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9:22:44

点击下载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

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第3版)试读:

序言

今天,有很多妈妈都在为孩子的“拖拉”而头疼:“我家孩子每天晚上七点钟就开始写作业,可是总是静不下心,一会儿想喝口水,一会儿要吃水果,一会儿要玩玩具,每天都要磨蹭到晚上十点半,才能把作业写完。”“我家孩子从小就拖拖拉拉,刷个牙他都能用上半个小时。有一次我们约好早上七点钟去动物园,他六点钟就起床了,但是到了七点半,他仍没有穿好衣服、洗完脸呢!”“我家孩子是个‘赖床鬼’,每天早上我都要叫他五六次。每次叫他,他都说‘再睡五分钟’,结果折腾来折腾去,实在不能再拖了,才磨磨蹭蹭地爬起来。每天早上,我都被他折磨得很痛苦。”……

对任何人来说,拖拖拉拉都是一种坏习惯,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拖拖拉拉,会让孩子什么事情都不能按时、及时完成,会磨掉他的热情与斗志,会给他带来压力与困苦,最终会让他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尤其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孩子的这种坏毛病会带到成年,从而成为他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成年人在工作时磨磨蹭蹭,这都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坏习惯。可见,拖拖拉拉实在不是一件小事。

怎样让孩子改掉拖拖拉拉的坏毛病呢?怎样让他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怎样让他养成积极主动的好习惯?相信这是每一位妈妈都想知道的。

孩子拖拖拉拉,一般而言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孩子本来是很积极、不拖拉的,但因为妈妈是急脾气,老是嫌孩子慢,爱催促孩子“快点快点”,结果孩子要么因为妈妈的“暗示”而认为自己“真的很磨蹭”,从而真的变慢了,要么就是对妈妈的催促感到反感,故意变得拖拉;第二种情形是,孩子做事慢,天生慢性子,没有紧迫感,不会合理地利用时间。

对于第一种情形,妈妈应该改变自己,放慢自己生活的节奏、脚步,以免把自己的压力强加给孩子,多多理解孩子,给他一些自由,这样,孩子就不会“变慢”了;而对于第二种情形,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

其实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恰恰是做妈妈的需要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旦妈妈能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孩子的教育就会变得很简单,他会在妈妈的“帮助”下,轻轻松松地克服拖拖拉拉的毛病。

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下大概的解决思路,但具体的方法,还需要妈妈在生活中多总结,多学习,多尝试,多改变。为了让孩子不再拖拖拉拉,为了让父母不再为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而头疼,我们策划创作了这本《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在这本书中,我们按照上述两种情形,尽可能多地向广大父母阐述孩子拖拖拉拉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本书,妈妈们一定会受益匪浅。虽然本书针对的是“妈妈怎么办”,但本书却值得每一位关心孩子、想改掉孩子拖拖拉拉毛病的人阅读、参考、借鉴,并真正把书中的方法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让孩子不再拖拖拉拉。上篇改掉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妈妈要先做出改变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并不是天生的,他那让妈妈备感头疼的磨蹭举动,也不全是他的原因。其实仔细想一下,妈妈的很多言行,比如老是催促他,恰恰就是孩子变得拖拖拉拉的“罪魁祸首”。因此,改掉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妈妈首先要做出改变。第一章我真的快不起来啊!——发现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拖拖拉拉?为什么就算受到了我们的责骂,他也依旧保持一种“龟速”?孩子的磨蹭不只是他的一种不良习惯,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去挖掘他慢的真正原因。反正有人安排,我不管了!——妈妈不要包办、越俎代庖

我们都喜欢舒适的环境,喜欢尽情享受,更乐得有人帮我们做事。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全家上下都围着他转,既然可以享受这种毫不费力就拥有的“幸福”,孩子当然愿意“坐享其成”。

于是,我们对他照顾有加,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得“饭来张口”;我们对他疼爱有加,不愿意让小小的他受累,因此什么事都替他做好。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我们看不惯他做不好、做不对的样子,一时心急便替他做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内心自然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反正妈妈都替我安排好了,我就不用管了!”

每天早上,清清穿衣、洗脸、刷牙、吃饭、穿鞋、背书包、戴帽子,这些全都是妈妈帮着完成的,他根本不用操心,也不用动手。直到清清上2年级了,这些依然是由妈妈代劳,他享受得心安理得。

可是有一天,妈妈生病了,早上没起来,清清只得自己干。但他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事,因此,不是衣服袖子“找”不到、穿不好,就是鞋带系不上。可清清自己却不知道着急,他以为妈妈平常在半小时内能给他做完,他自己也行。结果,那天上学清清迟到了一整节课。回到家,他对着妈妈好一阵埋怨,妈妈也因此而陷入了深思……

清清的妈妈的确该好好想一想了,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清清就不仅仅是做事拖拉了,他个人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孩子快起来,妈妈就不能包办、越俎代庖。把做事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穿衣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吃饭也总该要自己吃,想要什么东西应该自己去拿,自己的书本、玩具用过了要自己去收拾……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有许多许多,这些事都该由他自己主动去完成,我们不能让他成为被动接受者。

我们要将做事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当孩子具备足够的能力时,我们要引导他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最开始孩子往往会不知道衣服的前后,袖子穿不进去或者裤腿会穿错,虽然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我们要慢慢训练他,要让他主动去做这些事,并逐渐形成习惯。要保持一定的耐心

这里所说的耐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要对孩子有耐心,要慢慢地教他学会做事;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要对自己有耐心,要能抑制住自己想要上去帮忙的欲望。

毕竟,孩子学习做事是需要时间与过程的,他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也不可能立刻就做得驾轻就熟。我们要耐下性子来,一遍一遍地教他,正所谓“熟能生巧”。当他自己慢慢学会穿衣、吃饭、收拾东西、整理房间等事情之后,他自然就能快起来了。

而这个过程对我们的耐心也是一种考验,我们要忍受孩子不断出错的情况,要忍受他一遍遍做不好的情况。此时我们要收起自己的急性子,要允许孩子做不好,允许他慢。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法,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较他现在的做法与以前的做法,如果他现在做事比以前快了,也比以前做得好了,那么我们就要表扬他,并鼓励他再接再厉。要注意不能走极端

在改变包办这个习惯时,我们可能很容易走以下几种极端。

第一,“不包办代替就是撒手不管”,抱有这样想法的妈妈,放手的速度就太快了,这会让孩子完全没有适应的过程,他的内心就会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会觉得所有的事情都非常难,他也会认为自己非常笨。当孩子有了挫败感,他不但快不起来,反而会变得更加拖拉。

我们放手的速度要慢一些,可以一边教孩子做事,一边放手让他去做,同时还要及时给予帮助。我们要让孩子逐渐从不会做、做得慢过渡到会做、做得快。

第二,“你必须自己做,不然没人同情你”,我们何必要用这样严肃的态度呢?我们不过是想要孩子学会自理,能利索做事罢了。我们冰冷的态度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伤害。

所以,即便是要孩子自己做事,我们也要尽量保持一种温柔的态度,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支持与鼓励。当他有了进步之后,我们还要及时给予他表扬,这样才能激发起他的自信心与好胜心。

第三,“不管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自己做”,这样的认知就太绝对了。我们也要学会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比如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我们不让他招待客人却非要他先把自己的袜子洗干净,这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尴尬,同时也是对小客人的一种不尊重。我们完全可以让他先放着,等过后再做。

在一些十分紧要的关头时,我们要适当放宽要求。孩子可以练习的时间有许多,不一定非要占用那些重要的时刻,否则孩子在将来做事时可能会没有主次之分。不过,如果是孩子故意捣乱,故意拖延,那我们就要严肃起来,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了。妈妈不在,呵呵!——只要没妈妈的督促,孩子就会拖拉

也许是之前妈妈的督促让孩子形成了一种习惯,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非常差,又或者是他干脆就是在偷懒。一旦妈妈不再督促了,或者妈妈不在身边,有些孩子就会立刻变得拖拉起来。不管那件事有多重要、多紧急,他都会不紧不慢的。

如果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我们还可以对他进行培养;而对于后一种情况,我们对他的教育就要格外注意,否则说多了他会烦躁,说少了又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心乐一直生活在妈妈的督促之下,起床需要妈妈催,做作业也要妈妈督促。他已经形成了习惯,而且也已经产生了一种认知:妈妈绝对会帮我掌握好时间的。因此,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观念,而妈妈对此也非常着急。

最近几天,妈妈有事回老家了,家里只剩下了心乐和爸爸。一开始心乐还觉得很开心,他在心里偷笑:呵呵!妈妈不在了,再也没人催促我了,真好!妈妈走后的第一天晚上,心乐慢慢悠悠地做着作业,很简单的几道数学计算题愣是做到了晚上11点。第二天早上,很晚才上床的心乐赖在被窝里不愿意起床,他心里还想着:妈妈肯定会叫我的。可是他忘了,妈妈不在家。

而当他终于睁眼起床时,时间已经到了上午10点,他已经迟到了两个多小时了!心乐一下子跳下床,冲出房间,跑到爸爸妈妈的屋子,冲着爸爸大喊:“爸爸,为什么不叫我起床?”在家休假的爸爸却很平静地回答道:“是你妈妈让我不要叫你的,你长大了,必须要有时间观念!”

心乐这一次算是得了个大教训,相信他从此以后一定会牢记“你长大了,必须要有时间观念”这句话。很多孩子都有心乐这样的毛病,妈妈在的时候,在妈妈的催促下还能将事情尽快做完、做好,可一旦妈妈不在身边了,他就会恢复到拖拉的状态之中。我们会为此而感到非常心急,甚至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向他发脾气。

不过我们也要好好想一下,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如此拖拉,看一看我们是不是也要承担责任。因为像心乐这样没有人督促就会变得拖拉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因为我们之前总是督促他,才使他形成这种不良习惯的。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做呢?用游戏帮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

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是抽象的,他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时间的流逝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为了帮助孩子建立起基本的时间观念,我们首先就要让他明白时间是一种不可逆的存在。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玩一种名叫“×分钟工作”的游戏。这种游戏是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做一件事情,使他感受到时间与他眼前要做的事情的关系。我们可以以5分钟为限,用闹钟来计时,或者与孩子比赛收拾玩具,或者和他一起阅读故事书。当计时结束之后,要让孩子看到在5分钟之内他都做了什么,比如收拾了多少玩具、学会了多少个生字,等等,这会使他有一种成就感。同时我们还要告诉他,刚过去的5分钟永远都找不回来了,被他用掉了,而他却学会了收拾玩具,学会了几个生字,这就是那5分钟送给他的礼物。与孩子达成一种时间上的约定

孩子之所以不觉得时间紧迫,是因为我们从最开始就向他传递了一种“时间其实是够用”的观念。

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就拿孩子上学来说,如果他7:30必须出门,我们自己可能会将最后的时间限制在7:25。从7:25开始,我们就不断地给他“放宽”时间,“我再给你5分钟,快点!要迟到了”,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就是要让他快一些,可我们却很安心,因为我们自己就先留了一个5分钟的缓冲期。也就是说,即便孩子在7:25并没有做好准备,我们依然能保证他在7:30出门。但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感觉:原来时间永远都是够用的啊!妈妈说要迟到了,可我也没迟到啊。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改变一下“催促”的方法,和孩子就时间做一个约定。一位妈妈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我女儿很磨蹭,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比如说吃饭,她会一直磨着吃不完。有时候我们连碗都刷完了,可她依然在吃。于是,我告诉她:“如果我们吃完饭之后你依然没有吃完,那么我就会直接收掉你的碗筷,不管你有没有吃完。”女儿对我的话毫不在意,下次吃饭时,她依然很慢。

结果当我们吃完饭之后,我直接就将她的碗筷收走了。她的碗里还留着没吃完的米饭以及她最爱吃的鱼肉。女儿吃惊地看着我,我却很平静地告诉她:“我已经提醒过你要注意时间了,如果你没有吃饱,这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经过这次事情之后,女儿再吃饭时就变快了,虽然有时候我还是会收掉她没吃完的饭碗,不过她留在碗里的饭却越来越少。直到后来,她的吃饭速度和我们同步。

这样的时间约定会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将不会再抱有侥幸的心理。他会记住因为没有遵守时间约定而带来的教训,而且他的这种记忆会非常深刻,会使他积极主动地纠正以前的一些做法。学会巧妙运用督促法

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在自觉主动的情况下去处理他自己的事情,可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要到七八岁以后,才有能力管住自己。所以在此之前,我们对他的督促是必要的。

我们要尽量减少对他的说教式的、重复的、机械的唠叨,即便是督促,我们的语言也可以温柔一些、幽默一些。比如,看到孩子写作业时磨蹭,我们可以走到他旁边,说:“唉,作业本是不是不喜欢铅笔了呢?怎么它总不让铅笔靠近呀?”这时,孩子就能意识到我们是在催促他了。而当我们不在他身边时,我们也可以提前告诉他:“你要努力让作业本和铅笔成为好朋友呀!能做到吗?”这种幽默的说法,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他会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这样他自己就会主动加快写作业的速度了。我也着急啊!——孩子心里也着急,但就是快不起来

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是不同的,有时候他的手脚配合并不算非常灵活,所以他可能想快也快不起来。其实他内心也是非常着急的,而此时我们如果再去催促他,他就会变得更加急躁不安,甚至还会发脾气。可他的这种着急并不能让他变快,反而还会因为急躁而变得更慢,这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小林在班里是个有名的“慢性子”。举个简单的例子,到了放学时,大家都能快速地收拾好书包,可小林却总是慢吞吞地,书包也被他收拾得乱七八糟,还经常会落下一些东西。

不仅是在学校,小林在家里也非常慢,早上起床、穿衣,他总是能磨蹭老半天。妈妈催他时,他不会更快,反而会更慢。可每次妈妈训他时,他却皱着眉说:“我也想快啊!我也挺着急的,可就是快不起来。”妈妈听到他这样说,感觉更加头疼了。

也不怪小林的妈妈头疼,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慢半拍,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哪个做妈妈的不着急呢?可是,我们干着急是没有用的,正如小林所说,他其实也是想要快起来的。那么,我们就要好好想一想这其中的原因了。

孩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孩子自身的能力还有待发展,想要快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任务那么难,自己不可能完成;还有的孩子则是因为受后天的环境影响,比如之前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节奏比较慢,可之后再和父母生活就变成了快节奏,他也想快,可习惯已经形成,改正也需要过程。我们需要针对各种不同的原因,帮助孩子逐渐改掉这种拖拉的毛病。帮孩子循序渐进,逐渐变快

孩子由慢变快也是需要过程的,他的思维能力、身体协调能力都还处在发育之中。做事时,他也许并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先后顺序,也没有掌握好做各种事情的基本技巧,简单些说,就是“手比较笨”。此时,我们就要耐下心来,教他逐渐变快。

我们可以帮孩子设立小目标,比如,一周内他要能自己独立穿上衣服、系好扣子,或者几天内他要能自己系鞋带,等等。我们要通过反复地对他进行训练,提高他的动作熟练程度。当他慢慢熟悉这些动作之后,他的手自然就会变“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吝啬指导与夸奖,目标的安排也要由易到难,要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鼓励孩子与同龄人“比赛”

孩子都有一种好胜心理,尤其是男孩子,他会更希望自己得第一;而对于女孩子来说,她强烈的自尊心也会激励她不要落在他人之后。所以我们可以针对孩子的这一个性特点,通过“比赛”来让他逐渐变快。

比如,我们可以鼓励孩子邀请同伴来家里做客,然后有意识地要孩子和伙伴们开展一些比赛,帮助他克服拖拉的毛病。在设置比赛时,我们一定要从孩子容易办得到的事情入手,这可以让他体验成功,同时也能帮他看到自己的实力。

另外,有的孩子在面对这样明显的比试时,可能会觉得没信心。而且,如果我们真的要他这样明显地去和他人一较高低的话,还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让他和他人进行一种暗中的比试。

就拿小林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告诉他:当他再收拾书包时,可以找一个与他动作一样慢的同学,然后在暗中和那个同学比试,只要他肯努力,他就能快起来。当他比那个同学快了之后,他可以再按照新的速度去寻找下一个比赛对象。这样他就能变得越来越快。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孩子平时在生活中也会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看到别人能很快地做完事情,他自己也会觉得心里不舒服。我们要抓住这个教育的好时机,先从一件事情开始,让他改掉磨蹭的习惯。而帮他纠正拖拉的坏习惯,最好的检验标准就是他自己。所以我们可以针对他的特点,为他“量身定做”一个赶超目标,鼓励他赶超原来的自己。

我们可以帮他做一个进度表,可以一天算一个进度,或者几天、一周算一个进度。我们要记录下他的原始状态,之后的每一天我们要么鼓励孩子自己记录,要么帮他记录下他的实际完成情况,然后与他之前的行为进行对比。如果他有了进步,我们就要及时表扬,给予他精神或物质上的小奖励;如果他退步了,我们也不用着急,毕竟孩子的进步是呈曲线形的,不可能总是在进步。而且一开始他也不一定会有太大的改变,我们要有耐心。

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些目标我们也要适当地进行调整。比如小学时,我们给他的目标是“能自己穿衣服”,到了中学我们就要更改目标了——他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穿好衣服”。这样孩子就能一直向高攀登,他就会做得越来越好。有什么好着急的!——孩子天生慢性子,什么事都不急

遇到天生慢性子的孩子,我们有时候会哭笑不得。我们可能已经急得都火烧眉毛了,但他却依然慢条斯理地“按部就班”,甚至还会埋怨我们:“这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对于这种天生的慢性子,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的人虽然在平时看着慢悠悠的,可是一到了关键时刻,他却会一反常态,认真、严谨、快速地将事情做得干净利落。有的人的慢是一种沉稳的表现,这会给他人以安心感,事情反而能做得更快、更好;而有的人则一直都是慢悠悠的,如果到了关键时刻他的慢影响了事情的发展,那就很让人头疼了。

小阳是个慢性子,平常在家做什么都不急不慌。如果全家要出门,他一定是最后才收拾好的那一个,经常是全家人坐在那里等着他。而他在学校里就更加慢了。

有一次随堂小测验,老师在测验之前就告诉大家:“这次的题量有些大,所以大家要抓紧时间,尽量快些做。”所有的同学都加快了答题的速度,可小阳拿到试卷后却坐在那里削起了铅笔,等他把铅笔削好了,别人已经做了好几道题了。他开始答题时,是将一道题在草稿纸上计算一遍,然后再誊抄到试卷上。最后老师收卷了,虽然题量大,但做完的同学还是很多,就算有没做完的,也不过是剩下了最后一两道题。只有小阳,他连试卷正面的题都没做完,最后的成绩当然也就很不理想。

老师为此多次找过小阳的妈妈,可妈妈也很头疼,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即便是这种情况,小阳却依然无所谓地说:“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可着急的呀!”

面对这样“慢半拍”的孩子,老师和妈妈又怎能不着急?可是从小阳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着急他却依然不急,我们的教育在他身上似乎并不管用。但如果我们放任他不管,他就会逐渐养成拖拉、散漫的习惯。所以,我们要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对付”这样的孩子。引导孩子“体验”慢性子

慢性子的孩子大多都不认为自己很慢,他可能也会有小阳那样的想法:“有什么可着急的呢?”鉴于此,我们可以找机会让他体验一下他自己的慢性子。这个机会是需要我们去替他创造的,比如,我们可以像下面这位妈妈这样,找个时间表演一下孩子平常的表现。

小艺每天早上起床就像在放慢镜头,她穿衣服的速度堪比龟速。妈妈想让小艺快一些,可是怎么说她都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妈妈决定使出她的“撒手锏”。

星期天时,妈妈说要和小艺来个角色转换,也就是妈妈扮演小艺,小艺扮演妈妈。小艺对这个游戏感到很好奇,于是便同意了。母女二人从早上起床开始演起,“妈妈”开始叫“小艺”起床。只见“小艺”慢慢地从被窝里爬出来,再慢慢地做出拿衣服的动作,然后一点一点地把手伸进一只袖子,接着又是一点一点地伸进另一只袖子,慢慢地整理衣服,慢慢地系扣子,慢慢地穿裤子……

小艺看到妈妈这样子,皱了皱眉头说:“这也太慢了呀!你得快些,不然要迟到了。”

妈妈笑了,从床上起身下来走到了小艺面前,说:“你也觉得慢了,是吗?你想想看,之前你每天早上起床是怎样的呢?”小艺忽然脸一红:“好啦妈妈,我知道您的意思了。”妈妈点点头,说:“这就好,我知道你一定能快起来的。我们从明天开始努力,好吗?”

小艺的妈妈采用的这种真实情景再现的方法,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视觉和心理的双重刺激,这将能帮他明白自己平常的速度究竟有多慢。如果他能看到自己到底浪费了多少时间,能体会到他人对这种“慢”的等待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那么他就能有意识地去变快。

当然了,进行这种“体验”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如果孩子非常敏感,感情细腻,那么我们这样的扮演可能会让他感到无比羞愧,他会觉得我们是在嘲笑他,这反而不利于帮他改掉拖拉的毛病。如果孩子是这样的性格,我们就要换一种教育方式了。从我们自身开始纠正

在教育孩子之前,我们也该仔细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本身是不是就是慢性子呢?要知道,身为妈妈,如果我们本身就是慢性子的话,那么我们所创造的这种“缓慢”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也会有深刻的影响。

因此,要教育孩子,我们就要从纠正自身开始,适当地加快自己的办事速度。如果我们的家庭变成了一个积极进取的家庭,我们能够变得快起来,相信孩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也就能有所改变。教孩子从他人的评价中纠正自身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慢慢地听懂他人的评价;而随着他思想的成长,他也会逐渐领会他人的意思。我们要教孩子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并要他从这些评价中学会纠正自身的缺点。

比如,当班级举行活动时,如果他因为磨蹭而拖了班级的后腿,那么同学们将会怎样评价他?有没有埋怨他、嘲笑他?同时他也要多想一想,为什么磨蹭就会受到他人这样的对待?我们要用一种坦诚的态度去和他探讨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带有指责与嘲笑的语气,否则孩子会因此而感到自卑。它还不是最好的!——苛求完美,为做好一件事不停地重复

人人都希望完美,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期望。虽然追求完美可以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但是有的孩子却可能因此而做出一些不恰当的举动。

上3年级的琪琪是一个很刻苦的孩子,她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也很好,老师因此非常喜欢她。琪琪为了不辜负老师的喜爱,在各方面都非常努力,总想做到最好。比如,写生字时,如果有一个字她觉得没写好,便会用橡皮擦了再写;倘若感觉还是不好,她就继续擦继续写。如果还是觉得不行,她甚至会撕掉这一页,将所有的生字再誊抄一遍。她替自己辩解道:“老师都喜欢这样完美的,我必须达到老师的标准。”

可是如此一来,琪琪每次写作业的时间都会很长,原本半小时的作业,她经常要写两个多小时。妈妈有时候不得不劝她:“已经写得很好了。”可她却不听,非要按照自己想的去做,母女二人经常为此争论。

在这件事上琪琪是在走极端,为了追求完美而不停地重复,这样她会浪费许多时间,变得拖拉起来。有的孩子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去追求完美,但这样的追求却会成为他的一种负担,因为他还不能很好地控制时间与自己的行为,有时候追求完美会浪费掉宝贵的时间。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样苛求完美的孩子呢?我们自身先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身为妈妈,我们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我们本身非常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要求异常严格,那么我们的表现势必会成为孩子的“榜样”。而且,如果我们本身就要求完美,那么对孩子的要求也将会变得非常严格,这种约束与影响都会使孩子开始学习我们的思维方式,他甚至可能比我们还要认真,还要更加追求完美。

所以,要纠正孩子的这个毛病,我们要先从纠正自身的毛病做起。首先,我们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对于他的表现我们没必要斤斤计较,说话时也要适当放慢速度,多一些面部表情,这会让孩子放松下来。其次,我们尽量不要表现出对自己或对他人的不满意,尤其是不要总将注意力放在做错的事情上,要多想想自己或他人做得好的地方。最后,我们要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不一定非要立刻就去改善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且也没必要总对孩子吹毛求疵,也不要经常要求他立刻纠正自己的错误。针对孩子的特点来纠正他的“苛求完美”

虽然同为苛求完美,但每个孩子所“苛求”的重点却不一样。

有的孩子苛求自己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刚接触作业,他可能会对其格外认真,就像上面故事中的琪琪那样,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于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先和他进行交流,看看他到底为什么会不满意,为什么要不断重复。如果他是因为自己写得不好看,我们就要提醒他这样的练习可以留到其他时间去做,不要在作业上浪费时间。如果他依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或者无法判断的话,我们可以让他先保留一次写完的作业,然后再在另一个本子上去重新写一遍,这时他要努力纠正他觉得写得不好的地方。第二天上学时,他再将两个作业都拿给老师,请老师给评判一下,如果老师觉得差不多,此时我们就要提醒他不要再做第二遍了。

有的孩子苛求自己的生活。比如,他会要求自己的东西不能乱放,如果我们动了,他会重新再摆一遍。他会主观地认为东西就该是那样放的,只要他觉得不对劲就会去更正。比如,我们原本帮他收拾好了房间,但他觉得很多东西摆放的位置不对,他重新摆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保持冷静,要么帮他达到他想要的效果,要么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当孩子逐渐长大之后,他看问题的角度会变宽,这种苛求行为自然就会消失。玩?好哦!学习?哼!——要是玩,动作就快;要是学习,就磨蹭

孩子天性爱玩,他愿意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并且乐此不疲。可是一提到学习,很多孩子立刻就会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动作也会明显变慢,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要多慢有多慢”,更有些妈妈将孩子的这种表现比喻为“一到关键时刻就老牛拉破车”。

一位妈妈这样抱怨说:

儿子简直就是个“两面派”,他爸爸要是周末早上跟他说:“儿子,今天咱们出去玩。”他能在几分钟之内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往往我们连衣服还没换好,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在家门口了。可要是我在晚上跟他说“快点把你的作业写完”,他“磨洋工”的功夫就开始“施展”了。他现在上3年级,老师留的作业并不算多。那些数学题,十几分钟就可以做完,可他非得耗到快睡觉的时候。一晚上别的什么都干不了,就只能做那么几道数学题。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我头疼极了。如果他能把玩耍的劲头用在学习上该有多好呀!

我们可以理解这位妈妈的无奈,也许在我们家里,也有这样一位“在学习上磨洋工”的孩子。在我们眼里,他是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在老师眼里,他也是不好好学习的学生。面对他“玩时快,学时慢”的状态,我们恨不得打开他的脑袋帮他将这两点做一个对调。

可是心急归心急,我们总要对症下药。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慢性子,我们一味地批评甚至打骂也绝不是好方法,我们应该帮他调整心态,帮他将玩时的快动作巧妙地应用到学习中去。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是因为他对玩感兴趣,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高他对学习的兴趣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

我们可以适当地放宽对孩子的要求,在他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去批评他,及时对他取得的一点一滴的小成绩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我们也可以寓教于乐,将一些知识融入孩子的生活与游戏之中,激发他的探索心。平时我们可以找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用功读书的故事,鼓励他向名人学习,使他明白只有用功读书、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做更多他喜欢做的事情。遏制孩子贪玩的欲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可玩的东西越来越多,从简单玩具到高科技玩具,再到电脑中的小游戏及网络中的大游戏,孩子似乎是“不得不”越来越贪玩。我们需要意识到,要遏制孩子贪玩的欲望,就要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

首先,我们不要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我们可能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于是就会给他买各种各样的玩具。我们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于是只要他要,就一定会给他买来。这样孩子玩的兴趣不知不觉就被我们给扩大了,到后来自然会难以控制。我们应该逐渐减少给孩子增加新玩具、引导他玩新游戏的机会。

其次,我们要有意识地对他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表示出肯定与称赞,同时对他玩耍时取得的“成绩”要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当他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能够得到我们的夸奖时,他关注的重心就会向学习偏移。

最后,面对对玩已经很痴迷的孩子,我们不能一下子就阻止他去玩,而是要慢慢地减少家中能激发他玩的欲望的事物,减少他玩的机会。同时,适当增加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物品,比如各种知识类书籍、地图,或者一些激励人学习的字画、装饰等。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改变家中的气氛,用一种文化氛围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孩子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孩子之所以愿意玩而不愿意学,有时也不全是因为他贪玩。在他看来,学习很难,记不住、学不会、弄不懂;可玩很简单,随便摆弄几下就很有意思了,这样的孩子总是逃避学习,所以他学起来才会那样磨蹭、拖拉。因此,我们也要注重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帮他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使他不再对学习感到头疼。

我们可以先和孩子交流一下,看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是他记不住,我们要帮他掌握记忆的方法;如果是学不会,我们就要帮他分析哪里不会,要么是我们给他讲明白,要么是让他去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假如他只是单纯地觉得学习很累,我们可以帮他合理安排时间,让他能劳逸结合。

总之,当我们解决了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提高了他的学习能力之后,再加上对他贪玩欲望的遏制,相信他就能够改正学习“磨蹭”这个毛病。咦,那儿有只蚂蚁哦!——注意力老是分散,做事自然拖拉

有的孩子之所以会磨蹭,是因为他的注意力不集中,任何一件小事、一个毫不相干的小东西都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改变做事的初衷。当他的注意力被其他事情吸引时,他原本要做的事情自然就被耽搁了。

小舟在浴室里已经待了快两个小时了,可他还没有洗完澡。妈妈着急了,以为他在里面出了什么事,于是不停地拍着浴室的门,过了好久小舟才把门打开。妈妈急得大吼:“你干什么呢?吓死我了!”接着她向小舟身后一看,浴盆里还漂着一只小橡皮鸭子。

妈妈立刻生气了:“你洗澡的时候又玩鸭子了吧?洗个澡都这么不专心!”小舟噘噘嘴:“不就玩了会儿鸭子吗?”妈妈一听更生气了:“什么叫‘玩了会儿’?你看看时间,看看时间!都两个多小时了!你什么时候能精力集中一些啊?”

看到小舟这个样子,妈妈会生气也在情理之中。很多孩子都有小舟这个毛病,他们总是很容易就被别的事情吸引,无论他们原本在做什么,眼前的一些玩具、用品,又或是外面的狗叫、车喇叭声,甚至是他头脑中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都可能会将他的注意力分散掉,使他的办事效率大大降低。

面对注意力分散而拖拉的孩子,我们需要帮助他强化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外界事物对他的吸引,帮助他学会集中注意力,使他从根本上快起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干净的环境

孩子很容易会被五颜六色的各种事物吸引,更容易对各种声音感到好奇。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我们首先就要从他周围的环境下手。

我们要给他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安排他的卧室时,不要让屋子临街,以防止各种声音对他的刺激。而当孩子要学习或者做其他事情时,我们也尽量不要制造其他的声音,最好也不要看电视或听音乐,否则孩子就会因为这些声音而“走神”。

同时,我们还要给他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在他的书桌上,不要摆放过多的玩具,墙壁上也不要张贴一些动漫图片或海报。而他的房间里,玩具的数量也要有所控制,稍微点缀一下就好,不要满屋子都是能引起他兴趣的东西。而且,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们也要适当减少玩具的数量,要增加一些书籍以及其他与学习相关的工具。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帮助他合理利用时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的。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的时间是10~12分钟;5~6岁时,是12~15分钟;7~10岁时,是20分钟;10~12岁时,是25分钟;到了12岁,就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

所以,我们不要总去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他的集中时间已经过去了。我们需要根据这个数据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帮助孩子在他能够集中的时间段内,将时间合理地利用起来。

比如,我们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兴趣,如果那件事很简单,就要让他在固定的时间内“一鼓作气”;如果那件事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帮他分解成几个小任务,使他不断体验到成功,最终将事情做完、做好。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提示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缓慢。我们虽然着急,但也不能总是批评。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适当地给他一些提示,将他的注意力重新聚拢起来。

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些小的醒目的提示牌,然后在上面写上“抓紧时间做作业啦”“专心洗脸哦”“快起床”,等等。这些提示牌会及时提醒孩子赶快做好他该做的事情。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这样的提示牌不能太多,否则孩子会觉得生活没有自由;牌子的花边也不能太过花哨,尤其是不要用孩子喜欢的一些卡通动漫形象,更不能让它们占据很大的位置,否则他的注意力又会从提示语上转移到这些卡通形象之上,那么提示语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帮孩子在幻想中找到做事的目标

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他喜欢幻想。比如在原本该学习的时间,他却开始“神游天外”,幻想着各种各样的场景,并将自己放进这些场景中。于是,他在大脑里放起了电影,“故事情节”还会非常“曲折”。

赵陆有“神游”的毛病,学习到一半时,他的注意力总是会跑到天外去。一天,妈妈无意中发现正在学习的赵陆又开始看着窗外发起了呆,她刚想发火,但想想之前她曾经教育过他,似乎不太管用,于是,她决定换一种方法。

妈妈走进赵陆的房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赵陆吓了一跳。妈妈笑着问:“想什么呢?”“没、没想什么。”赵陆支支吾吾地说。妈妈说:“没关系,讲出来让我听听,我也休息一下。”赵陆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在想昨天看的动画片,里面那个武士真厉害,将来我也要当武士。”妈妈问:“为什么呢?”“因为武士都很勇敢,他们帮助百姓对付坏人,都是大英雄。”赵陆带着一脸羡慕的表情说道。

妈妈又笑了:“没错,武士的确是有这样的精神的。不过,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本领吗?”赵陆想了想,说:“他们勤学苦练呗。”“对呀!”妈妈接过话来,“他们的武艺是经过勤学苦练才练成的。如果你现在也勤学知识,将来你也能用知识帮助其他人。要知道,能做英雄的不光是那些武艺高强的人,知识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啊!”赵陆听了连连点头。

妈妈趁势又问:“那么,你现在知道该做什么了吗?”赵陆使劲点点头,说:“认真学习!”说完,他重新打开书本,认真看了起来。

孩子的大脑里往往装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非常喜欢幻想。我们可以像赵陆的妈妈那样,抓住他们爱幻想的这一点,帮他们创造一个场景,让他沉浸其中,之后再巧妙地引导他将注意力转向他该做的事情之上。当他有了目标,做事就不会再磨蹭了。我心情不好!——孩子高兴,就快;不高兴,就拖拉

心情也能左右孩子做事的速度,在他高兴的时候,他会觉得浑身都充满干劲,做什么都能做得很快,也能做得很好;而当他不开心时,他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好像所有人都在和他作对,因此他做起事来就会显得无精打采,速度与效率都会下降。

穆穆是个挺麻利的孩子,做任何事他都能做得又快又好。可是这一天,他却显得很反常。妈妈看他坐在书桌前半天了,作业却一个字都没写。妈妈有些好奇,走过去问道:“怎么不写作业?作业很难?”“我不想写!”穆穆没好气地回答,“我今天不高兴!”

妈妈听后想了想,说:“哦?正好,今天我也不高兴。这样吧,我们先什么都不做了,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不高兴吧。”说着妈妈拉着穆穆离开了书桌,母子二人坐到了沙发上,开始了互相倾诉。

原来穆穆是因为今天和朋友吵架才感到不开心的,而妈妈也恰恰是因为与同事意见不合发生了争执。妈妈说:“我们还真是母子啊!连生气的原因都一样。”穆穆一下子被妈妈逗乐了。妈妈接着说:“人们不经常说生活就是五味瓶吗?什么样的滋味都有。但我们得自己学会调节呀!如果妈妈也因为生气不做饭了,我们全家不是都要饿肚子吗?吵架没什么,我们好好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明天把事情说清楚就好了。”穆穆听了妈妈的话,频频点头。

妈妈笑着问道:“怎么样?还郁闷不?现在想写作业了吗?”穆穆笑着站起身,重新坐回到了书桌旁,认认真真地写起作业来……

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很容易就会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就像穆穆这样,只因为和朋友发生了一点小矛盾,竟然连作业都拖拉着写不下去了。穆穆妈妈的处理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她认同了穆穆的感受,同时又让他内心的不快得到了释放,接着她又及时地进行开导,这样穆穆的心结就被解开了,他的心情也变得平静了,做事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孩子的情绪大都很善变,所以出现这种“高兴就做得快,不高兴就做得慢”的状况也很平常。我们不要因此就冲他发脾气,更不要用暴力对待他,应该想办法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帮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年龄小的孩子对事情的感觉无非就是高兴与生气两种;而即便是年龄稍长一些的孩子,他们对事情的处理也大多会从自我出发,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比较狭窄。因此孩子很容易就会出现心理问题,而他一旦有了负面情绪,可能就无法更好地处理事情。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年龄等特点,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的真实情况,来帮他尽快解决心理问题。此时我们要多和他进行沟通,尽量了解他不高兴的原因,针对问题的本质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

当然了,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能太严肃,也不能去讲什么大道理,要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话以及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解决。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来源于我们做妈妈的,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一下自身,及时反省,努力去改变自己。教孩子学会保持快乐的心

总是不高兴的孩子,他的心态就是不快乐的,他一直都背着负面的情绪,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对抗情绪了,自然就不能好好去做事。英国作家狄更斯曾经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能都有力量。”因此,我们要教孩子学会保持快乐的心态,使他自己主动快乐起来。

我们可以先从自身做起,在家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给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书籍,鼓励他从书中获得更多的智慧;我们也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及时帮他清理心理“垃圾”。同时,我们也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调动他做事的积极性与积极的情绪。当孩子拥有了快乐的心态,他就一定不会再磨蹭了。是去呢,还是不去?——孩子犹豫不决,就会磨蹭、拖拉

犹豫不决是迟疑、拿不定主意的意思。由这个定义我们就能看出来,一旦一个人做事变得犹豫不决,那么他就会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权衡,这也会使他的行动变得缓慢。

有的孩子就经常犹豫不决,如果要问他要不要去某个地方,他一定会在那里想半天:“是去呢,还是不去呢?”大量的时间就被他这种不断的而且毫无意义的思考浪费掉了,他做起事来自然就会磨蹭拖拉。

五一劳动节时,全家好不容易有了3天假期。放假第一天,妈妈问思思:“你想去哪里玩呢?”思思想了想说:“植物园吧。”妈妈刚要点头,思思却又说:“嗯……我觉得自然博物馆好像也不错。”妈妈说:“那你到底想去哪里?”思思皱着眉头说:“植物园新引进了许多植物,看了可以长知识;自然博物馆我很早前就想去了,可惜一直没机会。……其实,我也想去游乐场玩一次的。”妈妈笑着摇头:“像你这样选这个又选那个,总也决定不了,这怎么能行呢?”

思思听了妈妈的话有些着急了,可是越急,她越选不出来。就这样,假期第一天上午,就被思思这“无止境”的选择磨蹭过去了……

虽然我们不提倡孩子鲁莽行事,但我们也同样不希望孩子变得过分地瞻前顾后。他不能总是在左右衡量,当机立断才是孩子能快速做事的条件,而犹豫不决一定会使他变得拖拉。而且,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犹豫不决的个性。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帮他纠正这种不良习惯。教孩子学会衡量“选项”

孩子为什么会犹豫?是因为在他心中,他无法正确衡量那些选项,他不知道哪个更重要,也不知道哪个是当下最该做的。要帮孩子摆脱犹豫不决的毛病,我们首先就要教他学会衡量其要做的事情。

在面对问题时,孩子要有一些必要的分析,我们应该指导他分辨出哪些事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是可以缓一缓再做的。然后他还要对这些事情进行排序,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起。

别说是孩子,现在有很多成年人面对各种事情都不会很好地进行选择,总也下不了决心。所以我们不要心急,要让孩子逐渐养成选择的习惯,当他的判断能力有所提高后,他的选择时间自然就会缩短。帮孩子找到犹豫不决的根本原因

孩子犹豫不决的原因有许多,比如开篇故事中的思思,我们就要考虑她为什么会拿不准去哪里,是担心去的地方让她失望,还是怕父母会反对她的选择,不让她去?诸如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深入询问,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究竟在担心什么。

我们虽然是在刨根问底,但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能问得太直接,否则如果问的问题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他也许会因为反感而不再吐露心声。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是发自内心的关心,然后用平等的态度、温柔而简洁的表达方式来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找到孩子犹豫不决的根本原因。鼓励孩子在限定时间内下决定

我们接着说思思的故事,看看思思的妈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思思依然没有决定好要去哪里玩。妈妈看了看表,对思思说:“这样好了,我给你3分钟,你再认真思考一下。最后给我一个答案,如果你说不出来,我们今天就不出去了。”思思一听这话有些着急了,不过她看到妈妈已经掏出手机开始计时了,于是赶紧思考。

时间快到时,妈妈数出了声音:“…,6,5,4,3,2,1,时间到!思思,你想去哪里玩?”思思赶紧说:“植物园。”妈妈笑了:“这不是能决定吗?为什么要等那么长时间呢?以后这个拖拉的毛病可要改一改呀!”

思思的妈妈采用限定时间内做选择的方法,“逼迫”思思不得不当即做决定。不过,即便时间到了有的孩子也依然无法做决定,此时我们也可以采取思思妈妈的方法,取消活动,并且让孩子来承担这个责任。这也是在给孩子提一个醒。我就不快!就不快!——孩子用“拖拉”对抗妈妈的催促

孩子的这种磨蹭方式恐怕是最让我们头疼的,因为他并不是快不起来,而是根本就不想快。他“自如”地控制着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说白了就是在和我们作对。如果我们去催促他,他的回答也许永远都是:“我不快!我就不快!”

晓东原本可以很快地做完作业,只不过做完作业后妈妈通常都要他练习书法或者背英语单词,他觉得很烦。于是,他便开始将做作业的时间延长,时间消磨够了,也就该睡觉了,这样他就不用写书法,更不用背那些可恶的英语单词了。不过,妈妈还是察觉到了他的想法,但她却并没有批评晓东,甚至都没提起这件事。

一天放学后,晓东依然和往常一样慢悠悠地写作业。妈妈趁他出来喝水时随便问了一句:“作业写完了吗?”晓东故意摇头回答:“哪有那么快啊!”妈妈点头说:“哦,看来最近的作业都很难啊!”晓东不得不接下句说:“是、是啊!老师真是的!”妈妈问:“要不要我帮你?如果你有不会的地方,可以来问妈妈呀!”“呃……”晓东赶紧说,“没事的,妈妈。您放心,我能搞定!”妈妈笑着点头:“嗯,我相信你。”

晓东以为蒙混了过去,回房间后他依然很磨蹭地写着作业,并没有改变。后来,当他出来吃东西时,妈妈又问他:“怎么样?攻克难题了吗?”晓东不想再像刚才那样被追问,连忙点头说:“完了,完了。哎呀,最近老师布置的作业真难啊!”妈妈夸赞道:“那太好了!我就知道你能行。既然你做完了,那过来给妈妈帮个忙,帮我缠一下毛线球。”晓东一下子傻了眼,他又不好说作业根本没写完,只得坐了下来。

结果,晓东当天的作业当然是没能完成,第二天他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拖拉法去“对付”妈妈了。

晓东以为自己可以“瞒天过海”,却没提防妈妈的“欲擒故纵”。我们说这位妈妈是一位聪明的妈妈,她没用打骂训斥的教育方式,只是用这样的一个小对策,就轻松解决了孩子拖拉的问题。

虽然孩子会用磨蹭来对付我们,但我们却没必要因此而大发雷霆,也没必要用强硬的态度去对待他。因为带有这种思想的孩子,往往已经有了逆反心理,我们的粗暴对待,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如果孩子的拖拉是这样一种情况,我们也要多动动脑筋,学会巧妙应对。弄明白孩子用“拖拉”来对抗催促的原因

我们有谁不想过快乐的生活呢?即便是孩子,他也希望自己能轻松自由地成长。可孩子偏偏要用这样的一种方法与我们作对,明知道作对会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他却非要这样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和他进行沟通,心平气和地与他就这件事情交流一下,听他诉一诉其到底有什么“苦处”。此时我们不要挖苦他,也不要批评他,否则我们的这种威严很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更为强烈的逆反情绪,他也就不可能将真心话告诉我们了。

我们要引导孩子说出他内心的想法与感受,如果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如果是孩子的原因,我们则要帮他解开内心的疙瘩,平复他激动的情绪。

当然了,如果孩子真的只是无理取闹,我们就要郑重其事地对他提出要求,告诉他这样做是不正确的,是不尊重父母的行为,并要求他立刻停止这种做法。尊重孩子的感受与意愿

大多时候,我们总是从个人意愿出发,去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不要怎么做。我们是站在妈妈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总以为自己是为孩子好,可其实他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他对某些事情也会有自己的意见,而且我们的决定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既然我们也是在为孩子好,那么也不妨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权利,听一听他的感受与意愿,适当地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安排时间。我们不要总是催促他,也没必要非得要求他做这个做那个,我们应该信任孩子,相信他能做好他该做的事情。学会对孩子“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意思是说,原本想要捉住某人,却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警惕最终暴露自己,然后再将其捉住。

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来说,这种故意磨蹭的做法就会显得越发明显,他可能会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些小目的,比如要出去玩或者逃避学习等,而使出这样一种“小手段”。此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这一方法,就像上面故事中晓东的妈妈那样,巧妙地使孩子改掉故意拖拉的毛病。

在使用这样的方法时,我们要注意不能着急,否则孩子作对的心理会更加强烈。我们还要弄清孩子磨蹭的原因,假如孩子之前并不磨蹭,只是突然有了这样的举动,我们就要好好想想,多问一问,看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第二章快点快点,赶紧的!——催促孩子,会让他变得更慢

妈妈催促着孩子“快点快点”,恨不得让他一瞬间就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做好。但是,妈妈的催促却无意间打乱了孩子的做事节奏,他的注意力也会因此而分散。他拖拉的毛病一点儿也没有改掉,反而变得更慢了。此时,我们就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了。快点收拾干净!——越说快,孩子越快不起来

星期六,小辰邀请朋友来家里玩。小辰倒是很热情,拿出了自己的玩具、零食、漫画书,几个孩子在小辰的屋子里又笑又闹,玩得不亦乐乎。下午,玩得尽兴的伙伴们纷纷离开了小辰的家,小辰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妈妈一走进小辰的房间,立刻皱起了眉头。原来小辰和伙伴们将房间弄得乱七八糟,东西堆得到处都是,屋子里就快插不进去脚了。尤其是小辰的床上,什么都有,他的床铺简直变成了一个杂货摊。

妈妈说:“你快点把房间收拾干净吧!”

小辰答应着开始动了起来,漫画、玩具,被他随便地塞进了书柜和玩具箱,零食包装和未吃完的蛋糕、苹果、瓜子被他一股脑地都收进了垃圾袋,甚至还有一瓶开了盖喝了一半的饮料也被他直接扔进了垃圾袋,可桌子上却还有许多碎屑。

妈妈看着小辰的动作,眉头皱得更紧了:“唉,你那是在收拾吗?怎么越收拾越乱呢?给我好好干!”小辰吐了吐舌头,只得重新去收拾,可是他的速度慢了许多,妈妈又不乐意了:“我说你能不能快一些啊!”

这下轮到小辰皱眉头了:“妈妈,您又要我收拾好,又要我动作快,我该怎么办啊?”

生活中我们可能也会遇到小辰家的这种情况。看到孩子的床铺又是被子又是衣服,书本、玩具也堆在上面,我们一定也会很生气,就会像小辰的妈妈那样训斥孩子说:“你怎么能将床铺弄得这么乱?快点收拾干净!”不过,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快点收拾干净”其实是一句前后矛盾的话呢?

在孩子看来,如果要快点,那么他的动作必须要很迅速。可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并没有达到我们成人的水平,因此他很可能就会在快的过程中遗落下什么东西;可如果要干净,那么他就必须认真仔细地去检查每一个地方,这本来就是个耗费时间的“工程”,又怎么可能快得起来呢?

因此,当我们给孩子下了这样的一个命令时,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越是催促他,要他快点收拾干净,他反而越会变得手脚忙乱,到头来什么都收拾不干净。他慢下来,我们不满意;他弄不干净,我们同样会训斥他。当孩子处在这种“两难”的境地时,他会感到烦躁、感到委屈,我们也同样没有什么好心情。让孩子一步接一步地做事“快点”“别毛手毛脚的”“你动作再迅速点行不行”“收拾干净啊”……这样的命令我们往往不会分解使用,一般都会一股脑地全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