哪种办法更有效,甚至有可能是经常被批评否定的孩子成功得更快。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后者的副作用相当大。好比一个人生了病,用一种立竿见影但是副作用很大的特效药一样,如果不是病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医生不会建议病人使用。这些道理,几乎每个人都明白,可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分辨不清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到底有利还是有害。

做负责的家长,就要采取对孩子最有利的方法。当你希望孩子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时,应该先问一下自己:为了这个目标我该怎么做?当你决定怎么做的时候,再问一下自己:这么做对孩子好吗?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更好?如果只是凭着自己的心情和习惯做事,即使出发点是善意的,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童年的阴影最容易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可能一生都会受其影响。

我几乎不批评孩子,难道我的孩子就这么令我满意吗?在辰辰成长的这些年,我想不起什么时候严厉地批评过他,即使他真的做错了,我也只是引导他去认识自己的错误,从来不会对他说他犯了个什么样的错误,或者说他做得不好。

可辰辰真的没有缺点吗?肯定不是,只是我从不带着找缺点的挑剔眼神去看他。比如他主动帮我倒水,却把杯子打碎了,我不会批评他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而是会对他说:“辰辰现在会想着帮妈妈倒水了,真是个乖孩子。”再如辰辰某次考试因为粗心没有考好而不高兴,我会鼓励他:“辰辰真是有上进心,这么想要一个好成绩,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如果我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啊,如果你仔细一点,肯定就能考好”,不但无法改变这次考试结果,还会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粗心的人,从而真正养成粗心的毛病。

很多妈妈可能觉得不解,说我提醒他,是为了让他明白自己身上的缺点,然后去改正它,怎么就让他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了呢?原因很简单,就像前文说的,这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反思能力,大多受暗示的支配。如果受到的暗示是积极的,孩子就朝着积极的那面发展;如果受的暗示是消极的,孩子就会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最后养成一生都改不掉的陋习。

如果妈妈带着充满爱意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那么出现在妈妈眼中的是孩子满身的闪光点,而不再是那些令人生气和无奈的缺点。

可以说,一个沉浸在孩子缺点中的妈妈在生活中是不开心的。她天天都在忧虑孩子的未来,思考如何改掉孩子的缺点,她表达出来的情绪肯定是充满怨气的。

我一位朋友的孩子特别内向、自卑,朋友觉得孩子浑身都是毛病,做事畏畏缩缩,说话吞吞吐吐,看着就让人来气。她听了这个方法后,有些怀疑地说:“你的意思就是孩子的缺点我就当作没有看见,不闻不问吗?那孩子的毛病不是更改不过来吗?”

对于孩子有缺点,我们当然不是真的要视若无睹。比如故事中的妈妈,孩子多动,但是她并没有直接责备孩子,而是换成“原先你只能坐一分钟,现在你可以坐三分钟了”的说法。这位妈妈的睿智在于没有一再强化孩子的缺点,而是在不动声色间就将孩子的缺点改正过来。如果这位妈妈说“你怎么回事?是不是有多动症?连一分钟都坐不了”,我想孩子可能永远都只能坐三分钟,甚至更短时间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有多动症,坐不住很正常。

经常有妈妈感慨道:“我那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永远老样子,真是气死我了。”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果没有让一个孩子愿意接受的办法去促使他改变缺点,就算是打他一万遍、骂他一万次,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使孩子对抗到底,破罐子破摔。

5.孩子,你一定要爱你的爸爸

父爱和母爱对于孩子而言,缺一不可,这样孩子的心灵才会健康。只有当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父爱、母爱后,他的心思才不会聚焦在如何得到父母的爱上,他才会真正地去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周末,我去看望一位朋友,她刚刚经历了婚变,老公爱上了别的女人,坚决和她离了婚,这使她大受打击,心情抑郁。

她开门的那一刻,我被她憔悴的样子吓了一跳。在聊天的过程中,她的话题一直没有离开过控诉男人的负心,把曾经的老公批判得一无是处,甚至诅咒他出门被车撞死。我理解她的心情,她是需要发泄的。

在我们聊到一半的时候,她的孩子跑了过来,对她说:“妈妈,我好久没有见到爸爸了,下周我想见见爸爸可以吗?”

朋友在一小时的发泄后,本来已经有点平静了,听了孩子的话,又突然爆发

了,冲孩子大吼:“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你爸爸跟狐狸精跑了,你已经没有爸爸了,他已经不要你了,你还爸爸长爸爸短的,你是不是存心想气死我,你好去找你那个负心的爸爸?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没良心的儿子,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

孩子被妈妈一吼,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朋友更加生气,伸手去推他:“哭什么哭,我还没死你哭什么丧?”

我连忙阻止了她的癫狂行为,让她好好冷静冷静。我带着孩子回到了他的房间。孩子抽抽噎噎地告诉我,妈妈每天都要发好几次脾气,有时候是大吼大叫,有时候是摔东西,还命令他必须恨爸爸、诅咒爸爸,他真的好害怕妈妈。

当时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我对朋友的生气远超过同情。的确,离婚放到哪个女人身上都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决不应该成为伤害孩子的理由。

中国是个离婚率非常高的国家,我们姑且不去讨论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这么说,西方的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小,孩子不但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还能坦然地接受父母不再相爱的事实,并且会支持父母再婚,也很少发生排斥继父继母的情况。而中国父母离婚,那是一场抽筋剥皮的战争,孩子往往成了攻击对方的武器,这对孩子是多大的伤害和不公平。

父母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都不希望去伤害自己的孩子。然而人又是情感动物,除了为孩子而活,还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当这种情感需求在配偶身上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发生情感位移。所以经营婚姻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婚外情不同于一夜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离婚,更不是一夕就能造成。

很多妈妈有了孩子后就将所有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忽略了老公的情感需求。如果老公偶尔提出异议,做妻子的会理直气壮地说:“我照顾的可是你的儿子,跟自己孩子有什么好争的?他好了你不就好了吗?”

妻子这样对待老公正常情感需求,容易使老公出轨。可是即使离了婚,她们还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拼命指责男人不是好东西,而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这里,给所有妈妈提个醒,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绝对不能忽略了孩子的爸爸,要经常关注对方的情感需求。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很多妈妈脑海里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念头:我是为你生孩子,我是在给你带孩子。这种认识会将她自己推回到封建社会。孩子首先是自己的孩子,只有树立这样的认识,才会处处为孩子着想。有些妈妈在遇到婚变的时候,之所以会毫无顾忌地伤害孩子,就是源于这种错误的观念,要知道你伤害的可是你自己的孩子啊!

如果双方的感情确实已经破裂,走到了离婚这一步,更要承担起对孩子的这份责任,不应该教导孩子攻击对方的言语,更不能让孩子去仇视对方。尽量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不再相爱,所以要分开,但是对你的爱,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不会改变。如果孩子对爸爸或者妈妈有敌对的情绪,做父母的也应该努力去化解孩子的情绪。父母不仅有责任共同商量如何安排子女求学和生活问题,更要多花时间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的行为,力求将影响降到最低。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拥有完整的家,即使感情已经破裂也会努力去维系,甚至在孩子面前假装很恩爱。这样不但自己很累,孩子也感受不到真正的家庭快乐。真正的快乐是装不出来的,只能发自内心。

如果想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你只能先做快乐的妈妈。

孩子爱爸爸妈妈是天性,并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终止。非要孩子去恨其中一方,这是以非常手段去扭曲孩子的心灵。就如我这位朋友的孩子一样,妈妈命令他恨爸爸,使他非常为难。他不想妈妈不开心,可是内心又很爱爸爸,这种矛盾使他无所适从,比父母离婚本身带给他的伤害要大得多。

待朋友稍微平静后,我将其中的利害分析给她听。她一时之间并不能听进去,反而问我:“我是一个女人,不是圣人,要是你老公抛弃了你,你还能让孩子对他好?你不恨他?”

我认真地回答她:“我也不是圣人,可我是一个妈妈,我必须考虑怎样才是对孩子好。要是我老公这么对我,我肯定不会再爱他,因为他已经不爱我了。但是离婚本身已经对孩子造成影响了,我不能再让孩子受伤。比如你,孩子的爸爸把所有的财产留给了你和孩子,说明他对孩子并非无情。本来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父爱,但是你阻止他们父子见面,这就是你的错。不管你觉得你自己有多悲惨,你都没有权力这么做。”

朋友恨恨地说:“难道他抛弃了我们,我还让他父慈子孝吗?”

我替她分析道:“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痛苦。如果他不爱孩子,你这么做根本影响不了他,只是白白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如果他爱孩子,你为什么要剥夺孩子感受父爱的机会?剥夺他正常成长的机会?”

所幸朋友还是爱孩子的,嗫嚅着问:“真的对孩子影响这么大吗?”

我坚定地点点头。后来,我给她推荐了一篇文章《破碎家庭完整爱》。

她看完后哭着打电话给我,她说和文章中的妈妈比起来,她真的太自私了,毁了自己的生活,也让孩子不得安生。她说从今以后,她一定会事事顾及孩子的感受。

很多经历过感情挫折的妈妈,在当时的情况下不管不顾地发泄,事后却又后悔得不得了,觉得对不起孩子,可是孩子心中的伤痕早就很深很深,妈妈又因为内疚拼命想弥补,所以对孩子予取予求,溺爱过度,最终真的毁了孩子。这样的例子值得引起妈妈们的注意。

要让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和爱,必须让他学会爱自己的爸爸。这并非局限于离异家庭,因为更多的家庭是完整的。

另外,在与一些妈妈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喜欢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个问题。这等于把本来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的爱,人为地对立起来。有的妈妈为了在孩子心目中确立独一无二的地位,甚至会无意识地讲爸爸的坏话,比如“你爸爸工作老不在家,都是妈妈在照顾你呢”“爸爸老是不陪我们,我们也不理他”。

其实,如果爸爸陪孩子的时间较少,妈妈不但不应该这样说,反而更应该尽量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好话。

辰辰小时候因为老公经常出差,他对爸爸比较无所谓。老公打电话回来想和他说话,他经常说不到两句就把电话还给我了。老公问他想不想爸爸,他会很直白地说:“不想。”但是如果我偶尔不在家,辰辰会时不时地催老公打电话给我,因为他要和妈妈说话。老公看见这种巨大的反差,开玩笑地跟我说:“辰辰这偏心眼也太严重了吧?”

老公虽然是玩笑,但是孩子跟自己不亲,相信是每个爸爸都不愿意看到的事。在那以后,老公一出差,我就跟辰辰说:“辰辰,爸爸又出差了。”

辰辰还不理解出差的意思,问我什么叫出差。我趁机告诉他:“出差就是到外面工作,没有家人陪伴,很辛苦、很孤独,可是爸爸为了让辰辰有新衣服、新玩具,所以要一个人去外面赚钱。”

辰辰奶声奶气地说:“那我给他打个电话吧!”

我特别激动,赶紧拨了电话递给他。辰辰对着电话说:“爸爸,你要是觉得辛苦就早点回家吧!”那次,辰辰跟他爸爸说得最久。

后来,老公跟我说,接到辰辰这个电话,他心情激动得不能自已。

但是,爸爸和孩子的联系靠电话是绝对不够的。

爸爸在家的时候,辰辰还是习惯找我玩。每当他找我的时候,我常扮作很无能的样子:“辰辰,这个爸爸最擅长了,妈妈都比不过爸爸。” 辰辰会转而去找爸爸陪他一起玩。对于孩子,要博得他的心太容易了。几次之后,辰辰会主动去找爸爸,父子感情突飞猛进。有一次,我听见辰辰在电话里说:“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你。”

事后,老公对我说,家里有孩子牵挂着自己,真是恨不得早点回来。我想如果男人回来,面对的是妻子的冷言冷语和孩子的不亲不近,男人回家的欲望会薄弱得多。没有一种真正的被需要感,回来也是多余,这是很多男人的普遍心理。如果孩子的爸爸比较忙,我们不是彻底将他排除出去,而是尽量让他融合到亲情的圈子里来。

今年,辰辰生日的时候,老公真诚地对我说:“一直以来,我都很忙,谢谢你让我享受到了完整的父子之情。”我笑笑:“你本来就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老公说:“以后,我会做得更好。”(题外话,别以为成年人不需要鼓励。忙碌的男人,在外面的辛苦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如果最亲近的妻儿都不能理解,那种孤独可想而知,甚至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忙。一味地去指责挑剔,只会把人心越推越远,直到再也回不来。一个家是否温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主人的智慧。)

父爱和母爱对于孩子而言,缺一不可,这样孩子的心灵才会健康。只有当孩子得到了足够的父爱、母爱后,他的心思才不会聚焦在如何得到父母的爱上,他才会真正地去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

6.父母越用心,孩子越糟糕吗

对于改变别人,我们总是很热衷,改变自己却觉得很痛苦。我们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当孩子有了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总是立刻想着去矫正,却不愿意想一想,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周末,家里来了一男一女两位客人,都是老公的朋友,因为孩子的问题使他们束手无策。

据张先生自己介绍,他的孩子上小学六年级,他对独生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出国留学,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他说他知道慈父多败儿,所以对孩子相当严厉,决不因为孩子是独生儿子就对他溺爱纵容。每当孩子犯了错误,他都会严厉批评。孩子小的时候很怕他,这套教育方法还算管用,但小学三年级后,孩子越来越叛逆,现在更是敢公然对抗,甚至逃学打架。有人告诉他,对孩子不能过分严厉,否则会适得其反。张先生听后觉得有道理,看来严厉这套方法不适用自己的儿子,所以他改用怀柔政策。孩子做得不对,他不再批评,苦口婆心地劝孩子好好学习,更向儿子许诺:只要你好好念书,爸爸什么都答应你。可孩子不但不理解他的苦心,反而常常要挟他,他稍有不从,孩子就以不去读书相威胁。

最后,他说:“我明白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刚有了这小子,在他的智力开发上我和太太就特别舍得花钱,他的每门功课我们都给他请了最好的家教老师。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还是学不好。软的硬的我都试过了,这小子是软硬不吃啊!我要是有心脏病的话,早被他气死了。”

王女士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财务总监,她说自己平时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不存在为了工作疏忽孩子的情况。为了孩子能够出类拔萃,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亲自担负起孩子的启蒙教育,给他听国乐,陶冶他的情操;给他念唐诗,培养他的文化底蕴。对于孩子的品格教育她也相当用心,见了人一定要礼貌地问好,看见上了年纪的人一定要让座。孩子小的时候特别聪明乖巧,深得周围人的称赞。她觉得自己就算养不出一个神童,也会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嘛。可为什么孩子七岁后却越来越糟呢?现在,孩子既不乖巧也不聪明,偶尔脾气暴戾,偶尔又显得特别窝囊。她知道伤仲永的故事,那孩子最后的平庸全怪父母经常带着他四处炫耀,却不再花精力培养。可她是孩子越大越用心,怎么也是这个结果?要说孩子天生智力平庸,她也就认了,但孩子小时候的聪明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啊,这令她百思不得其解。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以前看见孩子成绩糟糕,逃学打架,我们会责备父母太不称职,疏忽了孩子的教育。可是为什么对孩子那么用心,还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张先生、王女士身上,我们还经常听到某某老师多年获得优秀教师的称号,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出现某种偏离常规行为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它是一种信号。它或者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的不满与反抗,或者是孩子渴望被关注,借此引起父母的注意,就像孩子小时候哭闹一样。只有读懂了孩子的信号,才能明白孩子需要什么。

我们先来看张先生的故事。张先生夫妇有着所有父母的愿望: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猜测道:“可能你觉得现在社会的压力和竞争都比较大,你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你对孩子非常严厉。”

张先生点点头,补充道:“我觉得孩子既然生出来了,就应该对他负责。”

我对他的话给予了肯定:“所以你觉得不能纵容孩子,过于仁慈会惯坏了孩子,于是对孩子非常严格,这就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到家长和强者的位置上,一旦孩子做错什么,立刻会遭到严厉的批评。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能力反抗,所以孩子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努力使自己符合父母的期望,让自己少受惩罚,所以使你觉得这套教育方法是管用的。但孩子渐渐长大,他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慢慢有了反抗的力量,你的这套管教方法便开始失灵。在别人的指导下,你觉得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这种转变使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你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管教者成了苦口婆心的劝导者。”

张先生深思了一下,不由自主地点点头:“好像是这么回事。”

我继续分析道:“并且你许诺只要孩子肯好好学习,你什么都答应他。所以孩子捏住了你的软肋,知道他可以用学习这件事来迫使你就范。你只要让他稍有不满意,他就以此要挟。如果他一再提出过分的要求,在你忍无可忍的时候,你也许又会恢复之前的强势做法。这样下去,你和他之间就演变成了一场拉锯战,看谁先妥协。这样反反复复会愈演愈烈,最后双方都会失去耐心,当有一天矛盾激化的时候,就很难收拾了。”

张先生后怕地说:“你说得没错,现在就有这种趋势,可他软硬不吃,我该怎么办呢?”

我说:“孩子身上出现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扭转,更需要时间和耐心。我可以给你建议,但是这对你本身就是个挑战。”

张先生急切地说:“只要为了孩子好,我什么都愿意去做,反正他现在已经这个样子了,我就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张先生这样说,可见之前他已经用过很多方法,并且都碰了壁。很多父母之所以用尽各种办法都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是因为他们找孩子身上的问题总是很容易,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说:“孩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你要反省自己的做法,真诚地和孩子沟通。孩子现在很抗拒你,也许你一次沟通,孩子未必领情,但是你不能放弃更不能发火,要用真诚、耐心去对待他。在家的时候,不要事事表露出你是爸爸,以长辈的身份去压他。只有无能的家长才会用身份去迫使孩子屈服。你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你和他是平等的。你是爸爸更是朋友,给他更多的关爱、信任和尊重,认真听取孩子的心声。如果你做到了,离孩子问题的解决也就不远了。”

张先生点点头,表示自己会努力去做的。

一旁的王女士听到这里,插嘴道:“那我的孩子应该怎么改善呢?”

王女士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财务总监,在公司里属于领导者的角色,她不自觉地把这种角色带入家庭中,孩子成了她新的管理对象。长期做领导的人有一种惯性思维,就是以结果为导向。工作中,领导可以不管下属怎么达成目标,只要拿出漂亮的业绩,领导自然满意。另外,事业成功的人之所以会成功,很大原因取决于他们比一般人目的更明确,成功意识更强烈,这种意识是难能可贵的成功特质。有这种特质的人往往干什么都比别人更出色、更成功,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这种意识反而会起到破坏作用。

教育是件长远的事,很难以一时的好坏来衡量,更不能抱有太强的功利心,这会扭曲孩子的正常成长,拔苗助长就是这么来的。

王女士为了取得成功,做了很多努力,给孩子听国乐、念唐诗,后来为了培养孩子的品格,更付出了很多心血。可是在这些行为中,她几乎没有和孩子有过交流,而是要求孩子必须这么做。而人只有认同这种行为,并且愿意这么去做的时候,他才会愉快地接受,反之,他会觉得很压抑。

孩子小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还未萌芽,所以并没有什么问题,并且出现了短暂的聪明乖巧的阶段。孩子越来越大,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人生来就有追求自由、平等的天性,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自己有决定怎么做的权利,没有人喜欢听命于别人。随着孩子长大,这种天性便开始起作用。孩子长时间被迫服从,会出现两种结果:第一,孩子内心积压了很大的不满和愤怒,到一定时候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像张先生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况;第二,孩子内心非常压抑,变得非常自卑、懦弱,这就是被管“死”了的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教育孩子最讲究方法,并非花的钱最多,用的时间最多,孩子就一定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方法错误,用的力越大,破坏作用就越大。

我向王女士建议道:“你要重新给自己定位,在家里你不是财务总监,更不是领导,你是孩子的妈妈,不要俯视着和孩子说话,尽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